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喝 内容: 禅林用语。 (一)又作[口*歇]。 指叱咤之声音。 唐代以后,禅师常以大喝破除学人之谬见邪执,或发于言语思虑所不及之际。 据古尊宿语录卷一载,百丈曾受马祖大寂禅师一喝,或即为用“喝”之起源。 其后百丈唱之,黄檗受其机用而行棒,临济则棒、喝并用。 据临济录勘辨载,临济之喝有四种作用,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截破名相言句之执着拘泥),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破小机小见),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验定学人或勘辨师家),有时一喝则不作一喝用(指收归一切,具有各种作用而未作用之向上一喝),此即所谓“临济四喝”。 但若不知其用而喝,则称为“胡喝乱喝”。 此种应机接物之法,其后成为临济宗风,盛行于中国及日本,并于拈香、引导时亦用之。 [宗门统要续集卷九临济条、人天眼目卷三](参阅“德山棒”6007、“临济四喝”6505) (二)即“唱”之意。 禅林中用之。 “喝参”即告知自己已来到;“喝散”即宣告解散大众;“喝火”指就寝前点检各寮,以防火灾。 p4909 发布时间:2024-10-04 08:39:39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