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内容: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No. 0567佛说梵志女首意经No. 567[No. 568]佛说梵志女首意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 一时佛游波罗奈鹿苑仙人所止处。 而转法轮。 与大比丘众五百人。 无数菩萨俱诸异佛国各各来会。 尔时世尊。 晨旦整服。 持钵入城而福一切。 贤者阿难侍如常仪。 大圣则入波罗奈大城。 普次街里向梵志门。 梵志有女名曰首意。 遥见佛身端正殊妙威神巍巍。 其心静然诸根寂定。 建上玄默第一澹泊。 无有衰入恐惧永除。 其意清净而无垢秽如大渊澄。 紫磨金色晃如宝山。 若盛天树华实繁茂。 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庄严其身。 八十种好遍布其体。 昱如大殿而有宝柱。 如须弥山峻峙显特。 如月盛满众星中明。 如日出光晃耀晖赫。 无所不照。 女见佛来住于门外。 心怀踊跃回入设座。 还诣佛所。 稽首佛足下。 长跪白言。 善来安住。 愿降圣尊屈神临眄。 佛垂慈愍入馆就座。 首意悦豫重稽首而取小榻于佛前坐进而启曰。 唯天中天。 曾闻如来游波罗奈仙土鹿苑。 为沙门梵志梵天龙神。 诸魔世人群生之畴。 转无上轮兴显正法。 佛告梵女。 如是如是。 诚如所云。 吾游斯国转无上轮。 为诸未闻宣现正法。 不以非法。 首意问佛。 何谓如来所转法轮。 世尊告女。 以十二事缘起之法而转法轮。 首意白佛。 重加大恩为我分别。 广说十二缘起之法。 法轮所归令识义趣。 佛言谛听。 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解散其义。 梵女首意。 受教而听。 佛告女曰。 若计有我便有终始。 起于不起。 从痴因缘则便有行。 从行因缘则便有识。 从识因缘则有名色。 从名色因缘则有六入。 从六入因缘则便更习。 从更习因缘则便有痛。 从痛因缘则便有爱。 从爱因缘则便有受。 从受因缘则便有有。 从有因缘则便致生。 从生从缘。 致老病死。 勤苦愁恼。 大患集会。 如是女。 痴灭识行名色。 六入更习。 痛爱受有。 生老病死灭。 勤苦愁恼大患尽除。 汝欲知吾以是法故。 于波罗奈仙士鹿苑。 为诸沙门梵志。 梵天龙神。 诸魔世人。 而转法轮。 解十二因缘。 若受奉行。 因可得度。 首意问佛。 唯天中天。 法宁有内有外乎。 告女曰不也。 女又问曰。 法宁有住无明号乎。 答曰不也。 女又问曰。 宁有兴明有除灭乎。 答曰不也。 女又问曰。 其明达者宁有形貌乎。 答曰不也。 女又问曰。 以何因缘而致是身。 以无有痴何从致生。 兴心慢意因成其行。 何谓因缘而得合成。 又曰。 唯大圣如树无根。 何因忽生茎节枝叶华实。 如是世尊。 计其无明无有形像。 假使因缘从无哲起而致憍慢。 何谓无哲之原而致于行。 何从致是众恼集会。 佛告女。 欲知诸相。 本悉清净。 亦复如是。 诸法之法。 法不知法。 愚冥凡夫不闻罪福。 而造凶危。 因从凶危则有终始。 因终始则有苦乐。 计晓于彼。 亦无作罪。 亦无福者。 亦复无有进退终始。 亦复无有遭苦遇乐。 佛告首意。 汝欲知之。 譬如幻士化作所化。 其化人者。 亦不想念言我是化。 彼之幻士。 或以实为虚。 或以虚为实。 悉是欺诈愚伪之法。 计斯幻士及所化人。 有所化者亦无所化。 彼亦空虚诳惑迷妄痴騃之法。 于汝意云何。 其幻化者。 岂复有内而有外乎。 答曰。 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 幻无住岂有我名乎。 答曰。 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 其幻化者。 岂有到后世复来者乎。 答曰。 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 其幻者岂有所起有所灭乎。 答曰。 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 其幻化者。 岂有所有有形像乎。 答曰。 不也天中天。 于汝意云何。 其幻化者。 岂有见闻有幻无幻乎。 答曰。 不也天中天。 其女白佛言。 我曾闻之。 其幻化者。 无有见闻有幻无幻。 世尊又问。 于汝意云何。 其幻化者。 假使无身。 岂能令幻化发起诸术乎。 女答曰。 唯天中天。 其幻化者。 实为如此真无所有。 佛复言。 如是如是女。 其无明者无内无外。 计其法者亦无所有。 亦无字也。 其无明者不至后世。 亦无还返。 其无明者亦无有起。 亦无有灭。 其无明者亦无形像。 适兴无明。 缘致众行。 名色六入。 更习痛爱。 受有生老病死。 勤苦愁恼大患集会。 时女首意白佛言。 甚为可奇。 至未曾有。 世尊。 所兴而不可及。 所以者何。 佛天中天。 于虚空中而转法轮。 不可思议所转法轮。 不可称限无量法轮。 无获法轮。 无形法轮。 无生法轮。 灭度法轮。 世尊告曰。 如是如是。 诚如所云。 吾所转轮为转空轮。 所转法轮不可思议。 所转法轮不可称限。 其可转轮无量无获。 无形无生。 为灭度也。 时首意女欢喜踊跃。 善心生焉。 则以栴檀捣香及诸华香。 供养散佛。 唯然世尊。 以是德本。 誓致拥护。 而善救摄。 降伏诸根。 御制爱欲。 逮转法轮。 转空无轮。 无思议轮。 不可称限。 无量无获。 无形无生。 灭度之轮。 佛寻欣欲。 五色青黄赤白绿光从口而出。 其大光明普照十方无数佛国。 悉皆覆蔽日月之明。 还来绕身至于三匝从顶上入。 贤者阿难晓了七法。 一曰知义。 二曰解法。 三曰晓时。 四曰了节。 五曰明众。 六曰练己。 七日采识人本。 即从坐起。 更整衣服。 偏袒右肩。 下右膝叉手白佛。 今大圣欣欲。 为何感应。 愿说其意。 唯天中天。 多所愍伤。 多所安隐。 哀念诸天世间人民。 分别说之。 佛告阿难。 尔见梵女首意。 以末栴檀华香捣香。 供养散佛乎。 其心誓愿逮转法轮。 对曰已见。 佛言。 是女以斯德本护己安人。 多所救摄。 寿终之后当转女身。 至八十四亿劫。 不归恶趣。 供养六万诸佛世尊。 出家为道。 志于沙门。 听受经法。 受经法已即时讽诵。 将御如来现在正法。 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劝化无数无量众生。 不可计会。 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最于后世穷竟劫已。 于三千大千。 即当逮得无上正真之道。 成最正觉。 劫名宝明。 佛号宝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 其佛当寿具足一劫。 为难计量。 群黎之畴劝发道教而逆长益。 后至无余于泥洹界而取灭度。 阿难白佛。 其首意女。 为于何佛植众德本。 佛告阿难。 斯女往昔惟卫佛时。 以女人身初发道意。 取宝珠璎用散佛上。 至于今世复会吾前。 志愿无上正真之道。 亦于式佛如来正觉发欢喜心。 加怀笃信脱衣上佛。 以家之信离家为道。 而作沙门具满千岁。 净修梵行。 数数讲问深奥妙法。 于随叶如来正觉时。 以十五日供养世尊及诸弟子。 充满周备。 亦复志愿无上正真之道。 于拘楼如来正觉时。 心乐善学揽摄章句。 以诸真珠名香供散佛上。 其心亦愿誓成正觉。 于拘那含牟尼佛正觉时。 以香涂塔尽其形寿。 供养衣服饮食医药床座。 于二日供养世尊圣众。 见迦叶佛供养奉事。 不舍道意今供养吾。 当转女身。 然后得佛道度脱众生。 佛说如是。 莫不欢喜。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发布时间:2024-07-25 08:02:0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