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印度佛教概观 内容: 一、印度佛教概观印度宗派之舟翻译:无生二世达赖喇嘛作李胜海口译一、印度佛教概观二、小乘宗派三、大乘宗派一、印度佛教概观佛证菩提(略)。 佛法分大小乘,其中小乘中又分声闻乘及辟支佛乘;大乘中又分波罗蜜多乘及金刚乘,波罗蜜多乘又称为因大乘,金刚乘又称为果大乘。 关于所有的佛法之一切分均可归入此三乘当中,这三乘均是大师所说,是以后印度诸大师所说宗派之依据。 四宗即下面要介绍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四宗? 这是因为佛所说的教法有四种不同的宗见,所以不存在五宗及四乘。 凡认为有五宗及四乘的,其实均可归入前面所立的四宗及三乘中去。 佛是四宗之源头。 早先阐述这些教法的大师是宗派的创始人,他们完成了把佛法归入宗派的工作。 作者讲这里可以注意到印度大师使用了佛和先前大师使用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规矩没有传到西藏来,藏地是根据施主及有钱弟子的想象和需要。 作者说两位著名的鼻祖龙树和无著他们的一些论著在当时之印度曾经也是有争议的,他们的有些来源也是根据自己亲见佛菩萨的经历来说,而不是根据经典。 他们也写了阐述小乘教法之论著。 各种小乘宗派,作者认为此是以七部阿毗达磨作为宗派依据。 这些宗派有许多,其中十八个宗派归入有部之中。 四宗均依据于佛。 只有中观应成派代表佛的究竟见,要成佛的行者都要通达应成派的究竟见。 有一个产生中观见的极好办法,这就是通过系统学习印度的六种外道及佛教之四宗,学习后逐渐过度到佛教四宗,最后最终到达最高的见,举例而言,有部当中主要破除人我,是印度宗派当中所说的我,所以印度宗派及其对自性的建立是学习有部人无我非常好的背景。 同样,对于有部所说人无我的认识是为了学习经部的理论的非常好之基础,有部所说的理论也是经部所要说的,总义是胜义有而非世俗有,这里所说的总义是分别心所建立的法;这种总义非自性有的认识对行者又为认识唯识见做好了准备,遍计所执自性空,这唯识见的认识对于认识中观自续派的谛实空又是基础;而认识中观自续派的理论是为行者做好学习中观应成派之准备;中观应成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行者可以认识到诸法在世俗中都是无自相的。 总之每个更高宗派的见矛头指向较低宗派的见,由此在学习更高宗派以前需要学习较低的宗派。 通过先学习低的宗派用更高的宗派之教理来破除低宗派之见,逐渐对一切宗派的见解通达。 通达低宗派之见是对于认识高宗派之见非常好之基础。 又如先前所说,就是所有这些宗派出处都来自佛,佛的最究竟之见是诸法无自性空。 每个宗派都认为自己的宗派都代表佛的真正意趣。 所有的印度宗派大师都把三宝作为教法基础,这样他们都具备成为佛弟子的标准,完全合乎佛弟子的标准。 发布时间:2024-06-01 08:02:0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