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明罗刹集 内容: 无明罗刹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No. 0720无明罗刹集No. 720无明罗刹集卷上(或为一卷或为二卷今此三卷)失译人名附秦录十二缘者。 生死之本一切众生之所窟宅。 天魔波旬所居境界。 若有智慧能观因缘种种过患。 永断生死过。 魔界者天魔。 尔时生大忧恼。 因缘大海深广无际智者入中。 譬如商主观察性相能解了已。 即便获得一切种智。 无上珍宝于诸咒中最良最妙。 诸佛世尊于无量劫。 修六波罗蜜集诸善行断众结使。 与阴魔死魔烦恼魔。 作坚誓竟永断生死超出三界。 成就十力四无所畏。 于一切法得无碍智。 为一切众生作大明证。 证寂灭者为三界众生真善亲友。 能转法轮吹大法击大法鼓然大法灯。 施大法桥泛大法船。 举大法帆高声唱言。 令度彼岸者究尽弘誓。 摧伏一切诸外道众。 度脱一切诸有缘者。 使诸人天皆生信解。 如是大人于诸余法。 皆不生于未曾有心。 于因缘法乃起甚深希有之想。 唯佛如来乃能究尽解甚深义。 其余智人所不能了。 正使大仙黄头之等。 恃己智慧生大憍慢。 犹为无明之所障翳。 以有漏智造诸经论。 亦不能免邪见倒惑。 虽复草衣断食空闲独静百千苦行。 终不能于生死之中得少解脱。 一切众生为无明覆故生于贪。 贪因缘故入于大海。 恶风回覆远涉旷野悬险之路。 置死战场互相残害。 具受种种无量苦恼。 若能深解十二缘者。 见是因缘于此三界五道之中。 造诸业行受种种形。 譬如世间善作乐者。 能使八音宫商和谐。 声律相应同时俱作。 又如巧画善布众彩殊形异像森然显著。 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能善和谐造作业果转轮生死无有穷已。 如紧那虫有三时变。 初作土色中作赤色后作黑色。 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能变众生作老病死三有五趣四大毒蛇五阴恶贼六入空聚。 又能变作转轮圣王释梵四天及以小王受诸快乐。 或作人身贵贱贫富愚智寿夭。 或作地狱饿鬼畜生之形。 备受苦毒不可称数。 世尊于此无师独觉以智慧药錍。 抉开骄陈如等无明眼瞙。 以大法雨灭优楼迦叶等烦恼炽火。 以智因缘最上智药治舍利弗大目连等结使之病。 以此智钩钩摩诃迦叶入佛正道。 以法梯橙令大石婆罗门趣解脱堂。 以此智斧斫尊者摩诃迦旃延阿楼大富楼那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诸罗汉等有身之树。 以此真智能除梵王生一切智想。 以此智力能令天帝求为弟子。 以此法财分与频婆娑罗王将从八万四千人。 悉令充足而无损减。 以此正智使白净王作法王子。 以此大智救拔极恶殃掘魔罗阿鼻之苦。 能回婆罗门居士向于正道。 能作如是大庄严事。 使浅智女人入深觉意。 以如是力能摧伏长爪梵志。 能坏萨遮尼揵勇猛之力。 能使庵木吒婆罗门生大恐怖。 能止息尸罗匐婆罗门大智之想。 以此甘露婴愚之人饮服之者皆成大智。 以此咒力使四大毒蛇所不能螫。 阴拔刀贼不能随逐。 以此法眼见六入空聚。 以此法军破五盖怨。 能护智首不畏五欲。 以此智舡度于结使波浪大海到涅槃岸。 以此智慧度大灰河。 不令烧煮内外诸入。 能使苦受恶刺刺而不入。 能于无明大黑闇中而不迷没。 若有众生能观察者为作照明。 能安立众生戒之平地。 得于念处以为止息。 涉正勤路上如意堂。 登五根楼入五力室。 嗅七觉香饮八正水。 坐于有余涅槃之状。 触于四禅无漏凉风。 能如此者即是众生真善知识。 不毁净戒能修禅定。 增长觉慧能坏恶趣。 得解脱道观四谛方。 焚诸见草破身见石。 摧灭戒取大阿修罗。 明见于魔五欲之摾度于旷野险恶之路。 入涅槃城绝贪欲网。 破于嫉妒毗舍遮鬼。 洗除悭贪吐出我慢。 下我我所拔三毒根。 灭诸结使止生死轮。 断爱身索坏因缘锁。 能摧三有茂盛大树。 永离胞胎度老病死忧悲苦恼大苦之海。 欲知因缘体性幽微若以少智说其实相如人以头欲坏石山是最大网弥纶三界此是邪林迷惑行者此是恶罥罥凡夫鹿入此罥者善法消灭摩旃陀罗毒箭所射此是智攒攒因缘海谁攒缘海释迦牟尼成就大智涅槃甘露此十二缘。 唯佛能见能除己惑及以化他。 如昔所闻折吒王在郁禅耶城。 精勤修施好行忍辱恭敬宿长。 勇猛大力兵众强盛威伏四海。 明于治断绥抚黎庶如母牛念犊。 后于异时郁禅耶城疾疫大行死者过半。 城中人民遂致希少。 虽复咒药欲禳灾患。 如苏注火倍增炽剧。 死亡者众路少人迹。 狐狼野干满于里巷亦入人舍。 雕鹫群飞。 翳障日月。 举城悲号涕泣盈路。 积尸城中犹如冢墓。 时折吒王见国人民死丧者众。 心怀忧恼如入战阵为怨所擒。 愁悴忧怖发愤忘死。 于夜静时独设方计。 立志确然思趁疫病鬼。 以阿伽陀药遍涂身体。 咒索结身着如意宝铠。 手捉利剑单己独步。 即从殿下出于宫门。 往到城中四衢道头神寺塔庙。 遍观井中及桥梁下。 处处林树及市肆间。 见有诸鬼色貌不同言音各异。 残害凶恶杀害无度。 死人尸骸罗列其前髑髅为器盛人血髓。 手探肠肚粪血沾污。 或以人肠交络身体。 诤食死人斗诤牵掣。 如是恶鬼魑魅魍魉充满城中。 王见是已如金翅鸟欲取龙时。 即入鬼中呾叱鬼言何以故是。 以偈问曰。 何故以人肠交络汝身体手捉髑髅器盛满血髓脑生为恶疫病常断人命根啖食人血肉用自充饱足诸鬼即时以偈答曰。 我是夜行鬼法食人髓肉肪膏及五藏尽皆所甘嗜汝民今灾患实是我所作王复问言。 如是灾患实汝作也。 罗刹答言。 是我所作。 王复语鬼。 汝今何不速舍此事。 诸鬼答言。 我不能舍所以者何。 刺法头尖火体性热罗刹之性法食人肉王语鬼言。 汝今云何不欲舍耶。 汝不见我刀色如青云亦如优钵华。 亦如毒蛇大瞋恚时。 以我臂力捉此利剑足能令汝舍此恶事。 罗刹答言。 人帝汝得自在设以利刀切割我身犹如胡麻。 虽能如是灾患之火犹不可灭。 王言云何不灭。 罗刹即时。 指南大树而答王言。 今彼树下有大罗刹。 面有三眼顾眄挥霍状貌凶丑。 手摩目视能为灾厉死亡。 疾病皆由彼作。 令诸众生死毙都尽。 汝大丈夫可先降彼。 彼若伏者我等随顺。 王闻此语疾走往趣叱言汝名字谁。 罗刹答言。 我名乘腹随欲现形以我之力使汝人民悉被灾患。 王闻是已便自唱言。 我今得息。 罗刹问曰。 云何言息。 王言。 我久思惟谁苦世间。 今始得汝便为不复疲苦也。 罗刹问言。 汝今欲作何等。 王言。 我此利剑未曾尝血。 今为国人必以此刀当饮汝血如饮甘露。 罗刹言。 徒为此事不能解汝疲劳之果。 王问言。 云何不解疲劳之果。 罗刹答言。 汝今且观南三门里有罗刹名曰大鼓。 须勇健力乃可降伏。 我今住此不弃汝走先可降彼。 王闻其言。 于大闇中奋剑直进即到南门。 见大鼓罗刹高视却偃翘脚而坐。 身有三头著于甲胄。 捉三歧戟其色青黑甚可怖畏。 王即念言。 彼鬼今日作恶已竟自得闲乐。 唯我惨悴以我威武。 能使诸王顶戴我足为此罗刹之所恼。 罗刹见王威德严厉。 惊惶而起叉手合掌。 举着顶上而作是言。 善来大王。 威德尊重如似帝释。 悲救世人来至我所。 王言罗刹。 汝为我民作大衰患。 诈称赞我所作极恶。 罗刹言。 王若信我语者听我所说。 世间灾患及非灾患非我所作。 今城外有鬼名摩诃舍涅。 于夜行中最为自在。 四头四面有大威力是我之主。 若能伏彼得大名称。 王闻此语疾走出城见彼罗刹。 以髑髅为鬘系四头上。 以大象湿皮而作衣服。 复以蟒蛇萦系其腰。 种种毒蛇以为璎珞。 锯牙双出用悬人腹。 其身洪壮以血涂之。 手足支节如赤栴檀。 复以髑髅盛满血脓安置于前。 吁吸啜啖以为饱足。 手捉利戟绕死人尸王睹是已仪容严肃雄心振动。 譬如暴风吹鼓大树。 如两师子共相见时。 即奋威猛譀而言。 叱夜行主欺我何甚。 纵放毒恶伤害我民。 咒药医疗如苏注火。 汝于今者死时到矣。 罗刹答言。 地主且莫速忿听我且说。 为灾患者先问我过然后加罪。 百姓灾患非我所作。 而我微弱不得自在为他使役。 于此前路有妇女鬼。 为彼驱策制不由己。 王复问言。 彼妇女者状貌云何。 答言。 极恶外诈善软心怀毒虐。 须臾变惑若干色像须降伏彼我当随从。 王即思惟此不自在但当求彼。 时罗刹女舍己身相。 而化作王所重夫人。 在王后行语于王言。 我常为王最所爱重。 何以弃我夜行至此更爱谁耶。 王于尔时卒闻其言未体真伪回首顾瞻。 寻知是鬼。 王语其言。 大德且住汝啖一城人民都尽。 而于今者欲食我耶。 譬如暴河力能漂没。 唯不能浮大石重山。 王捉其手而语之言。 舍汝幻惑复汝本形。 汝作大恶今我执汝非枉横也。 罗刹即时合掌作礼而言。 我今诚心归命于王。 王时即更闻有异声顾望四方。 罗刹问言。 何以顾望。 王复问言。 是何妙声。 罗刹答言。 我过欲导发此歌音声。 弹琴声者是我根本。 一切灾患彼女所为。 坐彼女人使我住此。 王时即便知此罗刹为他所使。 复捉歌女而问之言。 汝名为谁。 罗刹答言。 我名三垂发。 复作是言。 我更有王名曰四牙。 王闻此语即舍歌女。 求彼四牙罗刹即擒获之。 时此四牙语于王言。 亦非我过。 去此不远有六罗刹。 一名云卢。 二名山岳。 三名瓮腹。 四者金刚主。 五者见毒。 六名掷罥。 此六罗刹童子是我之主。 王闻此语往趣其所。 即复捉得彼六罗刹。 罗刹复言。 我亦为他使。 王即问言。 谁使于汝。 六罗刹言。 有二罗刹。 一名牛耳。 二名手戟。 能使于我。 王即推得。 复语王言。 我不自在我更有主。 问言是谁。 罗刹答言。 名速疾金翅鸟。 即时复捉彼金翅鸟。 金翅鸟言。 有三男子是我之主。 一名极恶。 二名火发。 三名栴檀。 王即思惟我今求鬼欲灭灾患。 而此诸鬼展转相示旷路长远。 虽复长远若不推得。 其根本者终不休息。 王复前进见三罗刹。 彼罗刹等遥见王来即便避走。 王即言住。 我此利剑未曾施用。 我为拥护国民。 跋涉远路故来至此。 汝等云何返舍我走。 罗刹闻王安慰之言。 寻便回还合掌而言。 离此不远有浪丛冢诸恶禽兽樔穴。 彼中狐狼野干豺狸罴虎雕鹫鸱枭互相搏食。 出大恶声交横充满。 王复问言。 彼有何物。 答言。 彼有罗刹。 形貌粗大痈踵肥胀笑渴皴剥。 色若黑云摇动。 两目光如掣电。 利牙重出衔唇瞋怒。 种种鬼神以为眷属。 诸恶鬼神无不率从。 世间非法皆是彼作。 凶党炽盛最难调伏。 若能降伏大力鬼者。 王之威德流闻天下。 我等亦当屈折随顺。 王闻此语勇猛奋发不能自制。 如海涛波即到彼所。 尘雾晦暝猛风绝炎吹死人段。 障蔽昏暗都无所见。 见彼罗刹形容状貌如向所说。 绕其左右臭秽盈积。 处处皆有髑髅之发爪之聚积如山岳。 弊坏故衣散坏在地瓷瓮破瓦无可行处。 或见膀胀疽虫烂坏。 恶声怪战遍满其中。 如刀兵劫甚可怖畏。 复有诸鬼皆食肉血以自肥饱。 都是凶险残害之众。 眼如电光头上火然。 鼻大疱凸双牙锋出。 其耳如箕。 形状丑恶说不可尽。 虎狼之皮以为衣服。 髑髅盛脂置于右手写着火中。 王见是已即便忧愁唱言。 咄哉云何自恃己力暴恶乃尔。 我不摧灭不得自立。 若以咒药之力鬼皆走散。 我今应当疾走直前。 以其左手捉罗刹发。 我为国民除灾患故。 必当灭此罗刹之主。 作是语已遍观四方。 即时腾踊如师子吼。 上归诸天四方神祇。 国中灾患毒树之本我当拔去即顿其发。 罗刹自恃力笑言。 谁于暴河乃欲截流。 谁人虎口欲数其齿。 而故来触猛恶毒蛇。 一切世间雄猛丈夫。 数千亿万我皆摧灭。 云何敢尔顿掣我发且置勿言。 而一切世间大力雄猛都无有能与我敌者。 唯除折吒。 是谁小敢捉我发。 王闻称已即时喜勇而语鬼言。 善哉贤士。 言折吒者即我身是。 鬼闻是语惊喜而言。 听我悔过愿王垂愍莫加瞋忿。 自今已后一切灾患为王除去。 作是语已忽然不现。 王威力故鬼神退散。 国中人民倍复炽盛。 无诸灾患同于诸天。 ◎无明罗刹集卷上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No. 0720无明罗刹集无明罗刹集卷中失译人名附秦录◎复次以何义故说此譬喻。 不为绮语不为非时。 所以者何。 为欲增广佛法甚深义故。 为欲显示因缘理故。 作是种种众多方喻。 言王城者。 喻于三有。 三有城中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 毁骂恶名持戒破戒。 如是种种无量诸苦不可称计。 烦恼灾疫丧失善根。 菩萨悲愍犹如母牛念于犊子。 而为众生作真亲友。 坚誓勇猛救济一切。 善知生死结习因果。 善能晓了法以非法。 具足四摄成就一乘。 大心众生观察五道轮转受苦。 常为四大毒蛇五阴怨贼六入空聚。 爱诈亲善愚痴五欲计我我所之所侵害。 是诸众生烦恼所缚。 云何今者而不拔济。 菩萨思惟如是事已。 从宫殿起即便出家。 被精进铠四摄神咒而自拥护。 身念良药以自涂体。 忍辱功德以为矛盾。 无量劫中所修智慧犹如利剑。 专心正念如王大道。 坐道场时观察一切世间苦原。 发大弘誓必拔其本。 此苦原者。 逼切众生为大苦恼众患之首。 九十六种愚痴所弊。 不识生老病死过患之源。 菩萨尔时以正观察见老病死无量苦患。 解是义已即问老言。 汝名为谁。 老即答言。 我名为老。 菩萨问言。 汝何所老。 老答言。 而我老者能老三界。 菩萨问言。 更何所作。 老答言。 我无所作。 菩萨言。 汝为爱乐而作饥俭。 汝怀忆念犹如野象蹋芭蕉林尽皆摧碎。 汝是旷野悬远险路。 能灭六根喜乐之乐能坏壮色如雹害花移徙盛力。 能使消灭干竭六情。 云何而言我无所作。 老答言。 此事实尔。 菩萨言。 老者二字三界都闻不解其义。 老复言曰。 汝今真实究尽知我。 菩萨问曰。 彼第二者为是谁耶。 老答言。 名之为死。 菩萨尔时即问死曰。 今汝名字何期粗恶。 死答言。 不但名恶名下之事复甚粗恶。 一切世界人天阿修罗夜叉鬼神我尽能杀。 如大罗刹能坏国土我亦如是。 能坏一切有生之命。 菩萨问曰。 怪哉汝最大恶无悲愍心。 汝所游行无处不至。 下贱恶业无过于汝。 死答言。 如是之事实是我体。 菩萨问曰。 汝体虽尔以我心力要断于汝。 汝虽难伏以我精进要当伏汝。 如海波浪不能吹山。 汝亦如是岂能杀我。 死答曰。 汝于今者虽作是意恐汝未必能制于我。 菩萨问曰。 汝今何故疑我不能。 死答曰。 若有精进善巧方便乃能制我。 恐汝未必勇猛精进是故疑汝。 菩萨言。 汝且观我。 于无量劫慈悲方便。 自以己命代诸众生。 乃至重怨设以利剑支节解我。 我于彼所恒生慈心。 急难众生设来投我。 宁舍身命为作救护。 如是方便足灭汝不。 死答言。 何须广说多作往返。 何足勤勤苦恼于我。 我当至诚语汝根本。 此根本者即是生也。 生者生一切世间无量苦恼。 四大毒蛇五阴怨贼六情之器。 轮回五道皆生所为。 此生始有生一切苦况复中后。 若受生者如我等苦不可称计。 若舍生者则无过患。 一切过患由生而有。 譬如无薪火无所烧。 亦如无树斧无所斫。 亦如无瓶椎何所破。 如无藕花霜何所败。 以喻方之知生多患。 汝今诚心决定誓愿欲断死者必先断生。 由此生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诸灾患等皆有势力。 菩萨言。 我解是事若有山者金刚必坏。 若无山者金刚虽坚何所能坏。 凡有身者必有诸苦。 若无身者苦何所苦。 菩萨尔时即放老死而捉于生而问之曰。 汝名谁耶。 生答言。 我有种种众多名字。 而我名者名中最胜号之为生。 菩萨问言。 何故名生。 生答言。 汝自观察。 菩萨寻自观生而作是言。 然此生者出一切有。 从二字和合出于生义。 生答言。 今汝智慧实非颠倒修理而解。 菩萨问曰。 而此生者生一切苦。 何故不名出一切苦乃名生耶。 生答言。 我有此过实如汝言。 菩萨问曰。 汝不见我有坚誓愿能断汝耶。 我以悲愍为体能灭世间一切众苦。 生答言。 善哉善哉。 诚如所言。 我不自在从他而有令我依止。 诸有男子得是势力能生一切生死之苦。 汝若不信何不自观。 菩萨思惟我今观生定知是有。 而此三有即三大龙。 能雨暴雨注于生河入死海水。 有因缘河漂沦众生没溺苦海。 菩萨尔时即便舍生而捉于有呵责有言。 我为一切众生而作真济。 秉智慧剑能斩怨敌。 汝今云何敢自放逸庄严生耶。 有即答言。 四取钩铒钩牵于我著于有中。 四取强力捕诸婴愚言。 我当乐可以与有。 汝但增长众苦何以与有。 取答言。 譬如虚空不能生树。 有地水因缘而能生树。 若无爱水何由而得生于有树。 汝今不应但呵责我。 菩萨即舍四取而捉于爱。 爱语菩萨言。 善来净饭王子。 汝于无量劫中作诸功德集诸善行。 汝之威力过于帝释大梵天王。 汝当留神受我小供。 菩萨问言。 汝以何供。 爱答言。 于五根处所受五欲乐是我供养。 菩萨问曰。 何以用此五根而请于我。 爱答言。 我以色香味触而请于汝。 菩萨言。 汝今乃以香美毒果请于我耶。 爱答言。 云何言毒。 菩萨言。 此五欲者。 譬如以羊掷置火中。 又如盲人堕于深坑。 违离解脱闭涅槃门。 有智之人乃至梦中尚离五欲况复觉时。 爱答言。 诸天五欲可不胜耶。 菩萨言。 亦如幻梦有孙陀罗天女端正如日乘天。 宫殿音乐自恣。 福尽命终还堕地狱岂非欺诳。 爱答言。 汝今若嫌欲界之事。 色界诸天岂非乐也。 彼色界中安止禅定少于过患。 菩萨言。 彼色界中苦患之事我悉知之。 爱答言。 汝今云何能观察知。 菩萨言。 虽得禅定生于梵世福尽命终堕三恶道。 譬如烧炙还冷水洒。 众生薄福轮回受苦。 爱答言。 如汝所解最上有顶汝心鄙贱同于刍草。 菩萨问言。 何名有顶。 爱答言。 四无色界名之有顶。 菩萨问言。 四无色界有何体相。 爱答言。 彼无色中所有诸天能定寿命八万大劫。 菩萨问言。 彼大劫尽更受何等。 爱答言。 八万劫尽名之为终。 菩萨言。 呜呼怪哉。 观于欲界苦恼无量。 观察色界体性必坏。 至四无色不免于死。 世界之中乐少苦多甚可哀愍。 爱答言。 汝今若欲出我境界。 更复何处欲求于乐。 菩萨问言。 汝之境界为在何处。 爱答言。 一切有为是我境界。 菩萨言。 一切有为死得自在是汝境界。 我今超过有为境界。 死所不到永离死处。 无爱离别怨憎会处。 无生老病忧悲恼处。 五阴尽处五根灭处一切诸根无所用处。 一切智赞出甘露处。 如此之处岂不名为出汝境界。 爱闻是已大笑而言。 毗输蜜多罗婆吒如是等无量大仙。 皆有是语未见得者。 菩萨言。 彼虽欲求不知方便。 爱答曰。 汝于今者有何方便。 菩萨言汝今当舍诳惑众生诸大憍慢。 我今拔汝譬如大象拔于小草。 爱答言。 善哉大心众生我依于受应先取受。 菩萨言。 我今谛观一切有生。 咸皆怖畏苦之体相。 诸根驰动悕求于乐。 乐不自在由他而有乐。 是诈伪暂有之法。 凡愚之人虽数得乐情无厌足。 乐为放逸能劫诸根幻惑人心。 坠陷凡夫如蝇堕蜜。 得味甚寡所失甚多。 不别好丑见便生爱。 如以苏油注于大火炽炎倍增。 爱且小住待我擒受乃当治汝。 汝之与受过各正等俱当罪汝。 爱答言。 净饭王子汝虽自强欲有此意恐不禁我。 何以故。 往昔劫初有大仙人黄头之等。 出于好时寿八万岁。 道德深厚尚自不能亏损于我。 况汝末恶之世寿命短促不满百年。 菩萨言。 我出恶世耶。 爱言。 实出恶世。 菩萨言。 今日纵令烦恼炽盛出于浊时。 若不破汝无明之门。 何得名之为大丈夫。 爱言。 且止莫自叹誉。 菩萨言。 我称时说而非不时。 是时是处是真实说有义而说。 如日初出光不可隐大人智光亦难隐蔽。 爱复答言。 观汝之志虽复勇进未见成功。 屡自称赞如似云雷降注大雨孔雀欢喜。 汝于今者但兴云雷未见雨水。 如此旱雷将何所益以意量汝恐汝无实。 菩萨言。 今当示汝不虚妄事。 我于无量劫中所积善行。 一心定意智慧利剑当用斩汝。 爱答言。 何所卒。 菩萨复言。 今谁为我作扰乱因发此歌声。 是谁结业烦恼之手触三有琴。 恼惑一切谄曲众生。 爱言。 我正欲导如此歌者欲鼓于琴。 是我之本。 我于今者为彼所作为彼所使。 菩萨问言。 是爱耶爱。 答言是。 菩萨言。 爱最是大火能烧种种处处皆遍。 爱着乐者皆堕爱中。 婴愚堕中如蛾赴火。 爱言尽观察。 菩萨言。 我以知之贪乐生死乐必为爱所害。 嗜味诸鸟兽必为网所覆。 爱言。 汝实知之。 然我实能使诸凡愚著于有乐。 后身必与坚之苦。 众生贪有乐是我之所作。 乃至生有顶还复令堕落。 菩萨言。 汝不妄说世间极渴无过于爱。 如饮咸水逾增其渴。 饮有咸水逾增其爱。 爱言。 汝莫杀我。 菩萨言。 汝言虽善心常怀恶。 若不除汝我云何安。 虽复如此汝且小住待我取受。 菩萨思惟受何由生。 即自禀励身心勇猛不怀怯弱。 去诸愦闹得寂定足。 入一切智地即便见受。 语于受言汝久远来欺弄众生。 而我为诸众生作不请亲友。 汝从今已后更不复得作扰乱事。 受言。 我作何扰乱。 菩萨言。 有受身者体性是苦。 诈现乐相惑凡愚心。 虽现亲善实是大怨。 受答言。 实有是过。 然诸众生犹爱着我。 如蜂采花但贪香味扰乱不停。 菩萨言。 汝言真实。 如人为乐入海遭种种难。 为乐入阵箭如云雨。 刀鉾剑槊更相伤害。 为乐因缘远涉险路旷野饥渴艰难非一。 为乐因缘作诸苦行。 投渊赴火五热炙身卧棘刺上。 自饿断食编椽而坐。 树皮草衣食果食菜。 为乐因缘造诸器械耕田垦殖。 造作窟宅衣服织作。 如是等事皆为乐故生无量苦。 受言实尔而我能令一切众生为乐因缘受无量苦。 我极轻躁无暂停时。 然诸众生耽着受乐谓我常尔。 菩萨言。 一切众生甚可悲愍。 念念常为汝所渴惑。 而众生愚闇为汝扰恼。 受言。 我之过患不但齐是。 更有诸愆倍过于此。 从无始界来运动流转。 一切有生之类恒吞受我无有厌足。 如油投火火不知足是皆乐着。 我无有能见我之过咎者。 菩萨言。 我于今日爱怨贼边。 高声大唤拔智慧剑临欲斩之。 爱言。 由汝非我已过。 审如彼言今当斩汝若汝无者爱则不有。 受言。 我不自在为触所使。 汝虽害我于汝无利。 菩萨即时解其次第。 以智慧手而摩于触。 而语触言。 汝名何等生于一切众生之苦。 受因汝有生死脚足便得增长闭涅槃门。 触言。 能生受者此事实尔。 缘。 以三事因缘触乃得生。 犹如钻火人功燧钻三事和合得出于火我亦如是。 有眼识缘三事和合而有触。 生由触因缘得生于受。 若无六入我何从生。 菩萨言。 汝为实语离三因缘则无有触。 生触之流六根最近。 触尔且住须取六根与尔同罪。 菩萨尔时体解触相次推六根。 此六根者色如燕樔亦如水泡。 又如初生痈不久当溃。 有何强力自高乃尔。 六入言。 何故作如是语。 菩萨言。 由有汝故。 与触作力既自无事横生攀缘生一切苦。 我断诤讼岂与汝诤。 六入言。 我过轻微但能生触。 菩萨言。 我今观触根原由汝。 六入者无量苦恼之大窟宅。 汝恒狂逸不曾寂定志。 恒轻躁不尝调顺。 所可攀缘不知厌足。 六根婴愚贪嗜六触求诸六尘。 六入言。 大心众生汝欲伏我。 应当在前调伏名色。 汝若勤苦欲遮于我应遮名色。 ◎无明罗刹集卷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No. 0720无明罗刹集无明罗刹集卷下(集或作经)失译人名附秦录◎菩萨既得六入归伏。 即时寻复观于名色知其体相。 语名色言。 以汝因缘能生一切众生大苦。 汝宜速回还汝己业。 名色言。 我不自见己之有过。 菩萨言。 汝今云何不自见过。 汝为欺诈体相极恶。 由汝因缘能生一切众生六情。 名色答言。 此事实尔我犹如树能生枝叶。 既有我故便能生于六情枝叶。 菩萨言。 我今当以智慧利斧斫汝根本。 六情枝叶自然堕落。 名色言。 汝不能杀我识之强壮肩膊大力常拥护我。 而此识种若当不堕名色地中。 何缘能生一切众苦。 菩萨言。 实尔若识不处母胎住歌罗罗。 众生之身终不生长。 识若不住歌罗罗者。 此歌罗罗即便散坏。 若散坏者何缘而得有众生身。 以此缘故。 我今当以智慧之火焚识种子。 菩萨遂便舍于名色。 观察于识而数之言。 汝如幻化体性诳惑。 犹如猿猴轻躁不住。 亦如掣电不尝暂停。 如不调马不着道路。 亦如狂象纵逸难禁。 识言。 谁敢骂辱有为之王。 菩萨言。 是谁错谬以汝为王。 有何体相自称王耶。 识言。 我以身为城六入为门。 如我今者实是城主一切诸法皆悉随从。 以我为首非王如何。 菩萨言。 我于百千劫中磨智慧剑。 今当殄灭汝之王位。 识言。 怪哉我既无过横生怨嫌。 菩萨言。 汝云何言横生怨嫌。 而汝能生名色之患岂非怨乎。 识言。 我与名色实相依有。 若无识者则无名色。 若无名色复无于识。 菩萨言。 怪哉名色与识真为胶固之大亲友。 一切众生轮转根本。 识言。 我于名色实为胶固亲怩之友。 为于业行之所走使。 置我业中不得自在。 随其善恶受五趣形。 菩萨言。 汝为行所使如此之过原汝须臾。 汝虽有过待我明白。 今当以慧眼观察行已然后征汝。 菩萨即时舍识趣于行所。 行即惊惶而作是言。 汝是何人勇力轻身着不坏铠。 手秉菩提重利之剑。 愚痴众生长寝昏夜计于我所。 而能于此恐怖可畏放逸黑暗独在中行。 菩萨言。 汝受身璅因缘长远。 我于今日究尽观察名之悉达。 行即惊言从何解达。 菩萨言。 我发坚誓于往昔时供养恭敬大释迦牟尼佛。 洗浴与食行大精进至于今日。 从是以来庄严功德未曾懈息。 行言。 我观察汝未久庄严。 菩萨言。 莫作是语。 我初一阿僧祇劫未得决定。 满二阿僧祇劫方得决定欲救众生。 行言。 怪哉能爱众生。 菩萨言。 我爱众生以悲故。 爱不以染着而生于爱。 如有象群处大林中四边火起。 谁见是厄不生悲愍。 时最大象挽于树枝。 以打火灭导道令过得离火难。 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火之所围绕。 谁有智者不生悲愍欲令得出。 行言。 汝有悲愍爱于众生何故入舍。 菩萨言。 我救众生未曾有舍。 我从识边观于生死。 诸大过患是汝所作。 为断汝故故至汝边。 由汝之故。 生第二天为天帝释爱欲无厌。 又由汝故得生梵世。 坐莲华座入禅寂定。 乃至次第上至有顶非想之处。 寿终下生堕三恶道。 如此之事是汝所为。 行言。 诚如所言。 导识王道实我所作。 识所行处我为将护必达所在。 菩萨言。 我以正见之石磨智慧剑解汝支节。 行言。 请莫为之不能补汝疲劳之果。 菩萨言。 何故不补。 行言。 一切结使火燧大苦之母名为无明。 众恼鄙秽大苦盈集。 一切灾患是彼所作。 汝不征彼返欲捉我将何补乎。 菩萨言。 此无明者为何所在。 行言。 而此无明大毗舍阇烦恼罗刹之所围绕难可降伏。 今者住彼愚痴结使诸恶冢间。 菩萨尔时从行得知无明处。 已发勇猛心往诣其所。 而振吼言。 彼结使罗刹烦恼鬼等。 设胜我者分受罪戮。 我若胜彼必当摧。 彼诸恼结使恶罗刹等。 令其磨灭无有遗余。 行言。 如汝勇猛有坚精进。 入大无畏金刚三昧。 解脱之门自为汝开。 殄灭无明何足为难。 菩萨于时雄猛四顾即擒无明。 而诘之言。 汝于今者岂不住彼烦恼结习诸恶冢间。 而居止耶。 而此冢间畏生死者所厌贱处。 颠倒尘埃结使猛风。 障蔽慧眼使无所见。 种种谄曲疑悔粪草聚集之处。 破戒之尸五欲死。 人支节腐坏狼籍交秽满此冢间。 觉观大风吹三毒火猛炎炽然。 恶欲我慢掉动不停。 扬声大笑骨聚之中。 放逸死尸诸恶律仪。 不净脓血流污其地。 三有瓷坊腻嘶破断诸善根。 种种破器散坏在地。 断常见发风吹蓬乱。 无惭无愧弊坏衣纳遍丘墓中。 烦恼结害粗涩石沙。 九十六种邪见乌鸱诸恶雕鹫栖宿冢间。 或时复有贪有众生。 狐狼野干狖狸鼷鼠穴处冢间。 复有戒取。 如被兀树枝叶摧落枯朽冢间。 复有非法断事破床置于冢间。 或时复有投渊赴火卧棘刺上。 种种苦行如爆炽火焚烧冢间。 或时复有自恃色力。 及以命财憍慢污秽盈集冢间。 或有嫌恨怨嫉棘刺充满冢间。 或时复有恶觉观蝇坏于善根。 不净疽虫臭秽污辱集在死尸。 或有五盖烦恼怨贼游止冢间。 或有计我及以我所。 诸咒术师集在冢间。 复有异见种种邪论。 如狐枭鸱发大恶声叫呼冢间。 复有罗刹捉爱罥[木*((泳-永+刀)/虫)]。 或有罗刹持睡眠杵喜乐五欲。 而复手秉三歧利叉。 种种不善众杂恶色。 猖狂大唤諠呼强笑无怖畏心。 或有罗刹摇头动体瞋目唱叫。 腾踊跳掷叱吒拍髀。 或啸或歌或时戏舞。 瞋恚罗刹。 侠怨罗刹。 小恶重报罗刹。 卒暴罗刹。 贪嫉罗刹。 慢慢慢我慢不如慢。 邪慢大慢。 欲非法欲贪恶贪。 如是凶险结使烦恼诸大罗刹。 不可称数。 菩萨到于众结冢间。 见此无明种种过恶覆于慧眼障盖身原。 令诸众生不见四谛坠堕恶趣复作此言。 是无明者于生死旷路而作导首。 能然生老病死之火大聚。 是诸烦恼结业之母。 闭涅槃门开众恶趣。 能作大形弥纶三界遍一切处。 放逸大头疑结广额。 幻惑丑面邪念疱鼻邪见之目莫眼童子。 四到掣电伺怨报恶。 多毛耽耳欺诳诈伪。 深广邃眉瞋恚忿戾以为利牙。 贪欲丑恶作上粗唇。 嫉妒弊返唇下垂。 邪命谄曲虚假矫称。 贪嗜利养以为利齿。 六十二见以为其发。 三爱饕餮以为长咽。 八邪疣以为肩臂。 诸恶律仪以为长爪。 忍受结业以为两乳。 不知厌足[月*逄]胀洪大以为其腹。 睡悔深黑以为其脐。 多欲贪爱以为阴尻。 十八诸界以为两髀。 非法欲恶欲以为两膝。 我见人见以为脚足。 无惭大象垢秽湿皮以为衣服。 无愧青恶污腻粗褐以为其被坐结使床。 众结罗刹以为侍从处。 彼烦恼诸恶罗刹。 大众之中虽有千舌说其过罪不能令尽。 又见无明罗刹。 死封印轮在傍旋转。 世间智人见而振悚。 菩萨尔时倍加精进。 获得增上一心定意。 发大喜踊寻时次第清净心生。 得不动地。 坚立之脚即趣无明罗刹之所。 到无恼地平正之处。 除诸瞋忿嫌恨毒心棘刺沙石。 八法尘土慈雨灌注。 以洒于地生诸善根。 清茂软草善根安乐。 以为二足四摄之法。 坚持于足与众超异。 以定左手总六十二见之大乱发。 以智右手拔于利剑。 以诸众生不请之心。 大师子吼高声唱言。 我于无量佛所。 积集善法以大乘车誓度一切。 无量劫中精进之果今以成就。 一切众生为生死大火之所焚烧。 我今应当为其除灭摧伏结贼断诸行脉。 为出世道拔其险难。 无明罗刹闻是吼声宣调戏臂大笑而言。 大梵天王魔醯首罗毗纽帝释四天日月星辰。 悉皆屈膝来在我前为我制控婆薮仙婆薮忧留掘婆梨。 如是等无量诸仙。 各以智德望出我界。 然其皆为我所迷惑不知出径。 一切众生我皆上着生死轮上。 轮回有中使不自在。 如是之事悉我所作。 是何婴愚不自筹量而捉我发。 然诸人天阿修罗一切众生。 以我勇壮耗扰不停。 汝为是谁。 轻速躁疾来至我所。 在于我前而大哮吼。 善根发起如日初出。 是我昔来未尝闻睹。 一切众生无知所盲。 汝之慧眼开视分明。 鉴察微妙乃如是乎。 谁于生死苦恼之海大波浪中。 卒教津济令到彼岸。 一切凡愚处于邪径。 谁为引导忽示正道。 谁于无明大黑闇中。 欻然慧炬显照幽冥。 我之教命三界之中咸皆承顺无能违者。 诸仙外道一切悉皆甘乐。 我界摩醯首罗大梵天等。 以我之力生于常想。 是谁无畏最胜之人有大胆勇而不惧我。 敢捉我发善哉善哉。 而汝今者必定从于佛种中生。 正观之力无比功德大悲为体。 必是菩萨悲救众生。 其德尊严如须弥山王。 除此胜人一切世间无敢举手捉我发者。 菩萨答言。 汝之所说实为真正。 我自昔来修诸善行。 皆为救济一切众生。 如汝所说。 言菩萨者。 我即是也。 无明曰。 大心众生汝智不动决定。 救他怨亲平等悉为一味。 如盛炽火燋然生叶。 汝今慧火燋然于我亦复如是。 汝今坚正我从汝教终不敢违。 菩萨言。 我以苦空无常无我所印之处。 遣汝速去不得疑滞。 菩萨说此印已。 无明罗刹将诸烦恼诸恶军众。 逃窜走入九十六种邪论之中。 其所居止住愚痴心。 菩萨尔时广集种种道品资粮。 无师独悟灭于无明。 是故众人应修六度广集善法。 能善观察圣所说后获大乐解深义我昔曾闻有盲人在空空中弄木杵杵端冲屋着蜂窠盲闻蜂声逃出避空中有驴被蜂螫驴被毒痛出堕渊渊中恶龙怀忿恚起大云雷雨大雹于空聚落下霹雳聚中恶鬼极瞋忿遍于国界雨大火世界众生火所逼皆共逃走入大河河底水中罗刹宫啖诸众生血精气诸入河者至彼宫极受苦毒入回覆复入石山唯一孔众生出孔入大海海水咸苦消肌体叫唤大哭称父母诸神谁能拔济我时海渚中有神马王。 常食自然成熟粮米肥壮翘陆。 闻诸众生受苦恼声。 马王唱言。 谁于今者欲度彼岸到阎浮提。 诸堕水人皆举右手而作是言。 度我度我。 马王即时奋迅身体。 八万四千诸毛森然俱长挽捉毛者皆得脱苦。 以何义故引如此喻。 言盲人者。 喻于一切众生无明。 蜂喻于行。 驴喻于识。 驴堕渊者。 喻识堕名色。 空聚落者。 喻于六情。 雹霹雳者。 喻六情中无常患害。 恶鬼者。 即喻于触。 雨火者。 喻于诸受。 投入河者。 即喻于爱。 水中罗刹食人精气者。 喻于四取。 入回覆者喻于三有。 大石孔者。 即喻于生。 言大海者。 喻于老死忧悲众苦。 神马王者。 喻佛以善功德正志坚实肥大之身。 以正念定八万四千诸善之毛。 为诸众生起悲愍心。 一切众生皆受大苦。 为生所生为老所老为死所死。 然诸众生不知方便求出要路。 诸佛于中引接众生令得离苦。 能乘马者。 即是行人乘于法轮。 憍陈如等五比丘夜舍等五人。 及诸豪贵长者子五十人。 贤邑众等六十人。 优楼频螺迦叶兄弟千人。 舍利弗大目连等二百五十人。 频婆娑罗王等八万四千人。 于最末后须拔陀罗乃至遗法八万四千诸深法藏。 若有众生得闻一句一偈之者。 一切皆得与大涅槃而作因缘。 无明罗刹集卷下 发布时间:2024-08-10 08:20:2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