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 内容: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No. 1204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No. 1204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大兴善寺翻经院述金刚手言。 一切众生意想不同。 或顺或逆。 是故如来现慈怒身。 随作利益。 解云。 诸佛大悲愍众生故。 即于顺者以顺而劝。 若于逆者以逆而制也。 一佛住忿怒三昧。 时十方诸佛同共入忿怒瞋三昧。 岂毗卢遮那于无相中示现明王。 时诸佛菩萨更不现忿怒身哉。 是故四方如来。 现教令身降伏众魔。 虽然犹不亲随逐。 所以本誓不同。 或降三世菩萨。 降伏天魔及三世贪瞋痴。 或军荼利菩萨调伏常随魔。 谓毗那夜迦。 及人魔或焰魔特迦。 降伏龙魔及诸怨敌。 或金刚夜叉。 调伏鬼魔及无智者。 如是种种不可具说。 不动明王恒随行者。 若天若毗那夜迦。 若龙若鬼。 所作障碍一时消灭。 然诸佛菩萨。 若同住一三昧者。 可有随不动弘誓之使者。 爰有三藏不空能达明道。 即披见秘藏要文。 有不动明王一字心密语。 即以八字而严一字。 其八字者即归命句也。 hā唅字为本尊。 若尔宁上八字无其形哉。 所以者何。 na那ma莫等八字。 一一皆归敬于hā唅之一字。 是故从其八字出生归敬使者。 围绕于hā唅之本尊。 所以有八大童子。 一慧光菩萨(金刚云。 回光即以慧如光照回一切故)。 二慧喜菩萨(金刚云。 慧喜即回慧为喜)。 三阿耨达菩萨。 四指德菩萨。 五乌俱婆誐。 六清净比丘。 七矜羯罗。 八制吒迦。 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 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 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各别真言中显示其义。 解云。 东方金刚部。 即菩提心门。 以日光为喻。 所以出生使者名慧光。 南方宝部即福德门。 所以出生使者名慧喜。 以福智二严为喜故。 西方莲华部即智慧门。 所以出现使者名阿耨达。 此云无热。 表莲华生池水而清净无垢故。 北方羯磨部即精进门。 所以出生使者名指德也。 今此部指前三部德。 即依精进能得果故。 所以名指德(已上四智)金刚波罗蜜即菩提心行。 所以出现。 使者名乌俱婆誐。 此云超越住世也。 宝波罗蜜福德心行。 所以出生使者名清净比丘。 表比丘能守护法宝故。 法波罗蜜慈悲心行。 所以出现使者名矜羯罗。 此云随顺。 业波罗蜜即方便心行。 所以出生使者名制多迦。 此云息灾也。 菩萨方便现瞋形故也。 八童子所依说已竟。 若行者欲得现当悉地者。 行法之中称彼各名。 请乞救护及结印诵咒。 即成一切世间殊胜悉地。 慧光童子菩萨真言曰(即金刚合掌忍愿合如针)。 ovajramatejvāla唵嚩日啰(二合)(一)摩帝入缚(二合)攞(二)bodhicittana菩地质多(三)曩(归命本尊)慧喜菩萨真言曰(金合忍愿如宝形)。 oratnamatesadhumahāma唵啰怛曩(二合)(一)摩帝娑度(二)摩诃摩ima抳(三)莫(归命本尊)阿耨达菩萨真言曰(金合忍愿如莲叶)。 opadmasarvadāhapra唵钵纳么(二合)(一)萨嚩娜(引)贺钵啰(二合)aminamahādharmmasa舍弭曩(二)摩诃达摩(三)三(归命本尊)指德童子菩萨真言曰(金合忍愿入掌中面相合)。 okarmmamahāvairyapa唵羯罗摩(二合)摩诃吠哩耶(大无畏也)钵ripūrakama哩布啰迦(满愿)满(归命本尊)乌俱婆誐童子真言曰(金刚合掌)。 ovajrasatvaukubhaga唵嚩日啰(二合)(一)萨埵婆(二)乌俱婆誐(三)mahāsaukhyata摩诃燥企耶(二合)(四)多(归命本尊)清净比丘使者真言曰(梵夹印)。 omaiviaudhadharmmakuru唵摩尼(一)尾输驮达摩俱噜(二)rakadharmmava啰乞叉达摩(三)嚩(归命本尊)矜羯啰童子真言曰(莲华合掌)。 odharmmahākaratia唵达噜么(一)矜羯啰(二)底瑟吒(三)jra日啰(二合)(归命本尊)制多迦童子真言曰(外缚五股印)。 okarmmaciakahūhūpha唵羯噜么(一)制吒迦(二)吽吽(三)发吒(四)a南(归命本尊)次本尊真言曰(通用经中印)。 oacalacaahā唵(一)阿左啰(二)赞拏(三)唅(所归本尊)次说像法。 行者点取一清净静处。 勿令见人及与非人。 即行者与工人共清净着新净衣。 取白氎或净版或净衣。 令画本尊与八大童子(本尊通用经中像)。 慧光之形。 少忿怒着天冠。 身白黄色。 右手持五智杵。 左手莲上置月轮。 袈裟璎珞种种庄严。 次慧喜菩萨。 形似慈面现微笑相。 色如红莲。 左手持摩尼。 右手持三股钩。 阿耨达菩萨形如梵王。 色如真金顶戴金翅鸟。 左手执莲华。 右手持独股杵。 而乘龙王。 指德菩萨形如夜叉。 色如虚空而有三目着甲胄。 左手持轮。 右手三叉鉾。 乌俱婆誐戴五股冠。 现暴恶相身如金色。 右手执缚日啰。 左手作拳印。 清净比丘剃除首发。 而着法袈裟。 于左肩结垂。 左手执梵夹。 右手当心持五股杵。 右肩现露。 于腰缠赤裳。 其面貌非若非老。 目如青莲。 其口上牙于下显出。 次矜羯啰形如十五岁童。 着莲华冠身白肉色。 二手合掌。 其二大指与头指间。 横插一股杵。 天衣袈裟微妙严饰。 次制吒迦亦如童子。 色如红莲头结五髻(一结顶上之中。 一结额上。 二结头左右。 一结顶后。 表五方五智)左手嚩日啰。 右手执金刚棒。 瞋心恶性之者故不着袈裟。 以天衣缠其颈肩。 画像法说已竟。 次说供养法。 行者欲陈供养者。 先须发菩提心。 云何菩提心。 谓发救众生之心。 思惟众生苦恼起拔济心也。 如是发心时。 不动明王及八大童子为不请师。 从自心出护持行者。 应当供养。 住于山林寂静之处。 烧香散花持念真言。 如是行时。 使者现身随意奉仕。 先须礼四方如来发大誓愿。 即礼东方作是念言。 众生无边誓愿度。 是大圆镜智愿也。 即菩提心门。 菩提心即度众生心。 故发此愿作礼者。 乃至成佛常得金刚萨埵加持。 令菩提心圆满。 次礼南方作是念言。 福智无边誓愿集。 是平等性智之因也。 即福智门。 以福智二种资粮利益众生故。 若发此愿作此礼者。 乃至成佛地地中常得虚空藏菩萨授与灌顶。 福智圆满。 次礼西方作是念言。 法门无边誓愿学。 是愿妙观察智之因也。 即智慧门。 为大法王故。 作是愿礼者。 乃至成佛当得观自在菩萨加持。 智慧圆满。 次礼北方而作是念言。 如来无边誓愿仕。 是成所作智之因也。 即作业门。 于诸佛前作诸事业故。 若作是愿礼者。 乃至成佛当得金刚业菩萨加持。 于一切佛世界成就广大供养业。 次礼毗卢遮那如来而作是言。 无上菩提誓愿证。 是法界体性智之因也。 证大日普贤位。 周遍法界。 更利众生故发此愿。 时十方诸佛同时证明。 赞言善哉。 是故一切菩萨圣众皆共守护。 不久当得被无上道。 总愿既说。 余诸别愿随意应陈。 乃至以此善根回向自他平等利益。 兼不食不净之物。 心无忧愁不起贪瞋痴等烦恼。 不乐世乐深修禅定。 如是行者是世大乐。 是众生师。 三摩地现前。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享保二十龙飞乙卯清明念八日。 窃点师传刊行焉。 而无异本可以校者。 则以其未正冠书之。 以备后人之取舍。 冀为订之。 日域丰山长谷轮下桑门无等识 发布时间:2025-10-02 08:02:0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