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分比丘尼戒本 内容: 五分比丘尼戒本梁建初寺沙门释明徽集大姊僧听。 春时一月过少一夜。 余有一夜三月在。 老死至近佛法欲灭。 诸大姊。 为得道故。 一心勤精进。 所以者何。 诸佛一心勤精进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况余善道法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我今欲说戒僧当一心听乃至小罪中心应大怖畏有罪一心悔后更莫复犯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制佛说切戒行亦如利辔勒佛口说教诫善者能信受是人马调顺能破烦恼军若不受教敕亦不爱乐戒是人马不调没在烦恼军若人守护戒如牦牛爱尾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锁日夜常精进求实智慧故是人佛法中能得清净命未受具戒者出(有者依言遣出无者答言此处无未受具戒人)诸大姊。 不来诸比丘尼。 说欲及清净。 (有者依言说无者答言此处无说欲人)僧今和合。 先作何事。 (答言说戒羯磨)大姊僧听。 今十五日布萨说戒。 僧一心作布萨说戒。 若僧时到僧忍听。 白如是诸大姊。 今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一切共听。 善思念之。 若有罪应发露。 无罪者默然。 默然故当知我及诸大姊清净。 如圣默然。 我及诸大姊亦如是。 若比丘尼如是众中乃至三唱。 忆有罪不发露。 得故妄语罪。 故妄语罪佛说遮道法。 发露者得安乐。 不发露罪益深。 诸大姊。 已说戒经序。 今问。 诸大姊。 是中清净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姊是中清净。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诸大姊。 是八波罗夷法。 半月半月戒经中说若比丘尼。 共诸比丘尼同学戒法。 戒羸不舍随意。 行淫乃至共畜生。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若比丘尼。 若聚落若空地盗心不与取。 若王若大臣。 若捉若缚。 若杀若摈。 语言。 汝贼汝小汝痴。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若比丘尼。 若人若似人。 若自杀若与刀药杀。 若教人杀若教自杀。 誉死赞死。 咄人用恶活为死胜生。 作是心随心杀。 如是种种因缘。 彼因是死。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若比丘尼。 不知不。 见过人法圣利满足。 自称我如是知如是见。 是比丘尼后时若问若不问。 为出罪求清净故作是言。 我不知言知不见言见。 虚诳妄语。 除增上慢。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若比丘尼。 欲盛变心。 受男子种种摩触。 发际已下膝已上肘已后。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若比丘尼。 欲盛变心。 受男子捉手捉衣共期独共行独共住独共语独共一座坐身亲近男子。 八法具者。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若比丘尼。 知僧如法与比丘作不见罪羯磨。 诸比丘不共住不共事不共语。 而随顺之。 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 姊妹。 此比丘僧已作不见罪羯磨。 诸比丘不共住不共事不共语。 汝莫随顺。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若比丘尼。 见比丘尼犯波罗夷覆藏。 彼比丘尼后时。 若在若死。 若远行若被摈。 若罢道若变形。 作是语。 我先亲见其犯波罗夷。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不共住诸大姊。 已说八波罗夷法。 若比丘尼犯一一戒。 不得共住。 如前后亦如是。 是比丘尼得波罗夷罪不应共住。 今问。 诸大姊。 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姊是中清净。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诸大姊。 是十七僧伽婆尸沙法。 半月半月戒经中说若比丘尼行媒法若为私通事。 持男意至女边。 持女意至男边乃至一交会。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自不如法。 恶嗔故。 以无根波罗夷。 谤无波罗夷比丘尼。 欲破彼梵行。 是比丘尼后时若问若不问言。 我是事无根。 住嗔故谤。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自不如法。 恶嗔故。 于异分中取片若似片作波罗夷。 谤无波罗夷比丘尼。 欲破彼梵行。 是比丘尼后时若问若不问言。 我是事异分中取片若似片。 住嗔故谤。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知有罪女主不听度为道。 除先出家。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知僧如法摈比丘尼。 比丘尼心未调伏不随顺僧。 自与眷属于界外解其摈者。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独宿独渡水。 于道中独在后。 染着男子。 除因缘。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 因缘者。 恐怖走时。 老病疲极不及伴时。 水狭浅有桥船处。 畏男子处。 是名因缘若比丘尼诣官言人。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有染着心。 自手受染着心男子食食。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教他比丘尼作是语。 汝但莫生染着。 受染着男子饮食何苦。 是比丘尼初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为破和合僧勤方便。 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 汝莫为破和合僧勤方便。 当与僧和合。 僧和合故欢喜无诤。 一心一学如水乳合。 共弘师教安乐行。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助破和合僧。 若一若二若众多。 语诸比丘尼言。 是比丘尼所说。 是知说非不知说。 说法不说非法。 说律不说非律。 皆是我等心所忍乐。 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 汝莫作是语。 是比丘尼所说。 是知说非不知说。 说法不说非法。 说律不说非律。 皆是我等心所忍乐。 何以故。 是比丘尼非知说非说法非说律。 汝莫乐助破和合僧。 当乐助和合僧。 僧和合故欢喜无诤。 一心一学如水乳合。 共弘师教安乐行。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恶性难共语。 与诸比丘尼同学戒经。 数数犯罪。 诸比丘尼如法如律谏其所犯。 答言。 阿姨汝莫语我若好若恶。 我亦不以好恶语汝。 诸比丘尼复语言。 汝莫作自我不可共语。 汝当为诸比丘尼说如法。 诸比丘尼亦当为汝说如法。 如是展转相教转相出罪成如来众。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依聚落住。 行恶行污他家。 行恶行皆见闻知。 污他家亦见闻知。 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 汝行恶行污他家。 行恶行皆见闻知。 污他家亦见闻知。 汝出去不应是中住。 彼比丘尼言。 诸阿姨随爱恚痴畏。 何以故。 有如是等同罪比丘尼。 有驱者有不驱者。 诸比丘尼复语言。 汝莫作是语。 语诸阿姨。 随爱恚痴畏。 有如是等同罪比丘尼。 有驱者有不驱者。 汝行恶行污他家。 行恶行皆见闻知。 污他家亦见闻知。 汝舍是随爱恚痴畏语。 汝出去不应是中住。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二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 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诸比丘尼语言。 汝二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 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汝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 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 彼二比丘尼言。 我等不作恶行无恶名声。 不相覆罪不触恼僧。 此中更有余二比丘尼。 共作恶行触恼众僧。 诸比丘尼复语言。 莫作是语。 何以故。 此中更无余二比丘尼作恶恼僧。 唯有汝等。 可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 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二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诸比丘尼语言。 汝二比丘尼共作恶行有恶名声。 更相覆罪触恼众僧。 汝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 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 二比丘尼言。 我等不作恶行无恶名声。 不相覆罪不触恼僧。 僧见我等羸弱。 轻易我故作如是语诸比丘尼复言。 莫作是语。 何以故。 僧不见汝羸弱轻易汝等。 汝等可相远离舍是作恶触恼僧事。 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好共他斗。 僧断其事。 便言。 僧随爱恚痴畏。 诸比丘尼语言。 汝莫好共他斗。 莫作是语僧随爱恚痴畏。 何以故。 僧不随爱恚痴畏。 汝等舍是语。 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若比丘尼好共他斗。 僧断其事。 便言。 我舍佛舍法舍僧舍戒作外道。 余沙门婆罗门亦学戒亦惭愧。 我于彼得修梵行。 诸比丘尼语言。 汝莫好共他斗。 莫作是语。 我舍佛法僧。 何以故。 余沙门婆罗门无学戒无惭愧。 汝云何于彼得修梵行。 汝舍是恶见。 于佛法中增广得安乐住。 如是谏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是比丘尼三谏。 犯僧伽婆尸沙可悔过诸大姊。 已说十七僧伽婆尸沙法。 九初罪八乃至三谏。 若比丘尼犯一一罪。 应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 次到阿浮诃那如法作已。 应二部僧各二十人中出罪。 若少一人不名出罪。 诸比丘尼亦可呵。 是法应尔。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姊是中清净。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诸大姊。 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半月半月戒经中说若比丘尼。 五衣竟舍迦絺那衣已。 长衣乃至十日。 若过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 衣竟舍迦絺那衣已。 五衣中若离一一衣宿。 过一夜除僧羯磨。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 衣竟舍迦絺那衣已。 得非时衣。 若须应受速作受持。 若足者善。 若不足望更有得处。 令具足成乃至一月。 若过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 除因缘尼萨耆波逸提。 因缘者。 夺衣失衣烧衣漂衣坏衣。 是名因缘若比丘尼。 夺衣失衣烧衣漂衣坏衣。 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 若居士居士妇欲多与衣。 是比丘尼应受二衣。 若过受尼萨耆波逸提若非亲里居士居士妇共议。 当以是衣直作衣与某甲比丘尼。 是比丘尼先不受自恣请。 便往问居士居士妇言。 汝为我以如是衣直作衣不。 答言如是。 便言善哉。 居士居士妇。 可作如是如是衣与我。 为好故尼萨耆波逸提若非亲里居士居士妇共议。 我当各以如是衣直作衣与某甲比丘尼。 是比丘尼先不受。 自恣请。 便往问居士居士妇言。 汝各为我以如是衣直作衣不。 答言如是。 便言善哉。 居士居士妇。 可合作一衣与我。 为好故尼萨耆波逸提若王若大臣婆罗门居士。 为比丘尼故。 遣使送衣直。 使到比丘尼所言。 阿姨。 彼王大臣送此衣直。 阿姨受之。 是比丘尼言。 我不应受衣直。 若得净衣当手受持。 使言。 阿姨有执事人不。 比丘尼即指示处。 使便到执事所言。 某王大臣送此衣直与某甲比丘尼。 汝为受作取便与之。 使既与已。 还比丘尼所白言。 阿姨所示执事人。 我已与竟。 阿姨须衣便可往取。 是比丘尼二反三反到执事所。 作是言。 我须衣我须衣。 若得者善。 若不得四反五反六反到执事前默然立。 若得者善。 若过是求得者。 尼萨耆波逸提若不得衣。 应随使来处若自往若遣信语言。 汝为某甲比丘尼送衣直。 是比丘尼竟不得。 汝自还索莫使失。 是事应尔。 若比丘尼自行乞缕。 雇织师织作衣。 尼萨耆波逸提若居士居士妇。 为比丘尼使织师织作衣。 是比丘尼先不自恣请。 便到织师所作是言。 汝知不。 此衣为我作。 汝为我故。 好织令极致广。 当别相报。 后若与一食若一食直。 得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十)若比丘尼与比丘尼衣。 后嗔不喜。 若自夺若使人夺。 作是语。 还我衣不与汝。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 知檀越欲与僧物。 回以入己。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病。 得服四种含消药。 酥油蜜石蜜。 一受乃至七日。 若过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 前后安居十日。 未至自恣得急施衣。 若须应受。 乃至衣时若过。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钵未满五缀。 更乞新钵为好故。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种种贩卖求利。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以金银及钱种种卖买。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自捉金银及钱。 若使人捉若发心受。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先乞是。 既得不用更乞余物。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非时衣作时衣受。 尼萨耆波逸提(二十)若比丘尼与比丘尼贸衣。 后悔还索。 得者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 诸比丘尼语。 汝取遮月水衣。 自言不用。 临时先取。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乞重衣。 应取价直四大钱者。 若受贵价衣。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乞轻衣。 应取价直二大钱半者。 若受贵价衣。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为僧为是事。 从一居士乞。 而余用者。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为僧为是事。 从众多居士乞。 而余用者。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自为是事。 从一居士乞。 自作余用者。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自为是事从众多居士乞。 自作余用者。 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藏积器。 物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尼多积聚钵。 尼萨耆波逸提(三十)诸大姊。 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今问诸大姊是中清净不。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姊是中清净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诸大姊。 是二百一十波逸提法。 半月半月戒经中说若比丘尼故妄语波逸提若比丘尼毁呰比丘尼波逸提若比丘尼两舌斗乱比丘尼波逸提若比丘尼为男子说法过五六语。 除有别知好恶语女人波逸提若比丘尼知僧如法断事已。 还更发起波逸提若比丘尼教未受具戒女人经。 并诵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未受具戒女人同室宿。 过三夜波逸提若比丘尼向未受具戒女人。 自说得过人法言。 我如是知如是见。 实者波逸提若比丘尼知比丘尼粗罪。 向未受具戒女人说。 除僧羯磨波逸提若比丘尼作是语。 何用是杂碎戒为。 说是戒时令人忧恼。 作如是毁呰戒者。 波逸提(一十)若比丘尼自伐鬼村。 若使人言伐是。 波逸提若比丘尼故不随问答波逸提若比丘尼诬说僧所差人波逸提若比丘尼于露地自敷僧卧具。 若使人敷若他敷若坐若卧。 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不嘱举。 波逸提若比丘尼于僧房内自敷僧卧具。 若使人敷若他敷若坐若卧。 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不嘱举。 波逸提若比丘尼嗔不喜。 于僧坊中自牵比丘尼出。 若使人牵作是语。 出去灭去莫此中住。 波逸提若比丘尼知他先敷卧具。 后来强自敷若使人敷。 作是念。 若不乐者自当出去。 波逸提若比丘尼僧重阁上。 尖脚绳床木床。 用力坐卧。 波逸提若比丘尼知水有虫。 若取浇泥若饮食诸用。 波逸提若比丘尼数数食。 除因缘波逸提。 因缘者。 病时作衣时施衣时。 是名因缘(二十)若比丘尼受别请众食。 除因缘波逸提。 因缘者。 病时施衣时作衣时行路时船上行时大会时。 是名因缘若比丘尼无病。 施一食处过一食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到白衣家。 自恣多与饮食。 若饼若糗。 若不住其家食。 须二三钵应受出外。 应与余比丘尼共食。 若无病过是受。 及不与余比丘尼共食。 波逸提若比丘尼食竟。 不作残食法食。 波逸提若比丘尼。 食竟不作残食法。 强劝令食。 欲使他犯。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不受食着口中。 除尝食杨枝及水。 波逸提若比丘尼非时食波逸提若比丘尼食残宿食波逸提若比丘尼食家中与男子坐。 波逸提若比丘尼观军发行波逸提(三十)若比丘尼有因缘到军中。 乃至二三宿。 若过波逸提若比丘尼有因缘到军中二三宿。 观军阵合战。 波逸提若比丘尼作如是语。 如我解佛所说。 障道法不能障道。 诸比丘尼语是比丘尼。 汝莫作是语。 莫谤佛莫诬佛。 佛说障道法实能障道。 汝舍是恶邪见。 如是谏时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谏。 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 不舍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 知是比丘尼不如法悔不舍恶邪见。 共住共语共宿共事。 波逸提若沙弥尼作是语。 如我解佛所说。 若受五欲不能障道。 诸比丘尼语是沙弥尼。 汝莫作是语。 莫谤佛莫诬佛。 佛说五欲障道实能障道。 汝沙弥尼舍是恶邪见。 如是教坚持不舍。 应第二第三教第二第三教舍是事善。 若不舍诸比丘尼应语是沙弥尼。 汝出去。 从今莫言佛是我师。 莫在诸比丘尼后行。 如余沙弥尼得共诸比丘尼二宿。 汝亦无是事。 痴人出去灭去。 莫此中住。 若比丘尼知如法摈沙弥尼畜使共住共语。 波逸提若比丘尼故夺畜生命。 波逸提若比丘尼。 故令比丘尼生疑悔。 作是念。 令是比丘尼乃至少时恼波逸提若比丘尼。 僧断事时不与欲起去。 波逸提若比丘尼击擽比丘尼。 波逸提若比丘尼水中戏。 波逸提(四十)若比丘尼与男子同室宿。 波逸提若比丘尼饮酒。 波逸提若比丘尼轻师。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掘地。 若使人掘言掘是。 波逸提若比丘尼共诤已默听。 作是念。 诸比丘尼所说我当忆持。 波逸提若比丘尼受四月自恣请过是受。 除更请自送请长请。 波逸提若比丘尼数数犯罪。 诸比丘尼如法谏。 作如是语。 我不学是戒。 当问余比丘尼持法持律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说戒时作是语。 我今始知是法半月布萨戒经中说。 诸比丘尼知是比丘尼已再三说戒中坐。 是比丘尼不以不知故得脱。 随所犯罪如法治。 应呵其不知。 汝所作不善。 说戒时不一心听不着心中。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贼期共道行。 从此聚落到彼聚落。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男子期共道行。 从此聚落到彼聚落。 波逸提(五十)若比丘尼无病。 为炙故自然火。 若使人然。 波逸提若比丘尼。 若宝等物。 若自取若使人取。 除僧坊内及宿处。 波逸提。 若僧坊内及宿处。 取宝等物。 后有主索应还。 是事应尔若比丘尼半月内浴。 除因缘。 波逸提。 因缘者。 病时作时行路时风雨时热时。 是名因缘若比丘尼。 嗔故打比丘尼。 波逸提若比丘尼。 嗔故以手拟比丘尼。 波逸提若比丘尼。 故恐怖比丘尼。 波逸提若比丘尼。 以无根僧伽婆尸沙。 谤比丘尼。 波逸提若比丘尼语彼比丘尼。 共到诸家。 与汝多美饮食。 既到不与。 作是言。 汝去。 共汝若坐若语不乐。 我独坐独语乐。 欲令恼故。 波逸提若比丘尼。 新衣应三种色作帜。 若青若黑若木兰。 若不以三色作帜。 波逸提若比丘尼为戏笑故。 藏比丘尼若衣若钵若坐具针筒。 如是一一生活具若使人藏。 波逸提(六十)若比丘尼。 僧断事时。 如法与欲竟后更呵。 波逸提若比丘尼作是语。 诸比丘尼随知识回僧物与。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净施衣。 强夺取。 波逸提若比丘尼受他请食前食。 后行到诸家。 不近白余比丘尼。 除因缘。 波逸提。 因缘者。 衣时。 是名因缘若比丘尼以兜罗贮坐卧具。 波逸提若比丘尼。 自作坐卧绳床木床。 足应高修伽陀八指。 除入梐。 若过波逸提若比丘尼。 用骨牙角作针筒。 波逸提若比丘尼。 作修伽陀衣量衣。 若过波逸提。 修伽陀衣量者。 长九修伽陀磔手广六磔手。 是名修伽陀衣量若比丘尼。 知檀越欲与僧物。 回与余人。 波逸提若比丘尼啖蒜波逸提(七十)若比丘尼。 以手拍女根。 波逸提若比丘尼。 作男根内女根中。 波逸提若比丘尼。 以水洗女根。 应用二指齐一节。 若过波逸提若比丘尼。 剃腋下隐处毛。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比丘独屏处共立共语。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白衣及外道。 独屏处共立共语。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比丘独露处共立共语。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白衣及外道。 独露处共立共语。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比丘独街巷中共立耳语。 遣伴比丘尼令远去。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白衣及外道。 独行巷中共立耳语。 遣伴比丘尼令远去。 波逸提(八十)若比丘尼裸形洗浴。 波逸提若比丘尼离水浴衣行。 波逸提若比丘尼。 比丘尼得新衣。 先以供养便不复还。 波逸提若比丘尼遮僧分衣。 波逸提若比丘尼撤比丘尼衣已。 无病过四五日不成。 波逸提若比丘尼离五衣行。 波逸提若比丘尼。 以比丘尼衣。 与白衣及外道女。 波逸提若比丘尼断施人物与僧。 波逸提若比丘尼护惜他家。 波逸提若比丘尼不安居。 波逸提(九十)若比丘尼不依比丘众安居。 波逸提若比丘尼于安居内游行。 波逸提若比丘尼安居竟。 不从比丘僧请见闻疑罪。 波逸提若比丘尼就安居请竟。 一宿不去。 波逸提若比丘尼于国内恐怖处。 无所依怙而独行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出国境恐怖处。 无所依怙而独行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安居竟。 不付嘱精舍出行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安居竟。 不舍精舍还主去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种种游看。 波逸提若比丘尼半月不于僧中乞教诫师。 波逸提(一百)若比丘尼入有比丘住处。 见比丘不白。 除急难时。 波逸提若比丘尼不满十二岁畜眷属。 波逸提若比丘尼满十二岁。 僧不与作畜众羯磨。 畜众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未满十二岁已嫁女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 满十二岁已嫁女。 僧不作羯磨。 与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未满十八岁童女受学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 虽满十八岁童女。 僧不作羯磨。 与受学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语白衣归女。 先与我衣我当度汝。 波逸提若比丘尼。 诸比丘尼语言。 如佛所说应与作畜众羯磨。 汝无是事便呵诸比丘尼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 教诫及羯磨时。 不往听。 波逸提(一百一十)若比丘尼。 式叉摩那满二岁无难。 不与受具足戒。 语言汝且学是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度淫女。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未满二岁学戒尼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 满二岁学戒尼。 僧不作羯磨。 与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满二岁学戒尼不学戒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怀妊女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新产妇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年年与弟子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异宿与弟子受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新受具足戒。 不六年依承和上。 若使人依承者。 波逸提(一百二十)若比丘尼畜弟子。 六年中不自摄取。 不教人摄取。 波逸提若比丘尼。 畜弟子。 不自将不使人将。 离本处五六由旬。 波逸提若比丘尼同学病。 不自看不教人看。 波逸提若比丘尼度属人妇女。 波逸提若比丘尼度长病女人。 波逸提若比丘尼度属夫妇人。 波逸提若比丘尼度负债女人。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男子闇处共立共语。 波逸提若比丘尼不语主人。 辄坐其座。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手与白衣及外道男子食。 波逸提(一百三十)若比丘尼向白衣说比丘过。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人斗已。 自打啼哭。 波逸提若比丘尼不谛了人语妄嗔他。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咒誓实以咒彼。 波逸提若比丘尼。 掷屎尿于篱墙外。 若使人掷。 波逸提若比丘尼。 掷粪扫及残食于篱墙外。 若使人掷。 波逸提若比丘尼于生草上大小便。 波逸提若比丘尼掷粪扫残食生草上。 波逸提若比丘尼于有食家宿。 波逸提若比丘尼若比丘如法问不答。 波逸提(一百四十)若比丘尼乘乘行。 波逸提若比丘尼着革屣捉盖行来。 波逸提若比丘尼。 捉水瓶及扇立比丘前。 若给水若扇。 波逸提若比丘尼诵治病经方。 波逸提若比丘尼教他诵治病经方。 波逸提若比丘尼为人治病以为生业。 波逸提若比丘尼教他治病以为生业。 波逸提若比丘尼以饮食故为白衣家作。 波逸提若比丘尼共白衣及外道妇女同衣卧。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同衣卧。 波逸提(一百五十)若比丘尼与白衣及外道妇女更相覆眠。 波逸提若比丘尼。 与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 更相覆眠。 波逸提若比丘尼以香涂身。 波逸提若比丘尼无病。 以泽枯揩身。 波逸提若比丘尼畜华鬘若着。 波逸提若比丘尼着宝腰络。 波逸提若比丘尼着裨身衣。 波逸提若比丘尼畜种种严身具。 波逸提若比丘尼畜皮。 波逸提若比丘尼发长。 波逸提(一百六十)若比丘尼着严身具。 波逸提若比丘尼为他作严身具。 波逸提若比丘尼绩缕。 波逸提若比丘尼不问白衣。 辄在其家敷卧具住。 波逸提若比丘尼至白衣家。 敷其坐卧具。 若使人敷。 去时不自举。 不教人举。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煮生物作食。 波逸提若比丘尼先听住后慎诱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不白僧辄使男子治病。 波逸提若比丘尼夜辄开都门出。 不语余比丘尼令闭。 波逸提若比丘尼白衣不唤。 非时入其家。 波逸提(一百七十)若比丘尼受请。 主人未唱。 随意食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 被驱出羯磨。 不去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 僧如法集会。 不即往。 波逸提若比丘尼观歌舞作伎。 波逸提若比丘尼往边地。 波逸提若比丘尼度二根人。 波逸提若比丘尼。 度二道合作一道女人。 波逸提若比丘尼度常有月水女人。 波逸提若比丘尼见比丘。 不起不礼不请坐。 波逸提若比丘尼烧隐处毛。 波逸提(一百八十)若比丘尼不着僧祇支入白衣家。 波逸提若比丘尼与白衣对坐。 临身相近说法。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歌舞。 波逸提若比丘尼遮受迦絺那衣。 波逸提若比丘尼遮舍迦絺那衣。 波逸提若比丘尼不白比丘。 辄问义者。 波逸提若比丘尼以男子不净。 自内形中。 波逸提若比丘尼作外道事。 火法然火。 波逸提若比丘尼在有人处浴。 波逸提若比丘尼诵外道咒术。 若教人诵。 波逸提(一百九十)若比丘尼一众授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作畜众羯磨。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作二岁学戒羯磨。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受二岁学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 作二岁学戒竟。 羯磨经宿。 乃授具足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作二岁学戒羯磨竟。 经宿乃授其学戒。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织作衣着。 波逸提若比丘尼。 国内恐怖处。 于中游行。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作己像。 若使人作。 波逸提若比丘尼庄严女人。 波逸提(二百)若比丘尼水中逆流行。 波逸提若比丘尼仰卧水来下处。 波逸提若比丘尼治腰使细。 波逸提若比丘尼种种治身。 波逸提若比丘尼如妓女法着衣。 波逸提若比丘尼如白衣妇女法着衣。 波逸提若比丘尼以欲心自观形体。 波逸提若比丘尼照镜。 波逸提若比丘尼自卜。 若就他卜。 波逸提若比丘尼随世俗论者。 波逸提(二百一十)诸大姊。 已说二百一十波逸提法。 今问。 诸大姊。 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姊是中清净。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诸大姊。 是八波罗提提舍尼法。 半月半月戒经中说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酥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 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油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 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蜜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 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石蜜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乳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 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酪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 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鱼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 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若比丘尼无病。 自为乞肉食。 是比丘尼应诸比丘尼边悔过。 我堕可呵法。 今向诸阿姨悔过。 是名悔过法诸大姊。 已说八波罗提提舍尼法。 今问。 诸大姊。 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姊是中清净。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诸大姊。 是众学法。 半月半月戒经中说不高着下衣应当学不下着下衣应当学不参差着下衣应当学不如多罗叶着下衣应当学不为象鼻着下衣应当学不如圆奈着下衣应当学不细襵着下衣应当学不高披衣应当学不下披衣应当学不参差披衣应当学(一十)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好覆身入白衣舍坐应当学不反抄衣着右肩上入白衣舍应当学不反抄衣着右肩上白衣舍坐应当学不反抄衣着左肩上入白衣舍应当学不反抄衣着左肩上白衣舍坐应当学不左右反抄衣着两肩上入白衣舍应当学不左右反抄衣着两肩上白衣舍坐应当学不摇身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摇身白衣舍坐应当学(二十)不摇头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摇头白衣舍坐应当学不摇肩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摇肩白衣舍坐应当学不携手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携手白衣舍坐应当学不隐人入白衣舍应当学不隐人白衣舍坐应当学不叉腰入白衣舍应当学不叉腰白衣舍坐应当学(三十)不拄颊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拄颊白衣舍坐应当学不掉臂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掉臂白衣舍坐应当学不高视入白衣舍应当学不高视白衣舍坐应当学不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应当学不左右顾视白衣舍坐应当学不蹲行入白衣舍应当学不蹲行白衣舍坐应当学(四十)不企行入白衣舍应当学不企行白衣舍坐应当学不覆头入白衣舍应当学不覆头白衣舍坐应当学不戏笑入白衣舍应当学不戏笑白衣舍坐应当学不高声入白衣舍应当学不高声白衣舍坐应当学庠序入白衣舍应当学(五十)庠序白衣舍坐应当学一心受食应当学不溢钵受食应当学羹饭俱食应当学不于钵中处处取食应当学不刳中央食应当学不曲指抆钵食应当学不嗅食食应当学谛视钵食应当学不弃饭食应当学不以食手捉净饮器应当学(六十)不吸食食应当学不嚼食作声应当学不舐取食应当学不满手食应当学不大张口食应当学饭未至不张口待应当学不胀颊食应当学不啮半食应当学不缩鼻食应当学不含食语应当学(七十)不舒臂取食应当学不振手食应当学不吐舌舐食应当学不全吞食应当学不揣饭遥掷口中应当学不以钵中有食水洒白衣屋内应当学不以饭覆羹更望得应当学不嫌呵食应当学不为己索益食应当学不嫌心视比坐钵应当学(八十)不立大小便。 除病应当学不大小便净水中除病应当学不大小便生草菜上。 除病应当学人着履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人着革屣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人现胸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人坐比丘尼立。 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人在高座比丘尼在下。 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人卧比丘尼坐。 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人在前比丘尼在后。 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九十)人在道中比丘尼在道外。 不应为说法。 除病应当学不为覆头人说法除病应当学不为反抄衣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不为左右抄衣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不为持盖覆身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不为骑乘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不为拄杖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不为捉刀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不为捉弓箭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树过人不得上。 除大因缘应当学。 因缘者。 恶兽诸难。 是名大因缘(一百)诸大姊。 已说众学法。 今问。 诸大姊。 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姊是中清净。 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诸大姊。 已说戒经序已。 说八波罗夷法已。 说十七僧伽婆尸沙法已。 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 说二百一十波逸提法已。 说八波罗提提舍尼法已。 说众学戒法。 是法入佛戒经中。 半月半月波罗提木叉中说。 及余随道法。 是中诸大姊。 一心和合欢喜不诤。 如水乳合安乐行。 应当学毗婆尸如来应正遍知。 为寂静僧。 略说波罗提木叉忍辱第一道涅槃佛称最出家恼他人不名为沙门尸弃如来应正遍知。 为寂静僧。 略说波罗提木叉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比叶婆如来应正遍知。 为寂静僧。 略说波罗提木叉不恼不说过如戒所说行饭食知节量常乐在闲处心寂乐精进是名诸佛教拘留孙如来应正遍知。 为寂静僧。 略说波罗提木叉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落不破坏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拘那含牟尼如来应正遍知。 为寂静僧。 略说波罗提木叉欲得好心莫放逸圣人善法当勤学若有知寂一心人尔乃无复忧愁患迦叶如来应正遍知。 为寂静僧。 略说波罗提木叉一切恶莫作当具足善法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 为寂静僧。 略说波罗提木叉护身为善哉能护口亦善护意为善哉护一切亦善比丘护一切便得离众苦比丘守口意身不犯众恶是三业道净得圣所得道若人打骂不还报于嫌恨人心不恨于嗔人中心常净见人为恶自不作七佛为世尊能救护世间所可说戒经我已广说竟诸佛及弟子恭敬是戒经恭敬戒经已各各相恭敬惭愧得具足能得无为道诸大姊。 已说波罗提木叉竟。 僧一心得布萨 发布时间:2024-02-04 11:57:1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