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普劝坐禅仪 内容: 普劝坐禅仪《大正藏》第82卷No. 2580普劝坐禅仪原夫道本圆通。 争假修证。 宗乘自在何费功夫。 况乎全体迥。 出尘埃兮。 孰信拂拭之手段。 大都不离当处兮。 岂用修行之脚头者乎。 然而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违顺才起纷然失心。 直饶夸会丰悟兮。 获瞥地之智通。 得道明心兮。 举冲天之志气。 虽逍遥于入头之边量。 几亏阙于出身之活路。 矧彼祇园之为生知兮。 端坐六年之踪迹可见。 少林之传心印兮。 面壁九岁之声名尚闻。 古圣既然。 今人盍辨。 所以须休寻言逐语之解行。 须学回光返照之退步。 身心自然脱落。 本本面目现前。 欲得恁么事。 急务恁么事。 夫参禅者静室宜焉。 饮食节矣。 放舍诸缘休息万事。 不思善恶。 莫管是非。 停心意识之运转。 止念想观之测量。 莫图作佛。 岂拘坐卧乎。 寻常坐处厚敷坐物。 上用蒲团。 或结跏趺坐。 或半跏趺坐。 谓结跏趺坐。 先以右足安左上。 左足安右上。 半跏趺坐。 但以左足压右矣。 宽系衣带可令齐整。 次右手安左足上。 左掌安右掌上。 两大拇指面相拄矣。 乃正身端坐不得左侧右倾前躬后仰。 要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 舌挂上腭唇齿相着。 目须常开。 鼻息微通。 身相既调。 欠气一息。 左右摇振。 兀兀坐定。 思量个不思量底。 不思量底如何思量。 非思量此乃坐禅之要术也。 所谓坐禅非习禅也。 唯是安乐之法门也。 究尽菩提之修证也。 公案现成。 罗笼未到。 若得此意。 如龙得水。 似虎靠山。 当知。 正法自现前。 昏散先扑落。 若从坐起。 徐徐动身。 安详而起。 不应卒暴。 尝观超凡越圣。 坐脱立亡一任此力矣。 况复拈指竿针锤之转机。 举拂拳棒喝之证契。 未是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也。 岂为神通修证之所能知也。 可为声色之外威仪。 那非知见之前轨则者欤。 然则不论上智下愚。 莫简利人钝者。 专一功夫。 正是辨道。 修证自不染污。 趣向更是平常者也。 凡夫自界他方西天东地等持佛印。 一檀宗风。 唯务打坐被碍兀地。 虽谓万别千差秪管参禅辨道。 何抛却自家之坐床。 谩去来他国之尘境。 若错一步当面蹉过。 既得人身之机要。 莫虚度光阴。 保任佛道之要机。 谁浪乐石火。 加以形质如草露。 运命似电光。 倏忽便空。 须臾即失。 冀其参学高流久习摸象。 勿怪真龙。 精进直指端的之道。 尊贵绝学无为之人。 合沓佛佛之菩提。 嫡嗣祖祖之三昧。 久为恁么须是恁么。 宝藏自开。 受用如意。 普劝坐禅仪(终)普劝坐禅仪入宋传法沙门道元撰原夫道本圆通。 争假修证。 宗乘自在。 何费功夫。 况乎全体迥出尘埃。 孰信拂拭之手段。 大都不离当处。 岂用修行之脚头。 然而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违顺才起纷然失心。 须知历劫轮回还因拟议之一念。 尘世迷道复由商量之无休。 欲超向上之彻底。 唯解直下之承当。 直饶夸会丰悟。 获瞥地之智通。 得道明心。 举冲天之志气。 虽有入头之量。 尚缺出身之路。 矧彼释迦老子之为生知。 已在六年端坐之迹。 达磨大师之传心印。 更贻九岁面壁之踪。 古圣既然。 今人盍辨。 所以翻寻言逐语之鲜行。 须回光返照之退步。 自然身心脱落。 本来面目现前。 欲得恁么。 急务坐禅。 夫参禅者。 静室宜焉。 饮餐节矣。 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 不思善恶。 莫管是非。 停心意识之运转。 止念想观之测量。 正坐之时。 厚敷坐物。 上用蒲团。 然后结跏趺坐。 或半跏趺坐。 谓结跏趺坐。 先以右足安左上。 左足安右上。 半跏趺坐。 但以左足压右矣。 宽系衣带可令齐整。 次右手安左足上。 左掌安右掌上。 以两大拇指面相拄。 乃正身端坐。 不得左侧右倾前躬后仰。 要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 舌挂上腭唇齿相着。 目须常开。 身相既定气息亦调。 念起即觉。 觉之即失。 久久忘缘自成一片。 此坐禅之要术也。 谓坐禅则大安乐法门也。 若得此意。 自然四大轻安。 精神爽利。 正念分明。 法味资神。 寂然清乐。 日用天真也。 已能发明。 可谓。 如龙得水。 似虎靠山。 当知。 正念现前。 昏散曷到。 若从坐起。 徐徐动身。 安祥而起。 不应卒暴。 于一切时护持定力。 参究之超上关无本可据证。 放之被自碍。 所以未留乃道之十成也。 诚禅定一门最为高胜。 先以十分之会举。 次转一半之证来。 只在此法。 拈花破颜礼拜得髓。 皆承他之恩力而获大自在者也。 学般若菩萨。 讵不随顺者乎。 尝观。 超凡越圣必假静缘。 坐脱立亡能任定力。 况复指竿针锤之转机。 拂拳棒喝之证契。 未是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也。 岂为神通修证之所能知也。 可为声色之外威仪。 那非知见之前轨则者欤。 然则不论上知下愚。 莫简利人钝者。 放下六根。 见转全道。 不生一念坐断十方。 凡其自界他方佛法本无异法。 西天东地祖门遂开五门。 等持佛印。 各檀宗风。 唯务单传。 直指专事。 翻身回头虽谓千差万别。 但喜归裎[礻*(口/壬)]祥参。 何忘却自家之坐床谩去来他国之尘境。 若错一步。 当面蹉过。 既得人身之应会。 莫虚度光阴。 必忆佛道之当行。 谁浪乐石火。 加以形质如草露。 运命似电光。 倏忽便空。 须臾即失。 冀其参学高流久习摸象勿怪真龙。 早向直指端的之正道。 速成绝学无为之真人。 方遵百丈之规绳。 遍通少林之消息。 莫劳拂耳之风。 更惊击舌之响耶。 但能正开自宝藏受用使如意。 普劝坐禅仪天福元年中元日书于观音导利院 发布时间:2025-03-19 08:05:22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book/9157.html