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函遍复 内容: 一函遍复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上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 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 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 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 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 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 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 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 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 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 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 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笈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 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 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 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 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 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 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 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 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 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 纵然念佛,只注重看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 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 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 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 又无有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 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 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 其语虽高超,具行实卑劣。 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 愿同人悉体此义。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 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 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 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 如其未作,则勿作。 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账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 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切不可念。 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 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 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 须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钱,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 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 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 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 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 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 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 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和常念不可。 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 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 详看饬终津梁,及临终三大要,自知。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 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者。 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 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 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 纵然难产之极,人己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 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 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安然而生。 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 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 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 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 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己。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 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 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 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念废弃其修持乎? 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念佛诵经,均当照常。 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 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 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 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 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 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存不成就人之恶念。 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 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为之。 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 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纽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 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 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虐待前房儿女。 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 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 须知有因必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 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 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缆之事。 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 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 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 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 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 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 禁止零食,免致受病。 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 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 此时后悔,了无所益。 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 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 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 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 若一一为复,真是无此精神。 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 后有信来,以此见寄。 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至过劳也。 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 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发布时间:2024-11-13 08:13:1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