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教王经开题 内容: 教王经开题No. 2222教王经开题弟子某甲。 归命法界三昧之薄伽梵。 竭财金刚等至之契线。 仰于填刻檀之诚。 尚精进剥皮之信。 奉造五十五之大曼荼罗如来。 书写十一部达磨曼荼罗。 洗身垢于●字大悲乳水。 荡心尘于●字大愿力风。 熏五分妙香于法界宫殿。 飞一觉虹幡于圆寂高岳覆报恩云于无边际。 舣妙法筏于有情界。 撞鲸钟震法鼓大因大缘者。 夫生也非我愿无明之父生我。 死也非我欲因业之鬼杀我。 生是非乐众苦所聚。 死亦不喜诸忧乍逼。 生如昨日霜鬓忽催。 强壮今朝病死明夕。 徒恃秋叶待风之命。 空养朝露催日之形。 此身脆如泡沫吾命假如梦幻。 无常之风忽扇四大瓦解。 阎魔之使乍来六亲谁凭。 朝朝夜夜劳衣食之奴。 年年月月系恩爱之绳。 心肝烂离父离母之哭。 涕泪流丧偶丧子之悲。 地狱猛炎发杀生之业。 饿鬼丑形生悭贪之罪。 死此生彼生死之狱难出。 作人作鬼病苦之怨易招。 悲哉悲哉三界之子。 苦哉苦哉六道之客。 自非善知识善诱之力。 大导师大悲之功。 何能破流转之业轮。 登常住之佛果。 又夫此身非从虚空化生。 非从大地变现。 必资四恩之德保是五阴之体。 所谓四恩者。 一父母二国王三众生四三宝。 生我育我父母之恩。 高于高天厚于厚地。 粉身损命何却得报。 虽云父母生我。 若无国王。 强弱相战贵贱劫夺。 身命难保财宝何守。 安万生之室宅与四海之康哉。 封其官邑授其爵禄。 为现世之显荣流后裔之美声。 国王力唯能使然。 众生于我有何恩德。 吾是从无始已来。 四生六道之中为父为子。 何生不受何趣不生。 若以惠眼观之。 一切众生皆是我亲。 是故经云。 一切男子是我父。 一切女人是我母。 一切众生皆是吾二亲师君。 所以众生之恩须报酬。 世间父母但育一期肉身。 国王恩德亦助凡身。 若能断生死之苦与涅槃之乐。 三宝之德不可思议。 言三宝者。 一佛宝二法宝三僧宝。 佛宝则具一切智智示众生正路。 法宝则具难思功德能令持者与世出世乐。 佛之与法虽有如是功德。 若无僧宝不得流通。 言僧者有菩萨声闻等别。 若菩萨若声闻。 不论凡圣不简持破。 讲传经论授人智慧者。 皆是名僧宝。 凡风闻三世如来十方菩萨。 报四恩德悉证菩提。 是故奉为四恩。 敬造某甲佛等。 敬写某甲经等若干兼发普贤大士菩提行愿心观音慈氏大慈悲心。 今日今辰扫洒荒秽之山亭。 铺肆经王之妙筵惊觉法界诸尊。 延屈罗汉龙象讲宣甚深之奥秘。 供养诸尊之妙供。 仰愿(云云)归命劝请忏悔授戒发愿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第一。 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 今释斯经略有四意。 所谓大三法羯是也。 大者说听二能人。 三者所谓标帜是也。 法者诸尊种子及三摩地等法门。 羯者诸尊种种威仪事业等是也。 说听二能人者。 夫道之本无始无终。 教之源无造无作。 亘三世而不变。 遍六尘而常恒。 然犹无示者则目前不见。 无说者则心中不知。 洎乎双圆性海常谈四曼自性。 重如月殿恒说三密自乐。 人法法尔兴废何时。 机根绝绝正像何别。 于焉妄风鼓心水而波涛汹涌。 业雾弊慧日而荫云叆叇。 生住梦虎呑有有于着爱。 异灭毒龙吸我我于无知。 六尘盗贼横识都而劫夺。 五阴恶人逸身城而暴掠。 心王天子无由吊罪。 心数相将无由杀伐。 遂使身斩马头之剑体摧牛头之戟。 热镬之狱石磷无出。 寒水之苦芥尽何免。 临川见火得食咽塞。 服大车于千里吃杖忽毙。 驮重负于万驿喘坂到殒。 况复四种轮王三界诸天身缠生死之缚。 心溺爱欲之河。 贵者不免恐怖贱者不免饥寒。 六趣梦苦梦中极苦。 四生妄忧妄里至辛。 于是大觉圣君策慈骑以赴四魔夷。 大智贤臣脂悲车以驰六道狄。 班严令于五乘。 驱四生于一如。 尔乃巨猾狂儿面缚归命一乘。 首[亻*((丙*丙)/木)]叛类改性稽颡三身。 共断其三毒之源。 同封此一如之邦。 诸教之兴盖为此乎。 即是他受用应化佛之事业也。 今是经则不如是。 自受用自性身佛三十七尊与尘数诸尊自眷属。 自受法乐故各说自证三摩地门也。 四种曼荼同帝网而交映。 三密智印共锭光以互入。 若能受持思修。 不经三大劫十六大生乃至现生证如来大觉位。 所谓大觉具根本五智十六智及三十七智乃至尘数佛智。 斯乃一佛一众生之德也。 经之大意大体如是。 能说能听共是六大所成故曰大曼荼罗身。 从大日如来四方四佛乃至金刚拳等是也。 次三者三昧耶曼荼罗身。 金刚手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 文殊师利以自剑挥斫一切如来。 如是等标帜名三昧耶曼荼罗身。 次法者是经有十万颂。 三百卷十八会。 其第一会名一切如来真实摄教王。 于阿迦尼吒天宫说。 第二会名一切如来秘密王瑜伽。 于色究竟天说。 第三会名一切教集瑜伽。 于法界宫殿说。 第四会名降三世金刚瑜伽。 于须弥楼顶说。 第五会名世间出世间金刚瑜伽于波罗奈国空界中说。 第六会名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 于他化自在天宫说。 第七会名普贤瑜伽。 于普贤菩萨宫殿中说。 第八会名胜初瑜伽。 于普贤宫殿说。 第九会名一切佛集会拏吉尼戒网瑜伽。 于真言宫殿说。 第十会名大三摩耶瑜伽。 于法界宫殿说。 第十一会名大乘现证瑜伽。 于阿伽尼吒天说。 第十二会名三昧耶最胜瑜伽。 于空界菩提场。 说十三会名大三昧耶真实瑜伽。 于金刚界曼荼罗道场说。 第十四会名如来三昧耶真实瑜伽。 第十五会名秘密集会瑜伽。 于秘密处说。 第十六会名无二平等瑜伽。 于法界宫说。 第十七会名如虚空瑜伽。 于实际宫殿说。 第十八会名金刚宝冠瑜伽于第四静虑天说。 此十八会各各说三十七尊四种曼荼罗。 一一尊各有真言种子及三摩地门。 此名法曼荼罗。 次羯者且大日尊住大智拳印。 不动如来结触地仪。 金刚手作金刚慢印。 降三世住降伏立相等是也。 斯经及余一切经。 从始迄终皆说此义。 故今举四种曼荼释之。 三段释今所不用。 此经及大日经并是龙猛菩萨南天铁塔中所诵出如来秘密藏之根本。 不同应化佛所说。 三世一切如来皆从此门而成佛。 余教说成佛者并是方便引摄之言而已。 不是究竟实谈。 有智萨埵不可不知。 言金刚顶者。 且有三种人法喻。 喻者帝释有金刚宝。 其色白黄赤青绀。 随一一色功德差别。 能除灾增福。 坚固不可坏故取以喻如来三密。 人者从大日如来至金刚铃菩萨三十七尊及微尘数尊皆名金刚。 一一尊有身口意三种金刚。 三密共有常恒不坏能决定之义。 故名金刚。 故文云。 无始无终无生灭。 性相常住等虚空。 乃至心住不动三摩地精勤决定名金刚。 一切声闻缘觉一切菩萨如来。 皆入金刚定。 能断烦恼得自乘果。 其中斯大日尊最居其极故曰顶。 顶者。 最无比无过上义。 一切如来者。 五佛为本。 举斯五尊条毛悉摄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皆名如来。 真实者十种真离虚伪故名之。 摄大乘者。 此经一一言名成立中含无边显密教义。 故名摄大乘。 现证者。 一切如来悉观此三密四印。 顿能觉悟本有法身故曰现证。 大教王者。 法教中为主宰故名之。 经者真言为经密印为纬。 三昧为杼织海会锦能为众生奇观。 初会经中居端首故第一。 初会中有四品。 所谓金刚界降三世一切义成就遍调伏。 是四品中各具四智印。 初品四印中先广说大曼荼罗仪则故曰仪轨品。 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婆迦梵。 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已得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已证一切如来一切智智瑜伽自在。 能作一切如来一切印平等种种事业。 于无尽无余一切有情界。 一切意愿作业皆悉成就大悲毗卢遮那。 常恒住三世一切身口心金刚如来。 一切如来游戏处。 住阿迦尼吒天王宫中王大摩尼殿。 种种间错铃铎绘幡微风摇激。 珠鬘缨络半满月等而为庄严。 与九十俱胝菩萨众俱。 (写本云)久安六年卯月十九日敬奉书写了一交了真典院本也以此功德奉资过去二品大王御菩提建长二年五月十六日令或人书写之了沙门法助之本开田准后(法-)御本也 发布时间:2024-06-11 08:02:0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