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佛顶无畏宝广聚经 内容: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No. 0946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No. 946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第一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阿迦腻吒天请问序品第一(总摄一切佛顶法)如是我闻。 一时佛薄伽梵。 在迦腻瑟吒天住。 有诸无数天众。 迦腻瑟吒。 及其眷属。 百千万亿俱胝无数天众。 复有诸菩萨百千亿。 复有主檀天神百千万亿俱胝众。 一切诸金刚大药叉将。 及其眷属等。 各于佛前坐。 诸天人等之所围绕世尊。 尔时如来坐七宝莲华于七宝殿上。 殿开四门。 四柱皆是七宝庄严。 其殿高广。 放大光明。 百千万亿光明照于十方。 其殿以七宝罗网庄挍为盖覆。 其殿上四面垂诸花幡并诸铃铎七宝幢幡。 于其殿前有种种花药。 如来身上放大光明。 出种种杂色。 于如来顶上。 具足三十二相。 复放诸色光明。 其光明能照三千大千世界。 上至有顶下至十八地狱。 其光变为诸色宝云。 其云空中雨众七宝及诸杂色微妙莲华。 遍布其地。 种种衣裳诸天严身之具。 七宝天冠钗铛环钏等。 如来顶上左边出光明。 各照十方百千亿世界佛。 佛右边光明。 各照十方百千万亿无量世界一切诸佛。 悉皆踊跃欢喜。 皆来随喜。 如来右边光明。 普遍世界所有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所有地狱阿修罗饿鬼神生人类。 照彼所有罪业等。 众生光所触者遇斯光者。 所有一切苦厄重报皆得解脱。 怪未曾有不可思议。 其睹史天以其光力故得生化乐天。 其余诸天各上升一阶。 一切诸天亦复如是福力增长。 复次金刚夜叉大将见已。 生希有相。 得未曾闻亦未曾见不思议奇异灵验相貌。 便至佛所。 绕佛三匝。 合掌顶礼。 却坐一面。 长跪白佛言。 世尊无垢无秽无贪无嗔。 颜白熙怡。 坐三藐三菩提座。 佛告金刚。 何怪此光一切天人及阿修罗乾闼婆等顶礼。 作此一切佛顶檀法顶礼。 亦亦得自在身光明。 及得三藐菩提身。 如来告金刚言。 善哉善哉金刚。 能为一切安乐众生。 诸天人众能为诸解法者。 与作因缘令得解脱。 皆得三藐三菩提道。 行大慈悲。 能为一切世界得此法者。 如乌头摩花。 与诸众生教毗那耶。 即得三藐三菩提道。 金刚闻此法已赞言。 善哉善哉不可思议。 复白佛言。 云何受持。 云何作法。 及佛顶心坛法赞族吉祥。 愿为解说。 佛闻此金刚夜叉大将请。 以即为说之。 我有毗卢遮那藏大坛一切如来秘密心大咒印法术王大无畏佛顶心法放大光聚一切秘密心大咒术王法种种变现。 皆得不可思议自在变现。 如此变现之时。 十方三千大世界诸佛国土。 皆悉普照。 十方三千大世界所有阿修罗等。 天上人间地狱饿鬼畜生。 遇斯光者。 一切罪垢烦恼皆得消灭。 其光种种色。 青黄赤白朱紫颇梨马脑等光。 其光能雨七宝杂色诸花。 此佛顶法及坛法。 有如是无量灵异。 复有迦腻瑟吒天龙神曼荼罗天等。 复有无量菩萨。 闻说如是灵异无畏宝佛顶心法广大宝聚一切如来心大咒王印法。 时迦腻瑟吒天宫等闻此法已。 即得莲华无垢三昧毗布罗三昧光明出现。 即得佛顶莲华无畏垢陀罗尼幢。 即得身心不动。 踊跃欢喜。 爱乐此法爱大快乐。 复有金刚夜叉大将。 得毗布罗光明出现。 即得佛顶莲华无垢陀罗尼幢。 复以金刚夜叉大将踊跃欢喜。 身心悦豫。 甚深甚深无畏师子吼八种柔软之音。 尔时金刚以手执拔折罗。 现大威势。 至如来所。 绕佛三匝。 踊跃欢喜。 礼佛足已。 却坐一面。 白佛言。 世尊如优昙花难得。 此无垢宝莲华顶心法光聚一切如来藏秘密大法王极甚深微妙。 云何行。 云何受持。 唯愿如来为天人师怜愍众生。 为我说之。 云何得见如来佛顶。 云何相貌。 云何印法。 云何檀法。 云何记验云何行法。 云何受持。 法有几种。 咒有几种。 福有几种。 族王几种。 心中心中心咒有几种。 嗔几种。 勇猛几种。 为怒几种。 为善几种。 破坏几种。 驱使几种。 祭火几种。 诵持几种。 方法几种。 吉祥受持几种。 祭遣几种。 摄入几种。 摄出几种。 丸药几种。 帖药几种。 持香药几种。 眼药几种。 衣裳几种。 香药几种。 花有几种。 庄严几种。 涂几种。 齐有几种。 一日一夜不贪几种。 读几种。 诵几种。 洗净几种。 非时几种。 掘几种。 灯几种。 供养几种。 被肩衣几种。 三摩耶几种。 烧花几种。 秘密几种。 油法几种。 咒法几种。 忏悔几种。 咒持几种。 雨几种。 不雨几种。 与愿几种。 得见几种。 不与愿几种。 不现几种。 日几种。 月几种。 星宿几种。 七日法几种。 相爱法几种。 出离几种。 不出离几种。 隐形几种。 入阿修罗宫几种。 入海几种。 是根本咒我今问竟。 唯愿如来为我说之。 其法深妙。 难解难知。 多诸疑惑。 我今深怪难可了知。 唯愿如来广为宣说。 尔时如来告金刚夜叉大将。 谛听谛听受。 当为汝说陀罗尼心真实法相。 如上所问。 我今广为汝说。 毗卢遮那大秘密心藏曼荼罗奇异莲华佛顶大无畏秘密最胜。 一切如来由行十地。 得入大菩提。 身相具足。 即说法轮。 受持者若欲得见阿弥陀佛。 亦速得见一切如来及弥勒等。 善哉善哉。 汝今所问希有难得。 当为汝说一切形色受持法等。 复次薄伽梵释迦牟尼如来。 光明遍照。 大无畏无垢莲华佛顶秘密三昧禅定普遍。 如来王光藏身种种光明普遍。 佛顶大人之相。 如来由行出种种光明。 如来之身。 微妙圆满。 色相具足。 五眼清净。 无垢莲华中出现其相。 秘密莲华佛顶。 一切如来许可。 一切菩萨爱乐恭敬礼拜。 一切诸天皆悉礼敬。 一切诸佛皆悉欢喜。 迦腻瑟吒天供养供敬。 都史陀天亦来供养。 帝释三十三天梵天大梵自在天皆来供养欢喜踊跃。 四天大王皆来守护执持。 四方世界人非人等皆来随喜供养礼拜。 端严奇异种种相貌。 变化微妙。 决定身心平等。 色相端严。 光明照耀。 由如千日。 相好团圆。 照耀十方。 是诸佛言。 善哉善哉。 薄伽梵如来说无垢宝莲华一切如来秘密心佛顶广聚一切如来秘藏。 复次普遍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天雨种种微妙百千诸宝莲华。 复次迦腻瑟吒天及金刚等。 一切从座而起。 跪瞻仰世尊。 而白佛言。 我今见此瑞。 我今见此如来族法现。 今当说一切如来秘密佛顶心。 我今愿闻此法。 欲得持诵供养。 欲得见坛印等法。 及入坛流转思惟不退转。 教化一切众生。 利益一切世界。 及欲出利世间。 亦为解胜修行菩提之道。 唯愿如来速现速现。 如来速说善意难发难遇。 如优昙花。 如来佛顶亦难值遇。 唯愿慈愍众生速为宣说。 复次如来发大慈愍。 告迦腻瑟吒天及金刚等。 谛听。 我今为汝发大慈愍。 救众生故。 迦腻瑟吒天及金刚等。 并诸菩萨众。 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愿乐欲闻此毗卢遮那藏。 十方如来皆共请知。 一切佛国土中娱乐之具皆悉震动。 一时俱作种种音声。 如师子吼。 说此一切如来大秘密最胜微妙无畏佛顶莲华广聚心一切如来秘密大法王。 我今宣说。 尔时世尊即说大根本心咒曰。 南谟悉底哩耶(一)地尾(二合)迦(引)喃(二)萨嚩怛他议(去引)多喃(三)唵(四)阿牟伽摩尼(五)什嚩罗什嚩罗(六)摩诃波头牟(二合)瑟腻沙(七)醯利(二合)陀耶(八)尸佉利(九)摩尼摩尼(十)摩诃摩尼(十一)乌瑟腻(二合)沙(十二)罗底沙(二合)那(十三)摩尼帝(十四)都噜都噜(十五)摩诃罗审弭(二合十六)散你帝(十七)微迦[禾*玄]陀(十八)婆头摩(二合)嚩唎(十九)[禾*玄]噜[禾*玄]噜(二十)三昧耶悉地(二十一)多罗多罗(二十二)多罗耶(二十三)俱摩啰(二十四)洛乞叉(二合)那(二十五)曼荼罗钵头迷(二十六)娑摩温嚩娑耶(二十七)娑曼多(二十八)弊嚩嚧枳多(二十九)钵头迷(三十)地瑟吒(二合)那(三十二)地瑟耻多(三十三)但己如多萨[卄/補]瑟腻(二合)沙(三十四)洛乞叉那(三十五)愚醯耶(三十六)萨婆怛他伽都(三十七)乌瑟腻沙(三十八)钵头摩(三十九)弊嚩嚧枳多(四十)南谟苏睹底(四十一)塞嚩诃此无垢宝莲华佛顶广聚一切如来秘蜜心大咒印法普遍所说者。 如来大法王。 汝迦腻瑟吒天宫等。 一切定得阿耨多罗三菩提果。 有诸菩萨得不退转。 有诸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普得不退转成佛顶相。 复次薄伽梵前所说此心陀罗尼法王形像。 此世界一四天下中西瞿耶尼。 于迦腻瑟吒天宫。 起一佛顶陀罗尼塔。 七宝庄严。 其塔纵广高千由旬。 众宝合成。 垂诸华幡种种铃铎。 其塔光明照耀国界。 诸天龙神人非人等常来供养。 于此塔中出微妙音赞言。 善哉善哉。 释迦牟尼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奇异难得一切如来秘密佛顶所有如来心。 所欲说时。 释迦牟尼命空中诸佛顶言。 来下于此世界。 行诸佛事。 救取世间受苦众生。 于诸国土有十万亿。 随命而下便入塔中。 于诸佛中时有一佛。 升师子座。 须臾入定。 处大无畏莲华顶佛心一切如来秘密广聚大法王陀罗尼定。 迦腻瑟吒天王及菩萨摩诃萨。 并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知时而下围绕如来咸皆共赞叹。 愿说此陀罗尼咒印法等。 一切如来共许救拔一切众生。 复有一切诸天。 所说欲乞愿皆来随喜。 又复塔中即出大声。 其音美妙。 复告诸天。 谁能随我。 于阎浮五浊恶世。 救拔苦恼众生。 若心乐者随我。 复有迦腻瑟吒。 三十三天。 自在天。 大自在天。 变化诸天。 夜摩天。 三十二宫一切诸天。 并其眷属。 前白佛言。 世尊我等皆随如来。 于阎浮提。 救护众生。 尔时如来告诸菩萨一切诸天等。 我有不可思议变化无垢莲华佛顶金刚聚咒。 即说根本心咒曰。 南谟悉底哩(二合)耶(一)地尾迦南(二)怛他俄多南(三)唵(四)阿目伽(五)钵头摩(二合)娑娜(六)摩诃迷(七)波吒啰(八)婆臾尾迦(九)嚩多罗拏(十)怛啰怛啰(十一)钵头摩(二合)目弃(十二)娑啰娑啰(十三)嚩喻社微(十四)娑罗娑罗(十五)三曼多嚩啰(十六)钵利布栗尼(十七)末尼末尼(十八)三曼多愚四耶(十九)阿嚩破娑(二十)什嚩攞泥(二十一)(二十二)钵头牟(二合)瑟腻沙(二十三)南谟噻睹底(二十四)噻嚩诃尔时如来说此已。 于虚空中或有七宝云盖。 遍覆空中。 复有七种香风。 吹诸花幡。 出微妙音声。 如来坐七宝大莲华。 菩萨诸天亦坐七宝。 各自现神变。 悉皆踊跃欢喜。 供养如来。 尔时如来变现游戏自在神通。 于此咒力能变化。 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皆来供养。 迦腻瑟吒天下向菩提塔所。 默然而住。 尔时如来为欲庄严诸菩萨及诸天故。 即说咒曰。 唵(一)阿牟伽(二)摩诃钵头摩(三)波罗底瑟耻多(四)拔析唎(五)吽(六)噻嚩诃尔时如来说此无垢莲华族陀罗尼。 庄严大菩萨及一切菩萨诸天故。 种种宝师子之座。 其数百千种。 衣服庄严。 及种种七宝之座。 百亿俱胝那庾多。 变现来至佛所。 复次有七宝。 庄严大莲华师子之座。 微妙光明如百千日。 犹不为比。 其座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 照于大众中菩萨。 及迦腻瑟吒天。 四大天王。 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并皆就座。 及曼荼罗天神咒术中尊者。 帝释及金刚族等。 各各依次而坐。 地神海神山神及诸神等。 四部大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 婆罗门。 刹帝利。 毗舍首陀。 及诸国王。 诸来大众。 并皆就座。 围绕彼塔。 复次金刚夜叉大将。 于大众中。 从座而起。 围绕三匝。 礼佛足已。 长跪叉手。 合掌白佛言。 世尊唯愿如来为愍一切众生教化众故。 广为宣说一切如来秘密莲花佛顶心广聚曼荼罗藏。 尔时如来于其座上。 默思惟无垢无畏曼荼罗大莲华光明佛顶。 从定觉已。 于大众中。 告金刚大将。 我有三摩地大金刚曼荼罗。 有余种种七宝莲华。 大如车轮。 在其坛中。 金刚大将重白佛言。 我欲受持此无畏宝莲华佛顶大坛秘密心。 唯愿如来分别解说。 如来许之。 金刚从座而起。 以手振杵。 在佛前立。 听佛所说。 尔时如来即说无畏大宝佛顶心咒。 即说咒曰。 唵(一)阿牟伽末尼(二)什嚩罗(三)钵头牟(四)瑟腻沙(五)(六)地哩(二合)乞沙(七)噻嚩诃说此心咒已。 便入大城门。 欲往宝塔中。 到彼塔已。 开其塔门。 见十万亿佛。 皆升高座。 入于禅定。 是时塔中复有诸声闻。 其音美妙。 赞释迦牟尼如来言。 善哉善哉。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说无垢莲华佛顶心法广聚一切众生一切如来秘密大咒印法。 为怜愍救拔一切众生地耶陀罗尼心。 唯愿更为广说咒印法及坛。 诸神术等。 过去毗卢遮那藏时。 释迦牟尼如来从座而起。 便入七宝塔中。 升师子座。 于诸佛前。 所坐之处。 如日光藏。 百千万亿宝莲华。 变现毗卢遮那藏。 更有诸余莲华。 七宝为茎。 一一花各高二丈余。 种种天衣幡花宝盖。 变现种种庄严其座。 是诸天等并皆安坐。 更重请说如是等法。 时佛告言。 我有一切如来心秘密佛顶三摩地。 复更思惟如是三昧以定印持。 尔时感得十二万亿佛。 时释迦牟尼佛放大光明种种杂色。 是十二万亿如来见此事已。 皆从座起。 围绕三匝。 顶礼释迦牟尼如来放此大光赞言。 善哉善哉。 甚奇微妙希有光聚。 唯愿如来为说莲华佛顶一切如来深叹得未曾有。 唯愿速说坛法及印。 复次现佛顶莲华最胜佛顶光聚。 名曰如来语印。 释迦牟尼佛言此薄伽梵莲华佛顶陀罗尼坛及大力印法时。 彼佛顶塔中。 是诸如来及诸菩萨。 随喜愿闻此佛顶广大陀罗尼坛印法。 复次金刚夜叉大将即从座起。 向佛前默然而立。 闭目安心。 踊跃欢喜。 瞻仰尊颜。 舍嗔怒面目不暂舍。 复次释迦牟尼如来告夜叉大将。 汝当谛听谛听。 受广大咒法坛印。 金刚白佛言。 今谛听谛受真实如来印。 咒等法。 亦能恭敬供养礼拜。 亦能广为人说令使受持。 亦与是人所求之愿悉得成就。 如来赞言。 善哉善哉金刚大将。 如是如是。 能发大愿。 尔时如来即说咒师都会心中心。 即说咒曰。 唵(一)钵头牟(二合)乌瑟腻沙(二)未尼(三)什嚩(三)啰(四)(五)噻嚩诃佛顶嗔怒王根本咒唵(一)阿牟伽未尼(二)钵头牟(二合)乌瑟腻沙(三)俱噜陀(四)能瑟咤罗(五)什嚩理多(六)奢唎啰(七)诃那诃那(八)唵(九)摩诃俱噜(二合)陀啰社(十)未尼未尼(十一)三昧炎波罗耶(十二)泮一切如来嗔怒王莲华佛顶心咒唵(一)未尼(二)钵头摩(三)能瑟吒哩(四)唬噜虎噜(五)泮如来佛顶嗔怒王心中心咒唵(一)俱噜(二合)陀(二)钵头(三)泮(四)噻嚩诃如上所说诸大咒王。 能成本事。 无愿不异。 速成无上菩提。 大佛顶大无畏宝广聚佛顶一切如来持咒功能品第二复次金刚无畏莲华广聚思惟。 此法须臾受持读诵。 灭无数百千劫七遮八难五逆四重八重。 无问轻重皆消灭。 得无垢清净光明莲华宝藏之身。 转此身后得生阿弥陀佛国极乐世界。 所生之处常忆宿命。 不处胞胎。 莲华化生。 自然种种庄严其身。 复说受持得成就法。 起首诵八百遍。 即得见十二万亿如来。 及见阿迦腻瑟吒天。 见国王大臣妃后宫人采女。 皆悉欢喜。 所求称意。 复次一切众生爱乐欢喜。 寿命百年者。 更增寿命至二百岁。 以福力故。 得大天王常来卫护。 若有病人。 行至其前。 随口所言即便除愈。 是名第一诵持八百遍法。 得如上灵验成就。 次说第二八百遍法。 受持诵者。 一切菩萨及一切诸天神。 皆来降伏。 为现其身。 增加色力。 并衰者受持此已。 更复年少如二十者。 增长智慧。 得种种自在。 得无量俱胝百千那庾多佛并皆现身。 得恒河沙百千俱胝庾多诸佛而种善根。 增益广大功德。 于一切众生中为大导师。 尊重恭敬。 得大莲华无垢光明清净之身。 一切聪明智惠日增三倍。 年少如十岁小儿。 身力广大不可为比。 常忆宿命。 生欢喜国土。 常得见阿閦如来。 随佛足迹尽佛边际。 莲华化生常忆宿命。 一切衣服庄严之具自然而有一切地狱门自然开辟。 所有罪苦众生皆得解脱。 是名第二八百遍。 所成功德能得如果。 复次若诵持满第三八百遍。 如上所说功能增长三倍。 面见如来。 及三十二宫诸天众。 各各差别皆悉睹见。 及三十三天帝释等四天王一切眷属。 悉皆现来。 百千万诸天龙王。 难陀拔难陀龙王等。 而为上首。 将诸眷属。 悉皆来现。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等。 无量无数。 受持数满。 如前所说是诸神等。 皆来现身。 六十二千夜叉大将。 及诸眷属。 皆来现身。 乾闼婆。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百千眷属。 皆来现身。 一切如来族。 我此神咒法王。 若有受持者。 皆自现来言。 我是无垢宝佛顶莲华大法王坛并皆具足圆满。 海族广大咒神。 于此境界中来。 将咒师身入嗔怒金刚大坛。 令受三昧得大成就。 我是一切如来佛顶相。 一切变现相。 令咒师得见。 如来三界大师自来。 以金色手摩咒师顶。 复次释迦牟尼如来。 将咒师身即入大坛中。 于境界中。 得见诸佛国土。 能令一切如来皆共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菩萨各在本佛国土。 见此咒师。 皆生随喜。 得无畏光明极乐国土三摩地门。 又得无垢光明莲华宝幢佛顶陀罗尼从此三昧出。 即得无畏清净月光三昧。 又得无畏宝日光聚清净眼三昧。 又得无畏宝莲华最胜普遍曼荼罗清净舌三昧。 复得无畏光明赫奕无数香风。 得鼻清净三昧。 又得无畏声。 于大众中转大法轮及六波罗密。 其声微妙。 得耳根清净三昧。 又复有大福德。 诸天摩尼天福力日光明如上所说神等。 种种庄严尽皆来现。 又复诸天。 其名曰牢腻壤无垢使者最胜难陀须难陀竖牢地神华神嗔怒面神大怒面神商弃尼神勇猛之神无比神金刚执金刚神乾闼婆神诃里底母神因陀罗等诸大天神。 常来卫护。 陀罗尼王有大威力大明聚。 诸如来族王。 一切莲华族。 一切宝族。 一切象族。 一切陀罗尼族王。 一切坛族。 一切七佛顶大王。 咒师等轮转无比光明族。 一切皆来。 随从此法摄其中一时成就。 亦能拥护护一切印。 及无比曼荼罗供养。 及修行此莲华佛顶华佛顶坛者。 皆令成就受持。 得见此最胜上坛。 是诸神等日夜围绕拥护。 是人不令见□。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佛顶持诵功德六方诸佛来现品第三尔时东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如来。 于彼如来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又诸如来在东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受记种种咒愿。 所在东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皆来随喜守护咒师。 一切饮食花果。 衣服卧具。 及诸汤药。 严身之具。 不求自至。 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 及诸众生等。 皆来供养恭敬礼拜信乐随顺驱使。 若咒师亦诵此咒。 如常所寿命者。 增益八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如来佛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百千万亿安稳受大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受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经历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于东方游行自在。 尔时南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沙等如来。 于彼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有大福德。 又诸如来在南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受记种种咒愿。 所在南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皆来随喜守护咒师。 一饮食花果。 衣服卧具。 汤药严身之具。 不求自至。 复有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 及诸众生。 皆来供养恭敬礼拜信乐随顺。 咒师亦持诵此咒。 如常所寿命者。 增益八百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如来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劫百千亿安稳受大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寿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经历。 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于南方游行自在。 尔时西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沙等如来。 于彼如来常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有大福德。 又诸如来在西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授记种种咒愿。 所在西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 皆来随喜恭敬礼拜信乐随顺。 咒师亦诵持此咒。 如常所寿命一百者。 增益八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如来佛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劫百千万亿安稳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寿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经历。 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于西方游行自在。 尔时北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沙如来。 于彼如来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有大福德。 又诸如来在北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受记种种咒愿。 所在北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皆来随喜供养恭敬礼拜信乐随顺。 咒师亦诵持此咒。 如常所寿命者。 增益八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诸佛如来佛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劫百千万亿安稳受大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受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如是。 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往北方自在游行。 尔时上方。 毗卢遮那如来。 九十二亿俱胝恒河沙等如来。 及诸阿罗诃。 三藐三菩提。 在于虚空。 若人诵持此咒。 须臾之上方诸佛皆悉赞叹是人。 便与摩顶受记。 有诸菩萨无数眷属。 及诸天人龙王。 各各自现大神通变化。 来至咒师所。 种种赞叹种种供养。 诵持此咒所有功德。 喻如龙王放甘露雨。 普遍世界亦无间断。 是雨渧不可知数。 如来赞言。 善哉善哉。 诵持此咒所有功德。 复遇于彼增寿。 福力不可思议。 相好圆满。 由如日月光明。 现得神通三昧自在。 一切如来妙乐国土往无障碍游戏通。 又毗卢遮那如来舒左手摩咒师言。 善哉善哉。 汝咒师希有无边佛智惠。 得不退转身。 登十地次补佛处。 愿汝早得成就广聚无畏宝莲华一切如来心秘密佛顶三昧坛。 亦诵亦持咒。 速得成就。 愿汝咒师。 余一切如来三昧并得成就。 即说七大佛顶及转轮坛。 第一如来族佛顶。 第二莲华族佛顶。 第三金刚族佛顶。 第四宝族佛顶。 第五像族佛顶。 第六毗卢遮那藏聚佛顶。 第七宝轮佛顶。 佛顶大坛。 金刚积坛。 金刚嘴坛。 大三昧坛。 一切大使坛。 毗卢遮那宝族等大使坛三昧咒印法等。 亦诵此咒如上所说。 愿汝即得成就。 如来复告咒师言。 有余不闻不见咒坛法印。 亦入此毗卢遮那坛。 一切坛并皆入尽。 诸罪消灭。 五重四重八重谤法等。 七逆八难一切业障。 皆得消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入栴荼罗国王诸蜜房车等国王有诸贫贱下类王薄福恶业诸众生五逆十恶阿鼻王更有罪重遇前者受持读诵佛顶王如上等罪皆消灭梦中常见毗卢佛边地下贱恶国生佛顶福力皆消灭现身获得大安乐转身当生诸佛国有人诵持佛顶者一切诸佛及菩萨皆来围绕拥护身及诸天龙乾闼婆护持坛神四天王及诸善神皆围绕真心受持无不成决定当得菩提道即为梵天转法轮尔时下方至金刚际及大海际诸天龙王。 并诸眷属。 大地神及诸药草花果树等神。 闻咒发欢喜心。 皆来现身。 随从供养恭敬作礼围绕受乐尊重。 以头顶戴。 白咒师言。 最胜最尊希有众生受持得此佛顶陀罗尼。 善哉善哉。 菩萨摩诃萨希有如此大师。 诸天神言。 我等随从围绕拥护。 昼夜不离。 任意驱使。 尔时诸神即说偈言。 我等海神及地神围绕□□以拥护日夜随从常不离常听尊言不轻慢随师言教令驱使尽我身命为奴仆起意所须为使者咒师若入修罗窟诸余国土及神宫我等使者皆随往如上所说诸功德皆由诵持八千遍得见如是最胜相大佛顶无畏佛顶经卷第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No. 0946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第二大佛顶无畏广聚如来佛顶得见咒师普薰灭罪品第四尔时咒大师。 若行若坐。 所遇众生。 若卵生若湿生。 若化生等蠢动之类。 若闻咒师语声。 若见其身。 若影所触。 若得其语。 若至咒师所诵咒处。 是诸众生即得不退转。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得无垢。 罪障消灭。 三命终之后。 生极乐世界。 莲华化生。 常忆宿命。 尔时大师色声形影难可得闻。 亦难得说。 云何难得。 是七宝塔中十二亿百千如来秘蜜心藏故。 及诸佛说受。 是咒师即是如来身退转位身。 登十地证无上上正等菩提。 是咒师身犹如宝塔等无有别。 有此力故是以难得。 尔时如上等佛顶功德灵验读诵受持力故即得。 大师得此身已。 一切金刚不能侵娆。 咒咒余神天龙夜叉。 罗刹毗那夜迦。 及魔波旬部多毗舍。 及诸饿鬼人非人等。 水火风雨雷电霹雳诸杂毒等。 亦不为害。 刀兵孤魍魉恶咒邪魔。 国土坏乱禁闭系缚孤独他卿。 天时亢旱。 若雨多苗稼不熟。 旷野险难。 师子虎狼诸杂禽兽能为害者。 及诸盗贼时气癫痫虐病。 一日二日乃至一月。 诸邪伎术厌蛊妭惑蛇蝎蛛蜈蚣一切诸毒等。 如上所说皆不为害。 是以难见。 一切灾怪。 亢旱水风毒。 及一切众病。 皆不为害。 是以难闻。 丁疮病癫癞痈肿寒热。 一切众病。 及诸毒药等。 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 皆得消除。 是以难说。 若有人每日受持读诵此佛顶陀罗尼者。 令寿百年延至二百。 福德端正。 当生极乐国土。 所生不忘。 常忆宿命。 无有退转。 与佛同寿。 得大快乐。 住佛国土。 复次说。 咒师若欲成就种种故。 香汤澡洗清净着新净衣。 于舍利骨塔前安置佛像。 面向西。 白月八日起首。 至白月十五日。 诵满八千遍。 以其咒师现自身出光明。 佛顶上放三道光。 绕佛三匝。 于顶上犹伞盖。 住虚空中。 当佛顶上。 于其光中出大人相。 善声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愿汝得无畏佛顶莲华广聚一切如来心秘密藏大师子王曼荼罗大印跋吒罗等。 愿汝成就此等咒法。 佛即舒左手摩咒师顶上。 如来如是赞咒师言。 汝今得出生老病死苦。 是我之子。 能作善根福德。 大事成就。 复言。 汝求何愿。 欲作何事。 今当受取于三世中欲得何事果。 汝今何愿便乞现世如执金刚。 即得成就大力。 颜貌色相一如金刚。 所欲作事皆得随意。 若欲成就如来秘密心坛族并即随现如自己眼。 复次乞过去世愿。 若欲受过去如来大人色相。 光明出现。 如来顶大人之相光围绕身三匝。 入咒师顶。 既入顶已即变成莲华藏。 从有漏身入无漏身。 具足圆满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种种庄严清净之身。 放大光明住虚空中。 在九十二俱胝那庾多百千亿万诸天顶上。 游行自在。 普恒河沙九十九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佛国土。 于诸佛门自然开辟。 游行观视皆无障碍。 乃至非相非非相天现大神变。 于菩萨众中转大法轮。 此即过去之愿法。 复次若欲入阿修罗宫门及诸余宫。 咒师即须香汤洗浴。 着新净衣。 手执金刚及把数珠。 烧安悉香。 诵此佛顶陀罗尼一千遍。 烧香香烟不绝。 即咒金刚白芥子香烟上度之千八遍。 由打阿修罗宫。 打三遍已。 复将金刚杵三遍心中忆念陀罗尼打已。 锁皆碎关鐱随落自然开辟。 一切神门亦皆自开。 于诸宫中皆大震动。 诸神等并皆惶怖。 共心无力。 总于善眼大轮中隐身不现。 时持咒人执白芥子处处散之。 散已说一切恶鬼魔所在宫中及大水中者。 皆走远避百由旬外。 莫知边际。 其道寂净。 便即入宫已。 觉其暗求莫令明。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顶眼药方一切光明品第五莲华子。 莲华。 莲华鬘。 莲华丝。 龙恼香。 牛黄。 龙华(如师子口音)莲华。 郁金香。 莲华乳。 以上药等分细作末。 取赤牛乳取日好时和作丸。 梧桐子以阴干之。 即洗浴清净着新净衣。 取药至道场中。 以佛顶咒咒之一千八遍。 咒已即取好时好日研药。 取牛乳汁和研药。 取牛乳汁和研。 此药点咒师额上。 点药已照曜光明如日初出。 至于洗以来。 一切地狱黑暗之处皆得光明。 其咒师试已即入宫门。 于中路逢一童女向前迎。 其童女极以童女极以端正。 具足圆满相好。 种种庄严其身。 叹不能尽。 手执莲华。 作微妙声歌赞叹。 渐近咒师。 口云大师。 大师摄心默然不语。 其童女手执持一宝奉上咒师。 咒师不受。 又将莲华与。 亦复不受。 口云尔许无情。 女即避道。 咒师前行至第二门。 女亦随。 后见五老妇人。 极以丑陋。 手持璎珞来上。 咒师见是老人心不畏惧。 受取璎珞默然不语。 将此璎珞顶戴付与童女。 时老人见取璎珞默然不语。 受与童女言。 不可思议入本阿修罗大宫。 咒师闻此语。 便即前入遂见金门。 其门内有大水流。 其水岸边有师子王。 咒师取三丸药。 咒三遍打之。 其师子嗔怒咾吼振动阿修罗宫。 咒师心无怕悕师子之难。 咒师复见水难作治之。 取咒白芥子三回散其水中。 其水断流。 水师左手把其童女。 右手执师子骔。 过津难已。 其水还合。 咒师默然不语。 即见三道不知所至。 即便思惟生三种智作三种分别。 左手童女者是师子恶毒左右并不堪行。 当取中道便即前行更无疑惑。 佛子寻东道而去。 童女随咒师。 后欲别咒师。 遂即大唤振动天地。 咒师心无怕惧。 默然不语。 前行须臾逢七宝门。 有种种窗。 楼阁面有四门。 于其门外并钩栏蜀柱及诸窗牖。 种种七宝铃铎庄严。 于门内有种种七宝莲华庄严微妙。 第一乳池。 第二旃檀香水池。 第三中心甘露池。 其池当色盈满。 咒师来近池边。 师子天女并置一处。 咒师以手触甘露池。 既甘触露池既触池已。 已即寿百千大劫。 头变为螺髻。 绀青色身若真金。 有九千九转轮王。 于余百千万亿。 咒师中为最胜。 三升七宝莲华座。 常乐师子。 一弹指间行百千由旬。 于中往来时。 彼童女以咒力故。 得同法轮王。 游行自在。 于香水洗浴清净。 来触乳池出。 入阿修罗宫。 中有瞻部迦树。 取树脂汁食已。 更不饮食。 得漏尽上升七宝高坐已。 诸天为送既井带。 以于虚空中复有七宝大轮来。 轮既下以复有善眼大轮到。 其取轮既到。 以一切怨敌皆悉远避。 一切诸天善神悉皆拥护。 一切天女亦皆拥护。 一弹指间往至西方极乐国土。 安隐快乐。 三十三天王。 阿迦腻吒天。 日月星辰大师所往。 我亦如是得大自在。 及阿迦瑟腻吒天共相娱乐。 还归本所。 复次若欲得下于阎浮提者。 即向东行。 有一水。 水中有树。 名瞻部迦。 其树下有甘露水。 甘水甜如密味。 当取是随其多少饮之。 闭目思惟意念之处开目即至。 若将是水所点之物。 木石等皆变为阎浮檀金。 又法若不能至彼池边时。 即前彼抱彼童女。 把手口云娘子。 即与童女相随所忆之处。 复次咒师门此语已。 即前执童女两奶令乳汁出。 便将研前丸药点于额上。 既点额已。 即便腾空。 游行无碍。 即得天轮圣王之身。 又法若欲见一切伏藏。 不问大小。 将药点于眼上。 既点药已。 便见点心上。 身隐不现。 一切夜叉罗刹毗舍步多等门皆自开辟。 罗刹步等鬼便作使者令其驱使。 若涂足掌。 行百千里不觉疲乏。 若点膝上。 一切龙宫自然开辟。 水皆涸竭。 一切龙王及其眷属悉奉迎礼拜。 愿为奴仆使者。 期雨止雨皆得自在。 暴风霜雹止放自在。 若涂两手。 折诸恶鬼门。 诸鬼等嗥声大唤逃迸他方。 莫知边际。 若涂自身。 力如十大龙王。 若涂右手打罗闇门。 自然开辟。 罗等及其眷属并皆奉迎礼拜。 为作奴婢使者。 若涂头者。 一切众生顶戴供养。 安稳快乐。 财物无数。 大佛顶无畏广聚如来佛顶延年药法品第六牛乳。 牛苏。 天门冬。 取前药相和为丸。 每日服三丸。 至七日以来。 如常寿命复加百年。 若服一周年。 如前七日。 寿命服加千倍。 身力如大龙王。 少年如十岁小儿。 头有螺髻发绀青色。 其身柔软如兜罗绵。 永一切众病听明智惠犹如大海。 又法以苏饮下前药。 七日令得大聪明。 一日诵得千。 所诵之者更不忘失。 若二七日服。 声如紧那罗。 读诵之音如紧那罗歌咏之声。 一经于耳所闻不忘。 若三七日服之。 如那罗延身等无异。 若服一月者。 即得隐形。 一切夜叉罗刹部多等。 一切鬼神皆悉自开。 所欲游行入处。 皆无障碍。 一切伏藏门皆悉自开出现。 若服一年者。 戒根清净为五仙尊。 种种变现乘空而行。 寿命千年。 于虚空中作转轮圣王。 于阎浮及中道之中游行最胜。 若命欲终时服之七日。 更延百年之命。 若已终者内药口中即却活。 若所用之处皆得成就。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眼药品第七尔时世尊赞叹眼药力故即说偈言。 一切成就法最胜所作无疑定成就一切众罪皆消灭一切所行皆最胜天龙诸鬼及人间所说如上胜功德皆由咒力及眼药威德显现无过上苏味罗。 安舍那。 海水沫。 雄黄。 两种黄。 姜。 牛黄。 青莲华。 郁金花。 豆[卄/(冗-几+(豆*殳))]子。 石密。 右上件药等分细樢为末细。 罗罗之和石密为散。 于赤铜器中盛。 咒师着新净衣。 即将此至佛前。 诵咒满八千遍。 即得成就。 欲使此药之时。 先须佛前诵咒一百遍。 点此药眼中。 即便隐形众中最胜。 即得十二千。 咒师随后三阡由旬内。 诸物事等。 天龙药叉乾闼婆罗刹等不动脚足。 并皆路现而见明了。 一切诸神宫并诸伏藏山河诸城郭围林变化事等。 由如掌中观庵魔摩勒果。 于夜分中所见诸物。 逾于昼日。 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事。 犹如掌中视琉璃宝。 一切咒王及海中诸宝悉得见。 游行入海如己舍宅。 从海出已。 种种七宝楼阁入诸山窟黑暗之处。 如日光明皆能得见。 点眼药已更无暗处。 若常着此药即成净眼。 若患眼二十四种病风翳暗暯赤等皆得除愈。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一切眼闇皆清净目净修广若青莲眼中所见诸众生降伏受乐随欢喜比丘净行及四众若男若女及王妃若眼曾睹皆欢喜如上功能诸变现皆由佛顶及眼药道引成辨诸功德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相命咒师自证品第八尔时世尊告咒师言。 若欲成就。 先须澡浴清净着新净衣。 于七宝舍利塔前诵百千遍。 欲作法时。 如前洗浴。 烧白檀香。 一日一夜不食。 诵八千遍。 如来放光照室。 便于座上动身空中而住。 其咒师两膊出光。 如来空中叹咒师言。 善哉善哉。 我今与汝成就此莲华佛顶如来心。 汝今受此法已。 时咒师欢喜礼拜顶戴如来足。 其咒师即得无垢行三昧。 住于虚空。 见十方诸佛菩萨。 及见一切佛国土。 游行自在。 面见毗卢遮那如来。 一切恶鬼神诸摩毗那夜迦等无量无边皆悉得见。 即于天中作咒师王。 顶有螺髻。 寿命百劫。 此名现世成就。 又法若欲成就妙吉祥天女。 绢上画种种七宝庄严及诸色等。 勿用胶水。 画得像已咒师洗浴着新净衣。 在闲静处。 立小方坛。 于像前烧栴檀香。 然后咒师三日三夜不食。 于天像前结跏趺坐。 诵咒满十千遍。 其像即动放大光明。 咒师见已踊跃欢喜。 即于坛中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汝须何愿复愿何物欲作何事。 汝所求愿我今与汝。 其咒师即乞言。 我今极大贫困。 功德天言。 所须宝物钱财。 汝今收取莫令乏少。 所作功德布施及供养诸佛菩萨。 今梵天等及比丘比丘尼。 神仙鬼等并诸乞人一切须者。 随意所用无有障碍。 我身常在汝室寸步不离。 每日布施百千恒河沙宝。 日坛千倍。 如是者转转至无数劫。 如是财物渐转多无有穷尽。 咒师得愿恭敬欢喜修行。 求见金刚法。 又法若欲求见金刚。 其咒师须净洗浴清净着净衣。 复作一香檀种种庄严道场。 取金刚像安置其中。 散花烧安悉香。 种种饮食果子乳酪等。 于其像前供养。 稻谷花及白芥子。 金银铜等器盛之置于坛中。 其咒师唯食三白食。 除水余并不得食之。 从白月八日起首。 于金刚前。 每日诵一千二百遍。 一日三时诵咒。 于中不得简断。 至十五日。 于十五日夜。 数满八千遍。 以其坛中金刚即动身。 其不惊怕亦不恐怖。 须馺馺诵咒。 其金刚从坛中起立。 不须怪之。 勿须恐怖。 即须大声诵咒。 取前饮食花果。 烧安悉香。 烟莫绝。 供养金刚。 金刚踊跃欢喜起立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汝佛顶如来许可法愿汝即得成就。 所求事者皆悉称心。 所须愿我皆与汝。 汝今即说若欲腾空及乘仙隐形。 欲居净土。 若欲得伏藏。 若入阿修罗宫大水山河海树木丛林入地窟中。 若入隐处入深草芦荻及诸王宫。 若入不思议奇异之处。 若入国城村坊等有福禄处。 若欲得入五谷熟处。 及钱财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珊瑚虎珀真珠摩尼等宝。 若求金银琉璃七宝等方。 若求医药咒术等方。 求曷罗阇大臣宰相一切尊贵等。 求作夜叉罗刹鸠盘荼布单那等王。 一切如上所求者。 今并与汝。 即时无碍。 所用去处皆得通达成就。 咒师受已供养礼拜欢喜修行。 又法若有贫贱罪业病痛之狐魅者。 厌蛊饿鬼魍魉饥寒穷鬼囚厄恶魔等业鬼。 其咒师香汤洗浴。 着新净衣。 于舍利塔前。 作一四方香水坛。 其坛种种庄严。 于十五日起首。 一日一夜种种花果等供养。 于佛前烧三种香。 坛香薰陆香安悉香。 置于坛中烧香散花。 手执金刚拔折罗。 然后于坛前结跏趺坐。 诵咒八千遍满已。 即将金刚杵打其坛中。 便出光明。 所有饿鬼罪鬼穷鬼病鬼等。 并皆出现。 于咒师前跪忏悔口言。 今日以去不敢恼乱。 情愿远去。 前身所有恶业悉得消灭。 咒师即取香汤加持一百八遍。 浴佛及舍利等。 若有如上等病者。 取此浴佛之水。 洗浴佛其身。 即得福贵安稳快乐。 所有业障悉得消灭。 大佛顶无畏宝聚如来佛顶观世音文殊师利菩萨与愿品第九尔时世尊复告咒师言。 若欲成就此佛顶见观世音菩萨者。 咒师以手押观世音两足。 诵咒八千遍。 观世音菩萨自身现来。 所求愿者皆得随意。 又法取文殊师利自在钵者。 复于文殊师利前。 诵咒八千遍满已。 其钵放大光明。 咒师手持此钵。 即便腾空。 其钵法成就。 咒师便得转轮王。 住十方诸佛国土。 天神皆来供养。 心中所须中所愿者。 皆从钵中出。 种种百味食千之饮食。 衣香涂身香香种种诸新香。 伞盖并花药。 衣裳及璎珞种种庄严具。 坐卧诸七宝。 其物数甚哉说不能尽。 皆从钵中出。 一切诸如来皆悉普供养。 如此诸功能皆由佛力。 又法一香坛取一钵盛乳糜。 置在坛中。 咒师清净洗浴着新净衣。 于文殊师利前结跏趺坐。 烧前香等。 香烟不绝。 诵佛咒八千遍。 以其钵放大光明。 咒师当食少许。 即便腾空。 其钵中余粥施一切众生。 假使一人一搏。 如须弥山乃至千劫犹不能尽。 咒师即作五通仙人中王。 文殊师利日夜拥护。 常与善愿。 所求称意。 寿二百岁。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仙膏油品第十郁金花(二两)龙脑香(二两)煎香(二两)乌油摩(五什退皮)一切众花(各少许)沉香(二两)牛黄(二两)右取水五升。 取上诸药细切。 煎令水欲尽。 可得一升以来。 即去滓令净。 即下诸香药龙脑香牛黄煎香沉香郁金香花等。 然后煎令水尽。 于铜器中盛之。 置于塔中。 其咒师清净衣。 于其坛中结加趺坐。 烧沈煎等香烟不绝。 诵佛顶咒八千遍已。 得名曰清净宝光明日藏王油。 其咒师即将此油涂身及诸支节。 即成着天钾。 遍身大光明藏照曜普遍一切世间。 诸天及人皆来供养。 取少许油咒之服已。 即腾空隐形不现。 将油涂顶。 绀发青色如佛螺髺。 涂其服迬一切夜叉罗刹毗那夜迦诸鬼神及诸魔等。 悉皆逃远去他方千由外。 永不为害。 作其障难闻咒师名者。 皆悉星散。 闻香亦然。 若涂遍身。 即便腾空。 欲入阿修罗窟及诸天宫。 皆悉自开。 一切宫自在游行。 出入无难。 涂其足掌。 履水如地。 涂其膝上。 即于天中游行。 若涂左手触人天。 即相怜爱随意驱使。 若夜将灯炷及药相随。 一切伏藏悉皆出现。 随意所用。 若涂眼中。 一切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 人非人等。 悉皆出现。 若涂白芥子上。 咒八千遍。 散着水中。 海河涸竭。 水中所有龙神皆来现身而为供养。 所须之物皆得随意。 至彼深宫中游行自在。 如己舍宅。 若将此芥子掷着火中。 火神即现。 所求驱使皆得随意。 火不能烧。 处大火聚如在水中。 又法入尸陀林。 即取新死人未烂坏者。 将来作坛。 取尸陀林中上。 涂于坛中。 画跋折罗杵轮力髑髅越斧。 将尸安置坛中。 以白绢覆身。 头向东。 取前膏油涂死人尸遍身已。 诵心咒八千遍。 咒满以其尸即起。 咒师取白芥子。 咒之二十一遍。 打其尸即不动。 咒师即须勘问其尸。 即语说过去未来事。 咒师即前白芥子油涂其口上。 涂已涂已。 舌长一尸放大光明。 其咒师即须下一割取便须吃却一半。 一半左手把之。 其手中放大光明。 便即腾空。 游行自在。 即作刀轮王。 寿命俱胝劫。 顶有螺髺绀青色。 又法若有斗战。 咒师取一宾刀。 以膏油涂。 手把出入于军中。 一切兵马退散。 悉皆惶怖星散。 莫知避处。 兵若极多。 取白芥子咒之。 涂其膏油。 四方散之。 化兵无数。 皆长一丈。 种种衣钾庄严具全。 所有众贼四方退散藏避。 又法天旱无雨。 近于海边及有龙之处。 结跏趺坐。 手执芥子。 咒一掷海中。 至二十一遍。 其雨即下。 若难降者。 取一把芥子。 以嗔怒面咒二十一遍。 掷着海中。 其芥子变成金翅鸟。 其水皆端。 其金翅鸟皆严。 诸龙其龙并乱。 即便降大雨甘。 又法若雨多不止。 取白芥子。 咒二十一遍。 向天散之。 其雨即止。 又法若恶雨雷电。 取白芥子。 咒二十一遍。 散天上。 当时即止。 又法若树神及居穴中者。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 咒一掷火。 其诸神等皆出现。 随意驱使。 一切药草等神并皆来现。 所有山精魅魍魉及诸药草神并皆放光。 诸鬼神等并皆来现。 若咒白芥子。 散着尸陀林四方。 其诸髑髅并皆作歌舞。 尸陀林中诸鬼并皆来现。 若于造车家。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散之。 所有车并皆作舞。 若于瓦器家。 白芥子二十一遍。 散之于瓫边。 所有瓮器并皆作舞。 若于酒家。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散之。 所有酒瓮并皆移去。 若欲移诸仓窖库藏。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 散着其中。 所有五谷并皆移去。 又法若欲自身解脱作五通仙人。 三日三夜不食。 于如来舍利塔前。 诵咒百千遍。 咒师每日触五味物。 一乳二酪三苏四水尿五牛粪汁。 一日一回触并饮一掬。 每日亦须服檀香汁。 每日须前供养。 取日藏膏油置于佛前。 香花果子饮食灯油每日供养。 诵咒满八千遍。 至第三夜。 须清净洗浴着新净白衣。 不得共余人语。 即于塔前。 诵咒八千遍。 三日满竟咒数足。 以其膏油和石密。 次饮即于佛前养之。 亦服已讫。 即得五通。 升空自在。 决定无疑。 若七日饮之。 即除三毒。 六贼九恼五盖十缠并皆舍离。 其咒师身极以柔软。 颜白端正。 又法欲求延年方者。 咒师洗浴清净着新净衣。 取前日藏王膏油。 以铜器盛之。 密四分。 苏八分。 天木汁一分(梵云提嚩陀噜)日藏膏油一分。 牛乳十六分。 右以上相和。 煎药之时。 一切妇人孝子小儿六畜等不得见。 咒师须庄严道场。 建立坛场。 极须如法种种供养。 洗浴清净着新净。 余药。 天门。 舍陀布涩波。 莲华及青莲华波罗(二合)奔拏利迦。 乾陀嚩斯。 必利亦语。 白檀。 诃梨勒。 毗脾梨勒。 阿摩勒(二十一遍练之须上好者)菖蒲。 毕钵胡椒胡干姜。 煎香。 青木香。 右以各等分微火煎之绞。 勿令药着底。 咒师手把苏摩那大支。 咒打此药。 其咒师右手把拔折罗。 左手把大铃。 令声莫绝。 绕坛及药咒之。 五色线作结界。 四边莫令恶鬼神。 令其坛中四方卓十二□箭着。 五色幡随方布置。 唯须转诵经典。 其药熟时。 取金银铜瓷等器未曾用者。 盛将向佛前安置。 二十重密封其口。 咒跋折罗。 于药瓶上着。 吃药合药。 并须告曰好时。 于舍利塔前。 日夜至心供养。 结跏趺坐。 诵广聚莲花佛顶一切如来心咒满八千遍。 嗔怒佛顶亦须诵八千遍。 心咒及心中咒心亦诵百千遍。 每日欲诵咒。 瓶即放光。 亦触其瓶。 其身长大高七多罗树。 颜貌柔软如十六小儿。 端正犹如莲花。 发绀青色。 顶有螺髺。 寿十劫。 作一切延寿中玉。 腾空自在。 若不放光时。 以手触之。 即得寿命千岁。 相好如前。 若服一分更不饮食。 若不变吐常不饮食。 若将药点额。 便隐身不现。 所游行之处皆得自在。 所入诸宫人皆不见。 若和牛乳服之。 即得大聪明。 一切所闻更不废忘。 大佛顶无畏广聚如来佛顶造珍宝品第十一作金方及药。 铜百两(成练好者)合灰一分。 延寿药一两。 诃利多罗(黄如金色好者新明为上)坚故瑟吒一两。 摩吒罗娑一两。 蜜二两。 膏油一两。 并向土堣中。 取前膏油及延寿药。 涂铜上及诸药上。 取前咒竟。 芥子膏油一分并不在处蜜覆之。 取合灰一分。 梵云菩脂迦灰。 亦云乞沙(二合)罗。 总和着。 即须结界作坛。 祭火神种种饮食乳酪杂果及供养佛顶。 咒师着新净衣裳。 坛前诵咒守之。 妇人孝六畜狗等并不得见。 见即不成。 慎之大吉。 欲熟之时。 即点延寿药少许。 欲熟时。 状如日色。 即出向郁金汁中写着。 变金色如日。 即成紫磨金。 作任意所用。 千练不坏。 随铜多少渴后本。 作白银方及药。 锡百两。 铜三百两。 延寿药三两。 螺贝五两。 油王三两。 金矿三两(好者)银矿二十两。 合灰三两。 阿迦吏罗三两。 罗娑嚩吒二两。 多罗二十两。 右以上准前和合。 欲熟时。 光如月色。 即知是熟。 于器中着。 牛乳一升写置具紫矿三两(取汁)蚌蛤末百两(杂明好者)白琉璃末百两(明净者)延寿药一两。 膏油王一两。 多罗一分。 细樢为末。 密和化丸。 取多罗一分。 相和作珠。 随意大小。 置土堣中。 微着火令熟。 欲熟之时。 有紫色光。 出即写向石密水中。 即成好如宝珠。 任意所用。 大佛顶无畏佛顶经卷第二安元二年八月三十日于法传寺书了昌圆一交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No. 0946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第四第三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秘密藏。 亦名七族王。 亦名大佛顶一切如光明聚悉怛多钵怛罗大神力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 大威德最胜金轮三昧咒品第十二白伞盖佛顶之经一卷。 有如是我闻后有受奉行。 为时间之有不及写也。 大佛顶无畏广聚如来佛顶召请诸佛品第十三毗卢遮那心咒唵什缚罗尼吽一本尼罗尔时最胜尊如来。 毗卢遮那心咒。 诵满百千遍。 当供养一切如来已了。 及当诵一切佛心咒。 更诵一百千遍。 所作皆成。 众罪灭消。 若行若坐。 常得一切众生恭敬供养。 毗卢遮那心中心咒奄萨婆跢他伽多付缚(二合)罗(引)娜帝誓诃罗阿弥陀佛心咒唵阿密利(二合)多帝誓诃罗此咒诵满百千遍。 阿弥陀佛自身现来一切诸佛菩萨。 辨诸四众。 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 天龙药叉等。 并皆得见命终之后。 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 更不随边地下贱八难六趣之身所生之处。 常得宿命。 所闻不信忌。 若求愿者皆得成就。 阿弥陀佛心中心咒唵阿蜜栗(二合)底阿閦佛心咒奄乞沙(二合)那尾迦帝此咒有人暂忆念之者。 乃至梵天宫殿皆大震动。 命终之后。 生阿閦佛国。 莲花化生。 更不受胞胎之身。 亦不向边地下贼地狱畜生之身所生之处。 常忆宿命。 所闻不忌。 若求愿者。 皆得随意。 成就能转。 女成男。 以要言之。 一切皆得。 阿閦佛心中心咒唵阿崛閦(二合)婆荷尼一切如来最尊最胜金刚心咒唵靺驲罗(二合)尼怛他伽多金刚心中心咒唵靺罗(二合)拔底娑罗拔底底瑟吒智惠光明如来心咒唵娘娜(引)嚩婆斯地唎地唎若有人。 暂时忆念。 能灭阿鼻地狱之罪。 所有怨家债皆不侵。 远能断三毒烦恼。 得清净身。 智惠光明如来心中心咒唵娘娜(引)婆帝吁噜吁噜实相如来心咒唵萨帝也(二合)[哎-乂+巳]帝帝社曳吽右诵此咒若有人诵之者。 身口如优钵罗花香。 宝相如来心中心咒唵菩帝耶(二合)噜迦你社曳金曜积光明如来心咒奄苏尾[車*齒]第素噜素噜塞已诃金积光明如来心中心咒奄布罗耶布罗奶妙音如来心咒唵毗噜你毗噜你心中心咒唵婆耶尾迦帝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所作供养及祭礼赞佛菩萨及诸神献花杂果及花等百味饮食并果盘供养大神及作坛安栴蕫陵沉香等呼唤发并迎送并使心咒并其印所有罪障皆消灭随意读诵及见闻百劫千劫常见佛菩萨诸神皆拥护所作成就皆通达常奉诸坛印法等恶趣薄业众生等八难贫穷不具足六畜边地皆不堕如上功能说难尽所求愿者皆随意并由佛顶心咒力尔时世尊即说莲华佛顶根本心咒。 南谟罗怛那怛罗(二合)夜耶南谟阿利耶噃噜枳底温嚩罗(二合)耶菩地萨得嚩(二合)耶摩诃萨得嚩(二合)耶摩诃迦噜尼迦耶唵钵头摩(二合)陀罗摩诃输陀萨嘚嚩(二合)地唎地利波罗嚩罗菩提萨嘚嚩(二合)摩你迦娜迦尼贸睹噜(二合)什嚩(二合)罗步瑟帝陀罗陀罗跛尼多罗(二合)迦陀罗(引)糸糸薄迦梵三未罗三未埵多唎那(二合)噜绀庱噜(二合)庱噜钵头迷苏钵头迷摩诃钵头迷尾摩罗输第泮吒莎诃莲华佛顶心咒唵钵头迷陀罗陀罗莲华佛顶心中心咒唵钵头迷悉地莲华结印咒唵钵头摩羯鞞三嚩婆第一身印亦请召用之以两手合掌。 屈二头指如勾。 相去一寸。 二中指如曲头相拄。 二无名指屈在掌中。 以大指捻其无名指中节。 二小指并竖。 第二印使用疗病降伏人等心中心印准前身印。 直竖二头指即是。 第三印发遣用之准前身印。 右手无名指直竖。 第四印呼唤追召神鬼用之准前身印。 两手小指真竖即是。 第五印咒师驱使鬼用之准前身印。 直竖右手大指即是。 第六发遣印准前身印。 直竖左手大指即是。 普光菩萨根本咒南谟罗怛那怛罗(二合)夜耶南谟阿利耶三曼多拸陀罗耶菩提萨埵耶摩诃萨埵耶摩诃迦噜尼迦耶怛侄她唵三摩三曼底陀罗陀罗三曼多摩诃多罗多罗折里夜帝萨罗萨罗嚩罗物罗嚩罗登(去)迦陀罗塞嚩诃普光菩萨心咒唵三曼多迦利普光菩萨心中心咒唵三曼多布嘌泥(二合)金刚嗔执金刚心咒唵摩诃缬哩(二合)陀耶跋折里泮释迦牟尼佛根本咒南谟薄伽嚩帝舍枳也(二合)牟那曳多他伽多耶阿(去)罗诃帝三藐三步驮耶怛侄他唵阿尔帝阿尔多(引)祚曳何罗何罗米底唎(二合)阿耶婆噜枳帝迦罗迦罗摩诃三末耶(引)悉婆啰跋罗摩诃菩提曼荼尾誓莎末啰娑摩钳三摩炎菩提菩提摩诃菩提塞嚩诃释迦牟尼佛心咒唵末里末里摩诃末里塞嚩诃释迦牟尼佛心中心咒唵末你末。 你萨罗莎叱诃释迦牟尼佛印根本咒唵摩母。 你陀罗。 你泮(引)塞嚩诃(引)释迦牟尼佛心印咒唵三末你室哩(二合)莎诃释迦牟尼佛心中心咒唵阿奢摩你莲华藏咒南谟罗怛那(二合)怛罗夜耶南谟阿利耶婆噜枳底什嚩罗耶菩提萨埵耶摩诃萨埵耶摩诃迦鲁你迦耶唵俱摩利钵头摩(二合)揭鞞塞地炎(二合引)悉地迷他里担迷必利曳(引)唓塞嚩噻诃又法若日月食时。 即取好赤牛苏。 及昌[卄/補]。 各取一两于铜钵中。 感于佛前。 作小坛。 种种花果饮食供养。 若知明朝欲蚀平。 且即坐。 诵咒八千遍。 其苏便放光。 即须服之。 即得大聪明。 日朝得三百诵。 所有罪报亦得消灭。 其昌[卄/補]自尝少许。 余者施于诸人。 所有含者亦得大聪明。 所有罪障亦得除灭。 其药若在家中。 一切诸鬼恶魔悉皆远去。 不敢近人。 若有怨家。 欲相恼乱。 聚迦罗尼罗木一百八段。 长十二指。 火中烧之。 诵咒一千八遍。 千由旬外。 所有一切怨家恶魔皆悉远避。 不敢近人。 一去之后。 千年不现。 取前火灰。 于大城四面结界。 恶魔鬼神。 夜叉罗刹等。 并皆远走他方。 其城中百姓皆大安乐。 无诸病患。 五谷丰熟。 又法。 若鬼神作癫痫病方。 早麻子莨子曼陀罗子蔓[羔/月]子暮罗药乞沙(二合)暮啰麻子支得勒迦甘丽。 右以上十味药等分蜜和为丸。 诵嗔怒金刚咒一千八遍。 其药能疗八十四千种鬼神病。 皆薰之造避他方。 更不敢近。 其不去者并皆碎灭。 梵王自在大自在摩诃迦罗等皆走逃散。 更不敢来。 牛马六畜等病亦得除愈。 尔时世尊。 即说偈言。 一切癫痫并诸疟梵王自在及诸天药叉罗刹并诸鬼闻此香药皆逃还所有斗战及怨家恶鬼人天并能伏一切牛羊六畜病鬼神闻香皆退散如此效力不思议并由佛顶神药力又法。 若欲使夜叉女。 右以金上书夜叉女。 若无银。 锡上亦得。 尽身作女形。 着种种衣裳。 璎珞庄严。 大小任作之印立着。 于前作一小赤色坛。 所有饮食果子等。 并皆赤色以供养之。 即诵嗔怒金刚心咒一千八遍。 烧安悉香。 遍数欲满。 其像即起来语。 亦莫怕之。 馺馺诵咒。 夜叉女语咒师言。 太傅情生所须何物即说。 其咒师语。 我欲乃至灭度以来。 驱使于汝言如愿心中所须者。 并随乞之。 一切如意。 所须驱使取。 金银珍宝。 衣裳财物等。 若生若熟。 悉皆能取。 千里万里并皆得之。 若欲咒瓶及钵。 即一小牛粪坛以麨尽。 沷折罗。 刀戟。 槊杵。 越斧。 轮天棒。 一一布置遍于四方。 其坛四门烧香。 种种花果饱食供养。 其瓶置在坛中。 一咒之时。 并皆行动。 所教去处。 悉皆能往。 又法若欲咒龙者。 于有龙之处。 作一八肘坛。 所有诸佛及诸天神各各依方尽之。 种种庄严。 复以种种饮食花果。 如前供养。 请以烧安悉香檀沈等香。 香烟莫绝。 咒师结四方界。 即于坛前。 结跏趺坐。 诵佛顶心咒一千八遍。 其龙即现。 所欲驱使问过去未来事。 皆能说之。 又法。 若欲咒天捧天双罥索树并屋及人诸物等。 准前作小牛粪增。 亦供养佛。 诵佛时时意念。 即得随心。 又法。 咒师取一螺具。 向高处立。 咒螺一百八遍。 以起东方起首。 次此螺四方四角。 逐日次第吹之。 所有患疹癫痫疟病等。 及诸疾病等。 皆得除差。 是诸鬼等皆被缚扑。 又法。 若欲缚扑。 烧香以忆念此咒。 一切神即随缚。 说不劳诵咒。 又法。 若欲起死尸者。 烧香忆念。 以死尸目起。 所问诸事。 皆随问答。 又法。 若欲使荼枳尼鬼。 烧香诵咒。 一切荼枳尼鬼。 随意使役。 缚扑发遣。 又法。 若欲使诸鬼神摩诃迦罗众。 烧香诵咒。 皆悉怕惧惊怕。 随意驱使。 不敢违迟。 又法。 若欲使诸女魅鬼。 及夜叉女。 孤魅。 魍魉。 [病-丙+猒]蛊鬼。 烧香诵咒。 使役随意。 若不须者。 远走他方。 又法。 若欲尸陀林中。 一切髑髅。 自然相打。 烧林作舞。 唱歌而走。 又法。 若有恶云恶雨。 雷雹霹震欲来。 烧香诵咒。 当即散灭。 又法。 若于空室中。 烧香诵咒。 所有一切魔鬼神。 尽其报身。 随意使役。 须者皆得由如奴婢。 又法。 若于死尸骸骨边。 诵咒。 其骨化为人。 起立作舞。 又法。 若在深山旷野。 烧香诵咒。 一切虫鹿鸟兽。 皆自缚扑。 又法。 若治怨家者。 于尸陀林中。 取盐苏二物相和。 烧香诵咒。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一千八遍。 一切怨家。 及斗战之处。 即得胜利。 并皆消灭。 又法。 若欲持摩诃迦罗者。 于摩诃迦罗像前。 作一小香坛。 种种饮食供养。 咒师着新净衣裳。 于像前坐。 诵佛顶金刚心咒百千遍。 其像放大光明。 □解大声起来。 咒师安心莫怕。 咒声不绝。 其摩诃迦罗入坛中。 四勺顾视。 咒师即须香花饮食足下供养。 摩诃迦罗欢喜赞言。 善哉善哉。 大能作法。 大能供养。 汝须何愿所愿者。 我今与汝。 咒师得愿。 以摩诃迦罗并其眷属。 一切所愿皆能随意。 不离寸步。 又法。 若欲持大自在天者。 种种如前。 咒师诵如来金刚心中心咒一千八遍。 即向东南角面向坛。 烧安悉香。 诵一百八遍。 又取安悉香。 咒七遍烧之。 大自在天并其眷属。 并皆现身。 赞言。 善哉善哉。 汝能如是兴大供养。 所须愿者我今与汝。 咒师记得愿随意所须皆能给与。 日夜守护。 寸步不离。 又法。 若欲持那罗延者。 供养如前。 咒师以牟捻那罗延两足。 诵如来金刚心咒八千遍。 又取安悉香。 咒七遍烧之。 那罗延即动。 语咒师言。 善哉善哉。 所须何愿。 我念与汝。 咒师言。 欲得一切如那罗延天身。 即得是愿。 以所作皆得如那罗延。 所利之事。 悉皆成就。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顶雌黄药法及秘密坛法品第十四雌黄二两于铜器盛。 咒师洗浴。 着新净衣。 取前药。 于佛前坛中安置。 咒师诵佛顶金刚心咒一千八遍。 其药放大光明。 烟未出三种成就。 若眼中点之。 即便腾空。 一切隐形众中为王。 由行自在。 寿命十千劫。 第二烟出。 点着眼中。 于阎浮提。 六作成中作王。 寿命十千劫。 所有伏藏龙宫。 并出现。 入出无难。 第三沫出时。 点着眼中。 一切如来心秘密根本咒。 及咒心中咒。 坛法一切印等并皆出现。 一切国王贵人妃后等。 并皆欢喜。 恭敬尊重。 随意所须。 皆能给与。 在于众中。 如日光显。 所有言教尊重流行。 犹如孝敬事父母。 又法。 若欲作入地中。 至金刚际法。 咒师于佛前作坛。 清净洗浴。 着新净衣。 从日月一日起首至十五日。 一日一夜。 六时诵佛顶心咒。 满百十遍。 所有地中诸鬼神等并皆出现。 呼唤驱使皆悉随意。 咒师自身。 能往十八地狱及金刚际。 其中所有一切众生。 见咒师者。 一切业障。 皆悉消除。 便生天上。 如来佛顶四肘坛法。 尔时世尊。 即说偈言。 欲作如来佛顶坛皆须近水寂净处花果园林有瑞草无砂骨石及冢慕迥绝独处离人间四方结界治其地穿深一肘须黄土若无黄土选胜处地堪须取高处土择治如法田其中如是处所大成就须取乌牸牛粪。 若无者黄牛亦得。 粪未随地者。 漉去滓。 和香汤。 咒七遍。 将泥方坛。 其咒师于东北角坐。 弟子东南角坐。 抱白绳絣。 咒师东南角。 弟子西南角。 如是逐日转。 至东北角。 次第絣之。 三分之咒师。 坐东北角。 弟子东南角如前絣之。 如是次第一匝还至本处。 从内起作五色界道第一黄第二白第三赤第四青第五黑三道作五色。 从外第一界作四门。 即取香汤泥地。 乳颈香龙脞香作汤。 涂其中心莫污。 其界道中心画佛。 坐莲花。 如入禅定。 其所坐处。 画作海池。 一切地神。 及诸龙。 九颈龙海马。 象师子。 鱼鳖龟鼋。 水中一切禽兽。 并在佛左边。 出其半身。 各乎持花果及珍宝等。 供养佛。 右边尽恐怖神神八擘种种宝物庄严。 皆须如法。 其神形状。 如摩诃迦罗。 右佛西北又作一须弥山。 七宝楼阁宫殿。 殿上画阿修罗神。 其神四擘。 右手抱日。 左手抱月。 下左手抱捧。 右下手抱莲华。 右边内画火神自天梵天及师子颈诸杂等。 并五颈七颈龙交龙。 并于水中出半身。 及第一左右边画斫迦罗。 作一人于执轮。 又一神手执金刚拔折罗。 又作一神手执底哩(二合)鹿罗文。 作一神手执牟槊揭罗。 又作一神手执釰。 又作一神手执刀。 又作一神手执越斧。 又作一神手执天捧。 又作一神手执军荼。 又作一神手执莲花槊。 四门皆须着龙。 五七九三颈龙皆随方置。 东方青九。 南方赤七。 西方白五。 北方黑三。 种种押坛中。 七宝金银等。 五色彩色四十九段金银等钱。 各一百八遍。 幡花宝盖。 种种庄严诸物等及画坛。 并用胶水。 其画师与受八戒持斋洗浴。 然后画之。 极须如法。 种种百味饮食。 皆须清洁。 其下食时。 用金银铜器。 须四瓶器。 好者新凡瓶亦得。 五色綖香炉五枚取坛香水。 撅长四指。 钉内坛四角。 铜撅四枚长十二指。 从第二重四角钉。 取劫地罗木。 撅长十六指。 于外坛四角钉之。 次以五色綖于上圈之。 又铁撅五枚。 并须四指中心钉一木。 余四枚于咒师座处外四角钉之。 诸神各各须别供养。 空纯色欢喜团三颗。 果子相和作者三颗。 空麨欢喜团三颗。 种种百味饮食三盘。 乳酪蒲桃浆密石密等。 以上各三。 天冠花鬘。 佛边各三。 余者各取一折作冠笼上于怙彩花。 即是花冠。 取白芥子稻谷花相和。 咒七遍。 四方各七遍散之。 成结大界净坛。 然后护身颈上作印。 名为灌顶。 取半五味汁。 诵咒二十一遍。 尝之少许。 清净洗浴。 着新净衣。 然后面向东。 结跏趺坐。 着甲印。 即作是思惟。 我今着金刚甲无能坏者。 即诵嗔怒王心咒百千遍讫。 坛中神并皆动。 咒师须定心物生恐怕。 次诵如来莲华秘密藏广聚佛顶心咒八千遍。 诵以从南方有一大蛇来。 口眼放光。 奇异嗔面。 即入坛中。 于诸佛前。 盘身而坐。 四向顾视。 其咒师不须惊恐。 馺馺诵咒。 莫令断绝。 种饮食香花供养其蛇。 其蛇即语咒师言。 汝作何事。 汝求何愿。 咒师答言。 我不须物欲入金刚际。 云何欲入此金刚际。 咒师答言。 我不为损害神诸神夜刃。 我为怜愍一切众生。 为救拔众生故。 蛇报咒师言。 须种种财物及诸珍宝。 汝今领取。 咒师言。 我不为财受是辛苦。 为救拔一切众生。 要须入此金刚际中。 愿早与成。 其蛇欲走不贯。 与愿即取死人骨为撅一枚。 即诵如来嗔怒金刚心咒。 咒二十一遍。 即钉蛇座前。 蛇告曰。 咒师汝极薄情何故钉我心。 其咒师入复诵嗔怒心咒。 咒白芥子八千遍。 打于蛇颈。 便即颈面着地。 口中未出。 咒师即起取沫。 分为三分。 一分和油玉中并白芥子中。 二分雌黄眼药中及延寿药和合。 第三分分和前凡点药中。 咒师亦复坐。 取白芥子诵咒嗔怒金刚心咒嗔心咒之。 一百八遍。 打坛中地神及金刚际神孙那哩神等。 此神等即起来立。 又其立结界。 撅勿拔之。 无蛇走去。 其撅不拔梨之不动。 咒师见动以即将种种香花饮食供养。 以更咒白芥子打之。 诸神等并皆下语云。 咒师汝所须何物。 咒师答言。 我愿须入金刚际中。 我今与汝。 此愿求者随意既得。 愿以便见坛中有孔。 孔中有明。 咒师即取雌黄眼药。 点于两目睫。 清净如日。 放光明。 取前点药。 点两[骨*專]两肩两肩间两耳发际鼻下口上阴上。 如是点以如着金刚甲所有地中。 诸鬼皆不能为害。 由斯点药及眼药即得隐形。 更诵无畏佛顶秘密藏咒二十遍。 嗔怒王心咒心中忆。 即入金刚际。 及诸地神宫孙那哩等既入宫。 以即见大水水中有诸龙蛇。 咒师即取前和朱膏油。 涂其自身及白芥子上散。 于水中其水涸竭。 龙蛇并皆来现。 即入龙宫。 见诸琉璃宝内外明彻。 须臾之间。 即见石中出摩竭鱼口。 其鱼嗔怒。 面极丑恶。 二牙上出。 其舌长四十由旬。 面阔百由旬。 叩啮啮齿。 其鱼渐近咒师。 咒师不得真冲。 向右边行见鱼隐处。 长十丈余。 其隐处名曰天窟。 即诵嗔怒金刚咒。 咒白芥子打二十一遍。 撅自随落。 便成大门内见二大刀于刀中间。 安祥而入。 欲入之时见一罗刹。 面极丑恶。 唯有一眼。 二牙出。 咒师即向右眼边行。 不得远去。 渐渐近行。 至其眼所即诵此咒。 呼噜呼噜毡荼利索。 即诵此咒。 咒白芥子。 打前罗刹。 打以即惊怖向南而走。 不知去处。 走以力尽即不能动。 咒师随后于其中间。 便见一风门际。 诵心咒。 取前白芥子及油散。 着门中。 便入即逢水神。 取前白芥子打之。 自然避道渐入。 又逢地神门。 又咒白芥子打门。 门即自开。 又入渐渐行。 复逢一门。 门内有大坛。 于坛上有种种神。 四面有种种宝花。 园林浴池。 诸杂果树。 并皆七宝所成。 于其坛。 四边多诸天女。 种种庄严。 天冠璎珞。 钗铛环钏。 七宝严身之具。 涂香末香薰香气缤纷。 颜貌端正。 如红莲华。 手执宝瓶。 有执釰者。 执刀者。 有执铃者。 有执金刚者。 有执螺者。 有执印者。 有执契者。 有作种种音乐及歌咏者。 有持种种宝盖及幡花。 如上吉相皆来。 咒师前此即名内最胜成就身。 便即住于大无垢际。 复有天女来。 奉宝鬘。 咒师受默然不语。 渐深入至大宝际。 见一园池。 种种花果四边围绕。 其地七宝庄严。 金沙布地。 微妙美丽。 色相端严。 其中复有四池。 东方有露泡。 南方为香水。 西方名宝光。 北方微妙乳。 咒师于中池。 便即洗浴。 所有诸垢皆得消灭。 便入宝池。 从池浴出。 以即入香乳池澡浴。 以即浴。 以即入坛香池。 香池既出。 以又入甘露池。 次第洗浴。 以濑口及结界。 出池便腾空。 顶有佛螺髻。 颈发绀青。 色身如真金。 聚寿命九十二亿百千劫。 十方诸佛及菩萨一切皆现身。 十方游行无不自在。 得大成就。 诸天人众寻当随逐拥护。 供养一切。 金刚际中成就最尊王九十二千。 大咒师悉归依。 内作弟子九十九亿百千俱胝众。 天宫美女。 皆来围绕。 咒师至心恭敬。 临命终时。 如火融苏。 无诸众苦。 便至极乐世界。 莲华化生。 所生之处。 常忆宿命。 一切如来族三昧秘密藏咒印及坛族无数。 揭波绩不忌如流水。 日乘车路复感得无垢莲华广聚大师子佛顶如来秘密摩尼宝藏陀罗尼佛顶咒。 七宝叶上金字为又义味。 具足如先受持。 乘空而下在咒师前。 因此故。 得大菩提乃至佛成。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辨七种佛顶持诵遍数成就品第十五尔时无垢宝广聚秘密藏如来佛顶心咒目前见果。 不可为比。 不可思议得现果报。 能作种种变现。 成就大事。 尔时复说一字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乃至十字读诵之。 成就决定无疑。 今身现得果报。 何况未来。 一切穷贫难。 边地下贱苦厄难。 谷贵饥馑难等。 五逆四重十恶七逆之罪亦诵此咒。 悉皆除灭。 具足六波罗蜜。 诸大切德善根皆悉圆满。 一切如来皆言。 是我嫡子。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言。 是我长子。 位皆十地。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转大法轮。 说毗卢遮那。 释迦牟尼佛降伏四魔。 制诸外道。 令诸众生。 得大菩提。 至不退转。 若复有人。 暂读此咒。 所得功德。 高如须弥。 深于巨海。 常赞三宝。 慈愍人天。 令得度脱。 生老病死苦。 永离三毒。 若读若诵若书写。 所有功德。 说不可尽。 即得一切佛顶印坛咒法。 常在手中。 皆随所愿。 速得成就。 尔时释迦牟尼佛。 师子座上。 大法王如来秘密心藏陀罗尼读诵功德悉皆具足一切佛顶咒字数。 即说咒曰。 (此是一字咒)唵俱数吽(三合急呼之此是二字咒)唵跛颈半(二合)瑟腻(二合)沙(此是五字咒)唵视缚(二合)罗(引)[酉*孟]哩(二合)陁曳(此是六字咒)奄萨摩具[酉*孟]曳(二合)(引)地哩(二合)迦(此是字咒)奄未尼播努迷(二合)曼努哩(此是八字咒)唵阿地瑟吒(二合急呼)那输第(长引)泮(此是九字咒)唵阿牟伽(引)末尼跛收牟(二合)瑟腻(二合)沙(此是十字咒)如是等十大咒。 莲花秘藏藏咒。 我以说说若有人。 作此十大陀罗尼如来心印。 坛法读诵。 受持此咒。 即得罪灭。 亦见此法。 便得成就。 眼所见者。 心所欲者。 即得成就过去未来现在。 并得成就。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不贾吉日及时节不要吉星及持斋唯知诵咒定成就不须疑惑生烦恼第一烧香供养佛杂果饮食作香坛唯须净清诵此咒一切愿满得成佛次说一字咒法。 若欲成就一字咒法者。 诵咒百千遍。 唯须慈愍视诸众生。 犹如一子。 断贪嗔痴。 诵满百千遍。 以即得第一位。 百千俱胝如来。 随喜赞叹。 百千俱胝如来。 所为作善根。 即得第一法智惠口。 复更延寿长命福德。 即证一切如来秘密三昧灌顶。 得广大善根。 一切如来许教戒。 能除一切四重五逆等业。 灭度之后。 即生极乐世界。 莲花化生。 所生之处。 常忆宿命。 大自在名第一位。 第二字佛顶咒若欲成就诵此第二字。 即得第二地位。 得二俱胝百千如来随喜赞叹。 得大善根福德无量无边。 现得宝光陁罗尼。 而见无垢光如来。 入得无垢光明佛顶坛。 得见一切如来秘密三昧。 得见一切如来大印法。 得大菩提种种庄严佛顶。 现报受大安乐。 一切如来随喜与成就愿。 灭度之后生无忧佛国。 莲花化生。 所生之处。 常得宿命。 第三字咒功能法。 若欲成就第三字咒。 诵满百千千遍。 以即得第三地位。 得善面陀罗尼。 得普度变现佛顶陀罗尼。 一诵之间。 得三俱胝如来随喜赞叹。 福德无量广大善根。 得见莲花藏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身。 真金色如来。 舒左手。 摩咒师顶言。 汝生我国中。 是我之子。 灭度之后。 生无垢莲花月光如来国土中。 所生之处。 常忆宿命。 阿僧祇劫寿。 第四字咒功德法。 若欲成就此咒。 先诵百千遍。 以即入第四地。 得清净无垢无比最胜。 得无垢法光明三昧。 得宝中尊胜陀罗尼。 得四俱胝百千如来随喜赞叹。 得大福利。 生大善根。 又得无量无边功德庄严。 一诵之得面见宝胜如来作善声告言。 善哉善哉。 汝今生庄严国土灭度之后。 生于平等宝庄严世界。 所生之处。 莲花化生。 种种具足。 生生常忆宿命。 第五字功能法。 若欲成就五字咒者。 先诵满。 以得五俱胝百千如来皆来随喜赞叹生善根。 得无量福。 亦诵此咒。 得面见宝月如来三藐三佛陀于大海中现。 其四众如来赞言。 善哉善哉。 汝作此咒。 功能今生。 第五地名无垢月光明三摩地。 又得名月光明宝幢幡陀罗尼。 宝月如来言。 此善男子必生我国。 命终之时。 五俱胝百千如来得现其前。 报言。 善男子。 汝勿怖。 汝有大福德。 无垢月如来世界宝莲花中自然化生。 种种具足。 常忆宿命。 得第五地。 第六字咒功能法。 若欲成就六字咒者。 诵百千遍。 以得入第六地位。 得一切法过去未来现在庄严世界三摩地。 得普广陀罗。 即得无垢月光明莲花藏王如来无上作种种变现。 咒师得见。 佛告咒师言。 善哉善哉。 愿汝早成摩尼佛顶广聚光明大坛印法。 速得不退转。 六俱胝百千如来随喜赞叹。 一诵之时。 种种功德悉皆具足。 得大善根。 一切天龙皆来供养随喜。 即成一切族中灌顶。 现得寿命六千岁。 度之后。 得普佛世界莲花化生。 所生之处。 常忆宿命。 一切众生恭敬礼拜。 第七字咒功能法。 若欲成就此法。 先诵此咒百千遍。 以即得第七位地。 七俱胝百千如来面现。 随喜赞叹。 见普遍光明如来舒手摩顶受记言。 善哉善哉。 汝善男子。 得生普吉祥如来佛国土。 莲花化生。 种种庄严。 命终时。 生普遍吉祥如来世界。 所生之处。 常忆宿命。 面见一切如来。 第八字咒功德能法。 若欲成就此咒者。 先诵此咒百千遍。 以即得八地菩萨位。 得见一切如来秘密三昧族坛。 灌顶一切文持忌。 即说五族。 第一如来族。 第二莲花族。 第三金刚族。 第摩尼族。 第五大三昧族。 如上诸族等。 皆随口不忌金刚不能破。 最胜如来。 金刚聚如来。 阿閦如来。 阿弥陀如来。 毗卢遮那如来。 宝光如来。 如上诸如来。 若人忆持。 称名皆来现身。 若人诵此咒。 其诸如来赞言。 善哉善哉。 随喜与汝愿。 得一切如来不退。 如百千如来阿罗汉三藐三菩提。 得大善根无量功德。 一切如来皆共许可。 命终之时。 得见一切如来现前。 如来叹言。 善男子。 汝随我后。 生诸佛国。 得阿耨多罗不退转菩提。 第九字咒功能法。 若欲成就此九字咒者。 先诵满百千遍。 以得第九不退地。 所求者随意。 一切如来在本国。 佛智普广尽皆现。 得九俱胝百千如来随喜赞叹。 得大功德无量无边福力增长。 如须弥山。 得大善根。 深于巨海。 自身见十方诸佛。 而为说法。 种种变现。 住不动地。 得不退转。 第十字咒功能。 若欲成就。 先诵此咒。 满百千遍。 咒以即得不退转第十地菩萨。 若咒师身常顶戴于如来佛顶咒。 即得五眼清净。 得生一切如来智惠善根。 得十俱胝恒沙那庾多百千万亿如来供养。 以讫即得十俱胝恒河沙百千万亿如来种种功德圆满不可得说不可思量。 其咒师顶上放大光明。 面见十俱胝恒沙百千万亿如来叹言。 善哉善哉。 汝此身得大勇猛三昧。 无垢莲花佛顶三昧。 师子吼三昧。 宝幢三昧。 宝族三昧。 大陀罗尼三昧。 电光三昧。 金刚界三昧。 种种变现三昧。 一切如来许可三昧。 净光三昧。 无垢光佛顶三昧。 有诵持忆念者。 皆得如上所说诸大三昧。 有诵持有忆念者。 有供养者。 得如上所说诸三昧。 右以上十大陀罗尼。 若有人。 每日常诵忆念。 及转读此心陀罗尼经者。 得大延寿功德。 广大如须弥山。 得大文持。 能除一切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三报.八难.七逆之罪。 一切众生闻此咒名。 如前罪障悉皆除灭。 何咒如法受持。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经卷第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No. 0946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第五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秘坛八肘大坛法品第十六复说。 无垢宝莲华佛顶聚心一切如来秘密大坛。 变化一切佛许可坛。 决定最上坛。 选择净地。 如近海河泉处。 其地欲得微妙柔软无诸砂卤瓦石骨等。 土必黄色。 兼有妙华及青软草。 如上此堪作其坛。 修治填土。 涂其地面并及阶道。 结界准前坛。 坛一擗手。 中心稍高令平实。 其地光泽由如镜面。 更取香水散洒磨之。 彩色器物并须新。 净界道五。 准前法。 中心画一百八叶宝莲华子鬓并须如法。 于上安释迦牟尼佛。 左边安金刚藏嗔怒恐怖形。 右边画迦腻瑟宅天。 坐地垂一脚。 面貌甚端正。 欢喜视如来。 佛所坐华果上叶叶上画三十二宫诸天。 于东方画帝释身。 种种庄严具足。 南方作一梵天如前。 西方作自在天如前。 北方作大自在天如前。 四角画作四大神王并诸眷属。 庄严如法。 以上中心了。 东方起首。 一一中间。 画作小坛五色界道。 四面并如是。 作中隔一面分为九隔。 中心一隔为门。 四方皆如是作之。 共有三十二隔。 从东北角起首。 逐日转。 第一画作摩摩鸡神。 第二嗔怒神。 第三多罗神。 第四作钩神。 第五金刚(亦名迦罗销)第六日神。 第七大白神南方。 第八莲花孙那神。 第九天神。 第十地神。 第十一使者神。 第十二金刚使者神。 第十三金刚牙神。 第十四功德天神。 第十五婆罗苏缚神。 第十六元比神。 西方。 第十七虚空藏神。 第十八海神。 第十九执螺神。 第二十螺髻神。 第二十一大黑神。 第二十二金刚族神。 第二十三阎罗王神。 第二十四嗔怒夜叉(是火神)第二十五龙王神。 第二十六拔难陀龙王神。 第二十七摩女神。 以上诸神各随自本法庄严。 本面形色于外院四角着吉祥印者。 四天王亦得。 又画坛外第一院。 还为九隔。 从东北角起首画之。 第一作金刚印。 二转。 三三叉。 四罥索。 五复突。 六天棒。 七天。 八天杵。 九天刀。 十天幢。 十一拔折罗。 十二螺。 十三师子座(座上着一佛指)。 十四幢。 十五摩竭鱼槊。 十六莲华戟(四枚四角着之)二十四宝四枚(四角安置)二十五吉祥印(四面定作之也)南方作一火炉神执之。 东方作一铃铎。 西方作一宝钵。 北方袈裟二十五条。 又于外边。 更画一重面各四肘。 分为两重。 于内院中。 依方色田地上画七宝莲华。 面别各七枚。 于院中依方田色。 东方于内院中。 作一小坛。 二肘为之。 坛中作智惠菩萨(作执法形)观在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 又作一莲华安一宝钵。 如月形。 南方亦作二肘小坛。 坛上作诸大菩萨.普贤菩萨.慈氏菩萨.金刚藏菩萨.无尽意菩萨.海藏菩萨.金刚契菩萨。 是诸菩萨。 有手执印契华经宝珠者。 各随本形作之。 西方如前作二肘小坛。 上作药王菩萨。 是诸菩萨手执天地海须弥山日月星辰三千大千世界。 种种庄严具足。 北方作二肘小坛如前。 画金执拔折罗.大刀.金刚师子王.宋婆金刚.金刚顶王.金刚将王.金刚杵.金刚钩.盘龙.拔折罗.莲华拔折罗.大莲花拔折罗.金刚锁.金刚刀.金刚槊戟.金刚槊。 并于北方坛上画之。 次作三种结界撅法。 第一檀香木撅。 第二铜撅。 第三佉陀罗木撅(长短如前)寻常作诸一切坛。 皆须着水瓫金银等。 无有新瓷瓦瓶等。 颙取一事金银盆等。 香炉金银铜若无时。 得新瓷瓦等亦得用之。 食饮涂香末香种种华果叠器中盛于佛菩萨天神等前供养。 其坛四角。 安置七宝舍利塔。 香炉四枚。 种种珍宝亦着供养。 四面坛上。 皆着种种饮食华果香油等。 须如法。 佛像桢等。 并于坛外面。 向坛着之。 其坛外面向坛着之。 其坛幡华等并须如法。 烧香方。 钵多罗香(霍香是)薰陆香。 栴坛香(白坛是)咄□瑟迦香(苏合香是)沉香(恶揭鲁)寠具罗(安悉香)安膳香。 萨若罗婆香(婆律膏是)甲香。 龙脑香。 麝香。 共矩么(郁金香是也)。 此十二味是一切香王。 坛上用烧之又。 着种种音乐供养(咒师便即作法)。 次作结界法。 先结四方界。 次结坛法界。 次结顶界。 次结护身界(及他人)次结大护身。 便作入坛法界。 行道三昧界。 及弟子印咒。 并结界花界(然后求成就法)。 又法。 咒师须身清净洗浴。 当着净衣。 一日三时洗浴。 然后于净处坐。 不得往秽处。 常须作斋。 然后诵咒。 祭火神一日三时供养。 取好日好时好宿好曜。 须好吉相于白月十五日。 自身清净。 断诸色欲。 作真实行。 发慈心。 离贪嗔痴行。 平等意。 然后得作法结界。 自身印咒。 并如上作之。 求请迎追嗔怒咒坐法善面咒发遣。 一依咒法作之。 伏一切毗那迦夜叉罗刹及诸恶魔等为恼害者。 咒师并须缚之。 如上所说。 一一次第作法。 然后求成就。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能入此坛及作法业障报障烦恼障五逆四重及三恶皆悉消灭定无疑刹那无间大成就功德无比难思议清净明彻如摩尼善净柔软如金薄如我清净无染污速断疑或成菩萨住世人天最尊王常行世间无众苦如月处空照四洲犹如满月照众生众星围绕月最胜常放一切大光明并由佛顶火坛力刹利四众诸大王皇后嫔妃并婇女宰相诸官士官等悉皆尊重求爱乐身得成就不退转一切如来与演说皆由得入佛顶坛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爱乐药法品第十七尔时复说。 相怜爱乐药净除。 降伏恶众生心。 降伏外道。 不问男女。 妇人呼唤夜叉罗刹。 交令欢喜。 驱使如上所说。 并能降伏。 常得驱使。 由如奴仆。 亦无嗔恨心。 尔时世尊。 即说偈言。 若男若女诸天王妃后宫人及婇女比丘及并尼四众一切四众皆归依及至一生及灭度我今正说香功能步多地神鸠槃荼衣香薰香涂身香若有薰着此香药有人千里五重围药力摄故速不至天龙夜叉药师尼金翅闼干紧那罗摩睺罗伽阿修罗比丘刹帝婆罗门毗舍首陀诸众等皆来随意常恭敬及至命终心不退四方追摄随心至千里闻香皆迷乱皆由药力能降摄意所思念皆成就沉香。 煎香。 檀香。 安悉香。 甲香。 萨必栗迦(波西苜蓿香是)萨者罗婆(娑罗树汁)斯香(甘松香是)香附子。 青木香。 毕里[目*(盈-又+乂)]具那罗陀(波西荻根是)千尸罗(□细辛白色是而香气亦名药根香)郁金香。 石蜜。 好蜜苏。 以上等分细樢。 以苏和。 为丸。 丸如梧子。 以根本咒。 咒一千八遍。 以嗔怒金刚咒。 咒一千八遍。 嗔怒心咒咒一千八遍。 嗔怒中心咒一千八遍。 诵已将此香于高处烧一丸。 感得大山为动。 所有天龙。 十种天众闻香皆作舞。 乾闼婆皆摄来。 紧那罗天女皆来。 急如火。 一切强力难降伏者闻香皆自来。 此名金刚心中心速摄光聚香王方。 又法。 若咒师自薰此香。 或薰衣裳。 薰既已讫。 咒师所行之处。 四众皆来聚。 若男若女。 童男童女。 皆生恭敬。 薰此香药。 皆来摄来。 并发善心。 心相爱乐。 寻常随后。 更不肯离。 一切恶魔毗那夜伽等。 及诸罗刹疾虎病等令人横死者。 一切鬼神皆不能为害。 常得善神拥护。 身如着金刚甲。 咒师即放大光明。 若欲摄诸人。 取其名字及形状。 画取瓮中。 盛新瓮未经用者。 四面画杂花。 覆合是。 瓮底令向上。 于内烧香薰。 形状姓名于中着生属及生月。 若男若女。 并如前所说。 并能摄所。 金银及财宝。 奴婢并六畜等。 一切所须。 皆不达。 若欲为他人皆应。 如是摄千里。 并能来。 期日不过七。 又法。 欲摄龙者。 以牛粪泥。 作九头龙。 取前香七颗米计大。 以面作香炉。 于龙前烧之。 称龙名字及抄名。 置于形像上。 亦称其名。 七族皆来。 至咒师前。 所有驱使之处。 皆不敢违期。 而止恶风霜雹雷电震雳恶云等。 欲下欲止俱不敢违随意。 驱使若常。 供养是龙。 龙即动起。 腾空而去。 若将前香于佛前。 烧其佛像。 即动起行。 若天神像前烧此香时。 诸天等皆隐不现。 若于市中烧此香时。 市中所有诸物并皆不现。 若于塔前烧此香时。 其塔上天不现。 若一切痫病虎鬼业。 皆令狂惑走去。 若欲缚扑将此香烧之。 皆自缚香能禁一切不间强弱有病无病等。 皆能缚之。 若于众中。 烧此香。 在摩诃迦罗前咒之。 一切众人皆自动。 归依是咒师所。 众人间此香。 众人皆自缚扑。 若于四衢路上。 烧此香。 有人于中过闻香。 即自缚驱使皆随心。 若欲解放时。 取白芥子及水。 咒之散其面上。 众人服旧。 若于尸陀林中。 烧此香时。 所有夜叉.罗刹.步多等诸鬼神。 闻此香皆来咒师前。 所驱使皆随意。 由如奴仆等。 若于价客人中。 烧此香。 所有劫贼及虎狼.师子毒蛇等。 不能浸绕。 恶人恶知识横来作障难有能。 烧此香并皆不敢近人。 善神常拥护。 所作皆不令愿者。 得遂心兴生得大利。 百千万亿事悉皆称意。 若欲使夜叉女。 当作其形像。 烧香置于前。 亦烧此香。 讫其女即自来所驱使。 皆随意。 乃至命终常不舍离。 若有逆贼及恶贼坏乱国土者并诸怨敌等。 画形及姓名如前。 烧此香。 千里之内诸贼等闻香之间。 并头痛七日。 烧香不绝者。 头破眼睛出。 若于贼众中如前烧此香。 众贼皆自缚逃迸如痴者。 藏隐亦无去处。 又法。 欲作使者法取髑髅七枚。 净洁如法。 洗治面孔令具足。 男子头者有三获。 为三分者即是男子。 即中用之。 四获者是妇人髑髅不堪用之。 清净洗前髑髅庄严。 着眼鼻孔齿并须如法。 次第着行坐。 取前香烧供养。 勿令人见。 于深密处作之。 欲驱使时。 烧香咒二十一遍。 即着髑髅。 自行动转开门出去。 还走自来随。 便出语所问吉凶事来。 向咒师说之。 所须金银钱财珍宝。 亦能知处亦能取得。 随意多少。 所欲驱使。 随意不难。 若欲结咒索及索者。 取绳及五色綖。 如前烧香二十一遍。 其索如蛇即东南西北随所教去。 即能为之能上坛。 若教缚人。 亦得随意。 若欲转钵。 如前烧香。 其钵即转及腾空。 一切如意。 若欲咒力时。 取前香烧。 其刀即行动转等。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成就咒师衣裳品第十八应法衣。 若咒衣。 若欲嗔怒衣。 若欲灌顶衣。 我今各各分别说。 所著衣裳。 若欲诵咒取遍数时。 即着乾陀色白色灰色等衣。 并得用之。 若欲成就时。 着绯色衣。 须童女作。 若欲作嗔怒法者。 着青色衣。 若欲作坐禅诵咒者。 著白色衣。 若欲求吉祥者。 着苏色衣。 若欲灌顶者。 着乾陀色衣。 若欲成就坛法者。 着莲华色.絣色.乾陀色.灰色.郁金色.苏色。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如上诸色等皆须童子作咒师先咒女即教清净浴与饮五味汁然后将入色我说衣色法若欲成就者皆须着此衣能行此法者速得大成就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咒师自着咒索品第十九尔时世尊复说咒师自着咒索法。 取好綖净洁者。 须得赤色童女合作綖。 咒师与童女五味汁令饮。 綖长五尺五寸。 成须五尺。 取二十条合并在一处。 唯紧合之。 作三个北斗形。 用金作之。 若无金银。 亦得胡印子里许。 克之取三颗菩提子。 于神边著于索上三处。 着之此是护身吉祥索法。 此索者名定成就。 此索不得用萤虫。 唯得用白氎及藕丝。 若作嗔怒索者。 絣色綖作紧。 若作凶猛索者。 用青色綖作带之。 若欲作一切事者。 用白色索带之。 右以上索并须洛髆着之。 右欲克此袖使用者。 若作金刚法者。 用檀香克之(所作一切事)。 若嗔怒者。 用铜克之。 若凶猛法者。 却地罗木克之。 次说作五色橛法。 若欲作一切事。 用白檀为之。 若嗔怒作恶之时。 用赤铜作橛。 若作凶猛之时。 用铁为橛(五枚)。 若作善事之时。 用却地罗木为橛。 若作然敌事之时。 用死人骨为橛。 右以上橛长短如前。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咒师澡浴品第二十若欲成就吉祥事者。 用种种香水洗浴。 用牛五味汁饮之。 若作嗔怒。 用乳洗浴。 若作凶猛法者。 用牛尿洗浴。 如上所说洗浴法。 用之大成就。 次说日月吉凶作法。 若欲作好事。 皆用白月。 简择好日好辰月。 用月二月五月九月。 右以上月所作一切事及洗浴等。 起首大吉。 若作一切凶恶事。 取黑月至画已来。 亦取凶日凶辰凶星。 右以上若有斗杀等事。 以上日作之。 次说时节法。 凡一日一夜。 唯有三时。 一是善事及吉事。 二是凶事。 三是嗔怒事。 若欲恶凶猛事。 取用黄昏时。 作一切凶猛事。 若黄昏得好时。 不劳好月颗月皆用得。 若善事时节即用日午时。 若嗔怒事时皆用未时作。 如上等事。 咒师须知解。 不得过其时。 凡欲着时节并克法。 不着时克者不得其时。 不取钟鼓。 为定惠恐畏。 或迟或疾。 必须知时及作法。 非时作法。 诸魔竞动。 悉得其便非时而下。 第一钟鼓。 第二看时。 若定得时节。 所作无不成就。 若其过时节。 或复未到时。 此名非时作。 一切皆不成就。 若得决定时日。 日初出时。 日午时酉时。 若欲成就诸善事。 取日午为上。 所作皆得成就。 若作勇猛之事。 取日出时。 降怨伏诸事。 乃至午时得用之。 若作杀活事凶事。 即日入酉时为最上。 如是三时并是毗卢遮那成佛法。 灭罪除魔降伏等。 并用此三时。 最为上。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莲花画像法品第二十一尔时世尊。 以偈诵曰。 若人能画此像者自作若教他人画教化或复自随事见此形像及礼拜即见常不得退转一切罪罪重业障皆令清净得无余一切所作定成就先取净白氎及好绢成四方者。 若画此像。 不得用胶水。 和诸彩色用汁。 画人须受八戒及持斋。 洗浴清净。 着新净衣。 一一如法。 画形状如来口宣画像法。 秘蜜佛顶难得值遇。 增长福德。 成就大事。 善根功德亦能成就。 他人果当得菩提不退位。 常为天人众。 转大法轮。 若行若坐。 皆得无碍处。 无畏由如日月。 先取如氎细软长者四肘。 方圆等界作八。 分其界道皆作五色。 庄严如法。 中心画释迦牟尼佛。 作莲花。 莲华上作师子座。 佛作说法之容。 唯须容貌端正。 四面放光。 左边画作金刚藏四臂身。 作轻青色半伽坐。 作椿眉嗔面。 头着金刚髻及天冠。 回向佛。 手把拔折罗.罥索.起斧.天刀。 各于四手中安置。 如法作之。 于其身遍手有光。 右边画作大嗔怒金刚王。 半跏趺坐四臂。 头作螺髻。 如莲形及天冠。 一手执杵。 一手把刀。 一手把拔折罗。 一手把三叉器杵。 于四手中各执一事。 身作种种色。 光从身中出。 嗔怒面恐怖可畏相。 其金刚面。 着佛左右两边。 金刚后各画一金刚。 手把拔折罗立于佛两边。 两边画作阿难迦叶。 手执扇拂。 如自己用相作光炎。 于其佛无上上画作莲华佛顶面。 于佛头上亦作莲华面。 诸光炎皆如火色炎起。 于佛直上画作伽瑟吒天宫。 种种七宝庄严。 如法四门。 于其宫内画如来众。 左右并作之。 画金刚把拔折罗欢喜请佛法形势。 画作四众天人等围绕而听。 更于四门画舍利塔。 左右两面画山。 于山上作七宝楼阁。 作举皆七宝庄严。 作十二个舍利塔。 一一塔中有十二佛。 名菩提族塔门。 门皆开。 释迦牟尼佛于其莲华师子座上。 如前请说法。 皆有四众。 画七宝云盖天雨种种七宝及花天衣等。 于中心佛左边。 作如来座师子莲花座。 右边观世音。 右边文殊师利.虚空藏.普贤地藏.左右着之。 帝释.梵王.自在.大自在.四天大王等。 右以上各依本形。 如法作之。 右边画如来坐。 作说法形。 作金刚藏.弥勒菩萨.无尽意菩萨.娑竭罗龙王.难陀跋难陀龙王等。 上方左角画阿弥陀佛莲华师子之座。 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大导师菩萨.海意菩萨.尊胜菩萨.思惟菩萨。 手执天地。 毗那夜迦眷属等。 上方右角画莲华如来师子嗔怒金刚金刚将宋婆金刚金刚金刚钩金刚嗔眼赤头金刚。 下方左角画坛神。 摩摩鸡神.毗俱胝神(嗔面是).多罗神(星是)央俱尸神(钩是).金刚练锁神.日神.大白神.孙陀利神(莲花是).缚散底神(岁星是).夜神。 下方右角画地神.大地神.使者神.金刚使者神.金刚牙神.天女神.娑罗苏底神.无比神.大恐怖神.海神.商弃尼神(螺是).一神.么诃迦罗神.阎罗王神.嚩噜那神(五通).一切药神。 上方左右角画日月。 于佛两边。 作四大天王。 嗔怒面衣錍具金。 佛前作五水池。 有树木。 如法池前作咒师胡跪坐。 一手执香炉。 一手把数珠。 视如来面。 于诸空处中间。 画印契。 其以上皆随本形状作之如法。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我今已说画像法若欲成就皆随要如上所执毗卢遮一切佛顶并诸像诸印坛法并契等若欲诵持先画像作得此像定成就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总摄一切诸部手印品第二十二复说坛咒成就吉祥诵持坛神法缚及一切诸天印。 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步多等驱使遣役。 一切毗那夜迦魔等亦执印之时。 皆摧碎。 能摄菩萨金刚诸天等。 作此印者。 无量无边功德。 左右两手合掌。 内虚如莲华形未开者。 二大指并直竖。 屈二头指。 以大指押之。 左右二小指二无名指苾小指于无名指背上。 无名指于中指背上于顶上着之。 如佛顶髻。 即是佛顶根本印。 右此印亦作之。 敢得天地动。 山石背倒。 十方诸天皆大振动。 所有须弥山海所有佛皆来随喜。 诸佛叹言希有。 得此印者共成佛一种咒师等。 若有人作得此印。 护净头上带之。 得不退转。 果当作佛。 决定无疑。 常持此印。 当生迦腻瑟吒天生。 大力金刚常拥护日夜不离。 无畏宝莲华广聚佛顶一切如来心根本印。 用根本咒咒之。 取前根本印。 左手头指直竖。 是心印。 用心咒咒之。 所作种种一切事用之。 于十大陀罗尼用之。 成十地各各别用。 得不退转之处。 心中心亦用前印咒之。 便用大验。 用结界。 结十方界。 护他护自身。 用灌顶逐日转用之。 用前印心上即是禅定印。 亦名受法印。 准前印脐上着之。 入佛堂。 入坛行道并用之。 此即护身。 又准前心印名金刚嗔怒印。 作此声。 好作此印。 作金刚势。 一切用之所。 所作诸事求愿成就吉祥等。 亦用此印。 又准前印。 名一切菩萨印。 印名亦别。 咒亦别。 与此印相应者并用前印。 用之取同前印。 遍身印之。 名曰甲印。 所作一切诸事。 坛中请召诸神等。 求金银珍宝一切财物及一切善事。 皆用此印。 又准前印作之。 如是作此印者。 百千俱胝那庾多印并作以讫。 名字手印。 又咒虽别。 并同用此印。 如上诸印数多用不过此印幡转用之。 一切随意。 如夜闇中日出照于天下。 一切众生得于眼目。 此印亦尔。 能为一切诸印作其眼目。 此一个印若转用时。 与一切诸印同并用尽。 一切所用咒师皆用此一切佛顶印。 名字别亦用此印。 百千俱胝那庾多使者并皆用此印。 又准前印。 舒二头指直竖。 作嗔怒。 即向头上着之。 名嗔怒印。 有数般嗔怒。 一是佛顶嗔怒族。 二是莲华嗔怒族。 三是金刚嗔怒族。 四是摩尼嗔怒族。 更有余嗔怒等。 皆用此印咒如上。 如上等印并翻覆用之。 准前嗔怒印。 还复旧深着二头指屈。 即是钩印。 此是嗔怒钩印。 所作事求愿成就。 投鬼缚魔。 皆用此印摄之。 又准前诵嗔怒咒。 咒使用之追百千俱胝使者。 皆用此前两印。 呼唤驱使皆用嗔怒咒印大验。 又准前。 四指交捧。 即名卷印。 一切猛恶事作之贼恶人恶鬼恶魔毗那夜迦。 皆用此印咒之。 一切夜叉罗刹步多毗舍遮等鬼。 皆悉闷绝擘地。 恶龙贼等并皆碎灭而走他乡。 逆贼怨敌虎狼师子蚖蛇蜘蛛一切毒虫之类。 皆悉消散。 呼唤驱使皆悉自在。 若用此印追唤比丘比丘尼。 天龙神。 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 宰相百官大臣等。 若男若女。 一切人民。 收摄呼唤驱使千里。 亦随意自在。 准前钩舒无名指。 为大嗔怒印。 若作嗔怒恶事。 皆用此印。 此大嗔怒印指须弥山皆倒。 何况小山诸余物等夜叉罗刹。 及大海等指皆干枯。 指天天烈星宿日月皆悉堕落。 何况恶鬼恶贼等思惟此印。 并皆杂碎。 夜叉罗刹难令恶鬼恶龙。 蚖蛇师子虎狼一切毒虫。 狐魅厌祷恶心咒师幻或咒术。 一切世间所有诸恶物。 悉能降伏。 左手作卷。 以大指捻头指中节。 名莲华佛顶心。 即诵一切如来根本印咒。 此用结界。 护身洗身。 体着衣灌顶。 驱使召请。 与鬼神食。 礼拜供养。 烧香散花。 发遣杂使。 用一切随喜。 一一用此印。 舒手名为发遣印。 我说此一切秘密印了名曰莲华佛顶无畏印并法并咒。 次说一切受持作法咒。 即说咒曰。 唵钵头摩暏丽此是洗浴咒二十一遍。 能灭一切罪。 所作吉祥事皆成就。 唵末尼什嚩犁此是洗手洁净咒。 唵尾缚摩罗钵头迷此是净身咒。 唵钵头摩像何犁此是衣裳咒。 唵布瑟婆钵头迷此是咒花咒。 唵杜噜钵头迷此是咒香咒。 唵弥哩弥哩钵头摩三摩(引)贺罗(六)此是咒食咒。 唵钵头摩补此是咒食咒香供养坛中咒。 唵娑罗娑罗钵头迷此是薰香咒。 唵度知度知僧何罗钵头摩尾摩犁此是咒白芥子稻谷花咒用散之。 唵摩尼钵头迷素噜素噜噻嚩诃此是火火咒。 唵摩尼嚩孙驮唎噻嚩诃此是大地禁地时用。 唵钵头摩末尼摩拏唎你此是座咒。 唵钵头摩迦弥你此是入坛咒。 唵钵头摩啫迦罗嚩唎此是行道咒。 唵钵头摩什嚩罗牟律陀(引)尼此是礼拜咒。 唵钵头摩什嚩啰地波耶此是燃灯咒。 唵钵头摩摩唎你社耶此是花鬘咒。 唵钵头摩末尼娑罗誓曳噻嚩诃此是咒水咒。 唵噻怖吒钵头摩末尼径林什嚩(二合)噜瑟(二合)沙此是结界咒用之。 唵钵头牟鸟瑟腻(二合)沙波罗(二合)嚩啰乾陀唎啫(二合)泥此是供养咒。 唵尾么啰湿罗(二合)么(二合)咄噜咄噜噻嚩诃此是牛五味汁咒。 唵钵头摩娑慕地唎三摩呵罗(二合)此是云咒。 唵三曼多婆利迦罗曼底哩所作一切事时咒。 唵钵头嚩利啫啰啫啰散啫啰行咒。 唵钵头牟瑟腻(二合)沙末尼三曼多毗啰(二合)蒲陀泥此是光炎咒。 咒师自用。 唵萨摩怛他誐多啰尸弭(二合)散注陀那钵头迷咄噜咄噜此是供养佛香花咒。 唵阿牟伽末尼钵头牟瑟腻(二合)沙步噜步噜萨摩怛他誐多噳醯耶(二合)卢枳底什嚩(二合)啰此是一切咒王族咒。 唵钵头摩战奶乎噜乎噜泮吒嗔怒咒。 唵劳陀罗(二合)吒荷娑尾讫唎(二合)多瑟吒唎(二合)什嚩(二合)啰祁你摩诃娑摩噻怖啰娘(引)此是嗔怒咒作一切事用。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一切如来佛顶大坛功能品第二十三尔时世尊即说火坛。 若欲求愿者。 皆须火坛并用根本咒心咒心中心咒。 及勇猛嗔怒。 并用心咒根本咒心中心咒。 结界呼驱使发遣。 若欲兴云降雨。 及上雨恶风暴雨霜雹非时霢等。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一切颠痫摄受及相爱。 所有恶魔怨象鼻等。 四方斗战。 夜叉乾闼婆金翅紧那罗睺步多等。 福德成就总明及延寿。 一切众罪三恶并七逆。 福成灭罪。 皆须作护摩。 成就二十七种护摩法。 意中所起吉凶善恶等。 亦作大法。 随意得成就。 次作火坛法。 若欲起首诵持咒护魔法。 一切天神皆欢喜。 其火坛于中心作天神。 四方一肘上下等。 于火炉上面加四寸方里许团圆向外。 向外方口头稍交笼。 即于炉中作一轮。 其轮厚一寸。 大小一尺。 面用泥作之。 先用细泥作之。 先用细泥。 后用牛粪。 和种种香。 一日三回泥其火炉四方四面。 作方坛。 纵广一肘二肘乃至八肘。 于上画作种种神形印契等。 其坛并作四门。 以绳界围之。 咒师坐处开一门。 若作善事时。 取有汁白乳者。 木甜物苏蜜乳石蜜等。 构木枝梨桃柳木桑木。 其木枝颗取一事用之。 其枝并一擘手烧火柴。 并用此木长尺二寸。 通烧柴须乾者无虫者得着火。 令火自着莫吹之。 欲作此法时。 咒师清净洗浴。 如净行婆罗门。 以上如是法。 并用佛顶根本咒心咒心中心咒作之。 又法作一炉同前。 于炉中一莲华大小如前。 离地四寸。 柴木枝等同前。 每日三时作火法。 且午黄昏时。 若不得三时二时莫绝。 且起黄昏作之。 其咒师坐处皆须当面坐。 其使人所将来物。 并向左边着之。 一切所有供养等。 并如前作之。 又第二火炉上画金刚部浴契印等。 诵嗔怒根本咒心咒心中心咒。 一切降伏怨敌等嗔怒。 皆用此火法作咒等。 又法作三角火炉。 深二十。 上面去火三指作三重。 三角里许宽外口稍小。 于中作一拔折罗高一指长八指。 其外坛准前嗔怒画之。 其木并用吉者有刺者却地罗木枣木皂荚木一切刺木坛等。 其木枝长十指。 并用此木。 不用全干。 余如常法说。 并用嗔怒咒印。 所与饮食并着毒药辛苦物鸟头附子等。 此坛杀破灭坏天神人民诸魔等用此法。 又法取莲华苏稻谷花白芥子诸果木枝。 取一百八段。 如前长短。 所求愿者皆得成就。 所烧香等香善愿用之。 又法取坛香末白芥。 取白芥子苏蜜。 一咒一掷火中。 烧用桑木。 火烧准前法。 命延年百岁。 又法取乳头香一切花香。 苏蜜酪相和。 一咒一掷火中。 满八百遍。 用桑木为柴木枝用五果大颗用一色。 所求和合怜爱皆得成就。 又法取乌麻粳米。 苏蜜酪相和。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取构木为柴烧之。 得灭一切罪障。 不问轻重。 又法取龙花苏蜜。 八千遍咒之。 取柿子木为柴火烧之。 遍数满以雨即下。 又法取蔓菁子。 苏蜜酪相和烧。 八千遍其雨即上。 又法取粳米乌麻酪。 苏蜜相和。 取尸陀林中柴为火烧。 一咒一掷。 如是八千遍。 止恶风曝雨寒冷等难。 又法取悉香莨菪子麻子曼陀罗蔓菁油却罗尾罗木为火。 一咒一掷。 如是满八千遍。 即得八十四百千种颠痫魔鬼虎病等诸鬼皆悉啼哭而走。 若无前木。 用[木*(尤-尢+升)]木代之亦得。 又法取苏蜜涂柴上。 还取其柴为火。 一咒一掷。 如是满八千遍。 一切怨敌皆自消灭。 又法取莨菪子白芥子粳米沙糖。 苏蜜酪相和。 佉陀罗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百。 即一切毗那夜迦。 直走杀打。 调伏一切毗那夜迦。 又法。 取拈莲花池间。 取莲花茎叶花。 苏蜜酪等相和。 取五果木为火。 一烧一掷火中。 如是满一百八遍讫。 即得功德天现身来。 问咒师言。 有何事须何物。 咒师答言。 愿与我钱财。 莫令乏尽。 即得其愿。 天即不现。 咒师若行若坐。 皆见伏藏。 所用无尽。 又法。 取赤牛乳。 白芥子稻谷花。 苏蜜相和。 取天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百遍。 即于一切斗战之处胜他。 又法。 取阿迦枳使罗。 白芥子。 酪粆糖苏安悉香相和。 以五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即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步多等皆被打。 降伏归依。 又法。 取莨菪子。 白芥子酢相和。 子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八千遍。 所有难降伏鬼人皆作此法。 又法。 取白芥子。 安悉香阿魏药鸟麻油相和。 取皂荚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百遍。 一切凶猛事。 须作此法。 又取白芥子.迦罗尾罗花(无者取桝用).天木叶。 苏蜜酪相和。 取[木*(尤-尢+升)]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一切真怒恶事作之。 又法。 取苏摩那花。 莲花叶天门冬苏蜜乳酪相和。 取桑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如是满三日三夜。 即得王妃百官一切人民。 皆来降伏。 恭敬供养。 又法。 取疆莨菪子天木。 取若参汁和。 木柴为火。 一咒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一切怨家皆用此法。 又法。 取毒药和血。 荚皂木柴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即三日内其所有怨敌直皆死尽。 若降伏怨敌。 当作此法。 又法。 取盐白芥子相和。 柴火准前。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三日内一切怨家大将直皆死尽。 又法。 取盐糖猫儿毛鸡子髑髅。 蔓菁油相和。 取皂荚木为火。 一咒一掷。 如是满八千遍。 所有怨家。 直皆逃尽。 又法。 取青莲华.苏末那花.莲华叶.白芥子。 安悉香酪苏蜜相和。 取称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百遍。 所有一切众生病厄难中一切鬼神。 悉皆远去。 不敢近人。 又法。 蔓菁子续子。 蜜苏酪相和。 称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 一切诤讼争竞所有怨家。 皆自消灭。 又法。 取檀香紫檀白芥子。 安悉香煎香油酪蜜苏相和。 取却地罗木枝。 取桑木为火。 一咒一掷火中。 如是满八千遍即咒。 洗浴清净着新净衣结界。 然后作此法。 烧种种香。 一切如来。 一切菩萨。 一切金刚族。 一切坛天神。 皆自现形。 所求随意。 延寿更加百年。 命终之后。 生极乐世界。 莲华化生。 生不忘。 常忆宿命。 此是金刚护摩法所用之处。 皆得通达无种不成。 一切罪皆得消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能依上持法者能除一切诸恶业三恶八难及四重所有怨敌及诤竞八十四风及诸病如上罪病皆能除延年益寿超十地一切诸佛及菩萨常来拥护生佛国号名诸佛所生子佛告金刚。 希有此陀罗尼。 汝今收取。 我今付属于汝。 护诸佛国。 尔时金刚夜叉大将。 及迦腻瑟吒天。 有余三十三天宫诸神。 帝释梵天王四大天王。 自在天大自在天等。 前白佛言。 世尊。 我今受得一切大佛顶族王。 为护佛国王及诸四众。 若有读诵受持听闻此法书写。 若自写。 若教人写。 若自随喜。 教他随喜。 乃至菩提道。 不悔不忘。 不谤此陀罗尼者。 金刚言。 我能拥护。 日夜不离是诸人所。 佛言。 善哉善哉。 汝能如是不可思议。 尔时四众。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经卷第五 发布时间:2025-08-08 08:17:3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