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内容: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地神护法品第十一)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知定法师著述地神护法品第十一科注云:‘校量施福助成佛道,则地藏本愿,大意昭明。 付嘱已竟,大士承领,则一经正宗之大事已讫。 此下三品,皆为流通此经也。 而地神首为护法者,南阎浮提是其所主,故率先护之。 使后世修行无障,在在流通也。 ’地即土地,神是主宰义,即是主宰世界土地者,就叫做地神。 然而地从何来? 神是何名? 据首楞严经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 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 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 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 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 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华严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 且如大地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无所依。 然众生业感,世界安住。 ’智论云:‘三千大千世界皆依风轮为基。 ’主南阎浮提地神,叫做坚牢,系女性。 最胜王经云:‘此大地女神,名曰坚牢。 ’诸天传云:‘地祇乃总号,安住不动皆地神故,坚半乃别名。 ’天属阳,故为父;地属阴故为母。 母性纯能育万物,地性亦复如是,能够生长动植等种种物类,是以司其主者,为女神。 言护法,即是拥护佛的正法。 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云:‘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是地分中敷师子座,令说法者宣说。 我当在中,常作宿卫,隐蔽其身,于法座下,顶戴其足。 而此大地,众昧增长,药草华果,皆悉具足,众生食已,增长寿命。 ’本经亦云:‘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莫及。 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由汝力。 若未来世中,依地藏本愿经修行者,以汝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闻于耳。 ’本品是叙述坚牢地神受佛嘱咐誓愿拥护诸依法修行众生者,故说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以下流通分,分为总别。 别中分为三:初地神护法流通,二见闻利益流通,三嘱累人天流通。 在嘱累人天品后‘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下至‘合掌而退’是总流通。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 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 此下是坚牢叹德,在叹德中又分为二,这是通明昔遇。 科注云:‘坚牢有二义:一约事,取力能承载,发生资益地味,养育万民,安立群品。 二约法,以智度法门,常无改变,常也;能荷山川,乐也;能生万物,净也;地方自在,我也;具此四德,称神。 以具事法二义,故名坚牢地神。 ’坚牢女神,不但是阎浮提地主,普育万物,而且是正信优婆夷。 如长阿含经云:‘佛告比丘:有四大天神,何等为四? 一者地神,二者水神,三者火神,四者风神。 昔者地神生恶见言:地中无水火风。 时我知此地神所念,即往语言:汝当生念言地中无水火风耶? 地神报言:地中实无水火风也。 我时语言:汝勿生此念,谓地中无水火风。 所以者何? 地中有水火风,但地大多故地大得名。 佛告比丘:我时为彼地神次第说法,除其恶见。 示教利喜,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 敷演开示,清净梵行。 我时知其心净柔软欢喜,无有阴盖,易可开化。 如诸佛常法,说苦圣谛,苦集谛,苦灭谛,苦出要谛,演布开示。 尔时地神即于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譬如洁净白衣,易为受色。 彼亦如是,信心清净,遂得法眼。 无有狐疑,见法决定,不堕恶趣,不向余道,成就无畏。 而白我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夷。 ’在忉利法会之中,天神无数,坚牢所以自动越班白佛自任重担者,科注谓意道弘经必藉地,转法须赖食,地固由我主之,食亦由我生之。 若吾不护持,其何以流通至教。 坚牢发心以来,历经久远,故云我从昔来。 所经时久,而亲近之大善知识亦复众多,故说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 菩萨化导众生不但须要甚深智慧,而且更具微妙神通,始克应运无方。 这些智慧神通,非心可思,非言可议,故说不思议等。 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 世尊! 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 这是别赞地藏菩萨誓愿深重。 十轮经云:‘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 从定起已,彼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 ’占察经云:‘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 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 ’故说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于阎浮提有大因缘。 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 这是举诸大士为例以显地藏之愿。 文殊为诸佛之师,普贤观音,古佛应世,弥勒位登补处,地藏已登极圣,论其功德无异。 十轮经言:除文殊普贤观音等诸大菩萨,余皆不及地藏,今地神则谓文殊等似逊一筹,正以誓愿有毕竟与不毕竟耳,非谓功德有优劣也。 这些菩萨于娑婆世界,随类应现化导众生,故说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 如智论云:‘遍吉菩萨,一一毛孔,常出诸佛世界及诸佛菩萨,遍满十方,以化众生。 ’首楞严三昧经云:‘文殊过去作龙种尊佛,七十二亿,作辟支迦佛。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佛告跋陀罗曰: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此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宅化莲华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宝盖随覆,于佛所出家,住首楞严定。 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十二部经。 化令住不退已,至本生空野泽,尼拘搂陀树下,入首楞严三昧。 毛孔出金色光,遍照十方世界,度有缘者。 身如紫金山,正长丈六,圆光严显,面各一寻。 圆光内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化菩萨,以为侍者。 是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变现,不可具说。 ’他如观音普门示现三十二应,现随类之身形,文殊化为寒山,普贤变作拾得,弥勒为傅大士,及布袋和尚,都是化身度脱众生之事。 度生的事业虽则无穷,而彼发心的愿念却有尽时,故说其愿尚有毕竟。 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 此显教化难量。 一恒河沙尚且无数,千百亿恒河沙,则更加难以数知。 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的誓愿与劫数,就如千百恒河沙之多之久。 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界无尽,地狱界难空,故地藏菩萨的誓愿亦无穷无尽。 世尊! 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 这是塑像供养赞叹。 科注云:‘真智靡方,不局东西南北,法身无缘,岂假铜铁金银? 然地乃供像之所,像为起敬之门。 被俗之仪,不坏假名谈实相;阐性之法,必由假相悟真容。 故依处而作相也。 然言于所住处,亦地神据迹而言。 ’今言南方者,一方面固然是地神据迹而言;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南洲之南两铁围山间,有阎摩罗王宫殿住处。 地藏于南洲化导,而偏重于地狱救苦。 作幽冥之教主,故就其垂迹之处,而作室于南。 作室供像,冀求福佑,故室择清洁之地。 法苑珠林云:‘唐益州郭下法聚寺,画地藏菩萨像,却坐绳床,垂脚,高八九寸。 本像是张僧繇画。 至麟德二年,七月,当寺僧图得一本,放光乍出乍没,如似金环,大同本光。 如是展转图写出者,类皆放光。 当年八月,敕追一本,入宫供养。 现今京城内外道俗,画者供养,并皆放光。 信知佛力,不可测量。 ’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 何等为十? 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这是叙述造室供奉地藏菩萨者,即得十种利益也。 是人,即发心造室供养赞叹地藏菩萨之人。 科注云:‘既闻地藏菩萨不思议誓愿威神,即能信解,而复作室塑像,供养礼赞。 初则一念信解,次则兼行六度。 既是尊重弟子住处,随所住地,并名吉祥。 故每萃休征,有十种利益也。 ’何等下,征起。 一者下,列举十种利益之名。 土地肥沃,稼穑易种,果木滋生,故曰土地丰壤。 五谷丰登,六亲和悦,眷属安康,时疫不侵,故曰家宅永安。 作室严像,生者既蒙安乐,福业自资祖祢,故先亡蒙其善缘,并得生天。 故云先亡生天。 如金光明云:‘若有众生,为供养经典故,庄严屋宅,乃至张悬一幡一盖,及以一衣。 欲界六天,已有自然七宝宫殿。 是人命终,即得生彼,各各自然有七天女,共相娱乐,日夜常受不可思议微妙快乐。 ’造室供养香华赞礼,不但已往宗亲得生天界,即现在眷属,亦享无量之福寿,故说现存益寿。 如金光明云:‘阎浮提内,药草树木,根茎枝叶,华果滋茂,美色香味,皆悉具足。 众生食已,增长寿、色、力、辩、安、六情诸根,具足通利。 ’寿既增长,住于世间,凡所祈求,必定遂意,则身心愉快。 所谓种种饮食,衣服卧具,宫殿舍宅,树木园林,河池井泉,娱乐之具,悉皆具足,莫不遂意,故说所求遂意。 所求遂意,则征祥现瑞,时感吉庆,故无水火灾。 科注云:‘所谓水火者,民生不可一日阙者也。 盖水流湿,润乎万物,故居北方坎位。 火就燥,熯乎万物,故居南方离位。 水火既济,则万物生成。 倘水火不时,则万物燋烂。 何况商羊现舞,回禄潜临,淫雨霏霏,火光熊熊,则灾祸非浅矣。 ’内在遂意,外绝祸患,则身心安乐,无妄之灾自宁,故说虚耗辟除。 如金光明经云:‘若此国土,有诸衰耗,种种艰难,以我等力故,令如是种种,百千衰耗之事,悉皆灭尽。 ’日作则诸缘遂顺,夜眠则身心安庠,故说杜绝恶梦。 日则出作,诸事顺境,夜则入息,坐享祯祥,一切龙天之所呵护,故说出入神护。 如金光明经云:‘我等四王,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及无量百千鬼神,以净天眼,过于人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 ’生兹末季,幸遇上乘,能够听经闻法,如法修行,由行证果。 成修斋布施,造立塔寺,塑绘圣像,装治经典等,故名多遇圣因。 涅槃经云:‘善知识者,令人渐离恶法,增长善法。 本未有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即使有之,未具足者,则得增广。 ’像这样的圣因,常得值遇,故说多遇圣因。 这里十种利益,前九种,皆是世间利益,后一种乃是出世间的利益,故名圣因。 这些利益是由于作地藏圣像,烧香供养,瞻礼读叹而感得。 世尊! 未来世中,及现在众生,若能于所住处方面,作如是供养,得如是利益。 ’这是结成造立地藏菩萨圣像修礼供养利益。 地藏菩萨婆心苦切,悲心遍在娑婆,尤以南洲众生为念,故能于所住处修礼供养,即得殊胜利益。 如十轮经云:‘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 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所以者何? 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 如如意宝,亦如伏藏。 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颂曰:现作种种身,为众生说法,具足施功德,悲愍诸众生。 假使百劫中,赞说其功德,犹尚不能尽,故皆当供养。 ’复白佛言:‘世尊!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乃至水火盗贼,大横小横,一切恶事,悉皆消灭。 ’此是读经供像能消诸横。 坚牢地神现在于忉利法会所发拥护读经供像之愿,与在金光明法会所发相同。 如金光明经云:‘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是地分中敷师子座,令说法者,坐其座上,广演宣说是妙经典,我当在中,常作宿卫。 ’水火盗贼三者,小则破财虚惊,大则伤失生命。 大横小横者,不应死而冤枉死! 就叫做横。 大横小横,各有九种:大横九种,如药师经说:‘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增益? 救脱菩萨言:大德! 汝岂不闻如来说有九横死耶? 是故劝造续命旛灯,修诸福德。 以修福故,尽其寿命,不经苦患。 阿难问言:九横云何? 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 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 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 欲冀延年,终不能得。 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 入于地狱,无有出期。 是名初横。 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 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 横为非人,夺其精气。 四者横为火焚。 五者横为水溺。 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 七者横堕山崖。 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诅、起尸鬼等之所中害。 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 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 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小横九种,如九横经说:‘佛告诸比丘:有九辈因缘,人命未尽便横死。 何等为九? 一为不应饭(即不可食而食)。 二为不量饭(食无节制)。 三为不习饭饭(食不习食之食)。 四为不出生(食未消化而又食)。 五为止熟(强制止大小便)。 六为不持戒(不持戒行而遂触世法)。 七为近恶知织(近于恶友)。 八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非时入里,行为不检)。 九为可避不避(恶疫狂犬等可避而不避)。 如是为九因缘,人命为横尽。 ’所谓一切恶事,如五星灾变,蛊道恶耗等。 悉皆消灭,是概括之辞,即是说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或能供养转读尊经,则地神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故水火盗贼,横事恶事,悉皆消灭。 故金光明经云:‘有是经处,至心听受。 是妙经典,不可思议。 功德大海,无量无边。 能令一切,众生解脱,度无量苦,诸有大海。 是经甚深,初中后善。 不可得说,譬喻为比;假使恒沙,大地微尘,大海诸水,一切诸山,如是等物,不可为喻。 ……以能信解,听是经故。 如是无量,不可思议,功德福聚,悉已得之。 随所至处,若百由旬,满中盛火,应从中过。 若至聚落,阿兰若处。 到法会所,至心听受。 听是经故,恶梦蛊道,五星诸宿,变异灾祸,一切恶事,消灭无余。 ’……又云:‘无量鬼神,及诸力士,昼夜精勤拥护四方,令无灾祸,永离诸苦。 ’科注云:‘应心适意随其所乐,岂非恶事消而善事萃,灾横灭而祯祥集者乎? 世有不信之人,谓为诱进之语。 岂不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又不闻出言善,千里之外应之,出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 言行,乃君子之枢机,动天地,感鬼神,得不敬且慎乎。 ’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 此下是教主述成,这是直赞神力。 所谓大神力,诸神少及,是指下文之事实。 因为地不但能载万物,而且能生万物,主宰其间之神,必须有大神力,始能堪任,故说诸神少及。 何以故? 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 这是赞其神力之所以然。 华严经云:‘时安住等百万地神,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普令大地同时震吼,种种宝物,处处庄严,影洁光流,递相鉴彻。 一切叶树,俱时生长。 一切华树,咸共开敷,一切果树,靡不成熟,一切河流,递相灌注,一切池沼,悉皆盈满。 用细香雨,遍洒其地。 风来吹华,普散其上,无数音乐,一时俱奏。 天庄严具,咸出美音,……百千伏藏自然涌现。 ’金光明经云:‘而此大地深十六万八千由旬,从金刚际至海地上,悉得众昧,增长具足。 丰壤肥浓,过于今日。 以是之故,阎浮提内,药草树木,根茎枝叶,华果滋茂,美色香昧,皆悉具足。 ’地土的一切生物,固然因为地神的威力所护,但亦由于众生的业感。 如业报差别经云:‘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外恶报。 若有众生于十不善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 ’是以众生恶业炽盛,则地神不护,故万物损减。 若多修德,则增加地神威力,故万物丰收。 所谓修德,如供养布施佛法僧,听受经法,广修善行等。 故金光明经又云:‘阎浮提内,安隐丰乐,人民炽盛,一切众生,多受快乐,应心适意,随其所乐。 是诸众生,得是威德大势力已,能供养是金光明经,及恭敬供养持是经者,四部之众。 我于尔时当往其所,为诸众生,受快乐故,请说法者,广令宣布,如是妙典。 何以故? 世尊! 是金光明若广说时,我及眷属,所得功德,倍过于常,增长身力,心进勇锐。 世尊! 我服甘露无上味已,阎浮提地,纵广七千由旬,丰壤倍常。 世尊! 如是大地,众生所依,悉能增长一切所须之物。 增长一切所须物已,令诸众生随意所用,受于快乐。 种种饮食衣服卧具,宫殿屋宅,树木林苑,河池井泉,如是等物,依因于地,悉皆具足。 ……是诸众生,各于住处,若为他人演说是经,若说一喻一品一缘,若复称叹一佛一菩萨,一四句偈,乃至一句,及称是经首题名字。 世尊! 随是众生所住之处,其地具足丰壤肥浓,过于余地。 凡是因地所生之物,悉得增长滋茂广大,令诸众生受于快乐。 多饶财宝,好行惠施,心常坚固,深信三宝。 ’又常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之事。 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于常分地神。 这是述成称扬利益之事。 所谓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之事,如地藏十轮经云:‘随所在处,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 若诸有情,饥渴所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饮食充足。 若诸有情,乏少种种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无不备足。 若诸有情,爱乐别离,怨憎合会,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爱乐合会,怨憎别离。 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 若诸有情,互相乖违,兴诸斗诤,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舍毒害心,共相和睦,欢喜忍受,展转悔愧,慈心相向。 ……若诸有情,或为多闻,成为净信,或为净戒,或为静虑,或为神通,或为般若,或为解脱,或为妙色,或为妙声,或为妙香,或为妙味,或为妙触,或为利养,或为名闻,或为功德,或为工巧,或为花果,或为树林,或为床座,或为敷具,或为道路,或为财谷,或为医药,或为舍宅,或为仆使,或为彩色,或为甘雨,或为求水,或为稼穑,或为扇拂,或为凉风,或为求火,或为车乘……或为修福,或为温暖,……或为种种世出世间,诸利乐事,于追求时,为诸忧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离忧苦,意愿满足。 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科注云:‘今地神不惟能主阎浮提物,更复赞扬地藏利益之事,则为获法地神,其福业慧,自然深广。 功德神通,亦叵思议。 较余地神,超过万亿倍,何也? 良由大士威德神通,不可思议,譬之诸天甘露,不问贵贱长幼,若有尝者,无不长生而不死者也。 ’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 这是叙述供像读经,乃至依经一事修行者,俱得胜利。 何以供像读经,依经修行者均得殊胜利益,一方面固然是地神拥护,另一方面就是地藏菩萨威神之力所加护故。 如十轮经云:‘世尊告无垢生天帝释曰:汝等当知! 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 ……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之所庄严,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 此大菩萨,是诸微妙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导首。 如如意珠雨众财宝,随所希求,皆令满足。 譬诸商人,所采宝渚。 是能生长善根良田,是能盛贮解脱乐器。 是出妙宝功德贤瓶。 照行善者,犹如朗日。 照失道者,犹如明炬。 除烦恼热,如月清凉。 如无足者,所得车乘。 如远涉者,所备资粮。 如迷方者,所逢示导。 如狂乱者,所服妙药。 如疾病者,所遇良医。 如羸老者,所凭几杖。 如疲倦者,所止床座。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 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是三善根,殊胜果报。 是三善本,所引等流。 常行惠施,如轮恒转。 持戒坚固,如妙高山。 精进难坏,如金刚宝。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等至严丽,如妙花鬘。 智慧深广,犹如大海。 无所染著,譬太虚空。 妙果近因,如众花叶。 伏诸外道,如师子王。 降诸天魔,如大龙象。 斩烦恼贼,犹如神剑。 厌诸諠杂,如独觉乘。 洗烦恼垢,如清净水。 能除臭秽,如疾飘风。 断众结缚,如利刀剑。 护诸怖畏,如亲如友。 防诸怨贼,如堑如城。 救诸危难,犹如父母。 藏诸怯劣,犹若丛林。 如夏远行,所投大树。 与热渴者,作清冷水。 与饥乏者,作诸甘果。 为露形者,作诸衣服。 为热乏者,作大密云。 为贫匮者,作如意宝。 为恐惧者,作所归依。 为诸稼穑,作甘泽雨。 为诸浊水,作月爱珠。 令诸有情,善根不坏。 现妙境界,令众欣悦。 劝发有情,增长惭愧。 求福慧者,令具庄严。 能除烦恼,如吐下药。 能摄乱心,如等持境。 辩才无滞,如水激轮。 摄事系心,如观妙色。 安忍坚住,如妙高山。 总持深广,犹如大海。 神足无碍,譬若虚空。 灭除一切,惑障习气,犹如烈日,销释轻冰。 常游静虑,无色正道,一切智智,妙宝洲堵。 能无功用,转大法轮。 善男子! 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如是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地藏具有如是等种种功德,故能令众生供像读经或但依地藏本愿一事修行者,均获胜报。 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 这是地神拥护,令除灾害。 所谓地神拥护者,如光金明经云:‘尔时地神白佛言:世尊! 以是因缘,说法比丘坐法座时,我常昼夜卫护不离,隐蔽其形,在法座下,顶戴其足。 ’所谓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如金光明经云:‘我等诸王及诸鬼神,既舍离已,其国常有种种灾异。 一切人民失其善心,唯有系缚嗔恚斗诤,互相破坏,多诸疾疫。 彗星现怪,流星崩落,五星诸宿,违失常度。 两日并现,日月薄蚀,白黑恶虹,数数出现。 大地震动,发大音声。 暴风恶雨,无日不有。 谷米涌贵,饥馑冻饿。 多有他方怨贼,侵掠其国。 人民多受苦恼,其地无有可爱乐者。 ’今既供像转经,地神拥护,自然化戾气为祥和,故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尚且不辄闻于耳,而况眼见身受乎。 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亦有释梵眷属,诸天眷属,拥护是人。 这段是述诸天拥护。 意谓不但汝地神拥护此供像读经人,除此之外,还有大梵天王,帝释天主,以及诸天眷属,亦拥护此供像读经之人。 如金光明经云:‘尔时四天王复白佛言:世尊! 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能得未来现在种种无量功德。 是故人王,若得闻是微妙经典,则为已于百千万亿无量佛所种诸善根。 我以敬念是人王故,复见无量福德利故,我等四王及余眷属,无量百千万亿鬼神,于自宫殿见是种种,香烟云盖瑞应之时,我当隐蔽不现其身。 为听法故,常至是王所止宫殿讲法之处。 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大辩天神,功德天神,坚牢地神,散脂鬼神大将军等,二十八部鬼神,大将摩醯首罗,金刚密迹摩尼跋陀鬼神,大将鬼子母及五百鬼子,周匝围绕。 阿耨达龙王,裟竭罗龙王,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鬼神诸天;如是等众,为听法故,悉自隐蔽,不现其身,至是人王所止宫殿,讲法之处。 世尊! 我等四王及余眷属无量鬼神,悉当同心,以是人王为善知识,共同一行善相应行,能为无上大法施主,以甘露味充足我等,我等应当拥护是王,除其衰患,令得安隐。 及其宫宅,国土城邑,诸恶灾患,悉令消灭。 ’又云:‘世尊! 若有人王,欲得自护及王国土,多受安乐。 欲令国土,一切众生,悉皆成就,具足快乐。 欲得摧伏一切外敌。 欲得拥护一切国土。 欲以正法正治国土。 欲得除灭众生怖畏。 世尊! 是人王等,应当必定听是经典,及恭敬供养读诵受持是经典者。 我等四王及无量鬼神,以是法食善根因缘,得服甘露无上法味,增长身力,心进勇锐,增益诸天。 何以故? 以是人王,至心听受是经典故,为诸梵天说出欲论,释提桓因,极种善论,五通之人神仙之论。 世尊! 梵天释提桓因,五神通人,虽有百千亿那由他无量胜论,是金光明于中最胜。 所以者何? 如来说是金光明经,为众生故;为令一切阎浮提内诸人王等,以正法治;为与一切众生安乐;为欲爱护一切众生! 欲令众生无诸烦恼,无有他方怨贼棘刺,所有诸恶背而不向。 欲令国土无有忧恼。 以正法教,无有诤讼。 是故人王各于国土,应然法炬,炽然正法,增益天众。 ……阎浮提内,安隐丰乐,人民炽盛安乐其处。 复于来世,无量百千不可思议那由他劫,常受微妙第一快乐。 ……尔时佛告四天王:汝等四王及余眷属,无量百千那由他鬼神:是诸人王,若能至心听是经典,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汝等四王,正应拥护,灭其衰患,而与安乐。 若有人能广宣流布,如是妙典,于人天中,大作佛事,能大利益无量众生。 如是之人,汝等四王,必当拥护,莫令他缘而得扰乱,令心恬静,受于快乐。 ’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 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自然毕竟出离苦海,证涅槃乐。 以是之故,得大拥护。 ’这是解释梵释四王诸眷属等拥护之所以然。 这段文的意思,即是说为什么得到这样多的天龙八部的拥护呢? 须知道这些人所以得到梵释四王龙天眷属的拥护,都是由于瞻仰礼拜地藏菩萨圣像,以及转读地藏尊经的缘故。 这些礼像读经的人,不但龙天拥卫保护而已,而且由此生乃至终生,自然而然的出离苦海,得涅盘无为之乐。 所谓圣贤拥护之圣贤二字,圣者正直的意思,贤者善直的意思。 又可以说主者名圣,眷属名贤。 梵释四王正直为一天之主,所以称为圣。 诸天眷属,故称为贤。 所谓自然,即是不假造作。 毕竟是最终的意思。 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生困溺其中难得出离,故喻如海既深且广,汪洋无涯浩濣无边。 科注云:‘言苦海者,准长阿含:四大海水碱苦,有三因缘:一有自然云,遍满虚空,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洗濯天宫,涤荡天下,从迦夷天宫,乃至八万天下诸山,须弥山王,皆洗濯涤荡,其中秽恶碱苦,诸不净汁,下流入海,合为一味。 二、昔有大仙人,禁咒海水,长使碱苦,人不得饮。 三、杂众生居,其身长大,或百由旬,至七百由旬,呼翕吐纳,大小便中,故海水碱苦。 今指业海,苦有万端,既由礼读,出离无难。 言自然,则不加勉强。 说毕竟,则到底不虚。 是故行者,应当至心。 若至心者,所求必获,出苦证乐。 此正教主天宫付嘱之心,亦地藏幽途化人之念切在专行,因果不爽如毛发者也。 ’ 发布时间:2024-09-19 08:18:2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