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四自侵经 内容: 佛说四自侵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No. 0736佛说四自侵经No. 736佛说四自侵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佛言。 夙夜不学老不止淫。 得财不施不受佛言。 是四出心。 还自侵身。 往古豪富。 傲尊自恣。 国王帝主。 世俗愚人。 但知昼夜过疾不觉命尽。 常欲瞋怒强佷。 自用淫憍贪富。 今为所在。 不好经道恶闻自侵。 走心恣意放逸无禁。 当尔之时。 不觉饥渴。 不能自惟九孔疮痍。 臭处不净。 行止卧觉。 百端诸事。 种苦恼根。 慢于大法。 不晓爱身。 老病来时。 姿颜则变。 五乐之欲。 不可常得。 病着床时。 扰动不安。 死命忽至。 身当败坏。 安得久乎。 死生不绝。 恶道不休。 己身寿命。 亦与死生苦恼忧患。 皆由己矣。 以是观之。 何者是人淫色戏乐。 歌舞倡伎。 几何间耶。 若如呼吸。 慧之明之。 改其志分。 守身贞洁。 世间所有一归空无。 假使歌戏。 人不欢乐。 不以为快。 歌者便耻。 众人迷惑。 常乐伎乐。 疾病忧至。 尔乃愁戚。 安隐之时。 多事万端。 不为身计。 已招万罪。 殃祸响应。 不能分别。 所因致身。 身若画瓶。 内满不净。 臭处脓血。 犹如革囊。 裹于不净。 不知内外身当归尽。 常以彩色。 脂粉庄严。 自谓端正。 颜貌无双。 不察九孔疮病流出。 斯人之等。 罗网所缠。 莫能观身。 譬如幻化慌惚不现。 唯有道士睹世俗人迷惑如此。 常自计身谛观一切扰扰纭纭。 但诤咽喉不急之事。 祸从口出。 千殃万罪。 还自缠绕。 或相害伤。 忿怒成仇。 皆由贪起。 竞诤利欲。 群迷雷同。 不识道义之真俗伪之惑。 老死忽至。 不得自由。 仁贤知者。 若能晓了。 财物非常。 忽若风雨暴至。 如电如梦幻化野马。 无常对至。 人所不喜。 终始连锁。 缚著相随。 不离五阴六衰之狱。 不孝师父。 疏远道慧。 贪身骨肉。 淫态不休。 耳目鼻口身心六事。 但种灾患。 多于天下草木之栽。 恩爱之心。 既广且长。 喻于江海。 从生至老。 经事万端。 虽有颜貌端正姝好。 当以庠序观察非常苦空非身。 而反迷惑。 自见邪利。 沉溺五音。 匿能在内。 不能摄心游逸四方。 造俗方便。 不在时节漏克之念。 不在行步吉祥之间。 愿一伏心。 尽力削除众厄之患。 莫若婴儿不别好丑屎尿不净矣。 勤修精进。 弃恶无处则可离恼。 生老病死朽败之患。 自惟念之。 从三十三无思想天。 都在三处。 终始之难。 发心学道。 识道不谛。 贪身散意。 还堕六情。 当谛思计。 生死正心无复往来。 终始乃断。 人着色味。 诸情不绝。 反畏禁戒。 众疑不除。 吸吸计常。 睹目前事。 以是之故。 五道不止。 则复获身。 除刈六情。 去五阴。 修行则安见可贪者。 则自省己。 不受六入。 则无忧惧。 已无所惧。 则入道场。 得向慧门。 学者犹豫心不专恒。 或进或退。 故使迷惑。 往来不绝。 假喻言之。 曾为怨家。 后更和解。 至重相亲。 前作士夫。 后更惊怯。 意以向道。 中复违失。 还堕六入。 此之谓也。 还堕五道生死之恼。 饮苦食毒。 更相吞没。 不避亲戚。 不别宗门。 不自觉知。 巍巍佛圣。 目睹之耳。 痛其失道。 故垂四等。 慈悲喜护。 愍伤万姓。 萠类之兆。 未见群类。 苟怀一分志不转易。 假使有人。 至心欲度。 当谛思计。 一心行道。 勿言我家宗亲。 恩爱之恋。 当知无常。 假借是身。 合会相偶。 皆当别离。 长有忧患。 寄生相因。 万物归空。 皆非我所。 晓知无者。 则度天下十方人民。 诸为业道者。 不疑惠施。 不怀忿怒。 舍贪爱心。 因缘皆断。 道人观察可否之事。 内自省身。 譬如梦幻。 喻如军征。 百万之众。 恃怙名将。 以却怨敌。 道人伏心。 制意修法。 奉道顺行戒禁。 身意清白。 布恩施德。 除弃忿怒。 憍奢诤讼。 专精行道。 无得为碍。 志在轨迹。 若将帅众也。 先自正心。 尔乃身行。 身心俱正。 则无所失。 已无所失。 则无群侣。 得道绝去。 雄猛无双。 乃知道尊。 犹如世人所行不同。 有事天神地水火风日月山川诸鬼神者。 永无所益。 故在周旋生死之里。 不得脱出罗网牢狱。 但愿长寿安乐自恣。 获百千岁。 何足言乎。 会当归死。 行道一日。 胜寿百年。 不计无常。 而反贪爱。 言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亲族。 疾病忽至困劣着床。 晓语亲属。 分取吾痛。 皆言不能。 疾者乃觉也。 五种亲戚。 谓当益已。 常坐汝等勤劳治生。 随时给足。 使身堕贪。 自缚自侵忧念九族。 妨废善行。 坏乱道心。 老病死来。 善恶苦乐。 独自当之。 无有代者。 未得道者。 皆有此念。 不能施与。 守道为德。 能施与者。 今世后世。 长得安隐。 为生死粮。 世世豪富。 得致车乘象马舍宅金银财宝。 不可称数。 父母兄弟妻子知识。 皆蒙得安。 有布施者。 边人助喜。 得福无量。 况其施主。 手自斟酌。 后世所生。 福随身报。 若影随形响之应声。 无阴盖者。 谓之泥洹。 其泥洹者。 亦无五阴。 日月星辰。 风寒明瞑。 不虚不实。 无有岁年。 除老病死。 响之无闻。 不复阴身。 以与道合。 斯为长寿。 常得安隐。 久存无极。 快乐难量。 非俗所明也。 慧人了是。 分别说之。 则可得佛。 真人之道。 愚不行道。 但为身计。 慕老病死危害之业。 若干苦痛。 如种五谷。 还自食之。 善恶如是。 各自受之。 本已种恼。 不当畏之而复恐惧。 畏老病死。 四大之身。 不免此难。 水火盗贼怨家债主县官万端。 同复畏之。 不觉是苦本由此生。 反求嗜欲。 人生在世。 作是忧事。 此非天与。 非道使然。 从本所行自然获之。 夫人学道。 求度世者。 极易不难。 亦不劳役。 常自勤意。 精进求之。 信受圣教。 雄猛伏意。 而得明慧。 宝英之报。 譬如师子威众兽靡不降伏。 譬如世人不能了知苦之为苦。 犹猪处溷不知臭之为臭。 又如飞蛾入于灯火。 颛愚之人。 从心所好。 苟见邪淫。 投身爱狱。 贪于生死。 不知为生死之所恼。 自谓无忧。 高胜无上。 虚天邪步广视裂目。 不知天地日月之表。 而可进退求生之术。 但欲纭纭。 竞称尊贵。 贪慕荣名。 憍豪自恣。 欲令众人为己归伏。 威加天地。 令人畏之。 望于敬事。 自以毕足于当世也。 佛见天下万端之事。 皆处不肖。 当法道化类习。 先圣所弃污辱之行。 世人可伤。 怔忪求利。 欲益多有。 贪求快富。 滋着五欲。 宛转俗道。 不假自出。 如牢狱囚开锁五木。 安能自济解脱。 苦哉如是之属。 志在生死。 譬如车轮无穷无竟断绝。 是行却除众欲。 若开狱户。 鸟脱罗网。 夫学道者。 坐恋亲戚妻子之属。 是以自迷。 不至泥洹。 诸来会者。 闻说如是。 皆更一心离俗。 远着精进。 作礼而去。 佛说四自侵经 发布时间:2024-08-14 08:02:0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