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毕陵伽婆蹉 内容: 梵名 Pilinda-vatsa,巴利名 Pilinda-vaccha 之音译。 又作毕陵伽筏蹉、毕邻陀婆蹉、毕兰陀筏蹉、比利陀婆遮、毕那嚩蹉。 略称毕陵伽、毕陵。 又梵汉文并举,称为毕邻陀子。 意译余习、恶口。 依巴利文 Paramattha-dīpanī(小部诸经之注释书)载,毕陵为舍卫城之婆罗门种,初学隐身咒,得名声,后遇佛,失其咒力,遂出家为佛弟子。 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谓其言语粗犷,不避尊贵。 大智度论卷二载,毕陵曾渡恒河乞食,因骂恒河神,神至佛所告此事,佛使毕陵向恒河神忏谢。 并谓其因五百世以来生婆罗门家,常自骄贵,轻贱余人,故为本来所习之口言而已。 盖“余习”又有“恶口”之称,系基于此。 又师亦擅长神通,有部毗奈耶卷五载师曾以神通力救助其被劫夺之甥。 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谓其身患诸疾。 [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法华玄赞卷一] p4736 发布时间:2025-07-04 08:07:09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