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江苏李冬冬居士 内容: 答江苏李冬冬居士顶礼恩师世间眼:弟子在10月26日,因为诸佛悲悯痴愚众生之威神力,得以谒见并皈依恩师,犹如行于沙漠,无限饥渴,忽得甘泉。 此身不幸,生于末法,不见金身,虽惧轮回,求脱无门。 佛陀虽燃大明灯,吹大法螺,弟子福薄,如盲如聋,莫解佛意。 今幸遇恩师大善知识,开示迷闷,哀求恩师,慈悲摄受。 弟子淫心炽盛,经恩师开示,以两种方法对治,一为观不净,二为疏引。 但在对治过程中,依旧不免干出一些不好的东西,弟子知道这应当忏除,但却提不起忏悔心来,不知如何是好,求恩师开示。 弟子此生,很想为开悟而修行。 弟子知道一些清净比丘的修行,他们都不太愿意为一些居士说法,这是不是怕引起外缘障碍修行呢? 还是这些居士与之说法无益,不值与说? 如果是前一种,那么修行人是不是在未开悟时越孤寂越好? 是否以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来了达智慧,以回向为布施就足以悟道,而不须为众生说法,待悟道后再图广渡众生? 如是这样,那么修行之人是否还应尽己所能,为众生说法,以此资粮求开悟? 如梁武帝问达摩祖师功德。 若说法为福德,则说法为开悟后事,与开悟无关。 若说法可为资粮,求开悟则是不是有一定的坏处呢? 有位僧人,是上茗下山法师最器重的弟子,他说和一般的居士交往后,对他有很大的坏处。 那么弟子欲为开悟而修行,在一般的居士中,是否应当对他们敬而远之独自修行? 求恩师开示。 有一种说法,说想真修开悟之人,知道的越少,见解越少越好,按这种说法,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如《华严》、《法华》、《楞严》、《金刚》等,而不必广究经论,只要老实参禅念佛,必能大事成办。 如果经论研究太多,反而容易著执在经论上,不知此说是否正确? 恳请恩师开示。 顶礼恩师,求恩师慈悲垂护持。 弟子李冬冬11月1日冬冬仁者:淫念炽盛,青年男女俱不能免,但如能清心静坐,以心理影响生理,即可渐渐清除。 如实不能,亦可结婚。 学佛,随人而异,不必勉强。 求开悟,须先学一正法,然后安坐入定,将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化空,空也粉碎,始能彻见本性,不是从外求得来的。 和尚不与居士说法,一是自己也不明白,叫他怎么说呢? 二是怕居士知道他的底细而轻视他,三是怕与居士交往,沾染了世俗的妄习,使他心不清净等等。 修法不是不研习经论,不懂佛理,怎么修呢? 而是怕人着在文字里,钻牛角尖而不去实修,这就耽误修行了。 如果能精通教理后,一切放下,不再咬文嚼字地执文字相而脚踏实地的去修,那是最好了。 中丁11月3日 发布时间:2024-12-31 08:50:3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