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佛之人身患重病,应如何对待? 内容: 学佛之人身患重病,应如何对待? 学佛之人作医师,凡遇重病,均当以消除宿业为主。 令彼吃素念佛及念观音。 该好则决定速好,寿尽则决定善终。 不至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也。 余详一函遍复。 (三编卷一复傅慧江居士书) 今当勿再吃荤,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若世寿未尽,当可速愈。 世寿已尽,当即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一生西方,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较比生天为天帝天王,尚高超无量无边倍。 以天福有尽,故须念佛求生西方。 一生西方,渐次进修,决定成佛。 切不可怕死,有病即愿往生。 寿未尽即能速愈。 若怕死唯求病好,寿已尽仍当死,决难往生。 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人成佛。 汝不可以汝之凡夫知见,生疑不信。 光以汝病中心颇不安,而求光救汝,故为汝作此说。 若犹不信,则佛也不能救汝矣。 何以故,光之所说,系佛经已说之话。 不过取其义而撮略说之,切勿认为光平空妄造。 汝病好后,遍阅净土经典,自可悉知。 若生西方,更可一一证明,光不欺汝。 (三编卷二复郑琴樵居士书) 至于发愿求病好,或可如愿。 即不如愿。 亦不可发痴固求。 或恐反致有损无益。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 世间事一一通身放下。 眷属再能与陈飞青之子同,则可决定往生矣。 若或有生人天之念,则西方便无分矣。 以生死心熟极,一丝毫力,可敌了生死心千钧。 书此,祈慧察。 (三编卷二复倪文卿居士书) 念佛人遇伤风感冒等,不妨求医。 遇怨业病,只可至心念佛及大士。 果十分至诚,无不业消病愈者。 鬼祟属邪,能至心念佛,以佛感,神当避之远方。 普门品念菩萨者,满世界恶鬼,尚不敢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汝未见否。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当处即是,无往无生,此理甚深,非法身大士,不能领会契证。 然法身大士亦不废事修。 所谓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 彼则唯论理体,此则理事双融。 故为上圣下凡,同修之道。 平生专精一志,则临终蒙佛接引,弹指即生。 智者大师谓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际者,此也。 然佛菩萨天地鬼神,欲令人世咸知此事,故每每有死而复生者。 见其作恶者受罪。 为善者或生人间富贵处,或生天上。 念佛者或生西方等。 此系权法,企世知念佛往生,实有其事。 并非念佛之人,一一皆经到阴间,由阎君审明,方送其往生也。 (汝只知念佛之正理,不知天地教人之权巧方便。 详看光护法录序,可知天地教人之大慈悲心矣。)(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若常念,不必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念,但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已。 凡怨业病,医不能治者,及犯鬼犯狐,念之即可解消遣散。 凡刀兵水火恶兽恶人等危险,若至诚念之,即有大转折。 若心不至诚,兼有疑惑不信之心,及心存恶念,欲成就恶事者,则无效验。 汝果能真实如是行,如是化导,则汝乡便可家家观世音,人人弥陀佛,为佛乡矣。 (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子勤医病,宜于难愈之怨业病,令其称念观世音圣号。 并劝令戒杀护生,爱惜物命。 不但病人得业消病愈之善,而子勤医道,当由此日益发达。 近来西医,每见吃素者有病,皆劝其开荤。 谓肉食养料富,而不知其有碍卫生,且结杀业也。 (三编卷二复方圣照居士书八) 祈劝令兄,亦须于念佛一法注意。 凡有大病,非医能疗者。 于医治时,兼令念佛。 仗佛力故,必有奇效。 于己于人,均有利益。 倘平时修持有素,待至百年报尽,直往西方,庶可对于陆氏元配了无愧色。 否则彼以女子已得超凡入圣,我以丈夫犹在生死轮回。 有血性汉子,能不愧死。 (三编卷二复志梵居士书四) 病人一心念佛待死,寿若未尽,则当速愈。 寿若已尽,则决定往生。 倘于病时,急于求好,绝无求往生之念。 即或寿未尽,以急于求好,不肯一心念佛。 纵念佛,以求好之妄念过重,反致与佛不相应矣。 决难速愈。 若寿已尽,以求病愈之心切,决无往生之事。 则成求堕三途六道,永不出离耳。 (三编卷三复温光熹居士书四) 世人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 无论何病,若能恳切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善根,病自可痊。 即令寿尽,则死后当生善道,不致堕落。 若知净土法门,有真信愿,尚可往生西方,了生脱死。 然世人不知深理,宜先以事告。 镇海柏墅方(地名)方文年之子,名子重,上前年,年十九,生肠痈。 中医没法治,西医云,非开剖,不能治。 其父母不肯,遂不治。 其母通文理,因看光文钞,吃素念佛。 一家大小并佣人,通常素。 唯文年尚未全素,亦大为减节。 其母与一老娘姨,(其人贤极,在方家数十年,其子亦好过,有孙请回家住,彼以同主母修行,不肯回去。 主母亦不以娘姨待,作朋友看待。)拼命念佛,念观世音,兼念金刚经。 三日内自溃,脓血从大便出。 五日全愈。 至诚念佛诵经,消除宿业,有如此者。 世人只知造业,不知消业之法,则可怜矣。 又海盐徐蔚如,(一向在京)以博学内亏,得一脱肛病,已二年余。 每大便后,须睡一刻,候自升入,方敢动。 民国八年正月,大便后,有要事,刻不容缓,即坐车出门,因受磨,遂永不升入。 七昼夜,痛如针砭,无一刻稍息。 七昼夜未能合眼。 先虽念佛,亦不减轻。 遂发大菩提心,谓此病苦极,愿我多受点,总愿世间人勿得此病。 遂至诚念佛,未久睡著,醒而病愈,从此断根。 彼来信言及。 光谓此病乃属宿业,由阁下以此大菩提心,消此宿业,故病即断根。 (三编卷三复章道生居士书一) 发布时间:2025-02-01 08:25:02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