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虚空藏菩萨经 内容: 观虚空藏菩萨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3册No. 0409观虚空藏菩萨经No. 409观虚空藏菩萨经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佉陀罗山。 依正觉仙人所住之处。 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贤劫千菩萨弥勒为首。 尔时长老优波离。 即从坐起整衣服。 为佛作礼。 白佛言。 世尊。 先于功德经中。 说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 能除一切恶不善业。 治王旃陀罗乃至沙门旃陀罗诸恶律仪。 如此恶事若欲治。 当云何观虚空藏菩萨。 设得见者云何共住布萨僧事。 若优婆塞破五戒犯八戒斋。 出家比丘比丘尼。 沙弥沙弥尼。 式叉摩尼犯四重禁。 在家菩萨毁六重法。 出家菩萨犯八重禁。 如是过人。 世尊先于毗尼中说。 决定驱傧如大石破。 今于此经说。 大悲虚空藏能救诸苦。 及说咒以除罪咎。 设有此人云何知之。 以何为证。 惟愿天尊。 分别解说。 佛告优波离。 汝及未来世一切善持毗尼者。 应当教此犯罪众生安慰其意。 世尊大慈弘誓无量不舍一切。 于深功德经说治罪法。 名决定毗尼。 有三十五佛救世大悲。 汝当敬礼。 汝敬礼时当着惭愧衣。 如眼生疮深生愧耻。 如癞病人随良医教。 汝亦如是应生惭愧。 既惭愧已。 一日乃至七日礼十方佛。 称三十五佛名。 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 澡浴身体。 烧众名香坚黑沉水。 明星出时长跪合掌。 悲泣雨泪称虚空藏。 白言大德。 大悲菩萨。 愍念我故为我现身。 尔时当起是想。 是虚空藏菩萨顶上有如意珠。 其如意珠作紫金色。 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 此天冠中。 有三十五佛像现。 如意珠中十方佛像现。 虚空藏菩萨身长二十由旬。 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 此菩萨结加趺坐。 手捉如意珠王。 其如意珠演众法音与毗尼合。 若此菩萨怜愍众生故。 作比丘像及一切色像。 若于梦中。 若坐禅时。 以摩尼珠印印彼人臂。 印文有除罪字。 得此字已。 还入僧中如本说戒。 若优婆塞得此字者不障出家。 设不得此字。 便使空中有声唱言罪灭罪灭。 若无空声使知毗尼者。 梦见虚空藏菩萨。 告言毗尼萨毗尼萨。 某甲比丘。 某甲优婆塞。 更令忏悔。 一日乃至七七日。 礼三十五佛虚空藏菩萨力故。 汝罪轻微。 知法者。 复教令涂治圊厕。 经八百日。 日日告言。 汝作不净事。 汝今一心涂一切厕莫令人知。 涂已澡浴礼三十五佛。 称虚空藏。 向十二部经。 五体投地说汝过恶。 如是忏悔复经三七日。 尔时智者应集亲厚。 于佛像前。 称三十五佛名。 称文殊师利称贤劫菩萨。 为其作证更白羯磨如前受戒法。 此人因苦行力故。 罪业永除。 不障三种菩提业。 佛告优波离。 汝持是观虚空藏法。 为未来世无惭愧众生多犯恶者广分别说。 说是语时。 时虚空藏菩萨。 结加趺坐放金色光。 如意珠中见三十五佛已。 白佛言。 世尊。 我此如意珠宝从首楞严出。 是故众生见珠者。 得如意自在。 尔时世尊敕优波离。 汝持此经。 不得为多众广说。 但为一人持毗尼者。 为未来世无眼目众生。 作眼目故。 慎莫忘失。 时优波离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右观虚空藏菩萨经。 按开元录。 系是单译。 止有二纸。 经后旧尚有八纸经文。 准校勘大藏竹堂讲师批。 该是后人采集虚空藏经咒并诸经中佛名及咒。 以为劝世修行法。 不可连在观虚空藏经后。 下竺本及福本皆无。 又按此经。 世尊先于深功德经。 说治罪法。 名决定毗尼。 有三十五佛者。 即出宝积经第九十卷优波离会。 与决定毗尼经同本。 余文皆例此。 然详观所批理。 亦可以意会。 徒存似是。 姑为删之。 阿弥隶奢阿弥隶奢迦留尼迦(一)遮罗遮罗毗遮罗珊遮罗迦留尼迦(二)罗茂罗罗茂罗毗伽陀隶(三)摩懵呿复阇摩那迦留尼迦(四)真陀摩尼富罗栘迦留尼迦(五)萨婆阿奢弥咃栘(六)陀溃陀利(七)破仇破仇(八)留坻脾脾伽仇(九)质脾脾伽仇迦留尼迦(十)富隶栘埵摩摩阿奢(十一)萨埵波咃遮阿输迦竭坻莎呵(十二)三十五佛名释迦牟尼佛金刚不坏身佛宝光佛龙尊王佛精进军佛精进喜佛宝力佛宝月光明佛现无愚佛宝月佛无垢佛离垢佛勇施佛清净佛清净施佛婆留那佛水天佛坚德佛栴檀德佛无量光佛光德佛无量气光佛那罗延佛功德华佛莲华游戏神通佛才功德佛念功德佛善名称佛洪炎幢王佛善游步功德佛斗战胜佛善游步佛周匝庄严功德佛宝莲华游步功德佛莲华光善住娑罗树王佛过去三十五佛名虚空藏菩萨陀罗尼多掷哆阿弥阇迦留尼迦遮罗遮罗毗遮罗迦留尼迦茂罗罗啰茂罗毗迦陀罗摩摩劫呿复奢摩那迦留尼迦真多摩尼富罗栘迦留尼迦萨埵舍摩哆婆蛇阿若陀梨婆破穷穷留提毗脾伽穷持栗毗脾加穷迦留尼迦富梨蛇[自/兒](音兜)摩摩阿舍萨埵波利波遮阿输迦竭提莎呵若有众生。 种种诸病逼切其身。 其心散乱。 聋盲喑哑诸根不具。 肢节各异。 时有死相如是等事。 一向称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 除诸病故。 欲无病故。 烧沉水黑坚沉水若多竭流香。 礼虚空大善丈夫。 是善丈夫于夜梦中。 作婆罗门像。 在其人前。 即现释像功德天像妙音天像。 或罗刹之像。 或大臣之像。 或兵吏之像。 良药之像。 或父母之像。 于夜梦中在病人前。 如实说种种随病汤药等者一服除差无余。 复有如是取营求事。 欲多问义。 若寂静处欲行禅定。 欲智慧。 欲得名称。 欲求巧。 欲求自在。 欲得妙色。 欲封欲得势力。 欲财能欲得妙声。 欲得子息。 欲得眷属。 欲得功德。 欲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欲得义语。 欲得人恭敬。 欲脱诸恶灾止于施乃至住慧。 欲得长命。 欲得种种所须之具得以能用。 是人礼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若阿练若在林中若在路地。 烧于沉水黑坚沉水若多竭流香。 至心合掌。 五体投地。 遍礼十方。 说陀罗尼句。 即得所愿。 过去五十三佛名普光佛普明佛普静佛多摩罗跋栴檀香佛栴檀光佛摩尼幢佛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摩尼幢灯光佛慧炬照佛海德明光佛金刚牢疆普散金光佛大强精进勇猛佛大悲光佛慈力王佛慈藏佛栴檀窟庄严胜佛贤善首佛善意佛广庄严佛金华光佛宝盖照空自在王佛虚空宝华光佛琉璃庄严王佛普现色身光佛不动智光佛降伏诸魔王佛才光明佛智慧胜佛弥勒仙光佛世静光佛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龙种上尊王佛日月光佛日月珠光佛慧幡胜王佛师子吼自在力王佛妙音胜佛常光幢佛观世灯佛慧威灯王佛法胜王佛须弥光佛须蔓那华光佛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大慧力王佛阿閦毗欢喜光佛无量音声王佛才光佛金海光佛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大通光佛一切法常满王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 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 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不堕恶道。 若复有人。 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 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 若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名者。 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 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佉佛拘留孙佛拘那舍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东方宝光月殿妙尊音王佛南方树根华王佛西方造王神通炎华佛北方月殿清净佛下方善寂月音王佛上方无数精进愿首佛佛告宝网菩萨。 若善男子善女人。 起立讲堂如三千大千世界。 讲堂内造立精舍。 计有亿数。 皆以赤栴檀而合成之。 以一切乐具供养诸佛。 于百千劫。 于佛灭后复起塔庙。 幢幡华盖宝瓶香炉伎乐歌叹。 于意云何。 是人功德宁为多不。 宝网白佛。 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有人讽诵念此六方佛名恭敬作礼。 其人世世常生转轮王家。 端正威德。 临欲终时。 百亿诸佛授手令不堕三恶趣。 设有五逆重罪。 应入地狱。 令现世轻受头痛则除。 以此当之。 不入三恶道受。 是故至心恭敬作礼。 广说如是宝网童子经。 东方须弥灯光明佛东南方宝藏庄严佛南方栴檀摩尼光佛西南方金海自在王佛西方大悲光明王佛西北方优钵罗莲华胜佛北方莲华须庄严王佛东北方金刚自在王佛上方殊胜月王佛下方日月光王佛舍利弗。 若有菩萨犯于初戒。 于十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 手犯戒者。 于五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 手捉女人。 眼见恶心。 或一人二人前。 以正直心殷重忏悔。 若有菩萨。 成就五无间罪。 犯于女人。 或犯男子。 或有手犯。 犯塔犯僧。 如是等余犯。 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边。 所犯重罪昼夜独处至心忏悔。 忏悔法者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 妙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宿王华菩萨上行意菩萨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得勤精进力菩萨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持地菩萨庄严相菩萨普贤菩萨是十四菩萨。 法华中妙音来所欲见。 若念礼者得现世福。 种种行菩萨无量行菩萨清净行菩萨建立行菩萨诵四菩萨名。 念礼者命终不经三恶道。 东方空无菩萨南方善思议菩萨西方喜信净菩萨北方神通华菩萨念礼四菩萨。 得三世福。 经趣佛道。 跋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憍目[自/兒]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弥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伦调菩萨是八菩萨从般舟中出。 是八人求道以来无央数劫。 于今未取佛。 愿言。 彼十方天下人民皆得佛道。 有急疾皆呼我八人名字。 即得解脱。 寿命终时。 我八人便当飞往迎逆之。 诵礼八菩萨者得现世福。 命终八人迎接将往极乐国土。 化生莲华中作无生菩萨。 舍利弗.目揵连.大迦叶.须菩提。 此四声闻。 念礼者令人得现世福。 富楼那阿难罗睺罗声闻士。 此三权声闻。 念礼者。 令人得大乘福。 第一分舍利在拘尸那国城。 第二分舍利在波婆国。 第三分舍利在罗摩国。 第四分舍利在庶勒国。 第五分舍利在毗国。 第六分舍利在毗耶离国。 第七分舍利在迦毗罗国。 第八分舍利在摩伽他国。 第九分舍利在瓶头罗国。 第十分舍利在罗延那国。 佛初去世后起此十塔。 当尔时。 阎浮提二十八万里中正有十塔。 念礼者得无量福德。 舍身不堕三恶道。 天上四塔者。 忉利天城东。 照明园中有佛发塔。 忉利天城南。 粗涩园中有佛衣塔。 忉利天城西。 欢喜园中有佛钵塔。 忉利天城北。 驾御园中有佛牙塔。 人间四塔者。 第一所生塔在拘萨罗国迦毗罗城岚鞞林。 第二道场塔在摩伽陀国伽耶城菩提树下。 第三转法轮塔在伽尸国波罗城鹿野苑中。 第四般涅槃塔在摩罗国拘尸罗城双树间。 人间八塔念礼亦令人得现世福。 集法悦舍苦陀罗尼经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毗首陀遮耶南无阿伽竭浮遮耶南无摩诃萨婆婆伽利耶多掷侄哆(敕贺反)林弥利婆簸婆弥留遮呵檀摩陀那阇那唏希知汦底婆居婆遮耶那耶波罗萨婆摩呵唏知底利殃求知利默求知利比婆萨婆耶那比林婆阇呵陀舍耶输萨婆娑罗三蔓(无拌反)钵汦波波波利摩诃阿那莎呵尔时佛告诸大众言。 吾本无数劫中。 处于凡夫时。 字遮他陀。 在加伦逻国。 作于商客贩卖治业。 虚妄无实造诸恶行不可称计。 淫荒无道不可具说。 是时愚痴害父爱母。 经数年中。 举国人民一皆知之。 称声唱言。 是遮他陀。 害父爱母经今数年。 吾时思念与六畜无异。 更无人事。 时于加伦逻国。 跳城奔走趣于深泽。 时此国王名毗阇。 告令国中人民。 此遮他陀淫荒无道致为此事。 其有能得此人者。 当重赐宝物。 时此国人各各受募欲捕吾身。 是时惊怖即出国作沙门。 在于他国修行十善。 坐禅学道昼夜泣泪。 经三十七年。 以五逆罪障故心不定。 忧悲叵处。 以三十七年中。 在于山窟常举声泣。 苦哉苦哉。 当以何心去此苦也。 悲叹下窟乞食。 时道中地得一大钵。 中有一匣经更无余经。 唯有集法悦舍苦陀罗尼。 说过去恒河沙诸佛泥洹。 时常在毗悦罗国。 说此陀罗尼付诸大菩萨。 后有人得闻此陀罗尼者。 此人过去世时。 修持五戒十善。 当令得闻。 有人虽闻。 而不在心不修集者。 是名无缘。 此陀罗尼能除去百亿劫生死五逆大罪。 若有人受持读诵者。 终不堕于三涂地狱饿鬼畜生。 何以故。 过去诸佛。 以欲泥洹时。 会当说之。 尊重叹仰称其功德。 不可计量。 付诸菩萨。 后有众生得闻此陀罗尼者。 修习着心福报难计。 犹如须弥宝海。 凡夫不能得量。 若有人作诸恶行。 窃闻此陀罗尼名。 不及修习一用在怀。 堕于地狱。 一切地狱中。 蒙此人恩苦痛不行。 有人能行现身精勤修习得者。 睹见百千万佛刹土。 得福无量不可具说。 唯有诸佛与诸菩萨乃能究尽。 声闻二乘人者不能得知。 何以故。 此陀罗尼非一佛二佛所说。 过去恒河沙诸佛所说。 是时吾得此经。 即不乞食欢喜向窟。 到于窟中烧香礼拜。 悲泪赞仰。 于窟中修习读诵经一年始得。 以罪业障故不能得入心怀。 是时吾即以秋月夜。 洗浴修行经一七日。 如童子初学愦愦者不少便。 更行于七日。 亦如是愦愦无异。 心中愁恼。 不知云何。 意中沾思此陀罗尼字。 经于数反。 心中忽定。 我时欣悦。 如人地得百千斤金。 人无知者内欣不止。 吾时亦然。 修行数年飞行无碍。 睹见十方三世诸佛。 后有行者如法行之。 虚空藏菩萨陀罗尼咒南无佛兜佛多摩诃目揵连莎多掷(绖)他(敕贺反)欹利吉利弥利踟利萨婆伽欹利弥利萨婆伽弥利莎呵此陀罗尼。 要月十四日十五日明星出时诵之八百遍。 烧好沉水香。 香烟不绝。 要用黄花八百枚。 令人得福。 若善男子。 现身安隐求心中所愿无不获得。 若是女人化成男子。 能至心一日一夜六时行道诵持之者。 一劫二劫之罪永不入恶趣。 要用春秋凉时三月四月八月九月。 观虚空藏菩萨经 发布时间:2024-07-16 08:22:4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