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 内容: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No. 1239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No. 1239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一名全身金刚三昧耶一名无边甘露神力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俱尸那城娑罗双树间。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人俱。 其名曰观世音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大势至菩萨。 不空罥索菩萨。 那罗延菩萨。 持地菩萨。 定自在王菩萨而为上首。 复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天龙八部护世四天王金刚力士鬼神。 阿修罗乾闼婆王紧捺落莫呼罗伽。 药叉罗刹布单那阿婆娑摩罗鸠槃荼毗舍阇鬼子母。 并及眷属女恭敬供养。 欢喜围绕而坐听法。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言。 今四大沉溺当般涅槃。 四众闻之悲啼号哭。 哀哉何思舍我大众而入涅槃。 世间空虚魔王炽盛。 我等大众无归依处。 唯愿世尊更住在世。 降伏魔王令发无上道心。 并度我等四众安入涅槃。 佛告诸善男子及善女人。 吾今涅槃时将至。 不得久住于世。 汝等勿啼泣。 我弟子等今悉付诸菩萨。 相将教授而度脱之。 若我更住于世。 法界众生咸皆厌贱。 魔王六师长劫恨吾无有休息。 会中众生递相告报。 世尊在世我等大众归依处。 解脱我之烦恼。 今者无上世尊涅槃后。 我之眷属必为魔王之所缠绕。 相告报已泪下如雨。 举身号泣闷绝躄地口中流血。 诸天振动须弥宝山碎如微尘。 一切虫兽蠢动含灵。 一时同声唱言苦哉。 无上世尊舍我浊恶劫众生受大苦恼。 佛知四众心之所念。 安详而起结跏趺坐。 湛然不动放大光明。 上彻三十三天下及十八地狱众生。 天地六变振动雨曼陀罗花。 遍覆三千大千大地。 天鼓自鸣幢幡自竖。 欢喜合掌向佛一心听法。 佛告一切大众言。 今一国众生受诸苦恼。 有长者名曰离车。 为诸魔鬼惑乱。 吼唤驰走侵娆其家无申告处。 见今高声唱言。 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知我此苦。 佛即敕大目乾连。 汝持佛顶咒往救离车令得解脱。 尔时目连承佛威神。 从娑罗林中没见于长者家中。 即便告言诸魔精魅谛听。 无上释迦牟尼佛。 使我持大放光佛顶神咒。 降伏汝等魔军救护长者。 而彼鬼神退散走去。 便入寒林恼乱尊者阿难不得前进。 尔时诸魔鬼神等。 知佛欲涅槃有魔起娆乱阿难。 时有一大将军名曰阿吒薄俱元帅。 乃心瞋怒即召天龙阿修罗八部鬼神。 四大天王二十八部药叉大将。 四十二部罗刹王。 满善为首。 亦召诸金刚密迹猛将烈士。 师子吼王目真邻王。 功德大辩一切天神。 孔雀王金翅鸟王降怨鸟王。 一切恒沙鬼神人及非人等。 悉备铠甲回天动地。 四海涌沸大铁围山目真邻陀山七重宝山振吼擘裂。 风云叆叇霹雳。 日光变谢。 诸天梵王不安其宫。 一切众生面无光色。 龙蛇龟鳖出于孔穴。 鬼神魔王叫唤奔走。 同声唱言甚大苦哉哀哉苦痛。 慌忙怖走莫知何在。 会中众皆咸言怪哉。 有何恶相而见此事。 令我四众咸观猛威。 即起合掌而白佛言。 世尊有何故而见此相。 令一切鬼神阿修罗不安其处。 愿佛哀愍护念我等。 尔时佛告诸众等。 我今欲般涅槃。 付诸法藏令其守护。 今自所有一切鬼神阿修罗。 四方镇守护法善神。 将军护世持国天王。 金刚力士般若善神。 天龙八部人及非人。 悉来集会结誓言。 同心护佛法藏并及汝等众生。 无诸衰恼。 从今以往昼夜常安。 尔时元帅大将召集四方神王同至佛所。 各持涂香末香天衣璎珞。 围绕百千万匝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同声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欲般涅槃。 众生恋慕如子爱母心无暂舍。 其神王等心肝寸断。 唯愿世尊更住于世。 救度众生并及我等安入涅槃。 尔时阿吒薄俱与无央数大神而说偈言。 我等天中天慈愍于一切天龙阿修罗八部鬼神众仰之如父母心无暂舍离一旦而唱言而入于涅槃我等大神众心肝寸寸断唯愿大慈悲愍诸众生故度脱我大众安可入涅槃尔时佛告大众言。 汝等大将力士谛听吾当为汝说。 如来出世之法如曼陀华时乃一出现。 众生见之心无厌足。 我若久住在世。 与魔为怨众生轻毁。 令彼众生没于苦海。 汝等元帅于诸神中最为上首。 威力奇特不可思议为如来护念。 于吾灭后守护法藏并及众生。 令离苦难。 尔时大元帅阿吒薄俱。 与净居天王散脂鬼神提头赖吒而为上首。 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 同心誓愿结大金刚。 摧伏一切猛恶鬼神故。 欲令降伏一切怨家恶人恶贼等故。 欲护诸国王人民安乐故。 欲令众生敬崇三宝故。 欲令外道魔王波旬生菩提心故。 欲令众生无病缠身故。 欲令无神违众生故。 世尊我今欲令将佛前百亿恒河沙力士神王军。 同心覆护众生离诸魔缚故。 世尊我于大会结大神咒。 名甘露无边陀罗尼。 摧伏外道恶魔鬼神并恶国王恶大臣故。 及回彼六趣摄引众生无伤害者。 佛告阿吒薄拘元帅大将。 我知众生劣弱不能持汝无边神咒。 我恐于后世伤害诸众生。 尔时诸四方天神王梵天帝释。 白佛言世尊此咒猛极恶性必有伤害。 尔时阿吒薄俱与那吒王可畏王拔山王。 咸言世尊一切诸佛以大悲哀力引摄众生。 而阿难犹被旃陀罗女迷惑。 世尊阿梨陀药叉王住于寒山。 领九万眷属日食众生无量无边。 一切金刚力士天神兵不能摧伏。 世尊权化而生元帅。 故化作大力威神将身振其宫殿。 于时鬼王口中流血闷绝躄地。 知死不久然始舍放。 世尊焉知大将之身威德无比。 世尊我若欲行菩萨行慈悲引摄。 即鬼王力士拟横害灭众生。 我或现作马头金刚王。 即众生怖畏。 或作大光力士。 则阿修罗不安宫室。 世尊我故作鬼神元帅大将。 则众生乐见。 世尊我恐世尊灭后百劫之中。 佛法渐灭菩萨不见。 金刚随于快乐清净之处。 众生福薄魔魅增盛。 国王无威德王子臣民无有快乐。 侵娆众生或吸精气。 啖血肉。 或令众生中夭处于母胎而死。 当此之时我能昼夜不离。 护持一切生死众生离其溺恼。 世尊我身现恶相心作大悲。 如彼国王养人无异。 若佛子在在处处。 或于塔中庙中山林道中旷野之中。 誓当怜愍拥护不令遇恶。 世尊知我志受我等神咒。 佛言如是为后千劫之中。 护我法藏不可思议大事。 当为后世诸众生善说神咒。 尔时百亿大帅。 同心于佛前。 顶礼世尊双足在一面立。 而说阿吒薄拘大元卒无边神力甘露咒曰。 namāratnatrayāyanamaca曩谟阿罗怛那多罗耶也曩莫失栴avajrapāayemahāyaka陀拔折罗波那曳摩诃药叉senapatayenamoaavaku茜那波多曳曩谟阿吒薄拘yamahāvakuayamahāyakana耶摩诃薄俱多耶摩诃药叉那yamaheurayaphavimacitra耶摩醯首罗耶毗摩质哆罗yaphanaakuvarayaphaa耶那吒俱伐罗耶阿haahaahaahahūhūhūhūye呵阿呵阿呵阿呵吽吽吽吽曳yeyeyeaaaairabhayapha曳曳曳吒吒吒吒尼蓝婆耶ganvaravayaphapiacayasvā干陀罗婆耶毗舍遮耶娑婆hānamobhagavavajrakuari诃曩谟婆伽梵跋折罗军吒利yaphavajrasusidviyaphabha耶跋折罗苏悉地耶婆gavatiaavakuyaphavia伽婆底阿吒薄俱耶毗沙muyaphabhaabhaayaphauindra门耶婆吒婆吒耶因陀罗yaphayakaraayaphavi耶药叉赖吒耶毗ruphakayaphavirūpakayaka卢陀迦耶毗卢博叉药叉yaphavaramayaphasukhasu耶婆罗摩耶速佉速khasvāhāmahāyakasvāhāga佉娑婆诃摩诃药叉娑婆诃伽garagagarahūphahūpha伽罗伽伽罗呼吽呼吽maibhandrayaphanarayaya摩尼跋陀罗野那罗延耶phamahākarayaphaanuda摩诃迦罗耶阿耨陀yaphaupanandayaphabhuki耶沤波难陀耶步祁rayaphapūtanayaphahapu罗耶布单那耶黑布tanayaphayamarajayapha单那耶阎摩罗遮耶musiriyaphasurukumbhaaya目真邻耶素噜鸠槃荼耶phahūhūhūhūyapha吽吽吽吽善女功德耶降怨yahūphahūhūhūhūphaphaphapha耶吽吽吽吽吽yakayakaphaphaphaphama药叉药叉速速速速摩hāyakayakaphaphaphapha诃药叉药叉速速速速svāhādadadadadahadahapa娑婆诃陀陀陀陀陀诃陀诃钵capacavalavalavajra柘钵柘敕敕敕敕婆罗婆罗跋折罗haahaaphasvāhāsvāhā荷吒荷吒莎诃吞摄娑婆诃aaaaahaahahūkhahūkhaca阿吒阿吒阿呵阿呵吽欠吽欠斫krahutevajravavava羯罗护帝跋折罗力力力力跋跋跋vabhindabhindayabhayabha跋急急急急频陀频陀阎婆阎婆摄siharaja持师子王吼吼吼吼僧伽罗阇吼吼吼吼ruhuruhuhūphaaavakuya勒喉勒喉吽吒阿吒婆拘耶hūphaphasvāhā吽吒吒娑婆诃阿吒薄俱心咒orukarukaphaphaphapha唵勒叉勒叉速速速速svāhāsacikayaphamahāsa娑婆诃散指迦耶摩诃散cikayaphamaibhandrayapha指迦耶摩尼跋陀罗耶mahāmaibhandrayapharaka摩诃摩尼跋陀罗耶罗刹rakaphamahārakarakaphaya罗刹摩诃罗刹罗刹药kayakaphamahāyakayakapha叉药叉摩诃药叉药叉aaaavavavavahū吒吒吒吒敕敕敕敕缚缚缚缚吽hūhūhūyeyeyeyephaphaphapha吽吽吽曳曳曳曳khakhakhakhayeaavakuyahū佉佉佉佉火急曳阿吒薄俱耶吽pha吒阿吒薄俱心中心咒曰。 ovalavatesvāhāaa唵敕敕敕敕婆罗婆帝莎呵阿吒aayephasvāhāsvāhāa阿吒曳娑婆诃吞摄娑婆诃阿aaahūkhahūkhacakrahuteva吒阿吒吽欠吽欠斫羯罗护帝跋jraphaphaphapha折罗力力力力急急急急bhindabhindayabhayabhasiha频娜频娜阎婆阎婆摄持摄持僧伽rajaraguyahūhuhuhu罗阇吼吼吼吼罗瞿耶吽喉喉喉huaaaaaavakuyasvā喉吒吒吒吒阿吒薄俱耶娑婆hā诃世尊此名无边甘露陀罗尼神咒。 普为一切众生作大救护。 持是咒人悉皆安隐众生。 皆令快乐离诸苦恼。 王难贼难怨家军兵之难。 若天龙鬼神。 若罗刹夜叉鸠槃荼吉遮阿婆娑摩罗步陀毗舍遮布单那摩登伽旃陀罗外道波旬尼乾陀火妖水妖吒祁尼。 及子女眷属奴婢一切小毒弊龙子。 或变化而作男形女形鸟兽形龙蛇类。 或有形或无形或有首或无首。 或有足或无足或言不言。 而来作言者悉皆倒行直止。 或有虚空日月星辰南斗北斗恶星变怪。 或有鬼神罗刹药叉飞行虚空。 或作雷电霹雳降雹。 或放风轮日轮月轮悉皆消灭。 一切来娆人者皆当灭之。 又复世间众生随类有形。 或草木瓦石花果饮食。 衣裳鸟兽五行之物。 能变怪困衰恼人者亦皆除灭。 世尊若有众生相憎刑害。 或作人形或作世间一切物形。 或牵山神树神冢墓社稷日月星辰。 或风神火神水土之神祭祀言说。 以作未作以成未成以害未害。 有闻此甘露无边大神咒者。 令彼鬼神及作之人。 自消自灭无有遗余。 世尊若有疟病或布单那所作。 或阿婆娑所作。 或吒祁尼所作者。 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 或一月半月一年半年者。 闻此神咒即得除灭。 或有众生前世之中不敬三宝轻毁法藏。 或得人身诸根不具。 种种恶病严着其身恶疮疥癣。 或为迦摩罗病之所缠。 如此众生深可伤嗟。 世尊我欲令彼众生。 朝暮发无上道意。 悔过自责先身之业。 不惜身命慈悲一切。 无伤害心令三宝加备。 令三业罪除六根清净。 然后晨朝诵此咒一百八遍。 咒水沐浴身心。 不经旬日即得除差佛言如是如是汝等所说实无有异。 此咒有如是利益。 一切大众鬼神等皆各一心听我说八部有元帅大将号名曰阿吒薄俱以常供养无边佛今还亲近释迦文变现菩萨大悲身而作怖畏之形像一切鬼神咸归伏阎浮众生亦复然能于六道拔苦恼咸皆使之令快乐若有众生闻其名永离灾难及危厄临终之时不惊怖菩萨为与授菩提若有违逆此咒者现身白癞脓血流后堕地狱受诸苦更为人身不具足我今召之为元帅号曰甘露无边咒若有众生善受持一切诸佛咸证知尔时阿吒薄拘白佛言。 世尊我是一切天龙八部鬼神阿修罗。 人及非人之中元帅大将。 驱使鬼神守护国土护持众生。 皆由持我神咒。 如是如来灭后后五百世劫浊乱起。 鬼神增盛众生福薄。 为诸鬼魔之所侵害。 或饮精气或啖血肉者。 令人疫病热病。 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 乃至七日半月一月。 或头痛耳痛背痛心痛手痛脚痛。 一切支节痛患皆得除灭。 如是一切鬼神若天龙神。 乾闼婆阿修罗药叉罗刹布单那羯吒布单那。 外道天魔王六道浮游鬼神。 若恶人恶贼虎狼师子蜈蚣蟒蛇。 如是等与人作害者。 以此神咒力能禁持系缚断灭恶鬼神。 令诸大力士掌擎千辐轮。 轹其头破作七分。 析身犹如微尘禁破失性命。 不能为国土及众生作害。 世尊我今更说神咒。 令受持者而为结界。 阿吒薄拘即说结界咒曰。 orukarukaphapha唵(引)(一)勒叉勒叉(二)速速速速(三)泮泮phaphasvāhā泮泮(四)娑婆诃(五)复说八部都咒曰。 namobuddhāyanamodharmmāyanamo曩谟勃陀耶曩谟达磨耶曩谟sughāyanamoburiyakanamote僧伽耶曩谟勃利药叉曩谟帝buriyakanamokarayakahaha勃利药叉曩谟羯蓝药叉诃诃hahahahahahehe诃诃诃诃诃吼吼吼吼吼吼吼醯醯hehehehehedududududududu醯醯醯醯醯豆豆豆豆豆豆豆pupupupupupupuūūūūū富富富富富富富纽纽纽纽纽ūūkakakakakakaka纽纽刹刹刹刹刹刹刹力力力力力rororororororo力力勒勒勒勒勒勒勒敕敕敕敕敕vavavavava敕敕急急急急急急急缚缚缚缚缚vavaaavakuyahūhūhūpha缚缚阿吒薄俱耶吽吽吽吒svāhā莎诃若欲追八部神者。 结八部印诵八部咒二十一遍其神立至。 世尊所结界一面千由旬为界畔守护。 先咒净水散于四方。 复咒净灰散四方。 复咒香末净土而散四方。 即咒白芥子而散四方(一本云至此或咒刀剑或咒泥丸掷于四方或咒弓箭射四方)尽其力分所至之处即为界畔。 皆有鬼神天龙阿修罗。 四天王各领二十八部大药叉将四十二部罗刹军众龙王鸠槃荼王。 同心守护昼夜不离护持是人。 世尊欲结界之时。 清净香汤沐浴即着上妙衣服。 不食五辛酒肉之属。 芸薹胡萝卜及椿葱不经口洁斋清净。 世尊此咒奇特无比威猛自在。 如我之身金刚不坏。 一切天人阿罗汉护世四天王。 皆生欢喜守护其人。 能于五浊恶世为佛救护众生。 拔三毒箭回彼六趣引摄令出。 世尊知我之心不耶。 佛言如是如是。 世尊敕我为元帅护持法藏。 我从无始以来威力殊特位同十地。 我今为持咒者更说护身咒(其咒在后说者是)凡满七遍烧香洒地。 启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菩萨金刚天等。 即先诵此咒二十一遍结虚空界。 后即诵军荼利咒结界。 次诵四天王咒结天界。 次诵跋阇罗咒结空中大界。 请世中转轮王为坛主。 次请沙摩王将为守坛王。 次唤业天罗刹助坛。 请神都了。 即启请卢舍那佛观世音菩萨为和上。 请文殊师利即为证知坚牢地神告言。 一切大善神王我欲于此地穿凿坛地。 使如其愿。 即烧香安食供养一宿。 明日日未出时。 取一斗井华水分作四器安四方。 水上安刀弓箭竟。 即穿三尺当见其物。 如见人者。 其人咒力能崩山竭海。 若见虫兽者。 其人咒力。 亦若得玉。 其人即是初会之人。 若得金银者。 其人因咒大富。 若得刀仗弓箭之类。 其人坛内见咒神。 若得药者。 其人善能除病。 若得铁石。 其人毕竟不退坚固得无碍智。 若得相已即受斋戒。 取别处净土穿三尺内恶土。 别取采净土筛捣和香末筑之。 去地尺三重。 下方上圆开作十二閝道。 纵广四肘以五色彩泥四方。 下台用白土和香汤涂。 上用牛粪和香涂。 其坛上及中央安舍利。 白流璃器中内诸香。 舍利四面安菩萨座。 中央坛基安二十四澡瓶。 皆盛香水莲华柳枝。 台东北角安青莲华座以待我。 东方安提头赖吒座。 东南角安军荼利座。 南方安毗楼勒叉座。 西南方安跋阇罗座。 西方安毗卢博叉座。 西北方安大青面座。 北方安毗沙门天王座。 基下绕坛皆安座。 总四十九座四十九盘。 竖刀百口皆利如霜。 上头一基竖刀四十二口。 中基刀二十四口。 下基刀三十六口。 基下绕坛安刀二十八口箭一百枚。 上基十二枚。 西面为门。 中基二十枚。 下基外安四器水盆。 盆中内华。 上基安四跋折罗。 下基安槊剑。 中基安轮。 坛外安棒十二枚铁杖八枚。 澡瓶十口安柏叶。 食盘以荷叶作之。 坛西南角安地火炉。 中央高四面下。 烧苏合蜜蜡。 上基安一香炉。 于坛上佛舍利安四枚。 咒师面向东坐昌蒲席。 跪手执香炉而启请讫。 即结界作华鬘印承仰。 座定已后更结界竟。 即烧香散华施食。 次此西南炉中烧胡麻粳米蜜酪酥。 并烧种种饮食竟云。 惭愧一切圣众降临此所。 即诵大咒一百八遍。 手执杵印地诵之。 或执弓箭鬼神立至。 其法起正月十五日为上。 余月中下七日入坛。 至心摄意勿生散乱。 其夜即有一童子现。 三日夜十六王子现。 五日大风尘起。 六日夜坐雨。 七日夜我及观世音菩萨并母。 十方诸佛鬼神咸入坛中。 光明照耀。 坛上弓刀自鸣水瓶自转。 我后夜当现身时。 一切鬼神亦皆现。 若结界之时。 勿令小儿妇人入中。 若七日结界七日始成。 其界成已无恶鬼神入中相恼。 若天所违若乾陀婆所违。 若阿修罗所违若紧那罗迦楼罗所违。 若罗刹所违。 若风神火神所违。 悉皆头破纷碎失念。 我以千辐轮轹其鬼神作其衰害。 若恶贼入界者。 护界鬼王析身殄灭。 若犯上坛者。 大力士金刚举火烧之红肿。 不经三日而苏息。 其人不如此法作者便受殃祸。 七日入道场。 一上厕一沐浴。 三时换衣。 一日一夜六时入坛六时行道顶礼七拜。 一日平旦一度结界。 欲斋前解界夜卧结小界护身。 一座四十九遍为中。 一百八遍为上。 二十一遍为下。 一日一夜即能得护己身。 二日能护家。 三日已后能护他人缚鬼神悉得。 所出语即成。 七日满一切天王阿修罗王龙王散脂鬼神金刚力士恒在左右。 若七日不成。 更七日二七日三七日。 乃至四十九日必成。 若愿作大力咒师者。 心莫生嫉害。 一切有情莫作慢心莫谈说咒神身。 不经百日必成就。 大力无边功德圆备。 殊特第一位沾十地。 世尊我今为持诵者常作救护。 而说咒曰。 ophaphaphaphasvāhāsacika唵(引声)泮泮泮泮莎诃散脂迦phamahāsacikaphamaibha泮摩诃散脂迦泮摩尼跋ndaphamahāmaibhandaphara陀泮摩诃摩尼跋陀泮罗karakaphamahārakarakapha刹罗刹泮摩诃罗刹罗刹泮yakayakaphamahāyakayaka药叉药叉泮摩诃药叉药叉phavavavavayeyeye泮敕敕敕敕缚缚缚缚曳曳曳yehūkhahūkhayesvāhā曳吽佉吽佉火急曳莎诃世尊此咒极大神力极有威德。 能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 四海枯竭涌沸。 碎须弥山如微尘。 移山住流种种事业。 皆悉充满。 若有鬼神毗那夜迦与人作障难者作衰害者。 以此神咒掷彼鬼神。 在于虚空而不复下不能恼害。 世尊此咒普为一切众生作护作救。 若有恶鬼吸人精气者。 害人资产耗人财物。 如是一切众生怖畏悉为结界。 当令彼恶鬼恶人恶贼自消自灭。 及世间鸟兽草木砾石能含毒害人者。 除灭无余。 世尊此咒极有威神。 奇特猛利极恶无比。 世尊八臂那罗延天神。 能内三十三天身入芥子中。 令释梵王都不觉知。 神力如是。 世尊如彼天神。 满于世间如稻麻竹苇。 一一天神同心并力。 以我此大无边神咒威力。 掷彼天神在于他方世界。 令彼天神不觉不知。 我之威力自如是无边自在元帅大将。 若善男子善女人国王大臣受持此咒者。 我当与一切金刚力士。 天龙阿修罗王四大天王。 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军。 四十二部罗刹药叉王。 罗刹鸠槃荼王乾闼婆王紧那罗王。 降怨鸟王目真邻王孔雀王金翅鸟王师子吼王大梵王功德大辩王摩醯首罗王三十三天王一切善神。 各领百亿鬼神王。 备具铠甲前后围绕。 随侍其人不令遇恶。 世尊我是鬼神王中元帅大将。 无边自在威力。 能摧伏外道天龙阿修罗王梵天王。 若有犯者。 我当以千辐轮轹其头破。 犹如微尘即令断灭。 世尊若天龙若一切鬼神王。 闻我阿吒婆拘名者。 而迎奔走何况更能依法受持。 世尊若闻此神咒名者。 便当恭敬礼拜。 或复合掌赞叹。 何者其人先与佛深重有大因缘。 而于今生重闻是咒。 世尊若能诵者不为鬼神侵娆。 亦不横病不枉死。 得寿百岁得见百秋不令遇恶。 世尊若人行此咒道。 虽不得成大咒师者。 亦能成办种种功德。 妙好官位辩论无比。 无王法枷锁之难无刀杖之难。 解脱缠缚照明幽暗。 悉灭一切毒恶系缚。 狂象狂贼虎狼师子。 口闭咽塞不能害人。 故名曰无尽意菩萨化身元帅大藏王甘露陀罗尼。 世尊此咒于众生无功德者。 卢舍那佛毕不合为我印之。 号为无边甘露陀罗尼元帅神咒。 世尊持此咒者。 有十大胜利功德随身。 一者善持咒道必获无上善道。 二者转所生处随意而去。 三者在生不惊不怖不被刀兵伤害。 四者不畏毒虫恶兽。 五者不畏王法系闭。 六者不为怨家之所害。 七者去处无障。 八者所出言教人皆信受。 九者不饥不渴。 十者临终不经八难。 面睹观世音菩萨为与菩提道记。 世尊诵此咒者。 获无量殊胜利益功德。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 名曰定自在王。 整理衣服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合掌而白佛言。 世尊我见会中元帅大将阿吒婆俱。 率领天龙八部鬼神。 备铠持鉾光明照曜威神奇特。 彼若发怒令诸鬼神自消自灭。 天地六变振动。 世尊此大将。 前身行何三昧功德又作何愿。 今大威神力奇特之身。 今说此咒如上。 四众惊疑怪之有异。 愿佛慈悲为解说之我欲闻之。 尔时佛告定自在王菩萨摩诃萨。 汝今谛听我今说彼大将往昔之行。 善男子彼大将。 于空王如来所修菩萨行。 其佛灭后末法之时。 众生福薄三年炎旱。 赤地千里流水枯竭。 一切众生迷失本性饥渴盈路。 时彼大将始作白衣行者。 其家大富。 见彼众生受如是苦。 即舍妻子眷属。 身着故破衣担水与食。 行回处处救人饥渴。 作如是行于六十年中而不休息勤行。 遂遭荒乱遇诸狂贼围绕执缚呵责。 时彼行者自知无罪。 即自言今者群贼仰愿放我手足。 顶礼十方归命三宝。 我今年已朽迈将死不久。 群贼闻之即放其手足。 行者菩萨踊跃欢喜。 即告天云十方贤圣当证知无辜横执缚。 发此语已天地大动十方诸佛云集。 而彼狂贼自迷慌失性闷绝于地。 时彼行者慈悲不舍。 遂便执行者引刀而杀。 行者临终之日发大誓言。 一切贤圣当证知。 我今日无辜横死。 愿我舍此身体。 当作大力勇猛之神。 无量无边威伏恶贼恶人。 摧碎极恶天魔鬼神。 若十方世界众生有枉横者我皆救之普令安稳。 善男子以愿力故。 今作无边自在元帅大将。 于诸神中最尊最上第一之身。 故名元帅鬼神大将阿吒婆拘尔时定自在王菩萨。 闻此事已而说偈赞叹曰。 我闻元帅名世间救苦厄一切大神中奇特无有比种种变化身而救众生苦我今闻往昔实不可思议尔时定自在王菩萨说偈已坐而听法。 时阿吒婆拘白佛言。 世尊愿所说咒。 付与智慧之人然可诵之。 若不能诵者即勿行之。 令彼众生反受殃祸。 尔时佛告阿难。 阿吒薄拘元帅大将此咒极有神力。 能消除诸恶拥护众生多所利益。 汝好受持广宣流布。 若国土衰祸雨泽不调。 以此咒安四城门上。 即得风雨顺时。 若将此咒镇国土。 四方一切邻敌及大臣不起逆心。 若有作逆者。 三称观世音菩萨名。 即大元帅召一切鬼神兴云降雨。 下其刀剑而灭逆臣。 若有国王大臣诵持此咒者。 其王境土无有恶人恶贼及诸鬼神。 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者。 所在之处当得平吉昼安夜安。 作法之人通军荼利法。 及观自在菩萨般若并得。 阿难此咒极有威力。 应令四众善诵持之。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吒薄拘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贞享四中春十一宵一挍了苾刍净严(四十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No. 1239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法仪轨卷中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此咒本又于中天竺国王舍城迦兰陀长者林中说之。 尔时佛与无央数天龙鬼神阿修罗。 说阿吒薄俱元帅大将咒。 佛弟子之中有一比丘。 出行忽然恍惚被贼劫衣粮。 又神鬼二万五千眷属来娆不能前进。 又被大蛇绕足而螫。 闷绝躄地口中沫出不能动。 尔时大将与诸眷属天龙鬼神人及非人。 二十八部药叉罗刹百千咒王围绕。 来诣佛所路见比丘大苦。 即至迦罗陀竹林中。 绕佛三匝顶礼佛足。 却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以降伏极恶鬼神。 世人等我有大神咒力。 能降伏一切鬼神。 唯愿世尊纳受。 时世尊默然受之。 时领诸天龙鬼神四天王百千鬼神王百千持咒仙人百万恒沙鬼神药叉罗刹兵众百千阿修罗百千龙王百千鬼王。 前后围绕执幡华戎器而说神咒。 当说咒时四大海水涌沸。 大铁围山崩倒。 诸天运运振动。 日月当恐堕落星辰流散。 百万恶鬼口中吐血。 东西狂走叫唤倒地。 四方一时雨下。 其娆比丘鬼神悉被拔舌。 血流洒地如波罗奢华。 若有善男子持此咒者。 一切鬼神无不随侍守护。 若有鬼神不随侍者。 我当将诸鬼神。 以千辐轮轹碎其头。 令诸鬼神为作拥护我是鬼神大将。 力能降伏一切诸鬼神。 若我弟子所至之处。 一切金刚密迹。 若鬼神二十八部诸鬼神皆来护助。 阿吒薄拘有七十二大将首领掌握鬼神。 有三十二大神王二十八鬼王。 一一王各领二万五千眷属随侍元帅大将。 若行此法者。 先画一铺大力神将。 或二幅三幅四幅上上好绢。 起八月一日画。 若自画教人画皆得。 先斋七日即着上妙之衣。 清净洗浴即受斋戒。 于一净室悬幡华作一大火坛。 高一尺。 坛上烧刚炭火。 即取白汁木一千八十段。 取胡麻粳米蜜酪及香华。 诵咒一咒一烧烧尽此物已。 即用上好彩色安坛上咒一百八遍。 勿用胶和。 白檀汁及熏陆香汁和之。 一上厕一洗浴。 画阿吒薄拘元帅。 身黑青色身长丈尺四面。 当前作佛面。 左面虎牙相叉。 三眼眼赤如血。 右面作神面瞋相亦虎牙相叉。 三眼左右安牙髭发。 头上一面作恶相。 亦三眼虎牙相叉眼赤如血色。 最上头用赤龙缠髻。 火焰连耸顶上。 身悬蛇八臂。 左上手执轮。 次执槊。 次与右第三手当前合掌作供养印。 次下手执索。 右上手执跋折罗。 次下手执捧。 次下手作印。 次下手执刀。 即腕臂上皆缠蛇。 着七宝绞络甲。 膊上皆龙。 龙胸前出。 三面皆赤黄二眼合口。 其上左右面皆青黑奥色。 上面黄白色。 右面白色左面赤黑色。 前面青白色。 手皆青色。 象头皮作行缠。 脚着履蹈二药叉。 皆黑色。 其神作极恶相。 可畏雄壮如前奋迅形作。 左右作四侍者。 左画提头赖吒毗楼勒叉。 右画毗楼博叉毗沙门。 皆大瞋相。 七宝华冠身着细金甲。 龙头臂钏天衣七宝行缠及履。 脚蹈药叉。 提头赖吒执刀按之。 毗楼勒叉执叉。 毗楼博叉按剑。 毗沙门执杵。 四天王各领眷属。 东方天王领乾闼婆将军执铎铃。 南方天王领鸠槃荼王执弓箭。 西方天王领龙王执剑。 北方天王领药叉王执伏突。 其神头上赤黑云起。 四方天王足下作二童子青衣作之。 右执纸笔左执砚槃。 神前一天人顶戴香炉供养。 极须鲜明净洁作之。 所求如意。 若欲求神现者。 七月七日三月三日。 将一切草木华阴干。 谷华稻华酥酪蜜烧之。 一切天神八部鬼神皆欢喜现身。 凡坛场高下大小随力分作。 若不能作高坛平坛亦得。 穿地三尺去恶土瓦石树根。 别取净土筑。 先以香涂三遍。 即以牛粪蒸去恶土气。 取其汁和香泥摩坛。 五色彩画安了。 神座前各各安食盘供养。 四门各烧一炉香。 刀箭弓杖一依孔雀王坛法绳绕坛入地一寸埋白芥子。 四角香水瓶。 四门角安镜。 春夏散树木草华。 秋冬散杂彩华。 一日一夜换食。 出净衣入净衣。 上厕洗净下厕一浴。 一日一度六时入坛。 诵咒一度入坛七匝。 行道礼七拜执香华。 四方启告诸佛菩萨诸天善神八部。 手执华香四方启请云。 弟子某甲奉请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一切贤圣。 有天眼者见我有天耳者愿闻。 某国某甲今入道场。 愿诸佛菩萨一切贤圣证知弟子。 顶礼七遍启告自思想。 其声闻周遍十方诸佛前天龙八部前以为召信。 即烧香散华悲泣忏悔供养。 三称我名。 南无阿吒薄拘鬼神大将。 愿兴大慈悲将领眷属入我道场。 即烧香专心供养。 我于尔时召集天龙八部一切鬼神入道场。 当入之时道场内。 百物自鸣天下大风尘起。 有一大叫声状如天崩声。 行者勿怖。 当出声时四海涌沸须弥山振动。 一切虫兽皆怖驰走。 或见我作菩萨形。 或见我作大将形。 或见我作金刚大怒形。 或见我作帝释形。 皆勿怖惧。 但诵咒供养。 或语或不语皆礼拜求愿。 我与其愿时重与气力令得欢喜。 或见天下虚空鬼神执戎器杖俱勿怖之。 入道场皆须呼我部录官属。 手执香炉跪敬心。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磨耶南无僧伽耶。 南无一切十方诸佛。 南无二十八部鬼神大将军。 我悉归依汝等。 今者我欲说此咒章句。 使我所愿如意成吉。 一切诸鬼神等上方下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住者。 我今留汝汝当集会。 随我所使领金刚密迹护塔善神摩醯首罗三十三天王大自在那罗延。 及毗纽天王大辩王神鬼子母神五罗官属大鬼神王。 及其眷属天魔波旬散脂大将摩尼跋陀摩诃迦罗旃陀罗摩尼。 及摩登伽坚牢地神。 昙摩竭娑罗毗摩质多罗阿耨达王。 目真邻王伊钵达吒王。 诸持咒王。 大辩天王。 善女功德天王。 十四罗刹黑闇天王。 孔雀王。 大金翅鸟王。 降怨鸟王。 妙音蜂王。 师子吼王。 大善见王。 乾闼婆王。 紧那罗王。 毗舍阇鬼王。 药叉大将布单那王。 频婆素嚧鸠槃荼王。 辟除精魅啖鬼神王。 二十八部一切神王参辰日月诸天善神。 南斗注生北斗注杀。 天曹天府太山府君。 五道大神阎罗大王。 善恶童子司命司录。 六道鬼神山神王海神王风神王树神王水神王金神王。 今皆明听。 汝等受我香华饮食供养。 拥护弟子某甲及诸眷属。 使作法求愿如意成吉。 欲入道场烧安息香三称神名。 即闭目存思如执杖入坛竟。 咒净水二十一遍散洒四方。 然后于坛四门烧香。 坛外安盘食与诸鬼神吃。 坛内安一器。 石蜜浆石榴浆蒲桃浆蜜浆面浆米饮浆梨浆。 各置一器安坛内。 香汤四门安。 四角外柳枝四十一安着。 坛上画作跋折罗火轮叉槊杵。 米饮一器酪一器薄饼四十九枚。 然后结界。 手执香炉口云。 三世佛所说神咒救众生陀罗尼。 如是三称。 大结界法一依孔雀王法。 各三遍了然后小结界。 咒刀一百八遍手执画地作界。 又咒灰三重围坛。 又咒白芥子散四方。 又咒白土散四方总讫。 叩齿三下执大刀确然结界。 从东北角至东南角。 此是东方乾闼婆王所住处。 提头赖吒将帅官属鬼神大将军守护东方。 从东南角至西南角。 此是南方鸠槃荼王所住处。 毗楼勒叉将帅官属鬼神大将军守护南方。 从西南角至西北角。 此是西方龙王所住处。 毗楼博叉将帅官属鬼神大将军守护西方。 从西北角至东北角。 此是北方夜叉王所住处。 毗沙门将帅官属鬼神大将军守护北方。 结此四天界咒曰。 yavadatiyavatithatitharaki耶婆坛底耶盘底他底他落已trūtrūmisvāhā斗楼斗楼弭莎诃咒二十一遍解界曰。 此中被系缚鬼神我今解界。 听汝随意去。 凡在界内。 先净水漱口柳枝净口。 不尔令人失验。 复次有画像法。 凡欲救众生病与一切所求。 先画作一铺神将像。 上上好绢高八尺。 作大怒形四臂。 左上手执千辐大轮。 右下手作大怒印。 以大母指押中指无名指中节上。 小指头指直竖于膝。 左下手托胯。 右上手执跋折啰。 七宝冠璎珞结发鬒黑。 眼白怒瞋看如悬铃。 上唇啮下唇举身皆青黑奥色。 大虫皮作裈。 脚蹈二药叉着鞋。 唯须作大雄迅杀命可畏之形。 左右画二天女。 七宝冠璎珞着憍奢耶衣。 一执笔一执砚。 足下画二青衣童子执案。 左右十六侍者。 十六侍者左右各作一师子。 尾竖立势。 左右画四金刚。 大青面火头摧碎苏悉地。 皆作四臂手执轮杵棒鉾。 次画天魔波旬。 白衣冠面作青黑色瞋相。 左手执轮右手倒拔阿黎树绕臂三重。 次画散脂大将军。 着衣甲头钵。 右手执索左手执剑住立。 次画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 六手二手掌日月。 余四手斧锵杵索。 次画罗刹十六手八面。 前三眼余二眼。 左作猪头右作马头。 余罗刹头。 吐云火悉大张口。 手悉执戎器仗刀剑轮槊铁棒。 次龙王四个悉龙冠。 着甲执刀。 次须作鬼神药叉罗刹四。 毛衣齿如刀目赤如血。 爪利可畏之形。 右作四金刚密迹。 军荼利金刚六臂手。 头悉火焰耸上。 二手作印执杵执棒执跋折罗执杖。 次作乌枢沙摩将军。 着衣甲以手相叉。 怒目下看张口。 次须作四个天王。 着金光甲执杵执旗幡。 次作摩尼跋陀着衣甲执弓箭。 次作四药叉王被大虫皮发乱如蓬。 五眼牙相叉至鼻。 眼白爪如虎爪长利。 四手一执锵一执火。 一执叉一执刀。 次作摩诃迦罗。 二手作二眼。 执伏突脚蹈毗那夜迦。 悉须雄壮可畏。 作七宝花盖。 盖左右作大辩天功德天乘云。 功德天盘内安樱桃。 大辩天盘内散七宝花。 二青衣童子。 中央作七宝香炉。 彩色上上好者用之。 画人持戒勿食五辛。 若欲食者我以跋折罗刺其心上。 令画人口中流血。 八大金刚析碎头破七分。 若清净用心画者。 我令其人恍惚不知自得其神相。 即令画人得横财宝。 若欲作大怒形。 即大怒将形着龙鳞甲。 七宝金锁头冠。 脚着列鞋蹈二罗刹。 悉着毛衣七宝璎珞。 侍者一如怒身三面。 左面赤眼大怒面长作张大口。 右面黄目圆大上唇啮下唇。 前面青作大悲菩萨形合口。 左手托胯右作印。 即以头指直向前指形。 头上空中散花如雨。 一一神后各药叉执旗幡。 一铺总一百人也。 若欲得一切所求皆吉者。 即画菩萨形。 一作虚空藏菩萨形。 头戴七宝花冠。 二手一手把莲华一手施无畏。 面目长作唯须大慈悲作。 侍者四人使者八人。 又作前金刚四侍者散脂阿修罗二龙王。 龙王执刀修罗依前散脂执弓箭。 一一神后有一鬼执旗幡。 不用天女。 作二人状如飞天。 仙形擎花盘立供养。 其坛中央安二面食器(一晋言出乳也)勿和水生用供养。 花树一百茎高二尺。 坛内安二十八口神幡。 像二十八部将军护界。 小界内安五方杂色幡。 五色幡十二口竹竿上悬之。 入坛一宿即能缚人。 遣缚即缚遣放不遮护之。 上利人三日神现前。 中利人七日下利人三七日。 若其不见神。 自身内障即发露忏悔。 勿瞋骂于人。 诵数虽多不得气力。 一死之后永沈地狱别加楚痛。 逢佛出世然始得免。 受畜生身犹得作王。 雄猛无比口恒不合。 多声远叫人不用见也。 不能斋戒者。 第一不得食酒肉五辛。 一切病人亦不得食之。 若食五辛之者。 金刚拔舌出析头作七分。 误食之忽取牛粪汁。 斗吃忏悔。 念观世音菩萨名一百八遍。 复诵我咒二十一遍咒水洗浴。 若欲治病先取一净房室。 四壁香泥一遍。 房内地总用牛粪泥泥之。 作六肘长存坛高三寸。 开四门悬缯幡盖。 小结界。 竖两口刀十只箭七器浆。 朝夕浣衣。 饮食果子如法供养。 二十一个花树。 坛安紫座契安咒师。 面西安四天王座。 四角四门安香炉。 叶座龙王坐。 安金刚座。 安二十八部将军座。 中安大将座。 安菩萨佛座朝夕礼拜。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无南上方诸天王帝南无一切贤圣南无鬼神大将阿吒薄拘南无大梵天王南无一切金刚力士南无四天大王南无二十八部药叉将军南无四十二部罗刹娑众今悉归依汝等。 今我欲说如此咒章句。 使我咒法如法成吉。 一切诸鬼王等上方下方四维虚空。 在地及水居者。 大力药叉王各皆明听。 我今召汝汝当集会。 随我使令所为。 昆弟药叉大将。 拘吒齿药叉大将。 旃荼药叉大将。 翳罗叶药叉大将。 质多罗药叉大将。 苦跋罗药叉大将。 吠率怒药叉大将。 大力药叉大将。 苏跋吒拏药叉王大唇药叉大将将军乾闼婆药叉大将。 勃利沙药叉大将。 自在那罗延旷野金毗罗僧慎尔耶药叉大将。 正了知镇军药叉大将。 摩尼跋陀药叉大将。 阿利陀药叉大将。 寒叶药叉大将。 汝等受我香花饮食供养。 及诸眷属任我所使令作成就。 但欲治病。 平旦烧百和香诵七遍神名。 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名二十一遍。 绕舍散白芥子作界畔。 若有鬼病人不问多少。 神自缚自打。 不须人语。 行者但云急急。 罗法猫鬼狐魅精魅。 当咒二十一遍即差。 若有妇人治病。 未必须令夫相逐与治。 不尔者勿治。 若治勿笑。 相向了即令去。 一者若治精鬼病。 当使青面尼蓝婆官属。 二者治魅病。 使北方毗沙门王。 三者治神病。 使大摧碎金刚力士。 四者治魍魉病。 使西方天王。 五者治鬼病。 使摩诃迦罗大神王。 六者治猛鬼病。 使南方天王。 七者治瘦病。 使摩登伽大神力天王。 八者治骨蒸病。 使鸠槃荼王。 九者治白虎病。 使摩醯首罗天王。 十者治怨家。 使毗舍遮鬼王。 十一者若令鬼散走。 使金刚密迹。 十二者伏一切恶兽。 唤师子吼王。 十三者治天行病气。 唤白黑龙王。 十四者治一切毒。 虫唤降怨同力鸟王。 十五者若打鬼。 唤黑闇天王。 十六者治伏诸龙。 唤金翅鸟王。 十七者若治毒蛇。 唤大牡槃鸠荼。 十八者降魔鬼。 呼天魔波旬。 十九者降伏树精。 使火头金刚。 二十者降伏内病使军荼利。 二十一者若辟除盗贼。 唤摩尼散脂跋陀。 二十二者降伏山神。 唤目真邻王。 二十三者欲兴生求利。 唤功德天王。 二十四者欲随身出入。 唤十四罗刹娑王。 二十五者若一切不决者。 当唤我阿吒薄拘大将。 凡欲使神皆须志心顶礼。 勿慢神王。 使了又礼云。 惭谢无供养叩头求哀。 凡欲诵咒。 洗净水漱口七遍。 平旦禁人。 取井华水铜器盛。 面向东方九过咽之凡治病斋前总了放神散凡禁人竟即使六道并悉知之凡持念者得咒力了。 随心用之以一治万可知此耳。 一法若人患牙齿疼痛不可忍者。 以刀指之三遍即差。 二法若人患心痛以刀指之即差。 三法若人患头痛目疾。 以刀指之即差。 四法若人患带下病。 咒刀一百遍指之即差。 五法若人患痔病。 咒刀已唤降怨鸟王。 啄之三日即差。 六法若人患痢。 咒井华水三遍与饮之。 又以刀刺脐下即差又咒师手不犯触女人。 又不犯五辛者。 不须用刀直以手作拳以申头指。 指一切病手下即差。 七法若见一切虎狼师子野干。 以指指之口即闭塞不害人也。 八法若虎狼暴乱百姓人民者。 以手印指之口云。 百兽谛听奉上帝敕旨。 虎狼闻之即伏不起。 九法若鸟相捉。 以手指即不相害。 十法若犬吠人以手指之。 即于地画师子吼王捉虎。 犬即失性而去。 十一法若欲远行。 咒二十一遍行去。 即足不痛亦不疲乏。 十二法若持法之人。 诵咒入海水神捧之而度之。 十三法咒火三遍叩齿三遍。 口云火神无忌光。 急急而入之不被火烧。 十四法欲令人敬念者。 取一切合欢花叶及子。 捣末取熏陆香汁和一丸。 丸如弹子许大。 以刀割破作两片。 二方纸上书前人姓名。 一纸上自书名。 各一片帖之。 即以两字面相向合之。 咒三遍口云。 某甲急逐某甲。 夜初分时使参辰令追。 又拜三拜。 其前人即失性而来无疑。 十五法若一切恶人。 欲令屈伏使和解者。 前作一木人长一寸。 令木人面向北壁。 咒师面向东。 诵咒一百二十遍。 日进一掬土。 木人被没尽其人即尽伏来。 十六法欲断一切口舌人。 精心用意无有不效。 纸上书恶人名。 伏符安衣领中。 人见欢喜。 十七法取兵死人血。 书恶人名字。 又书恶人形以符安口中含口中。 一切恶人便赖舌自入肚结着碓尾下。 随意舂之三日内恶人自缚不休。 十八法以末沙和苦酒。 书恶人名著脚底蹈。 不语唇青。 面见者骂之去始休。 十九法若追鬼神。 安符座前以物合之。 鬼即来若使去即去。 二十法追二十八部众落鬼。 书符合之三咒。 九叩齿即来。 二十一法若追起方鬼。 书符安物下。 三咒之即来。 二十二法若追浮游鬼。 书符合之即来。 二十三法若召一切阎浮提鬼神王。 盛三杯乳二杯饭二杯饼子。 烧熏陆香而但呼名。 祭之一时有青衣人来须臾并至。 二十四法集一切虎狼百兽。 安符合之一切虎狼虫兽自至皆集。 出符放即去。 二十五法结符印树上。 一切飞鸟皆来集。 去符还去。 二十六法安符咒水饮之。 令人不忘聪明。 二十七法执符见官长者皆悦。 二十八法欲得外人远来至。 使摩诃迦罗往取之。 后作法安符合之。 其人不觉即来。 二十九法咒右手头指。 指之女色。 得止念不念男子。 三十法咒刀指舟发人如外身即止。 三十一法以刀指树木。 咒之一千遍树自拔出。 三十二法咒刀二十一遍。 指恶肿当下即除。 或四十九遍一百八遍顿灭之。 三十三法咒刀二十一遍。 指飞鸟毛落如雨。 三十四法咒刀二十一遍。 欲远行四方托之即无障碍。 三十五法欲入山川。 咒刀二十一遍入之无恶兽难。 三十六法若有恶疟鬼病或二日一发或三日一发。 俱瞋怒咒之即差。 若不止咒三遍即自语而去。 即得除愈。 三十七法若被蝎螫。 咒生姜一遍捣傅之即差。 三十八法若被蜂螫。 咒刀三遍拟之即差。 三十九法若被蛇螫。 咒盐汤洗浴之即差。 四十法若被厌蛊咒二十一遍以茅草扫之。 散即将云差。 四十一法若鬼神难降伏者。 驴夜眼皮香炉中烧鼻下薰之。 即伏自倒自语。 若骂不休咒白芥子烧。 并打面上伏吐血。 四十二法若龙行恶风雨。 咒刀四十二遍。 指云中即血下或光出。 四十三法若人口讷。 每朔旦以刀刺口。 不过三度即差。 四十四法若被蜘蛛咬者。 唤降怨王啄之即差。 四十五法若患时气病。 咒刀刺口上。 并咒水之即差。 四十六法若咒鬼神病者。 知姓名以刀往。 即忽打之三度即差。 收付与南斗狱后七日放之。 四十七法若人相争咒之和解。 四十八法咒蛇三遍。 不伤人取内衣中。 亦得放之即去。 四十九法或逢恶兽。 瞋怒咄之即失性而倒。 但诵咒得神力者。 入水不溺入火不烧。 入官不瞋入虎穴不被伤。 五十法若咒夏月能令雪下。 五十一法若咒冬月能令雨下。 五十二法咒星辰得散灭。 五十三法咒日月得无光。 五十四法咒盗贼远近自缚来投。 五十五法咒牛令不行。 亦不食水草一月而不死。 五十六法咒水得成汤乳也。 五十七法或于高山顶诵一百八遍。 即有恶鬼药叉来。 咒者勿看之。 须臾间即恒河沙鬼围绕之。 咒者勿语之须臾一无。 于后行者咒刀能移山住流。 摧伏外道一切神无能敢当。 若鬼见行者如我无异。 五十八法咒石榴树一遍。 以手按之鬼见是刀。 五十九法咒邪师。 不问多少以刀画地围之。 悉被缚啼泣说言也。 六十法咒病人难差者。 先身业重。 即请观世音菩萨度之。 画观世音菩萨以灭罪印印之。 六十一法欲治魔病者。 当称不空罥索菩萨三声病累除差。 六十二法欲于他家治病者。 当追灶君问之。 即知吉凶。 若不实者使南斗君打禁之。 其女即报善恶。 他凡有人病信者治之。 不信者一阐提。 不须治难差。 六十三法但咒水之。 一切病人亦得除差。 六十四法若妇人无子。 令净洁洗浴至心归命三宝。 以白芥子一粒咒之一千八遍吞之即有儿。 又若我弟子者我自护持。 无有非人能得其便。 于一切鬼神中作恭敬心。 一切咒师中作兄弟心。 恒行平等勿高心勿我慢。 又于一切鬼神中作善知识想。 六十五法若妇人产难临欲命终。 吉日帝与子司命勿止。 作咒索顶戴即产。 六十六法若牛马疫起。 咒土一百八遍散身上即差。 六十七法若患淋病。 咒赤铜铁一百八遍。 煮取汁服即差。 六十八法若欲缚人不劳用印。 但至心诵咒。 即得遣缚即缚遣打即打顺人心也。 又我今为佛扬化。 故变菩萨之身作降伏瞋怒身。 我亲于佛前自说功能。 佛即受我神印之行用当日同时。 即大怒金刚说摧碎鬼咒。 观世音菩萨说罥索咒。 四大天王说四方灭鬼咒五道。 又我于一切鬼神药叉罗刹天龙阿修罗金刚中元帅。 为诸神之总管。 于佛法末后。 护念众生并令安稳。 我看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犹如一子。 不令恶鬼神暴乱众生。 若有鬼神恼乱咒师者。 我当帅百万鬼王。 罗刹军众百亿药叉。 天龙阿修罗八部众鬼神将军。 令四大王天各领百亿鬼神前后围绕。 所经之处山川震裂百鬼自奔。 我于尔时告天龙八部鬼神。 降注大雨起大风云悉满天地。 我当瞋怒之时日月无光色。 雷电霹雳百草自死。 一切众生奔于孔穴。 然后令金刚杵碎恶鬼神头破如微尘。 作诸衰害诸鬼皆怖。 毗那夜迦作其恼害。 我令金刚藏王收录亦不使之。 不须怖毗那夜迦余鬼神王罗刹夜叉鸠槃荼布单那毗舍阇摩登伽及魔眷属。 其王皆是我营从。 终亦不来相怖。 又若欲除邪者。 先会一座食饮然告之曰。 汝等急去如风至于外境。 若不去必可除之。 又若求仙药。 入于深山无人之处。 于一大树下坐不起不食三日。 即有仙人来奉药。 服之与天地毕矣。 又若逢大海水不得过。 咒七遍三弹指。 即龙王迎来。 又若不治病者。 但诵咒不知多少千万遍但发善心。 于一切鬼神中作大善知识想。 于一切有情作慈悲平等想。 其人命终不经地狱。 有诸菩萨天人授手去。 大元经卷中贞享四年二月十三挍点了净严(四十九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1册No. 1239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下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归命十方等正觉最胜妙法菩萨众我身口意清净业至心倾诚合掌礼唯愿诸佛法僧众慈悲哀愍摄护我敬礼元帅大将军此是毗卢遮那身及以释迦诸佛变观音无尽无边化或现菩萨喜悦形两臂与诸愿印相或示金刚忿怒身四手执器降魔相元帅本体是如来为救世间现种种四面八臂坚利牙执持器杖随类护若有国王归元帅即领一切将军众守护彼王国境内消伏邻王怨敌事摧灭逆臣自调伏国内无诸疾疫苦一切世间有情类念持神咒称名号净除内外所生障必与世间出世愿欲息灾者即息灾求荣爱者施荣爱降伏恶等一切业一一无不成就者若闻阿吒薄俱名口里一诵赞叹者常当拥护无诸难世间宝货悉圆备阿吒薄俱领眷属摧碎金刚青面王苏悉地王军吒利密迹力士摩登伽梵释四王自在天二十八部药叉王四十二部罗刹娑犍闼龙王鸠槃荼天魔鬼神并驱使阎浮众生亦如是能归依者得胜利生谤逆者被重祸是故一切世间人悉应归依大元帅次结请十方诸佛印。 反叉左右无名指于掌中。 直竖二中指头相拄。 屈二食指押中指上节背。 并竖二大指押捻中节侧。 头指来去七遍。 即一切佛来咒曰。 ojayavahesvāhā唵(一)阇耶(二)(余何反)婆醯(三)莎诃(四)(诵七遍)次结观世音等诸大菩萨印。 两腕相付。 二大指并着。 二小指亦然。 余指散小曲竖。 如析莲华。 头指上来下去咒曰。 oviitivigalamaiteruka唵(一)毗是底(二)毗伽蓝(三)迷帝卢迦(四)vijayesvāhā毗阇曳(五)莎诃(六)次结十四部金刚印。 两腕侧竖。 并二大指各捻二小指甲上。 二无名指侧竖相拄头。 二中指各直竖。 端向前不相拄。 二头指来去咒曰。 ovajracaihesvāhā唵(一)跋折罗(二)旃抳醯(三)莎诃次结三十三天神印。 二头指稍去中指第二节半分许。 大指来去咒曰。 oatrūpramadhaniyesvā唵(一)铄睹噜(二)跛罗魔陀你曳(三)莎hā诃次结二十八部星宿天印。 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并仰。 右中指在左无名指下文上。 右无名指亦覆左中指下文上。 总相綟如索。 小指头指大指各竖相拄。 大指来去咒曰。 onakatradevatayesvā唵(一)曩乞叉多罗(二)提婆多曳(三)莎hā诃次结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乾闼婆军众印。 侧左手中指已下三指把拳。 又屈头指少曲。 于中指下节文。 大指来去咒曰。 odhtiraayakai唵(一)地利底(二)曷罗瑟吒(三)药叉(四)因ndradhipatayesvāhā陀罗(五)帝波多曳(六)莎诃次结南方毗楼勒叉天王领鸠槃荼众印。 侧左腕。 以右手腕侧着左腕根上。 二掌相背。 二无名指相钩。 申之如索。 二小指二大指各少曲。 头指来去咒曰。 odhiruphakayapatayesvāhā唵(一)毗噜陀迦耶(二)波多曳(三)莎诃次结西方毗楼博叉天王领龙军众印。 左手侧腕。 以右手腕著于左手腕根上。 二手中指已下三指。 屈在掌中作拳。 屈二大指各押上。 二头指交如索申之。 大指来去咒曰。 ovirūpākakupaaadhi唵(一)嗅嚧博叉(二)鸠槃荼(三)阿地patayesvāhā波多曳(四)莎诃(五)次结北方毗沙门天王领药叉军众印。 左手侧腕。 亦屈头指以下四指。 在掌作拳。 屈大指押头指上。 右手腕亦然。 侧之作拳。 大指直申向上。 右手拳累着左手拳上。 右大指来去咒曰。 ovaiasuyaadhipatayesvā唵(一)毗沙门耶(二)阿地波多曳(三)莎hā诃(四)次结四天王所领四方鬼神药叉罗刹八部鬼兵印。 反叉头指中指入掌。 无名指直竖。 小指头相叉入掌合腕。 大指来去咒曰。 ojambharajalendrayasvāhā唵(一)瞻皤罗(二)谢连达罗耶(三)莎呵(四)次结八部龙王军众印。 右肘头在左肘内。 复以右手后四指少曲。 以大指傅头指少曲之。 左手反曲之。 向右手亦如之。 状如蛇口用之。 二手各四指来去咒曰。 oupanandrasvāhā唵(一)沤波难陀(二)莎诃次结百千天龙兴云致雨龙王印。 左手臂腕如前不改。 但以左右手小指无名指。 反相叉入掌中右押左。 二中指直竖头相拄。 二食指拄中指背上节。 二大指少曲。 各付二食指内中节。 头指来去咒曰。 obhūgirasvāhā唵(一)步耆罗(二)莎诃(三)次结日天子军众印。 先背二中指无名指小指。 掌内相拄皆使齐。 其二头指直竖相拄。 二大指捻头指根第一节。 大指来去咒曰。 oramaimalinisvāhā唵(一)喝啰湿迷(二)摩利你(三)莎诃(四)次结月天子眷属印。 以二小指无名指掌内相叉。 右押左挺在掌中。 其中指直头相纠头指。 使中指第三节屈。 怒其大指。 各押无名指头。 大指来去咒曰。 ocandrayasumatisvāhā唵(一)旃陀罗夜(二)苏摩底(三)莎诃(四)次结一切火天魔兵令伏印。 竖右手三指。 屈大指捻无名指下文。 其头指稍屈头。 与中指第一节齐。 头指来去咒曰。 odipyaPICSD-D957. gif/PICagnayeaga唵(一)地獘地獘(二)(毗耶反)阿伽那曳(三)阿揭cchasvāhā车(四)莎诃(五)次结阎罗五道大将军牛头兵众印。 侧左手腕握。 四指仍稍出头指三分许。 大指来去咒曰。 oyamarajaugravirya唵(一)阎魔罗阇(二)呜揭罗嗅利耶(三)agacchasvāhā阿揭车(四)莎诃(五)次结阿修罗王斗战军众印。 左手中指以下三指等屈。 头指去掌一分许。 大指头亦稍曲。 共东方天王印同令相应咒曰。 ovimacitraamurādhipa唵(一)毗摩质多罗(二)阿苏罗(三)地波tayesvāhā多曳(四)莎诃(五)次结罗刹娑王军兵斗战者急来印。 以右手大指。 捻小指无名指甲上。 中指及头指申之。 头指来去咒曰。 okhargaadhipatayesvāhā唵(一)揭伽(二)阿地波多曳(三)莎诃(四)次结五方大力药叉王军众印。 以左手四指向下钩右手。 其二大指直申怒之。 二大指来去咒曰。 okuvirasvāhā唵(一)拘嗅罗(二)莎诃(三)次结阿利陀遮文荼印。 二头指中指无名指相绞。 以小指相叉。 以大指向上相叉。 大指来去咒曰。 ohuruPICSD-D957. gif/PICcamuvaisvāhā唵(一)胡嚧胡嚧(二)遮文荼(三)(徒皆反)莎诃(四)次结毗那夜迦鬼神王印。 先竖三指。 二无名指相叉垂下向掌背。 二大指直竖附头指侧。 大指来去咒曰。 opakarauaadhipataye唵(一)薄迦罗准荼(二)阿地波多曳(三)svāhā莎诃(四)次结摩醯首罗天王二十八部印。 小指无名指向内相钩。 即以中指竖相叉。 又以二头指各竖。 附中指侧甲下。 二大指亦竖附近。 头指来去咒曰。 omaheurayasvāhā唵(一)摩醯首罗耶(二)莎诃次结阿吒薄拘元帅大怒使金刚二十八部神降伏恶鬼印。 迎坐以左右手。 急作拳内怒。 三叩齿即啮下唇。 以下二手拳捺着二腿上。 此大将身印。 恶鬼神自打自缚自求死乞命。 次结阿吒薄拘大将大悦会天龙鬼神自护身印。 以左右二大指。 捻二无名指中节内左右。 百事不畏不被刀兵鬼神伤。 次结阿吒婆拘着衣甲印。 以左手执刀拄之。 右手空绕头三周匝。 揽衣袖作悬牙势。 鬼见悉着衣甲。 诵大咒二十一遍。 次结阿吒婆拘千辐轮降鬼印。 以右手大母指。 押中指无名指中节背上。 状如跋折罗印形。 次结阿吒婆拘立身印。 正立翘右脚。 以左手头指以下四指。 向前托跨。 以右手大母指。 押中指以下三指背上中节。 以头指向前申之。 指一切病即差。 指一切鬼魅自伏。 指江海面自即竭。 次结阿吒婆拘刀印。 取石榴枝长三尺二寸咒三遍。 右手把一头左手三摩之。 鬼见是刀。 以左手托跨。 右手如金刚刺跋折罗。 次结阿吒婆拘弓箭印。 以左手大指。 押头指无名指小指甲上。 以右手无名指小指屈在掌中。 大指押头指中指甲。 于左手中指侧。 申放右手大母指。 弹指之。 已上七种法契。 以用小心咒咒之。 即小心咒曰。 namotaritaburibharaburi南无(一)多律(二)多勃律(三)婆罗勃律(四)akyameakyametrasaddhāu柘颉迷柘颉迷(五)怛罗散淡(六)呜yavisvāhā盐毗(七)莎诃(八)次结阿吒婆拘降伏大魔鬼神印。 悬脚坐。 以左右二手急作拳。 捺左右二腿上。 急以上唇啮下唇。 裂眶看。 即是大降伏印。 次结缚一切鬼神印。 以左右手二小指反相叉。 以二大指押二小指甲上。 中指无名指竖。 头指亦然。 次结敕鬼神印。 若敕鬼神。 即偏坐。 以左手托跨。 右手以大指。 押小指无名指甲上。 直竖头指中指。 次结火轮印。 若伏大力恶鬼作火轮印。 以左右二无名指。 屈在掌中令头齐。 余皆相拄头。 稍虚掌即是。 次结投魅鬼印。 中指以下三指。 皆相叉掌背后。 二头指相著令齐。 二大指横捻二头指中节文。 三呼三吸即缚来(已上五种法契用大咒)。 次四天结界咒。 obhateyavanvavanvahahūpha唵婆谛耶盘陀盘陀唅吽泮八部都咒namobuddhāyanamodharmmāyanamo曩谟勃陀耶曩谟达摩耶曩谟sughāyanamoburiyakateburi僧伽耶曩谟佛利药叉帝佛利yakagalayakaaavakusvāhā药叉揭蓝药叉阿莎薄俱莎诃若追八部神。 举前八部印。 即诵前咒二十一遍其神立至。 世尊愿传流布遍于阎浮。 令一切众生受持。 为作大救护。 尔时佛告一切大会。 此咒诵之入官不瞋。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入军不畏刀兵。 国王贵人见之下位承迎。 追般若不空罥索使者神鬼印。 以左右手。 合掌当心虚八指。 具作供养印。 后即大指押头指中指。 屈在左右掌中。 无名小指合著。 如佛顶形。 次作般若降伏天鬼神印。 以左右二手合腕。 二大指博近头指侧。 二手中指竖申之。 二头指无名指小指。 屈节曲相拄头中央虚掌。 大将使神散禁法先持咒有验然后行之。 不尔不成。 平旦于神前安一盆井华水一炉香。 咒师整衣服当床中迎坐勿笑。 手作大怒印。 但有鬼病人来勿多语。 口云急急以瞋怒骂之。 若似怖也即告之。 神众更待何时急缚将来。 声大。 官使人应声即缚竟。 欲打欲禁之。 但以随时一言更勿多语。 此大将处法不诵咒。 欲有人持我咒者。 平等有贤圣之人乃可持。 不尔自损身。 略说已前行用不少。 若广说穷劫不尽。 大元经卷下贞享四年中春十三一挍加批了净严(四十九载)元禄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以净严和上之本再挍了尊教宝永五十一月十五日一挍了性寂 发布时间:2025-10-07 08:19:38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