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云。本疏五门大概讲赞。三时今论。第三时中道教。六经十一部论。为所依。五种姓今论所被机定姓大乘及不定姓菩萨非余。宗唯识为宗。教体此论根本既是佛经故出体者应为经说。云云。藏二藏菩萨藏摄。三藏对法藏摄。..
论第一卷闻书No.2264
论第一卷闻书
(自卷如至故同异性唯假施设下文不足依匆剧不记之)
二日(自论第一卷始至得如实解故作此论)
读师云。本疏五门大概讲赞。三时今论。第三时中道教。六经十一部论。为所依。五种姓今论所被机定姓大乘及不定姓菩萨非余。宗唯识为宗。教体此论根本既是佛经故出体者应为经说。云云。藏二藏菩萨藏摄。三藏对法藏摄。乘正一乘收。三乘菩萨乘也。教兴年依九百年天亲出世造三十颂。同时亲胜火辨出造释。千一百年后余八论师造释。教兴主云三十颂。天亲菩萨所造。释论十师制也。诸师名姓神德不及沙汰。护法独正义也故题标。判释二门事。判者本颂正说分也。无初后。释论有三分。初归敬颂次长行初分。云何世间云第十卷定相应故。广成分也。此论三分成立以下后分也。此云判本颂。次释本文者。一一牒文释之云也。大纲如此。
一。本颂科判事。三种三大概沙汰。付之读师云。初中后科难。意得。只泛尔初中后无所诠。初后科判初中后。此不审先年中院训论申出。无分明心得。面面可有沙汰。云云。是非此科无有行位科申无一颂半。无所执。二十三颂半有性相。次颂行位。云云。延帐房。总标别释初中行位后云尔欤。云云。读师云其勿论也。不审只此泛云初中后也。光胤申云。此论三分成立唯识。此科所依。此三分云。若序正流通释论三分事欤。其以本颂成立云意。此论本颂。三分释论三分也。尔序正流通必初中后物。此准其本颂三分立初中后名欤。读师云。境行果。相性位。必初中后欤。光胤申云。今论尔也。但相性位境行果依教不次第事。序正流通。打任前后不可乱欤。但后案。法华属累品前后自他宗诤也。难一准。
归宅后第十卷疏披见处。此论三分。成立唯识三分本颂初一颂半云。初。次二十三颂半云中。后五颂云后云三分释。如第一卷抄释。云云。明知初中后科判。当第十卷此论三分三分也。此文真证文也。不能左右读师不审开疏见不审。予了简不相当。返返不足言。管见可耻可耻。
读师云。成唯识论题号。疏序释论牒归敬始之。唯识两字本颂。成一字能成释论。本疏通也。成与论相对持业依主两释。成教置。论教故持业也。以教(成)成教(唯识)以教(成)理(唯识)两释此意也。成理置。论教故依主也。以理成理(唯识)以理成教两释此意也。卷第一。不及沙汰。
一。护法等菩萨造等字置下。演秘释文之沙汰如常。
一。诏王命也。因明论非诏命之译欤由。故东院被仰。慈恩传虽非玄门要述译经隙翻之(云云)。随(而)门迹喜光寺殿御本无奉诏二字由御物语(云云)读师说也。
一。译字事故东院云。锦里样字义也御物语。读师说也。
诏(玉篇云。告教也。王言下也云云。)
译(长也。玉篇云。传言周礼有象定日传四夷之言。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一。稽首事读师云。疏俗首至地义故身业。实依理申策殷净心申诚敬礼异名也(云云)。私云。此读颂之程疏非二释欤。先二释可存欤。可案之。
一。所归敬体事疏四释如常沙汰。付之。读师云。初唯法非人释。满分清净者训如何。可读耶。或听众云。满分清净者点(云云)光胤申云。唯人非法第二释。唯识性训。其训存也。其故。第二释唯识性。第七转于声也所差别故。清净者第四转为声。能差别也。其第一释。者可训欤。不审之由被申。
一。题号唯识事篇篇评定。唯谓简别遮无外境可为遣虚存实(云云)良明房五师说。或今论正宗体用转变。五重中摄末归本(云云)。光胤申云。一论上下一切唯识尽明之。上题号争。狭可限一种耶。观门此相五种六门五重等。悉可摄尽事也。唯言遮外境者通途事也。一切唯识先此分勿论。其上可有子细欤。一切通遮无外境无相违。五重时后四重唯言事及异义事欤。读师同心。
一。我今我事读师云。我即安惠也。第二重护法等也答。第二重答符合。
一。利益事。读师云。利后当乐现意得通讲赞光胤申云。乐遂出世乐肝要也。利乐因现意得样可然哉。
一。今造此论今言事。面面评定曰。论主造论之时道。论主本颂制主(云云)。今言事古闻书篇篇也。本论主造论之时云料简不能左右。但释论时相兼云料简。限释论时料简。此论本颂故文言难连续欤。但今造此论训。今字释论付意得无相违。其本意本颂付存。
一。为于二空之二空事。二空所由门并真如相兼由。读师评定。迷谬二字事。疏二释。迷谬二字属人属法其差别也。此付能迷二释。枢要付所迷一释作。执我云谬不悟无我云迷。
一。生正解故事生。正解故。一训。生正解一训。生正解故。一训。此两三中生正。云此训意。本疏分明生正两字当迷谬样释。但某所存字训生正解读。义意如点存。若不尔。生正解故两训读。下生解为断生解。正边不显耶。间申读师同心。
一。二重障故事。二障释意。为于二空所断二障宽狭事疑伏难。通之云由我法执二障具生等。本疏释也。二执释意。又伏难。二空能迷狭。所断门通贪等事疑。由我法执答之也。可见本疏。大纲读师沙汰如此。延帐房云。二障具生二障限执所引障欤。通泛尔障欤。读师云。通泛尔障也。萨迦耶见。而为上首分齐也。
一。若证二空彼障随断事。若证二空训(云云)随断事限见道及究竟断余位不尔。本疏释也。付之光胤申云只亘一切意得有何过耶。随断言远见。执见断力。一切惑障被断故延帐房云。二乘离前八品时第九品我见未断随断如何。某申云。其前八品引道首功能第九品我见处备断之时前八品随断云一义。同外抄论义也。虽前不伏释超越一来释下。此意也。
一。真解脱事。读师云二义也。一有余无余涅槃。一无住所。一义。生空涅槃义真言难义也。无住处涅槃义。出所知障为烦恼。所障义难释事。生空涅槃义意。证法空体如人生空者。有生死涅槃俱不住义。本疏非为不住释并秘释。故云真解脱也。无住处涅槃义烦恼障障涅槃。所知障菩提云事勿论也。但烦恼生空障所知法空障。又勿论也。料简之三重能障所障。烦恼障生空涅槃。所知障法空菩提。正用中正用也。烦恼障法空涅槃。所知障生空菩提。兼正中正用也。烦恼障法空菩提所。所知障生空涅槃。兼障中兼用也。此三重中。烦恼障障无住所涅槃。第二重能所障意得。光胤申云。何义真言简二乘假择灭也。假择灭者。二乘乐住涅槃也。无不住义故。二乘无子涅槃解脱非真。菩萨所证真非解脱今简之佛果涅槃云真解脱也。
大菩提事。佛果菩提也。菩萨大非菩提。二乘菩提非大。一相对也。
一。又为开示谬执我法事(火辨缘起也但可案之。)本疏意迷(可见疏)。唯识者唯识真如见。真俗二法。唯识真理。令达二空非真如。二我无也。秘释可见之。于唯识理如实知故。显真如理。但实通性相欤。秘皆通真俗二智故。分明也。枢要谬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释。九释。故迷唯识者唯识可通相性二种也(以上私料简。)
一。与安惠缘起差别事。安惠悟断顿果为至要。不及唯识妙理沙汰。至火辨入唯识理为缘起。本疏意在了空证唯识性故此意也。又真如狭取火辨缘起也。迷真如等文此意也(面面所存)。
此趣读师尔也。
一。复有迷谬唯识理者(等)文事。护法缘起也。迷谬配四类计。本疏意。云小乘(初计)大乘(第二计)大乘(第三计)小乘(第四计)此通。第一第四迷者。第二第三谬者也。
一。四类计连样事。寻读师处。无分明。答。光胤申云。心境俱有俱无为一具。心王心所无别体为一具欤。或听众琳舜房云。后二计何唯识迷谬计申读师无分明答。光胤申云。诚第三计唯识背凡申事也。但护法正义唯识定置后见之。唯识背迷谬人也。唯识坚执谬欤。
一。或执外境如识非无如识。指中宗内识欤。指自宗萨波多境欤。此不审面面被申出了。读师无分明答。光胤申云。指中宗内识欤觉事。演秘立量时如心心所。此同喻论如识当也。而大乘付所立不成时。大乘许忿天南地北假法故。其旨分明欤。但此量自比量也。取大乘心心所不审也。
一。或执内识如境非有之境。中宗外境欤如何。某申云。此量他比量也无子细取中宗申心外境。
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事。此等言等上四类欤。读师无答。光胤申云。例破余外道等(云云)。此文四类外也。但此等言上四类种类云意。置此等词计也。
一。令于唯识乃至。得如实解事。此文段或听众云。可亘三师(云云)。其心浮疏也。本疏科分明也。
一。故作此论事。例今造此论可有影略意云事。秘释分明也。
书落事共至忆念记也。
一。唯识性二释。初释取三性。此释润色读师云。世亲虽是第二答载。词本疏文也信解唯识唯心道理知依他圆成事相云。分净者取之。明知分清净道理。知知依他圆成自相事为由。唯识性不限真如旨分明也(云云)。此事诚尔也。
院主御寻云(东北院俊圆法印)。十师中何难陀独举梵语耶。读师云。不及沙汰光胤申云。道举欢喜名是汉语也。院主云。天竺体义次第呼理。识唯成论。法花经题号。何妙义法体前举耶。读师云。石佛院仲源僧正付。合糅唯识论对申三藏院僧正。于最胜讲砌被举多不审。三藏云。后日沙汰。飞脚以此不审寻申宝峰院殿处。有仰旨。以其趣后日被。答。彼不审见。合糅论他宗疑之。实事不审事也。又读师。唯识论四人上足中遣三贤。授申慈恩大师。而西明藏司。彼论一见。慈恩前制疏。大师以外御遗恨见。
一。读师云。本疏序识相识性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云云)。此事难思。相性外有何心归彼耶。心王心所外有何识耶。此事往日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相性外心共。相性边归心申欤。相性见门非唯识门故。王所之外识。王所边归识云欤。此准前可知之一且推量也。读师云此谈不意得。读师案立分申样。识相识性不离心者。归有为主义门也(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唯识。)心所心王以识为主者。归无为主义门也(摄法归无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如也。)下泯相可意付(云云)。
一。三师缘起各限自不兼他缘起欤。后后兼前欤。读师云。三师各表本论主造论之由致。若后后兼前前如何有差别耶。但可许其道理。缘起门不可有相兼义也。
私云。此事后后虽兼前前其差别。前上添色故。明匠悟断得果三师共同此上后二师各加其故。本疏文相总乖角不见。但火辨缘起与安惠缘起差别申二故出。若兼前茈劬劳无用欤。但又付相兼其差别辨欤。愚意不一定。安惠缘起周备之。次辨悟入为面。护法摧邪为本。
第二日(自若唯有识云何世间至所缘事亦胜义有)
不审云。若唯有识等问。三师缘起明唯识牒欤。尔当何师何文耶。读师云。必何文定。题号唯识道理闻。上唯识若唯有识牒欤。良公云。安惠缘起为于二空二空指古闻书见。光胤申云。三师。唯识云词。第二缘起。安惠缘起遂唯识词。凡二空唯识勿论。分明其词牒三师何事也。凡此问欲发论端常上连续生起问。前文牒申。论端发问。只唯识习宗付外人此问举申。设代外人假叙意。总唯识习宗付问意得。彼有法自相六个问答第四问意得得有二义。惊有法自相名言问起。必非连续问申才觉延帐房云。连续问六个问答意得样六重问答云琳舜房云。纂要连续问故云八重欤。光胤申云。此问唯识世间圣教说我法违问欤。又其外立入问分欤。读师唯识。又其外立入问分欤。读师唯识与我法相违。唯识我法。我法何说耶云问也。
私云。问意申。古人聊子细欤。又今夏评定篇篇闻。虽然读师被申分顺本疏文相。肝要。违理(世间)。违教(圣教)疑也。
一。由假说我法事。一大事也。面面可有评定由。读师被申听众连师之所谈往往也。何不分明读师云。三藏院对贞松被受御口传。之趣。世间我法所执为体无子细。御抄。乍去依他义我法无道理闻。我法说分言说妄情外申。所执无道理能闻。但所执传言说妄情。为由来故此事非痛。
私云。一。无说假姿事。一。疏言说妄情为体文事。一。所执无为显无假说无道理难成事。一。圣教我法有体施设假之样。一。假似我法同异事。此等节节一大事也。
院主云。于门迹(喜光寺殿御代欤)。训论。由假说我法事。被申请不及沙汰之由日记。延帐房云。于大乘院御训论之时。由假说我法表无表段被申请见。
由假与说我法同异事不及沙汰。
一。此能变唯三此。彼依识所变彼词事。所执望彼自证远故云彼相见望自证近故云此三法转相依也之本疏释分明也。可见演秘。
一。或听众云。唯三唯简别决定。二义云事。本疏释分明也。但简别义难思。唯三唯决定见。所执简事更不见读师云。诚尔也。又决定三决定。广决定八云疏释不审也。唯八尔也。
私云。所执简别义。唯识言义也。又五重时后四重唯尔也。一义无子细。
一。异熟言三义事。不及沙汰。识所变段之时可有此沙汰。仍略之(云云)。
一。及言事。相违合集二义见。读师云。抑及言合集义显何见事。及言物被合样不意得事也。相违义被意得。及前后别物被知故(及言显六合为一种)。延帐房云。及言云义。及伍云词意也。故合意合集当欤。琳舜房云。相违义付只异熟思量等云有何过耶不审也。光胤申云。相违义者相违释也。若不云尔有滥依主等余释过。本疏释可见之。
一。世间圣教(乃至)。非实有性总释第一句光胤申云。但由假立释由假二字欤。说我法释欤。总评定曰。说我法说有我法也。但由假立当由假二字也。我谓主宰法谓轨持别释我法二字。延帐房云。我义不举常一事。又常一等义。能缘行解欤境上义欤事。古沙汰也。此二案可有沙汰。此二条听闻众论义也。
肝要。面面评定云。抑常一我义欤否事评定篇篇也。
光胤申云。常一。不限我义。主宰必我义法。故取要断义时不举常一欤。虽然计我时非无常一等之义欤。读师云。常一义不限我故如何。予申云。计法执实时可有常一义故。此申毕。
肝要。外道等执四禅等计真涅槃。或闻法身四德执之人。可有常一之计。一向愚推。
光胤菩提有情实有执何无常一义耶。申时。读师不可然。演秘释其剩常一。我义出(云云)。此事诚尔也。或一义云。常一主宰上义故别不举之(云云)。或一义云。体有不计常一事。计间断法计我时也。故不定不举之。
一。常一主宰能缘行解置义。滥边见行相过见。境上义云事能能可寻习不审。良明房五师云。法谓轨时轨时增益轨持欤。泛尔义欤。延帐房面白不审也。光胤不存。番主宰故如此被申欤。先此释我法二义也。
一。彼二俱有种种相转。总释第二句。我种种相以来别释。读师云。有情命者一向世间我云事不审也。圣教何不许之耶。光胤申云。实此通世间圣教二种申度事也。延帐房云。法举实德业。番之何不举外道我耶。
私云。实不审尔也。此样世间法可举山河大地等。
一。世间执预流一来蕴处等。圣教说有情命者实德业等。摄何耶。此事不及沙汰。
读师云。评定肝要付根源可相摄趣也。
一。随缘之缘。分别横计之缘所立施设之缘也。本疏释。
一。如是诸相(乃至)。而假施设。总第三句释识谓了别以来别释。
私云。由假由故也。疏释也。故非所依识所反我法所依也。此事不可有混乱。
一。识言摄心所云事。读师云。正言所诠摄云事欤。面面可有评定(云云)。光胤申云。常唯识云识言摄内境云事。正所诠摄难申。只伴识为主意欤。院主定相应故云。以可知之只相应随遂分指申欤(云云)。但此事可沉思心所心法也。识言所诠何不摄之耶存。
一。了别见分作用也。识申自体分也。如何。读师云。强了别行相事。凡识义显无苦见。但了别见分意得。此了别具自体分识谓了别可申。
一。转似二分二分。所似所执二分欤。能似依他二分欤。光胤申云。本疏似计所执二分见相故立似名释。分明所执二分见。但举者二义欤。读师云。相见俱依之相见依此二分之二分依他。打任依他申。其意。似言可意得。一体自体分。二分似现云意也。所似置。安惠总无二分。似此才学意得。实无所执。依他现似云也。所似置。别无所似。即总无也。安惠无似有。总无事也。
私云。依他似云。所似依他申样。二分依他所似申也。似依他云。所似寻自证分欤。此事可寻习。此义本疏释难义也。
一。依他二分意得似言难思。疏释难义也所执二分。能似依他相见论文不见。何物似申哉。
私云。此事论文聊向子细。转似转言。依他二分显。是诸识转变转言所转反能反二义。以此才学可意得合。今度不及沙汰。
一。依斯二分施设我法事。见分施设我法。自能缘见分上施设欤。缘他见分其上施设欤事。以往沙汰延帐房云。缘他见分其上施设。一时二分上施设义(云云)。光胤申云。其何无耶。延云。一时可计二我欤。予申云。我见专数多计。二我无苦见。光胤申云。此义混难陀义云难义。今样难陀依斯二分施设我法申。护法不替故。其所以难陀意缘色心。反相分时。其相分随本质二分谈事只同事也。肝要难陀样此云相分。护法样此见相分名立样不审也。延云。难陀心实境虚云尔欤。自能缘见分上施设义见分处被施设。所执谁前现所执耶。自证分现量故不可带所执。如何三性心带所执一义心。此事可有会释欤。
以上一段含护法安惠二师。
一。或复内识转似外境事。本疏释此转似外境外境。所执见。道相分付。不审也。肝要可依上二义。抑(护法)上识体二分云(难陀)。下内识外境立名。本用转反心境相对显欤。
一。我法分别熏习力故以来事。变似我法才学色色评定候。面面评定。带似义。此我法相虽在内识难义也。
一。愚夫所计实我实法。说之为假。世间我法也。无体随情以无依有假共以不可简之。内识所变(乃至)。故说为假。圣教我法。有体施设以义依体共以不可简之(本疏可见之。)无殊沙汰。或听众内申云。然似彼现彼所执欤如何。光胤申云。所执。
一。外境随情而施设彼故(等文)事此遮增减段也。外境随情而施设故。上世间圣教二种。世间一方也。此三性相对显有无故。偏世间我法假举非有说也。内识必依道依圆。圆成因缘生面面不审。
私云。后披疏见之。圆成识性分摄内识见。因缘生依他事也。
一。境依内识而假立故以下事。二之段也。此一段疏但难陀计。限难陀云事不审也。读师云。无殊沙汰。光胤申云。上护法义识体二分词。难陀内识外境(或复内识转似外境。)词置。故境依内识词顺。难陀故云尔欤。虽然可通余师也。随疏可通余师见。演秘云。疏以上略明等者。此结我法分别。演秘云。疏以上略明等者。此结我法分别。下文。此所结文本难陀义。护法兼明护法不唯立二分故。故属难陀。同许有体故兼明也。云云。
第三日(自云何应知实无外境至诸有往来非常一故)
一。云何应知实无外境问难事。上若唯有识云何世间问不取入义道。唯识违世间圣教理。世间疑其。世间圣教说分。假故不违唯识。答毕。其上世间圣教说分先置。我法。缘眼前也。其是非我法云。我法代。内识似外境现云问意欤。院主云。古闻书上问问名。下问问体读师云。诚尔也。云云。面面评定往往也。但无珍敷之义见
一。抑此问答总问略答道注事。总问总答。略问略答。总略事。面面虽有不审。无一义。光胤申云。先总问我法合对别问别答云总问也。其样答总云云事。诚我法合。总勿论也。但此答有略义故云尔也。问无略义欤。无略义也。问。问事不可过此分齐。答。不可得故云略之也。故替词可尔欤。
一。不可得故事。读师云。不可有实我实法云意也。良明不审云。其义不可得故词不审也。读师云。不审难意得(云云)。光胤申云。疏现比量以不可成立事。不可得申也见。
一。三种我一段事。大旨本疏枢要等。以面面评定。无殊沙沙。光胤申云。三种我次第事有子细哉。读师笑云。自大至少次第。此事演秘引广百论释。读师沙汰返返无念无念。延帐房云。此三种我能破。五具中可为邪见。
私云。以外珍事也。我见无子细当座此由申处尚执心。古不善心案立故邪见。烦恼障所摄法执。不尔此三种我可非六十二见所摄欤。六十二见边邪二见故。
以外事也。三种我非六十二见。烦恼障所摄法执云。六句义二十五谛法案立分事也。
一。所作所受事。读师不意得。光胤申云。上一作业时一切应作等难。难同边故能作能受难也。其体全同。故一作一切作也(为言)。今难难异边故。我异通和杂处无别故。一作余我其被作所受(为言)。
一。属此非彼不应理故能破难思。一处和杂我异。应名一切所作所受之难来耶面面评定。光胤申云。面面评定样。以前同边难。异边我异存上。不可有此难觉。不审读师云。异边既和杂处无别。我全一物彼难也。院主同意。光胤申云。既所作所受云。应作应受申以意得。我先各别。其我处无别。业果身一切我合间。业果身一方属。见物业果身难见。我全。一物不见。
后日见疏。所作所受下。应作应受。此文样所作所受。应作应受。见。重而可决之。
此事面面色色评定。光胤。如此评定。虽然论主难意。一且难决。追而可沉思更心中无一定义。
院主云。一解脱时一切应解脱之难。如难。同边。一受果时难连续。何耶光胤申云。同边难。连续其谓。异边。我异置间。先一受果时难。属此非彼不应理故难伏。所作所受难究竟毕。应作应受难故。举此难欤。当座如此申毕。长春房云。若谓作受各有所属之转救以来。为致此难欤。古加样院主被仰。
后日愚安意云。一切应解脱难。我异。一一我和杂。一解脱。惑障离。一处我皆以可解脱故。此难。一切应受一切应作之难。我异。虽处无别。不可有此难。我各别故。故此二难也。应解脱一难下举。就其一受果时可连续云事不可然。一受果时。所作所受。别难也。应作应受难故。何云可连续耶。上同边。应作应受难故。应解脱一具举也。
一。蘥笛之类(可见本疏)。延公云。蘥此边申物样。异朝彼以笛例。样欤。被申事非可信。子细留之。
一。如童竖戏事。延公云。竖。竖(者云云少者)光胤。广韵见竖竖同字类见。玉篇同之。所诠竖竖事也。竖云事返返不足信用竖竖。
一。风可有分折义欤事。沙汰。
延公珍事二个条。
量同虚空·卷叙潜转。
一。三种我我执·见邪见云事。
一。三种我摄即蕴我云事。
但此事可寻决事也。
第四日(自又所执我。复有三种至随自妄情。种种计度)
一。又所执我复有三种文事。读师云。又所执我又。对上诸所执我。复有三种之复对上略有三种见。
一。一者即蕴。延帐房云。此即蕴。分别俱生之中。定可分别我见其故。下然诸执我略有三种文付。能执我俱生我见出。常疑候。所计我分别我。能执见何出俱生耶。古人沙汰候。限分别样候读师云。分别俱生互良明房五师云。先年训论之时沙汰事也。
私云。一者即蕴下疏。二十句等。世间异生·皆为此计。而二十句六十五句。分别起摄下论释。限分别被申有所摄欤。
光胤申云。通分别俱生。意得有何过耶。我应如蕴非常一故。广破一切即蕴计见。俱生可然哉。下三节破。五蕴别缘见。打任可分别。读师同心。余听众同心样闻。但归宅之后案之。俱生我不依三缘任运起见。迷情执我我。立道理对唯识宗非可立义。设难。今立量立道理破见。打任分别见觉也。
一。即蕴我蕴即计我欤。蕴与我许异义欤。读师云。即蕴我。蕴计我无子细欤。付之本疏立我应非常量。此量之样。蕴无常我常计欤觉。所诠此下秘。疏量可有所立不成难。答之二释。初释蕴我俱常。其体一故。先立蕴无常量。后可有此量。(云云)第二释我常蕴无常习。自元外宗邪谬。不可诘难。其词岂责群??而坠垝乎。自元无正体。以道理不可难之云文意欤。
一。如外诸色有质碍故事。光胤申云。此文以外色计我计。今对计内色识。立量。故无过院主云。申一义。又付多分大旨立此量见。面面评定。泛计外色为我类云事不审也。读师此事论义欤(云云)。
一。心心所法亦非实我事。此心心所六识。付之良明房五师云何七八不摄此心心所耶。读师云。七八外宗知见。何举之破之哉。良公云。少乘。执七八为我类。何无之耶。读师云。非知见故无此义。光胤申云。其内缘我也。对第七可立量。良公云。五蕴摄不相应假摄瓶盆假欤。读师云。不可摄之也。
私云。初即蕴我文付。良善房得业申云。上段破三种离蕴发端。初且非理云。无离蕴我表句。今何云初即蕴我耶。此事为用。立量因举之也。面面评定。
一。中离蕴我事。此文亦为用因云尔也。不尔可云。中亦非理。如上文可云也。但离蕴故不立。可云蕴不摄故。同事也。聊替词计欤。
私云。此段上破故。申出计。不及委细。
一。后俱非我理亦不然事。听众连不审云。实是法执释意。何不举下法执段耶。读师云。今据情解异谓为我。情解我行相举之也。
一。后俱非我事。此因取要须。何不云后亦非理云。后俱非我耶。
一。又既不可说等能破事。同学抄论义付秘释事也。秘一往释。取识上为无为疏灯释正义也。光胤申云。见本疏。能别不可说是我立见。不然相符故也。彼计我非我俱句不许。我其体我。非即非离在不可说藏习故。不可说我难也。若不可说我非我。我非我。本计不说故相符也。肝要我说单句许。不许我非我俱句故。读师云。此料简不可然。本计不说我。不说非我云意。不可说我非我云也。若我说。何云。不可说藏耶。光胤申云。不可说藏。我非我俱句。不可说申也。我单句事。申。有何过耶。所诠本疏量可被御览。能别立样其旨分明也。读师案云应不可说是我云。应非我云意也。肝要义灯分明也。
后见义灯读师说尽理也。灯云。汝所执我应不可说是我者。据本执说。虽不得说为我非我然执作我故。今偏破。但本疏一段难意得。义灯今助解云。助释也。可沉思。
一。若无思虑事。数论受果边入也。涅槃乐果受。虽无思虑受果习也。可见秘释。
一。若有作用文事。疏转变配手。灭坏当足。不意得由读师被申。
一。若无作用一段事。动转势用作用。胜数两宗俱不许之。作者用数论不许之。诸计具得解脱时。无用习欤。此一段本疏可见之。
一。又诸所执实有我体文事。读师云。抑染净见姿事。先年谈义时。分明不领解。又同学抄义不意得。吾计谓正净见也。他计云邪义染见也云样。一人前自他是非云染净欤。此净见置染见云姿如何哉。染被云。他见云染见言自欤。尔依主释欤。古闻书篇篇。染净配自他。或一人前分染净。所诠面面可有沙汰。同学抄一人前分染净义欤。但不可为一定。
私云。不作染我行解故。亦名净见同学抄。此词着我见云染见见。若尔他所计谓邪义。他我染见所缘云尔欤。可思之。
光胤当座申云。染净见迷悟见。先师之口传也。喻真如妙理悟证境界也。不知之。云迷。知之云悟。其程事。故外道各吾我悟我存故。吾我知云净见对之此外道前他我迷我。谓故。随此人思且云染见也。此人前染见。计人又净见云故。一人前自他相对。染净见难分故也。读师大旨同心之样。
一。岂有邪见能证涅槃(等)文事。院主云。大乘意于真如作行解不证理。止行解□理。岂有邪见等难样可有返难。读师诚难义事也。后被申云。例法文。外道等所执前谈故招难。大乘虚融故可遁欤。光胤申云。本疏外道教引云。我见虽顺所缘是颠倒体也。断之成圣无我之心虽不称境违。于染故名非颠倒云云。大乘悟证心称境。迷心不称境习。以之可遮例难欤。
第五日(自然诸我执略有二种至于汝有失非于我宗)
一。然诸我执(等)文事。延帐房云。先日样。即蕴云分别我。俱生我执举事因明之云一义。先此义可然。三种计我皆外道执计。打任可分别我读师云。亘俱生分别意得无苦见。云云。延帐房云。俱生分别列分别俱生不列事子细。读师云。别有何子细耶。随宜可列之故。光胤申云。此事古样第七我执见根源故。第七俱生我先列。俱生分别列样见。
一。恒与身俱事。延帐房云。古样无色界。非色四蕴。五蕴悉。四蕴名身恒与身俱申。读师云。身证不还圣者名。小乘身有别得义申。无色界此名难立故以遮之见。今样。小乘无色界。身证不还得名。意得。光胤申云。古样身程处。身俱义谈。无色无身。不可及劬劳。分别我恶趣身不俱简异。知程处俱云事也见。
一。及邪分别事。面面不审云。邪师何不出耶。若又邪教摄之欤。读师云。师教。邪教摄之无过。光胤申云。及邪分别之点。及邪分别(云云)。分别言广通上邪教见。三缘分别常申。分别烦恼得名分别。通三缘故也。然及邪邪邪师邪思惟摄。邪言贯二故。分别言邪付读。及邪邪邪师限。若邪教摄邪师。分别言邪思惟限。读师云。分别言互邪教邪思惟云事。本疏释分明也。读师云。烦恼行相增劣事俱生。微劣不可云。分别增益不可意得。且三缘有无意得。
一。缘第八识起自心明文事。缘第八识本质。起自心相。影像也。延帐房云。第七我转。和合门样可有沙汰。读师云。面面可被评定。延帐房云。第七我转各合一句云义。此义转五蕴一分意欤。一义能所和合也义。一义。此义第七我自我也。第八我执。自合思。愚加润色记之讲赞如法大概此义。随宜抄一义第八识执一物我时。第八自证见分合一物故云和合欤。能所和合义本义也。
私云。我必转和合门云事通途事也。非定量义。第七我执。一法为我故不转和合门云一义。我执姿如何。且主宰一常义取。迷用我申也。以作用轨持为我法故。
一。缘识所变五取蕴相事。本质欤影像欤事。同学抄论义也。起自心相相分欤当情现相欤二释。读师云。五取蕴取蕴事。可有沙汰。小乘一切烦恼名取。此义顺取支得名。大乘欲贪名取。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之意也蕴从取生或能生取之意也。
一。或总或别事。俱生总缘我(第六识)。常事也。于第六识可有别缘我欤事。又我唯总执论义也。俱生别缘我第七识也。
一。细故难断事。疏出非世道伏。非初道断(初道见道也。)地满第九胜道以断三故。枢要可见。义灯有四相对。
一。延帐房云。胜生空观。以细故难断由。古样无左右沙汰也(云云)。
一。数数事。菩萨第六识。我见烦恼习气。数数断。种子初地暂伏。四地永伏。金刚心断。今除灭兼伏断。故数数断无子细。第七识我见。七地伏。八地永伏。金刚心断。二乘第六识种子数断无子细。第七入无漏心。暂伏金刚心断之数断亦尔也。
一。胜生空观胜字事。简有漏游观疏释也。延帐房云。游观心不可通伏断智(云云)。读师云。佛果游观心所作已辨故(云云)。若尔伏断智。不施伏断能智。广游观可申见。光胤申云。此事秘有人扑扬。问答。欤。延帐房云。念念断惑义菩萨十地三心断惑样难义也。如何可意得耶。此义能沙汰物由承及也。读师云。十地断惑会通旨欤。假令住心障。入心障断后念念断之。其住心断云。断尽毕终结句申也。所诠出心障。住心念念断之。出心至断也。终付说断惑相也。付之相望四道说文肝要此义润色也。但谈力能也。光胤申云。皆容具有之容字可有子细。
一。所说蕴相。即蕴我见。所说我相。离蕴我见也。
一。邪教事。读师不审云。邪教者外道教欤。若尔外道。无说蕴相。所说蕴相如何。光胤申云。外宗正虽不立蕴名。当蕴物计我故佛法谈彼云尔欤。读师云。如来教可有名邪教义欤事。古来沙汰也。但返返不审也。延公云。般若经会座。闻皆空执空时。对此机时。何不名邪教耶。
一。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事。良明房五师云离蕴我相分事。可有沙汰。延帐房云。缘宪显范诤论也。缘宪我相分。显范蕴相分也(云云)。光胤申云。今御沙汰颠倒。缘宪蕴相分。显落我相分。读师云诚尔也。同光胤之说欤。肝要·随宜抄可为本质之由申毕。读师云。我相分被申不审。极微缘相分可有落居。极微相分。极微相分粗色相分。盛异义也。良明房五师寻云。独影境申。当极微相分义欤。读师云。不尔。独影境极微相分欤。粗色相分欤二义。
此事不分明。能能可记决之。
光胤申云。显范。离蕴相分依他起性被意得候。然非几论。显范蕴不为本质。故从情计我相分云。缘宪蕴取入变相分故云蕴相分欤。读师云尔也。离蕴我计人。必先蕴缘此蕴可有神我案立故。乘蕴相分变我相分也。故缘宪云蕴欤。
私云。元闻书是故我执皆缘无常文时。离蕴相分事沙汰见。
一。实我若无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文事。第五释妨难段也(此有三段)。读师云。此一段。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上也。妨难等问答毕。能执我见分别俱生。可明事顺义。不审也。光胤申云。论藏章疏妨难问答最后明之样见。义林章等皆以尔也。读师云。忆念因篇篇。自证分·想心所·念心所·种子熏习等也。此付种子熏习释之。大纲申前念心起缘境。变相分。此时相分相分种熏见分见分种熏灭。后今此念缘境事忆念。前念相见种种子生。现行故能忆之也。昨日见花见月思出。昨日熏种子现行生故。昨日事能觉也。付之设前念熏种子。既灭何忆前耶。前连续此义不审也。此事先年训论之时或仁被申事。第八识处。能忆所忆种子一处。互后置气力故可忆之。聊其理欤。
私云。此事此分不可有落居。枢要问答能能意得开事也。先年松林院讲问之时。熏成种子自抄。委注之。
或听众不审云。忆识识现在境欤。外道意现在境设虽无神我何不缘之耶。读师云。外家意一切事我所作存。
一。所执实我。既常无变。体无别故事。面面不审云。前应如后后应如前。作用事欤。尔不难体欤。读师云。疏体令有变易(云云)。我体无变易作用可常。不尔体变易难也。付之变易用非体转救。若谓我用。前后变易。非我体者此意也。熏体用不离以。用常体无常难欤。
第六日(自若无实我至妄执为我)
一。若无实我谁能造业等。问。延帐房云。大样无我造业受果云事。问欤。其造业受果者业因感果门。常作业也。将又胜数两宗作者受者门事欤。读师云。两宗我付不可有作者受者体问欤下能破释尺度右破僧佉。
私云。此能破必不可限胜论数论随或有卷叙(等云云)卷叙我破欤。
一。所执实我能破事。此一段二个量。无变易不可作受。有变易应无常。
一。心心所法因缘力故一段事。延帐房云。疏三释。初现行熏种子。第二种生现(云云)。读师料简无一途止毕。
归宅后披显轮集散不审毕轮云心心所法者。初释能熏七识。第二释第八识。第三释。八识通(以上心心所事也。)因缘力故。初二释第八自因。因但初释。因功属前七识第二释八识各自因缘(以上因缘力故)。造业受果者。三义共。六识作业。六八受果。但第三释。假者通欤。以上(造业受果)。相续言。初二义目第八。第三目五趣。
一。我若实无谁于生死(等)问事。院主不审云。外道涅槃求事欤。读师云。勿论也。执四禅等计涅槃彼分涅槃此也。付之分涅槃之点加云欤。延帐房云。彼分涅槃之。习付心。读师云。故东院云。彼分涅槃之加可读。
一。非苦所恼事。光胤寻云。外道虽轮回我正不受果申。譬大乘第八识真异熟体。正苦受事。非苦所恼样闻。读师云。非苦所恼上牒申也。意我生灭故生地不可轮回故非苦所恼。若尔何厌求涅槃耶(为言)。
一。如何识外实有诸法不可得耶。自下第二破实法段也。读师云。此问识外词置事疏释云。我识外识内无。故无所简故。泛云实我不置识外言。法识内存故。欲简之置识外言。院主云。不审云。我既许假我故可简别如何。读师云。我但有名。识内不可许之。假我申一向例施设也。法虚实候共。识内许三科诸法故。
私云。实法云。自识外闻。识内实法故。若不置此言招过。上实我实法不可得故实法可招过。良明房五师云。古闻书。依他假实二法。只实法不可得。依他实法不可得云欤闻。故置识外词简依他实法。此样被申。不分明。
私云。本疏不见。有似法故云。识内似法为滥。依他实法。入门不见。
一。外道余乘。余乘限小乘欤。通大乘师欤。读师云。清辨比量。广百论今当悉破余乘所执引。若对清辨何云余乘耶(云云)。此程限小乘见。但三性心有执云安惠破外计。外申。余乘无子细欤。但乘大乘乘。余难申。此次读师云。今当悉破尤今当读今付。
一。数论名因事。如本疏·明灯抄等。劫毗罗仙黄赤色翻。元祖也。灯造略数论(云云)。此劫初也。门叶中十八部党分。雨众外道其一部上首欤。金七十论雨众外道中别人所造也。金耳国铁腹外道也。数梵语僧佉也。数惠也。从数起论。论生数。故名数论(云云)。抑二十五谛法门。元祖劫毗罗仙案立欤。样见。略数论大概说。金七十论委细明故。疏依金七十论立二十五谛云欤。不然始金七十论明。此法门。劫毗罗案立样。但篇篇不审事共。广披章疏。可决之。劫毗罗造金七十论云传。灯嫌之。金七十论得名疏见。长行天亲菩萨造也。遂破之天亲造胜义七十论欤。
一。作石久住之事。演秘义灯释其由趣相替。可见之。
一。萨埵·刺阇·答摩事。三种自性也。名之三德萨埵。明白义。刺阇躁动义。答摩暗昧义。此守千显轮集见。松室五卷记云。冥性发起大等诸法故云勇。此则如大海水随风种种波起嚣。尘者起嚣大等诸法如尘。轻尘嚣也阇者冥性之自性阇性言也。明灯抄三。本可见之。大切事共。
一。我执者。我所须事业。执知也。律如云执事人也。意云执事人者律僧知事申人也。我。我受用事业知也。
演秘一云。我不受用自性。譬金以器作时。器用如不用金。一自性生大不生余。何论云用二十三法耶。答据相之起云大。余传生。一我慢生五大。生十六法者。有义泽涅槃经三十九见。详曰十八部异计非一。以上演秘可见之。
一。执我是思事。面面评定曰。思者行蕴思欤。外道不立五蕴。故外宗思不可云。佛法谈彼也。其神我思虑故云行蕴思欤。思虑思量义故。当第七识欤。何行蕴思耶。读师云。此事故东院不审之由被仰。诚不审也。
传闻。知足坊实耀僧都云。我是思思第七识也。意义也。知足坊相传如此。
一。心平等根事。疏二释一肉团也。一非色也。百论疏有二释。一实心识心也。平等者五根各对缘自境心识遍五缘故云平等。肉心者心所三十六物中肝也。离八识如此。梵网经如三百鉾刺心之心。肉心也。心者也。
一。现量所得事。秘云。五根心平等根。现量体也。彼以大等成故。得色时得大等也(云云)。
私云。自性·冥性·胜性·三名也。胜性成大等时作用殊胜故云胜。(云云)冥。抑此自性。刺阇·答摩·三德转反二十三谛三德。三种自性也。有情各别具之欤。又有情非情自性等各别欤。非情悉二十三谛具足欤。将又付有情。所属见谈之欤。又自性转反二十三谛时一时转变之欤。前后次第转反之。一有情一具二十三谛欤。多具欤。自性三德见则成大等欤。未成大前三德不移所成时分欤。成大等后三德相不谈欤。所成位见其相欤。转反自性大大我执·我执。五唯量转变欤。二十三谛悉自性。转变欤。
此等子细明匠闻书沙汰之。可见之。皆学者异义共也。金狮子譬者。金师子作。鹿作又狗作。次第其姿共。其体金如不替。自性姿全常住不变二十三谛。转变也。
一。大等诸法多事成故。应如本事非三合成事。大有三段。第一难所成二十三谛。第二破能成三德。第三破能所成诸谛。其中此文第一破所成。三个难也。第一是假非实。光胤疑云。此能破不审也。大乘意。色心诸法。虽四缘二缘所作。皆以实法也。以多法所成难。假可有返难读师云。大乘亲因缘种子一也。余缘疏缘也。今付疏缘非加难。三德成大等亲因故。亲因既多也可假(为言)付之亲因缘。多事成故之义。望一现同类种子多故。又新古合生样如何。读师云。三德既其相立替。不可等新古种子·同类种子。
私云。于此量瓶入所立故无不定。因言三德所成无同喻。又唯量大乘多事成言故可有违宗云。妨难等。可见疏秘。
一。又大等法若是实有事。实有法不可假缘云事付大乘可有返难之疑如前。
一。如何可说现量得耶。大乘意四大五唯多事成·现量得也习。可有违宗疑事。答。疏出二故。一宗可置汝言。一非实有境之简别置。
一。萨埵等三即大等故事。自下难能成三德有八个量。一转变非常为例亦尔事。本非□破。听众不审云。疏恐能别不成无同喻之过。置转变言(云云)。只无常立何有其过耶。加转变言无用。读师云。只无常立。其无常数论转变无常。不许故。征之泛尔无常云转变可尔。灭怀可有不成可责。故遂遮滥可用转变言也。如是无常故因。
一。又三本事等文事。抑三德有多功能云事如何。萨埵·刺阇·答摩三义之外有何能耶。此不审于谈义砌忌却寻落毕。读师云。体一用多事。一自证分如有。多见分。付大乘可有返难。返返不审也。听众连评定云。数论申体用相即故有此难欤。
一。三体既遍(等)文事。延帐房云。神我遍见。自性遍一切云事不审也。读师云。论文见习。光胤申云。自性遍一切处处云事如延公不审。依无所据此自性遍二十三谛事也。学者一义。意云。自性既遍诸谛。一大变时余五知根等顿可变云难意也。见读师不见。顿二十三谛转变事数论申。其依义本计申样欤。可立已成光胤申云。抑一处山水变一切山河变云意欤。其返返不审也。三德合样必不习此难似无理。读师云。三德合成大等计。三德既遍一切处。一处三德合则一切三德合。三德处无别。故一处变大等。一处不变事不审也。
一。许此三事体相各别(等)文事。不应合时以下事。听众不审云。共成一相。能成三德一相欤。所成大等欤。读师云。所成大等云共成一相欤。光胤申云。此破能成三德段也。何大等耶。随古不审也。读师云。能成三德则所成大等故。能成体各别也。何成一大等耶破。能成难欤。延帐房云。古此沙汰。肝要。三德合未成大等时分欤。三德合即大等。能成门合不移所成时分欤事。可有治定。可依其左右事也。三德合。不成大等时分。共成一相能成。破能成段故也。读师云。肝要。所成一相。破能成难。共成一相所成。肖文段云事非指事重读师云。疏返破量见。余义所成大等也。
私云。变为一相以见所成闻。
一。若谓三事体异相同事。体相相所成大等欤。能成本事相欤。私云。疏见。同喻如所成相(云云)。明知。所成大等欤(相体相即破。体应如相以下事。)
一。冥然显然事。读师云。体云。冥然相云显然(云云)。文相样相云冥。体云显欤见。读师讲赞趣。冥指体。一指相。显指相。三指体。冥古延云。(许此三事下可书之处忌却书落了。)
私云。不应合时变为一相·如何和合共成·二个难无差别云事。听众连色色不审。读师说不分明。光胤归宅后案之。共成一相上难。以相例体故破故体相相对难之。不应合时等难。二位相例破。此约位破也。未合位合位。
第七日(自又三是别大等是总至但是妄情计度为有)
又三是别大等是总(等)文事。自下第二。合破能所成二十四谛段也。神我除也。前已破故。
又复两字事。同异沙汰。延公云。又始物举用之。复其物篇时用之见。(云云)有五段。体相相例破(又三是别大等是总。)变时如本破(此三变时若不和合。)体随相失破(若三和合成一相者。)总别相例破(不可说三各有二相。)各具三体破(若理三体各有三相。)
第五各具三体破亦五段。
一总相应三破(既有三相宁具为一。)
二三事不殊破(复如何知三事有异)。
三一德能成破(若彼一一皆具三相。)
四体应非一破(体亦应各三以体即相故。)
五多种相违破(又大等法皆三合成。)
一。又三是别(等)文事。上体应如相冥然是一难无差别事不审也。总体应如相难能所成合难。破能成段难申。
私云。此事上许此三事连续能成对。所成一三相违难来时。体可一相可多。难故。体应如相犹能成边难也。
下又三是别。能成所成。俱应非一三破故替也。
或听众不审云。三德合成大等时。三德一大等更可见三样。本计申事如何。三种自性各别。见大等边。又非可失三德之边。本计样如何。读师云。本计三德合。则大等也。更无异义一也。故三德非一大等非三云。难应非一三也。
一。此三变时若不和(等)合文事。此转计。三德合后。实各别也。但和合似一。故云尔(云云)此文破此转计也。听众连不审云。抑如何现见之见。色等现量所得申。见谓。本疏同喻举。如见三相体未变时。(云云)未变时三相谁见之耶。神我不受用自性。何物见之耶。光胤申云。见者被见义也申样。汝数论何见一耶。三相体未变时。汝三见样。申事欤。
一。若三各合成一相者文事。
私云。上此三变时等难三体成三相转计破。今若三和合文。难三体成一相云义。不审云。上又三是别难无差别如何耶。
评定曰。本疏二个难差别释。上难应非一三难。今难三相体可失破故。
私云。此分尚不关。非三破。失三相难。此事见显轮集。上别从总非三破故。相从分失相破。今难应失本别相。三相失。破故。今一重色添也。轮义前总非一破。今本事非三破(云云)。此义嫌之。
一。本疏二个量。三相破量。三体破量也。三相三体。体相二体破事不审也。论二重见。
一旦推云。三德萨埵·刺阇·答摩三能见相。自性见体欤。可寻之。
一。不可说三各有二相文事。
私云。此计根本三事合时有总别二相总释大等。别见三体。此文难此计也。
此事能破之样。以疏量可知之。见疏能成总所成大等总二重总。能成三事别体别二重别。能能可沉思之。可见轮。
一。若谓三体各有三相文事。此下疏要释宁见为一。其意异也。论义也。此下有五难。
既有三相宁为一。抑此难付上总亦应三。虽三见一由为成立。一有自相。刺阇答摩。展转三德合有九相。九相杂故遂见一。付之。各有三相还三可见。见一由用之返返不审事也。
还应见三还字此意也。疏有二个量。初应见三。后应见九难也。
一。复如何知三事有异文事。此难三德各别。三事异。有三德。答摩有三德。各具三德故。本三事差别以何知之耶。比量非答摩。答摩非立也。具三相故因取三德取。为同喻也。
一。若彼一一皆具三相文事。一德之处有三相。一德能可成大等。何必待三和合耶。比量可知之。
若一本事。虽有三相不成大等。三本事合成之者欤。
一。体亦应各三以体即相故事。听众不审云。上若谓三体各有三相定毕。难体亦应各三等非相符耶。评定曰。上会相定各有三相毕。今付体难之。故非相符。意云。一本事虽有三相不许有三本事故也(难意易知。)
一。又大等法皆三合成文事。意云。大与慢等可无差别。三合成为如大。如此展转相望。有二十三量。
一。是则因果唯量诸大文事。光胤申云。大慢二别云因果如何。付最初云尔欤。评定云趣不分明。
一。若尔一根应得一切境(等)文事。以体无别故为因。一根可得一切境立也。易知。此违现量过。
一。世间现见情(等)与非情文事。此违世间过也。
以上三段破数论。能破次第生起。思可知之。
第八日(自胜论所执实等句义至故同异性唯假施设)
胜论师名因。如疏并灯明抄等。出世成劫之末无量岁也。根本胜论六句立。其后苗裔。名惠月。立十句。诸门分别如疏(总破诸句。初破常。其体于此二。初难生果。后破不生果。第二段破无常。于此亦有二。初破有质碍。后破无质碍。)
一。诸句义中且常住者(等)文事。读师云。因云许能生果故。同喻如所生果云事不意得。所生能生其义大异。只如子微等立可然耶。光胤申云。所生之上能生义无苦见。
一。若不生果应非离识(等)文事。以无作用故不为因事论义也。
一。因不云常住可有不定云事。余句无常不生果离识。云尔也。觉等宗常言简之。无不定。觉等不离识不生果故。不言常有不定。
一。诸无常者若有质碍(等)文事。实句于地水火风意质碍也。意四大父母极微常非今破。今破四子微等也。长春房云。圆物可有方分。何圆德合无方分云哉。
私云。应可分析宗。有方分因。又可分析方分为因可非实有可立。可见疏。
读师云。瓶等坚密一处。故不为喻。军林故可分析。
一。若无质碍如心心所文事。听众不审云。如心心所同喻。取外心可有过。心外故离心可有自性耶。读师云。先破境故云尔欤。
私云。无质碍因。如心心所同喻。下二句法宗也。宗除觉等。故无相符。意有碍摄非心。形如芥子。我所须具也。设虽心喻可有能立不成。无质碍因不转彼故私云。以上破诸句。诸句中常生果者。初若能生果乃至如所生果破之。常不生果者。若不生果如兔角等。破之以上常住分也。无常有质碍者。诸无常者非实有性破之。无常无质碍者。若无质碍有实自性破之。(以上无常分也)。
此一段四段之破也。总常无常二段。常有生果不生果二破。无常有质碍无质碍二破。总四破也。
私云。以上破诸句故。诸句悉破体。军林兔角等同喻。句义不为同喻。如所生果子微。云所生果不云子微。此意曲欤。以下段别破实德故破德同喻取实句。破实时同喻取德句。定体破故其体为同喻可思之一。且料简也不可为定量。
一。又彼所执地水火风(等)文事。听众连评定曰。地水火风坚湿暖动差别如何。大乘前同物欤。良明房五师云。坚湿暖动假触欤(此不审和合水火等云意欤。不分明。)光胤申云。大乘前能造四大云实触。所造色上滑涩等假触意得。触有三重。外道申地水等坚湿等如此风情差别欤。
一。地水火三云。除风事。非眼所见故欤。
一。地等非眼所见量文略本疏。文眼所见为因不。为法宗故。
一。实句所依故细可无碍。德句能依故粗。可有碍。何实句许有碍德句许无碍耶。此不审其沙汰。光胤申云。大乘意体义自共时。色心体所依。有缘虑贪碍相似空无我能依义。无其相状程事欤。
一。又彼所执非实德业(等)文事。良明房五师云。此量样。心内可许实德等欤。
评定曰。实德等心外法故。不可有心内实等云事欤。
一。石女儿事。评定曰。此事譬喻名欤·法名欤。读师曰。读欤。评定曰。抑石不生子故譬云欤。延公云。石子生事。大石下小石多出来事山内。
一。非有实等应非离识文事。此下可有八个比量。不尔可有过。押回无过欤。
一。彼所执有应离实等事。破有句量欤。此量论义也。
此作法。为本量遂法自相比量相违也。
一。若离实等应非有性(等)文事。为本量相违决定也。
一。如有非无无别有性(等)文事。为本量亦比量相违也。听众不审云。此因以同异性可付不定过。而疏非极成故无不定。此事不审也。此量他比量也。他比量他不定过也。非极成云避过如何。
读师云。唯识因明引信门也。以真规则不可难之欤。
私云。自他共有义势。他不定难治定欤。
一。若离有法有别性(等)文事。为本量亦比量相违也。长春房云。有法有别有情云事有其理。有法有故令有物故也。无法其体无也。无其任无。何假令无物耶。延公云。此不审尔也。大乘意。生时虽待因。灭时无待因。程事欤。读师云。以有无二相违故因可意得。
一。又彼所执实德业性文事。读师云。勿字。读勿非实德业性读。义理可相违。听众不审云。勿字无用也。亦非分可满足。读师云。勿读置事。勿言。总今邪义遮意欤。
私云。疏勿者莫也勿无意意得。
听众评定曰。勿无漏种·生有漏故。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勿第二月等。此等勿。下常无义读无相违。可依处欤。
一。勿此亦非亦字事秘二意。一亦非同异性详曰。意亦前有性不有性非实等同异亦非实等置或字不嫌前义欤。
一。自言相违过事。秘有义·汝同异性应非实等性可立故无过。详曰难之。不简可有过。云汝简之。何有过耶。有性非实量能违。如有义者可非真破。能违自他共他比量。仍以此秘文为证。此意也。
一。又应实等非实等摄文事。此文总作法。三支置等言此意也。别别三句相对。可有三个比量。院主不审云。如德业实等等言。等何物耶。既举三句毕。不审也。读师云。三句各别立量时。实句立如德业。德立如实业。业立如实德云意为显云等也。如德业实申。如实如德如业可立闻。押回同喻二句合取意。
一。如实性等无别实等性文事。此文同异性之上如无别同异性。实等可无别同异性云意也。
私云。有法如实性等等。能别无别实等性等·置处上下替事。可有子细欤。上有法·三句同异性三举故。实性指实性等。言等德业性故。下等言置也。下能别·同异性上同异性一举故。实等云等德业。性言呼一同异性也。
一。若离实等有实等性(等)文事。非实等者。除三句余六句并无说句也。六句并无说句可有别同异性难也。本计不许尔故如此难也(以上同异性五段破也。一一比量众多也。)
第九日
一。又彼所执和合句义文事。听众不审云。此量因·非有性云·举有性故。所残七句也。何实等八句云耶。
私云。先诸句中。有性别举事。本疏释其由。可见之。
或人云。八句云。不云七句事。因非有性者。别举本计。非实等八句者。本末二个合欤。末计边八句数意得。
一。彼许实等现量所得等文事。良明五师云。彼宗意。非现量得中。立实有物。即空时方我意等也。何以非现量得为何况句耶。延公云。外宗计。何虽非正理。现量得世间现见物。犹以其物。可立。其不许之。况非现量得物谁许之耶。不顾彼宗计。以通途道理难之欤。
一。设执和合是现量境由前理故亦非实有事。读师云。由前理故。指上又彼所执和合义定非实有理欤(云云)。但依违本疏文。后被改毕。光胤云。本疏实德业前已破故。由前理故者此事也。读师同心。
一。然彼实等非缘离识(等)文事。院主云。此段总破六句分也。如前前能破。何至今段。别云结归唯识耶。延公云。破执自唯识道理显故云尔欤。光胤云。其分何同事也。何别云尔耶。推之非缘离识实有自体等。既云非缘离识嫌离识故云尔欤。光胤云。非缘离识之缘字有子细旨。本疏释旨申出毕。
一。又缘实智非缘离识文事。良明房五师云。假合生故。本疏两释。初释所缘假合意得也。此释智余智。彼缘时假合生义欤。然其智所缘时。假合姿如何。更一智处无假合义如何。所诠智假合者同类智多聚余智被缘义欤。
光胤申云。本疏释。所缘假合者。所缘有多假合生。智义也。假合所缘也。生者能缘也。藉所缘假合智正生义也。智为余智成所缘时假合。第二释。能缘智假多众缘生义也。假合能缘智杖诧缘也。生者能缘事也。读师云。疏第二释付假令假合生故以立量破之。小乘对大乘。根本智现量不缘真如。假合生故。如后得智。延公云。此因可有不定。为如眼识假合生故。缘实智现量。光胤申云。今不定过。不可付过也。本量非缘离识实句自体故。付不定时。缘离识实句自体现量智可意也。而同喻眼识。缘离境。法不许故无不定。
一。有执有一大自在天文事。(此文第三破大自在天也。)延公云。大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欤。色究竟天欤事。古二义也。
私云。大自在天计。大自在天外不许余因欤。许余因欤事。论义也。尧观房物语。
延公。一分常论见。计梵王常其由来。梵众梵补彼天没。见梵王寿命长远。计之如此。自在天之计。第四禅三灾不动之处故。坏劫之时下三禅等坏空劫。其后渐世界成时。有情第四禅故。一切世间有情色究天之所作计欤。不然不可有其由来。故坏下上坏。成时上下成也。
一。若法能生必非常故文事。
私云。实遍常破时。逆次第立量也。
光胤云。本疏初量同喻取地水等。若尔此计一因论许余因欤。读师云。根本因付云一因论也。未许地水等之因也。
私云。如上注。此事论义欤。今灯问答。
一。应一切处时顿生一切法事。院主云。顿字无用也。一切处时满足(云云)。光胤申云。一切处时。彼计所许。不及论。顿生一切法。正能破也。彼计不许顿生故。顿字至要也。
私云。此下五个量者。实遍常三个量。顿生一切法下。一切时顿生。一切处顿生二个量。合五个也。其外以能生故因成遍宗二字。二个量出来。总七个量也。
一。云待欲或缘方能生者文事。光胤云。一因论者。有情器界总生因也。此因生事。待众生乐欲等意得。更不违一因论。
院主云。助缘分。更不可违一因论。读师云。何申。一因论坚执。许余因。可违一因论云意欤。
一。或欲及缘亦应顿起(等)文事。听众评定曰。此难不意得。云大乘意。种子体虽恒有。现行起不起非一准。因常。何欲缘恒起耶。光胤云。此难上应一切处时顿生一切法难毕故。欲缘顿起。难欤。已成为由难欤。
私云。此料简不□。文。顿生一切法次文。有待欲或缘方能生者云转救。故亦应顿起返返无谓欤。肝要因常有故道理也。欲缘自因生物故。因常有云意欤。
以上
天文二年南吕下旬第四黄昏之刻写功毕。愿以此少因。备寺社报恩之勤。为惠解开发令法久住之业。并过去恩魂离苦得乐。别者今日所志先亡幽仪成等正觉。乃至法界平等利益。南无三宝诸天。南无大明神。哀愍纳受。
同年十一月十五夜对长基得业一校了。
论第一卷闻书第一
论第二卷闻书第一
第十九日(自论第二卷始至是故四相皆是假立)
读师云。付题名讲赞二字斗也。古一三中间故(云云)。此训论时沙沙欤。总加样注物欤。读师云。有三有为之有为相。后有为相事。只三有为相申。重有为相。疏白鹭童女水非无善恶替旨释。秘释之童女善恶出二故。肝要。重不言有为。有为相云。若非无相欤。若善恶相欤滥。故二重说分(云云)。良善房得业云。有三有为三字。属能相样疏释之(云云)。光胤申云。疏有三之相牒。三字所相属凡论文尔也。疏有三能相云。论相字相者牒释也。非三字欤。读师云。三字可通所相能相(云云)。此事不审也。听众不审云。四相三相云。除一何相耶。读师云。住相也。俱舍二说。可见疏。初师除住。住迁流义隐故也。摄受安立乐故。不相离故。或滥无为自相住故。第二师住异相合异说三相也。合故住必异表。住异相说也(云云)。
如此虽非委细大纲此趣欤。私云。经住异相说。此一相。初师异相住异相意得。第二师住异合住异相意得也。
延帐房云。同学抄地坚等不定过异品。不审也。尤色心体异品取。(云云)光胤申云。尤不审也。勿坚相等异地等故。比量相违之过显。色心之体即色心故。显不定过。御不审尤尔也(云云)。
院主御不审云。二相应齐难样。并难行立六转无差难差别(云云)。面面申云。六转无差难。以第六转言证别体能相故。第六转言必不表别体事以难。今难有为之相说付。若非别体何有为相说耶。外人立道理付。无为之相说别体以难之。故聊有差别欤(云云)。读师云。疏之样。二样见。相字令齐样。之相之言令齐样也。因说之相言故。(云云)此边如法滥六转无差难欤。但可有差别(云云)。
私云。后案之。之相言以难边。六转无差差别难分样。读师被申样两边。宽狭以可差别欤。或六转任教难之。今二相应齐添理难可申欤。
四相齐兴难事。光胤申云。若体俱有云点难思体俱有。可有欤。意体四相俱有。用四相用可齐兴云难故。
良明五师云。体俱有可然欤。读师云。此训尔也。但体俱训又尔也。体用俱有四相一时可现起(为言)此谈不意得。
一。若相违故用不顿兴。此古萨婆多救也。古萨婆多住异灭用前后起计故。读师云。体亦相违如何俱有之难不意得。世间体性俱起。作用前后。良明房五师云。体俱起用相违事。本有无漏种子有漏第八识持之。种子漏无漏俱起。现行能所治。种如体现如用。(云云)面面评定曰。萨婆多体性作用。大乘种子现行可行合事欤。其治定之后可有此难欤(云云)。读师云。有漏第八持无漏种子。无漏第八何不持有漏种耶云。不审。此事无漏种子不违有漏故。有漏第八持之。现行治有漏相违故。无漏第八不持有漏种子。此事演秘问答也。又住异灭用不应俱。新萨娑多救也。正理师三相同时计。用同时起也计欤。故难之院主御不审云。正理师三相用同时申。大乘假立四相同时有何差别难之耶。光胤申云。疏释同时之样。住引等流果(云云)。同类因引等流果。因果相似。此云住欤。引等流果边云住。此住相后法令不及前此边云异。灭可知(云云)可知之样更不伺本宗难知事欤。大乘四相谈相似欤。但彼体置一一立别体四相。大乘一向假也。思可知之。
第五段如体本有难付。院主不审云。今难与四相齐兴难有何差别耶。读师云。四相齐兴四相并起云难也。今难并起。云体本用本云意也。可齐兴云也。
一。因非本有难事。大乘种子本来。又可有此难。可见疏。寄假实会之。正理师救之曰。亲因虽有疏缘无不生(为言)又执生等便为无用付此救来也。
一。所相体性恒有生等相。无为常住可有生等。既恒有所相有生等故(为言)。
私云。恒有申体性事也。依生等能相者付起作用事也。体性恒。有为有作用假生等之力。无为常住不变也。有生等何云无为耶。大乘意种子虽恒有。付起现行假余三缘。云然无为又可假缘难耶。此难不审能能可受口传。
私云。此难无为可有生等难。二相应齐无为有不生等相云。故有差别也。
一。萨婆多意法体恒有习。其体性姿如何。延帐房云。三世体性譬取三间垂木。此样三世体性引一物见(云云)。读师云。三世体性竖见一体。未来现在移。现在移过去样欤。然三间垂木姿欤。体性三世同时不置。次第次第移样见也。此事先年东大寺三河法印寻申时分明不被申。南寺护命义申义势事也。
私云。大相少相事。于一有能能性相可见禅谈抄。
一。读师云。去来二世量难意得(云云)。
一。生名为有宁在未来。自由之难也。三世实有家。未来有习故。听众不审也。读师云。上致为去来世应非实有之难故如此难欤。
一。进退事。本疏有三样。初样进古萨婆多相用前后义。退新萨婆多三相同时之义。本本计进云。转计退云欤。第二进退。近又灭违住等四句配进退。第三住灭同世异世。违自云进。同他故乖正理云退。顾自故。
一。读师云。本疏即前异不成付。演秘释不意得。光胤申云。异相云前法云也。小乘生住外异相别体存故异相恒异也。姿如何意得耶。即前异不成此意也。异前非一法者。若待前反异故云异者。汝异可非一法。
当座委细虽不申加润色记之。大纲分当座申毕。
一。住别前后事。刹那四相。今论见前后云。异相诸论一向望前。一期四相。今论望前不望后。转变名异此意也。衰老相望前故。可见疏。延帐房云。住别前后。生云前。灭云后。古义也(云云)。
一。后一是无故在过去。与灭表有法后是无相违事。不及沙汰。如古闻书。
第二十日(自复如何知异色心等至准前理趣皆应遮止)
读师云。佛得希有名句文身事。此文别体名句文。一往不闻。前前证文浮疏样。
读师云。如色非诠难事。非实能诠实言。论义也。同学抄义不意得。知足抄。他方佛色能依名句文摄假从实。归所依色。佛色能诠申。真实能诠能依名句文也。故实能诠申词。所依色被简也。如佛色实能诠。能违难立间。置实言见。此义觉听众连评定曰。他方佛色大乘自许非真不定。故别非简不定志。只事。小乘名句文。实体能诠。遮此非实能诠立也申。可有何难义哉。
一。名等无用难事。色色其沙汰。
私云。古萨婆多声上屈曲。屈曲上有名句文计。三重。正理师声屈曲二重立。屈曲则名句文也。但有子细。于屈曲立二种。此破末计屈曲有二(云云)。能生屈曲。古萨婆多申屈曲当欤。所生屈曲名句文也。肝要。名句文屈曲云欤不云欤。本末二计差别申。
光胤申云。泛尔屈曲。名句文可相替。何有屈曲此足能诠云。名等无用耶。
读师云。所诠大乘意先屈曲样面面可有评定(云云)。读师所存被申样。弦管声名句文。而其声色色曲节。泛尔屈曲也。此时声屈曲二重。内声名句文备时。屈曲即名句文。屈曲名句二重。良明房五师云。名句文声屈曲名等二重。名等诠所转论义。名等声上屈曲重立之望声颇疏申(云云)。光胤申云。名句文时名等之外屈曲样不审也。假令其声申屈泛尔屈曲也。其展曲上亦物诠词名句文也。人物申时声。必申屈高下色色也。屈曲名等同时。难分也。二重勿论觉。面面评定曰。名等无用难如何意得。延公云。屈曲名等二重样光胤申样。内声五音分屈曲也。其上名等亦觉也。但名等无用难样大事也。读师云。专庆申分故东院寻申处。样被仰样觉。但面面被申通名等无用难姿一通可有评定。光胤申云。屈曲名等二重上件作立假大乘性相事也。小乘意先古萨婆多。屈曲之外别体名句文立。其屈曲申大乘申名句文也。其分不足也。如此名诠自性句诠差别。何物令诠表故。内声处诠表义习欤。故小乘音韵屈曲诠表申欤。其本法处。诠表屈曲习。其外能诠名句文立故。诠表物二重也。总萨婆多申十四不相应大纲。本法不相应同能立。两重烦意得也。肝要生等四相意得。本法生住异灭姿谈。其外别体能相此义谈。今名句文屈曲尔也。屈曲本法生住等事。名句文能相事欤。若尔彼宗申屈曲。当大乘名句文故。名等无用难尤可尔。
此由申处。读师别被申旨。又无同心之词。面面听众无不审气。
私云。四相破时又执生等便为无用难欤。新萨婆多可有此难。何本计难耶云不审。本计屈曲外名等立故。专付无用难也。虽然实新师二重屈曲立故。遂可有此难。则下若唯语声能生名等等难此意也。
一。声色无差难事。
私云。此破新萨婆多也。屈曲则名句文习。此师二重屈曲立故。非名句文。屈曲。其分属声不难也。可见古闻书。
若谓声上(乃至)异声实有。互新古二师欤事申出毕。可见古闻书。
良明五师云。此难应异色处为难也。别有实体非难。形色别体存故。读师同心。
私云。本疏出量作法。宗不言法处所摄可有所立不成云事。秘释之。可见之。此下付小乘返难。亦依光明等不可难言沙汰出来。依为论义不及沙汰。
一。随他不诠难事。第四段。子段有四。第一也。读师云。别生名等量大论义也。要集非能诠下勘能诠意许不可也。正义有法下勘故无过。
私云。要集不乐为不别生名等名句文取定难也。此事依不乐为之习可有子细。胜胜传即义相违。此传如法子细共。先取悬。不置体只乐为相返谈故。名等不可治定。然聊要集可遁难欤。但此破末计屈曲有二。彼宗二种屈曲二差别申故蒙难也。
私云。付此量。正义有法下能生屈曲所生屈曲勘也。其乐为生名等声上屈曲也。当本计屈曲欤。其屈曲诠表物敌者习。非能诠表立。然名等外屈曲置诠表之义欤。
但此能别能诠云事故。小乘能诠偏名等申欤。重可决之。
延公云。抑此量为成别体名句文。所立也。而根本欲立名等不乐为事难思。光胤申云。可依乐为取样(云云)。良明五师云。名等果利可成(云云)。延公云。要集之不可。非能诠法宗能诠不乐为勘事欤。但不乐为必不带言陈通无子细。如何。光胤申云。不带言陈申。正言不被呼分也。相违事。非诠能诠相违故。不可依彼二义论欤。但声常立量。内声常·外声无常。二差别能别常下勘之。可为证。
延公云。唯识比量不乐为能别勘通尔也。光胤申云。痛其能别意许。不乐为有法申一义。
一。此应如彼声不别声名等事(彼此两字事。演秘二意。可见之。)
私云。此难就他宗破之也。小乘弦管声屈曲不生名等习故。内声弦管声生名等不生不同以。大乘内声弦管声。诠表不诠表样显也。
读师云。此难意得(云云)。
一。正义诠同难事。又谁说彼定不能诠。私云。光胤误论。又诠说彼说本疏我亦不说不说。可相替由当座申。能见之。论大乘能诠不说云意也。说咎之云词也。意不说定不能诠也。疏能诠不说能诠云意。汝小乘弦管屈曲。大乘能诠不说意得事。化语非善恶申事也。其化语真实大乘不同心通善恶故。疏非不能诠能诠。然论说疏不说同心欤。微细难得。犹重可案之。
一。疏汝若以声上屈曲例同以下。返随他不诠难意述欤。返返难意得。
一。光胤申云。离质化事可有御沙汰。读师云。草木等之上别化身语欤。不及委细沙汰。因俱声事(不及沙汰。可见秘。)演秘云。大乘离质化。实业思也。化业离质可名语业。小乘即质化语业。离质两说。一语业也。二虽能诠非语业。
一。例生非诠难事。声若难诠风铃声等以下也。面面评定曰。风铃声依有情力。何无诠用耶。读师云。风铃声依有情手足缘鸣之。因俱声故。可有诠用欤。今申泛尔风铃声欤。
私云。泛尔风铃声。有情工巧依。正手足当座。诠用样觉也。
私云。读师物语云。中院文珠讲。有执一切声皆是常论义沙汰之时。师长卿流罪之后。赦免归落之时。于内里被奏一曲。初还城乐·还城乐。次荷王恩·荷王恩此沙汰。尧贤房出仕。如法入舆。此人弦人如此。
私云。先年文珠讲。此有执一切题出来之时。外声可有能诠沙汰时。舜观房僧都秦始皇被囚时。夫人一曲屏风超遁害。则外声难诠欤。东院申处无御同心。
一。此应如彼不别生实(等)文事。正能破也。读师云。此能破。上此应如彼声才学可意得。
一。例生能诠难事。若唯语声以下也。长春房上例生非诠难。例不生非诠被申。此你生能诠见。觉也。光胤申云。此难限新萨婆多欤。通古欤。读师无殊决判。
光胤申云。此难新师。名等无用难意欤。
一。大乘意语声申。名句文备声欤。面面评定。名句文则语声被申样闻。此事可有分别。此下疏。上此应如彼声不别生实名句文身之难事述。然此例声能诠。例生非实难落付处故。此下此事出来。结意也。然上正义诠同下。随他不诠之沙汰出来又同篇也。思可知之。
一。征机调难事(何理定知以下也。)
私云。何理定知能诠即语。小乘意名等之外语声许见。其语声宁大乘诠表声耶。然非名等声屈曲。大乘申诠表许欤(私云。此下疏。小乘声诠表位释。此事不及沙汰。无念无念。)
一。天爱事(不及委细)。读师云。无所了知人天爱申也。天爱称好样共。无所了知。故在可爱之云意也。
此下疏秘委细沙汰。可见之。
一。然依语声分位差别以下事。述正义段也。光胤申云。名句文身次第事。能依向所依次第欤。读师同心。
一。一字之名事。一口有沙汰。字名树名也。泛尔分字也。大旨此分治定了。
一。文身事。光胤申云。文多字聚集不及名字欤。梵字殊有此类字。
一。名句文与声不即不离事。如常。良明五师云。法词无碍碍事出来便宜。
私云。此事疏生起问。
一。此土少分依色等可假立名句文云事。光胤申云。弥勒入定光明中现般若文义出。或听众云。书上文字色上屈曲见。(上声色无差难下。)然弥勒现文字可色屈曲。何云名句文耶。光胤申云。可有二门欤。良明五师云。泛尔色上出色屈曲共。弥勒现名句文欤。此料简尤尔也。可存之。
以上破萨婆多十四不相应毕。
一。有执随眠以下事。
私云。一说部等随眠云不相应立欤。
读师云。最心者。诸部中显宗义也云意欤。
私云。此不相应破。相应显。疏见。此事别此段申出事如何。私推云。上十四不相应。大少不相应许。诤假实。此随眠贪等染污种子。曾非不相应。故非不相应破。虽然相应。染污系故。
不失增长事论义也。不及沙汰。
光胤申云。此下疏破正理师和合性。萨婆多不相应。上破之。和合性何上不破之此段别出之耶。此不审。推之上出十四新古二师共立之分不相应合破也。此和合限新师故。别下破之欤。读师同心。
上可出入之处忘却。仍追而记之。
读师云。大乘意名句文能诠。声发诠显时勿论也。可闻声尘间断后。能诠间所诠法处移居也。
此事名等诠所转诠处转云。被诠显法处多转云事出来。
光胤申云。此御谈不审也。能诠语声闻间断。所诠法移居云。若名所诠共相事欤。其无法也。非名句文不相应。读师云。非名所诠共相能诠名句文移居也。但存寄分也。面面评定。良明五师继读师说云尔也。不起名句文声尘时。向竹木等竹也木也名取。能诠名等移转故。光胤申云。此事返返领解相违。争不相应假法声间断时。俄处替移转外草木等耶。良明五师云。不相应三分位故。移转外色有何过耶。光胤申云。三分位故者。总不相应分位申也。声尘立名句文。处替转余草木等云事不可说事也。读师所存犹以如前。良公同心。返返未曾有也。
此事。能诠名句文所诠名动。相滥不分二重事。能能可有用心之由。故僧都御房常承仰。诚以甘心。忆往事渗恋慕。
次日谈义之时。读师知足抄随身。别被读上之。子细大乘意。声上假立名句文时。声上一重屈曲。其上重立名等欤。将又声上直立名等欤论义也。昨日诤论论义。仍随身之。肝要第二重答义云载。声上立名等时。屈曲之外名等立。屈曲则名等也。但名等重假云释。屈曲之外名等立。名等法数胜用故。此重假名。摄法处也。色上长等。非别法数。无胜用故。摄色处也。但总声屈曲名句文。三重事不可遮之。大纲听闻如此。定可有词增减并误。追而令披见可直之。读师云。此答。英弘自义。古义载见。此一义也。定可有异义欤。旁虽难治定。先此抄载义意。专庆昨日申通欤。名句文弦管声。屈曲声尘二重共。名等起。名等之外屈曲三重样也。云尔名等之外总屈曲不可立难申。面面评定曰。此抄诚尔也。但同学抄亦依光明等一问答。分明声屈曲名等三重出可见之。
第二十一日(自诸无为法离识心等至应如兔角非异心等有)
延帐房云。三种定有法摄大乘无为耶。若不摄可有返难。汝大乘无为非三种定有法何云有耶。若不摄无苦见。我无为可尔若摄之三种何摄之耶。何摄也。所诠三种定有实性边以。三种不离见。可摄欤。又三种悉置等言等无为欤。良明五师云。诚不摄大乘无为。可有返难欤。其三种摄样。又何难摄。但实性边可摄欤。所诠本疏大乘真如望有为法非即非离等文。可意得欤。汝少乘无为。离色心非三种定有法。实有云事不可得也。我无为。有为非即非离。三种所摄也。故其体可存云事欤。光胤申云。小乘无为。离色心定有法申程。定有法三种外无之。无为三种何所不摄也。何云定有耶难也。大乘无为自元离色心非云定有。不摄三种何有返难耶。但定有法摄无为不摄云事。现所知法论义之时。及异义欤。(大乘无为。非世共知。亦非作用。难摄欤。)读师云。不摄大乘无为。遂对小乘。大乘无为可有样不可成立欤。所诠可摄也。但摄样可有评定。且定有法之且言显未尽之义。色心瓶衣眼耳之外可有余法见。其余法何物耶。定无为法欤。所诠且定有法之意得样。光胤云。且吾定有法多种不开。三种开事示。且有三种云意欤。废立门未尽之且意得。
私云。略言其意欤。然且言繁重也。此料简不可有治定。
琳舜房云。且言疏极成之法不过三种。然不极成定有法。且极成法可有三种云意欤。延公云。现所知之现。现量之现欤。读师云。此沙汰。现所知法论义沙汰也。现量所知名现所知之样。现量之现闻。但专庆日比所存。现见之现也。下现受用之现同事也。良明五师云。点现所知。现量之现存欤。随道现量心。听众不审云。现量所知名现所知。现量之现见。光胤申云。现量所知名现所知。释也。现所知法必现量心所知。云尔欤。正非现言。读师云。诚尔也。总三种定有法。如次现非比量所知不及异论。但现言可依意得样。
他心智世共知姿其沙汰。只一口或仁申出。
读师云。他心智能缘传世间流布非云世共知。他心智能知心心所世间共知云事也。
私云。其世间共知。比量心共知欤事。不及寻沙汰止毕。
一。离色心等决定实有付。不相应色心上立故云不异。真如非即色心故不云不异。但离色等实有云事不可得也可云。可见疏。
一。所知性故事。延公云。所知性之性。实性云事欤。光胤云。实性难转同喻。只所知物柄云事也。性体性之性欤。所作性申程事欤。读师云。识尔也。古实性云事。都不意得。延公云。诚尔也。良明五师云。所知法实性。不可离色心成。能成姿。所知即性。不可离色心道理不闻。
读师云。比量其也。疏量如此。
所显性故之性言。准上可知之。色心所显云事。演秘四句分别。可见之。疏二句。
一。又虚空等为一为多事。以下别破也。读师云。虚空容受者。虚空周遍故。色等法中交遍也。光胤申云。花严宗。三种空沙汰候中。体空申柱等体中。可有空样见。此意欤。
容受。虚空容受意也。色等不合处少。可有不容受之处欤。
一。小乘意虚空择灭非择灭三种无为立。其中虚空无为。虚空其任无为习欤。如虚空无为。譬喻申欤。此事。小乘虚空实有习。虚空即无为习欤。论能破并虚空一多征破之。可见能破之样(愚推也)可防小乘学者。此事演秘(虚空容受色等法故下也。)问答。大乘无为性非有云。异小乘旨沙汰。可见之。
一。随能合法体应成多事(此付体一云边立量破之。此文宗能别也。)婆沙第十。虚空一多二说。一一也。一多也。能合法者。色等法也。读师云。能合法多。虚空争多耶。大乘前此难不意得。光胤云。能合其姿色色。可多。虚空一相也。虽合争多耶。读师云。诚尔也。听众连云。如缕贯花之姿尔也。读师云。小乘坚实无虚融故。如此难欤。例法文也。
一。一处合处余不合故事。所存区区也。评定及数刻。读师云。先年(中院)训论之时。读师春善房法印。听众古源恩房僧都。此难不意得之由。源恩房评定。实不意得。可有评定。光胤申云(初存寄分)。能合色等。虚空所合也。一处色虚空合。其虚空余处色不合故。余处色合虚空别虚空。若尔。彼色此色能合色各别随。虚空多难也。琳舜房云。一处合处余不合故。能合色等于。一处色同类合处。余处色等不。合故云因也。光胤申云。此因。上随能合法宗因也。其宗虚空应体多可立见。若一处合处之因。一向能合色等事。虚空所合不取。此因争云有法上义耶。非有法虚空上义故。读师云。诚尔也。听众连同心后光胤申云。(后沙汰也)见。演秘(不尔诸法之下也。)前难虚空随能合法体应成多。此文琳舜房料简顺。面面评定曰。其光胤申通。无子细。随能合法体应成多难故。光胤云。随能合法宗也。一处合处余不合故正因道理也。前难云难词不成因不可云难。宗分标宗不陈难道理故。面面无同心。
后能案。光胤初料简通。如面面评定无子细。但面面评定。宗分前难难取。被申。此事不可然。一处合处因。前难意得。因处一处合处合。能合所合中。能合色。所合虚空。前难虚空随能合法体应成多可申无苦见。
长春房云。注论载分。光胤初申通也。读师所存同篇欤。
归宅之后。显轮集披见之处。散疑滞。轮云(文长取诠)下即色等法(此文不尔诸法下也)。文下。我前彼东处色与东空合不与西等虚空合故。明西等空非即是东虚空空体。故是非一。汝却欲于胶因出过。逐许东色与西等空亦相合者即东色亦遍西色。光胤初申料简也。
一。不尔诸法应互相遍事。显轮集云。即彼东色亦遍西色。西色与彼西虚空合东色亦与彼空合故。其意易知。
私云。东色与西空合者。不尔意也。东色可遍西色诸法相遍意也。
一。若谓虚空不与法合文事。
私云。痛上难虚空法不合者。应非容受。疏云合者容受义。本许容受。今救不容受。破前后相违也。
一。又色等有虚空不等文事。面面评定曰。有虚空不之征不审也。上虚空容受色等法故定毕。何又治定事熏征耶。读师无殊成败。光胤云。虚空容受上文。虚空容受色等事也。今征色中有虚空事也。面面评定曰。其只同事也。光胤云。聊征姿替无苦见。院主云。次上不与法合应非容受。乘之此征来欤。
私云见。显轮集。亦即征前容受义。故云更审。此守千意。有虚空不。只有容受不征也。就其本疏释此文更审外人前治定。为复审重征。然面面疑。自可散。轮云更审者此意也。
一。有应相杂无应不遍事。
私云。上虚空自类。致体应成多之难毕。今虚空对色等可相杂难也。
一。一部一品结法断时文事。此文破择灭体一义也。
私云。西谛修道惑云五部也。一部别九品惑。一部一品此事也。
读师云。修惑九品论也。见惑小乘立九品欤。如何。光胤申云。见惑有九品见。
一。读师云。大乘意许如此义道事欤。延公云。初地证遍行真如。此意欤。然此难不审也。光胤云。证见惑实性时。证修惑实性欤。论义此意也。读师云。诚如此义道大乘所谈。融通故无过。少宗无虚融之义故彼之。例法文也。
一。一法缘阙得不生时文事。此段破非择灭体一也。
私云。此文无何样。本疏生起问。可见之。
以上萨婆多二说中破三体各一之义毕。
私云。三体各一者。三无为各体一之义也。虚空择灭等异类对可各别。不可有混乱。
一。若体是多便有品类文事。
私云。此文破三体各多之义也。
一。虚空又应非遍容受事。
私云。非遍者。一一虚空各别非遍难。欤。一虚空一处色合不遍余故。如此押回一一空取不遍过也。若总一一空取集见之。一一。虚空处。遍申。一一体别付此过也。
一。非容受云事。其体多。一一空色等容受习。
一。听众云。一一体多。若容受申如何。光胤申云。本疏无色处有故非容受。体多故一处虚空无色之处欤。意云。常虚空申。打任无色处。其体一申时。无色空其体其任容受色等中故无此过。体多义。无色处空。其任无色处分空故。其空不容受色等云难欤无色处有故非容受之解释此意欤。又色等一一空互望彼空此色无处。此空彼色无处见。无色处有故意得。一一空押回可有此难。此事重可复审。
私云。非遍之由。疏色等中无故。体一义。色等中空体一遍习。体多义虚空。色等中不容受习故有此难欤。
一。余部所执离心心所。文事。此段破大众等四部九无为也。九无为事。演秘可见。
一。又诸无为许无因果故事。此段重总破以上诸部也。听众连不审云。本疏体是因果无因果也。此事难意得。因果非因果如何。读师云。诚难意得。此事可见灯。要可见之。
私云。大乘之表德门真如真如云。遮情门遮实有思非真如申事欤。
一。读师物语云。虚空声论师所作性。因同品。无左右明匠虚空有有所作义。意云。鼠。其处虚空出来。是所作虚空也。然一向声论师因同品。又云。声论师立生已常住妄见以所作成常。若尔声论师宗义实如此习。何法自相之时违决遮七个传中。作法门义云事。作法门。一向非宗计事假令立事也。是无左右不审也。但如法作法门义。声论师立生已常住妄见尔也。但常法希有所作义具。所作道理常不可习。
自常所作。一法也。故以所作成常非声论本意。只作法门也。无左右事也。
私云。所作一向常道理存。声论不立无所作本来常住法耶。勿论勿论。
一。读师云。因喻之法不应分别云事。分齐如法大事也。假令所闻性因以。令转声性同喻成声常时。声上义所闻即性也。同喻义所闻之性也。不可分别。是体事不应分别云也。
第二十二日(自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至故诸无为非定实有)
延帐房云。前破不相应段外人引经。今大乘引经。有子细哉。古样沙汰事也。读师云难破之样。兔角可有事欤。不相应时。二无心定之外。悉外人引经为证今先破实有无为时。说有无为经文。举可疑。故经所说无为假施设也成欤。读师云。一依识变假施设有之文。无为识变物。识变边假施设云。识变之上假施设无为云事也。不尔识变则假说云。二依法性假施设有之样不可符合。面面听众云。无为之名义。无为作义欤。读师云。尔也。凡他宗意。相性之中。相谈无为之义欤。报佛常住义也。相则有为自宗谈也。他宗不可许之。又他宗意。有为云杂染之法。意得。论义沙汰事。此又他宗之习。谈也。自宗意有为立染净故。但三妙观之时厌离有为心之名顺他宗欤。净分有为非厌离法故。何样有为云词。呼杂染。厌离有为心申觉也。乍去自宗不可取置欤。
一。虚空无为事。读师云。昔佛菩萨说有虚空无为说闻。后时分别。带虚空等相。数数熏习为缘。后时缘空等时变虚空无为之相。择非择等无为之识变姿亦如此。听众不审云。识变无为。泛尔外法异生吾等样者。辄可变欤。读师云。初尔也被申。后改泛尔吾等样人不可变欤。光胤申云。本疏释其位。七地已前有漏加行心。入地入果无漏后得智等出。辄不可变之见。
私云。外道等彼分涅槃。何不云识变耶。此事追可寻之。
或不审云。无漏后得智。根本智所证理为缘变之。不由曾闻数名缘欤。读师云。可假曾闻缘欤。光胤云。疏出根本智加行智曾闻三缘。此分治定毕。光胤申云。疏出分。识变地上。可通地前欤。不尔世第一法一实理。岂非识变无为耶。读师诚尔也。疏付胜。举之欤。良明五师云。根本智所证理。择灭勿论也。虚空无为姿智品知之难申。尔后得智缘本智理。变虚空云事如何。光胤云。真实虚空无为。根本智所证。诸师同说。
一。前后相似无有变易事。延帐房云。缘真理变相分之时。其相分有为。生灭变易法也。乍去前后不替。生灭变易云尔欤(此事古及沙汰事也。云云。)良明房五师云。质影相对。影似质无为见无为之相谈。相分之前后见合。无为之相谈事烦。
私云。一念相分之处。似常义何谈耶。前后见合。余相分前后改易替。无变易处。常似义。如此前后见合。无变易时则似常故。自似质无为也。
读师云。识变无为唯识道理显也。依如之无为唯识聊难见欤。
一。二依法性假施设有。文事。以下依如无为也。私云。法性则真如无为欤。聊法性真如无为可有二重欤事。可依真如无为假实两释欤。何释真如名言假施设故。对小乘。亘诸无为成假说义也。故诸无为非定实有结文此意欤。读师云。谓空无我所显真如。二空真如初寻申。被申了后。良明五师。空无我。所由门也。所显真如废诠理欤。被寻之处。尔也。被同良义毕。私云。真如无为可限废诠一实理云事不审也。读师云。有无云易知俱非俱有俱非也。良明房五师云。心言路绝付。言绝尔也。心绝如何。根本智心证知故。私云。心绝寻思心也(当第十卷寻思路绝之意欤。)读师云。真如非言所依。依他一重。殊离言也。依他离言。彼此相状隔历等之相。聊真如。有所据欤。光胤申云。若尔依他与真如离言。可有浅深欤。读师云。勿论可有浅深。延公。此事古二义也。无浅深一义。置浅深可然欤。光胤申云。虚空无为之名义。如何虚空譬喻欤。又虚空则真如欤。读师云。此事诚聊有子细欤。但通余譬喻也。光胤云。萨婆多意。虚空则无为习欤。读师云样能破之文见。
一。是法真理事。读师云。法真理。法缘生法欤。道理真理可意得欤。此次真理之样可有评定。延公云。道理真理有义欤。法尔道理义。上人御房真理抄。始缘生道理之样御所存。遂御案立。归法尔道理。光胤申云。作用道理一义。读师云。湛秀真成房。道理真理申损。不诣内院。守门鬼门守鬼。不得入内道理真理申损道理真理申样不存知。恶被申述也。道理真理义恶。申样恶也。道理云义意。空无我理至极真理云欤。浮出空无我之理也。泛真理也。法法道理。随法法转变改易生灭起尽觉。道理之分常住不变也。其道理法法处。转变变异。可转变变异理。还无变无异也。光胤云。二空即理理义样如何。证文引样。一向二空所由门灭。即理说文等也。但此分无念也。有子细欤。读师云。不审事也。
一。由简择力文事。光胤申云。择灭之灭。理即云灭欤。所由门灭欤。读师云。理灭云也。光胤云。替灭诸杂染之灭欤。读师云。相替也。读师云。究竟证会。真实究竟佛果也。尔限佛果位明择灭理欤。如何。延帐房云。此事古沙汰也。实究竟之词。指佛果见。光胤申云。究竟事。横见因位诸惑不尽故。虽非究竟。见竖一惑无残尽之云究竟无苦见。读师云。无间道理。未尽粗事。解脱道理。尽粗重证理。此云究竟欤。延公云。所证之理。但名真如。不名择灭之才觉诚尔也。
一。读师云。非择灭出二义。其中本性清净。当性净涅槃欤。
私云。诚此事不审也。若即性净涅槃。何以性净涅槃。不摄非择灭耶。第十卷虽有二师。共性净不云摄非择灭故。云真如也。
院主云。性净虽有客染而本性净。非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寄客染不由择力。本性清净之由意得分。可有差别欤。读师同心。
私云。此事只同事觉也。
光胤云。性净与非择灭本性清净同意得。如何。第十卷真如云不云摄择非择云事样。亦不云不摄非择灭。但不动想受二无为。有别子细及择非择沙汰也。光胤申云。非择灭本性清净。必在缠理可谈之欤。择灭理处。见本性清净义。可申非择欤。
私云。此事。性净涅槃在缠欤通出缠欤二释。依料简才学可知之欤。
读师所存。出缠位可谈非择灭本性清净义样闻。光胤申云。恶趣不生非择此理定出缠理欤。但此事可寻之。延公云。其或缘阙所显之边欤。本性净替欤。光胤云。非择灭云义共。假令恶趣不生边。谈本性清净。非择可通出缠。
一。真如无为实。云释意。名假体非假欤。此释意。所依法性实也。真如体实也争。见能依所依之差别耶。此不审出来。光胤云。真如番五无为被废立真如故。能依无为也。其体则法性。法性所依定置词理地体指云。物相对之义。真如。六无为立故废立之如也。读师云。诚尔也。一名非安立二名安立。以可意得合。此事可秘之。
以下文不及殊沙汰。尤可沙汰事。无念无念。
一。名曰真如事。读师云。小乘无为立真如之名欤。不审也。下疏披见。九无为列处。立真如名见。
第二十三日(自外道余乘所执实法至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
外道余乘所执诸法事。第四合破外道小乘所取能取无。
第四段云科文事及沙汰。何评定不相当。可见先师论科文。
读师云。疏云三聚法者。色不相应无为也。若尔实法分破。此段不破我欤。此段上别别小乘外道实我实法破。第四段合小乘外道重所执能取门破之。其所取能取通我法。何不破我耶。无偏颇我法共可破之。三聚法破不破我。
私云。三聚色不相应无为也。此法数举。其中我破申。强无过欤。色中可有二十句等我故。分明不破我云事不见。
良明房五师云。面法。我类破意得有何过耶。分明不云不破我故。
私云。色不相应无为之中。后二小乘法。初色通小外两宗欤。
光胤云。异心心所非实有性之二句于。何句正破文。读师云。异心心所正破文也。光胤云。不异心心所可许彼计欤。读师云。尔也。光胤云。所执诸法。外宗遍计妄法欤。然非实有性。正破。其体一向无法故。光胤云。是所取故之因。道理难思。所取法打任道理。异能取心心所事也。别唯识道理。骨折成立重也。争以此因成不异心心所义耶。读师云。内明道理申时尔也。因明无过正因也。院主云。内明。唯识道理。所取之法。不异能取道理也。如何。读师云。其唯识门事也。打任所取异能取。读师云。所取故因同品取心心所无便宜。意心心所为他心成所取意也。
一。能取彼觉亦不缘彼量事。(本疏此量生起问云。萨婆多等言。若境无实。云何缘时生心心所耶。云云。乘之此量。)光胤云。能取彼觉之觉。遍计能取觉欤。又依他心心所欤。读师云。依他心心所也。延帐房云。遍计能取觉。不尔能取遍计。不破之耶。立量之样样见光胤云。读师御评定尤可尔。本疏生起问。萨婆多意。若无境吾缘境时。心心所起事如何疑。此疑问缘他心执实心体可实云问。吾缘境时。其境非实心不可起云问难。犹前所取间由问起也。彼问起受。其汝取所取色等云觉不缘色等立故。能执依他心云觉也。心心所总名疏意得。故此量能取破文。所取付外救受立量也。萨婆多等吾缘境时心意得。即依他心也。缘他实心思时。能取遍计。所诠今生起问。能缘心实云难。所缘色等实。由立故。其能缘觉不缘所执色等立故。犹破所取量。非破能取量。若尔此觉。泛尔依他心也。未及能取诤论欤。长春房云。此文无余义破能取量见。此段合所取能取破科。如今者不破能取欤。光胤申云。次下诸心心所依他起故量。则破能取量也。此事此文付疏生起问。无余义此分治定毕。
一。如缘此觉云同喻事。缘能缘觉觉。不缘色等故。为喻欤。
一。诸心心所依他起故量事(本疏生起问。可见之。此文破能取遍计段也。)光胤云。此文面先大方心心所。非真实有如幻由成。如此心心所意得时。能取实有计。自被遮也。故破能取。正上所取破量样。汝能取实法可。非实有不立也。
私云。上所取破法宗非实有性。今量非真实有。法宗相替。可意得。
光胤已前当座所取破量。非实有性正破词申。此量思合不审也。此量面大乘心心所立故。一向不非体。非真实有立。前所取破量。所取遍计破故。非实有性云。体可非实有性立。性言此意也。能取破量今量申。如此心心所立置。能取被破也。
一。若执唯识真实有者文事。读师云。亦是法执也。法执旧执欤。客执欤。
如此被不审意。加行位能取执。此文亦是法执取。日比不起故。客执。若又此文。凡唯识教闻。实有执外法异生执举。无始执。旧执云意欤。左样遂被申了。加行位唯识实有执旧执客执事也。
良明五师云。泛尔吾等分齐身。唯识理闻。所无究竟。不究竟者。争又能取无之观门作耶。若尔今此唯识实有执者。自加行位所取无观究竟之时起能取所执觉。读师云。唯识实有执申时。加行位起能执心当分。勿论也。但此位事说不可意得。其故。此文必观门所明不说之。总明执心段也。加行以前定可有此执。光胤云。小乘等执能取申取入唯识非起执。若尔唯识实有执者。大乘学者起执。上小乘外道执不可混故别出之。虽然必不可限加行位欤。
一。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段事。读师云。此文段。大旨如第一卷破我段我执一段。良明房五师云。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事。不可过第一卷御沙汰。但及言显邪师意得。行舍及不害及言如显义别心所(及显十一义别心所。)延公云。诚第六卷及言尔也。但古样大旨今邪师邪教摄之见。
一。一常相续一段事。安惠论师。第七我执相应无法执。第八又法执相应习欤。今付正义云一常相续在第七识旨本疏释之。立破以前付正义明之事。以之可知欤。读师云。缘第八识本贪。起自心相相分。执为实法当情现相欤。如第一卷。
一。缘识所变蕴处界相事。读师云。第一卷云五取蕴。今云蕴处界。此宽狭事。本疏三释欤。以影略互显释为正释。延公云。或总或别事。可有御沙汰。我或总。转和合门故。法总缘之义难思。读师云。虽总缘不转我门。只总起实有执可法执。
私云。菩提有情实有执法执也。有情实有之执。总缘之法执欤。混我云事演秘之问答也。
一。光胤申云。第一卷我执段。云后修道中。三乘合明故。今云后十地中。限菩萨故。一读师云。数数可通断修二门。
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训被谈了(在有两重事。不及沙汰。遗恨也。)
药师寺尧观房云。在字下字返读事可有子细。下字本字外。手仁叶读付返可读。本字分手仁叶不读付。在字下字返不可读。有字事仁叶不读可返。在字手仁叶付返申付。其手仁叶必不可限仁手仁叶。何。今有有读加也。在有两重事有子细。在第六事表。有第六恒时有地乐定显也。如有伏灭义有言。此事性禅房得业被申。此事破我段之时物语也一。听众不审云。蕴处界说邪教云。六足等论事欤。小乘经云欤。读师云。六足等论事欤。经不可入欤。如来教名邪教别沙汰也。听众不审云。如来教名邪教。如来圣教有邪之义欤。光胤申云。正如来教邪义难有。或听众云。恐彼分别执为我。非教咎。第三时义道圆满之教。何教处有邪义耶。如彼第二时空。所彼机僻见事。教上有隐蜜不了分。可关教咎。第三时教说阿赖耶识时。闻之起执。更不可关教过。院主云。诚尔也。光胤申云。乍去以世俗事思之时。事可有也。彼良药。依人身。毒事。其正毒也。然依人领解教毒。
私云。我段云初见道时。今云入初地时。我段三乘合明故。今限菩萨故。
一。自心外法本质。自心内法相分也。读师云。皆缘自心所现似法。限相分欤。通本质欤。听众评定曰。疏释相分见读师云。遂引本经唯识所现文。结成唯识欤。
私云。第一卷总标段。彼依识所变释。二师义。护法体用体转变释之。难陀心境相对释之。今遂破实我实法毕。
护法归引本经证文。尤有委曲欤。
此事。返返无念无念。
一。如是外道至为所缘缘。结上也。
私云。缘用必依实有体故。心外无法无缘义旨释也。缘用事。能缘用欤。所缘用欤事。不及沙汰无念也。
一。现在彼聚心心所法文事。
私云。于一心法。所缘色等心外。能缘真实有如幻也。故所取能取一个心法内。实有不可得耶云事成立毕。但外人难云。一识前无心外所取事尔也。他心心法正实有为心所缘。心外境。心外心。内识取之。心法既成心外。为遮此难。今量聚者一聚事也。此量遮亲所缘也。非遮本质。
读师云。本疏量宗出付。他心智等云。下此聚识事也。现在彼聚体。文相连续混乱。交杂难意得。他聚者。他身。或自身八识互相望他也。非所缘者。声尘望眼识云非所缘也。此一隅。可知之一同聚心所亦亲所缘文事。此文于同聚之中。亦相望成非亲所缘也。光胤申云。自体异故因道理难思。先自体。如刀自割理。不缘之。遮心所缘者此重也。如今因者。自体异非所缘自体殆可成所缘见。不审也。读师云。自体异故之异离义也。同聚心所不离自体可成所缘。自体离心外故非亲所缘。自体可亲所缘云。心体别不离自体云意也。自体离可非亲所缘道理也。延颂云。习气扰浊之习气种子欤。读师云。种子也。我法分别之熏习力事也。
天文第二无射下六之天书写讫。
九月十日夜对长基得业一交了。
药师寺末学大法师英乘
重而又自见而一并了。同十年七月二十二日。
论第二卷闻书第一
论第二卷闻书第二
第二十四日(自有作是难若无离识至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
假亦应无事有义正义论也。谓假必依以下外道也。
一。有作是难外道难述云事勿论也(限外道欤通小乘欤)。论义也。疏云。胜论为首。余亦从之。余外道致此难欤。读师云。假法三法合。不立习也。世间有真火时。有似火人。人火之上。共猛赤法。此时人说火也。真火此假不可成。若尔无真我法。假我法如何成耶云大纲也。长春房云。猛赤色人出婆罗门。似火婆罗门欤。光胤申云。婆罗门黄赤姓人见。一人人。总婆罗门种姓人面赤色故。西天世话彼人面说火事欤。听众不审云。人似火说火者。似火说欤。光胤申云。只说火申。似火说法喻合时难思。说火说我法喻也。世间圣教只我法说。似我法说不可及大小论事也。似我法分更不可混实我法故。以法推喻只说火分取也。其说火似火故说也。读师同心。
私云。但本疏似火说见。重可案之。
琳舜房云。说牛等负重形质者。负重姿似牛欤。本疏释样见。光胤云。正物。人重物负样身似牛云欤。疏释其分欤。但此事一旦评定也。
一。我法若无依何假说无假说故似亦不成事。
私云。枢要意。或闻书云。我法若无真事。无假说故。似事。似亦不成。共法披见。要正文牒配释。三重文相左样见。此义假说之重正难破也。假亦应无魂下见合。如何假说可当此重。似事云事似忘正宗。一义云。我法若无实我实法。依何假说。以义依体假义也。似亦不成识所变依他法也。依何假说似亦不成二重。于似事分二重也。此义古闻书。共法遂不举事难信也。其时读师说云。似事则共法也。一义云。我法若无实我实法。依何假说假重也。以义依体有体施设共可难之。假亦应无之分也。似亦不成似事(此义赖重善宗房意欤。)此义难破颠倒之疑。似事不成故假不成。
私云。本疏此文段释时。以义依体假。无假似不可成见。假为所依似为能依。有体施设假似假不可成见。似所依似为能依。付之以义依体假。能依所依颠倒云疑大事也。有体施设假。无假说故似亦不成之论文违云难义。此等委曲。秘觉抄三藏院御口传可见。猛赤段一论难义之段也云。此等之子细。今度全分不及沙汰。韵觉不入式也。可云有名无实。返返遗恨遗恨。
本疏心何所。似谁似于谁谁为能似三重事。可见显论集。良明房五师云。无假说故似亦不成事颠倒。不审。读师云。兔角事也。此谈返返无念也。此等节所谈。何事谈耶。光胤云。一相依何假说分。付正宗意得。一道。既似亦不成难。颠倒诚不审也。读师云。此不审非指事。可云略此事范宪僧正及劬劳。御沙汰。争云非指事耶。听众云。似亦不成之道所似我法。如何样能似能误欤。延帐房云。吾本能似。院主云古此所似云道。能似所似番所似。只所似我法也。读师云。所似训。所似我法闻。
私云。古闻书(杂要抄)云。自体分似相见见相见所似也。此意欤。
一。离识我法前已破故事。如旧闻书。少少今度虽有沙汰非指事。
私云。今一段难大乘假故立真事似事共法之三法。无此三法假不可成。吾立此三故假成。汝大乘不可成难故。外宗三法破。自大乘假法可成故。欲破之时。真事我法前委细破故。别不加新难词让上毕。似事共法。今始申出故别破之。其似事共法体前破毕。共法猛行德句中势用作因也。赤火大德也。类同异性。实实句。悉破毕。其前破德句实句同异性。离识我法前已破故内摄。今似事共法破之。共法谈似事门也。真事门别破。真事只我法云外珍义门。离识我法前已破故云欤。
一。依类假说依实假说事。
私云。外宗意。依实依类之谈门样。演秘问答。之委细明之。披秘可知之。类者同异性。实者实句也。
一。猛赤等德非类有故事。读师云。此难不意得。猛赤等德非同异性德自元尔也。延帐房云。诚此难不意得。同异性能门性也。依其性力假说习欤。虽然德同异性立不申。德同异性。依类假说不成云事不审也。光胤云。肝要此难。上依类假说样能取置后可意得也。外宗意实句所依立德句。假令眼识能依眼根所依程事欤。同异性望实等时。大乘相性相依程事也。而今依类假说申。同异性似事体共法其上立假说欤。尔同异性上德共法立。而德更同异性不立故云意也。读师云。吾云此意也。非珍谈。
一。若无共德而假说彼文事。听众连云。设虽无共德同异性水火类别。争水上立火名耶。光胤云。若虽无共德。有同异性分立假。水火同同异类。水上何不假说火耶。读师云。若虽无共德泛尔假说水上可立火云意欤。若无共德肝要也。相似共法不顾水火之相违。不可顾云欤。
一。若谓猛德虽非类德转救事。读师云。猛赤德虽非同异性德。人之类与火德猛赤不相离故。人说火水中类与猛德不合故。何水说火耶。此转救意欤。
一人类猛等现见亦有文事。难思。眼前人调顺人无猛赤可有人类。一人前贫人初无猛赤后福有猛赤。人类人。若尔现见猛赤与人类相离难也(以上本疏见论文分也。)读师云。演秘问答一段云。读上取诠当座所谈之趣申具辨如疏让疏毕。其外设外人转救释互相离故之文见。外人转救云。有猛赤人人类。猛等不相离说也。一切人类猛等皆不相离悉似火不说何以贫福前后转变事等难之耶。难此救有义正义异也。有义人类等不相离故不可云。曾起猛赤故可云似火。何以不相离为由耶。正义破有义不许之。若如有义者。外转救不可息。人似火者。依现云也。不约曾。约曾者。外又救。汝虽依曾。吾依现不相离为假可遁故。遂详曰下有猛赤人人类猛赤德有离不离。人内德虽不相离。外德与人类可互离。论互相离故。遂依外德难也。肝要。如此难意外宗虽云共法人德火德可各别。故致此破也。此上外犹救云。吾亦依内德一边不相离者。共法不可成。共法内外共有故也。
私云。论互相离故。肝要。疏难意秘转救上难二重摄可意得。论二重事。读师同心毕。
一现见亦有之亦言事。秘以外离德亦内不离德。意云人类德望离不离二边。汝内德人类望不离申外。亦离外德云。亦字也。秘料简愚推归宅之后一旦暗推也。
以上依类假说之一段毕。
听众中此事被申出。
一私云。有义依类假设之边。似事不成破。依实假说方难共法。扑扬详曰下破之类时若无共德而假说彼者。破共法。实边。若谓人火德相似故者。破似事。故双破也。故依类假说一段。似事共法双破。可意得。文配释事重可案之。
一。类既无德(猛赤等德非类有故初破结)。又互相离(现见亦有互相离故第二破结。)
一。依实假说理亦不成一段事。私云。演秘云。依类假说。假依似共立之。类有似共。如言人类。由人相似得类名人业大同类有似共故假依类依类假说又依实假说者。实句火内外皆有。人身内火似身外火。与外火同有猛赤。有似共故假依实(以上依实假说。)读师云。其体各别所依异故。论义也。所依虽异共法曳渡在之此难可遁。抑常论义难苦无边举难之。但难之样如苦无常共法。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大乘苦无边可有其体各别所依异故之返难。如此难。所诠遂所破例大法门。外宗法门无虚融之义故。大乘一多二边离。不可有返难欤。
一。有火同前者。于水可名火等云难也。
一。说火在人不在德故事。(同学抄此难意得样德相似故名假者。相似似事二非共法。何其相似德云共法耶。共法似事无差别。只真事似事之分。可足为言。)读师云。此难不意得。自元在人习。但其在人者。实人火德相似故。人火说申。尔此难更不可成痛。其火在德不云故。可有相符。
私云。此事演秘一段可见之。扑扬助释云。若谓人火德相似故之下可有难救。先难云。人与火不相似何人似火云耶。人猛赤德似。火德云。德与德相似。人与火相似不可然外人救云。尔也。实德似德可云。举人取德。此救上可有说火在人非在德故之难也。世间人似火。德似火意云。德相似故之文可有此难救也。
读师云。此上犹以说火在人难不意得。世间人似火云事。实德似火也。人上德。举所依云尔意得更不可成难。实世间人似火。总人体全以非似火。赤处似。其赤处则赤德。
院主同心。不意得遂不及一途落居读师云。以上一段不破似事欤。听众少少同心。
后日院主云。摩尼抄分明破似事见。
私云。上如注有义扑扬问答分明双破。
一。又假必依真事立者事。以下破小乘也。读师云。小乘立真事似事共法之三法欤。本疏。但分明三法立样论文不见。让上外道不明欤。读师云。小乘真事破时述正义破之欤。
私云。真谓自相者。离言自相也。小乘依诸法自相立假存欤。其样不审也。故其假一向依共相转非自相。何假云依真耶。云大纲也。
一。诠非诠自共二相。唯识论所明者。此段欤一。谓假智诠不得自相事。读师云。定心等可名假智欤。限泛尔散心名言名先智欤。遂被谈云。定心可名假智旨。解释见。
一。假智及诠俱非境故事。良明房五师云。非境云事。智可尔。诠难思。境云事根境对可申。名言诠法。对能诠所诠云境事。如何可意得耶。读师云。凡申事也。常其境界申事欤。被诠对合姿欤。延帐房云。此文。假智境云不起语名为先缘时事也。假诠境云。自言发诠法缘之时事也。故假智诠俱缘境云俱非境故欤。此事读师同心之样闻。但追而可决之。
一。名所诠共相事。有沙汰。延帐房云。此事左样如法有子细及沙汰。心所所取别相名所诠共相相对差别样申二义。一义别相聊体上置义分。名所诠共相。离言自相之上一向彼体也。聊法之处义分不可谈。一义聊别相共相义分置样见。
私云。延公申样名所诠共相一义通非无法欤。等别相故。并能诠事起鲜自相云共相也。
读师云。名所诠共相。无法也。不可混心所别相。别相非无法非有法见。可相替光胤云。名所诠无法。无子细欤。其无法。遍计无法欤依他无法欤。异义。读师云。三性所不摄之义。延帐房云。左样一向无法。种子熏习之样不审也。转共相心。非诠自相种子。熏样如何。聊名所诠之分许。义分读师云。共相种子论义可意得也。无法。其为门共相转缘非诠自相故变相分变相分熏种也。
私云。此事东院义断四重自共习申时。纸物里手取。中物直。中物手取仰。委细如小尧□摄。
计无法欤。名所诠共相贯通样。面面可有评定。读师重云。常人名所诠共相贯通云。行解通余时。共相贯通也。名所诠分贯通样被申人。随加样意得样欤。专庆存样。譬一本松云松时名。松诠名也。此一本松限名更。公物名且一本松名也。譬苦无常色心上共。谁共共贯通也。名所诠如此。自名分贯通也。行解转此贯通名故。云行解通余也。散心转共相名行解贯通样如此故。依名贯通行解随贯通也。不尔设散心。正向一本松行解留此缘时。何松行解贯通。正上道理。故名一本木名时。其名镇众木名故。自贯通物也转此名行解。留此一本缘时。随名行解贯通云也。春善房法印。名所诠共相独贯通他上欤云论义作。此论义可然之由沙汰。春禅房法印初变时。论义也。今申趣难。又名所诠共相有离言义欤。云论义作。寻专法印谈合时。道理勿论被申间被略春善房。自共二相法门随分之由沙汰。
私云。此外此一段无委细沙汰。
一。能诠所诠俱非自相故知假说不依真事事。
私云。小乘申真事。离言自相也。而能诠所诠不转彼。何假云依真事耶云。意欤。
一。由此但依似事而转事。读师云。此文分明不破似事。
私云。此谈不审也。此文一段不破似事治定不审也。此似事云共相也私云。小乘依真事立假样外道依三法立假样聊替欤否。可寻之。可意得置事也。
第二十五日(自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至名为异熟非谓一切)
一。虽无量种事。疏见相分相状有无量。私云。今段云识所变段。付文字首云也。实识能变段。
科门事。上来虽有略广二段。总解颂上三句(由假有种种彼依识)。自下解颂下三句(此能变谓异熟及了别。)
一。唯三之唯言事。疏云。决定义。读师云。决定义体类三。非增减八识所遮欤所表欤。光胤申云。第一卷略释段举决定义。略三广八非增减。今段偏出三遮增减。第一卷下尽理欤。当段举一边欤。
疏或简别义云出简别义。第一卷尔也。疏如前已说。总一段让上欤。第一卷下委细也。
读师云。增八识为其边际。遮九识。略三为其边际遮一意识欤。光胤同心申。
一。多异熟性故事。异熟名义事不及沙汰(如第一卷沙汰时记。)读师云。多言五位除一位通四位(异生位。二乘有学位。二乘无学位。菩萨位。)故东院御物语云。故印觉僧正。异熟能变论义谈义申时。此五位常资粮等五位样。被仰间。心中由存。样申止毕。明匠下地御览事欤。实人事也。常五位多义也。十三住通十二位事。常瑜伽十三住也。
私云。七地于多事。枢要欤。
读师云。宽狭皆得事。阿赖耶狭阿陀那宽。异熟中途宽狭皆得。对阿赖耶宽。对阿陀那狭故。
私云。宽狭不得。忍观房僧都这物语云。净忍房法印。宽狭皆得何事被申。意得事存。意得被申。不审也。疏付宽狭皆得。宽狭遮何事哉问。此中意说熏习位识。答。宽嫌佛无熏习故。嫌狭八地以上有熏习故。
一。恒审思量故事。读师云。不言内者通无漏说之释付此文出来。付思量能变得名疏释。但恒审思量故释得名由。遂同事。见起处。故此论义付思量能变得名。不言内大师如何释之耶。不言门者释。不可出。思量能变之时不言内思量。有何故耶。可出此释能可有分别。先年御八讲之时。华严论义出来之时。问者释闻疑讲师华严诸释。此事释事云。问者释云及诤论。加样。可有分别事也。
私云。佛此亦缘思量得名事恒审思量释。只同事欤觉。
私云。恒简第六。审思简第八。恒审两字简五识事。疏。并恒等言各所简事。可见枢要。
一。了境相粗故事。相尘事疏六故出。不及沙汰。
一。及言显六合为一种事。读师云。合集一义也。光胤云第六卷下今及言出相违合集二义。当段出一义如何。读师云。疏及言虽通相违及等。(等者。合集也。等义也)者。总及言二义事欤。今及言只一义欤。今言合集故解及言此意也。光胤云。左样意得。第一卷二义出相违。及言虽通相违及等今及言。置存也。听众连同心也。第一卷闻书可见合。读师云。又互显故。初能变识名言。我法熏习位。显因位限名意得。后二能变通。以初能变名可定后二能变体。以后二能变显初能变样。准可知之。
一。因能变事。听众不审云。今三能变现行八识也。种子能变出如何。读师云。先总广明能变多种也。至下文可知之。
私云。谓第八识中云别显能摄门。定可有子细欤。事。聊其由可意得。只二因习气可申觉也。种子明事。只今始故。丁宁能摄所摄举欤。
私云。因言所由义常因也。变转变义。种子现行转变意也。习气是现气分。熏习所成二义也。自性亲因相似云等流。异生招感云异熟。五果门等流异熟二果得欤。余士用增上等。二中施设因即能变持业释欤。此二因能转变生后自类种及同类现行(以上等流习气果也。)及异熟果(以上异熟习气果也。)故也。
重云。种子可名果变前念种现行被生故。因能变果取后念自类种也。
读师云。等流习气异熟习气出能熏现行可有子细。先无用也。事。要须事不明习也。此现行七识可名因能变志显也。琳舜房云。其论义本疏意。寻。论文说之如何。读师云。今申论文正现行因能变废立意申也。论文聊现可名因能变志显可意得。宗家释见论意释读师云。等流习气能熏广。识七识亘性通三性也。异熟习气能熏狭。识限六识(第七其体非异熟也。又不成业也。)性限善恶也。无记性不记别果故。
私云。异熟习气置有漏词事。无漏业自宗不许之故。等流习气不置此词。许无漏种子故。
延公云。熏令生长二种习气番。法尔种证文也。读师同心。
一。果能变事。延公云。果能变种子。现行转变义欤。
私云。此事大误也。被申样因能变义也。读师余听众皆以不可然之由同心。
读师云。果能变之变异。因能变之变变现义也。自证分生见相分果义也。是正今三能变变义也。
私云。当变谓识体转似二分欤。果种子果。能变对见相云能变也。因能变因边则能变也。非别义门。果能变果能变其义所向异也。思可知之。
私云。现行亦虽名因变。种子不可名果变。有缘变现俱故。因能变转变义故。转变种子现行转变现种转变同时故也。私云。果能变总标有八识生者等流习气之一方第七加也。下八识体相限等流习故。文不可有别子细。
琳舜房云。体相体性相状云故。可通四分。
私云。不尔下自证见相俱名识故。除第四分欤。
私云。本疏生何如何生果能起何果三问。答。文事。八识体相。答何果。为因缘故。答如何生果。名等流果。答能起何果也。
一。果似因故事。因果同性相似也。
私云。等流习气并等流果得名事。先等流者种子与果性相似(同性云相似。)故。因种能似门等云故。等因种也。果彼等类故。果云流也。故等流云两字等之流依主释故。正目果。流呼留故。习气下时。等流之习气见。又依主释故。习气呼留目种子也。等流果等流则果。持业释也。
一。引因别果得名事。延帐房言样。总报业助别报业令感别报故。归源由总报业感别报见云引因也。引别报果义也见。光胤云。此料简不符合疏释。疏业业相对。总业引别业见立引因名。果果相对。总果引别果见立引果名见。意云。总业引总果故。别业引别果故。总业引立别果令感果边取云引也。引果者业引果故云尔也。
此事只总业引总果见引名。意得样欤。不见分明释文。追而可勘之。只业引果义别报因果尔也。何别云引耶云疑。别报方珍满义故。总即别名意得无子细。当段作总业引别业义。别业引总业义故。别报例难不可来。
一。满业得名事。圆满之义也。画师绘画置。总报因果事。绘弟子以色色采色庄严周备。别报因果程事欤。第八识无圆满义。六识等感满足。读师评定此趣也。
一。异熟生事。读师云。真异熟先异熟定置。非真异熟。故不云异熟云事自由也。异熟多种。真义。其体异熟。何泛尔异熟不云耶。延帐房云。无漏种子。异熟生云。其体非异熟故也。六识异熟既其体异熟法也。非异熟异熟生云事难思。
私云。第八异熟真异熟。真异熟义不具故。非真异熟边异熟生云事。觉也。总疏异熟生出五重。其体异熟异熟生物。其体非异熟。异熟生物多重。无苦见事也。第五义佛果位法。云异熟生。但其异熟意得样替通途也。
真异熟名异熟生也可见疏一段。
一。异熟果兼真异熟异熟生也。
私云。三重问中。生何感第八识。答。如何生果。为增上缘。答。能起何果名异熟果答也。
一。果异因故事。
私云。异熟习气并异熟果得名事。异熟果名。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性熟果呼。留果云异熟也。习气下异熟之习气。依主释也。异熟果持业释欤。
异熟名义虽有多义当段此意欤。
一。此中且说事。读师如此二种异熟中。今异熟能变识取三相同时真异熟云异熟也。
私云。抑今段略明能变三种段也。何限初能变别云此中且说等耶。第七识。非异熟故。假令第二能变不取异熟。何申愚推云。异熟名得中相滥简也第二能变非异熟故不及相滥。第三变六识无简别故。初能变独乍云异熟初能变异熟。云尔欤。
一。读师云。异熟能变限七地证此中且说且言取事不审也。第八识中不名异熟能变显云意如何。光胤申云。且言对非谓一切也。第八真异熟中简不见。可云但说不可云且说云事难思。若通八地。可云唯说申。
但能能案。此事有仔细欤。
读师物语云。于京都公请砌。山门讲众自宗对第六不可知行相。欤云论义。觉圆僧正此微细随眠也。御意得。第六通。可有不可知行相。不通义。不可有此行相御领解。学者二义也初仰。内山僧正御房微细随眠论义。别论义也。御意。两僧正御领解相违。光胤申云。第六第七行相。微细行解。悲相第九品。第七惑。延公云。第六惑最微细处第七惑摄也。第七惑同悲相第九品摄。第六微细。光胤云。料简。虽然何同金刚心障。今一重第七惑障智云。粗细虽不等。势力等故可意得。光胤云。势力等故。粗细等故知。
第二十六日(自虽已略说能变三名至略说唯有如是三相)
科文事。以本疏之趣大概讲赞。如常不记之。读师云。上虽辨三能变名义。未明三能变三相。总门也。读师云。不可知执受处了训。不可知门别开通也。不可知执受处了训。不可知非别门。所缘行相二门。不可知。别开。受俱门相应门入十门意得。不可知不开受俱又别开十门也。延帐房云。十门何边。意得欤读师云。尔也。先必十门立。十一门觉良明房五师云。相例门十一门欤。读师云。尔也。十门付本识诸门也。读师云。小乘教赖耶四种赖耶事欤。读师云。能藏持种义。所藏受熏义。执藏第七被执义也。此三藏则因相等三相当欤。读师云。体用门能所藏者。于第八识云之。现行第八体。所持种用也。于转识云之。能熏自体分体也。体能熏也所变相分用也。因果门能所藏种能藏。现所藏第八转识尔也。如此被申(但谈义^7□^7□往往间不分明。)读师云。第八识能所藏疏释之能持染种种名所藏此识是能藏是杂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识为所藏意得延帐房云。此能所藏则转识罗耶因缘欤。读师云。不尔论义申样。直转识罗耶因缘。依有此义遂成立转识罗耶因缘也。
一。读师云。谓与杂染互为缘故。直转识罗耶因缘也。光胤申云。此文上能藏所藏申由释文也。不可通能藏所藏之分济。读师云。互为因缘之姿。可被申。光胤云。演秘相传三释中。第一释意。读师云。互为缘故文。上能所藏由释能所藏名义释。难意得。所诠望转识望罗耶互为之样。可求光胤云。今互为缘故道理。遂转识罗耶因缘。成立源勿论也。此文转识罗耶亲因缘难。申云。计也。互为之样。能持染种之边。遂第八望转识因缘源也。第八受熏时。转识能熏谈门也。此时第八所藏。转识能藏也。此边转识望罗耶。因缘源也。此转识赖耶。互为因缘源分也。故今谓与杂染互为缘故互为。先只第八所持种相对。互为义成也。此互为道理。行时。遂转识罗耶因缘也。听众同心被申。读师云。今被申样秘初释以被申欤。第八所藏种能藏边。种生第八现边取也。尔遂转识望罗耶因缘。现行熏种。其源边。种生现也。大相违(听众连同心。)光胤云。转识熏。第八种。第八种遂生第八现故。第八种生现边。种能藏现所藏见。转识望罗耶因缘行立也。读师云。秘初释正释。如何可知哉。光胤云。有义第二。取破岂现望种无有力乎。取初释意也。读师云。其有义破疏故。助疏申词也。光胤申云。疏能持染种等释秘初释也。此事卒尔也。读师云。其又未定事也。
私云。疏能持染种释互为缘故文下。此疏释上能所藏释文。今互为缘故其外事被申事。不可然欤。但此事光胤日比不存置事。当座评定也。追而披释文可决之。
一。读师云。赖耶三相者。能所藏等三欤。因相等三相欤。
私云。因相等三仔细样觉也。其当能藏等之三。若不尔可云罗耶三藏何云三相耶。
一。读师云。三相中自相体也见。他被缘执边。何体申。因果二相犹第八上持种等义被申显。体可申。执藏申他寄申词也。此云自相真实体相云事难思。听众无解评定。读师云。此事有其理。彼第四胜义是最胜道所行义故云。第四胜义寄能缘智品显其体事也。微细体相。直其体难诠显故也。义其义呼显故易体微细难显故。以第七缘执显之也。延公云。第七第八识体恶缘执我。以之争。显体耶。读师云。迷悟门别事也。恶缘寄彼缘显第八体也。
私云。三相体义事。评定之趣。自相体。因果义相趣也。样论义也。
延公云。所有自相所有何何物。私云。摄持因果意得。读师云。上能藏等三云所有也。良明五师云。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样。因果二相取合外自相体欤。读师云。自相体处因果取合事欤。
私云。本疏释样因果摄外不可有别自相见。摄持因果下疏可见。一重问答。
一。此识自相分位虽多事。本疏生起问。总标何乍举异熟果相名。别释举赖耶名耶。阿罗耶梵语。此云藏。分位虽多者。分位阿罗耶异熟。阿陀那三位欤。
一。藏初过重事。读师云。藏三位中初。初举此名。其由如何。难意得。良明五师云。常付初申事。只其分欤。读师云。我今释彼说我付初安慧释程意欤。
私云。本疏乃至七地二乘有学最初舍故。三乘共舍最初赖耶故云意欤。异熟大乘舍之。二乘不舍故。但二乘无余位舍之。若尔异熟名三乘共舍义。如何无余位舍之申。不审也。一旦假令也(可问明师)。
读师云。过重同学抄异熟能变申趣欤。
私云。科文即颂名者。今所明义本颂名即也。
一。延帐房云。此识自相分位虽多付。自相执藏故。限阿赖耶义欤。何分位云多耶。
读师云。三相中执藏。以显第八体故。执藏自相云也。意云。罗耶三相同时时。执藏自相也。执藏位。第八自体样。今此识自相第八识自体事也。其第八自体虽多。今取执藏自相也。如此委细虽不被申。以谈之意加润色记之。
一。果相事。(有四段。显义·简他·即颂·释妨难。)延帐房云。能藏等之三因相等三相当也见。能藏执藏因相自相云事可尔。果相所藏。如何相当耶。读师云。诚不相当也。异熟果者(果相事也。)善恶业被感义也。所藏者。当时第八之处受熏义也。受熏之物柄。果熟果勿论。受熏则异熟果相难申。能藏执藏因相自相相当大异也。案之以因之因义相当欤。意云第八受善恶种子熏感当来第八识故。当来果相第八识。现在善恶种因也。其因第八受熏力为因也。故因之因。边相当果相也。光胤申云。果相所藏直不相当。展转重重相当欤。如今者能藏等可相当果相哉。读师云。如此申共。真实难为定量。此事能能可有沉思之事也。先年春善房法印。此段沙汰时。因之因被申事。何事不觉。今忆念推量。此事分也。不可为定量。
一。离此命根。不可得故事。读师云。命根等大乘小乘恒时相续法存欤。不可得故。难不审也。别义门被遮事不知。恒时相续不可得云遮之。小乘争共许耶。光胤云。上破毕故。不可得也。疏见读师云。设破毕。大乘命根恒时相续存。恒时相续不可得如何。光胤云。小乘实有命根所执实法故。上破毕故不可得也云事也。长春房云。穷生死蕴第八识大乘存。存之成破第八识。如何。光胤云。非破经所说之分。小乘依彼经所执计破故。非破第八识。读师云。小乘穷生死蕴等六识之分意得故破之。第八识成。犹非破之。多位三位或五位。五位通四位。三位通二位。多种者。五果中有义除离系取四。有义除士用取三可见疏。
一。宽不共事。
私云。多位异熟宽同分齐。虽言置痛之难思。宽三位通二五位四通故云宽。不共者。真异熟义。不通余法故云尔也。
一。因相事。有四段。显义·简他·即颂·释妨。
私云。一切种者。直种子闻。取能持现为体也。虽然实通现种故。下云一切种相应更分别也。对果相疏问答。可见之。简他者。简经部等色心能持也。
一。虽有多种持种不共事。六因或十因也延公云。十因何因当能持因耶。读师云。定可有相当因。
私云。初能变识体相虽多文事。体之相训。不尔三相俱体相闻故。此料简论点体相。付之申也。读师同心。但同学抄会通只体之相会之欤(以上三相在相等之三也。)初能变识大小乘教。至藏初过重是故偏说。自相段也。此是能引诸界趣生。至宽不共故偏说之。果相段也。此能执持诸法种子至略说唯有如是三相。因相段也。凡自相段余二相。替仔细二个条。一自相第八总体故。摄持因果能所藏等三藏之义出。摄持因果判余二相段无此谈。余二相取一分之义故。二余二相。有四段。自相有三段无简他段。意自相第八体故。大乘不共之物柄也。无可简他之样。他宗第八识名义不许故。简他一段阙。余二相有此段。果相因相界趣生体并持种义故。他许此名义故也。
次日谈义砌读师云。昨日被申谓与杂染互为因故事。良算草见。演秘难有义三释中初释断意。有义第二释取意。现有力故者。本疏现望种岂无力耶咎。有义申样破也。遂正义第二释取见。义灯三释取合意得样。良算抄见。此事重可记明之。后见缘宪草。读师被申良算料简。如何样。转识罗耶种子生现行之因缘体取现行取种子二义中取现行第八意欤。种子第八取义意。其故缘宪抄付现行第八义难目六。违秘破有义一段事。出随而此由申也。
第二十七日(自一切种相应更分别至如是建立因果不乱)
光胤云。一切种因相也。因相先现行第八持种义也。今种子取定明之不审。总因相通种子故。种子方因相欤。读师云。尔也。延公云。此中何法之此中。第八中云意欤。读师云。此中者三相中云意也。良明房五师云。此中者。因相种现中云意欤。
三义中后二义。一切种相应更分别取定文违欤。第二义付。既一切种相分别。因相治定毕何此中言亦返三相举此中云耶。第三义付一切种相表句。今样现种因相俱举此中云欤。现行因相下别分别事。何应更分别云耶。
一。谓本识中文事。良明五师云。功能言简现行七转识。何不简第八现行耶。面面评定曰。第八种子能持也。则种子体云。何简之耶。光胤云。功能者第八功能也。勿论故不简之欤。
私云。后见疏因缘物柄简之故。不简第八。第八非能熏故。亲生自果之义中功能物简故。
光胤云。此文付种子姿可有御沙汰。光胤申云。安慧种子第八生果功能沙汰。种子假法义立故。意存唯识故也。护法种子替彼物可谈欤。将又种子意得样其分齐。假实谈门计差别欤。读师无殊成败光胤申云。安慧种子自证分上见分用事。护法种子其物。谓本识中中言以可知。古见良明五师云。见分之用望自证分。种子望自证。犹物欤。外缘一用浮出故。光胤申云。见分一向自证分。向外取境用。待他法力此用作立。种子能熏所熏和合熏之。气分何气分事虽异义。能熏熏第八识此功能附在。勿论也。一向第八识此功能出来。父母合如生一子。见分自证望物勿论欤。
一。与本识不一不异事。体用因果。谈之。体用各别边。体用异故。一边。体用一法故。因果一异亦以可尔。理应尔故。不一不异之理可尔。(摄相归性体用门。相用别论因果门。)
一。虽非一异而是实有文事。此假实问答分别门也。
私云。经部清辨等。问受答文。
显轮集云。清辨胜义门种子空习故。以上论。今大乘中宗意。种子本识不一异云。种子如生住等四相非一异说其体假。种望本识非一异故应非实。清辨胜义门种子空云故。付中宗举此问也。经部譬喻师致此问样。论出二说譬喻师如安慧种假习。或此师种实习。但上问致。望法一向异习故。付大乘不一不异之边如此问也。生起问。本疏。读师云。大乘意。非一异法中有假实。种子实也。其故生等假法如龟毛等无非因缘故。
私云。本疏体是无法不审也。生等假法故。推之论如无意。若又体是无法付龟毛谈无仔细。
一。此与诸法既非一异文事。读师云。假法如无非因缘故文。安慧耳故。安慧打出起疑欤。
私云。上答疏立道理云。法望生非果。生望法非因故云。生住等替种子由立。付之安慧等致此问。问意云。生等非因果故非因缘者。瓶等非一异而因果也。若尔种子如瓶等可假。
一。若尔真如应是假有文事。此论主返质上二个问。付总质也。不可限安慧。可通清辨。本疏此难清辨安慧等。
一。然诸种子唯依世俗文事。此二谛分别门也。
私云。疏生起问真如非假唯胜义有。种子可然。实有体故(云云取意。)意云。真如唯胜义门。实有体。种子唯胜义。实有。答之文也。唯言实唯谛唯二说。疏非不通胜义也。实唯释。又依瑜伽以来谛唯释也。实唯者。胜义四胜义废立唯下说为实有也。种唯实也。云意也。世俗。种子胜义门通实故。付之疑。何强今世俗门云实有耶觉处。疏释真如唯胜义胜义实也。种子不然。世俗门实也。不同真如意显。依世俗释也。非不通胜义门此释意。第三胜义不通根本智真如通欤。谛唯者。唯言世俗也。此瑜伽等四俗一真废立意得。一真非安立真如限诸法世俗门摄故。种子不通胜义门也。
一。种子虽依第八识体文事。四分分别门也。
私云。疏云。旧相传护月论师种子见分持之。自证分缘之习。疏亦非见分不依见分之意也。秘释之。护月种子四分相摄事三释。可见此下秘。
光胤申云。护法种子异安慧种子物存欤觉事此事也。若种子申物一向第八生果功能。安慧申样。望自证分时并见分作用自体分上程事。然自证分既见分缘。何不缘种子耶。见分种子望自证时。其等故不然种子。见分境存见分物分。外缘用见分境相当物。内缘自证境。读师无被申旨。听众。虽无同心。大旨同心欤。读师云。种子见分缘自证分不缘事相分故。
私云。其相分治定。为见分境存也。其见分境边。自元性相。疑之相分治定可疑之欤。
一。诸有漏种与异熟识。文事。三性分别门也。读师云。种子性判事。体用门判无记也。因果门判善恶也。其体用门第八体。种子用也。其体用判只大方第八识处持之故无记也判。无漏种子无记判例难。故体无别故摄用归体也。无漏种。无摄用归体之义故。不判无记性也。摄用归体者不泯用摄用归体也。则四出体门摄相归性也。读师云。因果俱是善等性故。因果门判也。因者随能熏现行边。果者随所生现行边也。听众不审云。因果门摄归判性欤。只随因果分判欤。若摄归何疏云相用别论哉。读师云。因果门摄归。但相用别论门疏云。因果相对别论云意也。因果门时。第八与种子别论事也。可云体用别论于因果门判性也。
一。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文事。
私云。性言通体性之性性类之性。二种也。性类者非三性门。种类之类欤。可见疏。
一。若尔何故决择分说文事。疏生起问。读师云。虽举二十二根。其中无漏根边正疑也。无漏说异熟故。
一。虽名异熟而非无记文事。
私云。付此文。若尔无记可尔。异熟云样体虽非无记依无记故可名无记生起问。
一。异性相依如眼等识事。光胤云。此文分犹疑不散。异性相依事。异熟无记一相齐等例难如何可遮耶。读师无殊成败。光胤申云。异熟事。虽其体非异熟。依异熟故云异熟。异熟名他名呼依主释也。无记自性故难名无记。长春房云。无记又虽其体非无记。依无记故可名无记云。只同。光胤申云。三性门性者体也。自性其性受事欤。无记物。难名无记。异熟依异熟分凡申无仔细欤。院主御同心。
一。转变成就立异熟名事。光胤申云。疏与本有种异立异立名云。本有种异义异义异义。论转变义申相违。读师云。与本有种异者。异熟异义。本种无转变成熟义。新种异之有此义故。此名得也。本新相对之异也。琳舜房云。本有种转齐种何无转变义耶。
私云。种子假实事。安慧护法之诤也。安慧虽十师随一。不及表异师致立破。护法意种子相明也。一切十师诤。悉非表异师欤事可知之。
读师云。本疏护法叙近者护月等义。护月护法同时人欤。
一。此中有义一切种子以下事(此表种子三师。第一护月论师义也。)护月非十师随一。护法假叙欤。于假叙一向假叙。十师师体假叙二样。此师体假叙也。以上读师之说也。读师云。此师意种子悉无始诸法各各种子蓄置也。始熏出事。但熏习力本种增长也。延帐房云。种子本识变申。先现行形变置。其上各各生果功能变付也。只手种子计难变。喻弥勒入首楞严定光明中波罗密文义现时。光明先变置其处文义各各变。古此喻取加样申样。一义也。
此说不审也。但忆念事。总延公申事芳菲也。大概物见未领解事。申人也。无漏种子有摄用归体义被申读师存之外被申。
以下一段以外疏略无委细沙汰。现文之分也。何不记之。
一。恶叉聚事。不及沙汰。譬取无食子事何也。显论集恶叉此方物故。以譬显轮无食子如本草注。
一。般涅槃法之法言事。疏云。道理义也。有槃涅槃之义云尔。
一。如是等文诚证非一事。读师云。常沙汰也。(如五种姓别论义。)中间置此经文。结漏无漏之通证故也。
一。读师云。又瑜伽说地狱成熟三无漏根能证文也。
一。有漏亦应法尔有种事。读师云。例无漏证有漏也。光胤申云。无漏新起故。法尔种卒尔起。本来其种。不起法起样不审故。无漏本有显也。有漏自无始起无新生义故。新种分。本有起始。难知。其义隐。何以无漏证有漏欤。读师后被谈上疏。疏申样。无漏种无始不起法今始起故。经论分明法尔种说。有漏种无始起法故。分明别虽无说有漏法尔种文。义以准设虽无如无漏证文。通证分法尔。种可有此意。
一。如是建立因果不乱事。第四段立理。读师云。此理证样。本有种无始别别。具足其其果生。因果不乱。不尔更有新种(新古合生护法)。唯有新种(唯新薰难陀。)样。新种薰此新种生现种子既多。后生果时何种起。新熏法尔功能齐。有生时不生时事。因果样杂乱。若痛之本新何合生。麦豆等多麦多豆合。一芽生事。若痛之新熏种唯一种无多种者。初熏后不熏道理不可然。我所立因果不乱。此师本性习姓本有种不增长位本有种也。蒙增长位习所成姓也。漏无漏同篇也。
第二十八日(自有义种子皆熏故生至善等应为不善等种)
读师云。第二师胜军祖师难陀论师。祖非直弟欤。胜军玄奘同时人。难陀护法同时欤。听众不审云。此师种子无始具足故无始种子申欤。然无始法尔种子。常申中。法尔不云无始存欤。良明房五师云。论道法尔新生。尔法尔申欤。读师云。先法尔新生事。此师种子法尔新生存也云事欤。
私云。此意法尔法尔道理之意欤。
读师云。次无始之言非种子无始。所熏能熏无始也。光胤申云。此师种子无始具足。必现行所熏也。现行熏种意得。初师种子云物更现行熏出物意得。二师所论此巷归故。现行熏种本有种故。初师唯本有师也。现行所熏种。新种故。第二师。唯新熏师也。二师共种子无始具足无始种子申程。第二师教无始说文仔细会也。所熏能熏申出事。无始具何现行所熏新种申疑会时。所熏能熏无始申意也。今御谈样。种子无始。所熏能熏无始。种子何比起始时分样闻。申。种无始意得觉也。读师云。不尔所熏能熏无始具足。种子无始具足申也。父母故。此子本来物。新生物也。云事也。种子所熏能熏无始具。新生意得申事也。光胤申云。无始成就所熏能熏付。种子种子云。云无始成就种子欤。读师云。尔也。
私云。读师被申样能不意得止也。读师所存。种子有始之法。所熏能熏无始被存欤。
读师云。如麻香气喻事。麻胡麻事欤。胡麻花取熏苣胜时。香气花熏故也。光胤申云。花别物也。非胡麻花欤。彼花以苣胜熏时。胡麻油香气出来也。苣胜即胡麻欤。
私云。此事故僧都被申事忆念申毕。延公云。苣胜黑胡麻云见。光胤申趣欤。
一。如契经说诸有情心文事。延公云。似下持种证引经。读师云。此多界经也。下持种证染净集起心经名。寄所明当座名呼欤。多界经。私云。胸忆事也。读师云。有情心者第八识觉。
一。或有或无事。读师云。此疏喻不意得面面评定曰。此世间五谷等置事欤。置后被生长。更香气所生青莲花根苣胜等具足事。或无边也。评定分治定毕。
一。故有漏种必藉熏生事。结文也。以上有漏种依熏事也。
一。说闻熏习闻净法界文付。延公云。说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正法而熏起故者。即见道无漏现行生因说文欤。此有漏熏习之时。种熏说文也。如何成证耶。光胤申云。说闻熏习。而熏起故。闻法界等流教法。地前有漏闻熏习种子熏事也。下是出世心种子性故者。以此种子见道无漏现行生因说文也。下二句正证文也上四句举由来欤。此分治定。
一。私云。此师云。五姓差别。不依种子有无。并惑障有无习也。其障有无者。泛尔现障有无事。毕竟障有无也。毕竟者始终义也。始中终其障不般涅槃人立。始终此障断人般涅槃人间也。一分立为声闻独觉等。准之可知之。读师所谈此趣也。
私云。疏毕竟处不可断。不可断者始终义也。毕竟者两字共读也。后此姿意也。
一。三无漏根地狱成就之文当义也。非现有体。
一。有义种子各有二类事。以下护法正义也。
一。本有种处云余所引证广说如初。新种之处。不置此词事。世尊依此说有情心。文释下疏释之。护月引证悉□护法意故。云广说如初也。难陀引证护法意新熏证取证文故。无此词。
一。以本新二种云本性习性废立事。何经论废立云尔耶。读师不审也。延公云。可有所据。读师后被谈云。设契经虽无此说。护法贤劫。一佛御渡。论文之外不可求别所据。光胤申云。乍去此即名为之名言有别典据见。延公。第九卷二种姓种姓云。此云住姓略种言。其废立替故欤。读师云。其只此略种字。总种言置样不可意得欤。二种姓二个废立。第二卷第九卷也。云事。事旧候。
一。诸法于识藏。一行颂事。读师云。此颂事。转识赖耶大沙汰也。一大事也。无左右难决。延公云。体用门因果门之样。大纲可有沙汰。读师云。先体用门者。赖耶望转识时。第八自体分体。所持种子用也。转识望赖耶时。转识自体分体赖耶本质变相分用也。延公云。因果门何读师云。其被寻勿论也。则转识赖耶因缘也。良明五师云。识于法亦尔法处。所摄藏道付。法此时。能摄藏也。如何可意得耶。读师云。此时余义法能摄藏也。面面评定曰。此道无仔细。第八识能藏所藏颂二句当时。第一句第八能藏。第二句第八所藏故。初句能所藏道。第二句所摄藏道。狭法字道意得。
私云。此颂第一句诸法现行七转识道。因果门能所藏也。体用门诸法所持种子故也。凡此颂含说二个能所藏。但今段难护月转识赖耶现熏种。不可成云时。此颂此故。因果门要须也。何举一边欤。凡上赖耶三相明时能所藏体用门。今难本有师时。因果门。云事古来申习欤。
一。如炷与焰喻三法展转之喻。东芦因果显依之喻也。此分治定毕。
一。唯依此二。文事。本疏三释如常。读师谈此趣也。
一。非熏令长可名因缘。为因缘故事。读师云。痛上难本有种长分转识赖耶。现熏种者增上缘也。尔善恶业为异熟果可名因缘与力义故。读师说此分也。
私云。此文事以外疏重重或释作烦释之。秘护月宗两解引释之。疏文难解。追而可沉思之。凡论文无仔细意得。如此释烦事不审也。迷训释此事欤。但聊存事。勿善恶业与异熟果。果举难意得。熏令长物异熟果能生名言种也。今与异熟果所生异熟果现行也。因果同别种两解引释之欤。推量分也。
一。若唯始起有为无漏文事。读师云。此难难陀。难义事也。许应诸佛余事也。难陀不可申故良明房五师云。有漏复生复扶福反。复读欤。然复可训欤。读师云。只复训义道相违。
私云。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文四段中第二释难段欤。第三引证段欤事。及异论事。良明五师云。如契经说处第三引经证道。第三段引证段理教二中。第三引经段云事欤。不尔如契经说。第三段引证。只第三引证。经加事也。
读师云。第三云道如契经说处道事。返返不审。第三段引经段意得。光胤申云。种子既是等文释难段也。读师难云耶。此第二师专证道理也。何释难云耶(随疏此即理也云云。)光胤申云。仔细。无始成就种子云事。初师道理。第二师难义也。此难释时。所熏能熏无始。无始种子。云也。无始种子申。所熏能熏熏种不可意得。种子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故。如此释难。其道理立行故。犹释难段也。延帐房同心事。
第二十九日(自分别论者虽作是说至各有本有始起二类)
私云。分别论者之体。灯·要或释。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四部云事。□宗轮说欤。但破大乘异师唯新熏师也(除难陀欤。彼师无漏因有漏种子云不许心净本净道理故有守千释。但可寻之。)
私云。守千释本即大乘本字付难陀本由释。匆匆间不及沉思。重可见之凡同学抄大乘异师因破小乘本见。今本疏本即大乘云本字意得也。就其难陀本指样释。重披论可决之。
一。本疏因净无漏无因缘文事。显轮集一口释之轮意推之。因净因言由意。意得。因诤无漏无因缘也。意云。大众等四部。无漏因不许种子。因缘故破之无漏无因缘。非嫌泛尔因。心性本净为因故。非无因生文分明也。明知。种子因缘不许故今破之欤(以上轮意暗推毕。)义灯后释彼师许种子故。论何故汝论等破。此释违轮释故。轮别义如灯云。灯云别释欤。别推云。因净之因因义意得。下本即大乘本取合意得存也。意云。今难陀师初生无漏不许本有因缘事破便宜。大众等四部心净本净为因不许别因缘事破此意因诤无漏无因缘故今亦叙破可训欤。亦字亦难陀欤。一旦匆匆料简不可为定量。
心溷师浊读由。读师被申。延公同心。故僧都心圂清读之。知是坊识恩房左样读之由。愿胜房物语。
延公云。此计分齐难知。读师云。此段都不意得置。先年训论之时。此段更不意得之由及沙汰。读师云。此计客尘烦恼当时被染行位。心体染污。若客尘清净。本性清净道理欤。将又客尘被染位染净二重。莲花淤泥不被样存欤。光胤申云。凡客尘若清净。云事大乘谈之欤。其程事更不可开误。延公云。今被申样例心王。虽须善性王由相应才学欤。其同学抄误申样。光胤申云。不可限王由相应才学。解脱经染污意恒时等。一颂引出世末那意得样。光胤申云。此计客尘被染位。二重。心性清净也。存故如泥莲欤。随能破一段左样见。
私云。出泯莲与前泥中莲其体一故。出泥莲不可寻别因。前泥中莲出泥云出泥莲故。别物。何有别因缘耶。又无因出泥莲不可申。前泥中莲今始。无因非新起故。
一。若说空理征事。此计心性云分齐难知故征之欤。彼说何义说指经说旨疏见。经说疑似。分别论经说取置样征也。大乘经取置样。下然契经说云述之。
一。若即说心应同数论以下一段事(此八个难。可见枢要。)能破之样不分明。所计宗义又不分明之由评定在之。
一。读师云。先最前同数论样不审也。数论冥性体常本有物也。今计若即说心。心性云。依他心也。争云体常本有耶。光胤申云。同大纲欤。面面评定同心读师云。大纲同样不审也。
本疏非前体灭故言性常文事。
良明房五师云。此文前体灭。此样如数论计常住欤。光胤申云。漏无漏二位相对体性引通有漏体无漏体同物。前有漏灭后无漏生。云意云非常灭故言性常也。总依他心非嫌生灭欤(以上体重也)。一旦暗推也。次相事前有漏相异得无漏相故云转变。(以上相重也。)
若言前无漏体灭文事。(此云秘论异也。)
一。读师云。若言前无漏体灭后无漏体生。转救意得。此亦不然正义破意得存处。秘此亦不然。转救文私云。
光胤申云。论此亦不然正义破文此记意上有无漏体性同云咎。无样化相虽转变。自性体常一。云义难时(此难正本计如冥性常一计虽不取置。大纲同故。押令同数论欤。)彼转救相转变体性漏无漏同。不同数论。吾无漏体许生灭。前无漏体。灭后无漏生。存故若言前无漏体灭后无漏体生。此救意也。此亦不然者。正义又非转救也。不然之由论恶无记等等。能破也。论别有余过者。恶无记心难也。对不同数论等难云余过欤。次以有漏为相性是无漏者文为生起恶趣无记心等难牒彼计文也。轮后却牒等者此意也。读师云。诚此料简尔也。秘释不审也。但秘释令同守千意得见。先秘此亦不然牒此牒分救。文牒也。正无漏体生可牒可意得欤。如此文牒事多。肝要。此救意秘意申。吾无漏体生灭。相续不断绝存。若无漏间断取置不然此意。乃至前无漏乃至体生云也。秘释欤。秘故亦不然。疏此亦不然。不释。秘私不然也。
私云。此料简更不叶文。又加样料简。不符合论意欤。
一。恶无记心又应是善事。
私云。轮云。本计三性心本净也习。论尚不名善况是无漏。本计难也。有漏善心既称杂染以来转计善以本净义破也。疏又若救言等者。此救意也。故恶无记心难三性心皆心性本净习故。以性净故之因恶无记与善心相对。恶无记可名善破也。此以性破相转变也。人人不取入此韵。破性或可名无漏善破云事甚非也。
面面评定曰。此破恶无记可名无漏善破欤。将又于有漏中三性对。可名善破欤。
良善房得业云。如有漏善同喻有漏词可名无漏破欤。光胤申云。有漏善者。有漏恶无记对申欤。有漏不可有简别。
一。勿善恶等互为因故事。读师云。善为恶因生恶善亦由恶生云事。分别论本宗不申事欤。疏违自宗故。此意也。非亲生故嫌亲因非疏因。
为因为事事止过。或失本。意假令善恶互为因。何失云意也(云尔出三故。)
一。上有漏善心既称杂染文。三个作法出。第三不成故非也。初二量此文意也。第二量作法能勿善恶等生起符合。但初量无苦见欤。
一。良明等云。况是无漏词恶无记心又应是善可名无漏善破见。
一。光胤申云。况是无漏何况句也。非正难意。
一。有漏善心既称杂染文事。
私云。此文恶无记非性净。善心本净之转救破也。
一。杂染因事付相彼宗杂染云也。性非杂染。以相难性也。
上恶无记心又应是善以性难相。今有漏善心既称杂染文。以相难性也(此事能能可分别。)
性非无漏之性言可意得。
此文上。勿善恶等下文也。误前后参差出之。可书直之。
一。若有漏心性是无漏文事。破意易知。无殊沙汰。光胤申云。本疏劣可有胜性。劣无胜性云事。聊其理由申也。读师同心。
私云。光胤其理申意有漏第八虽持无漏种子。无漏第八不持有漏种子。此可意得也。虽然相违故。对治故因破之也。可见疏。
一。又异生心若是无漏文事。疏总含秘此文二重开释之。初漏无漏相对有漏位无漏现行破。论无明现行者此重也。次凡圣相对可名圣者破。论应名圣者者此重也。论无漏现行无漏现行。读。意者。无漏现行。应名圣者切可读也。随点左样。二重难故。现行不可读也。此事光胤申出毕。面面同心毕。
一。若异生心性虽无漏以下文事。
私云。何故汝论等文事。同学抄分别论者论第二方可见之。则座申出也。面面沙汰篇目不过同学抄申沙汰。
一。性相同故事。读师云。性种相现被申。面面疏披性亘种现。相可亘二由申处。读师同心毕。光胤申云。此事付大乘可有返难事也。但性相同故之道理肝要也。种性相。现性相。如此一相物何替耶云难意也。
私云。付大乘可有返难云事。凡夫位虽有无漏种子。现行事故也。但大乘种现性相各置同申事。可谓大乘种性现相也。
一。然契经说心性净者一段等。正义意解经心净言也。
私云。经论废立异也。经说理。论依他说。
一。非有漏心性是无漏性言。真如也。此依他心净故也。
一。有漏法种类此应知事。读师云。同学抄有漏唯本有之难出此文不审也。上无漏本新举类此应知。明知。本新二种事。类仔细光胤云。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仔细。法尔种现生事。类之故。聊有其意欤。新熏种下无漏起时云别举故。读师同心。琳舜房云。皆熏故生之文。生。一切种子熏习不说云。说也。付之定有说耶云生起问。本有种熏习可申由立。若上皆熏故生之文。熏习说生不说意得。下文如何意得耶。良明五师云。不尔。上皆熏故生生不说云意也。面面同心此义。读师同心。琳公执心。光胤申云。定有熏习。一切熏习只同事也。不可有差别故。皆熏故生一切虽说熏习。不说悉熏生云意也。付之定有熏习一切熏生。犹以定有熏生同故。熏习熏生义本有种熏习举遣疑也。此分治定毕。
一。闻熏习中有漏性者通种现否事。读师不审。
私云。正位有漏善总可通种现欤。但今说分事被寻欤。今说分种欤。可寻之。
以下无殊沙汰。现文分也。
付若即说心应同数论之征。读师云。于依他心性相分。相转变性本净无变异云事难思。如何二重可分哉。良明五师云。自证分现量虽无变异。见分比非量等转变以可为例读师同心。
一。疏本即大乘唯说新熏释。分别论心性本净。无漏生因。则此种子习故。本有种。新熏种见。心性本净新熏道理不意得。一旦推之。别法尔本来种子云物不立。心性离客尘显无漏名故。心性生因意得。此新熏云欤。难陀等申样新熏种欤。
或仁云。初生无漏生因本有种。不立。心性本净为生因云故。本有新熏二家不立本有种人也。种子熏习故新熏师也。新熏师。难陀异初生无漏心性本净生因习欤。此料简有相□同学抄词处欤。但异生位无漏种子熏习师见。其无漏种何不成初生无漏生因耶。所诠此师。无漏种子。熏共不生无漏云欤。旁不审追而可决之。
第三十日(自然种子义略有六种至是共相种所生果故)
延公云。此六义限正义欤。通唯本唯新二家欤。读师云。果俱有之义。难陀之前难立义也。前后因果故。三师立破毕归正义明之欤。光胤申云。上本有新熏门段可尔。此具义多少十门之中一段别段也。尤可通余师哉。读师云。虽为别段立破已后故。
私云。光胤不审一旦也。虽为立破以前正义限明之事例证。此立破已后勿论欤。
延公云。略有六种之略言如何。读师云。对瑜伽七义云略由疏见。其强别多种废立对云略事。八识如云略有八种。
私云。别释委明对。大纲数标置云。略略有八种此意也。别多废立。又废立之外多说。道理。对别释委明总标词云略事。读师被申此趣欤。但今略本疏分明也。
读师云。抑此六义悉所遮法见。此种子之外。邪诸法之因缘建立邪计遮。立六义。假令邪因。立人不可立六义欤。将又虽无计。本来种子具此六义故可立之欤。面面评定曰。设无邪义。种子六义具故可立之欤。种子六义立时。如此计邪因自成所遮欤(此分治定)。良明五师云。刹那灭义分道冥性等。所遮法云可尔。无为法出例真如缘起宗义遮欤。随而疏旧人云。出此义。但其非西天异计。唯识论遮此计云事难思。读师云。无垢识真如之计。西天无之。唐朝始有此义见。尔疏出旧人义。真谛等义欤。自可为论所遮故出之欤良明五师云。疏长时四相外道冥性等遮言置。正论所遮见。真如处只非也。云不置遮言聊此意欤。良公云。才生必灭之由立。转变时作用起故引渡常住不变之处作用。道理欤。
一。读师云。尔也。
一。果俱有义事。面面评定曰。难陀前后但有此义立欤。然新熏师一向六义存欤觉也。就中种子七义瑜伽诚说出。唯本唯新之家争不存之耶。评定此分也。光胤申云。此遮前后云。前后因果所遮出之。寄前后俱有此义作。先唯识论所明之分。所遮义见。瑜伽事诚可尔。
一。俱现和合之现字三义事。一口及其沙汰。无珍义。常趣也。无简彼第七之沙汰。现有唯在因之事。一口有其沙汰。
一。现种异类不相违事。
私云。形异分相违云。种现相违欤。今不障碍相顺。分云不相违欤。读师之谈。此趣也。
一。前后相违事。光胤申云。前后相违云前后之分。云相违欤。其外相违之义欤。若前后之分相违云。假令种子体同时并置。不可有前后之相违欤。若亦不尔者。前后之外相违之义道如何。光胤重申云。前后相违云遂自体自体一时相违不可置并之义可落付也。同时自自相违故必前后也。读师诚尔也。
一。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之点事。常点也。读师云。此点不意得。依生现果立种子名。光胤申云。此点。种子因缘种生现种生种二边中。今此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不。依引生自类名种若生字依字返。种子名可限种生现见。读师云。通途种子云名言生。现果方立欤。光胤云。自类相生名种子欤事。疏无性摄论唯识相对重重释之样。
一。恒随转事。延公云。随转之随言事。随所生现行欤。随第八欤事。先年训营新物论义。无性摄论无余义随现行见但随第八样意得也。其故因果譬喻门才学。鱼草等物随流不舍之意也。读师云。此事古听闻集之论义欤。光胤申云。诚古论义觉事。随所生现行见。恒之义。光胤云。恒义今义肝要也。转刹那灭义分齐也。延公云。至究竟位之词。此六义有漏种子。限见读师云。诚至究竟位。至得对治道位。有漏见。光胤申云。虽通有漏无漏。有漏种子。对治道分限故。显此义云尔欤。无漏恒随转之外无申事故。
一。此显种子自类相生事。光胤云。此文常人自类相生因缘恒随转之义。显样存欤。不可然。此恒随转一类相续之样。申时前后相生之义显故云尔欤。
一。性决定事。读师云。种子性自不判。必随能熏现行判欤。又可随所生现行也。听众云。本有种子非现行所熏故。谓随因力之文不可摄之欤。延公云。此事听闻集论义旧明物也。严宽本有种谓随因力之文摄。本有种能熏现行数数熏习。彼熏力依善恶性类定存欤。显范谓随因力先新种欤。新种能熏力。受善恶性定本种随彼捍性类判。光胤申云。本有种自性类判。云事难思。非缘虑故。若尔非缘虑法总自不判性欤。色法自性无记法。如何。能生之力依所生现出来。随所生返能生种性判云事不审也。
一。待众缘事。读师云。种子缘欤。现行缘欤。古寻也。良明五师云。现行缘云意现行等无间缘等三缘种子处待义也。延公云。样取置也。种子现行缘待返返不意得。光胤申云。现行缘云等无间等三缘也。此现行缘。仔细但此种子待众缘待见事。此现行缘等无间等三缘。种子不生现行故。种子待此缘生现行云尔也。
重意云。种子待现行之众缘云待众缘也。见道可尔之愚草一口此事。延公遂领解毕。延公之所存不同止了。
光胤申云。现行缘云意此分闻毕。种子缘云义意如何。良明五师云。种子熏念不生现。受现熏增生现故。现熏增云种子缘欤。此现行缘等无间等之外为种子直缘也。光胤同心毕。
私云。自众种缘合之自言种子缘闻。
一。不待众缘自然外道缘恒非无(有宗三世实有欤)此义所遮也。
一。引自果事。读师云。引自果义色心等之体性相对。论各各引生之义也。体上性类各各性决定边也。常引自果之义取过。性类或功能作用边。各各义释事不可然欤。
私云。此所遮出一因论之计。一因之处。各各果因道理。何背此义耶。其因狭色心。不可定故。此疑古闻书。此事不申出。又不及沙汰。
一。生因引因事。延公云。无性摄论意。十二缘起门寄申。现在识支种子至未来可生生老果故。云生因欤。光胤申云。此疏文样当座生见。诸论分位缘起。现在识等五支。现行。其识支种生自现边生因欤。延公云。引因望名色。名色中总摄五因。识支种子望彼欤。光胤云。别识支种子狭见事欤。延公云。其不审也。识种望他法可论引因欤。光胤云。设尔有何过耶。自元引因引分故。若引因必自论之者。世亲摄论意引因出远残果。远残果自变欤他变欤事及仔细欤。假令他变通虽生他界他界种子势分力故。此界尚残果见。此岂引因非望他耶。
一。远残果自变欤他变欤事。一口及沙汰。无殊评定。延公云。总不审事。有情扶根尘第八缘变时。眼前对合之时勿论也。不尔处他所远方时第八缘之欤。光胤申云。有情伐用树木时才学。可意时。假令一处树木。处他所远方。第六识。不缘时。第八缘变之故伐用处远方不知伐用人木灭也。然扶根尘此类。虽处远方。第八缘用无边故。可缘变之欤。读师同心也。
一。引因果义下。或遮余部执色心等互为因缘。读师云。此义所遮经部色心互持计出。光胤申云。能持色心。所持种子。色心各各因缘存。引自果义所遮。读师云。难经部师论义。能持既转变故。不可许法尔种。能持转变。法尔种不许道理何事。尤可有仔细事也。意云。此师大乘种子。第八处持样替。色心处种子云物别样。故能持转变申。色法处持种俄心法处移置样。只色法处生现行功能。始终色法付。心法所持种子亦以如此。如此。色心互持何申。色心所持之种子。生现行云互持欤。或时色法功能生诸法。或时心法功能生现行故也。故能持所持各别谈。色法生心心法生色也。故引自果所遮申事也。抑能持转变故不许法尔种申。种子。
一置色法移心法移。本有种申处。种子体随时色心新熏也存欤。
读师之所谈如此。委细申。只一口也。但所存之通为补废忘加词记之。
第三十一日(自依何等义立熏习名至是谓略说一切种相)
读师云。上以十门辨种子相。自下第二辨熏习相。先熏习申。大纲三所以。所熏四。能熏四。令种生长故名熏习见。依何等义立熏习名。问起也。所熏能熏各具四义令种生长故名熏习。略答也。
一。熏习云事。熏者发义。由致之义。发致果于本识内也。习者生也近也。令种子生近也。令种生长故名熏也。听众不审云。生近者。生新熏。近本有种欤。将又生近各亘本新欤。读师无一途成败。听众评定无一决。
一。又审云。生近者。种子果生义云生欤。意云。种令果生事欤。近者种子功能果令近事欤。将又种子所生目欤。意果近功能增长姿也。
一向暗推也。曾不可定量。
读师云。抑所熏能熏次第列四义可有仔细欤。下行相所缘本颂所缘行相。长行行相所缘。疏释之。法相生起次第唯识转变次第寄释之以之推。此可有仔细欤。但疏不释之。先所熏处定置其后能熏。可辨由欤。世间先库作立其后米寻收之。
一。坚住性义付。光胤申云。下性非坚蜜。嫌之。今云坚如何意得合耶。延公云。今坚住义以坚意得。下坚蜜以坚相替。
私云。显轮集云。论一坚住性之下含其二义。一者体坚相续者也。二者性坚一类者也。征云。一类名坚。相续名性延公申当轮义欤。下性非坚蜜下。今坚坚非蜜句。无为为俱句。可见合。
琳舜房云。能持习气。持种所熏义欤。如此被申。不分明。延公云。持种受熏大其义异也。初熏习位亦依能熏。受熏云位种熏。一念也。第二念持种也。今受熏义出持种不意得。良明五师云。持种殆今出义持种物受熏故也。库藏云米谷不失故纳之故。读师云。能持习气者。第八一类相续持种样云代释置也。坚住之样申时。第八坚住德云尔。此义以所熏意得。光胤申云。总第八义。要须非可申。此持种受熏由也。受熏由致也。意云。持种堪能物则受熏也。其由落^2□遂一类相续也。一类相续持种。持种受熏良公样所摄如此。烦敷不可申。只持种则受熏义也。
一。二无记性事。读师云。不违善恶。善熏恶熏受也。若善恶。互不可受善恶熏云。此义大纲也。而若善善熏不可受云事。风情过欤。光胤申云。世间喻出。可见疏。沉麝不受栴檀香喻事。读师云。喻尔也。但于法不意得。
读师云。恒定依论义能熏现行虽灭。种子果相续。初熏习位。第二念已后能熏果见现熏种因果取见。受熏一向第二念难申。但此论义申样大不审。
付延公持种第二念以后也。云读师云。持种第二念事承受熏位持种欤。光胤申云。其位持种。持种念。延公所存样初念。受熏。持种第二念被意得欤误也。
一。付由此如来第八净识等文光胤不审云。善性第八设。虽有受熏之力能。佛果圆满极位故。总不可有熏习处。非新受熏也。更善性故不受熏难申。假令佛果第八无记。圆满极位可受熏欤。样不可有道理也。依别义门不受熏事。由此云关今由不审也。读师云。善性故不受熏由。又圆满位故不受熏由。可有篇篇。读师云。佛果圆满位故。设能熏方虽熏种。第八不可受熏。良公同心云。满瓶水喻尔也。读师云。持生师持生种四法同时过付时。谓一本有之文摄一义。持生种新种也。何云本有耶疑。其时唯带旧种文为证也。此旧种本新合旧种云也。
一。三可熏性事。光胤申云。此能受习气。以意得付。上能持习气坚住性宽亘持种受熏义故云尔也。则受熏义取置不可劬劳欤。意云。种子六义。刹那灭待众缘。亘诸有为义。性决定引因果亘诸因缘义。果俱有恒随转种子限义时。坚住性狭取置不可劬劳肝要。上坚住亘受熏持种广义故。云能持习气今可熏性限受熏义故。云能持习气欤一旦料简不可定量。
一。此遮前后及定相离文付。难陀论师种生现前后云师也。现熏种前后欤同时欤。若前后可为所遮欤。读师云。现熏种因缘难陀宗计难知。
(读师评定)非心所等云五数心所首兴塥自识之内故。
光胤申云。抑所熏义何不举有生灭义耶。种子立刹那灭。能熏立此义。良公云。一类相续坚住性。其相续申念念生灭显词也。自坚住性义闻欤。光胤申云。一类相续法无间断引通义也。正生灭显义。不意得。读师云。所熏先甲斐甲斐法相续所依向显故。显一类相续表。相续言自显生灭词也。能熏动转相为表故。开词云有生灭欤。(此四义疏悉生起问次第生起义欤。)
抑下能熏四义中。初三次第兼前义表义(有胜用义云若有生灭。有增灭云若有胜用。)如此不立如何可有仔细欤。只兔角分欤。可寻之。
一。能熏四义事。
私云。有胜用能熏胜用。强盛胜用(不及沙汰)。良明五师云。异熟心心所等无间缘之用。何不成能熏耶。
一。有增减事。读师云。有增减减上声可读欤。减平声欤。延公云。有增减上声读付。良明云。念无减欲无减等左样欤。读师云。二样人人读欤。先上声读欤。读师云。可增能熏常事欤。闻熏习但加明利等欤。可减能熏何事哉。大悲阐提菩萨熏习。可减能熏申样。又二无心定熏习出欤。此可增熏可申事也。良明云体次第成。减申诚减也。延公云。十地位漏无漏间杂本后间起等增减沙汰。但难意。答。入间以去唯增也光胤云。寄转齐种子申样。光胤申云。无漏后有漏起无漏减见可减云泛尔可减也。可减能熏难申。一法次第减时能熏。别体物继起。减熏习难申。光胤申云。二无心定云可减熏习。入见以去熏习云可增其外熏习增减外熏习欤。然论文。可增可减云。非增非减不出。可增可减。只能熏体可增可减事申也。熏习见入事。如此增减。法能熏也云意欤。读师云。有漏对无漏根本对后得。胜劣增减云事。可有佛果胜劣之过。佛果本后相对胜劣。成事余三智对真如缘不缘。胜劣可谈故也。佛果胜劣云事。一法自类相对事也。
一。唯七转识乃至有胜势用而增减者事。面面有胜用增减二义别举事不审。光胤申云。有胜用有增减。二义限能熏义故。能熏即别举之。第一第四余通义。别能熏不限义也。何不举之。上所熏无此仔细故。唯异熟识具此四义。别不举之欤。
私云。付之可熏性义限所熏义也。何不举之耶云。不审。
一。读师云。能熏识等之能熏有仔细耶。只识申能熏申如何。后被谈样此简异熟识词也。
一。如俱有因事。俱有云同时之因果故例也。
俱有因。小乘举。同类因大乘举事不及沙汰。重可沙汰之。如古闻书。
一。此二于果之二。现熏种自类相生也。唯依此二二异也。不及沙汰。如古闻书。
一。是谓略说之略言事。读师云。此一切种之广释也。但略犹广释样欤。
私云。此一段节节可有沙汰仔细多。不及委细评定。复审之时可决之事多。延公物语云。佛果悟极故无熏习。吾等者无性类。乃至今日为增之类迷极。又不可有熏习之义由故良意僧都大悲阐提之时欤。加难。善信房随分疑由申。良英物语。读师云。诚迷极吾等也。此外何可迷耶。
以上光胤草分也。以下光胤草。
有云。花熏苣胜喻者。唐土土器花入。花香彼土器。其香。今此苣胜者器物名也。可秘之。
天文三年林钟二十三之天对学专房一交了。愿以此小因备恩所得脱今法久住慧解开发之业耳。
右笔本主英乘
论第二卷闻书第二
论第二卷闻书第三
第三十二日(自此识行相所缘云何至即能量及果此三体无别)
读师云。于初能变十门。前三既明毕所缘行相二段。今辨之。付之。本颂法相生起次第。所缘行相次第置。长行唯识转变为次第。行相所缘列之。听众不审云。答次第本颂·长行意趣尔也。而问先任本颂次第列。无左右此识行相所缘云何如何。读师无解成败。
私云。疏论问起中乃至。然以唯识转变次第。云云。问以唯识转变次第为问也。
一。私云。付今释段有重重子细。问以唯识转变意趣。行相所缘次第。略答任本颂所缘行相次第(谓不可知执受处耳。)解释时亦如问次第行相所缘列之。推之略答先任本颂牒举之。解释长行意趣。如问次第。明之欤。私推也。此趣疏粗见。读师云。长行唯识门。既改本颂次第逆次列之。行相所缘事也。于所缘之门如本颂次第举觉。处执受次第置明之。以之推之。只无别子细。长行本颂逆次牒取明之……上所明法列。广释时就近末牒取明之常事也。不可求别子细欤觉也。但疏本颂长行次第事。释之子细见良明云。所缘相行次第如疏申。有子细。长行行相所缘列之欤。如此既逆次列之上。事所缘之内逆次明欤。读师云。先本颂次第长行列之事。只逆次第分也。故所缘内逆次也。自元悉逆次明之本意故。如此逆次明之意趣何事。肝要唯识转门为次第故也可意得欤(此分治言了。)
一。不可知事。
私云。不可知云无别体。所缘行相上不可知故。故为别门不明之欤。若不可知别门。受俱门入相应门事如上记。付之不审。长行明之时。所缘行相悉明毕。不可知者谓此行相极微细故等云为别段明之如何。答此难文欤觉疏云(此识行相所缘云何之下也。)后别解中即自疏出义有别故。云云。意可知。云云。
一。第八识所缘五尘境如五识所缘法法不明之。器世间和合门明之。不及沙汰。
此事有沙汰事也第八缘五尘转聚集门欤事也。
一。有根身事。读师云。读上疏。疏云。以根微细不言根。但言缘身。恐无根色。以别根为首标其总身乃至。总身之中有别根故。云云。秘引有义不存之。许之意欤。可寻之。根身双举二失遣也。可见秘。
一。执受言事。
私云。摄持义当安危共同领觉义当能生觉受欤否事。重可寻之。今度不及沙汰。
良明云。以往安危共同限种子云误申人欤。读师云。延范也。
私云。安危共同执受广可通种子有根身也。论文勿论也。
一。安危共同安危事。古来之沙汰也。安危者何义耶延公云。古二义也。只安否任第八义也。则善趣第八安也。种子随安也。恶趣第八危也。种子随危也(以上一义)此义样读师被申。不分明一义云。命终移他界时第八云危。本有长时位第八云危。种子亦尔也。读师云。先年训论之时。净恩房法印□第八样知被申事忆念之。云云。
一。此了别用见分所摄事。读师云。常总别二相取行相时。心王了别行相申了别相当欤其了别见分行也。云云。光胤申云。疏云。类体亦然。云云。自证分了别用见。自证分了别常行相各别行相只缘境了。
私云。一旦不审也非定量。以此趣论义作存也。
一。若心心所无所缘相等量事。
私云。此量存安惠正量部。安惠所缘相所执无法云。正量部缘心时无似所缘相状云师也。余十九部非所破。许似所缘相状故也。其相状习能缘行相故。异大乘也。但。许所缘相故不破之。
光胤申云。此量可有自语相违。缘青时云应不缘云故。读师云。置汝言故无此过。云云。光胤申云。上缘青云少乘云缘事也。下不缘云归大乘实义云不缘欤。读师云。尔也。云云。私云。此下论义。如同学抄。
一。若心心所无能缘相量事。(私云。疏云。别破清辨。合破安惠云云。)读师云。清辨青目三论之样异也明匠古疏见。清辨空坚木灰样也。青目木灰样也。所空之物体虚实异也。
一。执有离识所缘境者事。此除正量余十九部计也。不破十九部。其宗计替大乘姿释也。私云。少乘所缘心外境(当大乘申本质境欤。开悟情所执无法也。)相分行相。见分体事也。大乘所缘相分。行相见分。自证分。体事也。
此一段正成三分段也。二分上明毕故。正成立自证分也。故大少所缘·行相·体事三出。遂大乘体事自证分。成取也。
一。小乘行相相似事。当大乘所缘相似相分相似也。故上行相相似下申所缘相似当欤。
一。大乘行相各别事(当少乘识受想等相各别故各别体性相状二重中相状重也。)故下行相各别上申相各别故也。(当相状重欤。)上云相各别故不云体。兼相状各别故。相云体相相状相亘也。下识受等体云不云相。相状上行相各别云毕故。所残偏体故。
一。成自证分寄忆念寄量果二故。
一。此若无者应不自忆(等一段)事。以忆念成段也。读师云。忆念所缘忆能缘忆二。所缘忆事种子熏习分被意得。能缘忆事自证分。不可成欤。专今所明道理也。假令昨日花见事忆念时。花所缘也。见意能缘也。昨日花面白白。忆念所缘忆也。此昨日见花时。种子熏故。今见分相分昨日熏置种子生。昨日花见心忆念之(以上所缘忆也。)昨日花见能缘心。返忆假令向花。何虑知忆事。何物力忆念。种子熏习由。昨日吾心缘种子熏置事。其种子生。昨日心忆。熏习由也。故自证分昨日花见见分心缘故。今忆之也。光胤申云。此上一重不审。自证分见分虑知内外。粗细不同。自证分缘之事。至极自证分忆因。(自证分忆云事。道理也。)见分。曾不缘之。何成见分。能忆因耶。读师云。自证分见分一体故。成见分忆因也。光胤重云。一体申总事也。今其一体心法。犹四种差别分虑知分齐意得。后三分缘用宽狭粗细大异也。见分返不缘自证。何自证带虑解力。见分忆因耶。假令自证缘见分物。自证物忆事。见分忆因。其故见分虑知缘故。见分昨日事虑忆。由事。自证为见忆因事难思。读师云。此事此也。可被略。云云。
私云。此事以前不审受又寄种子熏习门可成欤。可泛思之。不及记之。
一。然心心所一一生时文事。以量果成段也。读师云。量果事常绢布喻所量。尺丈喻能量。积数智喻量果见。尺斗取不积数。不可其果利。尺取为何。果者利也。则成满义也。
第三十三日(自又心心所若细分别至鬼人天等所见异故)
读师云。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以下。四分之段也。四分建立量肝要成第四分量也此量意许量云事不审也。言陈量见延公云。古来言许之诤欤。云云。琳舜房云。四分建立量。枢要立量也。论心分既同应皆证故量之样意得易。云云。延公云。抑四分护法不共之谈门也。安惠一分。难陀二分。火辨三分也。何置有义有说之言不立存。于护法一师之前寄开合明子耶。尤安惠等之义出破之。遂四分圆满之正义。出可明之。例俱有依开导依明风情。云云。读师诚尔也。云云。光胤申云。火辨自证分论义申才学。有义火辨二分师。云云。正义不破之四分家。一分二分三分之理存故不破之云云。若尔不破余师一分等之义此意欤。云云。光胤申云。付此若无者谁证第三等文。小乘本法大相少相之三重立才学。第三分可尔。第四分立。颇似无用。读师云。第四分。第三分证心。不证之可有过。故见分返不证自证分故。此道理之第四分也。良明房五师云。见分之外第三分立事。为见分之量果也。又为第三分之量果第四分立。返返难思。能量之分见分也。自证为量果也。废立之源更能量之用非立自证。能量见分满足故也。光胤申云。偏量果第三分立自不可显。心心所。一刹那自显故也。故为能量自证分立分。又为量果勿论也。凡所量法返成量果事。能量所量之外量果事。所量量果外能量立习。自证分建立事。专见分能量立志。
私云。此事一旦评定也。相分之所量。返不成量果故。第三分立事。量果门本。凡所量返成量果者。后二分相缘也。
良明五师云。不应见分是第三果。可读欤。云云。光胤申云。非量比量之见分返不成现量自证分之量果现量自证何成比非量见分之量果耶。读师云。量果以尺丈量物时解数智也。恶解数成论之义。岂可然耶。故比非量不成量果也。现量所缘证之故。比非量见分虑知其任证之故。现量成比非量之量果也。
私云。此上见分返成量果时。通现量疑。一时之中不可成量非量故。比非量见分返量果成。可成也。不可见分一时之中等释此意也。
读师云。或量非量或现或比事。量非量对比非对也。云云。长春房云。两重相对无用也。初对可满足。云云。读师云。初量现比非量对。第二量中现比对也。凡非量非量也。二量章云名三量章申度事也。但三量之中正量云现比二量也。非量彼章明付正量立名也。
一。以无用故事。延公不审云。以无用故。总可缘用及义。无用云。样闻。总无用行付第四分第二分缘道理。光胤同心此不审毕(道云。涉重缘过。云云。)
私云。但案之。第四分既第三分缘。第二分缘事缘用及。何申无用云也。无用缘。
一。读师云。众生心二性等一颂。更现文样四分之证。不闻假令相见二分事内外说。
一。读师云。众生亘情非情。有情限有识类云事。上利乐诸有情之时沙汰事。不审也只同事觉众生非情通说光胤申云。生生灭生贯。生灭起尽通情非情。有情心类也。故狭欤。
一。面面不审云。如是四分以来段。一分立段科。或摄为一。为三为二三分二分之义也。何别为一分之段耶(是一)就中或摄为一意得只一分立。摄为一申。读师云。诚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既此段一分说颂引正一分段也。但为二为三事。上三段二分三分四分。明故。一分立时。次第入一分立故。为二为三出来为一成志也。会初难次上二三四立一分明。只一分立。上开废立明毕故。一分云四分等合一分云事显也。为简异安慧等之一分也(以上会后)
一。所言处者一段事。读师云。共相不共相事。唯识门皆以自所变也。但共不共。其共相。疏多人所感故虽知人人所变各别名为唯识然有相似共受用义之释可意得也。相似共受用之物共相云也。此共相种子。云共相种子也。共相即种子意得读师云。如众灯明喻能喻也。符合。此世间极成事。此小乘道不意得。延公云。此喻小乘经出故云尔。付其喻。大小相替样。云云(私云。众众读欤。读师样读之。)
一。器界能变三师事。光胤申云。一切有情业增上力之文。更初师证一旦难成。业增上力被起器现居器。总业无共。所起器现居也。初师此文为证样不审也。琳公云。一切言为证。延公同心。尔也一切言证也。云云。光胤云。一切云一有情限现居器。一切有情当时业起器变云意也。其一切申。一人之前一切有情业所起器变更不顺文料简也。证文云。顺文分时事也。当座虽委细不申。此趣申也。琳云。证姿虽难领解。一切言为证见。下会之时。经依少分说一切言。云云。以之可知。
一。第二师护法假叙别义破月藏。云云。月藏护月也。故初二师共护法假叙也。
一。当生事论义也。限此界当生之旨。评定一结。延公云。现居器变程如何。假令居南州人现居南州变欤。又此一三千界分。取云现居欤。
私云。此不审限南州欤通余三州欤事也。
光胤申云。一三千界现居云与欲界同正义差别如何。延公云。正义他三千界欲界变故。
私云。延公申趣当显轮集之意欤。
一。当生界当生疏二释。当座谈义之趣。初释次生当生云。远者不变云故第二第三以来远当不取。第二释远当生取也。
一。读师云。当生言限此界当生见。器将坏时既无现居及当生者等能破闻。他方界当生。何无当生之者耶。光胤申云。此界当生限。当生时疏第二释。意得远当生取故。何无当生者耶。意云。此界今坏遂成又生者此界当生也。读师云。今被申趣新起世界当世。今坏世界当生光胤申云。今当生成坏等分别申事。只此界当生坏成。此界成坏此界也自元自业当生定故。欲界人趣业。具足人人趣居人当生也。遂可生此界故。今坏遂成可生。何不言当生耶。
私云。如此远当生取。不可混护月之义。护月取一切。第二师限此界不取他方。故疏云(经依少分下文)此似月藏非实月藏计。似为有救狭于月藏。云云。
私云。同学抄此界欤他方欤论样不审也。难虽他方有情可生此界人可云当生以见。他方当生此界。他方界当生也。此界此界生。此界当生觉。能破文取合见时。此界当生限故。坏时此界有情移他方。此界有情故。无当生之者。现居。何物变耶。他方界坏时他方可生此界者变也。
一。又诸异生厌离有色文事。上破月藏。变下无用难事也。上付圣者致难。此付凡夫现无色身无用也破也。上难必限无色难事。只举至极欤。下难限无色无身由以破也。读师之谈大纲此意欤。
一。设有色身文事。此付无色破大众部无色许色身义也。读师云。粗细悬隔上下相对。何地义也。必不可限无色故此本不可限无色。云云。诚粗细异道理付何地同事欤。乍去此文子细。无色论之也。延公云现色身由无用云事如何。第三师一切欲界悉变。现居世界无用。光胤云。身若往彼可得持身之道理意得故。无用。第二师义实无用也。
一。此说一切共受用者文事。读师云。共等四句事。大纲可有沙汰。初共所变。次共受用也。余三句共不共尔也。延公云。初共次共俱以所变意得样春识房法印被申欤。
私云。俱所变难意得义也。初所变次受用四句易知山河等共变共受用故。共之共也。奴婢己田宅自他共变。不共用故共之不共也。扶根尘共受用义故不共之共也(初不共如何。共变故相分移变。扶根尘有情不变之句欤。可寻之。)他正根变不共。受用不共也。安慧不尔。至下可知之。
第三十四日(自诸种子者谓异熟识至卷终)
若定等力以前不听闻之。以传说记之读师云。诸种子者卒尔也。但上谓诸种子牒欤。云云。
一。此识性言事三释。不及委细沙汰欤。第三释本识缘无记边不缘善等边欤事。古来沙汰也。延公。三释中三性门之性释。第八种子。疏略样觉也。一向性门同性计为由故。
一。无漏法种文事。从余相分之才学。读师延公评定但这题目也。云云。
私云。不共相种有共相种事。扶根尘共不共二种亘样见。不共相种取初不共。共相种取次共欤。不共中共二边分也。
一。正根受用二师。安慧共受用云。护法无共用云也。于共变者。二师共许欤。延公云。海月海老目物见。云云。海月上海老时。目力物见也。余处时物不见。云云。他根共用事证也。海月云名。海月云欤。读师云。此事诚事。净土宗他力本愿证引之。但海老。云云。以上传说分。
一。若定等力文事。以下直听闻之。读师云。此文沙土宗引性相决判论依他力时通途性相破事。乘弥陀本愿时。一念十念往生不可疑之由。净土宗圣教。云云。
一。变声光事。
光胤申云。声依第八击发暂时现事常习也。光依何缘第八前现不现。若依第六定通在之其定通力也。业力分不审也。若他有情第八识光色变时事欤。其他有情第八变何缘现不现不定。又若杖第六所变者。定通果色。何云业果门耶。本质。第八业力法尔变之。如三种境常变何现不现不定耶。
一。光影假色见。第八缘假色耶。定通门别事也(业果门不审也。)无解评定止毕。
一。堕法处堕言事。摄义疏。
一。相分心等不能缘故事。光胤申云。第八假令缘心时。相分心虽无实用。何第八有无实用境缘云过耶。心法法尔相分心缘虑道理也。若有之心法体多成故也。必然法尔道理相分心缘虑事。第八僻事。
一。须彼实用别从此生事。疏生起问。可见之。延公云。问假法出答之时无假法沙汰如何。琳舜房云。变无为等等等假。云云。
一。量难测故事。读师云。不可知由。微细难测大异也。此文第八缘粗境证也。延公云。行相所缘不可知亘释。此样不可知门别开。云云。
私云。此料简颠倒。行相所缘外。别不可开道理闻。
一。如灭定中乃至。应信为有事。延公云。此答见云何是识乃至行相难知之问。只行相难知分问事。第八识体道理立入问欤。光胤云。其此问答符合。问。行相难知样寻间。汝灭定位。不离身识习。其识行相意得云意欤。但见疏应非是识。云云。延公料简符合。应信为有信言又尔也。读师云。文殊讲式求罗待风生者。海月事也。海月当风多也。云云。延公云。讲式求罗女后岛鬼(女鬼欤)也。男方风待孕。云云。传说也。直不闻。延公云。共中不共出鬼等所见猛火等。初共第二不共俱所变云。
春识房法印说样。水外猛火相分。云云。读师云。水相分猛火相分同时变欤。初水后猛火相分前后变欤。其样篇篇不审。云云。
一。变声光等等等花色花香。云云。花香花色物。花开春时分事。多时暂时物类欤。
二变废立一科法门也。不及沙汰。随言实用有无三类境相摄不及沙汰。
右一帖第三卷初抄一帖被抄之。为令卷于别私此帖一帖沙汰毕。写本草主自笔本第三卷初帖一帖之草子也。愿以此微功为生生世世慈尊值遇唯识发文慧解开发上生内院下化有情四恩报谢之因。南无大明神令法久住如法修行速生净刹断妄证真。
天文五年五月十八日。
药师寺学徒相似僧英乘
同二十五日对了胤院一交了。
论第二卷闻书第三
论第三卷闻书第一
第三十五日(自卷始至如无记法善恶俱招)
题号被让第一卷毕。
读师云。初能变八段十义明中。前卷二段十门前五门明毕。今当卷始第三段明第六心所相应门。延云。位乃至未断于一切位宽取上。名此广名举读师云。前卷沙汰样宽。名为显过失尤重之义举狭名欤。
私云。异熟能变限七地以前义。殊不审事也。限七前已前。乃至未转初能变外位举欤。凡不审也。
光胤申云。殊此。阿赖耶名举意欤。其故。位广举故。名广名出。无样初能变识通八地滥(此限七地义意也)。又本颂初识云志可唐捐故。别狭名举可申欤。读师云。其。先本颂初识。任其名出。更无烦事也。琳舜房云。疏举初狭名。释识宽体故。(云云)举狭名为其由见。(云云)。读师云别狭名举事。今道理立样不可意得。只事。名狭故狭名举云。体乃至未转取故。广云宽体欤。光胤申云。以前申样。别宽体。必狭名释。道理。此位广举故。名别狭举。颂云意趣显。名体宽狭委曲。凡前卷长行。阿赖耶名举事多。但位广举事处无此委曲。位广定今段。此子细狭。名举故。疏举狭名释广体故云欤。琳云。常与常恒与恒同意欤。读师云。只同意也。
延公云。以是遍行心所摄故下疏虽复不增亦不可减等。(云云)。此不增不减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意得。遍行心所。余心所俱第六识等前也。其故余心所起不起不定。此五心俱起故。遍行也而第八识。五数相应。相应数不增不减。余心所样。定俱生灭故遍行也云意欤。读师云。以是遍行心所摄故。上恒与此五心所相应由子细。付其定俱生灭之故。遍行也云意也。
读师云。触谓三和。返返不审也。三和根境识也。则触体云事不审也。三和成触师申。其下云即依彼生令彼和合随因果名三和。(云云)。如此烦随因果三和申。只始触谓触境为性申光胤申云。此事泛尔始论申事。诚不审也。此诸教中触三和说。故付教说云触谓三和欤。
读师云。分别变异事。此名目论始申名目。下此训释不意得。光胤申云。此名目。中边对法等之说也。写取教说云分别变异。故下训释之欤。
读师云。触谓三和。分别变异。触谓分别。三和变异申。尤可然。(云云)。
读师云。变异者三和之功能。分别者相似义也。分者相似之意也。(云云)。
和云。分去声读分意。分平声读相似意欤。可寻之。
光胤申云。显轮集分别者了知之义。(云云)遂领似当样见。以释论了本论。以子了父。则释论本论义趣相似。子相似父故。以彼达此(取意)此了知义。殊别义异样见。遂领似同也见。此样可寻究事也。
读师云。百法作意先说。唯识触先举事。论义也。现行前后触作意故。唯识此意也。百法举种子位作意先说也。
延公云。现行后。触触境。作意引心。寻时。先作意心心所引令趣各各所缘。后触令触境样。触前。作意后云事不审也。光胤申云。触境之境总相境引心之所缘各各别相时。先触令触总相体。后作意令转各各之别相故。触前作意后。读师云。付延公不审今不审。触境引心行相差别被寻欤。其。总相别相替故如光胤申不可有劬劳欤(云云)读师云。总今不审不意得。下作意心所处。至可有此不审。(云云)。延公云。此先举触事仰出付不审也。(云云)。
私云。受想思等之等。等作意等之余心所欤。
一。触依彼生令彼和合事。读师云。此因果返返难思。触依三和生。既三和合勿论欤。然又依触和合云事如何。长春房云。同时因果。常以义前后申事常事也。虽然此事返返不审也。一三和触前和合见。乍为触因。又触后置依触。难意得。(云云)。光胤申。云触三和互为因果。触依三和生。三和依触云事。别有何苦见耶。
一。故说为彼之说言事。读师云。彼者指何耶。光胤申云。二和欤(云云)院主云。上触依彼生之彼也。光胤申。其志同事也。故说为彼之彼。上触依彼生之彼也。触依彼生之彼。上触谓三和三和也。
一。说言事。论主上触依彼生云。彼自指说云欤。其不审也。读师云。余教事说云可尔。一行之内吾释事说云诚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此为彼之彼。上彼言指。说云余教事也。以前申样。余教触三和说文说云也。彼三和事。圣教说为三和云意也。
一。胜彼识境事。读师云。胜言事。疏三义。委细释之被读上之毕。
一。分别变异性用欤业用欤事。及沙汰大都性用取。由多分评定。此事古论义欤。或性用或业用云意欤。或性业下地也。(云云)。古闻书可见之。延公云。谓根识境以来文。业用之训释云样。(云云)。多分评定。此事不可然。三和分别变异等之训释。可为性用之训释。(云云)。光胤申云。既似唯起。以来业用之训释欤。(云云)。光胤申云。既似唯起。以来业用之训释欤。(云云)。良善房得业云。今段时心心所行相作业·体性·作用事可有御沙汰。(云云)。读师云。亲用显性。疏用显业。(云云)。性体近作用。根付用欤。业聊出疏远之。用欤。(云云)。
私云。行相显示取境功能作用显他依止功能。(云云)。
性业二用事。不及委细沙汰止了。
一。为主胜故事。思心所于行蕴为主由。行造作之义故。读师延公一同评定。光胤申云。行身语等业。自当造作欤。谓邪正等即身语业之释分明也。
一。举此摄余事。读师云。思言摄余法云事欤。又举思显余云事欤。光胤申云。谓触生受。近而胜故。之样以见之。上文思。为受想思为依者。且思一法举意得。举此摄余劬劳无用也。举一法教琳公云。上五蕴门说故行蕴云欤。
一。极相邻近事。读师云。触所取可意等相。受所取顺违等。差别事。古来不审事也。可意不可意。当座心□云可意。不□意云不可意。顺违不依当座可意不可意。始终其人顺违也。譬婴儿甘毒。彼毒婴儿食之悦故可意境也。但遂成毒故违境也。
私云。灸治。当座。不可意也。遂顺境也。
光胤申云。古甘药顺境也。甘味可意也。(云云)。遂意同御谈欤。延公云。浅分可意不可意也。深见顺违欤。光胤申云。第八缘违顺。但不分别顺违。顺违对傍根处见之也。第八受身上违顺不思故。可意不可意门中容俱非相取欤。既顺违门顺违。可不可门取俱非故。以之可意不可意顺违相异相知。(云云)。读师云。诚尔也同心也。院主云。今样。顺违可意不可意殆相违。邻近者难云。可意相取边。受又取违境故。读师云。相替样申出也。大纲邻近相似勿论也。(云云)。此分尚不审也。
此二别相差别事。古来大事也。今度沙汰此分也。
一。然触自性是实非假文事。读师云。非即三和。则是实非假宗也。延公云。非即三和宗。只非三和云也。其非三和果利。遂成体触事先置。宗立样非三和云也。譬有性非实量事也。是实非假成触别体故。成六句别体量事也。故触别体量。是实非假量也。读师云。此事触别有体量沙汰也。中中不可及沙汰。
私云。六六法中。是食摄故。能为缘故。三因。三量也。必受等性等等余二量同喻欤。等言等爱勿论也。其外事也。
此事不同文。只当座分也。
一。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事。读师云。惊字事。何读。光胤申云。读欤(此事先年东院云。寒夜警鹤本文(云云)。)读师云。常惊字。今义符合(云云)。
此事。惊。警勿论也。
一。听众评定。曰现行可有警觉用欤。光胤申云。先年松林院御讲问(故僧正百日佛事)。之时。知足坊顺真坊僧都。论举警觉为性现行性用也。东院云。论举种子性用(云云)及争论。
一。杂集师可有应非遍行之难。虽然先举不异定故之难(云云)。读师之说。
一。起爱为业事。读师云。违境起爱样如何。光胤申云。下能起合离非二欲故。(云云)。离欲时起爱。则违境取起爱也。其起爱样。离希求。染著相故爱也。古物见。面面评定曰。着时希求。离思希求之义故。爱起不审也。更厌离之边爱。光胤申云。违境取时。必厌离境爱起。违境取。爱起事。违境取时起爱为果云。假令此处厌欲住他处时。此处违境也。此时他处起爱故。违境起爱云也。或违境取时。嫌境自身起爱也。生地岳人如爱自身也。
一。非二欲事。光胤申云。譬机我前取合欲也。此机处押离欲也。我处取。余处。人前存。非二之欲也。(云云)。读师延公同心也。
一。似因之果应皆受性事。延公云。似因边受性意得故。一切似因果可受。光胤申云。于受似触边云受自性意得。何一切似因可受云耶。受体定置其上似因云故。延公云。此似因边受体云故。受体更似因外。一切似因边可受。
一。领纳属己属己事。一聚欢戚异由事。不及沙汰。
私云。此事古取譬。律家样大齐佛事入时。众僧欢戚分。佛事入欢之。不入戚之。知事受身上属己取之事欤。
一。施设种种名言为业事。读师云。寻伺粗细发言差别事。亲疏二重可意得欤。想分疏。寻伺分亲也。
重意云。想取像境分齐安立故。疏名言施设由来。寻伺于意言境推度正发言。故亲发也(要云。寻伺亲想疏故(云云)。)
一。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事。读师云。性业二用事。古论义也。中中一向可有略(云云)。
一。而时依同所缘事事。光胤申云。瑜伽五十五。时依时等依等云事不审也。等者等义也。等。相似齐均之义也。时依只一无有二。何云等耶。院主云。时依一。付能依彼时此时见置云等欤。重意云。付能依门云尔也。
一。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等第二复次事。
光胤申云。六识异熟。异熟。苦乐也。何云。异熟故唯舍受耶。读师云。此真异熟也。
一。此识亦是恶业异熟事。读师云。此问。狭恶业出事如何。此问狭。既许善恶之征欤。院主云。见疏。善业可受无记寂果。恶业所感之边舍受难思见。读师等云。问。返质亦尔也。(云云)。
私云。返质如何。彼师之前善恶不齐意得故。
第三十六日(自如何此识非别境等至随所应说非谓一切)
读师云。互相违故。识与别境等余心所相对互相违。(云云)。可见疏。
读师云。胜解印持曾未定境。此识别未定事始印持义。任运无始缘三种境。始印可决定。又未定分。无何缘之心无胜解也。加样时。胜解细细难起欤。又佛果未定事。何事始印持。胜解光胤申云。佛果五心中决定心申事欤。诸佛先决之分也。未定事始决定。自元决定。
私云。此事胜解曾未定境转印持故。佛果难有。决定心必未定事先立决定意得事。可相替决定心欤。但决定心。必寻求心先立决定故。决定心未定边决也。然胜解同事欤。
一。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文事。一境别缘论义也。不入论义巷。凡定专注一境一境。何样见事。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定心转多境勿论也。然一境别何申。凡随时一境转事。散心尔也。定心必一境云事如何。推之定必转。加行所观境故。加行心之时境。定中缘境一境云事欤存也。愚意如此。(云云)。光胤申云。定能令心之论义。随加行心欲观一境相名一境。(云云)。此词一境云事。加行定中境相对一境云事。不见。加行心前不见合定境一境作见读师云。其词加行心。定中境一境。欲观事。意得无苦见。(云云)。光胤申云。常论义第八定所缘俱虽新新起能缘专注任运依。一境别缘意得。只能缘思付。定境可定事欤。然加行心前境定置。此境转时。境设多境。能缘境分齐定故。何式随时散心境对此云一境欤。如此加行心前一境意得。定中境加行心。境一境也。读师云。只今专庆申通如何。珍样被申。吾谈其意也。(云云)。光胤不及申子细止毕。
私云。读师被申一境样。加行心境定中境一边一境云样被申。光胤申趣加行心。境定境相对一。不见。能缘心境分齐定置。此境转思随。境数多一境申也。定能令心论义。新新起随加行心欲观一境相一境云事也。论义申竖见一境。今多境随能缘一境云。横见一境目也。其义同事也。然读师义其趣异也。读师对加行境一作。光胤义对散心境一作也。
一。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文事。光胤申云。有间断故之由不审也。六识相应时。识体间断之物。随其间断。第八相应。随其不可有决断。其不见所依识体之样。第六识恶作等间断。第八不可相应申。五数心所可尔。第六等俱触等间断故。所诠间断事可依识体之俱触等间断故所诠间断事可依识体之样故。读师云。诚尔也。(云云)。光胤申云。此间断付其体。自性间断法云意欤。其。第六识设现起。恶作等不现起位多。是即此恶作等自性间断法故。如此间断法。第八相应。第八一类相续识故样间断。一类法不俱故。有间断故为由欤。遍行心所。自性间断法也。其故六识相应时。识体现起时必俱起。有心位此心所俱事。无力识体现起时。随识体事。间断其识体。法尔间断法。随其理也。此遍行心所自性。间断。其识体起时。此五起事以可知之。故第八一类相续识法相应也。读师同心。重申云。睡眠睡眠位。不起。悔恶所作时事也。分位少法也。
付之。疑别境等有间断故法取。恶作等。六识现起位。不现起事。此疑面面评定云。上别境此由可立虽然有别由。故略之不出欤。(云云)。
一。定非异熟异熟真异熟。(云云)。非真异熟由申。五数心所同事。何定非异熟为其由耶。读师云。此句恶作等第八不俱由。有间断法。非真异熟云事也。意无起性。异善染第八相应欤。有间断故非真异熟。为言。
私云。上异熟性故云。大异熟性第八。善染不定。不定四善染行等等等之。不相应云理。不定付无起事。第八相应疑处。间断非真异熟云嫌之也(真异熟遍而无断无间断。尚难意得子细。)
一。真异熟界趣生体一向同欤。聊相替样欤事。读师云。先同事也。延公云。心所实恒遍无杂义具。趣生体欤。然又真异熟欤。光胤申云。真异熟者。酬牵引业遍而无断变为身器作有情依之义。曾不可通心所。酬引业义作有情依之义。趣生体宗家(枢要义灯)。及异释。聊相替分欤(此事重可决之)。良善房得业云。界趣生体。取心所。相从可取欤。(云云)。
私云。趣生四义。真异熟四义。其义异也。如何样相替入门欤。
以上受俱门下。释论故实。余心所不相应由释也。本颂外谈也。此段可属受俱门欤。随上如何此识非别境等之下疏。当段解受俱中自下第二。(云云)。有间断故定非异熟下。上来第七唯舍门讫。(云云)。可属受俱门见。
一。三性门事。读师云。性类分时。善恶无记废立常事也。此外善染无记云废立。其时有覆染污摄。无覆无记立也。今四种立。无记二种立珍样也。有子细欤。良明房五师云。本颂是无覆无记云。第八性类无覆云付写之为开无覆无记四种立也。读师云。诸相应法论义时。今卷必同性故。第九卷此障但与等文取合。依义何为本哉时。第九卷为本一义。第三卷。不正义遣欤虽然唯相应门例不正。必同性故共许道理见。所诠样会。第三卷善染无记废立意得存也。善染无记之时。有覆不善染污一性。其废立同性云故第九卷不相违意得。
一。异熟若是善染污者异熟。面面难意得。(云云)。异熟何善染耶。余勿论相违事也。(云云)。
私云。异熟第八体呼。此第八异熟。若善染云意。无殊子细。
一。流转还灭应不得成事(评定篇篇。)良明房五师云。善趣第八方。流转不可成为言。意善趣第八。其性善故。不生不善恒生善故。流转不可成。恶趣第八方还灭不可成为言。意恶趣第八其性不善不生善恒生不善故。还灭不成光胤申云。善趣恶趣二立。流转还灭分不成作样意得。善趣云。第八善云意欤。第八趣生体故。摄论第八善趣呼欤。狭善趣第八不可意得。恶趣言亦尔也。只第八善恶云事。摄论云尔欤。光胤申云。第八善。受善熏。不可受恶熏故。流转不可成云意欤。然有漏善法熏可受故。人天善趣流转犹可成。何一向流转不成耶。恶趣流转。可尔。其不善分。可成延公云。业人天善。发业惑不善故。犹流转根源不可成。根源不成流转之果不可成意得。光胤又申云。必不寄熏习意得。延公云。不寄熏习此难难立。读师云。第八唯善。六识流转不成云意欤。(云云)。不分明。
私云。案此事。第八唯善不生不善。苦集之流转不成。第八唯染污不生善灭道还灭不成。为言。疏由集由苦释流转二字。由道由灭释还灭二字。聊其志显欤。此事一姿更难意得。追可沉思。
一。又此识是善染依故文事。延公云。此文第七识染净依似。(云云)。光胤申云。此文第七识染净依似。(云云)。光胤申云。染净依有漏无漏杂染清净依也。此第八识果报主为染净诸法为所依止义也。第八善染。互违故难为染净法所依止。为言。重意云。染净依之染净。杂染清净之用也。今染净法体性也。
一。有覆二义事。光胤申云。覆谓染法。亘二义总句也。障圣道故者。覆圣道义也。(真理云圣道欤。若又依他云欤。枢要释可见之。)又能弊心令不净故者。又一义也。此覆心义也。意云。其覆心令心不净义也。可清净物令不净。云覆也。重意云。覆圣道初义云覆月风情也。重意云。覆圣道初义云覆月风情也。月隐月也。无漏清净圣道不现前过失也。次义泥秽水风情也。水浊。令心不净过失也。此望染分依他过失欤。
不善此二义可名有覆。有别义立名。故不立有覆名(义灯释。可见之。)
私云。覆读。意也覆时读也。而自元如此有覆读来。禅僧多此事不可然之由申(云云)。乍云虽为误自元读来难改欤。
琳公云。覆谓染法者。障圣道故初义意也。不可属又能弊心之义。(云云)。光胤申云。此句亘二义词也。
一。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文事。无记二义也。面面评定曰。二义记别无殊差别欤。读师云。疏殊胜自体义释时。世尊此得此果记。(云云)。此释样殊胜自体义记别当果记意欤觉。光胤申云。初义当果记别付。当果记义。(云云)。次义记别因付。世尊此善恶果得物因记别给。延公。其因记意果得故云……当果记别义落付尔犹不审光胤申云。初义记言付果。今义记付因其趣异欤。
殊胜自体记别。疏释之云。世尊记此当得此果。体性如是可记别。故说名为记。(云云)。
一。心所相例门事。读师云。三师见。而随所应说非谓一切。第四师。第四师云事难思。例断舍门样。而意得事作立。分明。第四师云事。篇篇。论义加样事也。今加断舍更意得。
读师云。初师第二师护法假叙。第三师难陀师等多人为此解。(云云)。
私云。第三师摄安惠师欤。
私云。第一师例三性之一门。邻三性门置亦如是言故。此文相邻次尔也。又三性门。王所相例。能被例事。
一。第二师。例自相。不可知。所缘。相应。三性五门。所缘行相二门外不可知门开。例不可知门也。不可知者所缘行相不可知既例不可知上行相门例。不审。行相者了谓了别即是行相故。心所了别行相不具足故不例也。但行相不可知方例也。王所俱行相不可知故。此界无混乱可审定。缘三种境云例所缘门也。其所缘门申。三种境缘边也。其所缘不可知边。不可知例也。所缘不可知。所缘门例不取也。故论缘三种境之外。所缘行相俱不可知云。不可知门例之。
一。论不可知门处所缘行相词置事。所缘门行相门事欤率尔见觉。所缘边繁重之妨。缘三种境两重故。行相边不例之妨。行相不例故。但此不可知样显词也。不可知如何。不可知觉处。所缘行相不可知显意也。读师云。不例行相门。行相了谓了别云。颂长行了别云故不例也。泛尔行相门云不及了别沙汰可例。例相应门。才学也。相应门触等相应云。相例难义。五法相应门意得例。
私云。颂长行常与触作意等云。既五法体举。行相门了别举事欤。例相应门不审也行相门受俱门付。可有坚例难。受俱门付论义。同学抄可见之。行相门付本疏问答。可见之。
光胤申云。泛尔行相门。如何例耶。其行相了别故。若大方行相云词同故例之。假令三性门云词广。其性不善善替可例欤(今三性门例同无记故。此事。)读师云。凡行相门。可例之勿论也。如五法相应门。今了别云处。不例之义出来。(云云)。听众连云。如光胤申。泛尔行相。其行相姿立入。处寻出。不例云。所缘门时所缘内见边等。假实替申不可例欤。知如读师御谈泛尔行相云可例。而了别云。故不例。(云云)。
私云。此事诚尔。疏此通问答。
一。第三师事。例六门也。第一师例五门外加因相门除自相·行相·受俱三门。上五门(异熟。一切种。所缘。相应。三性。以上五门也。)并不可知门加六门。疏正义无违或合为一者。正义全同合正义不为别师云事也。若邪宗谬义假作别师。非必异说者。初二师事欤。初二师正义。不足处。正义不例门例。今此别师者第三师也。此正义正违反。初二护法假叙也。假作别师者此意欤。不沉深思。率尔向文当座暗推也。不可为定量。
一。私云。初二师不置有义言。第三师。有义言置。第四正义。又不置有义言不符合初无有义后方言有义胜者在初之掟第四师正义故。皆言有义。皆无有义。良明房五师云。亦如是言无简别故。由此师立事。如下能破自害也。但此师志可除因相。云简别云事欤。(云云)。
不自在故。所熏四义中。摄论别义立之。(云云)。
一。应一有情有六种体事。此难六处受熏。可有六个处种子体云难欤。又六处受熏。各生现可有六个现行第八云难欤事。延公云。此事古论义欤。虽有色色料简。通种现意得样通途欤。(云云)。读师并面面评定曰。下勿一有情一刹那顷六眼识等俱时生故之难。付现行破。有六种体。先种子分欤。(云云)。此分治定也。
私云。下破六眼识等。转识付事。然有六种体。第八现行指两重妨。但本疏文相分明种子分见论文次第亦炳然欤。
一。未见多种生一芽故事。面面评定云。六处种共生一果。不可有未见多种生一芽故之难。同类种故。若强如此难。正义意同类共生一果事。如何意得耶。读师云。六个处所熏处。共生一果。若生之多种生一芽过云也正义所熏处一故。共生一果无苦见。
光胤不审云。未见多种生一芽故。外法事欤。读师云。尔也。(云云)。光胤云。今此事譬取申时。谷麦等种六个处置时。生一芽事云事欤。将又一处。谷等种一种生一芽。无共生一果之义故。强六个处置入门欤。读师云。六个处置入门。只共生一果事欤。
一。熏习同时势力等故。付同类种子悉现行生事欤(但论义欤)。逢缘种生现此难如何。读师云。熏习同时。其分悉可逢缘云事也。
一。六果顿生事。此三目八万眼转救。私云。论文样。六果顿生。眼等转识见。疏即一有情有六本识。六果六本识见。
私云。转救付破。疏又如人二眼乃至。何必识多文肝要欤。人正根眼根一多事。眼根二可发一识云事。又如人二眼今文。并如众灯明各遍似一之灯释之可见之。
一。谁言触等亦能受熏转救事。此转救文段无殊沙汰。现文分也。
一。彼救非理以来能破也。
私云。第三师例因相门云事。遂所缘门例也。所缘门事自元正义相例也。
第三师三过。因相不目受熏持种过。所缘门因相门无差别过。本颂重言过。
后执受处后。一切种后。故云尔也。
一。亦如是言无简别故事。咸相例者取置事。不及沙汰。咸例申。亦如是言上门。依无简别。咸例云意欤。交付又亦如是者。程分齐词例故。心所事如心王相例云意欤。咸相例者取置可治定。其后能破样可知欤。
私推云。亦如是言。上门。咸相例云意。触等亦与触等相应之难更不符合。第三师例相应门故。此难立已成。故咸相例者。亦如是云词分齐。事如心王取置欤。第三师宗义牒。心王触相应故。触与触可相应难欤觉。触等等。余心所押回。自相应云事欤。
读师云。非谓一切词。第四师伺魂欤。光胤申云。第二师亦如是言样申故。终结意。第四师更不被伺。其上随所应说。二句中第四师义表说申。非谓一切返咸相例者词也。遮第三师非表自义言欤。重云。上咸相例者。意得样。非谓一切意得。
前后表纸纸数五十枚在之。在判(私云本云)。
天文二年六月八日。于社头墨绘屋。以自笔本。数日之间书写之了。
南无大明神慈悲万行菩萨。今生必得大菩提心。胤继一去年七月十七日一寺没落毕。此闻书一部大略失堕了。不足分可有书写存间。此帖书初了。愿者以此结缘。拟治承之再兴者欤。国土安稳。上下泰平。令法久住。利益有情。临终正念。往生净刹。二利行愿。速到不退。
昼夜各三遍。拥护修学侣。龙华三会中。必当得解脱。
天文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夜。于灯下笔功毕。此帖初二卷具自所缘行相门一札在之。为令卷于别。二卷分别。一帖而缀之了。冀以此微功。一一善愿。速疾成之耳。药师寺末叶英乘。
同二十五日对了胤院一交了。
论第三卷闻书第一
论第三卷闻书第二
第三十七日(自阿赖耶识为断为常至诸有智者应顺修学)
恒转二字样如现文。一类无记性义道。性坚持种坚住性之义。可为转识可熏性义。总恒转二义以四义具足。一无记。二坚。三可熏。四相应(云云)。可见疏。
一。恒遮断。转显非常。
一。因灭果生非常一故事。因果简一非我。生灭简常非自性(云云)。光胤申云。因果变异义。变异前后非一形也。此简竖一也。横一者。其体非多一体姿也。
一。因果法尔事。下疏云。一切因果物非断常故云法尔(云云)。光胤申云。假令烦恼随烦恼等依智品简择力断后永无。因果物而未来永无。然因果物非断耶。不审。此不审法尔言可答欤。惑障法尔道理因果。非断常物也。而依对治力被断别段之违缘也。法尔非可断欤。读师云。尔也(云云)。
一。暴流三喻事。读师云。第一喻。漂溺水体欤。别有漂溺之物欤。法处漂溺有情令不出离。喻水能令漂溺之物。所漂溺别样见。水即漂溺意得。返返不审也。面面评定曰。云论云疏水外不出漂溺之物(云云)。良明五师云。法之时第八有情别之物不可取置。有情即第八故。水外虽无漂溺法喻符合。
一。因果法尔事。延公云。此因果种子欤。现行欤。通种现欤。凡义灯三释也。可有沙汰。读师云。凡因果譬喻门之因果。种子欤现行欤事。古来寻事欤。无左右可决事(云云)。
一。光胤申云。此御沙汰。此一段。坚住可熏等之义举。恒转二字释。受熏持种限现行第八义也。不可及异论欤。不诸部小乘问答之时。三世因果明至其处可有御沙汰。随义灯三释。前因灭位之下也(云云)。读师可尔被略也。
一。非常可尔非断如何小乘难。现在位未来见遣。未来无云难欤。现在位未来体置无此难。
一。可许非断如何非常之返质事。光胤申云。小乘意。三世体性实有云尔也。但未来移现在。现在入过去藏存欤。然三世各别论。各实有。三世相对现在未来体见。各别故非常义可立。读师云。何申。既三世实有非常义难成(云云)。面面评定同心。
一。前因灭位后果即生事。院主云。灭毕生。灭生正同时申。读师云。灭位后法生。故同时也。光胤申云。小乘灭现在位定故。灭生一法见异时。大乘过去灭无灭立。生现在云。前灭位后生位同时。读师同心。延公云。此因果种子欤现行欤。光胤申云。今文出正义(云云)。尤例义灯三释可有御沙汰。延公云。义灯三释作毕第三释断。第三通种现释也。其种现种现同时之因果欤。将又种自类相生。现现现相望欤。等无间缘也。光胤申云。付前因灭位后果即生。谁因谁果之疑举。同时因果不符合。第三释分明同时之因缘。不见。初二释取合欤良明五师云。如是因果相续如流之下疏。分明自类相生释之(云云)。
私云。前念现种因果灭位。后念现种因果生(云云)故。第三释。初二合等无间缘自类相生取合。前后因果成。今正论前因灭位后果即生之分。其前后因果见。前念因同时种现因果。后念果亦同时种现因果。其前念种现因果。灭位。后念种现因果生也。重意云。前念种现因果。望后念种现因果样。现望同种望种也。为言。故第三释。今因果同时种现因果云。前念因有因果。后念果有因果事释也。如此释事无用。前念种现俱因。后念种现俱果取也。
一。延公云。何假去来之去非今要须。来要也(云云)。
一。果既本有何待前因事。光胤申云。大乘前因同时果置。种现因果也。若尔少乘意现在因位。未来。因果同时。不可待因云。大乘前同时因果。如何可有返难。延公云。果本来。未来体性实有故。然不可待因。为言。大乘同时因果时。果本来不可心得。本无今有之果也。何有返难耶。光胤申云。法尔本来未来体性具足。不可待因云难。其所以。若有因时。已有得果。牒计故。只因位有果云事见。因位果因果成。大乘前事也。何无小乘返难耶。
一。无因无果既离断常事。光胤申云。上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云云)果生非断。因灭非常云以见之。谁因无果之边不离断。谁果无因之边不离常。意得(云云)。读师云。只因果。断常离。总无因无果。不可离断常。总凡云事也。谁因谁果二边必不可相配(云云)。光胤申云。凡申时。少乘委断常离样可承之由申。二边相配如何。
一。所待因缘亦本有故事。光胤申云。所待因缘亦本有故。用亦应然之。意云。体本来。作用起待因缘。体样常住少乘转救。其所待因缘本来具足故。用可起成也。付之不审。所待因缘。少乘云。体性事。所待因缘。作用申。然争用亦应然。读师云。用亦应然。其故用亦应然之难。承伏。如体用治定。所待因缘寄会难。故既上用亦应然取置。所待因缘用亦应然物也。故亦本有故难也。光胤犹以执心评定。琳舜房云。读师御谈□疏。读上疏云。彼救前难言·未来用体·虽皆具有·缘不合故·用不起者(云云)故。用亦应然少乘落伏。寄所待因缘欤。延公云。古所待因缘。付体既本有欤。属用亦应然欤。及沙汰事也(云云)。
私云。此事诚尔也。古闻书可见之。
一。深妙离言之离言事。面面评定曰。疏如前已说者。第二卷也(云云)。
私云。当座评定第二卷也。不被指处推之谓假智诠不得自相之文欤。
一。观现在法等一段事。读师云。此一段既论义中中不可及沙汰。无左右难决(云云)。光胤申云。今现世一念上立曾因当果。假说之因果也。如此假说置分。少乘疑实因果门谁因谁果可遁。读师云。难义此事也。于弥勒院此论义。讲师舜良房·问者舜观房·客春善房·遂此疑不开止毕。专庆又讲问之时。为散不审寻申舜观僧都之处。其不审遂不散止了(云云)。
一。契会中道事。读师云。疏释样。中言中义欤。然尤中平声觉。光胤申云中时中风去声也。疏契道中字契当欤觉。样意得。论契会中道文言繁重妨。中契二字置故。明知中第七卷申样。非边义·中路义。中外契会。
私云。今疏契会样。以理合智故(云云)。第七卷可见合。
第三十八日(自有余部说虽无古来至尔时便入无余涅槃)
以下上座部之三世也。此师色心分。色法一念之间生住灭之三时经也。心法迅速生灭之二时经也。今举心心所为论也。此生灭二相时。法体之外无时体(异时不相应别云。或时外道申别体时欤。)法体即时也。亦生灭俱现在习也。此师过未无体之宗也。
一。凡此师宗。一法二时·二法一时习也。论生时酬因乃至。而体是一者。一法二时明前因正灭乃至。而俱是有。二法一时释也。前念后念相对前念因一法云也。此前念因一念间生灭二时经也。生时酬前生。灭时引后也。一念间生灭二时经二时云也。二时其体一故云一法也(以上一法二时样。)次二法一时者。前念后念云二法也(二法。体类色心样二法。前念后念云二)。此前念因灭后念果生。同时故云一时也。其前念灭者。非已灭正灭位也。已灭过去故不取之也。现在位立灭故取正灭所诠前念正灭时。后念同时生现在。前念后念芊继。前念灭位同时后念果生故。三世相续成立也习欤。前灭后生同时置。金三世云也。读师云。此师三世样不意得(云云)。仍面面听众。上件一法二时·二法一时样申。申样不意得(云云)。当座遂不领解。明日可有沙汰(云云)。读师遂自领解分被申样。此师前念生灭二时后念生现在念也(云云)。听众连不审申云。其前念灭位后念生位。同时欤。前后欤。读师云。前后也(云云)。光胤申云。后念生位。前念已灭无欤。已灭无此师过去位习故。现在一念习宗义违(云云)。读师云。非已灭(云云)。遂被申样不分明止毕。
私云。此事读师之说非也。日比无领解之分欤。
一。然离断常又无前难事。私云。故。如大乘无断过。过去无体故。如萨婆多无常过(是一)。又锁故。无谁因谁果之过。未来无体故。无过既本有何待前因过。
一。何容一念而有二时事。光胤申云。一期三世见。现在间生灭二时大前后二时(若年生位。衰老灭位。)以之寻一念间。虽迅速。何不经二时耶。读师无殊成败。
私云。大乘意现在一念上四相假立。一向假说之分也。实一念争有生灭二时耶。若有之刹那非极短。此上可立极短故。极微可分二云难。诚尔也(此事疏二)。
一。生灭相违宁同现在事。私云。此难破一法二时欤。难二法一时欤。延公云。此一段一向破一法二时。无二法一时之难之样。古沙汰。但二法一时难云料简。光胤申云。生灭相违宁同现在以下。至生既现有灭应现无。二法一时破文。又二相违如何体以下。一法二时破意得事如何。延公云。样古样。二法一时此一段破意得样(云云)。
私云。灭若现在生应未来下疏。生灭二法。定非俱时。相违故如明暗等(云云)。破二法一时见。有二法俱时词。故无余义欤。但又二相违如何体一之下生灭二法。此文二法一时破欤。时应无二难。无余义破。一法二时见。所诠一段文相相乱。难领解。率尔之间不及沉思。追可决之。何容一念而有二时。无余义破一法二时欤抑前念后念。一法前后。一法见样。又前后果二法谈样。今二法一时云。二法见一门也。虽然一法见事不可废之。体相虽殊相字可有子细。只体申。相词加。体只申时。一体见道理。相处思云虽殊欤。延公此趣被申。
一。读师云。灭若现在。生应未来。同萨婆多之义加难。有故名生。无故名灭大乘实义破也。
一。又二相违如何体一事。读师云。又二生灭二也。此灭非已灭之灭。将灭灭义也(云云)。光胤申云。付大乘可有小宗返难。大乘灭相现在立故。将灭义生相违。生位可灭义具足故(生者归灭一向记故。)读师云。生位忽灭义(云云)。加样申。不分明。
私云。生灭相违事。已灭灭不见难破难立欤。
一。彼不许有阿赖耶识事。延公云。此难聊。难欤。种子许。能持色心意得。三世之建立无不足。阿赖耶识无为由如何。光胤申云。因果相续义。第八识不。可立故云尔欤。琳舜房云。虽立色心能持。无色界入无心时能持不可有能持故。
一。断舍门事。光胤申云。究竟舍之究竟言事。以前分舍样闻。舍此位限。以前分舍立申究竟言如何耶。推之究竟舍别别意得。究竟舍。意云。阿罗汉位分无能执藏义。但究竟能执藏毕事阿罗汉位也(以上究竟义也。)此位舍所执藏之赖耶名(以上舍之义也。)如此意得。不尔究竟舍同事以前可有分舍欤。读师云。以前舍赖耶名无也。但究竟可舍义故。阿罗汉位可舍义究竟故舍也。究竟云舍也(云云)。光胤申分。一旦也。不可定量。
一。烦恼粗重事种子云重也。
一。读师云。谓诸圣者断烦恼乃至。说之为舍之文。亘三师总句也。而后二师。其以前阿罗汉立。舍位立故。此文后二师义道不足。但自元不共许义。总句不可说入故。三师共许之分说欤。读师云。初师阿罗汉取三乘无学位也。故阿赖耶舍位限无学位也。
一。云何知然之问。二个问(可见疏)。决择分说等文。答初问。集论复说以来。答后问也。
一。成阿罗汉限佛也。不说二乘。易知故略不说之(云云)。付之此文。二乘简句若诸菩萨之词也。阿罗汉如来。及言置举之烦恼所知断欤。
读师云。赖耶转识之成不成四句事。
读师云。渐悟无学回心菩萨烦恼种永尽故。决择分说之。第一师样申觉处。即摄在此阿赖汉中云。此无学回心菩萨。从本二乘阿罗汉摄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中(疏从本说故此意也。)
私云。决择分不退菩萨云不成就阿赖耶。第一师阿赖耶。不成就阿赖耶类。偏取三乘无学不取不退菩萨。会此相违。决择分。说不退菩萨。渐悟无学回心菩萨也。决择分今菩萨云不退菩萨。第一师。此类菩萨故。非不成就阿赖耶识。自乘位永尽烦恼无学故。今不成就阿赖耶。故从本摄二乘无学也。
一。又不动地以上菩萨文事(私云。渐悟无学回心菩萨。名不退菩萨地前可名不退菩萨。疏云。即地前住·皆名不退(云云)。)第二师也。此师护法义也。疏护法菩萨亦假为二义于理无违(云云)。初二师护法义也。义理遂不违。粗相委细二门欤。
一。法駃流中任运转故事。读师云。法駃流者何事哉。推之无相海之事欤。听众云。无相海者。何功德耶。读师云。真如欤(云云)。读师后改云。不限真如。可通理事(云云)。听众云。疏云真俗双运(云云)。通理事之样可然(云云)。
一。刹那刹那转增进故事。良时房五师云。七地以前增进之义同事欤。读师云。有漏心间杂故。刹那刹那(云云)。
私云。增进之样更倍前念(云云)。七地已前。虽增进不可有倍倍义欤。
一。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事。
八地以上。无漏相续故。第七我见不行。虽不断尽烦恼种子。我见现行永不行故。舍赖耶名也。
延公云。第二师意。渐悟无学回心。八地已上顿悟。不退菩萨可取之。七地已前地前位。摄何取之耶。
二乘无学摄取之欤(故说不成阿赖耶识者。决择分事也。此亦说彼名阿罗汉者。第二师宗义也。)
一。第三师事。初地已上不退菩萨取阿罗汉也。
一。所有分别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事。
私云。我见处第七道本。古闻书见。但第七直第六。今度评定第六。第七不可然。定误欤(云云)。
读师云。第七内我虽非永不行。第六分别我见初地永断故。依此边名阿罗汉舍赖耶之名欤。
一。然阿罗汉断此识中以下文事。延公云。此文结正义疏。而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云。初师义出。第二师至极正义。琳舜房云。不复执藏阿赖耶识。第二师义也。此一段初二师。举结之欤。
第三十九日(自然第八识虽诸有情至是谓此识为因缘用)
读师云。然第八识。第八之体性举词也。良明房五师云。赖耶不云。云第八此意欤。光胤申云。第八识众名中名欤觉(云云)。听众连云。常列众名此名(云云)。
私云。旧人十七名中。第一识·第八识举。
缘春房云。有情云。不通佛果欤。
读师云。无垢识之名。通佛果。有情言假云尔欤。
私云。六十二义门申无子细。
一。心名事。读师云。偏举积集一义为今心名之义。种子识举集起义。即二名之差别以之可知。
私云。心名释下疏引摄论。举积集集起二义。说此识名为心义(云云)。通二义见。随今心名。心意识之心见。而心意识心通二义见。同异论义欤。但论举积集一义上。种子识疏。今心积集一义见(追可决之。)
良明五师云。心缘虑之法。先缘虑释。积集集起(云云)。二义共必不当虑知之义。所诠此二义。正虑知表义欤。
私云。诚此事不审也。定虑知土代心之别义积集集起释欤。可寻之思量了别意识义也。皆以虑知之义。勿论也。思量了别虑知之用故。
良明五师云。集起积集。色心种子集色心现行起样可见欤。然其义不限心之义。如何。光胤申云。今御不审之样。所集起所积集之物柄也。自元能集起能积集之义心义故。所集起所积集之色心通。不可成难欤。
一。或名所知依事。读师云。所知依之所知不审也。别所知申。何子细耶。推之三性。染净依他。修行者所应知。之法故云所知。光胤申云。胜义者所知欤。读师云尔也。
一。种子识名事。读师云。种子识与心名差别。如上申延公云。种子识申。现行第八识欤。尔识言遂现行欤。读师云尔也。众名现行第八名也。异种子赖耶名种子识。现行第八任持种子集起现行。故种子识云也。重不审云。摄用归体立名欤。读师云。必摄用归体事欤。听众不审云。集起之义。能遍任持之分不足也。如交只积集之义见。读师云。诚不审也。但云源欤。
一。此等诸名之等字。此等在后之论义沙汰也。读师说也。
一。或名阿赖耶事。此为所藏之论义沙汰出来。无别事。
私云。始终为论通佛果(云云)。阿赖耶。名体共不通佛果。名八地舍之体。有漏遂舍之。故今劬劳寄平等性智缘执等作通无漏之义。其子细何事哉。返返古代之样不审也。当座依有往往评定。不及申出止了。
一。此名唯在异生有学有学事。二乘圣者金刚心位。舍此名。何于有学不简别之耶。释家之之。略故不论之(云云)。此事不审也。少分分别位故。尤遮相乱可分别事也。少分殊可有相乱故。何略不说云耶(此事当座不申出止了)。
私云。论异生有学。疏七地已前菩萨(云云)。断舍门三师立破以后故。初二师正义故。论既异生有学二位出非无学位不退菩萨云。随初二师义有学不退菩萨宜意得样。二师违文言置尤巧妙。疏有学无左右七地已前狭释。返返不审也。如今论文狭第二师限欤。(此事不申出。)
一。无垢识事。良明五师云。他宗意。无漏第八识别立。其外真如无垢识立欤。读师云。第八有漏分也。无漏立无垢识欤。意他宗有为多有漏杂染意得。无漏真如建立事多欤。根本识体真如识有为识二。有为识有漏杂染位立第八识云。无为识无漏清净位立第九无垢识云欤。他宗人。自宗习有为有漏取置事。御八讲之时。圆龙院有为杂染之法难被申。东院御嘲。但厌离有为心符合欤。
私云。此事第九识体之寻思抄。上人御谈样觉。
良明房云。西天无垢识真如之计欤。证无垢识之论义样。读师云。此事样诚申习。日比不审事也。古译经论习理事即一之自计。第八真如翻嫌之。天竺习来故如此。随罗什三藏梵僧也。此人达真如缘起谬人者。一向天竺宗事不审也(云云)。
一。如来无垢识一行颂事。读师云。此颂真如无垢识意得。更无相违。殆界疏界者性义(云云)。性义当真如之义也。相应言圆镜智俱为证欤。此事相应冥合义意得时无相违。智冥意良明房云。相应四义相应取成事狭也。瑜伽相应云。相义也。读师云。无始世来性云性言置。古师之谬申。今界性义。以云谬耶。光胤云。今颂界性申谬欤。
一。阿赖耶名过失重故最初舍故此中偏说事。评定之趣如第二卷赖耶三相段时所谈(过失重最初舍内。第二故尚以不审(云云)。)读师云。异熟能变识通八地限七地二重论一义(云云)。光胤申云。二重论一义意得时。过失重故最初舍故聊意得。限七地一重。过失重最初舍。一门意得故。一向限七地义最初舍位举要须何事。良明五师云。此中偏说事不审也。次下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时舍云。既异熟识舍位论。偏一向非不说之。何云偏说耶。
私云。此中偏说之此中。本颂欤。然下菩萨将得菩提时舍释论文也。此事不被取入欤。但今不审行末。本颂阿罗汉位舍。异熟识舍位可申欤。其又断舍门三师。俱阿赖耶名舍事共许不及异论。更舍异熟识云事。一文不见欤。何为所据。可申。
光胤当座就良明房不审寻云。此不审异熟能变二重论义意御不审欤。下菩萨将得菩提时舍通八地。一重事。上此中偏说。限七地一重。一旦可有料简。一向限七地义。初能变识不。通八地意得。何菩提时舍阿罗汉位舍舍料简。二重论义。一旦样。初阿赖耶识。其舍位。阿罗汉位舍申。更异熟识舍位申。其总标异熟一切种目。断舍门广申。断舍门三师段聊伺处事也。始终阿赖耶舍明之。颇勿论勿论。故菩萨将得菩提时舍。本颂断舍门。本颂分此中偏说当其外以次众名列。其众名舍位论事欤。
读师云。菩萨将得菩提时舍事。通无间道舍·解脱道舍之二师文也。付解脱道舍将得之言不顺欤。虽然舍言正舍已舍兼见。二师共舍位望菩提时将得也。二师共舍位无间道位。解脱道舍正舍云舍无间道舍已舍云舍也。二师同将得。延公云。付解脱道舍无间道位舍云正舍。日比不意得置。无间道。所弃舍法。无间道同时并俱生俱灭。何其位云舍耶。次念解脱道。所弃舍法。前念无间道来。解脱道不来。解脱道正舍。此事返返不审(云云)。读师云。正舍无间道位所弃舍法。无间道前念来。无间道足踏入。尤可云正舍(云云)。面面评定曰。事。无间道舍义。无间道前念。弃舍法申。解脱道舍师。无间道位。异熟识不舍之。何无弃舍法耶。此事勿论勿论。读以外执心被移数刻。后菩萨将得同学抄取出被读上之。彼第二答金刚喻定与异熟识现行俱生(云云)。此词明镜之由令一揆了。
此事读师无领解事返返遗恨。法文迂也。无念无极。
光胤申云。延公御不审正舍意得。自元正舍已舍云词约束故。无间道同时。此位来后念至舍。此正舍。解脱道位所弃舍法。前念来。当念足踏入。过去前念。此法舍见。已舍云也。若又同时非舍。解脱道明来故。闇避见。此正舍云废立设。解脱道正舍位云事。更不可遮之。小乘世第一法舍异生性云事能例也。断惑。明闇相违断云故。前念惑障来故。后念智品力后念不来故。后念智正断见也。但今所弃舍。前念所弃舍法。望后念。过去故已舍云。前念同时灭。故正舍云也。延公云。样同时。争正舍云。舍延公云。此事同时。正舍申事。将得菩提文。无间道舍师正义合说时。强此义施设作也可谓假说谈也。其假说谈。肝要无间道可舍用见云尔也。虽然正舍意得(云云)。此事古如此沙汰(云云)。
私云。延公申趣存分。此事古沙汰记之置物被申欤存分。
光胤不审申云。阿赖耶名过失重故最初舍故。名舍之欤。体通八地以上故异熟识名体共将得菩提之时舍之。无垢识又名体共不舍之。若尔异熟识名体菩萨将得·无垢识名体·无有舍时云。何云体不云名耶。良明五师云。名上阿赖名之名让不释之欤。
一。心等通故随义应说事(菩萨将得下疏。众名次第舍位次第。相违答。)读师不审云。心等之名通诸位。故何位。随其舍心等之名舍位可论。假令八地舍阿赖耶。心等之名可舍。以后位心等之名失。八地舍阿赖耶位心等名分也。又异熟位心等名。异熟识舍位可舍之云。随义应说之意欤。尔者付之不审。异熟名随义应说意得。八地赖耶名舍时。七地已前异熟名分可舍故。光胤申云。心等名通一切位故。何位其位位名舍。可舍之。异熟名不通诸位故。限一位舍之欤。
此事一旦申分也。读师不审觉。私云。随义应说之样疏释芳菲也。能其样治定之后可决之。
私云。此下疏。或心义者等者。佛果心名。犹寄重习义释之欤。然诸佛位中非所藏故。如何何所藏之义心名才学样申。
一。然第八识。总有二位以下一段事。读师此段上八段十义明毕。重总料简段也。
私云。总有漏位无漏位二段。二位不同事明。此二位通三乘疏。二乘第八。不可有无漏位。不审。重可审定之。漏无漏二位则因果二位。第八无漏位佛果故。前明初能变十门以。今总料简二位望分别之样。因位之相佛果异门不明之。相替门明之。其异门者。三性门·相应门·所缘门(以上三门)。因相门·行相门·受俱门·因果譬四门。因果二位更不异。只同事故。料简之时不明之(受俱门别子细。仍虽不异明之。唯舍受同事恐滥因位欤。)
受俱门有别子细云事。灯释可见之。同学抄注之可见之。果位善性。余受可相应欤。云蓝。仍简之。此事灯释可见之。三对样同学抄注之。
自果相断舍三门。因果二位其义大异。尤可明之处不明之。此事云疏二意。一次上众名段明之。即阿赖耶。自相异熟识果相也(以上二门)。次阿赖耶异熟舍位明即断舍门。疏谓自相果相及舍三门次前已说者此意也。(一义意。此义本义欤。)或一有漏位一句此三门显(云云)。疏有言有漏位即显前二及后一门者此意也。(一义。有言云欤傍义欤。)此事能能可见之。料简段肝要也。三性相应所缘三门一一配论文不意得之。
延公云。人师释。自相果门·及舍三门·次前已说·之文释时。无垢识明论文配申样。或名无垢识乃至。所依止故·自相门。此名唯在·如来地有·果相门。无垢识体·无有舍时等·断舍门(云云)。读师云。无垢识体·无有舍时·不断舍义也。断舍门当事虽不意得。意有漏诸门当时。断不断异。断舍门门也。为言。意云。相翻相当也。如此事多。
良明房五师云。常乐证知所观境故事不审也。有情利欲。所度有情机根不纯熟时。利益不叶事。希欲。所观境任运自在也。可随心何有欲耶。光胤申云。事欲起事可尔。虽任运自在可有希欲。随希欲任运可观察欤。
一。无散动故事。散简睡眠。动简寻伺(云云)。
一。云何应知此第八识以来一段事(以下五教十理以重成第八段也。)院主云。此第八识离眼等识等问样。第八识许置。望转识别体有无论样闻。读师云。分者。少乘教中四种赖耶说。此转识之外别体存。故离转识有别体云事云何可知问也(云云)。此下疏可见之。此意见。
一。教理二证大纲事。读师云。理证虽引经。教之外副理成理证也。任教成教证也。是一节。亦说。名言教证也。虽不说名言。说第八作用。教证也。付之理证中说第八名言。事。心名异熟名。但理证教说名言通六识名。故小乘六识意得。大乘此名虽许通六识等之义。定第八识名当分故。以理责成遂为第八名言也。故虽说名言理证也。教证引第八名言。不通余法限第八名也。少乘虽存余识之名言。大乘意。更不通转识等。偏第八名言存故。为教说也。即下引根本识等之四部教也。(一是节)。
私云。付此节疑。二个条。一设大乘虽存限第八名言。少乘转识上名言存。教外以理限第八样可责成。然遂可为理证事。是一。以上付四部教疑也。次心名第八识众名引之。可大乘所明之心名。下持种证理证教说心名。一心名其义相替欤。如何。
私推云。少乘何申。大乘前限第八名言说教。大乘更不及余义故。教之外不及责成之。教说分不通他。第八体义呼名故。理证第八名言。遂虽第八名。大乘之前六识处许之故。以理遂可成第八之名样申立。可成自害。仍必以理成之。所诠心名。共许理证。集记义通。亘转识。心名也。第八众名引心名。积集一义限第八义也。四部教名。亦限第八名也。教说外自前不通余法。故不及立理。
次于大乘教必教证也。少乘教通教理二证。付之大乘教。何无理证耶云不审。少乘坏正法者说云不信之。故引大乘教为证时其教文付不致料简。只坏正法者说。虽说第八不可信受云故。不及以理成之。遂成大乘经佛说义毕。少乘信之故。亦不及立理。大乘之证成立也。故观识房法印。同学抄于大乘教必教证也云处魂。习申。此事也(云云)。一读师云。无始时来界下依下。一切法等上界上(云云)。重云。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更互亦常。
一。即种子识现行第八欤。种子赖耶欤事。读师并听众评定之趣。遂种子治定毕。光胤申云。即言亲生言尔也(云云)。
一。依是缘义事。不及沙汰。此事古闻书可见之。
一。与现行法。为所依故。上谓能执持·诸法种子之由欤。又与一切法·等为依止·之由欤事。延公云。本疏与现行法·为取依故之由见。但此故字两重置样。如次谓能执持·与现行法。种子识执持识。由见。此分治定了。光胤申云。本疏总举由来欤。延公同心。
一。谓能执受五色根故文事。延公云。第八直为转议为依欤。如今论文传。不为依欤事。中古明匠及异论。专英法印。直可为依(云云)。勤忍房拟讲直不可为依(云云)。
一。末那意识事(论义之事聊有其沙汰。读师演说。)
第八理应是识性故事。此重无用也沙汰但俱有依之次明之欤之由。面面评定。
私云。此下疏。若不尔前言末那以第八识为俱有依有不定过(云云)。尤有其子细欤。
一。第八为第七为不共依之外有共依之分欤事。延公被申出毕。此事依止根本识之分可取共依之由延公被申。光胤申云。俱有依中量之时。安惠之前望第六可有第八共依由见。以才学欤。但两重难分欤。
第四十日(自由此有者由有此识至非诸转识有如言义)
良明房五师云。颂有言可通二处之由。疏见。涅槃诸趣二处欤。如何。光胤申云。能有所有二处疏。能有者第八识。论由有此识者此意欤。所有者诸趣涅槃。释论有善恶趣·有涅槃证得者。此训释也。读师同心也。读师云。此有字事。凡向彼颂时。通能有云事无用也觉。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读。有字一向属所有有何失耶。光胤申云。论由有此识者。现行第八识也。故由此有者。第二句一切法等依识由牒置词。只由此。偏依作用样闻。识体由道理不闻。仍有字属能有时。识体由义显欤。由有此识论文此委曲欤。疏此意见。读师听众同心也。
疏又由有此识言者。颂由此有能有涅槃诸趣二通云事欤。非论由有此识欤。论二处各别云由有此识故。
光胤申云。抑诸趣云。论异说。虽惑业生。乃至。胜故偏说。一说。戒诸趣言。一说。此子细。上谓由有此。乃至。令诸有情流转生死。下二说之外一说。论总三说欤。又上只总标文段。论只二说欤。延公云。此事古御沙汰事也。读师云。上总标文段论二说觉。三说意得初后释差别难分。光胤申云。虽惑业生下疏。此解与前别(云云)。上段非一释。仍与前解别云耶。随演秘释此文。虽惑业生等释。五趣狭报趣云。前后释通惑业苦等见。又疏上谓由有此等文段此正释也。三释中正释见。读师云。与前解别者。以演秘释料简之。论前后趣云。宽通惑等业。今此云趣。限报趣云事欤。凡上文段。别趣言何释事。故先释颂大纲段也。付之诸趣云何料简时。二说见光胤申云。向论文时。如今谈返返意得样存也。但披疏时。如何样三释。见初后释差别。议虽难分。趣言宽令通惑业等。初后释同。释样聊异欤。
私云。读师料简不意得。秘前后释。一论前后。当段趣狭报趣。或诸趣言通能所趣。如何意得。其上此解与前别。申。与前解同者。如何可意得耶。与前解同者。或诸趣言第三释。与第一释同。子细欤。
延公云。论文三说欤。二说欤事。古烦沙汰事也。此古论义。良明房五师云。上文段此正释也。邪正正。下料简文段对。上文正释论文段也。意欤。读师听众连同心了(私云。此事存也。)
私云。光胤申通。论三释也。就其初后释差别事。第三释诸趣资具亦得趣名云。资具取器界等欤。第一释。内惑业等限不限外见。可差别欤。但疏资具云二释。第二释惑业也(云云)。此释聊不审也。但释样有差别欤。
光胤申云。诸趣通惑等业正释欤。结文其通结之故。读师云。结文只二释合结文意得。虽无邪正无子细欤。延公云。三释初后释差别申。初释种子诸趣取。第三释现行意得。其故。上文顺流转法(云云)。流转法种子故。光胤申云。此事僻事也。令诸有情流转生死。正诸趣释。顺流转法诸趣由来也。初释诸趣体。取流转现行也。面面同心也。
私云。顺流转之顺样。流引对法可见之。广可见要灯。
一。还灭还事。秘二释。一趣向义。二舍妄归真之义(云云)。延公云。趣向义。取例申样(云云)。光胤当座申云。归字训见。还此训意欤。
私云。此古闻书。秘云。归真义述。返朴还淳(云云)。此事可寻之。
听众不审云。第八识可云迷悟依欤(云云)。读师云。可云迷悟依(云云)。何申事。只义分欤。光胤申云。殆真如迷悟依申。其义显也(云云)。
一。或此但说所证涅槃第二释。颂证得能证得意得。光胤当座申出。其故所证得申。颂文颠例。可云证得涅槃故。能证得。涅槃证得之词顺。良明房五师同心了。
一。俱是还灭品类摄故事。品类者正物。种类物摄时事欤。正还灭体品类云事不审之由沙汰。光胤申云。只所证能证还灭故意欤。
私云。偏还·偏灭·对时。还灭双取时。还对灭品类。灭对还品类可谈欤此事归宅之后案得了(但可见合疏疏见符合。)
一。又此颂中初句显示此识自性无始恒有事。光胤申云。无始时来界初句。此复次意得时。疏二释。初释种子识(云云)。即种子识者此释也。第二释现行第八(云云)。或俱现行者此释也。或俱俱第二句现行第八故。第二句俱第一句现行云事也。秘释之可见之。疏界性因义故者。二释合释也。初释界因意得。第二释性意得故。
此事读师听众虽及色色料简。此通治定毕。
一。第三复次事。第二句依他之依。第三句所执之依。第四句圆成依也。可见疏。
一。由摄藏诸法。等。一颂事(阿毗达磨经颂也。)本颂样种子第八见。仍为遮此相乱。论由此本识。乃至。诸杂染法。等。云。颂文言仿□如字。现行第八能藏义。以释颂意也。颂文加字样可见疏。读师云。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之四句论文。文言繁重。具诸种子云外。又故能摄藏。两重无用欤。具诸种子。即摄藏之义。
私云。此事不审也。推之上二句。第八识德先。释分。下二句。正三相中能藏一义。释也。重意云。上二句第八德用。土代也。此德三相中挟见。能藏义故。遂论四句虽归一致。土代正义。展转训释也。假令具诸种子德故受熏可申事也。取熏四义中。第一坚住性。能持习气乃是所熏释。以可知。故上二句土代德表欤。一旦推也。
光胤申云。颂限能藏一义论执藏义加。正赖耶自相故。但所藏义加欤。互相摄藏之互字可知之。读师云。本疏故名阿赖耶句显藏义(云云)。所藏义颂说欤见当座评定曰。疏二释欤。或字置故。第二释样可申欤。
私云。后见疏二释见。前解故名阿赖耶别义不显。上二句颂说道理名阿赖耶云句欤。可谓结文事欤。第二解故名阿赖耶别显藏义(云云)。其藏义。执藏欤所藏欤。不见。但互相摄藏引志所藏义欤。
延公云。古此论义。
延公云。付简数论因果。一因多果简欤。大方尤可简事也。大乘种子因果各各引生方生种子义立故。读师云。本疏样。只因果定一之分。遮见。
一。已入见道诸菩萨众事。读师云。此文样。地前菩萨不开演欤。凡地前菩萨。不入菩萨僧祇位时。先第八识闻。修行遂到十信初门。菩萨位入。若尔狭胜者入地以去释事不审。光胤申云。此文先阿赖耶证解胜者出也。证解者。得直理观证理得。第八识直能解也。此义地前也。延公云。付之古论义。四果回心地前菩萨。胜者体取否。取者已入见道(云云)。简地前见。不取者可有证解之义。
私云。有得真现观彼能证解之义。可类摄欤。
一。或诸菩萨皆名胜者等文事。不审云。此文已入见道诸菩萨众之文别释欤。读师云。别释见。光胤申云。导初说后说。非别释欤。胜者二重事为显。二段明之欤。样意得二段相违释。初释通。遂地前不可取欤。大不审也(云云)。
私云。或诸菩萨皆名胜者。本疏生起问。无余义非相违之释。可谓第二说尽理欤。为显胜义二重也。随疏初说后说之词。勿论勿论。
读师云。僧祇以前位。第八识闻修行入僧祇。外法异生一向嫌之如何。光胤申云。此颂胜者。一分转依得位取欤。损力益能转依取初欤。若以前泛尔开示。不可意得。聊得益付事也。其得益申。转依被立益欤。
一。深蜜经颂事。读师云。经颂殊胜之由。古来沙汰。但殊胜之由不领解(云云)。
一。执持·执受·执取·之三义事。
私云。此三义本疏二解以释之。若望种子至取诸有故初解。或为种依持以来。第二解也。此二解论三义意得样二说也。此二说释样大旨差别。故演秘问答。或为种后解牒问词与前何别(云云)。此疏后解与或为种依依持等第二解如何耶。云问也。答云。中与前同。初后有别(云云)。此文意论三义疏二解。以释之时。第二执受义释样。疏二解同也。初执持后执取。二解释姿差别云意也。秘中字。论三义第二云中也。与前前。疏二解。对后解初解云前也。初后二字。论三义。第一执持第三执取也。论三义内。摄论有后二义。初执持义。疏摄论有二此意也。
延公云。本疏三释。疏三释中。摄论二义。疏三释差别秘问答。中与前同。初后二释同也(云云)。此事不意得(云云)。以外珍事也。摄论有二者。付唯识论三义事也。是一。疏无三释。只二解也。是一。秘疏二解差别问答。中初后三字论三义付事也。以外误也。疏二解执持执取差别也。先初解。执持种子不失义(云云)疏第二解。领以为境之义(云云)。境不失差异也。第三执取于。初解结生。相续执取(云云)。第二解结生摄执取(云云)。限结生通相结差异也。执受二解同也。
面面评定曰。限结生第二解。论亦能执取结生相结文读样如何。此事难义也。论文样通相续见。
私云。论第三执取之取。三义秘出之。一取者因义。当生五蕴之因也。依此取结生相续。故第八持当果因。作因有结生相续见。第八名执取结生相续。取之执(依主释欤。)二第八自体依种子生名修生。第八受一期生为执取。三取者能取。第八持当生果等种故。有结生当相续执即取。持业释。又结生四释一润生也。二受生时也。三合前二义。四命终心中有末心俱名结生(云云)可见秘。
此一段事。人人取入。僻事篇篇也。
一。不能穷底事。读师云。无性一分解第八识欤。穷底嫌故。延公云。第八之姿微细体故。总云底欤。光胤申云。古第八底云尔第八底二(云云)。无性不知第八云不能穷底欤。
私云。尧观房云。义演释。此下余处(云云)。其样全分不知之义欤(云云)。当上注趣欤。显轮集第八一法。不能穷底不能通达分时。微三义。一云性不能穷底相云不能通达。互虽举一边。影略显欤。二体不能穷底云。用云不能通达。三合上二义(取意可见全文。)深细二字事。无性智有漏浅故云深。趣寂虽得无漏智生空望法粗故云。细(云云)。(可见正文。)
院主云。无性虽知第八事不知第八理。故云不能穷底料简欤。光胤申云。此事诚尔也。无性遂不知第八理故。虽知事不穷底理。故云尔。趣寂得无漏智。第八用生空理定可知之。如云观末那理。既知理底。故不云不能穷底。但知用理不及体理。粗故云不能通达欤。读师云。左样寄理释样不见(云云)。读师云。无性有情虽复发心勤行精进云样。无性随分闻第八识之样修行欤。虽然无种姓故遂无其实。故云不能穷底欤。延公云。颂第二句一切种子。现行第八(云云)。非种子识欤。读师云。尔也。光胤申云。论真实种子(云云)。虽云真实。非实种子欤。不审现行无子细欤。良明房云。真实词诚不审也。但正种子。事新真实不可云。现行第八云种子故。假施设之义门欤云乱故。云真实因相门实义门显欤。延公云。现行第八此名种子。摄用归体云尔欤。读师云。摄用归体也。
私云。体用门能所藏。摄归也。但摄归见无子细。显轮集。摄用归体(云云)。
一。不审云。生转识波浪。正暴流喻义欤。将又恒无间断。喻欤。读师云。恒无间断喻欤。光胤申云。殆恒无间断之边正喻欤。疏文左样见。
一。凡即无性愚即趣寂事。读师云。论义中中不及沙汰(云云)。读师云。凡云何义耶。光胤云。愚言目无性样。毛道愚夫新古译不同也。
私云。毛者无性一行善根义欤。又一毛善根义欤事。先年东院僧正及御沙汰欤。当座御谈义无一途。后僧正勘要决之释被送性祥房得业方(云云)。此事尧观房物语。
一。甚细甚深事。甚深。疏云不能穷解其源底故(云云)。甚细。谓无道真证得之。彼不证故。非不为说名不通达。不愚法声闻亦信闻等(云云)。趣寂信闻之分。不遮之。大乘种姓凡圣不定姓。凡圣事论义也。
一。恐彼分别执为我事。良明房云。怀我见者不为开示事。不限分别俱生不可开示见。此事论义也。读师云。怀我见。为由不为开示。怀我见之人不开示云尔欤。
一。正量部般若□多两样事。读师不出申。读师□欤。识恩房僧都先年于松林院□被申。延云。人人两样被申(云云)。
一。读师云。正量部般若□多谤大乘论中。第七识恒缘第八我法二见起。虽不说既执起。何恐执为我云不说耶云难。制恶见论中。遮之。第七我堕诸恶趣障生圣道之过失。则俱生之见故。若说第八。第六分别二见。起生恶趣障圣道。过失出来。何乱分别俱生难耶。为言。此事□多之难并戒日大王之请辞申样。本疏委细也(可见之)。
一。疏安惠学徒事。显轮集可见之。
一。故我世尊事。读师云。我世尊可读。我不可读(云云)。
私云。上故我世尊正为开示之下疏。我即世尊自指称也(云云)。异读师御谈欤。上下同事也。
一。如海遇风缘。等。二行颂事。(楞伽山事。显轮集可见。读师云。山可读欤。山可读欤(云云)。无治定。)读师云。颂二行颂也。释论文少(云云)。光胤申云。颂委细故论文少欤(云云)。
现前作用转事。法喻中。法诸识浪之外作用体。识浪现行七识。作用种子欤。譬喻中作用波浪之外何物耶。读师等无殊评定。古闻书寻之。
一。境等风所击事。光胤申云。所击体识浪欤第八欤事。古来寻也(古闻书可见之。)
私云。当段疏不能击动藏识文。分明第八见。今度见出。
光胤申云。境等风之境。第七识境见。先第八境可取样觉。但诸识起缘。非起第八缘。故不取第八境欤。七识境取事。七识缘第八。相分熏熏本质第八种。第八被击起诸识浪也。付之疑。第八种子熏。第八生。第八起。诸识故。展转七识境望第八。能击缘取。何直第八所缘境不取哉。第八生事。所缘缘。勿论。展转能击缘事余义欤。依有此疑。或自境界虽非能熏。为须受用故(亦说本识)。故言境等之释出来欤。
复言等者以下释等言也。
一。增上七识见分事。评定篇篇。延公云。见分言可摄自证分。能熏体故。末见分举云事不审也。付延公料简光胤不审云。见分言摄自体。见分熏边能击缘欤。见分熏七识种子也。第八击云。几度第八种子熏边。相分熏。见分熏七转识波浪。所击自体取义符合。但见分种子熏第八。置故。第八持彼种起转识波浪见。见分熏为第八远能击之缘欤。读师云。种子熏。七转识见分缘第八。相分现熏种子。遂第八生识浪起见。根源能缘见分。能击缘取欤。等言等无间缘增上缘等等欤。
一。恒起诸识浪之恒言事。读师七转识悉恒起事。七识悉事。云恒记欤。光胤申云。长行恒相续转起识浪。颂见。恒者第八识体恒起事也。恒言诸识浪属。颂恒起中间。相续转三字欤。
一。读师云。浪字去声浪读欤。平声浪读欤。延公。二样人读欤。读师又云。如涛波依水涛。上声涛读欤。平声欤。延公云。平声也。琳公云。东院上声御读。读师同心尔也(云云)。
一。诸大乘经皆顺无我。等。一段事。自下大二段也。初以比量成大乘经佛说。后引庄严成之。延公云。诸大乘经。有法。最末句至教量摄法宗也。如增一等喻也。中间五个因。总十个比量也。前四因为宗。以许能显示无颠倒理为因。有四个量至教量。摄为宗。五个因取。五个量也。合前四九个量也。又总中间四合为宗。以许能显示为因一个量。总十个量也。
二三合等随义应说(云云)。多重私云。前四因其任用随一不成。故末后因许能显示等。前四因悉副可成。
此事论义略之。不及委细记。
一。乐大乘者因事。共因之上置自许言。此量起。此为根源。唯识比量等可意得欤。
私云。常论义。自他共中。自因欤共因欤(云云)。意云。自因欤者。无颠倒理契经摄故。自因故可有随一不成。故置乐大乘者许之言欤云事也。共因欤者。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共因。他宗故违故。置乐大乘者许之言也。等言。
读师云。共因云事。不审事也。大小共许共因云。大乘经显无颠倒理。小乘更不许故。何共因可申。唯识比量。共因自许云可尔。初三摄眼所不摄。小乘许故。虽然他方佛色思。自许言置故。共许之自许尤尔也。此小乘曾不许之。何云共因耶。可成自许自许云事。始终之疑也。纂要据至极理他宗故违因置自许之文。非大小至极共许之因故。光胤申云。据至极理。至极成就之道理申。事小乘虽不许之。付因自体至极理。云共因欤。
一。胜军比量事。聊其沙汰出来(胜军三归依事。可见显轮集。)
一。胜军号食邑论师事。可见疏。
一。四十余年。比量安立之间欤事。读师被寻之。评定无殊成败此事显轮集多料简。
一。疏注在唯识决择释中事。显轮集可见。
一。又圣慈氏以七种因以下一段事。
读师云。七种读欤。七种欤。词七种申样可读欤。
读师云。慈氏补处菩萨御渡。如此劬身佛说义被成。佛出世时分御座。我佛会座。大乘经闻被仰何物成执论耶。又佛出世时分。小乘大乘经非佛说争不审也。又佛出世。外道邪师等迹欤。外道等盛世行见。如此事都不审也。
私云。庄严七种七种因。佛灭后。无著菩萨请依。逾阇降说五部论。庄严其随一欤。若尔佛在世之说非。又弥勒我正大乘经佛说给闻被仰。自元小圣知见不测大圣尊位故争取信耶。
一。先不记故事。读师云。佛未来可怖事记中。何非佛说大乘经佛说称坏正法事不记耶。不记明知佛说云事。为言。此事必然之事觉。未来恶事不记之定可多。何此一事以不记为佛说之由耶。
私云。可怖事记事。疏少释之。可见之。
读师云。未来事记。分十八部出佛在世之间。小乘一味。未来小乘部分。乖诤十八部等分。其部党。立各所依经取。其部经云。可立宗义。由佛兼记置给欤。在世。其部经云事。说十非经论义。正法念经正量部义。涅槃随转彼部(云云)。
读师物语云。慈氏五部论说云事付。金刚般若八十行伽陀。无著往都率天。受慈氏流行世(云云)。付之不审事。无著。世亲觉师子。兄弟三人。期内院往诣。三人内虽为一人。往生可告生处之由约束。觉师子早世遂无告。次世亲早世。三年之后青衣天人来。吾世亲也。内院诧生示无著云何迟告示耶。答云。四十九院一返顺礼之间经三年(云云)。觉师子何不告耶。生外院快乐无隙不及告(云云)。而无著既往都率天北近慈尊。直可知舍弟生处。何如此耶。
读师又云。瑜伽论。弥勒菩萨说云。不云造。抑逾阇下说法时。说法。非造欤。假令无著菩萨等此说法闻书。留欤。此事。领解。喻佛说法阿难等结集风情欤。又实慈尊记之欤。天台大师玄义。文句止观。天台讲说。章安大师闻之书留之。正天台非降笔(云云)。
一。师子虫食身事。显轮集。驴披师子皮可见轮。
一。二本俱行故事。光胤申云。此因返返不审也。外道教本来行以之可付不定。本来俱行。佛说非佛说异意得。有何失耶。读师无殊成败。
归宅之后见疏。佛灭后方造大乘。何故与汝小乘之教一时俱行(云云)。佛灭后造云事。小乘佛在世小乘教争一时俱行耶。少经本来。非灭后说。为言。如此意得聊此因立欤。
一。非余境故因事。光胤申云。此因返返小乘不可信受欤。甚以自由之道理也。
读师云。生起问。疏云。佛语何故声闻等不信乐不闻说哉(云云)。付此问此因出来聊其意有欤。
私云。此问旁不审也。如此小乘问事。不闻说耶云问。如何佛在世之时声闻等在会座闻大乘经见。法花经之时趣寂声闻出欤论义也。其外不愚法声闻说大乘信受故。此因二个量。第二量同喻事论义也。
一。应极成事故。光胤申云。此因之样小乘样承诺不审事也。既大乘经佛说存程。今佛说。不许其所诠不意得。是一。抑今流布。大乘经。迦叶等之说小乘申。又今大乘经非佛说也。释迦佛不说大乘故。迦叶等说经此外别云事欤。是二。读师云。今大乘经。释迦不说故非佛说也。此外迦叶等说大乘经。云意欤(会后寻)。又小乘总大乘经佛说承诺事。疏生起转救出。前三因佛说义建立故承诺欤。光胤申云。今大乘经。佛说。承诺。总大乘经佛说事。承诺。即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因样不审也。今大乘经佛说成极义不闻。其理极成之分。余大乘经事故。读师云。此事可见疏。其理极成者。今佛余佛佛智等故。释迦可说今大乘经成极故。此因成也。
私云。论文本疏。其理极成之分。无余义迦叶等所说大乘经。佛说承诺。极成申样闻。此上佛智等故之比量出来欤。就中论疏样。今大乘经迦叶等说也非。释迦说转救故。先流布大乘经佛说。极成欤难见。佛智等故因今佛说云。此上事见。
院主云。前三因成。今释迦说大乘经事也。其前三因道理至极故承诺。则今大乘经佛说承诺欤。总事承诺也。今大乘经释迦说事不承伏云事难思。
读师云。前三因。凡大乘经佛说样存之欤。虽然今大乘经事。不许之欤。
私云。院主御难。今大乘经迦叶等佛说承诺时遁欤。
此事能能可寻之。显轮是余所说不应道理引合可决之。
一。五有无有故事。庄严体非体合为一欤。
私云。非体因。若无大乘因。所对聊异事。庄严声闻为所对。唯识余佛为所对见。可见疏。
光胤申云。大乘体者。智取欤。取法欤。延公云。可取智(云云)。
此事。取智云。取理行果等云二意欤。私云。若有大乘因事。准上注应极成故因沙汰。可知之。不及委细记。
一。六能对治故事。本疏生起词。可见之。
读师云。此因常领解分(云云)。无殊沙汰。论义。
一。七义异文故事。本疏生起词。
私云。佛语三相事。可见疏。修多罗素怛览事也。毗尼翻调伏。或翻灭。调伏三业恶义也。灭义准之可知欤。
面面评定曰。大小乘前法云(云云)。以上评定。委细见疏可知之。
一。本疏以无分别为烦恼事。以外再往料简。满座遂不意得(云云)。后观舜房注付疏被取出了。彼疏云无字止之毕。以分别为烦恼(云云)。分别之处菩萨烦恼以分别男女等相为烦恼(云云)。光胤读上之。面面此注领解(云云)。意云。义异文事。烦恼云。常惑障欤。以分别男女等。为菩萨烦恼(云云)。文任不可取义由欤。父母杀害觉不坚为坚可见显轮集。
第四十二日(自余部经中亦蜜意说至定唯显此阿赖耶识)
延公云。既第八名言显说故。虽小乘教为教证。何云蜜意耶。蜜意何为教证耶。读师云。虽说第八名言。小乘此为六识分齐。犹有蜜意之分欤。光胤申云。蜜意。虽说第八名言。自元小乘知见应说故姿显说。仍小乘无子细六识分意得之。何非蜜意说耶。楞伽深蜜等说样。显了明之。何应小乘知见耶。付之。肝要此为教证几度不审也。设虽说第八名言。小乘经所说故。小乘云六识。大乘以此经证第八时。对小乘申理。遂可为第八旨可。成立小乘又自宗六识由争。焉异理证耶。理证引经。其经说第八故也。文含隐者依经中理。○只同事也。教理二证之差别难思。延公云。此事教理二证之大纲。能能可意得置欤。理证说第八名言经。持种证举心名。异熟证举异熟名。此岂非第八名言耶。若尔说第八名言。理证教证同事也。副理成事二证共尔也。如何可意得分也耶。读师云。教理二证大纲一大事也。先显说第八名言教证(则四部教)。不说第八名言理证也。大纲可押别。就之持种证心名。异熟证异熟名。非第八名言。可意得欤。心名异熟名。六识等贯通号。更第八识众名列名。只第八上异熟义具足。心义具足。六识含说之。其六识分。意得。大乘遂以理第八识。责成故。云理证也。四部教显说。第八名言。大乘前根本识。阿赖耶识之名。更余法之上贯名义。故为教证也。根本识等之名。即第八识众名列之。故依说名言教证欤。持种证。异熟证。更第八名言说。不可申。专庆二□之年祈祷讲问时。长勤房得业讲师春善房法印问者。无始时来界沙汰时。教理二证之差别问答。此分齐也。良善房得业云。理证第八名言。说意得候。通六识名也。故以理成之。遂第八名。故理证也。教证。限第八名。不通六识故。此显说第八名言云。取教证也。所诠共许教。教证理证说第八名言。限第八。不通六识。不同样古迹见。读师云。样古迹良善房云。分欤。良善房云一义。不觉(云云)。读师云。古迹。难不可有定量(云云)。延公云。良善房被申样二证差别申事欤(云云)。
延公云。上座部经云。余经引。大众部不引经何由耶。光胤申云。阿笈摩则经申事。阿笈摩翻教或翻传(云云)。疏。化地部分别论者(说假部也)。不引经。古来不审也。听众不审云。上座部经。大众部经申事。彼部依经欤。佛在世无诸部之分。不审也。读师云。其事也古来不审也。此事先年寻申东院处。菩提院经品废立法花文集。私御词。此事寻。无答也(云云)。推之申。上先不记故因申样。未来可怖事被记中。十八部分事。佛记。在世其部部符合经。结集。云尔欤。诸部分。文殊问经说出(云云)。尔诸部分。佛说欤。宗轮论。文珠问经。为定量欤。
私云。佛十八部分事被记之时。诸部法门依经可立宗义样被记欤。上座部经在世申来欤。
一。根本识名限第八由如何。小乘前六识立。假令五识第六引起。根本识。申良明五师云。树根茎等之喻。顺第八欤。树根常住。茎等之根。但根本识被云分。何嫌第六耶。读师云。小乘不许识俱转。故第六能引依。五识生申。光胤申云。有分识之名亦可限第八。大乘前难申欤。为三有因事。第六识惑业势力。第六假令有分识申。有何失耶。但恒遍二字。聊显第八欤(唯此恒遍事也。)良明房五师云。唯此恒遍第八识治定事也。非经文。论私词欤。光胤云。诚尔也。但聊为润色欤。光胤申云。恒遍何嫌第六耶。第六惑业通三界遍恒为三有因恒故。读师云。诚尔也。
读师云。化地部立三蕴。一念蕴。一期蕴。穷生死蕴也。可见疏。穷生死者。金刚心恒随转相续也。此义委细简余法。明之。
一。说一切有部增一经中事。读师云。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长阿含·杂阿含。此名义事被演说之(如本疏)。四阿含悉小乘经欤。解脱经阿含部。脱略欤。此事不审也。小乘经何限阿含部耶觉也。光胤申云。论义结集四阿含界内界外二部相分见。总小经阿含部摄觉。
一。爱乐欣喜配属三世事。读师云。此事无性摄论。爱总句。乐现在。欣过去。喜未来(云云)。世亲摄论初解同之。第二解现在爱。过去乐。现欣。未来喜也。此尔也。但爱乐欣喜配属三世时。其字义付。三世当样更不意得。演秘般若经四十七。瑜伽九十二。引。委细释之。一段读上。委细讲赞。
私云。经文云。爱法者此法起希望(云云)。此三世欲希望。无性总句云可然。世亲后解现在云尔也。乐法者于此法称赞功德(云云)。过去境既触境。其样称赞觉也。现在当念。未来未触境。率尔难称赞欤。难称赞者。其义隐欤。一向非废其义。欣字读欤。云字。云欣也。欣法者。于此法欢喜信受(云云)。当过去。无性解尔也。当现在世亲后解尔也。皆以一分义道顺由也。喜法者。于此法冀多修习(云云)。冀未来事也。过去现在已得之境也。冀多修习其义隐。未来未得境义。多修习义。(以上事僻事可多。早破早破。)所诠一座评定。爱欣乐喜。字付三世样。更不意得通止了。
一。乃至未断恒生爱着故事。面面评定曰。八地已上。无第七识爱现行。随赖耶名。地舍毕。何金刚心。云有爱着耶。此事难义中。难义欤(云云)。读师云。此事明事也。隐岐院申胜诠后身御渡。吾御前身之处御览御幸花藏坊事。其时番论义。良算此事论义。对障圆用之。障圆闭口了。隐岐院对障圆仰云。何。答申云。谖算及(云云)。联圆院御气色人也。延公云。此事故舜观房僧都每日讲谈义。训论沙汰。此事故良算被申。二乘金刚心也((云云)。物语(云云)。)读师云。诚尔也(云云)。光胤申云。此事二乘金刚心。或种子申一义。种子者第七我执种子。其金刚心也。读师云。此推。乃至未断第八相续位也。恒生爱着故。七地以前事也。乃至未断恒生爱着切可意得欤。光胤申云。此一义又(以上古闻书可见之。)
一。于余取蕴不生爱着事。读师云。苦处欲舍此身时。于身更不可有爱着(云云)。光胤云。地狱等此身舍思。身爱着意欤。依惜。此身脱苦身。存故。此事至第六卷烦恼相应门可沙汰事(云云)。读师云。癞病之者此身厌如何可有爱着(云云)。
一。虽不贪着而爱我故事。光胤申云。而爱我故处。如闻雷声生怖畏(云云)。此第六识中。五蕴依身。起我断怖畏事也。所爱着非第八能爱着第六识也。何以之证真爱着处耶。延公云。第七内依执我。第六识起我断怖畏。故而爱我故。展转见真爱着处落也。光胤云。样重重申小。乘第七内我不许故。展转之道理更不可信之。五欲非真爱着处。离欲人虽五欲爱着起事出间。真爱着处举。证据更不可立。读师云。诚尔也(云云)。
延公云。由执我故。我第七我云程事也。何强疑展转事耶。光胤云。由执我故重重释下。令六识中之词。无子细此更第六我申。第七。其故第七我小乘。不许之故。重重不共许事出成。谁信之耶。读师。此事诚可然难思(云云)。光胤后申云。五欲非真爱着处。第六爱着依身事出。离欲人爱着依身非五欲爱着云也。正第八爱着表申。读师同心了。良明房诚尔也(云云)。
以下虽有少少评定无殊子细。大旨现文并疏料简也。不记之。
(写本云)。
前后表纸迄。用纸数六十枚在之判。天文六年。五月七日渐笔功毕。愿以此功备惠解开发。上生内院。慈尊奉仕。恩所拔济之因耳。
药师寺末叶相似僧英乘
同七月十一日对乘盛得业一交了。
(表纸里曰)。
问。小乘子细。大乘经佛灭后说云耶。
兴基自案云。佛在世时。现佛间样坏正法说云。佛灭后坏正法者者说也云欤。
重而问云。外道教坏正法者说佛在世时。答今大乘经佛说也名。佛者说也(云云)。外道教佛说。大。
此一个条别纸在之间。表纸书之了。
兴基自笔也。下。
论第三卷闻书第二
论第三卷闻书第三
第四十三日(自已引圣教当显正理至故彼亦无能持种义)
良明房五师云。之所集起之文。如现文者。集起之义见。无积集之义欤。延公云。上众名心名释疏。下积集集起二义。此积集一义(云云)下者今持种证也。知通二义欤。光胤申云。经文之所集起。所字置。疏二义俱所字。先所集起说。能集起不说欤。仍第八名心。初义种子。所集起云。此所集起处。故第八名心(云云)第二义现行所集起。此名心其现心。第八现行勿论也。但通六识现行欤。如此。皆以所集起门说欤。何能集起门。第八种子能集起见不名心耶。是一。又读师云。诚皆以所集起门欤。光胤申云。疏初义集起起。种子即体指欤。种子所生现行远指云起欤。读师云。种子即体指欤存也。
私云。显轮集。疏初义释引多义。一解云。疏枢要其意异。疏集生种子处云所集起处。要约集生种之因处(云云)此集起之起字。付现欤约种子欤事欤。打任其事见。但要正文云。又解所集种处起生法因故名为心(云云)起字付因。但要起非经文起欤。既云。又解疏外义闻。
良明房云。经文之所集起点之。所集起所。所。疏所集起处故。处时。又所言。必能集起所集起门所欤。读师云见。其上在处处。处书也(云云)
私云。上。下。良公申样不□字义。
私云。总经文之所集起。积集之义。样闻但以疏二义可意得经文。疏二义仿□。初义积集。第二义集起欤。闻。经文含积集集起二义。先可意得。经文事集起义现文显。积集隐。之所集起者。所集起处也。可意得欤。是一。疏二义中。第二义种子能集起云。所生现行所集起取。所集起名心。经现文□。又义道显。初义种子所集起之物柄。第八所集起处。意得间。当座所集起处。所集起门初义释欤申。读师同心。但能案之。初义能集起门释。所集起处故者。所集起之处也。依主释。处体即能集起。意所集起之能集起处委可云。云所集起处也。是一。凡积集集起二义申时。积集集起。被云物。所集起物也。故之所集起经文。二义含更无相违。集诸法种积集义。起诸法故集起义。集诸法种云。则第八所集起。则所集起也。又众名心。所积集故(云云)无子细积集义也。既云。所积集岂非所集起耶。肝要起字事。上读师被申样第八起种子见。起刻种体。无相违。若尔经文之所集起。假集起一义。不可取置。若尔此经文。二义含心得无相违。
良明房云。种子即起申付。新种能熏被生。起可申。本有种起义如何。
读师云。难意得(云云)
私云。新种起。能熏被熏义。只第八持之。受之种子令有义也。第八不持之种子不可有见置。种第八令有也。有即起也。无不起有起配。本有种同事欤。
读师云。抑集起义。同学抄通六识见。种子集起现行心可亘八识故。对小乘正成第八。积集一义欤。又集起通可见欤。听众评定无表所存人。光胤申云。第八名心。集种子处。积集义。或种子所起故。集起义。如此二义亘心申。对小乘正责成肝要。积集一义欤。集起通转识故。非第八不共义。证难成故。读师云。种子集起现行。第八处被持。现行起见。集起义证可成欤。光胤申云。样由来寄能持申。归积集义也。
私云。疏如电光等喻通三因者。三因一。有间断故。二易脱起故。三不坚住故也。不可转根境作意善等类别之因。有间断故。一因。通下非可熏习等三宗量见。推之余二因可准之欤。又三因云。上注。此外根境作意等加。四因也。道不坚住故。第四。付文次第云尔。如电光等喻见。第四根境作意也。一有间断故不坚住故差别事。秘问答也(总别异故欤)一根境作意。易脱故。付根境作意。易脱义故。善等付意得。易脱义故。但正量立时。只易脱起故立。如电光等喻。不可转善等类别故。类别二字。上根境作意付可用之由。显轮集。一善等之等。等三界有漏无漏世出世。可见疏。一上三因三宗相对立量时。或一一因以皆成立宗。一因各通三宗成也。或三因各别成(一因一宗各各成也。)或逆次成。或顺次成(如论文次第。)或超间成(隔越成也。)
良师房五师云。根境作意论义。自他身六识。疏初解互相受熏义难故。非同喻云也。第二解体非受熏义破故。根境作意因。不恒义见。自地身六识同喻也。付之第二解意。六识同喻时。何自他身六识见分取同喻耶。只如六识取自他身不申可尔。其故互相熏之时。俱时受熏故。自他六识相对有其诠。体非受熏义破时。不恒义故。只六识处缘。间断不恒义取故。自他相对大无用也。只六识云。光胤申云。自他不相对。只如六识者。宗喻一物之过。宗成六识非可熏习等义。喻六识非可熏习故。故自他相对如非可熏习。六识非可熏习立也(宗非可熏。自六识。他六识。各各事也。同喻。自六识望他六识非可熏事也。)良明房云。第二解不恒义取故。自他相对不意得(云云)再三执心。光胤申云。不恒义取。因事也。故喻因同品分。自他身六识各各不恒义取。今自他相对取本宗宗同品事也。读师云。良公不审不意得。宗成分喻不审也。
一。此识一类恒无间断。乃至。所说心义事显正义文也。
私云。一类一恒无间断一坚住一合三因欤。可熏。契当彼经所说心义。二个宗法也。但所说心义正宗法立量事。重可案之。可见疏。所说心义宗法也。云事疏。违经二宗举中也。其外下违理。若不许有能持种心。始持种举以上违经持种之宗显显也疏。如此违理。可熏所说心义宗。又显欤。疏各举胜义互举不足(云云)此意也。
一。抑上违经二宗举。持种不举。胜义云意得。此持种证。经文打任持种顺。持种殆胜义申事也。之所集起积集义。持种通途。推之苣胜喻可熏喻非持种喻。以喻见之可熏义胜欤。故疏法阙无持种(云云)法阙者阙同法欤。同喻欤。但显轮集。若取持种为宗。喻可取瓶等(云云)此下违理。遂上违经。持种宗法云尔欤。
一。苣胜恒无间断事。古来寻欤。可见闻书。评定曰。苣胜其物程。无间断也(云云)读师同心。
私云。恒无间断之恒义。苣胜上。疏云此非极成喻。亦非无间。故从生至灭。一期无间。少同第八。得以为喻可言极成(云云)□评定之趣欤。
一。上破他量因。显自量因翻对事。一类翻善等类别。恒无间断。翻有间断故。坚住翻不坚住。根境作意无同喻。故不成量。疏初解意欤。仍无翻词疏初意。或一类之言。兼翻欤(疏后意也。可见疏一段。)上有间断故不云恒非恒间断故也。下无间断云恒恒无间断故也。
延公云。非但违经亦违正理事。古大烦沙汰事也。其沙汰者。违经则理证。此外又违理云事难思。理证云。引经少宗义违。彼经责。遂无第八此义不可成征诘。理证大纲也。违理云违经也。违经又违理也。何二重申耶。此事难义。故异义。或违经者。上教证经指也。或违经能证。违理所诠也。光胤申云。上教证指云事难思。若不许有能持种心云违经也。岂上教证悉持种教耶。总教证。如此凡违经云分教证混故以正理责成也违。经分教证尔也。理证笠云加正理责成故也。加正理申。违经外不可意得欤。读师云。诚尔也。
一。读师云。唐捐其功。断得果功云也。无熏习义断得之果不唐捐云事也。此分治定欤。
一。执自然生事。疏自然为因之计(云云)既无因种。无因自然。何云自然为因耶。延公不审。古不审也。延公云。此事自然之外。不许余因故。自然为因同欤。疏无余因故此意欤(云云)此事古曾通推。
私云。自然为因计。种子因不立。自然为因申。既无因种。同自然为因计。不许种子因故云意欤。延公申遂此志欤。
一。延公云。非心性故之因不审也。心性物。受熏持种。自许义也。少乘不许之。然只非心性故遮计因欤。光胤申云。色不相应非受熏持种义为成。遮量立故。声光等心性。而不受内法熏。不持种故。以此因喻。非受熏持种立。量成立欤。今非心性故云。第八受熏持种成时。心性成。又以遮义为因事。不可求证据于余处。破经部色法受熏量。以非第八识故。为因读师同心了。
私云。内法所熏内法。简苡胜等外法熏也。又岂能持种一宗法也。
一。又彼离识无实自性事。读师云。龟毛等不离识有自性物申欤。申。都无故。色不相应不离识有自性物也。仍实欤。但离识无实自性事。龟毛色不相应同事故。为喻也。延公云。色不相应不立量。前已数遮者。所熏四义明处指欤(云云)读师同心了。
私云。离字实字肝要也。
一。转识相应诸心所法等文事下。第三遮心所也。
私云。以四因成二宗法。随所应八个量欤。此中前二因。举如识同喻。后二因喻。略不举之。上如电光等取。
一。有说六识无始时来以下一段事。自下破识类受熏义也。读师云。抑识类者何物耶。识部类云事欤。此识类生灭欤。又三性门同事识欤。不审事也。先宗计样委细明之。其领解。宗计之样不分明。先年训论之时。都不分明止了。
私云。义灯中。识类性类。本计无性习欤。又生灭法习欤。本疏识刹那灭识上假立一类不变。无别前后。识类是一(云云)此文识类无刹那灭义样见。显轮集轮义。引无性释。二刹那同一识类者。了别类。前念后念同识类也。前念后念二刹那。了别义相似故。云类同欤(演秘云。类者相似义也云云。)一刹那类者。识体刹那边类也(披显轮集可决之。卒尔间不及沉思。文言仿□难辨。)
一。疏识家之流。或无常流者。初同分。后四相。显轮集征义申。守千详之。遂归识类。不相应持种云师无之故(云云)
所诠识类刹那刹那生灭欤否事。不分明(大旨刹那灭见。)
一。假实之间。假也。本计计欤。本疏实边。设征故也(云云)
一。相续耶事事。义灯本计相续许。不云间断。下又无心位此类定无。以理逼也。非本计(云云)
一。则同外道事。读师云。同异性相光胤申云。根法类同之义。述下文。总别类建立样。似同异性。
一。许类是假便无胜用事。假故无胜用。何为二因耶。延公不审。光胤申云。古不审也(云云)
一。内法实种之内法。简麻衣等之餐法持欤(云云)
一。琳舜房云。麻衣假持故简之。故实言简欤(云云)光胤申云。内言外种持简欤。实言假简欤(云云)
一。若是善恶应不受熏事。同学抄论义。光胤申云。第二卷。所熏四义中坚住性义。能持习气乃是所熏云。持种故受熏成。次上论文。受熏持种。如黑甘吉祥可随逐见。而佛果持种受熏。读师云。持种宽受熏故。以持种成受熏欤。
一。若是无记。乃至。此类应断者。一难。此上转救善恶之时前无记类不间断者。此非事善恶。乃至。别事性故之难。法同分同异句等样如本疏。类总别类不立欤推。疏同分总类同异总类云故。此上转救。法同分无记识。通三性故。此类尔也者。此上又无心位乃至。持种受熏难。
私云。无心位类同断云事。本计申。又阿罗汉文事。自下第四征类同中凡圣类同。次根法类同也。
一。凡圣类同事。同学抄论义。其沙汰出来。光胤申云。凡夫位识类有漏性定故。其识类至圣位受熏。圣者可成凡夫云难可尔。凡夫可成圣云难不意得。凡夫位类识有漏故。读师被存气。
光胤申云。第八识例难事。同学抄趣犹以不意得。假令种子第八识望体用申。第八体种用也。识类望能熏能熏识摄事也。虽然有漏第八虽受无漏种子熏。圣者不成凡夫。此事如何。读师云。无漏种子望第八。体用沙汰也(云云)
一。又眼等根以来事。自下根法类同计也。私云。疏二释。初释眼等根及所余法望眼等识时。根同法同二边。
一。根同也。眼识等名意根故。二法边同也。所余法眼识等法义通故。第二释信等余法眼等根相对根类同也。次眼等根非根法相对法类同也。二释中初释顺论文欤。与字所余法眼等识中间置故。光胤申云。根法类同。彼师本计申分欤。押识类同申上。此类同可受熏云事欤。
私云。无殊评定止了。此事。疏然汝不许违自宗故(云云)论然汝不许(云云)本计勿论欤。但古沙汰。
一。此下段互相熏之词。识类受熏。互不意得。随演秘问答。答之异释。一互字如父子相生云。不许互相熏。或互字前后相对互意得。二实识类互相熏许(云云)是一。
一。自他相对互相熏事。秘次文问答。答意许之。一以识类受熏云计。押根法类同可受熏云事。秘问答答意。类者相似义故。识根法。余根法。相似故可识类责。付此难也。此样诠相似义识类云欤。
一。又六识身若事若类事。自下识事类前后相熏破也。私云。此一段。经部譬喻师破(云云)譬喻师。本经部鸠摩罗多造结鬘论广说譬喻(云云)此经部云。室利云罗多造经部毗婆沙。正理上座部也(云云)疏前熏后。不言类。唯取识。是譬喻师也(云云)如疏者经部中二师也。本经部不立识类。只识前后相熏许欤。光胤申云。此下譬喻师出事不审也。譬喻师色心互持之计。下亦不应执色心展转之下出。
一。光胤不审申云。抑识类前后相熏。又六识身若事若类以来破欤。上识类受熏之计破之欤。又阿罗汉(等)论文释下秘问答。识类前后熏分明见。但论疏左样。不见。前后词。论又六识身以来。疏又六识身下。上来事类俱时被破。乃至。今破云前念等(云云)论疏秘相违古来沙汰也(云云)延公云。余义又六识身。前后熏义破。秘下生起词欤。私云。此事古闻书可见。
古闻书云。上识类前后熏破。下事类前后熏破(云云)追可决之。疏秘相违以之可会之欤。
一。又六识身若事若类以来。事类前后熏(并)识熏类。类熏识。识熏识。类熏类。总遮之。云非互相熏(云云)
第四十四日(自有执色心自类无间至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听众不审云。此师义与大乘等无间缘如何异耶。光胤申云。等无间缘疏缘也。彼师前念色心为后念因习。大乘亲因缘当。可相替等无间缘。可谓自类相生因缘事欤。
私云。此师二十师上座部也。无性摄论云经部。上座部中经为定量者。故云经部。可见疏。
一。故前所说为证不成事。光胤申云。故先所说者集起心经事欤。若尔此师集起心经。吾申前后种之因果说。意得欤。经文。一分前为后种之样不见。其上此师不立别种子只前后念相对因果建立。集起心经诸法种子集起名心(云云)宗计样经文乖角。异上经部识类等受熏持种义。彼种子许。今上座部义更经文符合。明知。吾立前为后种因果故。汝大乘第八识不成云事。云为证不成也随疏。因义既成故先所说证。第八识有不成(云云)若依之尔者。理证大纲。今所引经互立道理。入吾宗会之。或为证也。若今经押不论之。别立前为后种义大乘第八识诸法因果成申。集起心经。第八识心说承诺欤。申觉也。又背理证大纲。读师云。集起心经押。立前为后种义。大乘第八识不成云意欤。背理证大纲云事。样。下清辨义。事次载破之。上座部因果次明。对第八识因果。破之。必悉经文所说论取置。集起心经文第八识不可承诺。
私云。不承诺经文。如何会。下然经说心为种子者势用强故文。会通也。此文不限萨婆多。宽通上诸部欤。
一。无熏习故事。光胤申云。假令善恶无记心相续时。先时无记心起时。熏种子。后念亦无记心现起时。其种生。不熏置种。后念无记心何为因耶云意欤。若尔曾无记心种子熏故。后念无记心位。其种相续可为因云意根。无熏习故意得。同时因果云难欤。
加样不审所存。疏有后种子前可生后。既无熏习何得为因(云云)前后因果许。无熏习边难见。申也。
读师云。其。只不熏种子。后念种。曾种子熏。后念因后念生。无熏习故。此义不成云事欤。延公云。只种子后念因不可成云也。
私云。无性摄论。二念不俱有故不得熏习(云云)前后二念俱有。能熏所熏和合可许熏习。不尔故。不许熏习。无熏习不可有种子。无种子后念不可生云意见。疏量作法可意得无熏习故。读师延公被申样符合欤。
一。又间断者。乃至。为后种故事。同学抄二乘无学论义也。论义之沙汰少及评定。不过一问答分齐。仍不记之。
一。亦不应执色心展转文事。光胤申云。此文上座部转救欤。或经部诸师助上座被难设救。疏二意也。经部诸师救也云样本义(见可见疏)付之又六识身若事若类之下。出譬喻师。此下譬喻师义云词事不审也。此色心互持之计述。无子细。色心互持譬喻师(本经部也)义云事勿论也。
光胤后申云。经部诸师救。此譬喻师诸师中欤。付之。诸师。本经部外立此义欤。不审也。读师同心毕。
私云。本经部色心互持。前后互持存欤觉。今下疏恐无心时心断故。色中有心等种。无色时色断故。心中有色等种(云云)色心俱时时持种意得。
一。有说三世诸法皆有因果感赴事。萨婆多义也三世实有故。因果能成何必寻别识体。亦言熏习耶。为言。
一。然经说心为种子者事。私云。何劳执有。能持种识。双非上诸部及大乘义(云云)可见疏。
此文不限萨婆多。诸部通会经也。上座部集起心经会事。以之可知之。故上座部此经不说第八。只说心用。色虽有因用。心用强故。经云心也会欤。故上故先所说为证不成。此经第八识说云证不成云意也。
一。非常无为非现在二故事。有物二。无为有为现在也。去来二俱有。为言。
一。又无作用不可执为因缘性故事。读师云。去来世非因缘性云量事。未来因小乘。未来果也。本计事。何未来有法兼。云其去来世非因缘性耶。
光胤申云。未来遂过现来因缘物。云尔欤。非因缘性之性言。总未来体性因缘性立量见。正付作用施用时。因果之样。土代因缘体性欤否事量立欤。其因缘体性。作用出知故。因以无取果用故(云云)
一。未来总无取果用欤事。光胤申云。能为彼种故名取果(云云)未来至生藏依取果用(云云)未来取果可申欤。一旦不审也(不可为定量)读师云。现在法未来令至生相位取果云。现在因用。未来果至生相分也。延公云。未来法至生相位现在位引申。又取果用未来欤。光胤申云。明相喻取样。觉但此事欤。
一。遣相空理事。面面评定。或评定无相真理欤。读师云。依他圆成空。俱遣相空理空取(云云)光胤申云。此空云教说空也。教空说。遍计分。清辨执此空文。依圆皆空也云意也。疏彼执此文为正解故分明也。读师云。吾申此意也(云云)
一。彼特违害特字。点本。诸本尔也。先特殊义读不审也。导本训可寻之论注之。光胤申云。清辨诸法皆空申。十理证经。诸法第八识体有。皆以违经过。持种证别出之破事不审也。有子细耶。院主云。特字读。殊义。殊训。今不审事(云云)光胤申云。别而特字付不审非。总十理证中。持种证清辨计出事不审也。读师云。染净因果拨无义故。染净因果建立今经当违。今证出此计破之欤。
私云此事诚尔也(古申样申欤)余证违义显。此样特字殊义取无相违。余证第八识有许。违皆空宗义虽勿论。此证诠。诸法染净。今此诸法因果广建立故。别此证下出之。
一。染净因果皆执非实事。光胤申云。此非实拨无义欤。读师云。拨无义也。光胤申云。下但执非实故。因果法体拨无义欤。
读师云。尔也。光胤申云。下但执非实故。非拨无义欤。其故上皆执非实付转救。我世谛不云无。但言非实。付之重外道毁谤等(云云)随疏外道现所见许法体有存。因果道理不许故。汝世谛法有许。非实云。同外道计云意也(疏文此旨分明也。)延公同心。但读师云。外道现所见分有也。其体实无也存故。现见不谓全无云。全无云但执非实故欤(云云)读师云。抑清辨拨无执见之前。万差诸法悉不现。皆以无欤。不审也。增益执见前如幻法实有。损减执前翻之无欤觉也。
私云。清辨既世谛诸法有(云云)此现见之分云世谛欤。皆空云悟情谈门玄旨也。正非安立真空观解前。皆空。清辨申。凡外道虽起拨无执。现见之分有存外道悟前申。
一。光胤申云。清辨立多重胜义欤。论义也。清辨妄有真无申。妄有之谈。护法遍计所执意得样。读师云诚尔也。
一。异熟证事。读师云。有异熟心善恶业感事。此经文样。别真异熟曾不见。异熟业感事。常六识分意得顺欤。又云经文云异熟心不云识。以之异熟证异熟。第八识众名中异熟识云事可知之。
一。谓眼等识有间断故等文事。此一段总破别破二段。谓眼等识乃至无斯此事。总破也。眼等六识业所感者以来。别破也。总破释疏。以二因立二比量(云云)光胤申云。断已更续有间断故因以。六转识业所感非真异熟宗成。是一个量也。以非一切时是业果故成。六识非真异熟成是一量。以二因成二比量此事欤。读师云。有间断故。非一切时是业果故。二因也断已更续。则有间断故同事也间断。又可续法付事也。此后永不可起法。间断不可云。中间断云间断故。依之断已更续有间断故别因云事不可然(云云)光胤申云。论既有间断故之外。断已更续出疏断已更续故有时间断故云。二故字置聊别因欤。读师云。论断已更续。上有间断故重训释也。有间断故。别因不可意得。立量。异熟不应断已更续上文释下出之。异熟不应文释下无立量。以之可知之。光胤申云。异熟不应断已更续。总破段也。故文别牒。总破一段故。上文释段下文取举立量欤。读师云。所诠今样被意得。异熟不应断已更续。立量作法。下别破差别。可被存哉。更无差别也。故眼等六识业所感者别破释下疏。出别破立量。故知前破但是总破(云云)此意前总破谓眼等识有间断释下。二个量立。六转识业所感者非真异熟量。真实别破量故上。上一向总破故。六转识非真异熟量。今别破段立量。六识业所感者非真异熟。云意也以之可意得(云云)读师被申趣尔也。断已更续。有间断故同事欤。存也。所诠总破之段。别破量立不可然。故上段总破也云也。故知前破但是总破者此意也。良明房五师云。疏又彼识中业所感者等者。别破量上。非真异熟立。是异熟所生立。云事欤(云云)
私云。论是异熟生非真异熟个法宗立欤。
一。身器离身理非有故事。私云。作有情依分。身器之处。其身器离。心不可得故。归第八欤闻。但疏非身器色法能作有情依。乃至。假者依此识而建立故(云云)作有情依之仪。第八之处直见。可见疏。
诸转识等非恒有故事。恒有言。上恒续有差异欤否事。古沙汰。又身器离身理非有故。对诸部。不相应法无实体故。对萨婆多。诸转识等。对经部。或总对三节事。可见疏。
一。身受证事。读师云。此执受证。异熟证出事。古来不审也。但第八识。真异熟不间断之由。申出欤。
私云。若无此心谁变身器。文事起欤。读师云。无思虑时不限无心。有心位可有此时。对有别思虑之别故或禅僧(得不僧)出坊入山坐禅入定。弟子往不见。深雪。其中雪高处。此僧也。坐禅之间雪触身不知(云云)院主云。佛地院侍法师。棋打时人来头。遂不知(云云)读师云。有别思虑。此等风情欤。
一。光胤申云。身识现起触违顺境时。身识并五俱意苦乐觉受申。第八识根执持故。时。六识。苦乐觉也。故身识五俱意识。违顺境缘时。觉受生样。第八。身受义不可成责成事欤。但正五识意识触此境时。第八。身识等依止根故。根违顺事。识。如此申。依之六识现起。违顺境来。损益身根。后时六识现起时。先触违顺事。今六识觉受生。样以前此境定中领第八识成也。付之不审。定中虽无能领受第八。违顺境触根故。后时有苦乐事申。第八不可有能执受。无能执受身识觉受不可成。可责成欤。然遂只第八能执受云道理肝要故。必定中或无心位身识时举为何。遂证成别身识等有无。第八能执受落付故。延公云。此不审事古论义也。身受证限无身识位欤。通有身识位欤题也。可依其左右(云云)私云。此事诚论义之由古闻书。
一。执受证身受差别事。执受证。第八不可有能执受云证欤。身受证者。第八后时适悦劳损。云证也。论彼位如何有此身受(云云)第八。不可有定中身受云证欤。今度大旨此分治定欤。古闻书可见之。良明房云。身受之受。身之所受非谓受数(云云)执受之受。受数之受欤。若尔可有差别(云云)此事不审定。
一。如许起彼时事。少乘六识异熟心起时真异熟也。许为同喻。疏如汝自许者此意也。或吾又汝宗。六识业所感心起真异熟习许分为同喻。或我许汝宗等文此意也(一旦推也)或亦推此文意云。我汝六识异熟心起云位。真异熟心云故云同喻欤。此推不甘心。可见疏一段。
第四十五日(自又契经说有情流转至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延公云。界趣生同事存。随常界趣生之体申。不可有别子细欤觉处。演秘问答见。界通三性情非情。趣生限有情异熟无记见。此申趣生体界之体不可申欤。读师云。界趣生之体常申。只同事欤。演秘问答不审也。凡物眷属自性体。趣生自性云第八也。眷属云可通情非情器界等欤。界亦自性助伴。界体云何不取第八耶。界通情非情者。无色界非情界。可意得耶。良明房云。界趣生三字。趣者取蕴之取欤。烦恼事欤。可限有情(云云)
此事欤。趣取文字。
良明房云。生常四生。有情限事勿论欤。界义义耶境界云时。境义也。界因义(云云)延公云。趣数取趣趣欤。可限有情(云云)光胤申云。如读师御谈。今废立界趣生大略同事欤。但秘释诚子细。此总事欤。界者缚义也(如亦非男摄之下疏。)
一。非异熟法事。此下简别二简。总简样事。光胤申云。总简者体简欤。意云。第八真异熟取。其外法悉非真异熟法简也。若无此简者。趣生体异熟法也。以何知之耶。四义不立异熟义故。明知无杂义下。豫此委曲存。简法时。总简以显真异熟体也。总简者。真异熟外法。非真异熟简故。不谓杂不杂。只简非异熟体也。至别简加行善染污无记心长养等流也。此正杂起法立。以无杂义简之也。故总简体分也。不及无杂义欤。别简正无杂义简也。良明房云总简简杂起法见。秘种类言之。乃至。趣生法故(云云)光胤云。总简正虽简体。非异熟法广举。其中别简时简。加行善等。总简之下显杂起之义也。正实趣生外种类有杂起云也。正别简之时事欤。光胤申云。若无总简广非异熟法。不可云。只加行善染污无记等云。下三义简时。样其法别别举之。而。云非异熟法。此委曲也。延公云。总简四义中无杂义下简之子细何事。尤别总简四义简外。光胤申云。自元限四义不立异熟义故。四义下总简也。四义中无杂义简最前故。此义下欤。良明房五师云。别简下简生得善。又恒义下简之何光胤云。其不审。生得善云同学抄论义。读师云。抑无杂义下别简。简生得善被存欤。以外也。此第二(遍义所遮)第三(恒义所遮)第四(实义所遮)此三义所简法举下简生得善。乃至。不相应行已云也。非异熟法泛尔申下三义所遮。此下简欤相乱故。为止滥举之。三义外加行善等非异熟法。正无杂义所遮释也。今此中。乃至。趣生法故者此意也(云云)
私云。第七识非共有故不举之(云云)非共有者。共许云事欤。
一。诸异熟色及五识中文事。无色界者。举全无之处。分无可通余地(云云)
诸生得善及意识中文事。此下生得善论义。光胤申云。此义下。别遍无杂二义具样申有所存耶。第二遮不遍趣生云。不云具无杂。第四遮无此词。第三遮处云虽遍趣生起无杂乱如何。
私云。此事然此说所有者影显前后等(云云)私云。第四遮无立量已成故(云云)
一。此心若无生无色界文事。读师云。生无色界时。无报色故。起善等心。不起异熟心时。趣生阙。报色报心故。
一。设许趣生摄诸有漏文事。读师云。若救上难。善等心趣生取申。假令起无漏心时。无漏必定非趣生故可事阙。为言。
一。勿有前过之前过。四义阙过也。及有此失此失。生无色后趣生阙过也。疏此识最后失(云云)最后者。无色界起无漏心后。趣生绝故。云最后欤。
一。亦非界摄文事。此下秘界通情非情云问答。此问答。界言事。趣生事无沙汰。但趣生狭。自显。界者系缚义故。烦恼缚情非情器界等亘缚之故云尔欤。
一。正实趣生正实二字事。光胤申云。正真异熟真义欤。实四义中实义欤。读师云。不可当四义中实欤。琳舜房云。此实非四义实。本疏简假趣生(云云)经论中烦恼等假说趣生。是假趣生也。正实实简之(云云)读师云。实有信实有无俱实(云云)法体实。只有有。无无。实也。此事欤。
光胤申云。谛实门实欤。假趣生者。大乘前假施设。烦恼等云趣生事。今真异熟。非假施趣生云事欤。四义中实读师云。尔也。
一。执受证事。读师云。五根有执受云。能执受第八有义也。有者持义也。吾二亲持世间申事。此事也。非能所持之义欤。
一。唯现在世事。萨婆多三世实有计。现在有执受。过未无执受习。大少共许欤。
一。此言意显事(执受五因同学抄论义也)二释如常。读师云。疏此文简言滥(云云)尤有子细。能执受非转识。不具五义故。可申。眼等转识。无如是义此意也。但能执受心唯异熟心。不可申。佛果第八能执受故。若先业所引非善染等为执受义。佛果第八非能执受过云此意欤(云云)光胤申云。唯异熟心云不云有执受心此意欤(云云)
私云。此事能案。唯异熟心申。言滥不恐。唯有执受心不可申欤。
一。谓诸转识现缘起故。等。一段事。自下破异计。有五个量(云云)
五个量者。
(第一对先业所引)现缘起故一(第二对非善染等)非业引故。(一。第三对一类。)非一类故(一。第四对能遍所遍。)非遍依故(一。第五对相续。)不相续故一。
光胤申云。谓诸转识。异熟生者。二有法也。谓诸转识量。二因二喻。现缘起故因。如声风等喻。非业引故因。如非择灭喻也。异熟生者量。三因一喻。非遍依故。非异熟故。不相续故(以上三因)如电光等喻也。法宗不能执受有漏色身之文也。
光胤申云。谓诸转识量宗法。下不能执受有漏色身宗法取否事。疏二意。一有漏言置故不取之。意云。六识无漏非能执受。故有漏云时宗狭故。疏又宗法中不言。乃至。无漏身故此意也。二下不能执受有漏色身宗法。又宗法中不能执受有漏色身自乃具足此意也。面面不审云。又宗法中不言不能执有漏身者。此文不审也。下既不能执受有漏色身(云云)此文前后量宗法。举也。既言之。何云不言耶。又光胤申云。此不言者。付文段不言也。意云。上谓初转识量段。不言不能执受有漏色身。下异熟生者量。此宗法言。故上文段不言之故。云不言不能执等云也。读师云。此一段不意得。文段付不言意得。都领解。面面又不审云。本疏谓诸转识有法置宗法出时。不能执受有漏色身(云云)何忽又此量宗法。云耶。又宗法不言词成自语相违。光胤申云。诚难思。但论文面任。先取此宗法立量。此下二意出欤。任论文势释置分也。以下二意见之。又宗法不言通有漏言。可略欤。所诠加样烦申。有漏色身论文付。又宗法不言释意。初量可略有漏言。以下法中释。初量。具可云有漏色身。论无左右具有漏色身云事。异熟生者第二量时。必可云有漏色身。故付广具云可意得欤。读师同心了。
一。无所缘故因事。光胤申云。经只有执受云。能缘所缘。立能执受所执受不云欤若尔。大乘能所缘申。少乘命根众同分。执受体取人。都不可申欤。若尔。无所缘故之因。非共许道理欤。良明房云。少乘能执受云。能缘执受事。可申欤(云云)
读师云。第七识。执受五因中。先业所引简见。其由申时。先业。以现缘起故(云云)
疏纵第七识亦现缘引文。第七识假现缘云事不审也(云云)同下秘释。
第四十六日(自又契经说寿暖识三至此即前因何劳别因)
延公云。命根体即寿。寿命根欤。亦暖火大欤。读师云尔也。延公云。有情具足多。别出火何。读师云。暖气有情云故。暖有情资具胜欤。延公。识持寿暖。第八识上寿暖故。寿暖持识难思。读师云。此依持云相依之义故寿暖成识之依持欤。延云。识望寿暖依持劣欤。读师云。可申事欤。
私云。(由此故知乃至此第八识)总结文。释疏。殆寿种子故。望现有因缘之功。识非能熏。望种无因义。寿依持云事不审也云。寄能持论依持之义(云云)若无持者便失坏故者。此意也。此中相持非因缘义云。更互依持之依持。更非因缘义见。
一。谓诸转识等一段事。(先非转识。次即赖耶。后难异执。三段。当文段可知之。)读师云。破转识有三因。有间有转无恒用也。光胤云。三因中第三无恒持用之因。转识虽言。有持义。无恒持之用。故立此因非欤。疏此因极成因也。对诸部(云云)细意识定可云有恒持用。然诸部中。对经部时。此因随一不成过。何云极成耶。但下有细意识恒持义许。无恒持用能别。以有间断故可立量(云云)无恒持用因。对诸部极成之因云事不意得是一。又有间转故因。细意识计不可许。何又以此因立量耶。此可有不成。此因立事。不顾本计。极成转识间断故。无不成者。无恒持用之因。亦可尔。何此痛为宗法耶。读师更无被申旨。延公。此不审尤可然(云云)(末计不然。必别时起。末计细意间断云欤。然无恒持用共因。)
一。唯异熟识。乃至。持寿暖识事。私云。持寿暖识能别立。可有过故。我第八识可能持暖。许无间断故。及恒持用故如寿。若又可持寿立。喻如暖可立。取可为同喻见。寿暖识中三法摄故。论因也。疏然此论文义具为论。非要文具(云云)恒持用宗。有间断故因也。无间断宗。有恒持用为因(云云)当论文段可意得之。
私云。虽有篇篇评定。此分齐。皆以不取入当段委曲。不足言不足言。持寿暖识宗立时无同喻。寿暖非识故。取寿暖有所立不成欤。
一。虽说三法更互依持事。此外返质也。读师云。付上经说三法更互依持等论主义。暖一种不遍三界(两家极成)故三法。暖既如此。识何必无间断耶。为言。可见疏。
私云。虽言三法依持。暖不遍三界。虽云三法依持。识独间断无过云外宗返诘也。
一。此于前理非为过难等文事。论主解也。私云。此返质前吾立道理符合难。三法更互依持。三法欲色界立此道理。三法具欲色界。识不可有间转。若间断不可有恒持用。为言重意云。吾若转识不遍故不能持云理立。举暖不遍可责吾。但转识间断故非能持云。举暖不遍返质不意得。为言。故暖不遍岂怀前理之论。则此意也。可见秘。
光胤申云。抑今论主外宗问答。肝要经文所说分齐。寿暖识三更互依持之经文。欲色界三法具界。说欤。若尔论主答觉也。自元付经文立道理。经文三法具界依持说。不说无色界。何以经不说无色界暖不遍。难欲色界三法依持耶。若经文三界含说。欲色二界三法依持。无色寿识二法依持也。二三虽异。合寿暖识三更互依持说。外人返质其理。既二法依持。三法依持之文说入。三法依持。三法依持之文说入。三法依持。随处二法依持意得。经文。然何又欲色二界三法处。随时识间断二法依持时事嫌耶。读师云。经文无色界二法依持。含说耶否事难测。但设三界广含说经文取置。论主之证可成无色界总暖世界。二法分子细。欲色三法具处。恒依持可成也。重意云。假令无色界暖。时间断事。又虽无暖。寿识二法。时时寿一法。识一法事。外宗申处可尔。无色界物。必恒时依持之用具。无间断义以之准。三法处。又三法恒依持可成欤。
一。又三法中寿暖二种文事。此文论主返又难外宗也。意云。汝识间断法存。六识以寿暖识识欤。其间断事。暖无色样。识如暖间断者。暖既不通三性无漏汝习欤。若尔何识不通三性无漏申。寿暖定可不通三性无漏云难意也。光胤申云。此难外宗暖识猥令等。返质论主。故汝返质。一切暖识。意得。如暖识不可通三性无漏。上外人返质付。征诘欤。将又此难。上外人返质连续。更新外宗六识依持之义付难欤。此二边寻可有御治定。如是不审申。此论主难上外人致返质。其返质论主亦难之。终论主难样。今应不通三性及与无漏之难。可治定事也。读师云。论主新付外宗义加难欤。非上连续欤。
私云。又三法中寿暖二种等论主难。论文也。此上一问答。此问答疏出之。论文。
一。此亦不然如寿能持暖以下外解事。此返质寿暖能持其体如非暖。暖能持可非暖可云。彼既不尔。俱能持。寿寿暖。暖暖非寿若尔俱间转。暖不通无漏。识通无漏有何失耶。为言。
一。此意不然谓无漏法。论主答事。读师云。此论主答也。识六识心得通无漏汝申。无漏不可持有漏故。如寿暖唯有漏前我汝难。而今以能持由寿非寿云事。我难意当返难也此论主答。上寿暖二种既唯有漏难见。无余义上返质不连续新难也。
私云。疏一切难中俱有此例者。如吾申者。一切事体体处相例。可加此难欤云意也。
疏云。前不齐解(云云)
不齐解事。此论举暖不遍既坏前理难事也。读师云。不齐者。识间转暖不遍不齐。不齐解云也(云云)
私云。下又三法中寿暖二种等难。齐解欤。识间转如暖云。识间转暖不遍令齐欤。
一。生无色界起是无漏心等文事。道后解(云云)疏第二别难(云云)
私云。六识依持事阙处出难之。不出有色界疏二意。可见之。
一。受生证事。读师云。散心不可读。无心定不可读。读师云。明了转识者不明了转识许。此位无六识位故。只转识体总明了也(转识六识也)良明房云于转识明了不明了。明了转识申存也。假令不明了转识第七识取可为如何耶。读师无被申旨。
私云可申欤。但第七不明了云事难测事也。
一。谓生死时身心惛昧。等。一段事。下文五段。可见疏。
私云。惛昧者。有心欤无心欤事。扑扬有义问答。正义无心对有心云惛昧也。取譬日没名如为闇云云。故明了转识明了。只所对别云尔欤。
延公云。受生命终二位。别不开。摄闷绝事难思。读师云。第七卷师义。
私云。最极闷绝不可过云欤。委细可见第七卷。
一。惛昧因。护法难陀等法贤。一同之因欤。下三因难陀许欤不许欤。论义也。许不许二义也。无识之俦。必定用三因欤。
一。论二段。身心惛昧之因对经部。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对有部见。身心惛昧。大小共许。死生二位无转识唯大乘不共义也。对萨婆多。睡无梦喻不成。三位无心存故。萨婆多行相所缘不可知取。彼许三无心为同喻也此量兼对经部也。六识中五识两部共无许执有意识。故正破意识也。五识设遮之也(大纲取疏意注之。委细可见正文。)
一。六种转识行相所缘有必可知。如余时故事。疏此一段赞云。非直文势便能亦复义生巧遂(云云)
私云。此一段委曲人人不取入。先文配三支样。六种转识因也(疏文便先言其因(云云))六种转识。论文势面。发端。标识体兼显因。此外因说。文言繁重过。行相所缘有必可知宗法也。付之行相所缘有训。行相所缘有不可训。行相所缘读点。有字读。所缘有体作用也。此事一大事也。意云。行相所缘转识可知宗也。疏许有转识行相所缘应可了知(云云)此论有言仿□故。转识词加也。
付之琳舜房不审云。论文同六种转识有行相所缘次第。有字转识行相中间置。疏许有转识行相所缘词□。有字光胤申云。尤样可置不置有子细也。意云。样六种转识有行相所缘付置时。本疏许有转识转识事。一向有法。因显样。故六种转识因。有字幽转识显也。其幽处继有字处疏加转识也。延公云。因可置故字处。喻处置故字。珍事也不审(云云)光胤申云。此为庄论文势也。六种转识标句申。何事云事标故字置文章次第背。故标句六种转识因。标句故不置故字。结文申词故字相应故。喻故字也。付之不审云。六种转识是非因用。标句此言略。必可知字下觉。其又标句六种显。行相所缘。何物行相所缘觉故。兼标句此言置也。
此一段巧妙文章也。
上又此位中六种转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故事。读师云。六种转识行相所缘不可知。不可属。此位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六转识行相所缘。六转识不可现起云量。不可知故。六转识不可属(云云)
私云。此事可有误事也。尤可意得置欤以上上事也。
读师物语云。同喻如譬喻如。不可云。可云。指事如。此事勿论也。譬喻如读时读因明同喻时不可读云事。古来申传事欤。此事子细何云事。依。义道样不审也。延公云。此事尔也(云云)光胤申云。陈那前可读欤(云云)读师云。其子细不取入(云云)
私云。新师三支一体故。瓶上所作无常因合归因词也。申。喻分所作无常置。瓶此义。声此义。相对别别哈样。若此顺违欤。
读师云。常不定过作时为如瓶等云人。不可然。指事也。如必申也。读师云。散心心清读觉也。样读人欤。常散心申替。唯善心俱事欤。次初异熟能变识后读样日比存。如案。能变上声声指本见出。此名目异熟能变申。异熟能变切。去声能读不宜(云云)
一。有说五识此位定无一段事。读师云。此一段。大乘异师义也。受生一位加三因也。难陀欤否。论义欤。此事无用加觉也。光胤申云。诚无用也。先命终位。教说闻缘。五识依缘。惛昧无意识云人也。受生其分意得。受生。惛昧因不用申。惛昧土代存。此分无不足。又三因必定意识起因。此位无由加意得。命终三因。不依其。意识昧劣不起申此三因返返无所诠。读师云。尔也。
一。生无色界后时意识应永不生之难事。
私云。此难肝要也。无色界生时。五识他教缘。散意识后时起时。三因。何现起耶。可永不起欤。为言。付之转救云。受生位入定故。无散意。为言。此转救付。定心必由。散意识引。之能破来。定心散意识引力假。散意识不起。定无能引故应不起。能引散意无。五识他教缘不起故。付之若谓彼定。由串习力等转救。定力患习力。虽不由散意识引。率尔起也。为言。彼初生时。宁不现起。难之也。
琳舜房云。彼初生时彼。散心事欤。串习力事。散意识不由三因可现起。为言。光胤申云。彼初生时彼定心也。定生有初生一刹那。不现起云事勿论也。而串习故。不假散意识引。初生一刹那定心可现起。为言。下串习之识亦应现起。散意识付难(云云)此分一同了。此上若由惛昧初未起。三因无用也难欤。延公云。得定人命终时。必出散心。命终欤。灭定入无余二释欤。读师云。灭定入无余。灭定出散心入无余云。或灭定入无余云二释欤(云云)延公云。未至命终人。不得根本定。又下地烦恼伏此人。无可起烦恼样。未至定命终不出散心欤。加样被申不分明。重可忆念。光胤申云。未至命终类欤否事。及异释设有此人。出定可命终欤。润生惑事。异生唯种润生及异释欤。许之不可事阙欤。读师云。总未至定得命终人。生何处耶。总报业根本定不得故。光胤申云。唯感别报论义。此卷欤。未至定感总报。不可事阙。
光胤申云。总若定人。不限未至命终之人。根本定得人。出散心异生。润生惑起可命终也。宗家异释也。入灭定人入无余一类事付异释也。不可有混乱。面面同心欤。
第四十七日(自有余部执生死等位。至卷终。)
有余部执事。读师云。此计上座本计见。本计受生命终。粗细意许得并生(云云)尔粗意识现起欤。论文样细意识起见。就中受生命终位。粗意识行相所缘不可得故。细意识立。此位不可知识体。若粗意识。立细意识为何。返返不审也。光胤申云。粗细意识并生。细意识行相所缘不可知由释。此位细意样欤。其故受生命终。行相所缘不可知识。云道理。频上立破小乘。故上座部细意立。此位意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意得故。出之又破之欤。读师云。被申样更不意得(云云)又光胤申云。同学抄细意识体用分。用间断云旨见。此义意。
第四十七日(自有余部执生死等位。至卷终。)
一。有余部执。上座部本末二计中。本计疏见。读师云。本计受生命终位。粗细二意并生之师疏。而此论文样。不见偏细意识见。就中受生命终位。行相所缘不可知识体处。六转识行相所缘可知。此位识体。上道理立付。此师细意识立。此位不可知之体。若粗意识此位起计。立细意识为何抑又本计。此位细意识起申。与末计更不可有差别。末计必别时起申。粗意识间断事也。细意无间断计欤。若尔不可有差异。光胤申云。细意识体用。用分间断申同学抄一义意。本计可有差别欤。读师云。诚此义聊可有差别欤。光胤申云。本计粗细二意许得并生计云事。疏释分明也。故论文分云。细意识之样说也。此位粗意识不见。上频此位行相所缘不可知。道理立成第八识故。上座部细意行相所缘不可知立。此位习故。第八识。不可知之体许计故。此举此师义又破之欤。故粗意识无要须。故略不说之欤。读师云。申样不意得(云云)延公云经部本末二计。譬喻师本经部。四百年有部分出。末经部。此外上座部之经部人欤。光胤申云。经部本末二计。上座本末二计。四百年经部(有部分之)经部中末经部也。上座部中经部者。四百年有部分出末经部。此外上座部之经部人欤。光胤申云。经部本末二计。上座本末二计。四百年经部(有部分之。)经部中末经部也。上座部中经部者。四百年经部外欤。
私云。下互为缘证下灯。释经文七释出。前六释小乘。后一释大乘师也。大乘又三释。下可记也。前六小乘者。一萨婆多。二本经部。三末经部师。立细意识。四本上座。立粗细二识俱时转计。五末上座。粗细意识必不俱时(云云)故。四百年经部上座部本末二计。俱立细意识也。以此趣当座申也。
一上沙汰付。受生命终位。上座部本计粗细二识并生许欤否事。当座上注评定。今此义灯释分明。上座本计受生位粗细二识并生见。命终准可尔。灯云。三末经部师。许有细意识。羯蓝赖时。粗识为名中识。细识为识。故如束芦四本上座。亦计二识许俱时转。释同末经部。五末上座。粗细二识必不俱时。释意大同一切有部(云云)既上座部本计。羯蓝刺位粗细二识。粗名色中名。细识支(云云)其旨分明也。然论文云别有一类微细意识。细意识出也。粗意识嫌。
一。应知即是此第八识极成意识不如是故事。光胤申云。极成意识。虽无行相所缘不可知。不可有细意识道理何可意得耶。自元粗第六识。极成意识行相也。随不及异论。其外微细意识立此师义也。微细意识。极成意识行相。又极成意。细意识行相。若尔极成意识此行相云。无左右细意。第八识云事。不落居能破也。所诠此能破之肝要。极成粗意识外。细意识立事。不可然云难落付欤。然小乘又吾共许第八识。立耶可返。读师无殊成败。光胤申云。七八二识大乘不共之识体也云事。大乘小乘许之事也。不共许事更非过。又小乘自无第八不许故。其行相兔。角不可成论。六识大小极成许之。又大小共许之而今细意识样闻。大小极成六识分齐行相也。何。极成六识分可意得耶。知我。立第八识。大乘第八此行相故。为言。六识分共许置事。小乘许尔故也。此下意识性欤。非意识性欤立破。肝要。受生命终识。意识欤不尔欤。理非依。可有落居事也(云云)
一。极成意识不如是故之下秘一段可见之。三因沙汰文广。初二因非立量因。第三立量因也。
一。此文下疏。上座部二识并生事付。摄论法师不见唯识论故。不悟无著摄论文云事。今度率尔之间。不及委细披见。追可决之。
推之。记国寺净法师不悟摄论文。摄论云。应二意识俱时转(云云)而不悟此文上座部受生命终位。粗细二识不并生云师(云云)不见唯识论误也。唯识论二意识并生计破之故云意欤。但唯识论文。极成意识不如是故二句。分明二识并否不闻。如此云事不审也。疏今论意言以来二个量分明。后计粗细二意识并生见。
一。极成意识不如是故之因。转眼等五识喻之样。读师不意得(云云)不如是故之分转喻欤。
一。小乘我部经云事。处处在之。上座部经化地部经。云事等也。抑何部经者。何云事日比不审也。随上注样(上四部经处注之。)菩提院经品废立之文集。问。无答(云云)推之西天贝叶记。不为本。暗诵为本。故小乘二十部各我部诵付经。其部党吾部诵习样诵之。佛说同事。诵付样欤。今下疏上经部云。我不颂此经。我部经中。无此语故(云云)此文智发记之。
一。冷触渐起事。第五段(冷字可读欤由。读师被申。欤。今义□。)
私云。冷触渐起之样。秘一段委细也。尤人存知置事也。读师被读上此一段毕。
此一段两重问答。初重。举瑜伽论文疑之。答二释。初释与其上下一时顿舍。评定聊。第二问三界经举对瑜伽疑之。答引有说义。详曰下破之。由遂今复释云以来正义也。三相下舍·二相从上·之二句不意得之由评定。恐繁不记之。大旨现文分也。
良明房云。故了文房僧都。生死证之论临终时可读闻由被申(云云)
一。转识不能执受身故以来文段事。读师云。此下论文六因。秘。正义六因云事。有义六因(云云)正义六因其分置之也。
转识一眼等一或不一不住一境不一遍寄一。读师云。转识不能执受身故。总句。眼等五识别别因立见。五因。六因不意得(云云)良善房云。总别合六因欤云云。此分治定了。
私云。总别合。聊因意异欤。转识不能执受身故者。第八识。执受转识处曾不可有云因也。夺因也。第二以来。转识之处一分执受义纵。五识一根执受。各别根依故。余根不可执受。或不行时不可执受云故。总不嫌执受位以。不可执受云故。纵因也。聊差异欤。
一。各别依故者。读师云。五识各一根所依故。不可执余根。云因也(云云)
私云。疏释此因。若能执受。无识之时。身冷应起(云云)意云。五识不起时。身暖冷不起。若执受五识不起。则冷可起。既不尔。知非执受欤。此能破样见。自所依根不可执受难闻。自所依根能依识不起时冷不起故。但推之。样冷触。以手触身根时冷故。身根上事也。余根不取触尘。何余根之处冷触起耶。故无识之身冷应起。眼等五识不起时。身根冷不起故云意也。自所依根边。此难。
一。或不行故者。读师云。身识触身根冷触取故。虽可能执受。不行位可事阙故。非能执受体(云云)
私云。上各别依者。身识除。眼等四识因也。四识冷触起身根。依诧。各别依诧故。非执受云因欤。此事一旦非也。可寻之。
一。不住身故事。听众不审云。不住身之身身根欤。又只总依身指欤。读师云。总依身欤(云云)
私云。疏不是决定住于身中(云云)依身见。身根依诧事。不申欤。随次文。第八依身(云云)第八别依身根申事欤。知依身也。
疏不依身处之处言可寻之。
又云。非无意识身便冷起句。此难也。第六不起时必冷。第六可能执受可云。既第六不起位。暖触现无心睡眠等时欤冷触不起。知第六外能执受也。
一不住身故。不住身点。
一。私云。身点。身外物住闻。身不住时不闻不审。但一旦不审也申。必不住身云意也。身云点。点兼点。此不定之点故。
一。不住身故身。身根申。不是决定住于身中取触等故者。身受证沙汰。六识入无心定等位事欤。其时第六灭。身根顺违等不取故。此位余位非能执受知也。不尔位触尘来。触身根时。身识可取之。身识取第六必可取之故。
一。取触等故者。自身根触尘也。下故冷触起触。他有情手足等当自身时。他有情前取冷触尘。不可有混乱。
一。境不故事。光胤申云。总虽缘境易脱。受生命终位。第六如第八。行相所缘不可易脱。此因不审。读师云。总缘境易脱之识。难欤。被申旨不分明。
私云。疏此命终时等(云云)命终位。立此道理见。正命终位缘境易脱义欤。其事欤。命终多念。正命终最后一念意识。其以前缘境易脱勿论欤。
听众不审云。不住身故境不定故同事也。别因云事不审。光胤申云。不住身故。取触等事付。因不住身。不住身事欤。今不取所依身。举境不定。欤。
一。遍寄身中恒相结故等文事。读师云。此文如法。意得事欤。更不领解。返返不审也。先遍寄身中恒相续故。二句第六事欤。第八行相欤事。演秘之相传二释也。第八行相意得释易。第八遍恒物故。今二句意也。不应冷触由彼渐生。第六无遍恒义故。由彼冷触不可起云意也。第六行相置时。第六遍寄身中恒续物欤。然由彼冷触可起可申。遍恒故。冷触不可由彼云事。何料简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疏释此文时。恒常起时。释恒相续故。逢境即缘随依即止。释遍寄身中也。恒相续故先释事。演秘恒相续故应在。初说语法故(云云)此文可意得。恒常起时。第六除五位现起故云恒常也。无间断恒常续。相续常事欤。遍寄身中者。疏逢境即缘随依即止。第六遍五根依诧五境皆云事也。随依即止者。眼根随缘色境。又随耳根取声境时前色境缘止云意也。所诠恒起遍依五根。缘五境。一返依缘易脱故。冷触依彼不可渐起。为言。冷触渐起者。命终时经多时。次第次第冷触现起也。第八外住一依。定缘此境故。第八识能执受。次第次第第八执受。随冷触现起欤。第六易脱故。次第渐起能执受。云文欤(云云)读师云。此样料简。聊意得(云云)
私云。演秘有义问答样。详曰下。上第四第五因总第六因。总别不同。然又意得。
一。虽反亦缘事。延公云。生异界时。争第八反缘远残果耶。故虽反亦缘因界分事欤。读师云。尔也。又他有情反缘欤(云云)
一。识名色互为缘证事。读师以外大概文字计沙汰也。所用不及评定止了。
此证事节节可意得样。
一。瑜伽第九卷二解事。一云。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云云)意云。前念等无间缘名。俱有依云色。识支。能依六识也。互为缘者。识依根根依色欤。二云。五根能造大种根处所能造大种云色。所余云名(云云)四蕴名名。色蕴名色释欤。
此两释大少极成之谈门也。本疏且随少相(云云)束芦喻不成(云云)第二释缘起门名色支。泛尔名色支。宽狭二门欤(不依瑜伽论义可彼见。)此释本疏云。即同此解。义灯不依瑜伽第九二说及下缘起皆喻不成(云云)此相违论义也。
一。此经先说。泛余名色也。唯识论任经文引之。故泛尔名色也。名谓非色四蕴。色谓羯刺蓝等文分明也。
一。诸部此经文意得样事。
一。萨婆多。羯刺蓝位无五识习故。唯第六意识。心王云识。心所云名(云云)名谓非色四蕴。实识蕴。心王识支立故违经文也。经云四蕴故。灯萨婆多。如本疏辨者此意也。是一。束芦喻此意也。本经部。同有部释。义灯见末经部。粗意识云名。细意为识支。束芦喻此意也。本上座部。同末经部。末上座。粗细二识不俱起。同有部。大众部。六识俱转。束芦喻此意也。但七日以后也。七日已前无五识故。大乘初念虽无意识。第二念束芦意得事也(云云)大乘难之。吾受生初一念第七识。又第二念第六。名体无阙。汝宗羯刺蓝无五识。故无名体。无名体束芦不可成。为言。
以上萨婆多。如本疏难。大众部难了。
本上座部粗细意识立成束芦喻事。细意识。上极成意识不如是故遮故。别不难之。又束芦喻不成。疏如前已遮者此意也。本经部如难萨婆多可破之。灯同有部释者此意也。末经部义又同有部难可破之。灯释意大同一切有部者此意也。
一论文第一引经(自又契经说。至不应有故。)第二为难。为难有四段。一叙理(自谓彼经中至不相舍离。)二申难(自眼等转识至说谁为识。)三破救(自亦不可说至无五识故。)四立量(自又诸转识至显第八识。)
一。申难文事。私云。设非羯刺蓝頞部昙位。不可有恒俱转之义。束芦喻不可成。汝少乘不许识俱转故。眼等识摄名。其外余识不俱转。说谁为识支体耶。为言。此难除大众部欤。彼许六识俱转故。
一。破救文事(亦不可说等文也。)此破大众部欤。可见疏。
私云。申难破救。一师前可连续欤。又别师破欤事。先文连续一师见。但能披疏见之。申难破不许转识俱转。少乘部。破救段破大众部欤。不许识俱转师蒙破故。大众部许俱转宗。故出救之。故又破之欤可意得也。一旦愚推也。可问明师。
一。立量事。私云。此难正宗难也。设通羯刺蓝等五位。虽许五识。尚以互为缘义不可成。转识有间转故。为言。
天文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笔功了。
药师寺末资蝙蝠沙门英乘
同五月二十六日对了胤院一交了。
论第三卷闻书第三
论第四卷闻书第一
第四十八日(自卷始至彼识则是此第八识)
延公云。此经对五比丘最前说之欤(云云)良明房五师云。见疏佛六年苦行之时。于外道处食麻麦。还于牧牛女边受乳糜。于后夜唱正觉。晨朝出城门。外道诣佛。遂佛说皆依食住之旨(云云)成道次日说欤。佛第二七日说法见。此事相违。又阿含前说欤。光胤申云。少经申。经序正流通之三段。设虽限正说分。始终说相之样。本疏见分。出城门外道对。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之二句。正觉正说也(云云)说法此分见。争此二句云一经始终耶。明知此为由来。后时说四食经欤。若尔成道次日外道对问分。非式式说法欤。第二七日说法始云事无相违欤。就中外道遂可有其益事。虽演秘释。既生诽谤。此外所被机。争正云说经耶。旁推之非正说经欤。延公云。总如此佛于路次等一句二句等被仰。可云说法欤。说时说处同闻众等仪式。始终一会被说分。说法欤。光胤申云。杂经申。佛如此处处一句二句。被仰。撰集为一经经欤。其后人集佛语欤。当座始终一会说欤。
私云。先年社头一切经转读之时。杂经披见事。外书论语申样风情也。孔子圣语撰集虽为一部正始终文。私云。本疏此经即是彼时所说。成道次日说此经见。
光胤申云。经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之分。论家经食开四食欤。又经正说四食欤。读师云。此事古寻也。上经文觉举。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之分也。下列四食。四食开论家说见。四食经意得。只食经可申。四食经。经说欤觉。良明房云。先先理证。皆以经文分上举。若无此识不应有故之词。四食正经文。下列之不审也。光胤申云。若又四食非经说者。谓契经说食有四种。如何意得耶。此词分明四食经列之见。凡前前理证文段事。样。前前理证。若无此识不应有故之下。谓契经说云。又出废立事。必不可例欤。读师云。谓契经说食有四种。谓契经说食经分也。有四种之三字。论说之事可心得欤。谓契经说食经分也。有四种论说也。院主并琳公云。随点样样见。谓契经说食有四种点(云云)光胤申云。经四食不开。理证之大纲难思。其故。今证四食中第四识食不可成云事也。此即识食经开故。小乘识食立。可违经文。仍六识等之分。有间有转不可成。故第八识食成也。而经文之分。只皆依食住。小乘返之经说食段食事也心得。大乘如何证之耶。实事经文由来。佛食乳糜。事起。段食无子细欤。读师云。此事诚尔也(云云)
私云。本疏虽总言食。破彼自饿。意许四种。无一有情一刹那中无四食者(云云)此词分明经说之分。只食。论家开四食见。
读师云。演秘。外道诽谤生。佛说离四非云事相违。问。先损后益故无相违答。四非者。无非处一无非时一无非机一无非法一也。无非处者。恶处不说法事也。无非时者。机纯熟时分说法。不熟之时不说法。无非机者。非所被机者。对不说法事也。无非法者。佛说一语无非法也。
一。段食事。读师云。小乘吞咽时则食立。大乘吞咽时无正食义。无根大资长之义故。入腹中消变为食习也。付之。吞咽时总不为食欤。其触食立也见。此触食立申。香味触段物吞咽时分为触食。段食立融食欤。返返不审事也(云云)良明房云。吞咽时有摄受喜乐之义故立食欤。光胤申云。依此段物。触起摄受喜乐。故段物因。触果也。因上立果名。段物三云触食也。六十六卷立触食此意也。演秘释。读师云。瑜伽说返返无用之事也(云云)延公古不审云。变坏者变分段义(云云)香味触三分分段段。分云变坏欤。又其外其姿。一一变云变坏欤。光胤申云。触能造四大欤常触尘境也。此触尘其姿变异何变异耶。香味二常其姿变事。味变。香变事也。读师云。香味触三触。假触面面评定曰。实能造四大也。
私云。演秘云。(疏六十六说名为触食下也。)触持根衣等(云云)非实触争有此义耶。
一。由此色处非段食摄事。光胤申云。如小乘申。吞咽位云食。香味触正当根至境也。令悦豫身心。色尘根离只可见之分也。聊有差别欤。而大乘吞咽位不立食。入腹中变坏时。食习。色尘同入腹中。又可变坏。香味触其振舞无差别。何嫌非食耶。今根至不至以差别。入腹中后之香味触。对根分欤。此事不审也。事争耶(此事古闻书。微细对根义见。不审不审。色尘。)读师云。入腹中后可有不离根义欤(香味触事也。)
私云。见可爱色境令悦豫身心位色境。如吞咽位香味触。可为触食因欤。六十六卷何色。不立触食耶。不审。
见可爱色位触食云事。评定一同也。
私云。色无用故下疏。二故以嫌色。根至不至一故也。如上注。又变坏时色不能资益故(云云)此事不审也。色。不资益自根耶。不出其由不审难散。假令无其由不资益自根。香味入腹中资益自鼻根舌根样不审也。许彼此可尔。触尘入腹中资益身根事觉也。
私云。一个问答。香味触资持样。先资益自根后及他根(云云)此事不审也。触事觉。香味二先益自根事。其样不审也。香味入腹中先身根资益申。对根被取时样入腹中后资持尚先资持自根返返难思。
一。触食事。听众不审云。喜乐可有根大资持之义欤。尔何兼不取喜乐耶。净土食有其例(云云)读师云。疏问得根本境本资益者唯触数故(云云)付根本取触欤。
私云。此事诚不审也。灯然触能和。根识取境。资益唯在触数。思虑益根。非希望故(云云)以之推疏。根本境总相境欤可寻之。本资益者。支末资益在喜乐欤。如何思食思虑益根非希望故。云样。触食时资益可限触欤。此等之卷不意得。
光胤申云。才取境时之才字。此读欤。云。于物取少分词欤。于其少分多种。于位最初少分用此才字欤(此事字义可寻)若尔触食取境初。事欤。返返不审也。必不可限初事也。假食六十六卷香味触吞咽位触食立废立。入腹中对可云最初其剩废立也。通余触食才字不意得。院主云。疏此才字。点云意欤。光胤申云。只同事欤(同义欤胸忆二意得置。但可寻之。)
触食付论义沙汰。评定虽多常事也。
读师云。触食通八识义。摄受喜乐如何意得耶。光胤申云。六识令生喜乐义见。第八相应受想业用遍能释心得时。令起爱令施设名言义申事欤。读师同心了。
一。思食事。光胤申云。意思食意言事。意识事也。章释分明欤。别意言用事不审也。此样。思食通八识通六识释。论意言如何意得耶。读师云。诚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此意言思量义只申。思虑益根。思食思虑方为食故。思数体付体义并举为名意得可然也。读师云。样申度事。意识云事释文分明也。思量无所据(云云)
私云。显轮集。了知义(云云)可寻之。延公云。思言思量义也(云云)不可然。思言表思数体也。
一。思食食姿事。读师云。常人念念物希望非云食。其欲食云欲心所可取也。意得。与欲俱希望境。思虑边为食也。譬渡海之时。饿水。遥奥少岛。此岛可饮水思。远治到彼处见处。岛水泡。此时饿水人死(云云)先死者。水到此处可饮水云思虑力存命。思虑时死。思食样可知之。又商人他所行时。一子袋此袋食物。饿时可食申。一子见之此袋食物至饿可食思虑存命。遂此袋见之。灰入。此时一子死(云云)良明房云鱼沙子。鱼母子死。母亡后子死(云云)以之常思食喻。此由他有情思虑欤。不审也(云云)(良明房此喻事被申。读师院主鱼事也云云。)读师云。大纲思虑力显喻欤。一切不可例。光胤申云。触食识食自相表。思食至独欲希望举希望为相云事不审也。可有子细耶。尤可云思虑为相耶。此不审。希望为相论义二义付。何可有不审也。设造作中希望思处。其欲相也。又希望边不成食。思虑之方食也。何不云思虑为相耶。读师无殊成败。读师云。通六识释。希望胜故胜言。可对五识。不可对七八(云云)
私云。疏希可爱境境现在未来境也(云云)付之引对法欲希望与三世合故。通三世缘之云云。抑缘过去可爱。又闻之希望。又合。未来缘欤。此事可沙汰。
一。疏三意思食下也若缘过去。与念何异乃至。缘亦无爽(云云)二重问答。第二问答。付新物论义。存也。问题念心所可缘未来耶。缘者肖念行相云难。不缘方缘亦无爽释可出欤。
一。识食事。读师云。依段触思力识食增长为食云事。返返不审也。识食执持何必。又由三食力耶。光胤申云。总香味触触思为识与力义虽有之。今识食执持之义。由三食力云事不审也。三食根大资养之义。食义也。望根大无望识。此外何义门助识耶。疏资养根大所发识明了现起。由释。此义今要须不觉。
一。谓有漏识识六识欤。通七八欤。
私云。触思二食通八识释。七八由能思二食力增长可申欤。限六识释。七八由余食义。疏所发识。根大所发识六识欤(第六由五根故。)七八非根大所发之识故。根大者五根根依处四大欤。
一。执持者何义耶。私云。疏云。复长养诸根大种能为食事(云云)执持云执持根大义欤。光胤申云。第八识执持根大义。常执受门。六识执持何义耶。识起时必取境资持根义同学抄。此欤。五识五根同境根。识不取境根不取境故。令有取境用义可尔。六七二识所依根与力样如何。非同境根故所缘门与力难申。读师云。能所依和合相顺故。互可与力义勿论欤。延公云。能所依相对互可与力义不可有子细(云云)
私云。付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力增长。能为食事之释。识食执持之义。依三食之力欤云论义。一方。执持之义。所依根大资长义也。何必依三食有食义耶。一方可出今论文。
一。三蕴五处十一界摄事。延公云。法处摄触思二食。为第六所缘故欤。相分触思不可有根大资长之义故。本质触思二食摄欤。若尔成意识唯识。量因。转离识法故。可有不定过。法处境本质离识法摄故。可有不定过。法处境本质离识法摄故。后三摄意所不摄之物。离识之法出来。面面评定曰。极成色体学者义多。无左右此事不可定执。
一。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事。
私云。非泛尔能持可通增长义也。
一。而依识转随识有无事。读师云。五识二禅已上故。相应触思。意识通三界。故可有也。五识。鼻舌眼耳身。随界系宽狭。独思又可有通塞。七八通恒物。相应二食又可尔。故随所依识有无非一准。随识有无者此意也(云云)
私云。演秘有义。问答。可见之。
一。眼等转识有间有转事。延公云。古样。五识有间有转。于二禅已上论之义。读师云。二禅已上无五识。识体处有意有转也。总无识体在处。有意有转不意得(云云)
私云。非遍恒时者。五识不遍三界义欤。此义二禅已上五识事闻。有间有转于二禅已上。论云事。返返不审也。又无用也。
一。过去未来识等为食等文事。
私云。此破萨婆多也。萨婆多入定前识为食(云云)彼计过现食。未来非食(云云)设遮之云未来也。如空花等无体用故。疏不许有体等难(云云)但见量法宗非食体用(云云)体用许。遮食体用见。此事不审也。但意非去来体用也。论文取空花为喻分明也。设有体用以下。体用许破之(云云)而量作法与上量同也。聊词替欤。可思之。
一。亦不可说入定心等以来事。
私云。与上文有何差别耶。推之。上大方难之。亦不可说等文。立入破欤。故疏云。上来破世下别破法(云云)
一。已极成故事。疏云。取意。上彼非现常如空花等云。云已极成故(云云)疏余世亲释事。显轮集可见之。
一。又不可说无想定等。等文事。私云。无想定不相应。其别举命根同分计不相应云事。有子细耶。不审也。
一。段等四食所不摄故不相应法非实有故事。
私云。上二句纵体破之。下二句夺体破之(疏初解)或上二句难无想定。下二句破命根同分第二解。
一。段等四食所不摄故事。光胤申云。自元无想定等。食体计人。四食不摄不可痛欤。读师云。契经说食。列四无出余。何不为痛耶。
一。有执灭定等犹有第六识等文事。下破上座也。
一。无漏心时以何为食事。经部萨婆多破此师不诸识俱转。故有此难也。
一。亦不可执无漏识中等文事。下但破经部也。此下演秘问答。有漏第八持无漏种。无漏第八不持有漏种事释。
以下无殊沙汰常事也(可见论疏)
第四十九日(自又契经说住灭定者至想亦应生不相离故)
一。读师身语心行者。身行入出息。语行寻伺心行受相(大纲也。小乘随明之。大乘亦许之。)行者因义也。身语心此为因故云行也。
身行四缘事。有演说。大纲如演秘释。二十六说欤。
一。而寿不灭亦不离难根无变坏事。今正识不离身正证也。持寿暖边非证但寿暖等文。一具引尤有子细。下寿暖说文识不离身例破小乘样。为其引之。疏同法为例兼诵余文云此意也。
私云。寿暖说文非证有。若为证寿暖证可无差别故。
读师云。寿暖证今证差别事。古来沙汰也。但寿暖证能持寿暖识第八证。今证能持寿暖方证。但识不离身之边也。依经证入门大异也。
一。行相粗动事。读师云。粗者行相易知义。动者转易间断义。
一。劳虑事。读师云。粗动缘虑分云劳虑欤。其外有劳虑之分欤事。古寻也。
一。彼识皆灭灭亘七识(云云)光胤申云。彼识皆灭者。上起必劳虑厌患彼故之物。若尔起必劳虑厌患彼故。摄第七识欤。读师云先上分六识欤。灭定位第七我执灭故。下彼识皆灭第七取也。但识劳虑厌串者。下云皆灭。故文相难思(云云)光胤申云。总厌有心劳虑思。广第七识及。评定篇篇也。光胤申云。厌劳虑者。常前后缘心心。第七意心口。何云厌患之耶。若心时。心品物。悉灭。第八识可灭欤。又可厌之欤。第七何灭觉处。厌之至都尽位。其有心定生空定。随应彼为加行入。第七二识相应识体故。入生空补特伽罗我见第七灭入。法空法我见相应第七灭也。菩萨第七知可有厌之义欤。二乘虽不知。入生空处相违灭也。三乘将得论义才学也。良明五师同心也。大旨此分治定欤。
一。若不许有微细一类等文事。总破下结文也。
一。若谓后时彼识还起等一段事。以下别破有部也。听众。隔日疟喻样。定中识灭云人欤。读师云。尔也。定中灭也。虽暂灭还起故。暂灭时识不离身云也。疟(古付读读之。)
一。是则不应乃至。起灭同故者。读师云。心行定中虽灭还起。识如此。既行识起灭同。何行灭云。识云不离身耶。行不可说灭。为言。
以上第一难要如想起灭难(云云)
一。寿暖诸根应亦如识。乃至。实不离身事。读师云。寿暖等定中灭。出定还起(云云)如识可意得云难也。光胤申云。便成大过者。识与寿暖相对。识定中灭申。寿暖灭申大过也云事欤。将亦识灭云。宗计。如汝识寿暖灭。大过云事寿灭寿暖灭同事欤。读师云。识定中灭云付。寿暖如识可灭。然成大过云难。先付寿暖大过欤。光胤申云。寿暖定中灭云。识定中过分齐同事。殆有情数申付识申。然识。尚以大过。延公云。寿暖。忽有情难申。犹寿暖灭大过。读师云。世间申样。俄入闷绝等人。身意。暖生申。寿暖事指大过欤。
读师云。疏同法为例兼诵余文。识不离身之文外。而寿不灭等文引加。文言齐处。为致寿暖诸根亦如识难也。
私云。识灭寿暖灭。违理事同篇。识两宗定中。灭不灭诤故。为决其理非。识样意得。寿暖文言说。寿暖可灭。然寿暖灭大过云欤。又案云。识许灭。识不云定中灭。故寿暖灭前大过。故应许识如寿暖等结文。分明寿暖边难。识不灭成也。定中识有情数申云事。次下难也。上难不可混乱。
以上第二难。要寿不离身难(云云)
一。又此位中若全无识。乃至。住灭定者事(以上第三难。要应非有情难(云云)
一。又异熟识。乃至。便无寿等事。听众不审云。此难与寿暖证如何有差别耶。读师云。此难分。寿暖证趣不可相替欤。但此难。寿暖证今证差别不可云事也。总依经上证大纲大异也。难行末行合事。不可咎(此下疏前言三法互相持故云云。读师云。此寿暖证指云云能能可寻之。)
以上第四难。要根寿无持难(云云)
一。既尔后识。乃至。无重生故事。私云。既尔者上难意牒也。
一。离诧余身无重生故事。可见疏量。
私云。诸异熟识者。大小共同词也。大乘真异熟第八也。少乘六识异熟欤。
良明房五师云。菩萨代受苦之时。恶趣别报六识受事。西明寺沙门现身成蛇身。此等离诧余身欤。读师云。代受苦之时。人天第八之上恶起别报受时。人天别报六识灭。代受苦利生毕。又人天别报此身还生。难诧余身可申事也。但今无重生故云。真异熟第八事也。非别报事欤。光胤申云。代受苦时。人天别报还生。离诧余身难申欤。只间断也。余身诧。此身还生故。离诧余身者此界去移他界后。又此界身还生云事也。代受苦人天别报非今所遮欤。常此断已更续异熟。异熟不应断已更续违申。离诧余身乱。疏六识异熟虽断可生。许断已更续见。意代受苦欤。院主云。常人见。离诧余身。光胤申云。中有人事欤。延公云。中有事。中有当生。中有可离诧余身重生人。读师云。中有如当本有形。当生形欤。尔难还生欤。世间申事。不可有定量。
私云。光胤土代不审存。古闻书申出。实中有正事。苏生申。中有到前欤。七七日阎魔厅裁断。何身。人第八。此身。根等执持。随少必有暖气(云云)
以上第五难。要经言无属难(云云)
私云。彼何所属者。识不离身经文无所属云难欤。
一。又若此位无持种识等文事(自下破经部本计也。一百年出世日出论者欤。)破之有四个难欤。
一。又若此位乃至。如何得生○要云。无因果不生难(云云)
一。过去未来。乃至已极成故。○要云。无体非因义难(云云)光胤申云。此难兼破萨婆多(云云)不审也。种子不许师也。设破云事无用也。就中萨婆多义破。已极成故不意得。极成者本来共许事也。破毕极成云事不审也。
一。诸识等法。乃至。亦已遮故○要云。余非受熏难(云云)读师云。亦已遮故。疏一二三卷(云云)色离识皆无者。第一卷极微等色法破事也。受熏第二卷破之。持种第三卷持种证处破之(云云)疏见。
一。然灭定等。乃至。有情摄故○要云。以量成有识难(云云)以比量破之也。
由此理趣以下总结文也。私云。此总结。萨婆多经部通结文欤。经部破段结文欤。可寻之。以上破经部本计也。疏云上来已破经部本计(云云)要经部结文。限见。
一。若谓此位有第六识等文事(自下破经部末宗转计也。疏云。下破经部末宗转计(云云))
私云。疏上座部定中立细意识。生死证极成意识不如是故破毕(云云)取意。加样申出意。自下兼破之云事欤。若又上已破毕故。今不破遮相乱意欤。可寻之。
一。此定亦名无心定故事(疏云。破有心文三段。一难违名。二难违理。三结意趣。今二句违名难也。)读师云。无心定得名。大乘第八灭定位现起许。但粗动识体灭。其方立无心之名。经部粗动第六灭。无心定申也。非无细意识救。更不可有苦见欤觉也。其上违名云难。极成意识行相所缘不可得故。应非意识性云难。无心定名言分。更不可痛之。而五识故名无心云转救事。返返法。申不审也。
一。若无五识名无心者以下事。自下违理四个量。
一。应一切定。乃至。五识身故○与意许宗论义此下。良明房五师云。宗皆名无心定云。因不言诸定不可有不定(云云)此事面面同心之样也。案之僻事也。无心闷绝可为不定敌。为如无心闷绝许无五识身故一切定非名无心定。此事何被存。无不定述成不审也。
一。意识摄在。乃至。灭定非有○(古闻书以转识摄故之因第七可间断云量可立返难如何云云。)
一。或此位识乃至。非第六识○延公云。寿暖同喻行相所缘不可知故之因难转(云云)此古疑也。读师云。行相所缘可知可有疑。自元不可知。行相所缘不可知也。行相所缘微细难了不可知也。其中此行相所缘共不可知边转喻也。良明房云。不可知申。不可得云事欤(云云)读师云。尔也(云云)光胤申云。行相所缘物。不可得。读师云。言遮申无过分。古物语云。或物天南星是药云连句。地北月非荼付。人问云。地北月何物。答云。地北月云物。如何云尔耶。答云。非荼云物无过。荼云。体云咎目答事欤。非第八识因可意得。
一。良明房云。寿暖成所缘物。行相云事心品。其姿付。行相所缘不可知可申欤(云云)面面不可然(云云)读师云。其通不可知不意得文。
一。若此位有。乃至。非此位摄○(疏此量第三量因随一过遮立之云云。)
一。本为止息。以下总结也。
一。又若此位有第六识以下事(自下行此师心所灭定位许哉否征也。付有无加种种难。)
私云。初破有心所计。后破无心所计。于破有心所计有七个问答。第四段破救不中有段。第八七段有五。破无心所计有五个问答。初难有七。望文可知。
一。疏云。经部本立三大地及三心行。谓思受想。皆名心行。受想胜故彼偏得名(云云)
一。资助心强者。疏增劳虑故(云云)私云。资助心强由。义灯释云。受为禅增上障。想为定增上障。由受领下劣定。由想想像故。又受于苦果增。想于苦因增。由想像故。起作诸业。由受领苦果。故圣者双厌。外道偏厌(云云)大切释也。
一。无想定中。乃至。然汝不许事。
私云。此师灭定所厌想灭余心所不灭。无想定位不限所厌想余心所灭(云云)依之蒙此破欤。
一。若尔语行。乃至。而非所许事。
私云。而非所许文处道。非论主所许(云云)此道返返不审也。此道意。论而非所许论主前。寻伺遍行云事不许云文取成道欤被难。论而非所许。无余义经部意。寻伺灭时语应不灭不许云文意也。疏就他为论故以为例名非所许○此意也。上然非所许○文。大乘佛等连续见。大乘不许之意欤。所诠论一定如上注勿论也。
一。寻伺于语是遍行摄事。
私云。疏大乘不然此随他语(云云)随转少乘之意也。大乘不可许遍行。佛果语不依寻伺。于因位随语业界地两释可意得欤。
一。见息灭时之见字。现义云事。古闻书。
一。受想于心亦遍行摄等文事。听众不审云。遍行云。大地法云。宽狭欤。只同事欤。读师云。可有宽狭欤(云云)私云。四大地法师。触不立遍行欤。以之可知宽狭欤。私云。此上末经部转救。受想例入出息非遍行存故。立亦遍行摄之宗也。根本经部。受想思遍行存也。此对末计也。
一。既尔信等此位亦无事。光胤申云。既尔信等破见。有心所无。心所云二边破。假立别体心所。灭定位假实。有有心所计也。假实无无云师意得。读师同心了。
一。若有思等亦应有触等文事。光胤申云。亦应有触。破三大地法云事。常事也。四大地法。灭定位不现起心得。此文何不破之耶。此能破心所别体事。灭定位现起有无论故。
私云。亦应有触难。何无相符过耶。此一段有心所云计破故。有心所师除受想外许有故。
等取有触之沙汰。可见论义。受想应然大地法故。限总破。以下总破别破相交也(可见同学抄。)
第五十日(自如受缘爱非一切受。至无想等位类此应知。)
光胤申云。必有受生。疏定相随故(云云)受想受与想俱。不云相顺。相顺限触受欤。面面评定曰。定相顺故。下受想事也(云云)遂见疏评定改触受。定相随故(云云)受想事俱起其理勿论。事新不立相随之由(云云)此分治定了。读师云。第三卷触受极相邻近之由立。会集论时事也。光胤申云。受想思等所依为业样。光为受为缘。受为想缘。想为思缘。如此次第展转事欤。俱时不传为缘欤。读师云。引发胜云。极相邻近受欤。虽然合根境识令触境故为缘事。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云故。不传为依欤。加样被申不分明。延分云。受等心所全不能生余心所故。受等全分不生余心所欤觉处受缘爱。生受欤。读师云。全不能生余心所故。如触不生一切心所故云尔欤。
一。或应如余位等文事。琳舜房。上既许思等此位非无受想应然。大旨同难欤(云云)光胤申云。上难定位思等为喻。今难余位为喻。疏与前少别此差别欤。读师云。上量立大地法故之因。今量用有思等之因。立因之差别欤(云云)
一。许便违害心行灭言亦不得成灭受想定之文。文故。最前经不应言。乃至。灭受想定返结也。违教过也。
一。若无心所识亦应无以下事。自下破无心所云计也。
私云。总分二段。初破灭定位识令无难。自若无心所识亦应无。至不尔如何名无心定也。后纵灭定位识征难。自又此定位意识是何。至故无心所心亦应无。初段有五问答。
一。初难有七个难。初难者。若无心所。乃至离心所故也。读师云。若无心所。大地法心所也。非信贪等。信贪等无时心事。两宗共许事也。付大地法破之也。光胤申云。本疏此诤大地·非信贪等·以彼无时·心尚有故此意欤。
一。余遍行灭法随灭故事。本疏生起此文转救云。此受等如信等信等虽无仍有心故(云云)此转救难思。上难时。信等简大地法。可异信等。由以难之。而其不闻入。犹举信等大地法如信等云事。展转生起转救不觉。
一。受等应非大地法故事。延公云。此师既大地法立。非遍行存上。遍行大地法。废立意得师对。遍行。可非大地法难事难思。
私云。心时。此心所故。如信贪非遍行。意得故。可非大地法难也。大地法故也。泛尔非遍行故非大地法云。心位此受想道理非遍行云时。大地法义自然阙故。受等应非大地法故破也。当座谈义时。往往间不及此料简。
一。此识应非相应法故事。
私云。论文分。总大地法心所。灭定位无者。此识体可非相应法欤。心与心所必相应法云事所定故致此难。既无心所故非相应法云也。
光胤申云。本疏此相应法余时。亦有心所相应。等云云。此宗样。余时者灭定外余时见。而灭定之外有心所相应之义云故。此文宗法。可有相符之过(云云)面面评定篇篇。读师云。余时之词指灭定欤(云云)听众连云。比量三支此文次。此位之心等因。如色等喻也。应非相应宗法也。明知。余时亦有心所相应者。总大少共许灭定外余时心所相应许事申置词也。非比量宗法欤(云云)或评定。样料简。点不审。余时有心所相应(云云)毛点点符合。余时有候。光胤申云。读师御谈可然。灭定外余时云欤。其故灭定论既非相应法(云云)非相应法位也。知此相应法云。灭定外余时云欤(云云)院主样同心了。此分治定欤。
一。此上又转救云。心法非相应事事无苦见。色法无质碍事。则无表色此也(云云)
一。许则应无所依缘等。上转救上难也。光胤申云。此难不意得。心所相应。可无所依缘云事过难欤。心所相应。心依所依缘可生意得无子细立欤。读师云。诚过难欤。但疏二个量。三支立也。然因明门成立内明道理立过难欤。
私云。能案内明道理。难也。其故论亦非心故(云云)故非相应可非心。非心可无所依缘。如色等二重见能立也。心必相应法云事。余位皆尔也。余第二量。先立。第一量后立可然欤。
光胤申云。所依缘等等疏释。等非能缘(云云)非字过。只等能缘。院主云。可无能缘云意等故。等非能缘云事也。今被申符合。疏文更无相违欤。光胤申云。论既应无云无字。等分只能缘。非字过欤云不审。但如御定等本意非能缘义等云尔欤(云云)疏应无能缘难意释。无心所须纳取像。可非能缘(云云)
一。三事无能不成生触事。读师三事无能平声读此读可然欤。延公云。灭定位虽有根境识。不和合争取境耶。面面一同不审也(云云)可评定曰。三和取境不生触也。其故定前厌患心所力故事欤。总三和合。不意得欤。此评定可尔欤。光胤申云。此一段皆以成生词。成触生触二家俱含之见。疏释之。付之成触师意。触心所三和合分云触。三和之外不置触之用欤。将亦三和合时。三和外触作用出来欤(古沙汰也可见闻书。)读师云。古沙汰也。先年训论时。第三卷。舜良房已讲之三和之上。分触欤(云云)三和和合力分欤。不审也。光胤申云。抑诸心所心分位思差别也云事。互全无分无二家(本末二计)共申事也。成触师意。触心所心分位思差别申欤。延公云。根境识和合分位立之。只根境识分位。心分位思差别争申。尔三和上触又何申。不审不意得。光胤申云。根境识和合改成触。心分位思差别申事欤。其故触既心法故。三和处。心上触作用出来。心分位云。正心此作用流出事也。心分位出来姿必三和时。根境识上此作用出来。云三和成触欤。譬地水出。地出来水云。正水底流出。必地上水出来。故地出云。又能纠明申。正底水流出。思差别云事。随造作云尔欤。读师同心样被申欤。延公云。被申样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触心法申。根境色法正出来欤。
此事一旦非也。实事少宗习样不取入事也。
一。若尔应名灭心所定等难事。私云。由此定前厌患心所云付。偏厌心所欤。若尔可云灭心所定。何狭云灭受想定耶。触厌故。三事不生触云故。灭受想定云名难也。
一。若谓厌时唯厌受想等救。所厌受想故。此名无过。但所厌无故。余心所云。
一。既尔此中心亦应灭等难。所厌无心可无。读师云。此下疏。此文付外救。此上论主难。又救。外救云。厌贪等心所住善心时。前贪等染污心所灭。心流类善心起。若尔灭定位心所厌故心所灭。心争灭耶(以上外救)论主者。贪等厌时。贪等染污心灭。后念别善心起也。何贪等灭心云不灭耶(论主答也。)此上外又救云。若尔吾厌念心随心所灭。后时定中。又所厌心所。心独可然。为言。以上外救也。此上不尔如何名无心定难。
一。又此定位意识是何等一段事。自下纵有征破段也。
私云。自下纵细意识征破性类段欤。
一。面面评定。余染无记心。必有心所故云意。料简。诸善定中无此事故。由立文也。意云。诸善定无染无记事。何云染无记耶。此诸善定中无此事故意也。次无此事故由立时。余染无记心位云。必贪等心所故。染无记心也。而今善定无染无记心所。争云染无记心耶。为言。余染无记心必有心所故意也。
以上面面料简。此料简无此事故必有心所故。一道理存。
光胤申云。论点余。染无记以必有心所故(云云)故此文。上无此事故外。别道理以可有心所立也上无此事故量。灭定心非染无记心。无染无记事故。如诸善定(以八净定为例疏释。)今必有心所故量。灭定心心所。染无记心许故。如余位染无记心。以余染无记心为喻。但必有心所故下疏。此位既无染心所云故。非染无记心释。此疏释样。如面面料简论点读。余染污心必有心所今灭定既无心所。可非染无记心云意见。但光胤料简会疏云。论外染无记云付。如余染无记心可有心所先立也。此师无心所云故。如此难本意。此位无染无记。心所故。可非染无记心遂可难故。遂本意显。疏如此释也。可谓论疏合见。二量也。不相违。
一。不应厌善起善等故事。论厌疏求相违事。评定。光胤申云。论加行因有心无漏善定厌事释。疏无心灭定求事释也。读师云。古疑之色色评定。遂一结今被申分欤。厌善可起染道理。厌善不可起染云事。词付现量不审难散。
私云。厌有心善定住无静劬劳。遂果利染污心。可起样云意。文言仿□。义意必然也。
一。违自宗故事。外本计相应善。故云尔也。
一。善心无间起三性心之难。差过难也。读师被申也。光胤申云。引发分。不善无记同事故云尔欤。引发之外。前念力假分。若善性前念力申。前念力性类及。性类必相应信贪等力也。可责难也。
一。等起善。外宗身语色等云。心法不云等起欤见。
此下未见经部论义。可见之。
第五十一日(自又契经说心杂染故至诸有智人应深信受)
良明房云。先引维摩经。其阿含等。亦有此文。根本维摩引。阿含剩事申出欤闻。读师云。理证共许经引故。阿含专引也。演秘其旨分明也。疏样见琳舜房云。同学抄疏专维摩经引。阿含亦有此文云事。先举大乘经。显第八识。阿含亦有此文。故为第八识证(云云)延公云。此文诫犯戒比丘故。染污心专说六识事觉。读师云。理证说六识也。唯专遂第八染净由心说也。不然染净由心义不可成故也。光胤申云。此文阿含经会座。优婆离尊者。犯戒比丘诫。可制身语(云云)净名呵之说染净由心之义专可制心(云云)维摩经。阿含经会座净名被呵事优婆离再申出。辞净名问病使时事欤。若尔非正佛语。但若佛印可故引之欤。读师云。设虽无佛之印可。净名人说。引为理证不可有苦见。大旨维摩经净名之说欤。胜义生领解以宗家为证此意也。
私云。胜义生领解佛叹印故也。
光胤申云。持种证差别事。一个条沙汰也。可有御谈。读师云。持种证此识不可有持种识云证也。今证。不可有染净心云证也。依经上。证向处异也。延公云。今染净证一段。一向持种付问答。差别难分。
私云。实事依经相替。两证差异。勿论欤。但说相样。词染净持种云也。证成之姿。不审也。
良善房得业云。疏染净心经(云云)染净集起心经欤。读师云。染净集起心经云。非正经名欤。只付所明当座申分也。今染净心经亦尔也(云云)光胤申云。集起心经。持种证经也。定今经可相替欤。读师云。阿含经无量菩萨入。初地云。维摩要见。阿含经无之。维摩经。阿含经时此得益旨说故阿含经得益常沙汰。阿含无说此旨(云云)此事知足抄见。
一。谓染净法以心为本等文事。释此文多释。读师云。虽有处处释。只疏四释大纲欤。初释意。谓染净法以心为本有为等法总句。无为等别句(云云)抑此总句别句样可被沙汰。光胤申云。无为限此句。因心而生等之句。有为以心为本云置。下其本由色色释故。以心为本总句。因心而生以下别句也。无为以心为本外本由寄受熏等可释样。仍以心为本一句当无为别句也。听众云。无为总句欤。听众连云。谓染净法总句欤。读师云。有为染净互故云总句。无为限净一边。故云别句欤(云云)听众不审云。以心为本。读师云。谓染净法付。各此(云云)
一。因心而生以下事。此四个释。谓染净法以心为本。只四释同事也。读师云。第一释。因心而生者。有漏现行依种子第八生。依心住故者。有漏种子依现行第八住(云云)光胤申云。第一释。所依不分种现能依分种现释故。生住一现行第八依云释欤。读师云。不尔生依种子第八住依现第八(云云)光胤申云。其第二释也。第二释能依不分种现。所依分种现释也。随第一释。所依且云心不云种现。第二明置种现词。读师云。执心。第一第二俱所依虽分种现。能依有漏有为宽狭。可有差别(云云)光胤申云。第一释所依种现分。第二释可准。第一。第一只云心。第二分种现。其旨勿论也(云云)
后大旨光胤申分治定欤。
一。以心为本事。读师云。理事一异事为本故。阿赖耶识为持种依。五法事理名唯识此意也(云云)无为有为第八为本。以心为本句摄样。以此词可知之(云云)此次读师云。近年论场之砌。或仁云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唯识。有为分归。不可取无为(云云)摄法归无为之主。又不可取有为欤。寻处。其可取有为有为不归无为。无为归有为。是有为无为。本末显意也(云云)此事返返不齐也。同文章说。不齐意得不审也。古迹难摄。摄法归有为之主。所归有为分也。摄法归无为之主。所归无为之分也。无为六无为等之种类故见。专英法印样一旦料简被难事欤。西院经藏觉。院主云。摄法归有为之主不取无为云事。可违今以心为本之文。无为等之别句释故。
私云抑归有为之主。遂不取无为意得人。遣相证性之依主唯识。不存欤。不审也。持业论义。依主土代也。
四个释样其外沙汰。无殊异论。如本疏并同学抄列。
一。若无此识持烦恼种事。读师云。摄论中有命终心正结生心也。爱恚相应染污意识初生举。无能持初生识(初生非受生初生。结生初生也。命终心也。当生惑初生。)可无因难。今论烦恼举无因(云云)两论聊意趣异也(云云)延公并光胤申云。两论只同事也。染污第六独起事。必烦恼俱起。今论词举相应烦恼。委不云所相应识摄论举。识烦恼随烦恼所染识(云云)词粗细也(云云)读师院主样。两论聊异执心。光胤申云。本疏引摄论同之。若其意异。必可释其旨。随论道诸烦恼起处世间识道。
一。读师云。只常时烦恼间断又起事举。界地往还别举不审良明房云。常时生起论举。无染心后。此也(云云)光胤申云。界地往还别初生举。事阙样显也。其心起。相续位。其相隐故。无染心后因。良公被申样。常位烦恼对治识(善无记)起。善心间断初起难也。凡念念相续同类心。第八能持。识因云难义。只同事也。随样论上下破之。但今此别往还云。无染心后云。显位举。无因相显欤。读师同心也。读师云。抑能破之样见。烦恼业果难样无替。何烦为二段破之耶。只一段合可破之。随古加样疑之。光胤申云。诚大旨同事欤。但无染心后异类法后。可有宽狭欤(无染宽。异类狭。无染烦恼外善无记汛无漏通取。异类无漏也。)读师云。今二段破。无染异类申。一段破样。可置词。
私云。
读师云。摄论爱恚相应意样。烦恼。只意识初起无因破。延公·光胤申云。三杂染破志烦恼云欤(摄论同事也。)
一。诸已断者皆应起故事。光胤申云。只任运无因。已断无因。聊可替欤。面面评定只同事也(云云)光胤申云。已断路事。任运无因自此路人。事欤。
一。入无余依涅槃界已等文事。光胤申云。业果之处即无三乘学无学果之难欤。延公云。此难。相当难·入无余依涅槃界已等之难。故且举之欤。良明房云。烦恼断毕。烦恼无因可起云上难也。其处即无三乘学无学果之难举毕烦恼断毕。烦恼可起云事。此分究业果之一门。若无因起。入无余之位业果可还生难也。光胤申云。即无三乘学无学果之难。业果这下。其故假令业果无因还生。二乘之学无学。二乘学无学。大乘有学位。业果犹有故。可无三乘学无学申。读师云。一切业果付不可难。已灭业果付难故。犹可有此难。前后一难且举互显欤。
一。又行缘识应不得成事。此下有五难欤(取缘有不成加事也。)
私云。行缘识之缘义征之加难。若行种子熏识名缘。行缘识不可成。转识非所熏处体云事前已遮故。是一。第一难也。此难破经部也。经部种子许故。次难若又行缘识者。行支业感识名。缘者。亦缘义不成。结生染污识。非行感云事。汝少乘许之故。结生染识者。中有命终心爱恚颠倒心起烦恼相应第六识也。非生有位受生识。中有位结生识也。少乘异熟无记法行。所感云。烦恼相应心。不云行感故。如此难也。是一。第二难也。此经萨婆多。两宗双破也。次难难转救。救云。行缘识者。名色支中异熟识。此行支被感。故行缘识者。行缘名色申。行缘识不可然。为言是一。此难又破二宗救也。第三难。
延公云。名色中异熟识者。五识。意识识支立故。光胤申云。萨婆多可尔。经部本末二计宗义不同也。立细意识师粗意识。名色异熟识申。
次难又破救也。救意。名色中异熟色名识支。行支感之故。名行缘识者。难之云。行在现在色果在未来。时分悬隔缘义不成。为言。疏一劫或一劫余·经八万劫者。现在位未来果望时分悬隔时劫也。八万劫者。非想八万劫事也(是一第四难)
读师云。时分悬隔事不意得。现在三因·未来二果。过去二因·现在五果者。少乘三世两重因果也。于此因果。可论今行缘识之义。而过去一期生间命终。二因取。现在五果相续故。时分悬隔申。光胤申云。造业分位一段。过去二因。命终二因取云事不意得。二因业也。业造时二因。过去。一切业二因申。何命终相续时分邻近云耶。读师云。分位缘起。只其位二因取。过去总无明行立。为现在五果之因故。命终二因立。光胤申云。云事返返不意得。第四定中有起谤灭业。中有位故。地狱生有位邻次。故时分悬隔义。古难之。总业悬隔觉。
疏云。此等文意。极为深远。诸论所未详。群贤所未究(云云)此一段疏主御讲赞之御词。次此不成故后亦不成者。取缘有不成难也。行缘识不成故(此不成故。)取缘有不成也(后亦不成)
读师云。取缘有不成者。行缘识时分悬隔。故不成也。尔取缘有亦时分悬隔故不成云意欤。行缘识过现。故时分。取支有支。现在三因内也。何云时分悬隔。光胤申云。行缘识时分悬隔故不成。既行缘识之缘义不成。取缘有不可成云事也。取缘有时分。故不成云欤。
一。世出世道断果别故事。读师云。世道有漏六行出。此尤杂染法体出。何云清净耶。光胤申云。菩萨修六行观云一义。然泛尔外道异生六行不可取可取菩萨六行。或二乘六行观。可取欤。延公云。菩萨六行观未定也。二乘此观勿论欤。超越人凡位六品九品修惑伏。入见道断之。此伏道可六行。读师云。其外道位伏事欤。其二乘伏道二乘七方便。重伏欤事未定事也(云云)读师云。同六行观。肝要依意乐可定杂染清净。彼次粮位菩萨不。伏俱生精惑者常事也。但为利生现八相化仪事必定通力也。其时得定。定以六行事观可伏俱生迷事惑。不尔争得定耶。延公云。资粮菩萨不伏俱生粗惑云事不一定欤。读师云。尔也。时别段事也。付通途不伏云欤。光胤。
私云。资粮菩萨不伏俱生惑者。正智力以伏事欤。为定障同外道等伏事别事欤。
读师云。如此肝要皆向佛果用六行清净道。为爱着生死用六行杂染定欤。
一。异类法后事。读师云。异类法后改不求难。只能持可无因。何难。常住可遁难子细在之欤。光胤申云。常时清净法现起故。其净法则持种因。第八持自种即因具。异类法现起时。清净法间断故。其间断。清净种子持物。后还起时因。因不可生云难也。加样难。
私云。所执余因前已遮故。第八一类相续识体。第八外余法。能持义不可得故。异类法后位。第八无因云难勿论。今对他节节位举。能持事出也。
一。所依亦应无因生故事。私云。此难上彼二净道无因而生难转救。无所依身故净道不起者。所依身亦无因可起故。汝所依身由立。为言。上烦恼亦应无因而生故番难也。烦恼亦应无因而生故者。上三界业果还复应生之难救云。烦恼故业果不生者。烦恼亦无因可起故。汝烦恼由立。为言。此二段文章相番义理巧妙也。仍疏云然文略巧初后显之(云云)
一。谓道起时现行烦恼。乃至。俱非有故事。
疏释云。断何所断·于此时中·无有漏识故(云云)无间道位烦恼种现故。断果不可成云难欤。付之。光胤申云。无间道位烦恼种现不俱起事。正义亦尔也。如此难可有返难。读师云。其位光胤申云。无间道位次前念烦恼种子。无间道敌对。能治功力施断果。(断果无为欤。断果也。依主释也。沙汰。)能持识体。能治道遥前烦恼。何物对治道起耶。道不起断义不成。断义不成断果不成。为言。俱非有故者无间道同念云。不敌对无间道故。为言。
一。染净二心不俱起故事。延公云。疏此文释。有漏种等非无漏识中云文也(云云)此事不审也。加样文意。上俱非有故流类。染净二门不俱起故云欤。见道相应心以来。无漏道不持有漏种云难。光胤申云。古论义也。闻书。私云。推之染净二心俱起事故。无漏识不可持有漏种云意欤。故无漏不可持有漏种道理说文故。疏释无相违欤。读师云。此料简不意得。染净二心俱现行。故不俱起事勿论欤。无漏识持有漏种种现故。肚心俱起欤。尔争无左右。二心不俱起故无漏可不持有漏云耶。外宗更不可痛之。光胤申云。何如有漏第八持。无漏种。无漏第八不持有漏耶。问。但答。无漏不可持有漏(云云)若尔二心不俱起由。遂无漏不可持有漏道理欤。读师云。染净二心不俱起故者。无漏识有漏种子。能持所持不。可俱起云文意欤(云云)
私云。此样料简。道相应心以来。文繁重。只同事申样见。
则初道起应成无学事。读师云。此文。若由道力后惑不生立断果者转救难文也。救意云。实断果云物。道起时后惑不生云断惑者。最初道起时。已起烦恼因。故后惑永不生。一切烦恼悉此时不生也。初道时可成无学果。为言。正义烦恼道重重粗细浅故。一道虽起断惑。余烦恼又待道励力。今外宗申样。顿极果得。
一。读师云。证此识有乃至。略述纲要。理证结文也。
一。读师云。别有此识教理显然以来。总教理二证结文也。
一。理趣无边事。摄论八证中最初生起明了生起业用等证指也。今论不说之。可见疏。
一。依谁由谁而立断果。上转依断果亦不得成引合。前后相违云事。古闻书。但比兴不审也。
天文五年。丙申。卯月二十四日写功讫。愿以此笔功为二利速成四恩出离慧解开发之因耳。
药师寺末学相似僧英乘
五月二十七日对了胤院一交了。
论第四卷闻书第一^2□
论第四卷闻书第二
第五十二日(自如是已说初能变相至要诧末那而得起故)
私云。第二能变。十门八段释也。或九段之样欤。十门中。第四出体门·第五行相门·合一段。第六染俱·第七触等相应·二门合一段故。十门八段释。
本疏。三能变诸门广略付。四个问举。六个条节释。一初能变不出所依门事。二第二能变异初能变说所依门事。三初能变第八为他为依义说事。四第二能变与他依义不说之事。五第三能变不释所依门所缘门事。六初能变不出界系门事。答之时。初第二节问合问之故。答合明之。第八诸识之本故。与他识为依义显他与第八。为依义隐。故不出所依门。答初节。次第七既第八之末识。第八为依义显故出所依门(答第二节)次第三节事。答之云。恒转如暴流之如流义为余识为所依义也。鱼草等物随流不舍等之义。为诸识依义出。次第四第五二节。一个问答也。答三释。一作论人意乐故不可责难之。二初能变举所缘门。第三能变举所依门。第二能变所依所缘二门并举之。影略互显也。三第八诸识之本故。云恒转如流。与他为依义也。并自识体所缘出。根本识之旨显第三能变。境界粗显易知。故不说之。第二能变。依缘隐。仍俱说之(以上三释也)次第六节事。疏大纲二意。一论主略不说之。二异熟一切种之异熟言(果相门也)显界系。第二能变云随所生所系。事也(云云)此不为例以下。异熟以显界系门云释。嫌意欤。第二能变界系门说。子细。第三能变。与本识非同界。第七与本识必同界也。若不说界系。界系门如六识欤。云滥。恐此滥别说界系也。
读师少少讲赞。但粗无极。披疏记之。
读师云。初能变。初阿赖耶识云。不举能变名。后二举能变名。异因难测。光胤申云。初能变。初阿赖耶识阿赖耶以。三相中自相门。此第二能变思量为性出体门当欤。名举处。即自相门说善巧故。不云能变云阿赖耶。尤有子细欤。肝要。后二能变。何如初能变思量能变识云。出体门名说处即不显。文言约颂。释名门二句说。出体又别出耶。此疑第三能变同事也。下别云了境为性相故。延公不审云。是识名末那连续。思量为性相不说。中间所依所缘门隔事不审也。缘春房云。所缘境对时。思量虑知。所缘心前不说。对何思量觉不审。仍缘彼下云思量为性相欤。
此事。
光胤申云。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二句。限释名门欤。读师云。尔也(云云)良明房五师云。次第二能变之次点。先次。乃点。总标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别释次第如其次牒明故。次云欤。
一。恒审思量胜余识故事。延公云。思量义。余识。第七思量胜欤。读师云。虽通八识而随胜显。意思量义第七胜欤。我我思量超余识。光胤申云。恒审二义以。胜义存欤。恒六识不恒简。六识虽有思量义非恒欤。审者义欤。义欤。读师云。当段二义见事。
一。第七云识。八识通名勿论也。意名又专。得名也。若尔可名意识。若意识意即识故持业释也。第六名意。第七意为依故。如眼识得名依主释也。
一。恐此滥彼事。互滥可恐若尔假令第七名意识第六单云意。遮相乱样欤。读师此不审。自答云。意元专第七名也。第六其名。意识云也。而第六单意云。偏他名呼。故第七云意。第六。云意识也。重意云。意名本来第七故。第七只云意。第六识加所依意名呼也(云云)一六种释一字名欤事。其沙汰。只一口。
一。又标意名为简心识事。私云。心意识三名中。意名关第七由显。标意名也。思量义胜。积聚了别余识劣故。延公云。第七劣积聚义。种子积集。积集云故。读师云。集起义可谈之。种子集起诸法义。余法故。光师申云。常第七等心义行相集起申。种子集起。现行。第八。只又种子起诸法云集起一样。种子事也。非现行上义。面面无音。同心之意欤。
一。或欲显此与彼意识等文事。光胤申云。设虽成近所依。何必所依方云意耶云不审。但六七俱意识云时。得名差别故。何为所依何为能依云事。名言不显。仍第七云意。意体显。依此意识依主释意识名。意云物所依。意识云物能依也。六七共云意。共云意识时。更能依所依。其名难显欤。故但名意意处。意者依止义也(云云)现在第七二义。思量依止也。为依边依止之义也。非等无间意依止。良明房云。依止义意根总以八识为性。等无间意取欤(云云)读师云。不可然。现在第七依止事也。等无间意别事也云云。延公云……不共依近所依。同异事。故沙汰也。相顺同计度等义立。泛尔不共依。别又亲依欤。读师云。只同事也。差别。今六七不共依。何义。同计度等之义也云意也。延公云。种子随逐者。所依种不生现行。能依种不生现行故。此边云随逐欤。琳舜房云。六缘境时·七与力故·之义。云种子随逐欤。光胤申云。其现行后事也。争云种子随逐耶。琳公云。愚草。六缘境时·七与力故·以。可知种子随逐(云云)明知同事欤。光胤申云。以显七与力故。隐种子随逐云事欤。种子随逐之样微隐。以现行。振舞令知欤(云云)读师云。尔也。种子随逐七与力故别事也(云云)
一。有义此意以彼识种而为所依事。延公云。不审云。以彼识种。第八能生种子云事。不审。此第八种子识云意。第七识能生种子。以彼识种申。第八能生种云事不意得(云云)读师云。可依许现起识之沙汰(云云)光胤申云。以彼识种土代。第七能生种子取。勿论也。但古迹第八能生种云事有子细。此师难陀等也。下三师初师也。初二师种子义分俱有依立。无余义欤。然此以彼识种义分俱有依摄。于种子俱有依又二义。所依根种识能生种二义也。识能生种义。第七能生种意得间无子细。肝要所依根种义。第七种子俱有依。第八能生种故。以彼识种。第八种子云欤。古迹此事也。第七能生种取事勿论也。因缘依根本此文说故。
私云。解依字二师中。第二师义。释下疏。二师多重问答。可见之(许现起识二义。文相顺违。料简大事也。可见之。)
一。而有转易事。光胤申云。转易依。现识俱有依。转易时。依无转易时争假依耶。读师云。转易体可假依云事也。转易处可假依道理立也云尔。无转易时不可云不假依。重意云。如此转易物。其性。可假现依云事欤。
一。取所缘故事。良明房云。取所缘故。今无用词欤。所依门故。读师云。依彼转缘彼。依彼处缘彼事欤。
一。诸心心所皆有所依事。或听众云。三依总标云。诸心心所皆有所依欤。又上依彼转者显此所依云。二师文取欤。
光胤申云。诸心心所可取欤(云云)或听众云。上段不开三依。何云三依总标耶(云云)
私云。此事不可及余义。上第二能变段也。三依诸心心所。始欤。大方依彼转者。显此所依取三依总标欤。觉重可寻之。
读师云。瑜伽心心所有所依说。有所依故也。
一。一因缘依谓自种子事。听众不审云。抑三依时因缘依。偏限种子生现行之因缘欤。将又根本所明心心所三依故。虽云谓自种子。总可通现熏种因缘欤。读师云。此事古来沙汰欤。先谓自种子之文分明。种子依欤。自类相生。因体种子定故。因方入摄之欤。现熏种。谓种子依摄。光胤申云。后二依。因缘依论疏伺。正心心所所依虽限种子依。总广可通三类因缘见。先论诸有为法(云云)广有为法志。可亘三类因缘被伺。随皆诧此依依。疏据通依故(云云)肝要·谓自种子文限种子见。疏释之约识而论唯种子识(云云)此疏文见。谓自种子。正所明心心所所依故。付本所明如此释欤。三等无间缘依释下疏。三依得名由致释处。因缘依傍正。宽狭二门旨见。现望种子应无此依。本所明狭义门释。今言因缘依·令知宽狭遍故。总论之时通三类旨显也。
一。后二依事。光胤申云。后二依。聊因缘依文相。诸有为法云。诸心心所皆诧此依。能依之体限心心所见。故因缘依谓自种子。广三类因缘通。内六处前灭意。始终后二依。无宽狭二门欤。随疏见。因缘依通依释样。后二依。广样释。文更(云云)大旨满座此分治定欤。
一。俱有依不云俱有依。云增上缘依子细事。无间灭依不云无间依。等无间缘依云子细事。以上二个条。三等无间缘依释疏释之。可见之。云增上缘依。由若言俱有依·即种果同时·应名俱有依(云云)此下秘。有义问答。大切。可见之。许现起识论义。能生种一义。此秘文为证文。存也。可见之。
一。因缘依云生(必不生故)俱有依云转(必不转故)等无间依云起(必不起故。)如此生转起三字置事。疏释之。因缘云生。辨体生故(云云)意易知。生义无过。因缘生。俱有依云转事。随顺与力不障彼故(云云)此义别转字司事不审也。等无间依云起事。显开彼路导彼生故(云云)大旨生起同风情欤。但生云。自体辨生义胜。起亲义。起云欤。读师云。三依生转起云事。因缘生。自体辨生义也。俱有依转。所依能依俱时。依彼此。云转也。俱时依转字顺欤。开避引导姿。前物。后其处现起。云起欤。
私云。转字俱时依顺云事。存也。水波姿本识转识喻样可知之。转识转符合欤。
一。无种已生证分齐事(秘云。无种已生一句。本论文也。最后蕴者。释论文也。)难陀护法二家。俱此文罗汉最后蕴说云事极成。而难陀意。无种者。罗汉最后蕴位。种子因已灭。云无种。现行当念现起故。云已生欤。尔不限最后蕴。种灭芽生相长时相也。此文别最后蕴说。余位样。光胤申云。别长时位。相说志事。保自此文起。最后蕴说文。云尔欤。而此文种灭芽生相说为证文欤。良明房五师云。难陀以罗汉后蕴说文别为证。可有子细。其故。罗汉后蕴位。一切能生种子悉毕故。别云无种也。余位种灭芽生虽同事。总一切种子事。而罗汉后蕴异此。此位总种子。云无种也。如此种子悉成位。最后蕴现行。若种现因果同时。此位能生种子。而一切种子云物。现行相续。种灭芽生以之可知也。故长时余位。能生种子。所生现行前悉位。现行相续以见之此位。种灭芽生显故。以此位显余位也。
此样存欤。但疏秘趣。只种灭芽生分见。此位一切种义显更。
一。种生芽等非胜义故事。光胤申云。以因果故因不成云事不审也。谷麦因果何非实因果耶。因果多重。种现因果。何废因果之义耶。世亲·无性摄论六义明时。内外种子明。因果之义齐。读师云。谷麦因果。胜义者前更非因果。同第八所变现行故。光胤申云。同第八所变现行。因果义道。可转以因果故。读师云。种现因果。实因果。谷麦更非如种现。光胤申云。成分别因。可背不应分别。又以世俗浅喻。显胜义深理。常论义难样其例多。肝要实因果。云事。世俗胜义。俱实因果何不云耶。亲辨自果因果外。不可废实因果。取瓶等如成无常。法喻皆如此(云云)延公云。声瓶无常。俱胜义者所知。更不可相替。尔不可同以因果故云云。光胤申云。声瓶无常无假实不同样。此内外因果不可有假实(云云)读师云。此论义也。不可有坚执(云云)
一。故瑜伽说无常法与等文事。读师云。此文为证样不审也。肝要亦与后念云。自类相生。虽置后念词。种现因果。他性为因云。不置后念词事为证欤。颇仿□也。光胤申云。难陀意。一处后念词置。余影显意得。二类因果何后念词置。自类相生后念。因果之义不显。种现因果此词。因果之义显。故自类因果后念云。显他性。意得。后师证不觉。
一。设有所说种果前后之文事。
私云。此文胜义七十论因果前后之文也。初师此文为证欤。但论面别此文引不见。初种子依之下疏其由见。金七十论胜义七十论。因缘如意论师之因缘委初种子依之下。可见之。胜论仙人第六代末叶自在黑。如意论师论义古迹。因明抄出。释家解释欤。不然先德私记。见欤。胜论成劫末出世。住劫虽无子细。第六代正如意论师同时出世不审也。如意论师。佛入灭已后人也。释迦(住劫第九减劫。)人寿百岁出世欤。设第一劫出世不审也。但成劫人寿长。
一。读师云。难陀论师五根唯种。二个颂引中。观所缘论之颂返返难意得。色词顺相分唯种义欤。但长行色识云。识加。长行之样顺见分种(云云)私云。二十唯识颂自种。今颂功能。宗家三种出。一见分种。二相见分种。三业种(云云)听众不审云。色识随境立名欤。读师云。尔也。光胤申云。随境子细。常随境色识。乃至。法识云名时。色识色色尘也。今色识色质碍义。总五尘云欤。但本疏似色尘等之词。此料简聊不审也。其论疏色。意得无子细。相分之释。色识识(色不离识故。能缘名立境上云识也。可见疏。)
一。种与色识常互为因等文事。面面评定曰。颂互为因。论常互递两重置事不意得。常互之分满足。繁重云递事如何。延公云。论互递片互欤。不然不审(云云)私云。延公被申之通治定了。
第五十三日(自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至自有立故无俱有依)
一。有义彼说理教相违等一段事。自下第二师。破第一师五根唯种义。加十个难。一段也。就其第十假为他救难。护法转救上难事欤。不然本计破九个难也。转救上难事欤。不然本计破九个难也。转救上难不审也。其转救难。何本计难入耶。随转救时。本计九难。避五不避四见。转救十难。既本计难五加。何转救难兼本计难耶。延公云。此事古来烦也。或一义。转救上难。十难假为他救难。彼有虚言都无实义二句。假为他救难取(云云)光胤申云。此御料简不审也本疏。本计破诸难举第九根唯种子难述毕。有避如前所说过难。生起文云。自下第十假为他救难。于中有十。初叙救(云云)转救十难。假为他救难旨分明也。
私云。护法转救。避本计过。难陀义也。若尔本计。路路难。本计难也。转救难本计难入事尤有其理。彼有虚言都无实义。更非难。只先毁责词也。以之为假为他救难云事。设古来一往虽有料简。颇以不足言不足言。
一。法界杂乱难事。读师云。杂乱样不审也。五根云物五识种。十八界阙减过申。意得。眼界乃至身界眼识乃至。身识界各别。十界物。五根界则五识界种云故。五阙减欤。而杂乱云事。假令五识种生五根。五根种生五识。杂乱。五根。则五识种云。杂乱。不审也。光胤申云。此过守教付过也。十八界各别有种云事。圣教之说也。故五根种五识。各别。而五根五识种。五根种杂也。其杂云。五根种五识种。各别其体。杂乱事。只其体一故。各别物一杂乱云也。读师云。十八界种阙减申。杂乱云顺欤。光胤申云。五根种生五识云。杂乱先。五根生五根。五识种生五识。五根生五识云。故阙减事。五根生五识。^7□阙减可有斟酌欤。种子别置。遂阙减。杂乱尚顺欤。就中此过违教也。教引瑜伽三处对法。而对法云。种随现彼界摄(云云)而五根种摄五识界故杂也。又疏终文。又识种非识种故成杂乱(云云)此师立相见同种义故。境识杂乱也。非根识杂乱。不云根识杂乱。云诸界杂乱。深意在之。此境识同种。殊阙减。顺杂乱词欤。其故同种。境种识种。一种兼申。阙减遁。肝要杂乱也。良明房延公样云。又色识非识种故成杂乱之文。光胤申趣。设其意。又言置或释欤。相见同种有无及二释。何无左右治定。付杂乱过耶。光胤申云。下二种俱非难释疏。此即设许。识色异种。而为此难。故不同前。一种子难(云云)前者诸界杂乱难也。诸界杂乱。相见同种付。付此过云事分明欤。读师大旨同心。
一。二种俱非事。面面评定曰。各有能生之各。五识各一识。生云事欤。下相见分。各见种生见相种生相云事欤。大旨当座五识之各治定欤。光胤同心了。
私云。归宅后案之。相见之各欤存也。二种俱非难。此即设许识色异种。相见别种通难。之故。为征难。相见别种之样标。文。各字下相见分异付意得欤。
一。根通三性难事。私云。圣教根唯无记定。付此过申事也。随疏引对法志勿论欤。但种若唯无记。五识体不减果(云云)转因发业事欤。抑付之可意得事。根通三性难。五根五识种。种随现判性故。五识现行通善恶。种可通善恶。尔违唯识无记之教。为言。疏不能感果难。若守五根唯无记之说。五识种子。现行。唯无记。果感云事也。不可混乱。或听众云。五识非正业体。不能感果。痛评定曰。转因发业之分欤(云云)
私云。五识种体用门。唯无记定时。唯无记之一门欤。但付随所生边此过来欤。
一。限无执受难事。良明房云。安危共同之时。种子执受申。有执受云事。觉受门执受欤(云云)读师云。尔也(云云)此事追而有执受之分齐。可见释文。据生觉受论义。圣教五根名有执受。依生觉受义(云云)
一。三依阙一难事。私云。疏释依但应二之意。以种子为俱有根故。与因缘根无别体故。依但应二(云云)许现起识论义。四缘相违难。义分俱有依文举不难之。付别体依难之料简此文意得。四缘相违。三依阙一。其难意可等抑初二师许种子。其分俱有依云事。论疏有所伺哉沙汰时。此疏文至极证文也。以种子为俱有根故。其旨分明也。
一。转救上十难事。评定曰。安惠别行论载转救有此难欤。读师云。但余人不见别行论四人上足。遣三贤授肤拙(云云)大师一人御相传见。听众不审云。枢要授肤拙者。合糅之论欤。别行论欤。私云。枢要之样合糅之论见。读师物语云。如此御秘藏之论。西明见之(云云)藏司语开经藏镒穴。一返见之。则大师前作疏讲之见。东院御物语云。藏司沙汰见之见。返返不审事也。其时如此事。而藏司。程人贿赂取。又同物语云。如此御一人传授被思召论。西明见之。剩作疏讲之。大师御遣恨之由承之。随第十卷下疏。如法如法粗相欤。论牒。多文牒被释事。又不牒文被述释处欤。如何样前前卷粗相。此申西明疏既述作毕讲之闻间。故也承良明五师左样承及(云云)光胤申云。安惠。谓安惠等古大乘师。四分义下疏。护法以前人见。今就护法转救。加十难。返返不审也。若又安惠别行论。本计难。护法别行论转救之。重安惠难假叙欤。就中疏除亲胜火辨余八论师护法同时见。四说教年主之疏欤。如此相违子细不审也。样掂法同时。护法高年人欤。读师云。古不审也。同时宿老御座。云古欤。
私云。安惠宗义难意得事。读师或时物语云。圣觉房可入上人御门室事深念愿。百个日每日祈请。本望遂满足谒申上人。上人云。何事为被寻来临哉。圣觉房云。总学问勿论也。殊就安惠宗义意得节节。心为寻申参入(云云)以上读师物语也。又师范上纲尧寻。常被申。上人御房南圆堂御日参之事。安惠宗旨可究学之由御祈请(云云)(以上师范物语也。)所诠安惠宗义难知事欤。
一。应五色根非无记故事。光胤申云。本计难。唯字置。转救只非无记故(云云)本计五识种故。五识通三性非唯无记为过。转救业种故。业限善恶。不置唯言。非无记为过见。而论点非无记。故(云云)点唯意欤。何如本计不置唯言耶。尤不审(云云)读师云。诚不审也(云云)延公云。业无记业。三性造作分也。此意点欤。光胤申云。不尔转救时。业种者感果之业也。能感五识之文分明也。非泛尔之业(云云)院主云。此事易根土代唯无记物。今善恶业种云故。业善恶无记。物也。土代无记根。无记善恶过云意也。转救意业种通三性申。无记云。圣教定量。无记定置。云尔也。若转救意。实业种通三性存。唯无记为过。如本计难可置唯言。转救限善恶存故本计异由显。不置唯言。根圣教定置唯无记故。点加欤。
如此虽无委细之仰。此趣御评定。光胤同心申了。良明房最前被申样。同院主御评定。
后良明房云。见疏业通善恶性(云云)业通三性。转救存欤(云云)面面此文诚不审也(云云)私云。通者在义欤(如通三劫故)
私云。疏根唯无记过(云云)根唯无记安惠宗义也。何云过耶。今推之。根业种云时。业善恶故。根若唯无记。可非业故云过也。意云。转救前此过也。安惠自元别体根存故。无此过欤。
一。又彼应非唯有执受事。读师云。本计难无唯言。转救始加此言。转救时取现行业。旨分明也。但此文虽尔第七难眼等不应通现种故(云云)转救不限现业旨分明也。论义也。
一。据生觉受论义沙汰出来。读师云。此一问答人不取入事(云云)肝要读师被申样。要集种子边。此难意得故。就转救有自亦不唯之难。安惠根通种现故。种现边无执受。违唯有执受也。正义现行业转救令许。其现业三业分。身业有执受。声意二业无执受见。违唯有执受之文。意得故。无自亦不唯之过。安惠现行根限有执受故无此过(云云)延公样评定此趣也。
私云。此分谁领解同事。别不取入事。何事哉。勿论勿论。
一。唯色蕴唯内处事。非字处字可返。
一。鼻舌唯应。乃至。五地系故事。私云。感鼻舌二识业。土代可限欲界所系欤。造业在处何。界系门事也。业果界系。必同欤。惑业果可有子细。
一。又应眼等非色根故事。读师云。本计难内。当此难难欤(云云)光胤申云。二种俱非谁之一边当欤。读师云。尔也(云云)
私云。此难转救难之内第三难出非唯色蕴摄难如何异耶。此差异事可沙汰之。今度^7□^7□间不及寻申。又转救意。自元取业故。色根不意得。但圣教唯色根定置违。为过欤。色根点。上非无记故院主御料简韵觉意得。圣教定置定量破也。但上相替分。上转救。无记不许。限善恶故。今色根转救许也。但圣教定量边两难齐。
一。又若五识皆业所感等第九难易知。第十难转救上难也。疏第十难生起转救。可见之。其下秘能意得。
私云。第十难下疏。正法藏之转救。戒贤转救。无余义别体五根落付也。根从缘称之词分明也。难陀本计。护法转救之。戒贤又转救之。戒贤救三重也。论护法救并其上难也。
一。根识系异难付。听众不审云。抑法尔理。归眼前道理。识界根返返不审也。五识界根。延公云。借起心时。借初禅眼耳身三识。二禅以上。此时要须欤。又古端严(云云)光胤申云。两条共事不觉。借起云。根许上事也。根别不可劬劳。又端严扶尘分。可满足。
私云。一且此分申毕。但此两条可为始终道理欤。
一。假名种子及色功能事。面面评定曰。功能词别不限种子。广亘余词也。何功能种子定置痛之会之哉。五根发识取境以显其体。有作用法出之此意也。故以功能显体云尔意得可会释事也。读师云。一颂前后种子。无子细欤。
一。即识业种事。读师云。识业种被训之。听众样。识业种训之。听众之训遂□理欤(表本计转计也)读师所存。业则种也。业之种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常业种申。先现行业指。其种云业种欤。尔不限此文。总业种得名依主释欤(云云)读师云。可为如何事(云云)
一。又缘五境明了意识等文事。
私云。安惠意。五识为第六俱有依。则明了依欤。安惠意五俱意识五根为门欤否事。可有沙汰。又正义意。俱有依。许依义欤。取境明了○而不定有之文。不定依。许依义见。彼又五根为门欤否事。古论义。既有色根何不依转之文。又伽抄分明之文欤。古闻书。可见古闻书。至下可有沙汰。
一。又第七识虽无问断而见道等既有转易等文事。
私云。俱有依第二师取安惠时。虽无间断。余师义(云云)但应如六识有俱有依之文。定可摄安惠欤。不然第七许俱有依由。遂不立耶。若又此文摄。而见道等既有转易之文。无由立文。可摄而见道等以下欤。文言连续样不审也。当座评定申也。读师无殊成败。
或听众云。虽不摄此文。下第七转识决定唯有一俱有依之文。无子细(云云)
光胤申云。其上俱有依样至极成立毕结文也而有转易文不摄安惠。抑安惠何道理。第七俱有依许耶。遂不立其由耶。
一。不尔应说又藏识故意识得转事。读师云。瑜伽五十一卷。有藏识故得有末那(云云)此文若说种依。第八种子识依生现行七识。无偏颇亘诸识。若尔依藏识第六云。何别云第七耶云文意也。
私云。许现起识时。种子俱有依许证出此文。则疏此说种依非现依故之文也。今俱有依门事。种依俱有依事也证也。因缘义因缘边。此说种依云也。付之此下疏。前师转救。前师曰。六种随逐七种方生故。种子生现行事虽同事。第六俱有依。第七展转说也。为言。重疏难之曰。不尔五根五识为例应然亦有别根故(云云)难意云。种子随遂说依。第七别依意得。五根五识能所依。对法第二说种子随逐故。可有别依根。何立五根唯种义不许别体根耶。为言。此如对法以下。五根五识种子随逐文也。此正文。上依彼转释二师中第二师疏引之。可见之。五根五识为例应然之文。人师料简欤。显轮集。如此料简觉。不分明可见之。
自六月一日至十日。听众连社头夏中参笼之间。无谈义。
第五十四日(自有义此说犹未尽理至若作是说妙符理教)
私云。疏可止之辞。秘释之。可见之。述可余如前说也。所阙少差别之义今正叙之云。第八类余既同识性以下文也。
读师云。成第八俱有依二量(识性故以恒起故。)内。初量次前安惠对量也。若对初师。难陀。以第七可付不定。彼不许第七俱有依故疏释之。此不定共比他不定欤。非真过。但唯识因明。多避假说过常事也。真实虽对初师。不可有真不定(云云)
私云。对初师。如余七识之同喻。可有一分他所立不成欤。一分所立不成真似及异义欤。何篇不定不意得。六识为同喻。第七分异品可有不定。既如余七识(云云)可为不成过欤。但推之。若对初师。同喻可余第七识欤。
读师。此量虽对初师。不可有不定。其故泛尔第八可有俱有依立。不共依不立。俱有依中。含共不共之才学以意得时。初师虽不立第七不共依。可许共俱有依。依止根本识。诸师共同之义故。延公云。此量意许量欤。泛尔俱有依立。矫取同喻。意不共之别依立故。读师云。诚意计量可申欤。但能违之样如何。延公云。设虽带意许。能违不立可为正经缇欤。光胤申云。意许不共别依。同喻第七共依。而识性故之因转第七。能违何不立耶(云云)以上当座沙汰分也。
私云。第八无不共别依。识性故。如第七。可立能违欤。此能违可有他所立不成欤。净月许第七不共依故。又但遮非表之沙汰可寻之。付其可有料简欤。凡此量意许沙汰。不及沙汰欤。若尔俱有依中量才学欤。始立不共依量欤。随疏。对初师可有不定云。其外无释旨。
一。第七八识既恒俱转更互为依此有何失事。(第二量他恒转量也)听众不审云。此量对初师欤。对第二师欤。读师云。此量疏虽不释对何师。对初师欤。第二师三位无末那习故。以恒起故之因可有不成故。良明房五师云。对初师如第七识之同喻。可有所立不成。如何。读师云。以识性故因立量。第七同喻。有俱有依物治定后量。不可有不成。良明房云。识性故之量。对第二师不对初师。第二师设第七俱有依许。初师争已成之义。许之耶。光胤申云。诚良公之不审尔也。但因明一方之敌者云事。识性故虽对第二师。初师。一方敌者。此量第七俱有依无为成。自初师一方敌者可许之义欤。此事一且申出了。胜军比量不定过事。过发智论佛说虽事起。非佛说师。一方之敌者。勘此过云事狭申出也。读师云。第二师破初师第七无俱有依云义毕故。第二师破。已成之法第七俱有依为同喻欤。光胤申云。此御料简至要也。今论习。前前师能破文。含后后师常事欤。则安惠破初师。第七有俱有依云文。第三师存之故。已成共许之法为同喻欤。(此分满座治定了)良明房云。识性故之因。虽对初师。不可有不定。第二师破之。已成法第七俱有依可为同喻故。光胤申云。其样假说之过。一且之事欤。所诠纵夺之二门意得无苦见欤。识性故之时。初师纵。任彼师义有不定。他恒转之时。第二师义夺。立破已后。押为同喻欤。听众不审云。抑俱有依有无论时。或自力胜故立。道理。不许俱有依。或既有转易立道理。许第七别依。此等皆其道理一。识性故之道理。更可有俱有依道理不闻。识性。如何可有俱有依由。读师。极成余识不缘离自诸法。识性故(云云)此程事欤。光胤申云。余识之故量。唯识门故。识性故尤一理。唯识道理八识可等故。俱有依之有无一重。识性之道理不审也。但余识悉有俱有依。识性物必有别依故。当量可成欤。但如此识性故之道理以。本识转识令等立量。可有难义欤。读师云。余事之难义。临其事落居也(云云)
一。许现起识乃至。许依现识事。读师云。论义之下也。委细沙汰存略。但大纲一义一通论文料简。许现起识以种为依。种子义分俱有依也。此识种云根种云二义。识种亦应许依现识。生长住之俱有依。生依义分俱有依也。非亲辨自果门。
私云。以上一义也。一义许现起识之所例。种生现之因缘。识种亦应之能例。现熏种之因缘。俱有依作。为能例也。故今此师令成俱有依义疏文此意也。则生长住之内。生依此俱有依也。
读师云。生长住之内。新种能熏生云。则亲辨自果外有何义分耶。延公云。虽一念生。自体辨生。令增长俱有依欤。光胤申云。只许现起识之义分俱有依事也。其疑。一义如此。其许此可尔欤。读师云。长本种。生新种见。新种之处又长之义不见光胤申云。长生申分。本新二种差别词也。新种生云故。生之边则俱有依不可意得欤。只新种本无今有。对本有本种云生计也。
延公。付增长见道可尔之才学申出。无指事间不记之。
一。又异熟识乃至。依色根转事。第八依色根转云事。取境门。如五识第八令取境事欤。将又其。只凡依诧根事欤。古来二义也评定。读师云。不成取境门。依色根样何依。依诧之样不审也(云云)
一。眼等六识各别依故不能执受事。光胤申云。五识依无遍依之义虽嫌之。自根执受欤。凡执受云。付缘境门缘之执受义也。五识各虽依自根。更不缘自根。争执受之耶。所诠遍依有无行。自根执受之义。读师云。人家作居住事欤。第八五根变出。依五根转。此风情欤。五识虽缘之。自根依诧故。执受义道也。虽然非遍依故。不为能执受。光胤申云。所诠。第八能执受云。缘之执受义。依诧门执受欤。不审也。延公云。此事诚不审也。几度执受云。缘境门觉。
一。第六识如五识五根为取境门取境欤。将又依五识明了虽取境。正五根为门事欤事。古来沙汰也。光胤申云。此下疏。第六应然亦全不依五色根故(云云)古以此文。第六不依五根云文也云云。疏六识应然并非遍依故(云云)六识总合见。五识自根依分故。非遍依故(云云)第六一分依诧许欤。全分不依以来。第六一取见。全分不依欤。光胤申云。此料简古样也。私推。六识应然并非遍依故。五俱意识合。五识说也。如五识各别一根。第六故。非遍依故以嫌之。全分不依以来。独头意识事欤。时全分不依非违文。读师云。此料简返返可然样可存事欤(云云)
此事追而可决之。
一。或所立因有不定失事。私云。所立量者。五十一卷之量也。立各别依故。无同喻故。可立非遍依故。第八非遍依者。可成不定敌。五十一卷量云。六种转识非能执受。非遍依故。如电光等。导论里。又可见疏。
一。若识种子事。第八能生种子欤。将又种子识欤事。有其沙汰。种子识之样读师被申了。听众良公延公同心。
私云。上识种亦应许依现识之种。第八能生种欤。通一切种欤。又限异熟种欤事。许现起识下疏三释。随其下若识种子可治定欤。又不依上三释。若识种子之种。第八能生种申欤。
良明房五师云。识种亦应许依现识之种。第八能生种欤(云云)光胤申云。依疏三释可有治定欤。
一。有义前说皆不应理以下事。光胤申云。皆不应理之皆。三师指皆也(云云)读师同心了。
一。杖因诧缘事。光胤申云。杖因之因。现行法导举一途也。此新熏种因也。依义广通一切有为法之依。见导不可坚执。可见疏。凡疏新熏本有种子付。因缘出狭也。且举种子因缘也。云尔故。杖因诧缘。狭种子因缘举不可意得。而得生住之生住。新熏本种导。生云住云事显。且新种本种举也。如字置可推之。
一。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之事。读师云。有境义申。能依法令有境义也。所依法前有境义(云云)此事珍敷事被申出了。光胤申云。有境义无余义所依有境也。第四取自所缘之所缘。根自境欤识自境欤异义。于有境义不可及子细事欤。若能依有境。第四取自所缘。遂有何差别耶。读师云。第四取自所缘。正能依令取所缘义。譬如作意引心。有境能依令有境义。又触心所触境(云云)光胤申云。第四取自所缘。能依义故。非所依自义(云云)随所遮法释时。余非有境定为主故云。不出取自所缘义。非所依上义故也。而有境义。能依上义。非所依自义欤。是一。又有境所依之境故云境所依有心。五根色法故。云境广照境义显。能依心心所故。取自所缘云所缘心法所缘显。境所缘词置此意也见。而有境能依境。此委曲无正体欤。读师坚执心。良明房云。读师御谈样。有境义所遮法。四大五尘种子等也。诸不取境物共出事不审也。有境义。所依法上义。不取境物出。不尔能依有境。设自前虽不取境能依令有境义。可悉为所遮之法耶。读师云。如此自前不取境故非遮之。四大等能依不令有境故遮之欤(云云)光胤申云。第四取自所缘义所遮。即显种子不。以本识而为所依(云云)此一段。次第四义所遮法出时。有境义所遮。出具决定义四在故土普主义所遮。出具决定有境义遍行五。第四义所遮。出具前三义本识见。而种子为能依。本识为所依时。具有境义云。必定所依之前有境义也。能依种子不有境故。读师云。疏即显种子不以本识而为所依者。种为本识所依见。阙第四义云事也。本识为所依。种子为能依事(云云)光胤申云。既文不以本识而为所依(云云)本识为所依云事文分明也。读师云。以本识。为本识意也(云云)光胤申云。以字训事。读欤(云云)读师云。读。只以训义。私云。读师被申样更不叶文。当座暗推欤觉。此大节也。此事未领解。恐遗恨。随今疏次下文。种子不能取所缘故(云云)种子能依。不能取所缘故释。取自所缘者。设根自境。识自境。能依令取所缘无子细故。种子所依。种子不能取所缘故更不符合。良明房云。读师御谈样。有境能依有境云时。上有境所遮。四大五尘种子与现行法。不为所遮事出。现行能依。有境能依前境。必定与现行法现行境。何简之为所遮耶。光胤申云。与现行法之现行。心法现行取置上御不审也。读师御料简。此现行色法现行。
此诤论良久。仍而以义准。由少义理之事。尤可有沙汰处。遂不及沙汰。无念无念。
一。此但如王非如臣等事。少分喻云事有其沙汰。少分之样光胤读上疏释申毕。
一。故诸圣教唯心心所名有所依事。私云。疏云此解所有能依。乃至。所依之义(云云)意云翻出能依显所依云事也。此论文。所依之处出能依故。可有伏难。仍疏文。答伏难意也。此下秘释之可见之。
一。但说心所心为所依不说心所为心所依事。
私云。疏释之云。此是依外别简之。法故重言之(云云)秘又释此疏文作二释。初释此论文。总结出所简法之所以也。依者所依也。色心所等。所依外所以也。依者所依也。色心所等。所依外所简法也。所依后简之。故云重(云云)第二释释外疑。疑云。心所名有所依故。心所可为所依。为言。释此疑论文起。疏此者心所也。依者所依也。心所所依外所简法也。恐此所依欤云滥。重分别释云重言(云云)可见秘释。
私云。疏然诸识相望有不得者。此第一义事。秘释之云。诸识相望。不为所依边。第一决定可简之。故略不论(云云)
一。然有处说。乃至。皆随宜假说事。私云。依说所依。所依说依说处事。古沙汰欤。今度不及沙汰。读师云。随宜之读事。东院云。印觉僧正云。随宜去声随字读事口传谈也。无左右事也(云云)
一。圣教五根别出事。不共同境近相顺。四义故云事。四义事。不及委细沙汰。
私云。俱有依可亘共不共云事。此一段分明也。三依烈。俱有依四师申沙汰。大旨。不共依一段见。程。俱有依不共依事意得人欤。随听众之中。当座样申始领解人。返返可意得置事欤。
一。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事。读师云。第六识以五识明了之依用云事。显论文显。私云。五识以第六为分别依。可名明了依欤。俱有依也。所依也。第六以五识为明了之依。不定依故。非俱有依。非所依。光胤申云。取境明了。以五识为明了之依。闻。其明了之依云姿不闻。依五识同取境故。此边以归五识云明了之依欤。将又正虽不依五根门。五识俱。依彼力明了取境故。云尔欤事。此论文沙汰。古来第六五识俱时。依五根门欤论义。此下出来欤。随良明房云。此论义良算论义也。此论文下出来。
一。圣教唯说依第七者染净依事。光胤申云。此论文时。染净依之外。不共依之作用用欤。染净依则为第六为不共依欤事。可有御沙汰(云云)读师云。古沙汰也。二义欤。无左右事也。染净依之外。何义用。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染净依边。余识为依。亲为依分外。别新义用。其亲分者。近相顺欤。此分染净依边近相顺分欤(云云)
延公云。别义用近相顺谈。可被谈事也(云云)琳公云。同计度新义用欤。
私云。同计度。染净依之内欤。但未定。
光胤申云。同计度事。时时事。以之正不共依义申。同计度时。不共依故。一且不审也。不可为定量。读师云。同计度时以。余时不共依见。同计度不共依之义也。
私云。同计度不共依义出事。解释分明也。光胤申分。一且不审也。
光胤申云。第八为第七根本依之外不共依义用欤事。同沙汰也。但聊染净依别义用觉。第七八识既恒俱转之边。根本依之外事也其故根本依事。间断识体。根本依也。故能依恒转。根本依之外欤。
光胤申分。古闻书聊润色事申了。
琳公样云。第七第六同计度见。七八恒转见。大略同风情欤。私云。觉分延公云。染净依之姿。尤可有御沙汰(云云)读师云。此事无左右大事也。日比无领解分。但枢要释。凡染净依。分位决定之依习置分。此上事不取入。分位决定依。一且能依染净。净依毕意净之依意得。佛果位所诠净依取。因位何。漏无漏间杂。有识缚终不脱之过失。可为染依欤。
私云。枢要释。读师被诵之。此释经深沙汰类众抄觉。可见之。论义第七诸识染净依也。第七不善可障善(云云)此样一向三性门依闻。人可谬事也。不障善故染净依申出事。尤有子细。重可记之。后学可察之。
光胤申云。染净依之姿御沙汰。先染净之依欤(依主。染净能依也。)染净即依欤事。被治定上。可有御沙汰事也。读师云。尤尔也。当染净之依治定。染净能依上事也。
私云。此沙汰。上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之下。可有沙汰事也。疏此下四种依沙汰。凡训论等之时。沙汰出来。古沙汰付样欤。染净依之外。不共依之义用欤事。依第七者染净依故下沙汰。
一。依有覆说付。良公不审。非指事。略之。
一。四位无云事。五十一文也。
一。虽有色界亦依五根而不定有事。延公云。正义意。第八识五根为取境门取境欤。泛尔依诧分欤。古二义也。不可限净月义。正义此二义。读师同心了。
一。识种不能现取自境事。此文时。又以前诤论有境。所依有境欤。能依有境欤事出来。光胤申云。释此文疏二释。初释种子能依。种子不取境故。所依之处无。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之义。仍依非所依。为言。此时所依现识也。种子种子识也。第二释种子为所依。现为能依。所依之种。阙有境义故非所依。为言。初释。识种不能之种能依。现取自境。第四取自所缘也。第二释种所依。现种自境。第三有境也。此第二释。有境义。所依有境也云事分明也。读师云。此中二解以来。种子能依欤。为所依欤二释。其上别事也。非能所依二释(云云)
私云。读师所谈。以外不符合事多。次日谈义以前。读师三个条子细被申出。一昨日识种不能现取自境料简时。初释种子能依取云事尔也。一段左样见(云云)昨日读师初释当其种子识不能现缘。乃至。非有所依摄一段。更种子能依取释(云云)仍次日被改之了。二诸心心所。皆有所依云。三依皆所依也(云云)随心心所名有所依。有三依理也。而依所依差别时。俱有依独四义具所依也(云云)因缘等无间缘。不具四义。故非依见。若尔所依云。又非所依见。此相违如何。三依是主义缘是由义释。依主义见。而依所依分别时。依如王与臣互相依等云。不谓主非主依见。所依此但如王非如臣等云。主义见。随立为主义。若尔依主义释样。又以为主义简之见。此事不审(云云)
光胤申云。初一个条。改执之间不及申立。第二不审事易。然有处说依为所依。乃至。随宜假说之处道。依所依说事。种子依出。随疏然有处说等生起问。种子依等无间依。诸心心所皆有所依说以。相违关。所依何限俱有依耶(云云)然有处说等文。会此相违也。疏一段分明也。若尔种子等无间所依说。依所依说随宜说也。非御不审之限。第三不审事。依是主义释对缘是由义时事也。依与所依相对。所依正主义也。依广可亘主非主欤。所诠。依然相对主义显门。互主非主门。广杖诧门依云时。依缘一物。缘依云故。互主非主依缘时。缘外主依取故。主义云欤。
以上。
天文五年。丙申。七月二十二日。于灯下书写之讫。以此微功为二利之良因矣。
同六年丁酉对了秀院一交了。
药师寺末资蝙蝠僧英乘
论第四卷闻书第二
论第四卷闻书第三
第五十五日(自后开导依有义五识至皆不违理由前说故)
读师云。自他前后不相续故事。且于眼识申眼识一念起。后二念不相续。一刹那。自前后不续云也。次眼识自前后。他耳识身识等前后。不相续。他前后不续云也。读师云。难陀立五识唯一刹那之义。自前后不续。他前后不续。故唯第六识为开导依。且眼识。中间意识隔。一刹那不现起。耳识望眼识。又前后不续故。五识前后。意识。前六识分起心故。意识必为开导依也。
私云。此师立五识唯一刹那义。源推之。率尔寻求二心生起事欤。其故率尔心起触境时。次念必起寻求心。寻前境也。未自在位如此。而五识率尔心。寻求心意识习故。初堕境一念也。次念寻求心故。必起意识也。是一。抑此师意。前后念自他互虽不相续俱转义许欤否。俱转不计也。此师三性不俱师。抑又善恶性。虽不俱转。同性五识俱转欤。此事论义也。其遂不许俱转欤。
一。第六意识。乃至。为开导依事。延公云。第六识自类前念为开导依。其外假五识事无用也。明知五识起时。第六识不起时故。自类前念故。假五欤。光胤申云。亦由五识之亦言。自类之外又假五见。第六前念五识独起故。非假五识欤。随疏明了心复生意识即以自及五识等(云云)自类前念之外假五。明了心边力。兼假五见。意云。自类前念。自开导勿论也。其外假五力。别明了心边欤。读师云。此料简诚尔也。若二个开导许事疑之。五假无用也。下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识。岂非二个开导耶。其故自类前念勿论也。其外假第六开导故。延公良公评定曰。其时自类前念不为开导依。光胤申云。亦应用彼之亦言。兼二个开导旨分明也。又用彼点用彼(云云)毛点亦分明也。读师同心了。
一。第七八识自相续故。乃至。为开导依事。读师云。七八相续故不假他识云道理立以见。二个开导此师不存欤闻。若第六虽相续假五识。七八虽相续何亦必不假他识定耶。光胤申云。七八相续而可假他识由。不假他识事一理。第六虽相续若可假五识子细。何不假他五识耶。其子细者明了边也。读师云尔也。
一。有义前说未为究理等一段事。光胤申云。未为究理。少有理见。而疏释之。拨前全非故言未究(云云)全无理见。读师云。不尽理云全非欤。故言未究符合。如此被申。不分明。重而申样。总先非云全非欤。一一非云院主云。道总非(云云)光胤申云。下别破之时。纵夺之二段。总非异之。不纵可如所说。偏非未为究理故。拨前全无云欤。所诠。对别破云全非欤。读师云。其事。
一。纵三位。未自在位一。率尔遇境位二遇非胜境三。夺三位。自在位一。等流五识二。若增盛境三。读师云。纵三位之中。第二位论文不见。遇非胜境。第三位见。肝要遇境之二字以。显率尔遇境之第二位欤。秘遇言中含之(云云)
私云。疏境之言。通第二(云云)秘遇言含之(云云)疏秘引合见之。遇境二字含之欤。有义遇非胜境四字摄第二位。于率尔遇胜境相续故。云率尔率尔皆不续意得故。云遇非胜境。显第二位也。详曰难之。恐繁不记之。可见之。纵三位第二位。以夺三位可知之。秘释之。
听从不审云。抑秘遇言含云事不审也。遇境事五心俱尔也。何卒尔别云遇耶。读师云。初遇境事率尔故欤(云云)听众同心了。
私云。初堕境云程事欤。遇境。初事申也。寻求。遇境上别义以废立。率尔正遇境位也。仍以遇字显之欤。疏云位言通下二处。遇言贯下第三。境言通第二(云云)遇言根本第二位显见。
读师云。遇言第二位显意。可训哉。遇字二度可读欤。将亦遇非胜境可训欤。光胤申云。未自在位云大样也。未自在位。时。五识可间断。其位出。若时寻。率尔通境遇非胜境后二位欤。若尔未自在位申。后二位欤。将亦后二位外未自在位相续欤。良明房云。后二位自在位也。自在位。悉相续道理。故未自在位云对自在未自在事许欤。后二位。不依自在未自在。出二位也(云云)此事有一理欤。良明房云。诸根互用。出事如何。别互用。五识可相续道理不觉。读师云。大方显自在相计也。光胤申云。五识数间断事。一根一境。缘境狭。眼识缘色境相续时。不善声境来。眼识间断耳识生。此时眼识若缘声境。可相续故也。仍互用五识相续由欤。但正道理申。
一。不依寻求事。假寻求时。寻求心意识故。其时五识间断可尔。自在位不假寻求。何五识不相续耶。为言。抑此寻求。意识寻求欤否事。古闻书沙汰。意识寻求通途欤。
一。五识寻求心事。读师云。先年训论之时。知足坊顺真僧都。五识不可有寻求心之由被申也。次日改之。昨日无寻求申。能见释文。少分寻求心可有也。多分不可有之欤(云云)其时源恩房权大僧都(其时无官也)误早改可然也。被改尤可然(云云)良明房云。其时先日顺真房无寻求云。源恩房五识寻求心章两释诤之。次日顺真房改执了(云云)(以上正义意也)正义。读师云。抑难陀意。初师。五识五心。五心俱。存欤。又于五心有无。其有无何哉不见分明之文。当段不见。披五心章。五识二释。一五心俱。二率尔等流二心无余(云云)难陀若率尔等流二心云师欤。推量也。回推事子细。率尔心五识事勿论也。等流心事。第二师能破等流五识心付也。初师不许等流五识。能破不可立故(一五识率尔心事。一念无异义。意识率尔章二释欤。一念之释正释欤。)
一。既为决定染净作意。等文事。面面评定曰。决定染净处道。第六识决定染净(云云)疏见。第三决定染净第四染净云。无第六词。至作意处。第六意识作意(云云)文相样。决定染净五识。作意第六见。道疏相违不审也。良明房料简云。决定染净二心。五识故。虽不云第六不可有相乱。必可第六故。处勿论不言第六。作意常作意心所故。五识在之。若不言第六。若五识作意。恐。置第六言欤。私云。此料简可然。大旨同心欤。如此意得。道符合疏欤。但五识五心有无。读师云。作意作意心所不可意得。只第六意乐力欤。光胤申云。思惟云作意欤。呼作意为思惟(云云)梁代光胤申云。等流五识等道理大样事也。又六间起。此事可立故。读师云专注佛像等位。眼识间断难申(云云)
一。故瑜伽说。等。文事。读师云。乃至身识应知亦尔。瑜伽之文欤。疏应知亦尔引。既引论已(云云)又见论彼意言显之彼意。瑜伽意。亦尔瑜伽文也。若尔经尔所时乃至。相续而转。分明也(云云)光胤申云。难陀相续而转。互相续转意得故。非坚证欤。随既眼识时等文。难互相续转之转救欤。瑜伽文相续而转。第二师俱相续转。难陀互相续转也。第二师彼意言显乃至。俱相续转可意得。光胤申云。既眼识时非无意识等能破意。眼识起念意识不起。次念意识起。又眼识不起。第三念眼识起第六不起。互相续生申。意识必五识俱起。五识一刹那。二念不续。若尔第六相续。五识不续申。互相续不可申。为言。
一。彼意言显等论文下疏。既眼识时论文。生起一句。则逼相续生之文也。非眼识断已以来。逼相续生破能破也。良明房五师云。疏非眼识断已等文。下既眼识时等论文意述欤。若尔非通途。通途论牒以前。生起词置。下论文起也。此下论文意释置欤。只逼相续生分。光胤同此不审申。延公云。通途。乍去事(云云)光胤申云。疏可言相续。互字。互字肝要故。读师云。疏文分能破不闻真实演秘释。闻了(云云)
一。上难陀义述亦由五识所引生故之处。读师谈云。第六假五识开导。五识念意识不起事。五识假。独头五识此师许欤(云云)延公申趣同心被申了。光胤申云。既眼识时非无意识之论文(此第二师能破。初师宗义牒难互相续生。)同下秘以五必与意俱起故之文。无独头五识旨分明也(云云)
一。逼夺身心事。读师云。乐增盛境。不可入逼夺身心。逼夺逼迫故。光胤申云。戏忘天可除逼夺欤。戏忘天乐境增盛故。不入之不审也。明知乐境逼夺身心申欤。琳公云。戏忘天被逼乐遂致死。故逼夺欤。读师同心了。
一。若此一识为彼六识事。难陀五识自他前后不相续故。唯第六识。为开导依故。
一。若此六识为彼一识事。疏释此意云。以前后定唯有意故(云云)意易知。
一。五识起时必有意识等文事。读师云。虽有自类开导。假他识开导事。平等性智初起。自类外用第六。圆镜智初起。自类之外假六七。安慧如此何难他耶。光胤申云。意识胜五识力劣故。何假五识也。平等性圆镜智初起。六七其力胜。更非例。
一。无心睡眠闷绝等位。乃至。彼云何尔事。读师无心睡眠等位。自类前念间断久时故。自类不为依初师存故。藏识末那可为依云也。光胤申云。初师无心睡眠等之位。自类前念虽久时。成依存故。他识开导假习人。藏识末那邻次可成依。其势力胜故。自类久时故。引力之势用可劣存。如此难也。初师一向不存无心位开导依故。非致此难。若自类隔越不依。亦藏识末那。初师无心位开导依全不立之欤。大不审也(此不审一旦不审也。不可为定量。)读师云。此位事。越度。
一。平等性智相应末那等文事。读师云。亦应用彼之亦言。用自类欤(如上记)
一。又异熟心依染污意或依悲愿相应善心事。读师云。菩萨智力结生事。正命终心位。用无漏智力。不起润生惑故。云智力结生欤。又正命终心位。如异生起惑。虽然非惑假智力故。云智力结生欤。此事如法有子细事也(云云)光胤申云。引宗家或处释意得智力结生事。诚有子细(云云)私云。故以贪嗔引无漏道之释也。正命终心。由智力不由惑。命终心已前假惑之力欤。此事故起烦恼私抄物委细注之。良明房云。以轮王正知入胎证之。上正命终心。不假惑力欤。
一。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之文。安慧意假二个开导旨分明也。良明房云。用前自类。通途之时也。或第六识。自类开导时事也意得。此文非二个开导欤。
第五十六日(自有义此说亦不应理至或开导依易了知故)
光胤申云。能作等无间缘者。异类开导。于自类后念不为前念依。或俱时不为依。此三义简也。于三义异类开导。以等言简之。俱时之依。以无间简之。后念不为前念依。等无间缘之三字。何以简之耶。不审也。
评定共曰。以无间可简之欤。无间者。打任顺次无间也。逆次无间难申(云云)读师云。逆次第依样无间可申事也。无简者中物隔义也。光胤申云。别字虽不简之。总等无间缘云物。逆次缘故简之云欤。读师云。左样可意得欤。光胤申云。开导字分明被简。开避云前念付事也。后念望前念开避云事。前避。后开避。更事也。时。有义此于后生。乃至。开避引导第四义云。有其理欤。以开导可简法故也。
一开导依者。开避之外有别引导功能欤事。古沙汰也。大旨可有引导功能之样治定了。
一。若此与彼无俱起义等文事。自下破前非。有二难。此文第一诸识不俱难也。读师云。此难意凡开导依者。于俱起法无开导之功。其故此望彼时。此彼可起处障时。障处避开时。彼法生开导云也。譬一桥前人时。后人不渡桥。前人开路时。后人渡桥风情也。而土代俱起法。此望彼时。既障故。俱起上。争有开导之功耶。广桥诸人相并渡时。虽不开避引导。渡桥勿论欤。诸识既俱起上。自识望他识。更不可有开导之义云难也。尤难也。异类开导。肝要此义门可遮之欤。但付之正义前又经义(云云)
一。若许为依应不俱起事。肝要。此难诸识不俱难名上。诸识相望许此依不可俱起云事。难入门也。其故只嫌诸识开导。读师不可承伏。仍诸识不俱为难也。
一。又一心中乃至。唯心心所事。第二色心无异难也。此有二。一难无异。二释相违。此文难无异也。读师云。诸识多少不定者。或前念多识起引后念一识。或一识引多识事欤。多少不定故。无体等义。故难有等无间缘义。若虽无体等义。互为此缘者。色法可尔。何不为等无间缘耶。色法无此缘。同类多色俱时转。无体等故也。而不嫌多少不定。色法何无此缘耶云难也。光胤申云。付之。一聚相应法多少又随时不定也。故例诸识可无体等云难来也。遮此难事。并体等用等之意得样。所诠体等用等之事。此文下御沙汰可有。随疏此下体等用等沙汰。读师云。尤此下可有沙汰欤。此事大事也。日比取置分。所诠先体等疏文分明。前后一法故如心唯一。乃至受等亦唯有一(云云)前念后念同一法。体等云见。等云前与后等义也。其等义者。前后一法义也。其一法者。心王一法。受想等一法。云一法也。如此前念各一法。后念各一法。前后相对云等。此云体等欤。付之古样色色申样见。先上任疏释申通等竖见义也。古学者所存。横等见趣。譬前念能引一聚。心王一法。受想等心所一法。二受二想不并。横见时。一聚心心所各一法等云体等(云云)此义等义。后念不见合。前念因云也。但疏释分明。前后一法之等可存欤(云云)面面评定曰。体等先此分也。用等。如何哉。读师云。其事也。先当段正用等之沙汰。无说用等之文欤。先年第七卷四缘义段。等无间缘释论文中。等而开导之文释疏勘。则被读上之。疏文云。等而开导者。显前灭一心。为后心心所缘。前一切心心所。为后一心缘意即齐等而开导故。名等开导。此乃等属前后。通因果也(云云)意云。前念一心为后念心心所为缘。一心引多。前一切心心所为后一心。为缘多法引一法。此样粗相见。虽前后不齐。用等之义欤。一心引多。多引一。其用一聚无差别。为等无间缘义也。此文用等取置事。更口传习。一向存寄分也。先年训论之时。春善房法印。体等用等论前后伺样被申。若此文欤推量之分也。如何样体等用等一处其文。上下勘合可意得欤。当段不说用等欤。延公云。故良意。当段和合似一定俱生灭之文。说用等文也被申(云云)读师云。存也。光胤申云。古故展转作等无间缘之文。用等说论文也(云云)读师云。体等疏文分明。前后相对体等云也。如上注。用等第七卷疏文。用等前后相对。用等见也。等属前后通因果也词分明也。所诠吾所存。体等用等俱前后相对竖等作也(云云)读师云。故东院寻申时。用等横见。一聚心心所其用齐等引后故。用等云欤。体等前后一法(云云)延公云。吾意得置样颠倒。体等横见。心王受相应等各一法也存。用等前后相对见等义也。如此取置。面面评定曰。抑肝要用等前后相对。见姿又等义如何。读师云。前后念因果也。因义果义齐等欤。
私云。肝要体等用等之沙汰。古样非一准所诠体等疏文分明竖见。前后其体一法等见。于此体等。古样横二受二想等不并。一法相应云体等料简。前后相对见体等由来也。先于能引前念一聚。其体各一法不见置。前后相对。体等之作。仍为作前后体等横见论之欤。次用等事。推之。于前念一聚心心所。引后念用齐等云等欤。故于前念能引一聚心心所心王引后念一聚心心所。受想引后念心心所。故缘用齐等也。仍用等正等云边。前念一聚缘用横见等云也。第七卷疏前一心为后心心所缘。前心心所为后一心缘。等开导云事。缘用等姿也。意云。前念心王悉引后念心心所。故受想等其力心王等。受引后念一聚。想引后念一聚也。仍心王一法处。后心心所悉引。前念心心所处悉为后心王为缘用。如此受想等为能引时亦尔也。押回见之。前念能引缘用等也。时。用等云正等。前念心心所缘用横见论之也。其缘用齐等。引后时显故。为显用等之姿前后相对缘用论欤。第七卷疏。等属前后通因果者。用等姿显时事释欤。古用等。前后相对之等者。此欤。但此一旦推也。读师被申样。用等前后相对之等。先存置。次第次第寻释文等。追而可决之。愚意上注样返返存也。就中前后相对因用果用等义申。开导依之时。用等之义。前念心王一法缘用因用。后念心心所所引用果用也。缘用一法用。果用心心所多法用也等云。但此事。等无间缘体等用等作置。开导依其中主缘用依立。故开导依分。别又体等用等之沙汰欤。所诠大事大事。难决。
一。一聚体等用等作立见之。诸识二心王二受二想相并。前念多识。后念一识。或翻之。如此。难有体等用等。若虽多分不定。虽无体用之等。作等无间缘。色法同类多色俱时转。何无此缘耶。若又色法尔者。可违圣教。为言。
私云。诸识多少不定证文。五十一卷。第八识或一识俱乃至七等(云云)
一。长春房云。不尔等言之等体等用等俱说欤。读师云。体等用等互(云云)私云。此无余义体等之等欤。下若谓等言非遮多少可意得之。
一。但表同类便违汝执异类识作等无间缘事。
私云。此救意疏释云。等无间缘云等言。正义定体等多少遮等。只前念心心所。后念心心所。色心异类相望事表。置等言云转救欤。就之。违许异类开导云难。聊不符合难欤觉。今同类者。诸识虽异。同心心所故云同类欤。若尔异类开导。今云同类开导也。彼师但表同类云程。同类开导名目可仕欤。若尔者异类开导更不违今同类哉。
读师云。此难聊不相当样觉。但诸识相望异类云事。圣教通途之谈欤。而今强等无间之等。同类申。异类识体相望不可为缘为言。
一。心所此依应随识说事。评定曰。上此于后生心心所法。乃至。此但属心非心所等(云云)重如此云事无用也。
私云。此于后生。乃至非心所等。辨名义显体也。若此与彼。以来至异类识作等无间缘。破他或会相违段也。正正义自类开导显文。是故八识各唯自类。仍此文心王事。后邻与心所之依欤。
一。虽心心所异类并生以下一段事。自下释姑难有五。第一诸心相应难通。私云。此难意。上诸识不俱难付前师。付之此返难。今诸心相应难。难意诸识同时俱起故。难有开导之功。俱转程物。彼此相望不障碍故。何又开导耶。为言。此样。一聚心心所相望时。受想等并心王一时俱起。若尔一聚心心所彼此不障碍。何又有开避义耶。为言。为会此难。立而互相应和合似一等之五义。异诸识一聚心心所。互开导之功由成也。五义中。第五义诸识。具样觉也。其故立异类开导人。申。但案之。一开导时必余开导。诸识相望难申欤。现起时分多少不定故。现起分识可具此义欤。付之不审云。现起多少不同。一聚门也。除遍行外不定故。此事追而不决之。
一。故展转作等无间缘事。光胤申云。抑一聚等无间缘事。著名沙门义。筋。受引受想引想习。正义故展转作等无间缘习也。故前念一聚总和合似一。引后念一聚也。心王引一聚。受引一聚习也。故展转云欤。就其正心王引受事。受传引欤直引欤。假令等无间缘。常以大物之譬申也。大物曳时。诸人力合引。故总和合力被曳也。谁人引。只总力以引也。故一人引此木申。总木一人之力悉及也。又众木束引时。众人之力众木随一一本木。引申。此喻直引顺也。但正。心王引受申。譬又等无间缘。常一桥譬取也。一桥五人。五人并渡程桥。后又五人并渡时。前五人进。后五人次第又进也。此时总申时。前五人后五人开避申。但正后五人。前五人一人各。开避样又。可开避。如此一聚心心所总虽开导。正受受。想想。虽然开避时。心王开避受不开避。心王受合力以开避故。展转悉为等无间缘申(此喻当座不申。)读师云。被申样。行末大略可成著名沙门之义欤。仍展转云。心王引受时受传引意。只心王为心心所为缘云展转也。色分同心。延公光胤申样可为著名之义(云云)
私云。申趣大可异著名之义旨再三申了。但此事一旦存寄分也。慥释文不见不可为定量。
一。然诸心所非开导依事。第二心所成就难通。私云。开导依之时用等事。前念心王一法之用也。后念心心所之用也。用等不审也。但体等用等。先于等无间缘定置。开导依取主为依体故无过。读师不审云。抑开导依之时。取心王一法为依。心所开导用归心王。心王一法之用见为依欤。将亦心所之开导不取。心王开导。取欤。隐劣显胜识之时。归心王名唯识。心所能似功归心王也。
私云。一向于心所开导用取心王用。体等不审也。如诸识可有多少不定之过。心心所开导用悉取归心王。心王一法依谈开导依欤。
延公云。古论义。前念受引后念受想时。受想引导可有胜劣不同耶(云云)抑心王主故别为依体者。定心王开避引导用。心所可胜欤。光胤申云。只王所胜劣。心王主。于开避引导用。胜余心所作用增分。如此心王何事可胜申。一切之功能作用悉心王可胜欤。开避可胜理。
私云。受引受。受望引想胜欤。无胜劣欤。论义别事也。假令心王引心王。事可行合欤。
一。初转依时相应信等此缘便阙事。第三各应为缘难通。著名沙门义。此难义故被嫌了。以此道理案。受引想心王引受。直引欤。和合总力。自类物直引欤。若受引想。想引想传引之意得。初转依时。信等何传引之耶。明知直引也。读师被申样通余欤。
一。无心睡眠。乃至。为开导依事。第四后起由他难通。评定曰。前师无心定等时。假他识开导有理。五百大劫间无心。经久时。邻次可然。久时难成缘(云云)光胤申云。久时邻次只同事欤。过去已灭时。其作用疑同篇也。若过去已灭邻次可然。久时难成缘(云云)光胤申云。久时邻次只同事欤。过去已灭时。其作用疑同篇也。若过去已灭邻次可然者。已灭法施作用决定。若尔虽久时。何强疑之耶。
一。然圣教中。乃至亦不相违事。第五诸教相违难通。良明房云。又此六识为彼六识之文。殊胜增上缘会。读师云。何会。文等无间缘说故。
一。傍论已了事。读师云。第二能变所依门。依彼转(云云)其所依门便宜。总心心所三依辨故。云傍论(云云)
一。为显此识依缘同故。乃至。易了知故事(依缘同故论义沙汰也。)
一。初故专安惠论文。护法等用之。第二故。护法意也。光胤申云。遂易了知故。有胜用故。开导依欤。若尔者。第二故更所诠。读师云。有胜用前二依也。开导依非胜用。一重勿论也。仍第二故出来欤。但又开导依可云胜用路。易了知故出来欤。
第五十七日(自如是已说此识所依至亦审思量无我相故)
读师云。谓即缘彼之缘彼。音可读欤。牒本颂故。
私云。彼谓则前之前字。第七指欤。所依第八欤。是一。又依彼之彼。初能变指。缘彼之彼所依识指(云云)虽一第八依彼之彼。缘彼彼。聊指处替欤。
一。然诸心所不离识故文事。读师云。圣说此识缘藏识故之藏识。摄心所故。不违文云。勿论欤。但兼本颂缘彼。无违教失云欤。光胤申云。缘彼之言摄我所境欤。否样。
一。有义彼说。乃至。曾无处言缘触等故事。读师云。付火辨能破。缘第八相分云事。何处返难欤。但火辨意。相分四分随一。虽不说勿论也。不可违圣教。心所与心王别体也。非四分随一。圣教分明不说之。不可违圣说。为言。良明房云。抑火辨意。圣说此识缘藏识故之藏识。限见分欤自证分云藏识欤。若见分者。自证分心体故。藏转云专可自体。就中自证相分转变。见分变转。见分不离申(云云)此趣不审欤。读师云。此师第八见相缘习故。缘藏识故藏识。见分土代也。不离识之道理。相分可摄欤。自证分事。立自证师。缘藏识故藏识摄意得。但所缘边见分边。不立自证师。识为体故之识。则见分良公再往之执心。良公之不审无其理(云云)读师云。抑然诸心所不离识故。顺教说相见俱以识为体故。不违圣教此顺违思时。识唯识不离之边。相分望心。心所望。心王。聊王所不离。能所缘之不离识。显胜义门。乍去。缘藏识故之文向。论顺违时。识言摄心所常事也。此中识言摄心所故连绵事欤。能缘识言。摄所缘境。别谈唯识不离时。泛尔事。犹以难陀义觉。
一。五识根境非识蕴故事。读师云。此难不审也。缘藏识故教说。于五蕴门说事。此难。此教所说。只大方缘阿赖耶识(云云)此阿赖耶识。火辨意。我所境窃摄意得时。相见俱以识为体故。道理立。若尔缘藏识故之藏识。摄五蕴时。见分识摄诸蕴。相分识。可摄色蕴。如此意得时。非识蕴故。更非痛。重意云。于五蕴门。第一识蕴缘。又识蕴中阿赖耶缘说。此中色摄。非识蕴故可咎。而此文。只大方说文也。何如此难耶。听众同心此难诚不意得(云云)读师云。聊有子细欤。泛尔缘识。识言不离识。色可摄。既别名阿赖耶识(云云)阿赖耶云中。争摄色法耶。故非识蕴故。难欤(云云)光胤申云。阿赖耶识申。阿赖耶识。所变相分不离识见。阿赖耶识摄事只同事也。别名。今御谈样。别名时相分唯识不可成欤。
一。应同五识亦缘外故事。难意易知。疏等流境故。相以义秘释之。意云。第七虽缘五尘。本质内故者。五识之所缘可等。同第八所缘为本质故。为言。读师所谈此趣也。
一。缘共境故事。读师云。此难不可痛。假令第七缘共境申。有何难义耶。五尘缘云人。申。前亦缘外故。聊。第七内缘云事。教相常途之谈也。此不审也。读师云。案之教中第六共缘云。第七共缘不说。若缘五尘尤可说之。既不说之。明知不缘共。若尔缘共云事不可然云难欤。
一。应生无色者不执我所故事。延公云。火辨意。第七缘种子为我所欤云论义欤(云云)
私云。厌色生不变色故。不审也。生无色者。皆以厌色故生也。别又厌色。何类。
一。非实有物事。读师云。非实有物无用也。彼识切能分。今要须也。不离识此分满足故。非实有物。总此师意得也。申出无用也。延公云。非实有物。种子不离识成也。何云无用耶。光胤申云。非实有物。彼识功能今要须也。此师异护法之习。种子实有可背唯识存。若尔只云。彼识功能不云非实有物。不离识之义难成故。
一。色等种子非识蕴故事。私云。此下疏。第七末那既缘色蕴(云云)缘字处点。云点。若尔第七识缘识蕴云文欤。若尔上五识根境非识蕴故文。若此文指欤。圣说此识缘藏识故藏识。五蕴门废立。第五识蕴说。随上非识蕴故疏。则色蕴摄(云云)追而可决之。延公云。十八界门之时。诸法种子。随所生。或随能持第八相摄二门。五蕴门可尔。若尔非识蕴故不可共许事欤。
一。论说种子是实有故假应如无非因缘故事。延公云。种子实有难以见。安慧非实有物要须文欤。无用光胤申云。诚尔也。为破前师不违圣教。殊种子实有之旨成也。实有。安慧前种子。不离识不可立。不立可违教故。
一。又五识俱萨迦耶见。等。文事。任运一类恒相续乃至。有我我所。我见我所见前后不可相续云难也。无一心中以来。二见不可俱转云难也。
一。有断常等二境别故事。延公云。此断常又见中断常二见欤。若尔俱我一境也。何云二境耶。光胤申云。我见境等流见。俱我境。断常行解付见之。断境常境二境欤。付行解云二境欤。当座此分申了。
私云。闲见疏且于世事(云云)非五见断常。被意得。但执见见。真俗二智替。执非执。二执异(所缘一多)由述。若尔常断常二见欤。
读师云。以此次五见不俱转事。二执二见俱转事。行相之顺违。所缘一多依。重重可意得置之子细。法文之迂。先断常二见。一我断常执故。行相水火相违故。不并起(云云)付之一不审。若尔我见边见。或我见我所见。行相不相违。我见我计断常。边见计我所故。我所见。何不俱转耶。答。此不审云。行相不相翻。坚猛执见故。不并起答。私云。世间威势人。虽别所论中恶如不会合。见亦尔也。坚猛故。并起。其威力互角。法体可并起故欤。(此据法体并起之文)非一心中有多惠故之文。此意也。以上私词也。此上又一不审。若虽行解无相违。坚猛执见故不并起者。我法二见争。并起耶。答之云。坚猛执见。又可有子细。我见边见。以前由样。行相虽不违。坚猛故不俱转。我法二见虽坚猛俱转。以譬申。一家内夫妇父子。如我法二见。一家内他人。如我见边见。虽无殊。子细他人云。设自他顺事。互不用之。夫妇父子互作其事业时互用之。
私云。我法二见。我见边见。行相不违非别所缘同事也。但我法二见。体用能迷必相依。必法执为所依。我执起故。虽坚猛执见不俱转。不可有相依义。故俱起也。我见边见不尔。为言。
付之疑云。我见边见。二执相依。不计我何计断常耶。必我为所依。此上计断常。我执必依法执而起事也。此疑难遁。所诠私存置。边见行相相翻不可申所缘各别不可申。只必法尔。我见后边起见也。由可立。其故先我计。后其我断常计。我不先立难计断常。故法尔前后念起。见也。付之。又疑云。二执。必先法计。其为所依计我故。不先立法无计我义故。为言。答之云。二执虽云非别所依。体用所迷异。虽先立法。我见同时起可计我无指合故。体用边故。边见我见我计边。其任。断常计指合故一时难计尚尚不尽。追而可案之。
人法二执非别所缘行相不违违字常事也。诸本见返字也。可直之。
一。一味转故事。一味云。尘细胜劣亲疏义(云云)疏。
私云。亦不应执二执前后之文。前后不可相应云文也。仍上任运一类恒相续生等文总句也。前后同时总标欤。
一。似常一故事。古闻书可见之。今度一向无沙汰止了。
一。但缘藏识见分非余事。此下枢要。第七识所依。第八取。四分中何哉问。三释作。大切之释也。可书留之处。匆匆间略之可见之。
第七我和合转欤事。第一卷沙汰之间。今度被略了。
一。恒与诸法为所依故事。此下古明匠良舜房得业主宰自在之用。转和合门用也云。秘曲申出事。古闻书。
一。是我之我事。疏四释。有义二释。扑扬助释。读师云。初我前念。第二我后念。此释可然。常我我思量申。念念相续事申也。此意也。光胤申云。有义第二释可然申。读师同心。
一。无我我境遍不遍故。上悟迷通屈之由欤。又二故欤事。古闻书。
一。第七识自证分思量事。思书之体边。云自性也。实无思量。以行相显体也。灯释分明也。此分今度治定了。秘花果树喻。
一。自证分缘见分。只知虑知作用欤。及思量重欤事。延公云。及量思之重。自证分难云现量(云云)光胤申云。思量知思量分也。自我我思量。何违现量耶。思量物思量。殆可非现量(云云)读师同心。延公遂承伏云。大御堂法量。惠心妨大鼓时付。菩提院边申事打法量。人打其任。无僻事之由。良意被申云云。
私云。此喻不符合打。自打也。僻事也。成自非量。自证分思量知。只思量知分也。大御堂法量。法量知。自打。此喻可符合。
一。由斯兼释事。心意识通名别名。大切也演秘释之。可见之。必必可见之。
私云。心积集集起云。别名事也。通名之时。缘虑义也。第三卷之时不审教了。
一。证得十种平等性故之下秘。引佛地论一段。委细十平等释。可见之。
第五十八日(自此意相应有几心所至一类执我故非彼俱)
读师云。第七识相应有十八。何最前列四烦恼耶。此事案。遍行。一切心中定可得故之物。事新最前非可举之。惠我见相应之外相应之沙汰。二师之诤。先置之。随惑又二师之诤论阁之。何样本惑前非可举之。仍四种烦恼最前出之也。大方。遍行心所最前可出之事欤。珍风情欤。旦言未尽义也。对余触等欤。良明房云。遍行心所。必最前可出之由。初能变相应门。遍行心所故。次第沙汰及。第三能变。六位心所悉举故。初遍行次别境列之欤。第二能变相应门初二能变。四烦恼出欤。
私云。第二能变。诸识杂染依故为显其色。阁遍行殊出四烦恼也。无此委曲。尤最前可出遍行欤(此事可秘之。)
一。此中俱言显相应义事。私云。初能变第三能变。置相应词第二能变独云俱故。如氏别释也。不然强可释程事。
一。谓从无始至未转依事。读师云。第七烦恼。金刚心断之故。云尔欤。光胤申云。法我见相应末那并平等性智现起位。无相应义。但常俱之言。必间断常欤。不顾少分位。云尔也。瑜伽论乃至未断·当知常与·俱生任运·四种烦恼·一时相应·之意欤。读师云。平等性智位。有漏第七。今有漏第七位显。法我见位。烦恼不现起。但烦恼云词。必简所知障烦恼云。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之意。所知云烦恼欤。
一。恒缘藏识事。八地以上缘藏识义。付初其名举也。密其名咎(读师说也)
一。愚于我相事。光胤申云。愚我相云事。意得。我相返可悟。一且不审也。读师云。迷我欤。但愚者迷意也。良明房云。无明之处。迷无我理不审也。尤我见之处。释读师云。此无明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迷理之物云尔欤。光胤申云。第七相应无明。迷理之手本也。我痴迷无我理尤可尔。私云。我见不云迷无我理。勿论不云欤。就中有深子细。无明迷闇为行相。别行解。仍殊云迷无我理也。我见等。别别行解。妄计为我。令心高举。深生耽着云欤。
一。妄计为我事。延公。何虽作我解。我见根本故。殊云妄计为我欤。烦恼行相说。各子细。根本司相说读师云。我见者谓我执。聊不审也。我执广故。只谓我见申。上我见申。繁重云尔欤。私云。慢谓踞傲云。谓推求申。或谓我执我执读。只我执云。一聚我执云混。只我见行相显词。我执。手仁叶副申。又慢独踞傲云。不云谓慢上我慢者云故也。私云。四烦恼行相说样。我见云妄计为我。所余。愚于我执。于所执我云。正我执不云。以之案。只令心等起欢戚舍云程事欤。别第七一聚。同聚俱执我云事不审也。只我见独计我。余心心所。各于彼取高举等之相见。灯。一聚心心所执我欤否事。二意见。初意不执之。或执义出。何四烦恼悉我痴等之名立。转我见。延公云。此段。我境总别二相事。可有御沙汰。读师云。我境总相(云云)但常青黄等总相异也。一聚许我故。云总相欤。付之。一聚俱执我。我见行相。何以推求为行相。余心心所无此行相。一聚虽转欢戚。受领纳属已以。行相各别。延公云。总相者。境体相也。一聚我门转。我总相云事不审也。我差别义故。光胤申云。义灯中于自性差别。各有总别二相(云云)青黄云总。青黄上顺违等云别。体总别二相也我云总。我上顺违等云别。差别上总别二相也。
一。并表慢爱有见慢俱事(此释并字也)私云。痴见之下。慢爱之上并字置事。并下慢爱。并上见相应。又并下二慢爱二。相应云事显(云云)并字显分。见与慢爱相应可尔。慢爱二种相应。上并字显事不审也。萨婆多。无明相应习故。四种中不释无明也。肝要。为遮萨婆多也。读师云。常并云。上物列。其外物时。相兼词样思付。所诠。今并。并可训欤。肝要。见慢爱自类相应显。置并言欤。其。下俱言置。无子细显。并字无用样。良明房五师云。俱言。第七识四惑俱俱也。四惑自类相应。俱字显。假令第七四惑俱。前后相应。四惑一时相应。不显。并显欤。此事。诚尔也。先胤申云。只正义前。自类显意得时。无子细。萨婆多义遮云事不审也。总大小二宗性相相替多之。今第七四惑相应至。如此释事不审也。
一。此四常起扰浊内心事。自下释烦恼名也(此文释烦字也。)
一。内心事。秘第八内心。或第七内心。相传二释引。详曰下。今曰后释(云云)第七释正释欤。其由申时。诸识杂染事。第七能非第八(云云)别释。通七八释作。光胤申云。第八取释。其理觉。第七内心。第八有漏义不释欤。根本事也。但论文样。第七内心顺。令字内心之下置故。若第八。内心之上令字可置欤。令六识中之才学可案之。是一。就中。令外转识恒成杂染。第七识之染净依边也。而内心第八置时。四惑能。心王染净依事不释欤。故内心第七。四惑内心浊。第七转识染义说也。
一。恒成杂染之杂染。疏通三性有漏(云云)
一。有情由此生死沦回等文事。此文释恼字也。读师云。沦回之沦。读欤。常轮回用车篇。此淼用。随疏沦沦没(云云)而疏车轮回。回字训释也。非沦字释欤。尤可有相乱事欤。抑沦回沦平声可读事欤。但如此事读付事不改(云云)
私云。抑颂烦恼字。常俱等之十二字上。下十二字先释。烦恼下释事可有子细。此四常起等文。烦恼名释。兼四惑过失释显魂。仍四惑体义相应等。之余门。先释。终此惑过失释结。释名也。是一。或本颂文言故。上烦恼名举。其体举。正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烦恼云。此次第释论显。烦恼下释欤。
一。我所边见依我见生。乃至。故要有我见事。
延公云。我所见。何我见俱时起。读师云。我所见我见俱时不转事。上所缘门时。无一心中·有断常等·二境别故·俱转义故·之文。不俱转之由释也。我我所境各别。而坚猛故。不俱转欤。读师云。我所边见依我见生者。边见与我见。必先计我。其后计断常。若尔。第七无我见。边见云事。必我后可起云事(云云)
私云。此事被思误了。随后当座被改了。此文第七我见。无余见由释时。此无我所边见认释。以恒内二义释前后不间起义。如常论义。
光胤申云。第七识我所见相应耶否。十师诤论也。今相应门。如下随惑遍染。举二师可立破之处。无左右读师共同。本惑相应分齐定一段。我所见不相应由释。不立破事不审也。推之。上所缘门时。我所境有无。前三师护法正义立破。我所见相应有无既立破毕故。相应门立破已后故。归正义释之欤。
读师何被申。意得止了。肝要四惑相应诸师共同。我所见相应。非共同。诸师共同之一段云事。不可然之由欤。光胤我所见不相应事共同不申。本惑相应门诸师共同一段。不及二师立破。无左右我所见不相应之由释子细申也。
一。我所境成常一解欤否事。上所缘门似常一故处沙汰。忘却不记。仍思出记之。读师云。第六识前。我器我僮仆我璎珞具计。第七识。左样。只我所境。我之外一计也。三具听众不审云。第六前。必三种我所并计欤。不尔一二事欤。
读师云。必三种具不可意得(云云)读师云。我所境成常一思欤(云云)光胤申云。第七不知。总我所境常一计。不可意得(云云)读师云。打任可计常一(云云)光胤申云。第六识分别我见之时。争如我计哉。正我器等打破无常存。而我计。其我所属。器物等计。明知。常一主宰正我境事也。我所必常一不可计。随一分常论第二见。梵王计云。吾常也梵众无常也(云云)梵众岂非我僮仆耶。读师云。俱生我见。可计我所常一欤(云云)此事追而可决之。
私云。一类相续似常一故文付。(上所缘门沙汰也。忘却今记之。)一类相续常之由也。非一之由云事。古及沙汰欤。此事能能可沙汰欤。
一。本颂我见言摄我所见欤否事欤。良明房五师云。我所见我见摄。前三师意得欤。光胤申云。缘彼言摄。我所境付事。良明房云。不可依其左右。其依缘同有无及异义欤。今我见摄我所见事。缘彼言。我所见摄。读师云。萨伽耶见。摄我我所见。我见名局故。限我见由疏释之欤。我所边见依我见生之下疏也。不可摄之欤。
私云。此文正义我所见不相应云文释疏也。若尔前三师。
一。贪令心下慢令心举事。读师云。贪心下样不审也。贪行相耽着。物欤。随世间卑劣物存。吾分相应物也。自爱事。此风情欤。但贪殊胜增上境见闻染着事。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总贪沉重相。则染着姿欤。此相云心下欤。古左样见。
一。分别俱生乃至。粗细有殊事。延公云。俱生心下相。但微细故。慢贪不相背云事也。一向俱生心下嫌。良公云。俱生微细故无心下欤。
私云。疏见分别处。贪下慢举(云云)俱生说无此词。尤奇。良公申顺。但义道延公同心。但后能能见疏。外境内境下见。心不卑下(云云)良公申样也。此事疏一段尽细也。可见之。虽有篇篇评定无殊事。
一。第七自恃之慢。相应。无陵他慢欤否事。读师云。不可有陵他慢(云云)私云。疏或陵他故。第六识事欤。追可见开。延公云。??量慢。可通恃己陵他欤。如何。读师云。可通恃己陵他(云云)第七慢事。古闻书可见之。读师云。不尔及余余。二度可读(云云)二度登乃二点事也。可令被下诸现意也。
一。初师意。余言意得。论二说。初说四惑之余也。第二说无覆性之余也。
一。及是集义事。私云。疏相违等二义云。后师事欤。初师可有此意云事欤。然今此中但以今集之样。后师意欤。闻追可决之。
一。未遂合事。遂训。古闻书见。光胤申云。对现前境。此境。即遂合定欤。假令诸佛虽对所化有情。机根不调熟时。利众生之欲。所诠。假令合欲。既虽合。念念合希望。遂合境何无欲耶。随佛既未合事(云云)佛欲如何意得耶。随疏又欲但现以来。未遂合者。所乐境也(云云)此意得。所诠于合境常希望云。其合境合边。此境亦未遂合边。其边欲欤。凡佛无未合事云事。不审也。所化机根不纯熟时。对彼起利众生欲。岂非未遂合欲耶。明知。先遂合者。其境体合意也。此境合时。此境又未遂合边。未圆满也。未圆满。作圆满之希望。岂非遂合欲耶。所诠。遂合未遂合之分齐事。又欲必缚未遂合不缚遂合由事大事也。可有御沙汰(云云)读师云。佛必遂合欲也。今此文说因位除佛也。此外虽被申旨。不分明。无指事。
一随烦恼生必依烦恼前后分位差别建立事。延公不审云。此师。随烦恼本惑之外。无别体之师欤。光胤申云。此师许别体随惑师欲。但不依别体有无。一切随惑。必本惑分位差别存。本惑间起存。第七常与四惑相应故。可间起样。仍无随惑。为言。恒内执有我之才学。可意得欤(此事当座不申)如此存子细。第六卷假实分别门之时。不信懈怠定是实有。更无异说。若此师一切随惑假存。可有立破。既无立破。明知许别体欤。此事古沙汰也。可见闻书。
第五十九日(自有义彼释余义非理至卷终)
听众不审云。前师余言二说以释之。论第二说举破之。不破初说子细如何。光胤申云。论虽不出之。疏第一说破之。明知二说俱正义背。
私云。论第二说破不破第一事。疏不见其由。若过失有浅深欤。论付重破之欤(一旦推也)
一。烦恼必与随烦恼俱事。初师不可共许由及评定。读师云。虽非共许之理。以理可责成欤。
私云。疏返覆征难无逃处故(云云)读师说意欤。
一。沉掉二。无堪忍嚣动之别名出事。良明房云。有子细。不信懈怠放逸。后六遍染师共许。故举常名。沉掉不共许。故染污心必可有此二义为成立。无堪忍嚣动之过失名显也(诸师等同心了)
一。五遍染师意。掉举别体欤假立欤事。此师。掉举别体师欤由。当座沙汰了。本疏一段不审事。但料简。古闻书欤。
一。掉字事。延公云。人桌字。掉举样物欤(云云)此事不可然。桌木篇也。掉举之掉读。唐人此字仕时。假令酒入。样时此字用也(云云)
一。通障定慧事。读师。掉举惛沈。非通障定慧之物。仍简之。但别于障定慧有异说。相翻障·相顺障·色色(云云)光胤申云。沉掉。实通障定慧之物也。但相显通障定慧。仍简之欤。相显二字。读师被见落欤。
私云。此别义遍付。古谬被谈子细。古闻书可见之。其谬申。或仁不审云。沉掉五遍染中。何除之耶。受此不审处难义色色料简异义。以外珍事也。别义遍实义遍二门杂乱欤。
一。我见虽是别境惠摄。乃至。故开为二事。延公不审云。能依心所之外。留所依用许欤否事。总假立心所付二义也。今我见惠差别。留所依用存为差别欤。光胤申云。当段疏。而五十一心所法中义有差别释样见(云云)良明房云。论道慧通三性九地。见限唯染污通九地(云云)以之为二之差别欤(云云)此分治定了。光胤申云。于第七惠见推求外。留所依用。何用耶。读师云。不正知慧。能所依用难分事尔也。但不正知。遮用取。所依惠表用取差别欤(云云)光胤申云。此御谈可尔。抑能所依用难分事。不正知事见同事也。何论于我见沙汰之。不释不正知耶。不正知遮用。惠表用。能所依遮表。故于不正知。其差别不及沙汰欤。于我见俱表行相取时。见推求同时。惠何表用耶。
一不正知者谓起外门身语意行事。读师云。此师。不正知。思业之样被意得欤。光胤申云。违越轨则。正不正知之事。谓起外门身语意行。其由来释。违越轨则。三业起时事。正不正知三业起。虽不意得。论文不相违。读师云。不正知者谓起外门身语意行违越轨则释。无子细论文不正知三业起见。
光胤申云。抑遍染四师。初师惠。第二师念定惠。第三别境五。第四师惠心所。此等。颂以何字显之耶。以余言显欤。以等言显欤。面面无殊评定。光胤申云。等言以显。无殊不审。以余言显云事不审也。泛尔云余。上本惑举毕故。同惑不标别名。泛尔云余。上惑种类。别境等。本惑异类之法也。只余云分。别境如何闻耶。本惑之外悉云余可然。本惑之外余法悉举故。别指法时。本惑举只云余同之。三种类。异类不闻。延公云。以余言可显之欤(云云)
一。要缘曾受境界种类等文事。良明房五师云。此师。一切染污心。必转曾受境存欤。读师云。此文样。光胤申云。疏或虽未曾受是曾受之境种类。乃至。失正念故。必不转曾受境见。论文如何可符合耶。读师无殊成败。读师云。此师忘念一义意限念慧分欤。染污心必转曾受境。虽设缘现在境。曾受境种类也。此下有义扑扬问答。有义卒尔先立。等流五识。前卒尔心缘曾受境转(云云)扑扬能破。于等流五识中要作曾受。等流心相续故。前望后曾受故。何必于卒尔心释之耶(云云)文段虽难见。大旨此通欤。此外曾受境之作样事。要缘曾受之论义也。读师云。缘宪对申修南院实宽。一切染污心必转曾受境欤云论义作侯被申时。实宽仰。其只唯痴为体妄念疑也(云云)唯痴为体之妄念。只正念失分。不转曾受境。而染污心也。如此被仰欤(云云)光胤申云。唯痴为体之妄念。不转曾受境。只失正念立妄念云事。返返不审也。失念者。失念。欲转曾受境处。无明力依失念妄念。更不向过去境。本来现在缘。念不相应心品。不知过去。何妄念可立耶。总唯痴为体妄念不意得。念痴相应之位。尤痴分可立妄念。痴分不审也。读师云。无明一切无知之过失。失正念分立妄念欤。延公云。痴为体妄念。有表用欤否事。二义也(云云)
私云。知足抄。痴分妄念不正知。邪念邪知之相。同念惠分二法云事。表用作意也。近来学者盛申欤。但其可有料简事也。
读师云。痴为体妄念有表用云事。返返难思事也。
读师云。随中妄念。别境中妄念事。日比取置分。而珍样承及。此事此处尤虽可有沙汰。事长间存略(云云)
私云。珍样。知足坊被申趣也。随中妄念。无明为体之妄念。别境中妄念。念惠为体之妄念也。故清心僧都被申。当知足坊实耀僧都相传被申欤。随专庆僧都先日参会之时。此由物语。此事委细皆体非漏之私抄注之。
一。纯随烦恼事。评定曰。本惑虽名随烦恼。又但名烦恼。不定四虽名随烦恼。又名不定。而偏纯随烦惛沈等也。为言。仍简本惑并不定四也。
一。及加惛沈事。评定曰。虽非遍染。总第七相应故。加惛沈欤。
一。准前惠释事。读师云。此师妄念。念分立也(虽痴分兼义念分勿论欤)妄念即念数。能依之外。所依念数别说。第一有义。见外所依惠数说准云文也。
一。并有定者事。读师云。此事不审也。上别境不相应之由。定唯系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既不专一故无有定(云云)何又云相应耶。光胤申云。上申第一有义之义也。今并有定者。六遍染师意也。与前师同边。余如前说。准前惠释释同。又异前师边。如此释也。
一。读师云。事亦有疑论义。理事上互起疑解云。为作同一所缘。理事不一不异。一法见事也。实理事上互疑解转。同学抄奥书可见欤。
一。如疑人杭事。延公云。疑人杭多种。律藏文。或杭人疑。或人欤杭欤疑。或人杭疑(云云)读师云。论点。如疑人杭(云云)先人欤杭欤疑点事欤。但今多种被谈样。
一。且疑他世为有为无事。读师十遍染师意。疑他世时。必现在边印存。疑解相应习也。现在世眼前之境。此事治定现世。如此。世事有欤无欤疑欤。但其现世来世取合缘时事也。一向缘未来时。偏疑分有何胜解耶。且疑他世。乃至。欲胜解相能破此重欤。
一。非诸染心皆缘曾受事。邪见拨无灭谛时。不可转曾受疏见。
一。及论三文准前应释事。读师云。八遍染师意。五遍十遍六遍三文。别义遍会。准前师云事欤。付之不审。正义虽慥证文无。上下杂有故。以之为证见。而三文悉别义遍。更实义遍说文。上下杂有。何文杂有指耶。此不审日比不散。但一向暗推云。此三文别义遍。别义遍说边云尔。此文实义遍说。事又勿论也。若意得欤。重意云。□□□遍。十六数足说。别义兼通□□。大随惑三文说。实义遍也。若尔。实义遍别义遍杂说。实义遍分简取。八遍云故。上下杂有也。此事度度讲席虽申出。无殊难。一向暗推也(云云)
论第四卷闻书第三
论第五卷闻书第一
第六十日(自卷始至应义等故不别说之)
读师云。受俱门三师非别师。护法假叙后申正义见。此下疏释之。初二师义。付教理。第七识受俱之样。一姿意得。返返不审事也。虽不正义。一姿存事。此义难思(云云)面面不审云。我境。生喜受由何事。读师云。我欣行。故生喜疏。延公云。第六我同事欤。必可生喜欤。读师云。第六我左样。第七我。爱着我故别云尔。爱乐欣喜四种赖耶。可为润色。第七必贪相应。染着故。爱着之姿云尔欤。光胤申云。贪必又喜相应物。忧受相应之贪常事欤。所诠恒内执我生喜爱故。恒内执我一句。喜可俱由欤。读师云。必恒内执我其由不可申欤。只事释也。
一。应许喜受乃至有顶事。常论义也。读师云。此能破下疏。以此识受一类而转故(云云)第二师立由欤。第二师四受相应故。殊背一类之义。立此由尤难思(云云)评定曰。此文前师之义释也。前师一此识意得。恒内执生喜爱故。有顶第七喜可俱云意也。此应通之释分明也。此者喜受也。应通可通有顶。为言。
一。违圣言事。读师云。此圣言。瑜伽五受出离也。此第六相应受说欤。更以之不可定第七受俱。良明房云。广通诸识此文意得。五识苦乐欲界。何云第四定出乐耶。光胤申云。虽通诸识。不可背五受出离。五识虽苦乐。苦第二定出苦时。五识苦岂第二定上耶。五识二禅以上故。五识更不可背第四定出乐。所诠五受出离通诸识申时。出离云上。出离受事。可违此文。不尔何违耶。读师云。七八舍受。四禅四无色通在之。何云出离耶。光胤申云。于无相中出离舍根。无漏定之出离也。自元舍根出离。实出离。有漏地事。前四受出离大相替也。强如此承。第六舍根通四无色等。何云出离耶。难义只同事也。明知。舍根出离别段勿论欤。
私云。无漏定中出离有漏舍受。云舍根出离时。七八舍受。无漏定。七八舍云出离申事也。肝要。五识乐受第二定无之。第二定出乐可申。第四定出乐云。故五受出离限第六可云欤。离缚断才学付尽处云之意得。无相违。第六乐第三禅残故。就中。第二定出苦。伽抄释样。五识苦根欤。若尔通五识无子细。七八可尔。一旦推量也。
私云。违圣言故。虽第二师文。正义之能破。随第三师文。别无破第一师文。让违圣言故故欤。
一。谓生恶趣忧受相应事。读师云。不举苦受。不许意地苦师欤。
一。缘不善业所引果故。乃至。缘有喜地善业果故事(此下秘释可见之)读师云。疏二释。初释假令生恶趣。第七缘第八时。忧受俱也。恶趣能感业俱受同受第七相应也。故恶趣业相应受忧受故。第七忧俱也。为言。此事重重难思。先恶趣业。必忧俱子细何事哉。不善业申。杀生等之业也。杀生尽寿活命者。大旨好此事故。辨其事时可生爱悦。殆喜受可俱申(云云)延公云。此事返返不审也。读师云。先年训论之时。当卷顺真房清心也。其时一姿无被申之旨欤。先贤不落居事也(云云)院主云。古样此事申时。杀生等之事行人。鱼鸟辛劳故。忧受相应(云云)此事可信古迹。读师云。设又能感业忧俱。第七必能感业同受俱道理。所缘第八舍受相应。随所缘舍受可俱道理。此事又不审(云云)读师云。第二释所缘第八所生地恶趣时。第七恶趣第六识相应增上受同受俱也。则恶趣第六忧受俱。第七忧受俱也(云云)此释初释被意得。第六受苦忧俱故。第七随彼忧俱也。为言。此释第六受苦。异熟法也。第七非异熟法。更非受苦之物体。何随第六受苦之相耶。所缘第八正引业之果。识体一类相续之物。变异受不俱。此可等。
私云。此师意。欲界舍受果不说。业劣故。是一。欲界苦乐受不说。五识非引业俱故。是二。初二定乐悦五根义别故不说之。是三。总不说有三节可见疏。
一。义有异者皆别说之事。读师云。异熟一切种第七无之。不同也。何不说之耶问。答云。因果相摄持自相也。而第七云思量为自性。是别说也。为言。又有覆云。则初能变异熟异事显。以上以二意答之。又恒转如暴流。第七无之。何故不说之耶。答云。别说也。则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显非恒转如流。如枢要解(云云)(以上意易知。可见疏。)
一。既不别说定与彼同事。读师云。疏云。触等五初二能变同也。何别说之耶。答云。别说尤有其理。第二能变加爱等相应多。初能变偏五。相应少既不同也。何不须说耶。为言。光胤申云。问处遍行相应之分也。加爱等多少异云事不意得。所诠于六位。遍行相应同也。若其余心所副。多少不同。受俱门可不同。受分同。余爱等加。第二能变相应多也可云故。读师被申分只同风情也。
后书入之。疏谓如爱等意。初二能变限触等。尤不可说之。多少时。不说触等相应。此第七。触等不相应欤。云滥云意欤。
光胤申云。但有样。所诠今疑。唯舍受言让初能变不说之样。触等之二字让初能变不可说之疑也。就其触等之等言。等念定惠等义。今疑可遁之。触等二字内相应多少出来。故第八限五。第七五之外念定惠。兼故。别说事聊其色。余言摄念定惠义。触等之二字更无用也。唯舍受三字略。触等之二字何不略之耶。
一。如第八识已转依位事。此文下唯舍受之例欤。上唯二十一心所俱起之例欤事。其沙汰。本疏。已转依位唯舍受之中间。亦如之字置。上二十一心所俱起例见。但下例见可尔。二十一心所相应因果二位平等性智同事也。不可及异义。受俱门。因果二位平等性智同异两释也。枢要。
一。末那心所何性所摄事。自下三性门也。抑此问。心王心所并同欤。但问心所不问心王欤事。疏二解也。问答二解也。可见之。此由光胤申。延公同心。读师云。此问无余义。末那心所(云云)王所俱问见。随疏释之。此识及心所云。置及字。末那心所。及字不审也。光胤申云。疏第二解不意得。根本第二能变三性门也。随有覆无记所摄非余。颂有覆无记摄一句举也。岂非心王耶。所诠本颂。心所说欤。释论始。心王略解心所欤。心所不共无明。心所滥恐。殊显心所性(云云)(此由不审也)良明房云。不共无明。不善理(云云)光胤申云。其聊一姿。第七不共无明性。今所明也。第六不共无明。欲界无明不善也。发业润生之沙汰别事也。大旨可不善欤。
一。障碍圣道并隐弊自心事。私云。心王由四惑力。有覆成障圣道。惑覆自心。心覆圣道(云云)前卷。隐弊自心事。沙汰。
一。末那心所何地系耶事。读师云。界系门。如三性门。心所问答云解欤。评定曰。界系门无二解也。光胤申云。或为彼地诸烦恼等等之释意。尤唯问。心所云释。其故三性门此解出来。心所其性四惑。心王由彼力成有覆。事。根本心所性明。心王自然随彼性。故(云云)此样。或为彼地等释。心王界系由四惑系缚定故。何唯心所云释无之耶。
一。现行末那相应心所事。读师云。现行言简种子欤。欲界第八识所持种子通三界故。延公云。三性门之时。种子性随能持一门。无记判无子细事也。何界系门之时。随能持欲界第八。诸法种子唯欲界系判一门不许之耶。光胤申云。此事宗家问答欤(云云)义灯问答欤。
一。第七随生系事。延公云。此事尤可有御沙汰(云云)延公云。第七俱生烦恼相应随彼判界系。俱生惑随地系也。尤可随地系。何云随生系耶。程。古大略随地系之样沙汰(云云)读师云。第七惑随生系。本颂释论分明也。何可云随生系。其上不审一往尔也。但第七必随生判界系。故云随生系也。其随生姿。论二释也。初释随所生第八判界系。第八为所属第七为能属。譬如王为所属臣等为能属随王系国。
此解所生者第八识也。随第八判界系。
或为彼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事。此解第二解也。随所生者。所生地烦恼也(疏释分明也)于一聚心心所。识所系。烦恼能系也。
此解所生者第八所生地之烦恼也。随烦恼判界系。
以上疏初解意也。论界系门一段。二解释也。二解者。或为彼地诸烦恼等以来第二解。其以前第一解欤。
一。疏又解意。论一段三释。谓生欲界现行末那。乃至。应知亦然者初释。第七相应心所随心王判界系也。任运恒缘。乃至。名彼所系者。能缘属所缘之地。相从名系。如牛属抗。或为彼地诸烦恼等以来。心王随第八所生地烦恼系也。以王属臣。属相应缚欤。虽有此义。前解为胜(云云)意疏二释中。论文二段。释初释胜欤。
一。延公云。第七随生系不意得。尤可随地系之由。尚以执心。光胤申云。随地系习事也。随地系。随地系之样何被取置。如此执心。延公云。俱生惑随地系。别事。三界九地界系惑力系缚之姿也。随地系如此第七相应四惑之样同事欤。所诠。随地系何耶。光胤申云。随地系者。第六相应俱生惑也。界系坚牢。故随地系云也。其样以上下相起可意得明匠被申欤。上地起下地惑时。所起处上地。界系坚牢故。属下地无属上地。下地起上惑准之可知欤。如此曾可随生样。上地起下惑。生处上地。不属彼故。不随生处。随地故。殊云随地系也。譬兼参之所从。其处处随。其处者云也。所属不坚牢多人主资故。一人主所从。他人雇之虽仕事。更只今被仕人所从。本主下人云也。人雇仕时。良谁人御殿人御茶云。以之可知。所属坚牢。故不依当时给仕。属本主呼之也。此随地系。专对见惑随生系立之也。其故。见惑虽有地地九品之粗细界系不坚牢。下地云下地之物。其物至上地云上地之法故。随生物云随生系也。此随生系。曾依地非不判之。对随地系时。随生边。云随生系。随地系异之。如上注。次第七随生系。异随地系样易知。不上下相起故也。异见惑随生系子细事。先见惑。如下无明发上地行之时。无左右下无明定置。见惑虽不界系坚牢。惑定置样也。其故地地九品之粗细故。地地粗细行合粗细挍。欲见惑。色界见惑定置欤。譬兼参下人。虽为十日二十日。在处付中间云。付当住判事连绵欤。如下无明之时。无左右下无明云。无明云下。业云上。此意也。虽然此下无明感果之后。又付果上地无明云。随生地随风判界系欤。兼参之人。移他处毕。又他处中间云。不界系坚牢。以上见惑事也。次第七随生系。先第七烦恼有无二释。有地地九品粗细一释意料简。第七惑地地九品。如见惑可有粗细。其地地属事。则当段界系门。缘彼执我即系属彼初释。惑为彼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后释。样。可意得之。如此界系定边。虽同见惑。如见惑。一惑通二地三地起事。其地其地惑。不起故。虽可云随地系。迷事随地系。不随生随地义门无之。生地不替故。地门不物立。仍迷事随地系。云随生系也。抑生地不替随地系。申。随生系何必名耶。云不审。推量。第七相应之惑迷理惑也。如迷事界系不坚牢。仍不云随地系。云随生系欤。重意云。见惑随生系。修惑随地系。中途物。不云随地系。名随生系由。随生。随地无便宜故欤。次见惑何如此界系不坚牢耶。善珠先德最胜游心决。三个道理一个证文以被成样。迷理惑。所迷之理无隔事根本道理也(此事别纸)此道理。第七修惑。迷理同事也。若尔随生系云不云随地系。此子细欤。见惑随生系。第七随生系差别。不可废之。此差异一大事也。节节相构也。不可有相乱事欤。当座如此委细不申。今心中之分加润色证之。延公云。见惑随生系云二义。见惑地地九品。只三界总一品惑也。故并随生处判界系云义。或九品置判样(云云)良明房五师云。三界见惑种子。只一个种云事。有义意。被破欤非正义意(云云)
私云。此事左样能破觉也。说处忘却。追而可寻之。
延公云。第七随生系。见惑随生系。只同事欤。随生判界系故。付之修惑。随地系可申。同见惑随生系云事。返返难思。光胤申云。见惑随生系。第七随生可有差别。下无明一度被立物。其物至上地云上地惑样。第七随生系下第七又上地起事时。上地末那云事。可同见惑。更事。何一向同耶云哉。
次日读师云。见惑随生系异义云事。僻事也。无异义。被嫌延公评定欤。次见惑随生系第七随生系。大略同风情也。被嫌光胤申样。读师说如此。但见惑随生第七随生可替相之由。正受先师上纲口传了。
读师云。随生系如夫妻系属程。虽尔。其处。他处物也(如夫妻离别)随地系。如父子。设虽他处。父子犹父子也。
一。此染污意无始相续等文事。读师云。初能变断舍门。乃至何位当究竟舍(云云)今云永断暂断耶。第八舍非染污物。被执藏边名舍故。不云永暂之断。今染污末那体舍故。云永暂断欤。
一。真无我解违我执故事。寻云。我执言可摄二我欤。读师云。尔也。私云。智品果。后得灭定也。
一。极寂静故事。听众不审云。无想定。寂静义只同事欤。读师云。以极言可简之欤。
一。极微细故事。读师云。第七惑非想第九品摄。第六惑等粗细欤。不可意得。中同障无学一时顿断故。非想第九品摄第七惑。此细品之果数故。粗细门。第六第七相对时。遥第七惑细。其故。若第六不可知行相样。粗细等惑可申。其又未定事也。争真实第六惑样粗。延公云。设九品释。又细分便成八十一品。第六惑样。只非想第九品摄事。同障无学之边也。光胤申云。第七惑一向第六惑粗细门引合分。何同障无学。其故能障所障成事。随惑品之粗细。其其惑当智起断之。无学智障惑。粗细门等故。读师云。左样被申。第七惑。欲界惑乃至初禅等之惑。定非想第九品之第七惑粗。此等之惑果同障无学。岂疑耶(云云)延公云。二乘事尚。菩萨金刚心位。第七烦恼断时。第六相应之欲界果之最粗品惑第七。同障佛果。岂疑之耶。知为障门别事欤。光胤申云。菩萨至金刚心断烦恼。能障所障相当论。其留不断之惑。金刚心正障。所知障。非沙汰之限欤。
一。应义等故事。光胤申云。无学回心名阿罗汉大不审也。染污意通法执故。自乘位我执边虽得阿罗汉名。回心向大后。法执末那在之。何阿罗汉云耶。初能变断舍门摄阿罗汉。阿赖耶。名限我执故。读师云。诚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一度阿罗汉号人。亦废其名。宥自乘位。我执尽定姓无学应义等故。名阿罗汉欤。面面同心了。
第六十一日(自此中有义末那唯有至余不摄者皆入此摄)
光胤申云。安慧意。第八阿罗汉位舍。虽其体不舍心得。一具说第七舍位。舍不续云事何事哉。但聊有所存欤。第八舍云其义浅。第七无有(云云)无有其体永舍少意得文。实闻读师云。诚聊有其色欤。灌此意。此事易。第八云舍。名。第七无有云。其体断故也。云尔如自性断其体永不续。取过事欤。
一。又说四惑恒相应故事。听众评定曰。显扬。四烦恼欤。尔四惑引不审也。烦恼证。惑所知云惑故。烦恼名通所知事。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之理常事也。虽然先烦恼用迷云也故为证欤。光胤申云。显扬文烦恼。惑引烦恼。有何乱耶。私云。但烦恼被料简下恃举为行文事欤。上安惠引同文。未定事也。
一。本疏四惑俱故无法执不言净位有此识故事。听众不审云。法执事。今所明。三位末那云事。正所论也。无法执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说四惑故无法执。生空出世道位。不可有我见末那道理也。不言净位有此识故。法空出世时。不可有无漏第七事欤。琳舜房云。无法执。第七法执不可相应之道理也。其故末那唯有烦恼障俱云。专第七我执俱道理立故。尤无法执相当。此事可尔之由。一同。
一。私云。第七无法执。三位末那。三位末那事。又第七唯我执俱故也。可相义道也。
违重失逆次简物。六二趣证。必有眼等量。引合可意得。疏云。下六证中自具作法此略(云云)
一。论说藏识决定恒与一识俱转事。评定曰。无学位起五识时。六识转可非七转识云难。不举。藏识言痛不举欤由。疏见(云云)读师云似言不意得。
一。显扬论说末那恒与四烦恼相应等文事。良明房云。翻彼以前。四烦恼相应。无不俱之时分见。若尔上文分。安惠证文。其故有漏位。四烦恼相应见。而法执相应云释。许法我见末那故。四惑相应义。读师云。别更上文。安惠俱难申欤。肝要惑平等行无漏第七许。仍引此文也。延公云。恃举为行慢事欤。别举慢何事。举随一惑。尤可举我见也。读师云。恃举行通四惑欤。一聚行相状欤。别慢不可取定。不平等之姿云恃举欤。
一。不可说彼依六转识等文事。评定曰。此文道破转救(云云)本计何意得。或听众评定云。本计第六识云。转救加五识欤(云云)光胤申云。转救。别本计改转救不可意得。上四智不齐付。其上若六识所依会释云意。云转救欤。
一。许佛恒行如镜智故事。读师云。平等性智不间断事勿论也。抑今文样佛果第六识间断欤。不审也。成事智间断欤否论义。第六间断不审也。延公云。佛果位入灭定可间断欤。光胤申云。义灯三释欤。初释成就灭定功德。实不入灭定。第二释实入也。第三释示现入灭定相也。初后释不入灭定。第二释实入欤读师云。三释中第二释正释欤。
一。未证法空量事。读师云。此量不意得。正第六我执异品也。云第七法执。有法置简别。可有有法不成之过。安惠不许第七法执故。
一。由此应信二乘圣道乃至。法无我故事。听众不审云。别举二乘圣道等三位何事。光胤申云。二执不均难结文故欤。光胤申云。疏释此文时。意显回心顿悟人等。乃至。有此净智云。此文法我见末那可行云事。初地以上有法空净智事显(云云)符合。古不审也。光胤申云。二乘位。如此依不俱法空。法我见末那可行云里。初地以上法空净智事显欤。
一。所立宗因便俱有失事。大纲四失之样。读师被演说毕。无别沙汰止了。或应五识以来。返覆比量之由沙汰了。一是故定有以来结分。
一。此意差别略有三种等一段事。读师云。起灭分位第十门。本颂故明也。分位行相。本颂虽不说之。□乘义明分位行相。
一。异生相续事。光胤申云。身全道注之。实觉。而义灯依身释义嫌位相续(云云)可见之。读师云。位相续也(云云)
一。彼缘无漏异熟识等之言等类耶云释事。可沙汰之。
一。我执必依法执而起事。延公云。安惠不存我法相依义。故此文。简之欤。读师云。起灭门二师立破毕。分位门归正义明之。故可简安惠欤。光胤申云。安惠自我之中。我法虽不备。他识相对可作相依义欤。彼五识烦恼以第六识为能引云。良明房云。安惠设第七识虽无法执。执识时闇体迷分何不存之耶。不迷杌人。道理何不存之耶。延公云。此事古沙汰也。安惠意于我执许二重欤事也。
私云。此事古以三心相见道第二心。润色沙汰之。古闻书可见之。
一。青等他用不相违故事。延公云。此文付见分一多可有御沙汰欤。光胤申云。故以诸识见相二分各有种种相故见有分明多用境有为他识所取作用相故之文。青黄等境多。见分可多见。二执一境也。读师云。本院先德通途事也(云云)延公云。种子熏习事可有沙汰故。随见分可熏多种欤。见分虽多合熏一种欤。自体分一。故此事可有御沙汰。读师云。随见多数熏多云何耶。延公云。十八见分各各可熏种子欤。不审也。读师。并光胤申云。此事熏无过也。不可依自体分一欤。
私云。见分一多。相见俱有种种相故之处。可有沙汰事也。当座申了。延公云。古样青等多用不相违故之处。沙汰也(云云)
读师云。顿悟菩萨于修道位以。见菩萨见道及修道中。见道中言通料简不符合。法我见末那位出偏修道说。不说见道。见道偏平等性智起位意。上菩萨见道。其通。见道全意得。中言令通见道。法我见末那起位。何不出见道耶。前后之文可符合事也。读师云。抑十六心见道。安立观。大旨单生空智。尔见道位单生空智现起。如此寻出来欤。就中见道广。散心或见佛闻法之位见。见道一位法观相续云事不审也。
一。我执已伏故。乃至。我执已断故事。光胤申云。已伏已断之差别。今分别无要须。法我见末那现起位明故。有学无学合不明之不审也。
一。私云。案此事。我执已伏人三类。二乘有学。顿悟菩萨(除八地以上)修道位。有学渐悟也。此三类唯起法我见末那位。生空智果现前位(云云)不云法空智不现前位。我执已断人二类。二乘无学。并此人回心菩萨位。法空智果不现前也云。不云生空智现起位。尤有子细。其故。我执已伏人法空智不现前位。不限法我见。补特伽罗我见位。故云法空智不现前位。唯法我见末那位不显分。仍云生空智现起时。生空智现前位。必法我见末那故。别云生空智现起欤。我执已断人。法空智不现前位。必法我见末那故。云尔欤。如此已伏已断相替子细显。别段说之也。
一。说名无覆不障彼智故事。读师云。定性二乘。无法空菩提人故。可障智。云无覆云事。其道理觉。但付之不审。无性有情。三乘种姓阙。付二空智更法执为障义。虽然烦恼等为障体。不善性或有覆性(云云)可障菩提事同样也。此事不审也。延公云。此事诚不审也。望无性有情殊云极重障欤。
一。是异熟生摄事。读师云。此四无记中。异熟无记摄云事也。抑此望二乘无覆云惑事欤。将亦望菩萨云有覆惑。判四无记异熟无记欤。凡常四无记。于无覆无记判样意得欤。此事不审也。何于有覆不判四无记耶。若不判。有覆性中。威仪工巧异熟等种类。抑何无记云。无记申。威仪等作用。不云威仪无记云事返返不审也。光胤申云。善不善。威仪工巧等之差别。虽然偏云善不开四种。有覆可尔欤。读师云。善不染净物。威仪工巧等也。差别。不云四无记。尤可然。非无记故也。有覆无记。既无覆而工巧差别。云尔也。光胤申云。善不善有覆性。染污性之胜功德力。有别能法故。虽有威仪等之不同偏云善不善等威仪。不开四种。无覆无记。无别胜功能故。开四种欤。读师云。可申。不审难散。随有覆性之物四种立意得。无苦见欤。今文左样意得殊宜欤。
第六十二日(自云何应知此第七识至独行不共此彼俱有)
读师云。第一教证。楞伽经颂也。第八识教证。皆引颂其义下解之。今上先心意识名通八识。或又各依胜显立其名相释毕引颂。引颂毕无释旨。上教证之文段异也。私云。解脱经颂引样。引颂毕释其意如上教证。光胤申云。颂已前释心意识相定可有子细。推其意。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云。释心意识相。所诠诸经中。说心意识别义。此心意识。大乘意。八识通名意得边。又随胜显。心意识第八第七六识配。别名意得义门。如此二门存故。若无左右引颂为证。大乘意。一向心意识。八识别名存欤。云相滥故。先通名别名二门由释置。引颂时。参说分别名之边也。今为证边也显也。第八识教证。皆以限第八识。不通余识义说故。可释滥子细。仍引颂以前无释段欤。下解说经颂尔也。良明房云。谓薄迦梵处处经中之经。今教证之内欤。将又教证取分楞迦经颂欤。读师云。处处经中者。总说心意识教举也。其中正心意识八七六配释。楞迦经也。仍楞迦为教证也。余经虽说心意识别义。正配释事欤。仍今为释心意识相。虽引处处经中。非教证欤。听众不审云。处处经中之经。通大小乘经欤。限大乘经欤。评定曰。总引说心意识教。其中小乘经欤。虽有色色评定。大旨此分治定欤。此事读师无殊成败。
一。集诸法种。积集之义欤。集起义欤事。有其沙汰。
私云。本疏释之。现行为依(云云)积集之义欤。起诸法故。种子为因(云云)集起见。
一。小乘过去云意。未来云心。现在云识欤。识其中意识易知。未来云心何道理事。面面不审。读师无殊成败。光胤申云。集诸法种起诸法。未来之义欤。未来现在来故。未来现在起见分。仍聊顺心义欤。(此事一向暗推也。但非无一理。)
私云。缘藏识等等。等真如一切法。果上许缘文此下也。
一。解脱经事。读师云。此经四阿含零落云事。以何必阿含零落知之耶。阿含部外小乘经中。脱落。所诠如此申所存。总小乘经。悉阿含部欤。离阿含小乘经欤否。不审也(云云灯要集等义破。可见之。)光胤申云。疏四阿含不摄。零落之经。如天请部经等(云云)四阿含不摄之零落经者。四阿含外经事欤。此经解脱阿含故者。阿含部经欤。尔四阿含外经见。此一旦料简也。不可为定量。读师云。此文左样不可取定。阿含不摄零落之经。阿含部外云事。零落阿含不摄云欤。此经解脱阿含云同意欤。
一。彼经自释此颂义言事。读师云。经文何文。光胤申云。无自性故欤。此分治定毕。
一。非唯现无者。光胤申云。牒若解脱诸惑也。现在之解脱也。第四句过未之解脱也(此颂意得有部上座等义委细灯明之。大切也。必必可见之。)延公云。安惠解脱外净意习欤。凡解脱云。其物解脱障时事欤。总不置物。解脱云物何。光胤申云。解脱二字付意得时。物置无善见。惑障解脱云时。惑障残物。解脱此分无子细欤。
私云。惑障解脱云。解脱物事可心得欤。尔延公申所存。
一。二教六理之二教事。读师云。此二教。初能变五教数样何释不意得(云云)
一。覆蔽真实事。覆上物意也(如云覆月)蔽障义或隐义玉篇。障之义□今意欤。覆理边。蔽智边也。又上覆蔽真实真实。亘理智。下覆真实义理也(覆蔽真实经文释疏文。真实二出。义二种不心得。经义字。下释限。上经文义二种不意得事也。推之下事释欤。真如故。)
一。覆真实义障圣惠眼事。光胤申云。惑障障智云事可尔。杂染被扰浊智不起故。障理不令现云事不审也。覆正理。何样覆。几度智边障。理本来清净姿。曾惑障可待由绪。智边。可见之人拙不见。理隐显。譬盲者如不见明净日月。争关日月不现耶。理障云。云覆月程事欤。惑何理覆。不审也。读师云。理覆之事勿论也(云云)无殊成败之旨。读师云。真义即心欤。真义之心欤。光胤申云。疏真义之心(云云)
一。恒处长夜事付。读师云。先年故知足坊之清心僧都云。唯识论文章。虽为一文一句。更不庄文章风月。实义为本。词。而第七卷。故佛说为生死长夜二句聊文章(云云)于故东院御前如此被申。专庆存分。此文别文章庄难申。事也。而此指佛说也。
一。俱异生位迷理无明等文事。读师云。疏量宗法见。无无明时可起(云云)成自语相违。难思。光胤申云。只善无记位。无明可起立。读师云。立。可有违宗过。大乘心善无心无无明故。此量他比量也。疏汝言置。若尔不可有自语相违之过。
一。不共无明三师事。读师云。初师。见慢爱三惑随烦恼也。非本惑(云云)随惑。其体何物耶。云之疏有二释。一非二十随惑。小乘杂事说多随惑。其中。二二十随惑也。不正知云我见。憍云我慢。掉云我爱(云云)
一。纯烦恼中事。读师云。纯烦恼云。意。本惑兼名随惑简也。单随惑事也。初师云。不可。肝要无所据教说也。
一。恒内惛迷曾不省察痴增上故事。第二师作无明不共也。评定曰。今无明主义作名不共由难思。恒内惛迷之分肝要欤。就其。恒内边四惑恒行也。惛迷无明自分过失。余惑推求高举等之过失只同事也。曾不省察不改执义欤。此四惑俱如此。别主义不闻。若又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之义欤。其义第六相应无明等。俗此义。非不共无之别能。其上如此立由。我见又有由识我法执二障具生也过失。可名不共。
此事加私润色记之。当座评定如此委细。
读师虽被申旨有。无殊色。只大方之分也。私推云。曾不省察肝要欤。见慢爱。颠倒高举染着之过失虽色色也。若无无明。改执。而无明力。三惑不令改执恒时过失。是三惑主义欤。痴增上故此意欤。此边三惑过失也。此事。疏彰恒执我无修返时也文。意付案出了。重云。此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之义也。必由痴故。当座烦恼引道义也。愚痴无知处。烦恼过失出来分也。今申入门。必由痴故之外恒令有过失。不令修返重也。此事可问明师可秘之。
一。此俱见等应名相应。乃至。许亦无失事。释此文疏四释。同学抄委细明之。可见之。前师见等论义能可见也。异义多也。可依义势之样。四大者。大纲先二释分。如无明故一句。付答欤付问欤以。二释可开欤。
一。许亦无失事。见等主义。依六识相应见等可论之。非第七相应见等事。疏唯此俱贪事。可见秘疏独行贪等名不共事可沙汰之。今度一向不及沙汰止了。
以上第二师。于第七相应之自类一聚。对余三惑。作不共义也。
一。第三师事。此师自他识相对。作不共义也。
一。依殊胜义事。此识中无应明不共之难答文也。今第七无明对余识名不共。余识如此遍三性心之殊胜义具无明余识无故。名不共也云尔。自他识互所无相对非应名不共。为言读师云假令世间恐。人物持申。付殊室等重宝事也。瓦砾等之轻贱物。设吾持。吾称事程事欤。光胤申云。殊胜义。余识烦恼可作之事。譬第六相应邪见见取等。因果拨无等之猛利相状。此相状第七惑又故。读师无殊成败。私云。第七我见等之猛利对。殊胜可申之样未定事也。
一。无明是主独得此名事。此文。第七对余识问答事毕。第七一聚四惑。见等同无明有遍三性之胜能。对余识可名不共问难答文也。光胤申云。无明是主会释样。一向同第二师应说此中无明是主之意。二师差别难成。读师云。第二师。第七四惑。无明主故。对见等名不共。第三师自他识相对。余识第七无明故名不共(云云)若尔大不共名立源。光胤申云。诚始尔也。是至既尔此俱三之问难。以主义答之。故终样二师同也。读师云。行末问答。何。不共名立根源大异也(云云)私云。读师被申趣取悬差别分也。遂同也被存欤闻。私能见论疏。始终。其故。既尔此俱三之问。第七见等对余识见等。可名不共云问也。本疏非余识有遍三性心故分明也。随亦无明是主答。四惑中无明主故。对余识名不共。第七见等非主故。对余识可名不共物。为言。主义。四惑自类相对虽作之。不共义始终问答共对余识也(此事微细也人不辨欤。)
一。或许余三亦名不共事。此释意。第七见等。对余识可名不共。今无明名不共。且对第六无明说也。
其意余部意。六识无明虽不遍三性。说不共为遮。殊无明不共说也。非嫌余。
一。若贪等俱者名相应无明文事。何不立非主相应无明耶事。古沙汰之由。面面评定了。
一。非主独行无明事。贫瞋随起。独行之称难立(云云)读师云。忿瞋俱起耶否。二义也。俱起云义。作用不俱起故。独行之称。付作用论之意得。无相违(云云)光胤申云。忿瞋沙汰无用也。常覆诳谄。贪痴上立之故。付之。无明既覆诳谄俱起。贪俱。非主。独行称难立。可非主相应无明之由沙汰事也。延公云。必贪痴二法立。难义也。妄念念痴俱一分摄云师。唯痴为体妄念许样。唯痴为体之覆等许。非主独无明。唯痴为体之时可论之。贪为体之时。非主独行无明。意得。无苦见(云云)读师评定如此。
私云。若尔贪为体之覆等位。无明遍染。必可相应。其时之无明。何可立名耶。若非主相应无明。非主相应无明。更教中无立事。若尔非主独行无明。独行之称如何。此疑。
长春房。悭憍唯贪为体之法也。此悭憍相应无明付。独行之称难。立云疑读师云。故东院者。谁人。名字忘却。竖义之时。独头之贪等。不缘无漏(云云)精义咎云。悭憍不缘无漏欤(云云)竖者云。尔也(云云)精义云。以外也。未曾有也不可然(云云)
一。非主独行无明非大乘实义云事。沙汰。光胤申云。非主独行之勘文。付之事欤。则当段疏释也(云云)疏云。此随少乘名为不共然此忿等无别有体即根本故从轻相说(云云)此十增正之下。秘释可见之。延公云。从轻相说。从轻微说云事欤。
长春房云。料简多(云云)
私推云。此释样。大乘实义。非主相应云。存欤。
第六十三日(自又契经说眼识为缘。至由斯贤圣同诃厌彼)
读师云。谓如五识之点。谓如五识。点不意得。此样。必有眼等以来。论为意识上义举之欤。若尔何云必有眼等耶。同学抄。论文不直出比量。故为五识上义举之。疏此为宗法正立量时事也(云云)此点不意得。光胤申云。必有眼等之点。眼等。若尔眼物也。能等意识。必有眼等意识上义云事。无子细欤。
读师云。诚尔也(云云)读师不审云。眼等云意。五识眼根依。云事欤。若尔谓如五识之同喻有何差别耶。光胤申云。眼等者。眼根意根等事也。等义俱有增上不共三义也。次同喻取分。五识上有所依义也。大有差别(云云)读师承伏了。光胤申云。必有眼等之处。简所依(云云)不审也。读师云。眼字余耳鼻舌身简事也(云云)延公云。法差别之时以必言见违他顺己事。唯识论勘证据秘曲之由。东大寺圆范美浓已讲。口传□继辨善舜房之间。善舜一论上下。三月劬劳。此必有眼等之必言勘出。此事欤被寻圆范时。印可继辨被申由。故良英物语。圆范私被申分。故舜禅房得业之口传(云云)光胤申云。此必有眼等。违他顺己。见证据欤。延公云。勘。只先宗置必言例也(云云)光胤申云。数论量。劫初比量本作法之规则也。必有眼等后代佛弟子之量也。以此为彼证逆次也。读师云。凡宗必言用例。前后无苦见。
一。胸中色物事。琳舜房云。观识房法印抄云。胸中读口传(云云)光胤申云。故东院寻申处。胸中御口传。
一。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二分别故事。读师云。第八意根虽为所依。随念计度分别。若尔二分别之有无。必不可依所依之色非色欤觉。但推之聊其意。第八其自性自元不可有随念计度之分别识体故。意根虽为所依。无二分别。其性任运故。第六其性分别识故。意根为所依。可有二分别。而意根不为所依。可阙此分别难也。譬天性钝人。虽遇明匠。不可成智者。第八如依第七意根。其性利人。遇明匠可成智者。不遇明匠不可成智者第六。读师云。不言自性分别。疏二释。一五识有自性故。色根所依物。自性分别故不举之。二五识三分别俱。今言随念计度二。随转少乘云也。少乘意识有随念计度云故。
一。亦不可说五识无有俱有所依等文事。经部立因果异时义故。所依过去为依所缘五识缘过去云也。意识缘现在习欤。古闻书。
一。芽影之芽事。实茎云。或对影本质物芽云见。古闻书。读师云。经部芽影异时习。不许同时因果。故所立不成(云云)光胤申云。又识与根既必同境等文。避所立不成文也。意此文量也。量云。识与根决定俱时。既必同境故。如心心所。此量可立欤。读师云。此量立。又前量无用也(云云)
私云。几度可立欤。此文避前量过云事。疏其旨见。
一。显自名处事。读师云。自名处欤。自名处欤。评定曰。自名处欤。此分治定了。读师云。此文简胸中色物见。意识自名处。意可非色。面面评定曰。显自名处。意根欤。光胤申云。显自名处第六见。意根也。五识见根欤。
一生所依事。简第七为八五识。为依(云云)凡生所依。不共依也。第七为第八为不共依。何简之耶。推之共依边简也。不简不共依也。
一。意名不成证事。读师云。第六意识之意识名不成云证也。光胤并延公云样。评定曰。第七意名不成云事也(云云)读师云。泛尔第七意名不成云事不意得。其故。经文思量名意(云云)此经文面分。思量意即第七也。第七若无。思量意不可成证。证据不可立其故。思量意即第六意得。第七更不可事阙明知。能依意识名不成。为言。意云。第六名意识。所依根意名。能依之上立之云事。大小极成。少乘前灭意根意得故。而第七。第六所依意根阙意体。意体。意识之名不可立。意识之名。所依之意。故。为言。如此能依第六。思量意之外之物治定。思量意第七治定。始思量意第七云。小乘思量意则第六也申。如何难之耶。此时之疑。设第六意识所依意不成故。意识之名不成云。少乘遁路同事也。等无间依意得故。意体不可事阙为言。此疑勿论也。等无间意已灭非有。难之也。
一。过去未来理非有故。破萨婆多。彼思量用定不得成。破经部。既尔如何说名为意。双破二师。可见疏。
一。无正思量假依何立事。此下假必依真之论义。
一。若谓现在曾有思量。等文事。私云。尔时名识宁说为意者。付彼宗难欤。彼宗心意识配三世故。大乘意现在。意许故。读师云。大乘意现在第七具二义。思量依止也。过去虽无体。开避之义。似依止之义。故名意云欤。光胤申云。开避义等无间缘之义也。以此缘义名依止。实具。依止相似故云意也。读师云。虽有被申旨不分明。光胤申云。依止云。正乘其物义也。于现在法可谈之事欤。缘义。过去开避义云缘也。仍依止与缘聊可有差别欤。依止实限现在也。虽然缘义聊似依止故。假云意欤。不然思量亦似论义难心得欤。开避实云依止。过去实成具其义。有人。思量似现在。依止□具之(云云)仍破之欤。又案云。等无间缘开导之义。现在施其用。故实现在之用也。
一。彼差别因由此有故事。读师云。此事更不意得。加行异者。出离想止息想也。此义由第七。何由。光胤申云。疏释分。第七无想定。不灭之。故圣者厌之不入。灭定灭第七。故欣之入也。加行界地等之差别事。依第七差别也。意云。第七染意灭灭定。不灭无想定故。凡夫不欣灭尽第七。故入无想定。圣者欣。灭第七故。入灭定也。故灭定无想定加行。源由第七也。不灭第七人。愚作出离想之作意。灭第七人。悟作止息想之作意。乃至界地等其差别尔也见(云云)疏在凡不灭在圣灭故。总不限加行。界地等之差别因取之见。加行等前之等言分明也。读师云。二乘圣者不知第七。入灭定如何可意得耶。疏申分。二乘不智第七入灭定事不意得。推之圣者可灭第七染意人故。诸佛教诫之了。令作止息想。令入灭定。凡夫不可灭第七染意类故。佛可作静住想之教诫。仍任雅意颠倒作出离想也。故由。第七灭不灭。此加行欤。二乘圣者虽不知第七。佛此人可灭染意人知。教之令入也。如此不意得难义也。光胤申云。寄佛教诫。肝要遮二乘。不知第七入灭定难欤。诚可尔(云云)光胤申云。不愚法知第七故。二乘不知不可意得欤。读师云。入灭定类不可限不愚法。愚法入欤。
一。界地差别由第七云事。光胤申云。界地地系缚迷事惑也第七惑争为系缚耶。彼迷理故。读师云。不尔此由云者灭第七定。本来殊胜。上地为依地。在无色。不灭第七定下劣。自性下地为依地。在第四禅。如此云事也(云云)
一。依别者。凡圣不同也。此事由第七者易知。等字等二得果。皆以由第七灭不灭也。肝要灭定无想定差别。悉以由第七灭不灭也。无第七于无心不可有二定也。差别故。色色差别因。不可成云事也。
一。此若无者彼因亦无事。私云。此处道依有第七染一切圣者为灭此故起加行等入灭定也(云云)此道可察之。抑此文。疏设言但因六识无漏乃至亦由第七(云云)此文此若无者彼因亦无之意不符合论文分。第七加行等之因不可成云分也。疏释样。其上凡圣之差别由六识无漏不同者六无漏亦由第七灭力成故犹可由第七云事也。论文不可外事欤。又论文此意欤寻也。
一。第五体事(无想许有染证也)光胤申云。圣者一向无漏起时。其时圣者。一向无漏不起也。有漏。二乘菩萨起有漏心时也。虽然一度起无漏舍异生性毕。不名凡夫。其位圣者以也。若尔。凡夫假令一向染污心之起时。是可还起。又不舍异生性。对治无漏道全未现起。犹凡夫。若许凡夫。一向不起染位。有何过耶。私云。不名圣者云事。一期长时间。具缚□起。不起惑事云也。答此难云。读师云。一期生之间。一向不起染污心事。难义也(云云)
私云。菩萨代受苦之时。一向起异熟六识受苦。此时地狱一生无漏不起可申事欤。若受苦之间少时假令许无漏现起。无想天一生初生退没有心之义。可遁此难欤。一旦料简也。答大圣利生别事也。有具缚者。凡夫付论之欤。
延公云。无想天五百劫无心。初心退没有心义。有心劫数二十劫许欤。元结解也。五百劫无心劫数减不审也。光胤申云。可为第七卷御沙汰(云云)
一。所得无故能得亦无事。光胤申云。不相应法前已遮破之内。何得不入耶。但能得相对难破。二重破欤。
一。藏识无故熏习亦无事。破经部欤。光胤申云。此能破肝要也。圣者一向不起无漏位。第八持无漏种。是可起无漏故。犹云圣者也。不许第八家。无熏习。若尔一向不起染行心位。抑凡夫义如何成耶。
一。良算勘四段科违疏样本。道自谓得长时无六转识。至同所诃厌。一段初后有故无如是失中间长时无故有过。第二段。去来有故至能得亦无。第三段。不相应法以来第四段(云云)疏第一第二同道科。第三第四。疏第三第四不置词。但上总四段科时。第三破大众部。第四破经部(云云)故不相应法等文第三段。藏识无故。第四段见。道第三破经部。去来有故等文也。第四破大众部。不相应法以下也。仍大相违。
无想许有染证付。初后有故萨婆多救。用付救之。此救中间。初后分。具缚者名(云云)故中间长时付破之。初后。中间五百劫间一向不起染。不可名具缚者。五趣四生。余俱缚者事云难也。去来有故救。上难受又救云。初后染。中间从初后名有识执。为言此救。除经部余部救(云云)此救。根本萨婆多也。余部。萨婆多除。背疏四段科。此时萨婆多体付难致也。去来有故者。现在去来我执体有故。为言。中间初后从云救。萨婆多外余部救也。去来有故。此二救含。彼非现常破。不可有体。初后不可从破也。
以上。
天文六年丁酉十月十八日及晚笔功毕。
同二十四日对乘盛得业一交了。
药师寺末资愚昧僧英乘法师
论第五卷闻书第一
论第五卷闻书第二
第六十四日(自又契经说异生善染至而识类别实有八种)
读师云。此证事。善无记心位恒带我执边。正证欤。将亦六识施等不亡相边正证欤。
私云。读师被申所存。经中。善无记心位恒带我执说。第七恒带我执云证欤。又六识善心位施等不亡相。若第七我执不能亡相之义云证欤。
延公云。如何样。证意深。漏俱之根源成。此证出来欤。随下瑜伽说引。相缚之大纲显。广余部义破。有漏漏俱之相显了。不能亡相之重正证魂欤。恒带我执大方证分。一往欤。光胤申云。正证。恒带我执边欤。见论文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不应有(云云)此分正证分也。论判分明也。不可及劬劳欤。凡肝要经文说分齐依可有料简。而经说之分。三性心之时恒带我执云也。理证习广以理显其相故。恒带我执由释时。不能亡相之重显。是则有恒带我执之。此时广表自破他。有漏义成欤。读师云。此事先年修南院讲问谈义。(由执我故)于东院御沙汰时。专庆唯识论之我不成证。光胤申。只恒带我执第七云为证欤申。凡既云我不成证。只我执不可成云证也。有漏不成证。有漏义漏俱义申。不云尔。但摄论与唯识论。我不成证之姿聊异欤。摄论。施等不亡相边正证样见欤。自谓我能修行施等文。聊异唯识之说相欤。不限此证。不共证姿两论异也。于唯识论光胤申通欤。
私云。此事一旦难决。由执我故论义。可有落居。凡修南院讲问之时。灯释付。摄论证姿。遂不落居止了。此时光胤暗推之子细。今慥往事可申谈东院之由存处。兔角打打过后悔千万也。恋慕之泪。摄论自谓我能修行施等。第六我执也。第六我执善心间起。施等位动施等能行思。不亡三轮相。第七内识随遂故也。是摄论我不成证也。疏摄论付二释作。第六我释正。自谓我能修行施等之文付二释事也。此通入释文料简下也。
读师云。六识善心中不能亡相。第七内我。第六我执起执我故。六识善心自识我执被染不亡相欤。得亦必缚迄。依第七识六识施等不亡相欤。延公云。第七漏俱之本源也。直依第七识施等不亡相谈事。尤可然欤。
私云。直依第七识云意。依第七内我随遂。六识善无记心中我能行施等云谓。但此事能能可有料简欤。有漏义诚第七漏俱之力也。三轮之相。有漏之义。今一重事欤。第六识被引正可有此过失欤。无左右不可治定。
一。不能亡相之相三轮相面面被申。光胤申云。相谓相状。杂染相状通三性故(云云)无左右三轮之相。不可治定。凡灯相缚相三相出。相分相一有漏相二六度相三但施等不能亡相。打任见三轮相欤。
一。相缚事。延公云。相缚事一个条大事也。先。相分缚心名相缚也。相缚之相。相分之相欤。光胤申云。相缚之相限相分。无左样不可为治定欤。有漏相三轮相相分之相三重灯出。相分缚心名相缚也。大纲之事欤。但此事一旦当座料简也。读师云。有漏可得之相三轮相三轮相申。相分反对彼时。相分上姿带缚心。相分缚心可申。又相分缚心云。何由相分缚心。相分之处可得等相状带故缚可意得欤。
私云。一向相分皆缚心者。无漏后得智相分岂相缚耶。其相三重出事。缚有三云出之。相字相分。疏无余义相分缚心名相缚也(云云)随付之。见分缚自证可名见缚(云云)以此例推。相缚之相字相分欤。相分缚心缚三缚欤。读师被申样尔也。随论不能了达如幻事等云。可得相状缚义。依此缚不得自在故名相缚之处相分缚心(云云)明知可得相缚相缚之相字指相分欤。
私云。相缚之缚相疏释时。体便粗重无所明觉起时硬涩有分别心相分缚心名相缚也(云云)付之。有相缚可有见缚云一个问答。答。意相分之缚义胜故。且说之。见分能缚自证之所缚可有之。则第二卷。展转相望能所二缚之义。说(云云)又有漏有相则名相缚。后得有相可为相缚云问。答之云。后得作证解故(云云)付之重问云。作证解。自证作证解。可无见缚问。答之云体是惑故(云云)付之疑云。若尔善心见者可非缚(云云)答之云。有漏故一烦恼增故二有漏第八所生故三有漏末那所增故四后得无漏时能断此故五有粗重故六通三性有相缚(云云)
一。相缚相分缚心云。相缚体烦恼所知(云云)此事初心之时可有迷乱事欤。仍良遍御草。先此事最初取问答。学者迷乱遮延公云。相缚云相分。体处显烦恼所知欤。读师云。相缚体共相分也。相缚体相分。此能迷烦恼所知心相分。令缚故。能迷返烦恼所知云也。譬儿面。自迷之。抑义灯相缚多重出。有漏义多义出。委细可见之。相分之缚三重出中。相分云缚安慧义义灯。一识缚终不脱之终毕竟之义也。
一。又善无覆无记心时。等。一段事。自下上显自我执毕。当段破他宗有漏也。然诸有漏以来成己有漏也。听众云。抑此一段。第六我不成证之段欤。又六理证识缚终不脱。又善无覆以来。六理证之外成有漏欤。读师云。我不成证之段也。疏云而内恒执我之下也。于中有三。一显自我执。二破他宗。三成己有漏(云云)又善无覆等者第二段也。然诸有漏以来第三段也。证有此识理趣甚多等者。总六理证之结文也。
一。去来缘缚理非有故事。读师云。去来烦恼被缘缚样返返不审也。何缘缚。疏去来烦恼被发故云缘故(云云)被发样不意得。光胤申云。过去缘常事被缘云欤。未来缘时被缚样不审也。未来未起之法也。未起之法何可被缚。变似我法前后起缘发八识缘彼熏习(云云)大乘之前去来缘缚事欤。但变似我法之前后缘发者。内生惑也。前后起缘发八识种子熏习。遂我法分别之染浊遍在故。五八识染浊。自识善无记染也。付中过去缘自识前念心缘时。过去缘熏种子。一义意。通。相分熏本质种熏。过去起法我法之气力种子出来。过去起法又后时起时。可得有漏相状现也。萨婆多去来缘缚大乘之性相虽可相替。事之风情如此可存欤。种子虽不立。去来体性。有此染浊欤。读师云。去来之体性无作用不可有缘缚之义。缘缚可作用故。延公云。萨婆多生藏之位有取果之用习。未来现在可缘缚欤。光胤申云。其分欤。
一。非由他惑成有漏故事。疏生起之救。无学之身自身虽无烦恼。现在他人之缘缚故。有漏义成(云云)付之此文起。
一。彼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事。读师云。此破意有漏种子有漏付由来破之也。有漏种子熏时。此种善无记之种子。当念能熏善无记心。被熏时烦恼俱义。依何成有漏耶。为言。大乘第七烦恼故此义成也。
一。延公云。新熏种子尔也。法尔种子无可依能熏之义。法尔有漏义可成欤。读师云。先新熏种子付难也。延公云。此师新熏师欤。光胤申云。经部师破文也。于经部破新熏师欤。
一。非由漏心彼成有漏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事。
私云。依现行烦恼成有漏义。依烦恼种子成有漏义何无。总不审之事欤。
光胤申云。善无记种子与烦恼现行俱生俱灭。依漏种成有漏义。依烦恼现行成有漏义无耶。良明房被申哉。读师无殊成败。
一。勿学无漏心事。道勿学之学无学付。意无学云事欤。疏不见。总不审也。无学无漏心烦恼种子俱义曾故。延公良公云。有学位烦恼俱种子。至无学位故云尔欤。
一。无记业事。延公云。无记业不觉。读师云。无记业何引烦恼义。光胤申云。无记业漏发云。善恶二业发业之惑被引故云漏发。无记业无感果之义故。非发业惑所引欤。此分面面被治定了。
一。互相增益事。发业惑八之沙汰常事也。漏随顺之沙汰出来常事也。无殊事。
一。延公云。所缘缚与相缚差别事。古沙汰。如何差别耶。光胤申云。所缘缚通本质影像。相缚限相分见。延公云。古所缘法执通。相缚限烦恼见。
第六十五日(自如是已说第二能变至非一生灭无相违过)
读师云。第三能变以九行颂九门明之。中间之五颂。非别所明。付相应门重明所相应法体。初遍行触等等之五颂也。正所明四行颂也。释论释之时。总为三段明之。第一能变差别门。第二自性门。第三行相门。第四三性门。此四门为一段明之。初一行之颂也。次心所相应门。第六三受门。此二门为一段明之。次六颂也。次第七依止门。第八俱转门。第九起灭门。此三门为一段明之。后二颂也。光胤申云。能变差别门初二能变。读师云。次中思量之次字可训欤。可训欤。光胤申云。申。次第简次。物相继云事欤。次第列时。
一。根五义事。先依义有二义(云云)读师云。依眼处所识云事不审也。心法在此在彼欤。读师云。抑心法依身之内物欤外欤。光胤申云。宗家问答欤(说教忘却)缘远境时。心远往境处欤。不审释之事觉也。琳舜房云。望本质说之灯释欤。其大方心法无在此在彼事也。其外欤。光胤申云。根发义者。依根变异。识变异时事欤。变异义何必可发耶。读师云。根被发姿变异时。分明显欤。仍殊被发欤。读师云。助义不心得。识合根根令有损益义助云欤。此二个条不审。先此识助根也。何云根之根义耶。是一。次令有损。何云助耶。是一。光胤申云。为显与根亲义立此义为根义欤。识被助义也。次助者损益。依识根义云助欤。诚付字不审。读师云。如根之义者。俱有情数义也(云云)光胤申云。俱有情数义别此云根义不审也。存寄根识转一境义取。而所缘境简义分明也。所缘境识同境义故。
私云。属义取种子随逐义也。依义有二义上注依注依眼处所转义也。第七转依声也。一义依有眼得有识义也。此第三转之具声也。可见疏。
读师云。此五义于。后二义识义申。何云根义耶。根义云。根识成立义也。而后二返由识根分也。光胤申云。根亲义立。根为识为所依义自成立欤。肝要。女根义尚易知。助义不审。其意得。世间在家仁归依僧信仰。此檀那归依僧申。兔角我身任僧人。僧也。延公云。总先五义识五义见。光胤申云。诚识上沙汰。成根义也。举能依义所依义显。
一。虽六识身皆依意转等文事。通伏难文也。读师云。六识依各二依。各前念等无间。意五根第七。何第六独表前灭意立意名。前五识名依意立耶。从所依立名样一相事。俱依前灭意意识独依意得名不意得云难也。答此难文。然随不共立意识名也。自元依不共依立名时。五识不共依五根。依五根立名。意识不共依第七。依第七意根立意识名也。意识名依前灭意立名。等无间意六识各。非不共依故。为言。
一。等无间意共依欤。不共依欤。读师云。共依欤。六识皆依等无间意故。光胤申云。六识通依一个等无间意可尔。六识各依自识等无间意故无共义。眼识依眼识前灭意。不依耳识前灭意。故不共依义欤。读师云。诚此一门。虽然忽不共依难申。延公云。一识前可有二个不共依欤。不可然(云云)
私云。被申样忽不共依不可申。虽然不共依义作被作分。一应义理申也。所依今立六识名不共依云。近相顺种子随逐。此二义疏出。六识不共依(五根第七)皆各望能依时具此义。一识依他识不共门。不共义作。若不尔第七染净依之时。五识第七为依。五根又第六五俱之时依他欤。有义事也。一义意。以此近而顺生义种子随逐。此二义可意得欤。可见疏。
以上然随不共立意识名之一解也。
一。或唯依意故名意识事。此一解也。五识依意色二依。意识二依共意也。故异五识云意识也。光胤申云。此解意识得名取加前灭意欤。读师云尔也。
一。心识得名心意非例事。此文通伏难文也。伏难云。七八亦唯如第六依意则七八意也。或七依心八依意。何第八名意识。第七不名心识耶。为言。答此伏难文也。读师云。此文意。今从所依立名。六识得名。五识名眼耳等。不表意名。第六意识云表意名。故付之问答来也。七八名自元从所依名立事上。例不可疑之。为言。又面面料简云。此文心意识配六七八通。今三中识名辨也。心意二名举不可为例。为言。延公云。此料简设识申事也。心意二名相例子细。何不为例耶。光胤申云。此文心意识相对。泛尔非例意得时。疑未遣过。心意二名付。若从所依第六名意识。七八从所依可名心意识云疑。泛尔识事也。非心意事云分意得。自元令例疑事故。只心意非例云分。焉被答耶。肝要。六识名从所依得名。七八自元从所依立名事。从所依立名例。更非例之时能被答也。仍论文意付。辨六识得名。七八心意非例云事也可存也。上句六加。下句七八加可意得欤。泛尔心意识识事也非心得云意。其故上注样。心意名若从所依名。可为识之例故也。院主云。问词云。泛尔心意识相例分闻。若尔辨识得名之答。觉也。光胤申云。问词应名心识或名意识云。泛尔应名心或名意。皆识词加。若泛尔心意识相例之分。何心意之处加识字耶。返光胤申润色也。所诠下识字分非所疑。上心意识相例也。若只心意识分。假心意之处识字加。疏七八付当体立名。六识间断从所依立名事有问答。此事追而周披疏等可决之。
一。或名色识以来。随境立名事也。
一。顺识义故事。读师云。了别名识。而了别申何了别。境了顺云欤。
一。色等五识唯了色等文事。伏难答文也。五识所缘法也。第六亦了色等。何五不名法识。第六不名色识耶。为言。答之文也。意云。五各了色声等故。所缘故。各色等之识云也。意识通缘一切法故。各所缘色目立立名。各可有无尽过。故总云法也。为言。
一。或能了别法事。了别法(一释。别法释也。)或了别法(一释。别识释。)两训。读师云。或能了别法者别解也。上了一切法之释不简通别法处立法识名。此别法处。立名。别法处者极略极迥等五种色也。
私云。别法别识二释。别法者别之法处也。第六了此别法处。故名法识。为言。了别法云训意也。次别识释。疏或彼法处六能了别独名意识。即了别言唯在见分(云云)意云。法识名意识名法识。为言。此释不意得。随疏亦有此义然不共名别觉本义故云。别法之释正释也见。
庄严论说如来五根等文事。读师云。此文五境互用之证文也。抑今且依粗显同类境说之会释。互用门之会释也。今所明付无要须先此文引。随境立名时为显有相滥义也。五境六境通屈论非今所明。但上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付缘一切境此文狭故如此会释也。
私云。读师次会释也申。
一。诸根互用事。初地·八地·佛地三释此下。此言本义之释可有料简事也。此下成事智真如缘否西方二解。
一。佛地经说事。读师云。八万四千心行事。披六帖名目可决之。事也。疏。
私云。成事智三业化事。身化三。语化三意化四也。疏列之。此下业果根门不可化云瑜伽文引。下第十卷依二乘云尔非佛。佛通化之。或佛化似化也。无胜用云二释。又领受意化四化出。一向记·分别记·通问记·默置记也。秘委释之。可见之。默置记非不设言。不设答云默也(此问不意得之由也)词。
一。然六转识所依所缘粗显极成故此不说事(古样本颂不说欤长行不说欤云云无余义本颂事疏见。此寻返返勿论也。导。后疏见。前随义便下也。长行中不说事也。云一释。可见之。)读师云。了境之境所缘。自性行相门也。所缘门。仍云不说也(此事光胤申出)次所依不说可有子细。不说者不共依也。说依止根本识故。良明房云。五识所依诚可粗显第六不共依第七也。何云粗显耶。读师云。第六有依云事。诸论说之。大乘师极成。粗显极成二之中。极成不说欤。评定曰。极成大小极成。六识所依大小共存故。读师云。第七如何极成耶。重评定曰。第七取定诚尔也。光胤申云。五识合明故。五识之边粗显极成。第六依少分。别不依之欤。五识不说。第六说之样故。假令五识第六诸门各别不说之。是常事也。其又如何样微细依不说不叶事。分别可说。初能变不说所依门可意得。必非可说之事。必从多分不说意得无过欤。粗显极成云。五识所依事欤(一旦暗推也)
一。前随义便已说所依此所缘境义便当说事(此说又无余义长行之说也。)
私云。粗显极成。一门虽不说之。何以事理不说之耶。粗显极成。一向置之返不审也。此疑故此文起欤。此疑意释论何不说之耶。云事也。
显轮集云。轮云。此文通妨。第二能变本颂虽不说受俱门。释论则明受俱门。第三能变所依所缘设本颂虽不说之。释论何不说之耶云难也。通此妨此文生(云云)
读师云。前随义便已说所依者。第四卷之依段辨八识所依也(云云)私云。此所缘境义便当说者。疏云。谓次下引云。眼识云何则是说也(云云)此文次下如契经说。乃至。如前已说事欤余仿□也。此说申事。第七卷四缘义段所缘处让存也。此文分以下各各也。随显轮集。疏宗明唯识故不明说文牒。此文通妨也。妨云。所依义便说。五识四种依立。第六二依立。委细明之。今所缘义便说。眼识云何之分略指不广说。何略广不同耶。为言。此妨故。所缘略略说。存唯识故也。为言。(以上守千释取意载之)
私云。宗明唯识故略明云事。返返不意得由也。所缘广说。可背唯识样。若尔第八识所缘广分别背唯识耶。
一。疏又解前文。非明颂无。我长行中以粗显故不别说事。
私云。粗显极成故此不说。长行不说事也云一释也。
一。次言了境为性相者双显六识。乃至。为行相故事。读师云。疏如前第七性相中解云。让思量为性相之处。其处疏。正思量显行相。自证思量体故云思量(云云)让彼上。了境见分行相也。自性云了境。了境体故意得。光胤申云。思量为性相。思量我之思量故。自证分不作我之思量故。思量之体性分释之。了境见分境缘了境云。自证又缘见分。只同事也。何直不云了境耶。随论见分所了文释下。疏了者则通自性。乃至。缘见为境。是故总言了境为性相(云云)其旨分明也。明知思量为性相。了境直指自性欤。琳舜房云。何让第七自性行相门。光胤申云。大纲事让欤。延公云。论文治了境自性也。行相又用了境(云云)根本自性事见。
私云。了者了别义。了别行相也。行相见分事也。仍能能寻。了境又正见分事欤觉。
读师云。疏又解不须分别乃至。行相是用故之释。分明了境又限见分。自证分之了境。只识自性。了境之体云尔样见。所诠二释欤(云云)此分治定了。
一。不共所依事简余根。未转依位简转依缘一切。见分所了简自证分缘见分。三重简也。经此意依眼根了别诸色云。依缘说也。为言。
一。余所依了如前已说事。疏释云。余依者。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也。如第四卷解(所依如前已说也)若依境立名。如次前说(云云)此依境立名如前已说。今出为何。为眼识云何之经文事。何要须出之哉不审也。就中余所依摄(显轮集论疏同以境为所依也(云云)此释不审也。)了如前已说不可摄。上见分所了。争下了摄耶。次事欤。返返不审也。次了者自证分。如前第二卷解(云云)所缘之如说已说也(第二卷四段欤)若自在五识见分境。如次前说(云云)若得自在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指欤。此爰明事要须。了如前已说二。自证缘见第二卷说。自在位见分缘余境次前说(云云)光胤申云。如前已说之道。第四未尽也。第四第二欤。
一。三性门事。第八识三性门。心王心所说毕后说之。第二能变同之。第三能变说心王毕有三性门。心所下说之。此差别疏释时二释。初释前显心心所法乃至令相互照(云云)意云。初能变时心心所法其性必同云事显故。心所相应门后说三性门第三能变时从心王之性心所其性必定。由显。心所相应门上说三性门(云云)疏此聚亦尔此意欤。暗推也。广可见人师释。显论集一聚定同无一心中有二性故(云云)非释也征释在之略之。第二释又彼诸法不定通三性乃至异论端故(云云)意云。初二能变心王心所其性必同也。故王所说毕后有三性门。第三能变心王通三性。心所不尔。善位心所限善。烦恼限染污性故。心心所相应之后说三性门。若如初二能变说之。王所之性如初二能变意得恐。显轮集云。唯善等名不必通。此心王通故不后辨(云云)一段长。大切也可见之。
一。此世他世作益损样事。读师云。善心起作善业时。身有劳损。不善心起作不善业时。身有活计顺益义。仍善损此世。不善此世益云疑。此事秘释也。秘释不意得被读上之读师云。先秘有善恶名称事也。假令作善人世间崇敬之故。身虽有辛劳。名称之分益。作恶人。诸人此诽谤之故。身虽有活计。名称分云损见。此益损云事。次又于他处而有益损释事。善事于他益。恶事于他有损。仍益损自。此文不审也。次破悭长贪事。此何益损云耶。就中而言破悭处有长贪见。此事亦不审也。破悭长贪大水火。何破悭之故长贪耶。光胤申云。破悭之故。长贪欤。则第四卷种子依之处。疏如意论师事出。王始崇微之破悭施施故富裕也。王嫉富裕令论义。此与耻辱。此事能事证欤。延公云。而字字欤。必样不可意得(云云)
光胤申云。于他处有益损云事尔也。此世他世益损见替自他事。故起烦恼之时。嗔烦恼性此世损。他世之损。自也。读师云。尔也(云云)私云。善有十三。不善十二。无记十四事可秘释可见之。五识曰无记中具三除变化。又五识随转发业事(可见疏秘)
一。若与信等十一相应等文事。延公云。性相门思心所之能也。今释样。信等贪等之力欤。此事古论义也(云云)读师云。三性□非思也。正善不善作事。信等贪等之力欤。譬造作时之奉行思也。番匠信等贪等欤。光胤申云。驱入三性分位相应力大不可混乱事欤。
一。三性俱不俱二师事。私云。初师五识唯一刹那师欤。将亦多刹那欤。又五识俱转欤不俱欤事。私云。秘云(有义六识三性不俱下也)准瑜伽释家。总有三义。一五识唯一刹那。而五识不俱转。二五识唯一刹那。五识俱转。三五识多刹那。而五识俱转。此三师共不许五识三性俱转(云云)于此三师。今论有义六识三性不俱云初师。当何耶事。有义正义。问答。有义第二师也。正义初师也。互诤文理。秘一段必可见之。
一。今论三性不俱初师。定中闻声说欤不许欤。又虽许意识不闻声耳识闻欤。否事。可沙汰之。
一。疏定中闻声非识所诤事。初释欤。私云。初师定中闻声不许见。少乘出定闻欤。推量也。
一。定心可然散位无故事。第二释欤。此释许定中闻声欤。定中闻声许。必定先无记。耳识。善。定意也。二性可俱转欤。此意识耳识同缘欤否。沙汰。虽不同体二性可俱转故。依之定中闻声许。二性俱转勿论故。定心可然云欤。虽然三性不俱今诤。散位事也。散位不诤此位也。一向暗推以记之。不可为定量。
一。同外门转互相违故。三性六识不俱转由也。读师云。同外门转互相违故。五识于三性不可俱转由也。五识必意识开导引以来。五识与意识三性不可俱转由也(云云)
私云。五识必由意识导引之下。疏显五识三性所由(云云)五识必由等之文。犹五识三性不俱之由也。总六识三性不俱。读师说遂虽可尔。正当文事也。
一。转识一时之一时言事。私云。初师多念说一时也。其多念云相续多念也。一心之例以可知之。
第六十六日(自有义六识三性容俱至由此五位种类差别)
读师云。容俱之容字事。非恒时三性俱转时。容有三性俱转事显容也(云云)此容同据容有时也容意欤。聊相替欤。据容之容一向道理。事显容也。此实许俱转(云云)
私云。非恒时之俱转容。大略同事欤。
一。三性俱转论义沙汰出来。读师云。常义三性俱转之样善不善二性分。同学抄出之。三性具样不云欤。光胤申云。无记香等云。三性具出之。论义略不举之欤。读师云。尔也(云云)读师云。抑问题善意识能引起不善五识。性类门能所引欤否事。去来沙汰欤。性类门能所引云。善性为不善性。可为能所引耶云事也(其返返不审也。)何分善性必为不善可为能引物故。善不善俱起可有此义耶云事也。肝要只善意识不善五识可俱起耶云程事也。申出能所引之事。聊有子细欤。良明房五师云。三性俱转之同学抄义。不善耳识起位。善眼识不灭。与耳识不善俱起能引意识与耳识同性。不善性也。此时无记香境强来时。鼻识起无记性也。此时又意识与鼻识同性。无记也。善不善眼耳识同时转故。五识中三性并能引意识无记性也。为言。或一义意。善眼识意识同时转位不善耳识生。前善眼识间断无记香境现时。无记鼻识起意识无记性位。前间断善眼识又起。意识无记耳识不善鼻识无记心俱也云一义。此义能引善不善不可俱转云义欤。善眼识间断。意识无记位。善眼识现起也。光胤申云。不善耳识起位间断善眼识又起时。更新又五心次第转欤。假令率尔眼识。别起五心起至等流心。又返善性欤。其时意识又不成善性。善染初起由意识染净门故。时不善耳识犹相续。善不善能所引俱转。将亦等流眼识间断又起时。新不起前起五心。等流眼识又还起欤。其不审也。始起心不经别起五心。初等流五识初起事。返返未曾有也。进退不审也。读师此事不审(云云)
一。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事。光胤申云。此文释。念多少欤识多少欤二释也。于念多少。等流多率尔少。率尔多等流少二门。三性俱转义以二门谈之。等流多率尔少常论义。申三性俱转之姿也。肝要率尔多等流少见样不审也。良明房云。多率尔前后欤。光胤申云。论义也。前后之由答也。良公云。多率尔无要须事欤。光胤申云。多率尔心之间。耳识一率尔心起至等流心时。有三性俱转之义。故率尔多等流少欤。
读师云。率尔多等流少之时。有三性俱转义云事不审也。率尔无记与等流之善俱转也。无三性俱转之义哉。光胤申云。诚尔也。
一。前所设难于此唐捐事。私云。能引意识应通三性云难唐损欤。
一。故瑜伽说若遇声缘从定起者等文事。目连尊者入无处有处定闻象哮吼猿猴戏声出定见。萨婆多出毕闻声。大乘闻声毕出定(云云)从定起者起者三释。可见疏。猕猴池多处(云云)
一。非唯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事。读师云。瑜伽非即彼定(云云)今论改则为唯欤。此事姿也。即定心不缘声境云文。唯字置时。又定心必缘声境见。既义道大水火事。词改难思欤。初师不嘲之耶。但初师咎目□无申斐欤。设定心虽不缘声境。定中耳识许。无记善心可俱转。勿论欤。后师本意成也。又延公云。唯字加意识。乃能点事欤。将亦同缘不显欤。光胤申云。唯字。乃能无用也。
延公云。左样不读闻。光胤申云。不读闻也。读师云。抑即改唯事。诚姿样欤。随初师定左样不可意得欤。大自由之义欤。一往觉也。但有子细。其故。若不尔者以下。耳意可同缘之由责成也(定中闻声之时。第六同缘欤事。第四卷俱有依段欤论义。)肝要第六定心不缘声境不可出定。不领受声故。为言。此理极成。非唯彼定之唯字不可咎欤。此意押加唯字也。
私云。领声定出。不领受之争出耶。诚可尔之证诚也。目连尊者者自可出定时分。虽不领受声可出定欤。小乘申。都难测事欤。大旨闻声故出定见。
读师云。仙人意嫌事也(云云)其别人身物事。身觉出定事。出定时分到时出定。身之秽觉观三国众生欤。
私云。定中大乘率尔寻求二心起欤。耳识率尔心定意善心之上。率尔寻求二心起欤。若有希望之希望则寻求心事欤。
一。杂集论说等引位中五识无者依多分说事。
私云。此文疏云。非集论本文。是师子觉义(云云)
读师云。不异定故之论义。云彼虽非证。此文释疏文也。私云。风度难勘能得分也。
私云。多分有二义。多识多人也。五识中云唯起耳识(身识二释也起之释正欤。)人中唯不动罗汉起之道。
光胤申云。不动罗汉云事。子细何事哉。返返不审也。只目连尊者不动罗汉云尔欤。其未尽也。定中闻声何限目连耶。读师无殊成败。
私云。此二师五识三性俱转欤否诤欤。六识之三性俱转之诤欤。有义六识三性不俱。有义六识三性容俱云。六识三性俱转诤见。下若五识中三性俱转意随偏注与彼性同文。五识三性俱转成。意识随五识随一见所诠五识三性俱转成毕。自六识三性俱转。限根源事也。疏等流多率尔少作俱转申。疏文相先五识三性俱转成。第六随所引五识性转变事申也。正三性同时作立五识也。同学抄三性俱转论义。能所引门善不善别疑。称之论义也。二师诤论今一重色副论欤。一旦为后学研心任笔记之实遂归一欤。注○训欤。叶今义欤。
一。无偏注者便无记性事。五识境虽无偏注。何必意识无记可依境缘事也。假令眼识耳识同时起。善不善二性相并时。眼耳二境虽无偏注。意识五尘法处境缘时。□何依事善不善性事耶。
一。此心所遍行等一颂事。此者六转识欤。此六转识释此言也。
一。恒依心起等三义事。疏委细释之。肝要初二义未简心王。第三系属义简心王也。三义以简法显义事。疏五解。可见之。读师云。第三义正心所义□。初二义不简心王。偏第三义立云不审欤。但其又可未尽。心所之外系属心王法欤。故初二义立下不可满足。光胤申云。疏云如属我物立我所名之下也。何故相应唯说遍行等属心。不说属于爱等耶。为答此问。因解第二行相门(云云)此文系属义不满足。遂以行相可究竟见。若尔立义时何加行相不立四义耶。读师云。系属义依不满足非解第二行相门。心所系属心。心王不系爱等之样难知。故为释显系属之义行第二行相也。系属心样取总别二相事能显也。系属义未尽故别义立。何立四义耶。光胤申云。心所之所字何义耶。读师云。所属所欤。心所也。如云我所。我之所故。
一。模(或闻书(云云)延公云。莫胡反。无返欤。但五音相返也。)读师云。显禅房申云云人。作模读延公云。京能禅僧下向之时相寻。模读申。读师云。字。肝要读付读事。有覆之覆。事欤。时时也。读付本也。
一。填读师填彩(云云)或闻书慎(云云)
一。所未了相之所未了者。心王所未了(云云)
一。读师云。故观识房长恩房僧都论义时。观识房作意了此所未了相读时。长恩房又例事承申。听闻良识房得业。此所未了相尤□文训被嫌事。返返不意得申(云云)推东院之说也。此长恩房嫌意趣。遂不知之(云云)延公样被闻及子细。延公云。其事也此所未了相读事也疑长恩房被申由。良英物语(云云)光胤申云。此读样返返不意得。心所总相取事遂此文不闻不说耶。此字□心所之总相取事显委曲也。此表心所亦缘总相。其旨分明也。读师云。诚尔也。此所未了相。遂心所亦缘总相不闻。返返不审事也(云云)延公云。范缘僧正御房关东御下向之时。于粗岛论训读之事望申时。道论御随身被通时。片假名道论本欤。左样之本此所未了相欤(云云)
一。中边欲亦能了可乐事相等文。亦字心所缘总相事显欤。读师被申。
一。由此于境起善染等事。读师云。别相限遍行别境欤。通善染心所欤事。古沙汰。此文善染心所别相有不见(云云)延公云。古沙汰也。无左右事(云云)光胤申云。由此于境之境。总相欤通别相欤。
一。名义无异事。总名总义事也。别名别义异故。今文意。
一。唯善心中事。读师云。唯善心中可读欤。□第六卷之唯善心俱意欤。此样心声清读。
一。唯是烦恼等流性故事。私云。等流性者其流类云事也。同类被引义。非前后彼等流(云云)
一。于善染等皆不定故事。私云。等言等界义不定也(当段样等言无异义欤。但料简。)良明房云。下第七卷二释也。今于善染等又可尔哉。
光胤申云。下第七卷次文。非如触等非如欲等(云云)故及二释欤。今段无非如触等之词。故不及异释欤。可寻之。
一。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事。私云。此文尚以会五位文也。染四皆无云二位不开故。四一切具差别五位故。云五位不开六位也。为言。
一。时俱差别事。时见他。俱见自也。时者通一切心义也。俱云自类法并起也。地二义。一三界九地。二有寻有伺等三地也。后义为胜。不尔轻安无地义故。又染四皆无以种类从多分说也。无明贪具地一切。八大随惑通地及俱。皆尔。仍总论云尔。就之不审。何善唯有一三界九地之释存。轻安虽无地义从多分说不云。有寻等三地之释正释存耶。抑疏非皆通地之非之字不审也。
以上。
天文六年丁酉十一月十二日书写之讫。以此微功备上生内院恩所得脱惠解开发令法久住利益有情之胜因耳。
对长基得业一交了。
药师寺末叶愚昧之僧英乘
论第五卷闻书第二
论第五卷闻书第三
第六十七日(自此六转识易脱不定至尚名为忧况余轻者)
私云。易脱者间断转变义也。不定者欣戚舍行互起义(云云)良明房云。欣戚舍受之欣行戚行欤。读云。不尔。乐苦云尔也(云云)
一。皆容与之皆字事。读师云。亘六识一一皆也(云云)
一。根受差别事。疏云。增上出世名根故局。领纳属己名受故通(云云)
一。适悦逼迫配释。身心样事。疏二释见可见之。当座评定二释治定。读师云。适配身悦配心逼配身迫配心释付字义不意得。但有子细欤。若又付字义虽无殊差别。且约束如此配释欤。法文废立多当座约束配释付义道见之事多。延公云。适字读欤。身适义欤。
一。皆领顺违非二相故事。皆字事色色有评定。光胤申云。此皆字不可及劬劳。只上皆容之皆同事欤。亘六识一一皆也。此分治定毕。院主云。皆领顺违非二相故六识事欤。样心王可取顺违别相见。延公云。古沙汰也。今取样申成样(云云)读师云。只一聚心心所所取不分大样申事欤。真实其领纳寻受欤。又令心等起欢戚舍相之分欤(云云)(古闻书可见之。下领顺境相受心所事也上皆领顺违定可心王。)
一。如是三受或各分二事。光胤申云。身受者依身起受故云尔欤。将又起受必虽不依身五识色根为所依故大方五识受云身受意识心为依故。意识受云心受欤。读师云。只五识色根为所依意识心为所依故云尔欤。
此不审适悦身心付悦身云事限觉受门欤否不审也。
光胤申云。五根身根正能生觉受物也。余四根同聚故能生觉受正觉受生义欤。今五识触境生苦乐受能生觉受之时事欤。又虽非觉受门譬眼识缘可爱色尘起乐受事欤。此时身生觉受事更也。只凡可爱色境缘欤。其时正苦乐受起不审也(一旦假难也)
私云。若觉受门时不生苦乐受苦乐受可限身识现起时欤。又余四识不起之欤。
读师云。无被申旨。光胤申云。抑地狱等之恶趣起苦受皆触打迫等缘也。人天起五识苦定遇打迫等缘时。时五识苦起事不审也。以苦思乐身根触顺益境时起。只泛尔眼识缘可爱境时虽转欣行舍受忽乐受起不审也。此事一且假难也。曾不可为定量。
一。苦受亦由无漏起故事。私云。疏二释。初释忧根苦根俱无漏引无漏被引皆通无漏故苦受亦由苦受通忧受三受门故初释意欤。苦受摄忧受受门广根门狭故秘释受宽根狭之意三受苦乐摄忧喜常事也。二十二根门五受根开立置废立。故苦乐不摄忧喜仍狭也。今苦受亦由无漏起故云苦受三受门非根门故广摄忧也。为言。第二释苦受亦由之苦受限苦受不通忧受五十七卷于二十二根分别三断苦根通非所断(云云)今论此文受苦受通无漏(云云)本论文二十二根废立故苦受亦由之苦受苦根狭限苦不通忧。为言。限苦根由多道理立有学无学身苦根无漏被引事出无学位不可起忧根。忧根离欲舍故。又后得智无漏被引五识起精进等。修行时苦根相应。既五识迫受也。岂非苦耶。既无漏后得智被引故假名无漏。此第二释引无漏边不取无漏被引边说无漏也。苦受亦由无漏起故所引义也。忧根引无漏勿论也。于无上法思慕愁戚求欲证故○其旨分明也。又第七卷正未知当知根释。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云为未知当知根体。虽然今非无漏引生。又忧根第六受故无漏不俱转。第六一识中无漏忧根不可俱起故苦根五识俱故第六无漏俱转也。疏不俱起故者第六忧相应受故无漏第六不可俱起云意也。依此子细非无漏欤。私云。第二定出苦时忧根例难释伽抄释付忧根无漏被引苦根同无漏名云事第五卷疏。东院被仰之由良忍房物语。今疏(又三皆通云下)忧根苦根皆能引无漏无漏所引皆通无漏之释事也。此初释也。第二释虽引无漏无漏(云云)若尔忧根漏无漏未定可依二释邪正不断正否。无左右难决欤。初释通。伽抄释不审也。听众不审云。苦受无漏被引代受苦常出忧根通无漏云何时事。光胤申云。可随所化众生起逼迫受事可有轻重。随其代样可有代受苦又可有代受忧欤。
以下沙汰上。忌却不记之出直。
私云。领顺境相下也。问。身识一时领顺违境何受相应。答。传有二释。一云。无有一时能领二境故随一俱二云。即一时中能领二境境俱至故随其胜境。但一受俱如五俱意随何境胜而受俱故此亦应尔(云云)此文转顺违境时事也。此领顺境相适悦身心○等文释下也。以之推苦乐受起事。身识缘触尘境遇打迫等之缘时见。不尔何强限身识问答耶。此样。适悦身心。悦身云触身根摩安时事欤见。眼识耳识泛尔取可爱色声心身悦。思正适悦。
读师云。悦身者何样悦耶。身心物也。长养云悦身欤。打损迫身悦身云长养令身肥事欤。光胤申云。正虽不打迫摩安常悦至极时心故身安稳事。又违境正身打损事。心时衰损依身事。此等定悦身之内。若又正何限打迫等欤如何。
此等入门意得持事也。虽似假令勿论此等入门领解人。仍记之。
秘云(领顺境相之下也)问意有五受。何意合之。答。喜乐忧苦欢戚相似。故合为三(云云)私云。此问答五受三受合事也。又云。若尔何不言喜忧舍。答。以轻从重以狭从宽乐苦通多地识故(云云)私云。此问答立三受时不云喜忧云苦乐由云也。抑轻重差异意得。宽狭如何。读师云。宽狭之由乐等。通多地识故(云云)此由如何。光胤申云。通多地识故欤。意云。喜第二禅地。乐通第三禅地忧限欲界苦初禅。粗重残故欤。读师云。烦恼分尔也。又识多少欤。喜限第六识乐通六识忧限第六苦通六识正义故。仍多地识训欤。
一。或各分三事见修非三断通样事。第六卷义别段末若尔意喜乐舍下疏今疏引合十四一分十二一分付通三断样可知。所诠五受根十四十二中。取合见三断通也。就其道见所断处七色命。修所断处信等善法注。此事人事也。此不审处疏释文欤。今五受门三断。七色命信等善法论见断修断处付不审也。论见所断修所断五受根事欤。重而可决之。此事卒尔之间定误分。追而可纠之。
一。或总分四谓善不善等一段事。此二个四也。或总分四为一个。容各分四为一个也。总五受增减分别门四段。二个之二两之三二之三一之五也。读师云。二个之四二师为二个返返难思。只一个之四二师。余废立不一准(云云)
一。此二师总分四各分四二师。无子细。但如此总各废立由。其由肝要可为二师阶级欤。就其古二义。一云。初师不许五识有覆苦受师。第二师许之师也。此二师则又意地苦许不许二师也。初师不许后师许之(以上二义)一义只意地苦二师也。付之疑云。意地苦下二师。何爰又举之耶。可繁重。为言。此疑下正意地苦诤也。此二师出来。总分四各分四差别也。仍所。向异欤。非繁重。五识有覆苦受之诤论文不见事也。更非诤(云云)或总分四之道不一一皆具四性(云云)此道以有覆苦受诤通。道欤。
延公云。此二师古样五识有覆苦受论二师也见。不然无差别。但初师或总分四义分明不述之事疑。但以第二师能破可知之见。
私云。古闻书如此沙汰。第二师频有覆苦受劬身释。尤推之此重二师论欤见。
光胤申云。此二师有覆苦受诤云义意初师不许五识有覆苦受又不许意地苦。忧根正释意不通无记故四性之中有覆性苦根不相应云师也。尔总三受四性分时有覆边阙总分四义。如何意得耶。读师云。肝要被申样此重难义事也(云云)延公良公云。此难义故总分四不云各分四欤。光胤申云。假令各分四云分别俱生之惑分六识各别见四性三受论总分四。左样见一一四性之三受有所阙故只总相何识。又分别俱生之惑不分别总四性三受见故云总分四欤。假令此师不许意地苦故五识四性迫受相应必苦受也。意识相应必忧受也。如此不同总分四也。不尔总分四有覆苦受。总分三。何云四耶。
私云。此事一往为研寻申了。实如初师许有覆苦受。何难义不云各分四耶。各分四不可有违乱故不许意地苦故五识意识分相应见时忧苦痛故。总分四云事事也。自之今三受门苦摄忧故苦受云忧苦。各分四忧苦不同更。
延公云。此初师长徒义(云云)难陀师欤。总不许意地苦师安慧师也见。此事如何。
私云。假令不许意地苦师存无相违欤。
一。故无异说事。琳舜房云。此文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意得。无异说不各分四云事欤。随无异说点。
一。五识俱起任运贪痴等文事。私云。不发业者一句通五识第六欤道。痴慢爱修道烦恼一分及身边二见全是无记。不发业惑欤。除嗔唯不善故也。
私云。第二师并有覆无记苦受成。所诠此二师诤总不依五识第六有覆无覆苦受无论也。
狭五识苦受之诤不可云欤。其故先初师不许五识有覆苦虽不分明。以能破文可知之。次第六有覆心无苦。不许意地苦故。今三受门忧根苦名故。忧边有覆苦许欤。忧根善恶二性限不通无记故。忧边无有覆苦欤。
一。忧根业所感通欤不通欤事。古沙汰欤。莲长房法印非业所感(云云)业所感可通无记故欤。良明房。五师二师诤五识有覆心有无欤(云云)光胤申云。五识有覆非诤欤。若五识有覆有无诤。第六卷十烦恼三性门之时可有三师诤。既无诤。明知五识有覆非诤。有覆苦诤。延公同心毕。读师同心良公样闻毕。
私云。此二师意地苦二师云事。疏(瑜伽论说若任运生之下也。)故恶趣中意有苦受文可知之欤。私云。总五识有覆心有无非诤云事。十烦恼性类门以无二师立破可知之(此事当座料简申毕)
一。五识俱起任运贪痴彼皆容与苦根相应云。五识有覆苦成。纯苦趣中任运烦恼彼皆容与苦根相应云。意地苦成意得。
一。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之文。第六相应身边二见与三受俱义说故。意地苦证也。身边二见唯无记。忧根非无记。故自二边与苦根相应。意地苦也。五识与见不俱故。抑身边二见与苦俱云事在处何处。可云纯苦处欤。人天欤。抑人天第六忧受相应位。何身边二见起时无耶。此事不审也。
一。所与皆是有覆无记事。私云。疏云。身边二见及此相应修道不发恶行之惑(云云)疏一段引缘起经欲界个贪信所伏故有覆之文。意识有覆心引生。五识贪痴有覆也证。意识有覆心所引生五识有覆云事成毕。故知五识定有有覆以此为正应理稍通故总结云容分四等云云。既以有五识有覆容分四释。初师不许五识有覆苦故总分四显。
私云。此一段有覆苦行付。总五识有覆心之有无二师诤见。此事至第六卷可决之。
一。或总分五事。读师云。此句他相对不论于受。开五受为分五之句(云云)私云。大方如余句寄他可分五欤。此样分三之句何不出三受耶。分三句尤可有三种。
一。三受五受开合事。私云。逼悦身。苦乐。逼悦心。忧喜。无分别。苦乐。有分别。忧喜。尤重。苦乐。轻微。忧喜。以上。
三个差别以开五受欤。抑疏动苦乐勇忧喜释。论外加一故欤不尔欤可寻之。动粗重云。尤重义大旨同事欤见。尤重疏粗重释故文相之样样论之外欤。
一。不苦不乐不分二者乃至。平等转故事。私云。翻瞋忿立无嗔不忿样。如何样不苦不乐受何不开耶云疑。疏变异受诸地不定故开之见。
一。近分名喜事。良明房云。近分地唯舍受云少乘意也。大乘名喜(云云)一但悦心故事。疏云。悦身所少分不遍五根故云但悦心故见。
私云。此疏一段初二近分地喜乐名见。
一。悦身心故事。上身心喜乐之差别。今初二禅受实喜受。悦身边故名乐见。若尔喜受之处悦身义。克性差别身心差别不可取欤。
一。安静尤重无分别故事。私云。第三禅乐受真实意地乐也。而不立悦身一心故之由偏出尤重无分别故。明知悦身喜非正喜乐之由欤。
第三禅乐受可有悦身心故之义耶古寻也。
一。异熟无间有异熟生事。私云。今此异熟生业感异熟欤事古沙汰也。忧根非无记。唯善恶二性故。仍又非业感。古样闻书明匠严宽口传见。今苦忧相续。有异熟生。非业感欤。付之不审。抑生地狱中诸有情类。地狱苦忧欤。地狱第六识业火等。被逼迫起忧受时。定可异熟六识。何非业感耶。所诠此师总不许意地苦故。地狱起逼受忧也。忧不许业感。总无间等受苦时异熟六识不起欤。明匠口传不审也。但严宽被申。如何样许意地苦师意欤。其此文随转少乘。非大乘实义篇篇不审也。随显轮集。不许意地苦师安慧。忧根通无记业感法存见。
此师安慧师欤。可见安慧抄。显轮集。下别境随一起时必有余四师也(云云)苦忧相续苦五识忧第六也。
一。地狱第六舍受事。疏问答。问意。第六舍受业感也。何地狱云无舍根耶。答意。苦重故说之。舍受起别报善业所感欤不善业轻处被感。仍不说之欤。但第八舍受别事也。趣体故报主故(云云)可见之。
第六十八日(自有义通二人天中者至诸佛已断有苦事故)
私云。名忧名苦事。杂受起忧。纯受起苦欤。杂受处何不起实苦耶。其苦不恒时。人天中者恒名为忧。当若在初二静虑根本重欤。名忧名苦当名乐名喜。捺落伽中唯名为苦。当若在第三静虑近分之重欤。文相配释之事也。
一。捺落迦苦器也。那落迦受苦之假者也云事。当段疏第六卷疏。那捺不同欤。
一。若任运生一切烦恼之文上容各第四师引文。以之同师云事知。抑此文分成证欤否事沙汰。良明房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之文。一切俱生身边二见与三受俱边正证欤。琳舜房云。俱生二见事下又说俱生萨迦耶见等文事欤。今文先一切烦恼大样证欤。读师云。论说忧根非无记故下疏既言三受容皆相应故非忧受以非无记故(云云)明知若任运生之文。又说俱生之文。取合为证也。意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故此中可有俱生二见。二见性类未闻处。五十八又说俱生萨迦耶见唯无记性。无记性取定置。又忧根非无记说文引合。为意地苦证文可谓。三个文取合欤。若任运生之文。初计引。下不通一切等文意地苦证。疏文分明也。诸文取合欤。如此委细虽不被申加润色记之。读师所存此分齐也。符合愚意。
一。又瑜伽说地狱诸根余三现行定不成就乐喜忧根以彼必成现行舍故文事。此文段以外文相难知。
私云。先此文地狱二十二根八根成就三根说文也。三根之体二师之所存不同也。初师云喜乐舍三根。第二师云乐喜忧三根也。初师取舍不取忧。第二师取宽不取舍也。忧根地狱不成物入三根。许意地苦。舍地狱成就物入八根。第八舍今废立入故也。初师不取忧不许意地苦。地狱成就法也取舍今废立依六识容舍明之故。第八舍所明之外故。二师得文得文互通何第二师无左右为证耶云疑。推之肝要。今文为第二师证文耶否。今废立依容舍说之欤。广通八识舍受欤。子细可有落居事欤。故下问答。抑八根地狱必成就者。五色根意命为七根。今一根二师诤也。初师忧根为第八根。第二师舍根为第八。瑜伽之文。八现种皆俱成者此意也。次三根现行定不成者三根中喜乐。二师极成。今一又二师诤也。初师舍根也。容舍故第二师忧根。许意地苦故。瑜伽文除三者此三根事也。余根成不成二边。先三无漏根现行定不成。菩萨代受苦时少时住无漏心事。若有现行可有或成句。种子成不成。有种姓无种姓别故。仍种子一边成不成也。二边故单句取俱句也。次信等五根男女二根种子成共现行成不成。断善不断善别故信等五根成不成。一形二形异故男女二根成不成。瑜伽之文。所余或成不成者此意也。
读师云。就瑜伽废立重重不审。先三根余三现行故不成就种子故成就(云云)既种边成之现边不成。何不入所余或成不成之句云除三耶。光胤申云。尤其子细。三根种子定成就现行定不成也。种现或定成欤定不成欤切。不入成不成之俱句也。今成不成俱句种现取合申。现一边欤种一边欤。付成不成俱句也。仍三无漏根种子一边成不成。信等五根男女二根现一边成不成。故除三根所余成不成云欤。读师尤可尔(云云)读师云。抑本疏。信等五根男女二根释瑜伽文。何不引耶。若三根今要须。信等五根等非今要须故不引之者。何引三无漏根之文耶。光胤申云。一具文。上引时。要须文引欤。信等五根男女二根余三现行定不成就下文故略之令知文由来欤。愚推当座申毕。一推。八根定成就。三根定成定不成。所余亦成亦不成。如此三节中。二节八根成就余三不成云。不出亦成亦不成。三根单句限样难知故。三无漏根出显其样也。不尔三根可成不成俱句云滥。种成现不成故滥俱句也。仍举种一边成不成三无漏根时。三根非俱句义显。信等五根不举。三无漏根其相等故异之欤。
一。岂不容舍彼定不成等文事。前师舍舍三根入不成意得。第二师广第八犹付地狱成就习也。肝要此卷可有胜负欤。
一。应不说彼定成意根。私云。能难欤。容付狭意得。八根中意根不可入。定成就之物。不可说。容意地狱间断故则闷绝等时也。
一。如何说彼定成八根事。光胤当座料简申云。定成八根眼等五·意·舍·命道。此难意八中付命根难之欤。若依容受说争云成命根耶。命根第八种子上立之故。依六识立根。若不取命根八根可阙减。若又取命根既八根必限六识非论之。何限容舍耶。为言。读师并延公云。此付意根难也。六识意间断故非定成之物。为言。
私云。此断简不可然。意根付难上彼六容识有时无故究毕。何再难耶。
私断简一义云。见疏第八者何云。下若谓五识不相续故等文生起。明知忧根·苦根·一形三举。为征难。先如何说彼定成八根云置也。无舍根如何第八耶云意也。余根不可成样下征难也。此断简□文多分评定意根治定毕。
一。死生闷绝宁有忧根事。初师以忧根为第八者死生闷绝忧间断。故定成就之物云难也。付之读师云。抑信等五根成不成俱句取。成就体出不断善。不断善宁恒起信等耶。定事今废立成就云边非恒时成就事。忧根设少时间断何非定成物耶。光胤申云。定成云句清撰取故取恒时成就欤。成不成之句左样少少间断之物取欤。不成边故成就之方。无沙汰见欤。此分治定毕。
一。苦根为第八苦根死生闷绝间断故。破可同忧。为言。许意地苦师。定成物不取苦根。不许意地苦师自元无苦根五识苦间断故非定成体。二师共苦入现不定之中也。
一。形不定故事。八根中第八取一形者。无根类故非定成就之物。为言。鬼畜趣此类欤。延公云。人此类也。则黄门二形云黄门此事也。大国后傍令候琳公云。黄衣令着帮云黄门东院之说欤。读师云隐切令候(云云)延公云。其无根类时也。本无根人寻置欤。
一。余所说彼有等流乐等文事。私云。应知彼是随转理说易知。或彼通说余杂受处无异熟乐名纯苦处事疏有二意。初意或彼通说余二趣杂受处。乃至。名纯苦处故(云云)此意杂受处无异熟乐边。云纯苦处。有等流乐边云杂受处也。仍世亲摄论纯苦处有等流乐者。纯苦处名。无异熟乐边。呼之此处云有等流乐也。为言。次释疏又彼无异熟。乃至一切皆无之文也。此文意难得推之。读师云。又彼无异熟有等流乐以下只上无异熟乐名纯苦处故同意也(云云)延公云。器所生之乐于异熟乐论之(云云)光胤申云。器所生之乐者。论义等申分于等流乐论之见。
一。苦忧相续事。六十六卷文也。随大众部(可见疏秘。或随转上座部。)
一。寻伺忧俱文。随转经部。或依弥沙塞部。可见疏。
一。如近分喜。乃至。而亦名乐事。
私云。疏引显扬论说。可见之。意云。益身乐益心喜也。
一。三受俱不俱二师事。文相并同三性俱不俱之二师。无别子细之由。读师被申毕。无殊沙汰止了。
第六十九日(自前所略标六位心所至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
总评定曰。于六位心所。遍行置初言可尔。最前故别境置次言不审也。余四位□次标词可尔。别境独次言置可有子细耶。光胤申云。一颂中显遍行别境二位非别段。仍一段中二位。初次词置。余四位别段明之故。次第词虽不置。不可有相乱故。别不置此词欤。
私云此事。
良明房。五师云。此遍行相云何应知问。教理以见遍行之义。第三卷虽释遍行心所性业二用。未释遍行义。仍第三能变处释之。就其上略标一切心中定可得故之处。尤可释之。何今释之耶。
读师云。上略标。只六位心所名义释计也。广释至。一切心中定可得故之样广烃。
私云。良公云。难意得事也。抑三受门事略标段。委细。异师表委释事。广释段。所诠于受俱门略广二段无之欤。只一段释之欤。其略广二段申。望六识事也。望六位心所受俱门。一一其心所明处皆可有之欤。次心心所总别二相。论上下只一处明之欤。于所略标下也。心所三义释时。第三系属于心义正心所义也。此义心王系属心所云妨难释时。总别二相取姿。王所系属显故。此处见之。其便宜可然欤。次心所性业二用事。三能变俱心所相应故。初能变心所。其处性业释。第二能变相应心所。其处释事欤。而第二能变识相应四惑随惑别境异师也。此义心所性业。第二能变下不明之。至第二能变释之。其意趣推。六位心所性业二用具释意欤。初能变五数心所性业。何初能变识心所相应门下明之。此事推。子细欤。第八识相应心所。六位中遍行一位也。于遍行以所。五心所。一无阙。第八相应不及异师。仍一位心所全具故。初能变下。释性业二用。第二能变相应之心所十八正义也欤。但本惑之四惑。疑瞋后三见不相应。随惑四师。何全具。阙分。别境有无诤也。相应师又全具之义。如此不具故。至第三能变全具之处释性业欤。
此一段可书改事。
一。有受想思事。读师云。触心所业用。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云云)等言等一切心所欤。实所触境义互一切故。而别受想思举事。经意趣子细。
私云。此事读被申样勿论也。遍行义显故。经受想思举略余心所也。遍行证。举余可非遍行证文。付之肝要遍行心所分举。何不举作意耶。疑也。其事疏于蕴胜举故不举作意(云云)
延公云。思心所于蕴胜事。行蕴用故欤。行蕴行思心所司样未定事欤。
私云。谓邪正等行即身语业可意得欤。抑论有受想思之道一二三付。五蕴□次欤不尔欤事。知足防谈义及诤论(云云)五蕴门次第(云云)余人不尔(云云)东北院谈义不及沙汰。始五蕴门次第欤存处触处一。非五蕴次第欤。读师云。触心心所具触境次第受想思。□次欤否。
私云。一二三之次第其意欤。但未定。追而可决之。
一。若根不坏境界现前等二个证文事(象迹喻经起尽经。)读师云。作意遍行证文论义。若于此作意之文。出事不审也。实若根不坏等文。加可出之欤。其故若于此作意之分难成证也。随答其势。若于此作意者。作动心引令趣境义也(云云)作意正起方能生识意也(云云)
私云。此事不审也。设引加。第二证文付疑同事欤。但读师之申。所存。论主本意引合可为证文意。二经被引欤。
一。令心等起欢戚舍相事。余心心所。转顺违境。分欤事。其沙汰。面面评定曰。一向不转顺违。欢戚读师云。东院被仰。譬主人腹立时何事腹立。无何家中不安隐故。眷属等令痛心分。主人悦时。翻之可知。令心等起欢戚舍相此分欤(云云)
当座此分治定毕。一聚不转顺违通欤。
读师云。肝要此事顺违限别相欢通总相欤沙汰依可有落居欤(云云)私云。违顺触尘实体云正属已事受也。仍一重深分为受之别相。虽然顺违相可取欤。尔者虽非青黄等总相。互一聚分旋设可云总相欤。即此我境是总相故○经事欤。所诠顺违异可意不可意。聊境处定分欤。第八虽不分别违顺。违顺缘(云云)一向不依能缘分别子细欤。此事大事大事。追而可问明师。
私云。令心等起欢戚舍相落居。上受俱门皆领顺违非二相故。可治定事也。受能领纳顺违中境之文正领纳。顺违受。余心心所虽不取顺违。受被引取欢戚见。
一。无此想者应不能取境分齐相事。读师云。此文余心心所令取境分齐不见。偏想境分齐取见。光胤申云。样意得。想偏行义如何。余心心所起位必想。由申时。心心所境分齐取。想心所力。必想心所证。
一。读师云。必余心心所虽不令取境分齐。一聚中何物。境分齐取。一聚境分齐可成立欤。譬受心所取顺违。余心心所虽不取之。一聚境顺违定事欤。一聚不令取。遍行义不可成云疑不可然。一切心起时。境分齐定事。其境分齐何物取。想心所取故。遍行义成欤。此以顺违相可知之(云云)读师云。故东院正因等相谈义之时。此事口传申。今一段受想思说文段。篇篇见。受处。顺违受取。心等顺违取不见。心心所。只欢戚思。依受力也见。想说处。偏境相行解想释。余心心所令取境分齐。令作分齐思不见。思说处。思令心取正因等相云。正正因等之相。心心所令取(云云)三处文相异也。推之一聚和合似一。互行解境相相似分。心所别相申。微细义相。何物出申。时各各心所别相谈也。一聚一向备之。不然争和合似一耶。故三处之文。篇篇道理显。受之处。受顺违出。心心所欢戚思令作义显。想处正别相取物。正出物。各各心所云事显。受处余心心所令取此相状义显三处说相异。此子细此也(云云)
一。余非遍行义至当说事余非遍行。仍其处至可说之。
一。所缘境事多分不同释别境名义。于六位中次初说故释次言也。读师云。多分不同。定惠境同故云多分也。颂只云不同故遮滥释也。
一。欲心所三师事。初师限合欲。第二通合离欲。第三广互合离非二也。第三正义也。可欣可求欲观显此委曲也。
一。此但求彼不合离时可欣自体事。可厌物则可欣自体云欤。尔总可厌之物体欤。不审也古闻书。今度沙汰不尔。读师云。苦秽之物不合欲离时必可欣相对思。譬苦秽处厌时。必净处欣也。恶境厌时。好境欣思。其时欲可欣边转不转可厌。此师存欤。
私云。不欣好处。只先当座恶境厌时。离希望。此时如何推答云。其希望表里。表离。里必好处。微细故心下觉。必此思。其微细。其微细里边欲转也。
读师云。可爱人物语时。不可爱人来厌之。此时可厌可欣相并尔也。只静心澄处。人匆剧风情来时。厌之时。更可欣自体。光胤申云。其时此师静边可欣取。此分治定毕。
一。所求者先顺可欣词也。但离求事。仍离欲转所求欤。离境则所求境欤。
一。欲观境事。欲观词广。正身引向。虽无希望。只凡思时。希望。非二欲事。第三卷之时沙汰。欲观。境观察力故云尔也。
私云。此观察境者。定惠所观境同欤异欤事。可沙汰之欤。若同者。第七识惠相应故。何无欲耶。又欲惠。决定俱生之法欤。此二个条难义也。只思。境止思。此云观察欤。可替惠观察欤。
一。有说要由希望境力事。萨婆多申。其理。欲取境思。微细希望。此事往日不审也。非二欲许事。微细欲一切取境。此事追而可寻之。但只取境思希望。一切心心所皆欲心所。皆境取境心希望。欲希望境力可取云故。其作意力也破欤。
一。勤依为业事。正勤欤。精进也。一切勤策心云勤欤。读师云。懈怠可云勤欤。
光胤申云。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解怠文分明欤。读师尔也。
一。非审决心事。第八识等之心也。虽非未决定(云云)审决心。胜解必曾未定境转审决也。
一。萨婆多问答三重事。望文可知之。虽有评定不过现文之分齐。
第七十日(自云何为念于曾习境至定非遍行如信贪等)
读师云。念虽通三性令心明记不忘为性。说正念欤。光胤申云。善心中。物忘。恶忆事。非明记欤。又其善心可云明记欤。读师云。物一向。念不起位(云云)恶忆事。何不取申。私云。善心位。恶忆非正念。染污心间起忘念。善心相续。染污心间起事勿论也。光胤申云。抑染污心中分明。忆念过去。忘念欤正念欤。读师无殊成败。光胤申云。古样一义云。妄念之忘妄也。非忘。只染污心之追忆云忘念也。妄染污显。追忆过失表(云云)此义样。正追忆。染污心。可云妄念见。若尔明记为性必不可限正念可通三性之念欤。
一。念必转过去境欤。又可转现在未来之境欤事。光胤申云。转现在境。勿论欤。缘曾习类境时现在缘也。与忿俱起此时也。正行解无转过去。只现在缘也。但其现在境无何始样。串习现在境也。是即念以追忆行解向现在时事也。次念心所缘未来欤否。论义欤。但私推。念追忆物也。此行解。念可起欤。仍缘未来申。假令昨日一昨日见闻事。明日明后日又可有时。以追忆行解缘未来昨日事明日可有思时念心所转未来境也。以追忆行解向未来故。凡现在缘念。疑同事欤。虽然缘曾受类境时。微细有追忆行解缘之。故念转现在欤。未来缘其故实同事也。疏亦念未来与前所受诸境合故之释此意欤。于曾未受之下也。
一。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之论文。以思时。善心中过去事时。念不起欤。
一。有说心起。乃至。前亦有故事。私云。萨婆多意。于后时忆前念时。前念必念起。为后时念忆念因也。破之时。后时有痴信。前念必可有痴信。为言。光胤申云。萨婆多意。泛念后念法起。必前念此法。付忆念因别云之也。何有痴信例耶。
一。或想势力事。延公云。何第二卷自证分云为忆念因耶。既想为忆念因故。光胤申。见分忆付事欤。今想为因者相分缘事欤。
一。延公云。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等者。业用广释也。非性用之广释(云云)光胤申云。广释性业二用广释意得时。望文无相违。谓观德失至专注不散性用之广释。依斯便有决择智生业用之广释意得无相违(云云)
一。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事。私云。前后多境痛释之。遂于同时缘多境事。不见之欤。以此文势可知之。故无相违。
一。若谓此定令刹那烦心不易缘等文事。
私云。正义一念间设虽无定。心心所不可易缘。忘一念故。贪等无位心等可成染。为言。正义答曰。一念故不易缘。不由定而一念。专注必定力。必取境。岂又假定耶。又贪等无位。以不成染例。定等无时心不缘虑可云欤。缘虑自元成。岂假余力耶。
一。有说此定体即是心中事。经部师。全无分无心所心上差别意得。而体即是心义立心上差别云今一重计欤。读师云。一重超计也。心上差别云。土代心为体非即心意得。此师体即心云可谓心定同体异名之样存欤(云云)延公云。虽思分位申样可有。所立不成故。即心云师。心分位不云欤(云云)
一。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等文业用训释也。
一。推求推度简择谬解惠四个用也见。读师云。由惠推来云。惠用释处。推求沙汰不意得。推求见行相故。明知推度寻伺。推度见。简择正智。谬解不正智(云云)而见之行相。云颠倒推度染惠为性云。取推度惠。云由惠推求取推度明知必不可配释欤。
私云。谬解之用非不正知云事。愚草先段闻及事。可寻之。四个用事一旦难决由读师被申毕。
第七十一日(自有义此五定互相资至卷终)
读师云。随一起时必有余四师。安慧师也疏。此义不可然由。西方诸师举嫌之欤。
一。又说此五缘四境生等文事。光胤申云。此文所缘所乐等四境不可定并故。以之能缘不可必并起云欤。将又必所缘之不俱不可先立欤。读师云。所缘不俱成能缘不俱欤。私云。本疏其旨见。
一。虽专注所缘而不能简择云事。延公云。眉间定息数定申事。此类眉间定也。
一。少有闻思事。读师云。此类加行位少有闻思所观。或闻师传或自见圣教也。
一。或依多分故说是言事。延公云。依多分者。多分定转所观故。眉间定虽无此义。弃少分不论之云事欤。将又此少分无所观。从多分名所观境云事欤。读师云。后样也。
私云。计妄天愤恚天等有定无慧之人也。
一。想别合有三十一句事。总别样何为想为别耶事可有沙汰。句数之样本疏委细也。略之。
一。五皆不起位事。非四境卒尔心也。乃至。等流亦有此事多分也。非五皆不起云事常义也。有异义欤。寻求决定位欲胜解起否事。又论义也。凡寻求心之欲极微细也。常此欲更不思也。虽然有希望皆欲。此位何境寻希望也。故欲起也。
一。及藏识俱事。读师云。此一句之读样不审也(云云)
私云。第八识俱此五亦无(云云)以此道可意得欤。以上别境自类相应心也。
一。第七八识此别境五随位有无等文事。
私云。自下别境诸识相应门也。
一。如前已说让第三卷追而可开之。
一。有义五识此五皆无事。此师自类相应门之初师(随一起时必有余四)同人古闻书。则又不许意地苦师即亦别境之受俱门初师也。
私云。受俱门初师余四习故。必有余四师同。何欲不与忧俱耶云事难义也。
一。意地苦不许师。安慧之外含余师随一起时必有余四限安慧欤。别境自类相应门初师也。五识别境相应门之初师。十五界唯有漏欤含识但因无果位许有欤事异义也。由此圣教说眼耳通是眼耳识等文事。
一。眼耳识相应惠事。读师云。限眼耳识相应惠通五俱意识惠云二义也。限五俱意识义无之欤(云云)此事追而可寻之。光胤申云。抑何不许鼻舌身通耶。限眼耳有通云事不审也。若寄事于第六定智鼻根直不取远香故者。天眼耳识非必有本质不正释也。正释意。天眼耳通近杖第八或杖第六见。其分齐同事也。返返不审也。良明房五师云。故顺真房僧都。东大寺上界异就五根欤事寻之。清心僧都推。若天眼耳根异熟不许。其外异熟根寻欤。下界修得之时。非异熟欤。上生之后。尤可异熟。光胤申云。既第八缘之。定可异染根(云云)
一。初师不许意地苦义也。同安慧也。又五识与别境不相应义也。此师又于欲限合欲不许离欲非离二欲师欤。
一。第二师许离欲(纯受苦处希求解脱)意地苦(意地苦根前已说故。又许五识别境。又五识俱乃至义如前说师也。)凡受俱门二师自类相应门二师。五识别境相应门二师。意地苦有无二师。此等二师同异可见合之。大旨同欤。但于此含多限一师不同。不然难义故也(古闻书可见之)
一。此贪爱俱必有欲故事。此意得事。此贪爱欲事也。总贪心所欲必相应不可取置。虽染着不希求时无欲故。
一。又五识俱之道此说正义。苦根既有意识相应处。何无此道耶。推之就近五识别境云正义欤。
天文二年癸巳林钟中四之天书功讫。
同二十四日对乘盛院一交毕。右笔英乘
论第五卷闻书第三
论第六卷闻书第一
第七十二日(自卷始至于已益损名自他故)
读师云。精进之置处。百法依因依。今论依立依(云云)可见疏。面面评定曰。由立依勤三根一处列之程事。勤三根所依邻次可举能依舍不放逸。而轻安中间隔不意得(云云)私云。轻安信惭愧之次列之尤可然(云云)
一。唯善心俱事。读师云。唯善心俱可训。心声清可读(云云)唯善心中可得生故之心言。亦可尔。
私云。唯善心俱窃有所简。经部信精进二法通三性计故。遮之云唯善欤。秘释。又遮萨婆多轻安遍善。云唯善不云遍善。
一。定有十一事。读师云。正理师十善地法加欣厌立十二。正量部十一善加欣·厌云十三故。遮今此增减执云定有十一又一云。何为信。乃至。乐善为业事。五种业可见疏。
一。一信实有。乃至。二信有德。乃至。三信有能等文事。读师云。实有信所缘通有无诸法见。其无事无欤理无欤。光胤申云。本疏空虽体无有空理故(云云)此释理云尔欤。空者虚空欤。此事演秘有义正义问答。
私云。实有信信事理事理忍也。不及乐欲欤。
一。有德信事。有漏无漏配住持·真行欤。又必不配欤。光胤申云。住持权作佛像。无漏所变欤。真行僧宝又有漏色身。私云。有德信必信乐也。
一。有能信事。得成疏三出。可见之道付。
一。有力事。秘二释。一依人辨。疏意也。疏云。谓我有力能得能成(云云)二约法说(云云)此外有义之释论文之外(云云)
私云。抑忍配实有信。乐配有德。欲配有能事。能能可有沙汰之欤。
光胤申云。实有信大方事理。其任信故。忍配此信。忍忍可义欤。以胜解显此位信。忍可信义显故。有德三宝殊胜德用信故。乐此信。乐者义也。者。吾身三宝。可尊可重信。顺乐义显故。次有能信者。此信世出世善根。我有力能得能成。信起希望也。此信大方分。能得能成信。我欲起也。仍希望配此信也。面面无被申旨无殊实义欤。
私云。上深忍乐欲。下三种信举欤。
一。三种信性业二用外事欤。性业之间欤。性欤业欤事。
私云。深忍乐欲性用释文。此方见。又乐善为业乐善有能信欤。
一。抑此三种信。论文段。性业二用释文。其故疏然信差别略有三种释下有三。解依处次解业后解自性(云云)此文解信依处段也。第一事理依处。第二三室依处。第三世出世善能得能成依处。依处者境欤。故性业释外文段也。但其义性业事。勿论欤。性业之外信作用。
一。忍乐欲者非信自体信因果也。欲胜解也。疏云。深忍乐欲是信因果(云云)以因果显信欤。演秘云。问于所缘境。何故次第起忍乐希(云云)此问忍乐欲配释三种事疑欤。忍初乐次欲后事问也(但幽玄也可寻之)答之。秘文云。答要决方希。又因果尔有斯次第(云云)先决后希故。又信因果忍信因欲信果故。次第(云云)又秘问云。于实等三。乃至。而有不有(云云)此忍欲配初后二事疑欤。答文云。答初约总知。乃至。故总言忍(云云)意云二故以答之。一实有信总先法体事理。治定信故。信忍为相后。二德自他有能观故。乐欲为相。德能故。二初实有信所缘四谛。苦集非所乐之境也。仍不乐欲(云云)大切释故载之。
一。由斯对治不信彼心事。私云。此业重释也。何先性不释耶觉处。疏释随文便故。未解心净。次释彼业(云云)私云。性用下广决择问答故。先业释欤。
一。适读样事。可读之由。读师被申。评定同心面面并延公云。适时读。时读(云云)适悦时。读由。延云申毕。院主云。适之时读由。古迹(云云)背评定之趣。琳舜房云。法花适从三昧起适读样。东院口传申。其时仰云。读训故也(云云)背院主评定。大旨也。古闻书大夫得业执心。时读由被申(云云)读师云。今适字才也道。读意欤(云云)
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事。净心。净即心。信可非心所(云云)此难不审也。心净心举胜。实可云心心所净为性欤。尔净体心所分。应非心所可违自宗欤。推之先一旦付心净为性论文当难欤。
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事。
私云。此文分明惭等能令心净之义见。但此外人难文。以之可决事欤。但此边嫌词。论主可存欤。进而可决之。
一。惭等虽善等初义又初染法各别有相等第二义差别事。评定以外篇篇也往往也。
读师逐评定曰。惭等虽善初义于惭等余心所虽有。能令心净义。崇熏轻拒别用为其相。信独心净为其姿。仍信为心净。为言。第二义云。惭等虽有自净义。他令净义。信能令心净德。自净他令净。极净故也。以所治不信可知之。为言。面面同心读师评定毕。其润色秘云惭等虽善下也。若惭非净如何前难云若令心净惭等何别(云云)此问外人难文若令心净惭等何别举疑之。答文。此外人难文。痛之惭等此义。净其相故。信由释。若惭无能令心净之义。此文外人难也可返。何同心答耶。以之可知欤。此事光胤申毕。读师同心次日如此润色。被申出毕。次日谈义以前。院主云。古迹见处。此二义别密差别谈。第二义举所翻不信显其相事也见。读师云。古迹。左样意得无苦见。
一。又应苦集非信所缘事。此难付圣者境事也。凡夫等前。信等善心中爱乐苦集常事也。付胜者谈之。内法异生人欣人天善果等也。
一。离彼二体无顺相故事。光胤申云。抑离欲胜解不可有顺相云事不审也。其外随顺相余心所事也。读师无被申旨。
私云。信爱乐者。上座部义或大乘异师也。信随顺者。大乘异师或大众部义(云云)
一。惭愧之事。读师云。惭自者适受人身。遇难遇佛教。此时不修行云心惭自云也(云云)
私云。此谈不意得。常申习。出家受戒人吾。出家受戒僧形也。争破戒无惭耻。自之姿云耻自也。被申样不意得。次依法贵重增上力者。此法尤可修法也贵重故。随尊重。疏云。我如是身乃作。诸恶。彼法甚好。次依用之(云云)可见之。孔子老子之教法。今出世法取。外典愧心所依世间力之世间取也。国法律亦尔也。可见疏。
延公云。古不审。五常佛制人戒也。何不取耶云不审。
一。谓依世间诃厌增上事。疏为世人。所诃者耻他人事也。作诸恶他人诃责。自厌于恶者。世间恶事深可厌事也云增上力也。付之秘有义问答。有义弹疏云。疏自厌恶者不可也。自厌恶轻拒也。愧自性也。何云增上力耶。为言。详曰意先厌后轻拒。前后异故无相违(云云)可见之。
一。若执羞耻为二别相事。私云。惭愧以羞耻为体师也。破之有四难。一。体无别二。不相应三。非实有四。不遍善也。
一。则此二法定不相应非受想等有此义事。此第二难也。此第一体无别难付。若体无别。其体一故。不相应。二受二想不置故。为言。
一。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轻拒恶义事。读师云。惭愧俱起大事论义也。此事往日存子细。肝要。此论义惭愧所缘善恶异云事。曾。自善境行当事。此善境。又恶境。取定置事也。假令灭道二谛缘时。此境处惭愧二法转。惭此境处可崇重贤善义取。愧此处可轻拒暴恶义取也。所诠总相境善恶。二法转事。所缘无别者此事也。总相无别也。别相分也。故同学抄。此明能缘行相也者。行相别相对。非境界替。善恶者。总相不替事也。灭道总相境。可轻拒暴恶别相。苦集总相。可崇重贤善别相。皆有之有言。恶义义言以可为证。如此意得。曾以无子细论义也。同学抄趣以申也。别义不存知。同学抄分此通。往日取置也。光胤申云。只泛尔色声等境对起善心时。总相境善恶不定故。别相边意得。总相处善恶。所缘无别申。正佛像等向。可尊可重贤善境。取定缘时。何思。总相境善境治定□事也。时愧暴恶境此境外也。殊胜贤善境也取定。此境处可拒暴恶义相。更不被意得。次同学抄通可有料简事欤(云云)读师云。同学抄增胜起愧时。微细惭云。念念惭愧行相置劬身也。申趣意也。光胤申云。同学抄载灯二释。会瑜伽文二释也。羞耻自他事付事也。总崇重轻拒付事。
私云。故东院样所存。例掉举散乱相应被仰。念念必二法行相蜜不可谈。左样佛像等贤善取定。一聚转时。愧轻拒不可谈。心心所法念念行相作用不谈事。一念易缘以可知(云云)朋此口传当座不审申毕。
一。岂不我说亦有此义事。私云。疏云。取意。外人云。吾待自他功能异。境异申也。为言。
一。汝执惭愧自相既同事。惭愧一法存故。汝不遁上四难。为言。
一。或即此中崇拒善恶于已益损名自他故事。
私云。自法世间三差别教说。何崇重轻拒正行相差别不说耶不审。仍遮此伏难自法名自世间名他之外。于已益损名自他故(云云)此二会释为遮正理师义也。可见疏。
一。惭等虽善等文释疏云。非惭惭故信是无惭非信信故惭是不信(云云)读师云。先年训论时。非惭惭故信是非无惭。非信信故惭是不信(云云)光胤申云。所持本点非惭惭故信是无惭。非信信故惭是不信(云云)此有理欤。
评定曰。读师训尚顺理(云云)
第七十四日(自无贪等者等无瞋痴至所余寂静即心等故)
读师云。生善胜故胜义不显故立近对治故之由也。近对治故非名根由欤。生善胜故之由也可见疏(云云)
私云。疏有何胜也分明也。
读师云。近对治故之近义不审也。惠正对治。惠名远无贪等名近不审也。光胤申云。今此近正别治门云也。惠通治故云远欤。读师同心。
三不善根近对治故。一切善心所简生善胜故。正根义释(云云)可见疏。
一。于有有具事。读师云。三有者中生本有欤将三界欤(三界三有云欤。)光胤申云。疏有具出中有见。今三有中生本有见。中有有具取故。读师云。诚左样见。然三界三有云欤。光胤申云。涅槃有具取。如何由。
读师云。疏发贪等故(云云)缘涅槃起贪爱故欤。
私云。疏文诚此分也。贪爱起分有具取。今少不中也。推疏意起贪爱发业。发业感三有果故。为三有为缘欤。此分申处读师同心毕。
一。增恚恚上声欤。平声读欤事。读师被申毕。
一。疏皆是业具事。义演业具之业有释欤。疏注。不然疏文难得。读师云。抑无贪无著为性(云云)只无著分异熟无记等心此义。但遮之行相故此分无贪行相。事不中也。推之无著处于五妙欲等境。厌离生思。今此生厌离边无贪正善姿欤。无瞋尔也。不增恚处慈悲行相。是正无瞋姿欤。但遮分不足也(此分治定毕)
私云。此事诚尔也。
一。何必无贪处云有无瞋方云苦耶事。其沙汰光胤申云。疏释之。疏云。贪通三界发业润生总说有有具瞋唯欲界发业力胜故云于苦苦具(云云)此分一同毕。此上光胤申云。于苦苦具苦三苦道。疏苦谓二苦(云云)坏苦苦苦行苦欤。坏苦行苦通三界。何别云欲界耶。读师云。瞋烦恼界系门付见时。欲界故。欲界苦增胜云尔欤(云云)光胤申云。苦谓三苦欲界三苦分欤。此分当座治定毕。但追可寻之事欤。
一。非要缘彼事。延公云。无贪于有有具悉一切境取。于苦苦具摄也。于有有具外于苦苦具。何云非要缘彼耶。光胤申云。古不审。读师云。上惭愧所缘无别才觉可意得。只同事也。
光胤申云。非同事样存。古样此文付不审。惭愧处无此不审惭愧善恶二境二分置。所缘无别之由成。其由善恶二境。惭愧必各别善恶二境边不转。为言。尔。灭道二谛苦苦二境。同物曾申。今有苦。一物苦有名呼。有云外苦。何滥云非要缘彼哉。
私云。同物。名义立云尔欤。当座一姿读师评定不治定止毕。
一。明解为性事。明解云何事事。其沙汰。总善位心所通用申。事欤。
一。此虽即惠。乃至。故复别说事。光胤申云。此师申趣其理。明解惠用外。惠决断明解。读师云。推度推求惠用。明解不尔欤。光胤申云。强于惠用寻之。翻不正知正知即明解。抑正知明解如何差别耶。读师云。不决断德失。只明解也。惠微细。又作用姿。决断为性。明解不尔。光胤申云。譬路行人。二路。一路恶路也。一善路也。一人善恶分别。此路行安隐。彼路趣可有难义分别趣善路也。一人左样不分别自然趣善路也。读师同心毕。
一。举彼因果事。染心必以愚痴为前导萨迦耶见而为上首。非前导。根本义欤。善心前导取何耶。因果。为因方惠前导。为果方无痴为前导欤。追可寻之。
一。以贪瞋痴。乃至。立不善根者。下断彼必由通别对治。所治样申置也。物。通别二治。为言。余惑总别治样见。六识相应简唯意识相应疑等。正烦恼摄根本烦恼摄也。简不信等随惑。起恶胜故根义也。
一。别即三根边以为证欤。通唯善惠为证欤事。古样沙汰也。
一。精进事。悍付。一勇表胜进之胜。或本精。当座诸本校合。处两方也。疏勇表胜进牒。随勇表念念高胜(云云)胜本可然欤。
一。满善为业之满限三乘果满欤。分分圆满显。必不限果满位欤事。疏二释欤。对法论业用显因中一分满见。
一。勇字表胜进可然欤。胜进简染法云事不审也。但染法退善法者也。胜进又进。善法故。胜进简染法释欤。亦名懈怠退善法故之才学欤。
一。悍字表精纯云事不审也。事染净。何必表精纯耶。但此勇字才学欤。精纯二字中精字正简净无记欤。不应正理故不名精之文分明也。纯字不简无记欤。复非染故乍可名纯之文分明也。
一。被甲加行等名论主作名也。有势有勤等经文也。
一。不舍善轭事。轭车前横木也也。其由疏释之。
一。谓初发心自分胜进自分行中三品别故事。第一被甲发心。二三四自分。第五无足胜进欤。而道胜进处二注。三品处三四五(云云)违疏。如此道违疏多欤。不审事也。明诠道事。但学者不知深意欤。以疏可为本之旨一决毕。
一。无余修事。无足精进善法欲相应。仍劣善一。修故无余修云无余修欤(此分治定毕)
一。或二加行事。读师云。加行二开事意业审虑决定二思开。一并前合为五解事。论四解。五解云事秘问答。可见之。
一。轻安心所事。延公云。粗重无堪忍性同异事。古沙汰。明匠连色色评定。粗重广通种现等。无堪忍性习气限(云云)或义只同事也(云云)严宽粗重无堪忍只同事(云云)继辨相替(云云)
读师云。爰远离粗重。无堪忍性沙汰。光胤申云。总粗重无堪忍事论欤(云云)随此可随总之沙汰也。
一。谓此伏除之伏有漏道除烦恼粗重。除无漏道除有漏粗重见。对法业用除一切障(云云)今论对治惛沈(云云)宽狭。疏惛沈无堪忍性也(云云)此文依古样之义惛沈体欤。惛沈上无堪忍欤。可依义欤。读师云。轻安连续时安上声读。只安云时。平声读不审也。勤安不放逸安。平声读欤。安谓轻安时。上安平声下安上声欤。大方不审也。但如此读。付一。离四功能无别用故事。光胤申云。无著无尽明解策录。○其任云防修欤。别用之外防修用一重欤事。古样沙汰。面面评定曰。四法别用之外无防修总用。争立别立所哉。此事可书直。加样不被申。延公被申样。所依四法各各。延公云。所依四法防修外。能依方防修防修。其能依合立防修。今一重色付其用胜欤。将又只同事欤二义也。一切假立心所望所依有此二义(云云)功能欤。只一向所依四法防修。其任立不放逸欤事。古样二义也。总不限不放逸一切假立心所付二义也(云云)
一。虽信惭等乃至。势用微劣事。光胤申云。抑四法上立一个不放逸。四法合成。不放逸心所体业不可成故。四法为所依欤。将又设精进一法上防修。不放逸立。四法同时故。四法为所依欤事。古样二义欤。四法各不放逸立。四法同时。四法为所依义。不取信惭上防修。尤有其理。信惭防修。独立不放逸立。作用。微劣故。四法四法各别不放逸体业具足故。次取合四法用假立一个不放逸。各各难成所依云义。不取信惭不审也。虽微劣取合假合。信惭用何嫌之耶。四法。取合事同事故。一非根遍策。四法根被立遍策义。胜。信惭无此义故。为言。读师云。若普依持即无贪等若遍策录不异精进文以见之。四法别用取。其任。总防修用见(云云)光胤申云。此文四法别用防修。或精进或可。三根云文也。总用即别用外云文更不闻。
一。止恶进善即总四法事。读师云。此文样无余义。防修用别用之外。见(云云)
私云。后归宅能能见之。更读师被申样不□文。殆此文别用之外防修用。见止恶进善即精进三根四法也云故。
一。平等正直无功用事。延公云。三念见。随其断简欤。但不审也。只一念意得欤。光胤申云。初中后位辨舍差别谈义前后欤。一念勿论欤。只平等。正直舍云事。
私云。古样三念申。一向平等限正直限不可意得欤。假令行舍连续时初平等义胜。次正直之相显。后无功用义增事。云三念欤。
一。行舍行字事。行蕴舍也。非更蕴舍显。云行舍欤。不审云。行蕴行何义耶。评定曰。有为行迁流义欤(云云)读师云。疏非谓行也。更不意得。秘释云。行非平声。应从去声读云云。此释又不意得(云云)延公云。去声读见意去声行可读欤。评定曰。又不读。行读。行舍正可读欤(云云)光胤申云。疏非谓行也云意。行字平声部入时。行路之字义也。测声部入。字义非行路之行。仍行舍行非行路之行云事欤(云云)后见显轮集。行舍也非行即舍云意。非谓行也云欤释。
第七十五日(自云何不害于诸有情至摄众生时有不害故)
读师云。无瞋为性可训欤。无瞋为性不可云(云云)意同事。一向所依无瞋举。无瞋不审也。左样点(云云)私云。五见颠倒推度染慧为性云事。所依无瞋意得无子细欤。此事古闻书。
一。无瞋翻对断物命瞋不害正违损恼物害事。延公云。不审云。害正断物命。瞋增恚分也。而瞋断物命。害云损恼物不审也。读师云。正命断念归瞋也。观识分法印申也。此口传相□今论文欤。所诠害刀杖取。损恼人时正断命念。害归瞋也。付之如诃风等不断物命即非害故(云云)诃字。读。又此何事哉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草木损恼佛制也。害损恼之随一欤。譬风户立风诃。风通路故。损恼风申欤。非断命非害云事欤。所诠此事申出。于有情辨瞋害差别。于非情不辨之事释时。有情粗相断物命损恼差别。非情草木分。诃风等无此义。故于非情不辨之。为言。延公云。此事古事欤云云。私云。例事欤。古事事不审也加样物申人也。读师云。诃风者。风吹户物。肝消腹立事欤(云云)此事更不当事欤。疏云。害损物不为断命。瞋断物命不但损物(云云)害常断命意得事。能可分别事也。能分别。正断命瞋非害欤。推之人以刀杖杀时。命不终位切损念害也。断命毕位满足。住念瞋欤。先师尧寻。害必归瞋被申。
一。无瞋翻对等说。对所治能治不害瞋差别显。无瞋与乐等说。于能治以拔苦与乐显苦差别欤。
一。及显十一义别心所等一段事。自下释本颂及言显义别心所也。延公云。自下诸门分别(云云)既释本颂及言。何为诸门分别文段耶。读师云。疏此因。解及字(云云)若尔正不释本颂。因解故云尔欤。
一。及字事。相违义土代欤。十一善各各体别义显。疏一显十一等者此意也。又十一之外义别心所事显。疏二显十一等者此意也。及字有二义者。此二义也。评定曰。疏及有二义(云云)第二义显义别心所。合集之义欤否事其沙汰。光胤申云。合集义欤。其故及了别境识也。及言合集者。六识合集之义也见。若尔十一善异义别心所色色。多种。义别义门一相。合集显。当合集欤。初能变第二能变异。六识。六种色色云六识义门一相。合集事也。读师云。疏第二义。及言等言意得欤。若尔及显十一义别心所时。及言乃至之言等意得欤。可谓等言事也。十一外法。及词以显之故。乃至事欤。光胤申云。读师之御谈有一理疏见。等言代及字置分见。随下今论但弱等取余法一义解也(云云)意云。及言总二义。释论偏云及显十一义别心所。释一义不释相违之义云文意也。其云及显十一义别心所。等取余法义(云云)读师之御谈有一理欤。
一。义别名言事。所依之外作用别。非云义别以义谈分不忿等云义别欤。读师同心毕。
一。欣厌二心所事。光胤并延公申云。如此欲俱无瞋处不憎恚云。只不憎恚欤。欲行相取加欤。取加希望不憎恚用欤。异不忍等。今一重行相色付义别心所欤。读师云。不忿等义别。欲俱分。所欣境欣求不憎恚分。只不憎恚分。欣境思。疏云。于境不憎方欣彼故(云云)其旨分明也。延公并光胤申云。只无瞋上不憎恚分义别。如不忿等义别心所立其理。所治瞋能治无瞋故。与欲俱分加。劬身立义别无用也。如此余法取合取。义别甲斐。下别境正念正慧等义别立。所治烦恼故。能治为翻对无力别境取也。今欲心所取加瞋翻对无瞋义别作志趣何事哉。只无瞋分齐可义别也。光胤申云。少乘立欣厌心所故。付之开欣厌见。延公云。古样左样(云云)
私云。不忿等四法欣五法。无瞋上立翻瞋也。厌不恼不憍三法。无贪上立。翻贪也。各等言。瑜伽八十九种种义别等也。可见疏。
不覆诳谄三法。无贪无痴立。翻贪痴也。无覆虽有二师。正义尔也。此二师翻心位覆二师。故能治义别有二师欤。
一。不慢不疑三师事翻随惑义别一相不列中间翻本惑义别举事。读师云。不慢不疑三师之异义及故。及异论义别一相列。无覆(此二师也)次不慢不疑举欤。光胤申云。不散乱·正见·正知·不忘念之四法以别境为体故。一具列。善位心所为体义别。上一相举之欤。所治本随二惑。不顾付能治举之。
私云。不疑第二师以胜解为体(云云)此一法不□光胤之料简欤。又第三师正慧为体同事欤。
一。随应正翻嗔一分故随应正翻贪一分故事。今度不及沙汰止毕。古闻书可见之。先不忿忿。乃至不嫉嫉。如此各各翻对云随应欤觉。疏云随应之言。显不同欣与欲俱(云云)又云。不悭憍之下之随应言。前厌慧俱。此不尔故。又云。不覆之下言随应者。义以。更等取六十二中不憍不诈等(云云)聊不审也。
一。不散乱·正见·正知·不忘念之四义别。以别境为体。
一。悔眠寻伺通染不染如触欲等无别翻对事。评定曰。不定能例。无别翻对之旨成。遍行勿论之取例释之意趣难思。通染不染只别境同事也。何一为所例一为能例哉。光胤申云。不定心所余论立随惑欤。故今虽不立随惑。可有滥故。能例成无别翻对之旨。遍行别境无此义故。处勿论为所例欤。读师云。如此故者。邪欲邪胜解立随惑。何别境为所例耶。光胤申云。胜解不疑第二师义别之所依。欲欣谓欲俱云又取之。仍除之欤。延公云。不定心所染污品顺法也。仍故异触欲等。一重成无别翻对之旨欤。读师同心毕。
一。何缘诸染所翻善中有别建立有不尔者相用别者便别立之事。延公云。问有别建立。答。相用别者便别立之。别体心所假立心所合问答欤。将又限假立心所欤事。古二义也。评定曰。疏云。何缘诸染之下也。十一别翻为善余者。乃至。不别翻之有何所以(云云)何立别体共问答旨分明也。此分治定毕。
一。相用别者便别立之事。秘问答。别体心所相用俱别也。假立心所体相虽无别。作用别故便别立也。为言。此释样。义别心所体相作用无别。闻。余善不然之不然。随一之不然不可入欤。若尔义别心所只翻对为令知其相也。用别。虽义有别说种种名而体无异故不别立之论文。分明体相虽无别作用无异也见。所诠古二义欤。但秘之释不可及二义样分明也。
一。又诸染法遍六识者胜故翻之。乃至唯意识俱事。光胤申云。行相增猛之烦恼限意识。如五见等疑等。此由返返不审也。读师云。其分勿论也。今申由。过失遍在诸识门也(云云)
私云。慢等忿等流满识少。所以不立别善法。不约一一功能增胜(云云)意易知。不嫉善根喜无量故。功能殊胜。虽可立。别善流满识非多故不异欤。
慢疑五见合七法欤。显轮集释也。
一。慢等七样。披疏等可知之。忿等九疏见。
一。害虽亦然。乃至。翻立不善事。读师云。害唯意识俱之物故。相违上道理仍举之。虽流满识少依三个之过失增胜。别翻立之。为言。抑而数现起第一故不审也。害左样可起物不觉(云云)
私云。一切损恼他意乐。皆害欤。然嫉妒现起。害现起欤。可问明师。
一。翻入别境事。评定云。论义也。但不意得。尤可翻入善欤。光胤申云。所治失念等非念等自性过失。无明过失依被引彼。念等此过失。能引所引二法假立之。俱一分摄意也。能治不忘念等念等自性之姿也。念等申物。明记为性之物也。无明不染之。不忘念物也。仍念等姿。此翻入别境欤。重意云。无痴被引分。所治妄念等一向由无明之过失。委细可见论义。
一。少敌多故事。私云。武者一骑当千申事也。
一。又解理通等文事。疏生起问。少敌多故。疑残故。重设此由见。只别别由意得。上残续不审也。又付此由与十一善同体故。不立之者。又解理通土代可意得之由也。泛尔立此由所治同事欤。迷情隔历之过失。异悟解之融通故。净相融可立。互让不立之。染不可立。局过失开之也。此外疏加一故。染令知厌恶故广说。净恐难修不广说(云云)可见之。
一。疏此下不立众多立二十随惑由问。用增胜(忿等十法无惭无愧)遍染二故立。但立二十不开众多(云云)邪欲·邪胜解出事不审也。非二十内故。
一。此下疏三个问举。一所治唯限欲能治通上界何故瞋忿。二所治通三界能治唯上二界何故如轻安治惛沈三所治唯在意识能治通六识何故如害翻不害(云云)此问答云。性相相当故。辨能所治。不依识界通局(云云)读师云。又解理通迷情事屈付。故训专法印惭愧俱起之时。何惭愧不立一法。二法开耶。所缘无别行相崇重轻拒。只表里之行解欤。譬慢烦恼恃己凌他异。一法立。别不可开之。为言。此古难也。此上今一重疑分。染法迷情事局。慢二法可开。净法司解理通。惭愧别不可开之。为言。此分训专加增古样疑也。干时讲师善信房闭口毕物语(云云)
一。四遍善师事。读师云。此师非别师。护法假叙也(云云)读师云。此师许未决定善心不许未决定信。第二师。未决定善未决定信二义也。许未决定善。必可许未决定信。不许之又不可许彼(云云)
私云。信若不生难置欤。应非是善难置欤。可依二义也。
一。应此觉支。七觉支中轻安觉支也。读师云。疏云。前师转救云。无漏道后有漏心轻安名无漏觉支。苦根名无漏(云云)重破之云。若尔佛应无觉支(云云)此肝要也(云云)
私云。如来后得应有执故事欤。
一。既具四法之四法勤三根也。所依有故能依云事欤。
一。依彼。
一。相用别者付延公申二个条之事。此事离四功能无别用故下注之。重被申间又记之。延公。抑不放逸行舍防修寂静用。所依勤三根防修寂静之外能依之分别有欤。将又所依防修寂静用取。能依防修寂静欤事。古二义也。此事不限行舍不放逸一切假立心所付二义也。是一。
私云。四法别用总见。防修寂静也。别别谈。无著·无恚·明解·策录也。别用之外总用云。或别用之外防修寂静之用。云事二义也。今延公被申样。当此二义欤。又别事欤。被申趣仿□不领解。同异可寻之。此事离四功能无别用故下注之。
延公云。勤三根四法防修合。其作用四法各别之防修增胜欤。又各各见共一个防修见。作用分胜劣欤。古二义也(云云是一)光胤申云。今承二义。四法防修合成。一个不放逸作用。不可出来欤。将又四法各别见。虽可立一个不放逸。勤三根俱起故。四法上立一个不放逸欤二义当欤(云云)延公云。其二义别事也(云云)读师云。其二义。延公被申样。设精进一法防修可立不放逸义。四法合用别别用胜欤无胜劣欤。之二义。又。可相替(云云)光胤申云。四法合成。一个不放逸出来申。合成望。别别见。其用劣故也。一法上防修可立不逸用也申。四法各各见时。合成时。其用无增劣故。行合同事欤。再三执心。追披古迹可决之。
所诠延公之申样。以外仿□不领解。大概推所存记之。追而可寻之。能不领解彼谈之旨又可有闻谬。追而可相寻别体。
天文二癸巳二月二十九日渐笔功讫。
一交毕。右笔文主英乘。
论第六卷闻书第一
论第六卷闻书第二
第七十六日(自有义彼说未为应理至慢类由斯起亦无失)
读师云。应此觉支。七觉支中轻安觉支也。疏云。前师转救云。无漏道后有漏心轻安随能引说无漏觉支。苦根如名无漏。重破之云。若尔佛无轻安觉支(云云)此难肝要也。
私云。如来后得应有执故事欤。
读师云。决定位信增云时。未决定位劣信显欤。将又决定位增对余五位增欤。事论义时有沙汰事也(云云)
一。依彼彼增作此此说事。读师云。正义瑜伽六位文说增位存欤。世间道轻安增出世道劣也云事不审也。推之出世道断惑内观为根本。身心调畅不为其要须。故云劣欤。仍世间道此调畅为至极巨益此过益故。云增欤。所诠其位相增劣也。作用胜劣。譬二种姓废立限地前云。地上犹以胜重增。地前此分渥分巨益胜能。地上此过现行无漏巨益。种子熏增不立物。事欤。光胤申云。此对治门付世间道以轻安远离粗重。出世道以舍不放逸对治。各各对治分云增欤。
一。要在定位事。评定曰。定位起始相续位。散心轻安起也。始散心俱行。初起定位也。
一。有义定加行亦得定地名师事。评定曰。起始时虽有定位。末位散。评。又定前加行可有轻安云师欤。
一。有义轻安唯在定有事。在有两重置。在所在之处显有定俱义显欤。
一。此十一种前已具说。乃至。唯阙轻安事。此识俱转门也。七八二识相应有无随位由。初能变第二能变说毕。六识相应当段说之。第六皆具也。五识二师也。轻安有无二师也。
一。唯有十种初师安慧道事。疏此师二师含。安慧十五界唯有漏师勿论也。不尔或但因无果位许有之师欤。评定之趣也。追可决之。
一。定所引善者。乃至。必有轻安故事。评定曰。定所引善者事若作此解论义也。疏三解之样可见之。第三解无劬身。第二解。不审也。勿论也。
一。良明房云。安慧成事智初地起师欤。尔彼师。何初师取之耶。道样弥不审也(云云)
私云。此评定不意得。成事智起样。有漏五识限十种无轻安云师故。初师取之欤。
一。有逼迫受有字点事。有其沙汰。光胤申云。有。有读。不连续无调畅故。但见疏子细。有点符合。可见之。
一。十一唯善事。此三性门事欤。勿论也。义繁文约符合。烦恼随烦恼三性门一理。不善有覆故。随识体依自类俱起事异也。此更无可分别子旨。返返无用欤一。非见所断事。三断门也。
私云。善业者十一善相应之善心也。无想定则善心也。无想天之果也。第八卷缘生分别处。自性等之断分别时。不生断果尽因随断出。即无想天果报入见之时断之。果不生故。因随断故。无想定不生断也。不生断见所断也。不生断二种。因亡果丧断(因亡不善业果丧恶趣果。)果尽因随断(果尽无想天报因随无想定欤。)皆以见修非三断门。见所断见。若尔十一善即见所断。云疑。疏此论下言无想定等是见。断故此意。
又恶趣别报善业善心。十一善相应心欤。彼又恶趣不生依。自被断物也。随对法论。一切恶趣业果。见断见。此别报善业见断。十一善见断云疑。疏又对法第四一切恶趣往恶趣业果皆见断者此意也。答之文意。善法皆离缚断也。离缚断修所断。无想定恶趣别报善业离缚断。可非见断。为言。付之一个问答。问意。修道之业惑果。见断否。为言。答意。无想天之果北州之果报。见断也。彼因离缚断也。答如无想天果。乃至。皆名断也。此意欤。又如无想定果以来。因不生断门可取见所断。离缚断门。修所断也。为言。
一。依显轮集意料简。此一段者此论下云等问。二个条。初依第八卷论文。(无想定等唯见所断。)无想定为见断故。善业见断也。善业者十一善相应善心也。仍当段非见所断相违。为言。后对法。一切恶趣业皆见断(云云)恶趣别报善业。一切言。岂非善业见断耶。为言。答文。亦有二。初答对法。答今论第八卷文。逆次答之。会对法意。对法依不生断名为见断。今非见所断约离缚断释之故。二论不相违。为言。此答非守千师本意。仍下正解此文云。此答会对法同今论也。意言。对法一切恶趣业果者。少分一切也。别报善业此文不可摄之。故不违今非见所断。为言。次问意。对法分别惑业果说。恶趣别报善业不说云付。抑恶趣修道业惑果。见所断欤否。若非见断者违文。恶趣果一切见所断说故。若断者。因未断果何断耶。为言。答意。无想定果北州果。见断也。不生断故因依缘缚后断。为言。此次恶趣业惑俱生。不生断欤。问答。可见之。疏又无想定以下文。彼依不生此据离缚。为言。
以上匆匆间定可有谬追而可纠之。
一。不生断事。第八卷谓断彼依令永不起(云云)此有二种一谓因亡果随丧。谓三恶果名见所断。由因惑业无故。果永不生故。二果尽因随断。谓三恶趣别报善业亦见道断。所依果无。因随亡故无想定等。引发烦恼见位。因亡以果随见断。半择迦等多由分别烦恼正发故。入见时因亡以果灭。几通见修等(云云)
私云。此文见。因亡果丧断。果为断因依之体也。果尽因随断。因为断果依之体也。果尽因随断。因为断果依之体故。谓断彼依令永不起释疏。依者因也所依处也。因依无故果必不起。果依无故因亦不生(云云)
一。不生断之不生因不生欤。果之不生欤(云云)读师云。果尽因随因亡果丧。俱以果不生欤(云云)光胤申云。诚俱以果之不生(云云)
私云。后见第八卷。上注样因亡果随断果之不生也。令永不起。果尽因随因之不生也。令永不起。当座申趣相违欤。
读师云。不生断之断。俱以果之断欤(云云)光胤申云。断可随宜欤。私云。此申样。断如不生果随断果为断。因随时因为断也。
一。此贪等六性是根本事。延公。性字此贪等一聚染污品引成根本惑也云意显欤(云云)读师被申样。性类门性欤。自性性也(云云)
私云。六烦恼亦虽名随烦恼。惑品根本故只名烦恼。忿等非根本故。但名随烦恼不名烦恼(云云)读师云。烦恼得名上第七识四惑处释之。故略不说欤。私云。又下第九卷此皆扰恼等文让分欤。
一。于有有具之有事。三有(云云)三有者三界也。治定毕。院主所存之疏。三有之处三界注。人师释欤。
一。生苦为业事。读师云。此苦广一切取欤。又限欲界增胜苦欤。光胤申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一切可取欤(云云)谓由爱力取蕴生故之下疏。广通三界苦见。疏云。上二界中由爱静虑等故。诸烦恼生(云云)此文生苦为业释也。爱力依发业润生。苦蕴生也。为言。此爱力不限润生通发业见。有具之体可见疏(贪由十事生样可见疏。嗔由十事生样可见疏秘。)
一。于苦苦具事疏云。苦即三苦(云云)(苦苦坏苦行苦也。苦具之体可见疏。)
一。迷闇为性事。评定曰。迷闇何姿哉。何事不知过失欤。读师云。泛尔不知分。一切烦恼。又为覆无记品。此分无明行相云事。不足也。又不知云分遮行相欤。总不可有欤。返返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一切烦恼无明义具足云事常事。无明住地名言。但其中无明一法迷闇之由来欤。依此痴迷闇过失。诸烦恼皆被引之。迷境界欤。譬第七我境时。一聚悉虽转我。我见独推求行相司之。一聚心心所虽执我。依我见转我门。我见为由来事欤。次迷闇强遮行相。不可取定欤。迷闇为性遮表土代论义欤。迷意。正向境界。姿时。悉表行解。迷缘缘欤。临所迷境。行相不可申故。总迷闇为性云欤。
私云。临境界。行解。余烦恼行相落。异余烦恼别痴行相云姿。迷闇外。迷闇又只遮分欤。此事无左右难决。至第八卷可沙汰之。十一殊胜样可知之。
一。光胤申云。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诸烦恼生必由痴故。当座事欤。可通后生苦杂染欤。读师云。能招后生杂染法故可通也。
私云。疏独行迷理相应迷事(云云)秘云。独行有主非主。非主通见修。何云唯迷理耶。答二释。一瑜伽说主者。二非主多分迷理也。付多分云尔也(云云)
一。无明疑邪定贪等必生起次第分别烦恼姿欤。不审。可随宜样评定。读师云。生起次第。先如此可意得。但一切分位如此生起样。只疑。□别见位。又只贪等起。见疑事(云云)
一。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事。光胤申云。唯陵他之慢欤。陵他之时必有恃己之行相欤(云云)读师云。慢必高举行相。高举自高举也。如此陵他时恃己思欤(云云)私云。不可有唯陵他之慢之所存欤。评定亦尔也(私云。陵他慢时恃己思带事也。不可云恃己慢欤。其位只陵他慢可云欤。可寻之。)光胤申云。论恃己于他如次当自己陵他欤。将又此不依恃己陵他。一切慢行相定置。必恃己于他不可当恃己慢陵他慢欤。古寻也。读师说必不可配二种慢样被申欤觉。不分明。评定之趣。陵他慢亘恃己于他。恃己慢不可亘于他样闻。肝要。第七相应之慢恃己之慢也。于他高举义故。有此评定欤。一生苦为业之苦广通一切生老苦欤。轮转无穷之词分明也。不可限魔苦。
一。七慢行相大纲读师被谈。已下所段样不过本疏之现文。读师云。九慢慢类也。大乘不见其文见。出小乘欤。仍无尽期被略读毕。私云。灯可见欤。光胤申云。七慢九慢差别事。先疏灯。九慢悉我见依后生。又三品之处起(云云)此一差别欤。
一。圣位我慢。乃至。起亦无失事。私云。此文慢可通修断证据也。凡位有分别慢故。以圣位证之。如觉现观者才觉小乘慢通见修。圣有不行。无修道我慢故(云云)大乘修道我慢现行许慢类。仍可通修断。为言。
一。圣位我慢之我慢亘七慢欤限七慢中我慢一种欤事。延公被申也毕。古沙汰也。延公云。慢类由斯文以见。定可亘七慢欤。慢类慢过慢卑慢立。不立我慢上故。光胤申云。能所依门事取置。由斯言不可劬劳。我慢现行上。慢类云事欤。
第七十七日(自云何为疑于诸谛理至说为邪见非二取摄)
一。能障不疑善品为业事。读师云。别善品申有所存欤。只能障不疑为业。余心所皆善品。能障无贪能障无痴也。延公云。不疑以正慧为体云师。正义欤。慧通三性故遮滥云善品欤。
私云。此断简难思。既云正慧。何滥耶。不疑义别心所也。义别限善。何滥耶。若如此者。不正知业用能障正知毁犯为业。何不云能障正知善品为业耶。一犹豫二字沙汰无之。两兽欤。有因缘欤。
一。犹豫简择事。疏云。正慧决断。疑被立慧犹豫简择故异决断故名疑(云云)读师云。疏云。大论异觉为体引异决断觉说为疑(云云)异觉之异简异决断异欤见。此读师初讲赞也。光胤申云。下毗助之毗种种义(云云)色色疑慧意也。此以推。异觉之异种种义欤。疏异者种种义故(云云)毗异同事见。
读师云。左样取合见毗义异觉异。可意得欤。良公(并)延公评定曰。毗种种义云。异觉异异决断见。行合欤。种种义云中异决断义(云云)(读师后说也)读师云。不可然。其义大异也。异决断者简异义也。种种之义者色色虑知回义也。不可混乱(云云)重良延公下种种义云。上异决断义。同事行。前后可相违(云云)读师云。不可相违。上异决断觉为疑者。异觉异言训释不可意得。只大方犹豫简择释也。若尔正异觉之异种种义云无过欤。光胤同心申毕。
一。毗助若南智应为识事。读师云。末底智。毗字加。义转成别法之名也。若坚毗。体旧我不转变者。毗若南识梵语也。而若南既智也。毗以助之。义转变成识名也。若如初师者。毗若南若南智故识以智可为体欤。而识有别体云事。当许之故。为言。读师云。
私云。此难存也。常依主释申。程事欤。他法名呼加为自名也。譬意识名倒堕之依主释。识之意申事欤。
读师云。界由助力之界。摩多体文之摩多欤(云云)延公。同心毕。私云。此事十二之摩多事存。只界性义事欤。但可问真实师。
读师云。若南之若平声读欤。上声欤延公。二样声指(云云)
一。云何恶见。乃至。招苦为业事。疏云。恶字二。善恶相翻门恶唯不善也。毁责门之恶通有覆。今五见名恶毁责门也。又云。俱唯迷理也。虽缘有亲粗。迷理其义等(云云)
一。颠倒推度染慧为性事。私云。此性用亘五见也。随下五见列。性用不说。以之可知欤。古沙汰如此。今度评定如此。但泛尔五见皆颠倒推度之分。行相各别不审也。凡下论文见。为性之词。执我我所随执断常。性用。古样申分。颠倒推度之内。色色可分事存。大方余异。颠倒推度之恶用五见亘样申欤。一向左样意得。可有越度欤。随见戒二取之行相各别。古来之难义也。此最胜清净之分。难分故别于见戒。此事沙汰。只颠倒推度一向性用。五见性用此外色付分。亘五见行相各别难见云沙汰也。
一。云推度不云推求事。本可有沙汰今度不及沙汰止毕。
一。我见别相事。今度不及沙汰。尤当段可有沙汰欤。但第四卷少少沙汰。思量为性相之下也。
一。招苦为业事。此贪生苦为业。欲界苦处狭取欤。疏云。发招若处业。是分别惑故(云云)
一。萨迦耶见梵汉事。经部伪身见。萨婆多自体见。大乘移转(云云)可见疏。萨婆耶见言摄我我所见(云云)
一。见趣之趣事。疏云。趣者况也。识所归处(云云)读师云。况者如何义耶。光胤申云见。喻义欤。意见之相似义欤(云云)此事不可为定量。此事意得事也。可寻之。所归处者。五趣云事欤。此事不可为定量。
一。二十句六十五句其差别之样。人人不辨之。光胤申云。此事二十句。只我我所行相。于一一蕴。先一处三处一处三处定置分也。故疏只分别。我我所行相也(云云)次六十五句。我所之所起处分别。我所必我见后生。此我所何我见起耶分别时。一蕴我定置时。其我所四蕴。四蕴各三处。三四十二也。一蕴别十二也。加我我五合六十五也。可见疏。等字等界处(云云)可见疏。
一。障处中行处中道谛也。处中者。离断常故云处中可见疏。
一。边见有四十七见见。七断论等之等等十四不可记事之中常无常等见。诸见之姿。本疏之面大概有其沙汰。无殊事。
一。四一分常论第二见。梵王起此见见。随光胤其通申处。读师云。第二见非梵王见。梵众等之见。疏闻梵王有如是见等(云云)梵王见闻。梵众等起此见见。光胤申云。第一见梵王见欤。第一见自梵天没来生。人间类起此见见。若尔第二见梵王见。无子细事欤。疏文闻梵王梵众等之见。我见无常。大种常也计事说。疏文闻梵王有。如是见读读师云。梵王闻梵众等见。随彼起见云事。返返不审事也。事。梵众闻梵王之见起。见梵王随梵众起见事。返返事欤。不可然。就其第一见事梵众见也。初二见俱梵众之见。人间退没之人。忆前际起此见。第二见。住梵世人起此见欤(云云)光胤申云。梵王之见遂一分常论之见。不取欤。梵王梵众见初二见取土代。第一第二之次第聊之异说。(正义唯是第二方可见之)返返御谈之样不意得。
疏或翻此说(云云)此词六十二见章摄释等皆以。初次第梵众梵王列翻之。第一梵王第二梵众说。云事欤。疏忍者者。堪忍梵世不退没者欤。
一。无想俱非无我纯有苦等一想等之后八见如何。光胤申云。一想等四句。无想处俱非处。我纯有苦等四句事。一重不审也。但有子细欤。良明房云。非想天我有色死后非想非无想之见。以见之。无想天可有一想等见。现世想计。死后无想可计故。现有我有色计死后非想非无想计。现世后际相违同事也。非想天无色法故(云云)
一。遍常论第四见计前际见取事。有其沙汰。此可付前际见行相也。读师被申毕。
一。邪见十五见。
一。四不死矫乱事。四种样大概其沙汰。返返难意得计也。虽有四种。依答不死天无乱问生彼天计欤。前际计也(云云)疏缘以前所闻教皆前际摄(云云)
一。五现涅槃计后际欤。
一。常恒不易只常住计也。是一切物因计诸法因也。虽计自在等。计之样异故别计也。
一。诸如是等等等十四不可记事中有边等见。
一。见戒二取事。小乘。所缘互亘。行相见取最胜限。戒限限清净(云云)大乘。所缘见戒大异也。行相俱最胜清净也。付之行相各别事古沙汰。最胜清净云一义。不尔如何。论义沙汰也。有异义欤。
一。能得清净者。见即计涅槃欤。将又见涅槃因计欤。古沙汰也(云云)读师云。即计涅槃欤(云云)光胤申云。论疏之文分明能得因见。
一。无利勤苦事。断食等。香头香等如何。
私云。出经说事欤。所诠依迷悟可有细欤。
读师云。药王菩萨烧身等。可有子细欤。
一。一分当论见无常计。见欤非见欤……见断见欤事。疏云。无常者。是何见。此虽非断然坚执故亦是染污。非五见摄。但是染慧。又解邪见所摄。乃至。前解为胜(云云)意云。正释意非见。只染污慧取。
私云。无常思。染污坚执。断见。拨后永无思。别云断见。故以非无常解皆名断见拨后永无皆名断见之才学可知之。
第七十八日(自如是总别十烦恼中至尔时得与忧相应故)
延公云。如是总别之总别迷谛门总别欤如何。读师云。演秘之释。六烦恼云总。十烦恼云别欤。光胤申云。疏若总若别但有十种(云云)此文迷谛门总别又六十总别不见。随秘。初令同疏灯。六十总别今助一释云。疏外释。后又或可疏云等云。疏若总若别六十总别也(云云)灯。迷谛门总别(云云)读师云。疏文不顺何欤。光胤申云。少顺迷谛门欤。迷谛六十趣。有六十种可申。但有十种不意得(云云)后案。十种中六十。犹顺秘释欤。
一。延公云。任运思察思察自审思察同事欤。光胤申云。古沙汰也。可相替欤。任运思察思察。三分别互。自审思察可限邪分别欤。自审之词。可意得欤。读师云。当段第一卷样。三分别一一开云云。
一。常见相粗之事。读师云。吾等者。殆常见细细起。别可假缘样。而常见粗故必可假缘云事不审也。断见别依怖畏缘起事。相粗申。此道理颠倒欤。
光胤同心申毕。
一。今者我我何所在耶事。面面评定一决云趣。初我俱生我。第二分别我。何所在耶。俱生边见也。治定毕。读师云。既断分别我人。分别我何思。返返不审也。只我思。定俱生。分别已断故。延公云。分别我已断故。何所在耶思。其思分别。第二番我分别申也。实俱生我思也。古样断简。光胤申云。出观之时便生恐怖。分别我断。故此恐怖。吾我何。当念我俱生。分别我寻思。尤此事微细也。
一。依粗相说事。第二师断见相粗存也。此觉也。
一。十烦恼自类相应门事。论文一段见。六段明之也。六烦恼各首对余辨之也。假令贪为首瞋为首等也。
一。贪与慢见或得相应事。评定曰。抑于五见有或得相应之义欤。得又五见限一向相应之边欤。或评定曰。五见合论相应故虽云贪与五见相应无失。拨无邪见与贪不可相应故。或得相应。或言无苦见。然如慢何不释俱不俱二门耶云疑。五见合释故。互五见皆相应。少少拨无邪见之边不释欤(云云)或评定曰。拨无邪见瞋俱起故。与贪不相应者。一类付事也。总拨无之邪见与贪不可相应云事。更十支论判等中无分明之说欤。若尔皆容俱起之中。入或得相应之或言。慢一边可意得欤。(云云)
一。光胤申云。所爱所陵之所陵。陵他慢欤。若云尔者。陵他时必恃己高举边。其边贪转何不相应耶。云疑读师无殊成败。被申旨不分明。光胤申云。所爱所陵境非一故之论文不带恃己。唯陵他之慢许旨分明也。其故所爱者贪烦恼爱染他慢陵蔑他。爱陵之境不同故不俱起(云云)若带恃己。恃己之边贪爱染同境故。何不相应耶。又何一向云境非一耶。又所染所恃所恃恃己之慢欤。陵他慢所带恃己入此中欤。此所恃恃己之慢。若尔所陵可陵他。
论说言此论说欤。瑜伽等说欤。疏二义也。
一。嗔与慢疑或得俱起事。第二以嗔为首明相应也。贪此段除之也。上对余相应辨处。悉贪俱不俱之样释故也。故疏云。以第二问余舍第一不问。如是展转以下可知(云云)
一。初犹豫时未曾彼故。乃至。说得相应事。
读师云。不增事。但此多分显付释也。初位心轻也。后位心重故也。
一。疑顺违事。随亦应尔事。光胤申云。苦集云顺灭道云违。返返不审也。互可有顺违事也。
一。此与三见或得相应三段。身常见。二断见。三邪见也。
一。断见翻此事。私云。于乐蕴为断时。嗔俱起。于苦蕴起断时。嗔不俱也。
一。邪见诽拨恶事好事之事。评定曰。此恶事好事非苦集灭道欤。只于己事事也。随好事乐蕴(云云)恶事苦蕴欤。
私云。此文以回愚怀。拨无邪见与贪可相应欤。拨恶事时。与嗔不相应故。何与贪相应义耶。不相违故。
一。慢于境定疑即不然事。读师云。此事可为如何哉不审也。慢类相应之事。
一。然与断见必不俱生事。私云。古闻书。武者自害出。断见慢相应样欤。
一。非一心中有多慧故事。光胤申云。疏云。此据法体并起(云云)此释样。作用门可并起子细欤。读师云。断常二见行解难并起欤。但我见边见行解相违申故。总坚猛执见故。俱起程。法体可并起欤。
一。痴与九种皆定相应事。无明结句置事尤有子细。此一切俱起故。终举显其相也。此相应无明也。
一。由称量等起等故事。上等言等犹豫门推求门了。下等等疑见欤。无分别故。又一故也。秘云。问五识称量推求无故者(第七可无见慢云云。答文称量五七俱无。所恃慢第七云云。重问云。五识。答云。行不违违。故起不起(云云))
一。受俱门事。大实义粗相之二段。于实义又有四段。望文可知之。
一。有义俱生。乃至。有义俱生二师事。
私云。慢烦恼受俱门二师诤。初师不许意地苦。又许恶趣分别烦恼。仍俱生分别喜乐爱舍四受相应。为言。后师许意地苦。是一。不许恶趣分别惑。是一。仍俱生慢五受俱也。分别慢等。恶趣故。与苦不相应勿论也。意地苦恶趣起之。人间等忧受意识俱也。仍如前师。分别慢等四受俱起。此师习欤。论疏分别慢受俱不释尤不审也。但同初师故处勿论也。其同者。在处恶趣人间。忧受相应义同欤。总分别四受俱欤相同初师欤。
一。然后不造引恶趣业要分别起能发后故事。光胤申云。分别烦恼。必发业云事不审也。只大方分不故思所造。何一切起度。发业耶。故恶趣分别烦恼。不发业意得。何难义。读师云。起必可发业欤。
一。要分别起能发后故事。光胤申云。此道理往恶趣行唯分别起之道理欤。其人间等造之恶趣不造之申有何过耶。恶趣业。必恶趣可造事。此道理旁以难思。
一。读师云。只恶趣无三缘故。无分别烦恼先土代。如此分别烦恼处。此处不造恶趣业恶趣总报业。必分别烦恼发故。如此可立道理欤。
私云。修道别报业恶趣造之欤。常论义。前生三缘闇昧故不假之(云云)此等之润色申。只三缘有无以。恶趣见惑成也。
一。疑后三见乃至。亦喜受俱故事。四受中。相应出。述其由也。则喜受也。
一。论欲疑无苦等亦喜受故之道。以地狱无分别故(云云)此文道。容四受俱之处道也。除苦受由欤。可见疏。欲疑者欲界疑也。可见疏。私云。疑后三见容四受俱一段。地狱无分别惑正义明之。
一。二取若缘忧俱见等事。延公云。见戒二取与忧相应事见。所缘见忧相应时。能缘二取与忧相应云事不审也。必所缘忧相应能缘受俱门其随事。返返不审也。光胤申云。疏何早不得涅槃耶。忧俱也(云云)此更所缘见受俱门事也。设所缘见虽喜乐俱能缘之处何涅槃得事不忧耶(云云)读师被申旨不分明。
第七十九日(自有义俱生身边二见至非学无学彼唯善故)
读师云。有义俱生身边二见等。初师不许意地苦师也。非五识俱者。身边见与五识不俱故。与苦受不相应也。唯无记故者。身边见无记故。忧根不相应。忧根限善恶故。
一。分别二见容四受俱等文事。此师极苦处许分别烦恼。同上慢烦恼初师欤。
一。断见翻。此常见缘苦蕴。断见缘乐蕴。故云翻欤。光胤申云。慢烦恼受俱门时。意地苦。恶趣无分别慢等由立破毕。何身边二见段归正义不明之。又表前师耶。随疑后三见容四受俱之一段。既归正义明之此何不尔耶。读师云。意师云。意地苦二师无分明之正否。分别烦恼有无道理相半也。仍身边二见。殊更广以二师尽理可立破所存。疑后三见。以二师明之欤。
一。亦苦受俱事许意地苦故也。光胤申云。抑分别二见同前师故。如地狱等极苦处无分别烦恼(云云)同前师者。四受相应意得同前师也。但四受相应之在处异也。忧受初师极苦处许俱。第二师人中等许俱。仍异也。但四受相应之边同欤。可有相乱事也(云云)
面面同心毕。
一。此依实义随粗者事。读师云。粗相为初学。委细门为久修也。可见秘。
一。痴与五受。乃至。邪见及疑四俱除苦事。良明房云。此粗相门申。委细门此分欤(云云)
一。贪痴俱乐以下事。受俱之地分别段也。瞋除限欲界故。贪痴五识相应故。乐受相应广通欲下三禅也。初二静虑名乐名喜故。又欲有五识乐故一。余七除瞋贪痴。余七也。五识不相应故除欲也(以上乐受也)评定并读师御谈如此。
疑独行痴欲唯忧舍余受俱起如理应思。乐受外余受地门也。读师云。疑烦恼顺戚行云事。程事哉。只犹豫谛理不安稳姿云尔欤。其物不治定不安稳形也。光胤申云。抑独行疑顺戚行多分戚行事如何。无明于理事迷闇为性。迷闇必于受门戚行道理。
疏云。对法第七云。于欲界不决定心未息喜不生故以之可知彼。
延公。诚不审也。人天善趣之果报迷欣彼时。尤可转欣行。又杀生偷盗之事业欣行门(云云)此事同学抄疑独行痴之论义奥书寻之无答。有子细事欤。光胤申云。相应无明。贪等俱起。色色爱恚境界转。不共无明行相。只愚痴。不知三界皆苦之理。迷因迷果分欤。私云。后思时迷因。迷果时。因果样欣意。非单无痴分。读师云。此事诚难辩事也。假令行杀生等事时。心中好分。无力依主命或为活命作事多之。又欣果行五戒十善等时。禁行等别虽非可意。为果修事多之。如此见。无明戚行多分事欤。相应无明随余烦恼行相故。多分戚行申。不共无明付事也。
一。余受俱起如理应思。贪等与喜舍相应。五戒疑与余喜等相应事。多分粗相续门如理应知。为言。此何地事也。地分别辩相应也。疏云。遂难解己义之余也(云云)此文总贪痴俱乐以下事见欤。余受俱起之分事欤。重开显轮集等可知之。推之余痴俱乐以下事欤。地俱门受俱门之义余也。为言。
私云。受俱门粗相委细尔也。地俱门。贪痴俱乐以下也。摄粗相门耶否。疑独行痴之论义样。必定粗相门云见。追而可寻之。
一。别境相应门事。
一。贪瞋痴慢容五受俱之下。疏别境五数(云云)先。但义道必然也。
一。专注一境得有定故事。读师云。五中定心所相应事。聊见事欤。仍难知分释欤。良公云。别定何难知耶。贪瞋等转增胜爱恚境时。专注一境先易知事欤。读师。以嚣动为性故定行相难知事欤。
一。见非慧俱不异慧故事。此相应门故嫌泛尔俱起欤。延公云。第四卷。慧见相应样释。当段嫌之。前后相违事古样沙汰也(云云)
私云。第四卷望第七见慧相应也。仍云相应事苦见。今见望慧论之。何有前后相违耶。
一。定所伏故事。光胤申云。若定不被伏。上界烦恼可不善欤。欲界等定处。本来有覆性惑品。明知必不可依定地欤。只地粗细欤。读师云。定不被伏不善烦恼欤。凡定地摄故无苦见事欤。粗细门事不审也。上八地粗细重重也。何又分性类耶。随粗细云。上八地何同无记耶。
私云。被申样尔也。凡定地摄故。源粗细门起欤。二障繁杂之处定。二障繁杂粗强地故也。遂可归一致欤。但立其由时。定地所伏无妨难欤。一旦存寄分也。
一。发恶行故事。读师云。付此文三业能发无明一体意付也。五趣烦恼一体。自此文可证之欤。善业散时。自性此惑发恶行者。不善性发善业习也。
私云。世间盗人佛事时。盗人佛事云。有覆无明事。良公被申出毕。
一。若是俱生发恶业者等文事(嗔贪痴慢少分。)
私云。俱生惑不善由云。损自他故不云发恶行故事。偏发恶业分惑取故也。发善行有覆无记存欤。重意云。分别惑性类。广三业惑性判故。不云损自他故。发善行时不损自他故。只自性发恶行之由用欤。俱生惑不善性。一向恶业发。不发善业。发善业俱生惑。此外有别体故欤。重曰。付之损自他故。只自性损自他故意得。发恶行故同事欤。追而可思之。
一。余无记摄事。此余可摄俱生身边见欤否事。其沙汰。评定曰。下当知俱生身边二见。上余惑事欤。始治定毕。光胤申云。此下疏。二见唯无记性(云云)琳公同心毕。又当知俱生身边二见之下。疏重显二见唯无记性(云云)当言分明上余无记摄可摄二见见。此通治定毕。
一。不得善故事。延公云。此付古样申沙汰事。三性俱转之时。五识第六能所引。善不善俱转。不障善。何第七烦恼无记由。用不障善故哉。不善性。第六不善不障五识善故云时。能依中事。虽不善不障善。染净依第七。虽不善不障善。染净依第七。不善可障之。故用此由(云云)此尔也。爰今六识相应二见无记性之由。用不障善故。明知不依染净依等之子细。只善不善同时起。可障善故。总二见无记由出不障善故。若不尔何不障善故为无记之由耶。三性俱转之时。不善不障善故。此事随分秘曲欤。缘宪抄以之为难事。读师并面面一同诚难义也(云云)读师云。但三性俱转二师。一师前难义欤(云云)光胤申云。推之只不障善故释。虽数现行(云云)此词。思之起不障善事为由欤。其故三性俱转希有事也。三性并事诤也。现起不障善事。一定不善性。无记由欤(此事读师许不不分明。但深可秘之。)
一。要得彼地根本定者等文事。此下未至地惑有无二释。又未至命修人有无二释。未至惑有无二释婆娑二说也。大乘无文见。
一。要根本定得毕后。起上烦恼故。不可有未至命终之人。未至无惑故。不可有润生惑故也。异生唯种润生故(但有异释欤。实生唯种润生欤否聊及异释欤)以上初释也。或未至地虽有惑。必伏尽欲惑起之。而欲惑伏尽。必得根本定也。所诠得根本定后。未至惑不起也。此事疏取喻之。国打取成王人。悉敌亡后不作恶行。逆乱之时分。身。不自在故。悉敌亡终住安稳自在位。恣行恶事事也(云云)
一。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及细俱是事。
私云。及细俱生俱生二释也。演秘云。下第九资加二位伏。分别今者不伏。何相违耶。取意答之云。后约菩萨。今据二乘及外道等。其意易知论义也。有义当段迷理惑事也(云云)详同下破之。
一。彼但迷事。乃至。正障定故事。俱生惑定障。出迷事外门散乱粗动曰由。
一。得彼定者等者。在下地起上地烦恼事也。
一。生在上地。乃至。皆容现起事。此文在上地起下地惑事也。皆容皆亘分别俱生皆也。非法数之皆。
一。生第四定中有中者。乃至。俱生爱故事。评定曰。第四定中有。欲生第四禅中有欤。然中有属生有故。满中有上地所摄欤。延公云。思无下起一地系故。一地系者他地不起见。而谤灭之时。上界起瞋烦恼事难思。瞋欲一地系故。光胤申云。中有上地申。正上地样。一法系法起欤。延公云。诚尔也。延公云。此非借识力欤。光胤申云。上地法起。虽似借识力。借识力。借识力。有子细异此欤。借识力事可见第二卷定通段疏等。
私云。此下以无闻比丘谤灭。上地起下惑事证。遮多重伏难。一非上界邪见。上邪见不招下苦故。二欲界非起此邪见。欲生色界中有故。又中有现欲界非可见之。本有命终心住散心无定通。起润生染污心故。三上邪见为缘。昔欲界后报果资助。非感果。无文证故。
一。谤灭之业上地无明发之见。疏上无明发下地行支见。则例。如下无明发上地行。可见疏。常异地无明发异地行支。如下无明发上地行之分。言得。上无明发下行支事。
上下相起时。下地起上惑。得根本定之后。悉起之。上下起下惑。在谤灭润生之二时六起。或起七余不起。
求上地生味上定故事。读师云。味上定者自得定生爱味也。瑜伽五种中。第四爱见。求上地生者。上地殊胜果报闻生爱味欤。良明房云。只上地果报之样传闻生爱味名境欤。正缘义欤。
私云。梵王来下之时。上界天众胜妙姿见。求彼果报。一定非名境欤。
一。既说瞋恚。乃至。离欲地故事。光胤申云。灭道无漏也。无漏在上界。若尔憎嫉灭道。即离欲地憎嫉。亦言亦灭道之憎嫉如何。读师云。本疏之样。此文二重见。灭道缘之。定可缘离欲地。为言。
本疏云。深理尚然。何况浅事(云云)
一。总缘诸行执我我所。乃至。得缘上故事。
此文身边二见并慢上界缘也。相缘我见缘他地。此时慢缘也。
一。总缘别缘事。有多重废立非一准欤。私云。疏云。于下上地所有俱行和杂自体不观差别。总计为我及我所等(云云)又云。和杂计为我。即上界种子等法也。不计现行故(云云)五蕴总缘时。三界种子。上二界种子总缘见云他地缘欤。延公云。疏寄种子作总缘我见他地缘不审也。一分常论初见尤可总缘五蕴总缘故。而此别缘见。种子门他界缘。自他自他有情相缘之时。皆以可他界缘欤。读师云。总别缘有多重废立。
私云。总缘别缘事一旦难决。
延公云。一分常论见云别缘有子细。常无常相对。梵王常也吾无常也计。无常对常计边分。云别缘欤。私云。此事古加样沙汰。虽五蕴总缘之见。吾对梵王取计。泛尔五蕴总缘常无常相对对。云别缘也(云云)
一。或依别缘者。私云。不见世间执他地法等意以可知之。别缘见不缘他地故。为言。遂又以理准亦有见道所断等之文见之。不缘他地者。别缘我见计他地不为自我事说也。为他我事不嫌之。梵王常之见。他我无苦见。为言。所诠或依别缘会释。对法等。不缘他地者别缘我见自我计。不缘依他事说也。为言。
一。依粗相说事。疏有二意。一粗相说少乘也。二粗显行相(云云)
一。余五缘上其理极成事。痴疑邪见二取也。私云。邪见痴疑可缘上样易知。见戒二取事。身·边·邪三见后生。缘彼为最胜清净故。见取见缘上欤。重意云。先三见上缘。其见胜净计时。自缘上欤。或又上界人身·边·邪见起缘。计胜净欤。此样见时。见取见计他人见为胜净也。此事难思。可为初样欤。戒禁取见如见取见。又可有二样外道上地计涅槃。彼因涅槃计置。此因戒缘时。自然缘上地欤。又缘上界外道计戒计胜净欤。一旦存寄分也。
一。总缘诸行。乃至。得缘下故事。疏此但修道。乃至。许起见道理亦无失(云云)上地缘下地总缘身边见贪修惑事也。此必然也。此决定然之释此意也。但又见惑起无失。为言。上明。下地缘上总缘身边见慢。别疏不分别见修二惑间。推之亘见修欤。
后见疏。此见修惑分别。疏云。此第六识。唯修所断。或有异释。见断我见如四全常亦得缘上。乃以三界合缘为我(云云)
所诠两处共。总缘见上下相缘。专于修惑明之。其故推。此于润生位起当生处惑缘现自身起自体爱时。有总缘见他地处欤。此时贪慢身边见修行事根本说也。又通见惑样。其边许也。
一。抑上总缘诸行处云断常慢。下云断常爱慢爱差别说事有子细。上求上地生等云。贪别说故。慢举也。下又恃己胜德而陵说故云。慢别说故。贪举欤。两处下疏见。其意见。
一。疑后三见如理应思事。私云。二取忆昔下界论义。疑疑于欲界佛世尊故(云云)邪见拨下地苦集理故(云云)读师。抑无漏不系法云事勿论也。而见道依地立五地。大圆镜智依地余三智依地。色色分别之事不审也。不系何事哉。此事故舜观房僧都。谈义之时寻申时。被申样。上八地无漏定入时。必先有漏定为方便入无漏定故。方便有漏定依地付所入无漏定依地。判也。真实克无漏定之性。不系法出过三界物。不可有界系(云云)加样被申候。延公被寻。延公。诚样被申候。符合御谈。此事故善信房秘曲之随一。被申事也物语。良明房云。无漏定入时。必有漏定为方便欤(云云)读师云。未自在位事欤。自在位顺逆相入(云云)色色也。
天文二年癸巳沽洗下第七笔功毕。
同五月二十八日对长基得业一交毕。
论第六卷闻书第二
论第六卷闻书第三
第八十日(自此十烦恼何所断耶至不可执为唯是贪分)
一。见所断十实俱顿断以真见道总缘谛故事。私云……以总缘谛故为顿断之由欤。总缘谛之样事。读师云。坏缘谛云总缘谛欤。光胤申云。坏缘谛之样可有沙汰(云云)读师云。怀融得业善宪已讲训样异也。怀融坏缘谛(云云)善宪坏缘谛(云云)怀融坏缘谛训善宪闻。不可训。坏缘谛训申。其由不被申(云云)真实两人之所存样难知事也(云云)延公云。坏者合义料简一义。此等料简之外。此下秘。坏坏念住。坏者杂也(云云)此意以料简欤(云云)光胤申云。两训之意坏义取。秘杂义申当存也。此外料简云事可为如何哉。难测事欤。
一。私云。坏缘谛坏缘谛云训意。缘缘起。谛四谛欤。坏缘谛意。缘缘虑门缘也。古料简趣。坏缘谛四谛门出。缘理云坏缘谛。四谛门缘理云尔二样出。推之当彼两训意欤。坏缘谛者。谛门缘理意。坏缘谛者。坏谛。出四谛门缘理意欤。此坏缘谛事。故东院口传申事。无作四谛谈义时也。其趣在别纸。
一。论总缘谛故云坏缘谛故。疏秘见。此样样□怀融训欤。总缘谛之样。一定缘虑之义。非缘藉之义故。
读师云。疏坏缘谛作意之坏总改本。此本无劬劳欤。凡秘总缘谛共相作意相□(云云)光胤申云。一段之样必定坏缘谛见。又坏念住为例。其旨分明也。
一。菩萨见道。四谛门安立之观。不为正观。专以二空一实为此位观解。何今别寄四谛门为顿断之由耶。依真假说。事也。设二乘见道。生空非安立观正断惑之道欤。返返不审之由评定。读师被申旨不分明。大旨共二乘明之故。二乘四谛为正观故。被申欤。光胤申云。古样迷谛门故。迷谛四谛门。迷明故。于四谛门明见断义也。下总别迷谛。可意得欤。二空一实门不分四谛。故迷谛形不可显由申。读师同心毕。私云。二空一实坏缘谛之时所观之理故。遂不相违欤。
一。然迷谛相有总有别以下一段事。私云。大纲此一段分四。总谓十种皆迷四谛数总也。苦集是彼。乃至。怖畏处故行总也。别谓别迷。乃至。属苦谛故数别也。谓疑三见以下行别也。
一。良明房云。总谓十种皆迷四谛之时。身边二见迷三谛许欤。既数别之时除之。数总何加之耶。读师云。数别门除之。数总门加之也。本疏其旨分明也(云云)总空非我。别空非我。其二门故也。
一。实俱顿断含渐断师欤事。古沙汰也。本疏烦恼虽俱品违一惑三品智故之解释。分明含渐顿见。所诠渐断师云。顿中渐也。对九品别断故。疏非如俱生九品诸惑以下文此意也。
一。因依处怖畏处事。私云。因依处者。苦集因依处二也。因者增长十烦恼也。依者性能随顺生十也。依由生烦恼增长故。增长依上义也。依因差别。读师云。怖畏者何义耶。灭道怖义欤。必烦恼灭道事。爱佛贪灭之时如何。吾断物欤。烦恼行相左样转事。日比不取置事也。延公云。只烦恼自性违背无漏物。灭道云怖畏处欤。光胤申云。本疏其分见。光胤意得置分。只常云。事意得欤。此怖畏只自性违背之物。好不受义云怖畏欤。读师云。爱佛贪灭不受。光胤申云。其别段希有事欤。多分怖畏欤。但延公被申样意得无相违。日比二样意得置也。疏性不随顺增长十种(云云)此分勿论欤。凡无难义。
私云。疏但起迷拨犹豫等事缘此二谛起十惑故(云云)付行相怖畏之义见欤。又演秘引对法委释怖畏样。单不随顺不增长之分不见。乐着生死起悬崖想。生大怖畏(云云)此文灭道二谛非吾等之所证所知之境界。二乘等之悬崖思。怖畏处义欤。悬崖者。义也。又外道等之种种妄计。灭道谤。怖畏义。疏又外道等(云云)秘又诸外道等也。所诠篇篇欤。一边。
一。别空非我属苦谛故事。光胤申云。空非我道理。亘四谛事勿论也。而别属苦谛子细何事。假令病多起有但说空门亦空病生亦立有性申。真如空性云。迷执多转有故(云云)此才学。凡夫多分苦谛空非我迷。云属苦谛故欤。将又不寄能迷。实苦谛之处异。余三谛空非我义增胜分欤。其返返不审也。
读师无殊成败。又不及评定正毕。
一。谓疑三见亲迷苦谛至不共无明亲迷苦理。苦谛门之行别也。疑身边邪四法。亲迷苦理之惑也(抑上。明迷谛亲欤疏欤问。为答此问以下分亲疏也。)
一。二取执彼。乃至。为胜能净事。读师云。重缘疏迷惑也(云云)良公云。缘三见行相何无亲迷之分耶。三见行相知时。直可迷理故。读师云。行相传知疏迷欤(云云)光胤申云。成事智知三智行相时。传知理事欤(云云)私云。见戒二取重缘亲迷申古一义欤。先年贪无漏缘。东院口传申时。被仰子细。在别纸。凡当段疏文。分明疏迷见。疏云。然不亲迷无我理等(云云)秘云。此等由缘三见起。望苦集理有所隔故。名之为疏。是重缘惑(云云)
一。于自他见。乃至。起贪恚慢事。读师云。自见起贪。他见起恚。于自他恃己陵他慢起故。云如次随应欤。此贪瞋慢独头之者欤。皆以重缘疏迷惑也。评定曰。及彼眷属道。慢欤(云云)
一。相应无智。乃至。亲迷苦理事(疏皆亦疏迷(云云))读师云。相应无明。所相应惑亲疏之迷随。通亲迷疏迷之。不共无明必亲迷理也(云云)
光胤申云。无明然自性行相深远者欤。不共无明必迷理故。读师云。尔也。私云。无明迷理行相。只不了之分也。一切惑业悉可迷理。理行解。不共无明之处。可谈耶。都难测事也。此事聊有评定。读师无成败之旨。又不及评定止毕。疏云。十中五别起亲迷苦理。(身边邪疑惑别起不然云云。不共无明欤。二取贪恚慢欤。)私云。此文十烦恼别起(独行事欤)之时二分。五迷理五不迷理释文也。付之见戒二取贪恚慢五不。迷理惑定置中。二取。深迷执故可言迷理(云云)此迷理疏迷理欤。但亲迷意得样欤。独行贪恚慢此但迷事(云云)付之问。若尔何故。前言十皆迷谛(云云)
意云。总谓十种皆迷四谛之文。十烦恼皆迷谛见。何云此但迷事耶。为言。答之谛有事理。无相违失(云云)意云。皆迷四谛之谛。理事。仍别起贪等迷事之边(云云)又疏云。又相应贪等。如次下说。亦迷苦理故。复前言十皆迷谛(云云)意云。论皆迷四谛。付见俱生之贪恚等云迷理也。为言。复案云。疏别起贪等。乃至。此但迷事云。如次随亦起恚慢事。一向不重缘见等独头贪等事。修惑下瞋贪爱等等云。见惑迷事惑也。抑今独行之贪恚慢者。于自他见。乃至。起贪恚慢云贪恚慢事欤。其尤可重缘疏迷理之惑。何云迷事耶。将又不缘见独起贪等事欤。其疏之样。上举二分见。此事追而可决之(以上苦谛之行别毕)
一。疑及邪见。乃至。准苦应知事。读师云。身边二见以唯果处起之通。余三谛除之不沙汰迷谛(云云)私云。数别行别之时。二见唯苦谛之通也。可见疏。
一。私云。抑论举疑邪见不出不共无明处。疏加之为亲迷集等之惑。推之以及言显之欤。集灭道三谛亲迷。于无明出不共遂不出相应事尤奇。推之于三谛无相应无明之亲迷理义欤。若有何不出耶。若无者。疑邪见相应时。何无此义耶。此事古沙汰欤。
一。二取贪等准苦应知事。读师云。上苦谛迷释时。如次随应起贪恚慢云。又释二取。二取执彼。乃至。为胜能净云准可知之。
一。然瞋亦能。乃至。粗相如是事。读师云邪见。俱瞋缘灭道事欤。无闻比丘之才觉欤。光胤申云。不尔。凡见俱生之瞋缘灭道。委细门之谈也。今文粗相门也。仍独头之瞋欤。私云。此下疏瞋缘灭道迷理。或虽缘理不迷理。二释作前解为胜(云云)意缘理迷理云初释正欤。(以上粗相门也。)
一。委细说者。乃至。随应如彼事。读师云。肝要委细门云色。贪瞋慢三。粗相门。疏迷理惑明。见俱生之贪瞋慢释出。如见亲迷理定一门也。此外论文面。粗相门外事不见。付之贪无漏缘之论义时。见俱生贪缘无漏。其见。身边二见缘灭道无漏时。贪身边二见俱起缘无漏成立。此委细说者等之文。摄无漏身边二见见。粗相门唯果处起对。委细门随一见样。重重未定事。申习子细欤。委细如论义(以上分别起十惑迷谛门毕。)
一。俱生二见。乃至。修道方断事。俱生身边二见并相应三惑。虽亲迷苦理之惑。细难断故。修所断也。为言。
私云。抑迷理。虽俱生何以谛理亲不断之耶。理亲起。自然可被断事欤存也。总见道智下。修惑。不断事可尔。超越人依见道智断之。若尔理惑何理亲之下不断之耶。
一。瞋余爱等乃至。故修所断事。读师云。余爱等者。见俱生之余也。独行之贪等也。私云。此文无用也。俱生身边见修所断见事。迷理修断云事。聊不审故释之。瞋余爱等文无用也。迷事惑修所断事申。为何觉也。但子细。此见道迷事贪等虽迷事。违谛观被断。
一。付之又有疑。上三断门之时分别俱生惑见修断既明之毕。重迷谛门下明之。岂非繁重耶。推答云。三断门大方虽明之。迷谛门以后见之。见修二惑互亘迷理迷事故。为遮滥重明之欤。一向愚推也(后见疏如此释欤。可见之。)
一。有事无事门漏无漏门事。读师云。此一段论文分虽文段少。至释家重重往往无左右难决。有事无事论义之时沙汰。一向略存。现文分云。被止谈毕。
一。缘事缘名门事。评定曰。此门一向有事无事门行合。缘名无事缘。缘事有事缘。读师云。大旨虽相似。义门异也。今门贪与影相似不似为面欤。有事无事不见贪影之相似不相似。只体事之有无也(云云)良明房云。如漏无漏缘。质影不相似故。虽有无漏本质。名无事缘欤。若尔相似不似文相当事无事欤。
一。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事。读师云。分位差别假立心所等流性故别体心所也(云云)私云。分位差别意得。等流性故。根本烦恼之等流云事欤。疏由根本为因此得有故。此义假立心所。仍等流性故不通二种欤。疏先别体心所(云云)等流性故。同类等流果二义出。所诠随烦恼不名根本烦恼不。生余染心所故。光胤申云。随烦恼得名释。疏二解。一随恼于心(云云)二随烦恼生(云云)遂云今同得义取随烦恼生义。烦恼者本惑也。随此本惑生也。为言。随烦恼之烦恼本意欤。初释随烦恼之烦恼随惑意得欤如何。读师云。大旨同心也。
一。小中大类别事。私云。谓忿等十各别起故。所遍位小欤。将又自类各别起云小欤。近来论义欤。总沙汰也。疏行位局故所遍位小见。
一。烈二十随烦恼次第事。义道前后欤。又列子细。只取合列欤事。可有沙汰事欤。
一。最前举忿事。瞋分位心所最前可举之子细欤事一。又一相瞋上假立心所。悉列觉处忿恨后覆心所举事子细何事耶事。并害下事一。又百法论次第相违事一此等节节不及沙汰止毕。此中一个条其沙汰。读师云。抑忿恨嫉害五法一相不列。中间举覆子细。何事耶。更疏等不释其由。返返不审也。若小随惑列样。更其次第。兔角可列事也为显。中间覆举欤。其故忿恨等次第生起守列小随惑列样皆次第。义道前后定事。瞋上忿恨等次第生起守列故。人。样意得。不可然间。为遮此滥。中间贪痴上覆举列样。更不守义道前后由表意欤。其外更意得(云云)
私云。疏云。执杖为业举多分亦有恶言故(云云)多发多显此意欤。
一。恨心所释。由忿由前(云云)嗔恨忿生起次第样觉也。结恨之果利有斗诤故。延公云。依对现前不饶益境付。假令远处敌。讨出立。多发暴恶身表业故之姿欤。远处敌。可云现前境欤。评定曰。可云现前境也(云云)
一。恨心所业用热恼为业(云云)热恼恼心所之姿也。何为恨之业用耶不审也。推之热恼所依为业云意欤。随疏左样申觉事。疏云。热恼为业故生恼非俱时也(云云)非俱时者。恨非云恼。后时起恼心所云热恼也。云意欤。热恼所依义欤。
一。由忿为前事。疏云。然忿亦生恼亲对轻故但说恨生(云云)忿直生恼欤。
一。论据粗显唯说痴分事。私云。覆罪之姿寻时。利誉恐。尚以粗显分。不惧当苦后生事。痴相殆微隐申事欤。但推之只大方覆罪之姿顺愚痴欤。恶事驰千里。人皆存知事。罪风情。愚痴形也。此分云粗欤。雉风情欤。贪此上意内利誉求故覆罪见。今一重事。云微隐欤。
一。然说掉举遍诸染心不可执为唯是贪分事。
私云。掉举别体之有无下三师也。今此事申出无用觉也。但此如说掉举是贪分故例付伏难。掉举三师之论也。不极成事也。何为例耶。此伏难遮此文起也。疏不极成者理必不然此伏难也。以之推。覆初师当掉举初师也。覆第二师当掉举后二师欤。实别有体亦痴分故之疏文分明也。
第八十一日(自云何为恼忿恨为先至是彼等流非即彼性)
一。谓追往恶触现违缘事。其沙汰延公。此各别事也。将又付追往恶又现违缘。二度热恼事说欤。读师云。谓追往恶疏追忿恨之境(云云)若尔追往恶付现违缘欤。
私云。只追往恶之分不触现违缘。恼起事必定。若尔追往恶必。触现违缘有无不定。追往恶付违缘难申欤。但违缘时。必追恶付意得欤。
一。嫉心所事。评定曰。殉白名利。嫉。尤贪为体一分。仍云瞋为体耶。
私云。贪嗔不俱起故。并难为体欤。二中必嗔。嫉时必嗔故。
一。惠舍事。其沙汰惠舍也。泛尔人物简云惠哈欤。必为益他舍财故。
一。诳谄之差别事。其沙汰评定曰。诳矫现有德为姿。聊他高举形也。谄殆吾下尊重他。又诳必曲顺时宜之义。谄必曲顺时宜之义。所诠谄必他。人机嫌见。随顺网悁他也。诳左样他。我独尊风情被崇敬他求名利也。光胤申云。山居僧。贵人来咨问。物食睡。礼仪。出尘之相表被敬他风情诳也。世茶拘取他意。好者被思。云谄欤。
一。或藏己失事。评定曰。谄为覆因也。仍云。或藏己失欤。如此谄曲意。吾过也。人振舞。人不言其过故(云云)
私云。总今样。覆谄因申事也。覆罪为先谄曲故也。
一。憍心所事。于自盛事者。对法长寿相等也(云云)读师云。富贵等事。一切盛事也。于此染着恃醉傲也(云云)私云。此下疏于自盛事之事。有义限有漏(云云)有义恃所知诸法故通无漏(云云)此解为胜。
一。云何无惭不顾自法之自法事。如惭心可知之付之对法。无惭自不耻为无惭心(云云)不举法。法益自故。自之言摄法欤。今论情非情灭故别举之。
一。不耻过恶是二通相等一段事。读师云。此一段一一文段多重之立破。一向如惭愧。
一。是彼等流非即彼性事。等流义如上注。别体心所。本惑等流故云尔欤。
第八十二日(自云何掉举令心于境至论复说彼遍染心故)
私云。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之文。令他不寂静义为性用也。自体不寂一切烦恼共相。非掉举自性欤(读师云。令他不寂为性自体不寂不取云事。三师一同之谈也。)
一。由此忆昔乐事生故事。读师云。昔乐忆时心不寂静。苦事忆时心不寂静事不审也。又心物匆事。必昔事忆。现在强境对时。殆不寂静。此师义返返难思。如何样正义此义门许。随他相说会释(云云)重读师之乐事忆时。其乐心移不寂欤。苦事忆时。其苦心不移不寂义微劣欤。
私云。读师被申样。日比存置也。乐欣求事故。吾上乐思出时。心。其乐心移物匆也。苦事忆。苦厌离境故。吾上苦思出时。心。拔苦今心安息故分寂也。不寂静义微劣欤。
一。有义掉举别有自性遍诸染心如不信等事。延公云。遍诸染心因初师不可许之。初师唯贪为体不遍善存故。可有随一不成之过。读师云。诚初师六遍染师欤。但随一不成事八遍染正义云事。第四卷治定毕。立破已后故。遍染为因欤。付之评定不审云掉举遍染。必定不可许唯贪为体。唯贪为体。又必不可许遍染欤。若尔掉举遍染义第四卷立破已后。故者。立破以后故又不可出掉举唯贪为体义。何表初师耶。表。何又遍染云极成耶。光胤申云。诚虽行合同事。遍染义第四卷出四师立破毕。故遍染为因。掉举别体之有无已前不出破故。当段表三师立破也。义门异故更无无过。
一。掉举别体量事。读师云。受共教诤别体有无故。非诤体量故。言陈量也云事。常事欤。此量言陈诤体量被申事欤。延公云。事。祈祷讲问之时。寿圆得业讲师。问者善信房。掉举别体事此沙汰(云云)光胤申云。上人不可有言陈有法自相由被仰切事也。言陈争体。言陈有法自相欤被寻时。不及陈答欤。承及。但上人被仰巷。掉举别体量言陈量而争体被申。其义门不相违子细。无左右难治定(云云)读师云。尔也(云云)读师云。贪等之外别有自性之文。掉举别体量离一切烦恼可有别体量见。贪等之等无分明。而左样意得不定过难遁。随常论义。此量对初师唯贪为体立之见。若尔贪等之外等无。第三师本意谈云尔欤。正离贪等不信等可有别体立意。光胤申云。虽对初师贪之外烦恼难。可有别体立样。初师贪为体申故。离贪可有云事。立量之面不能左右。又离余烦恼可有别体由。遂可立欤。读师云。唯贪为体师对。只贪为所离可立量。何对初师。假对余不信等。所有别体立耶。前云尔可为相符之过。光胤申云。后师主胜论对五顶。为成能所有别体。虽立三比量。遂可立六句别体谓。立违四量也。以可为润色。师弟诤论正。能所有相对虽诤之。遂可及六句别体有无故。疏主假叙之欤。若尔离贪可有别体云言根。初师贪为体云付。所对一贪定。遂离不信等。可有别体立也。付之相符过事。一往样。初师掉举假立心所意得。对不信等。别体物申欤。正不信上立。假立心所。别体物申。几度贪离不信等有别体。掉举有别体申。掉举体备故。所诠第三师掉举离不信等有别体申。初师对不信有别体申聊可相替故。初师意。对不信等掉举无别体物申。
私云。假令譬取申。人处家居。家正家主对。别家物申条。正事欤。但家人对。家人定可申欤。其人家共。谁人对家人事同事欤。事欤。此事词多记之条。虽相似无益繁重。存子细记之。凡一旦事也。不可为定量。
一。如睡眠等事。睡眠痴分说事欤。其沙汰。
一。掉举别相谓即嚣动事。读师云。此师意。不寂静非掉举之别相。嚣动为别相也。是显第三师正义段也。第二师不寂静为别相故。第三师嚣动为别相不取不寂静。仍故如此释也。光胤申云。谓即嚣动者。令俱生法不寂静故之仪也令心不寂外。别又嚣动别相云事。不审也。只表。嚣动遮。令心不寂静。读师云。不尔。自嚣动。此力令心不寂也。不寂嚣动也(云云)
一。不应别说障奢摩他事。光胤申云。设虽无别别体。何不说障定耶。令心不寂之分违。定故。彼放逸如说障不放逸(云云)此事古沙汰也。
一。惛沈事。一一文段如掉举。
一。无堪忍瞢重。大旨同事欤。自瞢重。他令瞢重云无堪忍欤。读师云。瞢重无堪忍异也。如嚣动与不寂静(云云)此事读师被申趣愚意聊异也。但可如读师欤(迫而可决之。)
一。而非瞢重而非迷闇事。读师云。痴理事相也。其故非瞢重。分明向事理虽缘之正路。迷理非形也。惛沈必迷是非不为其相。只沉重瞢瞢。常意是非辨共。意泛重重相以可知之欤。
私云。染污事恶事也。物不策勤惛沈欤。善事不策勤懈怠也。恶事策勤懈怠欤。若尔恶事不策勤定惛沈欤。此由读师申处。聊同心欤。
一。不信心所事。私云。此可意得置子细。先于实德能二种境忍乐欲。欲胜解信因果也。此为因果心净为性为信也。此样。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又欲胜解。此为因果心秽为性为不信意得。不忍乐欲不信之体也(云云)一且不审义。如法。所诠于实德能不忍乐欲。不信之体也。于诸染法不忍乐欲。信之自体也。于实德能深忍乐欲。信因果也。若于无记起忍乐等。但是欲胜解非为。信不信之因果(可见疏)
读师云谈并评定之趣如此。
一。懈怠心所事。光胤申云。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之样。染事懈怠申无子细。但其事。懈怠懒怠为性。只于知断修物分。立懈怠欤。将又一切懈怠心所。必染污恶事策勤故。必恶事。立懈怠欤。读师云。必懈怠总事策勤也。不尔不可立懈怠。憎染为业之解释分明也。若不进善事分。无记心之所要有此义故(云云)
私云。此事无左右难一定欤。懈惰。善事。必物。不进心品也。无记心心所。其。只于威仪工巧别境界心转中容也。善事必。所诠此事被申样不审也。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事欤觉。
一。于无记事而策勤者事。私云。于善品不进故非精进。故于善品不退故非懈怠。只欲胜解也。
一。放逸事。无殊沙汰。文段如不放逸。随让后。
一。云何失念。乃至。心散乱故事。私云。柳下不正知云于所观境。今妄念云于诸所缘不云于曾习境。其子细事。尤可秘之有子细。第七相应之失念不转曾受境故。总又失念。染污心物。表不追忆时。念生否。若生不审也。无追忆识故。争念。若不生。此时境不可云曾受境欤。若尔失念必不可转曾受境欤。仍云于诸所缘也。光胤申云。妄追忆者。恶过去事忆事欤。世间僻觉云事欤。将又不尔欤。读师云。妄追忆云。以染污心追忆过去。皆以妄追忆存置也。恶僻觉非云妄追忆僻三性心亘事欤。必妄念。光胤申云。此事大事也。今承样。设过去不谬能忆。染污心。妄追忆欤。一识意勿论也。妄字意得样。妄不可出欤。此仪所依别境染污念。可有明记用欤。是论义也。此论义沙汰。论义也。染污心能忆过去。可明明记用故。读师云。尔也。于所依染慧。今通可有明记用欤。
私云。能依失念不能明记申。僻觉事欤。又全分何不觉云失念欤。世间失念仕候云。全分不觉事申。推之可依别境中妄念遮表二义欤。遮用一义。能依失正念分也。所依染慧妄追忆之表用。僻觉妄追忆欤。又何不觉。念位。又能忆。其心染污心。尚妄忆欤。一义意也。总论之。于染污心可有三种。一全分妄。过去事不觉(此位念不起位欤。读师所存也。将又心令转过去故。念起可云欤。可寻之。)
二僻觉(此妄追忆欤否事。可沙汰之。善心中僻觉。故非忘追忆云欤。将又善心中僻觉。染污心间起欤。)
三。能忆昔事。(染污心故。尚妄追忆可云。但明记为性可云欤。明记三性通故。)
此事论义也。染污心有明记义欤古题。明记为性三性心通义。论说别境念说三性念欤。明记限正念义。论付正念且说之欤。善心如此可有三种。全分不觉。僻觉明记也。准染污心三种可知之。全分不觉念记欤不记欤。僻觉染污心间起欤否事。明记易知。先年东院僧正云。光晓失念不能明记云。付善事事欤。非总无记事欤。疏不能明记善等事故释此意欤(云云)此仰恐不领解。先善等事故等。定可等不善无记之事故。其上染污心中意事能忆事。其可得耶。当座此不审申毕。无分别之仰。左样染污心。能忆。不能明记可云。染污云不能明记欤。云趣。此论义。染污。望其论义可决之。
私云。失念之念正念欤。若失念之念令通三性。失念之位。念不起故。但第七唯痴为体之失念尚令失正念可申欤。又第七总念心所故。失念之念三性通可申欤。念心所。失念之念定可正念欤。
私云。设唯念初师。又俱一分第三师念为体边。失念无明之力也。痴令念失可意得也。
光胤申云。善心中一向物何可申耶。读师云。其位念不起可意得欤。念心所非遍善之法故。
私云。善眩中僻觉如上染污念间起欤。
光胤申云。抑第七相应妄念痴令念失故名失念云事难思(此俱一分尔也。第七妄念唯痴为体也。)第七总念心所。何云失念耶。念令失念失念。总念。何令失念耶。返返不审也。所诠现在境缘不转曾受境位不忆过去。今样。可云失念过失欤。读师云。诚尔也难思云云。私云。失念遍染心所。一切染污心起。若尔不转曾受境现在缘染污心失念。总今不审事也。不限第七。第六失念可有此疑欤。延公云。妄念遮表事大事也。俱一分摄师意。痴为体妄念遮表事大事也。俱一分摄师意。痴为体妄念表用欤否。二义也。有云义。假立心所。必体妄念。妄追忆谬之表用。念为体妄念施具之也。此义可然欤。读师云。此事返返难思也。随中妄念遮表盛二义也。痴为体之妄念有表用云事不意得。今样必用施。第七相应失念何物施。第七相应失念何物施。念不相应故。
私云。诚不审也。第七失念失念申。如上注不审事也。况表用可具哉。
延公云。第七失念。念心所不相应故。法尔无表用也(云云)读师云。第六失念可为此分欤。光胤申云。知足抄行相对治。痴分妄念不正知当。邪念邪知之相。同念慧分二法(云云)当此义欤。读师云。其可有料简欤。随奥样不见。以之推。只念慧为体妄念等。其行相不违分云欤。正具延公云。此事非私略。故良英须假立心所其用互施义信赏玩之。随彼草此事返返被记置。不尔可有难义之由被申(云云)
私云。可有难义被申。推量之分。取四法上防修寂静。不放逸行舍立。四法防修悉被立不放逸。寂静又悉被立行舍故。不放逸。无寂静用。行舍不可有防修用欤处。虽信惭等亦有此能之下。疏虽信惭等等见。六法见。六法。不放逸时。又除自取信惭愧轻安行舍不害。行舍时。又除自加不放逸也。加样时。亦有此能体。既不放逸之时取行舍。行舍时取不逸明知不逸有寂静之用。行舍有防修用云事。不施合其用。本来不逸何有寂静用耶。行舍难有防修。良英可有难义被申此事欤。
第八十三日(自云何散乱于诸所缘至中大随粗亦如实义)
疏云。流者驰流即是散功能义。荡者荡逸即是乱功能义(云云)读师云。驰流散义云事易知。荡乱义云事。荡读欤。若尔别别物合一意乱义欤。乱云别别物。义欤(云云)私云。乱糸申一义欤。
一。不出散乱定为体师事其沙汰。
私云。小乘论藏此师出欤义。别段论义见。若尔大乘教说事异之欤。
一。散乱痴为体云师意。不审也。又贪瞋痴位。乱切能增云事不审也。
一。虽一刹那解缘无易。乃至。如系猿猴有暂时住事。延公云。抑一刹那间易解易缘事。论文分明容易解易缘义。相续位推之知。易解易缘之物定也见。此重此分先可置之。抑于相续位事大事也。假令二念相对见之时。散乱初念位境第二念易时。行解易。散乱易解。何掉举易缘申。
私云。第二念转前境时。易缘易缘。易解之边掉举力申。凡掉乱易解易缘非自分。自分勿论。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令心于境不寂静。心心所令易解易缘义也。
一。染污心时由掉乱力常应念念易解易缘事。光胤申云。此文样念念易解易缘事。易缘依易缘一境上易解。易解掉举。易缘乱意得。更无子细。由掉乱力常应念念此意也。光胤申云。多念之间住一境。而行解色色易事。此散乱。念定等力依制伏之。掉举不制伏时也(云云)付之重重读师延公付光胤申趣被举疑问事。非指事疑也。比兴比兴。
一。或由念等所制伏等文事。私云。此文本疏生起问。常应念念易解易缘事勿论也时。爱味定解缘不易此时掉举散乱。解缘俱。一念间解缘不可例。其一念。法尔道理也。多念相续位事不审也。答此不审文也。念念等制伏掉乱。不令易解缘也。掉乱之力微力。念定之力增位也。若掉乱行相增念定劣位。猿猴绳。
一。抑第七相应掉乱。行解所缘不易。此依谁力不易解易缘耶事。其沙汰。延公云。或由念等力所制伏六识掉乱事也。第七别事也。不可入今沙汰(云云)光胤申云。第七不入今文。不尽理也。本来掉乱二类。不易解易缘掉乱可申欤。事。随或由念等等言子细。等言等我见。第七掉乱依我见之力被制伏。不易解缘欤。读师良公样同心毕。
一。虽一刹那解缘无易欤。读师云。一念间掉举易解申。易缘。迁流速疾至第二念也。仍第二念易解即初念易解。初念易解第二念也。又散乱一念易缘可申。初念之易缘第二念也。如掉举易解。如此委细不被申此。趣也。肝要须容易解易缘趣。今一重物。则一念有此义被申也。
私云。读师之所存推。惭愧俱起之时。可崇重轻拒义意得。及轻拒总义之言以备王色。并掉举散乱一刹那之易解易缘义意得合。润色备东院样所存嫌人也。此筋被申欤。
院主云。而于相续有易义故之义言容有义见。正易解易缘。不见(云云)
一。云何不正知。乃至。所毁犯故事。
私云。不正知必所观境转故云于所观境欤。
读师云。谬解为性分明表用见。不正知遮用云一义难义也。但谬解遮用意得样欤。谬解不正之义也。令知不正意也。解者慧用云事显。表解不可意得欤。虽有此料简。都难思欤。又慧有四个用中。谬解不配不正知。关诈用哉。寻伺推度。见推求。所依染慧邪简择故。私云。不正知遮用一义。谬解表用所依染慧作用也。意得。简择。打任正简择也。此事可依义事也。委细略之。篇篇子细。准妄念可知之。
一。论谬解遮用意得义难义。论疏之文。疏云。非迷于境而闇钝也。但是错谬邪解名不正知等(云云)
一。与并及言显随烦恼非唯二十事。评定曰。三字。一个及言置。二十外随惑事可显。行舍及不害之及及显十一义别心所云。何烦用与并及之多字耶。
一。随烦恼名亦摄烦恼事。读师云。此事颠倒。随烦恼亦虽名烦恼。本惑不名随烦恼。是根本故申也。而本惑名随。随惑不名烦恼云事。不审也。烦恼名扰恼之义。何随惑不得此名耶(云云)延公云。心言互心心所。心心所之名限受想等。如御谈申。此事颠倒(云云)
私云。是前烦恼等流性故之义。本惑之处。随烦恼之名本惑通欤。烦恼之名诚扰恼之义。既贪等烦恼名。本惑此名主付欤。
一。唯说二十随烦恼者谓非烦恼唯染粗故事。读师云。三由。随烦恼中不说贪等本惑。二十随惑非烦恼故。烦恼本惑二十中不说也(谓非烦恼之故也)邪欲等随惑。别境通三性故。非唯染之法唯染之由也。付之有伏难。妄念等别境。虽非唯染说之。何不说邪欲等耶。为言。此难疏会之二意。初唯痴为体之师意会之。是痴分故说之。不为念分故说之也(云云)后俱一分摄意会释。以有痴分念摄在中之释此意也(以上唯染之由也)次趣向前行等。行相细故。此中不说(云云)粗故之由也。
一。趣向前行事秘释被读上之。但更更不意得。故一途止毕。律部。可寻律家。
一。僧祇事。延公云。三宝礼。僧见光胤申云。僧云非一人。三人四人和合僧别云僧祇欤(云云)延公云。一人僧祇欤(云云)
私云。此事名义集。僧祇众之义(云云)和合僧见。
一。此余染法。乃至。如理应知事。光胤申云。邪欲等。上为二十随惑之外。唯染等由立处。又今皆此处摄云事。前后相违欤(云云)读师云。上唯染之由以二十之外者。正废立门法数不入事也。今皆此所摄以等流之义论类摄欤。向门异也(云云)
私云。随其类别之类。类别申其其烦恼等流或分位之类别欤。
一。有义是假有义是实事。光胤申云。归正义定是实有之中可烈处。尚表二门假实二门见。有子细耶。一论之习。立破已后归正义故。读师无殊成败。
私云。疏今取实者为胜云以见。上无立破欤。又假云师聊其理欤。将又护法假叙故。必不决判欤。追而可寻之。
一。凡二十随惑之假实。一一体业明下皆以释之。何再说假实耶。云伏难。疏上虽一一别明。未总显二十中几假实故。今总辨之释此伏难之答也。
一。二十皆通俱生分别事。私云。下三断门唯修所断之师。虽然正义通正义见修二断故。付正义二十皆通俱生分别等判也疏见。疏云。此依正义。下断门中。有说唯修。今不依后。彼不正力故(云云)光胤申云。假实门时。虽立破已后表二师(有义是假有义是实)俱生分别虽立破以前。付正义(二十皆通俱生分别)明之返返不审也。可有殊子细欤(云云)读师无彼申旨。
一。互相违故事。私云。恨嫉二心所。如何相违相返之行相申。又覆诳谄又相顺行相也。如何。推量云。行相如贪瞋虽不相违。粗猛故相违不并欤。
一。各为主故事。此主义望自类欤如何。一向望自类者。无明云非主望无明。有义义见。一向主义限自类不见欤。古闻书云。无明虽云非主忽不可云伴(云云)若尔主义望自类欤。
一。论说大八。乃至。违唯善故事。读师云。第四卷随惑遍染四师中。以八遍染正义存事。本疏护法菩萨为第四师说释。论文分。正义可治定事也。今文以可知之。会六遍五遍之文。论说大八遍染心判故。若八遍非正义。令第六卷偏出八遍染会五遍六遍事。如何意得耶。
一。六遍染之会释第四卷。会释也。五遍染违顺善故。第四卷欤之由评定。读师云。凡六遍染师通途也(云云)
一。论说大八遍诸染心。瑜伽论之五十八卷文欤。此说十遍染文也。其十遍染师证。八遍染邪欲邪胜解别义遍会。八遍分实遍存为证。如此说也。丽八遍之文欤。凡八遍染师。前三师证文悉料简。别义遍简舍。八遍作成为证文也。
一。惛掉增时不俱起故事。光胤申云。此文样惛掉俱增位不俱起。增劣起时。俱起见。左样意得。遍染义难成。仍此论文。惛掉必增劣之行相可俱起。不尔俱增。不可俱起云意欤。而此下疏。即惛掉行相俱增时不俱生。非彼二体不俱生也(云云)此样行相俱增之位。其时体性俱起以成之见。
一。此下疏三重问答。上二重以寻伺问答之。二重俱以别体有无遣疑见。后一重问答举贪瞋疑之。以此性定故答之。恐繁不记之。必要见疏。
一。除三忿等唯喜忧舍事。私云。忿等五识故无。五识与乐俱不通上界故无意乐。意地不许苦师故无苦受俱仍喜忧舍三也。
一。谄诳憍三四俱除苦事。除苦可尔。意地无苦故乐受俱云事难思。初静虑实七地。悦身根边以。假云乐欤。何非假说乐论受俱。读师云。名乐名喜。名乐义门。云尔也。此义门一向非可废立。
一。疏以初静虑有意乐故事。私云。下界系门。诳谄欲色余通三界(云云)诳谄通欲色界见。随其下疏。王臣等处诳谄(云云)通四禅见。若尔以高地第三禅乐受。可证诳谄乐受相应之义。何举非真实乐初静虑乐证之耶。此样。诳谄虽通色界。限初静虑欤。不尔尤可举第三禅乐故。
一。此受俱相如烦恼说事。私云。如烦恼说云事。忿等与乐相应事。如瞋遇顺境喜乐俱故如说。悭恼等与忧俱事。如贪会违缘有苦俱故。可说。为言。疏此趣见。评定之趣遂此样也。
一。随粗相说事。粗相有二。一随多分行相二。随小乘见。
一。覆悭喜舍事。私云。悭可尔。覆喜俱事难思。隐世罪恐失利誉。不安稳行相也。何多分道理顺喜耶。推之覆作盗贼等罪当时得利生喜故云尔欤。良公云。罪时生喜欤(云云)
一。余之增乐事。谄诳憍三上界。乐俱故。中大八粗相实义同事也。
第八十四日(自如是二十与别境俱至卷终)
光胤申云。念亦缘现曾习类境者。现曾习点本。又现曾习云点。二样。如何。读师云。现曾习类境欤。
私云。念与忿俱转现在事。疏释如见旧怨起忿念(云云)又忿与念俱转过分事。忿缘分位现在随事究竟名缘现在。即忿亦缘刹那过去(云云)
一。染定起时心亦^8□扰事。中古明匠。散乱易缘定专注俱行样有习被记子细。可谓秘曲欤。今度不及沙汰。中中不申出止毕。
一。此相粗动彼审细故事。光胤申云。邪见瞋俱见。即傍灭之位也。若尔忿等何不俱起耶。读师云。瞋憎恚之分也。不违审细见。忿不尔。又傍灭位现前境。对何执杖耶。
私云。疏又憎嫉灭道以下。别释欤否。古此释忿等见相应一释。料简样。此约多分。论依多分不相应云意也(云云)(追而可决之。)
一。悭痴慢俱非贪瞋并是贪分故事。读师云。上忿等五法。容慢痴俱之文。少义道不可替。忿瞋俱起可意得(云云)
光胤申云。忿瞋聊可相替欤。凡忿等五法。瞋转增分位。忿恨等立下。不俱起常通欤。悭贪上立。所依之贪并起意得。行相粗违之难义。所依行相差别。不可云。秘^2□为性染着为性。作用差别。忿瞋境行粗违异。故悭所依贪虽不相应。可有俱起义欤(云云)读师云。不尔只忿瞋同事也。忿瞋不俱起申。悭贪同事也。凡文相上忿等五法等文。更不替义道可尔(云云)光胤申云。独头贪缘无漏润色。悭憍无漏缘出意。悭憍贪俱起许置。能依既缘上。所依之贪何不依耶证也。独头贪不缘之义。能依悭憍。今一重浮出行相。无漏缘也。所依行相。不尔。为言。二义俱悭憍贪俱起法许置。或为证或会之见。一向可同忿瞋样不审也。凡论。忿等五法云非贪恚并悭云非贪瞋并皆以相应事也。非俱起。其勿论也。其上忿瞋俱起。常申欤。悭贪。忿瞋。俱起存也。读师云。曾以不尔。只忿瞋同事也。独头之贪无漏缘以悭憍无漏缘证事。能依悭等缘上。所依贪何不缘耶。大方能所依之一体由以证之也。然云故。同时俱起云道理以非证之。悭位四分俱悭。此位曾贪谈。体贪无子细。虽然分位一向悭也。为言。
私云。此事难思。奘实坚义之时样东院口传申时。不被仰(贪无漏缘私抄)又非主独行无明。常小乘一相之随心也申。悭憍唯贪为体。所依贪必俱起道理以。独行之称疑事。悭憍起位。一向悭憍。曾以被云贪分。独行之称更以不可及劬劳欤。此事不见取摄。卒尔存寄分也。不可为定量。追而可定治之。
一。覆诳与谄。乃至。贪痴分故事。私云。唯痴为体之覆等欤事。其沙汰。疏二释。可见之。设唯痴为体覆等许释。瞋戚行覆等欣行故。不一嗔烦恼相应见。贪痴分故道理以。与嗔不相应由立。
一。三性门事。小七中二唯不善摄者。小七忿·恨·恼·嫉·害·覆·悭也。小三大八之小三谄·诳·憍也。
一。界系门事。小七中二之小七。如三性门七法。
一。诳憍欲色事。欲界诳谄通有覆无记欤。云古论义诳谄欲色云事。色界悉欤。限初禅欤。此事上注。评定云。趣四禅通被决毕。读师之谈此通。疏有王臣等处二方有故。左样见。四禅共有王臣故。
一。良相房云。第二禅以上有王臣差别欤。读师云。一天之中可有王臣欤。如初禅别天眷属事欤。光胤申云。十王花报云。四禅梵王。秘定有王臣欤。
一。余通三界之余憍八大随惑也。
一。生在下地。乃至。起憍诳谄事。十一诳谄并大八也。
一。生在上地。乃至容起彼故事。光胤申云。疏大八润生出之。傍灭位无惭等二(云云)傍灭位无大八样闻。读师云。且举无渐等也。大八勿论故不举之欤。或以润生位可彰显欤。无渐等二胜显彼位相故举之也。
一。小十生在无由起下事。私云。傍灭润生之二时外。不起下惑云事。此分分明也。
一。中二大八下亦缘上事(界系门中第三义门也)
一。有义小十事。小随惑上界缘二师。初师不缘上。第二师缘之也。
一。第二师意。缘上惑嫉悭憍也。有说加害不嫌此义。若尔四法缘上界欤。嫉嫉胜上地法故。悭悭所证知上地法也。憍所证知上地法恃也。忿等七法不缘上界见。
私云。疏谄诳上界缘二义出。不缘为正。
一。大八谄诳上亦缘下事。下界缘事也。
一。梵王释子起谄诳故事。秘其因缘出。读师被读上之。一憍不缘下。下界劣故。不可恃故。
一。第十一门事。三学门也。第十门事。古来不审也。今度一姿无其沙汰。上下相缘欤相起欤。第十门沙汰。
一。三断门事。此下三子门。彼十唯通见修所断断唯简非所缘也。
一。十二大八之后十惑不及异义。随本惑势力生故。本惑见修。随通见修也。
一。见修所断者随迷谛相。乃至。皆如烦恼说事。
第二迷谛总别门如本惑。可通总别。为言。第三迷谛亲疏门又可如本惑亲疏欤。
一。前十有义事。小随惑二师。初师唯修所断也。缘疏事境生故。
一。第二师事通见修所断也。此二故出。依二烦恼势力起故通分别俱生由也。本惑分别俱生故。随其势生云由也。
一。缘他见等生忿等故事。此由一向见所断之由欤。重缘疏迷之理之由以通见所断。为言。抑见惑迷事。意得。见惑迷事惑。依二烦恼势力起故。见所断之义可成欤。此由评定一结毕。此师正义也。
一。疏云。五十八说迷谛中。于灭谛起害恼。二亲迷理通见断。出佛身血之时。害缘无漏。憎嫉出离时。嫉缘理。故亦见断也等(云云)取意记之。
一。抑疏云更有八十六已去。忿等发恶趣业文。忘不知处(云云)大师说处等御忘却之事欤。又瑜伽论御暗诵欤。
一。见所断者随所依缘总别惑力皆通四部事。
私云。此第二迷谛总别门也。(此下少谛多谛论义。随所依缘所依缘三释。)
一。此中有义忿等但缘等文事。此少随惑第三迷谛亲疏门也。此二师。初师忿等限疏迷理也。第二师通亲迷理也。
一。于灭道等生嫉等故事。此下疏无漏缘二释。初释除覆诳谄余嫉等之七法。无漏缘(云云)谄诳不缘无漏灭道。不能谄诳故(云云)覆不缘无漏由。不出易知事欤。第二释。嫉悭恼害憍五法亲迷谛(云云)即无漏缘也。
此二师本疏无正否之词。大旨后师正欤。
一。然忿等十。乃至。准上应知事。私云。于中二大八不判有事无事门不审也。但疏准知后十通二所缘(云云)论不释不审也。
一。缘有漏等准上应知者。漏无漏门名境事境门并。异熟等门九品润生发业等也。疏或释。可知之。上脱略之。仍重记之。
一。憍唯痴俱与慢解别是贪分故事。读师云。与慢解别更不意得。憍慢行解相似之法也。何云解别耶。又疏见其由。弥有疑憍高举生。慢下逸起故(云云)先高举慢行相也。何云憍耶。是一。就中憍高举之相。弥慢可相应由也。评定曰。所诠见疏。憍自缘。慢缘他。此样。陵他之慢憍相应。恃己之慢可相应耶。旁不审也。光胤申云。所诠恃己之慢申。必形待他相欤。正缘他陵他也。恃己不缘他。但聊形待他分。仍疏慢亦缘他缘他缘他可读也。缘他不可训欤。意缘籍之义也。恃己缘也。缘敌义。加样见时。憍必偏自转不缘他故。不相应也。与慢解别者。此事欤。疏憍高举者醉傲之义也。
一。是贪分故之道慢是瞋分故云事。延公云道也。本疏不释事也(云云)
天文二癸巳五月二十八日对长基得业一交毕。
论第六卷闻书第三
论第七卷闻书第一
第八十五日(自卷始至故置此言深为有用)
一。于善染等皆不定故事。读师云。常论义也。疏初释等言等界识不定。第二释等言种类非一故云等(云云)抑今等等取无记。何第二释不申耶。凡染净染不染云时。有覆无覆无记摄常事也。善言摄无记云事珍。第二释。等无记尤可申事。左样不申条不审也。
一。读师云。初释皆言为证。不意得。亘三性皆意得。无殊难义欤。光胤申云。亘三性皆勿论也。云于善染等上只不定故可满足。而言皆。打任顺初释。
一。第二释简信贪等。何不云非如信贪等耶事。延公云。不定姿相替故其词亦异也。
一。初释界识不定重出所遮释事。性不定易知故欤。
一。读师云。第二释。皆言亘不定四皆也意得(云云)
私云。此义欤。
一。第五卷于善染等等等界识云事。不及异义。读师云。第五卷等无异释以见。今疏初释通余欤。延公云。随以第五卷修初释润色常事也(云云)光胤申云。第五卷非如触等非如类等之重。仍等言等界识二门。今文异彼三重。仍及异释欤。第五卷第二释何为耶。
一。悔谓恶作事。读师云。百法等恶作云故。云悔谓恶作欤。恶作悔体故非云尔(云云)
一。恶所作则悔。何悔恶作异耶评定。读师云。恶作厌所作也。未及追悔之熏厌故追悔也。院主云。厌悔。厌外悔之重。不觉(云云)读师云。假令他人作事。恶事厌之事。岂有追悔耶。于他作追悔不心得也。以之可有御推量。厌悔二重也。
厌悔二重。恶作克性何物耶事。
私云。疏见大小异义。肝要。大乘厌欲二法恶作也。善厌无贪一分。义别心所也。当厌瞋也。无记厌离欲也。此外愧善无惭恶惠无记释。
一。我前不作亦恶作业事。读师云。应作事不作过追悔悔心所也。恶作摄也。
一。于此先恶所作业之义欤否事。
私云。可有此义欤。论之是我恶作。疏我恶边所作(云云)释作之义欤退。推之。如此可作事不作。我也思。我不作之作恶也。措作一体异名事不意得。虽开疏不生决智。追可决之。
一。障止为业之止定散也(云云)又盖申止通定慧举遍定惠。今止定一法也。
一。眠谓睡眠事。疏以单名则诸教禐也(云云)光胤申云。掉举惛沈等烦恼举禐名于不定四举片名。仍长行云睡谓睡眠欤。
一。一门转故事。抑听众连。一门转故。被加难哉。一门转故欤。又一门转故欤。所诠一门转故云仁手尔叶置时。正义正义前难义。其故一门云。睡心所一门所依转闻。西明意根一门滥也。所诠正义。意识转故意。一门转故可训欤。此事必定尔也。良明房云。同学抄意。意识既为睡眠心所所依名门无过(云云)此样。眠心所意识为所依门转样闻。一门转故可训意。读师云。其意识名门事释也。一门转故门。一门转故。只一门转故。
一。令显睡眠非无体用事。读师云。令不自在之令字显睡心所体用非无云事不审也。令。体非无道理如何。延公云。其事也。别体心所。不置令字欤。尔下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之令字。光胤申云。先非无体用之样意得置后令字可被沙汰欤。此非无体用。假立心所对。别体以所表事。简无心睡眠云尔也。可见疏。无心睡眠全无其体上。争身令不自在耶。仍令字大切也。
五盖八缠事。此下疏。可见之。又盖中舍定心非高非下平等相云也。八缠门之舍二利平等之舍也。嫉悭之所障也。嫉悭分别自他故。
一。如余盖缠心相应故事。以五盖八缠立量睡眠非无体用成也。
一。有义此二唯痴为体事。评定曰。此师于善染等皆不定故。如何意得耶。于善染等诸师共许之谈故。又总不许善无记之悔眠欤不审也。光胤申云。疏然言通三性者随彼聚他等文释善无记悔欤。延公云。古沙汰也。通三性遍行等上立无记悔眠欤。光胤申云。此疏文。二义料简。一义尔也。一义染污心中通三性遍行等。此物善无记通法。染污心遍行等俱悔眠云善无记悔眠也。此二义中。第二师。义释下疏善中乃是心心所总数为体云。第三师。下疏其无记者无别依法而依总立云以见之。善无记悔眠○心心所总数上立之云义□理欤。评定不审云。第一师许善无记悔眠欤。尔何云唯痴为体。光胤申云。此事有子细。今一法为体悔眠付。何物一法为体耶云。异境。仍初师。一法为体悔眠无明为体故云尔也。总数上立。物立可论事。仍不及沙汰。但致会释时申出欤。此分一座治定毕。
一。非思惠想缠彼性故事。私云。道论出两训。非思慧想缠彼性故(疏初释意也。)非思惠想缠彼性故(第二释意也)初释下二个量。第二释二量。光胤申云。初释意。缠彼性故训。二个量宗法缠彼取故。
此事色色评定。又疏一段被读上之。但不过现文之分齐间不记之。二释中疏第二释取欤。
一。与余心所行相别故事。古样此文不审。以行相各别为别体之由。假立心所无行相各别之义欤。此事今度不及沙汰止毕。
一。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事。读师云。匆遽者义也(云云)私云。义理推度之时欤。非任运故也。
一。于意无境事。意言境疏三释。一从喻。意识取境与言说相似(云云)显境名言等事欤二从境。言说意识所取。故云意言(云云)三从果。由意能起言故(云云)(可见疏)读师云。此三释土代言说之境三释共许。其上意言三释出来欤(云云)评定曰。言三释也。非意之三释(云云)光胤专此所存申毕。读师如何样。被申欤。光胤申云。寻伺必浅深推度义理等也。粗细发言必一切位亘必寻伺起。可寻发言事欤。少少少义理推度之分不发言事。面面评定读师云。寻伺证遍行也。寻伺起必可发言欤(云云)光胤申云。发言必寻力。寻伺起必发言事何定置院主云。古寻伺必一切发言。见光胤申云。大方寻伺于证是遍行摄小乘性相也。非大乘之实义欤。读师云。寻伺起事发言时起故。不发言位义理思惟心所之分。读师云。抑寻伺字义浅深样欤。寻浅位欤。寻究伺。今一座取思欤。譬人心品何心品人哉寻浅思也。此人样心品人推究深察心也。
一。安不安住事。疏二释也。读师云。初释不意得。先共以不安(云云)此所存又不意得。光胤申云。义理等安立一韵得时。身心缓缓。不决之时不安也。眼于事也。
一。二各二之事。一应说如前诸染心所。乃至。缠及随眠事。读师云。第二师义势不意得。烦恼随烦恼性类至此说云事。不喻样事也。评定之趣。返返不意得之由一同。光胤申云。聊申有子细欤。本随二惑性类不一相。尤本性类门说事也。善位心所也。不善有覆异故仍以此意趣申出欤。读师云。一往无其意(云云)
一。第三师事。本疏云安慧师。读师云。此事亦不审也。别当安慧样不意得。其上此师定三师中正义欤。尤可护法正义。光胤申云。若安慧顺义欤。但正义此中。摄不可有苦见。凡一论之习。一师含多义时。先其中殊其师顺处取。其师首举。此师若别有顺安惠处欤。
一。应言二者显二种二事。私云。二种者。悔眠云二种。寻伺云二种也。二种二。悔眠二种。是一。寻伺二种。是一。合二种之二。此二各二之初二也。
一。此二二种种类各别事。私云。种类各别十种类。疏出之(凡显二种二事色色虽及评定遂如上令落居毕。)
一。此各有二谓染不染事。私云。二各二之后二也。
一。非如善染各唯一故事。私云。善十一并烦恼随烦恼各唯之善。一种或染一种。不通亘染不染由显也。此染不染染摄不善有覆。不染摄善无覆无记也。
一。或唯简染事。此瑜伽不定随惑立故。限唯染欤云滥。仍简唯染之急等返三性义显也。
一。为显不定义事。此义为显不定义。置二各二之言也。合三故以。释置二各二之言之由也。一为简善十一烦恼随烦恼。二为遮不定随惑之滥。三为显不定义也。
一。睡眠必梦中起欤。位起欤事。读师云。位常心眠也。居云此位也。也。不及梦中(云云)光胤申云。居位见闻事交杂。可谓睡眠间起欤。所诠眠起事难知不审也。此境不见所据。如何可定得耶。所诠五识现起见闻位非眠欤。
私云。七分别之相。第七卷不定段(当段也)义灯委细也。寻伺之相不定段枢要委细也。
第八十六日(自此中寻伺定是假有至不能寻察名等义故)
光胤申云。悔眠假实门出假实二师无用也。上出四师委明毕故。延公云。随烦恼假实门如云有义是假有义是实。随惑。一一体业明时。体性假实虽明也。诸门分别门一段假实门明之。此亦可等(云云)
光胤申云。此假实今一重不审也。重立二师文理故返返无用也。初师上前三师。第二师上第四师。疏见。
一。随他相说事。良明房云。无明上悔眠相说。云随他相说欤。痴上假说故。世俗有也(云云)光胤申云。悔眠上随痴痴之分说。云随他相说欤。若无明之上说悔眠之相。悔眠置。其外又造悔眠说欤。返返不审也。读师同心光胤之说毕。良公云。又承状毕。
一。种子世俗有说事。本疏非是调然离识有体如心心所名为世俗之释申出。读师云。此释意种子望所生现行。一法之隐显。识之外别物其体。虽云收现别体。心心所。调然当。云世俗有欤(云云)延公云。所持种子望第八体用不离。非如心心所见。云世俗有欤(云云)评定之趣读师被申望所生不离治定毕。
一。体类是同事。读师云。体同思慧云体同。俱推度云类同(云云)
一。粗细异故事。读师云。浅深云粗细欤(云云)
一。于依寻伺○故无杂乱事。读师云。有寻有伺等三地事不思边随疑出来欤(云云)本疏生起问。被读上之问意。寻伺不许俱生。有寻有伺等三地不可成。为言。其不成意。显轮集释此文有二难。
一。杂乱过。二增减过也。杂乱者。欲界可有后二地故。增减者。增有寻无伺一地减有寻有伺一地(云云)以之可意得。光胤申云。此问瑜伽释论三师。初师问之欤。将亦不尔欤。读师云。初师问欤。院主云。古外人问见(云云)读师云。外人则初师欤(云云)评定曰。初师相应以立三地故。寻伺俱生生后有寻有伺欤(云云)光胤申云。初师寻伺俱生名有寻有伺事如何(云云)
一。依界地上下立三地正义意返返不审也云事。其沙汰。读师云。欲界初静虑若定生有寻有伺地名。乃至名无寻无伺地(云云)此若定若生。若定。若定假者欤。所得定欤。同学抄所得定(云云)知足抄取假者也。知足抄意。且静虑中间之若定若生者。若生生中间禅人也。若定者生中间禅得无寻无伺定人也。付所居地云无寻唯伺也。评定曰。欲界初静虑若定准之得无寻唯伺定人取欤。读师云。其事何不见。折任同事欤。
一。寻染者寻伺云染欤。相应之惑欤事。其沙汰读师云。相应之惑见。良公云。依寻伺过失立三地见。若尔善无记寻伺可取寻伺之染欤。相应之惑。善无记寻伺非染欤。读师云。善无记寻伺有染之体不取欤。
一。伏寻染生无寻唯伺中间禅样事。同学抄不定残段。尧意论义。大切也。可见之。肝要。自此界梵众天生他方界大梵天欤(云云)
一。第三师依界地上下立三地子细事。要释大切也。要云(下末不定段)今应问。此第三师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别。由有地法粗细异故。彼粗细异如何得成。必依有染系法别故。无漏杂染依此地法亦殊以。已断是有染种类。故彼地摄言有染者。有现行染故身在下。虽成三界种子。有染不名三地。言杂染者。摄生上义则非前地。不言已离。此染则非此起故。昨识文正(云云)
一。不依彼执现起有无事。延公云。伏断种子生彼二地。伏寻伺染事伏种子。断又勿论也。若尔不依彼执云事不审地。尤可依种子伏不伏故。读师云。寻伺种子二禅以上。依种子。不可有三地不同。为言。非伏不伏门(云云)
一。俱与前二。乃至。互相应义事。光胤申云。互字无用也。有子细欤。读师云。大方无用觉。事也。私云。此事有子细之样。古闻书。此文意。寻伺与悔眠也。悔眠自并寻伺相应也。但无四法俱起。寻伺不俱故。
一。非五法故事。读师云。睡眠依强思之加行样。返返不审也。不定残论义也。
一。七分别事。瑜伽论。七分别俱寻伺为体(云云)杂集论第二末。任运分别五识。异瑜伽论欤。
一。舍受遍故。乃至。与苦乐俱事。疏生起问。以不说证之。五识无舍受不说舍俱故。为答此难今文起也。
一。虽初静眠乃至。总说喜名事。疏生起问。若以不说证之。寻伺不说与乐俱故。初异四无寻伺为答此疑今文起也。
一。虽纯苦处。乃至。总说为忧事。疏生起问。以不说证之。纯苦处寻伺与苦不相应。为答此难今文起也。读师云。以上。三段之文。受伏难生起。肝要。初静虑乐纯苦处意地苦忧喜相应云文摄说之故。不可云不说。为言。五识苦乐不说之由。既不谈之故不相应欤。
一。意地苦有分别云事。返返不审之由。光胤申出毕。所诠初静虑喜。一喜被乐故。别不说可尔。意地苦忧别体也。此摄忧云事难思。
一。又说寻伺以名身等义为所缘事。读师云。昨日相论寻伺必发言欤。通不发言位起欤事。此文闻。必不发言欤。今文只缘名身等为境云。不云发名等故。明知只缘名所诠共相不发言事欤。读师改执毕。延公云。此事古人所缘篇篇也。不一决见。
一。显多由彼起事。显由彼起论义也。才学面面评定。论义卷不记之。又无殊沙汰。
一。杂集所言。乃至。证不成事。现文分也。
私云。瑜伽说此乃至相应寻伺事。瑜伽任运分别。五俱意识相应说也。异对法故无相违。此下疏。自性分别五识有云摄论文出问答。答摄论随转门(云云)可见之。
一。受俱门事。唯戚行转通无记故通无记故。舍受相应由也。忧受限善恶故。
私云。疏于无记法追悔时。舍俱也(云云)善恶追悔之时通舍耶。问答。答意不通舍。但末位不遮见。
一。萨婆多。悔必唯忧俱也。故离类舍也(云云)
一。圣者起悔耶否。疏二意也。此与舍俱圣者犹有释。许圣者悔。此解不然。以来不许圣者悔。圣者起悔。恶作厌也。非悔。悔离欲舍故(云云)圣者无记追悔威仪工巧之慧也(云云)
一。有义此四亦苦受俱事。初师不许意地苦故。悔二受。眠三受。寻伺四受(云云)第二师许意地苦故。各加之一宛增故。悔三受。眠五受也(可见疏)
一。悔眠但与十善容俱此唯在欲无轻安故事。
私云。欲界轻安第六卷二师也。设有云师。悔眠轻安不可相应行相故。疏趣如此。
一。悔但容与无明相应事。读师云。疏二释。如论文但无明相应余不俱邪见嗔贪等之位追悔。间起也。非俱起(云云)初释。论依粗相门但无明(云云)实邪见嗔贪我见俱也(云云)下悔眠上不相应缘门。第二师下疏许俱义稳(云云)初释好欤。
私云。此无明今样不共无明也。同时悔亲迷理欤否也。秘三释。一非亲迷邪见所引生重缘粗迷也。不共无明悉非亲迷也。二亲迷也。虽邪见所引不缘见故。三悔俱无明非主独行欤。仍悔非亲迷(云云)有义于此相传三释非亲迷释取欤。详曰下难之成亲迷之义。
一。非忿等十各为主故事。读师云。此文样如忿等恶作有各为主义欤。延公云尔也。随付此文古恶作相应无明非主独行无明欤之寻。守千释。可见之。光胤申云。此正各为主义。行相粗猛边同忿等各为主欤。一旦存寄分也(不可为定量。)
一。眠等位中皆起彼故事。梦中一切烦恼起也。
一。于无记业亦追悔故事。私云。无记业追悔。一切无记性云。无记业追悔时。无记性之义云也。答释此滥可见。
一。于悔眠善体二师。如文可知。
一。闻思位中有悔眠故事。
私云。闻思等位改悔诸恶思择法义事也。秘一个问答。可见之。抑三性门。不善性略不说事。疏释云。次应辨善心见修等。后自有门故先不说(云云)意云。不三断门。让不说欤事难思。于余位心所三性门三断门。各别悉明之。至不定何略耶。
一。恶作非染解粗猛故事。于所知障性类证文常出之。可见灯。意云。于烦恼边非染也。于法执边染也。论说烦恼边见。
一。四无记中。乃至。非定果故事。私云。疏异熟二释(可见之。)
第八十七日(自恶作睡眠唯欲界有至是谓大乘真俗妙理)
一。余界地法皆妙静故事。读师云。余者。余界余地也。余界者。上二界(对悔眠)余地者。二禅已上地也(对寻伺)次妙静者。妙胜义。上二界此义具无悔眠故。静寂之义。二禅以上此义。无寻伺故一(云云)(可见疏)以上初释第二释。妙静通上二界二禅以上(云云)
一。悔眠生上必不现起事。评定曰。离欲舍之法故。上不起之。论一地系法故(谤灭位色界中有起嗔瞋。虽一地当起之欤。)
私云。疏二释有。色界中有起悔耶否事也。初释邪见悔修定本有位也。非色界中有(云云)第二释色界中有起悔故。生上起下也。付多分生有言无也(云云)
虽一地系中有子细欤。如瞋。
一。梦能普缘所更事故事。读师云。梦中缘所更事者何事哉。假令得定人。退定梦中昔定事缘欤(云云)评定云。设虽不退定出定位下悔眠起缘定等之法欤。
延公云。得定人起上地心后争起下地悔眠耶。
私云。此事可为如何哉。悔离欲舍。下界烦恼悉伏毕。上地根本定现起之后。难类欤如何。睡眠事先离欲舍欤否。悔非无学离欲舍故。睡眠寻伺皆通三性之样。眠非离欲舍见。所诠悔离欲舍上下虽有。所觉睡事不见。
一。悔非无学离欲舍故事。延公云。悔离欲舍。可然睡眠无学圣者。欲界依身人。起眠欤。仍云。悔非无学不云眠。此意也。
一。求解脱者。乃至。皆无学故事。光胤申云。三学门。于余位心所悉有之。皆付法数论相摄。今三学门。以外广。有为善法悉名学无学见。此事有子细欤事。尤可有沙汰之。读师被申无旨。
一。悔眠唯通。乃至。势力起故事。光胤申云。此三断门上三性门不善性边。让此门也。邪见势力被引生见所断边。不善性欤。修所断之边。可有不善性欤。修断可通三性。
一。非无漏道。乃至。深求解脱故事。私云。此文为答忧苦二根之非所断例难起。疏生起问可见之。亲所引生故。悔眠非如苦根无漏道。亲被引生故。不立非断。为言。深求解脱故。非如忧根二十二根。被立深求解脱故。亦不立非断。为言。忧苦共知立非所断法也。亲深两字有子细。悔眠疏引生浅求解脱故也。
一。若已断故名非所断则无学眠非所断摄事。读师云。已断名非所断云事。返返珍敷事欤。一切已断之法皆可名非断欤。无漏等之法其性非已断。今样颠倒之义道欤。延公云。此事可有子细。单贪嗔等之惑已断言。名非断之事。若单已断已舍之法。尤悔可出。既眠出。此虽称断。其体残法付云若已断故名非所断也。意离缚断。非所断谈欤(云云)
私云。此事左样见。非所断之名言可寻之。秘一个问答。问。不还断眠。何故唯言无学断已。名非所断。答。不还能缘缚未尽故。不同无学(云云)此问题云若已断故名非所断。离缚断门闻。
一。寻伺虽非。乃至。非所断摄事。评定曰。此亘下二师文也。此总解也。寻伺虽非真无漏道寻伺与根本智不相应之文也。此更不及异义谈也。
一。而能引彼从彼引生事。寻伺通无漏不通二师共今文摄也。通无漏师。其体无漏无漏道引。无漏被引生也。不通无漏师。其体有漏。如忧引无漏如苦无漏被引也。为言。
一。有义寻伺○是分别故事。私云。寻伺非所断共许也。于此有二师。今此非所断其体有漏故。五法中分别摄。
一。有义此二。乃至。言说因故事。私云。其体无漏故。五法中正智摄。
一。正思惟支事。评定曰。后得智欤。延公云。寻伺通非安立后得智欤否事。中古以外及沙汰事也。语言安立安立后得智能也。非安立理释故不可通寻伺云样。可通非安立云样也。光胤申云。思惟之分齐依可有料简欤。
一。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彼能令心寻求等故。取合证也。云治定毕。言说因故论义也。
一。未究竟位等文事。必假寻伺之下。一向无其沙汰止毕。
一。虽说寻伺。乃至。亦有分别故事。读师云。瑜伽说。五法中第三不可定。正智之中。亦有分别故云意也。私云。亦有分别故之分别。五法之外欤。评定趣。五法之外治定毕。疏之释尔也。
一。王所一异门事。此九门之外也。长行别料简六位心所心王下一异也。
一。别体边楞伽·中·百等师难之。无别体边。
一。心远独行中。私云。枢要释之。无身无形质义也。窟所依根也。远独心之行相也。远二义。独二义。可见显轮集。
一。许心似二现等烦事。隐劣显胜之沙汰被略毕。
一。五种姓不成等一颂事。读师云。五种姓五蕴也。心所别体。受想等之差别不成故。五蕴不成。为言。分位差过失者。六识体一六识。分位差别意得其理。所依所缘各别故。心所无别体依缘同故。分位差别不可成。为言。因缘无别故者。现在一念种种行相不同。差别因缘。如此多行相不同耶。为言。评定曰。一体义分法以可有返质哉。读师云。假立心所少分之事也。万差之行相并一个之因缘出来。不审事也。
一。与圣教相违事。疏出五经。
私云。以心胜故说唯识等。疏此则通以前第一难中经违讫(云云)心所依心。乃至。非彼则心。上次通庄严论说似贪等者(云云)下此则别通第一难经说(云云)又识心言。乃至。恒相应故。上次总通第一难中经文(云云)下无文唯识等言。乃至。皆无有失。总结前义无相违失。或彼后通但通前。前经非解后论(云云)篇篇不符合事。隐劣显胜之沙汰也。略之毕。
一。此依世俗。乃至。非离非则事。世俗第二(云云)胜义。疏第二第三。第三出不出第一。一存一法相形欤。读师云。第一真门如幻事故。第二真门因果性故。第三真门并无我故。第四真门心言绝故(云云)此可有得胜义也谈(云云)私云。此文八识异不异门下释欤。今疏。先后三胜义出。但下八识不异门真俗相摄门遂。不可相违。上下相异。影略互显见。当段第二世俗后三胜义也。八识一异门。第二世俗第四胜义也。其相对虽异。遂不违欤。光胤申云。第三胜义二无我门非则之边不审也。于二无我不可有各别之谈故。古不审也。读师无被申旨。光胤申云。当段非则。八依他别边以谈也。非离二无我(云云)付之八依他别第二世俗之谈也。第三胜义。只有为二无我也。何云八依他别耶。读师云。依诠门。依他有为之姿寄依诠谈之。八识依他(云云)
第八十八日(自己说六识心所相应至能感彼天异熟果故)
一。云何应知现起分位事。读师云。问起灭门不问所依门识俱转门。疏释。其故现起相显。依俱隐故(云云)此由颠倒。隐问。光胤申云。现起分位之词三门兼。读师云。俱转门分。所依门兼。
私云。问起灭门不问余门意。现起分位明。所依识俱转自然闻故。以此意趣中中不问余门欤。付此俱转门自然可闻。现起之样说时。不起不俱。一二三四五现起皆以俱。故俱转门尔也。所依门更现起相说。自闻。
一。或俱或不俱事。评定曰。望本识俱不俱欤。自类中俱不俱欤。延公云。自类中俱不俱申。难陀师不许五识俱转故难也。仍望八识俱不俱欤。光胤申云。难陀论师意许同性五识俱起耶云论义。可许俱起这定方难。此颂举。其答望本识会。随疏释此颂时。深蜜经之文引。阿罗耶识举。所诠自类俱不俱望第八俱不俱。此二边说可申欤。当座此分治定毕。
一。于五位无心无心之词置(无心二定无心亘眠闷也)无在不置此词事。余四位乱有心事。仍置无心词简有心定眠闷也。无想天无所滥故。不及置此词欤之由。疏见付之初生逐退没有门之后二师意。既有所滥如何可心得耶。
一。于第三能变不说断舍门事。光胤申云。尤可说也。读师云。初二能变舍赖耶名或三位舍染第七故谈之。第三能变如此断舍之分位无之故不说欤。仍只说现起分位也。初二能变无间断故又不说现起分位欤。光胤申云。并良公云。染污六识离缚或断相应断之体也。何云无断舍义耶。又八地以上纯无漏相续。于第六识断舍之分位出来欤。读师云。被读上疏之一段(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之下也)初二能变不说现起分位一切时行故。无起不起之差别故也。第三能变不说断舍事。以初二能变之断舍影显也(云云取意)可见疏。正文大切也。
一。依止者谓前六识云除第七事。读师云。此事无劬劳。今六识所依门故除之申。无苦见事。疏烦释之。不审也(云云)私云。疏释之第七所依恒无障碍故(云云)意云。六识第八所依。障碍故说之欤。障碍说事意得。或第七所依云依彼转缘波。既明之故除之(云云)除第七事疏二意出。延公云。除第七事云疏三释见(云云)光胤申云。非三释二之意欤。下又解第七八识并后等者别事也(云云)此分治定毕。
延公云。涛大浪。波小浪(云云)
私云。染污诸识之染有漏欤。(疏虽不释意必然也)净无漏也(疏释之。)
一。种类相似疏出五可见之。
一。随缘现言显非常起事。光胤申云。五识第六共起灭。五识云随缘现第六云常现起事。其意如何。评定曰。多分现起。随多分常现说。多分不起随多分置随缘词欤。随缘现虽云现显多分不起词欤(云云)
一。缘谓作意根境等缘事。读师云。小乘眼识空·明·根·境作意之五缘也。耳识除明四缘。鼻舌身除空·明三缘也。仍云五共三缘欤。大乘意眼识九缘也。小乘之五缘加分别染净·根本·种子四。耳除明八缘也。余三识除空·明七缘欤。
一。七八二识缘事。疏有二说。一俱有依(七依八八依七)所缘作意种子也。无根本依则俱有依故。二八四缘如上。七三缘也。所依所缘同故一灭也。此据正义。此上加等无间八识各增一宛。
一。内依本识之本识。疏种子识(云云)抑现行第八五根境等之等摄欤否摄外缘欤。不审也。若不缘之何摄之耶。读师云。等言可摄之(云云)
私云。内依本识内事。秘二释。第二释分明现八内。初释其意欤。
一。有顿渐故事。疏或四三二一识生故。或五至一生不定故(云云)可思之。
一。此等法喻事。疏云。喻有镜像之喻等之法。无可等。初可云此法喻等(云云)下此通说总致等言(云云)
一。由五转识。乃至。令总不行事。自下解起灭分位有二师解。此初师解也。五识第六七八三段说之。五识行相粗动缘多故。具时少不具之时多也。仍现起少不起多。第六缘恒具无有具之时。但由障碍之违缘不起时。七八恒缘具。又无障碍故。恒现起也。第六不同五识多分不起。又不同七八故。云常现起(云云)对七八云常现起不意得。所诠此师对七八云。常现起事僻事欤。无用也。今明六识。五云随缘现。六云常现起事释处于七八要须何事哉。
一。疏初复次云第一翻后复次。第二翻云云。或又翻字番字直本。光胤申云。翻番。番者此二复次共第六五识番辨之故也。翻者五识故断时多现行时少翻。第六故断时少现起时多说故也。翻番有其理。私云。抑初师意行相粗细以。缘具不具由欤。必粗细不为由欤事可沙汰之。见疏。行相粗动必缘不具之由欤。疏云。时多不具者。以缘多难辨故不可恒具(云云)缘多为由见。又七八行相微细。必不为缘具之由欤。疏云。以行相细故无缘碍(云云)细无碍之由见。内缘一类治番为缘少之由见。
一。故无缘碍令总不行事。总不行言对第七染污一分不行见。
一。又五识身。乃至。现起时事。第二师也。唯外门转。疏释缘粗事故(云云)第二师内外门者。缘理云内缘事云外欤。意第六自思虑具。遍内外门转。理事二法缘。众缘少缘易具。故现起时多。仍云常现起不云随缘现。五识翻之故云。随缘现不云常现起。为言。二师中邪正。疏云。于二解中第二为胜(云云)胜由。疏释时。先初师七八为所对事无用也。其上对八七识内外门事。七八俱缘外事境与五识事缘同故。更以内外难差别。为言。初师五识对七八故内外门不成。后师五识对第六故能内外成也。为言。
一。厌粗想力事。读师云。粗想者。前六识想也。对七八细想云尔欤。光胤申云。抑外道只总厌有心劳虑无心欣求欤。其有心之根本总故。想灭为首。所厌有心总厌欤。将亦别厌想一法有心不厌欤。读师云。总有心厌灭尽定也。无想定泛尔有心不厌厌想欤。外道想心所虽不知。当想心所。分取厌欤。如数论思我可意得欤。不尔总有心厌。何别出想耶。受劳虑之根本故尤可出之。光胤申云。想心所灭余心心所不灭样。但想遍行故。想灭自然余心心所灭故。无心也。无心外道本意。同想灭。余心心所不灭。可外道本意欤申。事。所诠外道真涅槃思。想边欤。读师云。外道以想生死之因计。本疏释。故根本厌想。想为涅槃不出余此。厌想时自然俱行心心所灭。无静想勤离故。此处真涅槃计欤。灭定只同事欤。想受专厌欤。
一。第四禅广果天之中别有高楼。是无想天也。座。卧。立。随修因之样三种异欤。延公云。定修时卧座立随生天之三种欤。良公云。余天来(云云)中夭此事欤。
一。想灭为首事。疏云。六识皆灭。何独名无想。想灭为首。于加行位唯偏厌之故言为首(云云)此文样外道先偏想厌欤。余心心所自然欤。疏远三近一事远近样。秘二释。古闻书。
一。有义彼天常无六识事。私云。此初师意。中有位起现行之爱等欤否事。古论义也。今度有其沙汰。延公云。此事中有位。不起现行心样古沙汰。其故中有属生有故。初生六识故。此师不许现行心(云云)光胤申云。此事古二义欤。不可一定。设现行爱等起。中有今论。初生退没今论也。初生者本有初也(除生有一刹那生有第二念本有取也。)中有离虽有属生有之样。今三师论。正本有初生事。无相违欤。此事疏。上座部中有无心习故。初师如此申故。第三师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云也(云云)此文初师不许现行爱样闻。不见。可有料简欤。所诠二义欤。
一。圣教说彼无转识故事。私云。彼天无转识说。分勿论也。证文可成耶。疏释此疑。若不尔者。论应分别初彼有心。中间无心也(云云)
一。说彼唯有有色支故事。良公云。虽有七八唯有色支说欤。尔初生退没虽有心唯色支。无过欤。读师云。疏此依六识(云云)七八非例欤。光胤申云。四蕴名名色蕴名色。杂乱体之日。四蕴名云。尔可摄七八。何此处唯有色支云耶。七八名故。延公云。别体名色支。故为证也。光胤申云。瑜伽说杂乱体欤。不审也。
私云。此师意本有命终心润生。可意得耶。答云。唯种润生见。异生唯种润生。此师申事欤。
一。后想生已从彼没故事。读师云。本有末后起心云。彼想。生已者中有也。从彼没故。自中有没也。此师为证意如此。
一。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事。此中有位。起心道理也。评定曰。既中有位以起润生惑事证之。若尔润生有心共许道理。加样申。若初师不许中有现行惑。何以之为其由耶。光胤申云。初师中有位许现行爱等欤否。不许之义。今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对法第五以起现爱之文立此道理欤。初师非许此道理可意得欤。
私云。生有最初托生一刹那也。第八识无意识。第二念本有也。意识起也。但卵生胎藏本有意识。
私云。彼中有必起中有。无想天之中有也。上后想生已从彼没故之中有。无想天欲生余地之中有也。
一。如余本有初必有转识故事。此文本有之初位。可起心云道理也。立量之样可知之。
一。先有后无乃名入故事。读师云。入言始心入无心故云入。不然先入毕。其界。何云入耶。光胤申云。设始无心。入云事何嫌耶。无想天之位。可云入故也。入其位意也。始终无心。其位分齐可定故。读师云。能入之心入。不然入言不审也。
一。此言意显彼本有初。乃至。说名无想事。评定曰。此证能证也(云云)读师云。无想天之别报果。异熟无记果也。彼天之初生现行异熟心。何种子上异熟之果假立耶。现行异熟心所引故。彼能引从云异熟果故。是非最初现行异熟心。别报果不可成云意也。光胤申云。此事可为至极道理事。先总报果心得时。于现在无明二支引识等五支。爱取有三支同之。故转名有支。此时所引果更非现行之法。偏二种子也。虽然其性异熟无记事又勿论也。未来至生老二支被立时。正现行。其以前于现在对生因引因所引所生见位。偏种子位也。虽然更异熟无记之性难判云劬劳。明知无想天之别报异熟。虽不现行。只今才学见时。定前加行思或无心已前之思种被感果。其种子云异熟别报果欤。通途之异熟果至未来现行物。无想天无心为其果故。遂不现行意得。有何过耶。若不现行异熟果不可成者。何生老死支以前识等五支或有支之分位立耶。读师云。生老死支位遂现行故。其果显欤。五支之位引其种分也。所诠生老支位遂不现行云事不可然欤。就中此因果共假也。无现行心何为由来辨之耶。光胤申云。假因果兔角判。
私云。上转识系起之转识。第六识之异熟心也。下转识身识第六之二识云。或眼耳身并第六识云二释。起将为胜起眼耳云释为胜欤。可寻之。疏如别第一卷虽有二解。今准此文唯于第六心灭上立无想(云云)无想别报果第六识灭上立之欤。
一。如善引生二定名善事。良公云。二定之种子本来善性定。定前之能引门不从。其种子性善可有欤。读师云。既现行心。不从定前加行心。争判种子性耶。种子性必从他判故。
一。不尔转识一切不行如何可言唯生得灭事。
私云。三性心共虽不行。异熟无记心之灭云灭。彼灭上立无想果善恶。非果报体故也。三界总别果报。皆以异熟果也。此始事。若尔初生三性心虽不行。尤异熟可云灭也。
一。下想粗动难可断故上无无想异熟处故事。私云。无想天之在处在第四禅广果天之处非上下事。先下三禅粗动难断故。疏释之。有变异受。未可尽故(云云)次下二天疏释。唯圣者所居非外道所生(云云)次无色事。疏释云。无色无身。无似彼涅槃乐。受色身果处故(云云)色身而无心计涅槃故也。光胤申云。五净居净居。不知故尔也。无色虽无色身何不许之耶。
一。则能引发。乃至。异熟果故事。读师云。三释也。一定前思招总别二果。二定前明利思招总报。无心已去思种招别报。三定前思。微心招总报微微心感别报(云云)秘释第三释存见(但未定可见之。)
一。无想天没生何处耶事。大乘无文。俱舍论以如箭射空力尽便堕之喻无想天有情必欲界后报业。如北州生天报(云云)秘引婆沙论。欲界生何处耶。答之三说。有说地狱。有说恶趣(加鬼畜欤)如是说者云。欲界。不定处。云。大乘意。四业通三。生后。通生彼不定业故。彼天得人。通下二天欲界也。不生上。未曾修故(云云)可见疏。
一。缘谓作意根境等缘下。秘有义正义问答。有义眼识明缘事。闇处瓶盆缘时事也。闇色虽不由明缘之。闇处眼开闇色缘事欤。读师云。其不缘光胤申云。闇处眼开闇色缘候。又夜行类不假明缘(此物见畜类等事欤)又云。水行之类不假空缘(云云)鱼等事欤。又琉璃等隔缘时不假空(云云)评定曰。下难之。时夜假明缘(云云)望人虽暗。前明(云云)此事觉欤。次琉璃障外之色缘时。琉璃眼中间不缘之故假空缘(云云)光胤申云。琉璃目何不缘耶。院主。其不可缘(云云)不可缘(云云)此分治定毕鱼等之类悉(云云)鱼空缘假欤。水中鱼假空缘事不审也。评定曰。水练之者水中见物。水空欤(云云)
一。结生相续七种。一缠随眠结生诸异生也。二唯随眠结生(见谛圣者也)三正知入胎入胎轮王也。四正知入住入住独觉也。五不失正念正念菩萨也。六业所引之除菩萨。七智所引结生菩萨也。瑜伽论五十九卷文也。论润生烦恼故之下秘释也。
以上。
天文三年甲午七月日当年之训论两卷也。以当之功备大菩提之法乐并为令法久住慧解开发恩所解脱详迷拔济之因。
同十八日对长基得业一交毕。
药师寺末资英乘
论第七卷闻书第一
论第七卷闻书第二
第八十九日(自及无心二定者至生上五地皆得后起)
一。无心言置二定上事。疏云。无心之言通下四地。其睡眠等皆通有心故。无心言简之(云云)
一。无想天次先二定释由事。疏云。先解二定逐文便(云云)
一。无想天不云无心事。疏云。但彼唯有一处。无相类法故。不言无心(云云)
一。无想定者等文事。解二定中无想定有六段文有十一义(云云)牒文可知之。
一。未伏上染事。延公云。于第四禅下二天之染不伏欤。诚俱生粗惑。粗细相违之时伏之。同地故无粗细。仍俱生惑。不可伏之欤。于定障何不伏之耶。于所得定领受不进上定事。同地。定可有之欤。则异熟生下劣受。读师云。诚于别起定障者。定可有之欤。仍可伏之欤。此事故东院寻申。定障之分伏之蒙仰(云云)
私云。先卷。别起定障异生总不可伏之由。延公被申切毕。光胤再三可伏之由执心申。今日两人外道可伏之由共许被申之条。返返迷惑之至也。
一。由出离想事。读师云。出离想作意欤。出离想作意欤。出离想。想今所厌之想也。无想之想也。出离想。今无想天出离涅槃之处计想也。以下止息想推之。出离之想。非所厌之想欤。不尔止息想所厌。尤可云止息想受。不申只云想。明知。今想欤。光胤申云。止息想止息想意得时。其义不相违。但不云想受为番出离想略受欤。瑜伽第十二云。厌背想作意(云云)此文出离想样顺。读师云。止息想何样非所厌之想欤。觉(云云)仍面面止息想之下疏读上之处。疏云止息想者。谓二乘者厌患六识有漏劳虑或观。无漏心粗动。若菩萨等亦欲发生无静似于涅槃功德故起(云云)此文分明所厌广出其体。仍非所厌想之由一同毕。光胤申云。无心位身和悦样不审也。何和悦。读师云。他人人姿见时。和悦之形相知风情欤。
私云。其意时事也。假令草木向时。杨柳风情和悦之形欤。荆蕀不和悦姿欤。虽无心可有其样欤。
一。私云。无想定得名事第二卷疏释之欤。(可见之)当段疏云(无想定者之下也)此中释名如第二卷疏。不同俱舍云或无想者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云云)俱无之释大乘之释欤。可见之。
一。修习此定品别有三事。读师云。下退中退中不退上不退差别事。下灭定三品修之处问答之。至彼处可沙汰之。
一。定当中夭事。读师云。始当平声读。义意得。能见中字。当去声欤。可读(云云)延公云。中字事。吴音时中平声也。中去声。汉音打返平声之中。去声之中(云云)又云。阿弥陀经诸读欤。禅僧云。诸读。所读。诸此读。
一。无想天五百大劫事。私云。大劫之勘样如何。大劫八十劫以上何勘之耶。延公云。大事也(云云)延公琳公云。初生退没之有心时劫事二十劫见。合四十劫欤(云云)琳公云。新问答光胤申云。道论里书(初生退没有心第三师处)云。合二十八劫(云云)此相违追而可纠也。
一。下品中夭中品之中夭差别事。私云。论道里书云(三品修云下也)下品之退。不满四百劫。中品之退四百劫以上(疏下品虽受四百劫以来尚此品摄。或多分中品。少分下品云云二释欤。)
一。下品修者现法必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事。评定曰。退定命终。退定不命终以前还得类。二类。还得人次生生无想天。故顺生业也。不还得命终人次生。又修此定。第三生生彼天。故顺后业也。疏以论下云通后报故此意也。
私云。退毕生色界重修生彼人光净耶疏问不甚退性下性故(云云)
一。中品修者现不必退设退速疾事。
一。中品退人望下品退人胜劣事。疏二解。俱虽退人形色量别(云云)意云。中品下品。形色量胜欤。读师云。此释意以形色分胜劣寿量殆中品下品胜(云云)此事返返不审也(云云)第二释以寿理之长短分之见。
一。三品差别事。疏云。然约修时及当来果以辨三品。此约三根为三。或根不定。修有三品(云云)二释欤。以根性分之以修分之二释欤。疏云。然此受果通立坐卧。唯无行者。因修尔故(云云)
一。又唯是善彼所引故事。光胤申云。此天能入定。限第四定见。异灭定欤。灭定超多等至也。
一。四业通三除顺受事。私云。通顺生顺后顺不定也。评定曰。顺生易知。顺后业者。此生虽修退之命终第二生修继。第三生生彼天也。初生修因见之顺后云欤。中生修见顺生也。对之顺生顺后二业合生一果云事不审之由古沙汰。良明房云。抑顺后业何必限退定耶。虽不退定。修有心无心二定何不退人。先有心定修因强胜故。下二天等生第三生生彼天类何无之耶。光胤申云。有心无心二定并修云事不可得事也。始第四定有心定无心报欣求。引得无心定不退程。何有心定。可欣求耶。不欣求何以之为修因耶。所诠不可得事也。退定勿论也。其又无想顺后业勿论也。不退之更余天之顺生业造义。仍无想天之顺后业可限退定之人欤。此分治定毕。
一。顺不定业疏释云。若欲界退失人一切定皆名不得。即命终此报不受故名不定报(云云)
一。初起后起二师事。初师上界虽不起此定。顺后业无子细。欲界退失还得故云顺后也(可见疏)又不许欲无起通初后不许之欤。后师初起必欲界。后起通色界也。
私云。瑜伽后于色界之文。前师属果后师属定故二诤也。
一。第四定下三天后起欤否事。疏二释。初释许后起。第二释不许之。
一。无想定不通无漏事。欣求无想之果故。灭定无漏事。虽厌无所欣之果故(云云)可见疏。
一。灭尽定者等文事。文段有六文。义有十二义。
一。谓有无学或有学圣事。读师云。有字通有学(身证不还)无学(俱解脱)良公云。何不说菩萨耶。光胤申云。菩萨下说之欤。私云。圣言简有学凡夫见。
一。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事。评定曰。已伏或离上八地五地之二师依。可有料简先此文。含二师也。上贪不定当论义也。常义意于贪定障俱行。伏之。不俱行不伏。仍云不定(云云)
一。读师云。上贪不定之论义伏。有顶惑类答。而不许不伏之类。一切伏之见。伏类云事不审也。推之对断类云伏之类也。意云。无学圣者入灭定。必断入人也。此人更定障非断之。只一切惑断人。非想之贪断也。对此人时。又一类圣者。非想之贪灭定障伏之入灭定故云伏类欤。不然更不意得事也。此事东院申合毕。其时色色有料简。遂如此治定毕。光胤申云。若此断类定障断之。必伏人对彼不可云断欤。断人定障更不断之。而今为定障伏之故云类欤。
一。灭尽定无心定灭受想定。以上此三名灭定得名出之(可见疏)评定曰。此样无想定。何不名灭定耶。
一。三品修事。读师云。如无想可意得欤。疏云。下品退中品退差别事。又中品不必退上品差别事。疏二释。初释修有上中下。以根上中下非云三品(云云)
光胤申云。抑修三品者。退不退修之胜劣。读师云。修样胜劣。修胜劣依退不退欤。退不退不可入三品差别(云云)光胤申云。根姓之不同欤。读师云。根姓利钝事也。以若练根已可知之。此非根性。修之三品也。
一。第二释以三品根性分之。不可依退不退(云云)
一。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事。读师云。游观无漏者。后得智也(云云)评定曰。缘理后得智云游观欤。读师云。不尔(云云)私云。不断惑不缘理后得智见。但此事演秘一段以外委细也。披见彼一段可有落居欤。延公云。游观限非想地欤。读师云。不尔可通余地也。非想地限游观故常。云尔欤。私云。秘云。未自在位一地超可许之。二地超。八地以上独觉超多等至也。
私云。秘有义正义问答。有义游观通根本后得。不断惑本智游观也(云云)正义本智非游观。不断惑不缘理此云游观也。若寄事于断惑。佛果智品皆游观耶(云云)又云。非想地无漏一向后得智无根本智。后得之称难立。释之秘有三释。一无所有处之根本智引。二初静虑中根本智后也。三后得智者。本智后生也。由证真了伪故也。必邻次非生(云云)又本疏云。入灭定因缘二。一不思惟一切相。二思惟无相界(云云)真如欤。思惟无相界故。恐滥无分别智。游观之言置(云云)
一。余地心后亦得现前事。抑余地心入灭定位。定前加行心余地程立灭定欤。其时能入加行心。虽余地心非想心上立之欤。疏问也。取意。答之二解。
一。余地心后亦得现前。余地心后一二念。起非想心此为加行心入定也。余地心正非为加行心(云云)二余地心起此加行心邻虽入定。必非想地为依建立定。由串习故直无心非想分位引起。仍加行心。余地也。非想定所依非想地(云云)后解为胜(云云)
一。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事。读师云。灭定不取学无学。事返返不审(云云)秘云。无违不同有学。无止不同无学(云云)无学无止云事。次下文不同无学学穷名止(云云)
一。灭定初起事。常论义也不及沙汰止毕。
一。灭定后起事。邬陀夷经论义也。被止毕。读师云。抑灭定初起必限欲界存置处。可通色界之内宗家释欤。可有用心事欤。良明房云。色界回心菩萨。自业位虽不入灭定。回心已后色界初起事欤。读师云。其事欤。存也(云云)
一。异生不能伏灭有顶心心所故事。私云。异生不伏下地见惑。何云有顶耶。疏释之。此据最后。非谓下地能伏(云云)易知。
一。要证二空随应后得所引发故事。私云。此下疏。余师不许法空灭定事出。违今文难。要证二空之二空言也。此文正故此意欤(秘释)光胤申云。何不许有漏灭定耶。如外道无想定。有漏想受灭可住无静。欣求凡夫中可有之。有之何无有漏灭定耶。读师无殊成败。延公云。非想地欣凡夫不可有之(云云)
光胤申云。不可然。非想非非想粗动厌细心欣。若尔殊更无心欣人。此地欣中(非想无心事也。半无心也。)
一。灭定断惑二师一段事。常事文字读也。读师云。初师尚以顺道理样觉。延公云。南州善恶强胜之处欤。随灭定四州中南州起欤如何。读师云。佛出世南州也。苦乐间杂处故。延公云。南州善总强胜之处故。地狱南州下。但傍布义难义欤。
疏云。(余地心后亦得现前之下也。)有说。大般若第十五会静虑中。佛呵菩萨入灭定。灭定非利他行。若未自在。虽有入者。至自在时。皆不令入。但自在成就名超一切。或呵专入。不障时入。佛不起灭定而现威仪故。大切释也。出之。佛果灭定义灯三释也。入否二说欤。于不入示现功德成就二释合三释欤。
一。光胤申云。抑灭定断惑二师诤。付二乘论之也。菩萨欲界下三禅皆未断。伏之分入灭定见。此事难思。设菩萨灭定。定障事二乘同事。二乘前必断可成障事。菩萨前必可成障。故菩萨入灭定非想地系事同也。何下地欲界下三禅虽不断之障耶。
评定读师不及沙汰止毕。读师不审。被申毕。
第九十日(自若伏下惑能起此定至相见俱有种种相故)
评定曰。此若伏下地之问萨婆多问也。疏云。萨婆多者问前二师(云云)读师云。此问初师付问也。生上地者。非想地(云云)不伏非想惑通问之欤。若伏非想惑。不可云生彼地。异生上生其处□伏。其处不生。必未伏之处生也。今以异生离染上生之习致此问故(云云)延公云。此问必以异生离染上生为其习起问云事。圣者前此问起。但非想地别云生上地者。非想惑未伏云事不审也。设虽已伏唯种润生。以已伏。可润故。不可事阙欤。
私云。生上地者。非想地释事。付究竟举之欤。不可有别子细。
光胤申云。此问不意得。凡前二师灭定初起。欲界释。其时必断欲界惑。初师。或欲下之禅惑也。后师。或伏上八地上五地也。而灭定后起在处。上八地上五地云故。初地时伏惑。其任一向断。初起伏断生上地。何取置问之欤。上生时圣者只今生地邻次下地必断上生故。后不断退生上地者事。假令欲界圣者生初禅时。必欲惑断也。初禅生第二禅时初禅惑必断也。故不可有却断下之失。乃至非想如此。然如此问。以异生上生之习问之欤。凡初起依身欲界故。一向虽不断惑。无却断下之痛故。于上八地上五地伏得意得也。后起上生得故。次第次第下地断之得也。若尔此问返返不意得。但初起。或伏或断其任生上地。可有此失之事欤。明二师一段云(生上八地生上五地)皆得后起分明不申分。故此问来欤。
私云。初师有义下八地云。或伏或断除非想地也。第二师。下四地必断。上五地或伏习故。或伏或断加非想地也。故读师非想地生。彼惑未伏欤。若尔付初师意此问起被申一理。
一。断亦无失如生上者等文事。光胤申云。如生上者之如指示如意得。断亦无失第七惑意得无子细欤。若尔此答尽理答欤。读师云。意得。但所问付。答第七取成勿论也。私云。本疏样第七惑闻。
一。然不还者等答正义解也。不还润生唯种润生分明也。但现惑起欤否。论义也。非润生时不起云事通途欤。但起云释欤。延公云。处处不还遍没之类也。此类润生位起现惑云释。况于余时异义勿论欤。读师云。虽欲治道满上界烦恼不起不审也。但世间有其例。将军对治强敌时。残党不蜂起事。被押威力自然静谧欤。光胤申云。有退不退之退返返不审也。事欤。读师云。事欤。延公云。实可有退欤(云云)云。
一。却断下过事。读师云。此事一大事也。日比更不散朦雾。先此过于润生烦恼。付过也。故第七延公云。尔也。古贤却断下润生末过也申此意也。读师云。异生善业之微劣偏资润生故。未伏强胜之惑。虽有已伏惑体。未伏惑润生也。圣者善业无漏资力强胜故。微劣润力以润生也。故异生虽有已伏惑润力。未伏惑强胜润力。生未伏惑界地也。圣者善业强胜故。偏不资润力。仍以已伏惑润生生已伏惑界地也。肝要。已伏惑润力程。生其地不进上地也。此道理必然故。阁已伏惑界地生上地。大过也。此事大过。阁已伏惑界地生上地。却断已伏下惑为过也。
一。不断惑生上地过。却断下云事不审也。若教相说为本源立此过名欤。光胤申云。教中不断惑生上地过。却断下申习欤。仍论彼申欤。只同事名却断下云事此意欤。
私云。古样却断下第二重过也(云云)
此事彼抄委细沙汰。重重问答。今度沙汰此分也。光胤申云。却断下过姿枢要上下相替子细欤。延公云。却断下过意得有异义欤。
私云。异义者宗家释样欤。
一。若菩萨。乃至。能起此意事。此文自乘位不入灭定类回心后入不出。子细何事哉之由。光胤申出毕。
一。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乃至。有从初地即能永伏事。评定曰。智增悲增二类也。延公云(光胤专申出)下二障伏断。更依类伏道不同。不见。只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之分也。今文样悲增至七地永伏智增初地永伏见。此样依类永伏事。初地七地不同欤。返返不审也。
私云。初地以上能顿伏尽同事。悲增初地顿伏。故起之智增不故起。目也。其外伏道同事欤。诚一段返返难思。
读师云。故起烦恼人。七地之间烦恼起故。悉伏一向不故起之位可起灭定。智增七地之间全烦恼不起故。七地之间亘七地入灭定释也。伏道不同欤。肝要。故起烦恼不起。云有从初地即能永伏。故起烦恼人。云七地满心方能永伏欤。光胤申云。古样于初七地满心。于前六地不故起烦恼时。可入灭定。后有从初地。初地为生第四禅故起烦恼(论义也)其时不可入灭定欤。此分治定毕。
一。智悲平等智悲之外种类欤。怖烦恼不怖烦恼限地前欤。通地上欤事。其沙汰光胤申云。怖不怖限地前欤。但其人至地上。故地上此类云欤。怖者不然之释此意欤。
一。闷训事。读师不审(于归宅之路次读师被寻毕)木藏主云。读(云云)诗多遣闷作。意欤。读师云。古物。
一。无永心所事不审之由。其沙汰评定曰。睡眠其分位定故。别其心所。闷何位云事。仍强缘来。一聚心心所触缘绝故。无别心所(云云)读师云。眠夜分其分位先定欤。别段事也(云云)(永事有义正义。问答无闷心所事共许欤。不分明。可见之。)
一。光胤申云。闷有心无心二位欤。上无心言亘下四位事。滥有心故(云云)闷有心位见。若有者绝申。有心位闷绝一位不审也。读师云。有心闷绝。闷心所。触缘心远时分也。
一。或此俱是触处少分事。第二解也。初解总色蕴取见。第二释不意得。触处者。疲极等风热等之所触之缘欤。其无心睡闷取事返返不审也。只初解依身分位色蕴云事。抑疲劳之缘触境取事不审也。疲极何物触身耶。四大之内何耶。返返不审(云云)以上评定之趣也。
一。圣唯后三。乃至。无睡闷故事。七地以前有学无学二乘。睡闷也。罗汉欲界段食故眠起也。七地已前可尔。以地以上如来无睡闷。示现别事也。罗汉闷绝。
一。是故八识一切有情以下。三能变讫总分别三能变也。光胤申云。此段互三能变段欤。而疏因辨六俱说八俱转(云云)如何耶。重光胤申云。下少乘问难六识。付事故欤。将又七八恒转。俱不俱二门。仍俱转之相专。六识故欤。无殊沙汰止毕。
一。若一有情多识俱转之问本萨婆多之问也。此师有情识多少。依立之计。一然立有情依命根数。共同新萨婆多释之。此师依命立之故。或异熟识大乘不共之谈云云。
一。一身唯一等无间缘自由之道理也。立此道理事不审之由。其沙汰。光胤申云。下返质既许。此一引多心所以见之。等无间缘缘姿一等引后故。少乘若缘一等处以为由。二并可背一等故。一身二等无间不并存欤。读师云。既许此一引多心所之返以开导依释之也(云云)此一之一眼识见。
一。又如浪像依一起多之道理事。私云。此文第八以成之欤。
一。取彼所缘应不明了事。不审云。缘久灭故。五后意识明了许欤。读师云。其应不明了之中也。久灭显举成之欤(读样□疏)私云。取彼所缘。第六可非明了云事也。五识可非明了云。取彼所缘处五识也。(可见疏)
一。如何五俱唯一意识。乃至。种种相故事。私云。此问。总一意识取多境事许。明了不可取多境云事也。院主云。取一或多。一境取事疑欤。读师云。不尔。只申立也。多难。
第九十一日(自何故诸识同类不俱至又说有情随心垢净)
一。于自所缘。乃至。余无用故事。光胤申云。自类不并之由。此文可意得事欤。抑五识粗钝劣也。青黄等四境一时现时。四个眼识起各一境了事。尤□道理意识利缘多境可异故。读师云。眼识以缘色尘为其能青黄等虽异俱色尘也。虽钝于自分境。一识何不转多境耶。良公云。少乘大乘俱自类识体不并许之。此问无用也。读师云。多识俱转家付外宗疑之。
一。若尔五识。乃至。意识了为之问事。读师云。乘上来也。一境多识了云事无用也。云付。五识境意识了事疑之欤。
一。五俱意识。乃至。故非无用事。良公云。助五令起五起边助不助缘方欤。光胤申云。助五令起分别依。助缘境方欤。非专为了五识所缘意识自分缘境本云也。答。问意欤。延公云。能明了取五识。明了依欤。光胤申。不尔。行末尔也。虽然此先申分。意识五识。明了取境事说欤。只五识取程无用。意识取五识深明取境故非无用。为言。所诠请无用之问二答。非专为了助五也。自分缘境本为。次答自分缘境。五深取非无用延公云。能明了取设意识自分缘境。如此明了取。为五识明了依。明了依用。若尔助五令起分别依。能明了取明了依用。分别依明了依同实学者二义。言明了者分别依摄之通同事也见。而此文二重分别。助五。明了。能明。说上各别通顺欤。光胤申云同事。先能明了取意识自分缘境说。助五令起为五为依事说故。二答以之为差别。能明了取故为五识为依。行末助五令起。明了分别同事云义此文得事顺违。此文上同实诤。此文顺违。抑能明了取以五识为意识为明了依义事。然实五俱论义第二重问。更事欤。此文意识境取事。五识胜事也。殆为五识明了依由。上沙汰样。取返五识为意识为依由此文取事不审也。若又如云又于彼所缘能明了取。例分欤。读师云。不审也。延公云。此文二门显欤。琳舜房云。此文第二重问举。例分欤。直此文五识为意识依说欤。东院寻申(云云)时直说之样仰(云云)
一。名有分别事。古闻书可见之。今度沙汰。
一。体数实故事。读师云。事简体多事等之数简。此文依同之体数简。俱非等故简之欤。私云。依同通共依欤事。今度沙汰。古闻书盛沙汰。
一。如五根识事。古闻书。可见之。今度沙汰。
一。八识异不异事。一行相所依缘事。延公云。行相者体性通欤。读师云。见分见。不及体欤。延公云。体异也。何不说之耶。评定曰。体性今成物柄也。以行相异体异成故不取之(云云)
一。能所熏等相各异故事。评定曰。此皆以七识望第八异欤。七识中事上行相所依缘说之欤。
一。如水波等事。读师云。水波一异中顺何耶。此不异喻取之。何样水波不一之喻取事欤。所诠二门相兼物欤。虽然顺不异之边欤。光胤申云。水波喻。波立水波同时时取欤。波止摄水时尚以取此喻欤。读师云。水波同时取也。私云。此事人人之所存异欤。二边共取欤。
一。定异应非因果性故事。评定曰。因果一异二边共取之也。
一。如先所说。乃至。相所相无故事。读师云。王所一异。非离非即前世俗门说。今不一不异胜义门说毕说之。先如王所一异可说之事欤。
一。依理世俗王所一异同事欤。第二世俗也胜义异也。上王所后三胜义。今第四胜义也。但今胜义论且取第四。实可通四真欤。楞迦颂疏广释之。光胤申云。抑上八识异不异能能见之。因果道理出第二胜义。如幻事等第一胜义。如此见通余胜义处偏此谈相摄之时。第四摄付论之面不审也。抑第四当文上异不异不见不审也。但第四属可有子细。所诠上道理悉入。第四胜义样欤。
一。颂事。光胤申云。相无别无别。可通无不别见。不然第四胜义摄。又真门并定一过。
一。相所相无故。多能所相。所诠此颂通四真四俗欤。延公云。上异不异门。因果等之能相所相有别。异不异二边俱出之。而颂因果能所相无别云事符合云古不审。此事肝要。颂所执能所相无别说故。不相违上异不异门答(云云)私云。疏所相举。
一。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事。延公云。此结前欤。此文难陀摄欤事古沙汰也。摄者此分三分转变。难摄欤。若不摄者。上三能变难陀不入欤疑。而是诸识转识颂难陀一方料简之。何不取耶。光胤申云。摄之无失。但文样三分转变见。三分相广说也。三能变相。难陀无子细。二分所依一边摄评定曰。一边摄事不审(云云)读师云。不摄无苦见。付正义结之欤(云云)
一。云何应知。乃至唯有识耶事。光胤申云。此问第一卷云何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问同事欤。又替样欤。读师云。只同事欤。但又替样。
一。是诸识转变等一颂事。疏广彼依识所变之一句见。读师云。此颂重净三句颂古沙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三句重净也。但疏彼依识所变一句不相违。彼依识所变之彼上二句。仍此一句三句摄故云尔欤。延公良公云。古重净一句颂沙汰样见。
一。此颂重净三句释事。延公云。第二卷识所变段疏(云云)第一卷。不分明之由。当座光胤申毕。
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事。光胤申云。此见相二分。计所执欤。依他欤事古沙汰也。第一卷总标沙汰同。此寻延公云。古沙汰也。下所变见分所变相分同异事也。评定曰。肝要。似言取置。能似所似门之似。计所执。若变似之似。依他。依他二分似所执二分。能似所似之似也。自体分依他见相被变起。变似之似也。意云。自体分物见相貌现云似。其姿相似似。其姿也。自体二分形也。
一。读师云。自体分转自二分似云似训读。能似所似门时。只常样读(云云)评定曰。此事不尔。同事欤。别义道。
一。皆能变似之变言事。似言上沙汰毕。变似不可混乱。上注似言事也。疏意付见读师云。变言事。疏。安慧护法二家各两释。安慧变现变异二义。护法变转变现二义也。于安慧变现义二分总无所执意得也。变现依他识体似言所执似依他也。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二分计所执二分存也。变异义。演秘释样。所变用依他用云释也。仍异初释也。变异者自体分异形二分起也故殊云变异欤。付之抑此依他用云。依他见相二分欤。又不尔只依他之用不及二分重欤事。其沙汰延公云。依他之自体分目聊用起位。此分取云依他之用也。不及见相二分。二分无样所执也。演秘所变之用是依他起释此重也。疏变异义释时。为见相二分之用起也。云此重也。见相二分之用云。即二分。此意欤。琳舜房云。古样申安慧之意。自体分起成二分用云用二分。所执也(云云)光胤申也。演秘释前后相违。此用实非见相二分用非二分见。二分之用用名。二分用名二分见。
一。读师云。依他见相二分安慧师许欤事。古二义也。今依他之用。此事欤(私云。此事未定。二分申。非其巷欤。所诠今依他之用依他见分二分许欤否沙汰同异事可寻之。打任别事欤。)
一。护法改转义安慧变异义事也。自体分形为见相二分起也。变现义者自体分现二分也。母如生子。别物变出。前义别不变出己形也。安慧无似有护法有似无也。
一。今取自体能转变也。非两释正否。总颂转变释也。诸释共许也。
一。由此正理乃至。离二相故事。此文第三句释文。释下二句云事不审也。安慧依总无立别无也。
一。有为无为若实若假事。评定曰。为无为对假实相对也。读师云。无为非分别非所分别。只识之体取之。疏识之体见。肝要。不相应何分不离识耶。今分别所分别门入不离识成。非五法事理门故。但无为体门寄取样。色心分位。所依取时自然随被取欤。
一。假实门。实常住实法。有为之相用皆以假取欤。评定曰。实门取也。常住实法者举显也。
一。转似我法外境相现事。难陀意。转言依他相分转出事转云也。疏见分识能转依他相分者此意也。似言。能似依他。所似所执(余不及余义也。所执也。)疏似外境相现此意也。疏下文以是诸识有转似外境之功名为转变此意也。
一。此所执境。乃至。实我法性事。难陀意。所分别体取所执事不审也。何不取依他相分耶。延公云。心实境虚之师故。依他相分不物立取所执。但可取之古申。
私云。此事且所执举不出依他。存唯识境虚计故也。所执中中大事。样妄境故恐背唯识志也。但转变之言可含之。以下由此分别变似外境我法相之释肝要可知之。颂含说见。此事古闻书可见之。难陀可为八识能遍计师之由沙汰之。
一。唯既不遮等文事。
一。中道事。言中道者正智也云此下释也。光胤申云。中谓非边。中先中欤。评定曰。中言中道云料简。此事不审也。背释故。读师云。契会中道者。理理知正智也。云意也。理中道取易知。读师云。先年尧寻良英中道事诤论。尧寻只有有知中道也。非有物有谓诚事也。有有云正智正解也。契正解契中道也(云云)良英样中途义云。中道故。非有非无中道云也(云云)
私云。师范之义非有之有云意欤。
第九十二日(自又说成就四智菩萨至由此慈尊说前二颂)
读师云。能随悟入事。疏二意。初意能字配十地位。能入唯识也。随字配地前。随悟入也。付此地前随悟者何随。所随之样不闻。后意随十地悟入(云云)此解能随二字共地上菩萨也。随者随地地悟入意欤(云云)
私云。后解意随地地意云事如何样欤。疏随经义入十地(云云)经义理悟悟入意欤。
一。相违识相智得名事。读师云。相违申疏二释。初释相违境也假者。直相违不可云。相违之者也。依主释假者相违呼。后释假者直相违云也。评定曰。后释意。境相违即境欤。相违之境欤。光胤申云。人境俱别故(云云)境相违即境见。假者人天鬼等相违。四四境相违存欤。院主云。初释意。假者非相违(云云)相违识相智相违。不呼假者欤。读师云。假者呼也。初释意假者。直虽非相违。取相违境故依主释名假者也。读师云。相违事持业依三二释。假者相违云此假者识云识生此识因云相也。相者又境也。菩萨此境唯识悟云终智也。智者菩萨智也。一处四境之境了知。非唯识一处难变相违四境悟。悟入唯识也(云云)可见疏评定曰。相违识相智者。相相观智云事欤之由治定毕。
一。空空唯空事。私云。六卷私记。今一处四境境即空定人观空(云云)此样可云一处五境欤。但秘释别事见。又一类境更出见。可见演秘训论评定之趣。读师云。于今一处四境之境空定之人观空也(云云)延公云。一处四境所执依他二义也。但今一段依他之通也。读师云。依他问答。光胤申云。非所执之由疏分明也。光胤申云。业力一门。何一处不变相违境耶。读师云。无心势力业力门不可成立故。光胤申云。常世界之样见。心境事多。心如此存。不随心境现。并业力一门不随心力也。若尔一处四境只业力门如此也。境实境业力一处令变。境融通须弥铁围样。又融通一处四境。其样。业力色色无尽。如此其姿意得。叶道理也。所诠今样不融通须弥等。偏业力无唯识道理。融通境。唯识道理欤。返返不审也。不融通须弥等唯识。何以一处四境成之耶。又一处四境如幻之道理显。须弥等境如幻欤。只业力不用意得无子细。延公云。妄业唯识常沙汰事也。唯识妄业力如此妄熏习付。色色其境相貌欤。境当座不随心。不知如幻所执也。光胤申云。妄业唯识返返诳诈事也。少乘等业力申。其业力唯识。云事不意得。非业力门依唯识道理样不闻。自宗唯识不可成。所诠业力唯识力。妄业唯识妄业归唯识。其唯识承并业力门也可申。实业力。唯识更。抑所执力。所执无法也。所执之力不意得。延公云。所执之力其心力也。
一。无所缘识智事。良明房云。梦境时。心。筋事思。梦中心境俱非实有。何云识现可得耶。读师云。筋事思。心。筋事境。
一。自应无倒智事。光胤申云。小乘等意。虽境实有心迷悟申。读师云。尔也。心外境。爱着憎恚等力无倒智不现申。但大乘。爱憎恚等之过失。并心外境置故也可存也。
一。随三智转智事。读师云。初智自在者观察者等智也。此智力境现样见悟唯识智第二番智意得。第二智今四智成就菩萨智也。
一。随观察者智转智事。读师云。此智样更不意得。向一境观苦无常等时。其境心随。苦无常等见。境虚假存欤。
光胤申云。泛尔实体境境境观时事欤。疏一极微出评定曰。此事不意得。于境本来苦无常备。随观显也。何以之证唯识耶。虽境实其境苦无常可显故。读师云。不意得间。土代之样定。新问答随身。被读上其趣仿□也。大纲一境向苦无常观时。其境实苦无常定处。又观空无我随心空无我故。唯识也。境虚假也云趣欤琳云。此抄此趣也(云云)付之重重不审。肝要不意得分止毕。
私云。此下疏能能开可须解。意得事多。修法观者事。修二意。法契经等(云云)非一体上有多义故事肝要。此证意欤。追可决之。
一。随无分别智事。读师云。此证又不意得(云云)无分别智证实者真如事也。一切实境可显云事不意得(云云)
一。皆非离自性事。自性子细多。可见疏。自性之体种类多故。唯识广云一切也。
一。理证四个量事。所缘法故第二量云事不意得。第四量。但对二随一故量云尔欤。
一。极成眼等识事。读师云。此量言许如何光胤申云。离自色等云云。离不离之沙汰出来。意许量体诤量申。其故唯识比量事也。光胤申云。于此量五个量。初眼识量以平等识为同喻样如何。读师云。耳等识不缘离自色等故也。肝要。不缘色等边为同喻也。耳等缘声等故。
一。此亲所缘等量事。光胤申云。此六个量也。总合立可有过。色境望耳色等可离境故。私云。如彼能缘之能缘见分欤自体分欤。古寻也(可见闻书)
私云。疏立此量事无用由释云。谓前已言亲所缘即是相分。恐他谓非识为体。故今成之(云云)事也。可云无用欤。为恐为恐。
一。抑此量。唯识比量所依量欤事。读师云。似唯识比量之案立(云云)良公云。此量云所依。或所缘法故云所依。二义欤。抑论量所依。何论不立别样立耶。延公云。别所依量不寻一义欤(云云)
一。所缘法故事。私云。此量又无用也。上二随一故可满足故。光胤申云。如相应法之喻事具能立事疑也。但总成所缘义。今能缘缘事欤。就其相应法正心心所取故本质也。本质心心所望他心时相离法也。何具所立耶。读师不被申其由。光胤申云。于本质心心所四分相缘可作不离能缘之义欤。私云。不云即灭事一分相符过事可见疏。
一。我法非有等文并二行颂事。读师云。此事大事也。中中不及沙汰。一法中道沙汰也。凡三性对望中道见无风情唯识也(云云)颂事。读师云。唯者定义也。简义不取事。于此二都无○简义故。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二句。一法中道闻。及有者真假相依之有也(云云)此外事一法中道之才学也。良公云。偏说染分事其由何事哉。读师云。为今生厌离也见(云云)
一。世事乖宗难事。读师之读上疏四个比量。
一。处定难事。读师云。终南山一处山在处定故。望其处见之。不望其处时不见之。若境非实故。望其处见时境非实心力。不望其处时现量可缘之。何处定见不见耶。为言。
私云。此现量缘也。比量。比量不望时思遣缘常事也。(可见疏)
第二时定难事。读师云。缘时不缘时事疑也。心力境非实一切时可缘。何缘不缘之时分耶。为言。光胤申云。设非虽实。又心力。心缘思时缘。此难不意得。评定曰。此难泛尔缘不缘之时难。上处定。其又寄时难也。意云。望其处时缘。不望时不缘事难也。
第三相续不定难事。光胤申云。相续不定者。相续有情也。有情缘不定难欤。不定难欤。读师云。不定难也(云云)评定曰。上处定时定事样也。其处定难处时定不难也。读师云。此难意多有情一处树木缘时。境非实。何缘人不缘人。缘不缘不定耶。必定何人缘之云事不审也。私云。境非实故。人缘之。人不缘风情。为方。眩翳人。见发绳等。无病人不缘之样。为言。
第四用不定难事。私云。此又不定难不定不难欤。读师云。眩翳人见发等无发等用。余人见有用。境非实何可无用。为言。返覆之样易知。
一。如梦境等应释此疑事。读师云。梦中种种事缘时。方处有无终南山有无相。或处村园。或处无之。如此种种差别。皆以觉时无迹形。汝疑以之可释。觉境如此。为言。
一。狱卒事。所执依他两释欤。二十唯识论引文所执释也欤。可寻之。
一。寻香城事。读师云。海边宫殿似气立(云云)
私云。古闻书别样申。可见之。
一。何缘世尊说十二处事。此疑只意法可说之何说十二耶。为言。
为入我空事。延公云。总缘也。我空欤(云云)读师同心毕。
一。如色断见说续有情事。读师云。为化当座机。佛化生有情说给事也。以之十二处说。一合主宰执见为遣也。化生有情事。有情我无。但法目。仍蜜意以说给。十二处尔也。别实色等。有情别实有。断见后有拨遣。有情说。
一。为入法空事。私云。唯识法空宽狭。独作生空唯识非法空故。又唯识表。法空遮也。但遂归一致也。
一。岂不亦空事。此问不意得之由光胤申出毕。意云。为唯识悟入说法空云意。法空唯识之外闻。而何如此问耶。读师云。法空。唯识法。一切意得问也(云云)
以上。
天文三甲午九月十九日至晚景笔功讫同十月十六日一校了。药师寺英乘
论第七卷闻书第二
论第七卷闻书第三
第九十三日(自若诸色处亦识为体至故定应信一切唯识)
读师云。抑九个之问答生起次第之问欤必不连续欤事。昨日延公寻。昨日必不连续之由申毕。但能见之。次第连续之问答欤。先唯识所因难举教理成之毕。付之教理样。世间乖唯识宗事举疑之。举梦境答之毕。此时世间相违阁。举圣教相违疑之。付之唯识成空生空之样易知。次色相非色之生起事。上依识所变非别实有付。色处坚住举难之答之。此上色处阁举现量境疑之。答之如梦所缘(云云)付之梦觉相违问答起。付之色处之分问答究毕。举他心疑之。答之但不说彼是亲所缘(云云)付之阁亲所缘本质他心举疑之。既有异境本质他心也。答之唯识自一心取置事嘲。遂开五法事理毕。
一。若诸色处。乃至。相续而转事。良公云。此问无形质心。形相色相显现事疑欤。读师云。不尔。左样取入分。只世间山河大地等也。谁造作事。无始常恒未来又相续事。若识为体非实有。争坚住一类相续变异转耶。为言。常堀冈筑。造作义眼前也。山河大地等付事也。光胤申云。凡九个问难何粗浅问样闻。若深重立入事。三能变唯识处明之毕。九个问答世间现见粗浅不审欤。随九难尘常申。尘云。假难之意欤。今色相非心难。尤良公不审。无形心法质碍之色法变出事疑处。其性境唯识巷。问之。以之可知之。
一。名言熏习势力起故事。读师云。只虚妄熏习之势力如此(云云)其所以委申。昨日今日山河等常恒不变之物。思付熏习故。坚住一类显现光胤申云。迷乱心思分加样付。熏习。正事业辨时。如幻境不随心。山越河。何物障碍耶。所执障碍申。所执无法故。迷情心申。将心如此事。不□事。如幻物。何如幻振舞。总迷情之前如幻不显不审也。
私云。妄业唯识大事也。故东院云。迷情前如幻事业也。有情此死生彼上下往来之时。更山河通金石。地入登空也。此如幻之道理业力显。
一。与染净法为所依故事。读师云。世亲无性两论。上名言熏习势力起故初解。只后与染净法之解见。而上名言熏习道理。与染净法。更由。如此色相坚住一类现。自然与染净法为依事可申。染净法起。色相坚可得现争可申耶不意得。延公云。诚文面样。与染净法之第二解。源迷乱心执之故。坚住可得。与染净为依可意得欤。不尔更难立事欤。光胤申云。左样不意得难成事也。随疏此趣见。疏云。由元迷执色等境故(云云)此意欤。光胤申云。便无杂染亦无净法之由。更不意得。本性清净之法。杂染何无清净耶。以此由返思时。为生颠倒。可得坚住现。假令不审也。读师云。为对治道净法起义门。无杂染由。
一。乱相及乱体等一颂事。读师云。疏云。文隔越(云云)秘释之推之。色识共乱相乱体物柄闻。乱相色识。乱体非色识。相配可意得。此事文隔越云欤(云云)光胤申云。秘释之样。摄论长行乱体乱相非色识色识欤。而颂如此逆次。秘何处故不次此疑也。答之若无余亦无之结颂以思之。因先果后故。乱相因乱体果列之欤。秘释此意也。读师同心毕。
一。现量为宗难事。读师云。为宗之为违。现量境违唯识宗云难。院主云。现量为宗(云云)外人现量吾宗举今难故为宗云欤。光胤申云。五识境非如幻。殆带所执一义。五后意识所缘所执无。所缘相分内境也。旁以今答不尽理也。读师云。又色等境非色似色等文。今不审释欤(云云)光胤申云。又色等境之文。疏生起问。依彼问可意得欤。(可见疏。)
一。现量证时。乃至。妄生外想事。疏依自宗顺他宗。二门以释之(可见之)道此答随他宗(云云)
私云。五俱意识妄生外想之义。其事。然今此中据自多分及就他宗。乃至。妄执者也(云云)然实五俱之论义也(此下释)
一。疏五识中嗔等亦亲不顺本质境但称亲所变相分故非遍计所执文事。此文明文也。能能可意得置事也。
一。又色等境非色似色非外似外。乃至。是实外色事。延公云。非色似色之外非外似外不意得繁重也。只同事欤。光胤申云。古自他。非色似色自宗前释境姿。非外似外就他宗释之。外人外境云故。
一。此文疏但显正义不是破他释事。光胤申云。有义任文疏弹此文破他(云云)评曰。下破有义云疏破他意。不尔不可执为对谁尔耶。但显正义显边也见。
一。如梦所缘事。良公云。内境非无何例梦境无耶。读师云。如梦所缘外境事也。非内境不可执为是实外色之文分明也。
一。梦觉相违难事。若觉时色之觉何故实时之觉。云觉非真觉(云云)
一。如梦未觉不能自知事。光胤申云。梦中吾见梦追思事人被申(云云)听众中同心之人。但此文分明决判。光胤申云。真觉云。上觉简简置真言欤。读师云。二乘见道取真觉欤。论义也。答样总真觉。今不取。唯识觉故(云云)光胤申云。生空唯识举可疑之欤。
一。外取他心难事。光胤申云。外取他心之外取。如何可意得耶。读师云。外取他心云意欤。
一。疏钳也。
一。非如手等。乃至。亲照外境事。私云。此等能取所取相离取外物也。外宗心。缘境习此也。
一。但如镜等似外境现事。私云。镜照物自处彼影移。自不离。而他物取浮也。大乘心缘境以之可知之。延公云。但如镜等之镜喻本质欤能缘欤。读师云。此文本质欤(云云)延公云。总镜像喻二义也。未定事也。此文本质见。光胤申云。疏样能缘心。镜体见。他心之影于自心上现之文分明也。延公云。此文本质可料简(云云)
一。无有少法之少法事。读师相分(云云)良公光胤申云。此少法能取所执心欤(云云)读师云。摄末归本辨范抄(一问答抄也。)唯识论但明相分(云云)私云。彼问答抄申似彼相现之事欤。但不分明觉。彼抄可开之。
一。既有异境之异境。本质他心治定毕。私云。实境云事。总心变不云外境。但今能缘非心变。仍云异境欤。
一。奇哉固执事。唯识之识吾一人取置事嘲也。延公云。自他有情相对勿论也。但此问答自身八识相对等入欤。读师云。自他有情相对欤。
一。四实性故事。良公云。可有不相应实性见。读师云。二义欤。今文先左样见。但可有料简(云云)延公云。四实性故。一向依主唯识见。读师云。此文尔也。总依主唯识解释多见。随持业唯识之义兼依至故无苦见。依主唯识之义不兼持业欤。
一。一切有情各有八识事。二禅以上各有八识之义。云事古不审也。
第九十四日(自若唯有识都无外缘至善与无记相望亦然)
疏问答识起之由(云云)此疏样见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广释。有七颂。合为二段。初二行颂释违理难次五颂释违经见。违理有二。四缘生死相续也。违经有二。三性三无性也。此违二中初也。读师云。若唯有识都无外缘之问不意得。上明体用转变。内识转变之样明毕。重何问耶。光胤申云。体用转变内识中转变也。此转变时缘不闻。何不问耶。读师云。分别所分别。所缘缘之分闻。光胤申云。共所缘缘情不闻。只心所分别云也。其所分别生虑解。样不闻。四缘能辨人此所分别所缘缘可意得。不尔如何意得耶。良明房。上三能变段所依所缘三依等明事。光胤申云。其又一段事也。样远事取合。总法门废立。今一段付无用欤否事也。读师云。上虽数数明。为研寻义理。或为遣疑惑。多重问答。有其例欤。唯识所因难由何教理唯识义问。上成事重问见。又下三性义问不意得。三性唯识事。唯识三性相违云事不审也。此为生起。问举欤。
私云。唯识所因难之问重虽说。未了申别段事也。三性义问。先师尧寻申。三性法相门。唯识聊其趣也。意得合了达时也(云云)
一。一切种识。乃至。功能差别事。延公云。第二卷赖耶一切种狭今一切种广。而今体只同事也。如何辨宽狭耶。业种等今一切种摄之赖耶一切种。不业种等故。读师云。上亲生自果(云云)今文能生自果(云云)亲显名言。业种疏故。能亘亲疏词也。延公云。古左样申。付之又业种感果自果云事不审也。读师云。善业感善果故。对恶果云自果。恶业恶果准之可知。自分自分因果。云自果事无过(云云)光胤申云。此样于业种可立引自果欤。读师云。可尔欤(云云)
一。此生等流。乃至。名一切种事。延公云。此士用果人法何耶。读师云。法士用欤。光胤申云。一切种者果四果。付果云一切种欤。将又种子处一切之义欤。种子体一多。等流果生付五多。所生现行一多随故。异熟士用坛上三果。异熟果种子士用果种子。别别。只名言种处兼三三果功能欤。若尔付果一切意得存也。但种子功能谈。种子一切义欤。样种子体随三果各别。等流果。读师云。付果可事欤。
一。有展转义疏二解。可见之。第二解不正也。
一。此识为体。乃至。无别性故事。诸本之点此识为体云。识处种子道。读师云。疏释情。识现行识也。种子现行第八自体分不离故立识名。种处自识义。从现行立识名见。土代识种现。种子识时。种子不寄现行直立识名事常事欤。乍去今种识识自体分不离由以立名。光胤申云。此识为体之识处种子道样。种处直立识名见。种识为体物。其体识也。自元识种现。此种子识也。为言但疏自体分不离之道理立。又论种离本识无别性故云事。设直种子虽名识第八自体分上依附种子识。此总事也。识名寄自体分立。云事欤。评定曰。此识为体云道事。此言处种子道。识处种子道样欤。诸本此言之处(云云)评定之通治定毕。
一。此识中种余缘助故事。疏三缘(云云)种子待众缘现行三缘治定欤。此事二义也。而此文无余义。光胤申云。非待众缘何缘。延公云。种子争假所缘缘耶。光胤申云。现行缘云义不申。现行缘。又为种子缘也申。此二义论样。
一。读师云。种非识故之种谷麦出事不审也。彼非实种。何出之耶。光胤申云。实种必种识也。何云非识耶。仍出谷麦也。谷等虽非内法种子。外法种子也。无苦见。
一。后当说故事。现第八。下以展转力故摄。或第四句彼彼分别生摄二意。疏见。
一。谓从生位转至熟时。乃至。重言如是事。读师云。谓从生位牵引因。转至熟时生起因也。
私云。疏爱等因缘举。此样生死之位出欤。只本有长时之位种子生现行事出。命终位受现行生事出事如何。凡生死相读样又下违理难也。出之事不审也。
一。有共不共事。读师云。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也(云云)
一。展转力事。相见分等(云云)良公云。相分为见分缘。见分为相分为缘事不审也。今明心心所助缘故。相分助缘争明之耶。推之见分助缘之体取。心王见分心所见分相对所缘欤。私云。颂上二句种子缘也。第三句现行之缘也。良公云。出不相应事不审也。不相应假法也。争为助缘耶。但缘不相应心起云尔欤。缘真如等邪见等之起此意也。
一。由本识中。乃至。方起分别事。读师云。颂由字以故字生字释也。
一。诸净法起。乃至。为缘生故事。光胤申云。颂说分染法之缘明欤。应知亦然之词颂之外见。读师云。尔也(云云)
一。此缘生相事。缘云四缘。生云下彼彼分别也。读师被申毕。
一。缘且有四事。读师云。且言缘生中且缘明云事也。疏以答不尽者生不尽也。光胤申云。尔且缘有四云。何且言缘下置耶。故缘四缘十五依处。且今明四缘。仍对十五依处置且言欤疏左样见。读师云。十五依处傍乘义事不意得(云云)仍且言对生也(云云)光胤申云。抑本颂说种子因缘。而二现行云说现行因缘事如何。本颂之外加之欤。诸净法起应知亦然之样先任颂说种子现因缘别说处。始说之不审也。延公云。所说种现缘生分别广释也。其前略释颂时。诸净法起应知亦然(云云)略释时任颂偏说种子。下广释元广释。颂外尽废立之欤。
一。极劣无记事。无起中异熟无记也。可见疏。异熟有重重欤。
一。无所熏故事。评定曰。非能熏故。无所熏故不意得。设第八之外所熏处。自性微劣争熏耶。评定曰。微劣故(云云)下极微圆故之极微此由也。读师云。无所熏故由其理。己所熏处故。第八之外所熏处故。第八不为所熏可事阙。若所熏处。必定又可非能熏故。
一。等无间缘事。私云。此下疏大切事共在之。先色·不相应·种子无等无间缘法也。仍简之。疏见简三样。一多同类俱转非等无间缘。二假法非等无间缘。三无缘用物非等无间缘。多同类俱时转义亘色·不相应·种子简之。但不相应命根同分同类并生义。仍假无缘用二义简之。以唯假一义不可简之。不放逸等假有缘义故。命根虽有等无间之义无缘义开导义(三义中多同类义无缘用通义也。假义不通种子色一分欤。)
疏云。简色不相应种子无为非此缘性。以多同类色不相应种子俱时转故。乃至。命根同分体虽一一而无并生。一者是假二无缘用。乃至。然非唯假义。便简命根等。以不放逸等是假亦有此缘故。命根有等无间义无缘义开导义(云云)
私云。开导二言事。疏云。开者避义。与后后处义。导者招引义。即前法避其处。招引后令生。必有缘法方具此二(云云)
一。前聚于后事。疏云。简俱时及后为前缘义。非开导故(云云)私云。非开导故者。避处与义故。后法俱时法此义故欤。
一。自类言事。疏云。显非他识为缘(云云)私云。他识开导第四卷立破故。当卷归正义明之欤。
一。无间言事。疏云。非中有间隔要无间者。虽经百年等断亦是此缘故(云云)
一。等而开导言事。疏云。显前业一心为后心心所缘前一切心心所为后一心。缘意即齐等。而开导故名等开导此乃等。属前后通因果也。即简相似法沙门义(云云)读师云。此用等之义也(云云)私云。如第四沙汰被申毕。但此义显体等。云一义。又通体等用等一义。光胤申云。用齐等义见用等欤。但体等当样。就中等属前后因果通云事不审也。只因处等义见存也。读师云。前一心为后心心所前一切为后一心。前后相对互望时。等义云尔欤。
一。疏云。又等者显此心心所聚中唯一心一所后亦尔故。一法非多故成等。一聚中如色不相应有多类起。彼非等故(云云)读师云。此无余义体等也(云云)私云。此异义体等存欤。(但可寻之)后亦尔。此义等前后相对见之欤。凡此义因处。体等无子细欤。所诠横竖中横见之因。体等见样欤。竖见等前后见合故通因果等也。(以上等言疏出二样。初等简名沙门义。后等简色不相应之由疏见。)
一。八识相望时。多同类俱时转。仍同种子非此缘。疏云。若许俱互为缘多类并生得为缘者。种子类应尔故。
一。八识俱时转种子色等同类俱时转欤。种子又也。体用各别故。种子一类百千。仍云多同类种俱时转故。疏云。一身八识虽名多类。然体用各别。名但是等。其色等法体用无别。多类并生故非是等。如草火等喻准此应知(云云)又云。八现识体用别故。非是同类。非如种子一类。乃有百千(云云)
一。如草火等喻事。可见末文。显轮集未见之。追可见之。
一。心与心虽恒俱转。乃至。等无间缘事。此事如第四卷沙汰。依缘时性同故和合似一欤。
一。入无余心最极微劣无开导用事。读师云。只后念心心所不可起故。不引之。最极微劣之由不审也。最极微劣无想定等入最后心。微微心劣故。光胤申云。后念永不续以寻因样。样力。无想定等最后念。尚微劣欤。其后念续不续以可知之欤。
一。论有诚说若此识等无间等文事(此文问答近远问答。远之答也。可见疏。)前念因后念果俱等言。一一相望。
读师云。诚不审(云云)
一。镜智起已必无断故事。私云。佛果起故无有漏处。起毕无断。若圆镜智金刚心起义。不云佛果欤推量也。
一。善与无记相望亦然事。读师云。无用也。上有漏无漏沙汰善无记相引闻(云云)私云。自然闻。义门异故云尔欤。
第九十五日(自此何界后引生无漏至一切位中有无不定)
一。或从色界事。私云。顿悟为受变易要生第四禅故云尔也。
或欲界后事。私云。必欲界回趣不改其身变易受故云或欲界后也。
一。有义色界亦有声闻。乃至。亦得现前事。私云。于声闻许色界回心。疏云。但除初二果。独觉(云云)又无色界回心义见。
一。然五净居等文事。经不说彼之论义也。(常沙汰也)一。私云。此下疏。此第二师义。佛地论唯识论准。多生分段之二释。此两释。于初二果。第二师大纲故共许。于不还多生分段有无二释也。此第二释许多生分段中。可有渐悟悲增欤否事常事也。延公云。亦容之容字义欤。读师云。尔也。
一。于无记中染一不染事。延公云。此不染法执释。此事难思。先染污何云尔耶。读师云。望二乘云尔也。光胤申云。望二乘时不染。望菩萨染污。不染云事不尽理也。读师云。谁人望。不染云义门无过欤。私云。菩萨法执等无间缘。不说欤云不审。只我执与法执。亦相开导申可然欤(一旦不审也。)
一。生空智果前后位中得相引故事。私云。此生空智根本智。果者后得智并灭定也。此三种上染与不染之不染摄疏见。
一。此欲色界。不生彼故事。私云。见疏有漏第七生无漏事。非无色界云事也。菩萨不生无色界故。有漏第七不生无色不起之故也。能引有漏第七付事也。假令所引无漏第七通无色可起之也。其故依身欲界入非想定人。能引第六非想地故。所引第七同地故。因位间。无漏第七依地随能引无漏故。佛果不必尔。
一。润生位等更相引故事。延公云。润生位举事有子细欤。只不限润生总申读师云。举决定位也。
一。初起无漏。乃至。唯色界故事。读师云。见道无漏必色界心后引生之也。三乘俱决择分善根以界修慧定故。
一。眼耳身识。乃至。应知亦尔事。私云。自类者。二识说故。不云自类。鼻舌相对三识相对。为等无间缘欤。云滥故。云自类也。次疏见。鼻舌限欲界故不可云互。三识通二界故可云互见。
一。有义五识容互起故事。读师云。此师成事智初地起云故。许漏无漏间杂之等无间缘也。光胤申云。抑此师意。八地已上五识有漏无漏间杂义欤。将又如第六纯无漏欤(此事古寻也)读师云。此师意难知(云云)
一。第二师正义也。
一。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事。延公云。六七相对漏无漏能所依事。此因简时。同境简之见。前三之义。不被简。读师云同心毕(本质挟带事其沙汰)
一。谓若有法之有法事。私云。简遍计所执见。读师云。此疏下五识假缘欤否二师。总云有法不简假实。仍于假无实三简无。假实二云有法也。
一。读师云。第二缘字两寺之论。所缘言诤也。非缘言诤之由。古贤明言(云云)读师云。北寺传所缘言始有体所缘取定也。总所缘虽通有无。今缘且有四表故。
一。是带己相事。读师云。己者当何物耶。光胤申云。疏己者境体(云云)境事见。读师云。己者境体。依何云己耶。对何云己耶。光胤申云。己能缘心意得样。此义能意得。读师云。凡己能缘心也。境不离心心物也。云意心云己云己相欤。己相者心相也云程事欤。(私云。秘云。相见名己。见分带相名带己相云云此释可意得合欤。)光胤云。己者境体。今御谈样相境。己当心故。读师云。己者境体者。境心物。心境一物云尔欤。不违此文。读师云。凡相分变时先挟带为本。其上变带可谈挟带土代也(云云)延公云。行相释三释中行境体相云释等事欤。
一。为质能起内所虑托事。延公云。本质为心之所虑分齐事大事也。正心虑解本质。为所虑欤。将又本质相分引起。相分又引起心故。传虽云心所虑。心正当本质虑解欤。此事古来之诤也。读师云。此事故东院寻申(云云)时。本质虑解通被仰。重疑申云。心缘心外境仰云。相分不变缘之。心外缘云难。相分缘无苦见(云云)
一。第八所缘本质有无三师事。读师云。初师义无殊过事。器界许本质难思。但远残果。样器界本质有存欤。
一。有义亦定有疏所缘缘事。评定曰。安慧师义也。第二卷变他根云师义也(云云)延公云。变他根时。所变相分。自身置欤。他人身变置古寻也。古闻书。可见之。种子付可有此寻也。评定曰。变他正根样不审也。扶根变欤否不分明。
一。第三师事。私云。此师变器界样。自他所变互为质存故。通途本质。互为本质也。通途本质本质。相分相分也。应说此品之品言显通。心心所见。
此下有无不定样因果二位说之唯托心王之沙汰。
第九十六日(自第七心品未转依位至卷终)
一。是俱生故事。读师云。始俱生我见必有本质。道理以立此由(云云)光胤申云。此分界俱生之俱生。第八无始俱生故。云是俱生故欤。读师云。第八俱生。可有本质之样如何。光胤申云。第七恒缘第八故。第八恒俱生自必可有本质欤。余识处难立此道理。不缘第八。设虽有缘义。缘余境故。读师云同心毕。光胤。后下第六心品之下疏见。或分别起或是俱生(云云)无余义分别俱生之俱生。仍遂其通治定毕。光胤始申。古闻书之趣也。古闻书不落居事多。
一。粗钝劣故事。粗钝劣三样不及沙汰止毕。私云。粗非钝劣物。钝劣非粗物欤。又钝非劣物。劣非钝物欤。思可知之。
一。或第六所变事。延公云。第八第六所变同时取合为本质义。或第六所变云此意也云一义(云云)读师云。不审也。常第八杖业果门。杖第六定果境之时也云欤。同时六八所变为本质云事不审也。光胤同心申毕。
私云。若延公申通。同时定果业果境缘时事欤被申样。取合为本质。替常欤被申样。取合为本质。替常趣样闻。
一。缘过未等无外质事。读师云。成事智不缘真如。润色欤。第七云缘真如等。五识云缘过未等故。
私云。此下疏缘否两说出。
一。增上缘事。私云。谓若有法简所执(云云)如所缘缘凡于四缘。初二无此词。后二置有法之词。此事古初二表缘之体。仍不及云有法(云云)
一。有胜势用事。评定曰。不障之增上缘有胜势用事。凡不障申。凡一切不障碍不云缘。可障物不障云缘也。故有胜势用。可障物。
私云。譬庭取。庭草不障物不障增上缘欤。庭庭草出不障非缘欤。
一。或顺或违事。读师云。因明无单即因。虽有即因样皆之因狭即因也。内明单即因样申一义欤。而此下疏释不许之见。与后生异法为缘。非前灭法之解释分明也(云云)私云。能相违所相违相对谈因之义样。古闻书沙汰。读师杂谈云。第十是违之论义初重之答进。非真实之法则。且第十是违释也。可答也。问题大师如何释之耶故。大师第十是违释外释样。仍第十是违释也。答事不可有斟酌事欤。假令问题或违之违第十因欤申。第九因也可答也。总论义事。显法则事也。京都御讲样。故东院仰。论义初重答答切。进释出疑欤。不然两方可疑法则也。答切。御答付一方疑事。其由仰。论义构也。兔答可疑之角申不可疑云事。左样无疑样答。忽论义。故答。必二边疑时。论义出来也(云云)
一。虽前三缘。乃至。差别相故事。延公云。杂体增上缘之时。余三缘增上缘取。亲辨自果开避引导用其任取欤。其用之上与力边取欤。古二义见。读师云。亲辨自果边其任取也。若其外与力之边取云。即别体增上缘。
一。生住成得事。读师云。大论第五显扬十八疏引。生义不意得。自种为先。所缘助伴和合。三界法生(云云)自种为先。因缘所缘又所缘缘。何云别体增上缘耶。光胤申云。此事易。自种为先所缘和合申余二缘也。此二缘和合法生时。亦增缘缘生法故。此云生之增上缘也。重意云。自种所缘则生之增上缘。自种所缘法生时。增上缘与力不障法生。四事之中生增上缘云也。为言。住成得□事增上缘。由申。自种所缘出也。读师听众同心毕。读师云。住者风轮上令住水轮等住增上缘也。成成立成辨出。成立者。因明成立以可知之。证者。大疏敌者为和合胜解爱乐为先宗因吟为建立成所立义云成增上缘也。爱乐三支大疏敌者增上缘也。所立义果也(以上八师意)新师因喻为建立。所成宗为果生增上缘自种当爱乐。三支当余法色无色。助伴所缘。今大疏敌论者当也。此成立也。次成辨者。工巧智为先。劬劳为建立。处具为和合。工巧业成辨(云云)读师云。辨立殊目。
一。二十二根事。私云。二十心相生等无间缘。二十二根增上缘也。读师云。二十二根立。根者依止增上缘之义也。胜果利法也。此果利一行颂显。取境者眼等五根也。取境果利易知。五识等为缘欤。男女二根续家族为果利。子孙等系荣大有果利。命根活命为果利。易知。五受根受业果为果利。作业受果并受顺违俱非领纳之力也。信等五根世间之净法也。虽出世通对三无漏根云世间果利易知。三无漏根出世净也。果利易知。涅槃为果欤。意根事颂不释。不审(云云)后读师云。秘引对法第五意根取境摄之。眼耳鼻舌身意(云云)光胤申云。其体八识闻。但后三识所依现在七八欤。现在六识非所依根体。取过去意欤如何。读师云。二十二根门之意根。必非十二处门之意根欤。俱现在八识心王取欤。复各加自相应之心。望心所时现在心王所依也定。此义门。现在八识心王云二十二根门之意根欤。光胤申云。二十二根取境义六根举。其第六意根今意根也。此样等五根二十处门之意根见。读师云。心王同时心所助令取境义。等五根取境义取欤。当座此分治定毕。
私云。二十二根门之意根。日比分明不取置。追披处处释可决之。
一。五受根如应事。如应言云疏三意。遍行中受。五受各各配云如应二。或通八识或不尔故云尔。三体各各随五别故云尔云云。
一。及善念等事。评定曰。信等之外及言置念等出样。是一。又善言置事。是一。读师云。疏信等之等等精进。取全体故不云善。念等等定慧。通三性之善一分取故云善欤见。及言置事其样故也。相违义也。私云。第六卷义别段论义。
一。无所未知可当知故事。评定曰。不释未知根。释非未知根除后刹那也。凡未知根名由先释事也。但不名未知根事释便宜自然闻不释之。
一。近能引发根本位故事。此文释根义欤。释名无漏由欤事。光胤申出毕。为遮事相滥申出毕。秘显得无漏根名。所以(云云)无余义名无漏由也。随日比左样取置毕。或评定曰。自然兼名根由欤。不尔加行位名根由总不释欤。光胤申云。加行位名根由。如根本位可意得也。必别释无用欤。凡有漏位名无漏事不审故释之也。若近能引发释根义。加行位未知根果取见道欤。若尔二重未知根。故加行资粮涅槃胜法为果利义故。设劬身不及释之。名无漏义难知故释之(云云)
一。忧根未知根事安慧尔也(可见疏)正义意。非正善根故二根。二根中不列之。虽然实可名无漏根义许欤。将总不许名无漏未知根义欤事。及二途评定。琳舜房。疏释样护法意可名无漏根义治定。定慧殆顺行彼(云云)光胤申云。上十根为性者。别正义意欤。大方释分欤。琳公云。大方不意得(云云)读师之所存。始实忧根可名无漏根。非正善法故多不说云。实可说意也(云云)光胤申云。肝要。此事忆念事。第五卷苦受亦由无漏起故之下疏觉(云云)此分止毕。
后日披第六卷疏。忧根可名无漏未知根见。疏云。此善虽然忧非无漏。虽亦能为无漏加行仍为未知根性。非无漏引生。不俱起故(云云)勿论勿论欤。读师院主样之义符合欤。
一。有胜见道傍修得故事。疏三释读师被申上。初释。三无色地有漏种子见道修之故。有此根说。第二释。见道依地通无色界有无漏种子故。此释意种子具足之分欤。现行见道第四定定故。第三释地前位入无色定有修义。仍入见之位又修为未知根也。此释意地前既未知根立置故。重修为其体也。读师云。菩萨地前修六行观门云事。此释闻。不伏入定。光胤申云。菩萨地前入无色定事见。
一。为证法空事。光胤申云。渐悟菩萨地前无漏游观之无漏欤。为证法空起之故。有要须欤。游观之得名如何。但游观有义扑扬问答。灭定段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之下秘可见(云云)私云。生空智助法空智事以为证法空。可知之。
一。已知根具知根之差别如何。已知上具知如何耶。光胤申云。已知者非圆满义欤。具知者显圆满之义欤。已知一段一段圆满重知。犹不及具知。具知者一切圆满之义欤。其果利涅槃也。真理本性清净。显得之其果利。显得之果利重重。已知位见已知。非满足。具知满足义欤。
一。有顶虽有等文事。读师云。实无漏根也。虽然不明利故不说之见。以之可知忧根样(云云)光胤申云。有胜见道之初释意。见道有漏种子傍修故名无漏根(云云)此由说前三无色。非想不说不审也。傍修有漏种子事同事也。无漏事不明利故虽不说之。有漏种子同于三无色何不说之耶。
以上。
天文三年甲午十月四日书写之讫。愿以此笔功为二利圆满思所得脱令法久住之胜因耳。
同十六日对学专房一交毕。
药师寺末学英乘
论第七卷闻书卷第三
论第八卷闻书第一
第九十七日(自卷始至谓彼不违生等事故)
一。如是四缘。乃至。立为十因事。良公云。立为十因者。上如是四缘事欤。又依十五处欤。读师云。诚可有分别事也。依十五处路。如是四缘立为十因释样。必定依十五处立为十因释也。
一。云何此依十五处立事。读师云。云何此依之此言十因欤四缘欤事。秘两释。有义取取四缘之后释。有义意立为十因如是四缘指云通欤。详曰。下破之下云所说四缘依何处立四缘依十五处立事问。此文亦尔问系重。亦云何此依十五处立问。一悟依处以下答文十因依十五处立事明。若尔有问无答之过。云云。
私云。付十因无问有答之过云。又秘四缘十因合问释作问二置问。答时先十因答之。四缘后答。问。四缘明隔越故。为警重所说四缘依何处立问。仍无繁重过。
一。十因十五依处差别事。光胤申云。因云依处(云依处因)差异。如何。读师云。不分明。云云。延公云。古以体义分之见。光胤申云。所起语性之性言。依处体取润色出。说诸义故之文。十因义取。润色语声。语声体其上说诸义作用聊差别。
以上体义差前通治定也。肝要此事即依此处立随说因之下疏依体立义。云云。此释可秘之。
一。谓法名想所起语性事。读师云。法者色心等诸法也。名其上名等也。想想心所也。意云。诸法之上名为先。想心所取境分齐遂起言说也。故法名想三法语声因。语声果也。今语声取为语依处也。其语声上正说诸义义用立随说因也。良公云。法名想之名能诠之名欤。光胤申云。名所诠之名。读师同心了。良公重云。法上能诠名何不取耶。光胤申云。能诠名者声名句文事欤。其果所起语性之物柄也。何取因耶。此分治定也。良公云。法名想俱。语依处之体。光胤申云。太不可然。法名想语依处之因也。语依处三法被起语声事也。疏遮此滥(疏然今此文正解此意乃至立此因了之释也。)
一。语依处之语限所依语声欤。通能依名句文欤事。事端评定。当座评定通声名句文四法样治定毕。私云。疏云。言说是语声性。乃至。语业为体。乃至。然有表示故。语可言善恶然实二性。名虽即语之差别。无表示故不如其语。等云云。此文样先语依处所依之语声见。其故语依处。语可言善恶云。能依名等无表示故不如其语云不通善恶。云云。此文势正语依处取所依见。虽然名等不离故。说诸义故之重无子细事欤。但只一旦望文料简分曾不可为定量。先通样无妨难欤。下或可大乘离声无体故释名等可通三性云释也。此释可申追不决之。此一段疏料简因声无记之私抄注之可见之。
一。依处依所依门之依欤又泛尔依欤事。
私云。疏云。然依者。于义俱第七啭声。云云。秘释之二释。初释疏依者。于义四字中者字助字也。(常字申程事欤可寻之。)正可云然依于义。意云。依于二义云意也。依者于义也。不可意得。为言。第二释依于有同别。如根境依于各别也。意云。根为识依第七啭也。境为识境第七啭也。今依语依处立随说因二法各别眼根为眼识为所依样。只体上有义意也。仍于义也。于语依处意也。依语依处意。故遮依第七啭滥依者于义者也。者字尤要须也。此事人多不辨之仍注之。
一。语依处持业依主事。大论意(即今论意也)语即依处(持业释也)法名想依处不取之故如上注对法意语之依处(依主释也。)
一。秘问云。寻伺语遍行。想取事不审也。取意。答云。今据取境○起言之由○但说于想。云云。第二释云。语因有通局亲疏两别。寻伺虽亲不遍佛有想因虽疏为通因果所以言也。云云。寻伺虽亲非遍虽疏非亲之由事。总存置事故注之。
一。有论说此。乃至。是语依处事。私云。论道此违相违见大论相违事欤。而疏二论意别。论虽无会。今意释言。若大论等以一切法为果。以说为因。约所诠是能诠之果。即能所二诠解因果。对法无著。以生死为因果。即依名想见起言说故亦不相违。各据一义。乃至。又大论约贯通诸法诠。境以说为因。对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说为果。不相违也。
私云。大论等能诠所诠相对广解因果故语因也。对法约生起解因果依名想见起言故语果也。初释。第二释对法唯染污法生起显故以说为果。见者执见故。
一。有义疏论虽无会嫌论文会之。云云。详曰。难之论如疏无会文。故论无会无过。云云。付之疏何有论说此等文。此会相违○科耶。答之随说因语业为语依处之时。对法不取其方。语为果故。自然被违分。云此会相违。虽然如疏无会故云论虽无会也(下障碍依义处此说诸义故事注之可见之。)
一。二领受依处。乃至。此是彼观待因事。读师云观待因样都不意得。先领受。能领受取欤。云云。觉不尔如何。广能受所受取也。四句分别。秘云。一能受为因所受为果。先希食等后食等得。二所受为因能受为果。因二定喜因对于境方领受之。三能受为因能受为果○生三禅乐碍。四所受为因所受为果。如因风轮持水轮等。云云。评定曰。先领受云能领受体何物耶。读师云。受心所也。光胤申云。疏今于能受唯取受数。云云。释其由云。一常通诸心。二五分位别。云云。简余法云。别境等法不常通诸心。作意等四无五分位故。触虽有尔。然于所受非领属已。不如于受所以不取。云云。
一。所领受通一切法见。疏其所受中通一切法。云云。于亲因缘疏两释常论义也。光胤申云。抑亲因缘之样。观对也。待籍也。疏释。只二法形待因果辨。必受门。能领受等所领受沙汰。为何形待足等往来业。必受门申事。只足往来因果。受门能领所领之沙汰。无益也。足往事因果受心所缘时。所领受。必受领受门。因果之义成立。若强受缘申余心所缘。何又别云受耶。总诸法形待之因果。只观待之分寄事。于受有子细耶。读师云。别子细知。皆以受所领受迄无子细欤。
私云。此事读师之意得缘不足也。受缘申受。因果门要须无用也云疑残也。所诠世间形待因果寄受心子细。先观待因者。世间粗浅因果专显意也。世门因果依得果生住成后。领纳属己边显物也。余心心所虽知之。受门增胜欤。一向暗推也。
一。三习气依处乃至。远自果故事。读师云。外种者何物耶。评定曰。举水土等之缘。谷麦等之种欤。读师云。此牵引因通漏无漏种子也。无漏牵引因未成熟位者。不蒙润缘位也。其润缘者何物耶。光胤申云。善友(等者等闻熏习)之润缘也。此缘云润之事。秘问答。肝要资助生长云润见。读师云。通名言业种也。光胤申云。通业种子者。疏释分明也。疏或染因中。亦与果异性异性异熟因果。唯无记因通善恶之解释此意也。但或言置意可寻之。只表种类或欤。或释意如前可持也。
一。生起因之样如牵引因可知之。抑牵引因依处云习气。生起因云有润种子事子细评定。读师云。有润种子事意得。种子者正生果名故。生起因蒙润缘正辨果故殊云种子欤。云云。习气事遂不被申。光胤申云。习气者。种子始现气分出来义也。牵引因其果远。种子初生未合缘。未熟义显故。殊云习气欤。延公云。此事尔也。
但本有种如何。本有性习气事。又一段之总大事也。
一。七根依处谓心心所所依六根事。光胤申云。意根取前灭意欤如何。若取无间灭依处可无差别。读师云。意根根依处之时现在七八也。五识依五根也。意根不取前灭意。不可从无间灭依处。延公云。此事不审也。此下疏等无间缘出难思。云云。
私云。根依处之时。取前灭意旨疏释分明也。延公申。然无间缘○等释分明也。又体是六根则通八识五根为体文。八识云取前六识非前灭意耶。疏然无间缘。谓起现在时为缘非在过去。过去无故。则说在有力用。能开导法令未来生故。入过去时其用方显。果现前故处处空故。私云。等无间缘用现在□施之。其果后念显云事。此释大切也。以便宜注之。
一。八作用依处。乃至。余助现缘事。疏云。如釿斧等有斫伐等用。云云。
一。九士用依处。乃至。余作现缘事。士夫之作用也。读师云。士用作用同所作也。望一果故。评定曰。士用依处望果时作用依处亲也。作用依处对士用时。望果其用疏见。正当果边作具用亲样见。譬以斧伐木时。士夫手足斧尚望木眼前亲。光胤申云。用强弱云亲疏士用亲。人力其理成故。触果亲疏。作用亲。刃正伐木故。今谈人功也。
一。无记则因果三性事。
私云。根依处无间灭依处不通无漏。唯有漏也疏见。此依六识。论时事也。七八二识。七八所依门无记心为无漏六七为依。等无间缘门无记心之无间引平等圆镜智也。以上。疏意付之多唯善性云论义。六识无记心无间生无漏心耶云题也可见。同学抄(演秘释可见之显轮集可见之。)
一。十真实见依处。乃至。辨无漏故事。能助引证事有评定。光胤申云。助者正见俱生法助我所作。令有用义也。次引者前引后也。证者能证与无为为因也。此一段可见疏。光胤申云。摄受因无间灭。乃至。真见依处六上合立摄受因见。抑显受者。六因摄受为一因义欤。将亦摄受果为义欤。读师云。摄受果欤。云云。光胤申云。疏助成因缘名为摄受。云云。摄受因缘义可意得样见。良公疏以前五依疏所摄受故。成辨三界有漏诸法。若六合疏所摄受辨无漏法。云云。此文样因摄受云欤见。光胤申云。谓摄受五。乃至。谓摄受六之文。先左样见。云云。无一途止也。三性摄受因形秘释可见之。
一。十一随顺依处。乃至。无为法故事(三性引发因形秘释可见之。)随顺之言。显同性旨治定耶。光胤申云。抑引发因之时。何引下品边。不取耶。其志趣不审也。胜品之言显等胜简下品见。此事难思。读师云。三类因缘胜品引下品。何因缘事耶。种生现此义难有亲熏种。又难有此义。云云。光胤申云。爱取因缘之时。爱取相对果类事料简多。非九品门果类云义意一段上品转。遂归下品。云云。此时自类相生因缘何无此义耶。
一。十二差别功能依处事。如道评定异同之分齐沙汰。
抑引发因以性论狭。以界论宽。云云。定异因以界论狭。以性论宽。云云。此意引发因不简异界异地引发也。界宽性必同性也。性狭。定异因谓各能生自界等果。必生自界果界狭三性不简也。性宽三性定异因形秘释可见之。
一。和合依处事。合六因见。光胤申云。于十因体取余因事。此同事因不相违因也。抑因生果时。必和合争可生耶。今六因重开和合之一因无用也。所诠前六因生果时不和合欤。读师云。六因和合。但其别别之因之姿也。牵引引发等也。此取和合边。云云。评定曰。不取言说因。由言说与法不相和合势疏远故。云云。与果和合义见。光胤申云。于生果等果约一事业也之疏释。同事因之得名之由见。因果同事业见。此云和合欤(秘引瑜伽一稼穑成熟时。六因中一因阙成。一切和合成事业故名同事因云云。)
一。不取言说因事。不审之由评定。疏远之由不意得云云(故因形各各六因边也。六因和合辨此一果见边同事云欤。和合六因和合欤。果一果定置此一果六因和力施此因并立欤。)
一。障碍依处事。例之则因之因之沙汰。此一段则因见样读师被申。光胤申云。大乘灭相虽不待因等之释因之旨分明也。上书落也。
随见闻等说诸义故事。延公云。疏释见。先言说起其后见闻觉知说诸义见。读师云。不尔法名想之三法中无言说言说偏果也。言说因果亘二重样不可意得。疏释则依此语者。论依此语牒也。此说诸义故依处。语依处也。则依此语指体。说诸义故。显义。二重起语云。能可辨事也。读师云。见闻觉知之四种言说。则随说因之体欤。光胤申云。不尔。四种言说皆取源眼根等也。随说因正取语声也。读师云。此事尤尔也。为遮相乱。如此申出也。云云。
第九十八日(自如是十因二因所摄至初能起生处进退如是)
读师云。此一段十因二因相摄样。菩萨地寻伺之废立异也。此两处文意得时二师解。初师十因悉崩不住名言。寻体论相摄。此师虽尽理。废立之面杂乱难意得。第二师不乱废立之面。又任牵引生起之名言。论相摄。此师虽不乱废立。有不尽理。□二师中初师非通途。第二师通途也见此二师下四缘。依十五处立文段其势及二解之筋。云云。
私云。(如是十因二因所摄也)初解与古来大异。第二大同。云云。读师初解非通途被申此文欤。进可审思之。
一。读师云。十因中牵引生起。广亘名言业种通内外种。今菩萨地能生因摄牵引生起狭限名言种。但尽种子因缘故。引发言异同事不相违。四因中因缘种取名牵引生起也。言说观待摄受相违四因无因缘种故不取之。云云。光胤申云。抑菩萨地能生方便二因相摄牵引生起。亘六因牵引生起勿论也。瑜伽第十卷明牵引生起。今论牵引生起同不互六因。通业种谷麦之外种牵引生起欤。将亦瑜伽废立悉六因含摄之牵引生起欤。
后□勘云。疏此说牵引下也。又菩萨起等释秘二释。共菩萨地生起因摄业种同唯识见。
读师云。瑜伽十因废立之事。菩萨地十因悉列。不存知。第十卷十因见。第二卷牵引生起通业种(可见疏见)若尔者。今论牵引生起同也。但菩萨地废立不尔。除业种限因缘种。亘六因也。云云。
进云。此事秘二释可见之。尤可有。肝要菩萨地生起因业种摄。瑜伽第十卷。增上缘所摄牵引生起非因缘。业种说旨疏文分明也。(此事披菩萨地第三十八卷可决之。若菩萨地两重废立样。)
私云。当座光胤同心读师也。后能见疏之处。菩萨地牵引生起之通业种云见。疏又菩萨地等谁谓彼言等文也。所诠疏一段付菩萨地二释见。上菩萨地说牵引因除业乃至。恒非因缘故。菩萨地牵引生起名言种限释也。付之何以得心等问。总生起因通业种云事疑也。今菩萨地寻伺地为本源十因废立起。尔菩萨地寻伺不通业种。以何总生起因通业种云事取耶。为言。生起因出事为兼寻伺地也。菩萨地可通牵引也。答之于瑜伽第十卷十因。牵引生起通业种旨成。此菩萨地寻伺地牵引生起不应业种。两释。又菩萨地等文。菩萨地寻伺地通业种。多释。不审。若菩萨地通业种。只今论牵引生起同废立欤。若尔何云六因含摄之牵引生起耶。
一。此说牵引乃至。名生起种事。光胤申云。抑六因含摄。以未润已润六因未润。名牵引。六因已润名生起。此菩萨地说牵引生起也。瑜伽第十等。今论所说不通六因牵引生起也云事难思。今论牵引生起。其体寻种子生现行因缘广取。引发定异异同事。不相违中种子生现行之因缘。不尔今论牵引生起被云未已润已润种。其体当何种生现因缘耶。假令引发等四因取种生现之外因缘。未润之牵引已润生起置不亘六因牵引生起事。必定因缘之体引发等之四因所摄之物。其外实之因缘体不可得故。若尔六因含摄之牵引生起更无其差别。六因含摄之牵引生起。二因开未润已润之差别也。此差意返返不意得。读师云。诚不审也。所诠十因中牵引生起。润未润之差别开之。引发定异等以润未润分之事。故润未润门皆牵引生起。引发定异等之因无此义欤见。十因中牵引生起也。六因含摄之牵引生起云引发定异等曰润未润之不同。四因之上谈此不同摄二因也。重意云。其体今论牵引生起。引发定异等之因缘种。润未润之边分取摄牵引生起。引发言之上不谈此义。六因含摄菩萨也。废立其体同引发等之上此义谈也。此卷目也(此分治定也)
一。彼六因中。乃至。二位中故事。
私云。牵引因摄生起因生起因摄牵引因欤事。牵引因云论义也。彼六因中之文。左样闻。实牵引之全。(全言秘释之全未润故。名之为全生起。全言亦准此知(云云)四因少分名牵引因。生起全少分名生起因(以上疏意也)灯意牵引生起。悉摄六因也。牵引摄生起。被润以去兼谈也。却谈未润时也(以上灯意)
一。虽有现起。乃至。谷麦等种事。读师云。引发等四因中现行熏种子因缘。摄今牵引生起欤否。二释也。第二释摄之。种子言现行亲辨果故。云种如谷麦等。为言。延公云。摄释生起因摄非牵引因。疏生起种摄近生果故之释分明也。良公云。见同学抄。六因中因缘种摄能生因。言说观待摄受相违四因全六因中非因缘法摄方便因云事。今论实意也云。此外会菩萨地寻伺地二解出。而见论文会菩萨地寻伺地文外。今论之意释文。若菩萨地等文。若今论意欤文段不审。云云。光胤申云。此僻案也。释今论意文菩萨地寻伺地会外。其故。今论实意同学抄如申。十因二分。因缘边摄能生因。非因缘边摄方便因也。今论实意此也。爰菩萨地。牵引生起摄能生因。所余方便因云。寻伺地生起因能生因余方便也。云云。会此两文。二师意各别也。初师。今此牵引生起六因合牵引生起也。所余因云。一切非因缘法合因意得也。第二师今文实意虽然。菩萨地寻伺地旦付胜显多显。十因中牵引生起二因任名言谈之。实可通六因因缘法六因非因缘法。为言。故初解虽非通途为不尽理。二因相摄有所残故。所诠如此论文段付。今论意述文段一段。只两地文会意今论意被知欤。别段说之可成繁重故。会文自今论实意被知欤。同学抄论意述文段。只论意会两地文样明也。读师云。所存同心也。进云。如说现行谷麦等种道。上来明能生因说。文段事也。外种能生摄事。
一。所余因谓。乃至。方便因摄事。评定曰。所余因者。非言说观待摄受相违之四因。六因中非因缘法所余之因摄说也。及六因中非因缘法之文分明也。
私云。光胤初。六因中非因缘。论不说存。仍卒尔其说也。能能见不尔。
一。非此生起。乃至。此所余因皆方便摄事。读师云。亲者即近之论义。寻伺地生起因名能生因。牵引因者名方便因。云云。故牵引因余方便因摄欤。光胤申云。不尔。六因中现种是因缘者皆名生起因。牵引因生起因所摄之分见。随疏已润未润但互为因缘者是名生起因。未润边生起因名见。读师云。争未润种摄生起因耶。未润已润差别牵引生起开故。牵引难摄生起耶。光胤申云。十因中牵引生起已润未润差别开之。今寻伺地生起因。已润故生起不云。润未润。亲生起果故立此名见重意云。对牵引非开生起。亲生果故云生起。义互润未润故。牵引因摄之云无过琳舜房云。尔也。亲者即近之论义。第二师寻伺地生起因意得趣也。此分治定也。
私云。牵引因因种边生起因也。非因缘之边方便因也。此所余法皆方便摄之文摄故也。
一。菩萨地引发等中现行熏种子摄能生因。或不摄之二释。寻伺地不及二释。现熏种摄之见菩萨地及二释。寻伺地不及异释事。疏问答。答之云。答约润未润。唯约种论故须分二。能起于果体是因缘。不分润与未润故。寻伺地唯一生起亦无违也。云云。
私云。菩萨地牵引生起二因开能生因释以润未润开二。润未润约种不同也。仍尚顺种子因缘故及二释。随现行摄第二释摄生起不摄牵引。是则现行润未润差降难分故欤。寻伺地不分润未润。亲生起自果义润未润不开一生起因立。现重种因缘亲生果义同故。不及异释取之欤。
一。或菩萨地。乃至。则彼余八事。自下第二师也。读师云。此师十因废立不乱。牵引生起配十因中牵引生起。所余因配余八因也。
一。虽二因门。乃至。多显故偏说事。读师云。牵引生起非因缘法。余八因因缘法。第二师二因相摄未尽故。今释起也。牵引生起二因。能生为门故。能生因因缘胜。其胜者亲辨体受果无尽也。仍虽有非因缘法。付胜说因缘也劣略不说也。读师云。胜显二义欤。胜受果无尽。显亲辨体欤。云云。光胤申云。不尔。只胜之一义也。其胜出二之样。显者胜云显欤。此分治定也。读师云。四因全四因少分增上也。因缘多。故偏说。因缘少故略不说之。可谓不尽理也。
一。有寻等地。乃至。即彼余九事。读师云。寻伺地文生起因十因中生起因存。余因余九因存也。
私云。亲者即近之论义。寻伺地生起因名能生因。牵引因摄方便因者。此师意。寻伺意得义门也。如琳公申。
一。虽生起中。乃至。准上应知事。读师云。生果近。名言种功能显故偏说之。已润。亲辨果显故。光胤申云。虽业种已润之后近果生果能显。读师云。名言种说亲显不对业种。名言种。去果远对近果显也云欤。
私云。疏就自因中。名言种子与果同性。以是亲显故偏说之。云云。对业种见与果同性之词分明也。进可决之。
一。所说四缘。乃至。十因二摄事。光胤申云。上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差别故立为十因付。如是四缘云立为十因欤。又依十五处立为十因欤。云云。面面及御沙汰事此下疏披处。立为十因二边之意上依十五处立十因事明也。自下依十五处立四缘事明也。尔上立为十因二之意欤。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今所说四缘依何处立。答之。依十五处立为十因。上云何四依十五处立。答之。读师云。复如何摄十因二因事。此上依十五处立十因段此相摄明。今又明之。乘便释之欤。别段不科之。古疑。此下疏二科。乘便第二科。
一。论说因缘。乃至。立增上事。读师云。同依种子可云立因缘。下文章。
私云。事欤。
一。此中种子。乃至。亦立种名事。
私云。六依处事如现文。取不取现行因缘事。两释之样如上(以上初师解)
一。等种子言。乃至。取舍如前事。
私云。自下第二师解也。此师意因缘偏依有润种子依处立之。不依习气依处不审也。习气依处。望果时虽远。因缘种边同事也。仅润未润不同。因缘尤可摄牵引生起处不取牵引事返返不审也。疏释云。此师意解约生起亲近。故不说余。乃至。以牵引等远疏等别故略而不说。云云。
一。言无间灭。乃至。二缘义故事。
私云。等无间缘所缘缘之依处。依二师释之中。此文初师意也。虽云无间境界。非唯第五第六。余依处此二缘。无间境界依处云摄之也。其余依处者。领受和合不障碍之三也。根作用士用习气有润种子语依处真见随顺障碍。差别功能十依处不取之。真见随顺依不取等无间缘论义也。依真见依处不立所缘缘又论义也。随顺依不立所缘缘。存也。士用作用存也。但法士用聊不审。有润种子习气二依处存也。根依处尤可有等无间缘疑。但根之样依。语依处障碍差别功能存也。
或唯五六。乃至。略不说云事。
私云。第二师意。五六十因中五六也。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虽有此二缘少隐。仍略不说之。
一。抑增上缘依所余立之事。尤虽可分别之易。故不说之见。疏云。依所余增上易故略不说之。云云。
一。论说因缘。乃至。摄受因摄事。评定曰。中间二缘。尤方便因摄处摄受因。云云。摄受因样勿论也。今二因之相摄门也。十因摄事出事不意得。云云。读师云。诚不审也。但此遂方便因。增上多故。且方便增上释也。实中间二缘方便因也。其样下文见。
一。虽方便门。乃至。显故偏说事。
私云。此文中间二缘不摄方便因。十因于摄受因摄不摄余因故释也。光胤申云。疏摄受因摄事名体全显故。无间灭境界依处事欤。尔同事因同事也。何不摄同事因耶。读师云。同事犹显分欤。
私云。摄受因同事前故欤。
一。进退事。疏二释也。初释初师六因取云进。后师二因取云退。第二释限种子因缘云退。并取现云进。云云。寻伺菩萨地有初释。无后释。取现事无实论故。
第九十九日(自所说因缘必应有果至十因四缘一切容得)
读师云。十因四缘必应有果云可得果不云。依处云依何处得必可有果不云。返返不审也。又本疏之样。第四辨依处等得果。云云。不云十因四缘得果。大方先根本。十因四缘之得果可问事也。随必应有果申。因缘得果不问。问依处得果事难思。延公云。影略互显可意得欤。以依处得果显因缘得果。以因缘必应有果显依处必应有果。读师云。此事尔也。但疏样见之样不见。光胤申云。因缘对果词也。仍有果义显故云必应有果。依处虽得果对果义隐。依处显体因显义。正有果义缘因处。虽然依处遂得果义故云依何处得欤。问如此聊存傍正。虽有其意至答。因缘依处得果二段。说之欤。读师所存遂同影显之义欤。影显。得果依处得果显故。以之显因缘之得果欤。此事不审也。先因缘得果义显。殆得果依处分明云事不审也。但答之时。依处得果先明之样以释之。依处得果先问欤。必应有果得果问词欤。必有果也申置欤。此事心中不一定。进可决之也。
一。果有五种事。
私云。此果有义答先处得果以前云五果也。
一。一者异熟。乃至。异熟生无记事。读师云。道生法师(读师云。生欤生欤不存知云云。)善向佛果不受业果云邪义立。小乘部中化地部立此义欤。随同小乘中。云云。本业经佛母品中。此旨见欤。秘会之。云云。
私云。秘会本业经佛母品文作二释。一随转化地部。二据三乘无漏资粮加行正位漏善。云云。
读师云。异熟生者。六识异熟摄也。云云。此事不审也。不云异熟生。何不显六识异熟耶。殆异熟生。真异熟不摄欤。云滥。
私云。此事诚尔也。但有其意。异熟生广故。异熟者。显真异熟词欤。评定曰。如前第二卷会者。本疏中本识名异熟生事明。云云。此事依异熟故名异熟种云下欤。进可见之。
一。二者等流。乃至得果随转事。读师云。等流果取等胜不取劣品之果。此事劣果引何非等流果耶。延公云。有子细。等流果取等流之果不取劣品事不余义事也。其劣品引何不取耶。又不取何果摄之耶事大事也。智品伏道蒙。自类相生种子前念定引劣品也。此定可等流果云不审也。意得之样。肝要增上果之等胜果引边等流。劣品引边增上品也。抑等流果不取劣品。等流果熏习增进之果取故欤。劣品引非增进故。光胤申云。等流果闻熏习以来种子取欤。延公云。外法异生位。依恶行之熏习有增进之义。云云。
一。等似先业得果随转事。读师云。人命令短故。自命短样相似故。其果云等流果。是先业之同类故。延公云。造杀生之人。业障自第八总报果。果取增上果事。良公同疑之。光胤申云异熟果。正总报第八别报六识取故。业所引果常增上果云也。如业所感器界。
私云。疏瑜伽三十八等引。善法增等。为自果也。对法同之。此事以。延公熏习增进之故申欤。尔不入取下论实。此界非不通余耶。
私云。此文通不善等事欤。非取劣品云事。读师云。等流果不取劣品事。其子细难思。云云。
一。三者离系。乃至。善无为法事。读师云。此果限烦恼断通所知二义。云云。光胤申云。第十卷灭缚得灭障得之二师欤。限烦恼义定障所知障不嫌之见。可见疏。
私云。不动想受择灭之三性真如论义也。
一。四者土用。乃至。所辨事业事。
私云。秘引瑜伽云。良意。士夫所得士用果果者。农作商买事王书画占卜大事也。由此成辨稼穑等财利等果故名士用果。云云。以上人士用果也。若法士用云师。通一切法上因果。此师无为其果取见。可见疏。
一。瑜伽等说。乃至。得增上果事。
私云。为明依处得果。先引瑜伽文也。
一。习气所言。乃至。一切功能事。读师云。五依处云习气依处也。(五依所论道注之疏出之可见之。)延公云。抑习气依处言实呼和合不障碍等之依处欤。又习气言虽因第三。余依处以得此果云事欤。此古寻也。读师云。习气之言。以实和合不障碍等呼欤。云云。光胤申云。瑜伽依处佛果说文引二师诤之。若习气之言不摄余依处。文外诤欤。必定习气之言可摄之也。自元习气显业种故。尔处业种。习气言第三同事欤。云云。随顺等之言以之可知之。
一。言说境界根障碍四一向增上果能得不得余果故无乱。故疏不释之。自余依处事。疏云。先引发因依处。引自类果故不得异熟果。异熟果他类故。摄受因依处六。其中无间灭真见依处等无间缘。或无漏道故不得异熟果勿论也。肝要士用作用之事。疏见依用依处出。人作用不得此果。其义易知。法作用得此果。即六依处得此果也。然五依处定事。论显诸依处云不云数故虽难知。下十因得果摄受用不出故。此定量五依处云也。且人作用门释之意欤。次士用依处得此果欤事。人士用不得之。法士用实可得之也。但疏六依处云实可云七依处也。同所作故云六也。此事论义。
一。随顺处言。乃至。一切功能事。读师云。七依处也。云云。
私云。疏并论道。列七依处可见之。疏三释。一七依处。人士用门释欤。二九依处(法士用加十一作用)三八依处(除作用取士用作用疏故。)领受依处疏远故不取之。无间灭依处事。疏以二解。一所望不同之。二无间以胜果劣品故不取之。等流果不取劣品故。付之秘有义问答可见之。秘释见等流果真似。真等流果三类因缘也。其外似等流果也。云云。此事难思。无间灭依事论义也。
一。真见所言。乃至。一切功能事。读师云。五依处也。
私云。五依处可见苦。抑法士用。加士用作用故七依处也。疏见。领受依处事。疏疏远故不取之见。秘加领受依处八依处也。疏据有为果隐无为果。仍下十因佛果不出观缘因。今云七也无间依处习气有润种子三依处不得此果事易知故疏不出之。
一。士用处言。乃至。一切功能事。读师云。人士用五依处也。法士用十一依处也。可见道私云。人士用师意随顺望自善法等。差别功能约别之法体故。何不望士夫故不得此果。习气有润种子故不得此果无间灭等无间缘故又易知。真见又不得此果可知文。抑言说境界根障碍四依处事。一向增上果。能得不得余果故。上易知故不说之。随疏此四无乱故不释之。处至士用果聊有滥故释之。其有滥者。法士用云师意事也。先此师意十一依处得此果。(十一依处可见疏。)除言说境界根障碍。其中疏释言说依处滥也。疏释其故云。此果必生彼语依处显于法故。云云。言说以声名句文显所诠义。士用果生果也。非显果故。次根依处不得士用果。疏中脱略云论义也。境界依处不得此果。又亦不说得云论义也(可见两帖论义。)障碍依处事。之因可得之欤。即因之意除之欤。光胤申云。语依处显法非生云意如何。读师云。声名句文以显所诠义故。延公云。法名想以生言说事如何。光胤申云。其非瑜伽之意。对法意也。云云。读师云。士用果人士用。因果假也。非实。云云。延公云。不审也。依农作等得。稼穑等果。岂非实耶。光胤申云。假者假合人等之上因假也。得四大四尘和合稼穑等果。果假也。事也。因果义门实义云事。读师云。尔也。其体假也。
一。所余依处。乃至。一切功能事。读师云。所余处者。语依处境界根障碍四依处全。并余十一依处少分也。
一。不尔便应太宽太狭事。私云。太宽太狭过样。开疏可知之。光胤申云。疏余四依处有业种不得即太狭也。云云。此余四云语境根障之四欤。若尔全不得四果(除增上果)依处也。何有业种耶。读师云。甚以不可然。余四依处者。有润差别和合不障也。非语境根障四。云云。此事光胤。读师申。□□□□□□太狭过事论义也。可见之。
一。或习气者□□□□□□□□□□光胤申云。异熟因已润后近果□□□□□□读师云。对亲辨自果。已润后尚果疏。光胤申云。远之义遥异也。习气依处去果。远者未润故位远事也。异熟因远者。位近义。功能远事更不符合事也。何云习气亦尔耶。读师云。其义聊。远云事大方同也。此依处云尔欤。
私云。初师意五依处习气名事第三习气依处名言。样意得。不尔何别云习气耶。以之案。去果相远之义。道必然之事欤。
一。随顺处言。乃至。故偏说之事。
私云。而此因招之因等流因也。等流因随顺依处引胜果不引劣果义同行相显故。偏瑜伽说随顺也。胜行相显此意也。
一。真见处言。乃至。偏说事。私云。真见依处证离系。余依处证离系相对。真见证离系果相显。故偏说之也。为言。评定曰。真见得非离系果者何物耶。光胤申云。疏同类等。云云。真见智也。为俱行信等为因义欤。上能□引证下可见。
私云。疏云。真见之名招离系相显。云云。若尔如士用果何不云而名相显耶云不审。但下而名相显士用云名因果亘事也。同名之相显也。今真见之名相显者。真见离系同名。其名义显也。
一。士用处言。乃至。是故偏说事。私云。而名相显如上注。光胤申云。此处亦能招增上果难思。常论义不事新。虽然士用果则增上果云。如此申无用也。真见得非离系云。申无用也。延公云。单士用果不云增上。其我带增上义云增上见。若尔无用。
此事诚尔也。但其遂堕士用果故可谓无用欤。
一。所余依处。乃至。故此偏说事。私云。余十一依处增上多云事难思。有润种子依处岂增上多耶。又士用依处增上可多。何不云所余依处耶。
私云。以余已显余之由此疑可遣欤。
一。如是即说。乃至。增上缘得事。自下十因四缘得果也。抑五因一缘以得异熟果易知。同学抄法士用云师意加观待因见。此疏若望法为因即取有十因中六因也文以加欤。此无余义。作用依处事存。即上习气处言显诸依处下疏。(依处得果段初师下也。)法士用云师意。加作用依处即六依处得也。云云。此事欤。其段观待因疏远始终嫌之见。上段初师下。第二师十因依处等得果多少。如初师共许意得瑜伽文。二师义解不同也。间得果多少样如初师可存之也。十因四缘得果异义。此同学抄不审也。若又枢要等有异说欤。将又同学抄书写之谬欤。进可纠之。
一。若等流果乃至初后缘得事。
私云。上依处段七八九三说。付法士用事也。今人士用门明之。就中法士用。今一段不相违。八九两说。依处见两说。十因一摄受因故缘因缘增上也。
一。若离系果。乃至。增上缘得事。易知。光胤申云。抑上四果偏人士用师。明之如何。读师云。以下士用果二师。上影显可知存不明欤。
私云。其。何样依处得果。论文于人士用明之。疏法士用分别之释。今段疏异熟果下。若望法为因。乃至。六因也释。前后只同事欤。但五果时士用分二师。上余四果何不举二师云疑尚残。
一。士用果举二师。十五依处中士用依处作用依处偏于人明之不举二师事疑也。既表二师于因何不表之耶。此事进可寻之。
一。若士用果。乃至。余三缘得事。
私云。初师四因一缘也。第二师八因三缘也。依处得果初师五依处也(摄受因依处士用作用二依处故。依处五也。因四也。)第二师十一依处也(摄受因依处无间灭士用作用真见四依处取故。依处十一也。因八因也。)
一。除所缘缘事。
私云。亦不说得论义疑也。以其论义可知之。
一。若增上果十因四缘一切容得事。
私云。此增上果无余义。可为别体增上果欤觉处。疏及二释。抑第二释别体增上果通。十因四缘一切可得。因缘边等无间所缘缘三缘被立。缘用外又增上缘用欤。返返不审也。但不障增上缘意得。与力难思。但许现起识论义时。作义分俱有依作才学。与力勿论也。但其可依义也。凡常一义识种。而许义分俱有依事难义。今一切容得与力意得通。非殊难义欤。以之可备润色事也。
第百日(自傍论已了应辨正论至如余论中具广分别)
读师云。傍论之分齐疏二释也。初释四缘正论也。依十五处说四缘云。云云。下傍论也。第二释。四缘傍论也。偏以彼彼分别生为正论。初释正欤。评定曰。十五处四缘同事欤。自元缘生明时。缘四缘十五处十因等之不同。缘正论明之。十五处何不尔耶。读师云。四缘正论云事。今心心所缘明故四缘正论也。十五处广色心二法之果辨。又正缘义隐。四缘正缘明故正论云也。
私云。十五处亘色心缘云由不意得。四缘同事欤。因缘增上亘色心故。次依处四缘相对。依处缘义隐云事。聊其分欤。依处四缘十因建立时。十五处立云事起。正因果相对门不开之。但开毕四缘十因一体故。自虽得果其所向异故。光胤申云。假令十五处四缘先说之。十五处可正论欤。读师云。十五处因之义隐。先说事私云。说样前后长行付事也。本颂由一切种识以展转力故。种现之缘先说何耶。随其傍正可治定事也。今初释。肝要本颂说四缘不说十五处。故十五依处傍论欤。长行始明故。
私云。初释意。四缘正论云。润色彼彼分别之段缘明为由。一向生正论不可定。既生明时。缘相对明之故。云意也。义灯此由立。
一。本识中种。乃至。应知亦尔事。
私云。生现分别之分别。摄心心所见相分。云云。既相分生明。色法生缘明欤。但生现分别之文。正色法相分摄事不审也。肝要虽云辨心心所生。广色心之生辨也。疏总即言之一切相见等法皆有此缘而生之文分明也。
一。种子缘心品第八第六出。第六缘名境欤。实当种子缘分欤不可知。行相样欤。有能助力事。疏如根种于识种云出根种事。许现起识根种义润色也。光胤申云也。但此种子望种子说欤。聊其趣异。根种义润色也。虽云识种。此生现分别之缘故。
一。于识等二事。评定曰。识等之二者。识心所二欤。云云。延公云。根识二注论欤。云云。光胤申云。不障增上缘。异熟种子望异现行事出。此可障物不障欤不审也。一聚内。心种望心所。不障为增上缘。此别聚返返疏远也。缘义不审。云云。
一。本疏然简无漏种。乃至。非也事。
私云。无漏种为有漏现行缘云事何时事哉。假令无漏第六识种子望同时有漏五识现行时。异识种子望异现行类。此简。遂能所治。障碍故云事欤。虽亦是增上缘不相违因摄等者。与力增上缘。一旦取。不障增上。不可取也。遂成障碍故(以上初释)次或亦是此缘等者。不障增上缘取。遂虽为对治。现未成障碍故。此中但简障碍现行等者。今所明当座不为障碍。不障缘取故云事欤(一向暗推也不可为定量。)此事显轮集今二释即因之因入料简欤。但不分明。初释中纵夺料简可见之。
一。现起分别。乃至。或无或有事。
私云。他识相望等无间缘。第四卷立破毕。仍归正义明之欤。疏此中分别既摄见相分等者。论现起分别分别不限见分心。相分摄事释。自他有情相缘为所缘缘者。扶极尘为所缘缘事说故。通相分云欤。所诠上果分别(生起分别事也。)摄相分。今因分别摄相分欤。一疏即唯前六识文付。五识缘他有情时。直诧他有情第八所变。器界缘时。五识唯诧第八相故。必杖自第八所变欤。此事不审也。有情缘粗钝劣也。识体自第八所变他有情扶根相分杖。重变自第六所变辄不转(业果心也)或一切不扶(定通业果不扶)如此。争他有情直杖耶觉也。此事不审申处读师云。不可及不审。直可扶也。云云。此事释。左样见但不审也。
一。八于七有事。
私云。五识杖第八者。杖第八所变五尘事也见。广通四分辨所缘缘也。第六缘第八见分见不可知门事欤。不尔名境分。转识赖耶时。争熏见分种耶。
一。第七于六。乃至。第八相故事。
私云。第六缘第七样可寻之。抑此下疏自是一行法故不问八之解释不意得。进可披人师释。
一。第六于五无等文事。抑五识中自类相望不为所缘缘事疏释之(不以五识自相望等文也。)论不释之何由耶。诸门开委细释处。略之不审也。古闻书五识唯诧第八相故。预令知此由也。云云。此事诚绝妙绝妙。
一。许五后见。乃至。亦有三缘事。评定曰。此师何人耶。光胤申云。此师且正义前为差别义理。假叙欤。义道分齐更。此云所缘缘事非正义意也。更非别师古物见。云云。延公云。尔也。古如此沙汰。云云。又疏彼随经部因果异时。观所缘论事也。此师事评定。
光胤申云。正义前本质□所缘缘宽狭见。然第八相应五数心所杖心王所变。疏所缘缘也。非本质。云云。尔正义前。今义道许事。疏所缘缘申。读师云。不尔所缘缘义道更事也。疏所缘缘亦可尔。加样五七可转过去欤不可然。云云。
私云。此所缘缘种子熏相分付明之。第八嫌之。此事不审也。本有种分。假令前念等流道理。但前念相分现行。所缘缘意得故。其现行气分不传。前念相分现行所缘。本有种分。前念种子所缘缘欤。
一。前七于八。乃至。相见种故事。读师云。相见种直第八缘故云所缘缘欤。又其种所生现行取欤。延公云。可取种子欤。光胤申云。不尔。疏意取所生之现行。秘引有义。有义作两释。遂破有义见。追云。此秘一段。有义二释。转识种欤第八种欤事也。非种现论。读师云。尔也。大有子细。取种子可背一段。今现望现缘故。评定曰。此前许五后见师义欤。光胤申云。疏若后以前念为所缘缘云释之。前师义筋。云意欤。然直非前师欤。不尔如此申无用也。随此下疏即是二义而前师前二义云事。
私云。疏六望七等准此应知。第六望第七可有所缘缘义可准之云事也。论虽不说之定可许之故加之欤。
一。同聚异体下秘等无间缘付有义问答可见之。
一。所杖质同不相缘故事。光胤申云。此由非遍道理。第六缘过未等时。虽无本质不相缘故不质同时不相缘事狭。有本质时由欤。读师云。相缘时本质也。互为本质故。本质道理故。不相缘之时。遍道理也。设杖诧质时。痛质多不相缘故。光胤申云。自义前由破他文欤一段样不见。先自前立道理见。自义道理立时。缘过未等时。无本质故无质同义。仍过未缘不相缘质同外道理立故。不遍之由成欤。评定曰。只先通途本质境付立此道理欤。
私云。如评定先本质境付由也。疏立所杖质同之由疑。第八一聚举难之。答之立相分相似之义。若所杖质同摄过未缘等。何举第八为疑耶。
一。或依见分乃至彼应无境故事。光胤申云。此一段法喻。法互为质起。喻第八心王所缘种子。五数心所本质。故片互也。心王本质。法互为质起悉互为质故。法喻不符合。读师云。喻取少分也。云云。光胤申云。抑心王前心所所变为本质义不可谈欤。读师云。不可谈之。云云。光胤申云。疏有说表。心王心所所变本质义出。延公同心云。此师意一切心缘境时。必本质云师故。悉本质作也。若待外质方生良恐等难破此事也。论不尔无表下疏。虚空名为质。第八心王以五数心所相假力故。为本质起名同所缘。云云。此师一切境本质。读师云。此非正本质。假说谈也。五数心所心王为本质实本质也。若尔大其义异也。譬正义前唯诧心王意得程事也。云云。
私云。此文起。此师意一切心心所缘境。必带本质云师也。则第八一聚其样申。缘种子时。五数心所心王所变为本质。缘之故必一聚相缘也。为言。付之其事阙处出。无色界缘种子故境。不缘种子何为境耶。五根器界故。若缘种子其程。心王变出物。必心所可杖心王所变。若杖可有相缘。为言。付之正义虽正不杖心王所变。心所各变种子故不相缘。为言。疏前师意各各。乃至。识用也者此意也。付之相缘后师难云。何故同一所缘一相不意得。五数心所无本质同一义。前师云。若必有本质者。第六过未缘第八心王境岂有本质耶。相缘师解云(有说者此师也)第六过未缘诧名质。第八心王以五数心所假力为本质起故。犹名同一所缘。为言疏一段可见之。故后师。第八一聚悉本质作师也。但有说表后师意得又有此一义欤。延公一向后师评定光胤聊有说之词。此师于又或说欤(追云。此师互为质时。本质体多。种子法数见云同一也。勿见分境不同质故之由。此师立事如此。此师一切亘本质同一习也。正义。有本质境付云同一。无本质境。相分相似作同一所缘也。)
一。设许变色。乃至。不同质故事。读师云。设无色界缘下界色故。彼应无境故之难遁。种子必缘。不尔见分境非同质过。心王缘种子心所缘。见分境同质。不尔六个见分境不同质之过。
私云。此文篇篇不意得置事。先设许变色。心所事欤。心王事欤可治定之。假令上彼应无境必定心所也。付之心所变下界色故有境云转救牒。色变。种子必缘云意欤(此意得。)若又心王设虽色变。心所必种子可缘云事欤。此文连续不意得。心王变色申无用也。是一。次同质之样如何。互为质返质不同。假令其心王所变一置同质欤。心王上有说样。心所所变为质故王所相对时质不同也若尔心所心王。五心所各一心王所变为质故。质同。王所相对。无此义。若尔返可背不同质故。私此事案此师其体。一种子境见边云同质欤。同质者。同物缘意也。种非种非同质。同种子云同质欤。正义三通缘四见分返缘自时。真似异同一云。(一向暗推也。不可为定。)
后年案之。此师本质同一付法数论之。体数一多不嫌之。无色界心王虽变下界色。心所不可变也。偏种子缘时。种子法数本质同一也。种子一法付互为质故。若如心王心所缘下界色。种子下色相对。种非种故非同质。此云勿见分境也。论道若许心王变色者。等云心王色变时。心所变色云事也。心王变云事。前师云。六个等道。前师同一所缘意得事释欤。读师拜面云勿见分境不同质故。正义能破也。云云。光胤当座卒尔同心申也。后见之相缘师道理立文也。但正义一分可许此道理耶否。别事也。此又无子细不正义文也(勿见分境文。后师下文。正义许之。本质程境同质故。道。前师六个等云正义意述也。其子细。下诤。识聚下缘三释违此文事问。缘三释因位付释云。缘四释。因果位通此文意得云云。正义此文存故分明也云云。)此文次。评定事。读师云。第八识器界缘时。器界有本质。一世界同业他有情。各各变身土时。彼为本质故。自有情第八。各各变相分。云云。光胤申云。同业他有情。各各变身土时。此一世界自第八变时。彼虽为质。随他有情所变各各变相分事不审也。器界本质自元相替常本质故。只相分一个相分。世界可然。于一世界。其世界变众生所变众多。随其一一各别相分变云事不审也。云云。读师云。器界既有本质定。若尔他人所变为本质时。他人所变随一一可变相分。有变不变云事返返不可然。云云。延公云。器界缘异常本质故。一一对其移取样。他土变时。其土所变虽无量。一一其为本质。各各变土云事不审也。
私云。此事披释文可决之。
一。延公云。他有情第八识缘事。如器界同界有情第八识悉可变置。可互受用之义。器界。云云。光胤申云。有情缘器界缘欤。同界有情悉常变之云事不审也。随宜可反欤。
此事再往有其评定。后能案。随宜变云事不审多。延公申样。进披释文可审定欤。
一。同体相分。乃至。但有增上事。私云。相分望见分增上缘不障欤与力欤。所缘缘外与力不审相分望自证分等时。但有增上缘。疏所缘缘事可随上二师欤。
此文道或可有所缘等者。相分望自证分时事也。意得事也。可见疏。疏所缘缘云或有云二释。道释付。
一。见与自证。乃至。俱作二缘事。私云。见自证相对。如见相相对。见分不缘自证分故。后二分相对互为二缘相缘故。疏云与见相分但为增上。云云。
一。此事不依。乃至。互为缘故事。私云。此文恐滥来也。上同体相分为见二缘之相分。非种子相分。种子相分。为见加因缘可为三缘。不可云二缘。仍今文自元现现相望。辨缘段故。不明种子相分。种子相分。上本识中种容作三缘中。
一。唯除见分。乃至。能缘用故事。疏云。此中但遮见分非相所缘。义遮第三四分亦非相所缘。意显余三分互缘一切法。名遍缘故。乃至。又解。然今但遮相为能缘。及遮见分不缘自证。非显余二取缘一切此不及前解。云云。唯除见分下。灯秘可见之。
一。既现分别缘种现生事。私云。疏释云。此言缘者。缘籍义非缘虑义。以种亦是分别摄故。云云。光胤申云。抑此种子分别。本颂彼彼分别生摄欤。读师云。可摄之欤。光胤申云。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问。样种子分别不问欤。但本颂巧摄说之欤。疏文今论解。乃至。问也。云云。其意可知之。
一。现于亲种种种所熏种也。与非亲种非亲非非所熏种子。
一。种望亲种亲种自类相生后念种也。望前念云亲种。于悲亲种异性种也。
一。虽分别言分别摄种子欤否事不及沙汰。分别因果之分别同事也。可沙汰之事欤。
一。二三四五六等者。三性义段遍计不同释处疏让。
以上。
天文三年甲午十一月八日晚渐笔功讫愿以此少因备二利之良材。
药师寺末资英乘
乙未九月五日对长基得业一交了。
论第八卷闻书第一
论第八卷闻书第二
第百一日(自虽有内识而无外缘至俱等余文义如前释)
读师云。此问事违经有二中第二问也。此问之样。第七卷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等问受。四缘缘生明。虽无外缘。缘生之道理立上。重此问不意得样。虽然几度为生起问。可意得欤。光胤申云。古此问第七卷问色副意得时。无漏八识等虽无外缘。依内四缘等缘。彼彼分别生事。此上四缘缘生分。究竟有漏生死相续今一重事也。无外缘此义难成之问也取成。所诠生死相续一重问。延公云。第一卷若无实我虽能生业问似。光胤申云。其我付问也。今不限我(云云)
一。诸业谓福。乃至。不善思业事。疏云。凡善业皆以福业申事也。何二业福非福可立欤。但为令知定散业。福中福不动开也。
私云。疏云。福者暗义爱业乐。自体果相殊胜故。非福者不可爱乐义。自体及果相副劣故(云云)取意。不动业疏释云不可改转义住一境界不福劫故(云云)
一。业之眷属。乃至。异熟果故事。良公云。俱行心心所取事可尔。疏五蕴性(云云)取色事难思。读师云。演秘释。有义之尔嫌色。正义律不律仪色能感果故取色(云云)延公云。无表色事欤。其实思上立非色。光胤申云。何。色心相摄之时色故。
私云。不限无表。总色聚何无同招引满义耶。又少乘俱舍第六引必可见之。十随转之事。此下秘。
一。此虽才起。乃至。当异熟果事。读师可现行业事也。现行业独立无感果之义灭故。
一。而熏本识起自功能等文事。种子业事延公云。起自功能者。道业现行(云云)助无记记边功能生事欤。尔非名言种边欤。读师云。名言业种一体故。业现行生。则望思心所时名言种生果也。此物又业体也(云云)
私云。此功能者。颂说习气也。
一。是业气分熏习可成事。释习气二字也。
一。简曾现业故名习气事。私云。习气言简无惭外道宿作业。曾也。顺世外道现业也。大乘业非偏现。过去造业相续故。非偏曾业。展转相续来果俱时。助果故。念念生灭来。一向以前物。何简曾业也。评定曰。曾业取萨婆多欤。光胤申云。疏释萨婆多业曾业也(云云)可见之。光胤申云。萨婆多过去业者。体性其任感果也。过去起作用读师云。体性分感果欤。光胤申云。无惭宿作者。昔造业欤。虽无造事本来业欤。读师云。定昔造业申。
一。私云。化地部业过去入过去理有体习也。此大乘业异。大乘理灭不续。偏种子相续谈之。化地部入过去尚理体许也(秘问答也可见之。)化地部业今所遮也。曾业遮之也。
一。顺世外道现业大乘顺现受业风情欤云评定。读师思。光胤申云。顺世作时则业果。大乘顺现业后时受果。犹顺世之业。疏释分明也。读师云。即疏读承仕也。
私云。大乘业念念生灭现在业体。异无惭化地部萨婆多曾业也。作时则非受果故异顺世。
一。如是习气。乃至。胜增上缘事。良明房云。大乘业现行一度造时。其势力感果功能施毕。其分果报现位。其业俱时欤。又俱时。光胤申云。以外寻也。现行一度造其任业不相续。过去感果。同时不施感果功能欤。若尔少乘□作。大乘业现行气力种子留置。展转相续至当果位。俱生俱灭助果也。业势力尽毕。果又尽也。少果俱行事。
相见名色。乃至。名二取习气事。读师云。此事以外烦也。先今二取者。能取所取云二取欤。则相见相所取。见能取。余三如此。能所取作立云二取欤。光胤申云。此事古及异义样欤。疏释谓则取彼实能取所取。名二取(云云)相见俱所取物柄。能取云二取见。二取二事。相能取见能取云二取欤。余三可知之同事也。此单取也。此单取能取重又缘能取。此能取取二取云重也。此单重合云八取释。疏初释此意也。第二释四取释也。此释论二取上申单取分意得也。相见名色等之能取云二取也。其上重能取不取释也。疏或前四是境彼取能取但有四也者。此第二释也。虽有多料简。此义□文。读师同心。此通一段料简也。读师云。彼取可训耶。光胤申云。八取释彼取彼取。第二释。彼释彼取可训欤(道分明也此样。)一向暗推也。不甘心。
一。彼取取疏即彼上四取也(云云)意指上单取云彼。秘释欤。取言疏释。一取言通上四处是单取。及通彼上是重取也。谓有取取前第一能取之果。如重缘心(云云)凡单取相见名色等中二取义顺疏秘欤。上料简义。聊疏秘违处。一旦难尽追可案之。八取释。单取相见名色心心所本末四也。重取者上四取缘四取也。此二重。烦二取取八。取释。后四取释相见。乃至。本末四境。颂二取上四取二取取也。肝要颂二取体通。单重。八取释。偏重取取。单取境不取四取释也。开疏秘可案也。此一义□文。
一。此显来世。乃至。诸因缘种事。评定曰。此二取限异熟心云事不审也(云云)光胤申云。疏通五蕴。五蕴道。
此显来世论下。实通五蕴。疏释玄赞五蕴欤。总二取习气广通八识亘非异熟欤。今根本总□样付释欤。
一。俱谓业种。乃至。互相助义事。光胤申云。互相助义。果亲疏彼此助云助也。又业种名言互助义欤。
一故颂先说者业二取前后事欤。读师云。果助义也。但名言业种互助义。(名言业助何耶。无业名言不了生果。)光胤申云。名言助业样不审也。又果助义。互字难思。
一。谓后后生谓前前生事。私云。疏有二释烦可见之。第二释易知显非一也。论彼所应发事。本末眼异熟释。转识相分意意得也。
私云。释相分熏也。疏本末若为一下。秘释非能熏故。但所取具能生所生二义(云云)重重有子细。必必可见之。
一。由异熟果。乃至。性同易感事。光胤申云。感果分难易。性同别依。有受尽相无受尽相事不审也。有受法尔功能也。性影难易何依。读师无被申旨。光胤申云。异性。难感云自分不相应非分作用依。如此申也。非分作用一旦之能也。始终法尔力。有尽期欤。同性易感。法尔相应用。其自性力故。无尽欤。读师同心也。
一。由感余生。乃至。余异熟果事。疏云。第一句字第三句。既尽第四句复生字释也可见之。后案云。由异熟由也。异熟既尽业既尽故。远由字既尽付释之。显由字俱字由也(上。秘释。上前七于八秘释引合可见之。望生现果事。)
一。等流增上性同易感事。读师云。增上果异熟果所摄之增上。何云易感耶。光胤申云。器界等感增正果。异熟果摄。其外增上欤。此分治定也。
私云。疏第二释易感等流果不配增上。此释不及劬劳。
一。复次生死相续。乃至。总有三忙事。良算勘云。总标别释科段道之样违疏(云云)
一。此声能诠声简非诠声。又声性二。体自性唯无记也。但业性表内思故。名非业性故唯无记也(云云)上语依义下文引合。
私云。疏云。唯第六识能缘其名能发其名(云云)意云表义名言不限发言之时。虽不发言。心其名浮取熏种可摄表义名言见。读师云。表义名言二种。一发言之表义。二只其名取表义(云云)
私云。上注趣也。但音声差别之词限发言云似。但名必发名句文。其义诠置名所诠出来。诸法上各各其各心浮昔其法言说诠置故。云音声差别欤。
一。表义名言云音声差别时。名言直能熏之体闻。名言直熏种欤云滥。为遮此滥。疏云。一切熏习。皆由心心所心心所熏种有因外缘。有不依外。不依外者名显境名。若依外者名表义名。以分二别。然名自体不能熏种(云云)心心所依外名言熏种故。名因心心所果也。果上立因名云表义名言熏习云也。次上文云。然名是声屈曲差别唯无记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种然因名故。心随其名变似五蕴三性法等而熏成种。因名起种名。名言种(云云)
私云。表义名言熏习之名义。此文意得。又表义者(论则能诠义显此意也。)名言者(论音闻差别显此意也。)熏习者易知。
一。疏一个问答。问意。取意。依五境等。种熏常事也。因名熏种故说表义名言熏习者。依境熏种故。何又依所诠义境熏种故以不说因义熏习耶。为言。答此问云。答。境非胜依因境而心熏。但是为境所摄。然今有能诠之法。令因起执流转生死。带此胜用为缘而熏故。立表义名言熏(云云)(正文也。意易知。句文名胜自在摄句文故。此外又有释可见之。)
一。有漏心有表义名言熏习见。疏云。若依无漏。乃至。心变似故(云云)名胜用生死流转依属着执义上出故。无漏名云疑。故此文起也。
一。能诠名句文三。偏云名事。疏云虽亦依句等而成熏习总标说为除善诸法名最胜故从胜为自但说名言熏习名言近则摄句字故(云云)
一。显境名言事。读师云。显境名言。则能了境心心所法(云云)更名言为因熏习。何云名言耶。此不审常事也。疏释之云。此见分等实非名言。如言说名显。所诠法此心心所能显所了境如彼故。名之为名。体非名也(云云)此文可知(云云)
私云。此外有或释。次文云。又如四蕴名名。体则是名。能取义故。瑜伽论中(乃至云云)各别因缘事。私云。一切五蕴名言种也。诸法各各因缘。因缘所生法。皆以摄受之故宽。付之秘问答可见之。
私云。常申业种名言云名言种子。此二名言重习种子也见。随疏因名起性名名言种(云云)论随二名言等文又分明也。而古闻书此名言熏习常云名言种可替样。不审也。但又宽狭差别云替欤。我执熏支习名言种子云故。名言种宽欤。疏(我执熏习之间也。)因我执故。相分之中亦熏五蕴种则名言熏习。由熏我执种。令自他别故别立之也(云云)摄论。二种中唯说表义名言欤。
一。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事。读师云。自他有情差别我执已断。圣者此差别。何云我执之力耶不审事也。此不审尧圆法印论义构。但新问答之论义也。又演秘。当段也。问答也新物存。无下也。管见也。但读当古谈欤之由东院御物语(云云)秘问答事。恐繁不书载之可见之。遂答意圣者。前物我俱亡。自他之思息无自他云也。我执熏习过失。令有自他执情事也。圣者前其体自他差别(云云)今论我执熏习通六七。摄论唯说第七。
一。有支习气事。疏释有支得名之有谓三有支者。因义分义。则三有因生善恶趣差别因也(云云)一不善处置诸言事。疏释云显恶多于善令生。
一。令异熟果善恶趣别事。
私云。善恶趣差别。法尔种子不同也。法尔种子。源由业种力欤。此事不审也。古闻书云。严宽法印云。有漏法尔种子。依漏俱染污欤否。二释。可随其左右(云云)
一。三熏习分别本疏五段事。
私云。此事能能可取置事也。第一界地差别表义二中。发言表义熏习欲界初定。其故言说限欲初定故。有寻伺故(此事未定欤语业界地二释也。)只虽不发言缘。名义表义名言熏习可通第四禅。各依熏故。或通无色佛边听法故。以上。显境通三界地九地以上。有支我执。二通三界九地。以上。第二三性门。名言熏习通三性。有分唯善不善。我执通有覆不善。俱生唯有覆。分别通不善有覆。以上。第三(八识分别门)表义唯第六识。显境通前七识。除第八。不熏习故。有支通前六识。我执唯六七。第四(漏无漏门)有支我执唯有漏。名言通漏无漏。第五(五位分别)名言熏习除佛位。无熏习故。于十地有漏表义第七地也。疏余六识(云云)此五识第七法我见事欤。此有漏故。表义通十地欤。无漏通十地欤。显境漏无漏俱十地欤。有支不通圣者。不造业故。于圣者所道别报业二释。初释不名有支。非行支故名言所摄也。第二释类摄有支。我执分别。限资粮不通加行。圣教不共无明。内法异生说故(加行位内法取释意也。)俱生除如来八地以去二乘无学通余。虽事长大切之间书载之(取意载之。)
一。此颂所言。乃至。二种习气事。颂配属易知欤。
一。取我我所。乃至。皆说名取事。我执名言二名二取由也。
一。三熏习同异事。应知。我执有支习气之下。演秘委分别四句等明之。大切也可见之。
(后年书入之)秘云。取意。后二熏习定名言熏习也。名言后。无记非执心熏习无漏熏习也。我执有支相对四句。或我非有。第七有覆无记执所熏也。有非我善恶非执心心俱句不善执俱非无覆无漏种。具三熏习。欲界中分别我见(云云)
一。应知我执有支习气于差别果是增上缘事。疏云。取意。见分熏种熏异熟果时。或自他差别。或善恶趣差别故。增上缘。相分熏种彼所缘熏质种故因缘也。异熟果所缘熏故也(云云)
私云。见分种望自时因缘也。此望异熟果事云也。
一。二取名事。上三业复次。八取四取二释。共能取所取二取也。今三熏习二取者。能执我我我所取我执熏习也。七识能缘名言境取名言熏习二也。熏种子二取习气云也。能执能缘种也。所执我所缘种。疏非二种体自能熏可名取也释此意欤如何。此推量分也。追可见人师释。付之不审。相分熏种子所取种子。此用能熏付体能取边取欤如何。重此事可寻之。
第百二日(自复次生死相续由惑业苦至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读师云。此复次二段。初三杂染释题。第二十二有支入释之(云云)光胤申云。若尔何十二有支一复次不立耶。读师云。惑业苦十二有支开全不同也。二复次可开样(云云)延公样同心。光胤申云。正颂业习气二取习气异熟配释。惑业苦欤。仍一复次。三业三熏习皆以颂配释故复次。而今段。三杂染颂配释。十二有支配释颂论文明知。三杂染以颂释段也。其三杂染委见。十二支故释论故实开十二有支。颂十二有支门非释之。仍不立别复次欤。
读师样所存。当以以前之知也。但不审也。
读师云。三杂染宽。十二有支狭。其故于业杂染。总报别顺现顺生顺后等业悉取也。仅除无记业无漏业。十二有支行支。唯取总报业。不取别报。又不取顺现受业故(云云)
私云。欲界分别烦恼唯不善。悉发业。俱生中不善惑又发业也。其外俱生身边二见俱行贪慢痴无记不发业。
一。惑苦名取。乃至。业不得名事。光胤申云。能染着惑。所染着苦果。故名二取欤。其染着必所缘染着义。欤如何。读师云。染着时。必所缘染着也。故二取云也。二取者能取所取也。论文分明也。评定曰。于业何无染着义耶。读师云。业少分可有此义多分于苦果有此义。故除业欤。惑能着门取之。业非能着(不善业可有此义欤。其能着门可立少分之由欤可寻之。)所著又少分也(云云)(业所著者。好杀生偷盗事欤。业能著者。业爱人天乐果等事欤。)
私云。取者取境义也。必不可限着义欤不审也。但此取者。非泛尔取境。欲取等四取取也。执着取事也。
光胤申云。今复次意。二取取如取支取。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四取取欤。读师取是着义。可尔(云云)光胤申云。三业复次意。相见名色等之四取或八取云二取故广。但下前异熟后异熟狭异熟果取故。此显来世异熟果心说。实通五蕴疏释。今复次狭二取意得故。异熟果因缘相当欤。但惑种边广(云云)
一。疏一个问答。问意十二支狭。惑业苦广样寻也。答之若除此中无明爱取余一切惑。除正感后世行。余别报业行。并别报体苦圣者身行及苦等非十二支(云云正文也)
私云。并别报体之文不审也。名色触受皆取别报体。六识心心所。取何别报体云非十二支耶。别疏明十二有支。有十门中(前六门疏加之。第七门第十四门论明之。)第一门列支名辩总别体也。其中别体性辩时。十二有支体。一一出时。名色总蕴全三蕴之少分(云云)触支第八触六识异熟触(云云)受支同触支。又六处支内六处(云云)意根。前六识前灭意取也。此等所生生老支亦可尔。何云除别报耶。
私云。总别兼感业别报业。别报业十二有支所摄也。唯感别报业时别报业果不独。不引后有故非有支故此疑开。疏此中无明之下文分明也。
读师云。圣者身行苦非十二支云事难思。二乘有学无学。又十地菩萨异熟果。岂非无明行所感耶。又非生死支耶。延公云。其一分有支也。今付全云尔欤。此分治定也。守千释。下三界门注之。
一。十二有支十门辨释事。论四门。第一能所引。第二废立增减释诸妨难。第三定世破邪。第十诸门辨释。疏加前六门解释之故。此惑业苦应知总摄。乃至。如论广释牒释下疏文段。前六门尽。以外文段长。八本前六门终毕。一一释付节节。恐繁不记之。今度所谈。一向前六门疏加分被略也。
一。然十二支。乃至。五果种故事。延公云。抑无明支能引功。直望果。有此义欤。将又无明发行。行支重发五支故。传谈其功欤。读师云。俱有覆障缘。直可有能引之功欤(云云)
私云。俱有覆障缘者。望不善意业望不善身语业。无间缘略纂释之欤。然俱有覆缘。直果望。隔身语行支故。就中设行对果耶。此由更无理。
延公云。无有无重发义故。直不望果欤(云云)光胤申云。此由不尔。设重发。发业用望业不望果(云云)延公承伏也。光胤申云。下是前二支所引发故下疏。然近行熏故。从能熏行说为所引(云云)此文不举无明。尤奇无明直不施能引功。行传施无用欤。爱取二支能生功。爱取直望果也。
一。此中无明。乃至。善恶业者事。私云。疏云。(取意取诠)五住地中前四住无明取。所知障不发业故。所知障。泛发业也。佛地第七。所发业所得果皆所知障(云云)今论第二地断犯戒愚(云云)此愚发业所知障也见。付之何所知障无明今发业不取耶觉处。疏释之。非善不善○不能招生○(云云)当果记别。善不善也。所知非善恶有覆。或无覆也(以上简所知)次前四住中简修道一分不发业也。见道全修道一分发业中。总别兼发唯发总报无明取立。今无明支也。不取唯发别报惑。以上。于中有助正发业今助发业不取之。仍论正感后世之正言此意也。
十九无知。七无知。五种愚。六无知。以上废立并相摄之样。可见当段演秘。
一。由此一切。乃至皆非行支事。读师云。别助当业点。不意得(云云)延公云。不可然。此别报业释文也。别助当业(云云)此分治定也。
私云。下三学门下疏。圣者不放逸非福行出可思之。当言简现受业也。现受别报业故。
读师云。唯感总报总别兼感业。今行支立也。非唯感别报现受业(云云)延公云。现受业不取事可尔。别报业不取事不审也。其故现受业。背十因二果定不同世故别报当业何简之耶。
私云。现受业别报业也。今别报当业付疑欤。
光胤申云。延公疑肝要也。别报果既取。何不取别报业耶。读师云。总别兼感业感别报果欤。光胤申云。总别兼感业别报业可取欤。不可尔(云云)光胤申云。就中唯感总报业落合感唯感别报业果别报果。定异熟五支所摄。
私云。此下疏问云。唯别业果既名名色。别报因体应名行支。答。若正异熟名色支者。或唯总报或兼。总别。若兼名色支。唯满果亦是。行支亦尔(云云)意云。正名色支。总报果分可取。兼别报果取。其时又别报业可立行支(云云)下至此论但取正行名行。兼行即非。乃至。然体是行。乃至。所以除也(云云)申非一途故。文段不意得。而秘释。所以除也之文下。但非感总不是正行。故论除之。非除之故体便非行。
正行支者。唯感总报总别兼感业也(云云)意易知。但尚以难知。兼行支者。唯感别报业事也。唯感别报十二有支。总行支云事不遮。秘释此意也。
一。二所引支。乃至。所引发故事。
私云。识等五支总别报事。疏释云。识等五种是所引体。即显当果因缘种也。通总别报。即识支全及名色。并意处触受少分是总报体。除第八识及相应法。余皆别报(云云)以之可知。抑第八识心王总报勿论也。及相应法之词。五数心所总报见。余皆别报。第八所变所变。五根等别报欤(名色中第八作意想思。并器界五根。本识相应。或增上果。故想报取欤。)
一。此中识种。乃至。即后三种事。
私云。八本疏十门中。第一段。辨总别体处。名色支体释。除受蕴全三蕴之少分名色支体(云云)今文下疏。余色四蕴因缘种名色也(云云)此相违重。可寻之。
一。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事。杂乱体名色支也。今论此名色支处。杂体缘起异说表事。余支杂体假说悉释妨难时。会之明也(此杂乱体通三性五蕴也。上体性段秘破有义可见之。)
一。于中随胜立余四种事。读师云。此文上不杂乱名色支。说也。杂乱体日总摄五因。别体名色支时。名色余四种开出也(云云)光胤申云。此文杂乱体说文也。杂乱体时。识支等余四种立也。其名色中。开出也。立余四种此事也。别体名色自元除六根触受故。色中无可开样(云云)读师云。别体时开立后别后(云云)光胤申云。上八本(十六中第一段体性出处)疏。此论下云。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胜立余四种。通取三性以为体也(云云)此文无余义说杂乱。既于中随胜立余四种。引分明也。读师尚执心。
私云。勿论之僻事被申也。不可及豫义。
一。六处与识总别亦然事。读师云。此文实体缘起门时事也。识支六处可开立(云云)光胤申间此文分位假说缘起门之时事也。分位缘起第八识六根中意根取故。其中开识支也。实体日始六处支意取意灭意故。六处支识支开事(云云)读师云。实体缘起六处支。意根现在七八取(云云)延公云。不尔。实体缘起门。六处意取前灭意也。于此种子无根义。六处支种子也。争立根耶云疑。又名色支中四蕴名名被云中六识。六处中六识意同物欤。尔二处立事不审也古来沙汰。若六处意现在七八。何及劬劳耶。六处意名色之六识名差别一意。六处意名色之六识名差别。一意。六处门为后意。为所依义取故。过去取也。其意又现在见。名色中六识名立也。
私云。延公申趣尤尔也。□疏文。上体性明八本六处支处见。彼处疏云。五六处支唯内六处。乃至。则五色根及前六识。若有异熟异熟居去世说为意也。此约一意。二世分别。即义说别。若不尔者名中无识(云云)私云。此一段。先若有异熟居过去世说为意也之文。六处支中意前业意也云事分明也。读师说僻事也。次此约一意二世分别则义说别者。六处意名色中六识差别差别明文也。一六识为后意为根边立六处支。现在了别色边立名色支也。为言。次若不尔名中无色者。若上一意过现不分之。名色名中六识之识。何差别二分别耶。云意也。延公申二个条之中。后条目也。次初条目不意得。自元因位取种子故。所诠如此申肝要。六处与识总别亦然之识识支。此分位缘起门也。非实体废立可意得。
一。集论说识。乃至。名色摄故事。私云。集论说分位缘起故。能引支立三支。识支能引支立。第八种子。名色支摄所引支也。读师云。此文实体门废立(云云)光胤申云。以外也。太以不尔。延公又读师同心。第八种子识支立事治定。业种第八被持见。随能持识支立也。识中业种之识中词分明也。识中识现行欤。被能持故(云云)光胤申云。以外之僻事也。此集论废立。分位假说缘起故。更今论废立才学以意得样。别第八之识支。自元此缘起废立业种识支立。第八种名色立故。但识中业种之文诚尔也。此其名识支称事释也。业种非识何云识支耶。此事释云。第八种子识。业种名言中说业也。为言。识名□也。识支废立。
一。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事。
私云。疏云。生起问。疏云。何故识种不同。集论名色所摄(云云)为答之此文来也。意经集论。识种名色所依。第八种识支摄。名色所依立也。若名色摄之争云名色之依耶。
一。识等五种由业熏发事。光胤申云。抑业熏发之样。其分齐尤可有沙汰事也。何样熏发耶。不蒙熏发前生果功能具足。设虽蒙业熏发不由润生力难生其果。若尔由业力被熏发者。不蒙熏时。其功能色付分否耶。读师云。诚不审事也。光胤申云。未知生处。处处未定。种子当来感果决定。何比可生现行。何处至可生现行。功能决定。业被熏发云事也。何比何处定物。时分在所令决发业同时。发业用可望业。何定故色付分。譬谷麦种地时既麦夏谷秋时分定。又彼田地生长谷等定也。此业熏发云也。此上正生事。今一重水土润力假处润生惑力。
一。虽实同时。乃至。假说前后事。读师云。业重发我等五支种子虽同时。主伴等之相貌异故。假说前后也。光胤申云。主总胜因义实同时被重发物假说前后也。疏此文此依实解(云云)意下或依当来现起分位之由。分位次第也。实体之前后。故云此依实解也。对下意也。
一。或依当来现起分位事。读师云。当来现起二分位也。现起者现在分位也。
私云。当来生起分位者。实当来其体性如此前后生起。分位门之前后也。识支最前生起。余不生起申。其体同时也。六处支体。第八所变五根故触受。第八相应心所故。虽然其分位前后也。其故托生一刹那位。名色等之余支相貌。识支之相貌显也。余分位可准之。如此相貌当来生起分位相貌前后。今现在种子上谈说识支五支也。实五支前后相貌因种子位。寄当谈也。以上。当来分位也。次现在现起分位者。既现在起位所生果样。分位前后故。因种子五支前后说也。为言。当来。现在分位前后谈也。此所生果分位前后因种子上谈义门也(云云)尔业熏发事又实生果事。更前后。故疏云。非行熏时及实生。果有前后也。此依分位非实体也。私云。或依当来。下妨难第四问受答。二文中。初因位难知差别相故等文当也。现起分位者。次然所生果以下文当也。众生起问五支实种。何云识名色互为缘说现行耶。
一。由斯识等。乃至。现行义故事。
私云。此会现行难也。教识等说现行上申样。所生果当起理由说也。实因位无现行义。
一。复由此说。乃至。必不俱故事。读师云。以下大论义也。辄难落居大题也。延公云。此生引同时者。果果俱时之义也。果果俱时之样。过去十因酬所生支现行。现在无明引被引所引支五支。二具所引所生取说同时欤。将又今现在无明行所引。一具种现相对同时欤。读师云。一具种现同时也。当起位说同时也于当起位方说生引故有同时之分明也。
以上五个妨难释段毕。
一。三能生支。乃至。生老死故事。
私云。能生支理对生老支说。已润六支。望六支有能润功也。虽然其望六支边不谈。偏望当果说能生。当果近故。生功增显也。何说能生支也疏虽虽爱取二。乃至。但说能生者。此意也。此上能引支引合可沙汰之事。能引支望识等五支谈其功能。实望生死支虽有能引之力。生老二果远故。近重发所增程望说能引也。疏虽此二支。乃至。名能引也此意也。能生支准之可知之。
一。谓缘迷内。乃至。五果种已事。光胤申云。此发业无明也。延公云。发业事申出事不审也。光胤申云。于无明成发业缘成润生缘差别相知欤。
私云。内异熟果生死苦果根本也。增上缘发业润生内发业根本云增欤。
光胤申云。发业无明迷异熟果出事如何。迷人天等之世界殊缘发业常事欤。杀生果果恶业发。其事事面白迷所作多。若尔迷增上果义多分读师云。发业迷三界皆苦之理迷义也。专苦谛根本内异熟果也。
一。复依迷外。乃至。欲等四取事。私云。爱取起事。专资具等五妙欲境染着义显也。仍云增上果欤。实互也。欲等四取者。常四取。取支名四取事也云事。以之可知也。爱着生死爱取行相增也。专五妙欲境付爱着。见色。闻声爱着故。润生专显胜也。
私云。受有二种。异熟受境界也。润生之时依无明起受。依受起贪受。依爱起取也。
一。异熟愚真实义愚事。私云。此名人多不辨事也。故东院云。世俗苦胜义苦诸论二种也。其世俗迷异熟通。迷胜义苦真实义通欤。先德释(云云)世俗苦者。恶趣等苦也。恶趣苦。何愚痴世间者。此苦存知故云世俗苦也。迷此俗苦边云异熟愚也。异熟云事照世间苦云程事也。眼前世共了知异熟苦迷故。当体异熟果苦微隐难知事。正道理见。苦苦。则人天等之苦也。此世间苦其。当体异熟果之姿眼前苦故。呼当体异熟也。异熟则苦。迷此眼前异熟苦愚云异熟资愚也。次真实义愚者。色无色等之果报快乐充满处更世间之分苦相貌。但胜义真实门正道理时苦也。故此云胜义苦也。胜义门苦也云意。此云真实义愚苦事。真实义理见苦故。迷此真实义苦愚。故云真实义愚也(云云)
私云。今度当段披见之处。胜义苦世俗苦之沙汰。符合。又真实义愚之得名。十二有支十门中。第一段辨支总别体明无明支体。下疏发论非福不动三无明别文释演秘释之。则引对法文。
对法论文云。由异熟愚发非福行。由彼一向是染污性。无明合时。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故。由真实义愚发福不动行。真实义者。则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转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云云)
私云。必不容受信解异熟行相正见。释异熟愚。真实义者。则四圣谛。于彼无疑释真实义愚。符合御口传欤。思可知之。爱取合润下疏。世俗苦胜义苦事释之可见之。
一。爱取合润。乃至。后有果故事。
私云。有支得名有后有果能有义也。以之可知之。非所有之义欤。所有者三有欤。后有唯说五种名有等文。瑜伽三十八。菩萨地寻伺地生起因能生因诸行文事也。
一。谡从中有此本有中。等。文。下疏第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付论文外疏主私问答。恐故者不起之可见之。大切事共尤可见之(此下在之)废立增减释诸妨难论之外。疏加分问答色色在之。无明之因。不如理作意也。不说缘起支瑜伽。不断因非杂染因(云云)其意可寻之。又云。无明自性染染非理作意。彼不染无明。是一。又云。生杂染因立因。生杂染业烦恼为。因故不起也。又无明因义胜故偏说(云云)又老死果爱悲苦恼也。缘起不说事。缘起行相不相顺故不说之(云云)已下问答可见本疏。疏谓由惑生已下。一段秘释可见肝要。前无明老死被生。未来老死能生无明夕轮转意得因果不断。又无穷之过。
一。疏问云生老死三相欤。何不说住耶。是一。又灭相无起也。岂以无立缘起耶。是一。答之云生异灭三相摄。但灭相以立名为生厌也。正死末后之时(有心位)将死顺死之位等。总名死支。非灭相之无。是一。次缘起流转义。住不顺故不说之(云云)重而问云。生老死支三相可摄行蕴。答云。以三相名显之。体则非三相。三相不相应也。缘起生老死支现五蕴为体(云云)
第百三日(自老非定有附死立支至分位相生说识等五)
读师云。释废立有七。第一段。老别一支不立。合死开。
私云。附者合义欤。论文分闻。疏释为显离老有死云事不意得。有死云事。别不可立之道理也。其故离老有死时老死老同事也。殆论文分非定有由。离老有死之时老非定有由。读师云。疏非于胎生中。乃至。各别立之又不意得。名色六处不离。死别立由光胤申云。各别由也。其故必六处名色定有治定故。各各一支立由也。不离者。名色六处定有由也。定有必道理。各别一支立也。
一。病何非支事。
私云。病如老不定。附死可立云事也。
一。不遍定故事。
私云。遍义者。遍三界九地有义也。定者。遍定易知。设虽不遍。于所应有必有定有义也。处有无不定云不定也。病欲界病苦处。依人有无不定也。
一。诸界趣生。乃至。衰朽行故事。私云。色无色等依身。色界。识力。无色。衰损云老也。除中夭者。非定有。随转正理二答如文可知之。读师云。于四生胎生。必六处未满分位。有名色分位也。化生随他答意六处顿生无名色分位。于卵湿二生在母腹卵湿二生六处顿生。有事证欤。母腹卵湿。如胎生名色六处二支具足。瑜伽相第三第九等说之欤。随转答名色不遍许之以定义答正理答化生有名色分位也。自元体虽具。付分位立五支化生初受生位。六处不明盛故立名色也。
私云。瑜伽第十卷。湿化二生身分顿起者。本疏会之云。身支之分顿起欤。异胎生等故。但诸根悉非顿起只手足等形相顿起也。非六处明盛仍渐起故立名色一段也。
私云。初生无色等者。无色名色支也。无色有名色一位故。名色遍三界也。付之论名一位而不明了云释之。色不沙汰之。于色有三释常论义也。
一。由斯论说。乃至。上二界有事。延公云。一分之十二有支者。一一支亘一分上二界。名色触受五识分无之。余识分有之。余支如此(云云)此事余处之处不分明可寻之。延公云。被申事尔也。下诸门分别三界门论可见也。读师云。常一分立支断未断相对作一分欤。光胤申云。今此引第十卷文也。断未断相对也释。无子细事欤。则有学法有支之处沙汰也。
一。爱非遍有。乃至。非彼全无事。私云。第三问答也。答之又随他答正理答。延公云。生恶趣者。既生恶趣人欤。见当生恶趣不爱彼事说故。必定将生恶趣人。读师云。将往恶趣人也。非已生人(云云)延公云。不求无有生善趣者各别也(云云)私云。此事尔也。今文下疏引缘起经各别人之事。经文分明也。延公云。无有爱者。外道等断见起后有拨人也(云云)光胤申云。此正见人之厌离三有事欤。经希求无有(云云)希求之词非见欣求见。可见缘起经之文。疏引之。读师云。不还润生等者生善趣者定有爱故之文付伏难。不还爱不起事也。通此难文也(云云)延公云。难如彼取云。取支。极成之物出事不审也(云云)
私云。疏生起问圣教所说(云云)若尔教不还现无爱润说。取支不说欤。若尔取支极成之物出尤可尔。
一。正理答事。光胤申云。抑生恶趣者于现我境起爱者。本有命终心欤。延公云。勿论也(云云)光胤申云。本有位境界爱起欤否二义也。又本有位无通不缘当生。不缘之爱不爱不及沙汰事欤。此答意当生处苦恐。现我身爱此身何故。于现我境亦有爱故云欤。
此一旦之不审也。
光胤申云。本有位于资具等起爱境界爱云义。延公云。勿论也。于自身起自体爱。于资具起境界爱也。光胤申云。先中有位缘生分故。境界爱本有位不缘当生。爱现身故自体爱云事常事也。本有位资具等之爱。自体爱摄别不开之样欤。
私云。中有位自体爱欤否。见父母交通诧生。爱恶心并缘当生欤自体爱不审也。但中本互亘自体境界云事欤。延公云。寒热触痛寒爱地狱火。触热爱地狱寒见(云云)
读师云。尔也。痛寒者狱卒现火。痛热人狱卒现前水见。
私云。此样爱地狱爱。
今随他正理二答事也。不审也。但夏虫飞入火常事也。心位触当座之苦。相翻顺境爱事又可有事欤。
一。何缘所生。乃至。以显三苦事。第四问答也。读师云。一因识因言可通下识名色六处触受。因位种子故其相难知。故当来时诧生时。过去识支相貌显。乃至触受尔也。故今因位。当来可知显相貌。兼谈识等五支位也。评定曰。于胎内五位识等五支位配释如何。光胤申云。识支最初诧生一刹那(又有一七日说)名色支位长。经四七日故。于胎内五位。前四位名色支位也。第五钵罗奢佉之位。六处明盛故。六处支等也(云云)评定曰。识支位经一七日(云云)若尔其间意识不起欤不审也。此或说不可为定量。一刹那之样通途也。可用之(云云)
一。然所生果若在未来等文事。光胤申云。此未来为令生厌云生老支。未来生老支既移现在毕。为令了知分位立识等五支见如此。因种子依当果位五支立种子五支也。此若现在等者。现行五支也。不可混乱。于现行五支。未来生老支。现在可立识等五支云事也。面面承伏也。论以显三苦者。生老死支。生显行苦老坏死苦苦也。
第百四日(自何缘发业总立无明至余九皆通见终所断)
读师云。第五问答也。此问发业润生相对。发业立一个无明。润生别别开爱取事疑也。延公云。此问助发助润互。发业无明。润生限爱限云事兼疑魂欤。光胤申云。演秘此问四个问。文约义繁(云云)一一释一问全界烦恼皆能发业。此何唯一。二问润通诸惑。何但说爱。三同润惑非一以分爱取支。发业亦多以支应不一。四问取摄众惑。云何但说爱悦。名取。以下答文如次答也(云云)
私云。初二问助发助润可通余惑之义显欤。肝要四个疑虽不分明。以答一段推问欤。
私云。秘四个问事。初问。无明一法发业惑云事难思。全皆烦恼皆发业故可立一切。为言。第二问润生通诸惑。偏爱说难思。为言。第三问润生惑二开。发业惑不开二。只无明一法不审。为言。第四问取支取一切惑。而爱憎名取说不可然。为言。于以上四问第三问□论文相余三不□文。犹初二意得分。第四问返返文外事欤。但论文巧含之欤。一答配释四个问事。虽诸烦恼。乃至。广如经说答第一问。于润业位。乃至。能复润故。答第二问。要数溉灌。乃至。立一无明答。第三问。虽取支中乃至说是爱憎答第四问欤(任推意配释之)
私云。虽诸烦恼皆能发润初二问总问欤。秘四爱行瑜伽五十五爱一。爱现自体后有爱一。爱当来体喜贪俱行爱一。爱已得五境彼彼希乐爱。一爱未得五境。
一。无明正发业作用事。光胤申云。无明发业用姿如何耶。只不了三界皆苦之理分大样为发业之缘欤。将亦望所发业别引发功能欤。重意云。凡无明迷闇为性之物故。三界皆苦之理不知。现起。其势力自然。杀生偷盗等之业造故。无风情此分云发业欤。若尔只一度。无明之势力。其以后众多业造。别别发业之无明不可起欤。其返返之不审。又别别业发时。各各业望引之作用起发业申。何作用。无明迷闇之性。只愚痴无知之分其姿申。其外何用耶。若憎恚转则贪瞋不共无明之行相。其相状难思。读师云。只一向三界皆苦之理。不知分发业谈。大样也。显业用良明房云。无明迷闇为性。兔角分别。只不知之用。别分别。光胤申云。此谈返返存外也。无明迷闇为性申愚痴无知此心所过失谈事。色声等之境对。总不可起分别云事以外也。依虑心法。对境界行相如余心所更不足。虽然此心所之行相迷闇为性故。显自性过失时云尔也。延公云。见惑正发业。修惑助发业大分。于见惑正发业又助正申时。无明正发业。余测先置之抑助发业用样又大事也。如何样助发耶。不共无明正发业定故。本惑此无明不可俱起。贪等烦恼助发之样不审也。假令虽不俱起同迷助发样欤。其样如何。正发业无明以前起惑助发。依前之烦恼力。无明施正发之用故。正发业无明。既发业用施毕后起惑品助发返返难思。既发业毕。如何样重助发耶。助发业之用难见事也。光胤申云。助发业样事古业大事也。先助发业之用。直望业施之欤。将亦望正发业无明施之欤事治定之后。其助发用可沙汰事欤。大旨望正发业无明。与助力之功通存欤。直望业施助发用义。重发之过。申习。望正义无明时。正发业故无此过。直望业并助业故重发之过。就其肝要。正发业无明只一念起欤。多意起欤。多念起何念正发业云耶。延公云。无明多念相续中。正发业用初念无明取见。大旨初念通欤。次助发业之分齐大事也。中正发业无明起后助发业云何助耶。既发业已重如何样助耶。次为不善意业作俱有覆障。为不善身语业作无间缘。为善业作久远缘见。一度起无明通为缘欤不审也。
读师云。不审也。一无明为善不善业通为发业缘见。光胤申云。一个无明通可发福等三业欤。读师云。样意得有何过耶。
私云。不善业俱有覆无间缘一无明。望善业时同无明取云事难思。久远缘申。前不善业无明同发业缘故。中间不善业。久远缘申样不可意得。但总无明惑业故。善业望时其性异。前后念邻次事。多念。为缘不善业无明其任用故。不可意得欤。此事重重未定事也。又一旦料简不可为定量。
光胤申云。抑无重发义立一无明事强胜业发事。只一度可满足欤不审也。抑一度发者。只一念无明取欤。多念发业分位定云一度欤读师云。一念事欤。加样申欤。延公云。多念起中最初念取欤。光胤申云。其业成满程发业用施缘。读师云。只一度发其业起。发业用满足也。自元发业者业发出事也。其后业不满业中不同也。非发业。取譬申时。谷麦种地解事欤。种事只一度(云云)
一。要数溉灌方生有芽事。读师云。润生度度润也。谷麦生长之时。水用。有芽者有支事欤(云云)良明房云。有芽者有支现行。则生老支欤。读师云。不尔。只有支云芽也。
私云。且依初后分爱取二之事。虽有多爱。且立初后开二支。疏云。其实有多现行爱惑(云云)实有多爱者。爱取被立残爱欤。又爱取漏爱。多支不立二支立事释。其实有多欤。可寻事欤。愚推其实有多现行爱惑者。爱取二支立爱。多现行多支立二支立也。
一。不尔初伏。乃至。犹未起故事。良明房云。根本定立行支。未至非行支意得此道理难立(云云)读师云。同心也。
私云。设根本定行支未至定虽非行支。如下无明发上地行可成立。其故根本定行支何无明发要得彼地·根本定者·彼地烦恼·容现行故·者。道理必然。故根本定现起之后。上地无明可起故。假令未至地惑许一释。良明房申样可尔。其未定中未定也。
光胤申云。此论文。未定定无别惑可证旨疏见。疏云。此文可显。乃至。不起故(云云)
延公云。此论文意得时。又未至命终(云云)
私云。唯种润生许。虽无未至惑可有未至命终之类无过(云云)
延公云。未至有别惑。未至命终之类。必可生上地(云云)光胤申云。虽有别惑不得根本定。命终难有上生(云云)延公拜读师同心云。其起不生上地生何处耶。下地惑悉伏。上地惑不现起故。尤以未至之惑可生上地也。光胤申云。未至命终之类受生位。已伏下惑退起可生下地欤。若生之类。尚以命终位退起下惑生下地。未至命终之人何废此义耶。追云。未至定总报感行支未至命终可生上地也。
私云。并往问答。后案。唯感别报之论义可开事也。未至定感总报者。不得根本定独立感欤否。独立感觉也。
读师云。抑此论文。第六问答也。缘起经决择分和会段也。而如现文更会释样不见只相违二文释出也。光胤申云。不尔。初伏等云立道理样。尽理会论旨分明也。会释姿如疏。
一。从上下地。乃至。于理无违事。
私云。此文上诸缘起支。皆依自地道理。付生起文也。此下疏云。何意有此问。乃至。为此问也(云云)可知之。此问意云。上地生下。下地生上时。润生爱必当生地之爱也。其爱缘受现在地受欤。若尔异地受为异地爱并为缘也。若尔当生地受同地。答意云。当生地受故必同地(云云)彼爱亦缘当生地受。若现若种则答文也。
光胤申云。彼爱亦缘之亦字。疏同地生同地时必同地受用。今异地生异地受爱同地事亦也(云云)见。疏云。此中亦言。乃至。故言亦也(云云)又疏异地受为异地爱为缘旨述毕此非受支。有疏缘义(云云)此文样异地受缘爱许。非缘起门故不可违论文欤。
私云。若现俱时现行受。若种前时种子受见。此当生地受种现欤。
私云。以上废立增减释。诸妨难论有七个问答。又此外疏加六个问答。其六个问答。论第七问答释下疏一段问答之。大切之事共也。必必可见之。
私云。六个问答事。初问答发业润生异地通屈常事也。第二所引所生开有支合事。答一业。造作已润无别体故不开之。第三问答一有支业五支。何不开耶。答六支供近有果故不开之。第四何行云有名耶。答造作云行支有果故云有。第五三业合立行。一爱爱取开。答度度润果不生。一业能感果故。第二问答云。其爱受缘异地也。行缘识同地事。受缘爱远起因故通异地。行缘识异熟因故。亲同地(云云)
一。此十二支(云云)各定同世事。读师云。前七支爱取识异者。顺后受业也。前七支现在。爱取后生故。识同者。顺生受果也。如常可见疏。若二三七各定同世事。生老二爱取三无明等七支。各各同世也(云云)延公云。抑中有位爱取现在十因取欤否。若取中有属生死。争云现在十因之具耶。若不取专中有爱缘结生根本也。依爱恚心诧生。故不取之云事不审也。此事中古诤论也。严宽法印现在十因爱取可取(云云)定英不取(云云)读师诚不审也。光胤申云。中古沙汰。大旨明匠取之趣欤。凡今同世异世。身生死为界分别同异世。疏今此所说。约身生死以为世也之解释分明也。中有死诧当生。既有生死之界。何不云异世耶。凡今同异世。先本有生相对辨之。中有属生有者。别类摄也。读师大旨领纳。但当以不审(云云)
私云。现在十因可取事不审。中有现在故。又未来辄难摄欤。
延公云。至取支位转有支义欤事。中古沙汰也。意云。爱支位转之支。义许欤。取支润缘究竟之位也。至位忽所润有支转。余生有支润事。依此不审出来欤。转有支云事。假令造人间业爱取起。人间识等五支润时。俄别业造受别业事。转有支也。读师云。无闻比丘。第四定中有至谤灭业堕地狱事欤(云云)
私云。如此事。若二三七各定同世爱取有同世。转有支爱取二支又转之。其果同地爱取可用故。
一。如是十二。乃至。便致无穷事。
私云。大乘二世因果。一往以论之道理以亦三世疏。疏云。一往而论二世缘起。道理而言。亦三世也。乃至。一往二世。不定故可三世(云云)意云。十二缘起之究竟分二世也。一重也。因果轮转三世也。二世因果决定故。三世时。因果互亘也。不定故可三世此意欤。
评定曰。无用过有其谓。无穷过过失欤。
第十诸门分别。私云。此十二支义门别故二句可通诸门也。
一。此十二支。乃至。名生等故事。读师云。重假也(云云)
私云。后云假故重假也。私云。三相位别事。三相不相应。生老支五蕴体。立生老支表相云也。又诸取支重假事。疏。取意。爱支体增上爱体异云取。然取更取余烦恼故非例也。
一。事非事门事。评定曰。行支取身诸色故。
一。染不染门事。光胤申云。疏染净。净之言限善故云不染(云云)此事不审。常净言摄无覆也。读师云。不审也。推量云。净言通无记者。善之净通无记也。今偏无记七支故云不染也。读师云。体性门七支不染也。分位门通二。七分位起染故。余通二种者。行支有支也。行善恶通。有支通善恶通。有支通善恶无记(云云)(取支独相事。疏云。取中虽爱增上等云云。意云。取本来上品贪并贪惑取云尔。)
一。无明爱取。乃至。余是杂相事。读师云。爱支事常论义也(爱取因缘)
一。色非色门事。
私云。余通二种行支名色六处有支生老死支也。可见疏。
一。第六门事。漏无漏门。有为无为门合一门也。读师云。皆是有漏。非是无漏。皆是有为。非是无为。文章。今论文不意得(云云)光胤申云。读师御谈。可为二门文章也。合为一门文章故。表二遮二举显一门之遮表。返返巧也云云。
一。无明爱取。乃至。亦起染善事。
私云。欲界爱取有覆之事。润生有覆之事经论文。欲界四取不善说事。诚证非一也。疏见。付之疏问答。问意取支既通四取见。四取见惑也。见惑又助润生也。岂取支云助润耶(以上取意)答云。彼是助润合名取支(云云。正文。)意云。戒见取我语取等四取见惑。助润故。助润分取支摄合名取支。为言。取支通正助云意也。付之重问云何妨亦应助发者。合名无明(云云)此问意助发业可名无明支云意也。答齐解亦得今此但据正发之惑。论说亦得。文彰故也。以前准后故(云云)此答齐解。取支齐助发。可名无明支。但无明支论正发后世云。正发业无重。但一发唯可举一正发惑。润生通得数数润。是故通取助润生(云云)此释不齐之解也。发业无重不举助。润生有重故取助。为言。无重发故总助发云。论不举子细敢显也。行支。唯善恶。有支通三性。识等五生老唯无记也。异熟性故。
追云。上界造业时。偏善业欤。若不善业造欤。上地不造论义也。无闻比丘中有故造欤(其上润生时。本有中有下地惑起欤)
一。虽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事。评定曰。十二少分之样如何。读师云。光胤申云。本疏委分别。色无色界。先染净之内染一分无。染者不善欤。于受欲界虽四受随应上二界。无三受故。无色无色。六处中五识随无之故。所诠委采之。余一分。识支一支付一分之义难见(云云)评定之趣同心也。延公云。分位假说之缘起取六识为识支欤。其义门可云少分欤。此事尔也。自元说分位假说故欤(云云)延公云。十二支中。一支有一分义事也。互十二必不可作一分(云云)光胤申云。此事僻事也。可互十二(云云)面面同心也。疏趣分明也。延公云。遂承伏也。
一。上地行支。乃至。而起彼故事。
私云。行支思业也。上地行支。初未至定相应行支欤。定相应惠心所作六行观故。六行支体惠也。惠行相云六种行相也。六种粗苦等六也。上地行支业体思心所。正观体惠欤。疏六种行相惠心所见。仍致此推量也(以疏记之。可见疏。)评定之趣不过此分齐不记之。
一。一切皆唯。乃至。于理无违事。
私云。圣者不造业云事。总报业之事也。别报造欤。是一。熏禅事总报也。古业助一地系故此别事也。非造业。生净居等之等言。等大自在天见。此聊替熏禅之资助欤否事可沙汰之。今度不及沙汰。但疏样只何事见。疏云。此亦凡时故业由无漏定有资而得生彼故云云(瑜伽第十引学法有支论义事也。三学门下疏杂修静虑资下故业下疏。不动业得名事。可见之。)
一。有义无明。乃至。见修所断事。读师云。此初师无明支。唯见惑故。爱取二支唯修惑故。二断切。发业无明方立二道理。发行迷谛理故。嫌修惑无明云意欤。二圣者不造业定。若发业惑取修惑圣者。不断修惑故。圣者未断发业无明。何不发业无明耶。此道理不审也。润生方立文理。理见惑必不缘当有。缘见等故。润生惑必缘。当有故。九种命终心事。读师云。三界生三界(自界生自界故)时。各三支。爱取有也。仍九种心也。此必俱生对法说故。余九支通二断由。疏随业因断故(云云)
第百五日(自有义一切皆通二断至于前诸断如应当知)
一。有义一切。乃至。一切支一分事。读师云。无明支通见修二惑。爱取二支通见修二惑故。十二支通二断云师也。延公云。助润义以互通申欤。读师云。至下可有沙汰(云云)读师云。此师瑜伽第十预流果断。一切有支一分文。更引。若无明支限见惑爱取限修惑。无明支可全断。爱取可全不断。岂不违此文耶。
一。又说全界。乃至。皆见所断发事。
私云。此文通伏救文见。疏云。彼若救言等(云云)意云。第十卷据通二断支从多分说(云云)破此救文也。瑜伽五十九卷。全界烦恼结生说。恶趣之发业。唯分别起(云云)此全界结生恶趣之发业。以无明善爱取通二断样证也。自又说全界至烦恼能发引文也。不言润生。乃至。皆见所断发者。正证意也。既云全界润生爱取不云唯修惑。恶趣发业唯分别。一切感得有业不云唯分别。明知可通二断也。疏又说取支。乃至。非修断故者。论外加之欤。意云。四取名取支。四取中见取戒取唯分别见戒等也。岂取支非通见惑耶。又疏往恶趣行等文以证意释即应乃言。乃至。恶趣行故者。若无明支限见惑。往五趣行唯分别云。见惑发业不限恶趣故。何狭往恶趣行云不云五趣耶。为言。下若言人天。乃至。发人天者之文。述初师救也。意云。云往恶趣行宽不云五趣事。人天别报修惑发故。文通总别说故。偏云恶趣也。为言。则恶趣别报业。乃至。但论总报难此救文也。意云。若尔者。恶趣别报业修惑可不发之。今文通别说故。而既恶趣别报修惑发之。明知。此文但限总报说也。为言。疏问答也。私推云。如此初师救。今文正发助发共分别起处说故云恶趣也。人天助发通修惑故申。今通可立欤。
读师云。受三途苦论义常难云。往恶趣行唯分别定故。恶趣别报业修惑不可发之疑疑之事古迹。专庆私取置。如此。而今一段能见时。极僻难也。其故此文偏说总报发业不说别报故。菩萨别报业修惑发事。今文曾不可违事也。此事返返可有用心事欤。而古迹会此难样。往恶趣行唯分别起通途之道理也。菩萨别修悲愿力别事也(云云)此会通往恶趣行唯分别起说。总别治定欤。返返不审也。光胤申云。恶趣助发业事。限见惑不通修惑旨。论文本疏义灯解释。分明欤。但此事必然性相之样不可取置欤。随听众论义欤。当段本疏文显有子细处(云云)
私云。本疏文有子细者。能助发恶趣之行。多唯见断故(云云)多分不遮少分见。
评定曰。当段论疏义灯恶趣总报业发事正助发业共限见惑旨分明也。别报发业可通修惑(云云)
私云。若是俱生发恶业者。亦不善摄之论文分明也。
读师云。爱取云名言立。润生不可意得。缘起经若由欲爱造诸福得之文。爱取发业说。
一。然无明支。乃至。助者不定事。读师云。发业助者。不定助发业通见修故云不定。不定者。不定见修云意也。润生之助者。不定付取支助润通修惑样不审也。取支取一切烦恼故。一切正润生。间。取支助润唯见惑。爱支边不定义故。取支见惑一边摄。此有例。第七卷疏所缘有无不定。五数心所。无边摄。爱支取贪一法故。正润贪俱行惑等助。修惑助出来。取支取一切故。正润亘一切修惑故。助边(云云)光胤申云。爱憎名取。虽通一切贪面取故。贪云正润。俱行之惑云助欤。仍助者不定子细(云云)
私云。取支虽取一切。其中正助分出事苦。
读师云。无明支通见修者。发业惑修道力断欤。
私云。无明支修所断爱取修所断同事也。其体一故。其体互二支故。断二支说同断。爱取见所断无明支见所断准之可知。读师聊细欤。
延公云。发业别报等时。先发业惑前念起。业后念起欤。又总报发业。能发所发同时欤。光胤申云。同时业。不善业也。异时业。善业。惑善业不可俱起故。总报同事欤。延公云。付不善业事也。光胤申云。其可依业样欤总报业。相应无明之发业惑业同事欤。读师同心也。
一。又染污法。乃至。彼不断故事。
私云。常问断门自性相应。今自性断合也。此三断之废立也。
读师云。春良房法印对良识房得业(良识房所对欤不分明云云。)相应心所断正惑障断种子断样。只同事菩提院边人被申聊不审气春公被申由闻及。此样聊相应断时。遍行别境染污边断。惑障种子断样春公意得欤。菩提院样人意得样被申所存被申推量由故东院御物语(云云)东院御所存专庆。取置分只同事也存置也。例何延公云。正惑障断悉断遍行等。聊可替欤存也(云云)光胤申云。被申样自性断相应断目欤。其勿论也。今相应断之时。染污一边断。惑障断事也(云云)读师同心也。读师云。故良英所谈如何。
延公云。只同事样被申(云云)光胤申云。
一。然有二义。乃至。杂彼烦恼事。光胤申云。离缚断之样。能能可意得置样。抑离缚断。只能缘能杂断见欤。所缘所杂法之断见欤。将亦所缘所杂之处断姿见欤。读师云。所缘所杂法离缘杂系缚义云断也。光胤申云。离系缚义申何解事哉。离粗重义欤。其物谈。粗重离义自所过失。何云离缚断耶。若不尔者。离系缚义者何义耶。读师云。第八之处舍阿赖耶名以可知之(云云)
私云。舍有漏善等。舍其体所弃舍也。离缚断不舍其体其上系缚离也。被缚他过失。其过失有漏无漏忍性。别无堪忍者。不自在之义也。无漏善自在故被缚他义更。有漏羸弱故被缚他过失。此无堪忍样。于此无堪忍可有重重。有漏无堪忍有漏自性故。其体舍位不可舍之。体舍也。此云所弃舍也。离缚断有漏性过失之上。今一重被系缚过失也。离之时得断名也。非自过失难云断。此分齐大事也。人多不辨之。
一。私云。缘彼烦恼疏随彼七识所缘有漏善等境(云云)杂彼烦恼疏谓第七识起烦恼时。乃至。第七烦恼断时。六识等法名为得断(云云)遂杂彼烦恼四开。俱生杂如常。论义所诠先第七杂彼。凡俱生杂杂彼之本觉。抑润生付。平等性智有漏间杂间杂觉。疏释然相顺者名之为杂(云云)可见之。肝要无漏不相顺故不云杂(云云)
一。不生断事。
私云。先此断见所断意得。其断谓断彼依令永不起(云云)疏释云。依者因也。所依处也。因依无故业必不起(因亡果丧断)果依无故因亦不生(果尽因随断。)
一。因亡果丧断。当段疏三恶趣果并无想定半择迦等出(半择迦之样可见俱舍缘依抄)三恶趣因惑业无故果永不生故(云云)无想定因亡云事业体。业善业故。肝要发业惑云因亡。疏云。无想定等引发烦恼见位。因亡果随见断(云云)半择迦。半择迦等多由分别烦恼正发故。入见时因亡果灭(云云)此因亡惑也。人业善业故。二果尽因随断三恶趣依别报之善业出。疏云。谓三恶趣善业亦见断。所依果无因随亡故(云云)总报故不生故。恶趣别报果无。果无故因亡也。因亡者。因功能不施止事也。延公云。无想定大师御释。果尽因随断释处(云云)光胤申云。当段演秘无想定。又果尽因随断也释。延公云。当段秘释样大师余处释异也。今秘果尽者。入见外道依身永不受故。无想之果尽(云云)大师等释。无想天别报不善业果释之。无想天总报善业也。别报不善业感不善果其果尽故因亡见也。读师云。无想天不善别报者何事哉。延公云。中夭也。入见位永中夭果尽也。
私云。因不善业定先可尽。因远不意得。
延公申第六卷善段三断门下疏。无想天果尽因随断云事申欤。其。只今秘释一具可意得也。寄别报不善云事不意得。但别处欤□。可寻之。
一。当段秘。无想定果尽因随断取。疏方示一隅(云云)
私云。不生断得名事。因亡果丧之时。果不生断取。果尽因随之果。因不生之断取也。是一。又无想定见修二断取。疏云。彼入善无记门则修道摄。入依言门则唯见(云云)通二断样以之可知之。是一。此二个业可意得置事欤。
一。说十二处通二断者。等事。无明爱取三自性断非离缚不生。离缚不生不断体弱故也一。行支有支通自性断(不善思业行有自性断通见修二断)离缚(现行生老死欤果。卜。行支善业有支善业。)不生可知识等七支唯识缚不生。大纲疏分追可校合之可有谬。穴贤。
天文肆年乙未沽洗下八之天写功讫。
愿为慈尊奉仕令法久住生生世世唯识值遇惠解开发之因。
药师寺末学蝙蝠僧英乘
论第八卷闻书第二
论第八卷闻书第三
第百六日(自十乐舍俱受不与受至妙用难测名不思议)
读师云。十乐舍俱返返不妄明。下十一苦俱。十支之苦俱欤。然十乐舍俱苦俱何无释耶。二重释耶。
私云。此事不审也。案此事有仔细。只十支乐舍苦相应。十支多分乐舍俱义不显。老死支为简异。十支多分乐舍相应。死多分乐舍不俱也。为言。此多分释也。十多分俱老死多分不俱。若十支苦俱样释。十支苦俱少分故。少分俱释故。老死少分乐舍俱义。何不释耶之疑。仍先多分云十乐舍俱。简老死多分不俱也。下十地苦俱申。十支少分俱老死多分俱明也。付之既明十支少分苦俱。何不明老死少分乐舍俱耶云疑。可有子细事欤。
读师云。除受支自性故。今明相应故。一议自性故不俱。他议相对。又二受故不相应。私云。六识客舍出事。第八主舍恒时故。无俱不俱之不同故。读师云。此三受门故。乐苦摄忧喜也(云云)。可见疏。
一。十一少分。乃至。故不说之事。私云。上受俱门不除爱支。非相应故付受外。相摄门故除老死也。十一者。除老死也。坏苦依乐立之。老死多分乐不俱。如上受俱(上可审定。不可定量。此大论第十非受俱行云。)
一。坏苦事。读师云。坏苦者。乐乖离位。其乐忧愁感苦也。非正苦受。光胤申云。古二义也。延公云。尔也。只乐其任坏苦云义。遂可坏义以。乐位云坏苦。又如御谈。乐离位取也。乐其任取义。乐离位苦苦摄也。光胤申云。依乐立坏。此二义各料简。意得。光胤申云。乐离位取义意。何老死位无坏苦耶。乐离位故。评定曰。乐离无间取故。老死位乐受故。无间乖离之义。光胤申云。虽非无间乐离义取。何不尔耶。读师云。非无间总苦乐事申。一切可坏苦欤。不可然(云云)。私云。疏非受俱行支者受支事也。读师云。十一少分之少分简苦苦行苦也。
一。十二少分。乃至。有苦受故事。私云。苦苦者苦受故。如上十一苦俱加老死也。受俱门相应故除受。今三苦相应门故加受支也。
一。十二全一分。乃至。如坏苦说事。延公。请有漏皆引苦故者。行苦者有漏无湛忍性粗重具足云。苦故宽。一切有漏物皆行苦也。光胤申云。行苦出一说。诸有漏法皆行苦故者。如上延公申。此宽行苦。其体一切有漏法也。又狭舍受取样。论依舍受说此也。坏苦依乐。苦苦依苦。行苦舍受也。读师云。行苦其样秘譬喻光胤申云。此喻依舍受立行苦时喻也。瑜伽六十七。行苦出二种。一有漏粗重行苦。二舍受取也。其舍受取废立依舍受立行苦者。有漏粗重苦相舍受位分明显现。依申出也。实舍受。其分位依舍受显事也。乐位坏苦也。苦受位苦苦也。其乐苦位。有漏无堪忍苦。被夺乐苦不显。舍受位显也。痈热病人加冷触时生乐想。如坏苦。热灰加时生苦想。如苦苦。若此二不触时。只痈自性苦也。其位痈病自性苦显也。如行苦实冷触等加位。痈自性苦也。读师云。宽有漏行苦立时。十二全分悉行苦也。狭依舍受说时。除老死十一少分也。私云。少分者坏苦苦苦简也。依舍受立义显样舍位。实宽行苦义道可存。虽然废立门舍受取故。如此云十一少分也。
实义如是事。私云。上行苦二说云实义也实体(初行苦也。诸有漏法。)相显(后行苦。依舍受说。)
一。诸圣教中随彼相增所说不定事。私云。今论废立。实体。行苦。多分(坏苦苦苦)。相显。行苦。多分(坏苦苦苦)。此二门也。缘起经十地等说随相增说也。实不违。为言。可见疏一段文长也。
十一少分十二少分少分。疏实体多分。相显多分多分。不可相当。疏多分云。对实体相显论少分云。余苦对云也。此事一旦存分。不可定量。
一。皆苦谛摄。乃至。烦恼性故事。读师云。四谛门也。十二悉苦谛也。五支集谛也。非余支(云云)。延云。乐谛对时苦谛可摄异熟性。
瑜伽第十云。生死五支苦谛。其余集谛(云云)。与此文同云同唯识。唯识皆苦谛摄。上同也。不审。但遂同欤。
光胤申云。不尔。苦谛三苦门八苦门广亘五蕴性故广也。集谛有果义故取业烦恼也。疏二个问答。大切也。可见之。
初问答。苦乐皆名苦。苦集皆可名集。答有漏皆苦故。苦集皆烦恼也。集有果义故有漏悉非名集。第二问答可见疏。
一。诸支相望。乃至。有因缘义事。读师云。爱取因缘如当论义有望出生之因缘事。爱取因缘论义之时。难意得事。有支位生支位前后也。难有种现之因缘。若又自类相生欤。疏种现因果见。私云。疏云。识等五种转名为有。所生现行名为生。故有因缘也(云云)。光胤申云。有不望老死事隔越故。今因缘门说邻次不说隔越。
私云。延公云。有望出生之因缘自类相生欤种现因果欤。二义也(云云)。此事不审也。疏释分明也。读师云。种现因果被治定欤。但可见论义抄出。
一。若说识支。乃至。无因缘义事。评定曰。行望于识行支现行望识支种故。现行熏种子也(云云)。余支相对无望无因缘事。可校合之。
一。而集论说。乃至。实是行种事。延公云。此事难心意会释也。义灯中善业释一释。常又据不善不善业也。善业无明俱样泛尔俱转释。善业种子无明俱转事也。
一。瑜伽论说。乃至。唯业有说事。读师云。依现爱取爱取因缘自类相生义润色也(云云)。延公云。此现之相望云依现爱取云也。私云。有色无色相对事。可见疏。光胤申云。会释可尔。私云。若无此论难解瑜伽此下疏释也。瑜伽论诸支无因缘事。现爱取业有依说云事。无唯识论难了知云事欤。读师云。净恩房法印被申。若无此论难解瑜伽之说处何云事。秘之事也(云云)。此下在之(由悲愿力故转身命等文次下。)
一。无明望行。乃至。二俱外有事。此文付。无明望行支等无间缘事。演秘有义二个问答二释。评定助释。大切也必可见之。私云。无明·行·爱·取·生·老六支现行故。前支望后支有所缘缘等无间缘事。生老爱取易知。无明行聊不审。行支位无明行故欤。一私云。抑此下疏触望爱无所缘缘云事不审也。追可记之。
一。此中且说。乃至。见缘起观事。私云。邻游简隔。或顺次简逆次也。
一。异此相望。乃至。如理应思事。私云。诸支相望增上定有隔越逆次邻隔悉摄。何云此中且依等耶。增上缘外事欤。可寻之。可见疏。异此相望者。顺次隔越逆次邻隔相望事也。开疏可知之。
一。惑业苦三。乃至。是苦所摄事。四谛门苦谛惑业苦门苦宽狭事可知之。
一。惑业所招。乃至。为生厌故事。读师云。生厌苦谛上生欤。惑业上生欤。苦谛上延公。惑业通。光胤申云。疏缘苦谛果上生厌物生惑业。为令不起惑业见。苦谛果上生厌也。依之不起惑业欤。此分治定了。
一。由惑业苦。乃至。生死相续事。私云。疏结惑业苦归本颂文(云云)。本颂说分惑业苦门也。十二支。论□开欤。
一。复次生死相续。乃至。故唯有识事。私云。此二种生死明为标句见。疏总释颂文(云云)。余复次不待外缘故唯有识之词。今段别如此释。有子细耶事。可寻之。
一。因谓有漏。乃至。故说为因事。私云。有漏业如十二有支顺现并。别助当业除之见。可见疏。无漏业者无分别之三智除。有分别后得智取三智中除根本后得见。
一。缘谓烦恼。乃至。故说为缘事。私云。烦恼缘取润生不取发业见。疏云。烦恼障者谓一切润生诸惑取发业者。虽现无违而今此意取润生者(云云)。不以发业惑呈。古业之不审也。闻书可见之。所智障之例事。谓菩提有情实有执欤。取一切欤事。疏二释。
一。一分段生死。乃至。故名分段事。私云。粗异熟果粗。疏出四故。易可见故。有定限故。易了知故。二乘世间共知有故(云云)。身命短长事。读师云。无色界可有身。即非色四蕴可为身(云云)。延公云。无色身四蕴取短长之样不审也。四蕴争有短长耶。分段事疏释有定齐限之文。可为一分一段等故名分段也(云云)。
一。二不思议。乃至。名不思议事。私云。殊胜出五故。转净妙故。转三细故。转光洁故。无定限故。非彼世间及非思心二乘境故(云云)。细事。疏云。唯是菩萨及其自身并佛境界故名为细。第八十说其诸天等尚不见故(云云)。
一。变易不出三界果事。疏云。此于三界非定何界。如前第七已有二解。故不言三界。不同分段死定属此界业。此变易死不属。无漏业故(云云)。读师云。此疏文灯不善论意释见。此文样。第七卷思以变易思趣留身唯欲界云。或通色界二师。既有二师界系不定故。不判界系见。疏·灯之相违。不善论意论义尤可沙汰事也(云云)。光胤申云。此疏释御难。无漏业界系故。属业可判界系趣故。不云三界见。第七卷二师事欤。已有二解者。若第七卷疏无漏业不系由择二解欤。可寻之。何。不属无漏业故之释分明也。非如御难。又灯不善论意由(云云)。
一。变易得名事。疏云。变是改义。易是转义。改转旧身命生死成今身命生死故名变易(云云)。
第百七日(自或名意成身随意愿成故至由此应知唯有内识)
读师云。变易有三身。变易变化意成身也。意成身事。古意生身。此顺他宗。意成身自宗润色也。此名引证(云云)。
一。如契经说。乃至。生三种意成身事。评定曰。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别出事如何。光胤申云。此决定变易受人故。付决定出之也。余位受不受不定也。评定曰。胜鬘意成身以三乘人为三种。楞伽经十地为三种。仍今此文胜鬘经引故决定受变易三乘人出也。读师云。三人中声闻云阿罗汉。独觉不立此名前如何。独觉必定阿罗汉。
私云。声闻阿罗汉前三果变易受事。故简之别云阿罗汉。独觉阿罗汉。变易人故无滥仍只云独觉欤。
一。亦名变化身乃至故不违理事。私云。此名大略变易得名同事欤云滥故。疏释云。然初二名义用彰名。此即从喻(云云)。肝要。以譬喻立名。直义以显不同欤。
一。若所知障。乃至。无余涅槃事。私云。二乘定姓无漏业。所知障。如菩萨因缘备欤。不可有无余之故云难也。此难定姓可受变易云难欤。将亦其。因缘备故。虽无烦恼生死不可绝云事欤。疏变易受故。只生死。无漏业用事。变易事也。自然可受变易者难也。
一。如说异生拘烦恼事。读师云。释此二句疏三解(云云)。私云。三解者。初解此二句。若所知障等第一问答词意得也。第二解若所知障。今二句一文。难伏计文意得也。第三解若所知障今二句一文。一个问难意得也。如何道谛实能感苦问二个问连续举。下二个答。逆次答之。谁言实感等者。第二问答也。然所知障以来。第一句答也。读师云。疏第一解此二问答文。心得事不心得光胤申云。此答。所知障无漏业具专求自利行被拘不趣大菩提入无余事。诸凡夫无漏种子具。烦恼心被拘如驰流生死故。只所知障无漏业具足。意乐依为生死因缘也。云意欤。读师云。设意乐专求自利。何意乐。其因缘具。意乐。何为生死之缘吾等物。出离意乐。烦恼缘沈伦生死也。争以意乐押因缘耶。光胤申云。俱虽具因缘。此因缘生死缘人。因缘。生死厌此生死缘人。更不可为因缘。肝要依意乐不同为缘或不为缘也。其意乐不同。源种姓不同也。大菩萨性人。此以因缘生死感思。其性人。欣寂厌苦故。意乐不为生死之缘。不为缘故入无余也。次吾等物。出离意乐。意乐。菩提心意乐。吾等者。昼夜生死沉。惑业缘生死感意乐也。读师云。此答茍不意得(云云)。
私云。第二解若所知障今二句一文离伏计之伏计云。无漏业以正感生死正为生死因也(云云)。难此计也。难意云。若尔二乘定姓永可不入无余。实生死缘所知障正感生死。无漏业具足故。此因缘故。实可感生死。异生烦恼有漏等具故。被拘彼沉生死涅槃。第三解若所知障今二句一文第一句心得样。所知障助无漏业沉生死。二乘定姓其姓可不入无余。异生烦恼有漏业具故如不得涅槃。二乘定姓所知障无漏业具故。为言。下然所知障等文答也。答意所知障如烦恼正无发业润生之用。仍不障涅槃。如异生二乘定姓难。为言。
光胤申云。第二解意。然所知障等文答文云事如何。应不永入无余涅槃之难正所知障发业润生感不可意得。只所知障助缘。无漏业助因。受变易故。可不入无余云难也。若尔今答寄发业润生释事。更问难不可散。读师云。应不永入无余涅槃之难。更可受变易故云意释。只所知障正发业润生。如异生烦恼可惑生死云难故。然所知障答能符合也。私云。肝要可见疏。疏趣读师申。评定曰。初二解意。然所知障等文。何事此文耶。读师云。尤如此可释事也。非无要须(云云)。私云。上由所知障为缘助力非独能感之文付。所知障助力样。如烦恼为缘取置。为遮此滥今文生。尤有要须。光胤申云。疏第二解。今二句难伏计意得故。论文段四段可意得处。疏述初解云。若作此解有四问答。若作后二解但有三文(云云)。如第三解第二解三文(云云)。不审也。读师无成败之旨。私推云。有四问答之词以见。问答付出三文欤。第二解问答。三问答也。今文难伏计非问答。文段四段。第三解段三段。问答四个也。付段云三文欤。
一。何用资感生死苦为事。私云。生死苦劬劳助感何为疏引佛地论。可见之。又变易苦三苦中引苦见。可见疏。
一。谓不定性。乃至。无上菩提事。私云。已永断伏事。断二乘。伏菩萨见。菩萨助愿受生别事也。其时故起烦恼也。今伏烦恼。付不现行云无容复受当分段身也。
一。定愿前后事。疏云。或先愿后方入定。或先入定后方发愿二理无违(云云)。
一。疏即非择者复更生义(云云)。秘释此文二释作。初释非择无更生。今分段身命延申。资现身同。助业令延之业故。非择。仍非择更生。疏文更字下无字。无更生云文也。为言。第二释。非择更生。分段业假令百年命根。百年命续。百年外分段非择生也。今由定愿百年外命续。则非择更也(以上取意)。秘不同小乘疏下。熏禅时小乘意圣者实造业云释。良公云。资现身因付。直果资。顺因反果无用也。延公云。直望果助因顺义。读师云。顺义行。直果助。无漏业实果招。分段实异熟因助异熟果延云无漏助感也。争直助果耶。延公云。无漏助有漏业疑同事欤。读师云。不尔。其总疑也。漏无漏能所治法故不可为助因云事。总事又别疑也。今其边许。望因欤望果欤沙汰。望果时实感也。
一。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事。秘有问答。问意云。摄论留惑证菩提(云云)。今由悲愿招生至菩提(云云)。此相违疑(云云)。是一。又生悲愿能招之。烦恼无用也。八地已上菩萨何不断之留耶。答意不断烦恼二释。初释七地已前以之受分段。八地已上不障道故不断(云云)。第二释助所知令变易续故不断之(云云)。第二释二乘无学回心无变易难义。烦恼故。仍惑习气。为助缘(云云)。虽然遂取初释。又付不障道故。应非染行云疑举。第七烦恼为例答之。第七烦恼虽不障见修道染污也。
一。彼复何须所知障助事。私云。无漏业助感上释毕。所知障助缘不释之。故问之下三答。
一。既未圆证。乃至。猛利悲愿事。读师云。执心间杂位。物置。猛利欣求理也。已自在无读师云。疏则无义云。八地以去不执菩提之由不用见。何八地以去。以前菩提有情执义无之耶。此有子细凡一度受变易毕。其故无漏定愿虽不助之。乃至证得无上菩提相续欤。左样由。论见。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愿资助。时时助续无定齐限变易也。一度助其后助。无定齐限之义。故今八地以去不执菩提由无用事。初得变易事。后后数数资助变易事也。其只愿力助之也。则无初义此意也。光胤申云。七地以前。初得时不执菩提由用。受毕后后相续。此由用觉也。读师云。七地以前。不限初得。后后相续变易用此由也。数数执起故。变易资助令长时也。光胤申云。若尔八地以去。后后相续变易。此由用。读师云。八地以去。无漏相续故不起执。争有此义耶。光胤申云。肝要不起执故欤。其由疏见。疏云。然八地以去复更愿资则无初义。无漏相续不起执故(云云)。八地以上愿力一门以助之执不起故。
私云。读师被申样不意得止了。肝要执不起由也。初得时。八地变易受时。执不可起。何烦寄后后相续之变易耶。后后相续变易。又远七地以前执。云疑残也。
一。八地受变易位事。第八地云。或第七地满心云二义欤。第七地满心。八地初得之变易可依执疑弥重。读师云。后后相续变易数数资助事。灯注(云云)。私云。此下秘大切释。明释也。秘云。问。执彼菩提可是法执。执于有情何非我执。答。若执有情常一主宰可我非法。但执有体不舍自性故但法收(云云)。可暗诵释也。
一。又所知障。乃至。有大助力事。光胤申云。为有漏依直为有漏依欤。又缚烦恼为依欤。缚烦恼者。为烦恼为依故。烦恼漏俱增益。一切成有漏也。仍付源所知云依也。此事古寻也。读师云尤可沙汰事也。直依私云。体宽遍取之释。直依见。此由变易有漏依所知住云助缘。此下疏由有此障诸俱行法不成无漏故(云云)。□□解文。所知障依成有漏欤申。此文成有漏烦恼力也。其有漏法不成无漏事所依之力也。为言。
一。颂中所言。乃至。义如前释事。评定曰。漏无漏二业云诸业习气。烦恼所知二障缘二取习气配释颂文。此复次有遂名言种子亲因缘。颂不说事。返返不审也。前异熟既尽等之因缘略事难思(云云)。光胤申云。有寄显胜增上缘云。殊胜增上缘举。略微隐之因缘欤(云云)。读师云。名言种子。所执着之法入颂说欤。俱执着故能执着也。所执着□虽不说之意含之欤。光胤申云。四个复次。俱颂配释。十二有支。初惑业苦配文。遂十二有支无配释文。由惑业苦则十二支故。此能令生死相续(云云)。疏释结惑业苦归本颂文(云云)。分明十二有支。释论惑业苦开也。非本颂所明欤。
一。或有前尽余复生义事。疏或有定力非极长时增胜。但得二十劫等。为令更增亦有前尽后生之义(云云)。此文样。定力之资助势力分齐二十劫欤。变易得毕其变易之资助时。一段定力。二十劫也。二十劫已以后定愿之势力尽时。又以定力更增。如此资助加故。变易身有前尽复生之义。为言。此后释也。初释转劣得胜云前尽后生欤。
一。虽亦由现。乃至。颂偏说之事。私云。颂不说现行所以也。现行间断。种子恒有也。颂偏说种子也。此初说也。
一。或为显示。乃至。故不说现事。光胤申云。本颂异熟因果总报之因果也。非别报因果。云尽异熟因果分明也。于真异熟因有种有现。今说种不说现。其故为显不离本识也。此不离本识本识种不离也。诸法种子也。于种现种子一切种子识立。第八识故。不离本识之义。现行各各之体性故。不离本识之义。仍异熟因果。于种子说之也。疏则本识皆不离本识。初本识现行第八。后本识种子识也。延公云。不离本识之本识现行第八也(云云)。私云。心外之谬。违疏。
一。现异熟因不即与果事。此又一故也。现行异熟因无与果之义。不即与果之即言有子细。现行业虽造业即不感果。宽□毕。其种子自类相生至后生与果也。正果感种子也。为言。现行虽造业无感果之义。种果难感果不造业欤。异熟因后时之与果取故。今颂偏说种子。为言。
一。转识间断非异熟故事。私云。疏生起之问。六识中有异熟果。何不说乎。为言。意云。颂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可说别报异熟果云问也。此论文依此问生起。颂说真异熟因果故。偏第八说不说六识也。为言。良明房五师云。异熟因限总报。异熟果可说别报即颂后二句总别果说也(云云)。光胤申云。以外之僻事也。转识间断非异熟故违。不说别报果。间断故无前尽复生生死相续之义。仍不说之欤。
一。净法相续应知亦尔。私云。上说染法相续毕。以下说净法相续也。
一。谓无始来。乃至。相续无穷事。私云。有漏无漏本有种也。通新种欤。导本有种见。若尔者疏新所熏发者。论数数熏发当欤。数数熏熏发说新种欤。又本有种增长兼说欤。
一。新染识种者有漏种子也。清净种识者通无漏第八现行种子也见。清净种识之种限第八能生种欤。通一切种子欤。可寻之。推量可通一切种子识欤。任持一切功德种子。疏能持种故(云云)。
一。始起者。非新熏种子。非新熏种子无漏第八现行始起事也。读师云。本愿力者。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也。佛命可依众生尽不尽众生不尽佛命不可尽。众生尽可入涅槃欤(云云)。
私云。转得始终已下论文事。疏导一往见相乱。为止彼滥后年致之。先种识二字通现种疏分明也。种自种识也。始亲二字现行第八也。任持又尔也。一切功德已分第八所持一切种子也。狭非第八新种。道非第八已下此事记。
第百八日(自若唯有识何故世尊)
若唯有识。乃至。说有三性事。读师云。此问返返日比不审。三性唯识眼目异名。三性说可违唯识云事不审也。前第七卷受异境非唯难开五法事理。五法唯识云事既领纳。三性何唯识之外意得耶。三性五法事理外故。所诠上许唯识领纳人。此难不可举。推云。违理违经之疑。别一人连续非问也。只付论所明临时别别人疑问欤。延公云。如御难返返不审事也。三能变唯识之分。此疑。第七卷引虚妄分别有等二行颂三性不离之道理。至极明了尔依何此问来耶。良明五师云。虽明三性识为本。仍此问来欤。延公申样。三性所观唯识。既境置。若尔可违唯识。为言。光胤申云。今谈违疏。疏云。若离内识外法无者。但有一性不应说三性。既说三故非唯识(云云)。若尔寄所观唯识料简事违疏。唯识只可有依他一性。所执圆成。云难也。推之此付废立疑。设虽闻五法事理唯识。其识为主说尔也。三性法相门。妄执圆成道理也。三重以诸法三开。识为主又境为伴不说故。付废立见之。更唯识之旨不显故此问来欤。是一。又略答应知三性亦不离识(云云)。诚三性门唯识门一向无差别。答。如何道谛实能感苦之问。谁言实感云。谁言三性非唯识可返。亦不离识云置。亦言诚三性唯识。其废立虽异。亦不违唯识义。答。以此答思时。理。问欤。三性唯识归一致事。至极之难。粗显道理。
私云。但有一性不应说三之问。一向一性余性云事欤。一性为主说。三性各别为主说云问欤。不尔只一向余二性体。无风情。异境非唯难。此异境非唯难疑敢其上事也(一向愚推也)。次虚妄分别有等颂。诚三性法门。其捈教实意事也。外人领解其。
一。由彼彼遍计。乃至。非不见此彼事。延公云。三性唯识说依他为本欤。光胤申云。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之二句肝要显不离门欤。依他可申。但此三性唯识一向依他唯识不可取置欤。延公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之二句。依他于彼云事。依他唯识见。读师云。由彼彼遍计之初句能遍计体也(诸师极成无异义)。遍计种种物之体。二师论欤。此遍计所执等二句易知。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两训。至释可知之。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说圆成也。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二性之一异门也。如无常等性出例。非不见此彼一句二性终见前后也。见字再可读之。此见字再读事。东院圆守对二条大阁三十颂谈义之时。此见字再可读之由有御谈(云云)。光胤申云。疏云。(非不证见之下。)则一见言义通二性密合巧言(云云)。
一。周遍计度。乃至。说为彼彼事。私云。此难陀等释也。疏云。周义释遍。度义释计(云云)。此释彼师共同欤。不可及异义。付之四句分别可见欤。
一。遍计种种所遍计物事。读师云。所遍计物遍计所执见。物者体释(云云)。光胤申云。难陀所遍计同外抄论义也。当段疏无余义。遍计所执见。但余处有勘文所遍计依他见子细欤(云云)。读师云。此师所遍计依他。不许能遍计所遍计遍计所执三重师欤。光胤申云。此师既许依他相分。不许所遍计不审。读师云。定起遍计所执时。变依他相分缘也。依之所执起申。
私云。此师心实境虚师故。不许依他所遍计之由。古闻书。不意得事也。
延公云。古沙汰样。难陀所遍计所执义本颂说所遍计(云云)。所遍计依他一义本颂不说之见(云云)。光胤申云。当段遍计种种物释样所执见故。所执之义。颂说之存欤。所执见故。所执之义。颂说之存欤。依他之义颂之文。所执说见故痛之。颂不说云欤。
评定曰。颂一向不说所遍计不审也。此难陀意。付许所遍行沙汰也。不许所遍计不存三重三义欤。此义勿论也。
私云。难陀所遍计同外抄论义也。第四卷要文。当段论疏所遍计所执见(第四卷要未定。此二师文尔也。三解俱得。还所遍计依他之证欤。)
此师摄论唯二依他文依立二分义。而彼论唯说依他性是所遍计(云云)。第一卷要文。又第八卷所遍计体无二师立破事。但第八卷论疏所执见事。所依随能依云尔也。凡难陀所遍计非依他云义。护命传也。依他之义明诠僧都之传也。同外抄依他之义也。私云。第八卷论疏依他之义随能依隐所依意。心实境虚故。依他甲斐境。隐之可意得欤。推量。读师云。此遍计所执之此言。难陀之润色也护法此可谈欤。如何(云云)。
一。由彼彼遍计之遍计。遍计种种物之遍计差别也。疏云。上句遍计之言。出能计心等体。以遍计行相显其法显。第二句中遍计之言。即能遍计心之行相。前以行相出彼法体。后以行相明起计失(云云)。延公。遍计种种物之遍计。所遍计遍计也(云云)。以外不取入事也。
一。物言种种词关能计心。或关所计所执二释。可见之。
一。谓所妄执乃至自性差别事。读师云。蕴处界之不同法可有之。我不可有蕴处界之不同(云云)。光胤申云。一一法于执法有体执法有用见。于我可有三科不同。执蕴处界差别我也。计蕴处界自性法也(云云)。读师同心也。
一。此所妄执。乃至。所执自性事。私云。问。法中自性差别可知我二云何。答。但总为我名为自性。遍常差名为差别。即离蕴等皆悉准知。亦即因明我。为自性差别等也(云云)。
一。或初句显能遍计识。乃至。不可得故事。私云。能遍计如初师。疏义与前同(云云)。所遍计境依他圆成之二性也。不同前师所取境。疏与前师异(云云)。已广显彼不可得故。第七卷说所执之非有故让彼处也。
一。有义八识乃至。能取现故事。读师云。于能遍计体二师诤论也。此下秘有义。可见之。延公云。皆似所取能取现故。安慧论师意。二取必所执习故。立此由欤。读师云。其意欤(云云)。光胤申云。疏云。圣教中说二取名执(云云)。明知圣教为定量立此由也。教二取名执。而八识皆有二取现故。能遍计也证也。不尔今由更不可成。为言。
一。说阿罗耶。乃至。为所缘故事。读师云。此证意第八识所缘种云遍计妄执种故。能缘第八定执相应可为能遍计体。所以者何。所缘境云妄执种故。能缘定可妄执。为言。故证意。以所缘推能缘也。光胤云。不尔。此证意以能生种推所生之现也。意云。第八识以有漏一切种子为所缘。而第八所缘种云遍计妄执之种。明知一切有漏种遍计妄执之种子云事。若此种子所生八识现行可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