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内容: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No. 0604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No. 604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言诸比丘。 若能弹指间。 惟行自身身止观。 外身身止观。 内外身身止观。 分别念解世间痴恼。 是为精进。 为如佛教。 非是愚痴食人施。 何况能多行者。 撮取其要。 若弹指间。 止观痛若止观意及止观法。 内外分别念解世间痴恼。 皆如上说。 何况多行者。 是故可念行四意止。 佛言诸比丘。 若弹指间。 惟行未生恶法不令生。 劝意治行精进摄意。 是为精进行禅。 为如佛教。 不是愚痴食人施。 何况多行者。 摄取其要。 若弹指间。 惟行已生恶法即得断。 若惟行未生善法便发生。 及已生善法立不忘增行得满。 劝意治行精进摄意。 皆如上说。 何况多行者。 是故可念行四意断。 佛言诸比丘。 若弹指间。 惟行欲定断生死。 惟神足是为最精进行禅。 为如佛教。 不是愚痴食人施。 何况多行者。 摄取其要。 若弹指间。 惟行精进定。 若惟行意定及戒定断生死惟神足。 皆如上说。 何况多行者。 是故可念行四神足。 佛言诸比丘。 若弹指间。 惟行信根。 以见四喜之事。 不离佛亦法与众及戒。 是为精进行禅。 为如佛教。 不是愚痴食人施。 何况多行者。 撮取其要。 若弹指间。 惟行精进根。 以见四意断。 若惟行念根。 以见四意止。 若惟行定根。 以见四禅。 若惟行慧根。 以见四谛。 皆如上说。 何况多行者。 是故可念行五根。 佛言诸比丘。 若弹指间。 惟行信力。 从得四喜之事。 令无能坏。 是为精进行禅。 为如佛教。 非是愚痴食人施。 何况多行者。 若弹指间。 惟行精进力。 若念力。 若定力。 若慧力。 皆如上说。 何况多行者。 是故可念行五力。 佛言诸比丘。 若弹指间。 惟行念觉意。 以念所当念。 以爱念。 以正念。 为善法念。 得志不忘。 是为精进行禅。 为如佛教。 不是愚痴食人施。 何况多行者。 撮取其要。 若弹指间。 惟行法解觉意。 其意经经分别解随顺解。 若惟行精进觉意。 其身精进。 意亦精进。 若惟行爱觉意。 知所当爱令意得喜。 若惟行止觉意。 令身休止。 意亦休止。 若惟行定觉意。 令意住念亦住。 志不乱不邪念。 若惟行护觉意。 为护行知所念知安身。 令见道护。 恶念安隐行事事。 皆如上说。 何况多行者。 是故可念行七觉意。 佛言诸比丘。 若弹指间。 惟行正见。 以知古知始知终。 知内知外。 知苦知习。 知尽知道。 知佛知法。 知比丘众。 知学行事。 如六合所习所取欢喜变失及其归趣。 知不贪之德。 是为正见。 为精进行禅。 为如佛教。 不是愚痴食人施。 何况多行者。 撮取其要。 若弹指间。 惟行正思。 为思出家思不诤思不杀。 若惟行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形笑。 若惟行正命。 不以贪生活。 不恚生活。 不以痴生活。 若惟行正业。 不杀不盗窃不邪淫。 若惟行正治。 以修治四意断之事。 若惟行正念。 以受行四意止。 亦惟行正定。 以思念四禅事事。 皆同如上说。 其弹指间。 功德如是。 何况多行者。 是故可念行八正道。 佛说是已。 皆欢喜受。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发布时间:2024-08-01 08:05:38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