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妙法莲华经嘱累品浅释 内容: 妙法莲华经嘱累品浅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卷六嘱累品第二十二为什么要有嘱累品? 因为佛所说的经典,是教化众生的一种法。 这种法,必须有人来弘扬流通,才能有效用,所以释迦牟尼佛吩咐一切菩萨、阿罗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令他们将来要流通这部妙法莲华经。 为什么要流通这部经典呢? 因为这部经典,是最重要的经典,是成佛的经典。 凡是没有种善根的众生,能听到此经一字,或者是一句,以及一偈、一品,都可以种善根。 已经种善根的众生,无论是听到此经一字、一句、一偈、一品,可以增长善根。 已经增长善根的众生,若能听到此经一字、一句、一偈、一品,可以得到成熟善根功德。 已经到了成熟阶段的众生,听到此经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部时,就能得到解脱。 解脱就能成佛。 无论那一类的众生,闻到此经的法音,或者明白此经的义理,皆可获得这种利益和功德。 所以此经叫做妙法莲华经,就有这样的妙,故称为经中之王。 浅言之,嘱累就是流通。 从此处流通到他处的意思,好像水从河川流入大海一样的道理。 譬如说:此处没有佛经,可以从他处请来佛经,供给大众阅读。 人知道佛法的道理,在无形之中,能改恶向善,这就是流通。 或者大家发心印经,流通到各处去,赠送大众阅读,有机会认识佛法,这种功德是最大的,定能开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大家要注意! 不是印一本经自己用,自己开智慧,而是印大量的经典,令大众皆得开智慧的机会。 有了智慧之后,辨别善恶,明白是非,绝对不会做出颠倒事。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 现大神力。 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 而作是言。 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付嘱汝等。 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 广令增益。 释迦牟尼佛说完如来神力品之后,接著再说嘱累品的时候,乃从法座站起来,现出一种最大的神力,伸出右手摩无量大菩萨的头顶。 这是表示加持,灌注大智慧的法水。 对诸大菩萨这样地说:‘我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那样长的时间,修习很难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法。 这个妙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妙法莲华经。 ’佛又说:‘我现在咐嘱你们这些大菩萨,你们应当专一其心来流通此经,来宣扬此经,普遍令一切众生增加法益,皆能明了通达这种法的真实义。 ’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 而作是言。 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付嘱汝等。 汝等当受持读诵。 广宣此法。 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释迦牟尼佛像这样三次摩诸大菩萨之顶,而这样地说:‘我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那样长的时间,学习最难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 我现咐嘱你们大众,你们应当受持此法、读诵此法,广大为众生宣扬这种法,普遍使一切众生,皆得闻知这种妙法。 ’所以者何。 如来有大慈悲。 无诸悭吝。 亦无所畏。 能与众生佛之智慧。 如来智慧。 自然智慧。 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 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 勿生悭吝。 这是什么缘故? 因为如来有大慈悲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没有悭吝不舍,也没有畏惧恐怖。 又能布施佛的智慧给一切众生,也就是大觉者的智慧。 如来的智慧,就是大圆镜智。 自然的智慧,就是自性本有的智慧。 佛把自己所有的法宝,统统布施给一切众生,所以如来是一切众生的大施主。 佛又说:‘你们大众应当随学如来之法,千万不要生悭吝不舍的心。 ’好像周利槃陀伽尊者,他在往昔是大善知识,有五百弟子,但他不爱为弟子说法,所以种下这一世的愚痴。 当时释迦牟尼佛所收的比丘,规定要念四句偈颂,作为座右铭。 ‘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他总是记不住。 后来佛教他念‘扫帚’二字,他念很久的时间,才勉强记住。 佛又教他念‘除垢’二字又念了很久时间。 有一天,他在扫地时,豁然大悟。 他想有形的扫帚,扫无形的尘垢。 把心中的垃圾扫除清净,就没有烦恼。 后证得罗汉果位,成为持义第一。 于未来世。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信如来智慧者。 当为演说此法华经。 使得闻知。 为令其人得佛慧故。 在未来世的时候,如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能深信如来智慧的人,你们应当为他演说妙法莲华经。 令他得闻妙法莲华经的妙处,知晓妙法莲华经的义理。 为令这个人,得到佛智的缘故。 若有众生不信受者。 当于如来余深法中。 示教利喜。 汝等若能如是。 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假使有众生,他们不相信妙法莲华经的妙处,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门。 那么,你们应当在如来其余甚深之妙法中,开示他、教化他,令他得到利益,而能生欢喜心。 你们大众能这样的去做,那就是已经报答十方诸佛之恩典。 时诸菩萨摩诃萨。 闻佛作是说已。 皆大欢喜。 遍满其身。 益加恭敬。 曲躬低头。 合掌向佛。 俱发声言。 如世尊敕。 当具奉行。 唯然世尊。 愿不有虑。 当时这些诸大菩萨,听佛这样说完之后,他们皆大欢喜,全身遍满欢喜。 非常恭敬于佛,乃曲躬其身,低著头,合掌向佛。 大众异口同声地说:‘世尊! 我们遵照您老人家的敕令(尊长对卑属的命令),应当具足依法奉行,一定不会违背世尊的意思,唯愿世尊放心,不要忧虑这件事情。 ’诸菩萨摩诃萨众。 如是三反。 俱发声言。 如世尊敕。 当具奉行。 唯然世尊。 愿不有虑。 诸大菩萨,像这样的话,已经说了三次。 大众一起发出声音地说:‘世尊! 您老人家的命令,我们一定遵守,依法奉行。 唯愿世尊不要有所忧虑。 ’尔时释迦牟尼佛。 令十方来诸分身佛。 各还本土。 而作是言。 诸佛各随所安。 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令从十方而来的诸分身佛,要他们各归还所安住的国土,多宝塔是来证明妙法莲华经,现在令它返回下方世界去住。 说是语时。 十方无量分身诸佛。 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 及多宝佛。 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 舍利弗等声闻四众。 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释迦牟尼佛说这些话的时候,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在菩提宝树下、师子座上的诸佛,以及多宝如来,并有上行等无边阿僧祇那样多的菩萨大众,还有舍利弗尊者和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以及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等,听到这样说之后,皆生大欢喜。 发布时间:2024-07-05 08:01:0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