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地经 内容: 道地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No. 0607道地经No. 607[Nos. 606,608]道地经一卷天竺须赖拏国三藏僧伽罗刹汉言众护造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散种章第一从明胜日出像。 亦颜色行德多。 中多贵姓尊行德守。 本从是种有。 世间亦天上皆叉手礼佛。 是故持头面为礼佛。 为无上天下无有等精进者。 鬼龙天人亦在三界中。 随近持微妙。 不度者便度。 死者不复死。 老者不复老。 皆从行得佛法。 亦行者是三无有行亦德守听说谛法自意作。 行者得味譬如笮甘蔗。 常怖观见积百余。 若不得[仁-二+樂]乐穷老死。 故在世间没。 譬如无有力象堕陷不能自出。 世间人亦尔。 从若干种经取安。 譬如若干种华积在。 欲所作着行道地听从若欲度世说。 行者便听当说行道地。 生老病死忧戚若不可意愁恼。 行者若家中行。 若弃家行。 欲坏苦本者。 欲往得道。 无有余近无有余归。 无有余能解住。 当一切舍。 如是行者。 但当一切舍。 使行道地从后来。 说生老病死着意忧。 便身生苦已欲度世者。 便行道地莫厌在身。 已有老病死。 从是若着意恼生。 欲随受佛戒者。 便行从致无为。 何等为不可行。 何等为可行。 何等为行者。 何等为地者。 不可行者。 名为念欲念瞋恚念侵念国不念死。 随恶知识。 不持戒不受慧。 不摄意不受教行不问。 自斯身念色想念常乐想净。 自计身不慧。 郡县居羸人并居。 念色瞢瞢不离贪。 多欲多恚多痴多因缘多食。 舍行贪身欲睡眠忘意疑过。 精进失精进。 畏怖不摄根。 多事多说多业多作事。 久倒教倒意计。 是亦如是。 今世法从道或离道。 是名为不可行。 是何以不可行。 离无为故。 从后缚束说。 瞋恚欲杀常身乐净受想不慧不随从若干恶。 佛说是不可行。 何等为可行。 念出不念瞋恚不念杀。 近明知识。 持戒净不多食事。 问自身不斯念非念不好。 念苦念不净。 不念身好。 不郡县居。 不羸人共居。 不瞢瞢。 自守少恼少事少食。 不舍方便。 伏身舍睡眠。 意在行正。 守意无有疑。 精进在行。 离惊怖摄根门。 少说在谛行受谛教修谛意。 喜在空泽中行如有观。 未得好法便致法。 已致便护。 多喜欲闻经所身故用足。 但不足法行知当死。 不乐世间德厌食可无为。 亦如是辈行法从应致无为。 是名为可行。 何以为是可行。 从是致无为。 从后缚束说戒净堕信不念身敛受法事。 听者谛见不侵若干。 是应无为得道者。 佛说法念若干种意。 定无有苦无有疲。 已说功德聚。 摄根伏身应可行。 行者为何等意近事如应行。 行者为习。 行者近习。 是为行习。 是行者三辈未得道者。 学者不学者。 何等为道地。 行者所行是为行者地。 未得行道者。 为何等本起次行居前说是行。 如是说竟。 学者不学者亦已说。 道行地名为止观。 何用是止观。 但未得四德故。 欲致是四德。 何用欲致是四德。 从是欲致无为故。 何因缘致无为。 不欲有余为故。 何以不欲有余为。 但欲除一切苦故。 是故行者欲除一切苦。 当常莫离莫犯莫穿立止观。 若行者穿便不得止亦不得观。 空亡苦行。 譬如人求火。 便钻木上钻着下木便钻。 时时中止时时钻止。 如是未曾得火。 但自劳倦。 道譬如是。 从后现说。 设观法行者中得疲意厌。 行者除行莫穿莫疲。 倦者从行便失行。 譬如夜极冥人冥中闭目行。 何时当见明。 若行者行不穿慧者如是。 日出开目行。 便稍稍慧人得无为种。 通经者若干。 更经通者观经教。 便说止观。 余经散说。 是为道地散种章品。 道地经知五阴慧章第二从若干经得明坚不老不死甘露。 声名闻以行如明月。 事者净者慧明者。 若守度者更明。 并家中行亦尔。 恶意不可蒦不可牵如意。 是故施得道者。 礼得道者。 稽首从得甘露故。 贪为种。 多故为生。 菰爱欢喜为忧支。 佛说五阴。 譬如箜篌。 听说从多经牵比行道者。 当知身体本为五种所成。 色种痛痒种思想种行种识种。 如若干户东方郡字。 如若干户南方郡字。 如若干户西方郡字。 如若干户北方郡字。 亦非一舍名为郡。 是譬色。 亦非一色为色种。 若干色为色种。 痛痒思想行识亦如是。 色在十入文亦从法。 受入是为色种。 百八痛是痛种。 百八思想为思想种。 百八行为行种。 百八识为识种。 如是当知五种从后现。 譬说不相连着。 但本痴故。 不闻佛言。 或习痴故。 譬如树叶着枝。 痴恶行着五种成聚五种意计。 是身道地行知五阴慧章品。 道地经随应相具章第三性河开流满度器满。 破六足经。 蜜突如莲花开慧日。 出服胜莲花奉事佛。 清净淡泊其相然。 至尊世绝福祐人视。 其精固将道者敷演如经。 已开化行道者。 亦当知五种各应相种相。 色视相亦色手篌把。 亦色更痛为痛相。 乐苦亦不乐亦不苦。 更痛是为痛相识相为思想。 若女人若男子亦余是为思想。 所作是为行。 若好行若恶行。 若不好行若不恶行。 是为行相。 识相为识。 好不好亦非不好亦非好识。 是为识相。 如是五种各自有相从后说。 说是色于乐亦多恶。 佛说在经中如应出说。 如应五阴种相若干相份。 道地随应相具章。 道地经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所然持甘露种浇五盛阴。 为五阴薪从慧明却坏恶火。 从三界礼我施礼。 为持甘露灭三毒者。 从五阴钻所生随应。 持智慧意灭恶火意。 三界中尊敬者。 我亦尊敬意叉手。 自从慧智力慧者自得。 如自得知佛便教弟子所说应行。 听说从是意定五阴分别见。 为从慧力所守者。 知清净自佛从所意知便现事者。 是佛所说应行见行可知。 听说意从是定分别五阴行道者。 当知分别五阴。 行者当那分别知五阴。 譬如四衢中堕一贯真珠裹。 一人当见已见。 便喜爱意喜欲得珠。 人见意在珠。 是为色阴种。 所喜可意是为痛痒种。 若上头如是名为贯珠。 是为思想种。 若意生欲取贯珠。 是为行种。 从是知为识种。 如是五种意在一贯珠俱行。 便若干作行亦自行。 如是在一贯珠一时俱行。 五阴更如是。 眼所见色并俱行五行。 更耳闻声。 鼻闻香。 口更味。 身更粗细。 身中四阴无有色种生。 如是五阴种各自分别知。 后有说道德者。 分别说如是已。 得是经说。 未得道者受着心。 心如是行说我亦现。 是说道行五阴分别现止章。 道地经五种成败章第五已知要得佛。 要中竟要作要并得要已竟并要已。 更无当要。 当礼应无所著。 名闻无有量。 所语言说譬如明月明为弟子得明知畏脑罪从生能坏干已知五种阴得明成败如有当稽首听。 佛言。 行道者当知。 五阴出入成败。 譬如人命欲尽在呼吸欲死。 便四百四病中前后次第稍发。 便见想生恐畏怖。 梦中见蜂啄木乌鸦啄顶脑。 一柱楼上自乐见。 着衣青黄赤白自身着。 见骑马人牧有声。 持[竺-二+奇]作枕聚土中卧。 死人亦担死人。 亦除溷人共一器中食。 亦见是人共载车行麻油污泥污足亦涂身。 亦见是时时饮。 亦见堕网中猎家牵去。 或见自身嘻喜观喜啕。 或见道积蟆子自过上。 或见敛卤盐。 钱。 或见被发胆裸女人自身相牵。 或有灰傅身亦食。 或见狗亦猕猴相逐恐。 或见自身灭欲娶嫁。 或时见人家中神坏。 或时见马来狧须发。 或时见齿堕地。 或时见担死人衣自着身。 或时自身胆裸为涂腻。 或见聚土自身转。 或时见革及旃着衣行。 或时自见家中门弊坏车来到多载油花香。 亦见昆弟近自身。 严先祖人现粗恐颜色。 欲来取是取共行。 或时冢间行遽舍花婴颈或时见自身倒堕河水中。 或时见堕五湖九江不得底。 或时见入菅茅中裸身相割自敷转。 或时上树无有蓏无有华无有华戏。 或时在坛上舞。 或时树间行独乐大美。 亦持若干干树破聚薪。 或时入舍闇冥不得门出。 或时上山崭岩悲大哭。 或时鸟棁吞足亦蹈。 或时尘坌头。 或时虎遮断。 亦狗猴亦驴。 南方行入冢间。 见聚炭发毛分骨捣碎干华。 自身见入盐。 王见盐王使问。 从后现说世间已得多乐根堕。 或身堕畏命欲去不得自在。 病追促病已促。 意便动命尽忧近。 便见梦令入大怖。 人便意中计。 我命欲尽。 如是梦身所见便意怖便身残。 譬如鸟蹋棁。 己身近极苦相着。 便欲自归医。 己亲属昆弟见病剧。 便遣使到医舍。 呼使者行。 便有是相。 不洁恶衣长爪乱须发载坏弊车着穿弊履。 颜色黑眼青。 车中驾白牛马。 自手摩抆须发。 呼医已急驾车使上从后缚束。 但坐恶乐意不计好乐。 不念医病。 已坏身便堕罪器。 即遣呼医便念病痛不得复活。 何以故。 趣使得相有如是像跓被服语言车盖须发衣。 亦如是讳日来呼若四若六若九若十二若十四来至到复触忌讳日人所不喜医复何血忌上相四激反支来唤是亦不必日时漏刻星宿须臾疑人取相。 何以故。 或时是恶日时漏刻。 有是人行方便。 能治病痛病痛有时不能得治。 是故不必在时日漏刻故。 慧人不亦喜用历日。 仙人常劝当为求方便治至死。 若病痛横有病可能得活。 若命尽但说去计。 如是可至病痛舍。 从后束结。 说俱入海水。 或到或中坏。 病亦比海。 或愈或死。 医便行至病痛家。 闻声不可意。 亡烧断破刺拨刮刷。 出杀去发灭蚀烧断破刺拨刮刷出杀去发灭蚀不可治。 已死视南方。 复见乌鸱巢有声。 复见小儿俱相坌土。 复胆裸相挽头发。 破瓶盆瓦瓯。 亦见空器舍不着意。 行至病者舍。 入见病着人。 病更恼。 从彼舍来说。 医便视病相遽。 惊怖惊坐起。 着病无有力不得自在。 见如是便念。 如是经中说死相。 见颜色不如皮皱。 行身如土色。 舌延出。 或语言忘。 见身重骨节不随。 鼻头曲戾皮黑咤干。 喉舌如骨色。 不复知味。 口毛孔赤筋脉不了了。 被发发竖牵发不复觉直视背卧惊怖颜色转面皱发竖熟视。 或语若干说。 如经说。 余命不足道。 譬如树间失火。 亦如六相无说所闻见。 若有沐身未浴身时。 譬栴檀香。 或时如蜜香。 或时多核香。 或时那替香。 或时根香。 或时皮香。 或时华香。 或时蓏香。 或时霍香。 或时宿命从行相。 筋香发香骨香肌肉盟血香大便香。 或时鸱香。 或时乌香。 或时蚖香。 或时猪香。 或时狗香。 或时狖香。 或时鼠香。 或时蛇香。 或时譬如有人。 或时啄木声。 或时瓦声。 或时涩声。 或时恶声。 或时雁声。 或时孔雀声。 或时鼓声。 或时马声。 或时虎声。 亦有说熟死相中。 譬如人死时有死相为口不知味。 耳中不闻声。 一切卷缩脉投血肉瀃颊车张上头掉影无有明。 臀肉竖眼黑色黑。 大小便不通。 节根解口中上臛青双哕计。 如是病痛相不可治。 设鶣鹊亦一切良医并祠祀尽会。 亦不能愈是。 便医意念。 是病痛命求绝。 应当避已。 便告家中人言。 是病所未所思欲。 当随意与莫制禁。 我家中有小事。 事竟当远。 屏语病者家人言。 不可复治。 告已便去。 病痛家已闻医语。 便弃药所事方便便止。 亲属知识比邻共会。 还绕病困者悲哀哭视。 譬如牛为屠家所杀。 余牛见死牛恐自及。 跳场惊怖走入山树间叫唤。 复譬如猪为屠家所杀。 余猪见惊怖畏效死。 便耸耳直视。 复如鱼为捕鱼堕网者。 余鱼见惊怖沈走入沙石间藻中藏。 复譬如飞鸟聚行。 一鸟为鹰鹞所得。 余鸟惊分散分走。 如是昆弟亲属知识邻里。 见哀离别视命欲断。 地狱使者已到将入狱。 在斯便转死。 箭已射已。 生死索行罪便牵往过世。 亲属已还收发草[糸*絜]。 若忼忾声满口不止。 出悲语见爱念。 若干种胞颐洟出。 呼当奈何。 病者不复久。 内见风起名刀风。 令病者散节。 复一风起名遽风。 令病者断结。 复一风起名针风。 令病者筋缓。 复一风起名破骨风。 令病者骨髓伤。 复一风起名藏风。 令病者眼耳鼻孔皆青。 发毛出入一切。 是孔令坏断拔舍。 复一风起名复上风。 令病者内身膝胁肩背胸腹脐小腹大肠小肠肝肺心脾肾亦余藏令断截。 复一风起名成风。 令病者青血肪膏大小便生熟热寒涩令干从处却。 复一风起名节间居风。 令病者骨骼直掣振。 或时举手足。 或把空。 或起或坐。 或呻号或哭或瞋。 已散节。 已断结。 已筋缓。 已骨髓伤。 已精明等去。 裁身有余在。 心已冷如木已弃五行。 并心中羸羸裁有余微。 譬如灯灭有余明。 裁心有余但有微意。 识是人本所行好丑罪福心便见。 今世若有好行意便喜。 若恶即时惭。 得好处者意喜。 堕恶处者意即愁惭。 譬如人照净镜尽见面像。 发白皮皱生体垢尘。 或齿堕或尘齿见身从老。 屡如是即自惭。 闭目放镜不欲见。 以放镜忧愁。 我已壮去老到颜色丑乐已去。 如是素行恶。 在意从恶行。 便忧愁悔受苦恼不可意自责。 今我堕恶处为无有疑。 若如行者行三好。 若干守行愿。 最好行者多好。 即时喜多喜意可自喜。 我今上天亦好处。 譬如贾客。 从涩道得脱出。 得多利归家到门喜。 亦譬如田家愿获五谷着舍中。 亦如病痛得愈安隐。 亦如负债已偿。 素行好亦如是合好行。 譬如蜜蜂便意生我已到好处。 即时身精识灭中便有阴。 譬如称一上一下。 如是舍死受生种。 譬如种禾根生双。 如是中时灭识即时中生五阴具足不少。 死阴亦不中得五阴往。 亦不离死五阴为有中五阴。 有但死五阴故中五阴生譬如人持印印好泥。 泥中便有印。 像印亦不往至泥。 泥亦不离印像。 譬如种生根。 种亦非根根亦不离种。 人神亦如是小大如法。 从生往至中。 从是本会有。 好行者中得好五阴。 恶行者得恶中。 得阴者为天眼行。 中止者为三食。 乐念识。 中止者或住一日或住七日止。 到父母会亦所堕处从中止。 当到所堕即死时已生中阴。 便生千思或见念便痴生。 最恶行者便自然大火边。 亦若干百千乌鸦鹰鹞共会。 亦见人恶爪面齿被服然头为手中行若干种毒。 身自见远丛树。 便意生入中。 便中阴灭生所堕处。 即时不久便见刀叶树堕中。 是名为地狱。 五阴生入罪。 咸所恶行。 便见猛烟尘火风雨来着身。 复见象师子虎蚖自恐身。 亦见丘井亦合后。 亦止绝崖岸。 生意入中便舍中阴身已。 意生便灭中阴堕处生。 即时不久到畜生。 后现行极痴无有礼。 持恶意向父母。 常喜可粗言瞋恚缚捶行恶。 是人不与取便堕畜生。 罪轻减便生热风。 命饥恼身刀矛钻绕。 还人亦见大坑。 意生当入。 是即意生便灭中阴。 受所堕处阴。 便即时堕饿鬼。 如是堕名为饿鬼。 从有说行两贱贼人共语。 亦谗失诫诬妄论议。 一切食不避恶不净。 从善还不行法语。 便堕盟血唾涌泥。 是名为堕饿鬼处。 行最好者得最善乐。 亦得香风吹若干种华见自散身。 若干种伎乐声相随。 若干种树在园中。 意生即入时。 意已生便中阴灭。 所应堕阴受生。 便即时受上天身。 如是堕天上。 有福行者堕应上天。 已有不离法是为堕天种。 若堕人中从本行受殃福。 父母亦聚会。 夙行应男从生福亦止等。 同时父母收精胞门不坚。 从风热寒。 亦不染亦不邪曲。 亦不屡亦不涩。 亦不汁思饭不起不慢不杀胞门。 亦不像栗不像轮。 亦不像狸亦不像麦。 中央亦不像自刚铁中央亦不像锡中央。 一切门无有恶精。 亦不薄亦不厚。 不亦腐亦不黑亦不赤亦不黄。 乘色亦不散。 亦不风血寒热杂。 亦不小便合精。 神已止精。 神念往意生欲。 却男自身代共乐羸人。 羸人便恶父喜母。 已喜不喜增意生。 当却是男欲独与羸人共乐。 已即跓胞门意生已却男。 我已羸行礼。 父母即时堕精。 神便到意生为是我精。 即可意喜生。 已喜生中迹灭便在精血生。 识在精中复生爱中爱识不堕精。 但从本复生爱识。 精是儿身。 所爱在精生。 是为痛痒种。 已知为精。 为精者为思想种所本。 行念为生死种。 已知精为识种。 是为五种要。 即时得两根身根心根精已。 七日不减二七日精生。 薄如酪上酥肥。 三七日精凝。 如久酪在器中。 四七日精稍坚如酪成。 五七日精变化如酪酥。 六七日如酪酥变化聚坚。 七七日变化聚坚藏。 譬如熟乌麮。 八七日变化灭乌麮。 譬如磨石子。 九七日在磨石子上生五腄。 两肩相两膑相一头相。 十七日亦在磨石子上生四肘。 两手相两足相。 十一七日亦在磨石子上生二十四肘。 十在手指相十在足指相。 四在耳目鼻口止处相。 十二七日是肘为正。 十三七日为起腹相。 十四七日心脾肾肝心生。 十五七日大肠生。 十六七日小肠生。 十七七日胃生。 十八七日生处肺处熟处。 十九七日髀膝足臂掌节手足趺约。 二十七日阴脐乳颈项形。 二十一七日为骨髓应分生。 九骨着头两骨着颊。 三十二骨着口七骨着咽。 两骨着肩两骨着臂。 四十骨着腕十二骨着膝。 十六骨着胁十八骨着脊。 二骨着喉二骨着臗。 四骨着胫十四骨着足。 百八微骨生肌中。 如是三百节从微着身譬如瓠。 二十二七日骨稍坚譬如龟甲。 二十三七日精复坚譬如厚皮胡桃。 是为三百节连相着足骨连腨肠腨肠连臗骨臗骨连背脊腰骨。 连肩肩连颈脰颈脰连头颐头颐连齿。 如是是骨聚磈礧骨城筋缠血浇肉涂革覆福从是受靡不知痛痒随意随风作俳掣。 二十四七日为七千筋缠身。 二十五七日生七千脉尚未具成。 二十六七日诸脉悉彻具足成就如莲花根孔。 二十七七日三百六十节具。 二十八七日肉栽生。 二十九七日肉稍坚满。 三十七日皮膜成腊。 三十一七日皮膜稍坚。 三十二七日脽肌生。 三十三七日耳鼻腹脾脂节约诊现。 三十四七日身中皮外生九十九万孔。 三十五七日九十九万孔稍稍成现。 三十六七日爪甲生。 三十七七日母腹中若干风起。 或风起令目鼻口开已开入。 或复风尘起。 令发毛爪生端正亦不端正。 或复风起盛肌色。 或白或黑或黄或赤好不好。 是七日中脑。 血肪膏髓热寒涕大小便道开。 三十八七日母腹中风起。 令得如宿命行好恶。 若好行者便香风起。 可身意令端正可人。 恶行者令臭风起。 使身意不安不可人。 骨节不端正。 或[月*(卄/(ㄇ@儿)/戍)]或偻或或魋人见可是。 三十八七日为九月不满四日骨节皆具足。 儿生宿行有二分。 一分从父一分从母。 或时毛发舌咽脐心肝脾眼尻血从母。 或爪甲骨大小便。 脉精若余骨节从父。 宿行从母受生。 熟在下生在上。 儿在左胁背向前腹向后。 女在右胁腹向前背向后。 止处臭恶露一切骨节。 卷缩在革囊在腹内血着身在外处大便肥长。 九月余有四日一日二日中。 若宿行好便意生。 我在园中意计若在天上。 若恶行者意生。 我在狱止二日意在三日中。 即腹中乐三日意在四日中。 一日一夜母腹中上下风起。 儿从是风倒头向下。 足在上堕母胞门中。 宿行好。 于母胞门中意生堕池水池水中戏。 复意生在高床上若香华中。 宿命行恶者意生从山堕树上。 堕岸上。 堕坑中。 堕溷中。 堕蒺中。 堕网中堕茅中。 堕刀矛栏中。 从行忧恼匆匆。 亦从喜从乐名闻好恶行。 自缚身。 在所到。 自更得便出。 既为胞门。 所缠裹。 产户急笮堕地中。 风复为人温汤所洗手粗身遍痛如疮。 从是便忘宿行腹中所更。 已生从血臭故。 便聚为邪鬼飞尸各[魅-未+屬]魃蛊魅魖行。 父亦如是。 譬如四街有一脔肉。 为鸱鸢乌鹊众鸟所争各自欲得耶。 环绕娆人如是。 有宿行好耶。 不能得着宿行恶耶。 能得着生未久母便养乳。 稍稍大便饮食。 已能饮食。 八十种虫生身中。 二种发根生。 三种着头。 一种着脑。 二种着中脑。 三种在额。 二种着眼根二种着耳。 二种着耳根。 二种着鼻根。 二种着口门。 二种在齿。 二种在齿根。 一种在舌。 一种着舌根。 一种着口中上。 一种在咽。 二种在膝下。 二种着臂根。 二种在手。 一种着肘。 二种着脾。 一种着心。 一种着乳根。 一种着脊根。 二种着胁。 二种着背。 一种着脐根。 一种着皮。 二种着肉。 四种着骨。 五种着髓。 二种着大肠。 二种着小肠。 一种在热处。 一种在寒处。 一种在大便道。 三种在大肠根。 二种着臗根。 五种着阴根。 一种着指节约。 一种在胫。 一种在膝头。 一种在足。 如是八十种虫着身中。 日夜食身。 身便生寒热风病各百一。 杂余病复有百一。 如是并四百四病在身中。 譬如木中出火还烧木。 病亦从身生。 如是但坏身无有异。 如是从内坏病亦中勿复问从外恼常坏恼今世。 现在身常着衰。 世间人不闻者意计身[仁-二+樂]。 但不至诚见故。 发毛爪齿心肉肌骨清血热恼生熟涕唾屎尿从身流。 非常亦不净。 痴人计为净。 都卢儿拨肌合裁如一酸枣为裹着身。 从如是酸枣肌。 痴不闻者世间人得调身自坏堕恼。 譬如鱼但见饵不见钩不见网。 复譬如小儿舐利刀蜜但嗜甜不见刀刃。 复譬如金错涂铜卖欺人痴人不觉以为钝金故买为自侵。 如是世间人。 或见如酸枣肌裹身。 从受若干恼不觉。 如是。 酸枣肌发去。 但有肉骨血在。 人足践蹋常恶不敢视。 谁敢抱持者。 素行殃福已尽。 或时横命尽。 如陶家作器。 或时在拘。 或从[革*(罩-卓+瓦)]或从行轮。 或已行。 或在干流时。 入灶火烧时。 或已熟出时。 或给用时。 要会当坏。 人身亦如是。 或从堕腹中。 或不成根去。 或不具根去。 或临生时去。 或适生去在学业时去。 或时从十六至三十八十百岁。 或不啻久久。 要会当死。 阴如是定不久。 有生辄灭。 举足灭下足灭。 世间人不闻者自计小时身壮时身老时身。 为是我身。 与行道者意异。 行道者从是有是从无有是无有是。 何等为从是有是从罪。 行有死中。 从中识堕业薄从薄凝。 从凝稍坚六根。 从六根便生。 从生儿身。 从儿身壮长。 从壮长得老病死身。 如是常随。 如是世间轮不断无所属。 空如幻逐不止。 譬如火起城中火风吹舍舍相燃。 第一舍火非第二舍火。 亦不啻但为上舍已燃。 次舍复燃。 如是转延生死亦如是。 是因缘无有是亦无有是。 是灭是亦灭。 何等为无有是亦无有。 是素行殃福无有死中亦无有。 已无有中当那得往。 已不得往当那得生。 已不得生当那得老病死。 生死如流水。 不行生死业便止。 行道者当知是五阴本从生灭。 道地五种名为成坏章也。 道地经神足行章第六慧清入心如水。 破恶从树离种花。 度世乐功德聚。 凉风可乐无有过自归一心何在在不中止观意如称摄钩牵闻经中止观世间明。 叉手持头面从三界皆作礼彼。 或时行者居前止便得观。 或时行者当得止观居前得止。 若行者止意已得应从观得解。 若行者观已足当应从止得解。 止观相云何。 若意在使一因缘止止不动不或念余是应止相。 若在止处偏分别偏去如相观思惟如有受是应观相。 譬如买金家见金不观试。 如是应止。 若持金试知。 是金某国某处杂铜不真。 知石色好丑长短圆方濡亦余病。 观譬如是。 譬如人刈刍。 左手把刍右手持镰便断刍。 彼譬如把刍是应止。 如断刍是应观。 譬如行者见髑髅熟谛视。 若如开目见。 闭目亦见亦尔无有异。 是应止。 若分别观头骨异颔骨异齿骨异颈骨异臂手胁胭膝足骨。 如是观。 如是见骨连。 从四因缘致有。 何等为四。 食礼行合骨见非常苦空非身从不净生无所有。 是应观。 要听止观相不分别。 是为止。 分别是为观止意。 行者持何等行得止意报。 若干因行止意。 听说要止意二因缘方便行得止意。 一者念恶露。 二者念安般守意。 恶露行云何。 是间行者等意念一切人令安隐。 便行至父树便行至观死尸一日者。 至七日者膀胀者。 青色者。 如盟者。 半坏者。 肉尽者。 血洗者。 骨骨连者。 筋缠者。 若白若解散四面。 无有数手破。 譬如鸽色。 彼行者自在取一敷意令知。 不久意着止。 令意在敷处熟谛观。 若自知如今是敷处。 是间在又处自见。 远在所见亦如是。 是空处一处便正坐便见。 如敷因缘在地所见随亦如是。 便行无有声处。 无有说处。 人空处一处便正坐。 便见如上久处。 令意见念无有异。 若行者从敷因缘失不受念意不生。 便复往至父树。 令意受敷因缘相令意坐。 亦引不离念常在。 前若行者意敷因缘。 出入远行常在意止不远离。 已昼夜在心。 令半月一月一岁。 复不啻令行不失行。 令行时止时。 坐独坐时。 多众中共坐时。 病疲时。 有力时。 连随常念敷意因缘在前住。 令敷因缘念如是非常。 若空非身不净无所有。 令如本因缘敷意行念无有异。 若己意在敷处得自在。 便持响自身观。 若见死尸亦自身等无有异。 便若见男子。 若见羸人。 若见老若壮若少年。 若不端正若胆裸若着衣若庄严。 若彼亦尔。 如敷念处若意念所在。 所在一切无有异。 便已应从念恶露得止意。 是时意随行念不离。 行增满譬如河入海。 道地经五十五观章第七行道者当为五十五因缘自观身。 是身为譬如沫不能捉。 是身为譬如大海不厌不足五乐。 是身为譬如大河日愿至死海。 是身为譬如大便慧人不欲故。 是身为譬如沙城疾坏散去。 是身为譬如会坏城多怨家。 是身为譬如化城不自有亦不可取。 是身为譬如骨关肉血涂。 是身为譬如弊坏车筋缠故。 是身为譬如家猫贪恚痴聚。 是身为譬如荒泽中常痴失亡。 是身为譬如忘善意常忘失。 是身为譬如榆百八爱行。 是身为譬如破瓶常漏。 是身为譬如画瓶内杂最恶满。 是身为譬如清溷九门故。 是身为譬如軯血人所恶故。 是身为譬如幻痴计谛。 是身为譬如疥。 是身为譬如意着苦故。 是身为譬如腐谷舍饮食坏故。 是身为譬如大窟多虫多虫止。 是身为譬如骨嚾罪如满狐猴不失。 是身为譬如不熟器疾坏故。 是身为譬如一囊两口净入不净出。 是身为譬如干垢裳衣干。 是身为譬如车常行至葬地。 是身为譬如露雾不久止。 是身为譬如疮上漏。 是身为譬如盲不知谛。 是身为譬如处四百四病。 是身为譬如坑一切不净聚。 是身为譬如地孔虺止会。 是身为譬如空把为痴人所欺。 是身为譬如冢间常可畏可怖。 是身为譬如虎师子共居瞋恚忽然。 是身为譬如颠疾盛八十八结行故。 是身为譬如恒常涂畏死。 是身为譬如铜涂金肌覆故。 是身为譬如空聚常中细六衰。 是身为譬如饿鬼常求食饮。 是身为譬如畏处常老病死。 是身为譬如腐髑髅为常衣洫。 是身为譬如怨家常成事逢恶因缘。 是身为譬如迦陀树皮皮中央无所有。 痴人意是为最重。 是身为譬如度载多胎小。 是身为譬如腐囊腥臭。 是身为譬如深冥六十二疑不自守。 是身为譬如喜妒不可不得不受。 是身为譬如腐垣壁从恶念因缘。 是身为譬如结垢内有恶。 是身为譬如不意常着外衰。 是身为譬如无所依如无所依舍爱不爱碜一切。 是身为譬如不可近近常破碎。 是身为譬如无有能护时时为病碜一切。 是身为譬如无有自归死来时不得离故。 道地经一卷 发布时间:2024-08-01 08:22:0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