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经唯识深义 内容: 第二十八章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原文:须菩提。 于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 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 须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 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释:世尊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怎么认为,众生观如来,是否要从佛的三十二相上来观如来呢?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是这样,众生就是以佛的三十二相来观如来。 如果有三十二相的就是如来,没有三十二相的,就不是如来。 世尊慈悲,在这里不仅再一次地为众生破相,而且又举示给众生无相的如来,这样众生参禅,就不会再去觅相错会。 前文已经说过,真正的如来,法身如来没有任何一个相,三大无量劫修行,修出的三十二相,是报身佛得,应化身佛得,法身佛还是空无一相,不得一法。 因为金刚经全文都是讲无相的金刚心如来藏,讲众生未来的法身,世尊自始至终都在开示众生,如何证得无相的法身,所以世尊也就处处讲解无相的法身如来,指引众生悟入诸法实相。 世尊从开篇伊始,就一直不断地为众生破相,以便众生都能趣向于无一切相的法身如来,与实相心法身如来相应,通过参禅明得自己一丝不挂的主人翁,从而找到回家的路,得个安歇处。 世尊故意问须菩提,见真佛,是否从三十二相上来见,须菩提也故意回答说,众生确实都是在三十二相上见如来,于是引起世尊具体讲解,为什么不能在三十二相上见如来,为什么三十二相不是真实的相,不与法身如来相应。 世尊说: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话,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他也就是如来了。 事实上,他是不是如来呢? 在这里世尊具体解释说,有三十二相的不是真如来,三十二妙相是通过修福所获得的,转轮圣王福德极大,也有三十二相,却离佛甚远;乃至魔王波旬也能变出三十二相,冒充释迦佛;八地以上的菩萨,也可以变现出三十二相,也可以以佛身度众生。 所以众生要想明得真心而成佛,必须要见真佛法身如来,而真如来却没有三十二相,有三十二相的就不是真佛真如来。 须菩提对世尊说:正如我对世尊您所说法义的理解,众生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因为还没有成佛的人,如果修出大福德,也有三十二相,这样就容易错会,以至于认假为真,不得菩提。 这时须菩提听佛解说,假装醒悟过来,知道了不应该以三十二观如来,不应以三十二相寻觅如来,其实须菩提对此理早已明了,只是故意引起世尊进一步破相。 佛与弟子默契配合作戏,以此来度众生。 原文:尔时。 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释:世尊听须菩提如此说,就说了一个偈子:如果以色相来见我如来的话,如果以声音来寻求于我如来的话,这个人就是行在邪道上,没有走在正路上,那就不能见到真实的如来。 这是金刚经里有名的四句偈子,指示我们要证悟法身如来,就要离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不要以色声香味触法相而见如来,如来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那么见如来就不能用眼见和耳闻,眼见的是色相,不是如来;耳听的是声音相,不是如来。 这些相都与如来相违背,必须舍弃这些相,排除这些相,才能见到真实的如来。 所谓的舍弃和排除,不是说把这些相都消灭掉,而是说要擦亮心眼,不要认这些相为真,并且要在这些假相当中,识得那颗真实而宝贵的明珠——如来藏。 这才是走正路,才能见如来,才能成佛道。 那到底要如何见如来呢? 诸位且看我挥手招呼大家:快到经堂诵经来! 大家见我挥手时,切莫着我五指山的虚相,切莫着我五蕴之行相,撇开这些五蕴的幻相,在这些幻相里,寻觅那个不是幻,且也没有相的摩尼宝珠。 祂定在五蕴山中上上下下、出出进进、来来回回,虽然如此,祂却是如如又不动,并没有上上下下的相,没有出出进进的相,没有来来回回的相,祂不上不下,不出不进,不来不回。 祂在五蕴山中忙里忙外,已经无量劫了,没有停息过,却从来不觉忙和累,如来又如去。 祂好像来了,也好像去了,其实祂不来也不去,本自如如。 那要如何见到如来呢? 再看我挥手:来,来,来,诵经来! 这里没有五蕴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凡夫相,没有菩萨相,没有三十二相,没有色相,没有声音相,没有六尘相,排除这些相,就是如来相。 大家睁大眼睛,在这些幻相当中仔细寻找吧! 发布时间:2024-04-16 08:17:5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