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内容: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8册No. 0894a苏悉地羯罗供养法No. 894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归命诸如来及法菩萨众莲花金刚部并诸眷属等我今依教说供养持诵法省略通三部次第及相应先见神室处复明其事法对受得真言及作手印法于外出入处分土洗净法洒扫神室处除萎花等法澡浴自灌顶献三掬水法往于神室门换衣洒身法入室便礼拜办诸供具法数珠及神线茅草镮等法奉献阏伽水及置宝座法复示三么耶去身障难法辟除及泻垢清净光泽法护身及结界八方上下法初应想神座观念本尊法随所在方处奉请于尊法以其本真言启请本尊已即除遣从魔奉座令坐法复示三摩耶即奉阏伽水浴尊奉衣法次献涂香花烧香及饮食燃灯供养法真言并手印运心供养法赞叹忏悔等护身及己身并护其处所便结大界法备具嚩日罗及数珠等法充满真言分次坐持诵法求请本所愿及护所念诵回施功德法起广大发愿又奉阏伽水涂烧香等法复视三摩耶护身及己身解所结方界然后发遣法护摩支分等谓炉神及地烧祀之具法转读方广经及作制底法次作慈等观思惟六念法如是等次第我今略诠竟见神室处者。 谓入曼荼罗。 散花所堕。 归依彼尊。 明其事法者。 谓得最胜受明灌顶。 奉阿阇梨之所印可。 令传法灌顶。 乃至令作诸余灌顶。 对受真言及手印者。 谓受法人澡浴清净。 着新洁衣。 于其净处。 跪恭敬。 对阿阇梨。 亲受真言及作手印。 时阿阇梨先诵三遍。 转授与彼。 彼受得已。 自诵三遍。 深生欢喜顶戴奉持。 此为对受。 随力所办。 奉阿阇梨。 广解法已。 方可作此念诵次第。 外出入处者。 为晨朝起已。 所往秽处。 当用不净忿怒真言。 而作护身真言曰。 唵句(二合)拖囊(上声)呼之若(而也反)其手印相。 以右手作拳。 直竖大母指。 当护五处。 谓顶两肩及心咽项上(已上小心印别有大印)。 次分土洗净者。 谓以五聚土。 当洗下部。 以三聚土。 洗小便处。 以三聚土。 独洗左手。 以七聚土。 共洗两手。 或恐未净。 任已洗之。 以净为限。 已上聚土。 皆用触咒及印。 印及持七遍然后用之。 次以真言而用洒身真言曰。 唵戍噜(二合)底(丁以反)娑没(二合)底(同上丁以反)陀(重)罗尼(上)吽诃(上三遍诵之)其手印相。 以右手直舒五指。 指头相博。 次屈无名指中节。 与掌相当。 以大母指。 小辅向前。 其洒水法。 蹲踞而默。 两手置于双膝之间。 印手掬水。 勿有泡沫。 无声饮之。 三度饮已。 然后用手沾水。 两度拭唇。 于时口中于其齿间。 舌触垢秽涕唾。 欬嗽更复如前。 饮水拭唇。 还以此印及诵真言。 于其印中大指及无名指先拄两目。 次口两耳。 鼻及两肩脐心咽颈上拄。 便成护身诸根清净。 次洒扫神室者。 谓随其成就及事差别。 与彼相应。 而择方处及意可乐。 无诸障难。 其地除去嚩。 虫窠。 坑窟瓦砾。 糠骨毛发。 咸炭灰等。 掘去恶土。 填以净土。 于上造室。 坚牢密作勿令风入。 门向东开。 或北或西随事向南。 作神室已。 用牛粪涂。 以净水洒。 或以涂香即和净水。 当诵此明而涂其地明曰。 那(上)莽娑底(丁以反)[口*(隸-木+匕)]也(一二合)你尾(二合)迦(引)南(二)萨(去)罗嚩(二合)怛他(去)蘖哆南(去)(三)闇(引)(四)尾罗视尾啰视(五)摩诃(去)嚩日啰(二合)(六)萨多(上)萨多(上)(七)娑(去)啰帝(八)娑(去)啰底(九)怛啰(二合)以(十)怛罗(二合)以(十一)尾陀莽宁(上)(十二)三(去)伴若(而也反)宁(上)(十三)多(上)啰莽底(丁以反十四)悉陀(引)仡隶(二合)(十五)怛(二合)(十六)莎(去)诃(去三遍诵之)或时忘念法则错误。 犯三摩耶。 每日当诵此明三七遍或百八遍。 能除其过。 除萎花者。 供养尊花已。 先诵此明除其萎花曰。 唵税帝摩诃(去)税帝佉(去)娜宁(去)莎(去)诃(去)次说扫地明曰。 唵贺罗贺罗啰茹啰(二合)贺啰那(引)也莎(去)诃(去)次说涂地明曰。 唵羯啰(二合引)隶摩诃(去)羯罗隶莎(去)诃(去三遍诵之)先应洒扫神室。 除去萎花。 净诸供器。 然后方去澡浴。 教说如是。 往澡浴时。 先以此明及印。 护诸供具然后可往明曰。 唵尸却哩(二合)嚩(无可反)日哩(二合)闇(引三遍诵之)其手印相。 以右手作拳。 直竖大指。 头指二指相着。 先作三摩耶者。 谓凡作法。 先作三摩耶。 然后作护身等一切诸事。 教如是说。 次说三摩耶真言及手印。 初佛部真言曰。 唵怛他(去)姤(一)娜婆(二合)嚩(引)也(二)莎(去)诃(去三遍诵之)。 此是佛部三摩耶真言其手印相。 仰两手十指。 直向前舒。 并侧相着。 微屈两头指上节(此是三摩耶手印)。 次说莲华部三摩耶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钵娜谟(上二合)娜婆(二合)嚩(引)也莎诃(此是莲花部三摩耶真言)其莎诃皆去音。 其手印相。 先当合掌。 中间两手六指。 向外舒散。 勿令相着。 其大指及小指。 两手依旧相着。 合掌中虚。 如间莲花。 微屈中间六指(此是莲花部三摩耶手印)。 次说金刚部三摩耶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嚩日路(二合)娜婆(二合)嚩(引)也莎诃(三遍诵之此是金刚三摩耶真言)其手印相。 右押左。 两手背逆相着。 以右手大指。 叉其左手小指。 左手大指。 着其右手小指。 中间两手六指。 微令开。 如三股杵(此是金刚三摩耶手印)。 结缚诸难者。 谓以军荼利手印真言。 而缚诸难。 其手印相。 左手置于右手膊跟上。 以大指捻小指甲。 展中三指。 如三股杵。 复以右手置于左膊跟上。 亦以大指捻小指甲。 展中三指。 如三股杵。 而向东立。 屈其左脚膝。 临向前。 就于右脚。 右脚阔展二尺以来。 横着蹑地。 咬下右唇。 怒目左视。 默想自身如军荼利。 诵其根本真言曰。 囊(上)谟(上)啰怛囊(上二合)怛啰(二合)夜野囊(上)莽室战拏嚩日啰(二合)簸儜(上)曳(引)莽诃(上)药乞沙(二合)细囊钵多(上)曳(引)囊谟嚩日啰(二合)句路(二合)驮野(引)能(去)瑟吒路(二合)得羯(二合)吒婆也佩啰嚩(引)野怛侄他(去)唵闇没(二合)多(上)军(去)拏里佉佉佉佉却(引)醯却(引)醯啰若(二合)微娑铺(二合)吒野微娑铺(二合)吒野萨啰(二合)嚩尾近囊(上二合)微囊亦迦剑(二合)摩诃(去)言(上)儜(上)钵底饵尾旦(引)多迦啰(引)野泮吒(二合七遍诵之)此是系缚诸难真言真言最下满驮满驮句。 即其两手三指。 便作拳把。 所捻小指。 依旧勿动。 其诸难者便成继缚。 澡浴法者。 先以真言手印。 取土作三聚。 为净身故真言曰。 唵宁(上)佉囊(上)嚩苏(上)提莎诃(五遍诵之此是净土真言)其手印相。 两手相叉。 指捻手背。 双竖二头指相着。 二大母指并竖。 博头指侧(以此手印盖所取土诵真言五遍然后取之)。 辟除者。 凡所作一切事。 先须辟除。 然后方作一切诸事。 教说如是。 辟除真言曰。 囊(上)谟(上)嚩日啰(引二合)也贺囊(上)钝囊(上)莽他(上)尾跢崩(二合)娑瑜瑳(去)啰也泮吒(七遍诵之此辟除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大指。 屈入掌中。 以中指无名指而押大指。 屈其头指。 着中指中节侧。 亦屈小指。 着无名指中节侧。 即舒努臂。 头上右转三遍。 及印身五处。 右手大指。 押小指甲。 余三指直竖。 作嚩日啰形。 叉其腰侧。 立法如前(此是辟除印)。 又辟除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多(去)啰(上)泮吒(此是辟除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 指左手掌。 如是三遍(此是辟除手印)。 又辟除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枳里枳罗(去)啰(去)嚩咾捺啰(二合)泮吒(轻此是辟除真言)其手印相。 以两手。 各作弹指声三遍(此是辟除印)。 护身法者。 以此真言及手印。 用结十方界。 及以护身真言曰。 唵商僧(二合)迦[口*(隸-木+匕)]三莽焰莎诃(此护身结界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大指。 捻小指甲上。 余三指微开直竖。 名嚩日啰印。 用结上下及八方界。 并护身用(此是结界护身等印)。 次以真言手印。 用印自身及以水土澡豆等物。 便成泻垢及与清净真言曰。 唵枳里嚩日啰(二合)泮吒(七遍诵之此是泻垢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大指。 捻小指甲上。 余三指微开直竖。 叉腰间。 三指向前。 左手亦作此印。 用印触诸物。 即成泻垢及与清净(此是泻垢印)。 次以军荼利真言及手印。 用作清净真言曰。 唵闇没(二合)帝泮吒(七遍诵之此是清净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作拳。 取水念诵七遍。 用洒诸物及手顶上。 便成清净(此是清净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 用作光泽真言曰。 唵枳里枳里嚩日啰(二合)泮吒(七遍诵之此是光泽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大指。 捻小指甲上。 余三指微开直竖。 舒其膊。 还以右手作此印。 承左手肘下。 以右手印。 印诸触物及以己身。 即成光泽(此是光泽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 用搅其水真言曰。 唵贺囊(上)嚩日啰(二合)嚩日[口*(隸-木+匕)](二合)儜(上)诃(不限遍数惟多诵此是搅水真言)其手印相。 两手向外相叉。 以二大指。 并竖合头。 屈二头指。 稍屈头。 甲相着(此是搅水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 取土涂身真言曰。 唵部啰若(而也反)嚩(二合)啰(七遍诵之此是涂土真言)其手印相。 取土和水。 两手相揩。 以右手遍涂身(此是土涂身印)。 次以军荼利真言手印。 持诵水真言曰。 唵闇没(二合)帝泮吒(七遍诵之此是持诵水真言)其手印相。 先平舒右手。 以大指押其中指无名指甲上。 稍屈头指小指。 持诵真言。 以印搅水澡浴(此是持诵水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 遣除身中毗那夜迦难真言曰。 唵闇没(二合)帝贺囊贺囊(上)泮吒(此是遣除身中毗那夜迦真言)其手印相。 以两手大指。 屈入掌中。 作拳。 舒二头指。 左右相叉。 入虎口中。 以印从头顶向下。 至足而略去之(此是遣除身中毗那夜迦印)。 次则应以军荼利真言及手印。 护身五处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祇宁(上二合)钵啰(二合)你(去)钵多(二合)也莎诃(五遍诵之此是护身真言)其手印相。 以二小指。 相叉入掌中。 无名指双押二小指叉上。 二中指头相着。 二头指微屈。 在中指上节侧。 相去一大麦许。 直竖二大指。 在中指侧。 印触五处。 印成护身(此是护身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 持诵一一分土真言曰。 唵度比度迦(去)也度比钵啰(二合)支嚩(去二合)里宁(上)莎诃(三遍诵之此是持诵土真言)其手印相。 以二手头指小指头相着。 二中指二无名指。 屈入掌中。 指背相着。 以二大指。 各捻中指无名指头。 前所置三聚土。 取一分。 以印印土。 持诵三遍。 用洗从足至脐。 即洗其手。 用水洒净。 第二第三亦如是。 洗及以洒净。 又取一聚。 如前持诵。 用洗从脐至颈。 又取一聚。 如前持诵。 用洗从颈至顶。 毕已。 还诵真言。 随意澡浴。 还作此印。 亦诵真言。 遍转于身。 当心解印。 是名被甲印(此是持诵土印)。 次诵军荼利根本真言。 搅以手印水。 随意澡浴真言曰。 囊(上)谟(上)啰怛囊(上二合)怛啰(二合)夜也那莽室战(二合)拏嚩日啰(二合)簸儜(上)曳摩诃(去)药乞沙(二合)细囊钵多曳那谟嚩日啰(二合)句路(二合)驰也钵啰(一合)若(而也反)嚩(二合)里多(上)你(去)钵多(去二合)能(去)瑟吒咾(二合)得迦(二合)吒婆(上)也佩啰嚩(去)也阿徙母(轻呼)娑啰嚩日啰(二合)钵啰输簸舍贺娑多(去二合)也怛你也(二合)他唵闇没(二合)多军(去)拏里佉佉佉佉佉(去)囊佉囊佉囊佉囊佉(去)那佉那佉那佉那佉呬佉呬佉呬佉呬底(丁以反)瑟吒底瑟咤贺囊贺囊那贺那贺钵者钵者蘖(二合)恨儜(二合)蘖(二合)恨宁(二合)满驮满驮蘖(呼咽重)啰若蘖若怛啰若怛啰若微娑铺吒也微娑铺吒也婆伽梵囊(上)没(二合)多军(去)拏里慕(引轻呼)啰弹难(二合)多拏(上)也嚩日啰(二合)儜(上)萨啰嚩(二合)尾近囊(上)微囊也剑宁(上)嚩(去)罗也摩诃言儜(上)钵底饵尾旦多迦啰也泮吒句路(二合)驮(引)镮囊(上二合)曳莎诃(三遍诵之此是澡浴真言)其灌顶真言。 以此真言及手印。 而自灌顶真言曰。 唵贺臛(二合)佉里里泮吒(三遍诵此灌顶真言)其手印相。 以二小指。 相叉入掌。 二无名指双。 押二小指叉上。 入掌中。 二中指头直竖。 相着。 二头指押二中指上节。 令头指中节曲。 二大指辅着二头指侧。 以印相取水。 持诵真言三遍而自灌顶(此是灌顶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 而自结发真言曰。 唵苏悉地羯里莎诃(三遍诵之此是结发真言通三部用)其手印相。 右手作拳。 直舒大母指。 以屈头指。 押大指头上。 令头指圆曲。 作此印持诵真言三遍。 置于顶上即成结发(此是结发印)。 又佛部结发真言曰。 唵尸祇尸契莎诃(去三遍诵之)又莲花部结发真言曰。 唵尸契莎诃(三遍诵之)金刚部结发真言曰。 唵尸佉写莎诃(三遍诵之)凡澡浴时。 不应就于淤泥水中。 或水有刺。 或悬驶水。 或狭渠浅水。 旋涡急流。 多虫浑水。 溉灌田水。 及坑中水。 如是之水并勿澡浴。 又复不应于其水中及以水侧。 大小便利。 不得水中跳走急行没浮等戏。 止在水中。 勿视隐处。 亦不思想妇人隐处。 及与腰奶诸余支分。 应当寂静默然澡浴。 但令去垢。 勿为严身之想献三掬水者。 洗浴了已。 面向本尊所居之方。 观念本尊。 持诵真言及作手印。 以印掬水而献之。 想浴本尊及奉阏伽。 或于水中有三种验。 水至膝中名为下验。 水至脐边是为中验。 水至项中是为上验。 于三水中随意念诵。 方诣道场。 佛部献水真言曰。 唵帝啰[口*(隸-木+匕)]佛(哺时反)陀莎诃(三遍诵之此是佛部奉三掬水真言)又莲华部献水真言曰。 唵避哩避哩泮吒(三遍诵之此是莲花部奉三掬水真言)又金刚部献水真言曰。 唵微湿嚩(二合)嚩日[口*(隸-木+匕)](二合)莎诃(三遍诵之此是金刚部奉三掬水真言)通三部手印相。 平仰两手。 侧相着。 以二头指。 捻二大指头。 六指微似屈。 以印掬水。 持诵真言三度。 奉浴本尊(此是通三部奉三掬水手印)。 往于神室者。 谓入向道场之时。 勿起嗔恚及与贪欲。 专念本尊。 而往去之。 于中不应蓦过器仗及诸药草。 谓种种器骑乘铃铎。 及诸印其萎花药味一切草木。 皆不应蓦。 制底尊像比丘等影。 皆不应蓦。 亦勿乘骑象马骆驼牛羊驴等及一切诸乘。 画像印等皆不应踏身手相触。 若犯此等。 堕三么耶。 亦不应起贪瞋痴慢掉举憍等。 当着木屐而往神室中。 遇制底尊容师长及以神庙。 当脱木屐便申致敬。 方至道场。 次换衣洒身者。 谓道场门外而六洗手及足。 用前所说护净真言手印。 饮水拭唇如前。 重更饮水洒净已。 即依行用。 是为通三部。 又佛部饮水洒净真言曰。 唵摩诃(去)入嚩(二合)啰(此是佛部洒净水真言)又莲华部饮水洒净真言曰。 唵睹(吒矩反)睹(同上)罗俱(上)噜俱噜莎诃(此是莲花部洒净真言)又金刚部饮水洒净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里多嚩日里(二合)尼(上轻呼)(此金刚部洒净真言)又说佛部饮水洒净手印。 仰舒右手。 屈无名指向内勿着掌(此是佛部洒净水印)。 又说莲华部饮水洒净手印。 仰舒右手。 无名指向内。 勿令掌着散开头指小指(此是金刚部洒净水印)。 次以真言手印洒净门外所授之衣。 真言曰。 唵微莽啰莎诃(此是洒净换衣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作拳。 取水持诵。 用洒净衣(此是洒净换衣手印)。 次以真言。 持诵其衣而着真言曰。 唵钵哩嚩啰(上二合)跛嚩日里(二合)尼(上)(此是着衣真言无手印)入室便礼者。 如教所说。 行者一心。 当入神室。 既入室已。 面向于尊。 合掌曲身。 首不稽地。 先于室内。 当置尊容帧或制多。 或但置座入便礼已而供养之。 办供养具者。 谓涂香等五种。 牛净神线茅环。 己身之座。 及阏伽器金刚白芥子。 系腰线等。 是名供具。 先当办之。 入室之时口诵真言而入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哩多(二合)路者泥泮吒(七遍诵之此是入室真言三部通用)次即应作三么耶真言及印。 初佛部真言曰。 唵怛他蘖姤那婆(二合)嚩也莎诃(去五遍诵之此是佛部三么耶真言)其手印相。 仰两手。 十指直向前舒。 并侧相着。 微屈二头指上节(此是佛部三么耶手印)。 次说莲华部三么耶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钵那谟(上)那婆(二合)嚩(引)也莎诃(去五遍诵之此是莲华部三么耶真言)其手印先相当合掌。 中间两手六指。 向外舒散。 勿令相着。 其大指及小指两手。 依旧相着。 令掌中虚如开莲华。 微屈中间六指(此是莲花部三么耶手印)。 次说金刚部三么耶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嚩日(二合)那婆(二合)嚩(引)也莎诃(去五遍诵之此是金刚部三么耶真言)其手印相。 右押左。 两手背逆相着。 以右手大指。 叉其左手小指。 左手大指。 叉其右手小指中间。 两手六指微令开。 如三股杵(此是金刚部三么耶手印)此三印名为大印。 诸佛菩萨犹不能违。 何况诸魔类等。 各当自部依次第用。 奉行之法。 非但顺教。 亦灭诸罪。 以除诸难。 所求之法必得顺愿。 次应以真言及手印。 遣除身中毗那夜迦难真言曰。 唵闇没(二合)帝贺囊(上)贺囊(上)泮吒(此是遣除身中毗那夜迦难真言)其手印相。 以两手大指。 屈入掌中。 作拳。 舒二头指。 左右相叉。 入虎口中。 以印从顶向下。 至足而略去之(此是遣除毗那夜迦难等手印)。 次应以真言及手印辟除真言曰。 囊谟(上)嚩日啰(引二合)也(上)贺囊(上)钝囊(上)莽他(上)尾特网(无奉反二合)娑瑜瑳(去)啰也泮吒(七遍诵之此是辟除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大指。 屈入掌中。 以中指无名指而押大指。 屈其头指。 着中指节侧亦屈小指。 着无名指中节侧。 即舒努臂。 头上右转三遍。 及印触身五处。 右手大指押小指甲。 余三指直竖。 作嚩日啰(二合)形。 叉其腰侧。 立法如前(此是辟除印)。 又辟除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多(去)啰泮吒(三遍诵之此是辟除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拍左手掌。 如是三遍(此是辟除手印)。 又辟除真言及手印真言曰。 唵枳里枳里啰嚩咾捺啰(二合)泮吒(此是辟除真言)其手印相。 以两手弹指三遍(此是辟除手印)。 云何名为辟除。 谓于神室花等衣裳。 及座等物。 所有诸难。 摈随令去。 名辟除即得清净。 次说真言及手印而作泻垢真言曰。 唵枳里枳里嚩日啰(二合)泮吒(七遍诵之此是泻垢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大指。 捻小指甲上。 余三指微开直竖。 叉腰间。 三指向前。 左手亦作此印。 用印诸物。 令除秽恶。 名曰泻垢(此枳里忿怒泻垢手印)。 次作清净。 佛部心真言。 而拳取香水。 持诵七遍。 用洒诸物。 便成清净。 初佛部心真言曰。 唵尔囊(上)尔迦(二合七遍诵之)莲华部心真言曰。 唵阿(去)力迦(此是莲花部心真言)金刚部心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特嘞(二合)迦(轻呼金刚部心真言)次作光泽。 持真言及作手印。 以印诸物便成光泽。 初佛部光泽真言曰。 唵帝誓(而曳反)帝若(而也反)徙尾(二合)宁(上声)徙提(去重)娑(去一)驮也泮吒(三遍诵之此是佛部光泽真言)莲花部光泽真言曰。 唵你(去)比也(二合)你(去)比也(二合)你(去一)跛也摩诃(去)室哩(二合)曳莎诃(去三遍诵此是莲花部光泽真言)金刚部光泽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罗入嚩(引二合)罗也满度哩莎诃(三遍诵之此是金刚部光泽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大指。 捻小指甲上。 余三指微开直竖。 舒其膊。 还以右手。 亦作此印。 承左手肘下。 以手印印触诸物。 即成光泽。 通三部用(此是通三部光泽手印)。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丹藏即云。 苏悉地羯罗经。 名既不同文亦大异。 译人一也。 今捡丹藏之经。 国宋藏中始终皆无供养法者。 丹藏亦于感函有之。 委寻开元贞元二录。 善无畏译只有三经一法。 而无此供养法。 今以目录虽无。 详其文义。 非是后人伪妄集者。 故依丹藏两俱存焉。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8册No. 0894a苏悉地羯罗供养法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中(通三部次第)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次作护身。 法明王手印。 诵此真言。 印顶等五处。 便成坚固护身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祇宁(上二合)钵啰(二合)你(去)钵多(去二合)也莎(去)诃(去)五遍诵之此是护身真言。 其手印相。 二小指叉入掌。 二无名双。 押二小指叉上。 入掌中。 二中指头直竖相着。 二头指押二中指上节令头指中节曲入大指直竖。 辅着中指(此是护身手印)。 次作大护身。 诵此真言及作手印。 亦五处成大护身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啰囊也泮吒(轻五遍诵之此是大护身真言)其手印相即前护身印同。 次应被甲。 诵真言及作手印。 从顶摩触。 下至于足。 即成被甲真言。 唵度比度比迦(引)也度比钵啰(二合)入嚩(引二合)里宁(上)莎(去)诃(去七遍诵之此是被甲真言)其手印相。 散舒。 次以真言及手印。 而结发真言曰。 唵苏悉地羯哩莎诃(此是结发真言通三部用)其手印相。 右手作拳。 直舒大母指。 印于顶上(此是结发印通三部用)。 又佛部结发真言曰。 囊(上)莽娑怛[口*(隸-木+匕)](二合)也地尾(二合)迦(引)难(去)萨啰嚩(二合)怛他蘖多(去)难唵苏悉驮路者宁(去)莎(去)诃(去七遍诵之此是佛部结发真言)莲华部结发真言曰。 囊(上)谟啰怛囊(二合)怛啰(上二合)夜也囊(上)莽钵那莽(二合)簸儜(上)曳唵迦莎诃(七遍诵之此是莲华部结发真言)金刚部结发真言曰。 囊谟啰怛囊(上二合)怛啰(二合)夜也囊莽室战(二合)拏嚩日啰(二合)簸儜曳摩诃药乞沙(二合)细囊钵多(上)曳囊(上)莽迦(去)罗讫(二合)旦(引)多比尼(上)升迦[口*(隸-木+匕)]扇(引)底(丁以反)迦哩伽吒你伽吒你簸多也沙诃(七遍诵之此是金刚部结发真言)其手印相。 与前印同。 置其宝座者。 本尊随在方所。 先顾彼方。 次应心想。 大海于中宝山。 其山顶上想师子座。 于上复有微妙大莲华台。 于上复观诸宝楼阁。 悬以缯幡。 上有伞盖。 幢及罗网而以庄严。 运心想已。 后诵真言。 加彼前所想者。 一一成就即说成就大海真言曰。 唵阿毗莽噜(平)娜地(七遍诵之此是成就大海真言)次说成就师子座真言曰。 唵阿(上)者罗泮吒(三遍诵之)次说成就宝山真言曰。 唵阿者罗微(去)[口*(隸-木+匕)]莎(去)诃(去三遍诵之)次说成就莲华真言曰。 唵迦莽罗莎诃(三遍诵之)次说成就宝楼阁等种种庄严真言曰。 唵囊(上)莽萨啰嚩(二合)怛他(去)蘖多(去)囊萨罗嚩(二合)他(去)呜捺蘖(二合)帝吃龛(二合)娑破啰(二合)呬四莽闇(二合)伽伽(轻)囊剑(去)莎诃(三遍诵之此是成就宝楼阁真言)奉献阏伽水者。 随部差别及事成就相应。 而作瓦器。 所谓金银熟铜石木。 及瓦。 商却。 缩枳知(二合)波(此云)树叶荷叶等。 作勿令破缺粗涩孔穴。 盛满香水。 随部类及上中下。 而置诸花。 以办事真言持诵。 复以部母真言等持诵。 即以阏伽水持诵置于左边。 办事真言及手印。 前所说辟除等真言手印是也。 次说部母等真言及手印。 初说佛部母真言曰。 囊(上)谟婆(去)伽(轻)嚩妒瑟腻(二合)沙(去)也唵噜噜娑普(二合)噜什嚩(二合)罗底(丁以反)瑟咤(二合)悉驮(去)路者宁(去)萨啰嚩(引二合)啰他(二合)娑(引)驮宁莎诃(此是佛部母真言佛眼是也三遍诵也)莲华部母真言曰。 那啰舍(二合)囊(上)娑嚩(二合)啰舍囊(引)弊(毗也反)室啰(二合)嚩娑莽(二合)啰奶囊者泻莽(上)含萨啰嚩(二合)萨怛嚩(引二合)难(去)萨啰嚩(二合)微也(二合)地指枳瑳(上)迦怛侄他唵迦微迦迦吒微迦吒迦揁(吒应反)迦婆(去)伽(轻)嚩底(丁以反)微若(而也反)曳莎诃(三遍诵之此是莲花部真言名半拏啰嚩私宁是也)金刚部母真言曰。 囊(上)谟(上)罗怛囊(上二合)怛啰(二合)夜也囊莽室战(二合)拏嚩日啰(二合)簸儜(上)曳摩诃(去)药乞沙(二合)细囊钵多(上)曳唵俱(上)兰达哩满驮泮吒(三遍诵之此是金刚部母真言忙莽鸡难是也)次说部心真言。 初佛部心真言曰。 唵尔囊尔迦(七遍诵之)莲华部心真言曰。 唵阿(去)力迦(七遍诵之)金刚部心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特嘞(二合)迦(七遍诵之)次说佛部母佛眼手印相合两手。 屈二大指双入掌中。 直附中指当中节内。 勿为屈节。 微屈头指。 押二中指上节背(此是佛根手印相)。 次说莲华部母手印相。 合掌十指并屈。 头相着。 令掌中虚。 如未开莲华。 仍腕相着(此是莲花母半拏罗嚩祇宁手印)。 次说金刚部母忙莽计手印相。 合掌屈二头指及二无名指。 入掌中。 背各相着。 余六指并直竖相着(此是金刚母忙莽计手印)。 又说合掌屈二头指及二无名指。 翻相叉。 押节头右押左。 余六指者并竖相着(亦即是)。 次说部心手印相。 初佛部心手印相。 八指相叉。 入掌中。 令八指中节露出。 其二大指直竖。 勿着头指。 仍去半寸(此是佛部心印)。 次说莲花部心印相。 依佛部心印。 惟改右大指。 屈入掌中。 独竖左大指(此是金刚心印)。 其阏伽法。 随部相应。 及事成就。 如教广说。 奉献之时。 以本真言持诵而献。 奉请本尊者。 持诵之人随作法处。 先想坐已次以真言手印。 成就车辂。 送本尊所。 车辂真言曰。 唵睹噜睹噜(此是通三部送车辂真言)其手印相。 二手中指以下六指相叉。 右押左入掌。 二头指相着。 二大指辅中指侧。 开两掌。 腕相着。 六指互相着掌(此是通三部送车辂手印)。 送车辂已。 即应诵以此明。 中安来句。 及作手印。 或但独请本尊。 或并眷属召请。 送则左大指向外而举。 迎则右大指向内而屈(内外各三遍)明曰。 囊(上)莽娑怛[口*(隸-木+匕)](二合)也地尾(二合)迦(引)难萨啰嚩(二合)怛他(去)蘖多(去)难唵嚩(引二合)祗你也(二合)羯啰洒(上三合)也莎诃(此是通三部奉请明)此明次应置迎句准上可知。 其手印。 依前车辂印。 惟改右大指。 与左中指。 头相着(此是通三部奉请印)。 或以部心真言。 中置来句。 谓心真言。 次安曀曀(去)醯薄伽梵。 次去心真言即知迎句及手作印而请。 若以部心真言。 奉请本尊欢喜速来。 初佛部心真言曰。 唵尔囊迩迦(二十五遍诵之)其手印相。 依前部心印。 惟改以二大指向前。 招三遍即成请印(此是佛部请召印)。 莲华部心真言曰。 唵阿(去)路力迦(轻五遍诵之)其手印相。 依前部心惟改以右大指向前三遍。 即成请召(此是莲花部请召之)。 金刚部心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特嘞(二合)迦(引轻五遍)其手印相。 依前部心印。 惟改左大指。 向前招三遍。 即成请印(此是金刚部请召印)。 欲奉请时。 先执香炉。 诵持真言。 净治室中道路。 然后奉请净治真言曰。 唵苏(上)悉地迦哩入嚩(二合)里多(去)难驮慕(轻)利多(上二合)曳入嚩(二合)啰入嚩(二合)啰满驮贺囊(上)贺囊泮吒(轻此是金刚部净治路真言亦呼二部)佛部净治路真言曰。 唵入嚩(二合)啰(此是佛部净治路真言)莲华部净治路真言曰。 唵钵那咩(二合)宁(上)婆(上)伽(轻)嚩底(丁以反)慕(轻去)贺也慕(轻去)贺也诺蘖知(二合)慕贺宁(上)莎诃(此是莲花部净治路真言)作此法已。 室中关钥悉皆开解。 亦成辟除。 乃至清净。 及成警觉本尊。 先作奉请真言。 其句曰。 曀醯曳呬婆(上)伽(轻)梵宁贺薄底夜(二合)囊(上)三莽曳囊者阏啰健(二合)者三钵罗(二合)底(丁以反)誓(鸱曳反)南昙(二合)布若闇(二合)柘啰(二合)四(去)娜咩(二合此是通三部奉请句真言前已说竟也)随其本尊坐处立。 及其欢喜等相。 乃至顾视行者。 作彼形状。 相貌相应。 而奉请尊。 ◎◎除遣从魔者。 有毗那夜迦。 名送诸尊。 请尊至。 即用枳里枳里真言及手印。 而遣除之真言曰。 唵枳里枳里嚩日啰(二合)泮吒(轻七遍诵之此是枳里枳里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大指。 捻小指甲。 竖三指。 作嚩日啰(二合)形。 向外托之(此是枳里枳里金刚印而用遣除)。 视三磨耶者。 既除送尊毗那夜迦。 欲去。 本尊拟欲随去。 是故视三摩耶。 令住莫去。 于时即以右手视印。 诵此真言。 令住谓其本尊忆惜本愿真言曰。 唵升乘(二合)羯三摩焰莎诃(七遍诵之此是视三么耶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大指。 捻小指甲。 竖三指作嚩日啰形。 向外托之(此是枳里枳里金刚印用视之)。 奉座令坐者。 先结内界金刚橛等地方及上已。 即奉阏伽。 然后请坐。 阏伽以本真言。 持诵而献。 或以通用阏伽真言持诵。 随其成就事部差别。 执阏伽器。 当置于心等乃至跪而奉献之。 谓三部当额奉献。 其天部当心奉。 地部当膝真言曰。 唵药乞衫(二合)囊(上)那(去)也见(引)捺啰(二合)达弩(轻)钵哩(二合)也钵舍(去)钵舍莎诃(此是通用诵阏伽器真言之印)于晨朝时日中时及日暮时。 于此三时。 以其真言手印。 奉莲华座初佛部真言曰。 唵微啰微啰(引)也莎诃(此是佛部奉座真言)莲华部真言曰。 唵钵那莽(二合)微啰(引)也莎诃(此是莲花部奉座真言)金刚部真言。 唵嚩日啰(二合)微啰(引)也莎诃(此是金刚部奉座真言)其手印相。 合掌二手。 头指中指无名指并相博。 着开掌中。 相去四指许。 大指及二小指。 并相着直竖(此是通三部奉莲华印)。 若办衣裳璎珞等。 以办事真言。 持诵奉献结界法者。 以金刚法。 用结地界。 以金刚炉法。 用结上方。 金刚真言曰。 唵枳里枳里嚩日啰(二合)嚩日哩(二合)部啰满驮满驮泮吒(此是金刚真言三遍诵之)其手印相。 以左手中指无名指。 向外双。 入右手中指无名指间。 以左手无名指。 绞右无名指。 二小指头相着。 二大指头相着。 二头指直竖。 头相着。 以此印翼两臂。 令二大指头着地。 而诵真言。 成结地界(此是金刚印)。 次以金刚钩栏真言及手印。 用结上方界真言曰。 唵微娑普(二合)罗那罗(二合)乞沙(二合)嚩日啰(二合)半若(而也反)啰泮吒(半音三遍诵此是金刚钩栏真言)其手印相。 依前印。 惟改二大指。 博着二头指侧。 举印向上。 而诵真言。 成结空界(此是金刚钩栏印)。 以金刚炉真言手印。 作金刚炉真言曰。 唵萨罗萨罗嚩日啰(二合)钵啰(二合)迦啰泮吒(此是金刚炉真言)其手印相依前印。 惟改二大指。 开散直竖。 以印从南右转三遍。 诵之真言。 成就金刚炉(此是金刚炉印法云已前三界内相也)。 次以金刚罥索真言手印。 结东方界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簸赊醯唎(二合)伽伽囊么啰(三遍诵之此是金刚罥索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头指。 屈着大指根。 以大指直竖。 押头指甲。 微开孔。 余三指相博。 着直竖。 右手亦然。 以右手三指背。 着左手三指内(此是金刚罚索印用结东方界)。 次以金刚幡真言及手印。 法结西方界真言曰。 唵钵镫祇宁(上)啰吒(三遍诵之此是金刚幡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作掌。 直竖大指。 舒右五指。 侧置左手大指头上。 掌向身。 结西方界(此是金刚幡印拳右手如左亦是此印)。 次金刚迦(引)里真言手印结北方界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迦(引)哩罗吒莽吒(三遍诵之此是金刚迦里真言)其手印相。 以二手大指二小指。 头各相拄着。 余六指各自屈向掌中。 勿令指背相着。 亦勿着掌中。 结北方界(此是金刚迦里印)。 次以金刚峰真言及手印。 结南方界真言曰。 唵嚩日啰(二合)尸佉啰罗吒莽吒(三遍诵之此是金刚峰真言)其手印相。 以左手作拳。 直竖大指。 右手大指头指相捻。 大指头少出。 将右手下侧。 置其左手大指头上。 令其右手大指直竖。 结南方界(此是金刚峰印)。 次用真言。 持诵右手掌七遍。 以指其成结下界。 真言曰。 唵商升(二合)羯莎诃(七遍诵之此是结下界真言三遍亦得)次以阿三忙银(引)你真言及手印。 普作火院。 真言曰。 唵阿三(引)祇宁梨(引咽声三遍诵之此是阿三祇宁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指背。 置左手指内。 令无缝二大指向上直竖。 右转一遍。 即成火院(此是阿三祇宁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 重结大界真言曰。 唵商升(二合)羯莽诃三莽焰莎诃(七遍诵之此是结大界真言)其手印相。 以二手小指无名指。 相叉入掌。 直竖二中指。 头相着。 二头指屈。 在中指背上节。 勿着中指。 如三股杵。 二大指在头指侧。 普转八方上下。 及诵持真言。 成结大界(此是结大界印)。 如是作已。 假使侧近轮王佛顶。 及余相违诸真言者。 不能为坏。 亦不损减本尊威力。 诸有破明系嚩。 及诸却着法。 皆不得便。 备嚩日啰等者。 诸金刚。 数珠。 指环。 腰线。 神线。 臂钏。 莲华。 标旗等勿。 以香水或余物净。 用本尊真言而持诵之。 于念诵时及护摩时。 皆须具备如上等物。 次说成就嚩日啰等诸余物法。 其嚩日啰。 随其相应。 置器中。 当自面前。 安置座上。 以紫檀香而用涂之。 次以香花等。 执持供养。 请真言之主。 彼真言。 持诵香花而用供养。 又诵千遍即名成就。 是嚩日啰真言曰。 唵度那嚩日啰(二合)诃(此是成就嚩日啰真言)其缚日啰。 以紫檀等三股。 而作持诵千遍。 次说佛部净数珠真言曰。 那谟罗怛囊(二合)怛啰(二合)夜也唵阏娜薄(二合)帝微若(而也反)曳悉地悉驮替(二合)莎诃(此是佛部净数珠真言)莲华部数珠真言曰。 那谟钵特莽(二合)簸拏曳唵闇没哩(二合)登伽袂室里(二合)曳室唎(二合)忙里你莎诃(此是莲华部净数珠真言)金刚部净数珠真言曰。 那谟罗怛囊(二合)怛罗(二合)夜也那莽室战(二合)拏嚩日啰(二合)簸儜曳摩诃药乞沙(二合)细囊钵跢曳唵枳里枳里劳知哩(二合)尼莎诃(此是金刚部净数珠真言)各以此三部净数珠真言。 随其本部真言。 用穿数珠孔。 一一珠颗持诵七遍。 乃至穿系毕已。 又更持诵真言百遍。 复如前法而净数珠。 复以此真言而作成就。 初佛部成就数珠真言曰。 唵那谟婆伽嚩底悉悌娑驮也悉驮(引)替(二合)莎诃(此是佛部成就数珠真言)莲华部成就数珠真言曰。 唵缚苏莽底室里(二合)曳钵特莽(二合)忙里你莎诃(此是莲华部成就数珠真言)金刚部成就数珠真言曰。 唵嚩日啰(引二合)尔耽若曳莎诃(是此金刚部成就数珠真言)以此成就数珠真言。 请其本部真言于数珠上。 乃至供养时持诵千遍。 以为成就。 次说执持数珠手印之相。 以右手大指。 捻无名指头。 直舒中指小指。 微屈以头指。 着中指上节侧(此是通三部执数珠印)。 次说莲华部执数珠印相。 以右手大指。 捻其中指头。 余三指直舒。 左手亦然(此是莲花部执数珠印)。 次说金刚部执数珠印相。 以右手作拳。 展直大指。 捻头指。 左手亦然(此是金刚部执数珠印)。 以活儿子。 佛部为数珠。 以莲花子中部为数珠。 以噜捺啰(二合)叉子。 金刚部为数珠。 又说取活儿子。 莲花子。 噜捺啰(二合)叉子。 商佉。 及石木槵铅锡熟铜琉璃。 随取其一。 数过百量而作数珠。 以右手执。 心不散乱。 真言诵毕。 一时当掏。 勿令前后。 次说臂钏之法。 其臂钏中。 穿一活儿子等珠。 以部母真言手印。 持诵香花而用供养。 及香水洒。 还以此部母真言手印。 请来加持钏上。 复以部母真言手印。 次第供养。 乃至持诵千遍。 以捺婆草作环。 置无名指。 用部心真言。 如前作法成就。 乃至持诵千遍。 各作本部。 次第应知。 其腰线法。 令童女搓合。 以俱逊婆染(此云红蓝花)或郁金染。 如前法成就。 乃至持诵千遍。 于念诵时护摩时及以睡时系于腰间。 能止失精。 成就腰线真言曰。 唵阿罗阿罗满驮你(轻)缩讫啰(二合)驮(引)啰尼(上)悉驮(引重)替(二合)莎诃(去)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8册No. 0894a苏悉地羯罗供养法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下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于佛部中其线白色。 莲花部中其线黄色。 金刚部中其线赤色。 此等物备具在身。 方可作法。 依经依部。 如经所说。 结大界已。 次应供养。 随其成就及与事部差别。 所办涂香色味香气。 与彼相应。 前所泻垢乃至光泽涂香。 以此真言及本真言。 持诵后作手印而奉献之。 奉涂香真言曰。 伊(上)咩言(上)驮(引)输(上)婆(上)你微夜(二合)输者也输(上)者瑜那(上)也莽夜你(轻)吠你妒薄讫底夜(二合)钵罗(二合)底(丁以反)仡(二合)呬也(二合)钵啰(二合)呬那咩唵阿(去)贺罗阿贺罗萨啰缚(二合)尾你夜(二合)达啰布尔帝莎诃(七遍诵之此是奉献涂香真言通三部用之)其手印相。 以右手舒五指。 竖掌向外。 以左手向上。 把右手腕。 四指向外。 大指在内把之(此是奉涂香印通三部用之)。 又佛部奉涂香真言。 唵阿仡路(二合)多(上)罗(引)仡啰(二合)微洒曳囊(上)莽莎诃(去七遍诵之此是佛部奉涂香真言)莲华部奉涂香真言曰。 唵那(二合)知知那(二合)吒钵宁(上)那(二合)帝那(二合)底夜钵宁(上)泮吒(二合七遍诵之此是莲花部奉涂香真言)金刚部奉涂香真言曰。 唵微萨啰萨啰泮吒(七遍诵之此是金刚部奉涂香真言)前所泻垢乃至光泽花。 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 复作手印而奉献之。 奉花真言曰。 伊(上)咩苏(上)莽囊你尾夜(二合)输(上)者也输(上)者瑜囊(上)也囊莽夜宁(上)吠你多(上)薄讫底夜(二合)钵啰(二合)底仡(二合)呬也(二合)钵啰(二合)四那咩唵阿(去)贺罗阿贺啰萨罗嚩(二合)尾你夜(二合)达啰布尔帝莎诃(七遍诵之此是奉花真言通三部用之)其手印相如车辂印。 惟改二头指相叉(此是奉花印通三部用)。 又佛部奉花真言曰。 唵尸祇起(二合)尸契莎诃(七遍诵之此是佛部奉花真言)莲华部奉花真言曰。 唵战尼宁健陀谟丁泥(二合)泮吒(二合七遍诵之此是莲花部奉花真言)金刚部奉花真言曰。 唵部哩(二合)啰若嚩(二合)兰多诣莎诃(七遍诵之此是金刚部奉花真言)次前所泻垢乃至光泽烧香。 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 复作手印而奉献之。 奉烧香真言曰。 阿閦嚩囊娑钵(二合)底啰素贺(二合)你也(二合好心)健陀(引)值也(二合)郁馥苏啰部若(天养)囊莽夜宁吠你妒(虔诚奉献)薄讫底夜(二合)度报閦钵啰(二合)底仡(二合)呬也(二合)旦(愿纳受)唵阿贺罗贺罗萨啰嚩(二合)尾你夜(二合)达罗布尔帝莎诃(七遍诵之此是奉烧香真言通三部用之)其手印相。 以二手小指无名指中指。 并向内曲。 背相着。 向上直竖。 二头指侧相向上。 一麦道不着。 二大指博着二头指侧(此是奉烧香真言通三部用之)。 又佛部奉烧香真言曰。 那谟仡罗(二合)蔓拏微洒曳尸弃宁(上)莎诃(七遍诵之)莲华部烧香真言曰。 唵战捺啰(二合)婆梦拏里伽(二合)那祇里尼泮吒(七遍诵之此是莲华部烧香真言)金刚部奉烧香真言曰。 唵微萨罗萨罗泮吒(七遍诵之)次前所泻垢乃至光泽饮食。 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 复作手印而奉献之。 奉食真言曰。 粤洒悌难啰索喜你也(二合心欢喜)曀洒满多啰(二合)设怒么里莽也(此等尊食至诚奉献)宁你妒薄讫底夜(二合)钵啰底讫(二合)呬也(二合)钵啰(二合)四那咩唵阿贺罗阿贺罗萨啰嚩(二合)尾你夜达啰布尔帝莎诃(七遍诵之此是奉食通三部用之)其手印相。 仰两手二掌。 向前侧相着。 二无名指头侧相着。 微屈二头指。 博着中指侧。 二大指博着二头指侧。 小似掬水相(此是奉食印通三部用之)。 又佛部奉食真言曰。 唵掣那弭(二合)尼(上)莎诃(七遍诵之此是佛部奉食真言)莲华部奉食真言曰。 唵渐路紧宁(上)莎诃(七遍诵之此是中部奉食真言)金刚部奉食真言曰。 唵嚩日哩(二合)尼(上)嚩日蓝(引二合)艺莎(去)诃(七遍诵之此是下部奉食真言)复当前泻垢乃至光泽然灯。 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诵。 及作手印而奉献之。 然灯真言曰。 啰讫刍(引二合)近囊(上二合)洒者(二合能护清净能去无明以此等虔诚奉献惟愿纳受)跛尾怛啰(二合)室者(二合)胆谟(上)尾昙莽囊(上)输(上)婆莽衣宁(上)吠你妒薄讫底夜(二合)你(去)报阎钵啰(二合)底仡(二合)呬也(二合)旦唵阿(去)路迦也路迦也萨啰嚩(二合)尾你底(二合)达啰布尔帝莎诃(七遍诵之此是奉灯真言通三部用之)其手印相。 以右手作拳舒中指。 大头相捻直竖(此是奉灯印通三部用之)。 又佛部奉灯真言曰。 唵阿莽罗于建(引二合)底帝尔宁(上)莎诃(三遍诵之此是佛部奉灯真言)中部奉灯真言曰。 唵战安(二合)尼(上)宁(上)茹瑳囊(二合)羯哩泮吒(二合三遍诵之此是中部奉灯真言)下部奉灯真言曰。 唵尾嚩(二合)多路者囊(上)泮吒(二合三遍诵之此是下部奉灯真言)真言并手印运心供养者。 若当不办涂香乃至灯明供养。 但诵如上奉涂香等真言。 及作手印。 亦成圆满供养。 次运心供养者。 以心运想。 水陆诸花。 无主所摄。 遍满虚空尽十方界。 及与人天妙涂香云。 烧香灯明幢幡伞盖。 种种鼓乐歌舞妓唱。 真珠罗网悬诸宝铃。 花鬘白拂微妙磬铎。 矜羯尼网如意宝树。 衣服之云。 天诸厨食上妙香美。 种种楼阁宝柱庄严。 天诸严身头冠璎珞。 如是等云。 行者运心遍满虚空。 以至诚心如是供养。 最为胜上。 是发行者。 以决定心而行此法。 运心供养。 诵此真言及作手印。 如上所想供养皆悉成就真言曰。 唵萨啰嚩(二合)他(去)乌骨那蘖(二合)帝娑颇(二合)啰呬(引)门伽伽(轻呼)囊(上)剑莎诃(七遍诵之此是成就运心供养真言)其手印相。 两手相叉合掌。 以右押左置于顶上(此是成就运心供养手印)。 凡作供养。 应具此法。 至诚信心。 及奉阏伽。 皆以真言手印持诵成就。 及以运心合掌置顶。 方成圆满供养之法。 己身座者。 以捺婆草或余草等。 而作其座。 长十六指。 厚四指。 阔十二指。 随其成就及事差别相应。 坐之。 其坐法者略有三种。 一结加坐。 二半加坐。 三记贤坐。 令身端直勿使动摇。 而作念诵。 以其手印而执数珠。 置当心前而作念诵。 先礼三宝。 次礼本尊。 然后普礼诸余尊等。 而作念诵。 初应须臾观察本尊。 然后念诵。 中间勿起诸恶分别及嗔喜等。 正念诵持观本尊形。 或观真言所有文字。 或时观彼本尊心上有真言文字。 或寂净心而作念诵。 念诵之法。 不急不缓。 亦不声高亦不太小。 中间不应共余人语。 亦不心缘诸外境界。 真言文字不得讹错。 当观本尊如对目前。 晨暮二时遍数须足。 午时减半乃至少分。 于真言中。 有其唵字者及归命字。 应寂心诵。 若作息灾增益之事。 应以小声念诵。 真言有其字及泮吒字。 应嗔猛诵。 若作损他。 诵念之时令余人闻。 凡真言字数有多少。 从一至四。 应诵数满一俱胝遍。 从五字至十五字。 一一字数诵落叉遍。 十五已上至三十二字。 诵三落叉。 数过此者诵一万遍。 于一一时如法念诵。 其数毕已。 随所怀愿及以成就。 殷勤求之。 护本尊者。 佛部之中。 以佛眼真言应护未定本尊。 中部中。 以半拏罗嚩私宁真言应护本尊。 下部中。 以忙莽计真言应护本尊。 初欲诵及了之时。 于此二时应护本尊。 所诵真言若宁静者。 应以猛忿真言而护本尊。 或用部主而护本尊。 所诵真言若猛忿者。 应以宁静而护本尊。 或用部主而护本尊。 所诵真言若欢喜者。 应以宁静猛忿二种真言而护本尊回施功德者。 诵毕已。 应以部母护其遍数奉寄部主。 应知如是言。 一切有情无明所覆。 惟求菩提。 信受我今为彼。 非为己身。 惟愿世尊。 成就之时还我遍数。 念诵毕已。 次执阏伽。 置于顶上而奉献之。 复重供养香花等物。 作三么耶。 重作护法。 以其部母重护本尊。 亦以部母。 或以明王。 自护己身作阿三忙祇宁印。 诵其真言。 左转其印。 前所能护。 并悉解。 其手印相。 准奉请印。 惟改二大指。 向外送之。 即成发遣。 于其奉请真言之中加去去句即成发遣。 护摩分者。 如于念诵次第。 护摩所有澡浴。 乃至奉请本尊。 皆同念诵法则。 其护摩柴。 谓乌昙末罗木。 阏说他木。 阏迦木罗(引)阇阏迦木。 莽囊伽木。 阿输迦木。 密螺木。 尼俱律木。 庵没罗木。 却地罗木。 闪珍木。 钵落叉木。 阿波末伽木。 莽度迦木。 粘目迦木。 取如是等木。 截十指量。 于其乳酥酪蜜之中。 揾其两头。 于诸成就及与息灾增益损他之事。 而作护摩。 其护摩物。 谓莲花酪饭酥乳胡麻及蜜芥子盐等。 本尊之前己身中间。 而置其炉。 方一肘量。 下深半肘。 或复圆作。 或于室内作。 或在室外令见对本尊。 如法而作。 四面安阶炉口置缘。 量高四指。 炉中安轮。 余诸物等印。 各高一指。 以瞿摩夷。 和牛尿涂。 用香水洒。 于其阶上。 顺布青捺婆草。 所有护摩柴等物。 置于右边。 其阏伽器置于左边。 诸供养物黄白色类。 随事而办。 燃火着已。 用忿怒王泻垢。 而请火神。 请火神真言曰。 唵曀呬醯莽诃(去)部多泥(去)嚩哩使(二合)你尾(二合)若萨多(上)莽仡(二合)呬(引)怛嚩(引二合)护底莽(引)诃(去)啰莽娑泯(二合)散宁(上)呬妒婆(上)嚩阿仡囊(上二合)曳合尾也(二合)却尾也(二合)嚩(引)贺囊也莎(去)诃(去三遍诵之此是请火神真言)其手印相。 以右手直竖五指。 舒掌向外。 屈其头指向掌。 屈大指横在掌中大指来去(此是请火神手印)。 请以。 右洒香水三遍。 及与三遍漱口之水。 即诵此真言护三遍。 以祀火神真言曰。 唵阿仡囊(二合)曳合尾也(二合)劫尾也(二合)嚩贺囊也你(去)比也(二合)你(去)跛也莎诃祀火神讫。 重洒香水。 及与漱口。 以香花等供养。 令坐本位。 于其阶外。 别立一处。 为置本尊。 如法奉请。 次第供养。 以本尊言。 持诵一花置于其处。 作如是言。 惟愿尊者加被此处。 受此护摩。 次以枳里枳里忿怒王真言及手印。 重作泻垢火等真言曰。 唵枳里枳里泮吒(二合此是泻垢火等真言)其手印相。 左手竖五指。 掌向外。 右手竖五指。 掌向内。 以手背相着。 即以右手头指已下四指。 及钩左手四指。 向下转腕。 向身。 却合两掌相向。 二腕相着(此是泻垢火等印)。 其洒香水真言曰。 唵闇没(二合)帝贺囊贺囊(上)泮吒(二合此是洒香水真言)燃火真言曰。 唵部啰若嚩(二合)攞(此是燃火真言)泻垢火等了己。 还洒香水。 乃至漱口。 两手置其两膝之间。 初以一杓满苏。 护摩一遍。 次则护摩其柴。 次护摩饮。 次护摩诸谷。 或以乳粥。 次则莲花羯尼迦罗等花随意护摩。 随其本事。 或寂静心。 或欢喜心。 或忿怒而护摩。 其所著衣。 或白或黄赤。 随事应知。 或面向东。 或北或南。 随事而作。 其供养物。 或白黄赤。 香味等类亦复须知。 护摩毕已。 还以一杓满苏。 护摩一遍。 重献阏伽乃至供养准前。 重作护身及方等印。 并与护尊及护己身。 乃至解界。 准方可发遣。 其遣火神手印相。 如前请火神印。 惟改头指。 与大指相捻(此是发遣火神印)。 于请火神真言中。 置其去去字。 即成发遣。 然后随意。 牛五净者。 谓黄牛尿。 及粪未堕地者。 乳酪酥等。 茅香水。 一一持诵。 经一百遍。 然后相和。 更复持诵一百八遍。 于十五日。 断食一宿。 以面向东。 其牛五净置于莲荷等叶之中。 默饭三两。 十五日中所犯。 秽触及不净食皆得清净。 初佛部五净真言曰。 那(上)谟(上)婆伽(轻)嚩帝乌悉腻(二合)沙(去)也微输(上)提微啰誓(而曳反)尸吠扇(引)底羯哩莎诃(三遍诵之此是佛部五净真言)莲华部五净真言曰。 嚩帝钵那莽(二合)簸儜(上)曳唵也输(去)誓(而曳反)莎诃(三遍诵之此是中部五净真言)金刚部五净真言曰。 那(上)谟(上)啰怛囊(上二合)怛啰(二合)夜也囊莽室战拏嚩日啰(二合)簸儜(上)曳摩诃(去)药乞沙(二合)细囊钵多(上)曳唵尸弃宁尸弃宁(上)啰莽(二合)丽钵啰(二合)鞞钵啰(二合)婆娑嚩(去二合)[口*(隸-木+匕)]帝誓(而曳反)帝若嚩底钵啰(二合)婆(去)嚩底莎(去)诃(去三遍诵之此是金刚部五净真言)又以五净。 用洒臂钏。 数珠腰线茅环神线嚩日啰。 皆得清净。 其腰线者。 令童女右旋搓合。 经三合已。 重更三合。 若网调云作。 其臂钏者。 作二十五金刚之结。 中置一珠。 两头各一。 其茅环者。 称无名指量。 以茅三缠。 作金刚结吃食之时。 以部主真言。 持诵其食。 方可食之睡眠之时。 以部母护身。 若见恶梦及以失精。 当诵部母真言百遍。 应用部主真言。 护所住处及以己身并弟子等。 三时洒水净衣。 或洗令净。 饮食之时。 先以所持真言。 持诵团食。 奉献本尊。 然后方食。 于诸节日。 应加供养。 半月半月。 用阏伽器。 以军茶利等真言持诵。 一百八遍。 自灌顶能摧诸难成就渐近每日三时作漫荼罗。 及作制底。 读大乘经。 思惟六念。 作慈等观。 旋绕制底佛堂等处。 沐浴尊容及以舍利。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下 发布时间:2025-07-30 08:22:3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