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持世陀罗尼经 内容: 圣持世陀罗尼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0册No. 1165圣持世陀罗尼经No. 1165[Nos. 1162-1164]圣持世陀罗尼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尔时持世菩萨。 白佛言世尊。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 云何受持愿佛演说。 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 于初二月白月一日。 于彼独注入海之河。 乃入水中。 水至乳已面东向日合掌而立。 始从日出限至日没。 诵持此咒。 从水出已。 绝食七日。 日夜诵持勿共人语。 然后乃画持世本形。 将欲涂彩。 用珍重心。 以白栴檀香水涂绢。 乃经一宿。 表心供养。 命画匠师令受斋戒。 澡浴新衣。 起珍重心。 依法庄彩。 像高十肘。 横广三肘。 色彩深绿。 座于莲华。 庄严无量。 色彩鲜洁。 光明如日。 右手执果。 左手安慰。 容貌熙怡。 座前龙王。 手捧宝匣真珠宝瓶珊瑚码瑙金银琉璃种种众宝。 净心供养。 上安诸天。 宝云雨网。 大吉祥天手捧莲华右边安慰。 吉祥宝掌左边侍立。 形色圆满璎珞严身。 手捧莲华作安慰相。 持世之像舍利处安。 阏伽香水种种细食花鬘酥油然灯供养。 复用妙花酥油香灯饮食种种供养频那及于夜伽。 希无魔事。 伸供养已。 复用檀栴沉水及诸妙香酥香油灯无量供养。 面对观想菩萨像前。 志心专注。 端坐持诵。 始从寅时。 入于坛内。 或一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一日。 至日出时期愿必应悉皆成就。 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 复于夜半入在水内。 诵持此咒满八百遍于当月内获满所愿。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复于夜半依法诵持持世菩萨。 依法洁净。 于六月内。 必获所愿。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藏于财物。 后时废忘。 依法诵持。 财物必得。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欲求荣位。 昼入水内诵持此咒。 至于夜半复用胡麻而作护摩。 一粒一念一遍一烧。 至八百遍。 必获大喜富贵满足。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用白芥子与酥相和。 一念一粒一遍一烧。 准前作法亦作护摩。 王获喜庆。 国土无灾。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用妙乳香与酥相和而作护摩。 准前作法。 能息大臣所有灾难。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于夜半内。 志心诵持菩萨名号。 依法护净。 一七日内获大财喜成就具足。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白月一日起首作法。 受持斋戒。 于舍利处安菩萨像。 依法供养。 忆念诵持菩萨名号。 志心期愿。 必现化形。 于前慰安。 获不退转。 起菩萨行。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素食梵行。 断食酒肉。 日夜恒诵。 获大富贵。 尔时世尊说此仪轨名根本咒。 即于众会而说咒曰。 曩谟(引)啰(引)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野唵(引一)嚩苏驮哩(引)萨嚩(二合引)贺(引二)唵(引)洛乞叉弭(三合引)步多攞(三)你嚩(引)悉宁曳萨嚩(二合)贺(引四)尔时世尊说此咒已。 告持世言。 所有印法以表心法。 亦名外表。 作此印时。 用于两手合掌虚中。 复用头指拳在中间。 无名指竖。 小指如计而互相交。 中指形状直量如针。 此印形相住彼八方。 各各相离。 此持世轨仪之印。 依法结印诵持明咒。 一切所愿皆得成就。 广利有情。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唵(引)室哩(二合)曳室哩(二合引)迦哩驮曩迦哩驮(引)祢也(二合)迦哩萨嚩(二合引)贺(引)尔时世尊。 说此咒已。 告持世言。 此三昧印。 应先合掌。 用大母指。 屈入掌内。 此名持世。 三昧之印。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唵(引)三么曳扫弥曳(二合)三么野迦哩么贺(引)三么曳萨嚩(二合引)贺(引)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此三昧印神咒如是。 复次持世应用头指。 及于中指第三节屈。 大母指竖。 此印名为持世菩萨根本之印。 召请圣贤。 及送圣贤。 皆作此印。 佛告持世。 应用头指向外横舒。 此名花印。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唵(引)嚩苏地萨嚩(二合引)贺(引)佛告持世。 此花印咒如是受持。 尔时世尊复告持世。 若复有人。 应用中指而各横舒。 此名香印。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唵(引)嚩苏驮哩萨嚩(二合引)贺(引)尔时世尊说此咒已。 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 用无名指向外而舒。 名涂香印。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唵(引)嚩苏么底室哩(二合引)曳萨嚩(二合引)贺(引)尔时世尊说此咒已。 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 应用小指与大母指相捻而作。 余三指舒如三股金刚。 此名灯印。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唵(引)嚩苏驮(引)啰抳萨嚩(二合引)贺(引)尔时世尊说此咒已。 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 应用二手如掬水势。 用大母指交结过在头指已外。 此名食印。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唵(引)驮啰抳驮(引)啰抳萨嚩(二合引)贺(引)尔时世尊说此咒已。 告持世言。 诸余供养同根本印。 咒加护之。 若常用法。 以常咒印。 而加持之。 若复有人。 彩画持世菩萨之像。 应用新绢细妙无瑕。 依佛肘量。 长可二尺。 横一尺。 像上安佛。 右边观音圣自在像。 左边建立金刚手像。 从佛中间安持世像。 像形金色。 菩萨右手作施愿相。 庄严种种真珠琉璃乃至码瑙皆用严饰。 于下右边安诵持人。 右手顶礼。 左手持冠。 于白月内图画菩萨。 于此诵持一十万遍。 随力供养。 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将欲种田。 诵持之人澡浴新衣。 受持斋戒。 以菩萨像安在田中。 复用涂香花鬘璎珞细妙饮食珍重供养。 念菩萨名至八百遍。 又于像前加持香水。 诵八百遍。 满注贤瓶安在像前。 令种田人及牛耒[耒*目]行列而立。 以贤瓶水乃用洒之。 并诵持人洒之亦尔。 令诵持人绕此田地及彼人牛。 行于七匝。 然可下子。 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将欲收田。 于地四隅安僧令斋。 饮食如法。 此诵持人沐浴净衣。 受持斋戒。 复用尊像安置田中。 复用华香灯烛饮食种种供养。 诵咒加持满八百遍。 复于像前香水满瓶。 诵八百遍。 复加持之。 菩萨尊像面东安置。 涂香酥油花鬘饮食净心供养。 谷实倍增。 离诸灾难。 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 于此谷聚。 四隅之间安四童女。 着新净衣。 素食令斋。 诵持此咒而加持之。 谷亦增多。 灾难不侵。 复次持世。 若量谷时。 彼人想念菩萨尊号。 若诵持人不得出声。 默念专志。 量毕已来亦乃倍增。 佛告持世。 若复有人。 田初熟时。 应先供养佛及圣众。 增福无量不可称赞。 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 于收藏时。 先于仓内画二矮人。 裸形大肚。 手执栲栳。 作泻谷势。 谷形金色。 于此仓内陈设种种。 然后仓内烧众妙香。 及以众花。 阏伽香水伞盖幢幡并诸供养。 复将菩萨安于仓内。 复用牛乳洒在仓内。 诵持真言。 除去诸物。 方入财谷。 吉祥无患。 复次持世。 于此库藏陈设新食。 香花供养。 受持读诵此陀罗尼。 离诸灾难。 复次持世。 若复有人。 而用彩帛书写持世陀罗尼经。 复用香熏读诵顶戴。 增福无量。 息除灾难。 佛告持世。 若人诵持。 应先净心诵八百遍。 此陀罗尼日三时诵。 所愿必应。 菩萨加祐。 复次持世。 若复有人。 求诸所愿。 于自所止向东北隅。 起圣持世菩萨形像。 用妙彩帛依法图写。 乃至工毕洁净安置。 志心供养阏伽香水涂香烧香栴檀沉水种种众香。 复用五宝及用五药乃至五谷。 阏伽之瓶以帛覆上。 勿开此瓶。 依法诵持此陀罗尼。 一切所愿悉皆满足。 财物增长。 获福无量。 尔时世尊。 复告持世。 若有众生欲作仓库。 随量大小。 若欲取时。 应用酥食供养尊像。 依法诵持此陀罗尼百二十遍。 满此数足。 然后方出。 息除众难。 尔时世尊告持世言。 若复有人持财远出。 骨肉忧恼。 用白莎草木濯取汁。 牛黄郁金龙脑檀麝和阏伽水。 画于舶船。 净心诵持此陀罗尼。 财物速至。 远路平善。 增长满足。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唧隶唧隶阿誐蹉阿誐蹉婆誐嚩谛尔时世尊说此咒已。 复告持世。 此陀罗尼若有受持。 能满一切有情所愿。 譬如水大遍满于地。 又如日光能破诸闇。 犹如月光与物清凉。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怛你野(二合)他(引)驮曩努(一)嚩噜拏(二)室寗(二合引)嚩(三)印捺啰(二合四)室寗(二合引)嚩(五)苏谛(引)惹娑(引六)摩努(引七)努誐(八)唧哆野睹(九)设哆檐(十)萨那(引)钵啰(二合)野探(十一)野他迦(引)楞(十二)悉殿睹(十三)满怛啰(二合)跛那(十四引)你贺(十五引)怛你野(二合)他(引一)佉吒佉吒(二)契致契致(三)具啅具啅(四)苏噜苏噜(五)母噜母噜(六)扪左扪左(七)曩摩哩(八)曩摩哩(九)泥(去)呬泥(去)呬(十)捺(引)波野(十一)捺(引)波野(十二)钵怛啰(三合十三)底瑟姹(二合)谛(十四)呬啰抳野(二合十五)苏嚩啰拏(二合十六)钵啰(二合)捺(引)波野(十七)娑嚩(二合引)贺(引十八)嚩苏地(引十九)娑嚩(二合引)贺(引二十)阿耨答半(二合)曩(引)野(二十一)娑嚩(二合引)贺(引二十二)嚩护地(引二十三)娑嚩(二合引)贺(引二十四)嚩苏驮(引二十五)地波哆曳(引二十六)娑嚩(二合引)贺(引二十七)愚矫(二合二十八)娑嚩(二合引)贺(引二十九)苏啰鼻(引三十)娑嚩(二合引)贺(引三十一)印捺啰(二合引)野(三十二)娑嚩(二合引)贺(引三十三)嚩噜拏(引)野(三十四)娑嚩(二合引)贺(引三十五)吠(无盖反)室啰(二合)摩拏(引)野(三十六)娑嚩(二合引)贺(引三十七)世毗喻(二合引三十八)尾世毗药(二合三十九)娑嚩(二合引)贺(引四十)坞答波(二合引)捺演睹弭剑(引)乞叉(二合)曩诃阿尾啰诃曩拏谟捺演睹(引)唵(引)怛苏(二合)呬迷(引)(引)呬捺捺(引)波野(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尔时世尊说此咒已。 告持世言。 此咒名为持世菩萨心陀罗尼。 若复有人净心受持此陀罗尼。 忆念不忘。 能灭重罪。 获福无量。 舍离三恶。 圆满富贵。 于诸所愿无不具足。 乃至究竟成无上果。 尔时持世菩萨及诸圣众。 闻佛所说欢喜无量。 头面礼足信受奉行。 圣持世陀罗尼经 发布时间:2025-09-24 08:05:2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