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 ——复屈居士问法书 内容: 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复屈(映光)居士问法书虚云老和尚文六老居士道鉴:奉读华翰,敬悉安抵陪都,欣以为慰。 大驾来寺礼祖,有乏迎待,致深抱歉,望祈谅之。 此次为国勤劳,等观音之济苦,不倦于法,俨然童子南询。 历遍大刹,亲见诸圣,饱餐法喜,满普贤之愿海,证不动尊,功德无量矣。 衲薄德乏能,叨蒙各大护法召往鸡山主理佛事,诚法门幸,敢不努力,襄成斯美,第以幻躯日就衰颓,今非昔比,诚恐不堪胜任,有负众望。 持以电函恳辞,祈请另选贤能矣。 承询成佛,究为三身齐现,具足一切神变功德,抑为自心透脱,便算究竟等义,谨以薄识,略叙大概。 论到此事,不无权实修证深浅因果之殊,至如实际理地,本无名言说相,但一法性身,常居法性土,离四句,绝百非,有何开口处?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如世尊掩室,文殊挥剑,净名杜口,丹霞火烧,赵州谓不喜闻,德山以喝,云门以棒,从上佛祖,无非显兹妙义。 不过宗门以直捷示人,截断葛藤,故六祖答智通问: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祖已明示三身四智,神通妙用,不欠丝毫。 至于权变方便,说个佛字,皆是不得已也。 宗门但论见性,不重禅定解脱。 悟心之人,自解作活计,翻转本体作功夫,终日使得十二时辰,是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善能调熟,不离当生,即证圣果。 六祖曰:终身不退者,定入圣位。 古云:顿悟初心,即究竟圆极,寂灭真如。 《宗镜录》:问:一心成佛之道,还假历地位修证否? 答:此无住真心,实不可修,不可证,不可得。 非取果,故不可证;非著法,故不可得;非作法,故不可修。 若论地位,即在世谛行门,亦不失理。 以无位中论其位次,不可决定有无之执。 经明十地差别,如空中鸟迹,若圆融门,寂灭真如,有何次第? 若行布门,对治习气,升进非无;若得直下无心,量出法界之外,何用更历阶梯? 若未顿合无心,一念有异者,直以佛知见治之,究竟成佛果,不可偏执一见,成笼统病也。 昔皓月供奉问长沙岑曰:天下善知识,证三德涅■也未? 岑曰:大德问果上涅■? 因中涅■? 曰:果上涅■。 岑曰:天下善知识未证,功未齐于诸圣。 曰:未证何名善知识? 岑曰:明见佛性,亦名善知识。 问:未审功齐何道,名证大涅■? 岑曰:摩诃般若照,解脱甚深法,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圆常,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 又问:如何是因中涅■? 岑曰:大须知见地了彻,直与佛祖把手同行,但得因中涅■;其多生炽然之结习,须次第尽,方得超出三界。 《楞严》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惟宗下用功,水到渠成,超证十地等妙,有不期然而然也。 阿难尊者云:不历僧祗获法身。 永嘉云: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又云: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 奈何行人,习有轻重,证有深浅不同。 在诸大祖师证与佛齐,人法空,能所寂,烦恼菩提、生死涅■、佛魔凡圣等,悉是假名。 经云:但以假名字,引道于世间。 如伶人舞戏相似;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沾得一缕纱。 凡所施设,一切事务,如寿祖云: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 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余或未及者,须由功业励行为本修因;若不降心,而取证者,无有是处。 发布时间:2025-02-06 08:38:4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