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内容: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No. 1238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No. 1238阿吒婆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吒婆咒经贞元圆觉)梁失译(晓珍)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中。 尔时王舍城内有一比丘。 为贼所劫。 为蛇所螫。 为鬼所娆。 受大苦恼。 尔时鬼神大将阿吒婆见是比丘受如是苦心生怜愍。 即往佛所至佛所已。 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白佛言世尊。 以降伏一切极恶诸鬼神等。 我今怜愍一切众生故。 为降伏一切诸恶鬼神及一切恶人毒等故。 上佛世尊极严恶咒。 以用降伏诸鬼神等。 若有读诵是咒之者。 其人威德乃至力能降伏梵天。 何况余恶。 尔时佛告阿吒婆鬼神大将。 我不顺此极恶严恶咒。 傥能伤害诸众生等。 尔时阿吒婆重白佛言世尊。 后世中恶鬼增盛。 恶人众多恶毒虫兽侵害众生。 或值诸难。 所谓王贼水火刀兵恐畏怨憎恶鬼等难。 若佛弟子出家在家。 若作住寂静乞食。 道路冢间树下四部等众。 若行旷野山林道中。 若在城邑村里巷陌当为救护不令遇恶。 世尊慈矜愿垂纳受。 善逝世尊愿垂顾录。 尔时世尊闻是语已默然受之。 尔时阿吒婆见佛默然心怀喜悦。 即于佛前说咒曰。 豆咩豆咩陀咩陀咩豆留咩豆留咩豆留咩豆留咩豆留咩豆留隶尼利尼利利尼那罗那罗那罗尼利尼利尼利那罗富尼利豆留豆留荼泞荼泞摩诃豆留荼泞究吒泞究吒泞摩诃究吒泞究吒泞多吒泞多吒泞摩诃多吒泞多吒泞吒吒吒吒吒吒吒吒摩诃吒吒吒吒吒吒吒吒阿毗阿毗摩诃阿毗阿毗阿毗利阿毗利阿婆阿婆毗毗摩诃阿婆毗阿婆.毗.律师律师梨泞梨泞梨泞摩诃律师律师梨泞梨泞摩诃梨泞梨泞首娄首娄摩诃首娄首娄仇娄仇娄摩诃仇娄仇娄留仇牟留仇牟留仇留仇牟牟仇摩仇摩仇摩仇摩唏唏唏唏伊持伊持伊持伊持比持比持比持比持呵罗呵罗呵罗呵罗唏泥唏泥唏泥唏泥休泥休泥休泥休泥醯泥醯泥呵那呵那呵那呵那牟尼牟尼牟尼牟尼摩诃牟尼牟尼婆罗婆罗婆罗婆罗尼利假(究那反)路迦遮利蛇蛇(一本作下同)时那时那(一上有作真言下同)时那时那无婆那暮蛇修迦都多牟尼迦罗摩迦罗摩迦罗摩阇竭提多蛇奢摩陀摩奢摩陀摩阎摩陀摩阎摩陀摩奢摩目多弥提那婆罗阇奢那咩富留沙摩牟尼那毗阇那弥修伽都多牟尼那毗阇那咩莎呵世尊此陀罗尼句。 为一切众生作诸救。 护持是人悉皆令得安稳寂静。 令离衰恼。 灭诸恶毒离诸苦恼。 王难贼难怨憎之难。 若天龙鬼神罗刹夜叉鸠槃荼复多那阿跋沫罗呿屈陀。 如是等所触恼者所侵损者悉得除灭。 亦复世间一切诸毒。 若草若木根花果衣裳饮食世间之物。 及虫鸟禽兽诸龙为毒恶伤人者。 悉令消坏不能为恶。 亦复虚空日月星辰旋岚风轮鬼神。 起风欲来害人诸鬼神等。 欲来求食吸人精气食人害面者。 令疾病热病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七日。 或令冷病风病湿寒病热等病。 若身内外一切众病。 若七日若十六日。 悉令消灭不能为害。 是等诸鬼神。 若以手若以脚。 若以舌若以心欲恼人者。 及以恶人欲为人作恼害者。 先当诵此咒力能噤持。 令彼恶人恶鬼噤持碎失念不令为恶。 世尊我今当说神咒以守护之。 即说咒曰。 阿车阿车(嗔弥反)牟尼牟尼摩诃牟尼牟尼薁(乌乃反)尼休休摩诃那迦休休剅伽那知阿呼阿伽那知阿多那阿吒阿吒阿吒那吒那吒.留豆留豆.留豆休休豆.留唏泥唏泥唏泥唏泥郁仇摩仇摩仇摩仇摩唏梨唏梨唏梨唏梨泥尼梨尼梨摩诃尼利莎呵此陀罗尼。 为受持读诵者作护。 若有鬼食人精气。 若精人资产耗人财物。 如是一切众怖怨等悉为结界。 今为某甲合家。 无量作大拥护。 今当更重说防诸恶。 而说咒曰。 留牟留牟留摩留摩留摩唏梨唏梨唏梨唏梨唏梨仇那仇那仇那仇那仇那仇那仇菟仇菟仇菟仇留仇留仇留仇留休娄休娄休娄休娄休娄唏梨暮休暮唏梨暮唏梨暮唏梨暮唏梨休牟休牟休牟休摩休咩提摩咩思摩阿提伽罗咩唲莎诃大将重白佛言。 世尊此咒极有神力如上所说。 莫令持是咒者有王畏贼畏火畏水畏。 风毒畏刀兵等畏。 日月星辰鬼神等畏。 或有余恶知识。 心生怒妒。 意生恶害欲相侵恼者。 当先诵此咒为其结界。 令彼恶鬼恶人仇怨之人心生侵恶者。 令其愚痴迷闷噤碎。 自遇众恶不越此界。 不能侵犯诵此咒者。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诵此咒者。 一切天龙阿修罗诸恶鬼神人非人等。 皆悉随侍拥护不令遇恶。 世尊我是鬼神大将力。 能降伏一切诸鬼。 若有诵此咒者。 我当将诸鬼神昼夜不离拥护其人。 令不见恶鬼恶人得其便也。 若侵损恼害诵此咒者。 我当以千辐轮轹碎其头。 令诸鬼神为作衰害。 世尊此咒极有神力极有威德。 唯愿流布众安乐。 世尊诵此咒者。 其人德力唯佛知之。 此大神咒应付贤有智之人。 若不能诵者。 应以好纸书写盛以彩囊。 着种种香常持随身。 若有忧怖恐难。 常当忆念此咒无不消灭。 世尊若有事难忧怖.恶鬼神恶梦欲消灭者。 先当结界使诸恶不起。 令彼恶人恶鬼恶贼。 自受其殃身体燋枯心意狂乱欲结界之时。 应净洗浴着净衣服。 好净涂地安七器浆饮。 二器着少血一器着.种种浆饮燃八灯烧熏陆香运心供养。 我将诸鬼神至其人边施其所愿。 其人应诵此咒结赤缕然后持行。 即能消除一切诸难。 尔时佛告阿难。 此咒极有大神力。 能消除诸恶拥护众生。 多所利益。 汝好受持广令流布。 若有城邑村落诵此咒者莫不利益。 若有国王大臣诵此咒者。 其人境土无有恶贼怖难灾横疾疫水旱风霜。 若遇恶贼应诵此咒。 若系着高幢上。 贼见此幢贼寻退散降伏。 阿难此咒极有神力极有大威德。 应令四众善诵持之。 尔时众会闻佛所说欢欣奉行。 若行此法者。 先画一铺象大力神将。 或一幅或三幅或四幅上上好绢。 起八月一日画。 若自画教人画皆得。 先斋七日。 即着上妙之衣清净洗浴。 即与画师受八戒。 于一净室悬幡花。 作一大火坛高一尺。 坛上多刚炭火。 即取白汁木作一千八段。 取胡麻粳米蜜酪及香花。 诵咒一咒一烧尽物已。 用上好上彩色。 安坛上咒一百八遍。 勿用胶和。 取白汁木及薰陆香汁和之。 一上厕一洗浴。 画阿吒婆元帅。 身黑奥青色身长六尺四面。 当前面作佛面。 左面虎牙相叉三眼。 眼赤如血。 右面作神面。 嗔相亦虎牙相叉三眼。 左右安牙发。 头上一面作恶相。 亦三眼虎牙相叉出眼赤如血色。 最上头用赤龙缠发。 火焰连耸顶上。 耳钏蛇项盘蛇。 八臂。 左上手执轮。 第二手执槊。 第三手与右第三手。 当前令作供养印。 左下手执索。 右上手跋折罗。 第二手执棒。 第三手作印叉。 下手执刀。 手节腕臂上皆缠蛇。 身着七宝交络甲。 膊上皆龙。 龙合垂出胸前。 出三面作赤黄二眼合口。 其上左右面皆青奥深色。 上面黄白色。 左面白色右面赤黑色。 前面青白色。 手皆青色象头皮作行缠。 脚着履。 脚踏二药叉皆黑色。 其神作极恶相。 可畏雄状如前奋迅形作。 左右画四侍者。 左提头赖吒毗楼勒叉。 右毗楼博叉。 毗沙门皆作瞋相。 七宝花冠身着细金甲。 龙头臂钏天衣七宝行缠及履。 脚踏药叉。 右亦依此。 提头赖吒执刀按之。 毗楼勒叉执叉。 毗楼博叉按剑。 毗沙门执杵。 四天王各领眷属。 东方天王领乾闼婆将军执铎铃。 南方天王铃鸠槃荼王执弓箭。 西方天王领龙王执剑。 北方天王领药叉王执伏突。 其神头上赤黑云起。 四方天王足下作二童子青衣作之。 右执纸笔左执砚盘。 神前作一天顶戴香炉供养。 极须鲜洁作之。 所求如意。 若欲求神见者。 七月七日三月三日。 收一切草木花稻谷花苏蜜酪烧之。 一切天神八部见。 皆欢喜现身。 若降伏大魔王及神者悬脚坐。 以左右手急作拳。 捺左右二腿上。 急以上唇啮下唇裂眶看。 即是大降伏印一若缚鬼神印。 以左右二小指反相叉。 以二大指押二小指甲.上。 中指无名指开竖。 头指亦然二若敕鬼神印。 偏坐以左手托跨。 右手以大指押小指无名指甲上。 直竖头指中指三若伏大力恶鬼作火轮印。 以左右二无名指屈在掌中令头齐。 余皆相拄头稍虚掌即是。 四若欲投魅鬼。 作印中指以下三指。 皆相叉掌背后。 二头指相著令齐。 大指横捻二指.头中节文。 三呼三吸即缚来(已上五种法契用大咒)。 四天王结界咒曰。 唵娑帝耶盘陀盘陀唅吽泮八部都咒南无勃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佛利药叉楬蓝药叉帝佛利药叉阿吒婆无无莎呵若追八部神举前八部印。 即诵前咒二十一遍。 其神立至世尊愿传流布。 遍于阎浮。 令一切众生受持。 为作大救护。 阿吒婆。 有七十二大将首领掌握鬼神。 有三十二大神王二十八鬼王。 一一王各领二万五千眷属。 常前随侍元帅大将。 若人鬼闻前大神名字。 若大将嗔念观世音菩萨一百八遍。 若诸鬼神嗔即灰一把。 望口散之结小界。 持行治病。 依孔雀王法用。 若欲见鬼神者。 七月七日收猪子。 服三七即得见也。 次阿吒婆拘法。 以箭十二枚刀二口灯四十九盏。 苏乳蜜浆等各别器盛。 镜二面。 咒白芥子。 四角散之以为界场。 非缕綖为咒界。 柳枝桃枝汤苇火。 即以天罗。 印咒三遍。 结十二结也。 阿吒婆拘请贤圣法第一请十方诸佛印一唵阇耶(余阿反)婆醯莎呵诵八遍。 反叉左右二无名指于掌中。 直竖二中指头相拄。 屈二食指押中指上节背。 并竖二大指押捻中节侧。 头指来去七遍。 即一切佛来。 请观世音菩萨印二唵毗是低毗剑蓝迷帝卢迦毗阇曳莎诃两腕相着。 二大指并着。 二小指亦然。 余指散小曲竖如擿莲花。 头指上下来去。 唤集十四都金刚印三唵拔折罗旋泥醯莎呵两腕侧竖并二大指。 各捻二小指甲上。 二无名指侧竖相拄头。 二中指各直竖。 端向前不相着。 二头指来去。 集三十三天神印四唵铄睹鲁波罗摩陀你曳莎诃二小二无名内叉。 二中立合。 二头指散立二中背。 二头指稍去中指第二节。 半分许。 大指来去。 集二十八宿星天印五唵多罗提婆多曳莎呵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并仰。 右中指在左无名指下文上。 右无名指亦覆在左中指下文上。 总相裂如索。 小指头指大指各竖相跓。 大指来去。 追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乾闼婆众印六唵地利底喝罗瑟吒药叉因驮罗帝婆多曳莎诃侧左手中指已下三指把拳。 又屈头指少曲。 于中指下节文。 大指来去。 追南方毗流勒叉天王领鸠盘荼众印七唵毗噜陀迦尸波多曳莎呵侧左手腕。 以右手腕侧着左腕根上。 二掌相背。 二无名指二中指相钩申之如索。 二小指头指二大指各少曲。 头指来去。 追西方博叉天王领龙军众印八唵鼻嚧博叉鸠盘荼地波多曳莎呵左手侧腕。 以右手腕著于左手腕根上。 二手中指已下三指。 各屈在掌中作拳。 屈二大指各押上。 二头指交如索甲之。 大指来去。 追北方毗沙门天王领药叉军众印九唵毗沙门耶阿地波多曳莎诃右手侧腕。 亦屈头指已下四指在掌作拳。 屈大指押头指上。 右手腕亦然。 侧之作拳。 大指直申向上。 右手拳累着左手上。 右大指来去。 集四天王所领四方鬼神药叉罗刹八部鬼兵印十唵瞻皤罗谢阑达罗耶莎诃反叉头指中指入掌。 无名指直竖头拄。 令平上节二小指亦相叉。 入掌合腕。 大指来去。 集八部龙王军众印十一唵沤波难陀莎诃右肘头在左肘内。 复以右手后四指少曲。 以大指传头指少曲之。 左手反曲之向右手亦如之。 状如蛇口用之。 二手各四指来去。 追百千天龙兴云致雨龙王印十二唵步耆罗莎诃左右臂腕如前不改。 但以左右手小指无名指。 反相叉入掌中右押左。 二中指直竖头拄。 二食指拄中指背上节。 二大指少曲。 各拄二食指内中节。 头指来去。 追日天子军众印十三唵啰湿迷摩利你莎诃先背二中指无名指小指。 掌内相拄皆使齐。 其二头指直竖相拄。 二大指捻头指根第一节。 大指来去。 追月天子眷属印十四唵旋陀罗应苏摩帝莎诃以二小指二无名指掌内相叉。 右押左挺在掌中。 其中指直头相纠头指。 使中指第三节屈。 怒其大指。 各捻无名指头来去。 集一切火天魔兵令伏印十五唵地弊地弊(毗耶反)阿伽那曳阿揭车莎诃竖左手三指屈大指捻无名指下文。 其头指稍屈头。 与中指第一节。 齐头指来去。 追阎罗王五道大将军牛头兵众印十六唵阎摩罗阇呜揭啰嗅唎耶阿揭车莎诃侧左手腕握四指。 仍稍屈头指三分许。 大指来去。 追阿修罗王斗战军众印十七唵毗摩质多罗阿苏罗地波多曳莎诃右手中指以下三指等屈。 指头去掌一分许。 头指亦曲。 大指稍曲。 共东方天王印。 用令相应。 追罗刹娑王军兵能斗战者急来印十八唵揭伽阿地波多曳莎诃以右手大指捻小指无名指甲上。 中指及头指来去。 追五方大力药叉王军众印十九唵拘嗅啰莎诃以右手四指向下钩左手。 其二大指直申怒之。 二大指来去。 追阿利陀遮文荼印二十唵胡嚧胡卢遮文地(徒皆反)莎诃二中指无名指相绞。 以小指相叉。 以指向上相叉。 以头指亦相叉。 大指来去。 追毗那夜迦鬼神王咒印二十一唵薄迦罗准荼阿地波多曳莎诃先竖八指。 二无名指相叉垂下向掌背。 二大指直竖附头指侧。 大指来去。 集摩醯首罗天王二十八部印二十二小指无名指向内相勾。 即以中指竖相叉。 亦以二头指各竖附中指侧甲下。 二大指亦竖附近。 头指来去。 阿吒薄拘大怒使金刚二十八部神降恶鬼印二十三迎坐。 以左右手急作拳。 如怒目三叩齿咬下唇。 以二手拳捺二股上。 此大将身印。 恶鬼神即自死。 自缚乞命。 大将大悦会天龙鬼神自护身印二十四以左右二大指。 捻二无名指中节内。 左右同。 百事不畏不被刀兵鬼神伤着衣甲印二十五以左手执刀拄之。 右手空绕头三周。 揽衣袖作悬牙势。 鬼见悉着衣甲。 诵大咒一遍。 千辐轮降鬼印二十六以右手大母指。 押中指无名指中节背上。 状如跋折罗印形。 立身印二十七正立翅右脚。 以左手头指以下四指向前托跨。 以右手大母指。 押中指以下三指背上中节。 以头指向前申之。 指一切病即差。 指一切鬼魅自伏。 指江海面自即竭。 刀印二十八取石榴枝长三尺二寸咒三遍。 右手把一头。 左手三摩之。 鬼见是刀也。 以左手托跨。 右手如金刚刺跋折罗形。 弓箭二十九以左手大指押头指无名指小指甲上。 以右手无名指小指。 屈在掌中。 大指押头指甲。 于左手中指侧申放右手大母指。 弹指之。 追般若不空罥索使者鬼神印三十以左右手合掌当心。 虚八指具作供养印。 后即大指押头指中指。 屈在左右掌中。 无名指小指合掌如佛顶形。 作般若降天鬼神印。 以左右二手合腕。 二大指博近头指侧。 二中指竖申之。 二头指无名小指屈少曲拄头。 中央虚掌。 大将使神散禁法先持咒有验然后行之。 不尔不成。 平旦于神前安一盆井花水一炉香。 咒师整衣服。 当床中迎坐勿。 手作大怒印。 但有鬼病人入来。 勿多语口云急坐。 以瞋怒骂之。 若教以怖也。 即告云神众更待何时。 急缚将来。 声大。 官使人应声即缚竟。 欲打欲禁之。 但以随时一言更勿多语。 此大将散处法不用诵咒。 欲有人持我咒者。 平等有贤德之人可持之不尔自损身。 略说已前行用不少。 若广说穷劫不尽。 追五药叉将军咒一首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佛利药叉南无阿利药叉帝佛利药叉揭蓝药叉帝利药叉阿吒婆拘无无泮泮吒莎诃部落百姓小心咒南无多律多勃律婆罗勃律柘颉迷柘颉迷但逻散淡呜炎毗莎诃。 PICT21018401. gif/PIC此符极验有威德。 一切难治病天。 一投咒二十一遍。 即差夜梦带之即无恶梦。 带此符入军阵印胜。 入水不溺入火不烧。 若单使神者当随心诵唤。 皆通即来。 但咒成者从口所言。 言之即作。 勿于众。 众上作法损众生鬼神也。 尔时阿吒婆拘白佛言。 世尊愿为说此符。 与智慧之人然可诵之。 若不能诵此咒者。 即勿念彼。 众生反受殃祸。 尔时佛告一切大众。 今我有心印名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心神印。 然除众生疾病若厄移山住流灭火竭海印。 在林间草木花叶。 滋茂崩山迷荒恶鬼。 若持印入疾病处。 一切众病悉皆消灭无余。 佛不妄言。 我今为汝说神印。 如是佛告四众等。 若持此印人入火不烧入水不溺入山不畏虎狼师子。 若比丘破戒[猛-子+(券-刀)]者。 以牛黄涂印印竹膜上。 吞之满十万枚。 而获一地二地一切众罪悉灭。 PICT21018402. gif/PIC女人产难者以印印心上下。 即得平安自产。 以刀印山剑树自摧折。 镬汤而成甘露。 誉恶言之普除一切病苦。 若人作法不成者。 若此心印一切法皆得成就。 带此神印所求如意。 持者内香函中。 盛七日持斋礼拜行道。 即得成办。 尔时阿吒薄拘白佛言。 世尊今我有八部神印。 唯愿世尊为我并及未来众生结之。 佛言谛听为汝结八部无边无量神印。 如是。 此是八部神印。 管录鬼神。 若须考召四方神王举印向之即至。 诵八部咒二十一遍。 其印薰陆香沉水香白胶香白檀香合内烧之。 诵八部咒刻之。 PICT21018403. gif/PICPICT21018404. gif/PIC此是金轮印。 持恶鬼难降伏补鬼用之棘刻之。 PICT21018405. gif/PIC此是阿修罗月轮三昧印。 用白檀方二寸三分克之。 治鬼神难降伏者。 印心昏迷人心大验。 尔时大将白佛言。 世尊我有天弱腾蛇印。 一切毒药恶鬼魅等。 悉能降伏印。 其病处大验。 我今说之。 其文如是。 PICT21018501. gif/PIC此是天狗腾蛇印。 上作槃屈龙头。 在天狗上天狗如师子形。 并张口作印。 用桃木刻之。 焰印。 用金赤铜刻之自带欲有去处。 举印向之并印纸上。 七枚吞之大验说之。 其文如是。 PICT21018502. gif/PIC此是日轮三昧火焰印。 于印内书作三足乌。 乌似凤形。 四面周匝火焰。 向里制之。 大将白佛言。 世尊我有刀印。 用来心刻之。 印病人并印纸上。 天之令印符入腹刺鬼心。 其病人迷闷大验。 我今说之。 其图加是。 PICT21018503. gif/PICPICT21018504. gif/PIC上作卢舍那佛。 上作散盖。 左右飞龙。 天下莲华。 华下[(曰/(合-一))*斤]形。 中作一守契神。 神脚下作一大药叉王。 左右作龙王。 以方八寸绢上画。 皆同牛黄画不用杂彩。 其契起八月一日。 高山顶上诵咒。 持斋着净衣受菩萨戒。 解作此印持在头上。 即能永除一切厄。 能巨伏神鬼。 入山山神自来归敬。 入水水神承足迎。 入龙宫龙王皆迎。 入阿修罗宫修罗宫将子女眷属来迎。 若不依法者无验。 先威德治一切毒虫。 唤降怨同力鸟。 若打鬼神。 唤黑闇天王伏诸毒诸龙。 唤金翅鸟王治蛇毒者。 唤大肚鸠槃荼四方降魔。 唤天魔波旬降伏树精者。 使金刚降伏身内病。 使君荼利治辟盗贼唤散脂摩尼跋陀降伏山神。 唤目真邻王兴生求利。 唤功德天王随身出入。 唤十四罗刹婆王一切不决。 唤我阿吒薄拘大将。 凡欲使鬼神。 皆须至心顶礼勿慢神王。 使了又云礼云惭愧忏谢。 无供养叩头求哀顶礼。 凡欲诵咒时。 先净漱口过。 平旦禁人。 取井华水铜器盛。 面向东九遍咽之。 凡欲治病。 斋前总了放神散。 凡禁人竟。 即使六道并悉知之。 若人患牙齿疼痛不可忍者。 以刀指之三遍即差心复病以刀止刺之即差。 头病目眩刀指之即差。 妇人带下咒刀一百八遍指之差。 痔病咒唤降怨鸟王啄之三日即差。 患痢咒井花水三遍。 与饮之又刀刺脐下即差。 咒师手不犯触女人。 亦不犯五辛者。 不用刀直以右手作拳。 以申头指指之。 一切病皆手下差。 见一切虎狼师子野狐。 以指指之。 口即闭塞不害人。 若虎狼暴乱百姓人民者。 以手印指之。 口云百兽谛听奉上帝敕旨。 虎狼闻之即伏不起。 若鸟相捉以手指之。 即不相害。 若犬咬人。 以手指之即于地画作师子吼王捉虎。 犬即惧而去。 欲远行咒足二十一遍过去。 足不痛亦不疲。 若持法之人。 诵咒入大海。 水神即捧足。 而渡之。 咒火三遍叩齿三遍。 口云火神无忌利光。 急急而入之。 不被烧。 欲令人敬念者。 取一切合欢花叶及子。 捣末取薰陆香汁和作一丸。 如弹丸许。 以刀割破作二片。 一方纸上书前人名姓字。 一方纸上自书名。 各一片药上帖之。 即以两字面相向合之咒三遍。 口云某甲急逐某甲。 夜初分时使参辰令追。 亦拜三拜其前人。 即失性而来无疑。 若一切恶人欲令屈伏使和解者。 可作一木人长一寸。 令木人面向北壁。 咒师面向东。 诵咒一百二十遍。 日进一掬土。 木人被没尽其人即不伏来。 亦法欲断一切赤舌人。 精心用意无有不效。 纸上画恶人名。 伏符安衣领中。 人见即欢喜。 若取兵死人血书恶人名字。 亦画恶人形。 以符安口中含口中。 一切人使病癞舌自入肚。 结着碓尾下随意舂之。 三日内恶人自缚不休。 亦法朱沙和合。 须书恶人名。 差脚底下不语唇青面黑。 见者骂之。 吉符始。 若追鬼神安符坐前。 以物合之鬼即来。 若使去即去。 若追二十八部众落鬼书符合之。 三咒九叩齿。 即来。 若追越方鬼。 书符安物下。 三咒之。 即来。 若追浮游鬼。 书符合之。 即至。 若召一切阎浮提鬼神王。 盛杯血饮二杯饼子。 烧薰陆香。 而但呼名祭之。 一时有青衣人来。 须臾并至。 若集一切虎狼百兽。 安符合之。 一切虎狼虫兽自至皆集。 出符即去。 若结符印树上。 一切飞鸟皆运集。 去符还去。 若咒水安符饮之。 令不妄聪明。 若执符见官长。 见者皆惧。 若欲使外人远来。 使摩诃迦罗往取之。 复作法安符合之。 其人不觉即来。 若咒右手头指。 指之女色得止念。 不念男子。 若咒刀。 指丹发如冰入身即止。 若以刀指树木咒之一千遍。 树自拔出。 若咒刀二十一遍。 指飞鸟毛落如雨。 若咒刀二十一遍指恶肿。 当下即除。 或四十九一百八遍消灭。 若咒刀二十一遍。 欲远行四方托之。 即无障碍。 若欲入山川咒刀二十一遍入之无恶兽难。 若患虎鬼病。 或二日一发。 或三日一发。 俱瞋怒咒之即差。 若不止咒三遍。 即自语而去得愈。 若被蝎螫咒生姜一遍。 捣傅之即差。 若被蜂螫咒刀三遍。 拟之即愈。 若被蛇螫咒盐汤浴之即差。 若被人厌蛊咒二十一遍。 以茅草扫之。 即散立差。 若鬼神难降伏。 取驴中烧鼻下勋之。 即伏自倒自语。 若骂詈不休。 咒白芥子烧。 拜打面上。 即伏吐血。 若龙行恶风雨。 咒刀四十二遍。 指云中即血下光出。 若人口讷每月朔日。 以刀刺口不过三度即差。 若被蜘[虫*豆*寸]咬者。 唤降怨鸟王。 啄之即差。 若患时气病。 咒刀刺心上。 并咒水之差。 若咒鬼神病。 知姓名以刀往。 即忽打放之三度即差。 收付与南斗狱。 后七日放之差。 若犬相争。 咒即解去。 若咒蛇三遍。 即不伤人取内衣中。 亦得放之即去。 若但诵咒得神力者。 入水不溺入火不烧入官不瞋入虎穴不被伤。 或逢恶兽瞋怒吐之。 即失性而倒。 若咒夏月能令雪下。 冬月能令雨下。 咒星辰得散灭。 咒日月得无光。 咒恶盗贼。 不问近远自缚来投。 咒牛令不行。 亦不食水草。 一月不死。 咒水得成汤。 或成乳也。 或于高山顶诵一百八遍。 即有恶鬼药叉来者勿看。 须臾之间。 即恒河沙鬼围绕之。 但咒者勿语之。 须臾一无没。 行者咒刀能移山住流。 摧伏外道一切鬼神无敢当者。 鬼见行者如我无异。 咒石指枝一遍。 以手按之。 鬼见是刀也。 咒邪师不问多大心力。 画地围之悉被缚。 啼泣说言也。 咒邪遍人难差者。 先身业重。 观世音菩萨度之。 观世音菩萨灭罪印印之。 彼治魔病者。 当称不空罥索菩萨三声。 易除愈。 欲于他家治病者。 当追灶君问之。 即知吉凶。 实者使南斗君打禁。 善女人即来说善恶也。 凡有人病。 信者治之。 不信者一阐提。 不须治难差。 但咒水。 一切人病亦得除差。 若妇人无子净洁洗浴。 志心归命三宝。 以白芥子一粒咒一千八遍。 吞即有子。 若我弟子者。 我自护持无有非人能得其便。 于一切鬼神中作恭敬心。 一切咒师中作兄弟心。 恒行平等勿高心我慢。 又于一切鬼神中作善知识想。 若妇人产难临欲命终时。 告之曰。 帝一与子司命勿止作。 咒索结顶上带之即差。 若牛马疫起。 咒土一百八遍。 散身上即差。 若患淋病咒一百二十八遍赤铜钱煮取汁服之即差。 若欲缚人不劳用印。 但志心诵咒即遣缚即缚。 遣打即打顺人心。 我今为佛扬化故变菩萨之身。 作降伏瞋怒身。 我亲于佛前自说功能。 佛即受我神印之令行。 当日用时即有大怒金刚。 说摧碎鬼咒。 观世音菩萨说罥索咒。 大自在天王亦说一道咒。 各魔醯首罗天四天王。 说四方灭鬼咒五首。 又我于一切神鬼药叉罗刹天龙阿修罗金刚中。 元帅大将为诸鬼神之总管。 于佛法末后后。 护念众生普令安稳。 我看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犹若一子。 不令恶鬼神异乱众生。 若有鬼神恼乱咒师者。 我当率一万鬼神王百万药叉罗刹军众天龙阿修罗众八部鬼神将军。 令四天王各领百忆鬼神前后围绕。 所经之处。 山川振裂百鬼自奔。 我于尔时告天龙八部鬼神。 降注大雨起大风云迷乱天地。 当我嗔怒之时。 日月无光色。 雷电霹雳百草自然。 令一切众生奔于孔穴。 然后令金刚杵碎恶鬼神头破如微尘。 作诸咒皆怖。 毗那夜迦作恼害。 我已令金刚藏王收录亦不使之。 不须怖毗那夜迦余恶鬼神罗刹夜叉鸠槃荼布单那毗舍阇摩蹬伽及魔眷属。 其王即是我管从。 亦不来相怖。 若欲除邪者。 先会一座食饮。 然告之曰。 汝等急去如风。 至于外境。 若不去必可除之。 又若求仙药入于深山无人之处。 于一大树下坐不起不食三日。 仙人来奉药服之。 与天地毕矣。 若大海水不得过咒七遍三弹指。 即龙王迎来。 又若不治病者。 但诵咒不知多少千万遍。 但发善心。 于一切鬼神中作大善知识想。 于一切有情作慈悲平等想。 其人命终不经地狱。 有诸菩萨天人授手去abhakusutra。 时宝历二星舍壬申十二月谷所雕刻之本晓珍二师请来乎所憾者未得正本之故展转写谬不能质焉希后贤紏之。 vajrayana无等志 发布时间:2025-10-07 08:14:48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