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 内容: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No. 0958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No. 958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仪轨音义文稽首至是故常归命。 赞曰。 此八颂初五句有五。 谓一于初句言普贤者是理也。 即是为一字摄在下诸佛故。 或分为二佛。 谓普贤与诸佛转轮王是也。 或分为三佛。 先二加现证大菩提是也。 或分作四智。 谓普贤者是大圆镜智即阿閦佛。 次一句妙观察即阿弥陀佛也。 次一句平等性智即宝生佛也。 为转教敕轮一句成所作智即不空成就佛是。 或分作五智。 先四加法界体性智。 所谓受名金刚界一句是也。 自此下句配四方并中胎毗卢舍那佛也。 从自顶流出。 大金刚明王二句东方佛也。 威光至围绕二句南方佛。 为一切至轮王二句西佛。 才现至皆殁北佛。 至一体故中体佛也。 次二句东佛。 次二句南佛。 次二句西佛。 次二中体佛。 成佛至同虚空北方佛也。 次一中体佛。 次二东佛。 次二西佛。 令顿一句南佛。 是故常归命一北方佛也。 今别释文音义也。 烁(音释河河也饥须留)令(善也)故(实也)纂(衣良布)拣(可尔反)族姓(四姓也)骑(妓伊反乃留)蓦(婆句反川万太久)蔻(许其反)荤(鬼尔反)涤(知益反止良加须)磨(须留)拭(志忆反川波久)曼荼罗(梵语此云坛也)佩(波伊反川于布毛乃)啖(布久无)瑜伽(梵语此云相应)滑(果和反奈太良尔)侧(祖波无)押(于须)锋锐(上止加利下止志)素月(上白也)拇(于保由比)拄(左左布)克(能也)额(比太比音加久反)腕(太布左江牟反)腿(布都毛毛)脑后(千奈久保)股(毛毛)叉(阿左布)(比左)美(口也)悉地(此云成就)伞(左尔反川加左)婵娟(上禅反下捐反太乎也加奈留状也)剧(甚也)调(志良部)修者(奈止止)微(无也)盘(和加奴)掏(取也)由(犹也)冤(蒬反阿太)晨(阿志太)午(马时)昏(由布户)暮(油布户)烬(毛江久比)洽(阿万子久)镇(于久)搜(阿奈久留)间(左加布)(保祖)馝(鄙列反)馞(保没反)师(川伊久左)帅(音水伊川伊久左公)台(以土高作此云台)阁(以木高构云尔)形服(与祖比)一字顶轮次第将往堂。 而手口净了。 到室结坐。 三密印(所谓以hū字手三遍舌三遍心密三遍诵了)。 次以囕字净身及处皆烧净了。 次以佛部心印于顶三诵。 次以莲华部心印上右大指。 就右耳处三诵。 次以金刚部心印上左大指。 就左耳处三诵了。 次无能胜印加持了。 然后作往堂仪。 谓我身金刚萨埵等思之。 然后入堂。 礼佛烧香涂香。 三部印作了。 次普礼印言(立右足诵云)归命等四无量观菩提心言印无能胜结护言印三解脱观五相观本尊本真言印(又名一字顶轮密言)大日三字密言(亦名御身密言)灌顶言印供养言印赞印献阏伽佛眼言印又智拳本言(谓顶轮印又加此作御身印虽尔先作本言印)观本尊及眷属(各以二印印四处)念珠言印念诵数了次本言加持印四处。 又加御身印也。 然后作定印入观。 观字义及月轮种等。 出了本言加持(重加三字加持)赞言印供养(印言数如前二十一遍)阏伽归命等无能解界(但一遍左旋解之)解脱印言前三部心印了(数如前)。 天明三丙午十月三日。 于仁和寺皆明寺。 以梅尾山法鼓台藏本写得之讫。 智积院僧东武慈忍享和改元辛酉年秋八月初六夜。 求右本写之。 此音义者。 和人施于和之音训。 是故其反切等有难通。 而鲁鱼之差不少。 今挍正点国字以寿梓。 于时同年冬十月。 和州丰初濑山总持院快道志一挍了慈顺 发布时间:2025-08-11 08:10:5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