标题:缘起是妄心而起现 内容: ◎ 希阿荣博我们不仅误解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认为它们是独立、固有存在着,而且还一厢情愿地赋予它们种种特征和定义。 我们说天空是蓝色的,实际并非如此。 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 波长最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天空中便布满了被散射的蓝紫光,而人眼对紫光不如对蓝光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但这只是我们觉知的天空,并非天空的原貌。 再说天空仅是个概念,找不到一个实在的天空,它是虚空经光线、微尘、人的感官、意识等共同作用,得出的一个印象。 同样的水,如果盛在杯子里,我们认为它可饮用;如果是在澡盆里,就认为它是用来洗澡洗衣服的,不会想到要去喝它;如果是在马桶里,哪怕是一只很干净的马桶,你也不会想用那水来解渴或洗澡。 在这里,水的用途和属性完全是我们的心理和感受的投射。 两个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你怀疑他们在说你的坏话,这两个人不仅立刻成为你的敌人,而且你认为他们从来就人格低下、肥胖臃肿、丑陋不堪。 两分钟后你经过他们身旁,发现他们谈的完全是与你不相关的另一件事,几乎就在瞬间,他们变得不那么难看了,人格也急剧提升。 后来他们走过来,与你亲切交谈,对你的学识和才华由衷赞叹。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变成了两个可爱的人,诚实,谦虚,有品味,而且长得富态大方,透着喜气。 再来说说关于杯子的定义。 如果说能用来盛水的容器是杯子,那么澡盆和马桶也能盛水,为何不算杯子? 要说小点的才算杯子,碗小也能盛水,但那不是杯子呀。 要说杯子是玻璃的,鱼缸也是玻璃的,可那也不是杯子。 杯子也有瓷的、不锈钢的、塑料的,有大有小。 杯子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牛奶和沙子,还可以用来打人。 但是,能装牛奶、沙子,能当武器打人的都是杯子吗? 当然不是。 以此为例,对其他事物也都可以这样试着去寻找其决定性的特征,我们会发现,事实上根本无法绝对地界定事物。 《楞严经》《俱舍论》等诸多经论,对认识都有详尽、深刻的阐述。 其内容极其深奥,非轻易能理解、领悟。 我想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词汇,作一个最初级、最简单的引述。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相关佛教经论中对认识真正全面、精确的阐述。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感觉,对事物的个别接触,然后是知觉,根据感觉所了知的个别情况,得出一个整体印象。 在知觉的基础上,再进行深一步的认识,不仅得到事物的表象,而且了解到事物的规律,从而掌握事物的作用。 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与神经相连。 外境刺激由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对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加工,之后由传出神经传递出应作的反应,又立即传入,再加工又传出,如此循环往复,反馈更新。 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经过加工,外境不是被原样不变地反映出来。 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不完全是外界境象的原状。 认识的过程也是眼耳鼻舌身与意识持续互动的过程。 思维需要借助概念,根据概念组织判断和推理活动。 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三种形式。 概念的成立是经过取舍的。 也就是说,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还要经过二次加工,经过抽象加以概括,把不需要的部分舍去,需要的部分集中起来。 比如灯这个概念。 有各式各样的灯,五花八门。 若根据不同点,则无法概括,成立不了灯的概念。 只有把不共同的舍掉,取共性,才能成立概念。 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 问题是,天长日久,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认识即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是对世界进行加工,那么在人的认识之外,是否有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呢? 现代社会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知道看似坚实的物体实际是一堆分子、原子、乃至更微小的各种粒子在那儿运动,我们却能把一堆堆相互独立、彼此间有缝隙、间隔的微粒,看成铁板一块、坚实存在的物体。 如果物理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那么同样的基本粒子为什么会构成五花八门、形态不同的物质? 原子的不同特性从何而来? 色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波、场等,色分析到最后是虚空。 正如我们能把一堆零散的微粒看成坚实的物体,在同样的分别念的作用下,我们也能从无中妄见各式各样的显现。 就像眼睛疲劳时,能无由地在虚空中看见花纹。 这空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依妄心而显现。 所谓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妄心生起必然同时有见分和相分。 见分指了别、能认识,相分指相状、所认识。 相分包括:一、人们通常认为的客观存在的世界,这个客观世界实际是无始以来反复薰习而成的坚固妄想。 有共业的众生会有共同的妄想。 二、在此坚固妄想之上,由个业造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之进行加工,得出个业的境象。 由此可知,一方面并没有离开能认识而独立客观存在的所认识,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所认识而单独存在的能认识。 能与所是一体的,互为缘起,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截然分开的两回事。 摘自《生命这出戏》 发布时间:2024-12-19 08:32:5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