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密严净土略观 内容: 密严净土略观《大正藏》第79卷No. 2515No. 2515密严净土略观夫密严净土者。 大日心王之莲都。 遍照法帝之金刹。 秘密庄严之住处。 曼荼净妙之境界。 形体广大等同虚空。 性相常住超过法界。 十方净土为前栽。 诸佛妙刹为后园。 万尊身土布列阴阳。 三身依正遍满乾坤。 成以五轮种智自性。 严须三密万德己体。 一实心地上。 有七金山而围绕。 七觉法岭间。 有八德海以弥满。 海中有大悲金龟。 龟上开净识宝莲。 台上有须弥。 山顶或曼荼。 其山则净妙法身全体。 大菩提心正相。 高广无边。 愍世间须弥犹卑小。 性相俱常。 叹生界迷卢终变坏。 言形则八角。 现八识珍妙之胜事。 论成则四宝。 放四智奇哉之灵光。 无量劫跛树行列处处。 过数栴檀林熏馥境境。 细妙天衣普悬其枝。 华丽宝网遍垂彼树。 五彩觉华一株而杂色。 六时法鸟同响而异嘴。 甜果甘实屈其条。 金华银萼覆其叶。 微风吹铃铎。 喈喈响说三金法乐。 华鸟啭宝树。 嘤嘤声唱五藏禅悦。 漫漫八海。 以之为宝池。 峨峨七岳。 即亦为珍庄。 四色莲华。 开敷海中。 五彩宝树。 森罗山上。 波浪鼓动说十住心教。 华叶缤纷饰五峰禅宫。 五智池镜无私。 法界万色谁逃。 五眼光灯无晦。 无明众暗何存。 六大如香。 随觉风熏十方。 四时法味应乐欲遍三世。 孔雀鹦鹉。 数数发归念三宝之唱。 凫雁鸳鸯。 时时作愿乐三金之啭。 一如白鹤舞不二汀。 三密绀凫戏漫荼水。 三觉松风悬八音琴。 五相坻浪调四辩鼓。 三平五音争奏天韵。 四印八德澹澹自贮。 上界下界诸天。 奏音乐于十世。 内院外院众圣。 满供养于九空。 山顶峰上广大平等。 奇事灵境殊异伙多。 周匝有金刚墙。 四方各开一门。 东金刚门。 阿閦净刹在其中。 南摩尼门。 宝生妙土摄之内。 西莲华门。 弥陀极乐不出此。 北羯磨门。 释迦净土亦构斯。 彼彼净土各各微妙。 当于其中央。 或法界宫殿。 广大高妙。 庄严映彻。 八柱行列。 四角正等。 四门具足。 诸道分明。 道上下有众彩庄严华。 门左右有七宝吉祥幢。 常雨胜妙珍宝。 镇出神灵供养。 谐韵爱声。 奏诸妓乐。 应节梵音。 唱众歌赞。 轩楯周环严饰遍布。 地间有四重阶道。 殿上有五个楼阁。 垂缯彩幡盖。 悬华缦珠网。 宫中安净妙贤瓶阏伽。 坛边燃明静摩尼灯烛。 方便作众妓。 善巧调诸乐。 歌咏妙法音。 供赞净法身。 内外八供罗列坛上。 福智二严充满宫中。 佛分主伴。 坛异中边。 四边心数坛场一。 中心王曼荼。 此中莲华台。 其上狮子座。 次大宝莲华。 次净满月轮。 次八叶华王。 上种子法身。 体性明净。 光泽鲜白。 万德成就。 二利圆满。 种子转成无所不至五大所成法界塔婆。 放五智色光。 照无边佛刹。 众德圆备。 三密具足。 塔婆变成周遍法界净妙法身大日如来。 无尽诸相一一圆满。 过数种好各各庄严。 戴以五智宝冠。 饰以万德璎珞。 身被细妙纱縠法衣。 体放除暗遍明智光。 乌瑟髻冠。 高妙无见。 绀青发毛。 均等难测。 顶上肉髻光满虚空。 眉间白毫明极法界。 垂珠丽耳厚广而长。 悬露妙额平正而广。 面轮圆满秋月宿质。 光泽熙怡春华让笑。 双眉皎洁笑绀琉璃光。 两眼明净晒青莲华色。 鼻切金杖高修端直。 孔隐人眼表里清净。 频婆赤唇上下相称。 珂雪白齿齐密共净。 四牙鲜白光洁锋利。 三寸红赤薄净广长。 宝珠在三寸下。 甘露注一舌上。 喉如琉璃筒。 状似莲华累。 所出音声无不和雅。 能听机人莫弗等闻。 颈间出圆光。 咽上有点相。 无所不照。 无尽不显。 肩项圆满。 腋下充实。 臂肘长直佣圆殊妙。 掌现千辐轮。 手指圆满充密纤长。 端生万字形。 爪甲光洁鞔网交络。 颔臆身半似狮子王。 胸间万字表实相印。 心相如红莲华。 身皮超白珂雪。 身光任运照十方界。 体明自然曜三世间。 身相修广端严奇特。 体相纵广量等周圆。 容仪洪满而端直。 阴藏清净而平均。 七处充满悉可爱乐。 两腨渐次同以纤圆。 跟广长圆满称趺。 趺修高柔软顺跟。 趺中有辐轮文。 足下备平满相。 一一毛孔放五智光。 各各支分发三摩明。 一如万德璎珞相映争光。 三等百福庄严互融杂彩。 两界五部依正。 举显大日光明。 十方三世理事。 尽现遍照毛孔。 内证自性功德广大深远。 外用他利慈悲普周遍满。 三密法乐亘三世常恒。 四曼禅悦超四相不变。 放光说法兼自他两利。 神通游戏通内外二用。 横泯十界万法互融。 竖逾三世诸佛同归。 阿閦宝生赐供养于嬉鬘。 弥陀不空预眷顾于歌舞。 诸佛受眷养忠孝弥深。 万尊被慈愍敬喜倍切。 遂乃四佛合掌。 接顶于大日两足。 诸尊虔诚稽首于遍照双趺。 阿閦如来。 炼五智真金。 供常住三世法身。 熏一如妙香。 入周遍十方性佛。 宝生善逝。 以万德宝珠。 献四曼即一大日。 散二严美华。 饰三密不异遍照。 弥陀种觉。 用种智莲灯。 奉瑜伽心王。 唱八音歌咏。 赞曼荼教主。 释迦遍知。 转二利羯磨。 志三金法佛。 捧五分涂香。 上六大丈夫。 如是诸供重重无尽。 若斯四佛。 各各无量。 刹尘还少。 海滴欠多。 各率无量眷属。 同将难思众会。 常设理事供养。 镇致内外忠孝。 十方诸佛围绕恭敬。 三昧四波亲近承事。 二八轮王。 响歌赞于法界。 十二天妃。 盈供养于虚空。 内证十千佛。 举法印而卫护。 外院二十天。 挥金刚而镇将。 此等诸尊。 或被大日听许。 还自土行二利。 或奉遍照教敕。 往他刹度众生。 若复有人归依大日。 愿生此土。 心王法身大日如来。 召集他方分身一切诸佛。 引率自界共体四种法身。 起于法乐禅悦之床。 赴于应机满愿之门。 应时阿閦策象王。 将萨王爱喜等无量大士。 从东界而来至。 宝生驰宝马。 与宝光幢笑等过恒仕者。 从南刹而集会。 弥陀飞孔雀。 共法利因语等尘数所化。 从西土而参诣。 释迦扇金翅。 率业护牙拳等恒沙眷属。 从北方而云集。 此时心王佛顶大日世尊。 乘于大觉狮子王。 与自性所成眷属四佛四波十六正士十二天妃二八轮王五大明王二十天等乃至不可说不可说。 微尘数微尘数诸尊圣众。 无来而来迎行者。 无去而去还本土。 其间仪式。 具以难名。 或现无量神通。 或说难思深法。 或佛智光明照迷暗室。 或圣法妓赞清妄浊意。 当于兹时。 妄云忽晴。 觉月立现。 慧眼始开。 佛境更彰。 所以草庵变金场。 秽土即净刹。 森森卉木。 悉是三等之法身。 蠢蠢群类。 佥也六大之性佛。 情非情声响。 无非曼荼。 觉不觉心念。 靡弗定慧。 本尊冥会行者。 行者涉入本尊。 或共分五部示主伴。 或同归一身融能所。 一念证万德。 暂时极二利。 若又愿行浅弱。 机缘未熟。 且安应化净土。 次迎法性妙国。 应时超九界之迷因。 即身开三密之佛果(云云)。 密严净土略观 发布时间:2025-03-06 08:11:3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