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要钞

2024-09-03 08:17 综合其他 M 纠错

相违因。  局通对(众量诤不同宗依宗体。)  前后对共相。  言许对(宗依宗体能违宗意许。)  ○相违因。  有人。于之因传付四失。一者立义极广失。二者多有阙减失。三者违疏现文失。四不顾己失失。立义极..

明要钞《大正藏》第69卷No.2282

明要钞卷第一

相违因。

局通对(众量诤不同宗依宗体。)

前后对共相。

言许对(宗依宗体能违宗意许。)

○相违因。

有人。于之因传付四失。一者立义极广失。二者多有阙减失。三者违疏现文失。四不顾己失失。

立义极广失(不知今相违因。故不知因得果名。)

敌者能违宗。能违害本宗故。名相违。如无常宗违常宗也。其无常宗。能违害常宗者。源由因力。所作之因。能成无常宗。令违常宗。推其能立功。以归因已。因亦违常宗。之因家非不知因能相违力。谁云极(*)广乎。

多有阙减失(乍许因违害宗义不立名故乍见遮例难不用之故。)

问因若违宗。因自可得相违之名。何偏依主立果名耶。

答虽因自相违义。不如两宗相返。是故释名。偏取宗违。故唯依主。不兼持业。

问疏遮例难云。由因成宗。令宗相返。因名相违。非宗成因。令因相违。不名相违(文)疏主既遮例难。何乍见明文。犹不敢用乎。答至下可知。

违疏现文失(乖违害宗义文故乱有因返宗问答故。)

之因之家。亦许能相违即因之义。何乖疏文哉。因能成立能违宗故。则能违害本所立宗。故云能立之因。违害宗义返成异品。名相违也。有因返宗等问。由斯而起。由因成宗。令宗相返。等者。能遣例难。意云。因令两宗相返故。有违义。非宗令因相返。如何云宗违因(为言)此就能相违即因义。遮能相违即宗例难也。问若尔何上文。云故无宗亦违因。例而成难。嫌轨师即因义。显彼义有宗因例难乎。答彼师云因直违宗。故宗亦互违因。可名相违宗。是故例难不得遁。能相违即因义。之因家傍所许也。何同轨师相例等(シク)来哉。

不顾己过失(若因本自不违宗者。何劳求例难哉。若许因违宗。宗不违因者。还招相例难。若许互相违者。何宗不名相违哉。)

此难已会。轨师宗因相返。其义可同。故致例难。自以能相违。为因违义。故无宗可名能相违之例难者也。

之因义大意。

因有十四过。分为三类。其中四不成。宗因相离。虽失能立功。犹不及返成他宗。六不定犹预因。兼顺违二义。至相违因者。非只不成自宗。剩能立他宗。过失甚重。都无比类。彼将军家。有四类伴。一者能助主能害敌。二者于主无功。而不属他。三者通属主及敌。四者属敌害主。正因如初。不成不定如次。如彼第二第三。至相违因者。同第四类。正邪轻重。随类可知。不成不定名。皆表自分。相违因名言。岂取一失一哉。就中返成相违宗者。举重兼轻。若即因故。得此名者。示轻过隐重失。二义胜劣。相比可思。又三十三过中。自余过相。未表宗因喻名。只此四相违。独立因名。宁无深故哉。此因若似因者。似宗似喻。亦可得宗喻名。何不然乎。疏主能受三藏之正说。自悟二义之得失。收舍之旨。疏文炳然。末学谁及异推乎。

此义具如明本记。又有因返宗(ノ)问答由来。聊得别推。如余抄之。

唯识疏显轮集第十六云(龙兴寺守千集。)

疏大乘灭相等者。问大乘之灭。既不待因。今相违因。与谁为因。故疏释之。但如霜等。与青相返。与黄为因。相违之因。亦无过失。所望别故。○又灯以此如(ト云)四相违。诸师便云。灯作依士。谬之甚(ナテリト云)矣。灯既次前。成立疏义。作持业释。相乘问答。于此答中。举例释之。岂可却要作依士释。今解灯文。非是例成。作依士释。为对异师。诤其因义。例成此因。虽名相违。然其因义。亦望顺果。如四相违。如四相违。亦望返成敌者之宗。即是顺益。为因义故。诸未有晓。问若尔此中。如何名相违因。答违前顺后。亦得名也。有说互准。各作二释。方得尽理。不善立名。各有别意。此中论言令不生等。相违义。定在能违。宁有从果得名之义。又设从果。即果相违。岂符此中顺(ト)违(トノ)因义。此中正明因(ノ)顺违故。故但持业。其四相违。若作持业。便滥古义。如彼疏释。又因明宗。因喻诸过。皆望过处。而立其名。双成二宗。名为不定。以不定成一家宗故。一向翻成。名曰相违。定能违害自所宗故。若作持业。但见自因违自宗义。不见翻成他所宗。故立名要见犯过处。故不只为违自宗成过。若尔即与古义无别。故知三处各说一释。即为决定。不可互通。以为正义。

今见此集。述因明相违因。唯限依主之义。云若作持业。但见自因违自宗义。不见翻成他所宗故。(文)此释同年来所案。但内明相违因持业释者。未审详之。遂可案矣。

○局通对自性差别。

别案一义云。于局通有二门。一者体义真实门。二者假设拟宜门。体义真实门。如先先成。色心等体。空无义等义。如次为局通。则是真实法尔必然之体义也。假设拟宜者。若立论之时。立比量欲成。若体若义。种种审察之时。为如(ク)法(ノ)体义。次第欲置所别能别。有可犯过。由是或矫立。如必为他用量也。或虽非正矫立。以法体置能别。拟宜为义。所谓山处有法上。显有火之义。令通厨舍等也。如此量者。乍举法体。拟宜为义。是又局通门中。以义为所成立之量也。以之为二门大意。若偏执后门为实义者。大乱三重对次第。本末与宽狭。不相顺故。又违所引证文故。得名不定义。恐多招相违。即以拟宜为定量。剩妄实义之故也。若又偏依先门者。大意虽可尔。粗有违文。随又体义与前后。不符顺之量。甚似难会。是故加后门。义断等释。兼后门欤。但虽兼二门。犹以前门为实。故山处有火量等。可云成体之量。虽然亦不遮成义之门。

问后门意者。于一具比量。并兼局通欤。答。不尔。只论诤之所留。其中面(ニハ)令见成义。故诸量一重所立。必在能别。又资益所成。至有法。故非无以前陈犹为所成之门欤。

已上一案。本义如明本之。

众量不同(就本义分别之。)

一义门义(声无常量。无常义门。即成无常义。不归声体故。)

二义门体(必为他用量。为他用义门。成神我体不归眼等故。)

此量所成立有三重。一者言陈他用。眼等上所用义也。二者意许真他用。眼等上真他之所用义也。三者能用我体。本所诤体也。前二重皆成眼等上所用义。为之方便。展转成能用神我。义门成体者是也。初二重比量所成立也。后重本意所成也。非言陈宗。非意许宗。或以初二重。为今量所诤。仍成义量也。神我体全非立量门所诤。真他用意许被带自显。故为今量所成也。立量门不为诤也。若依此义。必为他用量义门义也。

三体门体(有性非实量。有性体门。成离实有性体。归大有体故。)

四体门义(作有缘性量。有性体门。成作有缘性义。遂归大有故。)

今依有法有性下。带作大有缘性意许之义。为体门义。意许设虽义。言陈法有法。体义相顺。有法有性(ハ)体也。能别非实或作有缘性(ハ)是义故(是一义)或作大有缘性其体遂大有故。意许又体也(是又一义。)

寻云。山处有火量者。上四句中何。

今云。比量门所诤。山处有火义也。不取所有火。但资益所成。既及火体。故义门体也。问火体共许。何为诤哉。不同真他。答见远山处有赤色物。一人云火。一人云非火。自此起诤。遂立比量。而欲直举火体。无同喻。故成山处上有火义。资益遂成火体。岂非比量之所诤哉。虽非意许。方便成体。仍所立及二重欤。他方有佛量。亦同之(此义具如明本。)

或山处有火量。义门义也。若成体者。此量意许量欤。以所诤法体。必置第二类意许故。若为之一重所立者。无同喻故。况所诤体。必不极成法也。如外道神我等。而火法体。世间共知不诤。何云成火体哉。依之可云。以山处能有火之义为所立。不取所有火体也。故纂云。取有火义为法。不即取所有火也(文)爰知此量言显量也。全不及矫立。所立只一重也。诤法体量。必有二重所立。如后三相违也。

问纂云。不即取所有火也者。言陈成有火义。不取所有火体。(为言)资益成得火有有法者。诤遂留火体云也。又下文云。此门且约体义一门。为难及释(*文)上下皆为成体之量。答资益成得者。立此量了。敌者知有火体之分也。于比量门。终有体性之义(为言)不可关比量所成分欤。

已上二义中。前义通途。后义又非无道理。往年所案得也。

寻云。设虽法体。造成义为所立。若尔此时。前名既改可云得名不定。

今云。不造成义也。体定体全不改反。而其体上加义。传成体也。彼他用眼等云时。其他唯自性也。不改为差别。其他法体上。加用眼等义之时。贯通同喻也。仍体义得名决定不改。前后对者。前在所别。得自性名。今置能别。改差别名。何故尔者。宗依偏就比量定之。宗体指法真实体义。仍有此不同也。

有寻云。局通对自性差别者。宗依欤宗体欤。若宗依者。对法(ノ)论轨决择。瑜伽因明处中。释论依。所成立举自性差别二种。能成立分立宗辨因等八种。比量宗依既为能成立。知所成立二种非法有法宗依也。依之义断释因明四对中。指体义总别二对。且随所诤不过此二(文)解先后对。即辨宗依是(文)明知体义对所诤体义。先后对法有法宗依也。又纂要问云。既言所成有二。为并须成。为成随一(文)答之随所诤成(文)重问云。若尔何名所成有二(文)意云。随所诤以自性差别随一。为所成立者。何瑜伽等。云所成立有二种哉(为言)答之。所诤之义。不过此二(文)其意易知。又解所成立有二种文云。非欲合二以为宗依。此但所诤之义。或诤有法。或诤于法(文)又三重对。可尽摄诸自性差别。局通对自性差别。若非宗体者。比量所诤体义。何对摄之哉。若宗体者。疏上卷明体义三名。以所成立体义。如次相配有法及能别。以知以比量宗依。名自性名差别也。又今疏云。先局后通。故二差别(文)先后者。指先陈后说宗依也。又断云。以后所说必贯于余(文)又疏上卷云。自性差别。二并极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诤(文)答自性差别。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文)此依陈那以后因明。会瑜伽对法。所成立自性差别之文也(此寻太珍。可秘可秘。)

疏上卷云。今者陈那。因喻为能立。宗为所立。自性差别二并极成。但是宗依。未成所诤。合以成宗。不相离性方为所诤。何能成立。○(文。)

又云。陈那以后。略有三释。一云宗言所诠义为所立。故瑜伽论第十五云。所成立义有二种。一自性二差别。能成立法有八种。其宗能诠之言。及因等言义。皆名能立。其宗之言。因喻成故。虽前所立。○非定所立。能成义故。○宗所诠义。定唯所立。独名所成。二云○。三云自性差别。合所依义。名为所立。能依合宗。说为能立。○自性差别。但是宗依。非是所立。所立之具。所望义殊。不相违也。不尔慈氏天亲。岂不解因明。说所为能立(*文。)

义断云。

纂要云。问瑜伽对法。俱以自性差别为所立。宗为能立。何故理门入理。皆共宗为所立耶。答先叙古解。次述今明。古有解云。○慈思唯识法师。亦有三释。初后无违。中释似过○(有难答。)故实无过。今又解云。所成立义有二种者。唯理非教。教名为宗。或可立宗之言。立彼教理。教随诠理。亦名自性及以差别。立宗之言。或亦并教。名之为宗。是所尊故。二谓自性及于差别。非唯说声为常无常。名自性差别。亦以先陈后说言显意许。如次为之。非欲合二以为宗依。此但所诤之义。或诤有法。或诤于法。或诤言显。或诤意许。或二俱诤。由此得有四相违因。故瑜伽等言。所立自性者。谓有立有。无立为无。此直有法为有无。不许有法之上余差别。名为自性。如立我有。及以非有等。所立差别者。谓有上立有上。无上立无上。常立为常。无常立无常等。此诤有法之上别法。如立于声常无常等。随诤于此自性差别○(文。)

有云。既云中释似过。第二释不及初后欤。虽有转救。犹似劬劳。初后二释中。明灯抄以第一释为净眼师义。以第三释为疏主自义。明诠僧都依邑记。初释为正。今且依明诠可存初释也。里书云。第一释意。宗能诠言。名为能立。所诠不相离性。名为所立。然瑜伽言自性差别为所立者。不相离性是不离于自性差别故。非谓有法及法为所立也(文)诸德多同之。问初释虽云所诠义为所立。忽不见宗体。答于因喻之所成宗。分能所诠。若宗依者。何云所成立哉。明知于不相离性宗。以能诠为能立。以所诠为所立也。又初对自性差别。若宗依者。再显先陈后说自共。阙无比量真实所诤哉。又断云。以后所说必贯于余。(文)又云。举瑜证宗。故须通喻(文)若极成能别者。何云通喻耶。后说无常不限声上别义。总取诸无常义。何云贯他哉。宗体无常。不离声无常故。贯通瓶上无常也。问若尔处处。如何相配法有法宗依哉。答自性差别者。有法及法之名也。以体义三名。可知之。若尔自性差别。是宗依法有法名也。不相离性宗。不离宗依自性差别。故云所成立自性所成立差别也。明诠释此意也。问纂引疏三释了。述助释意。此但所诤之义。或诤有法或诤于法等(文)以所诤体义。名自性差别者。纂主助释也。以知疏三释者。皆不云以所诤宗为所立欤。答解能所立义。疏有三释。初释能诠所诠对。第二释总聚一分对。第三释能依所依对。此外纂主标今又解云。教理相对。又作二释。二谓自性差别以下。还依疏初释。以所诤体义。为自性差别也。不尔或诤有法或诤于法等释。古来诸德。为常途性相。岂为一相助释哉。

今云。瑜伽等自性差别。或属宗体。且如声无常量。以声上无常。为所立差别故。或属宗依。虽声之无常。其无常义。留极成无常能别。得差别名。故或通宗依宗体。合前二义论之。或又不属何。本真体义。非宗非宗依故。今三释者。对能立中立宗。欲辨其不同故。以合宗。为立宗。以属宗依。自性差别为所成立也。此释意。非不许属宗体之门也。仍初后二释。不可取舍。

○先后对共相义。

问付先陈后说对。分别前陈故。后说名共相。应是不相离性之宗。何云宗依。答极成宗依者。自他共许之词也。是名宗依如常。但用此宗依者。为分别先陈令不相离也。其后说须分别先陈之物云事。立敌本自许之。故名共相。问今后说能别有浅深二重。正为宗依之分浅。法有法各别不相属故。分别前而为共分深。敌不许之故。今浅深二重中。正取何重。为先后对共相哉。若取一舍一者。不离前难。别兼二者。乖道理。废立可决定故。

答不弃二义。但正为宗依之分。极成分也。此用法有法极成宗依者。遂为令不相离云事。立敌互存。是故今为宗依极成之法。可为自相共相之物也(为言)问如此义者。以不相离性边为共相。可为实义欤。不尔三重中一重共相阙而止故。何矫兼极成分哉。答自共之门。自元许后说通有法。此后说用极成许置之物。不尔敌证惊而不许故。以何力立实所立。是其宗依极成之习也。今此二门。一阙比量不立。若许通二。岂不兼之哉。若设虽兼。一边不摄此重者。不然。二中取何为此重。弃何为余对哉。又余对者。是何对哉。问不相离边。可属局通。其义易知。答不尔。局通对本取诸法本真若体若义。为因明所成立之门也。法体既决。定异前后(是一)设先举体。次举别义。以义分别法体之门。不为局通共相。通余法。是共义也。(是二)二对共相。其义大异。不可令相滥。问。若尔先后对共相。不通他哉。若云通者。滥局通共相。若不通者。后陈何不通喻。如无常义通瓶。又先后对名所成非成对。以因喻成后说。故名所成也。又如缕贯花者。一缕贯亦青诸花。众多花类有法同喻。又云贯通他上。他者对有法指喻依也。答。先后对共相。贯同喻。或不通义。能可案之。子岛释云。前后向上。局通流下(云云)此义难知。今且可云。二对共相。俱通上下。二对俱虽通上下。其意犹异也。先后对向上为本。局通流下为本。傍论之者。先后流下。局通向上。

问两对本意何不同哉。答。局通对。诸法本有体义故。义自通余法。非今所案立。先后对入立量门。对敌欲令知义故。前后陈之。以后说今别前陈也。引喻只助令知此义也。量意云。局通对义。本来通他故。是为正意。后说义通有法体。依比量门所案立。前后言中。后陈义欲分别先陈故。向上为本。二对意。倩可案之。

局通对所成立。(ト)先后对后陈所成立。其趣犹异也。第一对。体义敌者未知。成立令知。为所成也。是故体云所成也。前后对。有法元不为所成。以喻例成能别。故后陈云所成也。今成假他力。助成义也。重意云。前后对约在所。此置物所成。彼置物不被成之习也。局通对所成。立者前本有。若体若义为我所成。若法此体此义无(ト)知(ル)之物。并虽本有。他共许。已知有之物。今不成。对之云所成也。又局通对。不以后说分别先陈。分别是先后对也。局通对意。义是体上在故。通有法也。是故虽同向上。二对意异也。

○言陈意许对自性差别宗依宗体。

先案云。宗体也。问。与局通何别。答。局通先定两宗所诤体义。是宗体也。先后成其体义。宗依也。言许显所诤留居之处所也”

又今推云。宗依也。意许言下别义也。须举言陈之物。言下意许也。故属宗依。问。必为他用量能别。神我他用意许。非所诤宗哉。尤可言宗体。答。其以眼等之神我他用。(トキ)不相离性宗。为宗体也。只云神我他用之分。更非宗体。其言下神我他用。属言陈他用。为宗依也。宗依表里。分为言许故也。

问。纂释比量所诤。云或诤言显。或诤意许(文)准之言许对。所诤宗体也。不尔岂诤宗依哉。答。彼释局通对也。局通对。所诤体义。留居四宗。

不同(ヨ)释(シ)分(ヲ)也。

○能违宗有意许哉。

若有者。义断云。即四相违因。所违者是(文)若无者。有性非有性能违岂无意许哉。举共许有为言陈。非离实有性故。

今云。本量既以意许。即言陈了。牒之举有性者。则是大有性也。只言略也。直举大有非之。问。本量又可尔。有性与大有性。言广略也。焉异能违。答。本量言许。实二重也。矫立习必带意许故。能违是遮诠。直非彼意许。何及两重哉。若能违有违许者。非有性能别。可有意许哉。若许尔者。意许岂在二处哉。又诸意许唯成其法。不可有法(トシアル)意许。

有法自他相能违自他共之次。可沙汰定之。

建历二年八月九日。复审之次记之。同法正觉院右笔。

贞和五年五月二日交点了。去三月以正本即交合彼御本了。何非末代重宝乎(于时洛阳净菩提寺。)法印范缘(春秋六十。)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夜半对红烛驰丹笔了。法印权大僧都觉(春秋廿五岁。)

正庆元年九月十四日(未刻)以良算自笔本校合讫二十七岁。

观应二年三月三日夜于灯下书写终功毕。拟讲显意。

同十五日寅初于宝积院御所一交了。

明要钞卷第一(终)

明要钞卷第二

法自相敌者(佛弟子传。通二宗义。有二释义。)

第二作法分离事。因喻之法不应分别事。

法差别意许(胜胜胜劣二家大纲与所立法胜劣差别文。)

(注释三过不乐为与能违宗同异。)

积聚性因违法自相事(付卧具上神我用胜义有无。)

神我用胜意许宗义准不顾诤。

○法自相敌者。

子岛存佛弟子义。九句因记。改古德疏说。更加今案。以为秘决。疏二卷传。虽云胜论。其非实义。只任九句疏。一往举之。不如余处分明说欤。今案此意。自宗既有真正量。何阁之取外道疑因哉。设以众多理。虽成胜论传。恐难对此一道理。四种相违。前邪后正。其后正者。皆佛法也。破外道邪宗。显佛法正理。能违定可自宗。又二家虽同立无常理。胜论所立。犹异佛法。岂以之为至极正理哉。疏对二师举二正(文)佛弟子传。至极证也。陈那说二。俱是正因者。指理门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文。故演秘域龙何乃断为正因释。胜论传会通不及。又略纂释。可为明证(此外虽有佛弟子文。不及此等释。仍不出。)

问。声胜二宗。在劫初诤声常无常。足目取之示九句因。陈那岂不取耶。又因明通外宗。可先(トス)外量(ヲ)。外量中。声常无常诤。其相易知。是以九句皆以声诤。为其作法。仍不可奇他事。轨辙自昔有之事也。

答。足目仙人。梵王化身。胜论外道之师也。声论者鸺鹠之末计。从胜宗出。如此次第者。足目出世在前。声胜立论在后。足目岂在前。判后量邪正(定宾疏等可见合之。)仍此道理未定欤。况九句中。第五所闻因。已对佛弟子。岂劫初立敌哉。方知九句真似。虽始劫初。仅示句句相。未指其作法。陈那以后。显实正理。以佛弟子所立为二八正因欤。

问。佛弟子义。虽有诸文。胜论传会之。无殊相违。至明九句立者。疏文者。慥云胜论。尤难会欤。答。会彼文有多意。一者道诠云。二八句立者有二。一者胜论。明九句文。二云佛弟子。明二正文。约一相义胜论师也。若据尽理佛弟子也(已上取心。)今案此传。诸行无常。佛教所说。胜论所作无常道理同之。而彼师立声性故。遂虽犯过。声论愚钝。一时犹不犯过。故一往是正。暂为正因也。然而遂犯违决。非真实正因。佛法永无过。故为之至极轨辙。九句疏文。举一往正因(为言)二者胜论者。佛弟子也(云云)此传意者。佛法九十六道中。最胜论者也。故名胜论。三者所立同故。从初云胜论。(后二传在忠最私记。)此三义中。初传尤好。第三义又有深志。可受口传。第二颇难信。

纂要问二五句诤。

就佛弟子传。有二义。子岛第二句。道诠第五句。二传皆叶纂。且依子岛。纂问(ハ)见(テ)二四两句。声胜二师。既为立敌。若尔第二句犯违决。九句何无违决(为言。)

答。意第四句。据别立敌而说。即对佛弟子也。不同常习。准何知者。第五句所闻因。对佛弟子故(为言。)

问。彼记云。长途所定。胜论与声论。相对为立敌。而理门颂中。所作因(ハ)。不尔者是何义耶。理门九句外。指何处云长途耶。若指相违决定处者。彼一处也。此又一处也。以何云长途。不何云别耶。答。外道因明师。示第二句。多取胜论量。从劫初来。相承有迹。九句疏。即依彼常习。一往以彼为第二句。以之云长途欤。至陈那探其实。以佛弟子量。为第二句。以胜论量。为相违决定作法也。不只云九句颂。云理门颂中。其意在之。演秘云。域龙何乃断为正因者。若不指九句颂者。更指何处哉。以之可推纂意。问。理门仅载足目颂。全不云改立者。以何知更取佛弟子。彼十四过类。即依足目说。可知依往古立论。答。理门以胜论量。为相违决定。仅以现教力。断为正因。岂以一量。为正因疑因二作法哉。是知理门第二句。是佛弟子也。以第五句立敌准成之。纂主问答旁有深旨。但十四过类。多分依足目者。以分别因喻等。不为真过。是依足目义也。何必付胜论量示过类哉。

已上往日愚记。

古云。声论声常量。有二敌者。胜论及佛弟子也。声胜二师。同劫初出。诤声常无常。对论敌者。胜论非佛法。而佛弟子后代出。更朋胜宗。所立既同。故兼为敌者也。九句因疏。指同时敌者。云胜论师。处处随宜。举佛弟子也。凡因明通内外二道。佛法以前。久用胜论。为二八正因。设虽取佛法所立。岂忽舍古来正因哉。所作无常道理。内外既同。不可取此嫌彼矣。问。纂要问答。通二敌者。解无违决欤。答。唯就佛弟子。释无相违决定也。疏争胜论。纂加一类。或纂问答第五句。第二句立者未解释也。往古大堂。多用此义。修南院法印(惠晓)被立此义(云云)以文轨疏为证。如声者对胜论等者。等佛法也。二家互有德失。胜论传取同时敌者德也。一往正因。遂犯违决失也。佛弟子义。无疵正因是德也。拟宜为敌又失也。陈那载足目颂。废立九句之时。二八句窃兼二师。胜论古来正因。任足目施设。佛法真实正因。自更所加也。可得此意欤。

此义不异胜论传。但彼取胜论。为正敌者。佛弟子兼取之。此义并取二师。无其兼正。仍二义稍异也。

今又推云。法自相敌者。大有二释。九句疏取胜论。是为本义。纂要问答等者。取佛弟子。是疏外别释也。问。纂要为别释难用。答。凡制纂要。可知其意趣。一者助疏释。闻其幽旨。二者疏外述别释。显义多途。其中今就疏取胜论。问何故九句无相违决定也答。中理门颂中据别而说者。改疏释据别立敌而说(为言)疏上下多述佛弟子者。不正举敌者。只明能立正因也。临处处文。各可会也○。淄洲释中。无胜论文。略纂明云佛法。扑扬又同。

学者定不受此义欤。但有大所存记之。

○第二作法分离事。

子岛九句义私记云。

○因喻之法不应分别事。

有云。清水纂注云。论存委曲。纂主论外案本意也。但不非论师也(已上)今推此意。广百唯识(ノ)因明。(ハ)异理门正理者。禀承之旨也。准之。广百论委细分别是无常故之因。非域龙天主等轨式。论主存委曲。实分别因也。爰纂主云亦不应分别者。论主委细分别乍许之。论外案理门正理本意。云不分别也。因喻之法。不分别。依总法建立比量者。因明大纲故也。仍此因亦不可分别(为言。)

此义同法算公之所案也。微妙微妙。诚得清水御本意。愚老永归此传了。

○胜胜胜劣二家大纲。

胜劣传。以立者本意。为至极道理。以淄洲处处释。为至极文证。诸差别相违真实轨式。○不如灯释也(无有别法与七相违。)难势所滞者。能违宗在不乐为外之一事也。

胜胜传以相违义为本。依能违宗。成不乐为。为至极理。依此见者。诸文皆证据也。立者前无不乐为。是遂所留难也。自此入别韵。以敌者前义。为不乐为。违背非一。设以同喻即义等。欲成之。根本道理颇弱。所谓二差别。即为所违能违之义。空失故也。

二他用传。以立者本意为先。大得道理。但能违作法之时。用胜字故。还见者。意许自本。可置胜等言。

问。付胜胜胜劣二家。料简众量事。何义犹相顺耶。今云胜胜义者。以之其趣易得。谓顺众量。而恐犹疏也。以淄洲释为定量勘见。胜劣义还顺众量欤。但众量之貌。种种之间。末学辄难成败。若不辨异门之通塞者。拂过甚难欤。

问。疏与所立法胜劣差别之文。顺何义耶。答。胜胜义中若乐为兼二者。似巧得文。然犹失差别相违大纲。以胜劣字。即为胜劣证。虽似浅近。还是本也。论疏断纂。只有此文。自余皆迂回也。任(スト)文(ニ)与(ト)回(レル)证。优劣可知。所拘才与一字。会释非一。见文本意。全无相违。问。以假他用胜。乍非乐为非不乐为云事。虽会未遁于胜胜义无拘之难哉。答。尔也。此事非今量中一难义。立破渊底也。后三相违。古来所诤来。皆此类也。清辩比量。胜军比量。唯识比量等。各皆有别样也。凡以词难尽以此等义。须知道之故质。以余常事。勿奇妙旨(矣。)

注释难胜劣差别付三失。今于胜胜义还付三失。

一差别不成失。

夫差别者。自相之上所带别义也。二明自共。虽有多重。无不体义。而假他用胜。非立家义者。既殊泛尔共相之义。互不贯通。何名差别。若云虽一意许。通言陈故。名共相者。胜论比量。离实大有。亦有性义。通言陈故。可名差别。何称自相。若云胜论宗。无二有性故者。亦数论宗。亦无二他用胜。何名差别。若云兼立敌义合为二差别者。师弟二有。宜为二等。若云此量同喻假他用胜。通意许故。不同有性量者。唯识比量定离色者。无通同喻。何为差别。如此推征。相例不遁。加之二胜之家。以差别义。即谓相违。二义混滥。深虽胜劣。差别名义。如上已述。言相违者。以因喻力。作能违时。违害本宗。初得其名。未作能违量之前。虽名差别。不称相违。而以遂可为能违宗。在意之时。固令违返。恐不正理。一自相上。二个共相。虽义差别。不如水火。何以一宗之所许。称差别不成乎。

二文义不顺失。

胜劣之言。疏有诚文。二胜之说。都无明据。舍有取无。不顺之甚也。疏云。此中义说。若数论外道。对佛弟子。意欲成立我为受者受用眼等(文)立量本意。无如此文。既以神我为乐为宗。其余诸义皆不乐为。何况假我受用。敌证皆许。成(スルコ)而(モ)何(ノ)为(ソ)。金七十论云。聚集为他故。异三毒依故。食者独离故。五因立有我(文)今积聚性因。必为他用宗。则聚集为他故义也。矫立作法。言陈虽共。立者本为。全无异途。故论云。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文)二差别遂分能所违。可知只是真他假他也。疏文云。然眼等根不积聚他实我用胜用亲用于此受五唯量故者。乐为神我用胜也。云由依眼等方立假我故积聚我用眼等劣者。不乐为假我用劣也。云然以假我安处所须方受床座故于卧具假他用胜实我用劣者。明同喻之返为异品。云今者陈那即以彼因与所立法胜劣差别而作相违者。结归法差别相违也。明知。二差别体者。真他假他也。真假如次。乐为不乐为也。乐不乐为如次。用胜用劣也。若加其言。唯云胜劣。若指其体。只真与假也。胜胜之宗。以假劣从真胜。合为乐为。若尔不乐片差别者。其体何物。数论之宗。眼等有法上。无假我用胜义故。若云敌者前义者。何纂要云二共许有假他替处。不只纂要。多有违文。若云虽不所别之义。以同喻卧具之力。言陈之下令有假用胜义。不是正取同喻者。具义之物。必有其体。其体则或所别或同喻等也。若以同喻令有其义者。既是取同喻为片差别之传也。若云其体虽同喻其义通宗下者。犹未脱无别体之难。作遮诠能违之量。无替处物故。设云同喻卧具替处者。其时又同喻阙。若云能违宗能替处。所谓佛弟子所成眼等上假我他用胜义者。敌者宗替处可然。为义之所依。能有其言之物。立者前无之故。根本既唐捐。枝末何成辨。可谓立者前真胜假劣之中。成假非真。替处能成。劳求他法。皆不可得古德一义。以彼同喻为片差别。今不直彼义。而谄(ヘリ)其趣(ヲ)。纵亦虽义非实共许。无体取义灯家所破故。况假我用劣。本在立宗。何属之乐为。劳求余义。谬入异路。通塞悉翻。不可具举。

众量相违失。

所举众量对比。今量未知。谁违谁亦顺乎。二胜家以一宗所许。谓不相违。所付众过。皆从此起。若言陈下均带故。则众量差别皆不相返。若违害于本志故者。此量二等亦成相违。若如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其词相违。此量殊彼者。积聚不积聚。真他假他。亦大相翻。何义违无。若不立敌相违宗者。能成假胜。能破真胜。遂则立敌之相违也。若论初者。作非有缘性体者。或共许有或实德等。仙人许之。言陈同带。相并而存。何云相违。若彼诸比量不乐。亦敌者宗者。自执别义。不足为证。凡此量二等意许。俱为有法眼等上义。立者宗计自本必然。而陈那菩萨。立破之道纵横无碍。共许假他之上。仅置胜一字。不失本宗之假他。又不乖佛法之宗旨。然能得破立者乐为神我用胜。问答往复。盘石遂摧。旨趣最妙。谁不疑惑。若同常例。还失玄旨。五蕴和合。假有作业。总为别依。似用眼等。以其功能。名受用胜。彼胜则堪能义也。未必对别神我用胜。以同喻卧具等假用胜非真胜之力。立者还生相违之智欤。

与所立法胜劣差别文。

今云。胜劣差别者。二等意许也。所立之宗。法自相下。真胜假劣。乐为不乐为差别也。与者为也。是则所破也。作能违者。所违能违。和合所成也。以不乐宗。为能相违。令所违真胜宗。成相违。是皆作法能违之事。所令被也。故论云。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积聚他用(文)疏则释此文之中。所述义也。论自本于乐为不乐为二差别。违乐为成不乐为。总指此所违能违为相违作法之所由也。而学者偏。以能违一边。名相违为疑。常途虽然。依实亘二立相违故。疏上文云。相违义者。谓两宗相返(文)就中今文本意者。非法自相。亦非法上一切差别皆作相违(云云)其所遮余差别者。有漏无漏常无常。作彼缘性非彼缘性等。众多义。于他用可分别。此皆不今所成。又或加唯字。或置亲字等。皆非立量所诤。唯于真他用胜假他用劣门。可论之(为言)约解释本意。以遮余差别为先。然而对与言。令连续文章之义不可无。仍望能所违置令被也。故与字不违(为言。)

私案非一。其中此义无殊难欤。余如明本。

不乐为与能违宗法同异。

寻云。众量作法。不乐为意许。与能违宗。其词无异。作非有缘性。及定离眼识色等也。今量何有不同哉。

今云。不乐为与能违宗。体有同异。其体若同。必改其言。如必为他用量。体若异者。不改其言。作非有缘性等是也。若体同不改言者。立者前二差别。相双自本有之。设虽立不乐宗。乐为宗何已哉。不相违故。又立敌宗义。应无差异。作非有缘性(ハ)。能违(ニ)立取(ル)之时。即实有性也。定离眼识色。心外所执色也。与不乐为其体实异也。不乐为共许者。言分也。假我用劣。劣字本言陈加故。改之无过也。问。何有同异二类。答。有法上义。为不乐为之时。与能违宗同体也。假用差别即其类也。若不尔者。必以前物为片差别。能违宗法。有法上(ノ)义(トシテ)立之。故改不乐体也。

得此旨者。以敌者宗。为不乐为者。决定谬也。○积聚性因违法自相事。

子岛疏记云。眼等必不为神我受用(文)周记云。非我用。平备云。必不我所用。道诠云。不真他用。明诠云。眼等必为神我非用。此等作法词。虽小异其意大同。我者神我也。用者用胜也。具可见记文。

问。能别不成失难遮。答。子岛释云。为破于他。就他宗立故。无不成失也(云云)准纂要云。为破于他。就他宗立。虽有所别所依不成。而不为过。可得释意。法自相者。是自(ノ)法自相也。故记云。此望立者。自法自相相违故。能违就他宗作之(云云)望数论自宗犯过。名自法自相也。准向三四因皆自比违自之释。以本立者为自也。

疏云。若言眼等必为我用。能别不成。阙无同喻。积聚性因。违法自相。卧具喻有所立不成(文)我若非神我者。何付能别不成哉。用若非用胜者。岂有所立不成哉。既望本量宗。有所立不成。准知为能违宗。能同品也。仍不犯所立不成过也。明本所记。聊似有烦。今直得疏旨欤。子岛御传。全无风情此趣也。

寻云。卧具上有神我用义。设立必为神我用。何有所立不成。

此有多义。今成一义云。立量之习。共比因喻。必须极成。卧具上有神我用义者。立者宗计也。既非共许。何为喻哉。假用义立敌同许故。为共同喻也。违他顺己之故。能别虽立我用。同喻须共。故不取卧具上神我用胜义也。共许假用。望神我用宗。非同品故。有所立不成也。

可勘见明灯抄。

○神我用胜意许宗。义准不顾诤。

相传云。不顾论宗传为佳(如本抄。)

先案云。偏傍义准宗也(如明本。)

更云。意许宗者。四宗相摄。颇不定也。若乐为不乐为相对。不顾论宗也。立者正欲成立之宗故。言陈意许相对。傍义准宗也。言陈法自相。为正所诤。意许后三宗。名傍所诤此意也。一切比量。对敌正所诤者。言陈法宗也。以之为不顾论宗。意所诤者。非言所陈故。名傍义准也。重言之者。决定(ノ)不顾论宗(ハ)。能别言陈也。决定(ノ)义准宗(ハ)。无常宗傍成无我宗等也。无我宗非言陈。又非正乐为故也。意许宗乐为故。不顾论宗所摄。非言所陈故。亦义准摄也。问。疏云。既于因过说法差别等者。偏摄义准。不见摄不顾论宗。答。欲释义准名宗之义。举法差别所违宗也。虽意许宗二宗不定。今论摄义准之门也。无我宗义准虽显。名宗之义隐。故今不举之。下文云故于宗中傍有义准即四相违所违差别者。言陈意许相对论傍正也。

度度愚案中。今得实义欤。可秘可秘贞和五年五月八日。以正本书写交合毕。法印。范缘。

元德二年十一月十日子夜雨中驰笔毕。僧正觉(春秋二十五岁。)

正庆元年无射下旬以良算自笔之本校合了。觉(行年二十七岁。)

观应二年三月九日夜于花林院御所书写之毕。拟讲显意。

同十九日夜于宝积院御所一交了。

明要钞卷第二(终)

明要钞卷第三

有法自相

矫立事。不立离实有体能别事。以同异性望有性体勘成异品事。所立法二释事。今量所立法事。所立法异义。

○有性非实量乐为宗在意许事。

问。今量欲成有性离实等有体之义。有法举有性。能别立非实。见其不相离性宗。立离实大有。破即实有性。立者乐为。既显于言陈。何为矫立量哉。答。师主安立六句。六有句即其随一法体也。弟子以彼能有。即于实等体不许有别体。仙人欲成有性之体立今量也。若显成此体者。有法立我有性。可用别有体能别。而有法无简别。举共许有性。能别立非实。不显成有体义。可知有法有意许。所谓离实大有性也。能别有表里。言里矫成离实有体义也。凡敌者以立量言支。对内明门争。其义若不穷者。知立者矫立。勘意许探乐为也。

○不立离实有体能别事。

问。立量之习。言陈欲尽自乐为。同喻力所及之义。必能别立显之。与同喻等(シキ)义(ハ)。非不极成故。同喻若不及者。置而不立。而同异性既具离实有体义。能别如此立者。所立可满足。何用非实言。不立有体宗哉。

答。若立有体能别者。仙人本意可穷哉以否。若立穷者。未显离实大有名体。比量乐为岂得究竟哉。若虽立有体(ト)。争未穷者。不如矫立。问。以有无能别。成有法体。比量之一貌也。如是成立于有法者。是也。仙人立有体能别。成立有性体者。宗义岂不满足哉。

答。比量虽有自他共。以共比为本。仙人为成大有性体。安立共比之时。若非矫立者。必可犯过故。有法带意许。能别置矫言。问。大乘所立无性比量。触别有体量等。有法举体。能别立有体。全无过。答。彼立敌二家同佛弟子也。有法直举共教所说法体。故全无不极成。不同弟子未从仙人之前。不许大有体。重意云。举共教说。敌者许其体故。能别虽争体有无。犹是争义之类也(犹可问答。如别卷记。)

问。唯识比量。敌者中有外道。有法色体岂极成哉。答。彼举眼所行色。是内外共许之法体也。不同师弟诤。况彼量矫立作法也。不可为难(此事可有别义。)

○以同异性望有性体勘成异品事。

问。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言之量。亦可尔哉。答。彼以法成法量也。不同有性量。问。以别有体能别。既成立有法体。岂同声无常量但成法哉。答。以有无能别。成有法体之量。多是自比量也。有法直举不极成法体。全无意许。能别云别有体。不矫立故。争留能别。不同有性量。问。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之量。有但由法故成其法义。无如是成立于有法义欤。答。可有二门。理门论。专明正比量相。而正比量成体。多以有无能别。引敌证智。因喻力之所及。唯法而非有法。然而能别宗成立了。有法体自成。是故非无如是成立于有法之义。就立量门论之。唯成法量也。矫成有法之量异之。初重欲兼体故。其义若不立。即犯后二相违也。

○所立法事。

略纂有二释(明灯抄同。)其中存所立之法释。同疏总宗中法之意故。问。所立之法者。极成能别欤。总宗能别欤。答。有二义。一云。极成能成也。二云。总宗能别也。问。以何为正。答。总宗能别义。叶疏释。总宗中法者。简极成能别故。又相似体类者。不离声之无常也。泛尔无常。彼此一物。何云相似哉(具如明本。)或所立即法之释。非无其谓。凡所立者。局通对所成立也。设法设有法。立者乐所欲立者。皆得所立名。其所立必为法而成之。故云所立法。所立谓宗法谓能别者。是意也。问。若尔何云总宗中法耶。

答。对别宗以总宗云中也。意者。有二门之中。今取此门云中也。不于总宗更有二分。若存此释之时。所立即法也。而成法之量。所立者实属能别。故法义显也。若成有法之量。所立虽是有法。以其有法犹名所立法。以方便为义成之。令见是法。此门得所立法名也。问。若寄能别立法名者。如何乍置有法。犹名所立法哉。答。前于法处争故。立所立法来之物也。仍虽在所别犹名法。若见所别亦名有法也。

已上总成二释了。

今量所立法。

有性者言陈也。离实大有性者意许也。非实者能别表也。离实有体者里也。师主安立今量之时。先举有法言。意许置离实有性体。是名有法意许。能别立非实。欲成离实有体之义。是故。今量所立法有两重。先有性与非实。互相差别。有性之非实名所立法。(一重)以非实言之所成。离实有体之义。望有法。名不相离性。所谓有性之离实有体也。(二重)同异性望二重所立法。皆均等也。故为同品。虽有性体非正所立法。立者窃欲属法。故勘成异品也。问。其属法义如何。若依所立之法释者。所立设虽摄有性。法是所立之一分也。唯可限离实有体之义。望所立法剩二品之时。岂以同异性非有性。剩为异品哉。若又存所立即法释者。其所立者。能别法宗也。望法无宽狭。若所立及法。皆通有法者。声无常量。岂以声为所立为法。以瓶望彼为同喻哉。所立法虽亘四宗。论同异品。皆望其法。理门正理本疏断纂。大所立也。答。依所立之法释。此义不违。争法争有法。比量貌自本分。皆是正因明中。所许来也。其诤有法之量。虽正比量。必有矫立。其矫立者。以所立有法。窃欲属其法。是不相离性之力也。声无常量等。本争无常义不争声体。故不相离性总宗中。争仅留法。立者乐为穷能别言。不及声体。师弟争者。本在有句体。岂同彼量哉。敌者探得其志。以同异性勘为异品也。若不许此义者。矫立有何果利哉。问。争有法争法之量。自本所许也。其中成有法量者。先成法遂令知有法。非能别处直争有法。理门为二重。其意在之。若尔。设虽何量。唯望所立之法判二品也。其法唯属能别。有法及法。虽不相离性。前陈后说。所在全不动。以声无常量。可定其轨则。答。凡所立法。虽属宗依之处。非正宗依。(是一重)又就总宗。法自相量。二分各定。属法有法。(是二重)矫立量争有法。以意许宗望总宗二分。所属不定。或在上或在下。不同言陈宗其处决定。是则矫立非实之故也。其非实言里。构通路令有法下(ノ)意许。(ヲシテ)上下游行。其通路者。离实有体义也。彼体者即大有性也。离实大有性(ノ)体(ハ)有体(ノ)义(カ)之所目也。体义不思议。互不相离。若言陈显立有体者。言无委曲故。诤可留能别。所立尤幽故。大有性体。或属能别得法名。或属所别名有法。重重表里。学者悉之。如是成立于有法者。论至极也。以同异性。勘成异品异之。虽有法犹令见法。以同喻力欲成之门也。但由法故成其法之分也。若不许此义者。此量争仅限离实有体义。不及大有体哉。若展转成者。只是自比量。以有无能别。成一重所立了(テ)。幽(カニ)传(ヘテ)令知有法之分欤。矫立量决定超彼。以有法体成下法处。欲蒙因喻之力故也。或于所立法争法之量。所立之法也。争有法之量。所立即法也。争之所及。有宽狭故也。有性之体及离实有体之义。皆是今量所诤也。云所立云宗云所诤。皆是一物也。有性体若所立总宗所摄者。何不对同异品。问。总宗皆名法者。何又名有法。勘有法自相相违哉。又如此义者。因喻所成只可一重。何云但由法故成其法如是成立于有法耶。答。有性体者。属有体义。非实能别处诤之。故与法名。然而遂论所留者。亦得有法名也。仍于理门二句。所摄不定也。既名有法故。因喻之所成有二重。是故有如是成立于有法之义也。问。不相离性就言陈法有法论之。何由此义。意许离实有性。属有体能别哉。答。尔也。前陈后说。言陈相望。互相差别。名不相离性。但言陈总有性。与能别非实及离实有体义。互相差别。为总宗了。有法下所意许。离实大有性。则得成立。而有法为体举之。能别为义争之。体不离义故。其体得法名。是不相离性之力也。

问。若尔。此所立法。初在有法。次下能别。后返留有法欤。答。论义次第者。设许尔有何过。然而所立意许。始终在有法。以方便矫立。能别处争之。实无同喻之物。欲令等同喻之故。如此有委曲。若有法无意许。能别无表里者。此事凡难立者欤。问。所立即法故。有性名法者。寄能别法名欤。答。尔也。寄能别言欲显。故立法名。

先年得此二推。舍前义取后案。然今度复审之处。前案通途可存之。所立即法之义。犹非疏意欤可思之。

所立法异义。

一云。有法有性下。有有性离实有性意许量。其意许量。总宗能别为所立法。非实能别显乐为宗。方便所立也。今量有二重所立法(已上禀承。)

二云。所立法有二重。如前。然言陈有法外。无意许量有法。只言陈有性。与意许非实有性。互相差别不相离性。名意许量也。

三云。有性言陈。与离实有性意许名总。不离有性离实有性云宗。如相违言(常无常相对云相。无常违常名违。)有法偏极成所别也。法有二重。别见之极成能别也。不离有法之方。是法也。

四云。有法有性下。有离实有性意许。无别意许量。今此意许。虽得法名。不名能别。法谓能别者。就法自相等论之。

五云。意许离实有性。名所立法。亦名能别。体义三名通三重对。言许相对得所别能别名故也。

六云。见加言立。名能别也。余如前义。

七云。虽无意许量。拟宜名能别也。非言许相对名能别。亦非见加言应立名能别。直以意许离实有性义。准余比量能别。立其名也。

八云。无二重所立法。有法有性下。意许离实大有性。以非实言。欲传成之。能别法之所成故。得法名也。

此义意者。能别处全无表里。只以非实言。成有法有性下离实有体有性也。譬如以指端指空月也。

九云。有法有性下。有离实大有性意许。非实言里。有离实有体义。如作有缘性言里带非实义。表里俱属言陈。立者意趣。能别处欲成有法意许大有。与喻异故。敌者勘成过。其大有非正所立法。寄法欲成。故得法名。

此义。能别分表里故与前别。能别里不名意许故。与能别意许传异也。以离轮光与日轮。可为喻也。

十云。有性离实有体者。一物也。其中有性在有法。离实有体者在能别。

此义。以衣袖中(ヨリ)出(スヲ)下衣(ノ)端(ヲ)。可为譬(テ)端(ノ)出(ツルハ)如言陈。奥(ノ)隐(レタルハ)如意许。

十一云。所别有意许。能别言有里。所别意许者。离实大有性也。能别里者。有性离实等有体义也。同虽有性。有法(ニハ)为(ノ)体(ト)举之。能别(ニハ)为(ノ)义(ト)成之。不相离性故。互相属也。成有法量异声无常量等。若不尔者。如何能别处。成有性体哉。若不成有性者。岂勘为异品哉。是则以有性为法也。若成毕留有法也。

此义意者。所别体有性也。此有性上。加义云离实有体之有性也。是名意许。能别义离实有体也。此义上。加有法体。云有性之离实有体也。

十二云。离实有体者。能别里也。其体者则有法也。

寻云。大有同异共有体。是均等分也。能别浦何指有性体哉答。

十三云。有性者。离实等之有也。其有者。则体也。重意云。实等不无。为大有体故。此宗云有体物。则大有性也。

寻云。同异性又自有体也。岂以云有体。是大有耶。答。实等有体。暂通大有同异。则有一实等。有之类也。寻其至极。成大有也。同异性自体不无。非今所论实等有体义故也。今云有者。亦义亦体也。以离实有。若为义者法也。若为体者有法也。以同异性。望义同喻也。望体异喻也。疏云。既以离实有性。而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者。明均等边。有性者。有义也。非有体也。断云。是离实等有义为法者。此意也。

十四云。意许在有法。诤在能别。一切比量。所诤必在能别。以之为所立法。意许所在。随量不定。有性非实量。意许在有法。能别非实言下诤之。

此义。子岛御本意欤。后二相违意许宗。俱在有法有性处。所立法必在能别。以之为所诤。诤在有法者。非上纲御志欤。算公法花会。令立此义了。

已上十四义者。皆是有法意许传也。其中前十三者。随意许所在定所诤义。后一义者。意许与所诤其义异也。前十三中。前七二重所立法也。后六只一重所立也。

十五云。有法下全无意许。非实能别下。带离实大有意许。后衔著有法有性。

十六云。初陈有法时。有性言下。有离实大有性意许。立非实言。成离实义。其有性下意许。下(リテ)暂在能别下。名之能别意许。遂归有法有性体。故云衔著有法也。

十七云。离实有体有性。三重之中。离实有体(ハ)。言陈(ノ)分也。非实言之所显义故。有性者意许也。望此为异品。能别下意许故。从言得法名。

十八云。离实有体有性。皆意许也。其意许亦有表里二重。有体者表也。有性者里也。望表为均等。望里为异品。得法名。如前义。

寻云。共许体义。举可为言陈。离实有体义。非敌者不许。何为意许分耶。答。师主矫立甚深。言许及多重。意中(ニモ)离实有体(ノ)义(ヲ令テ)见(ヒ)为(スト)所立(ト)。望此判同品。大有体(ヲハ)里(ニ)隐(シ)置(テ)之。成义其体自成立(シテント)。安立(スルナリ)也(望意许判同品义。可勘先德释。)

十九云。不相离性故。大有性体。虽降属离实有体能别义。同喻所及。有体言陈分也。今一重至大有性者。则意许也。

二十云。能别意许。只离实有体二重也。有性体非意许分。能别处成离实有体之义。资益成得有性体也。如山处有火量所有火体也。必为他用量。能用真他等。亦尔。

二十一云。离实有体有性三重中。前二重。正能别下意许也。其有体(ト)被(ルル)云(ハ)有性(ハ)。即有法有性也。离实有体(ノ)义(ニ)被(レテハ)引。降属能别。是名能别意许。离实有体二重。属有性体。亦归有法体。衔著有法者。此义门也。

二十二云。有性定在有法。能别下唯意许离实有体义。其有体者。即有有性体之义也。故有性体。为义在能别也。为有体义在能别。为有性体在有法故。二十三云。有体者。有大有体云义也。故能别意许大有体者。即有体重也。

二十四云。意许有二种。有法有性下。意呼离实大有性(是一)。至能别即成前离实有体大有性(是一)。能成名意许。在能别。所成名意许。在有法。如次可名能意许所意许也。其中以能意许。名意许也。

已上十义。皆能别意许传也。

二十五云。意许有二。一者。言下所带差别义名意许。如云言中所申之别义故。此偏在有法。离实有性意许。带有性言陈故也。若依成立义者。唯在能别所非成对。此义门也。意许有二类。处处各谈一门。此义意者。意许义本有二类。随宜或被云在有法。或被云在能别也。左右可论其所在也。

二十六云。今量意许宗者。离实有体有性也。离实有体。非实言下意许也。有性体(モ)随(テ)义(ニ)亦属能别。大有性是有法下意许也。离实有体义(モ)属(スレハ)体(ニ)在有法。体随义在能别。义从体在有法。一时中随应在二处也。

二十七云。离实有体有性(ノ)一个意许。有性(ノ)体(ノ)边(ハ)在有法处。离实有体义边。在非实能别下。

已上三义意许通二处(为言。)

二十八云。不相离性总宗下。显得一意许。所谓离实大有性也。不可云决定在有法。亦不可云决定在能别。又非体在有法义在能别。亦非体义相随随应在二处。只不相离性总宗下。有离实有体之大有性(ナレトセル).之一意许也.

此义。总属总宗义也.

二十九云。疏断意异也。疏意在有法。断意在能别。松室记见此旨欤.

此传。退可案立。尤微妙.

三十云。离实有体有性三重中。有性体定在有法。离实有体义。所在不定。若从其体在有法处。若属能成亦在能别。若在能别故。意许通二处。若在所别者。意许唯在有法义不定也。随此二门。立法名不定。若在有法意许别义。轨生物解故直名法。若属能别。非实宗法所成义故。得法名也。疏依前义。断依后门。松室御传。不违此义。

今云。此义有深意。疏云。彼说离实有体有性为宗有法等。以有有法意许离实有性。为所立法。就之。以与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文。为相违。答中会之。既以离实有性而为同法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过无违论理(文)问答由来。以有法意许。为所立法。以两论说。为相违会之。断意者异之。言非实等者是离实等有义为法望此即为所立者。以非实能别之所成离实有体义。为所立法。次文引二论为证了。不望有法名同异品(文)既以二论为证。可知异疏释也。疏举二论为违故。此义意者。加言有委曲。若依疏意。有法有性言陈上。加离实言。具言之者。可云离实有体有性。若依断意者。能别非实言上。加有性言。具可云非实有体有性。疏断似异。实是一个比量后说能别也。显立者本意具立显之时。如此可立也。以其具词。相望不加言量法有法言陈见之。有法阙离实义。故加言立离实有性。能别不具有性体。故加言立非实有体有性也。合二见之。只一尽理之词也。是名加言量也。

问。疏断俱不云加言。何为二加言哉。答。疏下文云。实唯成法(乃至)难彼意许离实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乃至)。理门望诤有法之上意许别义等(文)纂述此意云。理门望为量成立必须加言如立大有云有离实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文)准之疏意。以有法上别义名所立法。即为加言。断云言非实等者(乃至)不望有法等了。问。若尔何名有法自相相违因耶。答之。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即名为法(文)准此问答。上云言非实等者。释能别加言义也。

已上算公之所集也。所立法三十个异说。古来未闻。仍令记录之。此内多有愚案。彼此同异。追可纠分之。

贞和五年五月十五日。以正本书写校点了。

因明末学范缘。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戌初)于灯下染笔毕。

抑受生末代披此妙文。若非宿善何能如此。定知他生必闻此法。闲忆先贤之恩。如何得报谢。唯将随喜之泪。一洒故人之文耳。

瑶华遗叶觉(春秋二十五岁。)

正庆元九十三(未)以良算自笔本校之(春秋二十七岁。)

予昔学三十个异说以为秘决。而晚学之后。广勘古说。更得数个异义。今抄犹阙之。又传闻。故额安寺僧正探题难云。有法自相所立法有三十个异说(云云)今案恐非也。三十说虽微妙之案立。偏于末学之今案。未闻先贤之所传。大堂之砌。题者之职事不聊尔。不可称扬者乎(又故)。觉圆僧正云。第二十九之义。明本所载也。第三十义不当也(云云)又或人云。第十四义。所立在四宗。法限能别(矣)。甚可笑可笑。

于时贞和四年凉秋九月。以披见之次。记之矣。觉。

观应二年三月十五日(已刻)于宝积院御所。书写之毕。

拟讲显意(四十六岁。)

同日一交了。

明要钞第三(终)

明要钞(异本)(有法自相)

问。有性非实量。以何知矫立哉。举有性立非实。非实既遣即实。致即实。立非实之时。宗义既极。可云争法自相之量也。

答。师主立六句。大有句即六句之一。体□□□□□□虽许能有之义。以其有即于实等体。知。师弟争大有体有无。若显成此体者。须有法云我有性。能别云应有别体。而有法无简别。令见共许有性。知。有法下。置离实大有性意许。能别云非实令□□□□□甚隐立者本意。不显于言。知。此能别□□□立。其矫立者。所谓非实言有表里。里存离实有体也。所别有意许(对言陈名意许。)能别有矫立(有表里名矫立。不名正意许。言陈意许相望名意许故。)凡敌者以立量之支。对前内明门争分齐。见□□□□□□不满足。知量(ノ)矫立。非矫立。于于矫立。后三相□□□□有□许。

已上又一方问答了。

问。仙人何不立离实有体能别哉。立量之习。实中欲尽义。其中同喻不及之分。置不立。若同喻力可及之分。必能别可立显(若等于同喻之义。能别言虽立之。不可有不极成故。)而离实有体义。同异性既具之。能别如是立者。可胜于非实言。以喻见因。因能具三相。因喻力足能成别有体宗。何置胜立劣。舍显就隐哉。

答。如今难者。仙人本意。以此量若可满足哉否。难云足□显离实大有性名体故。若虽立有体能别。争未穷者。不如立矫立量(矫立得失如下。)

问。以有无能别。成有法体之中。既有正比量。是如是成立于有法之类者。仙人立有体能别。宗义何不满足哉。

答。正比量虽有自他共。以共比为本。共比量中成体。正比量难有。仙人既存此理三支令见共比故。若非矫立者。其量必可犯过。故有法带意许。能别置矫言。

问。无性比量。能别有体量。是大乘所立之正比量也。有法举体。能别立别有体何如。

答。彼皆立敌二家俱佛弟子也。同依学芳教。有法直举共教。所说法体。何有矫立哉。不同师弟两宗未知不许大有体。重意云。举共教说。既成许体故。能别虽争别体。又是争义之类也(有有相量。别可问答也。)问。唯识比量。敌者中摄外道。有法色体可不极成。答。彼举眼所行色。是内外共许之体也。如本质色。实有共许体。不同师弟诤。况彼量矫立作法故。不可为难(清辨比量。一且难决上明之。)

已上一方问答了。

问。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言之量。若云如是成立于有法欤。将留但由法故成其法欤。若云但成立法者。□有体能别。既成立有法体。岂声无常等□□□成法哉。若不成有法者。其量同喻(ヲハ)。对有法哉否。若不对有法者。有性之量(ニ)。以别有体义。成有法有性。其义又可同。何有性量望有法。勘成异品。有无能别之量。不为过哉。

答。有法举体。能别立有无之量。多是自比量也。所别直举不极成法体。无意许。能别云别有体等。全无矫立。争留能别故。以同喻不能勘成异品。有性量异彼。全非例(不例之义如下。)但别有体量。名如是成立于有法哉否事。可有二门。其中以名(ルヲ)为本。理门论本明正比量相。故正比量成体。多以有无能别。引敌证智故。而因喻力所及。唯成法。重心云。先以法成法。其义立了。遂住有法体故。如是成立于有法者。自成别假力欤。而矫成有法之量。初重犹欲兼体。其义不立故。犯后二相违也(具义如下。)

已上一方问答了。

问。所立名通有法欤。若不通者。何云所立之法。知。所立广通法有法。法狭限能别也。总宗名又以同之。其故者。若限法立宗名者。是别宗非总义故。若又所立名通有法者。争法自相之量。总宗有法。岂得所立名哉。

答。所立之名。广通法有法。其义如一片难。但声无常量等。本争能别故。正争不及有法。然而犹声又得所立名。若偏嫌之者。违诸释文故。(已上一方问答了。)

○今量所立法事。

有性者。言陈也。离实大有性者。意许也。非实者。能别之表也。离实有体者。里也。如此有言陈意许表里。名矫立比量。若非矫立者。须自比量(ニ)立(テテ)言我所说大有性应有别体。而自他共中。以共比。为本。争法有法之中。法宗穷所立为本意故。师主立共比量。能别非实言处。欲成离实大有性故。先举有法(ノ)言之时。意许置离实大有性体。能别不言应有别体。用幽(ナル)非实言。其言里言有性离实有体。其有体者有法所举之有性也(此门望总有性。未及离实大有性。)以何知者。此量(ノ)不相离性总宗者。有法与非实。互相差别。有性之非实。名所立法(一重)而非实之里。离实有体故。犹是言陈也。以此望有法。名不相离性。所谓有性之离实有体也(二重)爰有性既总宗所摄也。又得所立名。既云宗云所立。立者本意。窃以彼总宗。皆有所争。而同异性望离实有体一分。虽均等望有性异品也。(总合为所立。不及二分。)故勘为有法自相相违。若以有性不摄所立者。宗义何得满足。又何望彼论同异品。本疏问答。义断等释。若不许此义者。恐皆不会两论相违。以何为所诠哉。

问。有法言陈意许义并能别表里义。皆虽有疑□许也。寄不相离性。望有法有性。断同异品之义。甚不可然。今所成所立法者。若所立之法欤。将所立即法欤。于其二义。设虽存何释。此义皆不立。若存所立之法释者。所立设虽摄有性。法是所立之一分也。唯可限离实有体之义。望所立之法。判二品之时。岂以同异性非有性。判为异品哉。若存所立即法义者。其所立者。能别所显。还同前义法分齐。望此可论二品。二义宽狭遂同故。今所成皆非释本(ノ)意。若夫所立宽通法有法故。对二品者。声无常量。岂以声为所立。以瓶望彼。为同喻哉。所立法虽亘四宗。论同异品。皆望其法。理门。正理。本疏。断纂。全无异义。若尔今义势大似失因明大纲。答。寻(ノ)趣大旨可尔。但争法争有法。皆正因明道理也。其量之貌。种种差别也。若偏以法自相定一切者。所立法何亘四宗。后三相违。依何出来。依之可知。于所立法争法之量。所立之法也。争有法之量。所立即法也。是即争之所及有宽狭之故也。是以有性(ノ)。离实有体之义无所残皆可今量(ノ)所争。云所立。云宗云所争者。皆是一物也。若所立总宗所摄者。何不对同异品。

问。今总宗皆名法者。何又名有法。勘有法自相相违哉。爰知。正争离实有体义。遂显有性体。理门云但由法故成其法者。初重也。因喻正所及也。如是成立于有法者。第二重也。以所立能别。遂探其义。是有性之有体也(为言)若如今义者。只有初重。不及云资益有法欤。

答。所立有性者。若望立者所乐者。可名法。不相离性故。以有性属有体。皆非实能别处(ニ)争之故。若守量之处。论遂所留者。可名有法。是故今所立法。于理门论二句。所摄不定也。问。不相离性之时。唯云有性不释离实有性者。是言陈非意许欤。答。不相离性之义。本前陈后说言陈相望。互相差别故。有性总有性也。若为总宗所成了时。顾其有法者。即先所意许离实大有性。能被成立。而有法之时为体举之。能别之下。为义争之。义者。不相离也。不相离之时。体先被呼。有体之义在下。意是一物也。问。若尔者。此所立法。初有有法。次下能别。后返留有法欤。答。若论义次第者。设许尔有何过。然而只所立意许。始终在有法。以方便矫能别处争之。实无同喻之物。欲令等同喻之故。如此有委曲。若有法无意许。能别无表里者。通局自在之义。总不可得也。

问。所立即法故。有性名法者。寄能别法名哉否。答。然也。寄非实(ノ)言欲显。故立法名。

又案。一义云。大旨皆如前。但后二相违犹所立法也。互相差别之义。必然故也。是以有性者。在前离实有体者。在后。依此二量言之者。以离实有体名法。如此定所立法义了。其有体之体。即显有性。是立者矫立也。前为总宗之一分。未得法名之物。实寄有体处为法。欲蒙同喻之力故摄法名。子岛释中。别云有体者。若此意欤。

问。此义犹不遁难。立法名之时。既无残物对何云有法哉。答。总相(ヲ)定置之时。既所立之法义也。不改其门。而有性尚引寄有体处者。是责(メテ)欲摄法中之志也。法门如此。委曲非无。彼清辨举有为立空之时。又空非有为。然而实是一物也。岂能别云空之时。成非有为。成(トヤハ)无有法可难。重意。初且为(メ)所别被言有为。后其体即空。有为名体失。如此有性与有体。且有前后为二分。其一分言(トモ)法。实其有性即有体(ト)言(ア)体(ナレハ)法(ニノ)上(ニハ)无残物。有何失哉。此量矫立并勘过之样颇得其旨。于所立法。即法有法二义。随人心可用之。此事小事也。努力勿之。

问。付有性非实量。所立法者。若离实有体义欤。为当及有性体哉。答。所立者。不相离性也。有性与离实有体。不相离。总名所立宗。其中言法者有表里。立者本意(ヲ)欲兼有性。三支显(ルル)相(ハ)。非实也。非实里虽离实有体。未及有性。然者付常途言之者。有性不得所立法之名。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者是也。付实义言之者。非只有体。窃兼有性。为所立之法故。即此过者是也。若不兼后义者。总难有后二相违。问。所立者通法有法云事。本有二义。设虽用所立之法(ノ)义。其有法立所立名事。非立量正所立。只对宗依论不相离性之门也。若以总宗所立之名。为此义证者。声无常量(ノ)总宗声。是所争分哉。彼既不然。知。有法虽摄总宗。全非争故。又不对同品。本不对故。无勘成异品之义。是以以与所立法均等义品。对法论均等。今义若许所立之法者。何以所立二法为故。望有法勘异品哉。答。名总宗之时立宗名。称所立之日。许所争。如难势者似无用。必可有深由。但今所述。又望法判二品。非直望有法。其故者。争能别。争有法事。比量形自本分。正因明道理之中。皆所许来也。其诤有法之量。虽正比量。非无矫立。其矫立者。以所立有法。窃欲属于法。是不相离性之力也。但声无常量等者。本争无常义。声体非争故。不相离性总宗中。仅争法。宗义穷故。不及声体。判二品事。本限无常。所立易成。故所别能别无意许。无矫立。何及异义。师弟举本有有句体。有性非实量。言势隐密。矫立必然故。立者意趣。寄能别法。欲成所别体。不相离性中。争留体。其体岂非所立哉。但法义虽隐。犹欲为法。敌者探其志。勘成异品也。若不许此义者。矫立有何果利哉”

问。争有法争法之量。自元所许也。其中先成法。遂令知有法。非能别处直举有法。理门论为二重说之。其旨明也。然者唯望所立之法。判二品。其法唯属能别。有法定属所别。虽不相离性。所在全不动。以声无常量。可定轨则。设量势异故。矫立量之习。成有法者。自本须不言成所立之法。何寄义于二边。返失二门哉。不相离性之义。全非证。以声量可知也。答。所立法。虽属宗依之处。非正宗依(是一重)其中法自相量。总宗二分。各定属法有法(是一重)矫立量争有法。其总宗自在。一门属下。一门属上(初在上。次在下后返在上。此初中后者。非时前后。义次第也。)其所属不定故者。在言下。非正言陈之故也。能别须立离实有体。矫立非实者。则其里构通路。为令游行有法意许也。是以离实有体。其体即大有性也。离实大有性体。有体之义(カ)。所目也。不思议不相离。若言陈显立别有体者。其言无委曲。其处总宗。唯可留能别。既所言分明故。离实大有性。无由于属之。今量有重重表里。全非相例。但理门云如是成立于有法者。论其至极举之之时。所意许大有性。遂名所立也。以同异性勘成异品之门。少异前重也。虽所立有法。犹令见法(ト)。以同喻力欲成之门也。但由法故成其法之分也。若非后重者。此量争(ハ)。仅限离实有体义了。以何力成有法哉。只是自比量。以有无能别。成一重了幽传(ヘテ)。令知有法之分欤。矫立量超(タリ)彼。以因喻力。法处直欲成有法之故也(已上被留了。)

所立即法释意。

所立者。局通对所成立也。设法。设有法。立者乐所欲立者。皆得所立名。其所立必为法而成之。故云所立法。所立谓宗。法谓能别者。是意也。问。若尔何云总宗中法乎。答。对别宗以总宗言中也。意者。有二门之中。今取此门云中也。不于总宗更有二分。若存此释之时。所立即法也。而成法之量所立者。实属能别故。此义显也。若成有法之量所立。虽是有法。以其有法。犹名所立法。以方便为义。成之令见是法。此门得所立法名也。问。若寄能别立法名者。如何乍置有法。犹名所立法哉。答。前于法处争故。立所立法来之者也。虽有所别。犹名法。若见所别。亦名有法也。

明要钞(异本终)

明要钞卷第四

有法差别作法

本作法义以非实言寻作有缘性意许事。作有缘性意许带有性言哉。

子岛疏记断道同异。明灯抄料简。义断料简。子岛传作有缘性量有法有意许哉。作有缘性事。违三量因简别事。违四量(有法自相有无意许哉。)后二相违并违三违四量意趣不同事。

○有法差别作法。

一云。有性非实量。有法有性下。有有性作有缘性云意许量。其意许量。作有缘性能别之下。带作大有作非大有二差别。望乐为作大有缘性意许宗。同喻同异性。勘成异品。付有法差别相违过也。

二云。无意许量。只有性下。有作有缘性意许。其意许下。重安作大有作非大有意许也。

三云。有法有性下。直带作有作非意许(右人多用此义。)

四云。两重一重义不定也。立者有法有性下。安作有缘性意许。谓直举作大有缘。而作有缘性义。自通作非差别故。其义延及两重也。论意许体只一重也。言贯通故成两重也。

已上本作法。

五云。以有性作有缘性别量。为今作法。能别下意许作大有缘性。遂衔著有法。故成有法自相相违也。

六云。别作法家。犹意许在有法。

七云。意许在两处。其中在有法为本。

八云。在能别为本。

已上别作法。

九云。并用二作法(古人立此义。以仁觉等传为规模。可勘见。)

十云。论用本作法。疏断取别作法(断道传)今云。本作法两重意许义。禀承之传也。但一重两重不定义为好。别作法多义中。意许在二处。有法为本。当子岛御本志欤。以断道传可得文理耳。算公法花会竖义。令立此义了。诸义大旨如明本记。

本作法义。

寻云。以非实言。难见作有缘性意许。

今云。此有多义。一云以能别言。寻见乐为意许者。别作法家所立之道理也。本作法义异之。只以立者宗计。推知法有法言下意许也。若必以能别言。探得有法下意许者。外人对佛法立量云。我我常无初后故如太虚空(云云)有法我言下。勘随身造业受苦乐我。不随身造业受苦乐我差别。岂以常能别言。知彼差别哉。又我所执我应非是一之量。勘假我实我差别。亦尔也。准之。有性非实量。直有法有性下。勘作有作非意许。有何所违。

二云。以非实言寻知也。非实言带作有缘性义故。成有法下作大有缘性意许也。故子岛依本作法义。释胜论此因既成有性遮非实等而作有缘性文云。先有法自相之时。有性之非实等(ト云)之时。即显作有缘性义。故云既成有性等也(云云)本院私记。并同学记等。非实言含作有缘性义者。同此意也。

三云。以有性非实一重不相离性宗。知有性下作大有缘性意许也(此义明本广记之。)

今云。不以非实言定探穷有法意许。又非无助成彼之义。胜论本意立有性非实量。成离实有性体及作有缘性别义。能别言能顺彼意许宗。其词包含无所遮故。若不详成故难显作大有缘性意许者。非实仅显离实义。就自相量未及大有体何偏责差别之门哉。可知。能别言以顺乐为为其功。过之求成立义。恐别作法家之加增也。以唯识比量为此义证。不离眼识能别言。焉及色体哉。只有法无有此意许故。能别顺成之(为言)问。有性处必可有作有缘性意许云事。以何知耶。答。不(ンハ)尔乐为不究竟故。问。设此量下。虽不究竟。有何失。答。师主不别立作有缘性量。此量下乐为不究竟者。立者不穷宗义而止。问。别立作有缘性量。可究其义。以何知不立。答。论家中无此证。疏云。仙人既陈三比量。已(乃至)胜论宗义由此悉行。非实等三量外。不见立作有缘性量。问。疏断许作有缘性作法。可勘处处。答。其为显立者意许。以义推示其作法也。以之返知。师主决定意许作有缘性。其意许岂非实量不带之哉。又以加言量。返知不加言量意许也。

重成云。胜论唯立非实等三比量。不别立作有缘性量。而彼宗义欲成作有缘性别义故。可意许作大有缘性义又必然也。以此二事。寄合责之。有性非实量。有法有性处。有作有缘性意许。以非实能别助成之也。其助成义者。顺而不违之分也。必以能别言。探得意许者。别作法家加增义也。若乐为不过法宗所成分者。自相量非实宗之所成。仅离实等义。不及大有体。是偏以离实义。为所诤哉。彼既立者所立欲有之分。令有此量中。及大有体。此又可然。非实法宗。显意许不足者。自相差别只同事也。

○作有缘性意许带有性言哉。

相传云。作有缘性意许(ハ)。有性(ノ)有义也(云云。)

有云。作有缘性有性性言下勘置之。性者法体也。有实体法必有能缘故。其性处有有能缘义。有缘性者是性也。问。胜宗意。大有同异外。全无得性名之法。何性下以实等为片差别耶。答。设虽实等。既有其体。性言下岂不带之耶。例如佛法事理为相性时。性偏圆成也。然而指依他体性。亦名为性。事亦性故也。问。声无常量。勘作声有缘性。非作声有缘性意许。带何言哉。

答。有云。有性下义也。问。有性者指有性体。作有缘性者。有能缘之性(为言)其义遥异也。何关带哉。

答。有法差别之时。有性言有能缘性云事(曾登见天)。其有缘性下。勘二等也。问。此义违疏。疏云。彼鸺鹠仙以五顶不信离实德业别有有故(文)如此文者。有法差别之时(モ)。有法(ノ)有性(ハ)离实有性也。

答。有云。作有缘性作字。有何由哉。有人云。论云作有缘性故。不失其词云尔也。此义尔也。论置作言。亦有何意哉。先疑未除。今推云。有缘性意许。不带有性言陈故。置此词也。意云。有法有性。是有性体也。其体上有有能缘义。仍指有性体。此体作有能缘之物(为言)不直带言故。置作言也。余意许无作言。作声有缘性等。仿于今作有作非意许。一往所勘也。依之。可云有性下作有缘性别义。不带言陈。是名总意许。作大作非大。二差别乍在有性下。带作有缘性言也。总意许望作大作非差别为言也。违三违四可准之。

问。疏云。有性言陈有法自相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是自相上意许差别(文)作有作非差别。带有性言陈(为言。)

答。不尔。言陈下有二差别(为言)不云正带言陈也。非实言下。无此二等。对之有性言陈下有之(为言。)

两重意许相承虽旧。作字润色未曾有也。意许及二重。尤有其由欤。此义可信。

○子岛疏记断道同异。

一云。道记意同用别作法。疏记并举本别二传。取别作法为自实义道又分明。但至异文者。论指前有法自相作法。云即于前宗。略不举作有缘性量。而敌者进检于立者之意许。作有缘性为能别言。付今过也。疏断显其本意。可有作有缘性量云也。重意。论略就非实量。远示作法。实可有作有缘性量(为言。)

二云。两处同云论(ハ)。本作法疏断(ハ)。别作法也。道终文明故。既云若依此者唯前有性非实之量也(登)。用前量为今作法。问。本作法传。付违论失。论作有缘性者。言陈宗也(云云)如何可会。答。论有二趣。用前量为今作法。是正意也。作有缘性即意许作大有缘性也。而以共许词。说作有缘性者。远显别作法能别言陈也。疏主得此意。云此言有者有无之有也。论无此密意者。疏断何忽用别作法。上纲对本作法家都不许作有缘性量。必可有改能别之量。论云作有缘性者。即言陈宗云也。非不存前量为今作法之义也。疏记标别作法义。云必有别量者。必可有改能别别作法。不可唯取本作法(为言)问。记下文云。论云如即此因(乃至)。作有缘性者。是非作大有缘性。是共许作有缘性也。疏云此言有者有无之有者。释此论文也(已上)作有缘性之言。正说作大有缘性意许。远令知言陈作有缘性者。何嫌作大有缘性哉。明知。子岛御意。偏云言陈作有缘性也。答。不越前违论失。许有别作法之日。论作有缘性共许言陈。非作大有缘性云也。若用前量时。意许作大有缘性也。非作大有缘性者。为异璧公云论作有缘性即作大有缘性之义。言陈作有缘性。非作大有缘性言也。记嫌璧公之旨明见。可勘知文次。

三云。疏记广成前别作法义。道初文亦同。奥文云。然论据立者等者。论据本作法。疏断示别作法(为言)此改二卷传。始立此义也。问。然论据立者。以下述别义云事难信。成别法义了。总结论及疏断意也。何为别意。答。上成唯别作法义毕。可秘而已(文)此结别作法传也。然论以下。改一向别作法义。论据本作法(为言)大旨同前得论意。与前别故。安然字也。此解优也者。又结此义。既二重有结文。可知别别释也。以此结文。可为至极实义。

三义中以后为好。上纲初密立别作法义以多文理成之。后能案得论疏断本意。论本作法。疏断别作法云也。

寻云。断道安和元年注之(云云)其后经八个年。至天延三年制二卷记(各奥曰记分明。)断道改二卷传者。时代大相违。答。道先书也。枇文显然故。然论据立者以下二行文。后被书加欤。书籍再治之间。度度副入别义者。常习也。即彼道有例。二卷记以共许有性。为作非有缘性体。而道改之取实等。准之。疏记之后再治道。多被加入别义欤。

此义具如明本。于两处同异者。残而不记。今三义岂不为秘决哉。此词过分。可恐可伤。

私记下文云。

依疏见论文。聊简不同。所谓疏上段。依别作法解之。此时论作有缘性。是共许作有缘性也。作非有缘性略大字。又与此相违之所相违。论阙无之。记云。论中阙无作大有缘性之言者。是此意也。疏下段依本作法解。作有缘性者。作大有缘性也。又是当下句所指之所相违体。故付论文。上作有缘性文。及下作非有缘性文。上下阙大字(为言。)

依此推者。疏私记同道。论为本作法。又无殊相违。欤。

明灯抄云○何妨大有虽非实等。与其实等法门。是别亦容无体。不能定立大有是有故。前立量虑恐未了。胜论意云。今应成立令义尽理究竟显了。故寄前门言显比量以未了故。是不乐宗。于中前立意内所许差别法门。大有是有。非是同异。以为所乐。则是寄于言显比量。一类宗中。矫立意许第三类宗。于一量中。双成如是两类宗故。故犯相违(文。)

寻云。今云未了。云究竟者。若不立作有缘性量者。胜论宗义总不究竟云欤。若又成作大有缘性意许。非实言未了也云欤。若又付有性非实一量。勘有法自相未了也。勘有法差别。知彼宗究竟也云欤。

私云。仙人对弟子。欲成自宗。若唯立非实量者。显自宗义可未究竟(为言)问。以非实量。成有性离实大有性。大有名体能显。胜论宗义悉穷。何云不究竟哉。加之。作有缘性量。自义传仅显体。虽及前量。何剩如此云哉。答。前意许未显其体。后意许大有指名体。有缘性显有体。前意许上更兼有体之义。故灯抄云。亦容无体不能定立大有是有(等文。)又案。今云未了者。不云胜论宗义不究竟付成作大有缘性意许。非实言未了也。以作有缘性言。能显彼意许(为言。)

又案。付有法差别作法。言陈意许相对。非实言未了也。以作大有缘性意许为究竟(为言)此付本作法所料简也。

已上三义。对子岛御意。同异可思之。但子岛记立理之中。胜论俱义未究竟云事不见欤。以彼推之。第二义无过欤。

断云。

今云。见此问答。以加言量。名有法差别。有二义之中。初义者。以后量望前量立有法名。后义者。直此量处。亦有可名有法之义(为言。)

问。初义者。释不加言量也。不后量望前犹名有法。若不尔断中岂不明前作法耶。答。断既付作有缘性量起问。其答文尤付所问。可答加言量有法义。又望字其意分明也。但断虽不释前量事。明后量源之中。前量为有法差别之旨显欤。

○子岛御传。作有缘性量有法。有意许哉否。

今云。后量有法可有二等意许。立者为成有性作大有缘性。所别举有性之时。岂不思此有性作大有缘性也(ト)。何况前量有法带二等义。上纲自许之。至后量何可废之哉。若有法无意许者。何为有法差别作法。然成法意成有法者。成何物耶。故知。前量有法必可有意许也。问。一个量中。二处置同意许。甚不应道理。违三违四量不例。彼者有法意许。与能别意许。其相异故。此者同作大有缘性作非大有缘性差别也。若在有法者。何再安法宗。若能别言陈。带作有作非之义显者。可谓限能别。可非有法意许。答。有性与有缘性。一法体与义也。所别时任本意虽带之。能别详云作有缘性。不可不带。如此二处。重叠举同义之量。其例甚难有。故二等亘二处之例。又难有。何强疑之哉。

问。前在所别。后下能别欤。将一时在二处欤。答。一时在也。具如有法自相所立法中记之。

或可云。此量偏能别下有意许。随胜可论所在故。但以能别成有法。有法自为作大有缘性。若以能违破之。又为作非有缘性。未必所违时二等意许(トシテ)有之。问。若尔前后二时不同欤。若尔者前既无意许。后何始出来耶。答。有法若决定不应作有作非者。设虽成能别。其争留能别。可不成有法。而有性本可为有缘性故。能别成毕之时。还见有法。作大有缘性物也(ケリト)。被知也。犹如隐显义。若夫于如此义。强难不许之者。于差别相违。作能违时。如何言陈下。始破乐为。替处不乐为(ヲ)耶。

问。此例犹不例。彼本有二等之时。意先乐为在一边。为之引因喻。敌者作能违之时。彼本有二等之中。不乐为边能被成立。成立之时。不始出来。云替处者。能违有法也。不所违中前后差别。答。二等意许自本虽相并。其言陈实所目之体。前后有异。本量时。立者以真他用。为他言所目。言陈自虽似亘假他。意中窃差别此(ノ)他(ハ)者真他(ナリ)也不(スト)假他(ニハ)之故也。而敌者作能违之时。以因喻力。令彼(ノ)他(ノ)体(ヲ)即为假他(ト)。一言陈虽不改。前后所目既异也。前后虽异。不一向改反。自本彼言陈宜如此之故也。今量又尔。有性本或可作大有缘性。或可作非大有缘性。而能别言陈。分明带其意许故。虽不名正有法意许。义之所至。不可遮之。以不可言量。为例。不可偏夺故也。问。前唯成有缘性。后唯成作非有缘性。一时不相并。何异常例耶。答。云并云不并。俱无失。必为他用之例。如前出之。

○有缘性事。

问。实德业之能诠言。能缘智者。若只诠三缘三欤。将诠缘为有欤。答。或时虽为有。不必尔。以三为境义者。只知实知德等也。心缘境者。何异佛法所说哉。问。若尔何疏。云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诠缘共置有言。明知取为有之义。为此量所立也。答。泛尔诠缘。则有所诠所缘。之故也。今寻(カ)。有(ノ)源(ヲ)故。殊云为有也。问。有缘性者。若有实德业之能缘欤。将有大有能缘欤。答。二义遂归一也。先付实等诠缘解之。故云诠三缘三。私记云是实是德等。但实等不无。即大有故。能寻其源。还大有之能缘也。问。若尔有同异性能缘。不大有能缘。何为同喻耶。答。直缘大有直缘同异性之能缘虽异。不取彼。今自三句论之。而缘三句之能缘转二境。一转大有。一转同异。所谓为有之方转大有。为实为德等转同异。大有者总有性也。同异者别性。若无大有。实等不可有。既实等有。故有能缘。其实等有者。则大有故。有能缘之因。是大有也。若无同异者。可非是实是德是业。其为实德业之边。同异为因。是以诠三缘三之因者同异也。为有之因大有也。问。若尔如何以同异性为喻。立作有缘性之时。为能同品。不犯所立不成耶。答。彼一往许不无有时似同品。依实论之者。不无有遂归大有。故作有缘性有。成大有之时。不同品。于作有缘能别。有二等意许。立者差别为是作大有缘性。其有者实大有。非大有非有之故也。

问。有缘性者。有缘即性欤。有缘之性欤。答。先名三句能缘。依主故云有缘性。遂是大有之能缘也。有缘即性也。问。如此义者。实等是无法欤。若尔大背彼宗。实即常住真实法。德业又各有功能故。若非无法者。如何偏以三句上所有事。悉归大有同异哉。答。三句非无法。是大有同异之所有也。但今所论者。成立大有句义。以诸有为大有之门也。喻如佛法四出体中。性用别论摄相归性之二门欤。

大有实等合缘之。离大有独缘实等之时无之欤。但于大有者。独有缘之时欤。案立大有法门之时也。可思之。

或可云。实德业三。有诠缘之时也。直有诠缘者三句也。其因故以大有。云有缘之性。同异性亦有此义。其有云分者不及大有”又有缘者。有大有自能缘也。凡实等与大有。和合之时起诠缘。其能诠言能缘智。通转实等及大有上。不各别诠缘之。显论者。只似诠缘实等。以实言之。兼诠缘大有。其有大有之能缘之边。为今宗也。

此义中又有一义。有缘者缘而为有义也。显心行解也。不境体有能缘之义。

○违三量。

寻云。因云除四大种者。简别言欤。答。尔也。故子岛引周记。不言除四大。便有不定(乃至)为简是过。故因云。除四大种(云云)问。明灯抄引疏中卷。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品。之文。非四大种既是能别也。岂以能别。作不定过哉。故因除四大之言。显四大外体非无(云云)又太贤师作此量因云许除四大外体非无(云云)又太贤师。作此量因。云许除四大外体非无故。故知非简别言。答。不置除四大言。四大种来可成不定敌。欲简此过故置此言。以周记可为定量。但明灯抄释者。子岛难云。以非四大种为能别。四大种即成异品。而何得云岂取能别作不定过。一切比量作不定。皆如此也。故此抄意。甚以难得也(乃至)此难尤有谓。仍且不存之。太贤师云四大之外。亦是简别也。故子岛云。又云四大之外。云除四大。义意无殊。俱简不定之词也(云云。)

有人云。今推善殊御意。非四大种能别也。色声等望此为宗同品。以四大种为异品。望是四大种宗同品也。若尔岂作如(クヤ)四大种是四大种。(ナラント)云(フ)不定哉。灯抄云。非四大种既有能别岂取能别作不定过者。非四大种能别(ヲ)立返者。即是四大种能别也。四大既能别也。岂以能别即为异品哉(为言)意云。宗喻必可别物。不可以四大种成是四大种宗云也。非云非四大种(ノ)能别(ヲ)。即见(テ)异品(ノ)四大种(ト)无(ト)不定过也。举非四大种能别宗。返显是四大种宗也。就灯抄显文者。子岛难势诚似难遁。能探其旨非无深志。不尔善殊岂。不达立破辄则。谬作此释乎。

今寻云。唯识比量能别。立不离眼识。以眼识为同喻。全同此。

有人会愚难云。离不离是体上义也。色(ノ)不离眼识义(ト)。眼识(ノ)不离眼识义(ト)异故也。此指四大种体。如(ヤ)四大种是四大种(ナラント)云。故不同彼比量也。

重难云。此又尔也。大有(ハ)即四大种(ナルヘシ)。如四大种(ノ)即四大(ナルカ为言)焉异离不离哉。

有人会云。不离者二物各别。此不离彼云也。今就即体。彼即可此法。如此法云故。宗喻一物之妨。难遁者也。况唯识比量。宗云不离眼识者。自体分也。相分色不离能反自体(为言)同喻眼识者。见分也。如见分不离自体分。(为言)三分虽不离。犹立别分故。异即体宗喻也。

先年。于洛阳梅小路室町之亭。一因违三量沙汰之次。因除四大言简别欤事。旁有不审。予就子岛粗成其意。算公大朋灯抄。子岛之难不留秋篠之御本旨(云云)其间问答多重。广载别纸。今记梗概后学悉之。

有人又云。后见清水里书。子岛(ノ)释上。(ニ)问云。与能别法同体之物成谓喻。以其作不定。甚可难也。(已上)此问意当善珠之释。解释虽幽。同体之物者。是四大种(ノ)宗(ト)。四大种(ノ)异喻(ト)同体(ナリト)云欤。不(ムハ)尔岂非四大种(ノ)能别(ト)。四大种(ノ)异品(ト)。同体之物(ナランヤ)乎”

此释诚可尔。难决难决。

○违四量法差别所离实等三句五句事。

不可及异义三句也。所违量共不定事。难义欤。今一义云。勘过事者。敌者进止也(先德传)勘法差别之日。言陈不付过。所诤乐为在意许故。若勘共不定者。又不可付法差别过。言陈既破故。不及求意许过欤。此义势处处记之。

问。若尔何唯勘法差别哉。答。疏主欲示一因通违三之义。何相违因外。显有余过哉。

○有法自相无意许犹可为相违。

一义有此类。三违四量等也。问。后三相违有意许。若无意许者。如何传成有法耶。若云直成者。违两论判同异品之文。答。有法直举不极成法体。能别以有无或非实非四大等言立之时。一重虽成法宗。资益成有法。故乐为留有法。敌者寻其遂所成。勘有法自相也。先望能别判同异二品故。不违两论也。问。设所别举法体。能别立有无等言量。可勘有法自相耶。答。尔也。则局通对所成立自性者。谓我自性法自性。若有若无(文)。是成有法量也。既有如是成立于有法之义。敌者何乍知之。不付有法自相耶。是以子岛御意。有性非实量非实言。非实为一重。离实等有为第二重。是表里也。同异性成其二重。是均等有义也(已上意)。是仙人量。有性离实有●●●立也。有言即常(ノ)有无(ノ)能别。然者虽无意许。何不付之。是以。子岛有性有法无意许。直举大有性。又释能违自他共。所违自比也。能违他比也。以之为实义。言同意别故无诸过者。是也。若尔无意许量。何不付此过耶。

○后二相违并违三违四量意趣不同事”

师主欲成大有句。矫立比量。或直诤即离。或总立六句。别成大有。直诤(フニ)。即离又有二类。一者总对实等三句立三比量。如有性非实等量。二者就实等三句中别别法门成之。如违三量立非四大种。且举实句中地等四。亦可云非(ヘシトモ)。空时等。望二十四德句五业句。皆一一可立故。违三量同喻云色声等。不取总句也。违四量总建立六句别体旨。显三句之能有所有实等外别有体也。以能别言陈。可知其意。依之可云。非实等三量。对所有实等。成能有义。故唯限三句违四量所离实等之等言有委曲。通局甚矫。合违自此而起者也。能可辨之。

贞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以正本书写交点讫。

法印范缘(写本云。)

元德二年十月二十二日(辰刻)驰毫毕。

本字不分明。以证本可校合之而已。法印大僧都觉(春秋二十五夏﨟十一。)

正庆元年九月十三日(巳刻)以良算自笔本校合之毕。觉(春秋二十七岁夏﨟十三。)

观应二年二月十三日夜(戌刻)以御本书写之毕。拟讲显意(春秋四十六。)

三月十五夜于灯下一校了。

明要钞卷第四(终)

明要钞卷第五

立量勘过事。矫立量能别事。成法有法量勘同异品事。唯识比量所诤宗事。意许三重事。

不乐为片差别事。

作非有缘性体。

不乐为必有法上义欤。

违三违四法差别不乐为体。

自比量生敌证智事。

○立量勘过事。

先内明门诤宗义。次敌者征量意。决诤所留。立者许其义了。后正示过相。量形种种也。大论有二。一诤体。二诤义。诤体又有二。一全不共许。如内外道诤神我也。二有许不许二门。立敌共禀一教。于其所说。诤体有无。如成触生触及有为相也。然诤体。多用有无言为能别。或以方便言有矫成。若以有无言。立自比他比。以不极成体。直举(レハ)有法(ニ)。无矫立。若以方便言立(ツルニハ)。有法有意许。如有性非实量也(已上门全不共许。)若承共教。诤体又有二。一用有无言。成触及有为相量等也。二以方便言成。唯识比量等也。(清辩比量有无类欤。或方便言欤。可有二义。)但于共教诤体。设虽有有无言。尚还有属义之门。约体者互信故(胜论五顶有性言。犹非共教。有无之有虽似共。遂成毕。(ナハ)其体不共许。可思之。)若成义量。宗依多共许。无矫立义欤。但似(レトモ)诤义。实(ニハ)及体诤者。有矫立欤(已上大意也。)

○矫立量必能别有曲事。

子岛御意。非实言有离实有体义。又设用本作法之时。犹非实之里有作有缘性义(云云有为相有法自相。灯释有曲。此例也)若不然者。勘有法意许无通(スル)路。岂直望有法判二品哉。其正意许。窃虽带有法言。以能别寻见之。有法法其词俱不穷。以内外宗对量言势。随义尽不尽。可定矫立有无也。其中若用有无能别之时。大旨法有法。俱无矫立。如触别有体量也。然有为相量。初就常相。见诤在能别言。着法自相(ノ)比量相违等。设若立者。为避此过云非诤在能别者。其时始知别有体言有曲(如灯释也。)有法勘意许。为有法自相。通途无此例。触别有体量。诤穷于能别言。设敌者虽勘有法意许。不伏其过(就触量法自相比量相违有哉别可论之。)问。依能别曲勘意许者。法差别相违量。必有言陈曲哉。答。必有。所谓若诤在言陈者。可犯相符等也(必为他用作有缘性量等。皆此类也。)

○成法成有法量勘同异品义。

问。子岛御意。非实言处。离实有体之义(ハ)。同品●均等(ニシテ)有体之有性。非均等者。若非实之意许故。对同异欤。答。尔也。问。若尔。有性非有法意许欤。答。有法意许也。本有法举离实大有性。至能别令知其意。但能别下。显有性离实有体为义。非有性体。有法又离实有体之有性(トシテ)非义。体义虽互不离。法有法义稍异也。问。若然者。能别正所显者。但有体义也。何勘成异品耶。若不舍有性。而令相属故异品者。是不相离性义势欤。若尔声无常量。又可有此过。答。成法量。诤留能别。故虽不离声。以无常义。为正所立。故有同品。成有法量。诤不留能别。及有法义。故无同品。所谓有性之离实有体。皆为诤。然引同喻之时。单令见成非实义。正本意。(ハ)非实(ノ)里(ニ)立有体。自有体传及有性也。问。敌者勘过之时。以何知此量成有法。若能别非实。定有委曲者。其理不尔。于有性成非实了。能违弟子。诤穷能别哉。答。师弟不承共教。大有句既全不共许法体也。若非矫立。分明欲立者。须立自比用有体能别。而共比(トシテ)假(テ)不无之有。呼大有性。能别又云非实。不云有体。比量言势。不穷内明所立。而令见共比。故有法能别必有委曲责也。若又就此矫立。非实里(ハ)作有缘性(ナト)见(ル)时(ハ)。为有法差别也。问。子岛用本作法之时。能别作有缘性义下。勘二差别欤。若云尔者。岂无作有缘性言陈。勘二差别哉。若所别下有二等者。作有缘性义。既在能别。可同别作法。何阁能别。有法下勘之哉。答。上纲御意。本作法时。有法下勘之欤。凡有法差别二等。自元在有法下。而立作有缘性言之时。其词分明故。意许自兼在能别处。虽然在能别者。非后二相违本轨式。仍本作法时。定可在有法下欤。

自相量意许。自言传求曲探之。差别见有二差别。以不乐为自他相许。有对之物(登)知也。不乐为言陈也。此(ハ)敌(モ)知(レル)分也。若限此分者。可有相符。故决定又可(シト)有深乐为知也。

建永二年七月之比。于南都新药师寺但州禅门草庵。对两三同法。奉谈子岛二卷私记之次。得此案了。

○唯识比量所诤宗事。

问。唯识比量。以何为乐为宗耶。答依大疏等。以有法色下非定离眼识色。为乐为欤。问。今量为破外人离心有实境。有法举色。立不离于眼识。不离言遮别体。何剩成有色体哉。离不离二门之中。离者彼此相望显有别体。不离言翻之。既相从门也。岂顺彼意许哉。爰知。此量不争色体。极成眼所行色故也。于其色成不离能缘心之义。破外人离识实境也。答。非定离眼识色者。心中色也。四分殊故不即。一心同故不离。非即非离。是中道理也。并遮增益损减。若专成色体者何云不离于眼识。若偏破色体者。何有法言陈带而成之。当知。此乐为不同泛尔成体之量。又不偏破色体。重意云。外人以为。色对心执心外有别体。大乘唯识宗。遮其增益执。外人闻之。亦谬谓大乘宗。唯有一心。心外无物。眼识所缘。即眼识体。非色非境。今量破二边执也。是故有法意许。为非定离眼识色。色故不无体。不离故不有别体。能别言陈。云不离于眼识。虽破相离。不一向废色处。不离之言。自本不舍二门之义也。但如疑难者。偏诤能别欤。若尔何三藏大师。恐有法差别。因上豫置。自许简别哉。疏主解释。举人所知也。况外人执境为实。其所执实境者。当情现遍计所执无法也。未知心中现依他相分。大乘破之。何不兼三门。眼所行色虽极成。其色之中本质影像等。亦有种类也。闲可思之(有别愚推。如余处记。今义不同学者偏成体。)

○意许三重事。

言陈下等带二意许(是一重)差别此也非彼(是二重)此乐为遂领言陈(是三重)且如唯识比量。立者意中。许置色言下有定离非定离二差别。差别总言。以为二类。故名差别。意中所许。故名意许(一重)此二类意许相对。差别此也非彼。故名差别。意许取此嫌彼之志。故名意许。差别有能差别所差别。意许有乐为不乐为(二重)此二差别中。取一为乐为。总言关此意许。能诠言虽通彼此。意差别之。属乐为故名差别。意中许总言陈此也非彼。故名意许(三重)譬如一室内有二人。互诤其主(如二等差别)傍人判之。差别此室主此也非彼(是如乐为不乐为。)遂此人领此室(是意属言譬也。)

○不乐为片差别。

一云。即义相违(虽无别体。成乐为宗之时。翻对而来。相违别义。为不乐为差别也。)

二云。敌者所许法。

三云。同喻上义(喻义贯在能别。故为不乐。不取其体。)

四云。以同喻为片差别。

勘二差别之时。且取上同喻。为不乐为。正作能违之时。其义转成有法上义了。故片差别体。又下为同喻(ト)也。是又一样也。

五云。取同喻中一法。为片差别。

同喻有多法中。一(ヲハ)取(リ)分(ケテ)为片差别。余(ハ)留(リナ)皆同喻也。同喻有多物量。皆以尔也”

六云。翻前(同喻有多类。一残为同喻余皆为片差别。)

七云。同喻中与有法体类相似为片差别。余同喻也。

八云。真轨辙。必有法上义。不尔差别相违之种也。

九云。必有别体。但不必有法上义。

已上九重。古今义相交。学者之案。恐不出此等义门欤。犹披诸家记。可录异说也。

○大作法有法差别。

作非有缘性。

一云。即实有性(此又有二义。一云。立者所许即实有。三松。二云以敌者边所成即实有性为体。明诠。)

二云。同喻同异性。

三云。即义相违(清水取之。)

四云。有法有性。若望立者。为作有缘性。若望敌者。非有缘性也(药师寺贞朗。)

五云。离实有性上别义(松室口决。)

六云。共许有性(子岛疏记。)

七云。实等五句(春稳。)

道云实等无五句词。春稳云实等五句。恐谬得子岛意欤。春稳私记载五传。前四者二卷传在之。第五道意也。道意三句(ト)。可云也。同异性是同喻也。其外取实等三句。为不乐为差别也。

违三违四有法差别。作非有性有缘性体。准此可知。唯识比量有法差别。定离眼识色差别有多传。如故僧都问答。并寻思记。

寻云。作非有缘性体。若是实等者。有法有性下。不可勘置之。与非实能别。互相差别。不相离故。

今云。此难尤非也。诸意许必法有法(ノ)。宗依勘之故也。若不然者。唯识比量能别。既立不离眼识。岂有法下。带定离眼识色片差别耶。又立声屈曲非能诠之时。有法声处。不可有所生屈曲差别。所生屈曲(ハ)。能诠名等故也。方知极成宗依(ニ)勘之。不顾不相离性方也。问。法差别胜劣意许。见有法眼等勘之。不尔由何分胜劣耶。答。彼二差别(ハ)。他用能别下勘之。非见合有法眼等置胜劣言。彼宗许真胜假劣义故也(此事犹可思。)

不乐为必有法上义欤。

不必然。违三违四法差别。以同异和合为片差别。大作法有法差别不乐为意许。实等也(如前)是等皆有法外有其体。凡不乐为总有三类。如明本(已上一案。)更云一切差别相违。皆取有法上义为二差别。不尔非真轨辙”

问。违三违四等如何。答。子岛意者。以同异和合为有性。拟宜有法欤。同异性有一实。和合句有无实故。假名有性。体上不无能有自体故也。然非实等能有之性故。云不能有四大。云不能有实德业也。

若依此义者。胜胜传。以卧具外舍宅等为片差别者。犹非也。舍宅等上。假我所用义。非有法眼等上义故也。诸与有法类异之物皆非不乐为。

承元三年五月十日。于笠置寺般若房。案此义了。聊得子岛御意欤。

子岛断记云○问。且第子不云实德业上能有之有有和合无实。云和合句上不无有有和合句无实之人也。故犹可成有无实故因耶。答。此义不然。今言有性者。加和合句上能有之性云有性者。可如所责。然而。立敌本意。只诤实德业三上能有之性别有别无。故只举实德业三上之能有云有性也。不诤同异和合上能有之性别有别无。故非加彼和合上能有之性云有性。故弟子虽云和合句上不无有有和合句。有法加其和合上能有不举。云有和合无实之言。不可遍有法故。犹有无实故因。弟子不成也(此义可秘之。)

准此释。和合上不无有。有和合自体故。是能有之性也。仍得有性名。有性非实量。正有法之体。唯取三句之能有性。不通后二句。然有性言。其义亘彼不无故。横来为不乐为也。问。和合句转有一实因哉。答。不转。若许转者。何云即九句中第六句也哉(别可有沙汰。)

○违三量法差别。

不能有四大非大种片差别。

一云。即实有性(观理明诠等古德多用此义。)二云。同喻色声等(隆光律师。)

三云。即义相违(大安寺仁觉僧都等。)

四云。实等五句(同。)

五云。共许有性。

六云。同异和合二句(子岛。)

七云。德业同异和合及空时方我意(注释。法务权僧正。)

多传中且取子岛传。同喻有众多法中。取与有法其义相似之法。为不乐为片差别。实等三句(ハ)。法体也。大有(ハ)实等能有性也。举之为有法。同异性和合(ハ)。实等之能同异能和合性也。故取分为不乐为差别也(如明本)或同喻色声等唯德业两句也。以何知者。有性非实量就总句立。今量望实等三句中细分法门立非四大种也。故同喻又取德业两句中色声等细分法也。同异和合不分别(ノ)法数。何取之哉。问。若尔同异和合二句同异二品不摄欤。岂许第三双非之物哉。答。一例法中有二品不摄之物为第三双非。同异和合总句非细分法。何为今量双非哉。问。余义有何失。答。即实有性义中又有二说。一者敌者所许法。二者立者所许。即实有前义难依敌者所许法立者言中难带(是一)又有法自相所违量可有有法差别过。以即实有可为片差别故(是二)声无常量以敌者所许非识反无常。为不乐为。可付法差别相违过(是三)后义一往有谓遂不立。问。彼传意何。答。师主说实等三句了。陈第四有句。弟子不许立即实有。师主暂许之越说同异性。终成离实有性。其中间所许即实有为不乐为差别(为言)问。此理可然。何不用。答。师主中间纵即实有性者非承伏。只止诤论。遂立同异性了。欲成离实有性也。岂为立者所许哉。又有法自相所违可有有法差别过。如先传。又无其证。

即义相违并同喻色声等。传如常难也。实等五句义并注家传。不遁同喻为不乐为之失。

共许有义恐又不尔。疏云。实德业上能非无性故成所别(文)既能有法也。何云不能有四大哉。又有性非实量非意许离实有。言陈不无随亡。准彼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种乐为宗。共许有性亦随可亡。谁替处言陈哉。

诸义是非殊恐多览。可有用意之。

○违四量法差别。

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法。

一云。和合句(子岛)。二云。共许有。三云。即实有性。四云。即义相违。

亦依子岛。问。何故以和合句不为本量同喻。答。无离实等有性义故。子岛云离所和合无别体故也。问。若尔许非无故之因何得转。答。非都无故。问。若尔如何为不乐为。不乐为者。离实等有性下带言陈。和合句无离实等有性义者难带言。答。上文云。和合句离实等有别性(云云)问。若尔何又不为本量同喻答。

○自比量生敌证智事。

立者所立法门虽敌不许。以自所许法门案立三支之时。敌者又入彼宗义探其三支。立者若于自宗能立三支。非无敌生决智之义也。但非敌者自宗所许义。故非真决智。问。若尔立自比量有何果利。答。且以自所许法门立自比量先令信所立宗义了。又以别道理成立自许法门之时。敌者信彼法门之时。返先所立量生真决智也。譬如证第八识引大乘经。此时小乘任彼所说。且许第八识。然而总不信大乘经佛说义。故说第八识之文非至教。故不为定量也。以七因等成立大乘经佛说义了。于彼所说第八识能生信解。此义可尔。

问。立他比量。立者自悟智生哉。答。入他法门生悟解故。自悟智亦生。不如共自。

陈那菩萨者贤劫之一佛也。于慈尊因明处弘宣既重。望内院待下生之者。谁不结缘乎。爰诸师盛异说太繁。一义之首尾难续。正路之通塞易迷。须仰师说。不可自由。但命世硕德谁无相承。然犹返覆而沥思。未必守其杭至于予者。偏依凭子岛御说。时世遥隔血脉虽绝。志之所之指南无贰。将来引接深思。机缘之故也。仍普通名事就彼本旨粗加润色。其中前后制作非无参差。还弥可推雅意。予慭回学窗之昔。素餐过人。永就闲居之后。丹底大改因明之事都非涯分。而往日知己邂逅入来之时。合谈自有及法门。若暗推在胸。任口言之。言而去去而忘。殆似空鸟之迹。今年秋比。聊加覆审。老眼病力不堪自记。仍誂算公缀其新旧。合十八卷。分为二部。初十三卷号明本钞。相承本义先后愚案等自他异义广记录之。后五卷者名明要抄。傍论别推同法润色等。明本之残略注载之。遗漏尚多。何足后悔。于时建历壬申岁冬十一月一日。于海住山老宿坊终其篇矣。

沙门释贞庆。

批者以御口笔愚僧记之或消或入前后散散仍后日书改之。良算。

贞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以正本一时书写校点终功了。

弘安元年十月十一日书写毕同日一校毕。执笔释乘信。

(先师故竹林院权别当乘范被校合毕。)

同二·六·十五日以正本校之毕在判。此抄者因明之奥藏立破之渊源也。携于道之辈谁不欣求哉。然而学疏位浅之族不及闻其名字。爰先师两法印(乘范实宽。)者共为一宗之栋梁。同为二明之独步各带此书以为秘决。而予自入学之当初。常随于实宽法印。承传二明之大义之间。于此等重书者。须相传之处。彼法印被离一乘院家之刻。予犹为祇候身之际不虑止音信仪之上者。自他本意相毕。其后依附竹林院法印(乘范)。两三年或读大疏并二卷私记。或不厕余人。校合明本抄。如此连连传习因明奥旨。而弘安七年九月比。上纲卧病席之时。此书有一见志之由。出微望之处。返答云。求法之志尤切也。师资之仪是深之上者。更虽非悭惜之限。年龄犹浅有惮于校仍进置此书于一乘院僧都御房。若至探题位者可。被许一见之由所申置也(云云)其后无程入灭。哀叹难休。于是同八年十月一日。蒙探题仰之间。申入子细于一乘院僧都御房之处。任申置旨无相违。被借下之毕。仍一部五卷。一见之次相语或人令驰笔毕。於戏钻仰日浅虽惮备探题之重职。稽古时至遂悦见掌中之秘要。是则权现冥助之感应。先人提耳之遗德也。感泪难抑欢喜余身矣。

于时弘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法印权大僧都印宽(年四十四戒三十五。)

弘安十年六月日。以中南院之本重交合毕。云或本者是也。法印权大僧都印宽(生年四十九。)

元德第二之冬子月中旬之天。至鸡鸣走兔毫毕。愿以鸟迹之功。翻考龙花之缘矣。僧正觉(春秋二十五岁。)

正庆元年十月二日(亥刻)以良算自笔本校合之毕。尚可覆审耳(二十七岁。)

贞和四年冬对盛晓僧都口决请谈了。现在传授四人之内余人未许可矣。

同五年六月一部一见之次记之耳。

前大僧正御判(四十三。)

观应二年三月十三日(巳刻)于花林院御所书写之毕。拟讲显意(四十六岁。)

同十九日夜于宝积院御所一交毕。

明要钞卷第五(终)

3

相关章节


相关文章


我要点评

全部评论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