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楼宇烈:佛教的现代启示意义 内容: 我们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种种的矛盾,人跟自然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自我的身心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造成都可以说是由于我们人的自我的异化。 哲学上讲的异化的含义就是本来我们创造出这样的东西来,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获得更充分的自由,更大的自由,结果反而被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束缚住了我们自己,这就叫做异化。 现在的社会,一方面是科技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我们有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沦为神的奴隶,对于神盲目信仰;或者我们就沦为物的奴隶,成了追逐物欲的这样的东西。 现在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的张扬,现在也是很时髦的。 在这种自我中心、自我张扬的过程中间,实际上造成了大量的人格的分裂。 这中间核心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失落。 我记得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当年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讲过,我们看历史上哪个思想家最强调一个什么理念的时候,肯定这个社会这个问题最严重。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在强调要自我凸现,自我中心,自我张扬,自我体现等等,恰恰说明我们自我的失落。 拿佛教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的贪嗔痴三毒无限膨胀的结果。 贪主要指生理上面,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无限的欲望的追求;嗔是一种嗔恚,就是不平衡,老是嫉妒别人,别人这个比你好了,他心里就不高兴,别人比你强了,你就不高兴。 我们现在的心理病不得了,在竞争社会里就是你追我赶的比的过程,这种嗔恚心最厉害。 为什么我们现在社会亚健康的状况非常严重? 亚健康的最根本的就是心理的失衡! 痴就是颠倒。 颠倒妄想,就是对于现象界的真实面貌看不清。 痴的反面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能够看清现象的本质,也就是性空幻有。 针对这样一些病,佛教给予我们现在的社会人生是大有补益的。 佛教强调认识我的本来面目,不仅要认识,还要觉悟。 那么人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 清净,或者说空。 按照通俗的话来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就拿物质的事情来讲,我们是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面,我们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你能带走什么? 我都是讲身外之物是如此。 可是人的精神成果,精神成果是可以带走的,死了以后,很多精神财富消失了,这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这样一些无形财产,我们怎么样来保护的问题,怎么样来继承的问题。 所以,认识到了本性清净,认识到了一切现象世界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那么你就可以用这样一种智慧,就是般若的智慧去消除你的分别心,放下你的执着心。 我们就可以以一种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我们需要以一种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 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回避现实,不要逃避现实,要在现实中间去怎么样完成人格的培养。 佛教是要大家注重当下,我们要学在当下,行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 最后可以总结起来,大乘佛教是智慧和慈悲这两个根本的精神。 这两个根本的精神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就叫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佛教是上求菩提,即上求觉悟,下化众生。 觉悟人生就是上求菩提,奉献人生就是下化众生。 这两个是又分不开的。 由觉悟而积极地奉献,由奉献而不断地提升觉悟。 佛教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意义还是很大的。 如果能够把佛教的慈悲精神去弘扬,去发扬,人人都发挥他的慈悲的爱心,这个世界就会和谐,也就会和平。 发布时间:2025-02-10 08:15:4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