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婆私吒 内容: 梵名 Vasistha。 (一)又作婆死瑟搋、缚斯仙、婆斯仙、婆薮仙人。 略作婆私、婆吒。 系七大仙之一,十大仙之一,二十八部众之一。 印度吠陀时代之仙人。 盖婆私吒于梨俱吠陀时代,为代表婆罗门种族之仙人,亦即梨俱吠陀第七卷赞歌之作者。 据大智度论卷三载,往古之摩揭陀国王婆薮因厌世法而出家作仙人。 时有居家婆罗门与出家仙人共论议祀天时应不应杀生啖肉,以此就教于婆薮仙人,婆薮答曰可,出家仙人乃责其非而告之应实语,婆薮言四吠陀中谓祀天应杀生啖肉,遂不改其说。 彼因而得大罪,于是全身陷没地中。 又大方等陀罗尼经卷一谓,彼仙人从地狱出,位列佛陀说法之会众。 于密教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之东方。 形像为身呈白肉色,仙人形,上身裸露,右手持莲花,握拳覆腰,弯曲左手,持数珠,立左膝,坐于圆座。 三昧耶形为数珠鬘,种子为 (va)。 又为虚空藏院千手观音之左胁侍者,乃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 形像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举似弹指,左手持仙杖而立。 三昧耶形为仙杖,种子为 (rsaj)。 [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大毗婆沙论卷十四、大日经疏卷十六] (二)佛陀弟子之一。 又作婆悉吒。 长阿含卷六小缘经载,舍卫国有婆罗门名婆悉吒,与婆罗堕婆罗门(梵 Bhāradvāja,巴同)共诣佛所,受佛陀教化。 又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以之为声闻中第一之比丘,恒喜三昧,禅悦为食。 (三)婆罗门女。 又作婆私瑟搋、婆四吒。 其因丧失六子而神智狂乱,裸露形体奔窜于路上,与世尊相遇后,神智随即清醒,进而听闻世尊说法,乃证果位。 [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 p4455 发布时间:2025-09-28 08:03:0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