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多罗 内容: (术语)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 以綖为正翻。 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 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为綖。 其余经文谓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 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 译綖或契经。 綖之义如前。 契经者,契于理,合于机,故曰契。 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之于纬。 故曰经。 法华玄义八曰:修多罗,或云修单兰多,或云修妒路。 彼方楚夏,此土翻释不同。 或言无翻,或言有翻。 此下就无翻而示含五义,故不可翻,一法本,亦云出生。 二微发,亦云显示。 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 就其有翻,亦举五翻。 一经,二契,三法本,四綖,五善语教。 此中取经之翻。 华严探玄记一曰:修多罗,或云修妒路,或言素怛罗。 此云契经。 契有二义,谓契理合机故。 经亦二义,谓贯穿法相故,摄持所化故。 大乘义章一曰:修多罗者,中国之言,此方释者,翻译非二。 或名经本,或复翻为直说语言,或名契经,或翻名綖。 人家所以翻为经本,盖依仁王百论故尔。 如仁王中佛告大王,经本偈经乃至论义,一切皆如。 以彼经中名修多罗为经本故,人即执此用为翻名。 又百论中名其经本为修妒路,或云经本。 人复执此定为翻名,盖乃随义以名经体,非正翻名。 本义有四:一理教相对,教为理本,故名为本。 二就经中经论相对,经为论本,故名为本。 (中略)此等乃是随义傍翻,非正翻名,人复所以翻为直说,依成实论故为此释。 彼文说言修多罗者,直说语言,人即执此以为翻名,盖乃是其辨释之辞,非正翻名。 诃梨跋摩作论,解释十二部经,对彼祇夜伽陀偈经,故指斥言修多罗者直说语言,如似说言热者是火,岂是翻名。 人复所以翻名契经,依增一阿含序故,便作此翻。 彼言契经是第一藏,毗尼第二,毗昙第三。 明知契经是修多罗,又依杂心业品之文,彼文说言,断律仪者如契经品,乃其所指是修多罗品,人即执此以为翻名,斯乃随义以名其经,非是翻名。 以其圣教称当人情,契合法相,从义立目,名之为契。 此既方言,何用私情种种图度? 若正相翻,名之为綖。 何以得知? 今此且以三门释之:一准定方言,二以义解,三以文证。 准方言者,外国之人正名世人缝衣之綖为修多罗,那得异翻。 言义解者,诸法星罗,周散法界,所以次第显理在世人不坠不失,良以圣教贯穿故尔。 贯法之能如綖贯花,故名为綖。 言文证者,如律中如种种花散置案上,风吹则落。 何以故? 无綖贯故。 如是种种名种种性种种家出家令佛法疾灭不久住。 何以故? 不以经教摄取法故。 故目圣教以之为綖。 佛法如花,所被众生三业如案,造过非如风,灭法如花零落,若无言说记持彼法,法则隐灭,良以言教记持在世,人虽造过,法常不灭,以有此能,故说如綖。 又杂心言修多罗者,名曰结鬘,能贯诸法。 贯法犹是綖之义也。 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素怛缆,此译云綖。 旧言修多罗,或云修妒路,皆讹也。 义林章三本曰:杂心论云:经有五义,谓出生,涌泉,显示,绳墨,结鬘五义。 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缆,此名契经。 大日经五曰:四种苏多罗,谓白黄赤黑。 同疏十五曰:綖者,梵音名为苏呾缆。 是连持众德,令其不散,故名綖。 (大日经云綖即系,非经意)。 此修多罗有总别之二称:总修多罗者,三藏中之修多罗藏是也,该摄十二部经。 别修多罗者,十二部经中之修多罗部经是也。 是于总修多罗中,各以别义分开十一,直说法相。 余不收于十一者,取总名而为别名也。 【又】(物名)真宗各派七条袈裟所用之组纽,名修多罗。 是取綖之义也。 梵Sūtra。 发布时间:2025-06-14 08:36:2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