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护国经 内容: 佛说护国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01册No. 0069护国经No. 69[No. 26(132),No. 68]佛说护国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俱卢城。 出游化利渐渐至于睹罗聚落。 与大苾刍众安止其中。 时彼聚落有婆罗门大长者等。 互相议曰。 此大沙门瞿昙。 弃舍王位出家为道。 果满圆明名称普闻。 即是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于天魔。 梵沙门婆罗门人及非人等界。 以自行愿成等正觉。 流大悲心宣说正法。 初善中善后善。 文义深远纯一无杂。 具足圆满梵行之相。 如是具足最尊最上。 我等若见共获善利。 是故我等。 当诣佛所瞻礼称赞。 众共议已同往佛会。 到佛所已有礼佛者。 有但合掌者。 有种种称赞者。 如是之众礼赞既已。 各坐一面。 尔时世尊为众说法。 令众心悦发大道意。 时彼婆罗门大长者等。 听受法已咸皆忻悦发大道心。 即从座起合掌向佛。 种种称赞礼佛而退。 尔时会中有大长者名曰护国。 恋慕佛故不离法会。 作如是念。 我所闻法堪可依凭必成正觉。 我若在家永处轮回。 佛难值遇。 以信出家为求出离。 是故我今离诸放逸发大精进。 依佛出家净修梵行。 我当志愿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是时护国长者作是念已。 即从座起前诣佛所。 头面礼足合掌向佛而白佛言。 我从世尊获闻正法。 厌轮回苦起信乐心。 是故我今求佛出家。 唯愿世尊。 摄受于我。 佛言护国。 汝信出家父母听不。 护国答言。 不也世尊。 父母不听。 佛言护国。 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护国复白佛言。 世尊。 虽父母未听。 我当求请坚令听许。 佛告护国。 如汝所愿今正是时。 尔时护国长者禀承佛旨礼佛而退。 还归其舍白父母言。 父母慈念愿听我言。 我于佛会闻佛说法。 其所闻法我悉了知。 即起正信乐欲出家。 唯愿父母当听许我。 是时父母告护国言。 汝乐出家当求何利。 复有何得而求出家。 汝若出家勿为求丐而活命耶。 汝应当知。 我今财贿珍宝无量。 汝但在家舍财作福。 当受富乐何须出家。 如是父母善言诱劝。 是时护国又复白言。 父母当念。 我厌轮回弃舍世荣。 志求出家唯愿听许。 如是护国再三求请。 是时父母又复告言。 汝所坚念志求出家。 勿为求丐而活命耶。 我家库藏金银珍宝众多无量。 汝但在家舍财作福。 当受富乐何须出家。 如是父母二三诱劝。 是时护国又复告言。 父母若不听。 我从今已往誓不饮食乃至命终。 发誓愿已即绝饮食。 是时护国众多知识。 闻是事已。 即时共诣护国长者父母之所咸共白言。 长者主。 我等皆闻。 汝子护国爱乐出家。 彼虽志求汝不听许。 我知汝子。 然受富乐求道心坚。 今不听许返受忧苦将趣命终。 当令汝起爱别离苦。 是故汝等。 宜应听许随彼出家。 时长者主。 见子知识志意求请即听出家。 是时护国众多知识。 受其父旨即诣护国而共告曰。 护国当知。 今汝父母已听出家。 是时护国受父母旨。 欢喜踊跃即诣父母拜辞而出。 还至佛所。 到佛所已头面礼足。 合掌一面而白佛言。 世尊。 今我父母已听出家。 愿佛慈悲垂哀摄受。 而为苾刍。 尔时世尊告护国言。 善哉善哉。 今正是时。 为汝摄受。 是时护国须发自落被袈裟衣。 成苾刍相修持梵行。 除彼放逸离诸忧恼。 心自调柔证法清净。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是时尊者护国得漏尽已。 于十夏中依止于佛。 满十夏已着衣持钵。 前诣佛所头面礼足。 合掌一面而白佛言。 世尊。 我本生居睹罗聚落。 弃舍诸亲以信出家。 我今思念欲还本处。 亲近眷属颙俟佛旨。 尔时世尊知尊者护国心意所欲。 又观护国其心志固欲广利益。 况昔在家常离诸欲。 如是观已即告之曰。 尊者护国。 今正是时。 可从汝意。 尔时尊者护国受佛旨已。 欢喜踊跃绕佛三匝。 头面礼足辞佛而退。 还本生处经游次第到本聚落。 时经宿已。 于其辰时着衣持钵。 次第乞食至于本舍。 见一女人在舍门外。 持满器食而欲弃掷。 尊者见之告彼女人曰。 汝无惭愧勿弃于食。 岂如施我置于钵中。 当获利益。 是时女人闻尊者语。 心生郑重即施其食置于钵中。 尊者受已诣大树下敷座欲食。 时前女人作如是念。 是我主子尊者护国。 是时女人作此念已。 即诣长者主所白长者曰。 适在门外见长者子持钵乞食诣大树下敷座欲食。 时长者主闻是事已。 心大欢喜。 即问女人言。 如汝所说是事实不。 女人答言。 是事实尔。 是时长者速出本舍往大树下。 既到彼已实见护国在彼欲食。 即告之曰。 我子护国。 舍离本家客游于外。 如是经历复至聚落不入本舍。 是义云何。 时彼护国即答父言。 我沙门法仪式如是。 入于他舍非我所宜。 时长者主。 扶持护国还于本舍。 既到家已敷座令坐。 时护国母前诣子所。 爱念心切再三慰问。 告护国言。 我子云何坚意出家。 汝所出家今有何利复有何得。 正为求丐而活其命。 是故汝今不复离家。 舍财作福富受富乐。 是时慈母设诸方便。 留恋于子不能别离。 复以金银种种珍宝积尊者前告于子言。 我子当知。 如是我有广多财宝今我与汝。 何况父财而复无量。 以是义故何得出家。 汝今在家舍财作福受诸富乐。 是时尊者白于母言。 慈母当念。 是多金银种种财宝诸过之本。 作此言已。 车载担负弃于河内。 复白母言。 慈母当念。 如是财宝由贪恋故。 从此为因生诸过失而致患难。 谓水火王贼恶子等难。 生如是等种种坏苦。 了此苦因不从其母。 时护国母恋子不舍。 复设方便作如是念。 子在家时所有妻室。 当令庄严珠宝饰身。 来护国所悦可子心。 作是念已。 诣其妻所而告之言。 汝夫护国昔在家时所有爱乐珍宝璎珞庄严之具。 汝今庄严往护国所悦可其意。 时护国妻受其命已。 以众宝具即时庄严诣护国所。 到彼白言。 长者子。 汝意云何所持梵行。 莫为求天女不。 护国告言。 不也大姊。 我持梵行为求道果。 如汝所说是义不然。 时护国妻闻呼姊声。 即变容色负惭而退。 尔时护国尊者作如是念。 食时欲至即白父言。 长者有何饮膳施于我食。 是时父母亲持上味。 种种饮食供施尊者。 是时尊者。 饭食已讫洗钵收衣敷座而坐。 乃为父母宣说正法。 令起悦心而生道意。 复以神通住虚空中。 说伽陀曰。 观此画色像以众宝庄严愚迷所执着智者常远离贪欲如绳索能缚于世间愚者所迷惑智者常远离是时尊者说伽陀已。 从空而降还大树下安止而住。 尔时有王名曰俱卢。 驾幸游外将近睹罗聚落之侧。 侍臣奏曰。 大王当知。 此聚落中有长者子名曰护国。 眷属广多财宝无量弃舍出家。 王闻是事即问聚落人曰。 卿等此处有长者子名曰护国。 弃舍亲属而为出家。 是事实不。 时聚落人即奏王曰。 大王当知。 是事实尔。 护国尊者在臣聚落一大树下常持梵行。 我等人民亲近供养。 王闻奏已即往彼处聚落之中。 诣大树下尊者所止。 是时尊者遥观来命见俱卢王奔诣我所。 即从座起进步王前白如是言。 大王善来。 此之境界王所统领。 今请大王。 往彼树下就于我座。 时王答言。 护国。 我意如然。 欲往汝所就于汝座。 护国复言。 王意如是。 故我请王。 是时彼王同与尊者。 至大树下就座而坐。 尔时大王告护国言。 有四种法。 由是四法而求出家。 其四法者。 一知亲属。 二知富贵。 三知病。 四知老。 是为四法。 云何知亲属。 谓若有人眷属广大而忽散灭。 此人作念。 我之眷属朋友知识皆已散灭。 唯己孤然我当出家。 此人了知无亲属故而求出家。 今汝护国。 眷属广大亦非孤独。 不能了知何为出家。 又复云何名知富贵。 谓若有人先有财宝。 是大富者而后竭尽贫苦随生。 以贫穷故而作此念。 今贫穷故而作此念。 今贫穷苦我当出家。 此人了知以贫穷故而求出家。 今汝护国。 财富无量亦非贫穷。 不能了知何为出家。 又复云何名知病苦。 谓若有人久寝于疾无能救疗。 作如是念。 我此疾病深可痛苦。 是故我今当求出家。 此人了知以病苦故而求出家。 今汝护国。 少病少恼亦无忧苦。 不能了知何为出家。 又复云何名知老朽。 谓若有人耆年衰迈作如是念。 我今老朽于诸富乐不能复利。 是故我今当求出家。 此人了知老朽不任而求出家。 今汝护国。 盛年少壮未受诸乐。 不能了知何为出家。 护国当了。 如是四法乃可出家。 我今复问护国。 汝何见闻而为出家。 尔时尊者答彼王言。 大王当知。 有四种法而求出家。 何等为四。 谓老病爱死。 变坏非久名老。 疾苦无疗名病。 无所厌足名爱。 舍尽诸境名死。 如是四法。 我佛世尊善了善见。 我亦从佛亲见亲闻。 我因此故发大信心而乃出家。 王言。 尊者如前略说我未能了。 唯愿尊者。 为我广说令我开解。 是时尊者闻王言已。 告彼王曰。 大王甚善。 如汝意愿我当为说。 王言尊者。 变坏非久为老。 是义云何。 尊者答言。 大王于意云何。 若人从年二十三十满四十时。 所有色相身力举动进止。 是人云何。 王言尊者。 人从二十满四十时。 具大色相身力壮盛进止勇健。 诸所施为自谓无等。 若至耆年朽迈无堪色相变易。 身力劣弱进止衰败。 尊者告言。 如王所说是为老相变坏于世。 大王当知。 此即我佛说第一法。 又佛世尊善了善知善说此法。 我亦见闻于此正法爱乐志求。 信心出家。 时彼王言。 护国尊者。 我亦于此庆遇正法爱乐志求。 又复王言。 护国尊者。 云何疾苦无疗名为病相。 尊者答言。 如人有大财宝及诸亲眷其数无量于意云何。 是人寝病受诸苦恼。 彼之亲属及诸侍从。 还有代其受苦恼不。 王言不也。 护国。 人若寝疾独受诸苦。 无有代者亦无救疗。 尊者告言。 如王所说。 无代无救是为病相。 此即我佛说第二法。 又佛世尊善了善知善说此法。 我亦见闻于此正法。 爱乐志求信心出家。 时彼王言。 护国尊者。 我亦于此庆遇正法爱乐志求。 王复问言。 尊者云何。 无所厌足而名为爱。 尊者答言。 大王。 于意云何。 王是富者国土城邑乃至东南西北。 所有人民居王所统皆是大富。 王言尊者。 如是如是。 尊者复言。 大王。 所统国城聚落如是大富。 设或有人泛海而来。 白大王言。 我见某国城邑广大人民炽盛。 金银珍宝奇异诸物。 象马兵从其数无量。 大王。 闻此于意云何。 王言尊者。 我闻是事若不自往。 即遣使讨彼。 载以珍宝诸物益我库藏。 时尊者言。 大王。 此无厌足是名为爱。 此即是佛说第三法。 又佛世尊善了善知善说此法。 我亦见闻于此正法。 爱乐志求信心出家。 时彼王言。 护国尊者。 我亦于此庆遇正法爱乐志求。 王复问言。 尊者云何。 舍离诸境而名为死。 尊者答言。 大王。 于意云何。 我见有大珍宝是大富者。 彼人舍于此界而生他界。 所有珍宝能持往不。 王言不也。 尊者复言。 大王于此世中舍诸爱境生于他世。 是名为死。 此即是佛说第四法。 佛善了知善说此法。 我亦见闻于此正法。 爱乐志求信心出家。 王言尊者。 我亦于此庆遇正法爱乐志求。 尔时尊者复告王言。 我于是义欲重宣说汝应善听。 王言。 甚善愿乐欲闻。 是时尊者说伽陀曰。 我见世间人贪爱而积聚因财故得难转增于诸欲王主领国邑广阔极海边如是尚无厌而复伐他国世间诸众生由贪爱故灭忧恼生悲泣呜呼何速灭如人聚财宝返为火所烧众生亦随业所作而受报财富不延命亦复不免老贫富者皆灭尊幼悉无常病不择勇健亦不择尊幼皆由贪爱故是不免无常譬如人窃盗返为自损伤如是见世间自造诸恶因如果熟自落老少坏亦然欢悦意作业苦恼而受报时世愚痴人作业不自觉或生于他世因憎爱得苦胎中若命尽何人能救护设复亲知友命尽何能救欲能坏能缚生苦增诸怖见世间幻法是故我出家尔时俱卢大王闻尊者说伽陀已。 欢喜信受而复白言。 护国尊者能善出离。 是故我今归依尊者。 护国告言。 大王。 勿归依于我。 我所归依是佛世尊及法僧众。 王当归依。 王言。 如是如是。 我今归依佛法僧众。 尽形受持优婆塞戒。 是时大王作誓愿已。 礼奉尊者还复王宫。 佛说护国经 发布时间:2024-02-13 08:17:4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