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经唯识深义 内容: 第二十章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因为佛有五眼六通,能彻见一切法,彻见一切众生,所有众生的心,如来悉知悉见。 如来既能见众生,也能见众生的如来藏心,就知了众生心。 而众生的现在心、过去心、未来心都不可得,因为是生灭幻化的,不能久长。 原文: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天眼。 释:世尊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怎么认为呢,如来有肉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这样,世尊,如来有肉眼。 世尊又问:须菩提,你怎么认为呢,如来有天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这样,世尊,如来有天眼。 肉眼,是四大组成的物质色法,浮在身体表面,能与色尘相对,负责传输色尘微粒进入胜义根,依此,眼识就能出生,然后就会明辨各种色尘境界。 众生肉眼形状、颜色、功能各异,在身体头部的处所也各异,依众生的业种而显现不同的形态与功能,其见色功能也各异。 依业力的不同,众生所见色的高低、远近、上下、大小、范围、色彩、内涵也各有差异。 以人眼为例,肉眼受障碍物所限制,障碍物之外的色体就不能见,只能见眼前到障碍物之间的物体。 没有障碍物时,普通人的肉眼最远只能见到几千米的距离,离眼一尺之内,越近越看不清楚,贴近肉眼,则完全看不见了。 肉眼受光线的限制,光线太强或太暗,则不能见物。 色体越精细,越看不清楚。 肉眼有病变和障碍的更是如此,比如老花眼、近视眼、远视眼、青光眼等等,所以众生的肉眼会有很多局限性。 而佛的肉眼则不如是,佛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业障全部彻底灭尽,肉眼见色则无丝毫障碍。 佛的肉眼就像四大海水一样清澈明亮,又深又广,深不可测。 佛经里比喻佛眼为清莲花眼,又广又长,是极慈悲相。 佛眼没有圆圆的、鼓鼓的,没有杏眼圆睁相,那是嗔恚相;佛心慈柔,因而眼也是广长、细长相,与慈心相应。 佛的外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完全与佛心一致,是佛心的外现。 众生的外貌也如是,是众生心的外现,与众生心相一致。 貌如其人,众生心贪,相貌则现贪婪相;众生心嗔,相貌则是嗔恚相;众生心痴,相貌则是愚痴相。 佛的肉眼见色,要远远殊胜于众生无量倍,佛的肉眼永远不会出现病障,永远不会见色扭曲。 佛的肉眼见色,会见到极微细处,甚至如细菌般极微细色,肉眼也没有障碍,都能看得清楚,不会像人类一样,还要用显微镜和放大镜,佛的肉眼完全能够代替显微镜和放大镜,佛的肉眼能看见极远处的极迥色、极略色。 佛肉眼的功德,无论何人也赞不完全。 天眼,也是见色,与色尘相对,但是天眼见色没有障碍,可以透过物质的遮障,见到极远处的色尘,如能见到其它星体其它世界,见到一切遮障物后面的色尘,如地壳里的物质,须弥山后的物质色法。 天眼一般是指天人的眼睛,因为天人的色身比较轻微,不是像人类的色身是由粗重的四大物质组成,所以天人有神通,天人的眼睛有神通,能够透视,能够见极远的其它星体的色尘。 鬼神阿修罗非人之类的众生,他们的色身也不是粗重的物质色法,而是由微细四大组成的物质色法,因此见色也没有障碍,或者障碍小一些,所以他们都有小神通。 其神通大小不一,依业力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 人类众生如果有天眼,一个是生来就有的果报通,一个是通过修禅定而获得的。 也依果报不同,禅定不同,天眼通就有许多差异。 而佛的天眼通,要远远超胜于所有的天人、所有的阿罗汉、所有的辟支佛,也超过所有的诸大菩萨,能见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国土,没有障碍,这是诸佛三大无量数劫修行所得的殊胜果报。 原文: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佛眼。 释:世尊问:须菩提,你怎么认为呢? 如来有慧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 世尊,如来有慧眼。 世尊问:须菩提,你怎么认为呢,如来有法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世尊又问:须菩提,你怎么认为, 如来有佛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慧眼,顾名思义,是智慧之眼,是指意识心所具备的智慧。 智慧又分为小乘见道的智慧,和大乘见道的智慧。 小乘的慧眼,是在小乘断我见时开始获得的,依此智慧之眼,知小乘五阴空理,看世间一切法,都是苦的、空的、无常的,都是非我的。 小乘的慧眼圆满通达,则具备小乘的一切智:包括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 这十种智慧是四果罗汉所能具备的,知五阴世间一切法的苦谛真理、集谛真理、灭谛真理和修道真理,知一切法都是空,生而不生,也知如何灭尽自己的五阴,出离三界生死,得到解脱。 大乘菩萨的慧眼,在初明心开悟时就获得。 由于证得了不生不灭的真实心如来藏,知五阴身依真如心而有,是真如心所生,因此五阴虚幻非我。 而真心本来而有,也不用出生,现前观察真心如来藏的运作,能够了知更多真心体性,从而获得更多智慧。 慧眼圆通之后,通达大小乘之理,见道之后所获得的智慧具足,就进入初地,获得法眼。 有法眼的地上菩萨,能够现观世间一切六尘万法,都是由真心如来藏而生,除此如来藏,没有一法能够独立存在,没有一法有其自体性,全部是如来藏性。 无论眼根所对的一切色法,无论耳根所对的一切声法,无论鼻根所对的一切香法,无论舌根所对的一切味法,无论身根所对的一切触法,无论意根所对的一切六尘法,都是由如来藏所生,没有例外,这是有法眼菩萨的现观智慧境界,知心外无有少法可得,心外无一法存在。 法眼圆通之后,转识成智,大圆镜智现前,圆满佛道功德,成就一切种智,就具有了佛眼。 佛眼能够彻见一切法的实质,了一切法的实相,见一切法都是真如,见一切众生也都是真如。 世出世间,无一法不知,无一法不晓,无一法不见,毫无障碍。 知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无一遗漏,无一差池,无一错谬,心得无碍。 原文: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恒河中所有沙。 佛说是沙不。 如是。 世尊。 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 于意云何。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有如是沙等恒河。 是诸恒河所有沙数。 佛世界如是。 宁为多不。 甚多。 世尊。 释:世尊说:须菩提,你怎么认为呢,比如说恒河当中的所有沙子,佛是否也同样称作沙子呢? 须菩提回答说:是这样的,世尊,如来也把这些沙子叫作沙子。 世尊说:须菩提,你怎么想的呢? 就像一条恒河中的所有沙子,又有像这些沙子一样多的恒河,然后这样多的恒河里的所有沙子的数量,佛国土就是这样的多,那么这么多的佛国土,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那简直是太多了。 就像一条恒河里的沙子,就已经数不清了,何况像沙子一样多的所有恒河里的所有沙子,那简直不能数,也不能想象了,佛国土就是这样的多,那么佛国土也是不可想象的。 原文:佛告须菩提。 尔所国土中。 所有众生,若干种心。 如来悉知。 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 是名为心。 所以者何。 须菩提。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释:世尊告诉须菩提,在这么多的佛国土中的所有一切众生,他们的种种心,如来全部都知道,毫无遗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如来说所有这些众生的种种的心,都不是真正的什么心,只是名字,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心,只不过是给这些心取个假名,叫作心罢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须菩提,这些所谓的心,都是生灭变异无常的。 能够过去的心,那就不可得,因为过去的已经消失了;现在的心,还在念念迁流变化,也把捉不了,也是不可得的;未来的心,还没有出现,更是不可得的。 不可得的、把捉不了的心,就不是真实的心,只是一个幻化的假相。 为什么说众生的种种心,如来都知道呢? 这里的如来,一个是指有五蕴身的如来,包括报身佛和应化身佛;另一个是指无五蕴身的法身佛如来。 应化身佛,三大无量数劫修行,成就了一切种智,神通道力圆满无碍。 其智慧能够彻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众生的所有心行,所有众生的心念一时全部了知,哪里众生的因缘成熟,就会应化在哪里,宣传法教,度脱众生。 另一个法身佛如来,能够了众生的心行,七识心的现行运作过程当中的心行,如来藏都知道,然后才能配合七识生起现行,继续运作。 因此说众生种种心是指妄心七识,不是指金刚心如来藏,因为如来藏只有一种,没有种种。 如来藏了众生的心行,以了别第七识意根的心行为主。 六识在了别六尘万法当中所了别和思维的内容,都要传递给意根,意根依此,生起作意等等心所法,再做自己的思量和抉择,如来藏就会了别意根的作意和思心所,意根的所有抉择和打算,如来藏都能了知到,于是就会随顺意根的抉择,生起六识心的身口意行。 所以如来藏了意根的心行,就能让六识的身口意行按照意根的抉择来现行,意根思量的内容也就是六识所了别的内容,所以如来藏了别意根的心行,也就等于了六识的心行。 如来藏也了别众生的业种,了别之后,就会输出业种,也就知道众生会现起什么心行出来。 而这些七识心,其实没有七识心,表面看是有,有是假有,众生妄见、妄知,实际都是如来藏心。 如来藏输送出识种子所形成的七识心,实质还是如来藏心,众生妄见有七识心,实质就是如来藏。 都是如来藏自己在自己变现的幻化境界当中玩闹着,所以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 这里的非心,不是指如来藏,是指七识心,意思是说,没有真正的真实的七识妄心,都是第八识如来藏,假名为诸心,假名为七识。 后边又补充说了三心,前后一致,都是指七识妄心。 七识妄心了不可得,因为都不是实法,是幻化的、生灭的,所以才说不可得。 过去未来现在的三种心,主要指六识心,以意识为主的心,意根则没有过去未来和现在之分。 这些心都抓不住,留不住,刹那生灭,念念不停留,才说这些心是不可得的,也确实得不到。 发布时间:2024-04-18 08:09:1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