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华忏法 内容: 法华忏法《大正藏》第77卷No. 2417No. 2417法华忏法调声先寄礼盘下蹲踞取香炉。 三度起居礼或一礼。 而置香炉于机而登礼盘。 坐整威仪磬一丁。 次取香炉蹲居一丁。 诵出一心及敬礼起居礼众僧同音诵十方等。 起于一切居于佛。 次二礼同仪。 三宝礼毕后。 调声仍取香炉出供养文。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三宝影现中。 我身影现三宝前头面摄足归命礼。 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佛。 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法。 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僧。 是诸众等人各跪严持香华。 如法供养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经法并菩萨声闻缘觉众。 及一切天仙受此香华云以为光明台。 广于无边界受用作佛事供养已礼三宝众同调声诵毕金一丁开白之外除奉请及梵呗故于此处调声取花降礼盘。 咒愿师取花立句。 (调声登礼盘。 居。 众同音立。 众居。)一心敬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立。 居。 众立。 众居。 一心敬礼过去多宝佛。 立。 居。 众立。 众居。 一心敬礼十方分身释迦牟尼佛。 调声蹲踞众左手持本右手执扇住立。 一心敬礼东方善德佛尽东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东南方无忧德佛尽东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南方栴檀德佛尽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西南方宝施佛尽西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西方无量明佛尽西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西北方华德佛尽西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北方相德佛尽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东北方三乘行佛尽东北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上方广众德佛尽上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下方明德佛尽下方法界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往古来今三世诸佛七佛世尊贤劫千佛。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过去二万亿日月灯明佛大通智胜佛十六王子佛等一切过去诸佛。 一心敬礼过去二万亿威音王佛二千亿云自在灯王佛。 一心敬礼过去日月净明德佛云雷音宿王华智佛等一切诸佛。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现在净华宿王智佛宝威德上王佛等一切现在诸佛。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未来华光佛具足千万光相庄严佛等一切未来诸佛。 一心敬礼十方世界舍利尊像支提妙塔多宝如来全身宝塔。 一心敬礼大乘妙法莲华经十方一切尊经十二部经真净法宝。 一心敬礼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妙音菩萨华德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常精进菩萨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大乐说菩萨智积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宿王华菩萨持地菩萨勇施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下方上行等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舍利弗等一切诸大声闻众。 一心敬礼十方一切诸尊大权菩萨声闻缘觉得道贤圣僧。 一心敬礼法华经中一切圣凡众。 调声起居礼。 众至。 一心敬礼普贤菩萨摩诃萨。 同为法界众生断除三障归命礼忏悔(丁)。 为法界及六根段等调声胡跪。 同至心忏悔弟子(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无量世来·眼根因缘·贪着诸色·以着色故·贪爱诸尘·以爱尘故·受女人身·世世生处·惑着诸色·色坏我眼·为恩爱奴·故色使使我·经历三界·为此弊使·盲无所见·眼根不善·伤害我多·十方诸佛·常住不灭·我浊恶眼·障故不见·今诵大乘·方等经典·归向普贤菩萨·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眼过罪·发露忏悔·不敢覆藏·诸佛菩萨·惠明法水·愿以洗除·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眼根一切·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第二第三亦如是。 同至心忏悔弟子(某甲)与一切法界众生·从多劫来·耳根因缘·随逐外声·闻妙音时·心生惑着·闻恶声时·起百八种·烦恼贼害·如此恶耳·报得恶事·恒闻恶声·生诸攀缘·颠倒听故·当堕恶道·边地邪见·不闻正法·处处惑着·无暂停时·坐此窍声·劳我神识·坠堕三途·十方诸佛·常在说法·我浊恶耳·障故不闻·今始觉悟·诵持大乘·功德藏海·归向普贤菩萨·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耳过罪·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耳根所起·一切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第二第三亦如是。 同至心忏悔弟子(某甲)与法界众生·从无量劫来·坐此鼻根·闻诸香气·若男若女身香·肴膳之香·及种种香·迷惑不了·动诸结使·诸烦恼贼·卧者皆起·无量罪业·因此增长·以贪香故·分别诸识·处处染着·堕落生死·受众恶报·十方诸佛·功德妙香·充满法界·我浊恶鼻·障故不闻·今诵大乘·清净妙典·归向普贤菩萨·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鼻过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鼻根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第二第三亦如是。 同至心忏悔弟子(某甲)与法界众生·从无量劫来·舌根所作·不善恶业·贪诸美味·损害众生·破诸禁戒·开放逸门·无量罪业·从舌根生·又以舌根·起口罪过·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诽谤三宝·赞叹邪见·说无益语·斗构坏乱·法说非法·诸恶业刺·从舌根出·断正法轮·从舌根起·如是恶舌·断功德种·于非义中·多端强说·赞叹邪见·如火益薪·舌根罪过·无量无边·以是因缘·当堕恶道·百劫千劫·永无出期·诸佛法味·弥满法界·舌根罪故·不能了别·今诵大乘·诸佛秘藏·归向普贤菩萨·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舌过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舌根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第二第三亦如是。 同至心忏悔弟子(某甲)与·法界众生·从多劫来·身根不善·贪着诸触·所谓男女·身份柔软·细滑如是等·种种诸触·颠倒不了·烦恼炽然·造作身业·起三不善·谓杀盗淫·与诸众生·作大怨结·造逆毁禁·乃至焚烧塔寺·用三宝物·无有羞耻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从身业生·说不可尽·罪垢因缘·未来世中·当堕地狱·猛火炎炽焚·烧我身·无量亿劫·受大苦恼·十方诸佛·常放净光·照触一切·我身罪重障故不觉但知贪着·粗弊恶触·现受众苦·后受地狱·饿鬼畜生等苦·如是等种种众苦没在其中·不觉不知·今日惭愧·诵持大乘·真实法藏·归向普贤菩萨·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身过罪·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身根重罪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第二第三亦如是。 同至心忏悔弟子(某甲)与法界众生·从无始已来·意根不善·贪着诸法·狂愚不了随所缘境·起贪瞋痴·如是邪念·能生一切恶业·所谓十恶五逆·犹如猿猴·亦如黐胶·处处贪着·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业·枝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生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难·无不经中·无量无边·恶不善报·从意根生·如是意根·即是一切·生死根本·众苦之源·如经中说·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知一切诸法·悉是佛法·妄想分别·受诸热恼·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于解脱中·而起缠缚·今始觉悟·生重惭愧·生重怖畏·诵持大乘·如说修行·归向普贤菩萨·一切世尊·烧香散华·说意过罪·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以是因缘令我与法界众生·意根一切重罪·乃至六根所起·一切恶业·已起今起·未来应起毕竟·清净忏悔·已礼三宝第二第三亦如是。 同我弟子(某)至心劝请·十方应化法界无量佛·唯愿久住转法轮含灵抱识还本净·然后如来归常住·劝请已礼三宝。 同我弟子(某)至心随喜·诸佛菩萨诸功德·凡夫静乱有相善·漏与无漏一切善·弟子至心皆随喜·随喜已礼三宝。 同我弟子(某)至心回向·三业所修一切善·供养十方恒沙佛·虚空法界尽未来·愿回此福求佛道·回向已礼三宝。 同我弟子(某)至心发愿·愿临命终神不乱·正念往生安乐国·面奉弥陀值众圣·修行十地证常乐·发愿已礼三宝(打)。 调声取花筥及扇降礼盘立。 众同立座前。 调声诵十方念佛。 众同音后入扇于怀一揖行道。 每至南无散花。 同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多宝佛。 南无十方分身释迦牟尼佛。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调声先蹲踞置花筥。 左手持本右手执扇。 次众僧蹲居同仪。 调声先起立诵经题。 次众立同音行道。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同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悕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惑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悕求·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小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此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坏悕望而为说法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稳无有怯弱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调声先蹲踞取花筥。 立诵十方念佛众同取花筥。 同音后怀扇一揖行道。 每句散花。 同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多宝佛。 南无十方分身释迦牟尼佛。 南无妙法莲华经。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后呗(调声众僧住立同音后各复座蹲踞)同处世界如虚空如莲华不着水。 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 (丁)三礼(调声蹲踞出三礼至当愿起居礼)一切恭敬。 自归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意。 同自归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 藏智慧如海。 同自归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丁)七佛通戒偈同愿诸众生。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和南圣众。 后夜偈同白众等听说后夜无常偈时光迁流转忽至五更初无常念念至恒与死王居劝诸行道众修道至无余(丁)晨朝同白众等听说寅朝偈欲寂得灭乐当觉沙门法衣食系身命精粗随众得诸众等今朝(白月黑月)寅朝清净各诵六念(丁)日中同白众等听说午时无常偈人生不精进喻若树无根采华置日中能得几时鲜华亦不久鲜色亦非常好人命如刹那须臾难可保(丁)黄昏同白众等听说黄昏无常偈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诸众等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虚空无常勤慎莫放逸(丁)初夜同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丁)半夜同白众等听说中夜无常偈汝等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身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丁)次神分灵分祈愿九条锡杖(或忏法已前颂之)同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供养三宝。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供养三宝。 (三振)同以清净心。 供养三宝。 发清净心。 供养三宝。 愿清净心。 供养三宝。 (二振)同当愿众生。 作天人师。 虚空满愿。 度苦众生。 法界围绕。 供养三宝值遇诸佛。 速证菩提。 (振)同当愿众生。 真谛修习。 大慈大悲。 一切众生。 俗谛修习。 大慈大悲一切众生。 一乘修习。 大慈大悲。 一切众生。 恭敬供养。 佛宝法宝。 僧宝一体三宝。 (振)同当愿众生。 檀波罗蜜。 大慈大悲。 一切众生。 尸罗波罗蜜。 大慈大悲。 一切众生。 羼提波罗蜜。 大慈大悲。 一切众生。 毗梨耶波罗蜜。 大慈大悲。 一切众生。 禅那波罗蜜。 大慈大悲。 一切众生。 般若波罗蜜。 大慈大悲一切众生。 (振)同当愿众生。 十方一切。 无量众生。 闻锡杖声。 懈怠者精进。 破戒者持戒。 不信者令信。 悭贪者布施。 瞋恚者慈悲。 愚痴者智慧。 憍慢者恭敬。 放逸者摄心。 具修万行。 速证菩提。 (振)同当愿众生。 十方一切。 邪魔外道。 魍魉鬼神。 毒兽毒龙。 毒虫之类。 闻锡杖声。 摧伏毒害。 发菩提心。 具修万行。 速证菩提。 (振)同当愿众生。 十方一切。 地狱饿鬼畜生。 八难之处。 受苦众生。 闻锡杖声。 速得解脱。 惑痴二障。 百八烦恼。 发菩提。 心具修万行。 速证菩提。 (振)同过去诸佛。 执持锡杖。 已成佛。 现在诸佛。 执持锡杖。 现成佛。 未来诸佛。 执持锡杖。 当成佛。 故我稽首。 执持锡杖供养三宝。 故我稽首。 执持锡杖。 供养三宝。 (三振)南无恭敬供养。 灵山界会。 恭敬供养。 护持佛子。 哀愍摄受。 护持大众。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发布时间:2024-07-05 08:17:5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