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悲经卷第一 内容: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梵天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间。 尔时世尊临般涅槃。 告慧命阿难言。 汝可于娑罗双树间安置敷具。 如师子王右胁卧法。 吾今后夜当般涅槃。 阿难。 我已究竟涅槃。 断除一切有为言说。 我已作佛事已。 说甘露无有窟宅。 寂灭定甚深微妙难见难觉难可测量。 明智所知诸贤圣法。 我已三转无上法轮。 若有沙门婆罗门。 若天若魔若梵若人。 以世共法无能转者。 我已击法鼓吹法蠡建法幢。 置法船作法桥降法雨。 我已光照三千大千世界灭除大闇。 开示众生解脱正道充益天人。 所应度者皆悉已度。 我已降伏一切外道及诸异论。 动魔宫殿摧魔势力。 大师子吼作诸佛事。 建丈夫业满本誓愿。 护持法眼教大声闻授菩萨记。 为于未来佛眼不断故。 阿难。 我今于后更无所作唯般涅槃。 尔时阿难闻是语已。 为忧箭所射极大愁恼。 悲泣流泪白佛言。 世尊婆伽婆。 涅槃太速。 修伽陀。 涅槃太速。 世间眼灭世间孤独。 世间无救无有导师。 尔时佛告慧命阿难。 止莫忧悲。 阿难。 生法有法有为法坏法。 若不灭者无有是处。 我昔告汝。 一切所爱称意等事必有离散。 阿难。 汝已慈心不二。 心无恶心及与身业。 孝养随顺而无限量侍养于我。 阿难。 若复天人阿修罗等。 给侍供养声闻缘觉。 若减一劫若满一劫。 若复给侍供养如来。 于一念顷其福多彼。 汝已供养大神通佛乃至般涅槃。 当得大福广大功德。 犹如甘露第一甘露。 最后甘露究竟涅槃。 是故阿难。 汝莫忧悲。 尔时阿难忧悲抆泪。 即为如来于双树间。 犹如师子右胁卧法安置敷具。 即时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树木药草丛林。 皆向如来涅槃方所。 有欲倒者。 有伛偻者。 有欲至地者。 有躄地者。 于此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众流大河小河泉池陂湖。 佛神力故止不流动。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禽兽。 佛神力故默然而住不鸣不食。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日月星宿。 火光明珠乃至荧火。 佛神力故皆不显现。 无有光明不能照曜。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猛火。 佛神力故皆悉止息。 不然不热不能烧炙。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地狱猛火。 佛神力故皆悉清凉。 彼诸地狱所有众生于刹那顷。 佛神力故皆得安乐。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畜生。 一切皆起慈心愍心。 不相嗔恼加害断命。 一切饿鬼皆不饥渴。 一切众生佛神力故。 身心踊悦离苦得猗。 具足称意第一安乐。 当于世尊右胁卧时。 三千大千世界于中所有须弥山王。 铁围山大铁围山。 目真邻陀山。 香山雪山及诸黑山大地大海一切皆悉六种震动。 所谓动踊起震吼觉。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风轮皆不鼓动。 一切众生于刹那顷。 舍诸作业得猗而住。 离于睡眠心无散乱。 欲作皆息默然无声。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梵天释天护世王等。 佛神力故各见宫殿床座园林。 皆悉闇昧无复威光不生爱乐。 彼等眷属忧烦不乐。 千世界主梵天王。 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 高心自恃作如是念作如是解。 念此世界及诸众生。 是我所作是我所化。 彼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 佛神力故见己宫殿及床座等。 闇昧无光不生爱乐。 摩醯首罗净居天等。 亦复如是。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 作如是念。 是谁力故而现此相。 令我不乐宫殿床座。 是时大梵天王。 遍观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中。 造作富贵大自在主。 如来应供正遍知。 今日后夜当般涅槃。 是故现此神力变化不可思议未曾有事。 此之神力正是如来入涅槃相。 时大梵王作是念已。 忧愁不乐战悚毛竖。 极疾匆匆梵众围绕共诣佛所。 其三千大千世界诸余梵天。 皆悉已曾信受圣法安住圣法。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 到佛所已头面作礼而白佛言。 唯愿世尊。 教敕于我。 云何而住云何修行。 作是语已。 如来即问大梵王言。 梵天。 汝今实作如是念言。 我是大梵天我能胜他他不如我我是智者。 我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大自在主。 我造作众生化作众生。 我造作世界化作世界不。 大梵天言。 如是婆伽婆。 如是修伽陀。 佛言。 梵天。 汝复为谁所作为谁所化。 时彼梵天默然而住。 佛见梵天默然住故。 而复问言。 梵天有时三千大千世界为劫火焚烧炎炽洞然。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耶。 时大梵天而白佛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如此大地依水聚住。 水依风住。 风依虚空。 如是大地。 厚六百八十万由旬。 不裂不散。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流转之时。 梵天于意云何。 是汝所化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有时日月天子不在宫殿。 宫殿空虚。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如是春秋冬夏时节。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如是水镜苏油摩尼颇梨。 及余净器现诸色像。 所谓大地山河树林园苑。 宫殿舍宅聚落城邑。 驼驴象马獐鹿鸟兽。 日月星宿。 声闻缘觉菩萨如来。 释梵护世人非人等种种色像。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如是山崖深谷。 大小诸鼓歌舞等戏。 獐鹿鸟兽人非人等所出音声。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如诸众生于其梦中。 见种种色闻种种声。 嗅种种香尝种种味。 觉种种触知种种法。 作种种戏种种啼哭呻号怖畏苦乐等受。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如四姓人端正丑陋。 贫穷巨富福德多少。 善戒恶戒善慧恶慧。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一切众生所有怖畏苦切恼害。 所谓。 水火刀风崖岸毒药。 恶兽怨仇人非人畏。 及以种种加害。 于他常有怖畏。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有种种疾病。 所谓风冷热病及诸杂病。 时节代谢四大相违。 若他所作若先业报。 所谓眼耳鼻舌身病。 若复众生种种心意热恼等苦。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有旷野险贼水灾等难。 或复中劫刀兵疫病及以饥馑。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有爱别离苦。 所谓父母兄弟姊妹宗亲善友离别之苦。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作种种恶业。 所谓贩卖生口酒麴紫矿押油之具。 若入大海旷野险处游行诸方。 若诸仙方术及余种种断事之法。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作种种业道。 以是业因。 受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之报。 众生所有若身口意善行恶行。 及世间所有十恶业道。 于诸众生都无慈愍。 作诸苦恼不利益事堕恶道因缘。 所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有种种苦事。 所谓斩首截其手足。 刵劓耳鼻。 节节支解。 热油所灌。 火灸熬煮。 刀剑鉾槊斫刺鞭打。 系闭牢狱斗诤言讼。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作淫欲邪行。 或淫母女姊妹净持戒者。 及余恶业。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有种种杀害。 厌虫起尸咒术方药鬼魅所著。 及余种种恶业方便断命因缘。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世间所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无常法尽法变易法。 于四姓人无所忌难。 能令一切所爱无厌。 种种之物败坏离散。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众生所有贪嗔痴障。 结使缠缚及余种种苦恼所缚。 以是因缘。 令诸众生坚著嗔怒迷惑心故。 造作无量种种业行。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所有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 其处众生为种种事受诸苦恼。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一切所有若种子生无种子生。 树木药草。 若水陆生华果香树。 种种胜味甘苦醎辛酸涩之味。 随诸众生所喜不喜作损益者。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梵天。 五道流转生死成坏。 所有众生无明覆盖与爱结相应。 驰走流转始终难知。 及未来生死流转不断其处。 人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 此等世间如乱丝缠缚。 常驰流转彼此往来。 此诸众生于流转中不知求出。 梵天。 于意云何。 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 梵天言。 不也婆伽婆。 佛言。 梵天。 汝从何因作是念言。 此诸众生。 是我所作。 是我所化。 是我所加。 所有世界。 是我所作。 是我所化。 是我所加耶。 梵天言。 世尊。 我以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故。 常于如来所说正法不听受故。 我本曾作如是恶见如是恶说。 此诸众生。 是我所作是我所化。 所有世界。 是我所作是我所化。 世尊。 我今还复问佛此义。 所有世界。 是谁所作。 是谁所化。 一切众生。 是谁所作。 是谁所化。 是谁所加。 是谁力生。 佛言。 梵天。 所有世界是业所作。 是业所化。 一切众生。 是业所作。 是业所化。 业力所生。 何以故。 梵天。 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故有如是大苦聚集。 梵天。 无明灭乃至忧悲苦恼灭。 更无作者使作者安置者。 唯有业有法。 和合因缘故有众生。 若能离此业法和合。 当知是人则能远离生死流转。 梵天。 如是世间业尽。 烦恼尽苦尽苦息。 如是出离。 是名得于寂定涅槃。 梵天。 于彼谁得涅槃。 若业是业尽。 若烦恼是烦恼离。 若苦是苦息。 如是等法。 以诸佛神力故。 诸佛所加故有。 何以故。 梵天。 若非诸佛出世显说。 则不闻有如是等法。 梵天。 若诸佛世尊出兴世时。 得有显说如是寂定甚深难觉光明法门。 若诸众生得闻生法。 从生得解脱。 得闻老病死忧悲苦恼法。 从彼老病死忧悲苦恼法而得解脱。 梵天。 是故诸佛现作是加。 梵天。 诸佛作是开示显说。 所谓诸行犹如光影。 无常动转不定不究竟。 尽法变易法。 假使诸佛灭度之后正法隐没。 亦复如是。 示现所加。 所谓诸行犹如光影。 若佛不现。 一切诸行于刹那顷如光影者。 则不应说一切诸行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梵天。 诸佛以知一切诸行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无常动转尽法变易法故。 说言诸行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智者于彼观其相已。 以其相以其攀缘因缘义故。 得知诸行无常动转尽法变易法。 破坏离散时节代谢。 于刹那顷乃至日夜半月。 乃至一月一岁乃至百岁。 一劫乃至百劫一切尽坏。 有大火聚然已还灭。 有大水聚流已还止。 有大猛风吹已还息。 世界大地有已还无。 有诸大山所谓铁围山大铁围山。 须弥山及诸黑山等有已还无。 日月星宿及诸眷属有已还无。 不明不照而复堕落。 诸天宫殿有已还灭。 诸有王都城邑聚落树林园池可乐之事生已还灭。 诸天人等生已还灭灭已复生。 诸有智者见其相已心生厌离。 以此诸行无常离坏变易尽故。 以平等信心舍家出家。 得知诸行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及见水中日月星宿等诸光影已。 以彼相以彼攀缘因缘义故得到菩提。 有诸智士蒙佛教敕及善友教授。 或自思惟得知诸行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生于信心舍家出家。 或有得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若大乘人或得初忍或得第二第三忍。 及能得到无上菩提。 假使诸佛灭度之后。 于世间中亦复如是说法流行。 若诸众生得闻法已。 于三乘得度。 所谓声闻辟支佛乘。 一切种智无上大乘。 梵天。 汝应当知此法次第。 亦是诸佛之所加也。 是故智者见其相已心生厌离。 能知诸行是无常苦动转不定尽法变易法。 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梵天。 此等亦是诸佛境界诸佛所加。 有诸众生已曾修行因成就者。 得闻如是正法声已。 于如来所思念敬信。 一切诸行无常坏灭。 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有诸众生于诸佛所曾修梵行者。 或有在家受禁戒者。 以是因缘解知如是一切诸行无常坏灭。 犹如光影如梦如响。 知已生信舍家出家。 诸佛世尊虽未出世。 以有如是诸佛加故。 以诸佛所种善根故。 得到菩提。 梵天。 应如是知。 此等皆是诸佛境界诸佛所加。 梵天。 此三千大千世界非梵刹土。 亦非外道六师刹土。 唯是我等诸佛刹土。 梵天。 我昔于此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修菩萨行。 无量阿僧祇诸如来所种无量阿僧祇善根。 净持禁戒苦修梵行。 及修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难行苦行。 摄此佛土修治令净。 如诸众生所修善根。 随其所堪而清净者随其时器应得度者。 我于长夜以四摄事摄此众生。 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彼等以我誓愿力故。 生此佛土闻我说法即能信解。 不复归信梵释护世诸天王等。 梵天。 应如是知。 此是佛土。 非是梵释护世刹土。 亦非外道六师刹土。 尔时娑婆世界主。 大梵天王及百千梵众。 现忧愁相作如是言。 诸佛世尊通达希有胜妙之法。 是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 于如来所生希有心。 诸佛希有乃有无量不可思议无尽境界。 大梵天王即时归依为佛弟子。 于世尊所请求教敕作如是言。 婆伽婆是我大师。 修伽陀是我大师。 唯愿世尊。 教敕于我。 云何而住云。 何修行。 佛告梵天。 此三千大千世界是我佛土。 我今以此付嘱于汝。 汝当顺我勿使真道善眼令有断绝。 无上佛眼法眼僧眼令有断绝。 莫作末后灭法人也。 梵天。 当有长子童真弥勒菩萨摩诃萨。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大悲怜愍为欲利益一切众生。 欲令得乐欲令安隐。 彼亦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法补处。 如我居此等无有异。 汝既现在随顺我教。 亦应顺彼勿令如是真道法母佛眼法眼僧眼而有断绝。 何以故。 梵天。 乃至如是法母不断者。 随其时节佛眼法眼僧眼得不断绝。 释梵天眼人眼解脱眼乃至涅槃眼得不断绝。 梵天。 是故我今付嘱于汝我此佛土三千大千世界。 梵天。 我已教敕汝应随顺。 莫作末后灭法人也。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梵天大梵天。 彼等一切先于圣法已得正信。 彼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 即时于圣法中深得正信。 大悲经商主品第二    尔时有魔子名曰商主。 已于佛所深得敬信。 闻佛涅槃心怀忧恼战悚毛竖。 速诣佛所到已顶礼。 退住一面而白佛言。 唯愿世尊。 怜愍众生安乐众生救护世间。 怜愍利益诸天人故。 住世一劫莫入涅槃。 我亦怜愍诸天人故如是劝请。 世尊。 勿使众生盲冥太速无有说者无导无救无依无趣。 尔时商主作是语已。 佛即告言。 商主。 汝父波旬。 先已请我令入涅槃作如是言。 婆伽婆。 入般涅槃。 修伽陀。 入般涅槃。 婆伽婆。 今者正是入涅槃时。 商主。 汝父波旬如是请我。 我随彼意许入涅槃。 商主。 以是因缘。 我今时至称其所许故入涅槃。 商主复言。 世尊。 是魔波旬非是我父非我善友。 常求杀害是我怨家大恶知识。 常欲令我不。 得乐事和合安隐。 但作毁坏不欲利益世尊。 是魔于我极欲作恶。 毁谤天人作大怨仇。 常于如是慧炬慧光大智明灯求欲灭之。 世尊。 若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 诸天人中有一极毒恶人出于世者。 当知即是魔波旬也。 世尊。 若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 有人不为益己身故。 不益他故不益多众生故而发心者。 当知即是魔波旬也。 世尊。 若复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 有人不为怜愍利益天人魔梵阿修罗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故。 又不欲令和合安隐故。 欲令退落受苦恼故而发心者。 当知即是魔波旬也。 世尊。 我亲从佛闻如是说。 有二种人。 一者如法。 二者非法。 当知世尊所许波旬入涅槃者。 是不如法。 唯愿世尊。 于此所许莫生坚著。 但为怜愍利益安乐诸天人等一切众生。 舍此所许住世一劫。 若佛久住诸天人等利益安乐。 是故世尊莫速涅槃。 佛告商主。 善哉善哉。 若令众生得利益者正应如是。 商主。 若人供给灌顶登位刹利大王。 或有供给王子大臣。 或有防护国土城邑聚落等者。 是人从其刹利王所。 得大荣爵受于福禄。 其刹利王常于此人及其子孙亲友眷属。 亦宠福禄拥护荫覆。 商主。 汝今若于如来应供正遍知无上法王所心生净信。 以净信故。 如来则当慰喻于汝与汝福报。 我今慰喻汝者。 以汝佛所心生净信种善根故。 如是应知商主。 汝当以此净信善根。 于我灭后未来世中作辟支佛。 名曰悲愍商主。 我涅槃后正法灭已。 是魔波旬得大喜悦。 以喜悦故坠落魔宫。 堕于阿鼻大地狱中。 具受无量种种苦恼。 何以故。 以魔波旬于是大胜慧灯慧光隐灭之时生大喜故。 商主。 若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 有人为自害故。 为自坏故。 与己作恶故而发心者。 当知即是魔波旬也。 何以故。 商主。 我灭度后乃至有是正法住世。 随其时节是魔波旬得住魔宫。 我法灭已是魔极大喜踊欣庆得大称意。 于刹那顷坠落魔宫堕阿鼻地狱。 商主。 譬如有人上于大树。 其树花果悉以具足。 是人取其称意花果。 既受用已还复折其所住之枝。 商主。 于意云何。 是人尔时住彼折枝得住树不。 又于其树受安乐已还折其枝。 可名有智不。 商主言。 不也婆伽婆。 不也修伽陀。 佛言。 商主。 魔亦如是。 常希如来应供正遍知入涅槃故。 常乐隐灭如来所说正法毗尼故。 商主乃至正法住世。 是魔波旬于其时节得住魔宫。 我法灭时其魔波旬生大踊悦喜庆称意。 故坠落魔宫堕阿鼻地狱。 商主。 喻如彼人于其树上而自害故勤作是事。 魔亦如是。 为自害故。 为害他故。 而勤发心。 商主。 魔于后时堕阿鼻地狱受大苦痛。 如夺命苦。 为苦触已。 当念我言如来应供正遍知。 是真语者。 实语者。 不异语者。 不虚语者。 如是善说。 善哉身律仪。 善哉口律仪。 善哉意律仪。 是身善行。 是口善行。 是意善行。 获得可乐可欲可爱称意果报。 是身恶行。 是口恶行。 是意恶行。 获得不可乐不可欲不可爱不称意果报。 我昔与彼身恶行相应口恶行相应意恶行相应。 以是业报今堕地狱。 受如是等极痛极切极苦极恼。 极不可忍如临死之苦。 是魔波旬当于尔时。 忆我所说得净信心。 得净信已即时于彼地狱命终生三十三天。 何以故。 商主。 若其恶心于如来所作诸过失。 身坏命终堕大地狱。 若复慈心供养如来不求过者。 身坏命终得生善道天人之中。 彼以善根得值诸佛。 值诸佛已复种善根。 种善根已次第当得无漏涅槃。 商主。 汝于如来应供正遍知心得净信。 以此善根弥勒出世当得值遇。 值弥勒已则能觉悟睡眠放逸诸众生等。 作如是言。 诸众生辈应当勇猛勤作善业。 如来应供正遍知出世甚难。 如忧昙华时乃一现。 如来亦尔时乃一出。 无窟宅涅槃。 时有说者人身难得八难难离。 得值佛世生于中国亦复甚难。 是故汝等慎莫放逸。 当勤修行于后莫悔。 商主。 汝于弥勒佛所禀受法教。 摄彼弥勒无上法王国土人民。 常以慈心无恶心无怨仇心愍心乐心普覆心护持养育。 以此善根于魔宫殿次补魔处。 具大富贵为自在主。 商主。 若有众生于如来所种诸善根。 乃至得发一念净心。 彼等众生以此善根得近甘露。 第一甘露最后甘露。 商主。 汝以善根于彼广受人天报已。 经八十劫于末后身作辟支佛名曰悲愍。 何以故。 商主。 以汝闻我涅槃声已。 便于我所生净信心。 于众生所生悲愍心。 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求请我住不般涅槃。 汝复于彼弥勒法中悲愍众生。 觉悟睡眠放逸众生。 令得忆念而不放逸。 教以善法。 以是因缘得辟支佛记。 商主。 我当与汝如是善报。 应当深心喜悦称意。 商主。 此等是汝劝请如来善根因缘。 如来即以法施荫覆报汝善根。 尔时商主复白佛言。 世尊。 若佛不受我所劝请入涅槃者。 愿我从今乃至法住。 离于五欲专持孝道。 不乐游戏不著异衣。 不用华鬘涂香末香。 及不受用诸天胜报。 何以故。 如是世尊众生之宝明。 当与我别离异处。 更不合会。 更不复有。 毕竟不可见。 世尊。 我有何乐有何戏笑。 有何可乐。 有何称意。 如是最大慧炬慧灯大智光明。 若隐灭者我当有何踊悦称意喜庆等事。 是大智日有无量百千光炎眷属。 灭除无明大黑闇者。 作大智明者。 如是灭没。 我当有何踊悦称意。 有何可乐。 有何戏笑。 我于如是众生之宝有别离故。 测量众生不缺减众生。 与明众生无罪众生。 无痴众生。 无上众生。 最上众生。 无似众生。 无等众生。 无等等众生。 能救一切众生。 众生妙众生。 众生所供众生。 共乘众生。 调伏众生者。 怜愍众生者。 真语者。 实语者。 时语者。 应时语者。 不异语者。 如说修行者。 住大慈悲者。 于诸众生心无挂碍者。 于诸众生平等心者。 无戏论者。 无我我所者。 无积聚者。 无窟宅者。 无依倚者。 无荒险者。 无垢者。 救济者。 引导者。 化度者。 预备者。 解缚者。 养育者。 令众生忆念者。 令惺悟者。 教诲者。 于战斗胜者。 拔镞者。 医王治心者。 施大良药者。 究竟度苦者。 说法者。 商主将去者。 示浅处者。 持梢尾者。 持炬者。 作明者。 作光者。 照曜者。 施目者。 示导者。 令到安隐国土者。 远离一切荒险垢者。 无渴爱者。 离诸使者。 离诸结者。 离贪嗔痴者。 离诸烦恼者。 离憍慢怒者。 如是大丈夫。 妙丈夫。 极丈夫。 健丈夫。 猛丈夫。 莲华丈夫。 芬陀利丈夫。 龙丈夫。 师龙丈夫。 师子丈夫。 上首丈夫。 凶丈夫。 雄丈夫。 象丈夫。 无上丈夫。 无上调御丈夫。 共乘者。 具一切力者。 具十力者。 得四无所畏者。 具十八不共法者。 得大福智力者。 满足无量法藏者。 无嫉妒者。 悦豫一切众生者。 无上大施主最胜施主。 心无嫌恨者。 得大禅定者。 得诸禅三昧三摩跋提境界者。 无量慧者。 无障慧者。 得无等慧境界者。 摧魔幢者。 渡淤泥者。 到彼岸者。 住彼岸者。 到无畏处者。 除一切众生怖畏者。 安慰一切众生者。 大众生坚固者。 于今后夜当有别离更不可见。 世尊。 如来常于诸大众中。 正师子吼更不得闻。 我当有何踊悦称意。 世尊。 譬如有人于其灌顶刹利王所得福禄者。 王命终后生大忧苦。 知王恩养。 念王恩养。 赏王恩养。 彼诸众生为其王故专持孝道。 或一日二日乃至七日。 若半月乃至一月忆念流泪。 世尊。 我亦如是。 如来灭后乃至正法住世。 随其时节舍离五欲专持孝道。 不乐戏笑。 不著异衣。 不用华鬘涂香末香。 及不受用诸天果报。 大悲经帝释品第三    尔时释提桓因往诣佛所。 到已顶礼退住一面而白佛言。 唯愿世尊。 教敕于我云何修行。 世尊。 昔于一时。 四大阿修罗王。 严驾著铠将诸眷属。 来诣三十三天所欲共斗战。 当于尔时圣者目连仍住在世。 如是诸天共阿修罗对阵之时。 圣者目连到四阿修罗所。 以如法伏之。 如是诸天及诸阿修罗悉得安隐。 无复斗战之苦共相违反毁呰诤论。 世尊。 是大目连既已灭度。 如来今复欲般涅槃。 我等如是于后数数当复斗战共相违反。 愿垂教敕。 若四阿修罗王与我战时。 我于彼等作何方计。 佛告释提桓因言。 憍尸迦。 止。 莫忧悲莫愁莫虑。 若持戒者所愿必成。 唯净戒者成。 非不净戒。 梵行者非不梵行。 离欲者非不离欲。 离嗔者非不离嗔。 离痴者非不离痴。 智慧者。 非不智慧。 而得成也。 憍尸迦。 我从今后当作加被。 憍尸迦。 乃至我之正法未灭。 若有诸天阿修罗等共相斗战。 随其时节称我名故诸天得胜。 尔时四大阿修罗王。 闻佛说是加护声已。 其心忿恨毛竖怖畏来诣佛所。 到已顶礼却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 何故如来作是加护。 佛告四大阿修罗言。 汝等。 莫忧莫虑。 有时汝等得大自在。 过彼三十三天。 无复斗战。 无诤无竞无相违反。 是故汝等。 慎莫斗战。 莫相毁呰莫相诤论。 勿作违反心。 当作慈心愍心。 得众欲具足。 诸仁者。 命不久停。 为自在主亦复无常。 诸仁者。 世间所有具足合会必归离散。 诸仁者。 当观如来穷无常际。 于诸众生无所怨仇。 无违无竞常为和合。 一切众生平等发心。 何况汝等薄少善根。 彼此迭相乐斗诤者。 诸仁者。 若有发心恼害他者。 是人长夜还得恼害。 诸仁者。 若人喜杀。 是人还得短寿之报。 若喜斗诤。 是人常有怖畏死报。 不具大眷属。 无大势力。 诸仁者。 善恶二业终不败亡。 是故汝等。 从今已后各住慈心。 住身业慈口业慈意业慈。 莫斗莫竞莫相毁呰。 以是因缘。 汝等长夜得利益安乐。 后则不悔。 作是语已。 四阿修罗王白佛言。 世尊。 如是婆伽婆。 如是修伽陀。 我等如是依如来教。 如是修如是住。 世尊。 我从今后。 一切当舍斗战之具各修慈心。 尔时释提桓因。 闻佛涅槃为忧箭所射极大愁恼。 悲泣流泪而白佛言。 世尊。 我从今日乃至法住。 不受五欲。 不入内宫。 不著异衣。 大德婆伽婆。 譬如家长丧亡。 是人知识得恩养者。 心生苦恼忆念旧恩。 念恩养故悲泣流泪专持孝道。 世尊。 我亦如是乃至法住。 随其时节悲泣流泪专持孝道。 不行五欲。 不入内宫。 不著异衣。 何以故。 无上导师明当别离。 不可得见更不合会。 释提桓因作是语已。 即便伏面啼哭而住。 大悲经卷第一 发布时间:2025-01-05 18:16:3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