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护他即是自护 内容: 善 护彻地从他悟,悠悠与我疏。 渠今不是我,我今不是渠。 --题记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边的身恕林中对比丘们开示:过去,有一位表演特技的爬竿技师,他在肩上竖起一根幢竿,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爬至我肩上的幢时,要善护念幢下竖竿的我,我也会在底下保护你们,师徒彼此相互扶持,以此特技巡回表演、游戏,令观众欢喜,就能获得财利。 幢技师的徒弟回答:老师,不是像您所说的,应该是各自保护好自己,安全地在幢旗上表演、游戏,让观众看了欢喜,便能多得财利,自身得以安隐而下。 幢技师回答:没错,正如你所说,我们应各自保护好自己。 不过,这与我所说的意思是一样的,保护自己的同时就保护了他人;护念他人的同时也护念了自己。 各自关照注意自己的心念,在修正、学习、体证中,也是在护念他人,所以说自护即是护他。 什么是护他即是自护呢? 不令众生心生恐怖、不违逆、惹恼众生、不伤害众生,慈心悲悯众生,因此护他即是自护。 是故,比丘们! 应当如是学习。 善护念自己的人要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如此修习断除执着常、乐、我、净的烦恼,即是善护念自己。 善护念他人者也要修四念处,烦恼断除便不会再触恼他人,如此即是善护念他人。 比丘们! 应当如是学习。 护念自己者应当修习四念处,护他者亦应以修四念处为基础。 诸比丘们听佛开示后,皆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感悟】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扰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能度世。 这是提醒修行人二六时中都要坚住正念、随顺觉性。 守口摄意身莫犯是自护,莫扰一切诸有情是护他。 在规范自己身口意的当下,也是护念众生的慈悲行。 佛说:有众生才有菩萨,菩萨行利益众生之事,才能圆满六度万行。 因此,能以自觉、觉他、慈悲、圆融的智慧成就众生,令众生调伏烦恼,同时也是对自我善加护念的自利之行。 摘自《杂阿含经》 发布时间:2025-02-21 08:30:5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