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分别缘生经 内容: 佛说分别缘生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No. 0718佛说分别缘生经No. 718佛说分别缘生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乌卢尾螺池边。 泥连河侧。 菩提树下。 成佛未久。 独止其中。 心生思念。 世间苦法。 无能免者。 无能怖者。 决定实有。 如是观察。 是大义利。 世间乐法。 亦复如是。 无能免者。 无能厌者。 决定实有。 如是观察。 是大义利。 又复思惟。 所有世间。 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界中。 而于此法。 不能了知。 若复有人。 善能思惟。 警觉苦乐。 如是了达。 非究竟法。 常所思念。 依法修行。 是人当得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法。 所有过去未来诸佛。 皆悉觉知世间苦乐。 一一了知。 如法修行。 以自行力。 而成正觉。 何以故。 此法未曾有。 无能了知者。 所有过去。 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皆于此法。 一一了知。 如法修行。 乃成正觉。 未来世中。 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如是世间苦乐等法。 一一了知。 如法修行。 乃圆道果。 尔时娑婆界主。 大梵天王。 以佛威力故。 知佛所念。 譬如力士屈伸臂顷。 离梵天界。 来诣佛所。 修敬毕已。 住立佛前。 而白佛言。 世尊。 佛所思念。 如是如是。 世间苦乐。 无能免者。 是大义利。 过去未来。 亦复如是。 于天人魔梵界中。 唯佛世尊。 一一了知。 若增若减。 若善若恶。 悉能分别。 缘生之法。 以佛智力。 如实了知。 佛言梵王。 如是如是。 世间众生。 于一切法。 无智无识。 不能了知。 无明痴暗之所覆闭。 是为无明。 从无明缘而生于行。 行有三种。 谓身口意。 复从行缘而生于识。 识有六种。 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从于识缘而生名色。 名者除色。 各有四种。 谓受想行识。 色者所谓四大。 一切色法。 由四大生。 如是色蕴名蕴二种。 是为名色。 从名色缘生于六处。 内六处者。 有其六种。 谓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 从六处缘。 复生于触。 触有六种。 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复从触缘而生于受。 受有三种。 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复从受缘而生于爱。 爱有三种。 谓欲爱色爱无色爱。 复从爱缘而生于取。 取有四种。 所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复从取缘而生于有。 有者三种。 谓欲有色有无色有。 从有为缘即有生法。 其生法者。 谓众生界。 随蕴生起。 处处差别。 生异灭法。 常所迁易。 从生为本有蕴有界有处乃至命根等法。 是名为生。 从生为缘而有老死。 老者所谓心识昏昧。 发白面皱。 气力劣弱。 呻吟喘息。 身体羸劣。 乃至诸根而悉衰朽。 是名为老。 死复何相。 死者谓诸众生界趣差别。 悉归无常。 寿限终尽。 舍于暖触。 命根灭已。 诸蕴亦舍。 四大离散。 是名为死。 如前所说。 老与死法。 是为二种。 如是所说。 即名分别缘生之法。 若诸众生。 能了知者。 是人当得具足五分法身。 尔时梵王。 闻佛所说缘生法已。 礼佛而退。 还梵天界。 佛说分别缘生经 发布时间:2024-08-10 08:13:0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