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阴 内容: (术语)谓色声等之有为法也。 其解释诸师各异。 天台谓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 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 止观五上曰: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 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 净影取积聚之一义。 大乘义章八本曰:积聚名阴,阴积多法故。 是言色声等之有为法,多法积聚而为体也。 已上二家皆为旧译,梵语塞建陀Skandha之译语也。 然新译以译之为蕴,解积聚之义。 为且视旧译之阴字为阴阳之阴,因许积聚之义不许阴覆之义。 若为阴覆之义,则梵语云钵罗婆陀。 慈恩之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 此阴是阴覆义。 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钵罗婆陀,案阴音应以于今反,阴阳之阴也(阴阳之阴,是阴积之义)。 但仁王经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性。 又中论疏四末曰:阴者阴杀也,其义主杀。 以此五法能害慧命,是故经中喻旃陀罗。 是如天台之释,有荫覆之义。 名义集六曰:蕴谓积聚,古翻阴,阴乃盖覆,积聚有为,盖覆真性。 发布时间:2024-11-10 08:03:3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