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切世法宛然俱在 内容: 一切世法宛然俱在◎  梦 参世相宛然,这就叫周遍含容。 观又不同了,《华严经》里的三观,真空绝相观,周遍含容,一切世法宛然俱在,不迷相,这个道理不是我们道友所能理解的。 今天早上我往这儿来的时候,一个道友拿着缅甸一个老和尚的书。 我翻了几页,里面讲的全是二乘的法,都是阿罗汉的法;而对二乘人来说,我们中国传来的法是大乘法。 大乘法是什么? 无相法,无相、无著、无碍。 你看寺庙的门,三门中间是遁入空门,成道成佛都是空的;而旁边一个无相一个无愿,无相、无愿是智慧是般若。 这就是大乘教义,就是般若。 般若很难表达,也很难证得;证得般若智慧了,你所发的愿都能够实现,愿愿都成真,念念都成真。 这个达不到,那你还是从有相入手吧! 要发大悲心,大悲心是从有相入手,看众生苦难,生起大悲心。 但是你自己必须得厌离,厌离世间。 厌离世间了,才能够生起大悲心;能够生起大悲心,才能够得到般若智慧,这三个是一个,过程是分作三个。 我说你发菩提心吧! 其实就是一个心。 但是详细讲起来,它有这么多过程。 像我们最初信佛的时候,达不到这么深;只是因为你烦恼了,烦恼找不到解脱的方法,信了佛了稍好一点。 包括我们的道友,你都不是一生、两生信佛的。 为什么这样说? 你要是没有这个善根,你听不到般若法。 般若就是告诉你空,空就是见;见一切法都是空的,不要执著,就放下了,这就是般若义。 摘自《发心》 发布时间:2025-01-29 08:53:4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