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重治毗尼事义集要 内容: 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卷第十四古吴蕅益沙门 智旭 汇辑○衣法听取粪扫衣。 有十种。 牛嚼衣。 鼠啮衣。 火烧衣。 月水衣。 产妇衣。 神庙中衣。 鸟[衔-金+缶]风吹杂处者。 冢间衣。 求愿衣。 受王职衣。 往还衣(谓送葬衣)。 不应取坑堑中死人衣不应取垣上篱上堑中粪扫衣(或是居士所浣晒故)。 不应在断事处取死人衣(官敕旃陀罗弃死尸。 彼言。 使取衣者弃之)。 不应取未坏死人衣。 死人未坏。 不应打令坏。 不应取大聚衣(是居士所脱故)。 粪扫衣无主。 属先取者。 若共取。 应分。 不应取庄严供养塔衣。 听以刀截衣。 得未浣衣。 听自浣。 使人浣。 听畜浣器。 浣板。 剪刀。 应五条。 不应六条。 应七条。 不应八条。 乃至十九条。 不应二十条。 若过是条数。 不应畜。 听以长四肘广二肘衣作安陀会。 广三肘长五肘作郁多罗僧。 僧伽梨(广。 指竖言。 长。 指横言)。 问。 比丘三衣。 诸部皆以竖三横五为量。 今造衣无不过量。 亦有罪不。 又僧伽梨。 四分律不过十九条。 僧祇律不过十五条。 惟根本许至二十五条。 今皆称二十五条为上上衣。 亦定尔不。 答。 三肘五肘。 决不可过。 故律摄云。 过此以上。 皆得恶作。 今时制衣。 竖虽未必过三。 横则无不过五。 讹云折时取方。 当知受持披着。 步步得突吉罗。 又西国造衣。 或粪扫衣。 或檀越施衣。 但令所得广长。 则条隔可少。 所得杂碎。 则条隔便多。 不惟僧祇四分。 不贵多条。 即根本部。 亦但云初三次三次三。 未尝名为上中下也。 况梵网止言九条。 七条。 五条。 袈裟。 佛付迦叶。 传弥勒者。 亦止是十三条。 金缕袈裟。 今乃独尚二十五条。 伤工费本。 可笑甚矣。 作新衣。 一重安陀会。 一重郁多罗僧。 二重僧伽梨。 若故衣。 听二重安陀会。 二重郁多罗僧。 四重僧伽梨。 若粪扫衣。 随意多少重数。 得缦衣。 广长足。 裁割便少。 听作帖叶。 不应不着割截衣入聚落。 不应反着衣入聚落。 聚落外。 听反着。 不应着一衣。 除大小便处不应着绣衣。 草衣。 树皮衣。 树叶衣。 珠璎珞衣。 皮衣。 鹫毛衣。 人发衣。 马尾衣。 牦牛尾衣。 衣坏。 听补治。 听着纳重。 线编边。 随孔大小方圆补。 有居士持衣来。 言与某甲比丘。 比丘言。 我不须。 即持衣置比丘前而去。 听为施主故掌录。 若须时。 听受持。 大价衣布地。 不应在上行。 不应以大价衣作地敷。 听用作卧褥。 坐褥。 作枕。 作覆上衣。 不应作帐(房中四周设帏)。 不应作轩(檐前设帏)。 听畜袈裟色带。 广三指。 绕腰三周。 若带细软。 数结速断。 应安扭玦。 不应用宝作。 患寒。 听着复纻衣(两重名复。 内盛棉絮等名纻。 与贮通用)。 寒雪国。 听作袜。 听着帽。 身患疮。 并汗臭。 听作拭身巾。 面汗。 听作拭面巾。 患眼泪。 听作扪净巾。 僧祇律云。 非时长衣。 应与僧。 时衣太多。 减半与僧。 持三衣瓶钵。 即是少欲少事。 作绁。 极广齐四指。 极狭如[麦*广]麦。 五条。 应一长一短。 七条至十三条。 两长一短。 十五条。 三长一短。 根本律云。 护惜衣服。 当如身皮。 应浣染缝治者。 当随事作。 僧伽胝有九种。 九条乃至二十五条。 初三种。 二长一短。 次三种。 三长一短。 次三种。 四长一短。 应作。 应持。 过此已上。 便成破纳。 上者竖三肘。 横五肘。 下者竖二肘半。 横四肘半。 二内名中。 嗢呾罗僧伽。 及安呾婆娑。 亦如僧伽胝量。 复有二种安呾婆娑。 竖二。 横五。 竖二。 横四。 杂事云。 肩上安[巾*勾]。 胸前缀纽。 叶相有三。 大宽四指。 或如乌张足。 小宽二指。 或如母指面。 此内名中。 不应披三衣剃发。 应别畜剃发衣。 或用僧脚崎遮身而剃。 应以袋盛衣。 常用者在上。 非常用者在下。 蚊帱周十二肘。 于上安盖。 长四肘。 阔二肘。 随身高下。 [糸*属]带悬垂相掩作门。 热应摇扇。 下边蚊入。 毡席压之。 僧伽胝者。 是衣中主不应随处着用。 作诸事业。 入聚落时。 乞食时。 随啖食时。 入众食时。 礼制底时。 听佛法时。 礼拜二师及同梵行者时。 可披大衣。 嗢呾罗僧伽。 应于净处披着。 及食等事。 其安呾婆娑。 任于何处。 随意着用。 目得迦云。 贼夺商旅所遗弃物。 不应收取。 若商主随听者。 应取。 有主尸林及神庙衣。 亦尔。 许诸苾刍畜十三资具衣。 一僧伽胝。 二嗢呾罗僧伽。 三安呾婆娑。 四尼师但那。 五裙。 六副裙。 七僧脚崎。 八副僧脚崎。 九拭面巾。 十拭身巾。 十一覆疮衣。 十二剃发衣。 十三药直衣。 随一一衣。 各别叠名而为守持。 应如是说。 对一苾刍。 具寿存念此僧伽胝衣。 我今守持。 已作成衣。 是所受用。 如是三说。 余衣守持。 准此应作。 其药直衣。 应加为病因缘。 此外若更有余衣。 应于二师而作委寄。 分别持之。 对一苾刍。 作如是说。 具寿存念。 我苾刍某甲。 有此长衣。 未为分别。 是合分别。 我今于具寿前而为分别。 以某师为委寄者。 我今持之。 如是三说若衣欲破。 应以长线而缝络之。 若见有孔。 应可补帖。 若在内烂。 两重幅叠。 如总烂坏。 不堪料理者。 应作灯炷。 或可斩碎和泥。 用塞柱孔。 或涂墙壁。 如是用时。 能令施主所舍福田。 任运增长。 萨婆多论云。 三衣若破。 不问孔大小。 但使缘不断绝。 故成受持。 若衣久失色。 故不失受持。 后更上色。 亦不受持。 问。 今相传三衣。 若破不许自补。 又比丘无常。 衣挂树上。 何耶。 答曰。 是律所听。 便可依从。 非制而制。 便名非法。 衣破不许自补。 出在五百问中。 此书多讹。 卷首已辩之矣。 比丘无常。 三衣与看病人。 律有明文。 如何可抗。 设欲免金翘之灾。 必须龙王来乞。 或欲系小儿之项。 亦须父母相求。 若高挂树梢。 空无利益。 非律所载。 实为可嗤。 暴殄施物。 岂能无罪。 摩得勒伽云。 不得畜不净所汗粪扫衣。 若得粪扫衣。 当洗浣治令净。 好缝好染已。 受持。 十诵律云。 三衣不应少。 不应多。 少畜。 突吉罗。 多畜。 舍堕。 若粪扫衣。 若居士衣。 好割截治。 缝令周正。 别施缘。 若少衣。 不能得割截。 应衣上安牒。 若五。 若七。 若九。 乃至若十五五分律云。 着外道衣。 偷兰遮。 若不知是外道衣。 而非佛所听。 皆应坏之。 若知是外道衣。 应摘缒布地。 令人蹈上。 速使坏尽。 左条叶。 左靡。 右条叶。 右靡。 中条叶。 两向靡。 蚊幮。 应随床大小作。 禅带。 不应广过八指。 不应减五指。 三衣应受持。 衬身衣。 被衣。 雨浴衣。 覆疮衣。 蚊幮。 敷经行处衣。 障壁虱衣。 单敷衣。 坐具。 护髀衣。 护膊衣。 护头衣。 拭体巾。 拭手面巾。 针线囊。 钵囊。 革屣囊。 漉水囊。 如此诸衣若似衣。 皆应受持。 患头冷病。 听以衣覆。 亦听作帽。 暖则止。 富罗不应深作[革*雍]。 听至踝上。 得新衣。 应先浣舒张度量。 然后裁截缝染。 如法受持。 不得以裹诸物。 谨护如身薄皮。 善见律云。 三衣。 受持。 不须说净。 雨衣。 四月受持。 过四月已。 说净。 尼师坛。 受持。 不须说净。 覆疮衣。 不须说净。 疮瘥已说净。 敷具。 受持。 不须说净。 杂碎衣受持。 不须说净。 手巾。 受持。 不须说净。 若先受持三衣。 舍已。 受持新者。 以身口对比丘说。 若无比丘。 以手捉衣自说。 若手不捉。 不成说。 应道其名字。 所舍三衣。 作杂碎衣。 应说净。 尼师坛。 受持一。 不得二。 敷具。 多少随意畜。 覆疮衣。 畜一。 不得过。 手巾畜二。 杂碎衣。 随有多少。 说受持。 不犯。 床褥荐席等。 悉属房物。 不须说净。 律摄云。 凡着衣服。 应舍三种心。 一喜好玩饰心。 二轻贱受用心。 三矫觅名称心。 诈着弊衣。 欲令他知有德有行。 是三心皆不应作。 但求坏色。 趣得充身。 顺大师教。 进修善品应生五种心。 一知量。 度量而用。 勿使伤损。 二知间隙。 不可频着一衣。 臭而疾破。 三知思察。 来处极难。 作报恩心。 受用之时。 勿为非法。 四知时。 寒热适时。 受用合度。 五知数。 十三资具。 足得资身。 多畜贮衣。 长贪废业。 ○钵法第四分云。 有比丘入僧中食。 无钵。 听比座与。 若僧中借与。 不应不洗钵用食。 不应畜木钵。 是外道法。 不应畜石钵。 是如来法钵。 不应畜金银琉璃宝钵。 是白衣法。 听比丘作铁钵。 听畜一切作具。 听熏钵一切物不应着钵中。 不应不洗钵便举。 听作钵囊。 作带络肩。 挟钵腋下。 钵口向外。 僧祇律云。 不听钵中安隔。 若以饼隔及饭隔者。 无罪。 根本律云。 护钵当如眼睛。 应缀者缀。 应熏者熏。 十诵律云。 钵是恒沙诸佛标帜。 不得盛不净物。 五分律云。 过中不应用钵饮。 听作饮器。 用铜铁瓦。 听别作歠粥器。 ○食法药法药犍度云。 若时药。 和时药及非时药等。 应受作时药。 若非时药。 和七日药等。 应受作非时药。 若七日药。 和尽形寿药。 应受作七日药。 若尽形寿药。 和尽形寿药。 应受作尽形寿药。 不应自煮而服。 不得界内共食宿。 煮食食。 应在边房静处结作净厨屋。 琝荼居士裁种种饮食。 于道路供佛及僧。 行过旷野。 故有余食。 使人即尽持与比丘。 比丘白佛。 佛听作檀越食受。 令净人掌举。 不应自受。 若有所须。 随意索取。 有八种浆。 梨浆。 阎浮浆。 酸枣浆。 甘蔗浆。 [廿/(麸-夫+玉)]果浆。 舍楼伽浆。 婆楼师浆。 蒲桃浆。 若不醉人。 应非时饮。 若醉人。 不应饮。 亦不应以今日受浆留至明日。 不应不净果便食。 应作五种净法。 火净。 刀净。 疮净。 鸟啄破净。 不中种净。 刀净疮净鸟净。 应去子食。 火净不中种净。 都食。 僧得果园。 应受。 敕僧伽蓝民。 若优婆塞料理。 彼欲得分。 应计食作价与直。 沙弥亦得料理。 食不破果。 大便已子生。 不犯。 比丘种菜果。 自散种。 自移植。 后皆听食。 苏瓶。 油瓶。 听覆。 若无净人。 捉盖悬置其上。 不应手触(此是僧之苏油。 非所受七日药也)。 不应啖不净菜。 不应自作净。 不应自手捉令人作净。 应置地使净人作。 作净已。 应受而食。 不应故触彼净食。 令得不净。 触者突吉罗。 彼不触。 无犯。 居士持食寄比丘。 后若自食。 若持归。 或与比丘。 听受。 病比丘须粥。 使净人着水着米。 煮令沸。 洗手受。 然后自煮令熟。 不得界内共粥宿。 界内煮。 自煮。 若重煮粥。 听自煮(结净厨界。 则无共宿内煮二过)。 欲受苏。 错受油。 欲受油。 错受苏等。 皆不成受。 谷贵时。 听比丘八事。 界内共食宿(一)。 界内煮(二)自煮(三)自取食(四)早起受食。 足食已。 不作余食法。 得食(五)从食处持余食来。 亦尔(六)胡桃果等食。 亦尔(七)水中可食物。 亦尔(八)若谷还贱。 不听。 不任为食者。 比丘有病因缘。 尽形寿应服。 尼犍度云。 尼得与比丘授食。 尼宿食。 与比丘为净。 比丘亦得与尼授食。 比丘宿食。 与尼为净。 第四分云。 供养塔饮食。 若沙弥。 若优婆塞。 若经营作者。 应食(饮食供塔。 须具三德六味。 若时新果菜。 并须作净。 今时乃以淡白豆腐麸筋。 及带谷果。 不切菜供。 可耻甚矣。 此供塔物。 比丘并不许食。 不惟密部也)。 僧祇律云。 [廿/秝]者。 若生。 若熟。 若叶。 若皮。 悉不得食。 若须涂疮。 听用涂已。 不得众中住。 应在屏处。 差已。 净洗浴。 还入僧中。 病时不服[廿/秝]不差者。 听服。 服已。 七日不得卧僧床褥。 上僧厕。 入僧浴室温室讲堂食屋。 受僧次请。 乃至说法布萨。 一切不得住。 不应绕塔。 若塔在露地者。 得下风遥礼。 至八日。 澡浴。 浣衣。 熏已得入众。 根本律云。 无事断食。 得越法罪(问。 如傅大士。 世称弥勒化身。 每作绝食种种苦行。 智积菩萨。 复持水斋。 后人仿效。 为有罪不。 答。 傅大士苦行绝食。 为欲代众生苦。 智积菩萨水斋减食。 为欲调烦恼习。 乃至依密部中。 复有种种作法。 皆非无事断食。 故无罪也。 然或借水斋绝食等事以邀名利。 则是邪命所摄。 罪更甚矣)尼陀那云。 令净人行果与僧。 若无净人。 应使求寂。 求寂无者。 先作净已。 苾刍受取。 应可自行。 十诵律云。 食生。 听更煮。 若生食。 听火净已得煮。 云何名火净。 乃至火一触。 毗尼序云。 五时听啖石蜜。 一远行来。 二病。 三食少。 四不得食。 五施水处。 若不饮水。 不听啖五分律云。 不应就树上触果。 以船车载饮食。 若无净人行御。 听比丘自行自御。 僧以车运米。 有一婆罗门。 以僧不净米一把投车中。 佛言。 若可别。 应除去。 若不可别。 趣去一把。 食根有五种净法。 剥净。 截净。 破净。 洗净。 火净。 食茎叶有三种净法。 刀净。 洗净。 火净。 于一器一聚中。 若净一。 名为总净。 米中有谷。 听畜杵臼。 令净人伐之。 萨婆多论云。 若以时药等助成七日药。 作七日药服。 无过。 或以七日药等助成终身药。 作终身药服。 无过。 或以七日药等助成时药。 作时药服。 随势力多故。 相助成故。 ○受食法法犍度云。 若欲受请。 应往僧小食大食处。 可见处住。 檀越白时到。 上座应在前。 如雁行而去。 若有三宝事。 瞻病事。 应白上座已前去。 若有命难梵行难听不问去。 往彼食处。 不应错乱聚住。 应随次坐。 上中下座互相看。 若有不如法坐。 不善覆身者。 应弹指令觉。 或遣人语令知。 不应贪恭敬。 故在后到。 令诸比丘起。 若檀越与上座果。 应问。 果净不。 若未净。 应语令净。 若已净。 应问。 为谁送来。 若言为上座。 得随意取。 若言为僧。 应语令传使遍。 与羹亦尔。 有比丘不得食。 听比座为索。 若无。 比座应自减半与。 不应得食便食。 应待唱言等得。 然后食。 不应匡肘食妨比座。 不应大咳唾。 应徐徐弃唾。 所食可弃之物。 应聚着脚边。 去时持弃。 食已。 应为檀越说大嚫。 乃至一偈。 余比丘不应先去。 若为三宝事。 瞻病事。 应白。 然后去。 檀越欲闻种种法。 应随宜为说。 第四分云。 不应二人同钵食。 不得亚卧枕案上食(身倚案上。 如半卧也)。 老病比丘。 听以钵着床角头。 或安瓶上。 僧祇律云。 不听共一器食。 若无钵者。 应用钩钵犍瓷。 若复无者。 置器着草叶上。 更互取食。 不得俱下手。 除五正食。 五杂正食。 余饼果菜等。 共食无罪。 无病。 不听机上食。 上座当徐徐食。 不得速食竟住看。 令年少狼狈食不饱。 根本杂事云。 不得着一裙而食。 老病者。 应着软滑僧脚崎。 重病者。 应在屏处。 但着一裙随意食。 留食之时。 普施群生。 勿拘一类。 饭以水浇。 饼须细擘。 散之于地。 随意当食。 不应遮止。 食讫。 当为说法。 或上座。 次座等。 或随能者。 当预请之。 说施颂时。 不应啖食。 待说颂讫后食无过。 五分律云。 居士请僧食。 不请者不应往。 以因缘事。 不为食听往。 有客比丘来。 应语主人。 听入不。 若不听。 应语言。 与我等食分。 我自平等共食。 若复不得。 应各以钵受分。 出外共食。 若复不得。 僧坊内有食。 应将与之。 不应与白衣共器食。 若往亲里家。 彼言。 我等非他。 亦非不净。 何不共食。 听系念在前共食。 但莫令手相触。 ○看病法第三分云。 佛案行诸房。 见有比丘病。 无人瞻视。 卧大小便中。 佛问。 何故无瞻视人。 答言。 我无病时。 不看他病。 是故今病。 无人瞻视。 佛言。 汝不瞻视供养病人。 无利。 无所得。 汝曹不相看视。 谁当看视病者。 佛即扶病比丘起。 拭身不净。 拭已。 洗之。 复为洗衣晒干。 弃故坏卧草。 扫除住处。 洒令清净。 更敷新草。 并敷一衣。 还安卧病比丘已。 复以一衣覆上。 舍去。 食后。 以此因缘告诸比丘。 应看病。 不应不看。 应作瞻病人。 不应不作。 若有欲供养我者。 当供养病人。 听彼和尚乃至弟子瞻视。 若都无人看。 僧应与瞻病人。 若不肯。 应次第差。 若次第差不肯。 如法治。 若无比丘者。 比丘尼乃至优婆塞等应看。 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夷。 不应触比丘。 病人有五事难看。 所不应食。 而欲食(一)。 不肯服药(二)。 看病人有至心而不如实语(三)。 应行不行。 应住不住(四)。 身有苦痛。 不能堪忍。 身小有堪。 能作而不作。 仰他作(五)。 又不能静坐止息内心。 反上事者。 易看。 有五法能看病。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 可食能与。 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唾吐。 三有慈愍心。 不为衣食。 四能经理汤药。 乃至差。 若死。 五能为病人说法。 令欢喜。 听看病人。 受请不受请。 食病人残食。 第四分云。 听与病者随意食。 随病药。 好瞻病人。 病比丘不应在阁上大房中住。 僧祇律云。 南方有二比丘。 共来见佛。 一比丘病。 一比丘待经二三日。 语言。 我欲前去问讯世尊。 汝差已后来。 彼言。 待我差共去。 答言。 我不见佛久。 思慕如渴。 不容同待。 即诣佛所。 佛知而故问。 汝何处来。 比丘以上因缘具白。 佛言。 此是恶事。 若比丘。 放逸懈怠。 不精进。 不能执持诸根。 驰骋六欲。 虽近我所。 为不见我。 我不见彼。 若比丘。 能执诸根。 心不放逸。 专念在道。 虽去我远。 即为见我。 我亦见彼。 所以者何。 随顺如来法身故。 破坏诸恶故。 离贪欲故。 修寂静故。 汝等同出家修梵行。 汝不相看。 谁当看者。 汝还看病比丘去。 若比丘。 共商人行。 至旷野。 得病。 同伴应代担衣钵。 亲近扶接。 不应远离。 若不能行。 应从商人借乘。 或许与谷草直。 不得载牸牛车草马。 当载特牛车。 驮马。 若病笃。 无所分别。 趣乘无罪。 若乘不可得。 应留一二三能看人。 到聚落求乘来迎。 应留粮食。 使住者不乏。 若旷野。 无肯住者。 不得便舍去。 应作庵舍。 敷草蓐。 作烟火。 取薪水。 留时药夜分药七日药尽寿药。 语病者言。 长老。 安意住。 我到前聚落。 当求乘来迎。 到聚落中。 不得绕塔。 问讯二师。 应语聚落中比丘。 旷野中有病比丘。 共迎来。 若言。 彼处多有虎狼。 恐当食尽。 虽闻此语。 要当往看。 若已死。 应供养尸。 若活应将至聚落。 语旧比丘。 长老。 此是某处病比丘。 我于旷野供养已。 今来至此。 次长老看。 若不看者。 越毗尼罪。 若无比丘。 应语优婆塞长寿。 旷野中有病比丘。 借乘往迎。 乃至迎至檀越家。 安别障处。 若人多。 应取二三能看病者看。 若病者言须多人。 乐住者应尽住。 共劝化前食后食。 乃至尽寿药。 供给使无乏。 若有客比丘来。 不得便语使看病。 应代担衣钵。 乃至饮食止息已语言。 长老。 是病比丘。 我看已久。 长老次应看。 若无常者。 应供养舍利。 若比丘。 比丘尼。 共商人行。 尼病。 比丘不得舍去。 应语。 去去。 姊妹。 将接之宜。 如毗尼中说。 唯除抱撮。 若须按摩油涂身者。 倩女人为之。 若无常者。 彼有衣钵。 应雇人阇维。 若无。 应舍去。 有俗人嫌者。 能作地想。 应担着远处。 若大德比丘病。 应着显现房中。 弟子常侍左右。 扫洒房中。 烧香。 敷坐。 若比丘来问疾。 应与前食后食非时浆。 若有问事。 病者应答。 病人力劣。 应侍者答。 若优婆塞来问。 应言。 善来长寿。 语令就坐而为说法。 汝大得功德。 如世尊说。 看持戒病比丘。 如看我无异。 若有供养。 为咒愿受。 若病人患下。 问病者不得久停。 应速发遣。 若病人不能出。 应畜三器。 一授病人。 一持出。 一洗已油涂日晒。 如是递用。 一人户边住。 莫令人卒入。 一人在病人边住。 时时为随顺说法。 若小德比丘病不应着显露处。 臭秽熏外。 不得着僻猥处。 死时人不知。 应安人中。 若病人有师及弟子。 应看。 若无者。 僧应差一二三人看病。 若病人有药直。 应取供给。 若无者。 僧应与。 若僧无者。 彼有重价衣钵。 应转贸轻者供给。 病人惜者。 应白僧言。 某甲病比丘。 不知无常。 悭惜衣钵。 不肯贸易。 白僧已。 软语说法。 使得开解。 然后贸易。 若复无者。 应乞与。 若不能得。 应僧食中取好者与。 若复无者。 看病人应持二钵乞食。 持好者与。 根本律云。 不应令无智人看病。 必有他缘。 须自出外。 于不善解看病之人。 当可教示。 勿令病者非理损害。 堕水火。 食诸毒。 持刀斧。 堕岩堑。 升高树。 食所忌等。 皆应遮止。 不问医人。 不应辄与病人药服。 有病及看病人。 虽卧灯明。 无犯。 十诵律云。 年小看病比丘。 得共病人坐。 律摄云。 若病人。 贫无药直。 师主知识等。 应为办之。 或施主边求。 或用僧伽物。 或塔物。 或幡盖等庄严具。 依价卖之。 以供药直。 若后病瘥。 应偿。 若无力者。 不还无罪。 大师之子。 是父财故。 若看病苾刍。 供给病者。 除性罪已。 余皆应作。 问。 诸律为病权开。 及看病法。 皆有定式。 惟律摄云。 除性罪已。 余皆应作。 岂一切遮罪。 悉无犯耶。 答。 当可护时。 而不严护。 则轻戒之罪必成。 当难缘时。 而乏权变。 则病苦之人必殆。 故云。 除性罪已。 余皆应作。 盖是一往极势之语。 非是一任放舍之言也。 ○房舍第四分云。 随作房法所须。 一切听与。 听作布萨大堂。 听作长床。 听作经行堂。 老病羸顿。 听绳索系两头。 循索行。 捉索行。 破手。 听作卷。 或竹筒。 以绳穿筒。 手捉经行。 经行疲极。 听两头安床。 不应户边作龙蛇像。 听作蒲萄蔓。 或莲华像。 听户上作叶像。 不听作兵马像。 不应尽寿经营一房。 若作极上大好房重阁堂。 听十二年经营。 六年内覆成。 余随大小量宜。 不应一切时受僧营事房。 听夏三月竟。 随上座分。 不应处处取营事房。 应九十日取一处住。 营事人。 不应在众多人住处住。 不应小小经营。 便索营事房营事比丘命过。 此房随僧。 营事比丘遣人白僧索房已命过。 此房随僧。 彼使命过。 此房与营事者。 营事比丘未分房。 便出行。 应嘱人取。 应指示房处所听作浴室洗浴。 一比丘作房。 一比丘覆。 先作者应先住。 二比丘共作房。 听更互作。 上座在先。 夏安居受所治房。 不应复受余房。 僧房故坏。 有居士言。 若与我者。 我当修理。 听与。 白二羯磨。 罗睺罗在那梨林中住。 有居士发意作房施之。 时罗睺罗人间游行。 居士便以房施僧。 罗睺罗还。 以此白佛。 佛令往居士所问言。 汝将无见我有可诃责事。 非沙门法。 若口说。 若身行耶。 居士答言。 不也。 还以白佛。 佛告比丘。 若有人。 自心喜乐作房。 施一人。 或施多人。 或施僧已。 复施余人。 若施多人。 若施僧。 若施所同部。 若施异部。 皆名非法施。 非法受。 非法住。 若有人。 喜乐作房。 施一人。 或施多人。 施僧。 施二部僧。 皆名如法施。 如法受。 如法住有小沙弥。 听房中安隔障。 听作后内房。 作户。 作壁。 作半壁。 听以石若砖若木作道。 听作渠。 作池。 以石若砖若木障边。 僧祇律云。 起僧伽蓝。 先规度好地。 作塔处。 应在东在北。 僧地佛地。 不得相侵。 不得使僧地流水入佛地。 佛地水得流入僧地。 塔应在高显处作。 不得在塔院中浣染晒衣着革屣覆头覆肩涕唾地。 塔园中华。 应供养塔。 若檀越言。 是中华供佛。 果与僧。 应从檀越语。 若花多。 得与华鬘家。 语言。 尔许华。 作鬘与我。 余者与我尔许直。 若得直。 用然灯买香供佛。 或治塔。 若直多者。 得置佛无尽物中。 塔池中华亦尔。 不得塔池中浣衣浴。 洗手面。 洗钵。 下头流出处。 得随意用。 厕屋不得在东在北。 中应安隔。 使两不相见。 根本杂事云。 作厕应在寺后西北隅。 寺中四角柱下。 各安唾盆。 十诵律云。 若得和香。 应涂舍内床壁地上。 施僧华鬘。 以针钉着壁上。 房舍得香。 施者得福。 五分律云。 诸房舍中。 听表里及仰泥。 僧应畜斧凿刀锯铧锹梯凳泥漫。 种种作屋之具。 ○卧具法第四分云。 听作褥。 若毳。 若劫贝。 作贮。 褥垢腻。 应作卧毡覆上。 听作枕。 若方。 若圆。 若三角。 不应私用僧卧具。 听作标识(音志)。 不应私物上作僧标识。 听私物染作标识。 作如水洒地标识。 作轮标识。 不应移房中定卧具着余处。 不应二人同床宿。 除病人。 不应二人同被褥卧。 若正有一敷一被。 听各别披衬身衣根本杂事云。 妙好床座及大倚床僧伽应受。 别人不许。 五分律云。 听以十衣中随一一衣作卧褥。 用羊毛驼毛棉花。 乃至软草贮之。 极厚听至八指。 ○器物法第三分云。 听畜大铫。 铜釜。 铁釜。 土釜。 铜瓶。 铁瓶。 瓦瓶。 煎饼鏊。 铜瓯。 及鐏。 听作衣架。 听然灯。 听铁作灯着。 老病比丘。 听安便器唾器。 不应多人住处拾虱弃地。 听作虱筒。 听作剃刀。 畜承发器。 拔鼻毛镊。 剪爪刀。 听作筒盛。 作盖塞。 不应宝作。 不应持大好圆盖。 不应捉王大圆扇。 若得已成者。 听受与塔不应畜织毛[肖*毛]扇。 听畜拂。 听受陶师作种种器。 有三种不应畜。 瓦坐床。 瓦斛。 瓦斗。 听作刮舌刀。 擿齿物。 挑耳錍。 僧祇律云。 不听私畜铜盂。 得施净人已用。 无罪。 根本杂事云。 应畜三种袋。 一钵袋。 二药袋。 三杂袋。 应次第安。 长短相称。 须阔作襻。 于内安[叠*毛]。 以线络之。 勿令卷缩。 净信居士等。 以诸食器奉施。 佛听为大众受。 受已。 置库。 仍用钵食。 施主嫌其但获施福。 无受用福。 佛言。 应为受用。 扇有两种。 一以竹作。 二用叶成。 妆彩之扇。 僧伽得受。 拂有五种。 一捻羊毛作。 二用麻作。 三细裂[叠*毛]布。 四用故破物。 五用树枝稍。 若用宝物。 得恶作罪。 有二因缘。 方许乘舆。 一者年老衰羸。 二者带病无力。 须持井索。 长者百五十肘。 短者十肘。 二内名中。 许为僧畜剃刀。 并杂所须物。 五分律云。 寒时。 听作火炉。 在屋外然。 烟尽持入。 用铜铁泥石作之。 听畜三针。 听畜斗称。 不听畜田宅店肆。 有施者。 听僧受。 使净人知。 不听多畜小小铜鏂。 不听畜大铜鏂。 若畜一升以上。 突吉罗律摄云。 刀子小印。 苾刍应畜。 刀有三种。 上者长六指。 阔一指。 下者四指。 二内名中。 形如鸡曲翎。 或如乌曲羽。 印有四种。 谓白铜。 赤铜。 鍮石。 及木。 皆不应用宝作。 ○杖法根本杂事云。 应作钖杖。 杖头安镮。 圆如盏口。 安小镮子。 摇动作声而为警觉。 不应以杖打狗。 应举怖之。 狗怖瞋剧。 取一抄饭掷地令食。 二三度摇。 无人问时。 即须行去。 十诵律云。 应作有声杖。 驱遣毒虫。 毗尼母经云。 夜怖畏处。 听动锡杖作声。 令诸恶毒虫远去。 问。 今准得道隥梯经造杖。 威仪尊重。 甚难护持。 与律意全不相同。 何耶。 答。 律中锡杖。 重在济用。 经中制度。 重在表法。 表法或别是一途。 济用则更为有益。 又如今人有锡净瓶。 本于密部。 非关律宗也。 然彼经亦云为老病故畜杖。 此则虽合于律。 不免前后自旨相违。 当知既失译人名。 姑置阙疑例。 可矣。 ○丛林法僧祇律云。 达贰伽(即檀尼迦)自念。 我作一房。 上座次受。 驱我令出。 第二第三。 亦驱我出。 续作烧成瓦屋。 世尊敕坏。 后取王木成屋。 又为世尊诃责。 徒自辛苦。 用多事为。 自今以往。 止此苦事依随众僧苦乐任过。 时达贰伽。 便习无事。 昼夜精诚。 专修道业。 得诸禅定。 成就道果。 起六神通。 自知作证。 深自庆慰。 而说偈言。 欲得寂灭乐。 当习沙门法。 止则支身命。 如蛇入鼠穴。 欲得寂灭乐。 当习沙门法。 衣食系身命。 精粗随众得。 欲得寂灭乐。 当习沙门法。 一切知止足。 专修涅槃道。 十诵律云。 知僧坊比丘应作是愿。 诸比丘未来者当来。 已来者供给衣食卧具汤药。 不令有乏。 能作是愿者僧随彼意与。 若须食。 应自恣与好食。 若须房舍卧具。 皆应自恣与。 分处人不白僧。 得用十九钱供给客。 若更须。 应白僧竟与。 作维那。 应知时限。 知唱时。 知打犍椎。 知洒扫涂治讲堂食处。 知次第相续敷床榻。 知教净果菜。 知看苦酒中虫。 知饮食时行水。 众散乱语时弹指。 第三分云。 现前僧大得可分衣物。 听结库藏屋。 白二羯磨。 差守物人。 白二羯磨。 若比丘不肯作守物人。 应福饶与粥。 若故不肯。 一切所受衣食。 应与二分。 若复不肯。 当如法治。 善见律云。 若外利养入。 知库比丘得受两分。 若头陀比丘。 虽住寺中。 不住僧房。 不食众。 檀越自为起房。 僧不得差作维那及知事使。 若比丘。 于读诵教化说法。 能得利养。 利众僧。 僧不得差知僧事。 有房舍衣钵。 应先以好者与之。 饮食果木。 得加分与。 若有人来至寺。 不问贵贱劫贼。 一切悉得劳问。 若有唤求所须。 自物。 得与。 僧物。 先白僧。 和合者得与。 若有强力恶人来乞。 守物人为护住处故。 得随意与。 与后僧不得诃。 第四分云。 有四种断事人。 或寡闻无惭。 或多闻无惭。 或寡闻有惭。 或多闻有惭。 是中寡闻无惭。 及多闻无惭。 者在僧中言说断事。 僧应种种苦切诃责。 令彼无惭者不复更尔。 若有惭寡闻者。 在僧中言说断事。 僧应佐助开示令彼有惭者。 复于僧中言说断事。 若有惭多闻者。 于僧中言说断事。 僧听彼说已。 应赞善哉令有惭者。 后于僧中言说断事。 第三分云。 客比丘欲入。 寺内。 至门中手持门。 若有关钥。 应开。 若不能开。 应徐打。 若不闻。 应大打。 若不开。 应至下篱墙处。 逾入开门。 不应左绕塔行。 应问言。 我若干岁。 有如许房不。 复应问。 此房有人住不。 有卧具不。 有被不。 有器不。 有衣不。 有福饶不。 若言有。 欲取者。 应语言。 我当取。 应至房所。 开户。 若有蛇虫。 应驱出。 扫除洒净。 重敷床卧具等。 应具净水瓶洗瓶饮水器。 应问。 何处大小行。 何处是净地。 何处不净地。 何者佛塔。 何者声闻塔。 何者第一上座房。 乃至第四上座房。 应随次礼。 应问。 何处是僧大食处。 小食处。 夜集处。 说戒处。 何者是僧差食。 檀越送食。 月八日食。 十五日食。 月初日食。 檀越请食。 次到何处。 有何檀越僧为作覆钵。 谁家是学家。 何处狗恶。 何处是好人。 何处是恶人。 旧比丘闻有客比丘来。 应出外迎。 为捉衣钵。 安置与坐。 与洗足水器具。 与饮水。 应问。 大德几岁。 若言。 若干岁。 应语言。 此是房。 此是绳床木床褥枕毡被地敷。 此是唾器。 此是小便器。 此是大小便处。 此是净地。 乃至某甲处好。 某甲处恶。 十诵律云。 客比丘来。 应礼四上座。 若时得见者。 应礼。 不时得见者。 则止五分律云。 打鼓。 吹螺。 及三唱时至。 应使沙弥守园人。 木作犍椎。 若无沙弥。 比丘亦得打。 若比丘举衣。 经十二年。 不还取者。 集僧平价。 作四方僧用。 彼比丘后还。 以四方僧物偿。 若不受者善。 若有谷米。 施四方僧者。 为四方僧作时。 听随意食。 除佛辟支佛塔。 余塔长物。 听作四方僧用。 若此塔后须用。 取四方僧物还之。 根本律云。 苾刍应助营造。 不应尽日而作。 于寒冬时。 午后而作。 于炎夏时。 午前而作。 准量日时。 早须休作。 若检校人。 知彼诸人晨朝执作。 宜办小食。 若午后作。 为觅非时浆。 及涂手足油。 不者。 得越法罪。 俗人一担之重。 苾刍应分两人。 杂事云。 僧伽不应立非法制(非佛所制。 便名非法。 如元朝附会百丈清规等)。 营作之人。 应食寺物。 尼陀那云。 僧伽净地弃发爪甲。 得恶作罪作菩萨像。 惟除脚钏耳珰。 余一切庄严具。 悉皆听作律摄云。 如来制底。 应圆满作。 若独觉者。 上无宝瓶。 若阿罗汉。 安四轮相。 余之三果。 如次减一。 若淳善异生苾刍。 上无轮干。 名平头制底。 目得迦云。 造窣堵波。 小者得增大。 大者不应减小。 若有俗人能大作者善。 如不能办。 苾刍应劝化助造。 若久故破坏。 应修营。 若佛像泥素亏坏。 或增令大。 或相似随意作。 诸彩画像不分明者。 应可拂除。 更为新画。 诸余叶纸佛经磨灭。 应拭故者。 更可书新。 遍持经部。 遍持律部。 总持论部者。 不应差作知僧事人。 为僧伽故。 应可受田。 所收果实。 应受用。 应准王法。 与彼耕人作其分数。 凡营作检校苾刍。 先报寺中耆宿。 方可贷人。 或为倦记保证分明。 僧祇律云。 众僧田地。 不得借人。 不得卖。 不得私受用。 正使一切集僧。 亦不得借人。 不得卖。 不得私受用。 若园田地好。 恶人欲侵者。 得语檀越。 知是地。 若檀越言。 此是好园田。 何故知。 应答言。 此园田虽好。 恶人欲侵。 任檀越转易。 僧有空地。 人来索与僧作房者。 应先与要。 齐几时得作。 若言。 尔许时作。 应语言。 若尔许时不作者。 当更与余人。 若二人俱索。 一人言。 我为僧作一重阁。 一人言。 我作二重阁。 僧应与作二重者。 如是乃至七重。 若俱言七重阁。 应与能成办者。 若俱能成办。 应与眷属多者。 若不先作要。 与他者。 越毗尼罪。 旧比丘法。 不得自住好房好床褥枕。 留弊坏垢腻者待客。 当修治好者待客。 南海寄归云。 苾刍衣服。 多出常住僧。 或是田园之余。 或是树果之利。 年年分与。 以充衣直。 盖施主本舍村庄。 元为给济众僧。 岂容但与其食。 而令其露体住乎。 供食之余。 充衣非损。 斯乃西国僧众大途议论。 又神州道场。 或自有给衣之所。 亦得。 食通道俗。 此据施主元心。 设令[(歹*又)/食]啖。 理亦非过。 凡是布施僧众田宅。 乃至杂物。 并通众僧衣食者。 此则诚无疑虑之患。 若元心作无尽无障之意者。 虽施僧家。 情乃普通一切。 但食用者。 咸无过也。 并由施主先心所期耳。 僧家作田。 须共净人为其分数。 僧但给牛与地。 诸事皆悉不知。 或有贪婪不为分数。 自使奴婢。 躬检营农。 护戒苾刍。 不啖其食。 以其僧自经理。 邪命养身。 驱使佣人。 非瞋不可。 坏种垦地。 虫蚁多伤。 日食不过一升。 谁复能当百过。 是以耿介之士。 疾其事繁。 携杖挟钵。 弃之长骛。 独坐静林之野。 欢与鸟鹿为群。 绝名利之諠嚣。 修涅槃之寂灭。 若为众家经求取利。 是律所听。 垦土害命。 教门不许。 损虫妨业。 宁复过此。 重治毗尼事义集要卷第十四音义帱音道。 又音陶。 帐也。 [糸*属]音竹。 缀带。 缒音坠。 以绳有所悬也。 [琝-乂+(必-心)]荼音[旻-乂+(必-心)]徒。 不见翻译。 [廿/(麸-夫+玉)]应作蕤。 儒追切。 大嚫或云达儭。 或云檀噺。 报施之法。 即咒愿也。 钩钵恐即次钵小钵之类。 牸音字。 牝牛。 驮音驼。 牡马。 阇维或云耶旬。 或云茶毗。 西域记云。 涅叠槃那。 此翻焚烧。 铧音华。 锹此遥切。 十衣西域布帛之类。 凡有十种。 如麻布棉布等。 铫他雕切。 又徒吊切。 鐏音缵。 𣭱音宵。 鸟尾翘毛也。 襻普患切。 衣下丝。 捻乃殄切。 以指搣物也。 犍椎钟鼓鱼磬之类。 打之以集众者。 苦酒醋也。 窣堵波或云浮图。 或云偷婆。 或云私偷簸。 或云塔婆。 今略云塔。 翻为方坟。 亦翻圆塳。 亦翻高显。 义翻灵庙。 涅槃后分云。 佛塔十三层。 上有轮相。 辟支塔十一层。 阿罗汉四层。 轮王无复层级。 未脱三界诸有苦故。 婪音岚。 亦贪也。 绁音屑。 系也。 发布时间:2024-05-22 08:19:4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