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文字三昧 内容: ◎ 真 可释迦文佛以文设教,故文殊师利,以文字三昧辅释迦文。 而用拣择之权,于楞严会上,进退二十五圣,独选择观音当机,无有敢议其私者。 观世音虽弥陀辅佐,亦以闻思修入,近乎文字三昧。 故释迦文佛,亦退三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独进观世音。 岂非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欤。 若文字三昧,不以音闻为体。 是犹花不以春为神,岂真花也哉。 盖文字根于音闻,音闻根于觉观,觉观又根于无觉无观者。 佛意欲一切众生,因有分别心,入文字三昧。 因文字三昧,入音闻之机。 因音闻之机,入无觉无观。 无觉无观既入,则最初有分别心,至此不名有分别,而名无觉无观矣。 夫无觉无观者,所谓正因佛性也。 正因佛性既变而为情,苟不以了因契之,则正因终不能会也。 了因虽能契正因,若无缘因熏发之,则了因亦不能终自发也。 缘因,即文字三昧之异名也。 了因,即音闻之机之异名也。 学者苟能触类而长之,则文殊文字三昧,与观音音闻三昧,皆不在文殊观音与释迦文佛,在我日用而已。 故老庞曰: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柴水即老庞文字三昧也,神通即老庞音闻之机也。 惟吾自偶谐,即老庞了因契会正因佛性者也。 即此观之,凡佛弟子,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 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即正因佛性也。 观照般若,即了因佛性也。 文字般若,即缘因佛性也。 今天下学佛者,必欲排去文字,一超直入如来地。 志则高矣,吾恐画饼不能充饥也。 且文字佛语也,观照佛心也。 由佛语而达佛心,此从凡而至圣者也。 由佛心而达佛语,则圣人出无量义定,放眉间白毫相光,而为文字之海。 使一切众生,得沾海点,皆得入流亡所。 以至空觉极圆,寂灭现前而后已。 若然者,即语言文字,如春之花。 或者必欲弃花觅春,非愚即狂也。 有志于入流亡所者,当深思我释迦文,以文设教所以然之意。 如其明之,即文字语言可也,离文字语言可也。 如其未明,即文字与离文字皆不可也,非即非离亦不可也。 《紫柏尊者全集》 发布时间:2025-02-20 08:27:2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