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善导 内容: (613~681)唐代僧。 山东临淄(一说安徽盱眙)人,俗姓朱。 号终南大师。 为净土宗第三祖。 亦即净土宗昙鸾、道绰派之集大成者。 幼年投密州明胜法师出家,诵法华、维摩等经。 后得观无量寿经,悲喜交集,乃修习十六观。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赴西河玄中寺,谒见道绰,修学方等忏法,又听讲观无量寿经。 此后专事念佛,笃勤精苦,遂得念佛三昧,于定中亲见净土之庄严。 其后入长安光明寺,传净土法门。 师行持精严,日常合掌胡坐,一心念佛,至力竭方休。 三十余年中,不别定寝处,不举目视女子,亦不受沙弥礼拜,并远避名利,不受供养,好衣美食皆送大厨供养大众,自食皆粗恶。 以所受之[贝*亲]施书写阿弥陀经十万卷,及净土变相三百幅,见塔庙伽蓝损坏者,必修复之。 道化京华诸州,众皆仰慕其德,或有诵弥陀经十万至三十万遍者,或有日课称名一万乃至十万遍者,或有得念佛三昧而往生净土者,或有投身高岭、命寄深泉,舍命焚身者,遂被称为“弥陀化身”。 此外,师曾与金刚法师论说念佛之胜劣。 高宗时,于洛阳龙门造立大卢舍那佛像,师担任检校之职。 永隆二年三月十四日(一说二十七日)示寂,世寿六十九。 一说系于光明寺前之柳树上自缢舍生。 葬于长安城南之神禾原。 门人有怀感、怀恽、净业等。 著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净土法事赞二卷,及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偈、般舟赞、五种增上缘义等各一卷,甚受净土宗重视,故经其阐扬而确立之净土宗,特称善导流,为唐代佛教特色之一,对净土宗影响至钜。 西元一九○九年,日本学者橘瑞超等,于东土耳其斯坦吐峪沟(Toyuk,为高昌故址)附近,发现往生礼赞偈及阿弥陀经之断片,后者且附有师之发愿文,或即师所书写之阿弥陀经十万卷之一。 又观无量寿佛经疏亦称观经四帖疏,于八世纪时传入日本,流传甚广,日僧法然(源空)即依该书创立日本净土宗,并尊师为高祖。 [续高僧传卷二十七、往生净土瑞应删传、念佛镜、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净土往生传卷中、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五、乐邦文类卷二、神僧传卷五、往生集卷上、释氏稽古略卷三、净土圣贤录卷二、类聚净土五祖传、金石萃编第七十三、第八十六] p4896 发布时间:2024-10-20 08:14:48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