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大 内容: 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大1 佛说: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要大。 2 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 孝养父母是觉悟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孝养父母的。 孝顺是随顺性德,不是随顺烦恼,不是随顺无理的要求。 懂得孝道,懂得孝养父母,佛法才有根。 佛法是师道,在佛法里面有没有成就,实在说要看他对于这个师道做到了多少。 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人懂得孝亲,而后才知道尊师,所以至善圆满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去扎根。 3 人不知道孝顺父母,就不会懂得尊师重道,这是一定之理。 “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孝亲尊师”常常是相提并论。 4 “孝亲”非常重要,从孝亲这才能够“尊师”。 我们对老师真正能够尊敬,老师的“道”我们才能真正得到。 做师长的,要教学生孝养父母;做父母的,要教子女尊师重道。 佛法教学的目的,是教我们开发性德,教我们明心见性的。 我们的心地,本具无量智慧、德能、才艺;孝道与师道,是开发心地宝藏的钥匙。 性德是你自己本有的,本有,哪有不能开发的道理? 这开发的工具,就是“孝敬”。 5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孝敬”这两个字摆在第一。 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不孝顺父母的,没有不尊敬师长的。 学佛的人不晓得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这个佛法决定是不得其门而入。 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这是违背性德,去搞六道轮回。 一个人,如果不孝养父母、不奉事师长,什么成就都谈不上。 6 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萨都降临他家里呵护保佑。 佛经上说,照顾自己的父母,这个功德等于供养佛。 佛常讲,你家里有两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 不孝养父母,而去供养佛,佛不会接受。 我们要以孝顺父母的心,来服务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萨的心,来恭敬每位老人。 大乘佛法,是以孝道为基础;孝道到极处,就圆满成佛。 要帮助父母破迷开悟,常生欢喜心。 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志做到圆满,孝道才圆满。 7 佛门讲,能够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叫父母从此以后永远不再受轮回的苦报,这是大孝。 家教,是根;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 人,如果具有孝悌之心,就一定会守礼。 把父子、夫妇、长幼的关系处理好,是孝。 喜欢成就别人,把人事关系处理好,是悌。 孝,是圆满的性德。 五伦八德,做得圆满,才算是真孝。 好好地念佛、学经教,就是孝养父母。 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门中之罪人。 8 真正的善根,是孝道;真正的福德,是念佛。 “净业三福”第一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基础。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修行要从这里开始。 不孝顺父母,怎么能成佛作祖? 9“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做? 你要不能尽心尽力孝养父母,你那阿弥陀佛白念了,不能往生。 佛家讲的“孝养父母”,是指修行有了成就,这与世间讲的有所不同。 你能够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养父母”。 10 所谓“一子成佛,九代的祖宗都享天福”,这是“孝养父母”到了极处。 真正孝子念佛,往生净土,不但报今生父母之恩,也报累劫父母之恩。 如果你学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 我们念佛要得一心不乱,要得功夫成片,要往生决定有把握,要从孝敬修起。 发布时间:2024-12-25 08:38:32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