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 内容: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大正藏第85册No. 2899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No. 2899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佛言。 地深二十亿万里。 地下有润泽。 深二十亿万里。 泽下有金粟。 深二十亿万里。 金粟下有金刚。 深二十亿万里。 金刚下有大水。 深八十亿万里。 水下有无极大风。 深五百二十亿万里。 刚维天地制使不落。 天地欲坏时有七日出。 二日出时亭住不行。 诸源流水皆为枯尽。 三日出时诸河水悉皆枯尽。 四日出时大河及江皆为枯尽。 五日出时大海枯尽。 六日出时天下郁郁如陶家。 如然火有黑烟。 七日出时天下都火然烧尽。 须弥山及天下万物一切皆尽。 其火盛热上烧诸天六天皆尽。 其火盛热彻至第十五光音天上。 世间人民善多者死上生第十五天上。 其善少者死生他方国土。 此间地狱中罪人皆生他方地狱中受罪。 天地烧尽之后有大风。 从他方来持云上至第七天。 下雨其渧。 大如车轮。 如是澍雨经亿千万岁。 水长上至第七梵天。 其雨乃上上四面皆有大风断使不溢。 风起挠动其水亿千万岁。 水乃耗减。 次有风起。 名净庄严。 扬动其水。 波上生厚沫化为七宝。 始作第六他化自在天宫。 水渐耗减。 净庄严风起吹水沫化为七宝。 次作第五化乐天宫。 渐渐减。 净庄严风起吹水沫化为七宝。 次作第四兜率天宫。 水渐渐减。 净庄严风起吹水沫化为七宝。 次作第三夜摩天宫。 水渐渐减。 净庄严风起吹水沫化为七宝。 黄金白银水精琉璃。 当天之中作须弥山。 高三百三十六万里。 水渐渐减。 净庄严风起吹水沫化为七宝。 须弥山顶作第二忉利天宫。 水渐渐减。 净庄严风起吹水沫化为七宝。 当须弥山半腰于四耸上作四天王宫。 水渐渐减。 净庄严风起吹水沫化为七宝。 黄金水精作日。 白银琉璃作月。 及作星宿诸尊神宫。 水渐渐减。 坚固风起吹水沫化为宝。 作十宝山。 一者金山。 二者银山。 三者琉璃山。 四者马瑙山。 五者车山。 六者琥珀山。 七者颇梨山。 八者水精山。 九者白玉山。 十者紫金山。 及作二十八部地天宫殿。 正宝七种。 余杂宝一百二十种。 安住风起吹水沫化作铁围山。 大铁围山周围三千大千世界。 次不动风起吹清水为海。 极浊粗沫化成石山。 浑浊者用成四大陆地。 及作八万小城陆地天地。 地城已地自然生地芝。 后第十五天上人渐渐来下。 至六欲天中住。 后复来下在地。 或食地芝。 食地芝后贪着其味。 身重不能复飞。 福尽者作世间人。 无复光明。 人寿无量岁。 地芝灭尽。 后生地味。 人民取共食之。 寿数千万亿岁。 地味灭尽。 后地肥生。 人民取黄食之。 寿数千万岁之后。 地肥灭尽。 有自然粳米生。 人民共食之粳米。 食粳米之后。 其人少欲意者变为男子形。 多欲意者变女人。 身变化男女之后便生染爱。 共于屏处行阴阳之事。 第十五天上人福命尽者。 下生妇人腹中为胎。 经三百日乃成为人。 从是以来孚男育女。 更相婚娶。 六亲成笃。 当食粳米。 时人寿数百万岁。 皆有诤竞之心。 虽食自然更相偷夺。 互相打拍。 粳米灭尽。 自然生。 便共分疆列畔。 各自守护。 由有愚人私相篡盗不可禁制。 便立王法。 公卿百官更相检校。 赏善罚恶。 政法治国不枉人民。 人各各求输衣食以供王。 当尔时人寿五百岁。 从是已后共相低突。 负债不还者即变畜生身。 饮水啖草。 生即负重。 死即剥皮。 象马牛羊驴骡骆驼猪狗鸡鹈鹅鸭熊罴虎豹豺狼麋麈獐鹿雉兔。 皆人化作。 如是变化不可称数。 当尔时人悭贪者即变化饿鬼。 身长四十里。 举足行时支节头相磨。 如五百乘车声。 腹大胭如针。 若见饮食时化成火炭。 若见恒河化为脓血。 东西行求食洋洞灌。 其胭一口入腹中。 百节皆火然。 如是苦恼痛毒不可言。 其尔时人造作十恶。 杀生偷盗邪淫妄言两舌恶口谤语贪欲瞋恚愚痴者。 将至铁围两山间。 于十八地狱中而考治之。 第一罐汤地狱第二炉炭地狱第三刀山地狱第四剑树地狱第五黑闇地狱第六寒冰地狱第七火车地狱第八刀兵地狱第九火轮地狱第十铁鐖地狱第十一铜柱地狱第十二沸屎地狱第十三拔舌地狱第十四钉身地狱第十五吐火地狱第十六饮铜地狱第十七愚痴地狱第十八火城地狱行十恶者。 皆悉遍此十八地狱中受罪。 一一地狱中经亿千万岁。 彼地狱中一日一夜当人间十二万岁。 如是长久。 尔乃得出。 复入畜生中。 五千万岁受鸟狩形。 畜生罪毕复入饿鬼中五百万岁。 饿鬼罪毕复生边地夷狄之中。 为王所破为人奴婢。 复五百世。 尔乃罪毕。 持五戒者复得人身。 行十善者得生天上。 行道者得道。 佛言。 须弥山北陆地名郁单越。 地方四十万里。 人寿千岁。 身长大四尺。 人面似地形正方。 树上生衣服及七宝璎珞。 地自然生粳米。 味如甘露。 食之无病。 无尊无卑。 其土人民受业常定。 亦无中夭者。 彼土人民无有乳养之者。 生儿堕地抱于道边。 令行人舒指内口中唼之。 唼指七日便得成人。 往诣树下。 仰头看树。 七宝璎珞衣服着体。 无有染色治之苦。 亦无割截裁缝之劳。 其国人民端政无双。 于三天下最为第一。 逢女为妇。 逢男为夫。 其人慈心不杀生。 龙王降雨即雨妙华。 彼土人民取用严饰。 生不相育。 死不葬埋。 大鸟衔尸着无人之土。 魂灵升天不迳恶趣。 上持五戒得生其国须弥山北日出时。 山西日中。 山南日没。 山东夜半。 须弥山高三百三十六万里。 其状如细腰鼓形。 下根入水。 亦三百三十六万里至金刚际。 从顶至下根凡高六百七十二万里。 小铁围小海水际已上高六百七十二万里。 入海水深六百七十二万里。 从顶至下根凡高一千三百四十四万里。 小铁围小围。 此四天下须弥山者。 秦言昆仑山。 四宝合成。 东面黄金。 西面白银。 南面琉璃。 北面水精。 东面黄金。 黄金光明照东方虚空界悉作黄金色。 彼方众生谓言黄天。 西方白银。 白银光明照西方虚空界悉作白银色。 彼方众生谓言白天也。 南方琉璃。 琉璃光明照南方虚空界悉作琉璃色。 此方众生谓言青天。 北方水精。 水精光明照白天也。 四宝光明所照诸方。 悉同其色无有崖岸。 一切众生空明浊翳为色所障。 是故云须弥山也。 得天眼者尔乃得见佛言。 须弥山东陆地名弗波提。 广长三十二万里。 其地正圆。 人面似地形。 身长丈。 六百五十岁。 其人慈心不杀生。 天雨杂宝衣食自然。 上持五戒得生其国。 须弥山东日出时。 山北日中。 山西日没。 山南夜半佛言。 须弥山西陆地名拘耶尼。 广长三十六万里。 其地如半月形。 人面似地形。 身长二丈。 寿二百五十岁。 其人慈心不杀生。 天雨华须衣食自然。 中品持五戒得生其国。 须弥山西日出时。 山南日中。 山东日没。 山北夜半佛言。 须弥山南陆地名阎浮提。 广长二十八万里。 其地上广下狭。 人面似地形。 其土人民修业不定。 受报不渟。 上寿百二十岁。 中寿百岁。 下寿八十岁。 上身长丈二。 中身一丈。 下身八尺。 少出多减情谄伪少。 于慈心唯仰食力无有自然。 若天雨时雨清冷水。 以润五谷及粟果木。 龙王降雨等无差别。 乃至劫欲尽时。 人极恶。 揽草成刀剑。 即便相杀。 当尔之时寿命五岁。 一切五谷悉皆灭尽。 众生行业所减不同。 下品持五戒生此国土。 须弥山南日出时。 山东日中。 山北日没。 山西夜半佛言。 日去地八十四万里。 黄金作里城。 水精作外城。 是以故天下常明日行有三道。 冬行南道。 当冰山之上。 是以故天下大寒。 春秋行中道。 是故寒温适等。 夏行北道。 当人之上。 又人北有三百三十六万里。 金莲华身日之精。 故天下大热。 日城纵广正等。 二千四十里。 黄金水精作城郭。 人寿二百五十岁。 身长十里。 衣食自然。 日天子者放千光明普照百千国。 其中亦有男女。 行五戒十善然灯照佛。 修此功德得生日中佛言。 月去地八十四万里。 白银作里城。 琉璃作外城。 月从始生一日银面转向人。 至十五日正向人。 是以故月满天下大明。 从六日以去琉璃面转向人。 至三十日正向人。 是天下大暝。 月城纵广高下千九百六十里。 白银琉璃作城郭。 人寿二百五十岁。 身长十里。 衣食自然。 其中亦有男女。 行五戒十善然灯照佛。 修此功德得生月中佛言。 五星者。 东方岁星。 南方荧惑星西方太白星。 北方辰星。 中央镇星。 是名五星。 有三品大中小。 大星纵广百二十里。 中星八十里。 小星四十里。 皆用水精作城郭。 去地八十四万里。 随蓝风而转之故不落也佛言。 天有二十八宿。 分主四方。 以应四时不失常度。 东方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七宿。 升手女虚危室辟。 北方七宿。 奎楼胃昴毕觜参如今日月星宿悉是诸天宫殿七宝庄严。 玄处虚空四时转运不失节度者。 亦为五风所持。 一者持风。 二者待风。 三者助风。 四者转风。 五者行风。 以制仰之不坠落也。 星宿中人身。 长十丈。 寿命二百五十岁。 当今人间四百五十万岁。 人间二十五岁于星宿天中一日一夜。 衣食自然。 项背日光。 飞行自在。 其中亦有男女。 斯由人间受持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东方天王宫舍治须弥山半腰黄金耸上。 去地百六十八万里。 须弥山东天王名提头赖吒。 汉言治国。 主一切乾闼婆毗舍阇鬼。 治国天王寿五百岁。 当今人间九百万岁。 人间五十岁为四天王宫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其中亦有男女。 身长二十里。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南方天王宫舍治须弥山半腰琉璃耸上。 去地六十万里。 须弥山南方天王名毗楼博叉。 汉言增长。 主一切毒龙及富单那鬼。 增长天王寿五百岁。 当今人间九百万岁。 人间五十岁为四天王宫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其中亦有男女。 身长二十里。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西方天王宫舍治须弥半腰白银耸上。 去地百六十八万里。 须弥山西天王名毗楼勒奇。 汉言难过。 主一切鸠槃荼薜荔多鬼。 难语天王寿五百岁。 当今人间九百万岁。 人间五十岁为四天王宫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其中亦有男女。 身长二十里。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北方天王宫舍治须弥山半腰水精耸上。 去地百六十八万里。 须弥山北天王名毗沙。 汉言多闻。 主一切夜叉罗刹鬼。 多闻天王寿五百岁。 当今人间九百万岁。 人间五十岁为四天王宫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其中亦有男女。 身长二十里。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四天王宫中虽有日月岁数之名无有日月之形。 所以然者。 四天王宫诸天人等。 项背光明展转相照。 无有昼夜。 常明不暝也。 欲知无昼夜相者。 但看莲华开合即便知也。 莲华敷时即名为昼。 华合时即名为夜。 四气和适。 不寒不热。 乃至三十三天重重皆尔。 但彼日月年岁转长倍不相类也。 四天王各领一方天下。 常以月八日遣使者。 案行天下。 伺察帝王臣民天龙鬼神蜎蜚蚑行蠕动之类。 心念口言。 身行善恶。 疏善记恶。 毛分不错。 其行善者入天曹。 行恶业者名人四冥室。 十四日太子下。 十五日四天王自下。 二十三日复遣使者下。 二十九日复遣太子。 三十日四天王复自下。 日月五星二十八宿。 其中诸天人一切俱下。 微伺世间帝王臣民诸龙鬼神含血之类。 谁有孝养父母。 敬事三尊。 受持三归五戒十善八斋。 起塔造像修诸功德。 奉行六度和慈四等。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一心智慧慈悲喜舍养育众生者。 即条藏不上奏天帝释。 帝释承书关下天曹。 寿益算满其百年。 临命终时。 诸天伎乐导从宝车。 五百天女散华烧香而来迎之上生天上天王之宫。 衣则玄妙。 食则肴膳。 行则陵虚。 住止华阙。 目睹妙色。 耳听妙商。 口甘百味。 鼻嗅妙香。 身服文绫。 心游净疆。 斯之功德十善为粮。 其行恶者。 帝释承书关下地狱阎罗大王。 即遣地狱五官。 减寿夺算。 名名射死。 地狱长士兵人持铁索围之。 所见不同。 口不能言。 各随所习受其殃福。 不可以财许求哀得脱。 天无枉揽。 平直无二。 作罪得罪。 作福得行道。 自作自得。 非他授与。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十善得生天五戒服人身十恶堕地狱低突堕畜生忍辱得端政瞋恚得丑陋布施得大富悭贪堕贫穷第二天名忉利天。 名释提桓因。 其四镇大臣者。 四天王是也。 三十天者。 释有三十二臣。 通释之身故有三十三天。 释提桓因在摩尼宝殿上坐时。 前面有八臣。 后面有八臣。 左面有八臣。 右面有八臣。 四八三十二故有三十二辅臣。 三公者。 司徒公司空公司马公。 九卿者。 八大尚书。 八王使者。 左社右稷。 风伯雨师雷公礔礰。 左将军右将军。 前将军后将军。 四辅武卫四镇天王。 五罗大王太子使者。 日月五星二十八宿。 鬼神将军悉帝释之官僚也。 释有皇后。 名曰悦意。 其身左右各有八万四千资媚。 于其面上复有八万四千资容。 此后资容于帝释三十二那由他婇女最为第一。 须弥山顶去地高三百三十六万里。 山顶纵广三百三十六万里。 城名喜见。 离四天王宫百六十八万里。 入海水复深三百三十六万里。 下根亦纵广正等。 三百三十六万里。 其喜见城七宝庄严。 其城纵广正等。 八万四千由旬。 帝释宫殿于其中央七宝宫殿氍毾金床玉机。 綩綖软细。 以敷其上。 天缯宝蓐以藉其体。 劫波育衣。 自然着身。 妙宝天衣。 以贯其首。 真珠璎珞以自庄严。 摩尼慺怅张施其上。 金铃华□。 周匝垂下。 身色净好。 端政无双。 头发绀青。 目如明星。 鼻如截铜。 口如含丹。 身毛孔中优钵华香。 八百万四千天女以相娱乐。 喜见城中诸天宫殿其数无量。 充满中央。 街巷道隔。 行行相当。 侠路宝树。 茎茎相望。 侠渠水底布沉香。 众鸟游戏。 鹅鸭鸳鸯畅和雅音。 演妙宫商。 彼诸宫殿池流华树楼观殿堂园苑沿池。 八功德水盈满其中。 其水香洁味如甘露。 何等为八。 一轻。 二冷。 三暖。 四美。 五清净。 六不臭。 七饮时调适。 八饮已无患。 八色莲华。 青黄赤白红紫缥绿。 弥覆水上。 青色青光。 黄色黄光。 赤色赤光。 白色白光。 玄黄朱紫各如其色。 帝释出游观时。 交露宝车驾千疋马。 翱翔八方自在无有限碍。 广说其中快乐之事不可具说。 人寿千岁。 当今人间三千六百万岁。 人间百岁于忉利天宫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揣食入口经七日之中。 即化身长四十里。 行欲之法如人间无异。 生子之时男从父膝化生。 女从母膝化生。 如今四岁小儿。 许眼能彻视。 耳能道听。 知化心念自识宿命。 项背光明。 飞行自在。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第三天名炎摩天。 寿二千岁。 当今人间七千三百万岁。 人间二百岁于炎摩天上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悬处虚空。 衣食自然。 炎摩天行欲之法。 抱则成欲。 男女化生。 身长八十里。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第四天名兜率天。 寿四千岁。 当今人间一亿八百万岁。 人间四百岁于兜率天上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兜率诸天行欲之法。 执手成欲。 男女化生。 身长百六十里。 彼兜率天宫一生补处菩萨。 常怖其中为诸天师教授。 天人发菩萨心住不退地。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第五天名化乐天。 寿八千岁。 当今人间二亿一千六百万岁。 人间八百岁于化乐天上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化乐诸天行欲之法。 捉衣成欲。 男女化生。 身长三百二十里。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 第六天名他化自在天。 寿万六千岁。 当今人间四亿三千二百万岁。 人间千六百岁于第六天上一日一夜。 三十日为一月。 十二月为一岁。 衣食自然。 第六诸天行欲之法。 视欲成欲。 男女化生。 身长六百四十里。 第六天上城郭楼观七宝庄严。 宫殿楼阁浴池宝树。 皆以无量妙宝严饰。 光明赫奕。 超胜独妙。 不可具宣。 妇女端正。 容姿美妙。 六天王者受福超胜。 魏魏堂堂不可为喻。 行五戒十善得生其中从此已下六天皆有男女受欲。 揣食入口故名欲界。 于此已上名色界天第七天名梵天。 去地极远离可理论喻。 以大石纵广四千里。 今年此日下石。 明年此日至地。 其远如是。 从七天已上无有女人之形。 容貌微妙。 如镜中像。 其为天数寿之一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一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八天名梵辅天。 寿二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一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九天名梵身天。 寿四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一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天名梵眷属天。 寿八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一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一天名大梵天。 寿十六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一善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二天名光天。 寿三十二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二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三天名少光。 寿六十四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二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四天名无量光天。 寿百二十八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二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五天名光音天。 寿二百五十六劫。 见食即饱。 加行五戒十善加行二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六天名净天。 寿五百一十二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三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七天名少净天。 寿千二十四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三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八天名无量净天。 寿二千三十八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三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十九天名遍净天。 寿四千九十六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三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二十天名密身天。 寿八千一百九十二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四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二十一天名小密身天。 寿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四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二十二天名无量密身天。 寿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四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二十三天名密果天。 寿六万五千三百三十六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四禅小增得生其中。 第二十四天名不烦天。 寿十三万六百七十二劫。 见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加行四禅小增得生其中从此已上四天不复还堕世间。 所以者何。 其有得阿那含道者。 皆生其中。 便于现身成阿罗汉道。 不为世业所拘。 故不受劫所之名。 第二十五天名不热天。 识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具得生其中。 第二十六天名善见天。 识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具得生其中。 第二十七天名不善见天。 识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具得生其中。 第二十八天名色究竟天。 识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具生其中色究竟天者。 尽色界际名为究竟。 亦名有顶。 在色有之顶名为有顶。 亦名摩醯首罗者。 大自在也。 能王三千大千世界故名为大自在。 又名阿迦贰吒天。 阿迦贰吒天者。 亦是色界究竟天之别名也。 从此已上四天名无色界。 欲界色界诸天不见其形。 故名无色界。 第二十九天名空处天。 寿一亿五百万劫。 念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度色净得生其中。 第三十天名识处天。 寿二亿一千万劫。 念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灭悉净得生其中。 第三十一天名不用处天。 寿四亿二千万劫。 念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断永净得生其中。 第三十二天名非相非非相处天。 寿八亿四千万劫。 念食即饱。 行五戒十善四禅念空净得生其中从此已下四天。 人身如中阴形。 极世之受名之小无为。 其着乐难可教化。 故属八难。 若能觉苦断苦。 知尽行道解空无相无愿之法。 得出三界。 名之阿罗汉佛言。 下至风轮际上至非相非非相天。 傍极铁围山畔。 是名小世界。 从一小世界数至千小世界。 有铁围山。 周回围之。 名为小千。 小千合为一。 从一小千数至千。 中合为一。 从一中千数至千世界。 复以铁围山周围之。 是名三千。 合为一。 从一三千数至千世界。 复以铁围周回围之。 是名三千世界。 名一佛土小千铁围山高至第七天。 厚亦尔。 周围小千国土。 中千铁围山高至第十一天。 厚亦尔。 周围中千国土。 三千铁围山高至第十五天。 厚亦尔。 周围三千国土。 大千铁围山高至第二十四天。 厚亦尔。 周围大千国土。 以四天下须弥山四城。 七重宝山及大海水八十亿小洲。 洲有一国。 八十亿国土悉居海中。 小铁围内东西一千八百万里。 南北一千八百万里。 天下万物悉在其中。 于铁围山四面外。 两山中间沃燋山下。 各安十八地狱。 于大海底复安十八阿鼻地狱。 一四天下并有九十地狱。 以为围绕百亿。 四天下合九百亿地狱。 地狱以为眷属。 若人增上心犯十恶。 加作五逆罪。 于九十地狱中治罪。 虽犯上品十恶不造五逆者。 但于七十二地狱中治罪。 不入十八阿鼻地狱治罪也。 中品犯十恶。 于三十六地狱中治罪人。 尔乃得出。 下品十恶者。 但于一方十八地狱中治罪。 若遍此十阿鼻地狱中治罪。 足满八万四千劫。 尔乃得出。 若具犯阿鼻地狱。 居大海水底。 纵广八千由旬。 七重铁城。 七重铁网弥覆城上。 七重城内外有八万四千刀山。 八万四千剑树充满中间。 于其四门有四大铜狗。 吐毒火满阿鼻城中。 有十八鬲。 一一鬲中有十八苦事。 所谓十八小热地狱。 十八黑闇地狱。 十八寒冰地狱。 十八灰河地狱。 十八火车地狱。 十八镬汤地狱。 十八沸屎地狱。 十八刀山地狱。 十八剑树地狱。 十八刺床地狱。 十八铁机地狱。 十八铁窟地狱。 十八铜柱地狱。 十八黑绳地狱。 十八铁丸地狱。 十八尖石地狱。 十八饮铜地狱。 有如是等十八苦事。 充满其中。 下火彻上。 上火彻下。 其中苦毒不可具说。 世间自有愚痴众生。 造作五逆。 杀父杀母杀师杀阿罗汉出佛身血。 破佛塔寺破和合僧盗物。 谤方等经。 毁十方佛破戒因果。 作如是等无间重罪。 其人命终入阿鼻地狱。 犹如射箭经阿僧祇劫。 备受众苦。 无有休息。 故名无间阿鼻地狱。 彼地狱一日一夜。 当今人间日月岁数六十小劫。 如是受罪迳历八万四千大劫。 尔乃行出。 复入东方十八地狱中。 南西北方亦复如是。 遍九十地狱。 一一地狱中皆住亿千万岁。 尔乃得出。 复堕畜生中。 象马牛羊驴骆驼犬豕鹰枭鴙鸭之中数千万岁。 以肉供人。 偿其罪毕。 从畜生出乃得为人。 复为奴婢。 又五百世常为走使。 不得自在。 又生为人贫穷下贱。 衣不盖形。 食不充口。 复五百世乃复为人由不及次。 以是因缘人身难得。 佛世难得。 佛世难值。 经法难闻。 众僧难遇。 明师难遭。 以得人身值佛闻法。 宜应恻厉行道为先。 难身口意慎莫放逸。 放逸者一失人根万劫不服。 甚难甚难。 复得为人。 所谓劫者极天地之始终谓之一劫。 劫有三品。 何等三品。 一者大劫。 有一大城。 纵广高下百二十里。 满中盛芥子。 人天过百年已取一芥子别着。 一大城中如是取尽名一大劫。 色界天人寿是八亿四千万劫。 尔乃命尽。 中劫者。 有一大城。 纵广高下十八里。 满中盛芥子。 人天过百年已取一芥子别着。 一大城中如是取尽名为中劫。 色界天人用是寿命以数。 一劫二劫极至十三万六百七十二劫。 尔乃命终。 小劫者。 有一大城。 纵广高下四十里。 满中盛芥子。 人天过百年已取一芥子别着。 一大城中如是取尽名一小劫。 是名三品劫也。 又无色界四空处天。 乐寂灭乐。 次有色界二十二天。 乐禅定乐。 次有欲界六天。 乐五欲乐。 三界虽乐犹不免三灾所坏。 何谓三灾。 一者火灾。 二者水灾。 三者风灾。 小劫尽时七日并出焚烧天地。 六天皆尽故名火灾。 中劫尽时天降灾雨。 大如车轮。 迳亿千万岁。 其水洪起高至二十四天。 复迳亿千万岁。 色界欲界所有大千铁围中千铁围小千铁围。 七重宝山及四天下须弥宝山二十四天宫殿。 一切烂坏。 是名水灾。 大劫尽时有恶风起。 吹三千大千铁围山百亿铁围山百亿须弥山王百亿三十三天宫殿。 山山相搏令如粉尘无有遗余。 三千世界皆悉空旷。 是名风灾也曰大楼炭经一百二十卷。 广明世界中事。 大经难见。 是故此中略句其要耳。 阎浮提纵广正等。 三十二万里。 通其山陵河池。 故有尔也。 宣数平壤之地。 广长二十八万里。 其中凡有十六大国。 统八万四千城。 有八大国王四大天子。 东方有晋国天子。 人民炽盛。 南方有天竺国天子。 土地多饶象。 西方有大秦国天子。 土地多金银璧玉。 北方有月氏国天子。 土地多好马。 此阎浮提内有十六万亿兵。 聚有八万四千。 地中有六千四百种人。 万亿向鱼。 有六千四百种鸟。 有四千五百种狩。 有二千四百种海。 海中凡草有八千种。 杂药有七百四十种。 香有四十种。 宝有百二十种正宝。 海中有二千五百国。 一百八十小国。 啖五声三百国。 啖鱼鳖鼋鼍有五大国王。 第一大王主五百小国。 王名斯利。 国土尽时佛少事众耶。 第二国王亦主五百小国。 王名加罗。 土地出七宝。 第三国王亦主五百小国。 王名不罗。 土地出四十二种宝及百琉璃。 第四国王亦主五百小国。 第五国王亦主王百小国。 五大城中人多黑短小。 五大城相去六十五万里。 从此诸国已外但有海水无有人民。 去铁围山一百四十万里。 发布时间:2025-05-12 08:06:3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0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