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内容: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大慈恩寺沙门基撰仰惟释迦启运。 弘益有缘。 教阐随方。 并霑法润。 亲逢圣化。 道悟三乘。 福薄因疎。 劝归净土。 作斯业者。 专念弥陀。 一切善根。 回生彼国。 弥陀本愿。 誓度娑婆。 上尽现生一形。 下至临终十念。 俱能决定。 皆得往生。 当今学者。 特怀疑虑。 为诸经论。 文有相违。 若不会通。 疑端莫绝。 略陈十四种。 释湍流。 博识通才。 幸寻取悟耳。 第一金刚般若经云。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疑曰。 般若经说。 色声求佛。 判为邪道。 弥陀观经等。 乃教观佛身相。 又念佛名也。 既求佛不离色声。 如何不入邪道。 若归正路。 净土是可依凭。 经判为邪。 纵作恐归魔境。 二途莫决。 皂白请分。 通曰。 大师说教。 义有多门。 各称时机。 等无差异。 般若经说。 自是一门。 弥陀等经。 复为一理。 何者。 一切诸佛。 并有三身。 法佛无形体。 非声色。 若以色声相取。 此即为邪。 为良二乘及小菩萨。 闻说三身不异。 即谓同有色声。 但见化身色相。 遂执法身亦尔。 乃以化身之相。 求见法身。 妙理精微。 相声永绝。 既以色声求覩。 故说为邪。 弥陀经等。 劝念佛名观相。 求生净土者。 但以凡夫障重。 法身幽微。 法体难缘。 且教念佛。 观形礼赞。 障断福生。 愿行相资。 求生净土。 拟逢化佛。 以作不退良缘。 所以上代通人。 咸依此教。 观形念号。 求见化身。 冀命终时。 亲来接引。 遂感弥陀化主。 降念相迎。 报尽乘华。 即生彼国。 初心后境。 理契无违。 念号观形。 并非邪道。 岂得独怀一执。 不悟圣心。 异说纷纭。 令他致惑。 寻斯要决。 皂白足分。 犹预既无。 归心妙业。 勿生乱想。 反堕三途。 众苦迫伤。 悔之何及。 第二。 佛藏经云。 若有比丘。 见有佛法僧戒可取者。 是魔眷属。 非我弟子。 我非彼师。 非我摄受。 疑曰。 佛藏经说。 心外见佛。 皆说是魔。 佛非彼师。 说彼非佛弟子。 如净土教。 专遣念佛名。 观佛相好。 求生佛国者。 即非佛弟子。 佛非彼师。 云何得佛护念。 往生净国。 仰寻二教。 无不佛言。 两说既殊。 若为取判。 通曰。 教迹万差。 同归一实。 随根差立。 义别言诠。 审察两经。 文乖理一。 何者。 佛法僧戒。 有三种不同。 一者真谛。 二者别相。 三者住持。 真如体净。 二障斯亡。 本觉圆明。 即为真佛。 守性不改。 胜智轨成。 大士同缘。 万行斯着。 即为真法也。 冥符理会。 乖诤绝言。 此真僧也。 性洁澄严。 体净无垢。 即为真戒也。 据斯胜义。 故说真谛。 涅槃经云。 若能观三宝。 常住同真谛。 此即是诸佛最上之誓愿。 即其义也。 言别相者。 佛有三身。 即法报化也。 法有四种。 即理教行果也。 僧有二种。 即有为无为也。 戒者。 即在家出家。 修道行者。 止作二持。 一切戒品也。 但修别相。 为证真谛。 起行之徒。 只知别相。 便为究竟。 不悟真原。 学戒之流。 并为助道。 佛之名相。 应现非真。 用接少凡。 权为憩室。 下愚不了。 预执为真。 所以佛诃。 称魔眷属。 佛之真子。 要达二空。 远契如如。 方期本愿。 端居名相。 不悟真空。 却入魔乡。 远佛违法。 阴魔将越。 必因常住法身。 烦恼障除。 要赖虚空等定。 出天魔界。 还由慈力等持。 冀殄死魔。 功据神足之定。 仰瞻四方。 非大圣之莫能。 伏察四魔。 岂下流之有効。 若不栖神至道。 绝爱网之无由。 係想归真。 隔生途之乱轨。 所以佛教凡流。 且学乱固。 若想西方。 且求不退。 得生化土。 见佛化身。 化主提携。 得无生忍。 平等法界。 了达分明。 籍此神功。 坏诸魔网。 近超三界。 远证菩提。 若不如斯。 还沉恶趣。 长时受苦。 解脱未期。 详此二因。 差无违诤。 勿随一见。 浪执生疑。 顺此要门。 乃为想土。 仍坏住此。 窂绝轮回。 验此随行。 浅深观因。 自分殊益。 详因念理。 契本何差。 第三无量寿经云。 此界一日一夜修道。 胜余佛土百年。 维摩经云。 娑婆国土。 有十事善法。 诸余佛土之所无有。 谓以布施摄贫穷等。 疑曰。 准此经说。 娑婆修道。 乃胜余方。 何劳专念弥陀。 愿生极乐。 舍胜求劣。 业行难成。 取舍二途。 幸详曲委。 通曰。 善逝弘规靡。 不存益。 各随一趣。 理不相违。 何者。 修行之机。 凡有两位。 未登不退。 难居秽土。 欲修自行。 多有退缘。 违顺触情。 便生忧喜。 爱憎竞发。 恶业复兴。 无法自安。 还沉恶趣。 若也修因万劫。 法忍已成。 秽土堪居。 方能益物。 既成自行。 已免轮回。 十事利他。 诸方不及。 为余佛土。 依报精华。 众具莫亏。 所须随念。 既无乏少。 施欲何人。 自余九事。 准斯可委。 所以自知不退。 住此无防。 广业益他。 胜诸佛国。 当今学者。 去圣时遥。 三毒炽然。 未能自在。 若生净土。 託彼胜缘。 籍佛加威。 方得不退。 是故要生彼国。 成自利因。 据此而言。 差无违诤。 第四弥勒问经云。 念佛者非凡愚念。 不杂结使念。 得生弥陀佛国。 疑曰。 准此经说。 夫念佛者。 非是凡愚。 不杂结使。 方成净业。 今修行者。 圣位未登。 结使不除。 如何得往。 汝今念佛。 功不枉施。 疑网稍淹。 请垂剖折。 通曰。 教阐随机。 密旨难悟。 色丝之妙。 达者须臾。 所以取舍不明。 浪生疑执。 何者。 佛教净业。 都是凡夫。 因果深信。 岂得愚也。 今解凡愚。 应作四句。 一凡而不愚。 谓从善趣。 乃至十信终心。 无得相似唯识智。 故谓之凡。 但于谛道缘生。 深怀仰信。 运心取舍。 损益能知。 此即不愚也。 二者。 愚而不凡者。 十解已上菩萨。 于真如境。 未能证见。 故说为愚。 得相似无漏智。 皆比知二无我。 不随生死凡流。 亦得义说非凡也。 又解。 初地已上菩萨。 于胜进分。 无明障故。 约此称愚。 由得圣法。 故非凡也。 三者。 亦凡亦愚。 即善趣以前。 一切众生未顺圣理。 曰之为凡。 不了因果。 复说为愚也。 四者。 非凡非愚。 所谓如来圣智满足。 二障都尽。 故非凡愚也。 所言凡者汎也。 准治人德。 损益莫分。 汎尔受生。 等同凡类。 去来善恶。 轻重不知。 此为愚也。 今欲往生净土。 作业之人。 知此娑婆。 苦切充满。 特生厌背。 不可久居。 闻说西方。 胜乐无极。 专诚注想。 誓往无疑。 既能永灭苦流。 长辞染界。 即非薄浅。 汎尔随生。 但能念佛求往彼方。 道悟无生。 当来作佛。 意专广度法界众生。 能运此心。 定生妙刹。 有斯胜解。 故非愚也。 言不杂结使者。 使谓十使。 结谓九结。 念佛之心。 即第六识。 心王正起。 欲作恶事。 结使烦恼。 容可得生。 正念佛时。 与遍行五所。 及善十一所。 不动诸结。 无因起故。 心缘异境。 结使爰生。 注想佛时。 结使眠伏。 故言不杂结使念也。 愿求生净土者。 即不应言杂。 良由结使未断。 容可杂生。 若已灭除。 不得杂起。 则由未断。 时有现行。 念佛净心。 性乖结使。 心正念佛。 诸结不行。 有间断时。 无防即起。 非说灭尽。 言不杂也。 圣人惑尽。 此界足安。 不劳念佛。 求生彼土。 第五最胜妙定经云。 有人造种种寺塔。 其数无边。 不如于暂时间。 端心静虑。 又如诸部大乘经中。 说无生之理。 遣人修道学慧。 疑曰。 准依此教。 佛赞无生。 业行之中。 特为尊胜。 弥陀经等。 劝往西方。 厌患娑婆。 愿生净土。 生为患主。 生尽患除。 舍生求生。 患因渐广。 何不作无生行。 以悟法身。 念佛色形。 生因不了。 设生彼国。 与此何殊。 但观无生。 去佛不远。 心即是佛。 何假别求。 此业既专。 幸示深趣。 通曰。 行缘教起。 并为利生。 教说不同。 良由器别。 何者。 汎论根器。 略有二意。 一者业深。 二者行浅。 业深之侣。 可学无生。 行浅之流。 要生净土。 夫论作业。 凡有二条。 一者倒还。 二者出离。 言倒还者。 虽学佛法。 但为名闻。 不惧当来生死悬险。 贪求胜解。 转执人我。 自是非他。 不受三业。 语宣无相。 着想炽然。 设学无生。 将为伎艺。 见他念佛。 即横瞋嫌。 致使行人。 心怀退没。 口宣妙药。 畏不能服。 反喫诸余动病毒药。 是心为业。 心乃浪游。 心既不谛。 未能看守。 自云我解。 勘捡全无。 不觉命绝。 却沉生死。 逡巡受苦。 解脱未期。 此为倒还也。 言出离者。 复有二门。 一者无生。 二者有相。 言无生者。 谓将恬静。 了别外缘。 有无二相。 善知取舍。 制心任运。 不住二边。 口说心行。 随事勘捡。 若违若顺。 心得均平。 且如炭火吞食口飡吞食。 畅悦无叹。 喫火食炭。 不殊吞食。 诸违顺境。 并得如斯。 堪任娑婆。 久居不退。 回兹秽国。 翻作净方。 功力既然。 即成出离也。 言有相者。 垢缘障重。 无相难成。 若在此方。 诸苦弥积。 将心内静。 散境外牵。 心逐境移。 无生叵悟。 心缘一佛。 想念弥陀。 恶业不为。 求生净土。 见他别业。 赞善显扬。 闻说他非。 不生轻毁。 系心一处。 远想西方。 三业相扶。 定生彼国。 亦成出离也。 幸各以根验教。 契者当行。 自委业深。 位居不退。 未劳取相。 愿生西方。 行浅之徒。 未免流浪。 无生要证。 始得出缠。 口诵无生。 作者非一。 据其证者。 百无一人。 欲得无生。 要由胜境。 所以求无生见佛。 用作证缘。 久住阎浮。 常逢善友。 虽闻正法。 说者是凡。 日夜恒闻。 未证理故。 维摩经云。 终日说法。 不能令人证灭修道。 即是戏论。 非求法也。 设使来生。 遇善友。 起今因。 还为戏论。 不如求生净土。 且绝轮回。 登入宝林。 一闻正语。 尘沙法忍。 应念圆明。 详此两缘。 勿烦犹预也。 第六涅槃经云。 阿难厄魔。 文殊往救。 大品经云。 魔王变作佛等。 人不能知。 优婆麴多经云。 魔变作佛。 尊者顶礼。 疑曰。 阿难果证预流。 尚被魔娆。 佛令文殊往救。 然得本心。 又魔能化佛身。 为人说法。 浅行菩萨。 皆不觉知。 尊者麴多。 道穷无学。 见魔变作佛。 不免归依。 今欲想弥陀。 临终见佛。 此皆魔境。 岂可依凭。 所见若真。 特为要药。 如逢魔像。 虚入邪决。 疑积未除。 定希会说。 通曰。 大觉权形。 神像挺拔。 魔虽矫乱。 其像悬殊。 累劫勤修。 胜因圆着。 果成万德。 相好超奇。 岂有弊魔。 辄能伦拟。 何者。 如来体严紫磨。 相具炳然。 皎若明珠光踰万日。 魔王设变。 众相不成。 事等劣夫。 方乎贵宰。 阿难权居小圣。 迹示预流。 据其实行。 久登初地。 虑佛灭后。 修行之徒。 魔坏净心。 无方制伏。 所以示拘魔网。 请佛加威。 神咒既宣则为起教广流遐代。 学者摧魔。 非谓圣人。 凡厄魔网也。 大品经云。 魔变作佛。 迷惑下凡。 浅行菩萨。 不能了者。 当说大品。 未辨权起。 涅槃会中。 因请为说。 迦叶请言。 佛说波旬说。 云何分别知。 佛告迦叶。 譬如偷狗。 夜入人室。 其家婢使。 若觉知已。 寻即退去。 行者亦尔。 已入佛家。 护甘膳。 不念魔杂。 佛之灵状。 殊异端严。 魔来滥正。 应善分别。 眉间毫相。 右绕槃旋。 外实里虚。 白光流散。 其光映洁。 净如瑠璃。 面貌圆明。 犹如聚日。 顶髻高显。 其发绀青。 一发一蠡。 右旋婉转。 覩兹胜相。 并佛真形。 若异此门。 并为魔也。 言优婆麴多。 不识魔者。 尊者麴多。 生居佛后。 以次传法。 为第五师。 说法度人。 其数极众。 魔王姤弊。 法会雨华。 娆动众心。 不能领悟。 又当更惑。 施以宝冠。 圣者垂哀。 愍而见受。 因语魔曰。 我承佛教。 识义知恩。 圣者云。 汝既施宝冠。 我有宝璎相谢。 乃取人蛇狗三种死尸。 变作宝璎。 系魔颈下。 波旬庆曰。 麴多圣者。 神力难名。 化导群机。 果集圣侣。 我之魔众。 展转希谏。 今既受我宝冠。 又以宝璎酬我。 麴多既落魔网。 恶趣转增。 我之军众。 不复损减。 身心踊跃。 辄即还宫。 至四天王天。 麴多遂摄神力。 宝璎珠王。 还作死尸。 臭烂青膖。 脓血交落。 波旬忧恼。 控去无所。 遍及诸天。 欲请除弃。 诸天各报言。 非我力能。 此是释迦如来弟子。 优婆麴多。 为汝无知。 横加娆乱。 暂以此事。 挫汝身心。 可速归依。 得免斯厄。 波旬来下。 至圣者前。 五体虔诚。 悲哀忏谢。 麴多尊者。 愍而为除。 谓彼魔言。 我生居佛后。 不见如来。 汝可为我变作佛形瞻相。 魔入村林。 变身似佛。 麴多见已。 敷座顶礼。 魔乃惊惧。 向麴多言。 弟子凡愚。 不违尊教。 虽变作佛。 仍处庸流。 圣者和南。 灭无量福。 尊者答。 我近礼佛像。 远敬大师。 汝弊魔。 非我所敬。 汝今莫惧。 妄畏福消。 于是魔王。 深生庆悦。 舍诸杂行。 归佛法僧。 顶礼优婆麴多足。 还宫不现。 岂得疑言不识魔也。 又如众多贵宰。 力助一夫。 凶恶之人。 莫能侵娆修业者亦复如斯。 修念至诚。 决定生彼。 十方诸佛。 咸助威灵。 报尽之期。 魔不能乱。 弥陀化众。 皆阐慈光。 接引魂情。 令昇妙乐。 勿惧魔娆。 不习良因。 第七西方净土。 弥勒天宫。 共相比校。 以彰优劣。 疑曰。 弥陀净土。 去此悬遥。 弥勒天宫。 现居欲界。 何不愿生兜率。 乃趣西方。 舍易求难。 岂非迂滞。 通曰。 比校两缘。 凡有多种。 略陈十异。 同释众疑。 一命有长短。 二处居内外。 三境分秽净。 四身报两殊。 五种现差分六进退修异。 七界非界别。 八好丑形乖。 九舍生不同。 十经劝多少。 一命有长短者。 兜率寿命。 只四千年。 西方寿命。 一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二处居内外者。 兜率天宫。 慧业若多。 即生内处。 亲侍弥勒。 慧少福多。 即生外处。 不见慈尊。 净土之中。 一无内外。 报虽优劣。 俱是圣贤。 三境分秽净者。 若生兜率内院。 见弥勒尊圣会之境。 能发净缘。 外院香华楼台音乐。 皆生染想。 西方树鸟水网乐音。 触对六根。 无非长道。 四身报两殊者。 天中正报。 男女两殊。 更相染着。 障诸道业。 西方生者。 皆是丈夫。 于自他身。 清洁无染。 五种现差分者。 若生天上。 种现之惑俱行。 但生西方。 唯种永无现惑。 六进退修异者。 若生天上。 多有男女。 慧力轻微。 多不免退。 往生极乐。 慧力增强。 既绝欲行。 唯转进修。 七界非界别者。 上生兜率。 未离欲界。 火灾若起。 不免焚烧。 如生西方。 永辞三界。 水火风等。 并不能害。 由彼国中有形质故。 非无色界。 依地居故。 不染色境。 故非色界。 无淫及段食。 故非欲界。 八好丑形乖者。 生在天中。 男女不同。 好丑殊异。 若生净刹。 紫磨金身。 一类莹严。 具丈夫相。 九舍生不同者。 舍命生天。 无人接引。 若生净国。 圣众来迎。 十经劝多少者。 劝生兜率。 唯有上生经文。 不至殷勤。 粗令作业。 劝生净土。 经论极多。 大圣殷勤。 专诚使往。 又问。 西方净土。 处胜时安。 一切下流。 如何并往。 答曰。 彼方精微。 欲往实难。 佛力加持。 去之甚易。 第八大无量寿经云。 生彼国者。 住正定聚。 弥陀经云。 极乐国土。 众生生者。 皆是阿鞞跋致。 疑曰。 汎论不退之位。 要说万劫修功。 如何念佛一生。 下至临终十念。 并蒙弥陀接引。 生彼得不退。 论功行有差别。 若为符契。 通曰。 不退正定。 名异义同。 修行之人。 凡有两种。 一者居秽土。 二处净方。 秽土修因。 要资万劫。 净方起行。 自有多途。 今明不退。 有其四种。 十住毗婆娑论云。 一位不退。 即修因万劫。 意言。 唯识观成。 不复退堕恶律仪行。 流转生死。 二者行不退。 已得初地。 真唯识观。 舍二乘心。 于利他行得不退也。 三者。 念不退。 入八地已去。 真得任运无功用智于定散中。 得自在故。 无念退也。 四处不退者。 虽无文证。 约理以成。 何者。 如婆娑论说。 退根罗汉。 欲界人中得果。 遇五缘退具。 恐失圣果。 起修道惑。 谓远行多病。 乐诵经典。 乐和诤讼。 乐营僧事。 若天中得果。 不逢退具。 即得不退。 入般无余。 行者亦尔。 前三不退。 未得人中。 若在娑婆流浪生死。 是其常处。 由此染界。 遇五退缘。 一者短命多病。 二者大恶缘伴。 爼坏净心。 三者外道杂善。 乱真正行。 四者六尘境界。 娆动净心。 五者不常见佛。 竭逢圣化。 若常住此。 遭五退缘。 但生净土。 逢五胜事。 一者长命无病。 二者胜侣提携。 三者纯正无邪。 四者唯净无染。 五者恒事圣尊。 由此五缘。 故得不退。 据其行位。 未可辄齐。 地胜缘强更无退具也。 譬如恶人。 常行不善。 遇逢胜友。 哀乃提奖绝恶交游。 恒随良伴。 至于一代无起过缘也。 第九弥陀经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得生彼国疑曰。 净土往生。 要须大善。 具行诸业。 方可往生。 但空念佛。 如何生彼。 通曰。 夫论善根多少。 只约念佛。 以明过去无宿善缘。 今生不闻佛号。 但今得闻净土。 专心念佛。 即是过去善因。 想念西方。 方能决至。 此为大善根也。 虽闻弥陀净土。 发意愿生。 进退未恒。 心不决定。 判为少善。 不生净土也。 又疑曰。 据其念佛。 只念佛名。 设使心专。 未为大善。 纵称佛号。 那得往生。 答曰。 今明念佛。 此辩总修。 良为群机受益不等。 诸佛愿行。 成此果名。 但能念号。 具包众德。 故成大善。 不废往生。 故维摩经云。 佛初三号。 佛若广说。 阿难经劫不能领受。 成实论。 释佛之号。 前之九号。 皆从别义。 总前九号名义功德。 为佛世尊。 说初三号。 历劫难周。 阿难领悟。 莫能具悉。 更加六号。 以製佛名。 胜德既圆。 念其大善也。 第十弥陀经。 又云。 善男子。 善女人。 念佛生彼声闻之众数。 无量无边。 净土论云。 大乘善根界。 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种不生。 疑曰。 如净土论。 女人根缺。 小圣不生。 弥陀经皆说生彼。 二俱圣教。 何以各殊。 通曰。 勘寻经论。 各顺一缘。 审而察之。 并无差殊。 言女人生者。 志性妙决。 深厌女身。 专念佛名。 求生净土。 娑婆报尽。 转作丈夫处妙华台。 即生净国也。 言报缺者。 有五种。 一生。 二揵。 三半月。 四妬。 五二形。 如此根缺。 志性无恒。 但能发心。 决意勇勐。 舍残缺根。 感具根身。 即生彼国也。 二乘者一谓愚法。 证人空理。 已得小果。 不达法空。 故云愚法。 唯求自益。 不能利他。 不可得生净土。 二谓不愚法。 虽得罗汉。 不住小果。 随诸菩萨。 起大乘心。 愿生佛前。 发利他行。 故生彼国也。 又观经云。 中生之人。 至彼方证小果。 疑曰。 净土论云。 二乘种不生。 何因生彼。 然得小果。 答曰。 此人先有小乘种子。 遇善知识。 发大乘心。 即因前小习。 悟四非常。 发起宿因。 即证小果。 大乘善友。 力所携奖。 不住小乘。 还兴大念。 故非小乘也。 根虽是女。 能求菩提。 深信自他佛性平等。 即弘大愿。 誓当成佛。 广度众生。 念舍女身。 即生净土。 临当报尽。 化佛来迎。 成大丈夫。 入莲华座。 即生彼国。 佛令安神。 经约此门。 故云皆往。 论据不能若此。 故说不生也。 小乘之人要生大志。 乘此为业。 即得往生。 从彼旧名。 号声闻也。 疑曰。 小乘之因判作讥嫌。 何因彼方。 必称斯号。 答曰。 声闻愚法。 自利过深。 不能益他。 谓讥嫌耳。 虽存古号。 即大声闻。 益物既弘。 乃为良称。 故法华经云。 我等今者。 真是声闻。 以佛道声。 令一切闻。 西方亦尔。 虽有小乘。 并真声闻。 故无讥嫌等过也。 第十一会。 释三阶行者。 五种小疑。 第一疑曰。 众生流浪。 苦事悉经。 推究此因。 皆由起邪三毒。 今者专心念佛。 愿往西方。 邪毒转增。 岂非倒见。 何者。 娑婆浊界。 理合常居。 特生厌舍。 即邪瞋矣。 西方净土。 圣者堪游。 不揆下凡。 发愿生彼。 即邪贪也。 所以然者。 皆为无明。 即邪痴障也。 此之三毒。 内积心田。 设令念佛。 感神鬼魔。 如何得往净土受生。 通曰。 教旨殊伦。 佥悕益物。 善知取舍。 各随机缘。 何者。 若也道悟无生。 理可娑婆久住。 未登不退。 秽土难居。 若契无生。 极乐与娑婆不二。 未假厌兹杂界。 别仰净方。 位处轮回。 要须生彼。 秽土大士所居。 理解恒游莫隔。 下凡未成胜观。 暂止还长苦流。 所以舍染土。 不长邪嗔乐西方。 邪贪不起。 同时分别。 慧所相应。 内积三善根。 外招众圣助。 此方后报谢。 妙刹净华迎。 勿惧神鬼魔。 不勤修正业。 第二疑曰。 业道如秤。 善恶必酬。 感生已来。 造恶非一。 如何不受。 直往西方。 设欲往生。 岂不为障。 通曰。 夫造业者。 苦乐之报定生。 既同凡愚。 久积罪因。 非谬不委。 感今人报恶业。 为断不耶。 若言已断。 今即无恶可除。 如其未灭。 受生因何不障。 三阶行者。 悯然而言。 受此生时。 诸恶未断。 由人业胜。 恶不能遮。 善报既终。 苦果当受也。 更应示云。 恶虽未断。 人业胜故。 不废招生。 净业转强。 焉能起碍。 何者三归五戒。 有漏善因。 倒想所牵。 入母胎藏。 此之劣行。 恶所不遮。 故得人身。 罪已无力。 无始正行。 及今发心。 誓尽苦原。 当来作佛。 精勤剋念。 愿生西方。 报尽之期。 慈悲善友。 哀矜护念。 使住正心。 圣众现前。 特生渴仰。 乘兹胜因。 往彼岂难。 勿得怀疑。 不修净业。 第三疑曰。 准今修行。 学普为宗。 别念弥陀。 乃成曲见。 翻为障道。 不免轮回。 何不舍别行。 以随修其普。 通曰。 仰寻普行。 为益极深。 大智通贤。 方能措意。 力微智浅。 难以辄行。 大圣随机。 遣修别行。 称根性故。 于理无伤。 假别为因。 修成普业。 第四疑曰。 夫欲修道。 先识苦因。 寻苦之原。 皆由恶业。 起恶之境。 在此娑婆。 不逢众圣性相之理。 造诸恶业。 数量无边。 一切众生。 凡有二种。 一者实报。 二者应形。 言实报者。 体唯佛性。 相即普亲。 由迷体故。 妄生贪恚。 如来藏上。 横起痴心。 约相虽殊。 普亲无别。 隔生不识。 妄起爱憎。 恒于佛性父母。 缘行杀盗淫等。 三乘圣众。 愍念众生。 应体同凡。 生盲不识。 遂怀轻抑。 增长恶缘。 由昔不知。 乃生倒想。 今得启悟。 对境思愆。 已作恶除。 当过不起。 但于此方忏谢。 罪尽可除。 厌此欣西。 岂亡怨结。 通曰。 将寻至道。 要绝苦原。 息苦之因。 无过断恶。 造愆之境。 实在娑婆。 积此怨嫌。 已成爱结。 今日审察。 倒想所缠。 若欲具了众生体唯佛性。 相即普亲。 诸佛大悲权应。 随形六道。 迹示同凡。 作此解心。 人皆共委。 如论起行。 实验全无。 知之非难。 行者难矣。 只可想此法。 仰叹非虚。 已作之愆。 特生重悔。 当生过恶。 誓不更为。 专念佛名。 及修诸行。 回生净土。 如救头然。 此界沉沦。 吟嗟失路。 且安神极乐。 果证无生。 自行既成。 翻归五浊。 大悲化物。 等济群机。 勿停一途。 不进别径。 但须运心动念。 先为业对怨酬。 愿舍苦因。 同生妙乐。 彼皆领受。 遂舍怨嫌。 不可缘兹乃怀疑难。 第五疑曰。 方今之际。 去圣时遥。 下品凡愚。 正合礼忏地藏菩萨。 当今有缘。 理可专称。 并念三宝。 弥陀净土。 上行人修。 第二阶根。 能得生念。 今既时当浊恶。 性欲卑微。 那得辄行上人之法。 上学下法。 迂会稽留。 下起上修。 障道受苦。 法根不会。 岂得成功。 通曰。 仁者所言。 非无教旨。 习而未久。 乃发斯疑。 停想为通。 定开近修。 何者。 一引圣教。 二辨义门。 言圣教者。 部类既繁。 备抄难究。 略陈五要。 以启创闻。 一者。 大集贤护经云。 佛告贤护。 我涅槃后。 诸弟子等。 传此三昧。 诸恶比丘。 不能信受。 傍言魔说。 又告贤护。 比丘行恶时。 诸国相伐时。 更相毁谤时。 众生浊恶时有四众弟子。 能传此法。 利益众生。 二者。 药师经云。 文殊菩萨。 为像法众生请云。 四众弟子。 求往生西方不定者。 念药师名。 即断疑网。 临命终时。 八大菩萨。 示往生路。 三者。 弥陀经云。 他方诸佛。 共赞释迦。 能于五浊。 说难信之法。 六方诸佛。 舒舌证诚。 四者。 观经云。 韦提希夫人。 为五浊恶不善。 五苦所逼众生。 请生净土。 又下辈三品。 具造恶业。 皆得往生也。 五者。 无量寿经云。 释迦如来。 为五浊众生说法。 令离五恶。 除五痛。 灭五烧。 又当来之世。 经道灭尽。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 止住百年。 尔时众生。 起一念信。 即生彼国。 疑曰。 所引经教。 佛说不虚。 未知方便之门。 为当尽理之说。 通曰。 大人之言。 必合真趣。 向援经教。 皆究竟门。 所以知之。 不了之教。 涅槃之会释通。 净土一门。 双林更无疑决。 十方诸佛。 舒舌印成。 据斯二义。 故非方便也。 上来略引圣教。 以示说因。 自下粗释义门。 用祛疑停。 一音演唱各解。 万殊无不并契。 地藏弘愿恶趣救生。 弥陀大悲。 十念济物。 不求净土。 恐落三涂。 念地藏名。 苦中望救。 今劝专心念佛。 誓往西方。 大命将终。 诸佛来应。 既生净国。 永绝三涂。 苦事不经。 无劳请救也。 三阶宗要。 约时机说。 千五百年后。 不修净业。 设有修者。 众行具成。 即第二阶。 非下凡业也。 今观此意。 说上行人。 三辈之中。 独明上中生人也。 净土之法。 定散俱通。 作业浅深。 同生极乐。 出家清众。 在俗尊贤。 屏虑幽居。 恬神息乱。 能修观业。 定善往生。 志绝荣华。 公私事外。 不贪俗务。 问道勤修。 能具三福散因。 定生彼国。 家资匮乏。 事务牵缠。 一行能随。 亦生宝界。 今生作罪。 乃至阐提。 大命将终。 苦具来逼。 忽逢善友。 教念佛名。 恶相既除。 即生妙刹。 大乘善根。 下至从生无过。 上至回向终心。 约作业浅深。 分为上辈三品。 小乘之根。 初从善趣。 上至世第一法。 分为中辈三生。 大小乘根机。 约过轻重。 分为下辈三位。 此即行道浅深。 造恶重轻。 俱发菩提。 愿生净土。 随业多小。 皆得往生。 不可偏执一隅。 谤疑净业。 又言今时浊恶。 不合念佛愿生西方者。 此非博见。 大无量寿经云。 经道灭尽。 佛以慈悲哀愍。 特留此经。 止住百年。 尔时众生闻名生信。 皆生彼国。 义云。 如来说教。 润益有时。 末法万年。 余经悉灭。 弥陀一教。 利物偏增。 大圣特留百岁。 时经末法。 满一万年。 一切诸经。 并从灭没。 释迦恩重。 留教百年。 尔时修因。 上生妙土。 何为预判。 不令愿生。 详此经文。 足除忧悔。 勿怀管见。 不达通经也。 第十二依摄大乘论。 会释别时义者。 论云。 唯由发愿。 即得往生安乐者。 是别时意。 疑曰。 准依摄论。 判作别时。 今教念佛。 如何即往。 通曰。 今依摄论。 判释别时。 与净土门。 一无差殊。 何者。 由且发愿。 未可即生。 依愿念佛。 乃成净业。 愿行前后。 故说别时。 非谓念佛不即生也。 第十三会。 释法华经云。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疑曰。 散心一称佛。 佛果未即成。 一生念佛名。 如何生净国。 通曰。 散称成佛道。 道是因不虚。 念佛生净土。 报尽生非谬。 第十四。 略明作业方轨。 疑曰。 宗明念佛。 作往生因。 未知心虑。 作何等解。 念佛方轨。 其状若为。 通曰。 却寻无际。 数劫施旋。 设使修因多虚少实。 但求名利。 妄计我人。 广作善缘。 不为正理。 沉沦恶趣。 受苦无穷。 圣主弥陀。 流名摄化。 果成为佛。 十劫已经。 我等愚痴。 唯贪造恶。 虽学佛法。 现世求名。 自是非他。 恒生傲慢。 追求衣食。 日夜劳勤。 设有余功。 用随恶傥。 若也不逢善友。 净土岂闻。 一旦无常。 还归恶道。 今逢大善知识。 共我有缘。 教我思惟。 舍诸恶行。 得闻阿弥陀佛。 本愿慈悲。 十劫已来。 恒流正法。 我由障故。 今日始闻。 五内悲伤。 特生耻恨。 瞋起贪行痴生。 但修四修。 以为正业。 一者。 长时修。 首从初发心。 乃至菩提。 恒作净因。 终无退转。 二者。 若恭敬修。 此复有五。 一恭敬有缘圣人。 谓行住坐卧。 不背西方。 涕唾便利。 不向西方也。 二敬有缘像教。 谓造西方弥陀像变。 不能广作。 但作一佛二菩萨。 亦得。 教者。 弥陀经等。 五色袋盛。 自读教他。 此之经像。 安置室中。 六时礼忏。 华香供养。 特生尊重。 三者。 敬有缘善知识。 谓宣净土教者。 若千由旬。 十由旬已来。 并须敬重。 亲近供养。 别学之者。 总起敬心。 与己不同。 但知深敬也。 若生轻慢。 得罪无穷。 故须总敬。 即除行障。 四者敬同缘伴。 谓同修业者。 自虽障重独业不成。 要藉良朋。 方能作行。 扶危救厄。 助力相资。 同伴善缘。 深相保重。 五敬三宝。 同体别相。 并合深敬。 不能具录。 为浅行者。 不果依修。 住持三宝者。 与今浅识人。 作大因缘。 今粗料简。 言佛宝者。 谓凋檀绣绮。 素质金容。 镂玉图缯。 磨石削土。 此之灵像。 特可尊承。 暂尔观形。 罪消增福。 若生少慢。 长恶善亡。 但想尊容。 当见真佛。 言法宝者。 三乘教旨。 法界所流。 名句所诠。 能生解缘。 故须珍仰。 以发慧基。 抄写尊经。 恒安净室。 箱函盛贮。 并合严敬。 读诵之时。 身手清洁。 言僧宝者。 圣僧菩萨。 破戒之流。 等心起敬。 勿生慢想。 三者。 无间修。 谓常念佛。 作往生心。 于一切时。 心恒想巧。 譬若有人被他抄掠。 身为下贱。 备受艰辛。 忽思父母。 欲走归国。 行装未办。 由在他乡。 日夜思惟。 苦不堪忍。 无时暂舍。 不念耶孃。 为计既成。 便归得达。 亲近父母。 纵任欢娱。 行者亦然。 往因烦恼。 坏乱善心。 福智珍财。 并皆散失。 久流生死。 制不自由。 恒与魔王。 而作僕使。 驱驰六道。 苦切身心。 今遇善缘。 忽闻弥陀慈父。 不违弘愿。 济拔群生。 日夜惊忙。 发心愿往。 所以精勤不倦。 当念佛恩。 报尽为期。 心恒计念。 四者。 无余修。 谓专求极乐。 礼念弥陀。 但诸余业行。 不令杂起。 所作之业。 日别须修。 念佛读经。 不留余课耳。 夫以生居像季。 去圣斯遥。 道预三乘。 无方契悟。 人天两位。 躁动不安。 智博情弘。 能堪久处。 若也识痴行浅。 恐溺幽涂。 必须远迹娑婆。 栖神净域。 仰愿同缘正事。 敬发身心。 依此一宗。 定为拒割。 幸勿萦心世利。 窂惧非常。 声追安远之风。 奚殊电影。 德过肇生之节。 讵谢乾城。 三空九断之文。 理幽言博。 十地五修之教。 义奥词繁。 功非一篑之能。 业成数载之虑。 岂刹那之分。 念积尘沙。 方宣九有之奇。 心恒造境。 境述二无之妙。 识恋邪魔。 将崇达妄之由。 生期分促。 待植会真之智。 死路非运。 未若屏虑持斋。 息多闻广业。 安神慧浦。 兴少学之军修。 运竭秽方。 涉遥邦之上苑。 灵居净国。 託妙质于金台。 同至道于慈颜。 折疑何停。 感悲音于圣德。 解证无生。 弘益滋繁。 可略云尔。 粗陈蠡酌。 以简良水。 起行全功莫能府就也。 西方要决释难通规 发布时间:2025-02-02 08:18:3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