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袈裟十二名 内容: 指依袈裟对出家者之不同意义而有之十二种异称。 据佛制比丘六物图载,此十二名即:(一)袈裟,梵语 kasāya 之音译,意谓坏色、不正色。 系为异于俗之服,不着正色,能令贪心不起之衣。 (二)道服,修道者之衣。 (三)出世服,出离世俗者之衣。 (四)法衣,如法之衣。 (五)离尘服,远离六尘者之衣。 (六)消瘦服,以此服有损消烦恼之功德,故称之。 (七)莲华服,离染着而得清净,犹如莲花。 (八)间色服,用不正之间色以避五正色。 (九)慈悲服,行慈悲者之服。 (十)福田衣,即袈裟之条相如世间田畴,世间田可长嘉禾以养色身,法衣之田则弘四利,增三善心,养法身慧命。 (十一)卧具,与被褥相似。 (十二)敷具,形似敷物。 又依释氏要览卷上则称:(一)袈裟,(二)离染服,(三)出世服,(四)无垢衣,(五)忍辱铠,(六)莲花衣,(七)幢相,(八)田相衣,(九)消瘦衣,(十)离尘服,(十一)去秽衣,(十二)振越。 此外尚有无上衣、解脱服、无相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衣、功德衣等名称。 [金刚般若疏卷二] p4787 发布时间:2025-09-15 08:10:5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