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七、结 语 内容: 七、结 语以上,我们简略地介绍了涉及梦之奥秘的若干问题:首先,为使明了形成梦的因素与梦的实质——叙述“梦的产生”;为了进一步修习认知和变化梦境以及光明梦境——阐示“如何训练梦境”;对于所介绍的甚深梦修法,为让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从不同角度和经历叙述了引人入胜的四则故事;再进一步扩展梦境应用范围:为了探知前世和知晓梦兆,而阐述“回溯前世”和“未卜先知”;最后,为了修行者某种特殊需要,向他们提供预知事情与化解凶险的方便——引摘了“专一祈梦”和“化凶禳灾”……在这些大致的框架之内,我尽自己所能向大家作了阐释……为什么去探索梦的奥秘? 因为眼前的这一切皆与梦息息相关——无论是人们的言谈举止,还是喜怒哀乐,都未有超出梦的范畴。 因此可以说,我们所谓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沉痼之梦。 在人生梦境中自然会引发睡眠之梦,在睡眠梦境中就能探索人生梦境的奥秘。 所以,我们应当应利用梦修法,在内心中寻觅到美好的人生之梦……籍此薄册微书,我真诚地祈愿:愿滚滚红尘世人走出心灵的误区,抛弃对生命的无知,弥补精神的创伤,恢复本来的纯洁,创造生命本具慈悲的无限价值,勇于担负起净化社会,利益众生的使命……最终,利用光明梦境,从而达到大圆满最高境界,获得无上成就! 吉祥圆满! 注释:0、文中“RA? ”字符代表一个未知汉字,发音也许是“RA”。 1、鄂琼仁波且: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 他是华智仁波且的上首弟子龙多上师的大弟子。 是大圆满成就者,所传大圆满法系统明确,极具加持力。 由其所传大圆满耳传窍诀,至今已令无量众生获得解脱。 2、那若巴大师:印度公元十一世纪人,系大成就者帝洛巴弟子。 西藏玛尔巴译师之师,对玛尔巴译师传授胜乐及那若六法等。 3、工竹仁波且(1813——1899):是毗若杂纳转世,他于十五岁亲见莲华生大士。 曾先后依止五十余位上师,听受藏传佛教八大教派传承,编纂撰写经论达五十余函。 4、乌金巴大师(1230-1309):噶举派上西部竹巴噶举创始人国仓巴之门徒,又为黑帽系第二世噶玛拔希弟子,第三世让雄多吉之师。 曾应元世祖忽必烈之诏至大都为之授时轮曼陀罗灌顶。 5、达龙夏仲·扎西巴珠善知识:与乔美仁波且同时代人,是达龙噶举派大师。 6、更登群佩大师(1905-1951):大圆满成就者,近代著名佛学家和历史学家。 7、布顿仁波且(1290-1364):他对西藏所传密典重新做了分析鉴别整理工作。 并对许多显密经论作了注释。 其全集二十六函。 创立夏鲁派,又名布顿派。 8、基光明:人死亡过程中出现的本有光明。 9、拉瓦巴大师:古印度一大成就者。 10、嘎玛朗巴大师:公元十四世纪人。 他神通广大,是大圆满成就者。 曾从岗波达日山取出闻解脱法伏藏(即《西藏度亡经》)他弘法度生事业无边。 11、法性中阴:六中阴之一。 即临终中阴和投生中阴之间的阶段。 经历光明、寂静愤怒本尊和声光力三种显现的过程。 12、拿RA? 酬忏仪轨:密宗酬忏仪轨之一,即酬谢三根本,忏悔罪业的仪式。 13、三层的楼房:在投生阶段,见到茂密森林与房屋,或者夫妻生活,中阴身因兴奋欢喜希望投入而立刻投胎。 14、临终中阴:六中阴之一。 即出现命障至断除内气的死亡阶段。 即经历隐没次第中明、增、得或者白光、红光和黑光三种现象。 15、一来菩萨:只隔一生即能成佛的大菩萨。 16、玛杰拉仲(约1031-1129):雪域著名瑜伽母和大成就者依止帕·当巴桑杰为上师,是自觉决鲁派传出者。 发布时间:2024-10-03 08:09:0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