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曹溪宗 内容: 韩国之禅宗。 系由高丽普照国师智讷(1158~1210)将朝鲜之九山禅门集大成之禅宗宗派,以禅教兼修为宗风。 此宗本称禅宗,或禅寂宗,高丽朝中期,始称曹溪宗。 曹溪宗一名出于李朝肃宗五年(1679),赵宗着所撰之全罗南道升平曹溪山松广寺嗣院事迹碑中“借用山名,设曹溪,始兴两宗”一句,表示继承南宗禅六祖慧能之法脉,乃以其所居之曹溪山为宗名,故称曹溪宗。 高丽光宗时代(950~975)设置僧科后,韩国宗派始有重大之变化,并非由教义上立宗派,而是以国家认可之事实为基础。 新罗朝时,首度传入朝鲜之禅,为达摩禅之四祖道信,其后,主要为六祖慧能之南宗禅系统。 以门叶滋荣,遂有九山禅门,即道义之迦智山派、洪陟之实相山派、惠哲之桐里山派、无染之圣住山派、道允之师子山派、梵日之阇崛山派、玄昱之凤林山派、智诜之义阳山派、利严之须弥山派等九山,初并无一禅宗宗团产生。 高丽王朝(918~1392)成立后,出现朝鲜佛教之全盛期,至文宗之王子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敌视禅宗,故于义天录中未曾采录一册禅籍,且将禅宗归于天台宗。 因此,九山禅门之僧侣起而反抗此一抑压政策,遂有宗派之自觉,乃将禅门九山团结为一宗团,而改称宗名,形成曹溪宗。 当时智讷著书提倡顿悟渐修、禅教一致,特别吸取华严、净土之教义,影响极大,被尊为宗祖。 李朝(1392~1910)时,与天台、总南宗合并,称为禅宗。 一九一○年日本并吞朝鲜后,受日本佛教影响,礼仪、戒律皆有所改变。 一九二六年日本殖民当局甚至修改各本山寺法,使僧侣带妻制度合法化。 一九四一年复以太古寺为总本山,再次称为曹溪宗。 p4620 发布时间:2024-09-22 08:29:5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